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第29讲古代中国的

合集下载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课件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课件
解析 (2)第一小问注意关键信息“充分肯定人的现实生活”。第二小问要结合理学产生的 背景分析。(3)回答时注意要高度概括,能够充分体现中华文明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的特点。 误区警示 第(2)问第一小问,多数考生只是摘抄出“充分肯定人的现实生活、道德精神的意 义”这句话,而极少有人能从“现实”和“道德”两个角度进行作用的阐释。第(3)问,有的考 生答到“博大精深”“取其精华”等,还有的考生答出了儒家思想的作用或地位,如“维护封 建专制统治”等,这说明考生的学科知识储备不足,语言概括能力欠缺。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2)据材料二,指出理学的积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儒学由“粗糙”趋向“精微”的原 因。(4分) (3)据上述材料,说明中华文明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所体现的基本特质。(2分)
答案 (2)作用:引导人们关注现实;有利于培养道德品质。 原因:儒学受到佛道思想的挑战(冲击);复兴儒学的需要(宋明理学家的学术创新)。 (3)特质:延绵不断(尊重传统);兼收并蓄(与时俱进)。
——摘编自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
材料二 理学家提出“理”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它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吸收佛 道思想中的精粹,形成了析理精微、论证明确的哲学体系,这是两汉的粗糙儒学所无法比拟 的。理学家以儒家“圣人”为最高境界,充分肯定人的现实生活、道德精神的意义;它摒弃佛 道所宣扬的彼岸世界,不相信灵魂不灭、轮回转世之说,而力求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崇高的理想, 所以它是一种理性主义的哲学。
1
论点明确、正确、不全面(只涉及“包容力”或“生命力”的一个方面),或隐含正确、全面的论点
0
论点错误或没有论点
论据和 5~6 论证
引用史实准确;能够充分运用史实支持论点;论证充分,能围绕“包容力”和“生命力”两个方面进 行论证;逻辑严谨

历史一轮复习专题13教案

历史一轮复习专题13教案

富县高级中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高三科目:历史授课人:授课时间:
审核人签字:年月日
富县高级中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高三科目:历史授课人:授课时间:
审核人签字:年月日
富县高级中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高三科目:历史授课人:授课时间:
审核人签字:年月日
富县高级中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高三科目:历史授课人:授课时间:
审核人签字:年月日
富县高级中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高三科目:历史授课人:授课时间:
审核人签字:年月日
富县高级中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高三科目:历史授课人:授课时间:
审核人签字:年月日
年级:高三科目:历史授课人:授课时间:
审核人签字:年月日
年级:高三科目:历史授课人:授课时间:
审核人签字:年月日
年级:高三科目:历史授课人:授课时间:
审核人签字:年月日
年级:高三科目:历史授课人:授课时间:
审核人签字:年月日。

江苏专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专题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课件

江苏专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专题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课件

