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
中医针灸简介
唐宋时期
唐宋时期,针灸疗法得到了进一步 发展和推广,形成了完整的针灸理 论体系。
针灸的发展历程
金元时期
金元时期,针灸疗法得到了进 一步发展和创新,提出了“经 络腧穴”理论,强调了针灸治 疗必须以经络腧穴为基础。
05
针灸的实践和应用
针灸的实践
针灸基本技能
掌握针灸的基本技能和技巧, 包括经络、穴位、刺灸方法等
。
针灸操作流程
熟悉针灸的操作流程和规范,包 括术前准备、施针手法、术后处 理等。
针灸治疗原则
掌握针灸的治疗原则和思路,包括 辩证施治、整体观念、调理气血等 。
针灸的应用范围
内科疾病
针灸可用于治疗多种内科疾病,如 感冒、咳嗽、哮喘、中风等。
6
针灸的文化和艺术价值
针灸的文化价值
传统文化瑰宝
针灸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之
一。
融合多元文化
针灸在发展过程中,融合了道 、儒、佛等思想文化,形成了
独特的文化内涵。
传承与发展
针灸在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 不断创新和丰富其理论体系,
形成了独特的针灸文化。
针灸的艺术价值
01
WHO
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针灸列为“ 推荐使用的传统医学方法”,促进了针灸在各国 的普及和发展。
欧洲
欧洲是针灸疗法的另一个重要发源地,自20世纪 80年代以来,针灸疗法在欧洲得到了广泛应用和 推广。
02
针灸的基本原理和技法
针灸的基本原理
调整阴阳
中医认为,人体的健康与阴阳平 衡密切相关。针灸通过刺激特定 的穴位,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 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为你普及针灸科普小知识
为你普及针灸科普小知识针灸作为我国古代至今一直使用的治疗各种疾病的医疗手段,被普通人群所接受和广泛使用。
但是很少有人真正了解针灸的治疗原理是什么?治疗方案有哪些?哪些疾病适用于针灸?针灸又有哪些禁忌?本文为大家做一些讲解,希望帮助大家了解针灸这种中国特有的治疗手段。
一、什么是针灸人们常说的针灸实际是针法和灸法的合称,针法是指使用专用的毫针按照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使用捻、提等手法来治疗疾病。
灸法是将燃烧的艾绒按照相对应的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
二、针灸治病的原理1.针灸治病的基础是中医的经络、腧穴理论,患者在临床治疗时首先按照中医的诊疗方法诊断出病因,找到疾病的关键,辨别疾病的性质,对病变的具体位置做出判断,属于哪一经脉,哪一脏腑;医生还需对病变属于表里、寒热、虚实中哪一种类型做出诊断。
然后才能制定相应的配穴处方,进行治疗。
2.针灸治病在千百年的形成、应用和发展过程中,已形成一套完整、科学的理论和实践。
主要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使用通经脉,调气血的方法,将人体阴阳归于相对平衡,使脏腑功能趋于调和,起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3.古今中外在多年对针灸治病原理的研究得出结论,针灸通过对人体机能的整体调整,以神经反射、生化反应和生物分子物理运动为等理论基础,使用针灸穴位所引起的神经冲动,有效激活人体的潜在功能,最终起到对人体以神经系统为主的各个系统、器官组织的功能产生强有力的调节作用,进行各种疾病的防治工作。
三、针灸处方的要素1. 中医、针灸辨证针灸处方是建立在中医针灸理论和诊疗方法上的,首先需要专业的中医医生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分析,才能制定出诊断、治疗方案。
2.治疗法则针灸根据中医辨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确立相应的治疗方法,很典型的例如中医辨证判断患者属于“膀胱湿热”,针灸医师就使用“清热利湿法”治疗;如确诊为“脾肾阳虚”就使用“温补脾肾法”。
3.选穴、配穴专业的针灸医生会在治疗方案中确定需要针灸的穴位,将不同穴位配合在一起,通过各种刺激方法作用于整体穴位来实施,才能发挥最佳的治疗作用。
(完整)针灸
(完整)针灸毫针指以毫针针刺穴位,起到协调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行气活血,防治疾病的一种疗法。
【功效】疏通经络、调和阴阳。
【适应症】风寒湿痹,腰肌劳损、腰腿疼痛、肩周炎、骨质增生、腰椎问盘突出、痛经、经闭、面瘫、腹痛等;感冒;呕吐、胃痛、腹泻:久泄、久痢、遗尿、早泄、阳痿等;内脏下垂、脱肛、崩漏等.【禁忌症】1、患者在过于饥饿、疲劳,精神过度紧张时,不宜立即进行针刺。
对身体瘦弱,气虚血亏的患者,进行针刺时手法不宜过强,并应尽量选用卧位。
2、妇女怀孕三个月者,不宜针刺小腹部的腧穴。
若怀孕三个月以上者,腹部、腰骶部腧穴也不宜针刺。
至于三阴交、合谷、昆仑、至阴等一些通经活血的腧穴,在怀孕期办应予禁剌.如妇女行经时,若非为了调经,亦不应针剌。
3、小儿囟门末合时,头顶部的腧穴不宜针刺。
4、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针刺。
5、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的部位,不宜针刺.【操作方法】l、针具选择:使用一次性针具,在临床上根据病人的性别、年龄的长幼、形体肥瘦,体质的强弱,病情的虚实,病变部位的表里浅深和所取腧穴,所在具体部位,选择长短、粗细适宜的针具.2、体位选择:根据处方选取腧穴的所在部位,选择适当的体位,既有利于俞穴的正确定位,又便于针灸的施术操作和较长时间留针而不致疲劳为原则。
3、消毒:医生的手指和病人的施针部位。
4、进针:临床上一般用右手持针操作,主要是以拇、食、中三指挟持针柄,其状如持毛笔,故右手称为“刺手”。
左手爪切压所刺部位或辅助针身,故称生手为“押手”。
刺手的作用,是掌握什具,施行手法操作;进针时,运指力于针尖,而使针刺入皮肤,行针时便于左右捻转,上下提插和弹震刮搓以及出针时手法操作等。
押于的作用,主要是固定腧穴位置,夹持针身协助刺手进针,使针身有所依附,保持针垂直,力达针尖,以利于进针,减少刺痛和协助调节、控制针感.5、行针:行针亦名运针,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为了使之得气,调节针感以及进行补泻而实施的各种针刺手法。
