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方言部分古语词考释
商洛市商州方言同音字汇(上)
商洛市商州方言同音字汇(上)作者:马燕娜来源:《文教资料》2010年第12期摘要: 本文描写了商州方言的声韵调系统、音韵特点,并列出了同音字汇。
关键词: 商州方言音韵特点同音字汇商州是陕西省商洛市的一个区,地处秦岭东段南麓,丹江上游,是商洛市的政治驻地,总面积2672平方千米,共有54万人口。
商州方言属于西北方言中原官话的关中方言,可分为三小片:东乡话、西乡话和北乡话,本文主要描写的是属于西乡话的商州城关话。
一、声韵调系统(一)商州方言声母有26个(包括零声母)说明:①北京[t,t‘]拼[i]的字,商州为拼[?諬,?諬‘]。
②北京[n]拼[i]的字,商州话一律为舌面前鼻音[?捱],本文按照传统分法,未归入[n],仍写作[?捱]。
③商州[n][l]分明,但逢北京[n]拼[u]或[u-]商州一律为[l],如“暖”“卵”商州都读作[luan■],即在合口呼前不分[n][l]。
(二)商州方言的韵母有46个(儿化韵在外)说明:①[?藜]韵母跟声母[?鬛?鬛‘?拶?捺]相拼是[?尥?藜],本文一律记为[?藜]。
②[ai、iai、uai]韵母中的[ai],有时从一个音到另一个音动程较窄,近似单元音[?覸],本文一律记为[ai、iai、uai]。
③[an ?藜n]似鼻化元音[?觔?觗].④[u][u-]韵母拼声母[ts ts‘ s]时,都发作[?抻]。
⑤“源”商州白读[ya?耷],只一字一处,韵母中不计入。
(三)商州方言的声调有4个阴平[■]?摇21?摇钢知专尊天?摇阳平?摇[■]?摇35穷阵床材田上声[■]?摇53?摇古展走短碗?摇去声?摇[■]?摇55近柱厚唱汉二、音韵特点(一)声母特点1.古微母、影母、云母合口字今读作[v]声母。
例如:微母字:微vei■|尾vei■|未vei■|味vei■|晚van■|万van■|蔓v an■|文v?藜n■|吻v?藜n■|问v?藜n■|亡va?耷■|网va?耷■|望va?耷■|妄va?耷■。
商洛方言中的文雅之词
商洛方言中的文雅之词我国自周代起就有了方言和雅言的概念。
雅言是国都通行语,亦称官方话。
方言即殊方异语,它是通行于某一区域的交际工具。
由于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环境,商洛方言中蕴藏着大量的古代文雅之词,而且极富生命力和表现力。
笔者从丰富的商洛方言素材中,搜集考求一些使用率较高的典型的方言词汇,展示商洛方言的俗中之雅,探窥商洛文化的积蕴之深。
以浅陋之见,抛砖引玉,就教方家。
商洛方言中的文雅之词(之一)箸笼子。
商洛人(尤其是商州区的人)把筷子笼又叫箸笼子,这是一种用竹子编制的用于放置筷子的敞口圆柱形器具。
箸的本义指筷子,常用于对筷子这种餐具书面的文雅表述,如:《韩非子·喻老》说:“昔者纣为象箸而萁子怖”(商纣时的贤臣萁子发现纣王使用象牙筷而预感到天下灾祸将至)。
《汉书·周亚夫传》和《史记·降侯世家》都记载汉景帝给条侯赐食,只给一大块肉,“无切肉,又不置箸”(不切割也不给筷子)。
《世说新语·忿狷》中记载,性情急躁的王蓝田有一次吃鸡蛋,“以箸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
商洛方言“箸笼子”保留了“箸”字的本义,但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音变。
商洛方言中的文雅之词(之二)携。
商洛人把照看小孩叫携娃。
“你在家干啥?”,“携娃哩么”。
又把对人的关照提拔叫承携,“今后还要靠你多多承携!”这个“携”字就十分典雅,它的本义是“提、带”,出现在不少古诗文中。
如,《诗经﹒大雅·板》:“天之牖民······如取如携”(老天诱导众百姓······如提如携来相帮)。
《庄子·让王》“于是夫负妻戴,携子以入于海”。
《世说新语·德行》记载,华歆、王朗乘船避难,捎带一人。
“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经华歆劝说,“遂携拯如初”。
这里的“携人”、“携拯”和商洛方言中的“携娃”、“承携”,在语法、语义上均有内在联系。
陕西省商洛市方言荟萃
把蹲下叫个各旧哈
把一团叫一疙瘩
把好极了叫聊咋了
把吵架叫嚷仗
