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篼(第二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
《背篼》第二课时_模板
《背篼》第二课时_模板《背篼》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浙江省绍兴县俞伟芬教学目标:1、能按“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的读书方法学习课文。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按课文的内容进行说话。
4、能体会山里孩子童年的勤劳。
教学重难点:学会“抓住课文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的读书方法学习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这一单元的“学习提示”和《背篼》这篇课文的生词,我们知道,背篼光从外表看,平平常常,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它对山里的小朋友来说,是好伙伴,好朋友,给山里的孩子带来许多童年的生活乐趣,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还是让我们到课文中去找答案吧!二、学习第一自然段1、听朗读(第一自然段),想象画面。
边听边想象画面,说说你似乎看到了什么?2、学生谈想到的画面。
3、朗读、背诵。
三、明确学习方法1、刚才,我们学习了课文第一自然段,老师想和大家商量商量,接下来该怎样学呢?谁来出出主意?2、这一单元的学习提示教给我们什么读书方法?四、学习重点词句1、什么叫重点词句?2、快速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是哪一句?3、自由朗读这句话,想想你读懂了什么?4、有没有读不懂的地方?(背篼里怎么盛得下童年?)5、用赞扬的语气读这句话。
五、学习2-7小节1、我们已经找出了重点词句,该怎样做才能深入理解课文呢?出示:(1)想想课文中哪些具体事例是表达重点词句的意思的。
(2)想象课文所描写的情景。
(3)围绕重点词句想想,课文主要给我们什么启发。
2、学习5、6小节。
(1)自由读这两个自然段,将体现山里孩子勤劳的具体事例划下来,待会儿请这样回答:勤劳体现在_________上。
(2)学生自学,回答。
(3)按句式回答:“勤劳不仅体现在()上,还体现在()和()上,更体现在()的想法上。
(4)说说理由,为什么从这里可以看出山里孩子的勤劳。
(5)体会采药的辛苦。
(6)指名朗读背诵。
背篼(第二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
背篼(第二课时)教案教学设计风子教学目标:1、能通过抓重点句的方法来理解课文;2、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3、深刻理解山里孩子的淳朴和勤劳;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谈话:同学们,你们和山里的孩子交过朋友吗?他们都喜欢干些什么?一、导入1、这节课,老师也和同学们一起来认识一位山里的孩子,你瞧,这他就向我们走来了----(多媒体出示、配乐朗诵第一小节)2、找重点句这是一位怎样的孩子呢?你从哪句话看出来的?(出示重点句)3、读重点句,你会发现什么?为什么说背篼里盛着一个勤劳的童年?4、出示学习提示二、讲读课文1、小组学习(1)轻声读课文。
(2)找一找文中哪些具体事例体现写了山里孩子的勤劳。
(3)边读边按顺序用(1)(2)(3)......标出2、反馈(一)学习5、6、7小节1、学生说具体的体会到勤劳的事例,2、找出课文内容读出来,并说出从哪个词中体会到勤劳。
如“沉甸甸、捧出山柿子”3、在读这一段,你还体会到了什么?山里的孩子不仅勤劳还很淳朴。
是啊,这是一个多么勤劳淳朴的山娃!4、学生说从采药材中体会到理解“积攒”的意思便体会到了勤劳。
5、学生说7小节能体会,从汗水和泥渍中体会到。
(1)女生读第7小节(2)说说“撩、揩”的意思(3)自读这一节,你读出了什么?(抿着小嘴微笑,劳动不怕累)那么请你也抿着小嘴对老师笑一个,是啊,你们可真是勤奋的孩子。
(二)、学习第4小节1、学生说从这段体会到勤劳,读出相关句子。
2、出示动词填空3、请学生自己换着读一读,体会动词的准确性。
4、请学生小组研究读,从中你能读出什么(对路熟悉,路很远)5、指名读,看谁能读出轻快,读出熟悉的感觉。
6、齐读。
山里的孩子就连这蜿蜒的山道都是如此的熟悉,真不愧为勤劳的孩子。
(三)、学习2、3小节1、学生说事例2、反问:为什么这里也能体会,我们怎么也看不出?3、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说出理由4、自读这段,想想写法上有什么特点?(体会拟人的写法)5、出示句子比较读句子——说不同----读出不同山风梳理着他蓬乱的头发山风吹着他蓬乱的头发6、小组合作学习小溪对他说着悄悄话。
