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知识点整理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二章 对环境的觉察 知识点复习(pdf版)
2.光的传播 (1)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为了形象地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这样的直 线叫做光线。 (光线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为了研究方便,假想出的理想模型。 ) (3)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影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等; (4)小孔成像
第 2 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声,都可以作为声源。 注:振动的物体一定发声,但发出的声音不一定能听见;不振动的物体是不会发做介质。 (2)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4.光的色散 (1)不能再分解的光叫做单色光,由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叫做复色光。
5
(2)光的色散现象表明:白色光不是单色光,而是由各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不同的单色光通过棱 镜时偏折的程度是不同的。实验中红光的偏折的程度最小,紫光偏折的程度最大。
5.物体的颜色 (1)我们看到物体的原因是眼睛接收到了物体反射出来的光。白色的物体能反射所有照射在它表面的 光,因此感觉是是“白色”的;黑色的物体能吸收所有照射在它表面的光,没有光进入眼睛,因此感觉 是“黑色”的。 (2)透明物体的颜色与能透过的光的颜色相同;不透明物体的颜色与物体的反射光的颜色相同。如不 透明的红色物体反射红光而吸收其他颜色的光,而透明的红色物体能透过红光而吸收其他颜色的光。 (3)光的三原色:红、绿、蓝。两种色光混合后使眼睛感觉到产生了另一种颜色。彩色电视机屏幕上 呈现的五彩缤纷的画面,就是由三原色混合而成的。
3.噪声污染 (1)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影响人们正常工作、生活和休息的声音都是噪音。 (2)噪声的控制 根据声音的发生和传播的条件:声源的振动 → 介质的传播 → 鼓膜的振动,控制噪声从以下三个 方面入手。 在声源处减弱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在人耳处减弱
浙教版 科学 七年级 下册 第二单元 对 环 境 的 察 觉 重点内容集锦
第二单元 对 环 境 的 察 觉1、人有 听 觉 、 视 觉 、嗅 觉 、味 觉 、触 觉 等感觉,分别感受周围的各种信息。
味觉 舌 (酸味、甜味、咸味、苦味、鲜味)嗅觉鼻视觉 眼 感觉 听觉 耳 触觉痛觉 皮肤 (人体最大的 器 官 ) 冷热2、3、耳分为 外 耳 、中 耳 和 内 耳 。
声波通过耳廓(收集声波) 外耳道(外界声波传入中耳的通道) 鼓 膜 (声波作用下能产生振动) 听小骨(把振动放大) 耳蜗 (里面有听觉感受器,把声音传到听神经) 听 神 经 (把声音传给大脑) 大 脑 ( 形成听觉)。
4、 音 调 、 响 度 、 音 色 是乐音的三个基本特征。
5、人说话时的频率范围是65--1100 赫 兹 ,人的听力范围是 20-- 20000赫 兹 。
6、音调跟发声体 振 动 的 频 率 有关,响度与 声 源 的 振 动 幅 度 和人距离声源的 远 近 有关。
7、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是 沿 直 线 传播的。
光的反射定律是:(1) 反 射 光 线 、入 射 光 线 和 法 线 在 同一平面上, (2) 反 射 光 线 和入 射 光 线 分 居在法线的两侧; (3) 反 射 角等于入 射 角。
8、声音传播和光传播的比较光速比声速快的例子 :打雷时,先看到 闪 电 在听到 雷 声 。
9、太阳光透过三棱镜后分解成七种颜色光的现象称为 光 的 色 散 ,是由英国物理学家 牛 顿 首先发现的。
观察的肥皂泡的颜色、彩虹等现象都是由于 光 的 色 散 。
10、太阳光透过三棱镜之后可以看到一条彩色的光带,彩色光带的颜色是按照 红、橙、黄、绿、蓝、靛、紫 的顺序排列的。
白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我们把不能再分解的光叫做 单 色 光 ,是由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叫做 复 色 光 。
白光属于 复 色 光 。
11、光从一种均匀物质射向另一种均匀物质时,在它们的分 界 面 上会改变光的 传 播 方 向,又返回 到 原 先 的 物 质 中 ,这种现象叫 光 的 反 射 。
初中科学知识点总结(最完整的知识点大全)
