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经济师考试复习知识点:违约责任
经济纠纷中的违约问题

经济纠纷中的违约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市场的扩大,经济纠纷和违约问题也随之增多。
在商业活动中,违约是指当事人未能按照合同约定的条件履行其义务。
这篇文章将讨论经济纠纷中的违约问题,探讨其原因、影响以及解决方法。
一、违约的定义和类型违约是指当事人未能履行合同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
违约可以分为实质性违约和形式违约两种类型。
实质性违约是指当事人未能按照合同约定的内容进行履行,例如未按时交付产品或服务;形式违约是指当事人未能按照合同约定的形式进行履行,例如未按照合同约定的方式进行通知。
二、违约原因分析1. 不可抗力因素:包括自然灾害、政府行为等突发情况,超出当事人的控制范围。
2. 经济因素:例如市场供求变动、价格波动、资金紧张等因素导致当事人无法履行合同。
3. 不诚实行为:包括欺诈、虚假宣传等行为,导致另一方无法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
三、违约的影响1. 经济损失:当事人因违约而遭受的经济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2. 商业声誉受损:违约行为可能损害当事人的商业声誉,使其在市场中失去信誉。
3. 合同信任度下降:频繁违约可能会降低合同的有效性和当事人之间的信任度。
四、解决违约的方法1. 协商解决:当事人可以通过友好协商,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减少纠纷的发生。
2. 仲裁或调解:当事人可以选择请第三方进行仲裁或调解,以寻求公正的决策和解决方案。
3. 诉讼解决:作为违约方,当事人也可以选择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争议。
五、避免违约的措施1. 合同条款的明确和详细:在签订合同时,各方应明确约定权利和义务,并详细说明违约责任和赔偿等条款。
2. 风险管理与控制:当事人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和控制举措。
3. 建立互相信任的合作关系:在商业活动中,各方应建立互相信任的合作关系,增强合作意识,减少违约的可能性。
六、结论经济纠纷中的违约问题是一个复杂而普遍存在的现象。
当事人需要认真遵守合同规定,积极采取防范和解决措施,以减少违约的发生,并通过协商、仲裁或诉讼等方式解决纠纷,维护经济秩序和市场信誉。
[经济学]第九章 合同法违约责任
![[经济学]第九章 合同法违约责任](https://img.taocdn.com/s3/m/21e97206482fb4daa58d4bdc.png)
4:违反的义务不同
3
宏辉演出公司与某演员签订了一份演出合同, 由于与宏辉公司具有竞争关系的零点剧场的 缘故,该演员在约定的时间并没有到宏辉公 司指定的场所演出,而是到零点剧场演出了。 宏辉公司可以要求( )承担违约责任。 A.零点剧场 B.演员 C.零点剧场和演员 D.零点剧场或演员
C、路人E可以要求甲、C以及D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D、甲可以就丢失掌上电脑的损失要求A公司承担赔偿 责任
10
甲、乙双方约定,由丙每月代乙向甲偿还债务 500元,期限2年。丙履行5个月后,以自己并不 对甲负有债务为由拒绝继续履行。甲遂向法院起 诉,要求乙、丙承担违约责任。法院应如何处理? A.判决乙承担违约责任 B.判决丙承担违约责任 C.判决乙、丙连带承担违约责任 D.判决乙、丙分担违约责任
假设甲所养的鸡并未因失火导致鸡棚倒塌所灭,但 当地政府为防止疫情爆发,自3月21日起对甲的养 殖场实行管制,禁止鸡鸭外运,一旦发现疫情即全 部扑杀,乙知情后没有支付首期价款,关于甲、乙 之间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虽然乙公司在3月21日前没有付款,也不应承担 违约责任
B.甲有权以乙未付首期价款为由拒绝履行相应的交货 义务
4
乙购买甲的一套房屋,已经支付1/3价款,双 方约定余款待过户手续办理完毕后付清。后 甲反悔,要求解除合同,乙不同意,起诉要 求甲继续履行合同,转移房屋所有权。下列 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07年司考) A.合同尚未生效,甲应返还所受领的价款并 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B.合同无效,甲应返还所受领的价款 C.合同有效,甲应继续履行合同 D.合同有效,法院应当判决解除合同、甲赔 偿乙的损失
14
王某因多年未育前往某医院就医,经医院介绍A和B两 种人工辅助生育技术后,王某选定了A技术并交纳了相 应的费用,但医院实际按照B技术进行治疗。后治疗失 败,王某要求医院返还全部医疗费用。下列哪一选项是 正确的?( )(2007年司考) A.医院应当返还所收取的全部医疗费
会计中级经济法考点分析-第五章合同法律制度-第六节违约责任