《背篼》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背篼》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浙江省绍兴县俞伟芬教学目标:1、能按“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的读书方法学习课文。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按课文的内容进行说话。
4、能体会山里孩子童年的勤劳。
教学重难点:学会“抓住课文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的读书方法学习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这一单元的“学习提示”和《背篼》这篇课文的生词,我们知道,背篼光从外表看,平平常常,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它对山里的小朋友来说,是好伙伴,好朋友,给山里的孩子带来许多童年的生活乐趣,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还是让我们到课文中去找答案吧!二、学习第一自然段1、听朗读(第一自然段),想象画面。
边听边想象画面,说说你似乎看到了什么?2、学生谈想到的画面。
3、朗读、背诵。
三、明确学习方法1、刚才,我们学习了课文第一自然段,老师想和大家商量商量,接下来该怎样学呢?谁来出出主意?2、这一单元的学习提示教给我们什么读书方法?四、学习重点词句1、什么叫重点词句?2、快速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是哪一句?3、自由朗读这句话,想想你读懂了什么?4、有没有读不懂的地方?(背篼里怎么盛得下童年?)5、用赞扬的语气读这句话。
五、学习2-7小节1、我们已经找出了重点词句,该怎样做才能深入理解课文呢?出示:(1)想想课文中哪些具体事例是表达重点词句的意思的。
(2)想象课文所描写的情景。
(3)围绕重点词句想想,课文主要给我们什么启发。
2、学习5、6小节。
(1)自由读这两个自然段,将体现山里孩子勤劳的具体事例划下来,待会儿请这样回答:勤劳体现在_________上。
(2)学生自学,回答。
(3)按句式回答:“勤劳不仅体现在()上,还体现在()和()上,更体现在()的想法上。
(4)说说理由,为什么从这里可以看出山里孩子的勤劳。
(5)体会采药的辛苦。
(6)指名朗读背诵。
3、学习第7小节。
背篼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背篼》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教学目标:1、能按“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的读书方法学习课文。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按课文的内容进行说话。
4、能体会山里孩子童年的勤劳。
教学重难点:学会“抓住课文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的读书方法学习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这一单元的“学习提示”和《背篼》这篇课文的生词,我们知道,背篼光从外表看,平平常常,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它对山里的小朋友来说,是好伙伴,好朋友,给山里的孩子带来许多童年的生活乐趣,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还是让我们到课文中去找答案吧!二、学习第一自然段1、听朗读(第一自然段),想象画面。
边听边想象画面,说说你似乎看到了什么?2、学生谈想到的画面。
3、朗读、背诵。
三、明确学习方法1、刚才,我们学习了课文第一自然段,老师想和大家商量商量,接下来该怎样学呢?谁来出出主意?2、这一单元的学习提示教给我们什么读书方法?四、学习重点词句1、什么叫重点词句?2、快速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是哪一句?3、自由朗读这句话,想想你读懂了什么?4、有没有读不懂的地方?(背篼里怎么盛得下童年?)5、用赞扬的语气读这句话。
五、学习2-7小节1、我们已经找出了重点词句,该怎样做才能深入理解课文呢?出示:(1)想想课文中哪些具体事例是表达重点词句的意思的。
(2)想象课文所描写的情景。
(3)围绕重点词句想想,课文主要给我们什么启发。
2、学习5、6小节。
(1)自由读这两个自然段,将体现山里孩子勤劳的具体事例划下来,待会儿请这样回答:勤劳体现在_________上。
(2)学生自学,回答。
(3)按句式回答:“勤劳不仅体现在()上,还体现在()和()上,更体现在()的想法上。
(4)说说理由,为什么从这里可以看出山里孩子的勤劳。
(5)体会采药的辛苦。
(6)指名朗读背诵。
3、学习第7小节。
学得真不错,就这样学,我们继续研究课文。
