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诱导蛋白IFIT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抗病毒机制研究进展

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抗病毒机制研究进展

·综述·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抗病毒机制研究进展侯志飞赵学森【摘要】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IFITM)是一类新型抗病毒细胞防御分子,其在人体组织细胞中普遍表达,主要定位于质膜、内体及溶酶体中,这些部位是病毒侵入细胞的主要靶点。

IFITM通过抑制病毒与宿主细胞间的膜融合,从而限制多种病毒侵染,包括埃博拉病毒、流感病毒、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冠状病毒、登革热病毒、西尼罗病毒和寨卡病毒等。

虽然,IFITM已经被证明可以抑制8个病毒科数十种病毒,而且其主要抑制病毒进入阶段的融合过程,但IFITM抗病毒机制尚未明确。

近年来IFITM的抗病毒作用及其机制已成为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

现就IFITM抗病毒谱及抗病毒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病毒侵入;膜融合Advances in antiviral study on interferon-induced transmembrane protein Hou Zhifei, Zhao Xuesen.Institute of Infectious Diseases, Beijing Ditan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15,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Zhao Xuesen, Email: zhaoxuesen@【Abstract】Interferon-induced transmembrane proteins (IFITMs), a class of novel discovered viralrestriction factors, are widely expressed in human tissue cells, mainly located in plasma membrane and endolysosomal comparments, which are the main targets of the virus entry. By inhibiting membrane fusionbetween virus and cell membrane, IFITMs restrict the entry of a broad spectrum of viruses, including Ebolavirus, influenza A virus,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 (SARS) coronavirus, dengue virus, West Nilevirus and Zika virus. Although IFITM has been shown to be able to suppress the infection of virus of theeight virus families, and it primarily inhibits the fusion process of the virus entry stage, but the mechanism ofIFITM antiviral activity remains unknown. In recent years, the antiviral effect of IFITM and its mechanismhas become a hotspot in related fields. Here the recent advance of IFITM’s antiviral spectrum and underlyingmechanism of how these proteins exert antiviral function were reviewed.【Key words】Interferon-induced transmembraneprotein; Viral entry; Membrane fusion干扰素(interferon,IFN)是预防病原体感染机体的重要防线。

干扰素的研究进展 .doc

干扰素的研究进展 .doc

干扰素的研究进展作者:李秋霞张国祖李荣誉来源:《农家科技》2011年第04期自Issaca等于1957年发现干扰素(Interferon,IFNl以来,已经证明不论高等动物还是低等动物都有干扰素类似物质产生。

干扰素具有抵抗病毒感染、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与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因此成为当今免疫学、遗传学、病毒学、肿瘤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人进展,IFN在一些畜禽病毒性疾病及肿瘤性疾病的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科研工作者越来越重视干扰素的基因结构、作用机理、基因工程等方面的研究。

一、干扰素诱导剂和作用特点1.干扰素诱导剂。

干扰素属于诱生蛋白,在诱导剂的作用下干扰索基因去抑制而获得表达。

干扰素的细胞来源冈动物种类、细胞类型、诱导剂的性质和诱导条件而异。

常见的诱导剂有以下8种:①各种病毒:最常用的是仙台病毒和新城疫病毒(NDV)。

②人工合成的聚核昔酸f PolyI:C1:系聚肌昔酸(P0lvi-nosinicacid)和聚胞峻吮fPolycytidvli—cacid)共聚物的简称。

PolyI:C诱生性很强。

③胞内寄生菌:包括细菌、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等,以及原虫感染(如疟原虫)。

④细菌产物:如细菌脂多糖(LPs)、葡萄球菌肠毒素A、真菌多糖。

⑤多聚物:如多梭基聚合物(毗喃、聚丙烯酸)、聚硫酸盐、聚磷酸盐等。

⑥低分子物质:如环已亚胺、卡那霉索、梯洛龙(Tilor-one)及其衍生物,二节吠喃、碱性染料等。

⑦致裂原(丝裂原):如植物血凝索(PHA),刀豆球蛋白AfCon-A)等。

⑧特异性免疫诱导。

2.作用特点。

①干扰素属诱生蛋白,正常细胞不自发产生,受诱生剂(病毒、细菌和某些化学合成物质)激发后,干扰素基因去抑制而表达。

②干扰素是目前所指的发挥作用最快的第一病毒防御系统,可在几分钟内使机体处于抗病毒状态,并且机体在1-3周内对病毒的重复感染有抵抗作用。

③干扰素不是直接与靶分子发挥作用,而首先要与靶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相结合,通过信号传递,引发一系列特定的生化反应,刺激细胞内多种效应蛋白质分子合成,从而发挥干扰素的功能。