会计中级经济法考点分析-第五章合同法律制度-第六节违约责任考点17 承担违约责任的形式(☆☆☆)考点精讲1.继续履行当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钱债务或履行不符合约定的,对方可以要求继续履行。
继续履行合同既是为了实现合同目的,又是一种违约责任。
2.采取补救措施⑴当事人一方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按当事人的约定承担违约责任。
⑵受损害方可根据受损害的性质及损失的大小,合理选择要求对方适当履行,或采取解除合同、中止履行合同、通过提存履行债务、行使担保债权等补救措施。
3.赔偿损失继续履行义务或采取被救措施后,对方还有其他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4.支付违约金合同当事人可约定违约金或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情形 行为 限制约定的违约金< 造成的损失 当事人可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增加①增加后的违约金数额以不超过实际损失额为限②增加违约金后,当事人又请求对方赔偿损失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约定的违约 金>造成的 损失 当事人可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①人民法院应以实际损失为基础,兼顾合同履行情况、当事人过错程度及预期利益等综合因素,公平、诚实地予以衡量、裁决②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超过造成损失的30%的,一般可以认定为“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迟延履行约定 违约金 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典型例题【例题1•单选题】合同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
违约金超过损失的( ),可以认为是“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
A.10%B.20%C.30%D.50%【解析】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超过造成损失的30%的,一般可以认定为“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
【答案】C【例题2•多选题】下列属于承担违约责任的形式的有( )。
A.继续履行B.采取补救措施C.支付违约金D.双倍返还定金的同时支付违约金【解析】根据规定,合同中同时规定违约金条款与定金条款时,只能单独适用某一条款,二者不得并用。
高级经济师业务测试法律相关知识

高级经济师业务测试法律相关知识一、物权法律制度1.物权法律制度物权的概念:我国物权法的基本原则;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物权的保护2.所有权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和私人所有权;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相邻关系;共有;所有权取得的特别规定3.用益物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地役权4.担保物权抵押权;质权;留置权5.占有的慨念及相关规定二、合同法律制度1.合同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2.合同订立的程序3.合同的效力合同的生效要件和生效时间;无效合同、效力未定的合同、可变更或者撤销合同的概念、种类及法律后果;缔约过失责任4.合同的履行合同履行的原则;合同内容约定不明确的履行规则;第三人代为履行:中止履行:代位权和撤销权5.合同的变更和转让合同变更的含义;合同转让的要件、分类和特征6.合同权利义务终止合同权利义务终止的情形;合同解除权的行使期限、合同解除的程序、合同解除和终止的后果;债务抵消、提存7.违约责任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承担违约责任的条件、方式;免责事由8.合同担保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定金三、公司法律制度1.公司的概念、特征和种类2.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条件和设立程序;有限责任公司组织机构: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特别规定;国有独资公司3.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的相关规定4.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条件和设立程序;股份有限公司组织机构5.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发行和转让;股票上市6.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资格和义务7.公司解散的原因、公司清算的程序四、其他法律制度1.证券法律制度证券法的基本原则;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证券发行制度2.知识产权法律制度(1)著作权的保护期和限制;违反著作权法的法律责任(2)授予专利权的条件;专利权人的权利和义务;专利权的期限和终止,对专利侵权和假冒专利犯罪处理的法律规定(3)商标注册的禁止条件;商标注册申请优先权;注册商标的有效期、续展、转让和使用许可3.反垄断法律制度反垄断法的适用范围;垄断行为的种类;反垄断调查机制4.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种类;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责任5.严品质量法律制度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义务;违反产品质量法的法律责任6.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消费者权利;经营者的法定义务:消费争议解决的途径;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法律责任第四部分国家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重要会议决定、报告、领导讲话以及重要经济政策、工作部署;应知应会的其他经济工作知识。
2010司考民法高频考点:违约责任