鸟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背篼》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鸟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背篼》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摘要:1、能按抓住课重词句深入理课方法学习课,)上还体现()和()上更体现()想法上,(3)妈妈给孩子擦汗孩子表情怎样《背篼》二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按抓住课重词句深入理课方法学习课2、能有感情地朗课背诵课3、能按课容进行说话4、能体会山里孩子童年勤劳教学重难学会抓住课重词句深入理课方法学习课;有感情地朗课背诵课教学程、导入新课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这单元学习提示和《背篼》这课生词我们知道背篼光从外表看平平常常没有什么特别处但它对山里朋友说是伙伴朋友给山里孩子带许多童年生活乐趣你们想知道什么吗?还是让我们到课答案吧二、学习然段1、听朗(然段)想象画面边听边想象画面说说你似乎看到了什么?2、学生谈想到画面3、朗、背诵三、明确学习方法1、刚才我们学习了课然段老师想和商量商量接下该怎样学呢?谁出出主?2、这单元学习提示教给我们什么方法?四、学习重词句1、什么叫重词句?2、快速默课出课重词句是哪句?3、由朗这句话想想你懂了什么?4、有没有不懂地方?(背篼里怎么盛得下童年?)5、用赞扬语气这句话五、学习-7节1、我们已出了重词句该怎样做才能深入理课呢?出示(1)想想课哪些具体事例是表达重词句思(2)想象课所描写情景(3)围绕重词句想想课主要给我们什么启发2、学习5、6节(1)由这两然段将体现山里孩子勤劳具体事例划下待会儿请这样回答勤劳体现_________上(2)学生学回答(3)按句式回答勤劳不仅体现()上还体现()和()上更体现()想法上(4)说说理由什么从这里可以看出山里孩子勤劳(5)体会采药辛苦(6)指名朗背诵3、学习7节学得真不错就这样学我们继续研究课(1)指名7节()是勤劳象征(2)谁做做撩起围裙角揩脸上汗水和泥渍动作(3)妈妈给孩子擦汗孩子表情怎样?(4)你能说说他仿佛说什么?(5)老师这儿有三种答案想想哪种是山里孩子回答、妈妈瞧我多能干b、妈妈我柴够烧阵子了明天可以不上山了吧?、妈、我不累放心(6)朗4、学习三节(1)还有哪段写到了妈妈指名(2)想想妈妈怎么呼唤?(3)真是妈妈手臂吗?是什么?用什么比作什么?(4)朗5、学习5节(1)引(2)学生表演教师朗(3)抓住描写动作词背诵6、学习2节(1)听音乐(流水声、鸟鸣声)(2)谁能把听到音乐说出(3)比较句子朗指导溪哗哗地流着溪说着悄悄话鸟树上叫着鸟依依送别约他明天再(4)观看动画进步体会情感(5)再次朗边边想象描写画面六、谈启发1、回忆刚才学习程看是否按单元学习提示要学习2、学习这课你有什么启发拿己跟山里孩子比比想对山里孩子说些什么?3、朗诗《山娃子》归了山娃子带着身汗水、泥渍带着路雨露、晚霞归了山是童年天地山风、溪、鸟儿是亲密伙伴蜿蜒山道是梦径沉甸甸背篼是理想翅膀哦山娃子背篼里盛着座山背篼里盛着勤劳童年。
《背兜》第二课时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背兜》第二课时设计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依照单元提示,围绕重点句,读读议议,明白得全文。
2、学会朗读全文,进行相应的语言训练,领会文章的优美语境。
3、提高学生研究问题、领会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及朗读水平,培养学生的表达、思维等各方面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爱好。
教学重难点:1、学会围绕重点句明白得全文。
2、从文本动身培养学生的语感及各方面的能力。
教学预备:简单课件。
教学过程:一、自然引入,复习质疑。
1、让我们一起来接着学习《背篼》。
2、听写重点句:山里的小孩,背篼里盛着一个勤劳的童年。
3、读句质疑。
什么缘故说山里的小孩背篼里盛着一个勤劳的童年。
二、研读释疑,明白得全文。
1、默读1、4、5、6自然段,找一找解决问题的依据。
能够就近讨论讨论,请选择领会最深的一点去讨论体会。
2、反馈交流随机学习引导(1)第一自然段:(板书柴火晚霞)想象他在路上会想些什么?心情如何样?练读。
(2)第四自然段,范读闭眼想象你见到了什么?写几句话或说一说把你想象中山村环境描述给大伙儿听,行不行?读、背(3)第五自然段(板书山柿子)你觉得这山里的小孩如何样?谁情愿来当一回这热情的山里娃?想一想,他是如何做的,会说些什么。
(4)第六自然段读到这儿,同学们会可不能想到自己?你想对他说些什么?你对他产生了什么情意?让我们用佩服的语气读一遍。
3、引入第七自然段。
看到如此的一个好小孩。
他妈妈会如何做?自由读第七自然段同桌各自扮演妈妈与小孩,书上只有动作,是哑剧,请你自己配上台词。
指名展现4、如此的小孩,他妈妈喜爱,你们喜爱吗?是呀,不仅我们喜爱,连大自然也喜爱他哩。
引读2、3小节,听:一路上┄┄5、选择2、3小节中最喜爱的句子,多读几遍,好好领会,还能够记住它,读好书,就像经历,过一会儿,能够读给大伙儿听,也能够背给大伙儿听!6、反馈交流你什么缘故喜爱那个句子?对比课后3(课件出示),体会想象:山风、小溪、鸟儿会对他说什么?仿写:我,一路上。
《背篼》第二课时 之一
《背篼》第二课时之一教学目标:1、能按“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的读书方法学习课文。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按课文的内容进行说话。
4、能体会山里孩子童年的勤劳。