把傻子叫二干、二球,二怂;
把小混混叫二流子
把跑得狼狈叫栽死也或
把颜色混杂叫五马六道
把乱七八糟叫乱马石窝
屁股叫勾子;
把上山叫上坡!把烦恼叫挠草,把蛇叫长虫,把开始叫嘎势吧,把急忙叫紧 忙,把颜色叫年瑟,把一半叫半砸
商州方言
虽没有特别之处
陕西省商洛市方言荟萃
商洛人把蚂蚁叫马爷 把蚯蚓叫出窜
把蛇叫长葱把青蛙叫河马Fra bibliotek把贝壳叫海巴子
把螃蟹叫盘夹夹
把知了叫唔鹰
把鸟雀叫桥桥
把乌鸦叫老娃
把鸽子叫蒲果
把蚊子叫莫子
把西红柿叫洋四子
把马铃薯叫芋头
把甘薯叫红薯,也叫红勺
把深山里的人叫三里毛老鼠
把深山叫深山伤佬子
把杏子叫横
把下叫哈
把前面叫前头
把后面叫颌斗
把去年叫年死
把眼睛叫眼窝
把来不及了叫跟不上了
把赶集叫上旗啊,上旗起啊
把膝盖叫乞子盖
把上不去叫不得上乞;
把玉米糊叫糊汤
把父亲叫大
把大伯叫大悲
把迟了叫次啦
把漂亮叫看你西的太
把高兴叫兴的
把聪明叫灵醒
把吝啬叫参皮
把对人热情叫稀气的
把岳父叫丈人
把岳母叫丈母娘
把姐妹的丈夫叫翘担子,一翘子
把飞机叫虚机
把土匪叫偷许
把非常叫须长
把妻子叫婆娘,西子
但早已深深烙上商州人的气息
那么朴实
那么醇厚
商洛方言好似母语陪着一代又一代的商洛人做个商洛人真好!
商洛人把蚂蚁叫马爷
把蚯蚓叫出窜
商洛方言中“支微入鱼”现象分析
“ 微入 鱼” 汉语方 言的最 大公 约数 支 是
有此 现象 。
早 的音 韵现象 。
吴语 、 闽语 、 淮 官 话 、 语 、 湘 语 有 “ 微 人 江 徽 老 支
陕西商洛方言大致分为本地话和下湖话两大语
鱼” 的现 象 , 而且形 成 了一 个 方 言板 块 。 除此 之外 , 系 , 中本地话 属 于 中原 官话 关 中 片 , 支微 人 鱼 ” … 其 “ 现 西南官话 和赣语 , 以及 山西 、 西 和甘 肃 的不 少 方 言 象 存在 于商洛 方言本 地话 白读音 中 , 陕 列举 如下 : 也存 在此 类 音 韵 现 象 。可 见 , 支 微 人 鱼 ” “ 现象 的分 布 范围很广 , 西北 内陆地 区一直 到东 南沿海 地 区皆 从
方 言 的读音 , 只是 在后来 的汉语 标 准语 由中原官话 向 石窟发现的汉字注音本《 开蒙要i ) J 中止摄合 口字与 t 1 北方 官话 转 移 中逐 渐 消退 了。 【 我 们认 为 “ 微 人 虞韵字相互注释的现象就认为《 ”3 支 开蒙要训》 千字 同《
9 8
文》 一样 , 韵读 作 U 虞 。这样 的话 , 些 与 虞 韵字 互 注 那 底 层二 ( 读 层 ) u i — u ( 者 u i 文 :e — i或 e)支 微 别 的止摄 合 口字 也应 该 读 作 u [1 m敦 煌 石 窟 所 藏 鱼 。4 】 的汉藏对 音 《 弥陀 经》 《 字 文 》 《 刚 经 》 《 阿 、千 、金 和 大 白读 层 中[ i音 读 的开 唇 一 点 就 变 成 了 [] 读 y] i, 乘 中宗 见解 》 吐 蕃 占据 陇西 时 为 方 便 吐 蕃 人 学 习 的圆唇 一 点 就 容 易 变 成 [ ] 是 Y 。止 摄 合 口三 等 字 在 今 汉 语而 作 的 , 书时 间大 致在 唐代 宗宝 应 二年 至唐 宣 商 洛方 言本 地话 中 白读 音 就 有 [] Y 两 读 。如 : 成 i[] 尾 宗 大 中五年 之 间 。在 这 四种对 音 材料 中 , 摄 的虞 韵 [ ] 慰 未味 [ ] 肥飞 妃 [ C ] 遇 i ; Y 、 c y 。止 摄 合 口三 等微
古代汉语词语与陕西方言词语(转)
古代汉语词语与陕西方言词语(转)古代汉语词语与陕西方言词语(转)2011-02-12 22:44:33| 分类:陕西文化 |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陕西在我国的历史文化地位是绝无仅有的,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具有浓厚的古典文化氛围。
可以想象,当一个王朝建都长安时,长安的语言地位肯定是非常高的,三秦之地的语言曾经是官话或者叫做雅言,这从古汉语中的某些词语至今还和陕西方言保持一致中可以得知。
从明代作家马中锡的《中山狼传》中可见陕西方言的一些词语:狼愈急,望见老牸曝日败桓(引文误,桓本作垣)中,谓先生曰:“可问是老!”先生曰:“乡者草木无知,廖(引文误,廖本作谬)言害事。