针灸的注意事项
针灸时的安全距离
避免刺伤内脏
在针灸时,医生应掌握正确的进针角度和深度,避免刺伤内脏器官,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并发症。
避免重复刺激
同一穴位不宜反复刺激,以免引起皮肤损伤和治疗效果下降。
04
CATALOGUE
针灸后的注意事项
针灸后的饮食
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针灸后,患者的身体需要时间进行自我调整,此时应避免摄入辛 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身体的恢复。
特殊区域穴位
如脊髓、腰骶部等,若针 灸不当可能导致神经损伤 或出血。
禁忌症的操作方法
避免过度刺激
针灸治疗时应避免过度刺激,以 免造成身体负担或不良反应。
严格消毒
针灸治疗时应严格进行皮肤消毒 ,以防止感染。
避免空腹治疗
针灸治疗时应避免空腹进行,以 免出现头晕、恶心等低血糖症状
。
06
CATALOGUE
皮肤感染的处理
避免感染
在针灸前,确保患者皮肤完整、清洁,避免在破 损、感染的皮肤上进行针灸。
局部消毒
在针灸前,对皮肤进行局部消毒,使用无菌的针 灸针和棉球进行消毒。
感染处理
如出现皮肤感染,应立即停止针灸,并给予抗感 染治疗,如局部涂抹消炎药、口服消炎药等。其他意外情况的处理 Nhomakorabea血管损伤
01
在针灸过程中,如出现血管损伤,应立即停止针灸,并进行压
避免过度劳累
过度劳累可能会影响身体的免疫力和血液循环,从而影响针灸的效 果。因此,患者应该避免过度劳累,保持适当的休息时间。
根据身体状况调整休息时间
患者的身体状况不同,休息时间也应该根据个人情况来调整。如果 感到疲劳或不适,应适当增加休息时间。
05
CATALOGUE
针灸治疗期间需要注意什么
针灸治疗期间需要注意什么针灸作为古老而有效的中医疗法,被广泛应用于健康问题的治疗和管理。
在接受针灸治疗时,患者需要注意一些重要事项,以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些关键注意事项。
1.寻找合格的针灸师在接受针灸治疗之前,首要任务是确保您选择了一位合格的针灸师。
合格的针灸师应该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培训,同时持有相关资质证书。
这些证书通常是由专业机构或政府部门颁发的,代表了针灸师的专业水平和合法从业资格。
为了选择合适的针灸师,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咨询医生:医生通常可以提供有关合格针灸师的建议,因为他们了解该领域的专业人士。
- 向朋友和家人寻求建议:如果您的亲朋好友曾接受过针灸治疗,他们可能会推荐一位值得信赖的针灸师。
- 查阅专业机构的推荐名单: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中医学会或针灸协会会列出经过认证的针灸师名单。
查看这些名单是一种可靠的方法,以确保您的针灸师具备必要的资质和经验。
选择一位合格的针灸师是保证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的第一步。
只有经过专业培训和合法认证的针灸师才能够为您提供高质量的针灸疗法。
因此,在接受针灸治疗之前,务必慎重选择您的针灸师。
2.沟通诚实在接受针灸治疗之前,与您的针灸师坦诚沟通至关重要。
您需要告诉针灸师您的详细病史、症状和任何可能影响治疗的信息,如过敏反应、药物使用、手术历史等。
这种开诚布公的沟通有助于针灸师更好地了解您的健康状况,以便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
通过坦诚的沟通,针灸师可以:- 更准确地诊断问题:了解您的病史和症状有助于针灸师更好地诊断您的健康问题,从而选择合适的穴位和针刺技术。
- 避免潜在风险:如果您有过敏反应或特定的医疗条件,针灸师可以采取预防措施,确保治疗过程的安全性。
- 提供更好的治疗体验:个性化的治疗计划可以提高治疗的效果,让您获得更好的疗效。
诚实的沟通是确保针灸治疗安全和有效的关键。
针灸师将根据您提供的信息为您量身定制治疗方案,以最大程度地满足您的需求和期望。
针灸大全、针灸技术
针灸大全、针灸技术- 温针法 - 【概述】温针法是在毫针针刺后于针尾捻裹艾绒燃点加温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又称为针柄灸法。
在我国汉代的医籍《伤寒论》中就已提到这种方法。
可以看作是针刺与艾灸的结合。
【器具药物】【操作方法】先按疾病的需要选取穴位针刺得气后将针留在一定深度于针柄装上小枣大的艾绒必须捻紧以防止脱落。
也可取1.52厘米长的一段艾条插在针柄上然后从下端点燃直到艾团烧完为止。
为了防止艾火脱落灼伤皮肤可在穴区垫一张硬纸片。
【适应病症】温针法主要用于关节酸痛、腹部冷痛等病症也适于保健。
【注意事项】凡不能留针的病症如抽搐、痉挛、震颤以及精神病人或婴幼儿等均不宜使用温针法。
在治疗过程中要嘱咐病人不可任意变动体位以防止艾火脱落烧伤皮肤或烧坏衣物、被褥等。
- 火针法 - 【概述】火针法古代又称为焠刺是将特制的针具用火烧红以后刺人一定的部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这一治法在我国秦汉时代已经应用。
【器具药物】火针针具针体较粗现代多采用不锈钢制成。
分为两种。
一种用于单针刺即为26号或27号毫针长23寸直径0.51毫米。
其针柄上多用竹或骨质包裹以避免烧灼时烫手。
另一种用于多针浅刺针身比较细短外形像皮肤针头部装有39枚针另有一根木质的柄。
【操作方法】先根据病情选定穴位或部位用2碘酒消毒后再用75乙醇棉球脱碘。
有两种针刺方法。
1深刺须用长针以右手持针左手固定穴位将针在酒精灯上自针身向针尖逐渐烧红对准穴位迅速刺人稍停随即退出然后用消毒棉球按揉针孔。
针刺时须细心谨慎动作要敏捷一刺即达到所需深度。
深刺的深度在0.30.5寸11.7厘米之间。
2浅刺多用装有木柄的多针针具在酒精灯上烧红轻轻地叩刺皮肤表面。
主要用于治疗面积较大的顽固性皮肤病如神经性皮炎及牛皮癣等。
病变范围较小的可用单针针具点刺。
【适应病症】目前火针用得较多的病症为风湿痛、淋巴结核、象度肿、神经性皮炎、痣、疣等。
【注意事项】使用火针深刺时必须避开血管与内脏以防发生不良后果。
针灸
经穴 奇穴
有归经 分布在十 四经中
无归经
有固定 位置
有固定 位置
有专用 穴名
