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急值报告制度及处理流程
危急值报告制度与流程
危急值报告制度与流程概述危急值报告制度是医疗机构中的重要流程之一,旨在及时通知医务人员危急值出现,以便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患者安全。
本文将介绍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定义、流程以及应该注意的事项。
定义危急值是指在医疗过程中,因病情变化、检查结果异常等原因,可能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的情况。
危急值报告制度是医疗机构为了及时应对危急值而建立的管理流程。
通过该制度,医务人员可以及时获取危急值信息,并采取相应的紧急处理措施。
流程1. 检测危急值医疗机构在进行各类医疗检查和实验室检验时,会对相关指标设定危急值的阈值。
当患者的检查结果达到或超过该阈值时,就被视为危急值。
2. 报告危急值一旦发现危急值,医务人员应立即报告。
通常,危急值应由检测人员首先发现,并通过内部系统或直接与主管医生联系进行报告。
3. 确认危急值接收危急值报告的医务人员需要核实报告的准确性。
他们可能会要求检测人员提供相关信息,以确保危急值的正确性。
4. 通知医生一旦危急值被确认,相关医生应立即得知该消息。
医务人员可以通过电话、短信、电子邮件等方式通知医生。
5. 采取紧急措施接到危急值通知后,医生应立即采取适当的紧急措施。
根据危急值的具体情况,医生可能会下达紧急治疗指令,调整用药方案或做进一步的检查。
6. 记录与反馈所有危急值报告相关的信息都应当详细记录。
这包括危急值的时间、报告人员、接收人员、处理措施等。
另外,医疗机构还应定期回顾危急值的处理情况,并进行总结与反馈。
注意事项•医务人员需要严格遵守危急值报告制度,确保每个危急值都能够及时、准确地被报告和处理。
•报告危急值时,应提供准确的患者信息,以避免混淆和错误。
•接收危急值的医生应保持通讯畅通,确保及时获得报告。
•医院管理层应加强对危急值报告制度的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危急值报告流程应不断优化和改进,以提高效率和准确性。
结论危急值报告制度是医疗机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有效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处理流程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处理流程1. 背景危急值是指在医疗领域中,出现急需立即采取措施的重要检查结果或病情情况。
及时处理危急值对于提高医疗质量和保障患者安全至关重要。
为了规范危急值的报告和处理流程,医疗机构需要建立危急值报告制度以保证患者在出现危急情况时能及时得到处理和照顾。
2. 危急值报告制度危急值报告制度是医疗机构用以规范危急值的报告和处理流程的制度文件。
其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2.1 制度目的明确危急值报告制度的目的,即确保对危急值的及时报告和处理,以保障患者安全和提高医疗质量。
2.2 适用范围确定危急值报告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内所有科室和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实验室技术人员等。
2.3 危急值定义与分类明确危急值的定义,并根据不同的检查项目或病情分类危急值,以便在报告和处理时能更好地确定优先级。
2.4 报告责任人员及流程确定危急值的报告责任人员和流程,包括从检查结果出现危急情况到报告给相关人员所需的时间节点和具体步骤。
2.5 报告方式规定危急值报告的方式,包括口头报告和书面报告,以及相应的报告内容、格式和要求。
2.6 报告记录和追踪确保危急值报告能被记录和追踪,以便对危急值报告的及时性和处理情况进行评估和监控。
2.7 监测与评估制定危急值报告制度的监测和评估机制,包括定期对危急值报告制度的运行情况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必要的改进。
3. 处理流程危急值处理流程是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步骤:3.1 接收危急值报告接收危急值报告的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迅速理解和判断危急值报告的内容,并采取相应的行动。
3.2 确认危急值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对接收到的危急值报告进行核实,确保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如有必要,可与相关科室或实验室进行沟通和确认。
3.3 确定处理优先级根据危急值的分类和临床情况确定处理的优先级,以确保危急值能够按时得到处理和照顾。
3.4 通知相关人员将危急值报告通知给相关医生、护士和其他需要参与处理的人员,确保他们能够及时采取行动。
危急值处理流程及制度
危急值处理流程及制度危急值是指在医学检验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或者紧急情况需要立即采取措施的结果。
危急值的处理流程及制度是医疗机构保证患者安全的重要环节之一、下面将介绍危急值处理的一般流程以及与之相关的制度。
一、危急值处理流程:1.危急值发现:医学检验过程中,当结果出现异常情况或者紧急情况时,需要尽快发现这些危急值。
一般来说,会有专门负责结果解读和报告的医生、实验室工作人员以及相关临床医生共同参与危急值的监测和识别。
2.确认危急值:医生或实验室工作人员首先要对异常结果进行核实,确保其属于危急值。
4.即时采取措施:接到危急值通知的临床医生需要立即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或紧急干预。
同时,还需要将处理情况记录在病历中,便于后续的追踪和分析。