今牛,禽兽耳,更何问焉?”狼曰:“第问之,不问,将咥汝!”其中“牸”(音zì)是母牛,陕南方言区宁强、勉县、留坝、汉中、城固、南郑、汉阴即把母牛叫做“牸牛”,西乡叫做“牸牛子”,这里的“牸”即和古语相同。
又,关中等地把大口吃、很痛快地吃叫“咥”(音dié),也与“将咥汝”中的“咥”意义相当。
“咥”的本义是“咬”,引申义是“吃”。
陕西方言对古语词的运用还可以追溯到中古汉语甚至上古汉语时期。
如荀子《劝学》中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句子。
古人的“步”是迈两步为一“步”。
“跬步”是向前迈一步,即相当现在所说的“一步”。
“不积跬步”意即“不一步一步地走”,在宝鸡一带的方言里,今天仍然把迈两步叫做“一步”。
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云:“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
”其中“床”在当时是比板凳稍宽一些的坐具。
今旬邑方言“板凳”叫做“板床”。
大荔、朝邑一带把板凳叫做“床床儿”,这都是古汉语的遗留。
《诗经·陈风·月出》云:“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僚”解释为“娇美的样子”引申为“好”,在陕西方言中“嫽”是“好、美”之义。
“僚”是“嫽”的古字。
在宝鸡一带把抬叫做yú,yú字当为“舁”。
舁,《说文》:“共举也。
高中素材文学常识之陕西方言详说
文学常识之陕西方言详说导语:陕西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相传汉字为“文字初祖”仓颉所创造。
仓颉是陕西宝鸡人,出生于五帝时代,距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了。
所以陕西方言得天独厚,博大精深,从这些方言中我们既可以窥视到古老的华夏文化的发展轨迹,又可领略到今人溢于言表的真情实感。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陕西方言。
形容类:用人的某一器官形容:“眼”——好看叫顺眼,讨厌叫训眼,麻烦叫麻眼,难看叫伤眼,不讨人爱叫白眼,勾心斗角叫玩心眼,脾气暴躁叫毛眼,死不认账叫瞪白眼,束手无策叫干瞪眼,事情乱叫没眉眼,另眼看叫翻白眼,盼人穷叫害红眼,不讲亲情叫干睁眼,不灵活叫死心眼,爱捣鬼叫瞎心眼,向上看叫势利眼,有点子有办法叫有板眼,心胸窄气量小叫小心眼。
“手”——系陕南一带多用,熟练叫老手,帮忙叫搭手,紧俏叫抢手,出售叫脱手,小偷小摸叫三只手,谨慎肯干叫挖抓手。
“脚”——上坡叫爬脚,下坡叫送脚,走路叫拐脚,岔路叫撇脚,不穿鞋袜叫精脚,能干重活叫力脚。
“气”——关中一带常把发怒叫着气,遇到坏事叫晦气,自大叫傲气,痴呆叫二气,排场叫阔气,刻薄叫贪气,挨整叫受气,胡搅叫邪气,扭捏叫妖气,努力向上叫争气,老人康健叫福气,心灵手巧叫灵气,痴头笨脑叫木气,办事漂亮叫美气,遇到好事叫运气,死人叫断气,慷慨大方叫爽气,穿戴时髦叫洋气,正直无私叫硬气。
用十二属相形容人:奸得跟老鼠一样,犟得跟牛犊一样,凶得跟老虎一样,跑得跟兔子一样,大得跟飞龙一样,毒得跟蛇蝎一样,欢得跟马驹一样,绵得跟羊娃一样,灵得跟猴子一样,红得跟鸡冠一样,笨得跟猪脑一样,轻得跟狗尾一样。
用地理名词形容:“山”——骄傲自满叫张山,耍半吊子叫争山,爱吹大话叫撂山,行动轻浮叫飘山。
“水”——掏腰包出钱叫出水,谋取非法所得叫捞油水,太啰嗦叫浆水,找不见叫落水。
用数字形容:“二”对懒汉无赖通常用:二溜子、二混子、二痞子、二赖子、二毛子等;对一些精神或思维不正常的人通常用:二蛋子、二楞子、二杆子、二糊子、二不拉子、二货子、二茬子、二趟子、二八卦子等。
《儒林外史》《水浒传》等著作中所见商州方言词语汇释
t u r e s o f t h e c u l t u r a l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t h e Ha n n a t i o n a l i t y a n d t h e a p p l i c a t i o n r a n g e o f wo r d u s e .