有专用 穴名
①局部作用
②循经治本经本 脏腑器官病
①主要对某病有 特效 ②局部作用
阿是穴 无归经
无固定 无专用 治局部病变 位置 穴 名
三、腧穴的主治规律
近治作用:
全身所有腧穴,均能治疗所在部位及其邻近 器官的病症,包括对体表和内脏的主治,这是所有 腧穴主治作用的共性。如头、面、颈部穴可治疗头、 面、颈部疾病;上腹部穴可治疗胃、肝、胆病;腰 骶部穴可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病及腰骶痛等;眼周 穴可治疗眼病。
外侧)
前部
上
肢
中部
后部
前部
下
肢
中部
后部
十二经脉
②循行走向特点(流注): 手三阴经-从胸走手 手三阳经-从手走头 足三阳经-从头走足 足三阴经-从足走胸腹
③内属-定的脏腑: 阴经属脏 阳经属腑
十
二
经
脉
的 走
胸
向
和
交
接
规
律
手三阴经
腹
头
足 三 阳 经
足
律手
示足
意阴
图阳
经
手
脉 走
向
交
接
规
十二经脉
④有表里络属关系: 脏腑之间有表里关系,所属的经脉间 也有表里属络关系,互为表里的阴经 与阳经在四肢有络脉沟通。
四肢痛,腹痛,痛经。常配三阴交、太冲穴。 3、对感冒、流感、上感有效 4、预防强针感导致的晕针。
3. 曲池(QUCHI)手阳明大肠经
【定位】屈肘,成直角,当肘横纹外端与肱骨外 上髁连线的中点。
针灸治疗原理
针灸治疗原理针灸治疗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被誉为中华传统医学的瑰宝。
针灸治疗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调整阴阳平衡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基础,当阴阳失衡时,人体容易生病。
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脏腑功能的平衡,使阴阳重新达到平衡,从而恢复健康。
二、扶正祛邪针灸能够增强人体的正气,提高免疫力,从而抵抗邪气的入侵。
同时,针灸还能够引导邪气外出,达到祛邪的目的。
三、疏通经络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针灸能够疏通经络,使气血运行顺畅,从而改善疾病症状。
四、现代研究结果现代研究发现,针灸具有调节作用、镇痛作用和修复组织作用。
针灸可以治疗多器官、多系统及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方面的病变。
五、治疗方法针灸治疗是一种从外治内的方法。
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手法,来治疗全身疾病。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根据中医的诊疗方法,诊断病因、找出疾病关键、辨别疾病性质、确定病变所属经脉和脏腑,并辨别表里、寒热、虚实等类型,从而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六、治疗过程针灸治疗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是诊察,医生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方法,了解患者的病情。
接下来是辨证,医生根据患者的症状、体质、病史等,辨别病因、病机、病变部位等。
然后是确定治疗方案,医生根据辨证结果,选择适当的穴位和针灸手法。
最后是实施治疗,医生按照治疗方案,进行针灸操作。
总之,针灸治疗原理主要包括调整阴阳平衡、扶正祛邪、疏通经络等方面。
针灸具有调节作用、镇痛作用和修复组织作用,可以治疗多器官、多系统及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方面的病变。
通过中医的诊疗方法,医生可以诊断病因、制定治疗方案,并进行针灸操作,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灸治疗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一种安全、有效、无副作用的天然疗法,深受广大患者的喜爱。
针灸适应症禁忌症ppt
准备好针具、消毒用品、棉球、镊 子等,并对使用设备进行检查,确 保设备正常运转。
针刺手法及深度
手法选择
根据患者病情和针刺部位选择合适的针刺手法,如单手进针 法、双手进针法、飞针法等。
深度掌握
根据针刺部位和患者体质确定针刺深度,一般以浅刺为主, 根据病情适当调整深度。
针刺后护理与康复指导
局部护理
02
针灸适应症
神经系统疾病
适应症
针灸对神经系统疾病具有很好的疗效,如面瘫、三叉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等。针灸可以帮助调整神经功能,缓解疼痛, 促进神经损伤的恢复。
案例
某患者患有面瘫,接受针灸治疗后,面部神经功能逐渐恢复 ,疼痛缓解,治疗效果显著。
骨关节疾病
适应症
针灸对骨关节疾病具有很好的疗效,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关节炎等。 针灸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舒缓肌肉和韧带,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
案例
某患者患有颈椎病,接受针灸治疗后,颈部疼痛逐渐减轻,活动范围增加, 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内科疾病
适应症
针灸对内科疾病也有一定的疗效,如高血压、糖尿病、哮喘等。针灸可以调节神 经系统,改善内分泌和免疫功能,缓解症状,辅助药物治疗。
案例
某患者患有糖尿病,接受针灸治疗后,血糖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同时伴随 的症状也得到缓解。
保持针刺部位干燥、清洁,避免用手触摸和摩擦,以免感染。
康复指导
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合理的康复计划,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锻炼和调整生活习 惯。
针刺时患者心理调节
心理疏导
针对患者的紧张、恐惧等心理问题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和安慰,增强患者的信心 和配合度。