4.三者都对人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孔子的“性相近”、 孟子的“性本善”和荀子的“性恶论”有明显的不同。 二、全面认识董仲舒的新儒学 1.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 (1)从思想内涵看,融儒家、阴阳五行家、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为一体。 (2)在政治思想方面宣扬“大一统”,强调君主权威,赋予君权以神权色彩。 (3)在宣扬君权神授的同时,又继承和发扬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仁政”思 想。
(2)伦理:主张“性本善”
学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
战国
(1)政治: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 宗
荀子 服人;“君舟民水”
(2)伦理:提出“人之性恶”
(三)老子的思想 1.世界观: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⑦“ 道 ”。 2.政治观:提出⑧“ 无为而治 ”的政治主张。 3.哲学观:认为世界万物、人类社会总在不停地运动,有无、难易、贵 贱、祸福都是相互依存,不断转化的。
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 具有划时代的意 义
(三)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 明末清初三位进步思想家汲取儒家的⑦ 民本 思想,反对理学的不合 理部分,是儒学的新发展,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 生了巨大影响。但这种思想批判并没有成为时代主流思想,未能推动社 会的政治变革。
重难突破
一、孔子、孟子和荀子思想观点的比较 1.三者的思想都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反映了时代特点。春秋时期是奴隶 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时期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孔子以维护奴隶主 统治为目的;孟子和荀子则是为了缓和农民与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使 儒家思想进一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三者都以“仁”为思想核心。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孟子将“仁” 发展成为更加系统的“仁政”思想;荀子主张施政用“仁义”和“王道”, 以德服人。 3.三者都提出民本思想。孔子主张“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孟子 提出“民贵君轻”的观点;荀子则看到了人民的巨大力量,提出“君舟 民水”的观点。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科技文艺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课件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科技文艺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课件
意刑杀
教育思想
开创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主张 有教无类 、因 材施教等;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世界观
存疑鬼神,对鬼神敬而远之,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 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地位
文化成就 编纂“六经”,其言行载于《 论语 》一书
答案
影响 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经过不断发展完善形成儒家思想体系,成 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孔子被 后世称为“大成至圣先师”
2.特点 流派众多,著书立说,提出不同治国济世主张;各派别互相诘 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 3.实质 “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 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
4.评价(意义) (1)“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 思想解放 运动,促进了 思想文化的繁荣,对当时和后来的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2)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 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 (3)儒家思想孕育了中国 传统文化 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 _道__家__学说构成了两千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 思想的变革精 神,成为历代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强的理论武器。各派相互取长 补短,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史料二 ②孔子很重视周礼,把西周看作是理想的时代,尽管 他对于旧制度认为应该有损有益。在他看来,作为贵族行动规范的 礼,不应该仅是一种形式,③最重要的是礼跟仁的结合。如果离开 了仁,礼就没有意义了。所谓的仁就是“爱人”,是贵族才能具备 的一种品德。……面对当时的实际,墨家要求做到“④官无常贵, 民无终贱”,⑤反对当时君主和贵族的奢侈无度,以“去无用之 费”。墨家还竭力⑥宣扬天下如能“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由此出发,墨家反对当时以强欺弱的残酷

(江苏省专用)高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课件

(江苏省专用)高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课件

“当于民监”即以民为镜,体现出尊重民意、以民为本的思想,故C项符合题意。
“兼爱”是要求消除亲疏、贵贱的分别,同等地去爱所有的人,“尚贤”是墨子的治国主张,反 对任人唯亲。“主权在民”是近代民主政治思想。“道法自然”强调的是顺应自然。A、B、 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
4.(2015四川文综,1,4分)战国中后期,思想领域出现融合倾向。下列选项最能反映这一倾向的是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从礼、乐、射、御、书、数六个方面来培养学生,注重人的
全面发展,故①正确;墨家学派讲求实际功利,并不注重“培养善人”,故②错误;斯多亚学派主张 “人生而平等”,主张“至善”,故③正确;智者学派忽视道德,故④错误。因此选A项。
3.(2015山东文综,13,4分)《尚书· 酒诰》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这句话体现的 思想是 ( A.兼爱尚贤 C.以民为本 答案 C ) B.主权在民 D.道法自然
B组
统一命题、省(区、市)卷题组
2.(2016浙江文综,12,4分)古代中西思想既有差异,也有相当接近的地方。如“注重人的全面发 展、培养人的道德自觉”和“有益于人类、培养善人”的思想即属于后者。下列学派中接近
上述思想的是 (
①儒家学派 ③斯多亚学派 A.①③ 答案 A B.②④
)
②墨家学派 ④智者学派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 (1)根本:孝悌。政治主张:为政以德(以德治民或德治);实施仁政。 (2)主要内容:家庭和睦;宗族团结;乡里和谐。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回答;第二小问注意“政治主张”这一设问角度。第(2)问分句 概括归纳材料作答,注意言简意赅。 误区警示 解答本题时,考生的失误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口语化严重,如第(1)问中的“儒 家有关仁的政治主张”,很多考生以“关心百姓”等口语化形式作答。二是提取材料信息,原文 摘抄材料,不进行综合归纳。如第(2)问,直接摘抄材料二中的“恪遵祖训”“父慈子孝”作答, 不能从家庭、宗族、乡里等方面概括。解决上述失误问题的方法是培养自己的概括能力,判断 出材料的主旨、段落思想、首要语句、关键语等,然后进行抽象性描述;培养自己的审题能力, 把设问语句分解为主干语、答项语、提示语、限定语等,由提问结构,推敲关键词语,理清答题 思路。

近年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第28讲宋明理学和明

近年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第28讲宋明理学和明

(江苏专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第28讲宋明理学和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学案人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专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第28讲宋明理学和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学案人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专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第28讲宋明理学和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学案人民版的全部内容。

第28讲宋明理学和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考试说明考查角度备考指导1.宋明理学:程朱理学;王阳明心学.(2017·江苏单科,T4)孔子思想和理学思想比较1.从时代背景、代表人物、主要观点和影响等方面,比较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认识两者的异同。