The Sc ho l a r s a n d Wa t e r Ma r gh  ̄
ZHANG Ch e n g — c a i
( O l d C a &e Ac t i v i y t R o o m, Q i n g h a i No ma r l Un i v e r s i t y , Xi n i n g 8 1 0 0 0 8 , Q i n g h a i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T h e S h a n g z h o u d i a l e c t wo r d s i n s u c h wo r k s a s T h e S c h o l a r s a n d Wa t e r Ma r g i n a r e r e — c o r d e d t h r o u g h c o mp i l a t i o n a n d i n t e r p r e t e d . I t i s o f a me a s u r e o f r e f e r e n c e v a l u e f o r t h e r e v e l a t i o n o f t 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a l v a l u e o f t h e Ch i n e s e l a n g u a g e a s we l l a s t h e f u r t h e r r e s e rc a h o f s o me c o mmo n f e a .
贾平凹文学作品中的商洛方言及其写作意义
贾平凹文学作品中的商洛方言及其写作意义贾平凹文学作品中的商洛方言及其写作意义一贾平凹是一位具有独特创作个性和审美个性的多产作家,在当今文坛上无疑是一颗耀眼的明星。
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贾平凹及其创作的特异性,始终以一种独立的姿态进行着锲而不舍的艺术探询。
他说:“穿过云层都是阳光。
文学在最高境界上是相通的,不同的是追求这种最高境界的方式、路径各不相同。
”在艺术的创造上,他选择文学意象的建构作为切入点,为人们奉献出一个独特的审美艺术世界。
贾平凹的文学作品之所以取得如此高的成就,是和其独树一帜的语言艺术追求分不开的。
贾平凹对语言艺术的追求近乎苛刻,他认为写作上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的魅力靠语言来表现。
贾平凹从自己的艺术经验和艺术趣味出发,探索出一条符合自己审美趣味的文学符号。
商洛市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地接陕鄂豫,因境内有商山、洛水而得名。
由于商洛地形地貌结构复杂,是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环境,所以很好地保留了一些方言特征。
同时,商洛市又是一个移民聚集的地区,人杂南北十数省。
清初一场轰轰烈烈的“湖广填陕南”的移民运动,大量的鄂东北、皖西南地区的江南人移居于此,这些江南人所持的语言被称作“下湖话”。
这样颇具江淮官话特色的下湖话和商洛当地的本土话之间相互吸收、相互融合,两种方言长期共存近三百年时间。
加上商洛地处秦头楚尾,处于南北文化的过渡带,西北文化、荆楚文化、江南文化在这里融汇,文化形态异常丰富。
商洛人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风土人情都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构成了五彩斑斓的生活画面,它们和商洛方言相映成趣,构成了商洛独特的地方文化。
因此,商洛的方言异常复杂,地域文化丰富多样。
贾平凹就生于斯,长于斯,一直在家乡商洛生活了二十年。
二十年的家乡生活使贾平凹对商洛方言民俗了如指掌、耳熟能详,加上他个人的天分和孜孜不倦地吸收、开掘与创新,使商洛方言焕发出勃勃生机,开出了一朵艳丽的奇葩。
二新时期以来,方言创作成为一种倍受青睐的小说创作形式,许多作家采用了这种创作方式,并且在创作的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功。
商州丧葬方言词及其文化内涵探微
明的一部分 , 具有历 史人 文 的流 风余韵 。“ 语 言是
随着主事的一声启灵长子或长孙便捧起灵堂前的瓦盆并用力摔碎民间认为瓦盆里的纸灰是亲友送给亡故人路上的买路钱因此商州民间有瓦盆摔得愈碎愈对亡故人有益的说法棺椁要从摔碎的瓦盆上面抬过
第2 8 卷 第 3期
2 0 1 4年 6月
商洛 学 院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S h a n g l u o Un i v e r s i t y