调节呼吸
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等放松训练,缓解紧张情绪,使患者处于放松状态,有利于 针刺治疗的顺利进行。
针灸的禁忌和注意事项
针灸的禁忌和注意事项针灸作为中医疗法的一项重要内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虽然针灸疗效显著,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禁忌和注意事项,这些禁忌和注意事项的遵守,能够保证针灸的安全性,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风险和副作用。
首先,禁忌是指相对或绝对禁止使用针灸疗法的情况。
相对禁忌是指在特定情况下可以施行针灸治疗,但需要谨慎操作;绝对禁忌是指在任何情况下都禁止施行针灸治疗。
绝对禁忌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怀孕妇女:怀孕期间女性的身体处于一个特殊的生理状态,不宜进行针灸治疗。
因为针灸会对孕妇和胎儿产生不可预测的影响,可能引起流产、早产或胎儿畸形。
2. 存在恶性肿瘤及其他恶性肿瘤治疗期间:针灸对癌症患者的治疗并非适应,因为针灸可能会刺激癌细胞生长和转移。
3. 具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针灸治疗可能会引起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加重疾病症状。
4. 严重出血或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针灸会增加出血的风险,对于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来说,可能会引起出血不止的情况,加重病情。
因此,在这些情况下,应该禁止使用针灸治疗。
同时,相对禁忌包括以下情况:1. 非标准穴位:在选择针灸穴位时,必须严格按照正常的穴位选择,切忌乱针、乱刺。
2. 全身性感染性疾病:如肺炎、肝炎等,应在病情得到控制后再进行针灸治疗。
3. 青春期尚未发育完成的人群:由于青春期尚未发育完成,人体器官和组织的生理功能未达到稳定状态,针灸会对生长发育产生影响,应该谨慎选择。
在进行针灸治疗时,还需注意以下一些事项:1. 选择合格的医师:针灸需要经验丰富、专业技术娴熟的医师进行操作,避免侥幸或不专业的治疗。
2. 注意卫生:针灸器械必须严格消毒,保持环境卫生。
3. 避免空腹治疗:针灸治疗前,患者不宜空腹,以免因低血糖或低血压引发的不适。
4. 避免风寒感冒:在感冒或患有其他急性疾病的情况下,不宜进行针灸治疗,以免加重病情。
5. 注意环境:为患者创造良好的治疗环境,避免过于嘈杂或干扰治疗效果的因素。
针灸PPT课件
外科疾病
颈椎病
针灸治疗颈椎病主要选取颈夹脊 、风池、天宗等穴位,通过刺激 颈部经络,缓解颈椎疼痛和僵硬
感。
腰椎间盘突出
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主要选取肾 俞、大肠俞、委中等穴位,通过调 节腰部经络,减轻腰痛和坐骨神经 痛。
关节炎
针灸治疗关节炎主要选取膝眼、曲 池、阳陵泉等穴位,通过刺激关节 周围的穴位,缓解关节疼痛和僵硬 。
国际交流与合作
国际针灸学术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各国针灸专家 共同探讨针灸的理论和实践,促进了针灸的国际 传播和发展。
国际化标准
国际针灸标准化的制定和推广,促进了针灸的规 范化和普及化,提高了针灸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 力。
05 针灸的安全与注 意事项
针具的选择与消毒
总结词
针具的选择与消毒是针灸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 到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神经系统疾病
针灸对神经系统疾病如面瘫、中风后遗症等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 够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运动能力。
内分泌系统疾病
针灸在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内分泌系统疾病的治疗中也有一 定疗效。
针灸的国际影响
1
2 3
国际认可度
针灸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和应用,许 多国家和地区都在开展针灸研究和临床实践。
针灸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5
目录
• 针灸简介 • 针灸基础知识 • 针灸治疗 • 针灸的现代研究 • 针灸的安全与注意事项
01 针灸简介
起源与发展
起源
针灸起源于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古代中国人通过观察和经验积累,发现 了针灸的治疗作用。
发展
针灸在历史上经过了多个发展阶段,从早期的石针、骨针到后来的金属针,不 断改进和完善。现代针灸还结合了现代医学技术,如穴位注射、电针等。
针灸的禁忌和注意事项
针灸的禁忌和注意事项针灸是中医学的重要疗法之一,具有治疗疾病、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
然而,针灸也有一些禁忌和注意事项,了解并遵守这些禁忌和注意事项可以确保针灸疗效的最大化,同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一、禁忌1. 药物过敏或对针灸过敏:如果患者对针灸或某种药物存在过敏反应,应避免针灸治疗,以免加重过敏反应。
2. 出血倾向或使用抗凝剂:针灸会有一定的出血风险,如果患者已经有出血倾向或正在使用抗凝剂,如华法林或阿司匹林,应禁止针灸治疗。
3. 重要脏器功能不稳定:患有严重心脏病、肺病、肝病、肾病等的患者,由于脏器功能较差,导致身体对治疗的反应能力较弱,针灸治疗可能会加重病情,因此应禁止进行针灸治疗。
4. 性病或皮肤传染病:由于针灸治疗涉及透皮操作,患有性病(如梅毒、淋病等)或皮肤传染病(如疱疹、带状疱疹等)的患者,应暂停针灸治疗,以免交叉感染。