(1)继续履行继续履行是指在一方当事人违反合同义务时,另一方当事人请求法院强制违约方继续履行合同债务的责任形式。
继续履行应具备如下条件:第一,必须有违约行为;第二,非违约方要求违约方继续履行;第三,违约方能够继续履行合同债务。
继续履行在适用上的限制主要有:第一,法律上或者事实上不能履行;第二,债务的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第三,履行费用过高;第四,债权人在合理的期限内未要求履行。
继续履行的表现形式主要有:第一,限期履行,即要求债务人在一定期限内履行;第二,修理、更换、重作。
(2)采取补救措施主要有退货、减少价款或者报酬等形式。
(3)赔偿损失赔偿损失是指违约方依据合同的约定或者法律的规定承担的赔偿对方当事人所受损失的责任。
我国《合同法》在违约损害赔偿的方式上采取了以金钱赔偿为主的赔偿方式。
赔偿损失须具备如下要件:第一,违约行为,包括不能履行、迟延履行、不完全履行、拒绝履行等违约形式;第二,债权人受到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第三,违约行为与损失的发生有因果关系。
赔偿损失的范围应是违约行为造成的全部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可得利益)。
所谓可得利益是指合同在适当履行以后可以实现和取得的财产利益,它是一种未来利益、是当事人在订约时能够合理预见到的利益。
可得利益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合同如果能够如期履行就可以实现。
确定赔偿范围应遵循如下的规则:第一,合理预见规则,是指违约方承担的间接损害赔偿责任的范围不得超过其在订立合同时所能预见或者应当预见的损失。
在适用上应当注意:①预见的主体应当是“违反合同一方”;②预见的对象应当是损失的程度;③预见的时间应当是合同缔结时;④合理预见的判断标准应以一个理性人的预见能力为依据。
第二,减轻损失规则。
当事人一方违约后,对方应当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损失的扩大。
没有采取适当措施致使损失扩大的,不得就扩大的损失要求赔偿。
判断受害人采取的措施是否合理时,在时间上应以受害人采取措施时为标准而不应以事后的情况来衡量先前的行为是否合理,在主观上要从受害人的而非客观效果上来判断受害人采取的措施是否适当。
经济法之合同违约责任培训课件

第 八 节违 约 责 任
(2)默示毁约——是指在合同履行期限届满之 前,一方当事人以自己的行为表明将不履行合同 义务的毁约行为
(二)实际违约 1.含义——履行期限到来之后,合同当事人不履
行或者不完全履行合同义务的违约行为 2.类型 1)拒绝履行 2)迟延履行 3)部分履行 4)不适当履行
3.补偿性——弥补遵守合同一方 当事人的损失,但仅限于财产 性损失
4.惩罚性——惩罚违约当事人的 行为
第 八 节违 约 责 任
(三)违约责任与其他责任的区别
1.与行政责任区别——性质不同, 行政责任产生于行政管理关系,由 有执法权的行政管理机关作出,属 行政责任;违约责任产生于当事人 约定的合同关系,属于民事责任;
第 八 节违 约 责 任
2.违约金赔偿责任
1)性质和要点 ①属于约定责任,无约定不适用 ②兼具赔偿性和惩罚性 ③以违约行为作为适用前提,不要
求实际损失的存在 2)特别规定 ①违约金责任和定金责任只能由守
约方选择适用其一,不能同时适用 (因二者同时具有惩罚性,一事不 能二罚)
②违约金属于当事人事先约定,因此
第
其数额可能高于实际损失,也可能低
八 节
于实际损失,如果出现畸高或低于损 失,会导致对一方当事人的不公平, 因此司法机关可以按照当事人的请求
违
予以增加或适当减少
约
责
③增加的标准——不超过实际损失为
任
限;减少的标准——约定的违约金超
过损失的20%以上的,可以适当减少
第 八 节违 约 责 任
3.定金责任
第 八 节违 约 责 任
三、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继续履行、 补救措施和赔偿损失三种
(一)继续履行 1.含义——守约方不愿解除合同,要求法
2015年高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学重点知识点(137)

