古诗赏析训练题库之58
中考语文复习 古诗词第58首 行路难(其一)
拔剑四顾 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内心的苦闷抑郁及感情的
心茫然。 心里一片茫然。 激荡变化;
教材原文
参考译文
理解赏析
金樽①清酒 酒杯里盛着价格昂 与“金”“清”“玉”
斗十千②, 贵的清醇美酒,盘 “珍”形成对比,反衬
玉盘③珍羞④ 子里装满价值万钱 诗人内心的苦闷。
直⑤万钱。 的佳肴。(我心中
修辞:开头两句运
大理想的坚定信念,表现
高的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横
了诗人积极进取、执着追
渡茫茫大海。
求的豪迈情怀。
重点注释 ①金樽:对酒杯的美称。樽,盛酒的器具。②斗十千:
一斗值十千钱(即万钱),形容酒美价贵。③玉盘:对盘子 的美称。④羞:同“馐”,美味的食物。⑤直:同“值”, 价值。⑥今安在:如今身处何方?也可理解为:现在要走 的路在哪里?⑦长风破浪会有时:比喻终将实现远大理想。 会,终将。⑧云帆:高高的帆。⑨济:渡。
冰塞川, 将登太行 雪满山。
河川;(我)要登 上太行山,大
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诗人用 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仕途
雪早已封山。 的艰难,蕴含着无限的悲慨。
教材原文 参考译文
理解赏析
空闲时就学
内容理解:诗人希望自
闲来垂钓 姜太公在青
己像姜尚和伊尹那样,说明 诗人对前途抱有希望。
碧溪上, 绿色的溪边
用典:运用姜尚、伊尹
作品主旨
这首诗抒写了诗人怀才不遇,被迫离开长安的苦 闷彷徨和抑郁悲愤之情,体现了诗人积极进取、乐观 自信的人生态度和执着追求理想的坚定信念。
理解探究
1、“斗十千”的“金樽清酒”,“直万钱”的“玉 盘珍羞”,为什么勾不起诗人的食欲? 因为此时诗人在政治上遭受挫折,心中抑郁不
古诗鉴赏专题练习及答案
古诗鉴赏专题练习及答案古诗鉴赏专题练习1:幽州夜饮[注]张说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
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
不做边城将,谁知恩遇深。
注据《新唐书张说传》,张说因与姚元崇不和,罢为相州刺史,后又任幽州都督。
(1)“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何作用?(6分)答:(2)颔联中的“迟暮心”化用了屈原《离骚》中的哪一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5分)答:古诗鉴赏专题练习2:野泊对月有感①周莘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②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③近消息,眼中群盗尚纵横。
注①本诗约作于北宋灭亡、南宋初建之际。
②逋逃:愤激之词,意为漂泊无家。
③行朝:朝廷迁移不定。
(1)诗的颔联是怎样描写“野泊”所见之景的?请简要分析。
(5分)答:(2)诗的最后两联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6分)答:古诗鉴赏专题练习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西塞山怀古刘禹锡王,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金陵怀古许浑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
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
石燕①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
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②。
注①石燕:传说中的一种有灵性的燕子,遇风雨则飞,风雨停则为石。
②洛中:古都洛阳。
(1)第一首诗中“山形依旧枕寒流”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感慨?(5分)答:(2)这两首诗同属怀古诗,但表达的主旨各有侧重,请结合两首诗的尾联简要分析。
(6分)答:古诗鉴赏专题练习4:迷神引贬玉溪,对江山作晁补之黯黯青山红日暮,浩浩大江东注。
余霞散绮,向烟波路。
使人愁,长安远,在何处。
几点渔灯小,迷近坞。
一片客帆低,傍前浦。
暗想平生,自悔儒冠误。
觉阮途穷,归心阻。
断魂素月,一千里、伤平楚。
怪竹枝歌,声声怨,为谁苦。
诗词赏析训练题与答案
诗词赏析训练题4.28目录一、《赤壁》训练题二、《归园田居》训练题三、《酬乐天扬州处逢席上见赠》训练题四、《行路难》训练题)五、《春望》训练题六、《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训练题七、《饮酒(其五)》训练题八、《江城子密州出猎》训练题九、《渔家傲秋思》训练题十、《水调歌头》训练题十一、《渡荆门送别》训练题十二、《饮酒(其五)》训练题十三、《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训练题十四、《过零丁洋》训练题十五、《次北固山下》训练题十六、《归园田居(其三)》训练题十七、《春望》训练题十八、《观沧海》训练题十九、《归园田居(其三)》训练题二十、《武陵春》训练题二十一、《江城子密州出猎》训练题二十二、《赤壁》训练题二十三、《水调歌头》训练题一、《赤壁》训练题1、这是一首咏史诗,诗的前两句写__ ____,后两句______,表现了_____ _________之气。
2、赏析名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答案:1、兴感之由发议论感慨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
2、这两句是说,假如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