初中科学知识点总结(最完整版)第一章:对环境的察觉(1)感觉世界(2)人们感受周围世界的感官有:眼、耳、鼻、舌、皮肤,其中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
(2)感受器有:皮肤中的冷觉、热觉、触觉、痛觉等感受器。
③皮肤的各个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其中对触觉最敏感的是指尖,对热觉最敏感的是手背,因为这些部位的相应神经末梢比较丰富。
④在皮肤的冷、热、触、痛四种感觉中,对人体保护意义最大的是痛觉。
⑤嗅觉:鼻的结构:鼻腔、嗅觉神经末梢(内含嗅细胞和嗅觉神经)⑥嗅觉的形成过程:气味嗅觉细胞嗅觉神经大脑产生嗅觉⑦嗅觉的特点:(4点)①人的大脑的嗅觉中枢易疲劳②不同动物的嗅觉敏感程度差异很大②嗅觉会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弱③④动物对不同气味的敏感程度也不同⑧味觉:舌的表面不满许多小突起(乳头),内藏味蕾,味蕾内有许多味觉细胞能感受各种不同物质的刺激,尤其对液态物质的刺激最敏感。
⑨味觉的形成过程:食物溶于唾液味觉细胞味觉神经大脑产生味觉⑩四种基本的味觉是:酸、甜、苦、咸综合味觉有:麻、辣、涩⑾舌的不同部位对四种基本味觉的敏感程度不同:甜味舌尖苦味舌根酸味舌侧中部咸味舌侧前部⑿说明:人的嗅觉与味觉相互联系,同时工作的,嗅觉受到损伤,会直接影响到味觉。
如:人感冒时,嗅觉灵敏度降低,吃东西没有味道了。
小孩在嗅柠檬时吃苹果,将产生什么味道。
(苹果与柠檬的混合味道)(2)声音的发生与传播①声音的产生:物体的振动。
说明:有物体的振动,但不一定能发出声音,还需要介质传播。
②声音的传播:依靠介质(介质:传播声音的物质,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③传播的形式: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
说明: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宇航员在太空要靠无线电波交流。
土电话说明固体能够传声,即将上钩的鱼会被岸上的人的说话声吓跑,说明液体能传声。
④声音传播的速度:①与温度有关,在15℃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40米/秒,气温每升高1℃,传播的速度增加0.6米/秒。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知识点总结.pdf
中次之。光年是 长度 单位。 1 光年 =3× 108 米 /秒× 365× 24× 3600 秒= 9.4608× 1015 米。
3、光的色散 :白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彩色光带中颜色的顺序:红、橙、黄、绿、蓝、靛、紫。其中
七年级下科学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感觉世界 1、人的感受器有: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痛觉、触觉、冷觉和热觉
可统称为 冷热觉 。 2、人的感觉器官有: 眼、耳朵、鼻、舌、皮肤 等。 3、对热觉最敏感的部位是 手背 ,对触觉最敏感的部位是 指尖 。
,其中 冷觉和热觉 又
4、 嗅觉的形成 :气味 → 嗅觉神经末梢 ( 接收刺激 )→ 嗅觉神经 ( 将信息传递到大脑 )→ 大脑
(形成嗅觉 )
嗅觉的特点 :① 长时间 处于某种味道的环境中,会因为大脑的 嗅觉中枢适应(疲劳) 而闻不出这 种味道;②嗅觉敏感的程度因 年龄 , 动物种类 和 气味种类 等的不同而不同。
5、舌头表面的每个 味蕾 上都有 味觉细胞 和 味觉神经 。
味觉的形成 :食物 → 口腔(食物中的化学物质溶于唾液)→ 味觉细胞 (接受刺激)→ 味觉神经 (将
b) 不透明的物体颜色 由 它反射的色光颜色 决定(其他色光被吸收)
注意 :白色物体 反射所有照射在它表面的光 ,黑色物体则 能吸收所有照射在它表面的光 。
第五节光的反射和折射
1、 光的反射 :光从一种均匀的物质射到另一种物质的表面上时, 光会改变 传播方向 ,又返回到 原先的物质 中。
2、 光的反射定律 :
f v 2f
应用 照相机
f u 2f
完整版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知识归纳
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知识归纳)第一节:感觉世界1、人的感觉器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痛觉、触觉、冷觉和热觉,此中冷觉和热觉又可统称为冷热觉。
2、人的感觉器官有:眼、耳朵、鼻、舌、皮肤等。
3、对热觉最敏感的部位是手背,对触觉最敏感的部位是指尖。
4、嗅觉的形成:气味→嗅觉神经末梢(接收刺激)→嗅觉神经(将信息传达到大脑)→大脑(形成嗅觉)嗅觉的特色:①长时间处于某种滋味的环境中,会由于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而闻不出这类滋味;②嗅觉敏感的程度因年龄,动物种类平和味种类等的不一样样而不一样样。