5. 癫痫、中风等急性病:患有急性疾病的患者应禁止针灸治疗,以免加重病情,必要时应尽快就医。
6. 孕妇:孕妇应慎重使用针灸,特别是在胎儿容易受到外界刺激的地方(如脉门、足三里等)应避免使用针灸。
7. 配戴心脏起搏器或器官移植:患有心脏起搏器或进行器官移植的患者应禁止使用针灸,以免对器官产生不良影响。
8. 严重疲劳、亢奋或饥饿状态:在严重疲劳、亢奋或饥饿的情况下进行针灸治疗,可能会导致患者体力不支或出现晕厥症状,应避免进行针灸。
二、注意事项1. 正规医疗机构:接受针灸治疗时,应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和合格的针灸医师进行治疗,以确保安全和疗效。
2. 个人卫生:针灸操作时,医师应佩戴清洁无菌的手套,并确保治疗过程中不交叉感染。
患者也要保持个人卫生,避免针灸后感染刺激部位。
3. 避免受寒湿:在接受针灸治疗期间,患者应避免受寒或潮湿环境,以免感冒或加重病情。
4. 饮食调理:在接受针灸治疗期间,患者应遵循医生的饮食调理建议,避免过食辛辣、油腻食物,保持饮食清淡有规律。
5. 预防感染:针灸治疗后,患者应遵循医生的要求,保持刺激部位的清洁,并避免用手搔抓或污染治疗部位,以免引起感染。
《针灸治疗常见病》课件
详细描述
针灸治疗腰痛的方法包括针刺、 艾灸和拔罐等,主要选取肾俞、 腰阳关、委中等穴位,以调节腰
部气血流通,缓解腰痛症状。
01
03
02 04
总结词
针灸治疗腰痛的注意事项包括保 持良好的坐姿和避免重体力劳动 。
详细描述
保持良好的坐姿和避免重体力劳 动是预防腰痛的有效方法,针灸 治疗的同时,患者需注意这些方 面,以促进康复。
详细描述
患者长期受头痛困扰,经过多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选择针灸治疗。医生根据 患者情况,选取太阳、印堂、百会等穴位进行针刺,配合艾灸和拔罐,经过一 段时间的治疗,患者头痛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案例三:失眠的针灸治疗
总结词
针灸治疗失眠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调节睡眠质量,改善失眠症状。
详细描述
患者长期受失眠困扰,经过药物治疗效果不佳,选择针灸治疗。医生根据患者情 况,选取安眠、神门、三阴交等穴位进行针刺,同时配合耳穴压豆和艾灸,经过 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睡眠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针灸后的护理与保养
注意保暖
针灸后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寒 或风吹,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保持休息
针灸后应保持适当的休息,避 免剧烈运动或劳累。
遵循医嘱
针灸后应遵循医师的医嘱,按 时服药、按时回诊复查,以及 注意饮食调理和生活习惯的改 善。
留意不良反应
针灸后如出现不良反应,如疼 痛、红肿、发热等,应及时就
医处理。
03
针灸治疗的注意事项
针灸前的准备
01 02
明确适应症与禁忌症
在接受针灸治疗前,患者应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明确是否适合接受针 灸治疗。对于患有严重疾病、出血性疾病、皮肤感染等的患者,应避免 接受针灸治疗。
针灸的基本原理与作用
针灸的基本原理与作用针灸作为一种传统医学疗法,源于古代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它基于独特的理论体系,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从而达到治疗、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的目的。
本文将介绍针灸的基本原理和其作用。
一、基本原理1. 经络学说在针灸理论中,经络学说是基础。
它认为人体的经络是一种特殊的生命力传导系统,通过穴位与内脏、组织器官连接。
经络主要包括12个经络和8条奇经,它们分布于全身,相互连接并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循环系统。
2. 阴阳和五行学说阴阳和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针灸理论的重要基础。
阴阳学说表述了自然界和人体的两种对立但又相互依存的力量。
五行学说则将事物归纳为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并描述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规律。
3. 气血学说气血学说认为,气和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
气有推动和温煦作用,而血则给予器官和组织养分和能量。
针灸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的运行,以达到平衡阴阳、调理脏腑的目的。
二、作用机制1. 神经调节作用针灸刺激穴位能够通过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产生作用。
针刺穴位可以刺激神经末梢,传递刺激信号到大脑,激活中枢神经系统的反应,从而调节脏腑和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
2. 内分泌调节作用针灸可以通过影响内分泌系统来调节人体的代谢和生理过程。
科学研究表明,针刺穴位可以促进体内激素的分泌,如内啡肽、去甲肾上腺素等,对调节激素平衡和改善某些疾病症状具有积极作用。
3. 免疫调节作用针灸能够通过调节人体的免疫系统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研究表明,针刺穴位可以调节免疫相关细胞的数量和功能,增强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能力,提高自身免疫力。
4. 循环调节作用针刺穴位还可以影响心脏血管系统的功能,调节血流和血压。
通过改变血管的张力和扩张,针灸可以调节血液在人体内部的分布,促进血液循环,达到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和改善循环系统功能的效果。