环球网校经济师,刘艳霞领衔主讲,业内最高通过率辅导课程!
/leraning/class_jjs/
随手关注环球网校官方微信号:hqjingjishi
教材最新变化、报名消息、考试重难点及免费资料及时获取
免费QQ 群:129666620,欢迎加入千人备考交流群!
2015年高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学重点知识点(137)
二、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
(一)继续履行
当事人一方未支付价款或者报酬的,对方可以要求其支付价款或者报酬。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钱债务或者履行非金钱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对方可以要求履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1)法律上或者事实上不能履行;(2)债务的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或者履行费用过高;(3)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未要求履行 。
2024年高级经济师考试经济法高级问题与实务历年真题全方位解析

2024年高级经济师考试经济法高级问题与实务历年真题全方位解析高级经济师考试是一项重要的职业资格考试,经济法是其中的一门核心科目。
掌握经济法的知识和实务经验对于考生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2024年高级经济师考试经济法高级问题进行全方位解析,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题目一题干:请解释什么是经济法?经济法是指以规范经济活动为目的而制定和实施的法律法规体系。
经济法是国家为了实现经济目标、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护市场主体权益而制定的法律法规的总称。
它规范了市场主体的行为,维护了公平竞争的环境,保护了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二、题目二题干:简述经济法的分类和功能。
经济法分为宏观经济法和微观经济法两大类。
宏观经济法主要研究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包括宏观经济调控、经济发展规划等;微观经济法主要研究企业和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包括市场竞争、合同法、公司法等。
经济法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防止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发生;其次,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营造有利于市场主体发展的法治环境;再次,调节经济关系,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最后,保护国家利益,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三、题目三题干:请解释企业破产的法律程序以及相关法律责任。
企业破产是指企业无法偿还债务,无法继续经营的状态。
企业破产的法律程序主要包括破产申请、破产财产清算和债务重组。
破产申请是指债权人或者债务人向法院提起破产申请,申请破产程序的开启。
法院经审查后认定企业的破产事实,决定进入破产程序。
破产财产清算是指法院依法组织对企业破产财产进行清算,以偿还债务。
清算包括收集破产债务人的资产、偿还债务、分配剩余财产等程序。
债务重组是指在破产程序中,债务人和债权人达成协议,通过重组企业债务、调整债务结构等方式实现企业的整体或部分继续经营。
在企业破产过程中,相关的法律责任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企业法人可能承担债务带来的法律责任;企业高管可能承担管理不善、违法违规经营等责任;债权人可能承担透支债务、债务不当要求等责任。
违约责任基本知识

违约责任基本知识合同是人们在经济交往中常见的一种法律工具,用于确立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违反合同的情况屡见不鲜。
当一方未能履行合同义务时,其所应承担的违约责任成为了重要的问题。
一、违约责任的定义和概念违约责任是指当一方未能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时,须对对方遭受的损失负责的法律责任。
违约责任的基本要素包括违反合同约定、造成损失和违约方的责任等。
根据违约的性质和情节,违约责任可分为一般违约责任和重大违约责任。
二、一般违约责任的内容一般违约责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损害赔偿、债权人的选择权和合同的继续履行。
1. 损害赔偿损害赔偿是最常见的一种违约责任形式。
根据我国的《合同法》,债权人有权要求违约方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损害赔偿的计算方法一般包括实际损失、合同利益和适当补偿等。
双方也可以在合同中事先约定违约金的数额来规定违约责任。
2. 债权人的选择权债权人在违约情况下,可以根据合同约定或者法定规定,选择要求违约方继续履行合同、订立变更合同或者解除合同。
这一权利的行使要符合合同法的规定和原则。
3. 合同的继续履行在某些情况下,尽管一方已经违约,但债权人仍然希望继续履行合同。
在这种情况下,债权人可以要求违约方继续履行合同,并可以要求违约方支付相关的违约金或者赔偿金。
三、重大违约责任的内容重大违约责任是一种比一般违约责任更为严重的责任形式。
重大违约责任的主要特点是违约方在一方违约后,对方有权解除合同和要求赔偿损失。
重大违约责任的适用条件一般包括:合同明确约定重大违约责任、违反合同的义务属于重大性、一方违约后对合同的履行已经没有了意义等。
违反合同的一方在重大违约责任下,不仅要赔偿对方的损失,还要承担相应的违约金。
四、免责的情形和责任限制在一些特定情况下,违约方可以免于承担责任或者责任可以被限制。
比如,当一方的履行受到不可抗力的影响,可以适当减轻或者免除其责任。
此外,当一方能够证明对方可以通过采取合理措施避免或者减轻损失时,责任也可以得到限制。
2012年《经济法》知识点:违约责任详解