5、舌头表面的每个味蕾上都有味觉细胞和味觉神经。
味觉的形成:食品→口腔(食品中的化学物质溶于唾液)→味觉细胞(接受刺激)→味觉神经(将信息传达到大脑)→大脑(形成味觉)。
第二节声音的发生和流传1、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平和体中流传。
声音在真空中不可以流传。
2、声音发生的条件:振动;声音流传的条件:需要介质;声音流传的方式:声波。
3、在 15℃的空气中,声音流传的速度为340 米/秒。
第三节耳和听觉1、耳的结构:①外耳包含耳廓、外耳道;②中耳包含鼓膜、鼓室、听小骨、咽鼓管;③内耳包含耳蜗、前庭和半规管。
2、耳的主要功能:听觉和保持身体均衡。
位觉感觉器在前庭和半规管中(解说晕船、晕车现象)。
3、听觉产生过程:耳廓(采集声波)→外耳道→鼓膜(将声波转变成振动)→听小骨(将声波扩大并传导)→耳蜗(接受刺激、产生信息)→听神经(传导信息)→大脑(产生听觉)。
4、遇到巨大的响声时,迅速张嘴,捂紧双耳是使鼓膜内外气压保持均衡,防备鼓膜被震破。
5、乐音的三个特色:音调--声音的高低(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响度 --声音的强弱(振动幅度越大、离声源越近,响度就越大)音色(与发声体的性质、形状、发声方法有关)6、物体在 1 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单位是赫兹(Hz )。
人的发声频率大体在65 赫兹到 1100赫兹之间;听觉频率大体在 20 赫兹到 20000 赫兹之间。
完整word版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科学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知识点总结第一节:感觉世界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痛觉、触觉、冷觉和热觉冷觉和热觉又1、人的感受器有:,其中冷热觉。
可统称为眼、耳朵、鼻、舌、皮肤等。
2、人的感觉器官有:手背指尖。
、对热觉最敏感的部位是,对触觉最敏感的部位是3嗅觉的形成气味嗅觉神经末梢接收刺激嗅觉神经将信息传递到大脑大脑)→→)→(4、(:(形成嗅觉)嗅觉的特点长时间嗅觉中枢适应(疲劳)而闻不出这:①处于某种味道的环境中,会因为大脑的年龄动物种类气味种类等的不同而不同。
种味道;②嗅觉敏感的程度因和,味蕾味觉细胞味觉神经。
5、舌头表面的每个和上都有味觉的形成食物口腔味觉细胞味觉神经(将:(食物中的化学物质溶于唾液)→→(接受刺激)→大脑(形成味觉)。
信息传递到大脑)→6、舌的不同部位对味道的敏感性不同光酸正立甜放大苦虚像咸放大镜7、进行P5的活动时,在每吸入一种溶液前都用清水漱口,以排除上一次实验的影响(或干扰)。
第二节声音的发生和传播声源固体、液体和气体真空中不能传播。
中传播。
声音在。
声音可以在1、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振动需要介质声波。
;声音传播的方式:;声音传播的条件:2、声音发生的条件:15℃340米/秒。
的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在第三节耳和听觉耳的结构耳廓、外耳道;、:①外耳包括1鼓膜、鼓室、听小骨、咽鼓管;②中耳包括耳蜗、前庭和半规管。
③内耳包括耳的主要功能听觉保持身体平衡位觉感受器前庭和半规管中(解释晕船、晕车现象)和。
2、:在听觉产生过程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将声波扩:→(收集声波)→(将声波转化为振动)→3、耳蜗听神经大脑(产生听觉)。
大并传导)→(传导信息)→(接受刺激、产生信息)→使鼓膜内外气压保持平衡,避免鼓膜被震破。
、遇到巨大的响声时,迅速张嘴,捂紧双耳是4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声音的高低(频率越大,音调越高)、5响度--声音的强弱(振动幅度越大、离声源越近,响度就越大)音色(与发声体的性质、形状、发声方法有关)频率,单位是赫兹(Hz)。
对环境的察觉复习综合PPT课件浙教版七级科学下册备考复习2
1第的、二要章相借对助环同直境尺的的等察工觉蜡具复规习烛范作B图,; 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蜡烛B跟蜡烛A的像
第_4_重课_时_合____,说明像与物的大小 相等;若用光屏代替蜡烛B,在玻
璃板后面观察光屏,将__不__能_(选填“能”或“不能”)观 察 如图1所示,是光线在空气中和玻璃中传播时的情形,其中MM'⊥NN',则入射光线是____ __,折射光线是__________,界面是
镜中视力表的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例10. 如图所示为水位测量仪的示意图.A点与光屏PQ在同一水平
面上,从A点发出的一束与水平面成45°角,方向不变的激光,经
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的B点处形成一个光斑,光斑位置随水位变
化而发生变化.