二、《归园田居》训练题1、诗中形象描绘一天农事的句子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诗中“但使愿无违”中的“愿”具体指的是什么?“愿”具体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2、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世间失去自我,即使做一个农夫也比在官场“为五斗米折腰”强。
三、《酬乐天扬州处逢席上见赠》训练题1、这是古代诗中的名篇,“酬”的意思是。
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2.首联中的“巴山楚水”“二十三年”分别交代了作者被贬的,和,在这两句中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表达了。
3.前四句基调是,后四句是。
4.两个典故各指什么?表达什么感情?5.赏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高考语文58:古诗歌7大题材读懂练(托物言志诗)
特色训练58古诗歌7大题材读懂练(托物言志诗)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红梅[注]苏轼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注]本诗作于诗人贬谪黄州期间,因读北宋诗人石曼卿《红梅》有感而发。
[多学一点·积素养](1)典故诗老: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石曼卿笔下的《红梅》诗云“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
(2)重点意象:梅花[多练一点·胜选择](判断正误)(1)诗人使用拟人手法,以红梅自况,表达了与桃杏一起装点春天的愿望。
(×)解析:并非要与桃杏一起装点春天,这一点从后面“寒心未肯随春态”一句中可以看出。
(2)心境幽寒的红梅“怕愁贪睡”,不肯随“春”,故而未能及早开放。
(√)(3)颔联的“故作”是没有丝毫贬义的,她不是忸怩作态,而是在她的“冰容”之外的另一种性格。
(√)(4)面对百花盛开的“春态”,红梅仍深自怵惕,保持自己的节操。
(√)(5)诗的尾联用自己敬仰前辈诗作,表明梅花高洁,古今同赞。
(×)解析:诗人引述典故目的不在此,是说前辈诗人不知道红梅原来是有气质与品格的,往往只看重对外表枝叶的描绘。
(6)本诗的突出特点是熔状物、抒情、议论于一炉,并通过意境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
诗中红梅的独特品格,正是诗人超尘拔俗的人品的绝妙写照。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菊李商隐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多学一点·积素养](1)文化常识①金鹦鹉:金制的状如鹦鹉螺的酒杯。
饮酒须持器。
古人云:“非酒器无以饮酒,饮酒之器大小有度。
”从《礼记·礼运》中“污尊而抔饮”,到成语中的“觥筹交错”,直至江湖豪杰“以瓢沽酒”或“大碗筛酒”,从书圣王羲之借“曲水流觞”饮酒,诗仙李白“会须一饮三百杯”,到苏轼“一尊还酹江月”,范仲淹“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再到李清照“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诗词中的“尊”“觥”“杯”“盏”等等,皆是饮酒器具。
古代诗歌鉴赏练习题及答案
古代诗歌鉴赏练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李白的《静夜思》中,诗人在夜晚静思时,看到了什么景物,从而引发了他的思乡之情?答案:床前明月光2.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诗人在登高望远时,表达了什么哲理?答案: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3. 杜甫的《春望》中,诗人通过什么景物来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答案: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二、选择题1.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是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王维C. 杜甫D. 李清照答案:B2.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出自哪位诗人之手?A. 辛弃疾B. 苏轼C. 李白D. 王之涣答案:C三、判断题1. 李清照的《如梦令》中,诗人表达了对逝去青春的怀念。
(对/错)答案:对2. 苏轼的《水调歌头》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的诗歌。
(对/错)答案:错四、简答题1. 请简述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琵琶女的形象特点。
答案:琵琶女在《琵琶行》中,形象凄美,技艺高超,她的音乐能够引起听众的共鸣,她的故事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命运的不公。
2. 请简述《诗经》中的《关雎》所表达的情感。
答案:《关雎》是《诗经》中的一首爱情诗,表达了男子对女子的深切思念和爱慕之情。
诗中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等自然景物来比喻男女之间的情感,展现了一种淳朴而真挚的爱情。
五、翻译题1. 将杜甫的《登楼》中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案:在漫长的秋天里,我常常感到悲伤,像是一个过客;在人生的百年岁月中,我常常生病,独自登上高台。
2. 将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案:太阳依偎着山边落下,黄河流入大海。
六、分析题1. 请分析《诗经》中的《蒹葭》一诗,说明其艺术特色。
答案:《蒹葭》是《诗经》中的一首抒情诗,其艺术特色在于使用了比兴手法,通过描绘蒹葭的景象来表达诗人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