5. 祛邪和调理作用针刺穴位可以排除体内病邪,恢复阴阳平衡,有助于调理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
针灸治疗学
头痛
针灸能够缓解血管紧张,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 头痛症状。
帕金森病
针灸可以调节神经递质, 改善肌肉僵硬和震颤等症 状。
呼吸系统疾病治疗方案
感冒
针灸可以发汗解表,缓解 感冒症状,如鼻塞、流涕 、咳嗽等。
哮喘
针灸能够调节免疫系统和 呼吸系统功能,减轻哮喘 发作时的症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针灸可以改善肺部通气功 能,缓解呼吸困难等症状 。
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提高免疫力
针灸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减少感冒、 咳嗽等常见疾病的发生,提高患者的健康
水平。
调节内分泌系统
针灸能够调节内分泌系统,改善激素水平 ,对于内分泌失调引起的疾病有很好的治 疗效果,如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等。
改善心理状态
针灸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缓解焦虑 、抑郁等心理问题,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 水平。
促进医学模式转变
针灸治疗学的发展推动了医学模式从单一的 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 转变,强调了人体内外环境的和谐与平衡。
06
针灸治疗学在现代医学中的 地位和作用
与现代医学的结合点探讨
针灸治疗学与神经生理学的结合
针灸刺激穴位能够引起神经系统的反应,通过调节神经递质和神经肽的释放,达到治疗疾 病的目的。现代医学的神经生理学为针灸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
传承和发展传统医学
针灸作为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研究和发展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传统 医学的精髓。
提供有效治疗方法
针灸作为一种非药物疗法,为许多疾病 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方法,尤其对于一些 药物难以治愈的疾病具有独特的优势。
丰富医学理论体系
针灸治疗学的研究成果为传统医学理 论体系注入了新的内涵,推动了医学 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针灸的拼音
针灸的拼音
针灸zhēnjiū
以针刺艾灸防治疾病的方法。
针法是用金属制成的针,刺入人体一定的穴位,运用手法,以调整营卫气血;灸法是用艾绒搓成艾条或艾炷,点燃以温灼穴位的皮肤表面,达到温通经脉、调和气血的目的。
引证解释:
亦作“鍼灸”。
中医针法和灸法的总称。
针法是用特制的金属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操作手法以达到治病的目的。
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温灼穴位的皮肤表面,利用热刺激来治病。
针灸是我国医学的宝贵遗产。
网络解释:
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刺入点称为人体腧穴,简称穴位。
根据最新针灸学教材统计,人体共有361个正经穴位。
灸法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通常以艾草最为常用,故而称为艾灸,另有隔药灸、柳条灸、灯芯灸、桑枝灸等方法。
如今人们生活中也经常用到的多是艾条灸。
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东方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
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中华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
2006年中国中医科学院申报针灸经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针灸的执行顺序
针灸的执行顺序
针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的身体穴位来调整
身体的功能,促进疾病的康复。
以下是针灸的一般执行顺序:
1. 病史询问:在进行针灸治疗之前,医师会向患者了解详细的
病史,包括疾病的发展过程、症状的表现和患者的身体状况。
2. 诊察观察:医师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观察和检查,包括观察
患者的面色、目力、舌苔等,以了解患者的体质和疾病特点。
3. 穴位刺激: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医师会选择适当的穴位
进行刺激。
针灸的刺激方法包括用针刺、温灸、按摩等,具体方法
会根据患者的病情而定。
4. 观察效果:在针灸治疗过程中,医师会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病
情的变化,以判断治疗的效果,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5. 关注禁忌:针灸治疗有一些禁忌症状,例如孕妇、出血倾向、某些皮肤病等,医师需要注意避免对这些患者进行针灸治疗。
6. 次数和间隔:根据患者的疾病情况和需求,医师会确定针灸治疗的次数和间隔。
一般来说,针灸需要连续进行多次治疗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7. 诊断与调整:在针灸治疗结束后,医师会重新评估患者的病情,并根据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治疗或调整。
通过以上的执行顺序,针灸治疗可以更好地帮助患者康复和改善身体健康。
