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中考历史复习总结课件(世界现代史)

合集下载

中考历史复习方案第六部分世界现代史第25课时二战后的世界变化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课件

中考历史复习方案第六部分世界现代史第25课时二战后的世界变化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课件
1991
【特别提示】苏联解体的历史原因是高度 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而不是戈尔巴乔夫改 革。
考点四 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课标内容】通过万隆会议、“非洲年”、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等史实,知道战后殖民体系的崩溃和亚非
拉国家为捍卫主权、发展经济所进行的斗争。
1.万隆会议
(1)时间、国家:
年4月,亚洲、非洲29个国家和地区。
俄罗斯 力求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国际影响不断扩大,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的一支不可忽视 发展中国家
的力量
【特别提示】目前世界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一超”是美国,“多强”指欧盟、日本、中国、 俄罗斯等国家或国家联盟。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误区警示】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经济则呈现全球化趋势。
年底,巴拿马从 1999
手中
【特别提示】拉丁美洲斗争的主要 特点是反对美国的控制,斗争的主 要目的是捍卫国家主权、争取经济 发展。
考点五 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
【课标内容】初步理解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和作用。 【识图学史】 1.联合国与国际安全 (1)成立:1945年10月,联合国正式成立。 (2)地位:是人类构建世界和平的成果,也是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
成立,两大集团的全面冷战对峙,
形成。
是社会制度的矛盾。
北约
华约
两极格局
2.德国的分裂
(1)导火索:1948年爆发的“
柏”林。危机
(2)分裂:①1949年9月,在美、英、法占领区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又称“联邦德国”或“西德”。②
1949年10月,在苏占区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又称“民主德国”或“东德”。
【知识拓展】东欧剧变不是简单的国 家名称发生变化或国家的分裂,其实 质是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剧变后的东欧各国,背离了社会主义 的方向。

中考历史 考点系统复习 世界现代史 第二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中考历史 考点系统复习 世界现代史 第二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时间 1939—1945年 (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2)历史原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对德国和日本的压制,引起
爆发 了两国对国际秩序的不满 原因 (3)直接原因:经济大危机刺激法西斯国家对外侵略扩张的欲望
(4)催化因素:英、法等采取的“绥靖政策”使法西斯国家的侵 略野心日益膨胀
第二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 第二次世界大战
【阶段特大危机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日 本 由 局 部 侵 华
(1)政治:德、意、日走上法西斯道路,发动第二 (九一八 事变 )走
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国家组成世界反法西斯联 向全面侵华(七七
盟,最终战胜了法西斯势力
事变),中国进行
(1)概况:1944 年 6 月,美、英盟军成功登陆法
主要 走向 诺曼底 国诺诺曼曼底 进程 胜利 登陆 (2)底意义:开辟了欧洲第第二二战场,德国陷入东西
两个战场的夹击之中 战场
(1)概况:为协调盟军行动,取得战争的最后胜 利,1945 年 2 月,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 雅雅尔尔塔塔召开会议 主要 走向 雅尔塔 (2)主要内容:会议决定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 进程 胜利 会议 义,战后德国由美、英、苏等国实行分区占领; 决定战后成立联联合合国国;苏联参加对日作战 (3)影响:加快了战胜德、日法西斯国家的步伐; 确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雏形
最大 发;次日,美、英对日宣战,德、意对美宣战
规模 (2)日本还向东南亚等地区发动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
达到最大规模
(1)概况:面对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1942 年 1 月,美、英、苏、中等 26 个国家的代表在 《联合 美国首都华华盛盛顿签署《联联合合国国家宣家言宣》言 主要 走向 国家宣 (2)内容:签顿字国保证使用自己的全部军事和经 进程 联合 言》 济资源,对德、日、意及其仆从国作战,相互 合作,决不单独同敌人停战议和 (3)意义:标志着世世界界反反法西法斯西同斯盟的正式形成