诗中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2. 请分析李白的《将进酒》一诗,说明其主题和艺术手法。
古诗鉴赏练习题及其答案
古诗鉴赏练习题及其答案古诗鉴赏练习题集锦及其答案古诗鉴赏练习题集锦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与诸子登砚山孟浩然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注]羊公碑:后人为纪念西晋名将羊沽而建。
(1)这首诗的体裁是什么?请就这种体裁形式的特点做简明解说。
(2)从这首诗的四联中任择一联,联系全诗,就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谈一下你的看法。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菩萨蛮晏几道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
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燕。
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这首词描写的是一种什么景象?主要内容写的是什么?(2)词里集中对什么做了描写?精妙之处在哪里?就你有体会的一点谈谈自己的见解。
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注]南山,即庐山,当时是佛教、道教云集的胜地。
(1)这首诗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请选这四种表达方式中的任一种,作简要评析。
(2)历来论者对这首诗的第六句持不同见解:有认为“悠然见南山”好的,也有认为“悠然望南山”好的。
请简明扼要地谈谈你的看法。
4、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如梦令严蕊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
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
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1)这首宋词用了一个著名的典故,它出自谁的什么作品?由此可知这首宋词抒写的是什么事物?(2)请就这首宋词表达的感情和运用的写法谈谈你的看法。
5、阅读下面的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昭君怨郑域道是春来花未,道是雪来香异。
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正堂琼榭。
两地不同载,一般开。
(1)这首词上阕吟诵的具体是什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2)这首词下阕,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什么思想?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古诗文赏析试题 (含参考答案)
古诗文赏析试题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
、江清月近人。
1. 补充完成诗句,这首诗的作者是代的。
2.题目中“宿”的意思是___________3.诗中“客”是指_____________ “愁”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4. 这首诗从体裁上来说属于( )A. 五言绝句B. 五言律诗C. 七言绝句D. 古体诗5.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是一首刻画秋江幕色的唐人五绝诗。
B. 诗人以舟泊幕宿抒发自己内心的羁旅之思。
C. “移舟泊烟渚”交代事件,为下文抒情做好了准备。
D. “江清月近人”写月亮很近,诗人的心情也就愉快了。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①(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②。
1.这首诗所描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晴的景象。
2.赏析“白雨跳珠乱入船”一句中“跳”和“乱”的妙处。
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白雨跳珠乱入船”一句的妙处。
4.结合全诗内容,说说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你从哪儿看出来的?2.“路转溪头忽见”中“忽见”写出了作者什么样思想感情?3.任选一个角度赏析,“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4. 词的上片写了很多夏夜特有的声音,写这些声音有何作用?5.以下对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词人描绘了一幅山村盛夏月夜图,充满了清幽恬静的乡土气息,抒发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
B.词中运用了侧面烘托和动静相衬的表现手法,既写景又写人,使整个夏夜充满诗情画意。
C.上片写晴,下片写雨,“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两句,描写了骤雨将至的景象,也隐寓词人退隐生活总内心的不宁静。
D.“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的意思是,踏着小路在溪桥处转了个弯,忽然出现了社林旁边曾经见过的那个茅店。
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赏析题集(全)
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赏析题集竹里馆/王维1.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一句。
