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
成都东部新区方案
成都东部新区方案第1篇成都东部新区方案一、项目背景成都东部新区位于成都市东部,地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核心位置,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为响应国家战略,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特制定本方案。
二、发展目标1. 构建具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经济增长新引擎。
2. 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
3. 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形成区域科技创新高地。
4.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区域互联互通水平。
三、实施方案1. 产业结构优化(1)发展主导产业:聚焦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领域,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吸引优质企业入驻。
(2)产业协同: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紧密合作,形成产业生态圈,提高产业附加值。
2. 城市建设与规划(1)空间布局: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障土地资源合理利用。
(2)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承载能力和运行效率。
(3)生态环境保护:严格保护生态环境,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提高城市绿化水平。
3. 创新驱动(1)科技创新: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2)人才引进与培养: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为新区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4. 社会事业(1)教育:加大教育资源投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2)医疗: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满足居民就医需求。
(3)文化体育:丰富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提高居民文化生活品质。
5. 民生保障(1)就业: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就业质量和水平。
(2)社会保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确保群众基本生活。
(3)住房保障: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满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需求。
四、政策保障1. 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企业投资兴业。
2. 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政策支持。
3. 完善新区政策体系,确保政策执行力度。
(推荐)国家发改委发布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附高清规划图
国家发改委发布《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附高清规划图2011-06-07 来源:成都日报根据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国务院要求,国务院及相关部门制定了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
成渝经济区位于长江上游,地处四川盆地,北接陕甘,南连云贵,西通青藏,东邻湘鄂,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城镇、产业集聚区,是引领西部地区加快发展、提升内陆开放水平、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支撑,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为进一步加快成渝经济区发展,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
本规划范围包括重庆市的万州、涪陵、渝中、大渡口、江北、沙坪坝、九龙坡、南岸、北碚、万盛、渝北、巴南、长寿、江津、合川、永川、南川、双桥、綦江、潼南、铜梁、大足、荣昌、璧山、梁平、丰都、垫江、忠县、开县、云阳、石柱31个区县,四川省的成都、德阳、绵阳、眉山、资阳、遂宁、乐山、雅安、自贡、泸州、内江、南充、宜宾、达州、广安15个市,区域面积20.6万平方公里。
规划期为2011至2015年,展望到2020年。
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成都第二机场.加快铁路建设。
加强对外铁路大通道建设,构筑以重庆、成都为枢纽,成兰、兰渝、成都—马尔康、成都—康定、西(宁)成铁路为主干线的西北向通道,襄渝、郑万和西(安)成铁路为主干线的东北向通道,渝利、万宜铁路为主干线的东向通道,渝怀、渝黔、隆黄、成贵铁路为主干线的东南向通道,成昆、渝昆铁路为主干线的西南向通道的放射状铁路网。
打通重庆、成都至兰州、西安、郑州、武汉、长沙、贵阳、昆明等周边省会城市的快速铁路通道。
加强区域内城际轨道和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重点建设成渝、渝万、成绵乐客运专线。
完善公路网络。
加快公路通道建设,加强与周边省区公路连接,强化对西部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重点建设重庆沿长江、万州—城口往西安、重庆—宜宾往昆明、广安—丰都往务川、万州—达州往西安、万州—利川、成都—自贡—泸州往赤水、宜宾往攀枝花、成都—德阳—南部往巴中、绵阳往西宁等方向的公路通道建设。
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发展全文细则公布
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发展全文细则公布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进程中,成渝经济区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经济增长极,成渝经济区的规划与发展备受关注。
近日,成渝经济区的区域规划发展全文细则正式公布,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
本文将对成渝经济区的区域规划发展全文细则进行探讨,以及其对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首先,成渝经济区的区域规划发展全文细则的公布标志着该经济区的进一步发展与规划。
成渝经济区自2008年获批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如今,成渝经济区的区域规划发展全文细则的公布,将进一步明确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与重点。
根据全文细则的内容,成渝经济区将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
这一规划旨在打造成渝经济区的核心竞争力,推动该地区经济的升级与转型。
同时,全文细则还提出了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物流效率,努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等具体举措。
这些政策的出台将为成渝经济区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与保障。
其次,成渝经济区的区域规划发展全文细则对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中国西部地区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相对于东部地区而言,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结构仍存在一定差距。