2.梳理儒家思想发展的脉络,学会从多角度分析其在不同时代命运不同的原因.3。

搜集“二程"、朱熹、王阳明、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的思想言论,培养史料研读的能力.(2015·江苏单科,T21)理学发展的原因及其作用2.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李贽、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主张;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

(2016·江苏单科,T5)李贽的思想主张(2013·江苏单科,T21)儒家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和作用考点一宋明理学知识点一程朱理学1。

背景(1)道教、佛教等思想的传播,冲击儒学的正统地位。

(2)唐宋韩愈等人掀起了儒学复兴运动。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江苏专版教案:模块三 第十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含解析 精品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江苏专版教案:模块三 第十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含解析 精品

第十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西汉时期儒家思想经董仲舒改造,适应了当时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正统地位确立,成为以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宋明时期,儒家思想吸收了佛、道思想,发展到更具理论化和思辨化的理学阶段,开创了儒学的新时代。

明清之际,一些进步思想家对儒学的批判继承,使儒学出现了活跃的局面,对后世影响深远。

第24讲 先秦儒家思想的形成及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轻巧识记——1.孔子的主要思想及相互关系2.“百家争鸣”儒学成为正统,1.有人根据《汉书·艺文志》记载,统计制作出下表。

据此可看出当时()西汉主要思想派别及其作品篇数表A.儒学地位明显提高B.“百家争鸣”趋于结束C.活字印刷广泛采用D.科举制度逐渐完善解析:选A由题目中表格信息儒家“支派”占有103,作品“篇数”是3 123,明显高于其他各派别,这说明汉代儒学地位明显提高,故选A项。

2.在下列早期儒学家的思想主张中,体现的共同思想是()A.教育思想B.农本思想C.民本思想D.重农抑商解析:选C孔子的“仁”“为政以德”思想、孟子的“仁政”思想、荀子的“君舟民水”思想都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C项正确。

3.“治民无常,唯治为法……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

二柄者,刑德也。

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

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庆赏……则上尊而不侵。

”材料代表的思想流派所持的治国理念是()A.以德治国,反对刑罚B.以法治国,厉行赏罚C.无为而治,崇尚自然D.兼爱非攻,提倡节俭解析:选B由材料信息可知其代表的是法家思想,法家主张以法治国,厉行赏罚,故B项正确;A项是儒家思想;C项是道家思想;D项是墨家思想。

4.《列子·黄帝》记载:“(黄帝)昼寝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

……其国无帅长,自然而已。

其民无嗜欲,自然而已。

……黄帝既寤,悟然自得。

”材料中黄帝所悟出的治国之道是()A.无为而治B.以德治民C.非攻尚贤D.以法治国解析:选A由材料中“……其国无帅长,自然而已。

历史一轮复习专题13教案

历史一轮复习专题13教案

富县高级中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高三科目:历史授课人:授课时间:
审核人签字:年月日
富县高级中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高三科目:历史授课人:授课时间:
审核人签字:年月日
富县高级中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高三科目:历史授课人:授课时间:
审核人签字:年月日
富县高级中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高三科目:历史授课人:授课时间:
审核人签字:年月日
富县高级中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高三科目:历史授课人:授课时间:
审核人签字:年月日
富县高级中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高三科目:历史授课人:授课时间:
审核人签字:年月日
富县高级中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高三科目:历史授课人:授课时间:
审核人签字:年月日
富县高级中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高三科目:历史授课人:授课时间:
审核人签字:年月日
富县高级中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高三科目:历史授课人:授课时间:
审核人签字:年月日
富县高级中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高三科目:历史授课人:授课时间:
审核人签字:年月日。

(全国通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二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第35讲百家争鸣课件

(全国通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二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第35讲百家争鸣课件