答:这两句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把“来相照”的明月当成知己,展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
2.诗歌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营造了优美、高雅的意境。
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愉悦的心情。
3.“独”是中国古代文人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是表达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独立人格,说说“独”字好在哪里?答:“独”是“独自”的意思。
“独”字表现了诗人的孤高自许、高洁脱俗的品质,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愉悦的心情。
4.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中所展现的画面。
答:月夜,诗人独自坐在幽深静谧的竹林里,时而弹琴,时而高声长啸,竹林深深,没有人知道诗人在这里。
只有皎洁的明月透过茂密的竹子照射过来,洒在诗人的身上,也洒在诗人的琴上。
5.全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能体现诗人思想感情的词语有哪些?答: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愉悦的心境。
能体现诗人思想感情的词语有:独坐、弹琴、长啸。
6.请赏析一下“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的艺术特色。
答:这两句以动衬静,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表现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1.诗的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2.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赏析诗中“暗”和“满”的表达效果。
答:“暗”有断续、隐约的含义,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无意打动了许多听众,引起人们无限的隐忧照应了“谁家”让人产生无限遐想;“满”字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
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
3.“飞”和“暗”用得好,说说它在文中的表达效果是什么?答:“飞”字写出出手听众的意料,使无形的声音形象化。
“暗”字写出吹笛人吹笛是毫不经意地吹。
4.诗中所提到的“折柳”,究竟指的是什么呢?答:指离别。
赠柳表示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
5.“此夜曲中闻折柳”一句不说听了一支“折柳曲”,而说在乐曲中听到了“折柳”,其原因是什么?答:这“折柳”是曲名,又代表一种习俗、一个场景、一种情绪,是离别的同义词,它能唤起一连串具体的回忆,激荡起人们蕴藏在心底的乡情。
诗歌鉴赏专题训练60题(含答案)
诗歌鉴赏专题训练60题(含答案)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各题。
别葛使君王安石邑屋①为儒知善政,市门多粟见丰年。
追攀更觉相逢晚,谈笑难忘欲别前。
客幙雅游皆置榻②,令堂③清坐亦鸣弦④。
轻舟後夜沧江北,回首春城空黯然。
【注】①邑屋:乡里。
②置榻:《后汉书·陈蕃传》:“郡人周璆,高絜之士。
前后郡守招命莫肯至。
唯蕃能致焉。
字而不名,特为置一榻,去则悬之。
”后以“置榻”喻礼贤下士。
③令堂:此处泛指老人。
④鸣弦:泛指官吏治政有道,百姓生活安乐。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首联前句点出朋友治政有方,后句则写善政的具体效果,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B. “追攀更觉相逢晚”写出了诗人与朋友的相见恨晚之情,知己之意寓于其中。
C. “谈笑难忘欲别前”既有别前欢笑的具体刻画,也有与朋友依依惜别的心理活动。
D. 颈联具体描绘葛使君治政时礼贤下士、百姓生活安乐的场景,体现了诗人的钦佩之情。
(2)有人认为,诗的尾联是以葛使君的口吻表达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解读?请结合诗句说说你的理由。
答:1.(1)C(2)观点一:同意。
这两句是写朋友与诗人别后的想象场景,借葛使君之口传达自己的心声。
想象葛使君夜里乘船到沧江北,回头眺望春城,空留下告别之后的惆怅、伤感,从而表现朋友与诗人之间的真挚情怀。
观点二:不同意。
这两句诗是写诗人自己与朋友别后的内心感受,写诗人送别葛使君后夜里乘船到沧江北,回头眺望朋友治政有方的地方,从而表达出诗人与朋友依依惜别、难舍难分的深情。
【译文】你是乡里的儒生却懂得良好的政令,市场的门边堆了很多的粮食足见是个丰收之年。
追随牵挽依依惜别更觉得相见恨晚,谈笑风生却难忘我们即将分别。
客卿幕僚和所交往的人你都能礼贤下士,老人安静闲坐百姓生活安乐。
小舟在后半夜到了沧江北,回望春城内心只留下伤感。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各题。
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①苏轼十日春寒不出门,不知江柳已摇村。
小学古诗赏析试题及答案