5.追踪和分析:医疗机构需要追踪危急值的后续处理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此外,还需要分析危急值的发生原因,以及是否存在系统性问题。
通过对危急值的分析,医疗机构可以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二、危急值处理制度:1.危急值报告制度:医疗机构需要明确规定危急值的定义和影响范围,并建立相应的危急值报告准则和流程。
制定危急值报告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危急值的及时发现和及时处理,减少患者因此造成的损失。
2.危急值通知责任制:医疗机构应该明确相关人员在危急值通知过程中的责任。
通知责任制可以确保相关人员能够按时、快速地通知到临床医生,并使相关人员明确自己在危急值通知中需要承担的责任。
3.危急值记录与追踪制度:医疗机构需要建立完善的危急值记录与追踪制度。
即使经过及时处理,医疗机构也需要追踪危急值的后续情况,确保患者获得持续的医疗关怀。
4.危急值讨论与分析制度:医疗机构应该建立定期的危急值讨论与分析制度,对危急值发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这样可以不断优化危急值处理的流程,提高医疗机构的整体管理水平。
总结起来,危急值处理流程及制度对医疗机构来说至关重要。
危急值报告制度和工作流程
对于电子记录,应设置防止篡改的 机制,确保数据的完整性。
CHAPTER 05
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培训和实 施
培训计划和要求
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包括培训内容、时间、地点和师资等。
要求参与培训的人员了解和掌握危急值报告制度的相关规定和操作流程。
实施步骤和方法
确定危急值报告的指标和范围,以及报告的流程和责任人。
上级医生在接到报告后, 应立即组织会诊,根据会 诊结果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
科室主任
科室主任应监督本部门的 危急值报告制度执行情况 ,并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 效的治疗。
CHAPTER 03
危急值报告流程
报告程序
检测到危急值时, 检测人员应立即确 认并记录结果。
报告时应使用规定 的报告单,并详细 说明检测结果和危 急值的含义。
改进建议和措施
完善报告流程
针对报告流程中的薄弱环节进 行改进,如简化报告程序、明 确责任分工、加强部门间的沟
通协作等。
提高报告质量
加强报告的准确性、及时性和 完整性,通过培训和指导提高
报告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强化处理措施
制定更为科学、规范的处理措 施,确保危急值得到及时有效
的处理,提高整体效果。
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对于需要进一步追踪的情况, 应制定相应的追踪流程和责任 人。
追踪过程中应及时记录和处理 情况,确保追踪工作的顺利进 行。
CHAPTER 04
危急值报告的息、危急值项目、报告时间、报告医生等信息,要求清晰、准确。
电子记录
利用医院信息系统(HIS)或实验室信息系统(LIS)等电子平台,记录和存档危 急值报告的相关信息。
存档要求
长期保存
危急值报告的记录和存档应长期保存,以备后续查阅和处理。
危急值报告制度和工作流程
危急值报告制度和工作流程1危急值报告制度2危急值工作流程3相关责任人4监督与考核目录CONTENTS5相关文档和记录危急值报告制度定义和概念危急值:指可能危及患者生命或导致严重并发症的检验或检查结果危急值报告制度:医疗机构对危急值进行识别、报告和处理的制度目的:及时发现并处理危急值,保障患者安全报告流程:发现危急值后,立即报告临床医生,并记录在病历中报告范围01危急值定义:超出正常参考范围的检测结果02报告内容:患者基本信息、检测项目、检测结果、建议措施等03报告对象:临床医生、护士、检验科等04报告时间:检测结果出来后立即报告,必要时可多次报告03处理措施:主管医生根据危急值情况,采取相应处理措施04报告上级:主管医生将危急值报告上级医生或科室主任01发现危急值:医护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发现患者出现危急值报告医生:医护人员立即报告主管医生,并记录在病历中0205通知患者:根据病情需要,通知患者或家属危急值情况06记录存档:将危急值报告记录在病历中,并上传至医院信息系统危急值报告制度:医疗机构对危急值进行报告和处理的制度01报告方式:电话、短信、传真、电子病历系统等多种方式03报告时限要求:医疗机构应在发现危急值后立即报告,一般不超过1小时02报告内容:患者基本信息、危急值项目、检测结果、建议处理措施等04危急值工作流程登记和记录危急值报告:发现危急值后,立即报告给相关医生或护士记录危急值:在病历或护理记录中记录危急值,包括数值、时间、报告人等信息0102确认危急值:医生或护士确认危急值,并采取相应措施跟进和记录:对危急值进行持续监测,记录后续治疗和病情变化情况0304核实和确认收到危急值报告后,立即通知相关科室和医生确认危急值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确认患者病情和治疗情况确认是否需要紧急处理或转诊记录核实和确认过程,并上报相关部门汇报和通知发现危急值:医护人员发现患者检查结果异常,判断为危急值通知患者:医护人员通知患者或家属危急值情况,并建议进一步检查或治疗记录在案:医护人员将危急值情况记录在病历中,以便后续查询和追踪汇报上级:医护人员向科室负责人或上级医生汇报危急值情况处理和干预发现危急值:通过检测仪器或人工检查发现危急值01评估病情: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确定是否需要紧急处理03通知家属:通知患者家属,告知病情和紧急处理措施05报告危急值:将危急值报告给相关医生或护士02紧急处理:根据病情需要,进行紧急处理,如输血、输液等04记录和追踪:记录危急值处理过程,并对患者进行追踪和随访06相关责任人登记责任人负责收集和整理危急值报告01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02及时将报告提交给相关部门03跟进报告的处理情况和结果04协助相关部门进行危急值报告的调查和处理05核实和确认责任人记录人:负责记录危急值报告和处理情况的医务人员05监督人:负责监督危急值报告和处理情况的医务人员06审核人:负责审核危急值报告的医务人员03处理人:负责处理危急值报告的医务人员04报告人:负责发现和报告危急值的医务人员01接收人:负责接收和处理危急值报告的医务人员02汇报和通知责任人3 