九年级历史中考复习世界近代史复习[1]PPT课件

九年级历史中考复习世界近代史复习[1]PPT课件
目的:
影响:积极:1. 2. 3.
消极: 4
启蒙思想与文艺复兴比较
启蒙运动
文艺复兴
时间
时代特征
内容
影响
5
“蒸汽时代”的到来
6
“蒸汽时代”的到来
1、时间:18世纪60年代开始,1840年左右完成。 2、前提:政治上: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3、条件:雄厚的资本;充足的劳动力;丰富的资源、 原料;海外贸易的需求。 4、实质:工业手工业发展到大机器生产的一场革命。 5、进程:
世界近代史
(专题复习)
1
“人”和“世界”的发现
文艺复兴 新航路的开辟
2
文艺复兴
背景:根本原因: 代表人物:
文化:
及其代表作:
时间: 地点: 核心思想:
实质: 影响:1.
2. 3.
3
新航路的开辟
原因:根本原因: 过程:迪亚士
社会根源:
哥伦布
商业危机:
达伽马
精神动力:
麦哲伦
客观条件:1. 2. 3.
7
“蒸汽时代”的到来
6、影响: (1)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2)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①社会制度方面: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 ②社会关系方面: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阶级, 即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③国际关系方面: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 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 方落后的局面。(一些欧美等西方国家成为力量强大的 工业国,它们以武力打开许多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大门, 掠夺原料,倾销商品,进行残酷的剥削,造成亚非拉国 家和地区长期落后和贫困;)
10
近代中国科技落后的原因
在封建社会时期,中国的科学技术长期 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但自进入近代 以来,逐渐落后。

中考复习_九年级历史下册世界现代史复习线索(人教版)PPT教学课件

中考复习_九年级历史下册世界现代史复习线索(人教版)PPT教学课件

2020/12/10
1
摆脱危机的方法
美国:罗斯福新政
德国:纳粹政权
走上对外侵略扩
日本:军部控制内阁 张的法西斯道路
日本 德国
意大利
柏林——罗马——东京 轴心国集团
挑起二战 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
二战全面爆发:德国闪击波兰 1939年9月1日
二战规模扩大:苏德战争爆发(莫斯科保卫战)
二战达到最大规模: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偷袭珍珠港)
二战的重要转折点: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2年7月到1943年2月

意大利投降:阿拉曼战役 1943年
开辟欧洲第二战场:诺曼底登陆
德国投降:柏林战役 1945年5月
2020/12/10 日本投降:中、美、苏联和对日作战 1945年8月15日
2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政治上:雅尔塔会议 军事上:诺曼底登陆
牺牲中国利益
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美国:战后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 20世纪90年代,新经济
西欧:50——70年代 经济持续繁荣 欧洲共同体——欧洲联盟 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日本:50——70年代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战后亚非拉的奋起
亚洲:印度独立 1947年 尼赫鲁 非洲:埃及真正独立 1952年 纳赛尔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政治:美苏冷战 美苏争霸
苏联解体, 两极格局结束
一超多强
多极化方向发展 挑战:科索沃战争 大国主义、强权政治
经济:全球化趋势
2020/12/10
4
PPT教学课件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2020/12/10
5
世界现代史 九年级下册 专题复习