2012年《经济法》知识点:违约责任详解一、违约责任的概念和特征违约责任是指合同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不符合约定的,应依法承担的责任。
与其他责任制度相比,违约责任有以下主要特征:1.违约责任以有效合同为前提。
如果双方不存在合同关系,或者虽订立过合同,但合同无效或已被撤销,那么,当事人不可能承担违约责任。
2.违约责任以违反合同义务为要件。
违约责任是当事人违反合同义务的法律后果。
因此,只有当事人违反合同义务,不履行或者不适当履行合同义务时,才应承担违约责任。
3.违约责任可由当事人在法定范围内约定。
《合同法》明确规定,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一方违约时可以向另一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事先约定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4.违约责任是一种民事赔偿责任。
这主要表现在:首先,它是由违约方向守约方承担的民事责任,无论是违约金还是赔偿金,均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支付关系。
其次,违约责任的确定,通常应以补偿守约方的损失为标准,贯彻损益相当的原则。
二、违约责任的构成要件(重点掌握)我国《合同法》第107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据此,违约责任的构成要件主要有:(一)违约行为客观存在违约行为客观存在是构成违约责任的核心要件。
所谓违约行为,是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行为。
此处的“合同义务”,既包括合同中约定的义务,也包括法律规定的义务,还包括诚实信用原则要求当事人遵守的义务。
(二)抗辩事由不能成立并不是所有违约行为都导致违约责任。
当违约方具有正当的抗辩事由时,违约责任则不会产生。
抗辩事由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1.不可抗力。
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义务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可以部分或全部免除违约方的责任。
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当事人延迟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责任。
违约责任的基本知识

违约责任的基本知识合同是当事人之间约定权利和义务的一种法律文书,在执行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一方或双方未能按照合同规定履行义务的情况,即违约。
对于违约行为,法律规定了相应的责任和后果,本文将围绕违约责任的基本知识展开讨论。
一、违约责任的概念和类型违约责任是指一方未能按照合同规定的约定履行义务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违约责任主要分为两种类型:违约责任和非违约责任。
1. 违约责任违约责任是指一方在履行合同过程中违反了合同约定的义务,导致合同无法履行或者履行不完全的情况下承担的责任。
违约责任通常包括违约金、赔偿损失以及履行、终止合同等后果。
(1)违约金违约金是指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当一方违约时需要支付给对方的一定金额。
违约金的目的是作为一种约束,鼓励当事人按时履行合同义务。
具体的违约金数额应根据合同约定进行确定,一般是按照合同价款的一定比例进行规定。
(2)赔偿损失赔偿损失是指一方因为另一方违约而遭受到的经济损失,违约方需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赔偿责任包括实际损失以及由此造成的间接损失。
实际损失是指因违约行为直接导致的经济损失,如合同价款未支付、货物损坏等;而间接损失是指因违约行为间接引起的损失,如延误交货导致的销售损失等。
(3)履行、终止合同除了违约金和赔偿损失外,违约责任还包括履行合同或者终止合同的后果。
当一方违约时,另一方有权要求违约方履行合同,并可以采取合理的措施推动合同的履行;或者在情况严重、不可挽回的情况下,请求解除合同,终止双方的义务。
2. 非违约责任非违约责任是指当事人因不可抗力等无法避免的原因,无法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但不承担违约责任。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例如自然灾害、战争等。
当事人承担非违约责任时,不需要支付违约金,也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二、确定违约责任的准则确定违约责任的准则是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合同秩序的基本原则。
违约责任概念与特征(共5篇)