1245处理和干预责任人报告人:发现危急值的医务人员01处理人:负责处理危急值的医务人员03记录人:负责记录危急值处理情况的医务人员05审核人:负责审核报告的医务人员02干预人:负责实施干预措施的医务人员04监督人:负责监督危急值处理流程的医务人员06监督与考核监督机制01设立专门的监督部门,负责对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临床“危急值”报告及处理制度
临床“危急值”报告及处理制度一、定义二、目的三、实施流程1.发现临床“危急值”2.报告临床“危急值”3.接收临床“危急值”医疗机构内的各临床科室应设立专门的“危急值”接收和处理人员,并明确其职责和权限。
在接收“危急值”后,相关人员应立即进行确认,确保信息准确无误,并进行正确的记录。
4.处理临床“危急值”接收到临床“危急值”的临床科室应根据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并及时通知主治医师、责任医师等相关人员。
医疗机构应设立相应的紧急应对机制,确保“危急值”得到及时处理和干预。
5.随访和评价医疗机构应定期进行临床“危急值”报告及处理制度的评估和改进工作。
通过回顾和分析临床“危急值”的处理情况和效果,及时发现问题,改善管理流程,提高医疗质量。
四、相关问题在实施临床“危急值”报告及处理制度中,还存在着一些常见的问题,如:1.临床“危急值”识别标准不统一:不同医疗机构对“危急值”的定义和识别标准存在差异,导致不同步骤和流程的执行不一致。
2.报告和传递的延误:由于工作繁忙、沟通不畅等原因,存在临床“危急值”报告和传递的延误,影响医疗干预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3.处理方案不明确或不足:在面对临床“危急值”时,医务人员可能缺乏明确的处理方案,导致干预不及时或不合理。
4.责任和权限不明确:在临床“危急值”处理过程中,医务人员的责任和权限可能存在模糊的情况,影响对患者的及时干预。
综上所述,临床“危急值”报告及处理制度是确保患者安全的一项重要制度。
通过明确“危急值”的定义、建立有效的报告和处理流程,以及解决相关问题,可以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风险,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
危急值报告制度与处置流程
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为加强对临床危急值的管理,确保将危急值及时报告临床医师,以便临床医师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确保患者的医疗安全,杜绝患者意外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一)危急值是指检验、检查结果与正常预期偏离较大,当出现这种检验、检查结果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危险边缘,临床医生如不及时处理,有可能危及患者安全甚至生命,这种可能危及患者安全或生命的检查数值称为危急值。
(二)各医技科室(医学影像科、检验科、心电图、内窥镜、病理科等)和临床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各种危急值项目的危急值范围及其临床意义。
(三)危急值报告制度1. 检验科危急值报告(1)确认室间质控和室内质控在控,确认标本合格,确认操作正确,确认仪器工作正常。
(2)核实标本信息(包括患者姓名、科室、床位、诊断、检测项目等)正确。
(3)在确认检测系统正常情况下,立即复检(同一标本,同一机器、同一试剂)并审核。
(4)复检结果无误后,对于出现危急值的患者,操作者应及时与临床联系。
10 分钟内电话通知相应诊室或临床科室医护人员。
(5)尽快将书面报告送达相应科室或病区,必要时应通知临床重新采样。
2. 心电图室危急值报告(1)检查人员发现危急值时,在排除伪差的情况下核实信息(包括患者姓名、科室、床位、诊断、检测项目等),10 分钟内将危急值通知相关临床科室。
(2)如危急值与患者病情不相符,检查人员须积极主动及时与临床沟通,或进一步检查, 以保证诊断结果的真实性。
3. 医学影像科危急值报告(1)检查人员发现危急值情况时,首先要确认检查设备是否正常,操作是否正确,在确认检查过程无异常的情况下,核实患者基本信息,10 分钟内通知相应临床科室医护人员危急值结果。
(2)积极与临床沟通,为临床提供技术咨询,必要时进一步检查,保证诊断结果的真实性。
4. 病理科危急值报告(1)病理科工作人员发现危急值情况时,检查(验)者首先要确认核查检验标本是否有错,标本传输是否有误、标本检查及切片制作过程是否正常,操作是否正确。
危急值报告制度与处置流程
主讲人:杨玉丽
危急值报告制度与处置流程
定义:危急值 ”(Critical Values)是指某项
或某类检验、检查异常结果,而当这种检验、检查 异常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 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 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 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
危急值处理程序 7、门急诊患者出现危急值,如危及生命时 由各检查部门直接电话通知相关科室首诊 医师,有首诊医师负责落实进一步处理。
报告流程
医技部门系统提示危急值
医技人员确认无误后立即电话通 知临床科室
医护人员确认患者信息无误后记录 并立即通知主管/值班医师
记录 正常
有疑问
复查