干扰素诱导蛋白2在炎症调节中的研究进展

干扰素诱导蛋白2在炎症调节中的研究进展

干扰素诱导蛋白2在炎症调节中的研究进展张冬梅;曹艺翎;王郑;唐万欣【摘要】干扰素具有抑制病毒复制和细胞增殖的作用,而每个干扰素刺激基因的具体贡献相互交错又各有不同.干扰素诱导蛋白2(IFIT2)基因又名干扰素诱导基因54(ISG54),是一种蛋白编码基因,其编码的IFIT2参与多种细胞生物效应,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就干扰素诱导蛋白2诱导细胞凋亡、抗病毒、抑制细胞增殖等生物学功能进行综述,并着重对IFIT2在炎症调节作用中的研究进展与可能的调控机制,以及其与糖尿病肾病的潜在联系进行阐述.【期刊名称】《海南医学》【年(卷),期】2018(029)014【总页数】5页(P2021-2025)【关键词】干扰素诱导蛋白2;干扰素诱导蛋白2;炎症因子;糖尿病肾病【作者】张冬梅;曹艺翎;王郑;唐万欣【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肾内科,四川成都 61004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肾内科,四川成都 61004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肾内科,四川成都 61004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肾内科,四川成都 610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64.5干扰素诱导蛋白2(interferon induced protein with tetratricopeptide repeats2,IFIT2)是干扰素诱导基因编码的相关蛋白家族成员之一,在抑制病毒和细胞增殖作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许多研究证据显示诱导相关细胞凋亡是IFIT2发挥上述作用的主要机制。

干扰素诱导蛋白2主要参与的信号通路是IFN-α/β介导的免疫应答信号通路。

同时,IFIT2在炎症相关的病理过程中也扮演重要角色。

但是目前有关IFIT2对炎症因子的影响及炎症反应的调节机制仍存在诸多争议。

1 IFIT2的结构及主要信号转导IFITs(interferon-induced proteins with TPRs)是一类主要由Ⅰ型(IFNα/β)和Ⅲ型(IFNλ)干扰素诱导产生的细胞质蛋白家族,不具有酶活性,分子量为(47~56)×103。

干扰素诱导的跨膜蛋白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干扰素诱导的跨膜蛋白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AL,Huang IC,Benita Y,et al,The IFlTM proteins medi—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厅项目(No.12004101) 作者单位:330006南昌,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肝胆外科 通信作者:邬林泉,Email:Wulqnc@163.COnl
表达,在体内其他位置的表达较少,在体外细胞系和 原代细胞中,尽管每个蛋白质在给定的细胞类型或组
万方数据
国医!b型堂苤查!!!!生!旦筮!!鲞筮!塑
env+细胞里是上调的,但是IFITM3蛋白的诱导表达 在浸滑|生乳腺癌是否由于小鼠乳腺肿瘤病毒感染还有
待确定。因此,IFITM3可能参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和 扩散转移,但具体的分子机制目前还不清楚,还需进一 步研究。 研究者最初通过基因筛选,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的严重炎症结肠黏膜组织和结肠癌患者的肿瘤组织 中分离出IFITM3基因;溃疡性结肠炎是结肠癌的一 种高危因素,且其风险随着病程延长而提高。鉴于溃 疡性结肠炎和结肠癌有着密切关系,可以推测IFITM3 可能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有着一定的联系,甚至可 能促进结肠癌的转移与扩散。12_4。生物全基因组基 因全表达分析发现,IFITM3基因的表达在结肠癌组 织中是明显高于正常结肠黏膜,淋巴结转移灶明显高 于原发性肿瘤组织和正常结肠组织。通过一个特定 的小干扰RNA下调IFITM3表达可以显著抑制结、直 肠癌的增生、集落形成、迁移和入侵;抑制异种模型中 肿瘤的生长和转移,IFITM3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 都显示异常的水平上调。。5j。之前有研究表明, Kruppel样因子4(KLF4)的表达缺失可能导致结肠癌 形成。16。懈。,在结肠癌细胞体外特异性敲除KLF4会导 致IFITM3在Villin—Cre+KLF4小鼠结肠黏膜超表

ifitm1基因

ifitm1基因

ifitm1基因IFITM1基因是一种重要的免疫基因,在人体免疫应答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从IFITM1基因的发现背景、结构与功能、免疫调控、疾病与药物研究等角度进行介绍和探讨。

IFITM1基因的发现背景:IFITM1(Interferon induced transmembrane protein 1)基因最早是在人类内源性干扰素(IFN)受到诱导后,在肺癌细胞系A549中被发现。

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表达与外源性丝裂原活化蛋白(Serum protein)有关,故被称为IFITM1。

随后研究发现IFITM1是一种经过IFN信号通路诱导的次一级反应基因,也被称为IFN诱导转膜蛋白(IFN-induced transmembrane protein)。

IFITM1基因的结构与功能:IFITM1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11p15.5区,包含6个外显子,编码成一种长约135个氨基酸的蛋白质。

IFITM1蛋白是一种跨膜蛋白,具有两个跨膜结构域和一个细胞外的N-末端。

它主要定位于细胞膜上,参与细胞内外的信号传导和细胞膜的稳定。

IFITM1蛋白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对病毒的抵抗以及调节细胞增殖和迁移等方面。