教学重难点:学会“抓住课文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的读书方法学习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这一单元的“学习提示”和《背篼》这篇课文的生词,我们知道,背篼光从外表看,平平常常,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它对山里的小朋友来说,是好伙伴,好朋友,给山里的孩子带来许多童年的生活乐趣,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还是让我们到课文中去找答案吧!二、学习第一自然段1、听朗读(第一自然段),想象画面。
边听边想象画面,说说你似乎看到了什么?2、学生谈想到的画面。
3、朗读、背诵。
三、明确学习方法1、刚才,我们学习了课文第一自然段,老师想和大家商量商量,接下来该怎样学呢?谁来出出主意?2、这一单元的学习提示教给我们什么读书方法?四、学习重点词句1、什么叫重点词句?2、快速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是哪一句?3、自由朗读这句话,想想你读懂了什么?4、有没有读不懂的地方?(背篼里怎么盛得下童年?)5、用赞扬的语气读这句话。
五、学习2-7小节1、我们已经找出了重点词句,该怎样做才能深入理解课文呢?出示:(1)想想课文中哪些具体事例是表达重点词句的意思的。
(2)想象课文所描写的情景。
(3)围绕重点词句想想,课文主要给我们什么启发。
2、学习5、6小节。
(1)自由读这两个自然段,将体现山里孩子勤劳的具体事例划下来,待会儿请这样回答:勤劳体现在_________上。
(2)学生自学,回答。
(3)按句式回答:“勤劳不仅体现在()上,还体现在()和()上,更体现在()的想法上。
(4)说说理由,为什么从这里可以看出山里孩子的勤劳。
(5)体会采药的辛苦。
(6)指名朗读背诵。
3、学习第7小节。
学得真不错,就这样学,我们继续研究课文。
《背兜》第二课时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文档资料
《背兜》第二课时设计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根据单元提示,围绕重点句,读读议议,理解全文。
2、学会朗读全文,进行相应的语言训练,领会文章的优美语境。
3、提高学生研究问题、领悟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及朗读水平,培养学生的表达、思维等各方面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学会围绕重点句理解全文。
2、从文本出发培养学生的语感及各方面的能力。
教学准备:简单课件。
教学过程:一、自然引入,复习质疑。
1、让我们一起来接着学习《背篼》。
2、听写重点句:山里的孩子,背篼里盛着一个勤劳的童年。
3、读句质疑。
为什么说山里的孩子背篼里盛着一个勤劳的童年。
二、研读释疑,理解全文。
1、默读1、4、5、6自然段,找一找解决问题的依据。
可以就近讨论讨论,请选择领悟最深的一点去讨论体会。
2、反馈交流随机学习引导(1)第一自然段:(板书柴火晚霞)想象他在路上会想些什么?心情怎么样?练读。
(2)第四自然段,范读闭眼想象你见到了什么?写几句话或说一说把你想象中山村环境描述给大家听,行不行?读、背(3)第五自然段(板书山柿子)你觉得这山里的孩子怎么样?谁愿意来当一回这热情的山里娃?想一想,他是怎么做的,会说些什么。
(4)第六自然段读到这儿,同学们会不会想到自己?你想对他说些什么?你对他产生了什么情意?让我们用敬佩的语气读一遍。
3、引入第七自然段。
看到这样的一个好孩子。
他妈妈会怎么做?自由读第七自然段同桌各自扮演妈妈与孩子,书上只有动作,是哑剧,请你自己配上台词。
指名展示4、这样的孩子,他妈妈喜欢,你们喜欢吗?是呀,不仅我们喜欢,连大自然也喜欢他哩。
引读2、3小节,听:一路上┄┄5、选择2、3小节中最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好好领悟,还可以记住它,读好书,就像记忆,过一会儿,可以读给大家听,也可以背给大家听!6、反馈交流你为什么喜欢这个句子?对比课后3(课件出示),体会想象:山风、小溪、鸟儿会对他说什么?仿写:我,一路上。
(课件出示)反馈交流。
2018年《背篼》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文档资料
《背篼》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背篼》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按“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的读书方法学习课文。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按课文的内容进行说话。
4、能体会山里孩子童年的勤劳。