小学古诗赏析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李白的《静夜思》中,描写了诗人在夜晚思念故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答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二、选择题1. 杜甫的《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A. 对春天的赞美B. 对国破家亡的哀痛C. 对自然的欣赏D. 对战争的厌恶(答案:B)三、判断题1.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出自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 请简述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含义。
(答案:这句诗通过登高望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渴望突破视野限制,追求更高远目标的志向。
)五、赏析题1. 阅读以下古诗,回答问题。
《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场景?(答案: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江边的景象,山中无鸟,路上无人,只有一位老翁在江上独自垂钓。
)(2)诗人通过这样的场景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答案:诗人通过这样的场景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独自享受宁静与孤独的心境。
)六、创作题1. 根据你对《春夜喜雨》的理解,创作一首描写春雨的现代诗。
(答案:[学生创作的答案])七、连线题1. 将下列诗人与他们的作品进行连线。
A. 孟浩然 a. 《望岳》B. 杜甫 b. 《春夜喜雨》C. 王维 c. 《过故人庄》D. 李白 d.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答案:A-c, B-a, C-b, D-d)。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古诗词赏析习题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古诗词赏析习题
本文档将提供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关于古代诗词的赏析题。
以下是一些题,供学生进行练和巩固。
1. 下面是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的开头两句,请补全下面的句子:
-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
- “天涯霜刃露,千里月弓轻。
”
- “戍鼓断人行,边秋露冷透。
”
- “山寒百里雪,更夜直千钧。
”
2. 请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并说明是哪首古诗: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
-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
-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
3. 根据句子补全诗句:
- “楼倾千尺水倒千寻石” 出自哪首古诗?
-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
- “楼倾千尺水倒千寻石。
”
-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
-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以上是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古代诗词赏析的一些习题。
希望这些习题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古代诗词的理解和欣赏。
古诗鉴赏与理解练习题
古诗鉴赏与理解练习题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们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通过对古诗的鉴赏与理解,我们能够领略古人的智慧和才情,感受历史的沧桑与变迁。
以下是一些古诗鉴赏与理解的练习题,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提高对古诗的欣赏水平。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他是哪个朝代的诗人?2、诗中的“疑”字用得好在哪里?3、整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案:1、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他是唐代的诗人。
2、“疑”字用得非常巧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在恍惚中把地上的月光误以为是霜,表现了诗人旅居他乡时的孤独和寂寞。
3、整首诗通过对明月的描写,抒发了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2、诗中“花落知多少”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3、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语言特点。
答案:1、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早晨,诗人在睡梦中不知不觉天已亮,到处都能听到鸟儿欢快的啼叫声。
回想起昨夜的风雨声,不知道吹落了多少花朵的画面。
2、“花落知多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喜爱和对春光易逝的惋惜之情。
3、这首诗语言简洁自然,通俗易懂。
全诗四句,两两对仗,音韵和谐,节奏明快,读起来朗朗上口。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诗中的“绝”“灭”二字有何作用?2、诗人塑造的“蓑笠翁”形象有何特点?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答案:1、“绝”“灭”二字写出了环境的极度寂静和寒冷,营造出一种空寂、清冷的氛围。