然而,针灸治疗仅作为辅助疗法,不能替代传统的医学治疗,患者需要在医师指导下进行针灸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督脉体表路线:起于尾骨尖下长强穴→腰背项部正中→巅顶→前额正中→鼻柱→人中沟→止于上唇系带与齿龈相接处龈交穴体内联系:与生殖器、脊髓、脑、鼻有联系。
主治概要:神志病;热性病;腰、骶、背、头项局部病(经脉所过,主治所在);相应的内脏疾病取穴(定位)方法:脊椎解剖标志;头面解剖体表标志;俯卧位、俯伏坐位取穴常用腧穴:本经共有28穴(长强—龈交)长强、腰阳关、命门、至阳、大椎、哑门、风府、百会、上星、素髎、水沟长强定位:膝胸位或跪伏位,尾骨尖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
(络穴)主治:①痔疾便血脱肛泄泻便秘②癫狂痫(三种神志异常疾病)③腰脊、骶部疼痛刺灸:紧靠尾骨前面,针尖向上斜刺0.8~1.2寸。
不宜直刺,免伤直肠。
可灸。
腰阳关定位: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约与髂嵴相平。
主治:①月经不调带下阳萎遗精②腰脊痛下肢痿痹刺灸:直刺或向上斜刺0.5~1寸。
可灸,多用灸法。
命门定位: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①月经不调带下阳萎遗精②腰脊痛下肢痿痹③泄泻手足逆冷刺灸:直刺或向上斜刺0.5~1寸。
可灸,多用灸法。
至阳定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①胸胁胀满、黄疸②咳嗽、气喘③腰背疼痛、脊背强直刺灸:向上斜刺0.5~1寸。
可灸。
大椎定位: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
为诸阳经交会穴。
主治:①热病疟疾②感冒咳嗽气喘③头项强痛肩背痛颈椎病④癫狂⑤风疹痤疮刺灸:向上斜刺0·5~1寸。
可灸。
哑门定位: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第1颈椎下。
主治:①舌缓不语暴喑②癫狂痫癔病③头痛项强刺灸:正坐,头微前倾,项部放松。
向下颌方向缓慢刺入0.5 ~1寸,不可向上斜刺或深刺,以免伤及延髓。
行针时不宜大幅度捻转、提插。
风府定位: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中。
主治:①中风不语偏瘫癫狂痫癔病②头痛项强眩晕③外感咽喉肿痛失音刺灸:正坐,头微前倾,项部放松。
向下颌方向缓慢刺入0.5~1寸,不可向上斜刺或深刺,以免伤及延髓。
行针时不宜大幅度捻转、提插。
百会定位:在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①头痛眩晕耳鸣等头面病证②中风不语偏瘫癫狂痫③失眠健忘④脱肛阴挺胃下垂刺灸:平刺0·5~0·8寸。
可灸,升阳举陷多用灸法。
上星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
主治:①头痛眩晕目赤肿痛鼻渊鼻衄②癫狂痫③热病刺灸:平刺0.5~0.8寸。
少灸。
素髎定位:在面部,当鼻尖的正中央。
主治:①鼻渊鼻衄②呼吸衰竭昏迷休克惊厥刺灸:向上斜刺0.3-0.5寸,或点刺出血。
水沟(人中)定位:在面部,当人中沟的上1/3与中1/3交点处。
主治:①急救要穴(开窍醒脑、升阳通气):昏迷晕厥中暑中风休克呼吸衰竭②小儿惊风癔病癫狂痫③面瘫面肿牙痛鼻塞鼻衄④腰脊强痛(尤急性腰扭挫伤,舒筋利脊)刺灸:向上斜刺0.3~0.5寸,强刺激;不灸。
印堂定位:正坐仰靠位或仰卧位;在额部,当两眉头之中间。
主治:○1头痛头晕鼻炎鼻渊鼻衄○2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高血压神经衰弱刺灸:提捏局部皮肤,向下平刺0.3~0.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任脉体表路线:起于前后阴之间会阴穴→腹胸颈前正中→止于颏唇沟中点的承浆穴。
体内联系:与生殖器、唇、目有联系主治概要:①腹、胸、颈、头面的局部病证②相应内脏器官疾病③少数腧穴强壮作用或治疗神志病。
取穴(定位)方法:①腹部的体表标志②胸腹部骨度分寸③仰卧位取穴常用腧穴:本经共24穴(会阴-承浆)中极、关元、气海、神阙、下脘、建里、中脘、膻中、天突、廉泉、承浆中极膀胱募穴定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4寸。
主治:泌尿生殖系疾病:小便不利、遗尿、遗精、阳痿、月经不调、崩漏、带下、不孕不育操作:直刺0.5-1寸;可灸。
孕妇慎用。
关元小肠募穴定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主治:①泌尿生殖病证:遗尿小便频数尿闭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痛经②腹泻痢疾便血脱肛等肠腑病证③中风脱证虚劳赢瘦元气不足④强壮作用,为保健要穴操作:直刺l—2寸;可灸。
孕妇慎用。
气海定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主治:①腹痛泄泻便秘②泌尿生殖系统病证③形体赢瘦气虚病证④强壮作用,为保健要穴操作:直刺1—2寸,可灸。
孕妇慎用。
神阙定位:脐的中央主治:①虚脱中风脱症脱肛②绕脐腹痛腹胀泄泻③水肿小便不利刺灸:禁针、多用灸法。
中脘胃募穴定位:腹正中线上,脐中上4寸。
八会穴-腑会主治:①胃脘痛腹胀呕吐吞酸泄泻黄疸②癫狂痫刺灸:直刺0·5~1寸。
可灸膻中心包募穴定位:前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八会穴-气会主治:①咳嗽气喘胸痛②心痛心悸③噎膈呕吐④乳汁少乳痈刺灸:平刺0·3~0·5寸。
可灸天突定位:胸骨上窝中央主治:①咳嗽哮喘胸痛②喉痒咽干咽喉肿痛梅核瘿气暴喑噎膈刺灸:直刺0.2寸,然后把针尖转向下方紧靠胸骨后方刺1~1.5寸。
不宜垂直深刺;也不宜左右横刺,以免伤及大血管及肺尖。
可灸廉泉定位:喉结上方,舌骨体上缘的中点处。
主治:①舌下肿痛流涎舌强不语②哑症暴喑③吞咽困难④咽喉肿痛刺灸:向舌根斜刺0.5~0.8寸,不留针或浅部留针。
可灸承浆定位:颏唇沟的中点主治:①面瘫流涎②齿痛龈肿齿衄③癫狂痫刺灸:斜刺0·3~0·5寸。
可灸手太阴肺经体表路线:起于胸部外上方的中府穴→上肢内侧前缘→止于拇指桡侧端的少商穴。
腕后1.5寸→食指端交大肠经。
体内联系:属肺,络大肠。
与胃、气管、喉咙联系。