(1)A点与光屏在水中所成的像是 虚
像(选填“虚”或“
实”);
(2)A点与水面相距3m,则A与它在水中的像A′之间的距离
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复习 第4课时
知识点1:光的反射(反射定律)
(1)光的反射现象: 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
βα
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去的
现象叫光的反射。 O
(2)光的反射现象的几个名称:
三“线”: 入射光线、 反射光线、 法线ON
两“角”: 入射角α: 反射角β:
实验:探究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有什么关系?
(3)光的反射定律:
像(选填“虚”或“
实”)。
法线ON
反射角β:
形状大小相同,便于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
C.向下旋转 D.向上旋转
(2)光的反射现象的几个名称:
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一、对环境的察觉。
(一)感觉世界。
1. 人的感觉。
- 人有五种基本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
- 这些感觉能帮助我们感知周围环境的变化,从而适应环境。
2. 感受器。
- 感受器是感觉器官中直接接受刺激的结构。
- 例如,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是视觉感受器,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能感受声音的刺激。
(二)光的直线传播。
1. 光源。
- 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如太阳、点燃的蜡烛等。
- 光源可分为天然光源(如太阳)和人造光源(如电灯)。
2. 光的直线传播。
- 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 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现象都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
-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约为3×10^8m/s。
(三)光的反射。
1. 光的反射定律。
-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2.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 镜面反射:平行光线射到光滑表面上时,反射光线也是平行的。
- 漫反射:平行光线射到凹凸不平的表面上,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
- 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四)平面镜成像。
1. 成像特点。
-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2. 平面镜成像原理。
- 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定律。
(五)光的折射。
1. 光的折射现象。
-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叫光的折射。
- 例如,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弯折”了,这就是光的折射现象。
2. 光的折射规律。
- 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即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其他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 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也是可逆的。
(六)眼和视觉。
1. 眼球的结构。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大全)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大全)第一章:对环境的察觉(1)感觉世界(2)人们感受周围世界的感官有:眼、耳、鼻、舌、皮肤,其中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
(2)感受器有:皮肤中的冷觉、热觉、触觉、痛觉等感受器。
③皮肤的各个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其中对触觉最敏感的是指尖,对热觉最敏感的是手背,因为这些部位的相应神经末梢比较丰富。
④在皮肤的冷、热、触、痛四种感觉中,对人体保护意义最大的是痛觉。
⑤嗅觉:鼻的结构:鼻腔、嗅觉神经末梢(内含嗅细胞和嗅觉神经)⑥嗅觉的形成过程:气味嗅觉细胞嗅觉神经大脑产生嗅觉⑦嗅觉的特点:(4点)①人的大脑的嗅觉中枢易疲劳②不同动物的嗅觉敏感程度差异很大②嗅觉会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弱③④动物对不同气味的敏感程度也不同⑧味觉:舌的表面不满许多小突起(乳头),内藏味蕾,味蕾内有许多味觉细胞能感受各种不同物质的刺激,尤其对液态物质的刺激最敏感。
⑨味觉的形成过程:食物溶于唾液味觉细胞味觉神经大脑产生味觉⑩四种基本的味觉是:酸、甜、苦、咸综合味觉有:麻、辣、涩⑾舌的不同部位对四种基本味觉的敏感程度不同:甜味舌尖苦味舌根酸味舌侧中部咸味舌侧前部⑿说明:人的嗅觉与味觉相互联系,同时工作的,嗅觉受到损伤,会直接影响到味觉.如:人感冒时,嗅觉灵敏度降低,吃东西没有味道了。
小孩在嗅柠檬时吃苹果,将产生什么味道。
(苹果与柠檬的混合味道)(2)声音的发生与传播①声音的产生:物体的振动。