医师立即处理患者,并记录,追踪
危急值处理程序 4、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接到危急值时,如 果认为该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病情不相符, 进一步对患者进行检查;必要时,应重新 检查或留取标本送检,进行复查。若该结 果与临床相符,立即采取处理措处理程序
5、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需及时将处理措施 记录于病程中。 6、危急值检查结果仍应按正常途径发放至 临床科室。
仍为危险值
救机会。
危急值报告制度与处置流程 报告目的:临床能够及时、正确获得危急 生命的检查(验)、影像等结果,赢得救 治时间,保证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与 处理。
危急值处理程序 1 、医技人员发现“危急值”时,检查者首 先要确认仪器、设备和检查过程是否正确, 操作是否正确;核查标本是否有错;检验 项目质控、定标、试剂是否正常;仪器传 输是否有误。
危急值处理程序 2、医技人员确认检查过程无异常时,立即 电话通知临床“危急值”结果,并在《危 急值报告登记本》上逐项做好“危急值” 报告登记,记录内容包括检查日期、科室、 床号、患者姓名、住院号、检查项目、复 查结果、电话接听人的姓名和联系时间、 报告人的姓名、备注等项目
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和程序
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和程序一、临床危急值的定义二、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1.组织机构:医院或临床实验室等医疗机构应设立相应的质控科室,负责制定和管理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
2.制度标准:医疗机构应参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专业标准(如《医疗质量管理规范》等),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
3. 危急值范围:根据患者的生命和健康状况,医疗机构应明确危急值的范围及其对应的指标或结果。
例如,血红蛋白浓度低于50g/L、血糖浓度低于2.0 mmol/L等。
4.危急值登记: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危急值登记系统,记录所有报告的危急值情况,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危急值发现时间和报告时间、报告人等。
5.危急值报告流程:医疗机构应明确危急值报告的流程,包括危急值的发现、报告、确认、通知以及处理和追踪等。
6.报告人员:医疗机构应选拔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的医务人员担任危急值的报告人员,并进行相应的培训和资质认证。
8.报告响应:医务人员在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应及时响应,确认和处理危急值,并将处理结果及时报告给相关人员。
9.跟踪追踪:医疗机构应建立危急值的跟踪追踪机制,对患者的危急值情况进行追踪,确保危急值的处理和处置的效果。
10.报告分析:医疗机构应定期对危急值报告情况进行汇总和分析,评估制度的有效性,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三、临床危急值报告程序1.危急值发现:由医学检验和临床诊疗等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在进行检验或诊疗过程中发现患者的指标或结果超出正常范围时,应立即判断是否为危急值。
2.报告责任人:医生或医学检验师等相关人员应立即将危急值情况报告给负责危急值报告的人员,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处理。
3.报告确认:负责危急值报告的人员应确认危急值的准确性,并记录在危急值登记系统中。
4.通知处理:负责危急值报告的人员应立即通知相关医务人员,并告知危急值的具体情况和处理方法。
5.处理结果报告:相关医务人员在处理危急值后,应向负责危急值报告的人员报告处理结果,包括采取的措施和效果等,并记录在危急值登记系统中。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危急值(Critical value)是指在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立即应采取行动的结果或值,临床医生必须在第一时间内接到报告,以便给予及时的治疗和干预。
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和生命,医院在实际工作中建立了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
一、危急值报告制度危急值报告制度是指针对各临床科室中可能出现的危急值,通过信息系统建立报告渠道,保障患者的实时干预。
(一)建立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意义建立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意义在于,保证医务人员及时得到危急值的检验结果,迅速采取适当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危害患者生命的风险。
近年来,由于医药技术不断进步,医疗设备的更新换代,临床试验和病例分析的积累,对大量的临床检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出现危急值的情况时有发生。
如果不建立危急值报告制度,就会造成诊断延误,甚至对患者造成无法想象的危害。