而成渝经济区作为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极,其规划与发展对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与带动作用。
成渝经济区的区域规划发展全文细则将引导该地区的产业升级与转型,推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升西部地区的经济竞争力。
同时,该规划还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物流效率,改善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资源与资本向西部地区流动。
这些举措将有助于缩小东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促进中国经济的协调发展。
此外,成渝经济区的区域规划发展全文细则的公布也给投资者带来了机遇与挑战。
成渝经济区作为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极,其市场潜力巨大,投资领域广阔。
对于有意投资于成渝经济区的企业而言,应该结合全文细则的要求,寻找到与成渝经济区规划相契合的投资项目,抓住市场机遇,提升自身竞争力。
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成渝双城经济圈
虽然成渝双城经济圈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面 临一些挑战和机遇。一方面,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国内经济发 展进入新常态,成渝双城经济圈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 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另一方面,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 加速推进,成渝双城经济圈需要抓住机遇,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壮大
势互补与互利共赢
二是加快推进科技创 新和人才培养,提升 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
力
三是注重生态环境保 护与绿色发展,推动 经济与生态环境相得
益彰
四是深化开放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
合作
五是优化营商环境, 吸引更多国内外投资
和优质资源聚集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 相信成渝双城经济圈 的区域经济发展和产 业布局将迎来更加美
4.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 的投入,严格落实环 保政策法规。推动绿 色低碳发展,鼓励企 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 和环保设备。加强生 态修复和环境治理, 提升环境质量
政策建议
政策建议
5.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乡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城乡产业融合发展,鼓励城市资本 、技术、人才等资源向农村流动。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促进土地资源优化 配置
在中国,成渝双城经济圈作为 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对于 推动西部大开发、促进全国区
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将就成渝双城经济圈的 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进行
深入分析
成渝双城经济圈概述
成渝双城经济圈概述
1
成渝双城 经济圈概 2
述
3
成渝双城经济圈位于中国西南部,包括成都市和重庆 市主城九区
该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具备发展经 济的良好基础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研究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存在以下问题 旅游产品单一,缺乏多样性和创新性;
缺乏有效的营销和推广手段,知名度不高;
社会参与度低,缺乏共建共享的意识。
04
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的战略规划与实施 路径
制定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的战略规划
确定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的目标
要点三
创新金融服务
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为文化 旅游企业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支 持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05
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的重点任务与保障 措施
推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
文化旅游资源整合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实现资源共 享、优势互补,提升文化旅游的整体竞争力。
文化与旅游的有机融合
03
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现状分析
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的概念及内涵
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是指将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以实现文 化传承与旅游体验相互结合、共同发展的过程。
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的内涵包括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旅游产品的设计与推广 、社会参与与共建等方面。
国内外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现状
文化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成渝地区文化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增加值逐年增长,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 要力量。
文化旅游品牌影响力提升
通过多年的营销推广,成渝地区文化旅游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 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研究不足与展望
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不足
文化旅游产品创新不足
尽管成渝地区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但 目前开发程度仍然较低,许多景点和文化遗 产尚未得到充分的挖掘和保护。
08
参考文献
成渝经济圈
成渝经济圈求助编辑百科名片成渝经济圈是西部人口最为稠密、产业最为集中、城镇密度最高的区域。
以成渝高速公路为轴线,其北翼、中轴和南翼,分布着成都、遂宁、南充、合川、简阳、资阳、内江、永川、自贡、宜宾、泸州、江津、重庆等城市,构成了成渝经济圈形成和发展的城市群及交通网络载体。