违约责任概念与特征(共5篇)第一篇:违约责任概念与特征违约责任是合同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合同约定而应承担的否定性法律后果。
英美法称之为违约的救济,大陆法则被包括在债务不履行的责任中,或被视为债的效力范畴。
1、违约责任的产生以合同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为条件。
一方面合同债务是责任发生的前提,债务是因,责任是果,无债务则无责任;另一方面违约责任是债务人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债务时,国家强制债务人履行债务和承担法律责任的表现。
违约责任是当事人违反合同义务而产生长的责任,因此如果当事人违反的是其他法律义务,则应承担其他责任,而不是违约责任。
2、违约责任的相对性。
因为合同关系的相对性,违约责任也有相对性,即违约责任只能在合同关系的特定当事人之间产生,对合同关系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不负违约责任。
3、违约责任主要具有补偿性。
即违约责任旨在弥补或补偿因违约给对方造成的损害。
4、违约责任可由当事人约定。
违约责任具有一定强制性,但仍有一定任意性,双方当事人可以约定,如违约金、损害赔偿数额计算方法等。
5、违约责任是民事责任的一种形式。
民事责任包括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二种,违约责任是民事责任之一种,是民事财产责任。
第二篇:公司的概念与特征公司的概念与特征公司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两种类型。
公司是一种企业组织形态,是依照法定的条件与程序设立的、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事组织。
一般而言,公司具有三个基本的法律特征:一、公司具有法人资格法人是与自然人并列的一类民商事主体,具有独立的主体性资格,具有法律主体所要求的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能够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商事活动并以自己的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公司法》第3条规定“公司是企业法人”。
公司是最典型的法人类型,体现了法人的最本质特征。
二公司以营利为目的具有营利性公司以营利为目的,是指设立公司的目的及公司的运作,都是为了谋求经济利益。
为此,公司必须连续不断地从事某种经济活动,如商品生产、交换或者提供某种服务。
2019法考必备考点:违约责任

2019法考必备考点:违约责任违约责任(一)瑕疵担保责任1.权利瑕疵担保责任该责任是出卖人违反权利瑕疵担保义务的违约责任。
表现为出卖人未告知该标的物上负担着第三人的权利,或出卖人未告知标的物无权处分。
2.物的瑕疵担保责任该责任是出卖人违反物的瑕疵担保义务的违约责任。
物的瑕疵是指标的物欠缺约定或法定品质。
合同约定减轻或者免除出卖人对标的物的瑕疵担保责任,但出卖人故意或因重大过失不告知买受人标的物的瑕疵,出卖人无权主张依约减轻或者免除瑕疵担保责任。
买受人在缔约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标的物质量存在瑕疵的,无权主张出卖人承担瑕疵担保责任,但买受人在缔约时不知道该瑕疵会导致标的物的基本效用显著降低的除外。
(二)违约损害赔偿(1)合同当事人一方违约造成对方损失,对方可以主张赔偿可得利益损失。
(可得利益损失赔偿)(2)合同当事人一方违约造成对方损失,对方对损失的发生也有过错,违约方有权主张扣减相应的损失赔偿额。
(混合过错规则)(3)合同当事人一方因对方违约而获有利益,违约方有权主张从损失赔偿额中扣除该部分利益。
(损益相抵规则)如:甲乙两公司签订500吨钢材买卖合同,后乙公司又以该500吨钢材为标的物与丙公司签订买卖合同,乙丙两家公司约定由乙公司承担运费。
后,甲公司未如期交货导致乙公司也未如期交货。
乙公司可以主张其与丙公司之间的违约金(实际损失),也可主张两个合同之间的差价损失(可得利益),甲公司可主张减少运费、税金(损益相抵)。
(三)因违约解除合同(1)因标的物主物有瑕疵而解除合同时,解除合同的效力及于从物;从物有瑕疵的,仅能部分解除合同,解除的效力不及主物。
标的物为数物时,其中一物有瑕疵的,买受人仅得就有瑕疵的物解除合同;数物之价值不能分离的,则可就数物解除合同。
买卖标的物是分批交付的,买受人只能就不能达到合同目的的该批标的物部分解除合同,但各批标的物有关联的,则可就该批以及以后的各批标的物解除合同。
(2)出卖人没有履行或者不当履行从给付义务,致使买受人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买受人有权主张解除合同。
【法考】违约责任(上)——重点知识点