Ab s t r a c t : S h a n g z h o u f u n e r l d a i a l e c t s i n S h a a n x i h a s t r u l y r e c o r d e d t h e wh o l e p r o c e s s o f f u n e r l a
t r a d i t i o n i n t h e c o u nt r y s i d e 。a n d r e p r e s e n t s t h e l o c l c a u l t u r a l t r a c e s o f t r a di t i o n l p a r o f o u n da n c e .The f u n e r a l ma n ne r s i n t h e c o u nt r y s i d e o f S h a n g z h o u h a s i t s l o c a l s p e c i lt a i e s wi t h n u mb e r s o f di le a c t s a nd c o l l o q u i l wo a r ds whi c h ha v e p r o f o un d me a n i n g . By c o mb i n i n g t h e c o n d i t i o n o f n a t u r l a
河南方言中的古语词例释
语料借鉴。文章选取保存在 河南方言中的古语词数例予以考释与辨析。
关键 词 : 河 南方言 ; 古语词 ; 考释 中 图分类 号 : H1 7 2 . 1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9—1 7 5 0 ( 2 0 1 5 ) 0 4— 0 0 8 5— 4 0 作名 词 时 , 称为 “ 缏” 、 “ 缏 子” 、 “ 缏儿 ” , 这 些
河 南 省地处 中原 , 在 中 国古代 相 当长的一 个历 史 时期 内 , 其政 治 、 经济及 文化 都 比较发 达 , 有着深 厚 的文 化 积淀 , 保 存 在河 南 方 言 中的古 语 词 , 是 历 史 的活化 石 , 在 保 留和传 承地 域文 化 的进 程 中起着
词近似于古代 的偏 诸 , 但 不是事先单 独织好 的成
代 文献 , 如韩愈《 司徒 兼 侍 中赠 许 国公 神 道 碑 铭 》 序: “ 自吾 舅 殁 , 五乱于汴者 , 吾 苗薅而发栉之 , 几 尽。 ” 明方孝 孺《 林 泉读 书斋 铭 》: “内划 其 秽 , 外薅 其戕 , 不 吝 以亏 , 不骄 以亢 。 ”
个 荷 叶状 的边饰 , 这 个边 饰称 为 “ 荷 叶缏 ( 儿) ” 。
因衣 服短 小用 布 料来 接续 也 叫“ 搭缏 子 ” 、 “ 帮 个缏 子” 或“ 弥个 缏 子 ” , 裁剪 接 续 的布 料 时 说 “ 裁 个缏
子” 。此 外 , 河 南方 言 中的“ 帮缏子” 还指 不 是 很 亲 近 的亲 戚 关 系 , 如: 那 不 是他 亲姨 , 是 个 帮 缏 子姨 。
这 一用 法应 是“ 帮缏 子 ( 接 续布 料 ) ” 的引 申义 。因 为“ 帮 的缏 子 ” 是 接续 上 去 的 布 料 , 跟 原 来 的衣 服
商洛方言中的文雅之词
商洛方言中的文雅之词我国自周代起就有了方言的概念,那时对方言的理解就是所谓“殊方异语”。
方言是通行于某一区域的交际工具,即人们常说的“地方话”。
正是基于地域性特点,语言学家把方言看作是语言的地域性变体,其中含有与民族共同语相对的意思。
方言并不是无迹可求,共同语也不是无源之水,方言与共同语其实有着密切联系,而且按照各自的规律变化着。
我们在对商洛方言的调查研究过程中,发现这些被视为“老土”的群众经常使用的地方话中,蕴藏着大量古代的文雅之词。
拂去方言的史尘,人们会惊讶,这些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难以见到的词语,却如此顽强地存活于群众口头,而且是那样地富于生命力和表现力。
本文从商洛方言丰富素材中,从语义方面搜集考求了二十多个使用率较高的典型的方言词汇,并对其本字和本意作了粗浅的描述,以期对商洛方言的使用、书写和地方文化艺术研究有所裨益。
这些较为典型的方言词汇如下:嫽(liáo),“你这身衣服穿上嫽得太太”,“这个主意嫽得很”,在这类地为语表述中,嫽就是好的意思。
这其实是一个文雅之词,《诗经·陈风·月出》有“月出姣兮,佼人僚兮”的诗句,“僚”通假“嫽”字。
咥(dié),商洛人常说“这顿饭咥得美”,“你真能咥!”是吃的意思。
《易·履》中用了此字,“是以履虎尾,不咥人,亨”。
《聊斋志异·赵城虎》中说,“无何,一虎自外来,隶错愕,恐被咥噬”。
俶(chù),骤然的意思,用来形容快速。
“这孩俶儿就不见了”,“他俶儿就过去了”。
柳宗元《永州八记·小石潭记》中使用过这个字。
“俶而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跗(fú),商洛方言中常用的一个词,指人的脚背,“你脚跗大高,穿不上这双鞋”。