目录基本信息成渝经济圈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发展方向欢喜冤家的合作可能不打无准备的仗丰富的资源差距与优势西部的机遇和挑战国土面积的优势交通瓶颈的障碍成渝城市群成渝核心城市-—成都市成渝核心城市-—重庆主城成渝北弧中心城市-—遂宁市成渝南弧中心城市—-内江市成渝几何中心城市-—安岳成渝利益冲突问题具体概况展开基本信息成渝经济圈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发展方向欢喜冤家的合作可能不打无准备的仗丰富的资源差距与优势西部的机遇和挑战国土面积的优势交通瓶颈的障碍成渝城市群成渝核心城市——成都市成渝核心城市—-重庆主城成渝北弧中心城市——遂宁市成渝南弧中心城市—-内江市成渝几何中心城市-—安岳成渝利益冲突问题具体概况展开编辑本段基本信息地图成渝两市在经济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成都在科技、金融、商贸、文化教育方面优势明显,对成都平原地区的中小城市起着重要的辐射与带动作用.重庆制造业基础雄厚,工业水平较高,又是西南交通枢纽和贸易口岸,向东可与武汉城市群相接,向南经过西南出海通道与南(宁)贵(阳)昆(明)经济区紧密相连,成为西南地区连接华中、华南地区的枢纽。
成渝地区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地理区域早已存在,但作为一个经济区域却至今尚待进一步成长,成渝这一对双子星城始终难以融合为一体。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成渝两市并未凭借地理相邻、优势互补、交通顺畅的有利条件形成密切的分工合作关系,竞争远大于合作,离散远大于聚合。
经济上的分离使成渝两市只能孤军奋战,彼此都丧失了很多发展机遇。
与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圈相比,成渝经济圈的特征和优势不够突出有其历史、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原因。
成渝经济区概念
成渝经济区概念以重庆和成都为核心的区域辐射图商报图形徐侨唯制“十五”末开始筹划编制的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终于在“十二五”伊始上升为国家战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1年3月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
首提支持重庆建国际大都市“规划内容,非常具体。
40个重要定位,为重庆量身未来。
”杨庆育说,分别是5大战略定位,8大综合性定位,22个产业定位,以及5个特色定位。
目前重庆已被确定为国家5大中心城市,和北京、上海、天津、广州齐名,现在进一步得到了强化。
杨庆育说,规划里边有这样一段原话,首次提出要把重庆建设为国际大都市:充分发挥直辖市的体制优势和辐射集聚作用,高起点建设两江新区,推动国家级创新城市建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完善城市功能,建设宜居、畅通、森林、平安、健康重庆,打造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国际大都市。
支持重庆制造飞机重庆以后要制造飞机,规划中已经明确提出,重庆要建设国家民用航空基地。
杨庆育说,重庆有巴山仪器厂等技术雄厚的配套企业,并与意大利一公司签订了直升机合作项目的框架协议,因此在重庆布局是完全有条件的。
并且,在产业门类设置上,大飞机项目在上海、天津,支线飞机在西安,西南地区还没有飞机项目,因此该项目布局在重庆,对提高重庆的产业竞争力很有好处。
杨庆育谈到,国家确立的40个重要定位,共涉及到重大项目有83个。
其中,重点产业36个,基础设施29个,社会事业18个,带给重庆总投资估计5000亿元左右。
重点产业有风电、轨道交通、数字机床、特高压变电设备、长安汽车、富士康芯片、直升机部件等等。
允许先行先试万州建保税港区“规划带给重庆的,还有一批高含金量的政策。
”杨庆育说,共有40多条重大利好政策。
在内陆开放基地方面,总体赋予重庆先行先试的政策,打造“一江两翼三洋”通道;万州建保税港区等。
统筹城乡发展方面,有4项政策:形成以主城为中心、区域中心为支撑的城市群,支持万州、江津、合川、长寿、涪陵、永川6个区域中心城市(黔江不在成渝经济区内),打造100万人口以上大城市;推动中心镇建设示范工程;农业保险体系和农业完善转移风险机制;总结重庆城乡配套改革的经验并推广。
成渝经济区域一体化发展概述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推动成渝经济区市场一体化进程 推进成渝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
03
成渝经济区域一体化的重点领域
交通一体化
1 2 3
高速公路网
成渝之间已有多条高速公路相连,包括成雅高 速、成遂高速和成南高速等,未来还将加快建 设形成更加完善的交通网络。
铁路网
除了已建成的成渝高铁和成遂渝铁路,还有成 昆铁路、隆泸铁路等,这些铁路将进一步拉近 成渝两地之间的距离。
02
成渝经济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历程
成渝经济区的早期发展
2003年
提出成渝经济区发展战略
2006年
成渝经济区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准
2007年
成渝经济区进入国家战略层面
成渝经济区的现状
经济发展迅速 区域合作深入推进
城市群基本形成 社会民生问题得到改善
成渝经济区的发展趋势
将成渝经济区打造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 提升成渝经济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推动产业升级和创 新发展
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 兴产业的扶持力度,培育新的经 济增长点,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 发展。
加强城市群建设
推动成渝城市群协同发展,提升 城市群的综合竞争力和国际影响 力,打造世界级城市群。
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坚持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低 碳发展,加强能源结构调整和资 源循环利用,降低碳排放强度。
提升创新能力
加强环境保护
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提高科技创新 能力,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 新和成果转化。
严格控制工业污染排放,推广环保技术和环 境友好型产品,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推 动可持续发展。
未来发展的建议
推进交通一体化
成渝经济区区域经济案例分析报告
成渝经济区区域经济案例分析报告一、成渝经济区的形成原因及基础(一)成渝经济区形成的法律政策基础2005年2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指出:要贯彻以线串点、以点带面的方针,把现有经济基础较好、区位优势明显、人口较为密集、沿交通干线和城市枢纽的一些地区,作为西部开发的重点区域,发展一批中心城市,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2007年6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集四川省、重庆市发展改革委有关人员召开了成渝经济区规划编制前期工作座谈会,正式通报成渝经济区规划已纳入国家区域规划编制工作范畴,并就如何作好相关前期工作交换了意见。
从国家的宏观战略和政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来看,成渝经济区形成和发展的政策基础已经具备,将来也会有一些中央的法律法规来规范成渝经济区的发展。
(二)成渝经济区形成的历史文化基础巴蜀文化是川渝两地人民共同创造的,早已融为一体,成渝两市以及成渝走廊内民间的亲情、血缘关系早已密不可分。
自古以来,川渝两地一家亲,作为近邻,川渝饮同一江水,说一样的方言,看一样的川戏,好一样的“麻辣”。
两地山水相连,地缘相亲,民俗相同,文化相融,血浓于水的兄弟情谊让两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成都和重庆是巴蜀文化沉甸最深厚的地区,长久以来也一直作为一种共同文化类型而存在。
文化传统对经济建设的影响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文化传统会使人们对建设成渝经济走廊产生认同,广大民众会积极支持和参与。
(三)成渝经济区形成的地理区位基础从中国经济发展的地域空间来看,成渝经济区位于中国的中心地带,它北接陕甘,南连云贵,西通西藏,东邻湘鄂,处于东西结合、南北交汇的中间地带,经济较四周发达,具有较强的辐射力和吸引力。
从东中西三大区域看,它通过长江可以贯通中东,直至沿海最发达地区。
从国家安全战略角度看,无论战争样式怎样变化,成渝经济区始终是祖国的战略后方和国防安全基地;从西部大开发的角度看,北部的西陇海兰新经济带和南边的南贵昆经济区只有点状的城市而没有密集的城市群,以成渝经济为核心的长江上游经济带可以推动这两个成长中经济区的发展,成为西部大开发的火车头。
成渝经济区PPT课件
.