2、“蓑笠翁”是一个孤独、坚毅的形象,他在寒冷的江面上独自垂钓,体现了他的超脱和坚韧。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清高孤傲、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心境,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深深的孤寂和无奈。
四、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练习题汇编及答案全套
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练习题汇编及答案全套一、单项选择题1.古诗赏析,完成下题。
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诗歌从神话传说落笔,遥想“昔人”已乘鹤而去,既写出了黄鹤楼的历史悠久,又增添了黄鹤楼的神异色彩。
B.诗歌前四句三见“黄鹤”,二见“去” “空”,回环咏叹,抒发了诗人那种求而不得、待而不来的迷惘与惆怅之情。
C.诗人登高远眺,长江对岸汉阳城的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的芳草长势喜人,此时他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
D.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中偶句押“ou”韵,韵脚是“楼”“悠”“洲”“愁”,读起来朗朗上口,音调和谐,旋律优美。
2.选出下列对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有误的一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诗的首联概写自己“二十三年”的被贬遭遇,字里行间饱含无限的辛酸和悲凉。
B.诗的颔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抒发了自己被贬归来的感触。
C.诗的颈联不仅充满哲理意味,还表达了诗人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D.诗的最后两句点明酬答之意,既有对友人的感谢之情,也表达了共勉之意。
3.下面对这首司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陈与义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睛。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A.《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是宋代词人陈与义晚年追忆洛中朋友和旧游而作的。
此词直抒胸臆,表情达意真切感人。
B.这首词的上片写词人在往昔岁月中沉湎于午桥宴饮,流连于洛城繁华,昼夜游乐,豪情不再。
C.下片中“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一句表现了词人对世事沧桑的感喟:经历国破家亡的流离之苦,看破尔虞我诈的宦海沉浮……D.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更”一句将古今悲慨、国恨家愁,都融入“渔唱”之中。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赏析训练有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赏析训练有答案前言语文学习中,古诗词的学习同样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通过赏析经典作品,既可以启迪思维,提高审美能力,还可以增强语文素养。
因此,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赏析训练,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和欣赏古诗词。
训练题目及答案第一篇:《登高》–杜甫原文风急北还南,年华共此时。
万里清江浸结,一时归梦里。
九峰插雪万披岚,千嶂掩云半蔽天。
空蒙芦雁冰已断,巫山巾褐霍将军。
题目1.“年华共此时”中“年华”的意思是什么?2.“九峰插雪万披岚,千嶂掩云半蔽天。
”这句话写了哪两座山脉?3.“空蒙芦雁冰已断”中“空蒙”的意思是什么?4.“霍将军”出自哪个故事?答案1.“年华”指年龄,表示光阴如梭。
整句的意思是“时间飞逝,我们的年龄也在此时一同向前”。
2.“九峰插雪”指靠近成都的青城山,而“千嶂掩云”则是庐山,两者的景色都非常美丽。
3.“空蒙”表示湖泊、河流等水面被冰封,而且没有人、车,非常空旷。
4.“霍将军”出自《三国演义》,是蜀国的将领,与刘备结义。
他为人谨慎,不轻易说话,但非常果断坚决,且谋略超群。
第二篇:《渡汉江》–宋之问原文岸阔水深波浪阔,不过风波两三点。
夜来江水如有意,借问向谁澄潺湲。
题目1.“岸阔水深波浪阔”中的“阔”字是什么意思?2.“不过风波两三点”中的“点”指的是什么?3.“澄潺湲”三个词的意思分别是什么?4.这首诗中有哪些特别的意象?答案1.“阔”这个字表示广大、辽阔,用在这里表示岸阔水深,波浪也很大。
2.“点”指波峰,表示风浪并不十分严重。
3.“澄”表示清澈、明净,“潺”表示潺潺流动,而“湲”则表示江水有如溪水般清澈的状态。
4.这首诗中特别的意象有岸阔水深的大江、稳定的船只和清澈的江水,这些意象都表现出作者对夜晚渡江的平静和安全感的感觉。
第三篇:《游山西村》–杜甫原文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完整版)人教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赏析题大全(含答案)
完整版)人教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赏析题大全(含答案)七年级下册古诗词赏析题荟萃一、竹里馆XXX的诗被XXX评为“诗中有画”。
在这首诗中,月光透过茂密的竹林,照射在独坐其中的诗人身上和他的琴上。
诗人弹琴、长啸,享受着安宁与自在的生活。
这表现了诗人宁静、淡泊(或悠然自得、自在)的心境。