说明:有物体的振动,但不一定能发出声音,还需要介质传播.②声音的传播:依靠介质(介质:传播声音的物质,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③传播的形式: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
说明: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宇航员在太空要靠无线电波交流。
土电话说明固体能够传声,即将上钩的鱼会被岸上的人的说话声吓跑,说明液体能传声。
④声音传播的速度:①与温度有关,在15℃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40米/秒,气温每升高1℃,传播的速度增加0.6米/秒。
②与介质有关,固体传声较快,气体最慢(物质越密传声越快,越疏传声越慢,为什么?)3回声: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被障碍物会反射回来就产生回声.(3)耳和听觉耳廓:收集声波外耳外耳道:传递声波的通道鼓膜:接受声波,产生振动鼓室:中耳中的空腔,与咽鼓管相通耳的结构:中耳听小骨:把声音放大咽鼓管:平衡鼓膜内外气压前庭:内耳半规管:耳蜗:有听觉感受器,接受声音,并传递给听觉神经.听觉的形成:外界的声波耳廓外耳道鼓膜振动听小骨放大耳蜗听觉神经听觉人用两个耳朵听的好处:主要是能辨别声源的方向,其次可以使听到的声音更清楚.音调、响度、音色:①音调:声音的高低,通常指的是声音的尖或低沉,主要与振动的快慢即频率有关(频率:1秒钟振动的次数,单位:赫兹(赫)),频率越高,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知识点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知识点第1节感觉世界A.感觉的产生人有各种不同的感觉器官,当人的感觉器官和感受器感受到环境的刺激时会发出信息,信息沿着神经传到大脑,大脑作出分析,产生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皮肤感觉等相应的感觉B.皮肤和皮肤的感觉1.皮肤感觉的类型: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具有触觉、痛觉和冷热觉等感觉功能2.皮肤的各个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皮肤的各个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如触摸一般用指尖,因为这个部位的触觉神经末梢比较集中;要测试病人额上的温度,一般用手背,因为手背上的神经末梢对热比较敏感3.皮肤的其他功能:皮肤除了作为感觉器官感受外界的刺激外,还有很多重要的功能,如防止身体水分散失、排汗散热、保护身体免受细菌入侵等C.鼻和嗅觉1.嗅觉:嗅觉是由气体物质刺激嗅觉感受器所引起的感觉2.蛋糕香味形成嗅觉的过程D. 舌和味觉1. 味觉:味觉是由溶解性物质刺激味觉感受器所引起的感觉2. 形成味觉的过程:舌上有味觉感受器,能感受各种食物的刺激。
当食物进入口腔内,食物中的一些化学物质溶于唾液中,味觉细胞接受刺激,通过神经将信息传到大脑,大脑分析后就知道食物的味道了,这就是形成味觉的过程第2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A. 声音的产生1. 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物体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 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B. 声音的传播1. 声波: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2. 介质: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3. 介质的种类:传声的介质可以是气体、固体,也可以是液体4. 真空不能传声C. 声波1. 声波:振动面的不断振动,介质中就形成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我们把它叫声波。
声波是传播声音的形式 2. 声波的应用a) 医疗上用超声波粉碎结石,通过内脏反射的超声波分析体内病变(B 超) b) 科学家用声呐探测海水深度蛋糕香味人呼吸鼻腔,刺激嗅觉神经末梢信息嗅觉神经信息大脑皮层嗅觉中枢嗅觉D. 声音传播的快慢1. 声速:声音传播的快慢,它的大小等于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2. 影响声速的因素a) 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最大,在液体中传播的速度次之,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最小(V 固>V 液>V 气) b) 声速的大小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
浙教版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复习
u>2f
缩小
倒立实像
照相机
f<u<2f
放大
倒立实像
幻灯机
u<f
放大
正立虚像
放大镜
U:物距、 v:像距、 f:焦距
人眼和照相机的原理相同,要看清物体时, 两倍焦距 物体必须在 之外,所成的像是 倒 立 缩小 的 实 像。
如图所示,表示平面镜和凸透镜成像情况 的图中,正确的是( B )
返回
A、立竿见影 D、镜花水月 G、鱼翔浅底
B、猴子捞月 E、杯弓蛇影
C、海市蜃楼 F、凿壁借光
视觉的形成
物体发 出或反 射的光 视觉 眼球的 刺激 视网膜上的 感光细胞 折光系统 大脑皮层的 传入 视神经 视觉中枢 兴 奋
正 常 眼 远处物体反射的光线经 过晶状体的折射后形成 的物像落在视网膜上
相当于凸透镜
苦 咸
酸
甜
耳的结构和听觉的形成
听觉形成:
外界声波
耳廓,外耳道
鼓膜
听小骨 耳蜗
位听神经
大脑皮层 形成听觉
触觉 1、人们对环境的察觉是通过 、 味觉、嗅觉、 听觉 、 视觉 等来实
现的。
2、声音是由于 物体振动 而产生的。 它的传播必须依赖于 介质 且
以 声波 的形式传播。传播的速度跟 物质、 温度 有关,在15℃时声音在 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米/秒 ,
声音
不能
在真空中传播。
你能用光学知识解释为什么 井底之蛙看到的天那么小吗?