新人教版历史中考总复习课件世界现代史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国际关系

新人教版历史中考总复习课件世界现代史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国际关系
摘自《中国通史资料选辑》
特点:规模空前,灾难深重
战争名称
第一次世界大战
起止时间
开始:1914年7月 结束:1918年11月
同盟国集团(德、奥匈、保、土) 参战双方
协约国集团(英、法、俄、意、日、美、中等)
战场
欧洲(主战场)、非洲、亚洲、太平洋地区
主要战役 凡尔登战役等
结果
协约国胜利,同盟国失败
原因
凡尔赛宫召开巴黎和会(帝国主义的分赃会)
2、内容: ①重新划定德国疆界;
②殖民地全部被瓜分(山东归日本,中国爆发 五四运动);
③限制德国的军备;④向战胜国支付赔款; ⑤1920年1月成立国际联盟(英法操纵)。
3.影响:形成了凡尔赛体系,暂时调整了 帝国主义战胜国在欧洲、西亚、非洲的关 系,不能长久维护世界和平。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说: Europe became a “powder keg”,waiting for the spark that make it explode.
3、萨拉热窝事件发生, 奥匈帝国挑起战争。
巴尔干半岛
战争原因
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 不平衡,要求重新分割世界, 瓜分殖民地。
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 成,扩军备战,威胁世界安 全。
……
性质 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
特点
规模空前,灾难深重
三、战争教训:
1、远离战争,珍爱和平。 2、遇到矛盾,谈判解决。 3、理智爱国,反对恐怖行为。 4、强大国家,发展经济。
考点二:《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九下教材P14—18页)
一战后的世界格局(新秩序):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一 、凡尔赛体系 一战后:巴黎和会
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拥有空军, 陆军人数不得超过10万;莱茵河东岸50千米 内,德国不得设防

中考复习:世界近代史第一单元 步入近代 (共42张PPT)讲解

中考复习:世界近代史第一单元 步入近代 (共42张PPT)讲解

考点直击
3.(2014·漳州市)《神曲》、《蒙娜丽莎》 等作品闪耀的思想光芒是( C ) A.自由主义 B.专制主义 C.人文主义 D.共产主义
考点直击
4.(2016·山西省)某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以 “文艺复兴不是复古而是创新”为话题进行讨 论。下面是四位同学准备的发言卡片,你认为
具有说服力的有( D )
(1)材料一的内容出自哪国的哪一部文件?此文 件奠定了该国什么政治体制的基础?
《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
考点直击
材料二:在美洲大陆北部,有一个飘着星条旗 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出现……演绎了大国的 罕见奇迹。
(2)材料二中“飘着星条旗的国家”指哪国?该 国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美国。 《独立宣言》的发表。
考点直击
材料二:蒸汽机是英国工业革命中最伟大的技 术发明,也是人类生产技术史上的一次飞 跃……随着生产机械化的推进,机器工业迅速 成长,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机器制造业也实 现了机械化。这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完成。
——《历史学习新视野 新知识》
(2)据材料二,指出“最伟大的技术发明”是什 么?“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完成”的标志是什么?
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 英国文学巨匠莎士比亚,代表作为《罗
密欧与朱丽叶》和《哈姆雷特》。
文艺复兴推动欧洲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 为欧洲资本主义产生奠定思想文化基础。
知识梳理
2.新航路开辟 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到达今
天的美洲; 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等完成了环球航行。
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大 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 义的产生和发展。
促进经济的繁荣;交通更加便捷;改变了人 们的生活方式;有利于信息的流通;有利于 知识的传播;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和习俗;有 利于中国近(现)代化的进程。