因此,建立危急值报告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制定危急值报告制度的要求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医院的正常运转,制定危急值报告制度必须遵循一定的要求:1. 危急值必须与临床病情相符合。
2. 危急值应该是自动化生成的,能够实时通报临床医生。
3. 危急值报告制度必须对应临床科室常见情况,制订相应的共同业绩参考值和预警值。
4. 危急值报告应由专业人员验证,确保其真实准确。
5. 建立危急值沟通机制、传递流程和跟踪措施,完成一系列的危急值报告操作。
6. 应制定相应的改进方案和监测流程,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和质量意见收集。
二、危急值报告流程危急值一旦通知临床医生,必须在最短时间内迅速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护理人员要动快手脚、迅速行动,而医生得到危急值4分钟之内应当进行回复。
危急值报告的流程应当是一种联系和联动的机制,确保危急值通知的实时性和及时性。
(一)危急值的发布当临床检验出现危急值时,检验科应当立即通知临床医生。
具体步骤如下:1. 检验科人员应当在获取危急值结果时,立即以语音或电话形式通知医生,同时向确认单填写危急值的内容,准确无误。
危急值报告制度,危急值报告处理流程.“危急值”报告流程,“危急值”处理流程
1、危急值报告制度2、危急值报告、处理流程一、危急值报告制度1、“危急值”是指辅助检查结果与正常值偏离较大(或为危险状况),当这种检查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此时如果临床医生能及时得到检查结果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可能出现严重后果,甚或失去最佳抢救机会,危及生命。
2、各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发现“危急值”后,检查(验)者首先要迅速确认仪器、设备和检查过程是否正常,操作是否正确;核查检验标本是否有错,检验项目质控、定标、试剂是否正常,仪器传输是否有误。
在确认检查(验)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应立即报告送检的临床科室,不得瞒报,漏报或延迟报告,并详细做好相关记录。
3、临床科室医务人员在接到“危急值”电话报告后,必须严格按照登记表的内容认真填写,同时及时通知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
4.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如果认为该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病情不相符,应关注标本留取情况,必要时重新留取标本送检进行复查或进一步对病人进行检查。
若该结果与临床相符,结合临床情况立即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同时及时报告上级医师或科主任。
5.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接受到危急值报告后,需在2小时内在病历中记录接收到的“危急值”报告结果和所采取的相关诊疗措施。
6.检验科出现危急值情况时,必要时应重复检测标本或重新采样,遇疑难、重大病例时应保留标本备查。
7、临床医生在更改治疗方案、实施抢救措施前,应及时与患方沟通,并记载于病程记录中。
8.检查(验)科室在电话报告“危急值”给临床科室医务人员后,接收者必须规范、完整地记录相关信息,复述一遍经对方确认后方可提供给医师使用。
9.“危急值”报告科室包括:检验科(血库)、放射科、CT及磁共振室、超声科、特检科、心电图室等医技科室。
10.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发现体检或门、急诊患者检查(验)出现“危急值”情况,应及时通知体检的医生或门、急诊医生,由体检医生或门、急诊医生及时通知病人或家属取报告并及时就诊;一时无法通知病人时,应及时向门诊部、医务部报告,或向总值班报告。
危急值报告及处理流程
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及处理流程当危急值检验、检查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验、检查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为此,我们特制定以下报临床危急值报告及登记制度。
患者“危急值”报告程序及登记制度:(1)患者“危急值”报告程序①医务人员发现“危急值”情况时,首先要确认检验过程是否正常,核查标本是否有错,仪器传输是否有误;②医护人员接到“危急值”报告电话后,详细、规范登记,立即派人取回报告,并及时将报告交值班医生。
值班医生接报告后,应立即结合临床情况迅速采取相应措施,需讨论、会诊者,及时通知上级医师、科主任甚至医务科。
事后及时记录处置细节。
③管床医生需6小时内在病程中记录接收到的“危急值”报告结果和诊治措施。
(2)登记制度“危急值”报告与接收遵循“谁报告,谁登记。
谁接收,谁记录”的原则。
科室应建立检查(验)“危急值”报告登记本,对“危急值”处理的过程和相关信息做详细记 录。
(3)质控与考核临床、医技科室要认真组织学习“危急值”报告制度,人人掌握“危急值”报告项目与“危急值”范围和报告程序。
科室要有专人负责本科室“危急值”报告制度实施情况的督察,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危急值报告及处理流程附:危急值项目与范围表超声科:急性外伤见大量腹腔积液、疑似肝脏、脾脏或肾脏等实质脏器破裂的危重病人。
辅助科室发现并确认危急值 电话通知本病区值班人员接收电话报告并记录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迅速采取相应措施记录处置细节上级医师、科主任. 必要时上报医务科决定方案,采取措施大量心包积液考虑心包填塞的病人。
怀疑宫外孕破裂并腹腔内大出血。
主动脉夹层及破裂的病人。
前置胎盘合并大出血。