主治概要:头面五官疾病;咽喉疾患;肺、胸疾病;经脉循行局部疾患取穴(定位)方法:上肢部的骨度分寸;胸部体表标志;仰卧、正坐仰掌取穴常用腧穴:本经共11穴(中府-少商)中府、尺泽、孔最、列缺、太渊、鱼际、少商中府定位: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一肋间隙处。
(肺的募穴)主治:①咳嗽气喘②胸痛胸部胀满刺灸:向外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宜向内深刺,免伤肺脏而致气胸。
尺泽(合穴)定位: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主治:①咳嗽气喘咳血②咽喉肿痛③肘臂挛痛④急性吐泻、中暑刺灸:直刺0.8~1.2寸。
或点刺出血。
可灸。
孔最(郄穴)定位:腕横纹上7寸,尺泽与太渊穴连线上。
主治:①咯血气喘咳嗽②咽喉肿痛失音③肘臂挛痛刺灸:直刺0.5—1寸。
可灸。
列缺(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任脉)定位:腕横纹上1.5寸,桡骨茎突上方。
主治:①头痛项强面瘫②伤风咳嗽气喘③咽喉肿痛④手腕疼痛无力刺灸:针尖向上斜0.3~0.5寸。
可灸。
太渊(输穴原穴八会穴—脉会)定位: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
主治:①咳嗽气喘咳血②咽喉肿痛③无脉症④手腕痛无力刺灸:避开桡动脉,直刺0.3~0.5寸。
可灸(不宜疤痕灸)。
鱼际(荥穴)定位:第一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主治:①咳嗽气喘咳血②咽喉肿痛失音③热病掌中热刺灸:直刺0.5~0.8寸。
少灸。
少商(井穴)定位:拇指桡侧,距指甲角0.1寸。
主治:①咽喉肿痛咳喘②中风中暑昏迷③高热抽搐癫狂痫刺灸: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可灸。
手阳明大肠经体表路线:起于食指桡侧端商阳穴→上肢外侧前缘→肩→颈→面颊→左右交会于人中穴→止于对侧鼻翼旁的迎香穴。
(交胃经)体内联系:属大肠,络肺。
并与鼻、下齿有联系主治概要:五官、头面、咽喉;热性病;肠胃病;神志病;经脉局部病证取穴(定位)方法:上肢骨度分寸;面解剖体表标志;仰卧位常用腧穴:本经共20穴(商阳—迎香)商阳、二间、三间、合谷、阳溪、偏历、手三里、曲池、臂臑、肩髃、扶突、迎香商阳(井穴)定位:食指桡侧,距指甲角0·1寸。
主治:①咽喉肿痛齿痛②中暑昏迷热病③手指麻木刺灸:浅刺0·1寸,点刺放血。
可灸。
二间(荥穴)、三间(输穴)定位:微握拳,在手食指本节(第2掌指关节)前、后,桡侧凹陷处。
主治:①咽喉肿痛齿痛鼻衄②身热③腹胀肠鸣④嗜睡(三间)①②为二间主治,③④为三间主治刺灸:直刺0.3--0.5寸,可灸。
合谷(原穴)定位:手背第一、二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中点处。
主治:①头痛眩晕面瘫面肿齿痛牙关紧闭目赤肿痛鼻渊鼻衄咽喉肿痛耳聋耳鸣②热病多汗无汗③妇科病闭经滞产乳少④上肢痿痹手指挛痛⑤腹痛便秘刺灸:直刺0·5~1寸。
可灸。
孕妇慎用。
本穴特点:开闭、泻热、镇惊、止痛①对气机闭塞不通的尿闭、便秘、乳汁不行、经闭、滞产、无汗等有开闭作用。
②对神志病,如中风、小儿惊风抽搐、角弓反张有镇惊作用。
③对头痛、胃痛、痛经、心痛等有止痛作用。
针麻要穴阳溪(经穴)定位:腕背横纹桡侧,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凹陷中主治:①头痛齿痛目赤痛耳鸣耳聋咽喉肿痛②手腕痛刺灸:直刺0·3~0·5寸。
可灸。
偏历(络穴)定位:屈肘,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穴连线上,腕横纹上3寸。
主治:①耳鸣、耳聋、鼻衄、喉痛②手臂酸痛③腹部胀满,水肿操作:直刺0.3--0.5寸,斜刺l寸;可灸。
手三里定位:肘横纹下2寸,阳溪与曲池穴连线上。
主治:①上肢瘫痪肘臂痛肩背痛②齿痛颊肿③腹痛腹泻刺灸:直刺0·5~1寸。
可灸。
曲池(合穴)定位:1.肘横纹外侧端,屈肘成直角,当肘横纹尽头2.屈肘,于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处取穴主治:①咽喉肿痛齿痛目赤痛面瘫②皮肤病荨麻疹全身瘙痒湿疹(散风、调和营卫)③热病④高血压⑤腹痛腹泻上肢不遂肘臂疼痛无力。
刺灸:直刺0·8~1·5寸。
可灸臂臑定位:曲池上7寸,曲池与肩髃连线上,三角肌止点处。
主治:①肩臂痛②目疾瘰疬刺灸:直刺或斜刺0.8~1.5寸。
可灸。
肩髃定位: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肩峰前下方凹陷中。
主治:①肩臂痛上肢不遂②隐疹刺灸:直刺或向下斜刺0.5~1.5寸。
可灸扶突定位:1.正坐,头微侧仰,在颈外侧部,当结喉旁,胸锁乳突肌前、后缘之间。
2.先取甲状软骨与舌骨之间的廉泉穴,再从廉泉向外3寸,当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头之间处。
主治:①咽喉肿痛,暴喑②气喘,咳嗽,喉中痰鸣③瘿气,瘰疬,呃逆刺灸:直刺0.5~0.8寸,避开颈部动脉。
迎香定位:鼻翼外缘中点旁开约0.5寸,当鼻唇沟中。
主治:①鼻疾:鼻塞鼻衄鼻渊鼻鼽②面瘫面肿面痒面肌瞤动③胆道蛔虫症刺灸:斜刺或平刺0.3~0.5寸;可灸(不宜疤痕灸)足阳明胃经体表路线:起于眶下缘(承泣穴)→嘴角→下颌角前→沿耳前上行→前额角(头维)→由大迎前下行→沿颈前外侧→入缺盆→胸前正中线旁开4寸→腹正中线旁开2寸→下肢外侧前缘→止于第二趾外侧端(厉兑穴)。
足背分出至大趾内侧端交脾经体内联系:属胃络脾并与喉咙、唇、上齿、眼、鼻、耳、乳部有联系。
主治概要:胃肠病;头面、目、鼻、口齿病;志病;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取穴(定位)方法:头部体表、解剖标志;胸腹体表标志及其骨度分寸;下肢骨度分寸;仰卧、侧卧位取穴常用腧穴:本经共45穴(承泣---厉兑)承泣、四白、地仓、颊车、下关、头维、梁门、天枢、归来、伏兔、梁丘、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丰隆、解溪、内庭、厉兑承泣定位:目正视,瞳孔直下,眼球与眶下缘之间主治:①目疾:眼睑瞤动、目赤肿痛、夜盲、迎风流泪、近视②面瘫刺灸:以左手拇指向上轻推眼球,紧靠眶缘缓慢直刺0.5~1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