九年级历史总复习之世界现代史优质课件

九年级历史总复习之世界现代史优质课件

答案:D
20世纪的名画《格尔尼卡》是在1937年为抗 议德军对西班牙的侵略暴行而作的。它的作者是( A.毕加索 C.贝多芬 B.伏尔泰 D.罗斯福 )
解析:本题的考点是法西斯的暴行。在四个选项中,
A毕加索是西班牙的画家;B伏尔泰是法国的思想家;C贝 多芬是德国的音乐家;D罗斯福是美国的总统。结合题干的 内容,可以得出正确答案A。 答案:A
本单元所讲述的历史内容是中考必考内容,因为第二
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同时,也是迄今
为止发生的规模最大、给世界带来的损失最严重、影响最为 深远的战争。绥靖政策、斯大林格勒战役、国际反法西斯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战线的形成等都是频繁出现的内容。
每年中考,我们应该注意,当今世界局部战争仍然存 在,恐怖主义威胁世界,世界经济很不稳定,爆发大规模战 争的危险仍然存在。因此,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相关的知识点, 包括战争起止时间、重要人物、重要战役等,仍是中考命题
的一个热点。
一、德、意、日的法西斯罪行
1.1933年,希特勒掌握德国政权,他通过 “______________”和对犹太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建立 法西斯专政。 2.1935年,____________________,英法等国采取了 绥靖政策。
3.____________在哈尔滨研究细菌战,化学战的基地 被称为“____________”。 1.国会纵火案 2. 部队 死亡工厂 3.日本731
1945年9月2日的东京投降仪式在美国战列舰 “密苏里”号上举行,美国驻日总司令道格拉斯· 麦克阿瑟向 全世界人民发表讲话:“今天,枪炮沉没,一场大悲剧结束 了,一个伟大的胜利赢得了。天空不再降临死亡,海洋只用 于贸易,人们在阳光下可以到处行走。全世界一片安宁和平, 神圣的使命已经完成……我们体验了失败的痛苦和胜利的喜 悦,从中领悟到决不能走回头路。我们必须前进,在和平中 维护在战争中赢得的东西……”对这段文字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战争让人类反思与成长

传 世界现代史(中考历史复习)

传 世界现代史(中考历史复习)
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 固与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 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 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作用
考点6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德国法西斯 1929—1933年 的世界经济危机 严重打击了德国, 激化了社会阶级 矛盾
日本法西斯 1929—1933年 的世界经济危机 对日本的打击沉 重,阶级矛盾异 常尖锐
意大利法西斯 实行恐怖 独裁统治
表 现
对 外
①制造“国会纵火案”。 ②解散一切工会组织,取 缔除纳粹党以外的所有政 党。③疯狂迫害犹太人, 推行种族灭绝政策
1935年撕毁《凡尔赛和 约》,实行普遍义务兵役 制,疯狂扩军备战,把陆 军扩充到60万人
残酷镇压进步组织
①1931年9月,发动 侵华战争,并很快霸 占整个中国东北。 ②1937年7月,日本 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 形成了
1.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背景 时间 新经济 政策 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苏维埃政权面 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的经济 1921年开始实施
内容
余粮收集制 ①固定的粮食税代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除大型企业仍然由国家管理外,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 经营一些中小企业。 ③废除生活必需品的配给制,恢复自由贸易
考点3
会议 时间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巴黎和会 1919年 华盛顿会议 1921—1922年
主宰国 家
主要 内容 损害中 国利益
英国、法国、美国
惩罚战败国,协调战胜 国之间的关系
英国、美国、日本
调整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世界现代史(一)复习课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世界现代史(一)复习课件

①打击寡头势力,确立中央集权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②推
内容
行土地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分配土地,打破少数人占有大量土地 的局面;③将服务业和大型工业收归国有,谋求民族经济的独立
与发展;④发展教育,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等等。
性质
资产阶级改革
影响
卡德纳斯改革体现了1917年宪法的要求,巩固了墨西哥资产阶级革 命的成果,为墨西哥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世界现代史⑴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三国同盟、对抗 第
三国协约


萨拉热窝 导火线 世
事件


凡尔登战役
重要 战役

世界格局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战 的变化
后 社会主义 初 国家的革
十月革命 新经济政策(列宁)
期 命与建设 的
苏联模式(斯大林)
世 亚非拉民 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界 族民主运 埃及华夫脱运动
动的高涨
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
土耳其的凯末尔革命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6——1918.11)
两大集团 三国同盟:德、奥、意;三国协约:英、法、俄。 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导 火 线 1914年6月28日 萨拉热窝事件。 爆发标志 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主战场 欧洲 东线、西线和南线三条战线
2、我们应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吸取哪些经验和教训?
(1)政治方面:社会主义建设应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 会主义法制。 (2) 经 济 方 面 : 经 济 建 设 一 定 要 从 国 情 出 发 , 遵 循 客 观 经 济 规 律;重工业、轻工业、农业应协调均衡发展;要把国家的宏观 调控与市场调节有机地结合起来。 (3)民生方面:要注重改善民生,切实保护广大农民的利益。