专题十二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
第 35 讲
百家争鸣
孔子和早期儒学 1.社会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 剧烈变化。 2.孔子的思想
礼 ”的学说, (1)政治思想: 提出“仁”与“____ 主张“克己复礼”
和“德治”。 (2)哲学思想: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
1.孔子的文化贡献:“四书”“五经”的文化传承 (1)整理西周文献 ①《诗》——即《诗经》 ,这是一部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 诗歌的总集,原有 3 000 篇之多,经孔子删订以后,保留了 305 篇,通称 300 篇。这部诗歌选集分为《风》 《雅》 《颂》三部分。 风,即各地的乐调,共十五国风。雅,周人的官话称为雅言, 是西周王畿的诗。颂,即宗庙祭祀的乐歌。 孔子很重视《诗经》 ,他总是启发学生们去读诗,将读诗与做人 联系起来。
专题十二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
[把握·历史脉络]
专题十二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
本专题主要讲述从先秦时期到明末清初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 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成就, 主要包括三条知识主线: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家思想创立并 发展;汉武帝即位后,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儒家思 想的正统地位;宋明时期,儒家思想完成了理论化和思辨化的 过程,从理学到心学,进一步巩固和凸显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 化中的主体地位;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批判宋明理学,倡导 求实精神,开创出思想活跃的新局面。
韩非 罚、奖励耕战;“事异则 备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学体系中,成为维护专 制政权的工具
学派 代表

(江苏专用)20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十二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

(江苏专用)20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十二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

第36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江苏考试说明 1.科技成就: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2.汉字与书画:(1)汉字与书法艺术;(2)中国画的起源和演变;(3)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

3.文学成就:(1)《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的成就;(2)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形式的时代特征。

4.戏曲艺术:京剧等剧种的产生与发展。

知识点一四大发明1.纸的发明(1)发明:西汉已经发明纸,东汉蔡伦独创“蔡侯纸”。

(2)外传:8世纪传到中亚,之后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3)作用:纸的广泛应用,使得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2.指南针(1)发明:战国时已有司南;北宋时指南针用于航海。

(2)外传: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传入阿拉伯,后传入欧洲。

(3)作用:为明代郑和远航东非提供了条件;为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环球航行提供技术保证。

3.火药(1)发明和应用:唐末宋初战争中已使用火药箭等。

(2)外传:12、13世纪传入阿拉伯国家,后传入西欧乃至世界各地。

(3)作用:将人类带入热兵器时代;为资产阶级打败骑士阶层创造了条件。

4.印刷术(1)雕版技术:唐代已有雕版印刷技术,《金刚经》是最早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

(2)活字技术:北宋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技术,此后出现木活字、铜活字等。

(3)意义:提高了印刷效率,推进了文化的传播;为欧洲走出中世纪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知识点二 中国的古代艺术1.汉字的演变(1)起源:六千多年前的“图画文字”;至商朝,汉字形成完整体系。

(2)演变脉络: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

(3)趋势:由繁到简。

2.书法艺术(1)含义:是以中国汉字的文义为内容,以某种字体的书写为形式的独特艺术。

(2)演变⎩⎪⎪⎪⎨⎪⎪⎪⎧①甲骨文:盛行于殷商时代,是比较成熟的文字。

②小篆:创始于秦代,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

③隶书:始于秦朝,成熟通行于汉魏时代;字形结构 平衡对称,整齐安定。

(浙江选考)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 第26讲

(浙江选考)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 第26讲

专题十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第26讲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考点一百家争鸣一、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b)1.儒家(1)孔子(创始人)①政治:核心是“仁”“礼”;希望统治者“克己复礼”,提倡“德治”,反对苛政,在人人道德自觉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

②教育:开创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主X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注重人的全面发展,讲授课程以六艺为主。

③文化:整理“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乐》后来亡佚,成为“五经”);他去世后,言论被编纂成《论语》。

(2)孟子(战国末期的代表,亚圣)①提出四种道德规X:仁、义、礼、智。

②发展孔子的“德治”,提倡“仁政”学说。

③提出“君轻民贵”的原则,成为中国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

(3)荀子(战国末期的代表)①在天人关系上,强调“天行有常”,提出“制天命而用之”。

②认为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2.道家(1)老子(创始人)①以虚无的“道”为世界的根本,并用以解释宇宙的起源和演变。

②事物具有向相反的方面转化的规律(“弱者道之用”),蕴含了朴素辩证法的思想。

③在政治上主X“无为而治”“小国寡民”(比较消极)。

(2)庄子(战国时的代表)①“道”是世界最高原则,宣传天道与自然无为。

②主X“齐物”“逍遥”论。

道家主X有无、难易、贵贱、祸福都是相互依存,不断转化的。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不能认为他是道教的创始人。

道教兴起于东汉,其中某些成分可能吸取了道家学派的思想。

3.法家:代表人物——李悝、商鞅、吴起、申不害、韩非(集大成者)(1)韩非(战国时的代表,集大成者)①将“法”“术”“势”结合,主X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②主X法治,实施严刑峻法。