这也是一个古代雅词,《仪利·士丧礼》中说“乃履,系结于跗”。
《庄子·秋水》“赴水则接腋持颐,蹶泥则没足灭跗”。
瞀乱(mǎo liàn ),商洛人在心情烦乱、难受又无办法时爱说“把人瞀乱的”,常把“瞀”读作“mú”音。
《儒林外史》《水浒传》等著作中所见商州方言词语汇释
《儒林外史》《水浒传》等著作中所见商州方言词语汇释张成材
【期刊名称】《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4(029)001
【摘要】对《儒林外史》《水浒传》等著作中所见商州方言词语加以辑录、阐释.对揭示汉语发展规律、深入研究汉民族文化发展的某些共同特征、词语应用范围的考察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总页数】3页(P62-64)
【作者】张成材
【作者单位】青海师范大学老干部处,青海西宁81000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2
【相关文献】
1.李清照词中所见今山东方言词语探释 [J], 倪恒志
2.商州方言中所见《红楼梦》《西游记》词语汇释 [J], 张成材
3.《通俗文》方言词语汇释补 [J], 冯青青
4.李芳桂剧作所见关中方言词语汇释 [J], 孙立新
5.《醒世姻缘传》中所见山西方言词选释 [J], 王晋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怎样正确读写商洛方言?
怎样正确读写商洛方言?怎样正确读写商洛方言?2006.04.29 作者郭三科商洛方言很有自己的特色,有些是古词语在当代的传承遗存,显现着久远丰厚的文化积淀和文雅的语体风格,有些声情并茂,形象生动,具有普通话词语不可替代的表义传情作用。
方言词语的书写,应仔细辨察,探求造词构语的机理(文化的、心理的),使汉字与词的形、音、义相符。
在字形上要显示出汉字的表义功能,在字音上要能较准确地表示方音。
从商洛方言语音和普通话的对应关系看,前者的低降调字对应的是后者的高平调,前者的高降调对应的是后者的上声调,前者的高平调对应的是后者高降调,中升调两者基本相同。
在字义上要注意选择能准确表义的意符,特别是找准形声字的形旁。
这些可作为探求方言字的汉字书写形式的基本原则。
下面就商洛方言中一些常用词语,谈谈怎么书写为好,与读者讨论商榷。
颡。
普通话音sang,三声,方言为sa,二声,韵尾ng脱落,和方言中将“蚌”说成“巴”同属一种语音现象。
“颡”的本义就是“头”。
《说文解字》在解说“凤”为何物时有“鹳颡鸳腮”语,可为证。
商洛人说“我颡疼哩”,就是说他头疼着。
但说谁是“大颡”,并不是说脑袋长得大,而是说其愚笨。
挟娃。
“挟”有两音:xie,二声,义为用胳膊夹住,另一音是jia,一声。
“挟娃”就是用胳膊抱住娃。
“挟泰山以超北海”中的“挟”也是这个意思。
如果将“挟娃”写成“携娃”,则是带着娃的意思,与方言词义不符。
在成语“扶老携幼”中“携”才是这个意思。
砅石。
普通话音li ,四声。
《说文》解说“履石渡水也”,即踩着石头过河。
常见商洛山里小河水中,放置高出水面的砅石,供路人踩踏过河。
不过,方音读“砅”为lie ,低降调。
如果将它写成“列石”,似不妥,“砅”石因河水宽窄,有排成一列成行的,也有独个的,都叫“砅”石。
“砅石”亦可写作“砺石”,“砅”为会意字,“砺”为形声字。
因“砺石”常指磨刀石或粗石,故写为“砅石”为好。
矮矬矬。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矬”,说是方言词,指(身体)短小。
陕西方言语词集释
作者: 杨建洲
作者机构: 西北大学!陕西西安710069
出版物刊名: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页码: 25-28页
主题词: 方言;语词
摘要: 陕西曾是我国历史上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在陕西留下了丰厚的积淀和深远的影响 ,如今仍广泛存活于民间的大量陕西方言中的文言语词就是其文化影响的一个方面。
正确地把握这些方言的音与意 ,对于研究我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以及准确阅读理解古代的各类文学作品等 ,均具有重要作用。
陕西方言因陕西各地地域、文化背景、经济条件的不同在使用、发音等方面略有差异 ,本文收集的语词以关中渭北地区为主。
商洛方言中的文雅之词
商洛方言中的文雅之词
黄元英
【期刊名称】《商洛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2(016)004
【摘要】从语义方面搜集考求了二十多个使用率较高的典型的商洛方言词汇,并对其本字和本意作了粗浅的描述.商洛方言中保留有大量的古代文雅之词,主要原因在于商洛独特的历史人文和自然地理环境.