中考历史 考点系统复习 世界现代史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中考历史 考点系统复习 世界现代史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苏联的 特点 优先发展重工业;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下完成
工业化 能够在短时期内,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
评价 工业化;排斥市场和商品经济,致使后来苏联的经济 体制日益僵化
时间 20世纪30年代初 措施 开展消灭富农运动;支持集体农庄的建设 特点 采用行政手段加快农业集体化进程 农业
(1)消极:农民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致使苏联农 集体化
考点5: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九下第12课P52-56)
领导者
甘地
印度的
1920年,甘地号召印度人民开展
非暴力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22年发生了
不合作 概况 第一次 农民焚烧警察局的事件,甘地认为
运动
这超出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范
围,决定停止运动
印度的 非暴力 不合作 运动
1930年,主要采取不服
华盛顿 影响 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
体系
(2)消极: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
间的矛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祸根
考点4: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九下第11课P47-51) (2022·安徽13) 1.新经济政策
时间 1921年春开始实施 目的 恢复和发展生产,巩固政权
(1)农业方面: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2)工业方面: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允许私人经 营中小企业 内容 (3)商业方面: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实行自 由贸易 (4)分配制度: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允许多种经济形式并存;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 特点 系直接联系起来
为信号,起义者冲进冬宫,临时政府被推翻 苏维埃政 1917 年 11 月,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 权的建立 会宣布成立苏维埃政府,列宁任人民委员会主席

中考历史一轮知识点梳理++世界现代史+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课件

中考历史一轮知识点梳理++世界现代史+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课件

7.意义 (1)对人类历史: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 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2)对世界革命运动: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 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3)对中国: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鼓舞和推动了中国五四运动的爆发 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错因分析 【✕】在世界上,第一次把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的无产阶级革 命运动是巴黎公社。 改正:“巴黎公社”改为“十月革命”
(3)1917年3月,俄国发生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 时政府。临时政府没有满足人民对和平、土地和面包的要求,引起人民的更 大不满。
2.概况:1917年11月6日晚,列宁秘密来到彼得格勒的起义总指挥部——斯莫 尔尼宫,亲自领导起义。第二天,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这次革命因发 生在俄历10月,被称为“十月革命”。 3.特点: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 4.性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5.结果: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苏维埃政权。 6.苏维埃政权的巩固:1917年11月7日晚,苏维埃政府宣布成立,随后采取了创 建新政权机关、组建红军、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将土地分给农民耕种、退 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等措施。
思维导图·理脉络
核心知识·构体系
单元特征 (1)政治:第一次世界大战动摇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世界格局,第一次 世界大战后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经济:①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欧洲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下降。②苏联进 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实现了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形成了苏联模式
知识体系
时空观念·看中外
3.主要内容 (1)农业:①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②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 租土地。 (2)商业: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实行自由贸易。 (3)工业: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 (4)分配方面: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中考历史一轮知识点梳理++世界现代史+第四单元+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课件