③提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的主X,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要顺应历史潮流,与时俱进地进行变法。

(2)作用:法家理论对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统一全国,都起到了重大作用。

(江苏专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三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第26

(江苏专用)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三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第26
第五页,共42页。
知识点二 先秦(Xiān Qín)诸子思想
学派 人物
思想主张
影响
(1)政治:①思想核心是“仁____”;②强调统治以者德治(dé zh儒ì)民家学派的 孔子 “________”;③“克己复礼有”教。无(类2)(教yǒ育u :jiào wú lèi)代表人物,
“__________”“因材施教”民贵君轻
史料一 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固 邦宁。”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认为民贵君轻,又称:“左右(zuǒyòu)皆曰 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 《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第十页,共42页。
1.史料一主要体现了孔子的“利民”思想、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和荀子的“君舟民水”思想,他们思 想的实质是一种民本思想。
2.据史料二出处可知史料反映了春秋时期道家的主张;“我无为,而民自化”强调只要做到清静无为, 不扰民,就能治理好社会。
3.史料三信息“对于农商一列平视,从无重农抑商之主张”说明(shuōmíng)孟子主张农商平等;“有此 主张并实行此政策者,始自商鞅”说明(shuōmíng)商鞅主张重农抑商。史料主要体现了不同学派对 “重农抑商”政策的态度。
第一页,共42页。
第二页,共42页。
第26讲 从“百家争鸣”到“罢黜百家,独尊(dú zūn)儒术”
考试说明
考查角度
命题趋势
(2017·江苏单科·T4)孔子思想 1.在新情境、新材料中深入挖掘
1.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孔子 和宋明学比较
百家争鸣中各学派特别是儒家学
与老子的思想;百家争鸣;儒 (2013·江苏单科,T21)春秋战 派的观点。

通史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技文艺专题整合名师课件

通史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技文艺专题整合名师课件
专题整合 提升素能
-2-
-3-
一、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及地位
历程
地位
春秋战国: 儒学创立 和发展
受到统治 者的冷落
秦朝
受到压制
汉代:董仲 处于独尊 舒新儒学 的地位
原因 “仁政”德“治”等主张虽然有利于缓和社 会矛盾,但在诸侯争霸、战乱不断的年代 , 这些主张不适应当时激烈的社会变革需 要
秦朝统一后,儒学依旧遵守旧的主张 ,非 议郡县制,站在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的对立面,不能为统治者服务 在继承先秦 “仁”仁“政”等思想的基础上 , 增加了“大一统”天“人感应”等新内容,将 儒家思想进行了改造 ,适应了当时加强中 央集权的需要
-4-
历程
宋明:儒学 转型和成 熟,发展为 理学
明清之际: 批判继承, 重新焕发 生机
地位
正统地位 依然如故
遭到怀疑 和冲击,但 仍居于正 统地位
原因 经朱熹、王阳明等人汲取佛、道的精华 , 儒学完成了更为理论化和思辨化的过程 , 体现了唯心主义的内容。儒家思想发生 了转型,理学产生并发展到心学阶段 ,儒 家思想走向极端 , 更加适应统治者的需要
传统文化仍占统治地位 ,进步 资产阶级文化广泛传播 ,
文化 思想未形成完整体系且未成 产生近代科学 ,旧文化受
为主流
到很大冲击
外交
“海禁”与“闭关锁国”昧, 于世 界形势
殖民扩张 ,视野开阔
-9-
内容 性质 影响
中国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 法国启蒙思想
抨击君主专制 ,对未来社会的 批判专制制度 ,并为未来 设计没有跳出 “明君”的统治 的资本主义制度描绘了
——据《孟子》
-13-
材料二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和 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当 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 ,他却认为 ,虽然逃走是一种正义 ,但审 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 ,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 ,而且 是更大的正义 ,因为如果拒不服从判决 ,就等于践踏法律 ,倘若人人 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 ,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 , 城邦将无法存在。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 ,从容赴死。

(江苏专用)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三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艺