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
凿壁偷光 杯弓蛇影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现象
海市蜃楼
光的折射现象
上面的图反映的是哪几个成语,它们和光的 哪些知识有关?
对环境的察觉 知识要点
对环境的察觉知识要点1.人有、、、、等感觉,对应的感觉器官分别是:、、、及等。
2.皮肤是人体的感觉器官,它具有等多种感觉功能。
3.嗅觉的形成过程。
环境中物质的气味刺激中的 (嗅觉感受器),将物质的气味刺激传到大脑皮层的中枢,从而形成。
嗅觉特点:有性;嗅觉敏感度因、和气味种类等的不同而不同。
4.声音是因物体的而产生的。
传播需要。
传播形式:。
传播速度:声音的传播速度与、有关。
5.耳的结构分:外耳中耳内耳声波通过耳廓一一鼓膜一一耳蜗一一大脑皮层中枢形成听觉。
听觉的减弱与丧失人类的听觉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可以听到频率在赫到赫之间的声音。
不同的动物,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不同。
6.声音的三个特性:、、。
预防噪声:减弱、减弱、减弱。
7.光的传播介质。
光在是沿直线传播的。
传播速度:在真空中最快,空气中次之,水中更慢;在真空中的速度为米/秒。
8.光的色散: 白光是色光,由等7种单色光组成。
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的颜色决定的。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的颜色决定的。
白色物体可所有颜色的光,黑色物体则能所有颜色的光。
9.在科学上,人们往往用一条带的直线表示光传播的,称为光线.10.光的反射定律 ; ; ; ;分类:根据反射面的情况不同,分为反射和反射。
平面镜成像规律:像和物,像和物的连线和镜面,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
平面镜成的是像,用光屏承接。
生活中的应用:一是,二是。
11.光的折射规律: .12.凸透镜和凹透镜区别13.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U>2f U=2f 2f>U>f U=f U<f像的性质像距应用14.眼的结构、视觉的形成、视觉限制。
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复习课件
应用
照相机
幻灯机
u=f
u<f 放大 正立 虚像 像与物同侧 放大镜
4、“人面桃花相映红”这句诗中,用光学知
识解释桃花红的原因是( C )
A、桃花自己能发出红光 B、桃花吸收红光
C、桃花反射红光
D、以上说法都不对
5、电视机的遥控器能够发射出一种人眼看不见
的光——红外线。把遥控器的红外线发射窗
3、 在人耳处减弱
1.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_频__率__决定。
2.响度:与发声体的__振__动__幅__度___ 和_______远__近__有关
3.__音__色__:决定于发声体本身的特性。
声音振动的幅度越大、发声体越近、 声音的响度越大。声音越强。
眼球的结构
睫状体1
虹 膜2 角 膜3 瞳 孔4
感受对身体损伤 性的刺激有保护 作用
1、此图告诉了你 皮肤有_触__觉___功能
2、他为什么用手 指去触摸盲文?
答:手指对 触摸较敏感
你认为用手背而不用手心 测试体温的原因是什么?
手背上__热___敏感的神经未梢比较 丰富
想一想:小凸点内有些什么呢?