中考历史一轮知识点梳理++世界现代史+第四单元+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课件

史论论述
观点: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论述: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苏联的解体,东欧形势的剧变,美、苏两个超级大 国垄断国际政治的局面被打破,标志世界格局正向多极化发展。伴随着世界 多极化的发展,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世界向多极化发展,是时代进步的要求, 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世界多极化是建立在多种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 的基础上的,有利于遏制美国建立“单极世界”,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 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综上所述,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发展,有利于维护 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历史解释 贸易保护主义:是指在对外贸易中实行限制进口以保护本国商品在国内市 场免受外国商品竞争,并向本国商品提供各种优惠以增强其国际竞争力的主 张和政策。贸易保护主义在对外国商品进口方面进行限制,如采取关税壁垒, 通过征收高额进口关税阻止外国商品的大量进口。
史论论述 观点:国际组织的建立和发展表明国际合作日益广泛深入。 论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联合有利于促进联合国的成 立,体现了世界各国加强了在政治领域的合作,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和发展促进了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体现 了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的国际经济合作日益加深。综上所述,国际组 织的建立和发展,表明国际合作日益广泛深入。
核心知识·构体系
单元特征 (1)政治: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 (2)经济: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世界贸易组织成为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国 际组织 (3)科学技术: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丰富着人类的社会生活
知识体系
时空观念·看中外
中外联系:中国是推动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的重要一极,为构建世 界经济新秩序和应对人类挑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中考历史一轮知识点梳理+++世界现代史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二)+课件

中考历史一轮知识点梳理+++世界现代史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二)+课件

3. 1918年年初,列宁在起草相关文件时提出:“为了保证劳 动群众掌握全部政权和根除剥削者政权复辟的一切可能,特 命令武装劳动者,建立社会主义工农红军,彻底解散有产阶 级的暴力机器。”这表明,列宁的主张是(B ) A. 创建革命军队,进行卫国战争 B. 解除旧俄武装,巩固革命成果 C. 镇压敌对势力,建立工农联盟 D. 组建工农红军,推翻临时政府
形 1936年,苏联公布了新宪法,规定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 成 家。新宪法标志着①_苏__联___模__式_________的形成
特 经济上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体制; 征 政治上权力高度集中
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促进了苏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也 积
为苏联军民夺取②__反__法__西___斯__战__争____胜利发挥了重要作 极 影用 响 (1)没有尊重③_____经__济__规___律_____,成为经济社会发展 消
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应从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中吸取 的经验教训:(1)经济建设一定要从国情出发,遵循客观经 济规律,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2)重工业、轻工业、 农业应协调均衡发展。(3)要把国家的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 有机地结合起来。(4)要注重改善民生,切实保护广大农民 的利益。(5)社会主义建设应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 社会主义法制。
史料:西方人起初怀疑苏联为新社会制订的计划,许多人 都认为它们一定会失败。随着一系列五年计划的展开,怀疑为 真正的兴趣所代替。但是,那些有足够兴趣访问苏联的西方人 通常却又都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对苏联人的衣衫褴褛、 食物单调、住房糟糕和消费品匮乏感到震惊。……个人自由缺 乏、工会受束缚、教育受统一管理和所有交流媒介受严格控 制……但苏联社会在大多数西方人看来,却似乎并不是一个值

中考历史复习:世界现代史ppt(7份) 岳麓版

中考历史复习:世界现代史ppt(7份) 岳麓版

由处理自己的粮食。
农村经济的发展。
内容
影响
工业方面,允许本国和外 提高了外资企业与小型企
国资本家经营某些中小企 业的生产活力,有利于经
业。(娄底2017.46)
济的恢复和发展。
商业方面,取消实物配给 活跃了商品经济,便利了
制,恢复商品买卖。 人们的生活。
特点: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 联系起来;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 有制形式存在,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历史意义(益阳2017.23;湘西2016.30):新经济政策是列宁 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的探索。 (1)它的实施大大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国 民经济的恢复;[怀化2015.37(1)] (2)巩固了工农联盟,稳定了苏维埃政权。
2. 苏联建立:1922年底,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简称“苏联”。(怀化2016.19)
完成使苏联从落后的农业国发展为工业强国;新中国 “一五”计划的完成,使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归纳总结】近现代史上改变俄国社会性质的事件。
事件 1861年农奴制 改革
1917年十月革 命
1991年底苏联 解体
概况 俄国从封建社会走上了发展资本 主义的道路 俄国建立了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 会主义国家
社会性质由社会主义社会转变为 资本主义社会
【认识启示】苏联经济建设给我们的启示。 (1)一个国家发展本国的经济应该从本国国情出发, 制定适合自身特点的政策方针。 (2)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重工业、轻工业 和农业要协调发展;要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改革 经济管理体制等。
材料研读
1. 材料 在农业方面,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交税 后可自由处理自己的粮食。工业方面,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 经营某些中小企业;商业方面,取消实物配给制,恢复商品买 卖。