18
中心特征。
川 渝 经 济 区 “双核五 带” 示 意 图
.
6
经济区内90%以上的城镇沿交通轴线和江河分 布,形成了以“一江三线”(沿江城市轴线、宝 成—成昆城市轴线、成渝城市轴线)为轴的“H 型”空间布局,城镇体系发育点轴发展空间形 态明显。
布 局
.
7
经济区内的城市构成一个有机的
整体
从各城市的职能结构上看
.
15
八大支柱产业
支撑成渝经济区发展
1、全国重要的重大装备制造业基地;
2、全国有重要影响的汽车、摩托车整车及零部件
生产研发基地;
3、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4、国家民用航空、航天研发制造基地,将在重庆
布局直升机生产,建设国家直升机生产基地;
5、加快发展冶金和材料生产;
6、国家重要的石油天然气化工和盐化工基地;
南地区连接华中、华南地区的枢纽。
中小城市以经济功能为主,形成了一批专业化特点较为明显
的工业、矿业城市,如绵阳市的电子工业、德阳市的重型
机械制造、自贡市的盐化工、泸州的天然气化工等;一批
商业性城市,如眉山、资阳、内江、遂宁、南充、广安、
.
8
达州等;一批旅游性城市,如自贡、宜宾、沪州、乐山等。
职 能 结 构 分 布
当川南城市群发育成型自贡宜宾泸州内江四个城市呈现出分工与合作密切相互融合共生互补的一体化发展态势将具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激活成渝城市发展轴线影响和改变成渝一线产业的空间集聚与整合以及货物人口和信息的流动节省运输费用和时间成本从而增强成渝两市的空间相互作用
成渝经济区
组员:
胡兴
王铮
陈培
贾向丽
闫伟玲
.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市场一体化建设行动方案的通知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市场一体化建设行动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3.01.31•【字号】渝府办发〔2023〕15号•【施行日期】2023.01.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综合规定正文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市场一体化建设行动方案的通知渝府办发〔2023〕15号重庆市各区县(自治县)、四川省各市(州)人民政府,重庆市政府和四川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有关单位:《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市场一体化建设行动方案》已经重庆市政府和四川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3年1月31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市场一体化建设行动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等文件精神,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市场一体化建设,合力打造区域协作高水平样板,加快融入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按照立破并举、系统协同、畅通循环、提质增效原则,在维护全国统一大市场前提下,健全区域协作机制,推进市场一体化建设,努力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探索经验、提供示范。
到2025年,区域内市场基础设施实现互联互通,商品要素资源流动更加顺畅,市场制度规则基本统一,市场监管协作更加有力,参与国内和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明显提升,区域市场一体化基本实现,为构建高标准市场体系、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坚强支撑。
2020-2025年成渝城市群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报告
1.1.1内容概要为更好发挥城市群对于经济区发展的支撑作用,成渝经济区城市群要着眼当前经济新常态和国家新格局,依托地理区位突出优势,充分承接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明确自身发展定位,积极整合资源要素,在空间功能区划、产城融合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发展、体制机制创新与改革等方面加快顶层设计与战略布局,明确发展重点任务,提出具体操作措施并做好时序安排。
本报告从成渝城市群规划布局、产业经济发展、驱动因素等方面阐述成渝城市群产业发展现状,并分别从成都市、重庆市各自角度分析,分析两地的产业发展现状与优势,最后从成渝城市群产业合作与竞争演变推出成渝城市群发展机遇及发展趋势。
本报告依据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和国家信息中心等渠道发布的权威数据,以及通过对本行业的实地调研,结合了行业所处的环境,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等多个角度进行市场调研分析。
1.1.2 目录第一章成渝城市群发展概述与背景1.1 成渝城市群规划布局1.1.1 成渝城市群的范围1.1.2 成渝城市群的定位1.1.3 成渝城市群发展目标1.1.4 成渝城市群总体布局1.2 成渝城市群的范围及意义1.2.1 成渝城市群的由来1.2.2 成渝城市群的范围1.2.3 成渝城市群战略意义1.3 成渝城市群晋级国家级城市群1.3.1 国内主要城市群1.3.2 国家级城市群布局1.3.3 成渝城市群规划发布第二章成渝城市群协同发展的驱动因素分析2.1 成渝城市群的发展基础2.1.1 区位优势明显2.1.2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2.1.3 城镇体系日趋健全2.1.4 经济社会人文联系密切2.2 成渝双核由竞争走向合作2.2.1 成渝双核竞争领域及表现2.2.2 成渝双核竞争的负面影响2.2.3 主轴带建设带来合作机遇2.2.4 成渝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2.2.5 双核合作的重点领域及措施2.3 成渝城市群产业经济发展2.3.1 三次产业结构2.3.2 现代产业体系2.3.3 特色产业集群2.3.4 产业合作深化2.4 成渝城市群综合交通体系2.4.1 优先发展铁路、轨道交通2.4.2 加快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2.4.3 完善机场布局和功能2.4.4 强化综合交通枢纽建设2.5 成渝地区成为西部增长极2.5.1 国内一流城市群的共性特点2.5.2 成渝具备成为一流城市群的基因2.5.3 有望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第三章成渝城市群发展的定位与布局3.1 引领西部开发开放的国家级城市群3.1.1 