【总页数】3页(P44-46)
【作者】黄元英
【作者单位】商洛师范专科学校,陕西,商洛,726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92
【相关文献】
1.陕西方言中的文雅古字 [J], 刘玉俊
2.品四方开泰,赏紫苑文雅——浅析《四方开泰》的造型特色 [J], 沈献军
3.论紫砂壶"儒方"的方器之美和人文雅韵 [J], 蒋亚萍
4.论紫砂雅器"六方花瓶"的陶刻之美和人文雅韵 [J], 曹美好
5.论紫砂壶"儒四方"的器型设计和人文雅韵 [J], 赵欢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陕西商洛方言概述
陕西商洛方言概述
孟万春
【期刊名称】《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0(012)002
【摘要】商洛人口根据移民来源的先后可分为两批,一批是本地人,主要分布在商州、丹凤、洛南等市县城市广大地区,讲此种语言的人主要是当地土著居民和明代移民
至此较早的"大槐树人",他们以主户自居.另一批是第二次移民高潮来陕的人,他们的祖先于清初伴随着"湖广填陕南"的浪潮从江南和广东、福建沿海等地入陕定居,故
被称作"客户人",其名称和"客家人"的叫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商洛的本地人还称"下湖话"为"蛮子""山蛮子""鬼蛮子",下湖人则称本地话为"瞎家伙话""爪子话""奤子话".
在相关方言材料和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各种称谓的说法作出了相应地解释.
【总页数】6页(P50-54,63)
【作者】孟万春
【作者单位】延安大学,文学院,陕西,延安,716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72.2
【相关文献】
1.传承非遗文明,记录方言文化r——陕西方言语音建档工作概述 [J], 刘围星;王辉;徐方
2.广西贵港五个粤方言点方言语音特点概述 [J], 陈晓锦;翁泽文
3.承惠大自然奉献全人类——天士力陕西商洛丹参种植基地建设概述(一) [J], 无
4.GAP药源之路——天士力陕西商洛丹参种植基地建设概述(二) [J], 孟杰
5.新疆汉语方言研究概述 [J], 刘飞;于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商洛学院中文 系, 陕西商洛 7 60 ;. 2 002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湖北武汉 4 07 ) 3 0 9
摘 要: 方言 词语 中 的一部 分是 古语 的保 存 。按 照音 、 义对应 规律 , 结合 文献 材料 , 以商洛
市商 南县 青 山话 为基 础 , 求 了商洛方 言 中常用 的三 十个 古语 词 , 考 为利 用方 言材料 辅 助 古 汉
分开 。 药 熬好 了 , 如, { 簟出来 喝 了。 广韵 》 密切 , 《 鄙
【 §n 用手掌打人面。如, 掮】 a 你不听话小心 我掮你。 集韵》 《 尸连切 ,掮 , “ 批也。 清翟灏《 ” 通俗
语 词 虽然 从现 代 书 面语 中 消失 了 , 音 、 但 义却 被
方言直接 继承 了下 来 , 这就 为我 们利 用方 言材料 辅 助古汉语 教 学提 供 了可 能 , 为汉语 史 的研究 也 提 供了实 际的例证 。 本文 以商南县青山话 为基础 , 考求 了商洛方言中常用的三 十个古语词。 古语词 的 考 释 以《 言》 《 文解 字》 《 名》《 韵 》《 方 、说 、释 、广 、集 韵》 等古代 典籍 为依 据 。考 释顺 序是 写 出古语词
语教 学和 探 究现代 商洛 方 言的来源提供 例证 。 关键 词: 商洛; 言: 方 古语词 ; 考释
中 图分类 号 : 2 H0 8
文献标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0 8 3 3 ( o )4 0 6 — 2 10 — 0 02 6o — 0 9 0 o