第肆拾陆期违约责任(上)——重点知识点为了增加大家阅读的积极性,每日的推送,我会在文末设置支付宝红包口令。
|「违约行为」1.从客观方面看,违约行为是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或法律规定)的行为或事实状态。
2.从主观方面看,当事人违约既可能出于故意或过失,也可能非因过错而违约。
|「违约行为的分类」1.单方违约与双方违约双方违约,是指双方当事人分别违反了自己的合同义务。
当事人都违反合同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2.根本违约与非根本违约以一方违约行为是否导致另一方订约目的不能实现为标准,违约行为可作此分类。
主要区别在于,根本违约可构成合同法定解除的事由。
3.实际违约与预期违约以违约行为是否发生于合同履行期届至后为标准,可对其作此区分。
(1)实际违约,即合同履行期届至后发生的违约行为。
实际违约的具体形态包括:①不履行。
包括履行不能和拒绝履行。
履行不能是指债务人在客观上已经没有履行能力。
如在提供劳务的合同中,债务人丧失了劳动能力;在以特定物为标的物的合同中,该标的物灭失。
拒绝履行是指合同履行期到来后,一方当事人能够履行而故意不履行合同规定的全部义务。
②迟延履行。
迟延履行是指合同债务已到履行期,债务人能够履行而未履行。
③不适当履行。
不适当履行是指债务人虽然履行了债务但其履行不符合合同的约定,包括瑕疵履行(履行有瑕疵,侵害对方履行利益,如给付数量不完全、给付质量不符合约定、给付时间和地点不当等)和加害给付(因不适当履行造成对方履行利益之外的其他损失,如出售不合格产品导致买受人受损害)。
(2)预期违约也称先期违约,是指在合同履行期到来之前,一方无正当理由但明确表示其在履行期到来后将不履行合同,或者其行为表明其在履行期到来后将不可能履行合同。
其特点是:①系当事人在合同履行期到来之前的违约;②侵害的是对方当事人期待的债权而不是现实的债权;③与实际违约后果不同(主要造成对方信赖利益的损害)。
预期违约包括两种形态,即明示预期违约和默示预期违约。
经济法违约责任

经济法违约责任经济法是规范经济活动中各方权益、维护市场秩序的法律法规的总称。
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当一方未履行合同中的义务,即出现违约行为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将产生违约责任。
本文将从经济法的角度探讨违约责任的性质和特点,并解析不同形式的违约责任。
一、违约责任的性质和特点1.1 违约责任的性质违约责任是指当一方未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义务不符合约定时,根据合同或者法律规定,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违约行为违反了合同的约定,损害了交易对方的权益,因此产生违约责任。
1.2 违约责任的特点(1)债务性:违约责任是基于合同关系的存在,当事人之间形成了债权债务关系。
一方的违约行为将触发违约责任的发生。
(2)法定义务性:违约责任是法律进行规制的。
根据相关经济法规定,探究违约责任的种类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3)合同性:违约责任是合同的一部分,受合同的约束。
违约责任的种类和形式将根据合同的具体约定而定。
二、违约责任的形式2.1 违约赔偿责任违约赔偿责任是因为一方违约而需支付给另一方相应的经济补偿的责任形式。
它是违约责任中最常见的形式,也是经济法中最重要的违约责任。
2.2 违约金责任违约金责任是指合同中约定的一方在违约时应支付给另一方的固定金额。
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了违约金责任的数额和支付方式,双方应按约定执行。
2.3 违约返还责任违约返还责任是指在一方违约后,另一方要求返还已支付的款项或财物。
一方的违约行为导致交易无法完成,因此另一方有权要求返还。
2.4 违约利息责任违约利息责任是指在一方违约后,另一方有权要求支付一定利率的违约利息。
违约利息可以作为对损失的补偿,同时可以对违约方形成一定的经济压力。
2.5 违约解除责任违约解除责任是违约后受损害方有权解除合同并要求违约方赔偿损失的责任形式。
解除合同后,违约方应承担违约责任,并对违约行为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
三、违约责任的认定和救济对策3.1 违约责任的认定违约责任的认定常根据合同的约定进行,双方应严格按照合同中的约定履行义务。
【2022年高级经济师备考案例习题(一)】