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3.1.2 西部创新驱动先导区3.1.3 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3.1.4 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3.1.5 美丽中国的先行区3.2 双城产业空间格局构建3.2.1 打造成渝发展主轴3.2.2 培育沿江城市带3.2.3 优化成德绵乐城市带3.2.4 提升重庆核心功能3.2.5 提升成都核心功能3.2.6 培育川南城镇密集区3.2.7 培育南遂广城镇密集区3.2.8 培育达万城镇密集区3.3 优化城市规模结构3.3.1 做强区域中心城市3.3.2 建设重要节点城市3.3.3 培育发展一批小城市3.3.4 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3.4 促进川渝毗邻地区合作发展3.4.1 推进广安、合川、北碚合作3.4.2 推进江津、永川、泸州合作3.4.3 推进荣昌、内江、泸州合作第四章成渝城市群核心城市—成都市增长因素分析4.1 成都市区位优势分析4.1.1 区域地理位置4.1.2 自然资源禀赋4.1.3 西部交通枢纽4.1.4 西南金融中心4.1.5 一带一路重要节点4.2 成都市政策环境分析4.2.1 支持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发展4.2.2 有序推行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4.2.3 高端成长型产业发展专项政策4.2.4 产业集群协同创新项目扶持政策4.2.5 推进供给侧改革支持实体经济发展4.2.6 探索设立统一的政府投资基金4.3 成都市经济环境分析4.3.1 区域经济增长4.3.2 固定资产投资4.3.3 社会消费品市场4.3.4 出口贸易分析4.3.5 地方金融市场4.3.6 经济腾飞机遇4.4 成都市社会环境分析4.4.1 人口规模及结构4.4.2 科学技术及教育4.4.3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4.4.4 人力资源分布特征4.4.5 创新创业环境优异4.5 成都市产业结构分析4.5.1 产业集群效应凸显4.5.2 工业结构转型升级4.5.3 新兴产业发展优势4.5.4 服务贸易繁荣发展4.6 成都市重点产业现状4.6.1 电子信息产业4.6.2 轨道交通产业4.6.3 汽车制造4.6.4 生物医药4.6.5 文化产业4.6.6 旅游业4.7 成都市投资导向4.7.1 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4.7.2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4.7.3 着力提升都市现代农业4.7.4 提升产业发展质量第五章成渝城市群核心城市—重庆市增长因素分析5.1 重庆市区位优势分析5.1.1 地理位置及区划5.1.2 自然资源禀赋5.1.3 历史文化名城5.1.4 中西部唯一直辖市5.1.5 长江上游经济中心5.1.6 内陆国际物流枢纽5.2 重庆市政策环境分析5.2.1 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政策5.2.2 提升工业园区发展水平5.2.3 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5.2.4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5.2.5 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扶持政策5.2.6 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5.2.7 深化拓展五大功能区域发展5.3 重庆市经济环境分析5.3.1 区域经济增长5.3.2 工业经济发展5.3.3 固定资产投资5.3.4 社会消费品市场5.3.5 对外贸易规模5.3.6 地方金融市场5.4 重庆市社会环境分析5.4.1 人口规模及结构5.4.2 科学技术及教育5.4.3 劳动就业情况5.4.4 城乡居民收入5.4.5 社会服务保障5.5 重庆市产业结构分析5.5.1 产业结构转型5.5.2 产业集群发展5.5.3 承接产业转移5.5.4 培育特色产业5.5.5 十大新兴产业5.6 重庆市重点产业现状5.6.1 电子信息产业5.6.2 智能装备产业5.6.3 汽车制造业5.6.4 新材料产业5.6.5 文化产业5.6.6 现代农业5.7 重庆市投资导向5.7.1 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5.7.2 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5.7.3 建设互联网经济高地5.7.4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5.7.5 发展现代特色效益农业第六章成渝城市群投资环境评估6.1区域中心城市分析6.2重要节点城市分析6.3重点产业园区分析6.4城市群重点企业分析第七章成渝城市群重点项目投资动态7.1 先进制造项目7.2 能源电力项目7.3 化工医药项目7.4 现代服务项目7.5 现代农业项目第八章成渝城市群发展机遇及发展趋势8.1 投资机遇分析8.1.1 新型城镇化战略8.1.2 “一带一路”战略8.1.3 长江经济带战略8.1.4 产业转移机遇8.2 投融资模式8.2.1 PPP模式8.2.2 BOT模式8.2.3 BOO模式8.2.4 TOT模式8.3成渝城市群发展前景预测8.3.1 成渝城市群未来发展趋势8.3.2 成渝城市群综合交通构架8.3.3 成渝城市群建设利好方向。
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全文
二O 一一年五月1目录前言......................................................... .. (1)第一章发展背景......................................................... (2)第一节发展基础......................................................... (2)第二节重大机遇......................................................... (3)第三节面临挑战......................................................... (4)第二章总体要求......................................................... (4)第一节指导思想......................................................... (4)第二节战略定位......................................................... (5)第三节发展目标......................................................... (6)第三章总体布局......................................................... (7)第一节优化空间结构 (7)第二节推动重点地区发展 (10)第四章统筹城乡发展......................................................... .. 