教学重难点:学会“抓住课文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的读书方法学习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这一单元的“学习提示”和《背篼》这篇课文的生词,我们知道,背篼光从外表看,平平常常,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它对山里的小朋友来说,是好伙伴,好朋友,给山里的孩子带来许多童年的生活乐趣,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还是让我们到课文中去找答案吧!二、学习第一自然段1、听朗读(第一自然段),想象画面。
边听边想象画面,说说你似乎看到了什么?2、学生谈想到的画面。
3、朗读、背诵。
三、明确学习方法1、刚才,我们学习了课文第一自然段,老师想和大家商量商量,接下来该怎样学呢?谁来出出主意?2、这一单元的学习提示教给我们什么读书方法?四、学习重点词句1、什么叫重点词句?2、快速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是哪一句?3、自由朗读这句话,想想你读懂了什么?4、有没有读不懂的地方?(背篼里怎么盛得下童年?)5、用赞扬的语气读这句话。
五、学习2-7小节1、我们已经找出了重点词句,该怎样做才能深入理解课文呢?出示:(1)想想课文中哪些具体事例是表达重点词句的意思的。
(2)想象课文所描写的情景。
(3)围绕重点词句想想,课文主要给我们什么启发。
2、学习5、6小节。
(1)自由读这两个自然段,将体现山里孩子勤劳的具体事例划下来,待会儿请这样回答:勤劳体现在_________上。
(2)学生自学,回答。
(3)按句式回答:“勤劳不仅体现在()上,还体现在()和()上,更体现在()的想法上。
(4)说说理由,为什么从这里可以看出山里孩子的勤劳。
(5)体会采药的辛苦。
(6)指名朗读背诵。
3、学习第7小节。
背篼第二课时教案
背篼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背篼的概念和基本技巧2.学会基本动作“盘篼背后转”和“朝阳推篼”3.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基本动作的练习•难点:盘篼背后转的动作过程三、教学准备1.背篼道具2.教学课件和视频资源3.音响设备、投影仪等教学设备四、课堂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进行适度的拉伸,以及下肢和上肢的轻度运动,促进身体活跃。
2. 课堂讲解(15分钟)教师介绍背篼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并通过PPT或视频资源向学生展示相关的基本动作。
3. 基本动作练习(20分钟)动作一:盘篼背后转动作过程:步骤一:双手持篼,篼放于身后,身体站直,注重调整姿势。
步骤二:盘篼,即将篼绑在头上。
将头抬起,放松肩部肌肉,并将篼的一端搭到颈后。
同时,手臂向后伸展,使背部拉伸,保证篼与身体紧密贴合。
步骤三:转动篼,即将圆盘向后翻转。
此时,身体向后倾斜,一只手扶路,一只手持篼。
身体的重心应该放在脚跟上,直至篼落在脊椎上并扣住背带。
步骤四:体前转篼,即将篼向前转动并抬起头部。
此时,身体的重心随着篼的转动而转移,直至篼落在头上。
练习时,可以先在地上放置一块垫子,以减轻落下篼子时的冲击力。
动作二:朝阳推篼动作过程:步骤一:双手持篼,篼放于身前。
身体站直,双脚稍微分开,平行放置。
步骤二:身体向后移动,同时将篼向前推动。
步骤三:重心向前移动,同时将篼向后收回。
练习时,需要保持身体平稳,在动作的过程中注重平衡。
4. 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复习总结,鼓励学生进行背篼的日常锻炼,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五、拓展练习1.练习“鱼跃盘篼”动作,即跳跃时将篼盘在头顶上方。
2.练习“转身劈篼”动作,即在背部旋转并劈出篼。
六、教学评价和反思通过本节背篼课程的教学,学生了解了背篼的基本概念和技巧,掌握了基本动作“盘篼背后转”和“朝阳推篼”,提高了身体协调和灵活性,达到了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了动作步骤的解释和练习方法的指导,同时也在课程结束时讲课回顾和提出了拓展练习,使学生能够更细致地掌握背篼的技法。
背篼(浙教版教案3篇)2
背篼(浙教版教案3篇)2一、教学目标1.了解背篼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2.掌握背篼的基本技法,能够正确背篼;3.体验背篼的艺术美感,提高审美能力;4.发现、感知、表现音乐的节奏、旋律、情感。
二、教学重点1.背篼的基本技法;2.背篼的文化内涵。
三、教学难点1.理解和把握背篼的节奏、旋律、情感;2.能够在不同情境下表达歌曲的情感和主题。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老师播放属于背篼的音乐,让学生尽情感受节奏、旋律,并在班内选出几位学生在课前表演背篼,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输入1.讲解背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历史背景;2.展示背篼的具体技法,包括手指的动作、用力的强弱、拨动态度等;3.将学生分成小组或两人一组,并教给他们背篼的基本技法。