胎盘早剥的病人。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医学影像检查:(1)中枢神经系统:①严重的颅内血肿、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急性期;②硬膜下/外血肿急性期;③脑疝、中线结构移位超过Icm>急性重度脑积水;④颅脑CT或MRI扫描诊断为颅内急性大面积脑梗死(范围达到一个脑叶或全脑干范围或以上);⑤脑出血或脑梗塞复查CT或MRI,出血或梗塞程度加重,与近期片对比超过15%以上;⑥耳源性脑脓肿。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为了确保医疗机构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危急值情况,减少病人的风险和医疗纠纷,建立了危急值报告制度和相应的流程。
以下是一种典型的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包括定义危急值、报告人员、接收人员、报告渠道、报告内容及处理流程等方面的要点。
一、危急值的定义危急值是指在医学检验过程中发现的可能对病人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危害的检验结果,即时通知相关医务人员需要立即采取措施处理的情况。
二、报告人员1.检验科医师/技师:负责检验过程中对危急值的筛查和检验结果的判读。
2.报告医师/临床医生:负责接收并处理危急值情况,根据病情判断是否需要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3.护理人员:负责记录危急值的日志,保留相关资料和处理记录。
4.管理人员:负责监督和审阅危急值报告的合规性和及时性。
三、接收人员1.临床医生:危急值通知会直接发送给患者的主治医生或者接班医生。
2.医疗安全科主任:危急值通知同时发送给医疗安全科主任,以便做后续的跟进和处理。
3.急救中心/急诊科主任:如危急值是在急诊就诊过程中发现,则需及时汇报给急诊科主任。
四、报告渠道1.系统自动报告:检验仪器连接到医院信息系统,可以自动发出危急值报警,并发送给相关人员。
3.电子邮件:将危急值报告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相关人员,可作为备份和记录。
五、报告内容1.病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门诊号等。
2.检验结果:详细描述危急值的检验结果,包括数值、单位、参考范围等。
3.报告时间:标注危急值发现的确切时间。
4.发现人员:记录发现该危急值的人员姓名或者工号。
5.报告人员:记录实际进行危急值报告的人员姓名或者工号。
六、处理流程1.检验过程中危急值发现:当检验过程中发现危急值时,检验科医师/技师负责筛查和判读,确认危急值后立即向报告医师/临床医生报告。
4.相关记录和报告:危急值处理完毕后,护理人员负责记录相关内容和处理过程,并保留相关资料作为备案和分析参考。
以上是一种典型的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的简要描述,不同医疗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医技科室“危急值”报告制度和处理流程
医技科室“危急值”报告制度和处理流程一、引言医技科室“危急值”报告制度和处理流程旨在规范医技科室在发现患者检查结果出现危急值时的报告、处理和跟踪工作,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本制度和流程适用于医技科室的所有工作人员。
二、危急值的定义危急值是指患者检查结果超出正常范围,可能导致患者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的数值。
危急值的范围根据不同检查项目、设备、实验室标准及患者具体情况确定。
三、危急值报告制度1. 报告原则(1)及时性:发现危急值后,应立即报告值班医师或上级医师。
(2)准确性:报告时应确保危急值的准确性,避免因误报导致不必要的恐慌或延误治疗。
(3)完整性:报告时应提供患者基本信息、检查项目、危急值、报告时间等相关信息。
2. 报告流程(1)发现危急值: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在检查、检测过程中,发现患者检查结果出现危急值时,应立即停止操作,核实检查结果。
(2)报告值班医师:工作人员核实危急值后,应立即电话报告值班医师,报告内容包括患者姓名、住院号、检查项目、危急值、报告时间等。
(3)值班医师处理:值班医师接到报告后,应立即查看患者病历,了解患者病情,并根据危急值情况给予相应处理。
(4)报告上级医师:如值班医师无法处理,应及时报告上级医师。
上级医师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赶到现场,指导处理。
(5)跟踪处理:值班医师或上级医师处理后,应跟踪患者病情,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确保患者安全。
3. 报告记录医技科室应建立危急值报告记录本,记录内容包括患者姓名、住院号、检查项目、危急值、报告时间、报告人、处理措施等。
报告记录应保存至少2年。
四、危急值处理流程1. 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值班医师或上级医师应立即查看患者病历,了解患者病情。
2. 根据危急值情况,给予以下处理:(1)紧急处理:如患者病情危重,应立即给予紧急处理,包括药物治疗、紧急抢救等。
(2)会诊:如患者病情复杂,需要多学科协作,应及时组织相关科室会诊。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一、引言。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质量管理的不断完善,危急值报告制度在临床医疗工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建立科学规范的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对于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进行详细介绍。