方 言是 语 言 在 长期 的 历史 发 展过 程 中形 成
【 to 撂]i  ̄用力拧。 把衣裳上的水掺干。集  ̄u 如, 《
韵》 居尤 切 。说 文》 撂 , 《 :“ 缚杀 也 。段 注 :“ 以 ” 凡 绳 帛等物杀人 者 日缚 杀 , 日撂 , 日绞 。 申之 亦 亦 引
凡 绳 帛等物二股互交 皆得 日撂 , 日绞 , 日纠。 亦 亦 ”
的地 方变 体 , 汉语 而 言 , 就 古代 汉语 中不 少 的古
【 ko 1相合。 , 恰]u  ̄() 如 这两个人恰得好的很。 () 2 合伙 , 通力合作 。这几个人恰伙作生意。《 广 韵》 古沓切, 又他合切。 集韵》 《 葛合切。 说文》恰 , 《 “
【 】h 用力将物体扶起或翻倒。如, 搦 to su 箱 子倒了, 你帮我掬过来 。 他气地把桌子搦了。 广 《 韵》 楚鸠 切 ,搀 , “ 手捣 。 ” 明沈榜 《 署杂 记 ・ 宛 民风 二・ 方言》“ 日捣。 :扶 ” 【 t a舭 1扰乱 , 你在这胡搅啥?《 搅】 i () go 如, 说
维普资讯
第2 0卷
第 4期
商洛学院学报
Ju a fS a gu nv ri o r lo h n lo U iesy n t
Vo .0 No4 1 . 2 De .2 o c 06
20 0 6年 1 2月
商洛 方言部分古语词考释
下好 吃些 。《 韵》 皆切 ,“ 以拳加 物 。”集 广 丑 搋, 《
作者 简 介 : 聂
玮 ( 9 1 )女 , 17 一 , 陕西 商 南人 , 洛学 院 中文 系 讲 师 商
维普资讯
7 0
商洛学院学报
20 年 1 06 2月
韵》 “ 以拳 加物 。或作搋 。” :投,
的本字后 注 方 言读 音( 商南 青 山话声 调 调值 为 阴 平 2、 1 阳平 3 、 声 4 、 5上 4 去声 5 )然 后 注 释 、 3, 举
例, 最后考 证 。
【 】 搞
物 也 。”
插 , 。如, 塞 一个脚襦到泥里 头去
着 。 晓得 把书擂 那去着 。《 韵》 不 广 而遇切 ,手进 “
为 揞矣 。”
收 稿 1期 :0 6 0 — 6 3 2 0 — 6 2
【 】 n 收拢 , 揽 l舭 a 拾取 。如 , 你去把麦子揽到
柳簸里。《 广韵》 卢敢切。《 说文》“ :撮持也 。 《 ”释
名・ 释姿 容》“ 敛 也, 手 中也 。” :揽, 敛置
【 】h i 搋 tu 舭以手用力压或揉。如,  ̄a 面多搋几
文 》 :搅 , 也。”2搅 动 、 拌 。如 , 把锅里 日 “ 乱 () 搅 去 糊 汤搅搅 。把药 搅 到猪食里 头 给猪吃 。《 韵》 广 古
巧 切 ,搅 , “ 手动 也。 ”
合也。”广韵》恰 , 《 “ 并恰 , 聚也。”
【 】O 浸入 , 扭 un 浸没。如, 他把鸡按到水里 扭死了。 广韵》 《 乌困切。 说文》扭 , 《 “ 没也。 段玉 ”
裁 注 :没者 , “ 湛也 , 谓湛浸于 中也 。 ”
【 r n 用手捂盖 , 揞】o' j  ̄ 掩藏。 用手揞到 , 如, 不
要让 人看见 。 使劲 揞到 , 不要 让虫 子跑脱着 。 还用
于抽 象意义 的掩 盖 。这恁 大 事情 ,咋能 揞 的住 ? 《 韵》 广 乌感 切 。《 方言 》 六 :揞 , 也 , 卷 “ 藏 荆楚 日 揞 , 日掩。《 吴扬 ”广雅 ・ 四》 揞 , 释诂 :“ 藏也。王念孙 ” 《 广雅疏证》 揞 , :“ 犹擒也 。方俗语有侈敛 耳 。《 广 韵》 ‘ , 覆也 。’ 亦藏也 。 :揞 手 覆 今俗语犹谓手覆 物
【 】 h 舭用尖锐的东西刺 , 揭 tu  ̄o 扎。如 , 流氓把 人掏伤着。 他把纸揭了个洞。 广韵》 《 测角切。 集 《
韵》 “ 日:刺取 鳖蜃 也 。 ”庄子 .0 《 贝 阳篇》 “ :冬则掏
鳖 于 江。 ”
【 】a2用筷子或条型工具夹取东西。如, 搛 kn
不 要 客 气, 菜 吃 。包 谷 烧熟 着 , 钳 搛 出来 。 搛 用火 《 集韵 》 坚嫌切 ,搛 , 持也 。 “ 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