11第一节提升城市功能 (11)第二节推进农村发展 (15)第三节加快城乡一体化 (17)第五章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18)第一节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18)2第二节做强工业主导产业 (20)第三节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25)第六章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28)第一节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28)第二节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30)第三节加快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31)第四节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33)第七章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33)第一节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34)第二节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35)第三节推进文化事业发展 (36)第四节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 (37)第八章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 (40)第一节加强生态建设 (40)第二节加快建设污染防治体系 (43)第三节强化资源节约和管理 (44)第九章深化改革开放......................................................... ..46第一节创新体制机制 (46)第二节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48)第三节加强区域合作 (49)第十章保障措施......................................................... . (50)前言成渝经济区位于长江上游,地处四川盆地,北接陕甘,南连云贵,西通青藏,东邻湘鄂,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城镇、产业集聚区,是引领西部地区加快发展、提升内陆开放水平、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支撑,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成渝经济区
成渝经济区的要点和目标:
西部大开发的增长极和经济高地 国家重要的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 高新技术产业和农产品基地 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 国家内陆开放示范区和国家生态安全保障区
绵阳 电子信息、科研生产基地,经济区西北部的中心城市和国家科技城。 南充 石油天然气精细化工、汽车及零部件、轻纺服装、有机农产品加工、能源基地和商贸 物流中心、经济区北部的中心城市、重要交通节点和港口城市。 德阳 全国重要的重型装备制造业基地,重要的新材料、精细化工、食品加工基地,现代工 业城市。 眉山 机车制造、冶金建材、精细化工、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和国家粮食储备基地,重要的 交通节点城市。 资阳 全国重要的机车制造及出口基地,汽车与零部件制造、 节能产品生产、食品生产配送 、会展基地和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新兴工业城市。 遂宁 精细化工、电子信息、食品饮料、商贸物流基地,重要的交通节点城市。 乐山 清洁能源、新材料、冶金建材产业基地、生态和文化旅游胜地,重要的交通节点和港 口城市。
成渝经济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与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大西安、大武汉等经济区相比,整 体经济方面,比如人均GDP等指标都还是比较靠后的,成渝经济区的 综合竞争力还有待提升。 第二,在投资环境方面,目前在西南地区,软硬环境都比较差一点。特 别是金融资本市场会相对薄弱一些,而且近几年国有银行在纷纷调整 布局,金融网点在逐渐减少,尤其是撤销县级金融机构,给该地区的 金融市场环境造成了一定的伤害。 第三,目前区域内的产业基础以内向型经济为主,对外资的吸引力不够 。尤其是以军工、装备制造业所占的比重还比较大,这些国有企业的 投资效率以及盈利能力还有待提升。 第四,四川目前还是农业大省,甚至作为直辖市,重庆相对其他几个直 辖市而言,它的农村的地区比重也还非常大。未来城市化、工业化的 道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任务还很艰巨。
成渝经济区PPT课件
川 渝 经 济 区 “双核五 带” 示 意 图
.
6
经济区内90%以上的城镇沿交通轴线和江河分 布,形成了以“一江三线”(沿江城市轴线、宝 成—成昆城市轴线、成渝城市轴线)为轴的“H 型”空间布局,城镇体系发育点轴发展空间形 态明显。
布 局
.
7
经济区内的城市构成一个有机的
整体
从各城市的职能结构上看
出分工与合作密切、相互融合、共生互补的一体化发展态势,将
具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激活成渝城市发展轴线,影响和改变成渝一
线产业的空间集聚与整合以及货物、人口和信息的流动,节省运
输费用和时间成本,从而增强成渝两市的空间相互作用。
.
17
总述
成渝经济区之所以形成一个独立的经济区域, 是因为其拥有重庆成都两个西部区域性中心城 市、高密度的城镇及其良好的空间聚合形态, 最重要的是其内部城市经济、职能的分工和互 补以及城市间良好的空间可达性。
.
18
成渝经济区
组员:
胡兴
王铮
陈培
贾向丽
闫伟玲
.
李昌盛
1
在全国的区位
.
2
包括范围
成渝经济区是长江上游的经济核心,其实质是以 重庆、成都两市为中心,由重庆城市群、成都都市圈、 成内(遂)渝经济带、成德绵城市带以及川南城市群组 成的成渝城市集群。
主要包括:重庆(市区)、成都、雅安、乐山、绵阳、 德阳、眉山、遂宁、资阳、宜宾、泸州、自贡、内江、 南充、广安、达州、广元、都江堰、彭州、邛崃、崇 州、广汉、什邡、绵竹、江油、峨眉山、阆中、华莹、 万源、简阳以及重庆的江津、合川、永川等33个不同 规模、不同等级的城市。
.