1、舌和味觉
1.舌表面密布许多小凸点,内藏 味蕾 ,其内 有许多 味觉 细胞。
2、味觉的形成
食 口 溶解在唾 刺激 舌表面味蕾内
物 腔 液中的化 学物质
的味觉细胞
兴
传入
奋
味觉 大脑的味觉中枢 味觉神经
认识耳朵的结构
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 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听小骨、咽鼓管 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耳蜗
耳朵各个部分的功能
耳廓: 收集声波
外耳道: 外界声波传入中耳通道
七下科学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知识点总结已校正
七下科学--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知识点总结(已校正)————————————————————————————————作者:————————————————————————————————日期:七下科学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知识点总结第1节感觉世界一、感觉1.感觉产生的过程:信息经神经传送到大脑的神经中枢刺激-----------→感觉器官-----------------------------------→大脑感受环境中的刺形成各种感觉激,并发出信息⑴所有的感觉都在形成的。
⑵大脑内有各种中枢:视觉中枢、嗅觉中枢、听觉中枢等。
⑶感觉器官:是指感受器及附属结构,是比系统低的结构层次。
⑷感受器:是感觉器官的一部分,是游离的神经末梢,能产生兴奋的部分,属细胞层次。
①感觉器官(填“一定”或“不一定”,下同)是器官;感受器是器官。
②感觉器官(填“可以”或“不可以”,下同)感受刺激;感受器感受刺激。
⑸五种基本感觉、感觉器官及其感受器:基本感觉感觉器官感受器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皮肤感觉2.影响感觉的因素有和。
前者会影响人们的反应时间;后者会影响人们的神经系统,尤其是。
二、皮肤和皮肤感觉1.人体最大的器官是,具有、、和的感觉功能。
除此之外,还具有防止身体、、保护身体等功能。
2.各个部位的皮肤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
⑴对触觉最敏感的部位是,这是因为。
盲人的触觉比普通人要敏感。
⑵痛觉对人体有作用或作用。
⑶冷热觉是因为皮肤上有冷热觉感受器(能感受外界冷热刺激,由神经细胞构成)。
对热觉最敏感的部位是。
三、鼻和嗅觉1.嗅觉是指由气体物质刺激所引起的感觉。
2.嗅觉的形成过程:刺激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外界气味------→嗅觉神经末梢(嗅觉感受器)------→嗅觉神经(将信息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嗅觉中枢)------→大脑(形成嗅觉)3.嗅觉的特点:⑴适应性:长时间处于某种味道的环境中,会因为大脑的而闻不出这种味道;⑵差异性:嗅觉敏感的程度因年龄和动物种类等的不同而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下科学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感觉世界
1、人的感受器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痛觉、触觉、冷觉和热觉,其中冷觉和热觉又可统称为冷
热觉。
2、人的感觉器官有:眼、耳朵、鼻、舌、皮肤等。
3、对热觉最敏感的部位是手背,对触觉最敏感的部位是指尖。
4、嗅觉的形成:气味→嗅觉神经末梢(接收刺激)→嗅觉神经(将信息传到大脑)→大脑(形成嗅觉)嗅觉的特点:①长时间处于某种味道的环境中,会因为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疲劳)而闻不出这种味道;②嗅觉敏感的程度因年龄,动物种类和气味种类等的不同而不同。
5、舌头表面的每个味蕾上都有味觉细胞和味觉神经。
味觉的形成:食物→口腔(食物中的化学物质溶于唾液)→味觉细胞(接受刺激)→味觉神经(将信息传递到大脑)→大脑(形成味觉)。
6
味道酸甜苦咸
敏感区域舌侧(中)舌尖舌根舌侧(前)
7、进行P5的活动时,在每吸入一种溶液前都用清水漱口,以排除上一次实验的影响(或干扰)。
第二节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1、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
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2、声音发生的条件:振动;声音传播的条件:需要介质;声音传播的方式:声波。
3、在15℃的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40米/秒。
第三节耳和听觉
1、耳的结构:①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
②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听小骨、咽鼓管;
③内耳包括耳蜗、前庭和半规管。
2、耳的主要功能:听觉和保持身体平衡。
位觉感受器在前庭和半规管中(解释晕船、晕车现象)。
3、听觉产生过程:耳廓(收集声波)→外耳道→鼓膜(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听小骨(将声波扩大并传导)→耳蜗(接受刺激、产生信息)→听神经(传导信息)→大脑(产生听觉)。
4、遇到巨大的响声时,迅速张嘴,捂紧双耳是使鼓膜内外气压保持平衡,避免鼓膜被震破。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声音的高低(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响度--声音的强弱(振动幅度越大、离声源越近,响度就越大)
音色(与发声体的性质、形状、发声方法有关,主要用于辨别)
6、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单位是赫兹(Hz)。
人的发声频率大约在65赫兹到1100赫兹之间;听觉频率大约在20赫兹到20000赫兹之间。
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叫做超声波,低于20赫兹的声波叫做次声波。
第四节光和颜色
1、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如太阳、燃烧着的蜡烛、开着的电视的屏幕、萤火虫等。
2、光的传播特点: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①小孔成像②影子的形成③月食、日食④步枪瞄准、列队排整齐)。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快(3×108m/s),空气中次之。
光年是长度单位。