(江苏专用)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三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艺
知识点一 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 (1)地位:中国第一部__诗__歌__总集。 (2)内容:收录了__西__周__至__春__秋__中__期___的诗歌,分为风 三个部分。
1.《诗经》 (3)特点: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 现实感强。 (4)影响: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__现___实__主__义___的基础, 为儒家经典。
【史论链接】 1.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特点
(1)科技思想:注重实践,讲究天人合一,尊重自然。 (2)科技内容:应用性强,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 (3)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法。
(4)科技使用: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遏制了 生 产力。
2.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的原因 (1)政治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中央集权国家的组织 了重要保障。 (2)经济上:封建经济的高度繁荣为其提供了物质基础。 (3)民族关系及对外交往上:各民族间的融合及频繁的中外往来, 科技的发展。 (4)继承性: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古代文 的延续创造了条件。 (5)科技工作者的贡献:各个历史时期科技工作者的聪明智慧和刻
兼具_____的规矩和_____的放纵,
行书
北宋苏轼、元朝
3.绘画 (1)起源:远古时代,代表作是彩陶画《鹳鱼石斧图》。 (2)成熟:战国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驭龙图》。 (3)特点:注重写意传神,追求“___得__意__忘__形___”。 (4)发展
时期
代表人物及成就
魏晋
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和《洛神赋
考法1 古代四大发明 『典例』 (2014·江苏单科,3)据叶德辉《书林清话》,五代后唐时
下,开始将儒家“九经”校勘后刻版印刷。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 年,书版剧增至十万。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 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由此推断( ) A.宰相冯道发明雕版印刷术 B.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 C.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 D.雕版印刷限用于官方刻书

[高考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一轮复习:专题十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doc

[高考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一轮复习:专题十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doc

考点1 百家争鸣与汉代儒学考纲要求 1.百家争鸣:(1)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b)。

(2)孔子、孟子和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贡献(c)。

2.汉代儒学:(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

(2)太学的创建(b)。

一、百家争鸣1.孔子、孟子和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贡献——(c)2.道家、墨家、法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b)儒、法、道家的治国思想(1)儒家推崇“人治”,即治国时偏重人的作用,实行“仁政”,具有民本思想。

(2)法家主张“法治”,主张用法令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3)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即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社会,顺应时势和民心。

二、汉代儒学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1)背景:“大一统”得到巩固;高度集权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大体定型;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基本形成。

主要原因:董仲舒改造的儒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

(2)经过: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核心是确定儒学独尊的地位。

汉武帝采取了重用儒生、设置太学、表彰六经等措施,提升了儒学的地位。

(3)董仲舒的主张①倡导儒学、实践德政、实行教化、政策的“更化”。

②君权神授。

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④文化“一统”与政治“一统”是一致的。

(4)影响:结束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使儒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儒学地位提高的同时,也有利于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

2.太学的创建——(b)(1)创建时间:汉武帝时。

(2)影响①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

②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

③打破了大官僚和大富豪子嗣垄断官位的情形,也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对文化传播起了重要作用,同时,进一步推动了儒学的传播与发展。

1.孔孟儒家思想中的“民本”思想与现代民主有本质的不同。

古代儒家思想中的“民本”思想是以维护“君”为中心,绝无现代民主思想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9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考点一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1)发明:西汉已经发明纸,东汉蔡伦独创“蔡侯纸”。

(2)外传:8世纪传到中亚,之后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3)作用:纸的广泛应用,使得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知识拓展】中国古代书写材料的变化殷商时代的书写材料主要是龟甲和兽骨,其次是青铜器和玉石器。

春秋时期,竹木简牍盛行,丝帛也成为书写材料。

由于简牍笨重、丝帛昂贵,汉代人发明并改进造纸术,纸在我国逐渐普及并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

2.指南针(1)发明:战国时已出现“司南”;北宋时指南针用于航海。

(2)外传: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传入阿拉伯,后传入欧洲。

(3)作用:为明代郑和远航东非提供了条件;为哥伦布发现美洲、麦哲伦环球航行提供技术保证。

3.火药(1)发明和应用:东晋葛洪的《抱朴子·仙药》中已经提到“火药”;唐末宋初战争中已使用火药箭等。

(2)外传:12、13世纪传入阿拉伯国家,后传入欧洲乃至世界各地。

(3)作用:将人类带入热兵器时代;为资产阶级打败骑士阶层创造了条件。

4.印刷术(1)雕版技术:唐代已有雕版印刷技术,《金刚经》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

(2)活字技术: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技术,此后出现木活字、铜活字等。

(3)意义:提高了印刷效率,推进了文化的传播;为欧洲走出中世纪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构图解史】中国古代四大发明考法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典例』(2014·江苏单科,3)据叶德辉《书林清话》,五代后唐时,在宰相冯道主持下,开始将儒家“九经”校勘后刻版印刷。