15
八大支柱产业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渝地区包括四川省成都市和重庆市,地处中国西南部,是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
作为西部省会城市和直辖市,成都和重庆拥有良好的城市基础设施和独特的地理优势,吸引了大量人口和资金流入,成为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问题。
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成都和重庆的发展不平衡,城市间的发展差距明显。
城市规划和管理方面存在挑战,当前城市规划和管理体系不够完善,城市化进程中存在许多问题。
基础设施建设难题仍然存在,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影响了区域经济发展。
人口流动和生态保护问题也亟待解决,人口大规模流入导致城市资源紧张,加剧生态环境压力。
面对这些问题,实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部门制定有效的对策和措施,加大政策引导力度,优化城市规划和管理机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制定人口流动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促进区域均衡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2 问题概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面临着一系列复杂的问题和挑战。
在区域协调发展的大背景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需要克服一系列问题,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成渝地区包括成都和重庆两大城市,相对其他城市的发展水平较高,而周边的县市发展相对滞后,形成了明显的城乡发展差距。
这种不平衡发展现象不仅影响了区域整体的经济实力,也加剧了城乡间的经济分化,阻碍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进程。
城市规划和管理方面的挑战也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规划和管理亟待优化和提升。
城市规划不合理、城市管理混乱等问题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寻求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
公需科目继续教育答案
1下列选项中,关于新发展格局“新”在哪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单选题:2 分]A “新”在“开放”两字上B “新”体现在经济增长内外驱动力的时空转换C “新”体现在大国普遍型开放安全发展模式D “新”在“循环”两字上试题解析您的答案:A回答正确2关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蕴藏的机遇,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单选题:2 分]A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已经具备一定基础B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与国内外发达城市群相比还有较大差距C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未来发展动力来自政府制度供给与市场竞争机制的共同推动D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水平已基本和国内外发达城市群持平试题解析您的答案:D回答正确32020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
[ 单选题:2 分]A 《成渝经济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B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C 《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D 《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决定》试题解析您的答案:B回答正确4《川渝毗邻地区合作共建区域发展功能平台推进方案》提出,要共建()个毗邻地区合作平台。
[ 单选题:2 分]A 3B 5C 7D 9试题解析您的答案:D回答正确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被宣告死亡的人,人民法院()视为其死亡的日期;因意外事件下落不明宣告死亡的,()视为其死亡的日期。
[ 单选题:2 分]A 宣告死亡的判决作出之日;判决书上确认的日期B 判决书上确认的日期;意外事件发生之日C 宣告死亡的判决作出之日;意外事件发生之日D 判决书上确认的日期;宣告死亡的判决作出之日试题解析您的答案:C回答正确6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制定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 单选题:2 分]A 四B 六C 八D 九试题解析您的答案:C回答正确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批复国家战略区域规划一览
批复国家战略区域规划一览1.《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展规划纲要》〔1月7日批复〕到2022年,率先建成全面小康,初步形成科学开展的体制机制,产业结构明显升级,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生态环境明显优化,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区域城乡差距明显缩小,区域一体化格局初步形成,粤港澳经济进一步融合开展。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到达80000元,效劳业增加值比重到达53%。
2.《支持福建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假设干意见》〔5月14日〕到2022年,海峡西岸经济区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根底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接近或到达东部地区平均水平。
3.《江苏沿海地区开展规划》〔6月10日〕到2022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40000元,产业开展根底更加坚实,先进制造业比重持续上升,城镇化率到达55%左右,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普遍提高,环境质量不断改善,整体上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4.《横琴总体开展规划》〔6月24日〕横琴未来的开展将以高端效劳业为主导,经过10到15年的努力,把横琴建设成为连通港澳、区域共建的“开放岛”,经济繁荣、宜居宜业的“活力岛”,知识密集、信息兴旺的“智能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岛”。
到2022年,人口规模为12万人,人均GDP为12万元;到2022年,人口规模为28万人,人均GDP为20万元。
5.《关中—天水经济区开展规划》〔6月25日〕加快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建设,着力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
2022年,都市区人口开展到1000万人以上,主城区面积控制在800平方公里以内。