二、春夜洛城闻笛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在一个春风沉醉的晚上,不知从何而来的一曲低迴呜咽的笛声飘入耳际,曲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城的每一个角落。
三、逢入京使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了,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尘烟蔽天。
诗人又思念起家乡和亲人,不禁掩面抽泣,泪水很快就沾湿了双袖。
四、晚春XXX在这首诗中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
诗的三、四两句运用拟人、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朴素无华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化作雪花随风飘舞,加入了XXX的行列,作者借此表达了要珍惜光阴、不失时机的人生态度。
五、登幽州台歌这首诗表现了诗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不能实现远大政治理想的悲凉、压抑感和孤独感。
诗人感慨万千,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2、请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一句所展现的画面。
在高高的飞来峰上,有一座高达千寻的塔,据说每天早晨听到鸡鸣,就能看到太阳升起。
3、请简要分析“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这句话的意义。
不怕困难、挫折,因为身处高处,可以超越浮云,看到更广阔的视野。
4、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勇往直前,不畏困难,追求更高的目标和更广阔的视野。
2、诗人运用具体形象来表达抽象的哲理。
这首诗告诉我们,只有站在高处,放眼远方,才能不被挫折击倒,不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
3、诗句“飞来峰高耸入云”通过神话传说展现了飞来峰的高大,为下文树立远大目标的议论做铺垫,使议论更加自然。
古诗鉴赏训练题精选(含赏析及答案)
古诗鉴赏训练题精选(含赏析及答案)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1、2题。
咏史(其二)左思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①籍旧业,七叶珥汉貂②。
冯公③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注] ①金张,指金日和张汤两家族,是汉代两大权贵。
②七叶,七代。
珥,插。
汉貂,汉代侍中官冠旁插貂尾为饰。
③冯公,即冯唐,汉宣帝时人,才能卓越而不被重用。
1、这首诗其十二句,可分为三个层次,每四句为一层。
请简要分析诗中三个层次之间的内在联系。
2、这首诗名为“咏史”,实为“感事”,批判了一种不合理的社会现象。
请加以简析。
[赏析及答案]左思,字太冲,西晋人。
曾作《三都赋》,时有“洛阳纸贵”之誉。
其诗感情激烈,用语朴质,在当时文学中别具一格,被称为“左思风力”。
左思曾作《咏史》八首,这是其中的第二首,是他的代表作。
作者借“咏史”之名,对当时的等级森严的门阀制度、用人上的“九品中正制”提出了批判和抨击。
这首诗开头四句,运用了对比、比兴手法,把百尺苍松和径寸之苗作了比较,一高一低,一贵一贱,这样对比,为下文评说积蓄了充分的声势。
接着,揭露了处于寒门、贵族之分如此严峻的“地势”之下,无才者因门阀之高而异常显赫,有才者因地位之低而终身坎坷的社会现实。
总的说来,这首诗主要运用对比手法,对当时不合理的社会进行无情地鞭挞和抨击,抒发了作者内心的强烈愤慨和不满。
1、第一层以比兴起笔,用“松”和“苗”来比喻因“地势”不同而带来的不平等状况,第二层直接揭示“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社会现实,第三层则通过“金张”和“冯公”两个相反的事例,具体证明这种现象的存在“由来非一朝”。
三个层次的中心是第二层。
2、世族权贵依仗祖业窃居高位,出身寒微的人虽有才能却只能屈居下位。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1、2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鉴赏——58.商山早行_650字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鉴赏——58.商山早行_650字
58.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注释]
1.动征铎(音夺):震动出行的铃铛。
征铎:车行时悬挂在马颈上的铃铛。
铎:大铃。
2.槲(音弧):一种落叶乔木。
3.枳(音只):也叫”臭橘,一种落叶灌木。
驿墙:驿站的墙壁。
驿:古时候递送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暂住、换马的处所。
这句说: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墙边。
4.杜陵:在长安城南,因汉宣帝陵墓所在而得名,这里指长安。
作者此时从长安赴襄阳投友,途经商山。
这句说:因而思想起在长安时的梦境。
5.凫(音符):野鸭。
回塘:岸边弯曲的湖塘。
这句写的就是”杜陵梦的梦境。
[作者简介]温庭筠(音云)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省祁县)人。
唐代诗人、词人。
商山:在今陕西省商县东南。
[解说]
这是一首抒发个人仕途失意的感慨之作。
开头两句写早行引起了对故乡遥念。
中间四句写景,处处突现一个”早字。
末尾二句说虽然途中观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人教版)古诗赏析训练题库之58《无题》
(原作、译文、作家作品、赏析、主题、训练题库)
预习、听讲、复习、考试,有此题库,还愁什么?
初中语文课内及附录的诗歌赏析训练,一网打尽!