二、危急值报告的定义。
危急值是指在临床检验中发现的,可能对患者造成严重危害的异常结果。
这些异常结果可能导致患者的健康状况急剧恶化,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及时准确地报告和处理危急值成为医疗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三、危急值报告制度的重要性。
建立科学规范的危急值报告制度,对于医疗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及时报告和处理危急值可以有效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的安全。
其次,危急值报告制度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加强医患沟通,提升医院的整体形象和信誉。
最后,建立科学规范的危急值报告制度,有助于提高医务人员的责任意识和紧急处理能力。
四、危急值报告制度的主要内容。
1. 危急值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检验项目和临床意义,危急值可以分为生命威胁性危急值和非生命威胁性危急值两大类。
生命威胁性危急值是指可能导致患者生命受到威胁的异常结果,如严重低血糖、高钾血症等;非生命威胁性危急值是指虽然不会直接危及患者生命,但也可能对患者造成严重不良后果的异常结果,如高度贫血、严重肝功能异常等。
2. 报告责任人的确定。
医疗机构应该明确危急值报告的责任人,该责任人需要具备较高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准确判断危急值的严重性,及时向医生和患者报告,并提出处理建议。
3. 报告流程的规范。
医疗机构需要建立完善的危急值报告流程,明确危急值的报告方式、报告时间、报告内容等具体要求。
同时,还需要建立健全的危急值报告记录和归档制度,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 报告结果的处理。
医疗机构应该建立健全的危急值处理机制,明确各种危急值的处理流程和责任人,确保及时有效地处理危急值,并向患者和家属做出必要的解释和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急值”项目及报告范围
检验 “危急值”报告项目和警戒值
英文缩写 单位 低值 高值
项目名称
白细胞计数
血小板计数 血红蛋白 血球蛋白
WBC
PLT HB Hct
*10 9/l
*10 9/l g/l %
2.5
30 50 15
30
800 200 60
“危急值”项目及报告范围
项目名称 英文缩写 单位 低值 高值
“危急值”报告程序
住院病人“危急值”报告程序 1、医技人员发现“危急值”情况时,检查 (验)者首先要确认检查仪器、设备和检验过 程是否正常,核查标本是否有错,操作是否正 确,仪器传输是否有误,在确认临床及检查 (验)过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才可以将 检查(验)结果发出,立即电话通知病区医护 人员“危急值”结果,同时报告本科室负责人 或相关人员,并做好“危急值”详细登记。
“危急值” 登记制度
“危急值”报告与接收均遵循“谁报告 (接收),谁记录”原则。各临床科室、 医技科室应分别建立检查(验)“危急 值”报告登记本,对“危急值”处理的 过程和相关信息做详细记录,
危急值临床应用的意义
增强了检验工作者的责任心:危急值制 度的建立促进了检验工作者对异常结果 及时进行分析复查,并及时与临床医生 联系。减少了懒散情绪,加强了检验工 作者的主动性,责任心。
“危急值”报告制度的目的
医技科室及时准确的检查、检验报告可 为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及时 的诊疗服务
“危急值”项目及报告范围
(一) 心电检查“危急值”报告范围: 1、心脏停搏; 2、急性心肌缺血; 3、急性心肌损伤; 4、急性心肌梗死; 5、致命性心律失常: ①心室扑动、颤动; ②室性心动过速; ③多源性、RonT型室性早搏; ④频发室性早搏并Q-T间期延长; ⑤预激综合征伴快速心室率心房颤动; ⑥心室率大于180次/分的心动过速; ⑦二度II型及二度II型以上的房室传导阻滞; ⑧心室率小于40次/分的心动过缓; ⑨大于2秒的心室停搏
“危急值”项目及报告范围 来自
7、 超声发现: ①急诊外伤见腹腔积液,疑似肝脏、脾脏或肾脏 等内 脏器官破裂出血的危重病人; ② 急性胆囊炎考虑胆囊化脓并急性穿孔的患者; ③考虑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④怀疑宫外孕破裂并腹腔内出血; ⑤晚期妊娠出现羊水过少并胎儿呼吸、心率过快; ⑥心脏普大并合并急性心衰; ⑦大面积心肌坏死; ⑧大量心包积液合并心包填塞。
危急值临床应用的意义
增强了服务临床的意识与沟通,当出现 危急值并复查无误后,检验人员必须第 一时间与临床科室联系沟通,增加了检 验拉与临床的沟通机会,变被动为主动。 重要的是,由于我们及时沟通使一些患 者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求治。
危急值临床应用的意义
加强与护理部的沟通:标本留取质量的 好坏,直接决定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有 些标本的危急值的出现,是由于标本留 取过程中存在问题造成的。为避免此类 情况发生,检验科必须加强与护理中心 的沟通,从源头解决标本质量问题。同 时,临床实验室也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和 培训护士如何正确留取标本
血浆凝血酶 原时间 活化部分凝 血时间 纤维蛋白原
PT APTT Fg
秒 秒 g/l 1
60 70 8
项目名称
胆红素
肌酐
“危急值”项目及报告范围 英文缩写 单位 低值 高值
STB
Cr
umol/l
umol/l
307.8
530
尿素氮
血氨
BUN
NH3
mmol/l
umol/l
35.7
175
白蛋白
血糖
ALB