九年级历史世界近代史专题复习课件

九年级历史世界近代史专题复习课件

(2)给近代中国带来了哪些伤痛? )给近代中国带来了哪些伤痛? 三国发动或参与了侵华战争, 三国发动或参与了侵华战争,一系列不平 等条约被强加给中国人民,一再割地、赔款、 等条约被强加给中国人民,一再割地、赔款、 丧权,国家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不断遭到破坏, 丧权,国家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不断遭到破坏, 中华民族的危机一步步加深。 中华民族的危机一步步加深。 3)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你应如何做? (3)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你应如何做? 为中华的崛起而发奋图强, 为中华的崛起而发奋图强,努力提高自 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典型例题: 典型例题:
1、活动与探究:探寻 世纪至 世纪初英国、美国、 世纪至20世纪初英国 、活动与探究:探寻17世纪至 世纪初英国、美国、 日本三国的近代崛起历程。 日本三国的近代崛起历程。
年来, 材料: 年来 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法国、 材料:500年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 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这九个国家江山代代,各领风骚, 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这九个国家江山代代,各领风骚, 在不同历史时期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大国辉煌, 在不同历史时期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大国辉煌,同时也给其他国 家和民族带来过不同程度的伤痛。 家和民族带来过不同程度的伤痛。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今天,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今天,用历史的眼光和全球视野为 中国的发展寻找世界性坐标,具有了更加现实的意义, 中国的发展寻找世界性坐标,具有了更加现实的意义,我们的 发展,要吸收和借鉴全人类的文明成果。 发展,要吸收和借鉴全人类的文明成果。 ——《大国崛起》解说辞 《大国崛起》
原因:日本改革前推翻了幕府统治,明治天皇 原因:日本改革前推翻了幕府统治, 改革前推翻了幕府统治 在拥有实权的情况下实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 改革措施;中国资产阶级软弱 没有实权, 资产阶级软弱, 改革措施;中国资产阶级软弱,没有实权,只 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中共的英明决策和正确 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中共的英明决策和正确 领导,广大人民群众支持, 领导,广大人民群众支持,和平的国内国际环 境。 作用:日本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 作用:日本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 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 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 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 转折点;中国戊戌变法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转折点;中国戊戌变法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取得举世瞩目 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取得举世瞩目 的成就,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的成就,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性 质 一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影响


摧毁了法西斯势力;削弱了除美国以外的其他 帝国主义国家
教 训 战争教育了世界人民要追求和平、反对战争。
第四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经 济
欧洲经济 欧共体(1967年)
欧洲联盟(1993年)

的发展 欧洲联盟性质:经济货币联盟和政治联盟。

日本经济 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经济居
表现:
经济上:实施马歇尔计划; 军事上: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思想上:实行和平演变政策。

两极格局形成(美苏争霸) 世界格局: 两极格局结束(苏联解体,东欧剧变)
世界政治 格局多极
多极化趋势:
“一超多强”的现状 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
化趋势 当今主题: 和平与发展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匈牙利的卡达尔改革。
第六单元 科技与文化
开始时间: 20世纪40、50年代
第 显著标志: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


次 开展领域: 原子能、电子技术、航天技术、生物工
科 技
科 技 革

程技术革命群体化 点: 科技社会化
与命
发展进程高速化

①使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 ②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世界

影 响: 经济的增长;
③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
的生活质量。
④带来了环境污染、军备竞赛等问题。
现代 美国的 好莱坞 是世界最著名界最有名的电影奖。
后 的
的发展 资本主义世界第2位。 成立时间: 1995年
世界贸易组织(WTO) 中国加入时间:2001年