八年级下册附录诗歌赏析训练题库(版权所有,盗版必究)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译文】
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也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完成灰时象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女方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
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即。
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来往传递消息。
【作家作品】
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
晚唐诗人。
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温李”。
【赏析】
这首诗记叙的应是两人在春末的一次短暂相见后即又离别的景况,这从首联“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可以知道。
两个“难”字,第一个指相会困难,第二个是痛苦难堪的意思。
“东风”即春风,隐指季节;紧随着用“百花残”点出时令,是为春暮。
在这样的时节,两个相爱的人儿好不容易聚在一起,却又不得不面临着分离。
相见本已是万分“难得”,而离别就更为“难舍”。
按一般而言,诗歌是先写景,后抒情;在这里,作者却是先述离情,再描悲景,更衬出诗人处于“两难之境”的伤悲心情。
“难”之一字,是为全篇的诗眼。
紧接着,作者在颔联连设两喻:“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两个意象的出现,极为熨贴。
“春蚕”自然承上,并用“蚕吐丝”、“蜡流泪”巧妙比喻,用“丝”谐音“思”,用“到死”、“成灰”与“方尽”、“始干”两相对照,妙句天成,传达出刻骨铭心、生死不渝的儿女至情。
缠绵悱恻,炽热浓郁,成为表达坚贞不渝的爱情的千古名句。
此外,它还寓含着一种超越诗歌本身内容而更具普遍意义的哲理:对工作或事业的忠诚执著,无私奉献。
全句言深情而寓真理,含义隽永,耐人寻味。
颈联“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拟想两人别后幽思孤寂的情状。
早晨对镜梳妆的时候,担心因饱受思念之苦而愁白了头发;夜晚对月低吟的时候,害怕不能表达出那一份思念而倍觉月光的清寒。
对“镜”,是顾影自怜;对“月”,则是形只影单;再加上一“晓”一“夜”的时间点示,写尽了朝思暮想的思念之情,并使因受相思之苦而坐卧不安的
恋人形象跃然纸上。
末联“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带有梦幻般的神话色彩。
“蓬山”,本来是指传说中的海上仙山蓬莱,这里用来借指恋人住处——玉阳山西山灵都观,是很恰切的。
“青鸟”,是神话中给王母娘娘当信使的神鸟。
当时,诗人处于玉阳山东山,虽与恋人同处一山,距离不算遥远,但因为他们的爱情不能见容于社会,所以会遭遇到种种的波折和阻碍。
句中的“无多路”,可作“没有多远的路”或“没有别的什么路”来理解,但无论是哪一种解释,诗人却都只能寄希望于“青鸟”来探听消息,可见他们的相见是多么的难!以此回扣“相见时难”,也更进一步突显出“别亦难”,这样就使得全诗首尾圆合、浑然一体了。
【主题】
诗歌抒写离别之恨和相思之苦,表达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和执着追求。
【练习】
1.从格律上看,这是一首七律;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爱情诗。
2.李商隐写了不少“无题”诗,以“无题”为题等于没有题目。
你能根据诗的内容为本诗拟写一个题目吗?
答:相思(或思念、愁思、离情、别思、伤别等)
3.这首诗的前两节写暮春时节,男主人公触景伤怀、怅恨别离。
4.人们认为“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你是如何理解的?
答:既是写自然环境,也是抒情者心境的反映,物我交融,心灵与自然取得了精微的契合。
表现了诗人无穷的怅惘和惋惜。
(或:东风、百花凋谢烘托、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为下文的抒情蓄势。
)
5.赏析第二联的手法及含义。
答:诗人巧用谐音和比喻,“丝”字与“思”谐音,以烛泪比喻相思之泪,形象地表述了心中的思恋之情,表达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和执着追求。
(现在我们常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两句诗赞美无私奉献的精神。
)
6.“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一句运用传说,有何用意?
以仙女比喻情侣,青鸟是一位女性仙人王母的使者,蓬山是神话传说中的一座仙山,所以这里即以蓬山用作对方居处的象征,而以青鸟作为抒情主人公使者出现。
这个寄希望于使者的结尾,并没有改变“相见时难”的痛苦境遇,不过是无望中的希望,前途依旧渺茫。
诗已经结束了,抒情主人公的痛苦与追求还将继续下去。
7.请从内容、情感、语言或写法四个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进行赏析。
答:从内容、情感方面赏析:此联表达了诗人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现用来比喻一个人对事业、人生奋斗目标的忠诚执着和无私奉献。
从语言、写法方面赏析:此联以“蚕”“蜡炬”为喻,并运用谐音的方法——“丝”与“思”谐音,暗指相思,下句写蜡炬燃烧时流下的蜡汁喻“相思泪”,两句诗比喻对爱人的思恋到死才能停止,表达对爱情的无比坚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