【2022年高级经济师备考案例习题(一)】2022年高级经济师备考案例习题〔一〕【案例一】1. 甲公司与乙厂签订合同,委托乙厂消费一批机器设备。
在交货日前,乙厂厂长听说甲公司财务状况恶化,银行已停顿向其贷款。
为防止甲公司无力支付货款,乙厂决定停顿为甲公司消费机器设备。
甲公司遂向乙厂进展交涉。
【问题】(1)乙厂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中止履行合同? 乙厂中止履行合同应承当什么义务?(2)如乙厂中止履行合同是合法的,乙厂在什么情况下可解除合同?(3)如乙厂中止履行合同是不合法的,乙厂应承当什么责任?【参考答案】(1)乙厂在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财务状况恶化时,可以中止履行合同。
乙厂中止履行合同时应承当通知义务。
(2)当甲公司在合理期限内未恢复履行才能并且未提供适当担保时,乙厂可解除合同。
(3)乙厂应承当违约责任。
【案例二】甲公司与乙纺织厂签订一份买卖合同,合同规定由乙纺织厂向甲公司供给普通衬衫1万件,货款10万元,并贴上由甲公司提供的某名牌衬衫厂的商标。
甲公司为此开具一张10万元的汇票给乙纺织厂,乙纺织厂随后将该汇票背书转让给个体户张某用以支付购置粮食等原料的货款。
张某收到汇票后将汇票背书转让给某工程队,以支付工程队为其建造种养场的工程款。
工程队再次背书将汇票转让给建筑材料供给商,该供给商向付款人提示承兑时,付款人以该汇票被变造为由加以回绝,并作成回绝证书。
供给商为此准备行使追索权。
【问题】(1)该买卖合同是否有效? 并说明理由。
(2)买卖合同的效力是否会影响由此而产生的票据关系?(3)供给商可以向哪些人行使追索权? 假如供给商向工程队行使追索权,其可追索的费用包括哪些?【参考答案】(1)该买卖合同无效。
根据规定,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无效。
双方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名牌衬衫厂)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广阔消费者利益) ,违背《合同法》的规定而无效。
(2)该买卖合同的效力,不影响由此而产生的票据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级经济师考试复习知识点:违约责任
导语:违约责任是指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的简称,是指合同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合同约定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是高级经济师的重要考试内容,下面是其知识点,一起来复习下吧:
一、违约责任的基本原理
违约责任是指合同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时,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所承担的法律责任。
依法订立的有效合同对当事人双方来说,都具有法律约束力。
如果不履行或者履行义务不符合约定,就要承担
违约责任。
它是一种民事责任而非行政或刑事责任,又是严格责任,不用举证违约方主观上是否有过错,只要有违约行为就要承担违约责任.
二、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
(一)继续履行
当事人一方未支付价款或者报酬的,对方可以要求其支付价款或者报酬。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钱债务或者履行非金钱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对方可以要求履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1)法律上或者事实上不能履行;(2)债务的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或者履行费用过高;(3)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未要求履行.
(二)补救措施
受损害方可以根据受损害的性质以及损失的大小,合理选择要求对方适当履行,如采取修理、更换、重作、退货、减少价款或者报酬等措施,也可以选择解除合同、中止履行合同,通过提存履行任务、行使担保债权等补救措施。
(三)损害赔偿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在履行义务或者采取补救措施后,对方还有其他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损害赔偿的具体方式包括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和适用定金罚则等多种情况。
1、赔偿损失。
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
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经营者对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即按照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承担双倍赔偿责任。
当事人一方违约后,对方应当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损失的扩大;没有采取适当措施致使损失扩大的,不得就扩大的损失要求赔偿。
当事人因防止损失扩大而支出的合理费用由违约方承担。
2、支付违约金。
违约金,是按照当事人约定或者法律规定,一方当事人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的一定数额的货币。
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
根据《商品房买卖合同解释》规定,当事人以约定的违约金过高为由请求减少的,应当以违约金超过造成的损失30%为标准适当减少;当事人以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为由请求增加的,应当以违约造成的损失确定违约金数额。
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3、定金。
当事人在合同中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
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但两者不可同时并用。
三、免责事由
合同法规定的法定的免责事由仅限于不可抗力。
《合同法》规定,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常见的不可抗力有:(1)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洪水、海啸等。
(2)政府行为。
政府行为一定是指当事人在订立合同以后发生,且不能预见的情形。
如运输合同订立后,由于政府颁布禁运的法律,使合同不能履行。
(3)社会异常现象。
一些偶发的事件阻碍合同的履行,如罢工骚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