含义: 世界经济日益连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表现: 资本国际化 生产全球化 贸易自由化

利:有利于吸引外资、技术、管理经验;

世界经济 影响: 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
全球化
弊: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
苏联的成立: 1922年12月成立,1991年12月解体。
社会 主义 道路
经济:二五计划完成时,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大的
工业国,工业总产值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政治:1936年新宪法,标志着 高度集中的 的形成。
经济政治体制
的 探 索
的 探索
体制: 斯大林模
式 的形

①经济:一切经济活动按国家计
特征:划进行,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
带来环境污染;
应对:
①要合理引进外资,注意保护环境、减少污染。 ②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③要坚持改革开放,积极参与全球经济竞争。
④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更新
观念,培养创新意识 。
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政 治
反殖民 侵略斗争
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结束了欧洲殖民者奴役 非洲500年的历史。 1999年,巴拿马从美国手中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
十月革命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农业:用税粮后食粮税食代自替 行余 处粮 理收 ;集制, 。
苏 联 社 会 主 义 道 路
列 宁
1921年苏俄
主要 内容
工业:允某许些本中国小和企外业国 ;资本家经营

新经济政策
商业:取消实物配给制,恢复商品买。卖。
的 探 索
历史 意义
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 国民经济的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 稳定了苏维埃政权。
②政治:国家权力高度集中于党 中央,党政不分。
评价:在历史上发挥过积极作用。
后果:为苏联解体埋下了隐患。
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下的东西方世界

凡尔赛——
凡尔赛 召开 巴黎和会 签订 《凡尔赛和约》 体 系 《凡尔赛和约》内容:

华盛顿体系 ①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
华 体 系 下
②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加以瓜分;
(3)维护了美国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启示: (1)要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2)兴建公共工程,增加农民工的就业机会。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慕尼黑会议
内容: 强行把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 影响: 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加速了大战爆发
全面爆发 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

扩 大 1941年6月22日,德国突袭苏联,卫国战争爆发。
下东中学 2013届中考历史复习课件
世界现代历史
(1917年—现在)
第一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时 间 1917年11月
俄 地 点 彼得格勒


领导人 列 宁
月 革 命
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 激励了各国无产阶级的斗争;
意 义 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
推动了马列主义在世界的传播;

进一步扩大 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联合国家宣言》发表,标志世界

进 程 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
世 经过 转 折 点 斯大林格勒战役

第二战场开辟 诺曼底登陆(1944年6月,美英盟军)

雅尔塔会议 讨论了组建联合国的有关问题。

德国投降 柏林战役(1945年5月)
战争结束 日本投降(1945年8月15日)
二 战 后 的
中东地区 矛盾复杂
的因素
①地理位置和战略地位重要; ②历史、宗教、种族矛盾; ③对土地、资源(水、石油)的争夺; ④大国的插手、干涉。
含义:
美国采取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遏制共产 主义、稳定资本主义的政策。

标志: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美国
政治上:推行“杜鲁门主义”;
界 政
冷战 政策
③限制德国的军事;④德国须支付大量赔款。
华盛顿 召开 华盛顿会议 签订 体 系 《九国公约》的影响:
《四国条约》 《五国条约》 《九国公约》
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地点: 美国
资本主义世界
东 西 方
1929—1933年 资本主义世界
经济危机
特点: 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破坏性大 影响: 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

背景: 面对1929—1933年经济危机。 罗斯福新政

特点: 国家干预经济。
罗斯福新政
(1)金融业:改革银行制度,恢复银行信用;
内容: (2)农业:整顿农业;
(3)工业:调整工业(中心措施); (4)公共工程:兴建公共工程。
(1)增强了国家对社会经济的调控能力;
作用: (2)重振了美国经济,稳定了社会秩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