“危急值”项目及报告范围 英文缩写 单位 低值 高值
CK CKMB CTnⅠ u/l u/l ng/ml 500 80 1
肌酸激酶
肌酸激酶同工 酶 肌钙蛋白Ⅰ
肌红蛋白
MyO
ng/ml
90
“危急值”项目及报告范围
项目名称 英文缩写 单位 低值 高值
血气分析 血液酸碱度 动脉二氧化 碳分压 动脉血氧分 压 碳酸氢盐 PH Pco2 Po2 hco3ˉ mmol/l kpa kpa 7.25 2.66 5.985 10 40 7.55 7.98
“危急值”报告程序
2、临床医生和护士在接到“危急值”报告电 话后,如果认为该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病情不相 符或标本的采集有问题时,应重新留取标本送 检进行复查。如结果与上次一致或误差在许可 范围内,应在报告单上注明“已复查”,检验 科应重新向临床科室报告“危急值”,临床科 室应立即派人取回报告,并及时将报告交管床 医生或值班医生。管床医生或值班医生接报告 后,应立即报告上级医生或科主任,并结合临 床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危急值”项目及报告范围
4、循环系统: ①心包填塞、纵隔摆动; ②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5、消化系统: ①食道异物; ②消化道穿孔、急性肠梗阻; ③急性胆道梗阻; ④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⑤肝脾胰肾等腹腔脏器出血 6、颌面五官急症: ①眼眶内异物; ②眼眶及内容物破裂、骨折; ③颌面部、颅底骨折。
“危急值”报告程序
门、急诊病人“危急值”报告程序 门、急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如疑有可能存在“危急 值”时,应详细记录患者的联系方式;在采取相关治 疗措施前,应结合临床情况,并向上级医生或科主任 报告,必要时与有关人员一起确认标本采取、送检等 环节是否正常,以确定是否要重新复检。医技科室工 作人员发现门、急诊患者检查(验)出现“危急值” 情况,应及时通知门、急诊医生,由门、急诊医生及 时通知病人或家属取报告并及时就诊;一时无法通知 病人时,应及时向门诊部、医务科报告,值班期间应 向总值班报告。必要时门诊部应帮助寻找该病人,并 负责跟踪落实,做好相应记录。医生须将诊治措施记 录在门诊病历中。
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 及处理流程
“危急值”的定义
“危急值”的定义:“危急值”通常指某 种检验、检查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 能已处于危险边缘。此时,如果临床医 师能及时得到检查信息,迅速给予有效 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可能挽救患者生命; 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危及患者 安全甚至生命,这种有可能危及患者安 全或生命的检查结果数值称为“危急 值”。
“危急值”报告程序
3、管床医生需6小时内在病程中记录接 收到的“危急值”报告结果和诊治措施。 接收人负责跟踪落实并做好相应记录。
“危急值”上报流程图
“危急值”上报流程图
“危急值”报告程序
体检中心“危急值”报告程序 医技科室检出“危急值”后,立即打电 话向体检中心相关人员或主任报告。体 检中心接到“危急值”报告后,需立即 通知病人速来医院接受紧急诊治,并帮 助病人联系合适的医生,医生在了解情 况后应先行给予该病人必要的诊治。体 检中心负责跟踪落实并做好相应记录。
“危急值”项目及报告范围
(二)医学影像检查“危急值”报告范围: 1、中枢神经系统: ①严重的颅内血肿、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急性期; ②硬膜下/外血肿急性期; ③脑疝、急性脑积水; ④颅脑CT或MRI扫描诊断为颅内急性大面积脑梗死(范围达到一个 脑叶或全脑干范围或以上); ⑤脑出血或脑梗塞复查CT或MRI,出血或梗塞程度加重,与近期片 对比超过15%以上。 2、脊柱、脊髓疾病:X线检查诊断为脊柱骨折,脊柱长轴成角畸形、 锥体粉碎性骨折压迫硬膜囊。 3、呼吸系统: ①气管、支气管异物; ②液气胸,尤其是张力性气胸; ③肺栓塞、肺梗死
g/l
100
Bs
mmol/l
2.2
22.2
“危急值”项目及报告范围
项目名称 英文缩写 单位
mmol/l mmol/l mmol/l mmol/l u/l
低值
高值
6.2 160 3.5 5 正常3倍以上
血钾 血钠 血钙 血乳酸 血淀粉酶
K Na Ca LAC AMY
2.8 120 1.75
项目名称
“危急值”报告制度的目的
“危急值”的目的:第一时间将某一病人 的某一项目或几项检验、检查“危急值” 通知临床,引起医务人员的足够重视, 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医疗安全, 维护生命安全。
“危急值”报告制度的目的
“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制定与实施,能有 效增强医技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责任心, 提高医技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增强医 技人员主动参与临床诊断的服务意识, 促进临床、医技科室之间的有效沟通与 合作。
危急值临床应用的意义
提高检验工作者理论水平和临床实验室的学科 地位:临床实验室的作用是为临床科室提供及 时、可靠的检验信息。当出现危急值后,检验 人员将结合临床诊断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是 一个学习的过程,长期坚持下去,会提高检验 工作者的诊断水平扩主动参与临床诊断的意识, 由于危急值制度的建立,临床医生大大减少了 对检验工作的抱怨。增加了对我们的理解和信 任,临床实验室的地位得到了提高,检验医学 提到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