1光年=3×108米/秒×365×24×3600秒=9.4608×1015米。
3、光的色散:白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彩色光带中颜色的顺序:红、橙、黄、绿、蓝、靛、紫。
其中紫色光的折
射角最大,红光最小。
所以白光是复色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多种单色光混合而成。
4、看不见的光:①红外线的应用:红外测温仪、红外夜视仪、红外遥感、红外摄像仪、红外望远镜。
②紫外线的应用:荧光效应、杀菌、消毒。
5、物体颜色:
a)透明的物体的颜色由透过它的色光颜色决定(其他色光被吸收)
b)不透明的物体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颜色决定(其他色光被吸收)
注意:白色物体反射所有照射在它表面的光,黑色物体则能吸收所有照射在它表面的光。
第五节光的反射和折射
1、光的反射:光从一种均匀的物质射到另一种物质的表面上时,
光会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到原先的物质中。
2、光的反射定律:
①光反射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②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
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 β=α )
【注意】入射角是指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指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垂直射入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三线重合,反射角和入射角都为0°。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光路具有可逆性。
3、在科学上往往用一个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
这样的直线称为光线,期中箭头的指向表示光的传播方向。
镜面反射:黑板的反光、后视镜、化装镜4、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漫反射:电影屏幕、植物、墙壁、衣服等5、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所成的像是虚像,
(光的反射现象)像和物离镜面的距离相等,
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像与物的连线和镜面垂直。
像和物体以镜面对称
【注意】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只和物体本身大小有关,和距离没有关系
蜡烛发出的光经镜面反射进入眼中,感觉反射的光线好像是从虚像的位置发射出来的。
凸面镜凹面镜
6、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如:汽车观后镜)。
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如:太阳灶)。
7、光的折射:光从一种透明物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物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
(注意:当光垂直入射到界面时,传播方向不变)
8、光的折射定律:
①光折射时,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②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
③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透明物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γ < α)
④当光从其他透明物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γ > α)
α
α
γ
γ
αβ
【注意】①折射角是指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②垂直射入界面时,入射光线、折射光线、
法线三线重合,折射角和入射角都为0°。
③光发生折射时,光路也具有可逆性。
④在界面上发生折射的同时也发生了反射。
8、从河岸上看水中的物体觉得浅,从水中看河岸上的树觉的高。
第六节眼和视觉
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有会聚光线的作用。
(凹面镜也有会聚光线的作用)
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有发散光线的作用。
(凸面镜也有发散光线的作用)
3、有关凸透镜成像的几个概念:
●焦点F:凸透镜能将太阳光(平行光)会聚成一点,这点叫做焦点。
●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
(凸透镜有一对实焦点,而凹透镜有一对虚焦点)
●物距u:透镜到物体的距离。
●像距v:透镜到像的距离.
4、凸透镜成像规律(P30)
①
②③
④⑤
物体到透镜
的距离u
像的特点像与透镜的
距离v
应用
倒立或正立缩小或放大虚像或实像
2
u f
>倒立缩小实像2
f v f
<<照相机
2
f u f
<<倒立放大实像幻灯机
u f
<正立放大虚像放大镜
u f
=不成像获取平行光
2
u f
=倒立等大实像2
v f
=测焦距f
5、:
眼球由眼球壁(包括角膜、巩膜、视网膜等)及其内容物(包括晶状体和玻璃体等)组成。
眼的折光系统由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组成。
物体射出的光线经折光系统的折射,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倒立缩小的实像),经视神经传入大脑,形成视觉。
6、虹膜的作用:调节瞳孔的大小,可以控制进入眼球内的光线的强弱。
原因矫正
近视成像在视网膜前佩戴凹透镜
远视成像在视网膜后佩戴凸透镜
注:(易错思维)
1、信息反映的是事物的状态、特性的变化。
2、获取、处理信息的途径:
外界事物→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3、用于获取、传递、处理和利用信息的技术称为信息技术。
4、电磁波是信息传递的重要载体。
电磁波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等。
光也是一种电磁波。
紫外线可以杀菌消毒,还能使荧光物质发光,用来鉴别纸币真伪;X射线在医学上可以诊断疾病;γ射线可以杀死肿瘤细胞。
5、不论是嗅觉、味觉、视觉、听觉、皮肤感觉,它们形成的部位都在大脑。
α
γ
β
空气
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