让学生自己动手背篼,并在不同情境下变化技法,形成自己的风格。
3. 练习与巩固1.分组表演背篼,在班内进行比较,还可邀请其他班级学生进行评判;2.老师根据每位学生的表现和巩固情况提供反馈,并进行个别辅导。
4. 展示与分享1.让每组选出两名代表,在全班范围内进行表演;2.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和分享,分享自己对背篼的理解和学习经验。
五、教学评估学生展示、对分组表演进行评分和给予反馈、对课堂进行笔记评估。
六、教后反思背篼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通过教学,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背篼的基本技法,更能了解背篼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同时,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和听取他们的反馈,我们发现有些学生在练习时过于关注技法而忽略了歌曲的情感和主题,在后续教学中需要更加关注这些方面。
背篼(浙教版教案3篇)2
背篼(浙教版教案3篇)2第一篇:学而时习之——背篼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2.学会合理安排时间,避免拖延。
教学内容1.背篼课文学习。
2.学而时习之背篼学习活动。
教学步骤1.导入:向学生引入学习时间管理的重要性,让学生意识到合理安排时间的好处。
2.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背篼课文,并对生词进行理解和记忆。
3.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共同讨论如何利用好每天的时间,如何避免拖延。
4.小结:引导学生总结讨论结果,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5.反思: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如下问题:在实际学习中,你将如何运用今天所学的时间管理方法?拓展活动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设计自己的学习计划,包括每天的学习任务和时间安排。
然后让每个小组成员分享自己的计划,并互相评价和提出改进意见。
第二篇:勤奋是成功的法宝——背篼培养学生的积极进取精神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勤奋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2.激发学生的积极进取精神,提高学习动力。
教学内容1.背篼课文学习。
2.勤奋是成功的法宝背篼学习活动。
1.导入:通过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曾经得到过成功的经验,引发学生对成功的期待和追求。
2.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背篼课文,并理解背篼中蕴含的勤奋意义。
3.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讨论勤奋对个人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性,并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
4.小结:引导学生总结讨论结果,并理解勤奋带来的积极影响。
5.反思: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如下问题: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你将如何保持勤奋?拓展活动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探讨著名人士的成功经历,并选择一位自己喜欢的人物进行深入研究。
然后让他们搜集关于该人物的信息,并向全班呈现他们所了解的积极进取精神。
第三篇:背篼,背起勇敢——背篼培养学生的勇气和自信心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勇敢面对挑战的勇气和自信心。
2.提高学生面对困难的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内容1.背篼课文学习。
2.背篼背起勇敢学习活动。
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给学生讲述一个鼓励人勇敢面对困难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背篼(第二课时)教案教学设计风子
教学目标:
1、能通过抓重点句的方法来理解课文;
2、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3、深刻理解山里孩子的淳朴和勤劳;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谈话:
同学们,你们和山里的孩子交过朋友吗?他们都喜欢干些什么?