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书版剧增至十万。

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都大量刻书。

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

由此推断( )A.宰相冯道发明雕版印刷术B.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C.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D.雕版印刷限用于官方刻书解析据题干雕版印刷从官方的“剧增”“大量”到“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可知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故C选项正确。

唐朝就已经出现了雕版印刷的书籍,在此之后的五代后唐时期的人不可能发明雕版印刷术,故A项错误;题中材料并没有提到活字印刷,材料也不能反映出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故B项错误;“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可知雕版印刷不仅仅限用于官方刻书,故D项错误。

答案 C【方法突破】★明考点四大发明——印刷术★抓关键从“剧增”“大量”到“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可知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

★定方法推理型选择题: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

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

【史论链接】1.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特点(1)科技思想:注重实践,讲究天人合一,尊重自然。

(2)科技内容:应用性强,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

(3)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法。

(4)科技使用: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遏制了科技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

2.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的原因(1)政治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中央集权国家的组织和支持为其提供了重要保障。

(2)经济上:封建经济的高度繁荣为其提供了物质基础。

(3)民族关系及对外交往上:各民族间的融合及频繁的中外往来,有利于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4)继承性: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古代文明,为科技成果的继续创造了条件。

(5)科技工作者的贡献:各个历史时期科技工作者的聪明智慧和刻苦钻研。

考点二 汉字与书画及戏曲艺术知识点一 汉字与书画 1.汉字的演变(1)成熟:商代的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文字。

(2)演变: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金文,经过小篆,发展出隶书、草书、楷书、行书,最后形成书法的五种主要字体。

2.书法艺术(1)含义:是以中国汉字的文义为内容,以某种字体的书写为形式的独特艺术。

(2)演变⎩⎪⎪⎪⎨⎪⎪⎪⎧①甲骨文:盛行于殷商时代,是比较成熟的文字。

②小篆:创始于秦代,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

③隶书:始于秦朝,成熟通行于汉魏时代;字形结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

④楷书:形成于汉末,字形方正,规矩严整。

⑤行书:始盛行于晋代,兼楷书和草书之长,工整清晰,飞洒活泼。

⑥草书:把中国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最能表现和抒发书法家的感情。

3.中国画的起源和演变①石器时代:开始在陶器上绘制绚丽的图形。

②先秦至两汉:盛行帛画、漆画、壁画、画像石和画像砖。

③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中国画”的艺术形式逐渐成熟。

(2)主要成就①山水画:中国画的精粹,通常以自然风景为内容,意境是其灵魂。

②文人画:强调个性表现,追求抒情写意,融文学、书法、绘画、篆刻等多种艺术为一体,集中体现画家多方面的文化素养。

【深化理解】 宋代的山水画和风俗画(1)重文轻武,理学的兴起,使山水画成为一个独立的画种。

(2)伴随着商业的兴盛、城市的发展和文化的普及,民间文化日益繁荣,出现了许多描绘市井风情的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知识点二 京剧艺术1.形成⎩⎪⎨⎪⎧(1)清朝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徽剧风行一时。

(2)道光年间,形成“徽汉合流”的局面。

2.特点:唱腔有二黄、西皮两个系统,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3.地位:京剧艺术不断成熟,成为中国文化的“国粹”之一。

考法 古代不同绘画艺术的特点『典例』 (2017·江苏单科,5)中国画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或者说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并不拘泥于客观景物和人物的逼真摹写。

这种特点可概括为( )A.天人合一B.诗画合一C.情景合一D.知行合一解析 材料“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说明中国画把人的主观情感和绘画的情境交融在一起,C 项正确;“天人合一”是董仲舒的思想,A 项错误;“诗画合一”仅是一种表面现象,B 项错误;“知行合一”是王阳明的思想,D 项错误。

【方法突破】★明考点中国画的起源和演变——文人画★抓关键材料“追求‘得意忘形’,或者说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与文人画的特征相符。

★定方法本题属于归纳概括型选择题,解答“归纳”和“概括”类设问的题目,要把握两个原则:一是把历史现象的共同特点归结在一起;二是简明扼要地归纳。

如本题主要归纳出文人画的特征,然后结合所学的知识判断即可。

【史论链接】社会环境对古代绘画风格的影响1.魏晋时期:社会动荡,佛教、道教的传播,引发人们对儒学的反省,一些崇尚气节的文人在政治碰壁后形成一个以道德情操和理想人格为号召的士人群体,反映在绘画作品上,凸显个性的文人画开始出现。