把西安市建设成国家重要的科技研发中心、区域性商贸物流会展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以及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6.《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展规划》〔7月1日〕到2022年,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增长速度超过全国沿海地区平均水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50000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
天府新区
天府新区被写入《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它是试验田,也是先行者,更是创新区
继上海浦东、天津滨海、重庆两江、陕西西咸新区四个国家级新区之后,“天府新区”最近又被写入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
在我省“十二五”规划中,建设天府新区是其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按照规划,面积达到上千平方公里的天府新区将形成以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聚集、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
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明确指出,规划建设天府新区,重点发展总部经济和循环经济,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下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天府新区,再一次让川人以崭新的视角审视自己。
天府新区,新在哪里?将会带领四川走向何方?将在成渝经济区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新格局一“盆”装五区
“在一个盆子里装了五个区——四川盆地里有一个成渝经济区,有成都和重庆两个城乡统筹综合配套试验区,两江新区和天府新区两个新区。
这是一种全新的格局。
”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后强对中国经济的第四极做出解读。
在他看来,第四极的内容相当丰富,肩负着在内陆开放型经济、城乡统筹、现代高端产业、生态安全等诸多方面先行先试的重任。
天府新区概念的第一次正式露面,是在去年9月初召开的四川省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工作会议上。
会议提出,要着眼更大程度发挥成都作为西部特大中心城市的竞争力和带动力,拓展成都和周边地区的产业发展空间,形成以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聚集、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力争再造一个“产业成都”。
这一概念立即引起热议。
省发展改革委主任刘捷表示,依托成都品牌和优势,在周边做大经济增长点,对四川经济是一个巨大的推动。
坊间传言,天府新区的最初规划分为“南北”两种方案。
南部方案将成都高新区、成都经开区、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以及资阳、眉山部分地方纳入。
而北部方案,则是将高新西区、新都区、青白江区以及彭州、广汉等地纳入。
9月15日,远在千里之外的新加坡,四川和新加坡合作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项目新川创新科技园项目签约。
根据协议,新加坡淡马锡控股和成都高投集团在成都高新区南区共同创立占地10平方公里的新川创新科技园。
该园区被定义为“天府新区的先导区和核心区”。
这释放出一个重要信号——南部方案极有可能成为天府新区的首选方案。
在今年省两会上,省国土资源厅负责人表示,天府新区建设将以丘陵为走向,尽可能少占用成都平原的良田。
由此看来,丘陵居多的南部方案更有胜算。
新高度高地中的珠穆朗玛
天府新区的设立既是四川内部的需要,又是区域竞合的要求。
内部,成都的发展迫切需要突破空间限制,周边城市又想借力成都的“溢出效应”。
作为西部地区的特大型中心城市,长期以来成都的经济发展速度和资源吸附能力都远高于省内周边城市。
尤其是近几年来,成都抓住灾后重建以及全球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戴尔、联想、富士康、仁宝等全球巨头纷至沓来。
周边地区与成都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而成都有限的环境和土地空间则又形成了成都继续承接产业转移的瓶颈和挑战。
成都作为西部中心城市、世界500强进驻最多的西部城市之一、西部金融中心,天府新区要着眼更大程度发挥其竞争力和带动力,力争再造一个“产业成都”。
成都高新区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现在高新区没有空间了,以后天府新区有空间,可以把很多项目放进来。
省社科院学术顾问林凌把成渝经济区比喻成一个哑铃,成渝双核大,中间轴小。
他认为,天府新区的重要使命就是把成都这一“核”做得更大更强。
“双核都共同面临着做强的压力。
重庆的两江新区已经批了,这对四川是一个促进。
”
从支撑成渝经济区“双核”结构来考虑,两个新区相互呼应,能更好地带动整个西部经济的发展,支撑起成渝经济区的西部经济中心战略地位。
根据国务院日前正式批复的《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成渝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是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深化内陆开放的试验区、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和长江上游生态安全的保障区。
按照这一定位,天府新区被寄予厚望。
李后强形容,四川要建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天府新区就是高地中的高地,是试验田、先行者、创新区,是高地上的珠穆朗玛。
作为内陆跨省市的经济区,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要装上产业的发动机。
李后强认为,在蜀道难基本解决后,四川需要注入强大的现代产业力量。
同时,西部的内陆开放问题、城乡统筹问题都是这个区域不同于其他经济区的任务所在。
新思维创新是天府新区的灵魂
这是一个创造财富的所在,是一个合理分享的所在,也是一个天地人和谐相处的所在。
省政协副主席解洪这样诠释天府新区的未来。
“建新区不能走老路。
”解洪认为,天府新区的意义绝不在于仅仅“再造一个产业成都”,其实质应该是建设产业支撑、服务辐射、开放合作、改革创新的窗口和示范。
“如果不创新,就有违初衷”。
天府新区要成为现代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高地,必须要有创新的思维,开放的视野,改革的理念。
解洪在接受采访时,反复强调“创新”这个关键词。
创新,是天府新区的灵魂。
在四川搞新区,没有蓝本可循,没有先例可依,必须在体制机制上不断创新,不断调整目标定位,永远保持活力。
区别于其他新区,建立新的管理体制——政府引导、市场主体、联合开发、利益共享。
构建新的发展平台,形成战略产业的集中,把天府新区发展成枢纽经济的平台、通道经济的平台、物流经济的平台,形成面向国内外大市场的投资洼地。
形成新的产业支撑。
天府新区要成为西部研发制造中心,形成一个动态的新兴产业支撑,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航天航空、节能环保、生物产业等战略新兴产业。
同时,大力发展金融、物流等现代生产型服务业。
这个区域还将发展都市现代农业。
发展新的城乡形态。
按城乡统筹的理念,形成新的组团式、田园式和谐城乡。
形成新的发展格局。
成为西部大开发大开放的新引擎,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带动产业升级,形成更大空间的开放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