一、导入
1、这节课,老师也和同学们一起来认识一位山里的孩子,你瞧,这他就向我们走来了----(多媒体出示、配乐朗诵第一小节)
2、找重点句
这是一位怎样的孩子呢?你从哪句话看出来的?(出示重点句)
3、读重点句,你会发现什么?
为什么说背篼里盛着一个勤劳的童年?
4、出示学习提示
二、讲读课文
1、小组学习
(1)轻声读课文。
(2)找一找文中哪些具体事例体现写了山里孩子的勤劳。
(3)边读边按顺序用(1)(2)(3)......标出
2、反馈
(一)学习5、6、7小节
1、学生说具体的体会到勤劳的事例,
2、找出课文内容读出来,并说出从哪个词中体会到勤劳。
如“沉甸甸、捧出山柿子”
3、在读这一段,你还体会到了什么?
山里的孩子不仅勤劳还很淳朴。
是啊,这是一个多么勤劳淳朴的山娃!
4、学生说从采药材中体会到
理解“积攒”的意思便体会到了勤劳。
5、学生说7小节能体会,从汗水和泥渍中体会到。
(1)女生读第7小节
(2)说说“撩、揩”的意思
(3)自读这一节,你读出了什么?(抿着小嘴微笑,劳动不怕累)
那么请你也抿着小嘴对老师笑一个,是啊,你们可真是勤奋的孩子。
(二)、学习第4小节
1、学生说从这段体会到勤劳,读出相关句子。
2、出示动词填空
3、请学生自己换着读一读,体会动词的准确性。
4、请学生小组研究读,从中你能读出什么(对路熟悉,路很远)
5、指名读,看谁能读出轻快,读出熟悉的感觉。
6、齐读。
山里的孩子就连这蜿蜒的山道都是如此的熟悉,真不愧为勤劳的孩子。
(三)、学习2、3小节
1、学生说事例
2、反问:为什么这里也能体会,我们怎么也看不出?
3、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说出理由
4、自读这段,想想写法上有什么特点?(体会拟人的写法)
5、出示句子比较
读句子——说不同----读出不同
山风梳理着他蓬乱的头发
山风吹着他蓬乱的头发
6、小组合作学习
小溪对他说着悄悄话。
小溪发出轻轻的流淌声。
鸟儿在树枝上叫着。
鸟儿
依依送别,约他明天再来。
7、品读句子
自读——个别读——齐读
8、学习第3小节
(1)学生说事例和理由
(2)同桌一起读句子发现疑问
为什么说袅袅升起的炊烟是妈妈高高扬起的手臂?
(3)你能用动作把他表示出来吗?(动作表演理解)(4)男生读句,女生表演。
(三)学习第8小节
是的,这是一个多么勤劳的山娃,使我们情不自禁的说道
1、齐读:哦,山里的孩子背篼里盛着一个勤劳的童年。
2、去掉“哦”字自读最后一句,体会有何不同。
3、说说“哦”的含义
4、在齐读这一句
三、总结全文
1、认识了眼前这位山里的孩子,那自己跟他比一比,想对山里的孩子说些什么呢?
2、学生说体会
3、朗读诗
老师也有很多话要对这位山里的孩子说。
千言万语汇成一首诗
《山娃子》
归来了,山娃子。
带着一身的汗水、泥渍,
带着一路的雨露、晚霞,
归来了。
大山是您童年的田地,
山风、小溪、鸟儿,是您亲密的伙伴。
蜿蜒的山道,是您梦的小径。
沉甸甸的背篼,
是您理想的翅膀。
哦,山娃子,
背篼里盛着一座大山。
背篼里盛着一个勤劳的童年。
四、课堂小练笔
写下要对山娃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