2.隋唐时期:政治统一和社会经济繁荣,对外开放,画家们追求法度,表现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同时吸取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绘画风格多样,如宗教画、人物画、山水画等。

3.两宋时期:政治上“重文轻武”,文人阶层壮大;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理学的兴起,使文人更加注重内心的修养,文人山水画兴起,使山水画发展成为独立的画种,从注重写实,变为注重意境;反映社会生活的风俗画成为当时画坛最大的亮点。

4.明清时期:专制的强化,社会的动荡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许多风格奇特、个性鲜明、格调清新、狂放的绘画艺术作品和画家,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突出。

考点三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1.《诗经》(1)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反映下层劳动群众生活的《风》是其中的精粹,如《硕鼠》《关雎》等。

(2)特点:句式以四言为主,或间以杂言,语言丰富多彩,音节和谐,艺术感染力强。

(3)地位及影响: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它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被后世列为儒家经典。

【知识拓展】《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1)《诗经》开创了中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为后来的现实主义诗歌提供了范例。

(2)赋、比、兴三种艺术表现手法被历代诗人不断学习和发展,成为中国诗歌创作特有的民族艺术特色。

(3)《诗经》中民歌作品的巨大成就,确立了民间文学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2.楚辞(1)特点:句式较为灵活,句中有时使用楚国方言,在节奏和韵律上独具特色。

(2)代表:屈原的《离骚》、《九歌》、《天问》等。

(3)影响:奠定了中国文学浪漫主义传统的基础。

3.汉赋(1)特点:散文与韵文并用,气势恢弘,辞藻华美。

(2)代表:西汉贾谊的《吊屈原赋》;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东汉时期班固、张衡的作品等。

4.唐诗(1)代表⎩⎪⎨⎪⎧①李白:盛唐浪漫主义诗人,《早发白帝城》和《蜀道难》。

②杜甫:现实主义诗人,“三吏”“三别”。

(2)地位: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名家辈出。

5.宋词(1)特点:由民间流行的长短句歌词发展而来,能够合乐歌唱,句子长短不一。

(2)代表⎩⎪⎨⎪⎧①婉约派:柳永、李清照。

②豪放派:苏轼、辛弃疾。

(3)地位:宋词代表了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是宋代文学的标志。

6.元曲(1)散曲:金元时期在北方民间流行起来并兴盛于元明时代的一种诗歌体裁,包括小令和套曲两种形式。

(2)元杂剧⎩⎪⎨⎪⎧①艺术特点:融合宋金以来各种表演艺术,用北方流行的散曲曲调演唱。

②兴盛原因:早期市民阶层的壮大;统治阶级的需要。

③名家名剧:关汉卿的《感天动地窦娥冤》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

【易错易误】 元曲≠元杂剧元杂剧是一种戏剧形式,融合宋金以来各种表演艺术而形成,包括歌唱、对白、舞蹈、场景等诸多要素。

广义的元曲,包括元代杂剧和元代散曲两大类。

7.明清小说——明清小说的人情世界(1)元末明初:产生了章回形式的长篇白话小说。

如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等。

(2)明代⎩⎪⎨⎪⎧①是古典小说创作的黄金时代,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神魔小说《封神演义》《西游记》等。

②短篇白话小说如冯梦龙的“三言”、凌濛初的“二拍”等。

(3)清代⎩⎪⎨⎪⎧①描摹人生世情方面的小说,如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曹雪芹的《红楼梦》、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等。

②晚清四大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和《孽海花》。

考法 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成就及特点『典例』 (2015·江苏单科,3)景帝时,司马相如的赋没有引起天子注意。

武帝时,“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言语侍从之臣……朝夕论思,日月献纳”。

成帝时,奏御者千有余篇。

由此,对赋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契合时代的文化需求 B.为统治者“润色鸿业” C.宣扬道家的无为思想 D.为阅读者“铺陈气势”解析 西汉司马相如是汉赋的代表人物,汉赋辞藻华丽,手法夸张,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与“武帝时”相符,故A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武帝时……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侍从之臣……朝夕论思,日月献纳”“成帝时,奏御者千有余篇”表明其为统治者服务,故B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武帝时”加强中央集权,已改变汉初的无为思想为积极有为,故C 项错误,符合题意;赋多采用铺陈叙事的手法,故D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