IFITM1的主要病毒抵抗机制是通过与病毒膜融合抑制病毒入侵细胞。

除此之外,IFITM1还通过与其他细胞因子或信号分子相互作用,调节多种免疫细胞、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影响免疫细胞的增殖、迁移、分化等免疫调控过程。

IFITM1基因的免疫调控:IFITM1基因的表达受多种免疫调控因子的影响。

研究发现,多种类型的干扰素以及其他免疫因子,如核因子κB(NF-κB)和调节细胞生长发育的因子(IGFs)等可以诱导IFITM1基因的表达。

此外,研究还发现某些DNA甲基化修饰酶能够通过甲基化介导IFITM1基因的表达调控。

IFITM1基因在疾病与药物研究中的意义:IFITM1基因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例如,在肿瘤研究中,IFITM1的高表达与癌细胞的侵袭性和转移性增强相关。

干扰素诱导蛋白IFIT1的克隆与原核可溶性表达

干扰素诱导蛋白IFIT1的克隆与原核可溶性表达

干扰素诱导蛋白IFIT1的克隆与原核可溶性表达李洪涛;粟永萍;徐建明;冉新泽;王军平;艾国平;程天民【摘要】目的研究干扰素诱导蛋白IFIT1的原核可溶性表达.方法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获得IFIT1编码序列,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电穿孔转化大肠杆菌,筛选阳性克隆,诱导细菌表达,蛋白凝胶电泳观察.结果构建的原核表达平台实现了较丰富的麦芽糖结合蛋白融合IFIT1(MBP-IFIT1)可溶性表达.结论 MBP-IFIT1的原核可溶性表达为后续IFIT1蛋白结合分析及免疫分析提供了材料及方法学基础.%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oluble prokaryotic expession of interferon induced factor with tetratricopeptide repeats-1.Methods By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murine IFIT1 cDNA coding sequence was acquired,and cloned into the prokaryotic expression vector.Then the E.coli was transformed by electroporation with the recombinant.The screened positive cloning was induced to express target recombining protein which was observed with SDSPAGE.Results The aplenty soluble fusion proteins MBP-IFIT1 could be obtained by this prokaryotic expression construction.Conclusion Accomplishment of the soluble expression of MBP-IFIT1 provides basements of the IFIT1 followup functional studies.【期刊名称】《重庆医学》【年(卷),期】2011(040)019【总页数】3页(P1873-1875)【关键词】创伤和损伤;细胞应激;重组;原核表达【作者】李洪涛;粟永萍;徐建明;冉新泽;王军平;艾国平;程天民【作者单位】第三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院全军复合伤研究所,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38;第三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院全军复合伤研究所,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38;Dept.of 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logy,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77030 Houston USA;第三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院全军复合伤研究所,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38;第三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院全军复合伤研究所,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38;第三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院全军复合伤研究所,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38;第三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院全军复合伤研究所,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38【正文语种】中文IFIT1(interferon induced factor with tetratricopeptide repeats-1,IFIT1)受Ⅰ型干扰素诱导迅速合成,且含有多个串联排列的 TPR模体(tetratricopeptide repeats motif),所以得名[1]。

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3在人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3在人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3在人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3(Interferon-induced transmembrane protein 3,IFITM3)是一种由干扰素诱导的跨膜蛋白,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种组织中。

近年来,研究表明IFITM3在人恶性肿瘤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治疗反应密切相关。

本文将对IFITM3在人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IFITM3与人恶性肿瘤的关系已经在多种肿瘤类型中得到研究。

研究发现,IFITM3的表达与肿瘤的预后密切相关。

在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胃癌等多种恶性肿瘤中,IFITM3的高表达与肿瘤的侵袭性增加、复发率升高以及预后不良相关。

IFITM3的表达还与肿瘤的分期、转移以及化疗敏感性等临床特征有关。

IFITM3可能成为一种新的肿瘤预后和预测标志物。

IFITM3在肿瘤治疗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发现,IFITM3能够调节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在结直肠癌中,IFITM3的高表达使得肿瘤细胞对炔诺酮类化疗药物敏感性降低,从而导致治疗效果不佳。

抑制IFITM3的表达可能能够提高肿瘤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从而增强治疗效果。

IFITM3的表达还与免疫治疗的疗效相关。

研究发现,IFITM3的高表达会降低免疫治疗的疗效,抑制IFITM3的表达可能能够提高免疫治疗的疗效。

IFITM3在人恶性肿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的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治疗反应密切相关。

深入研究IFITM3的功能机制,探索其作用的调控机制,有助于我们对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有更深入的了解,并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

进一步研究IFITM3的功能和调控机制,有望为肿瘤的精准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方法。

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3在人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3在人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3在人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3(IFITM3)是一种跨膜蛋白,近年来在肿瘤研究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IFITM3在免疫应答、病毒感染和肿瘤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人恶性肿瘤中,IFITM3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侵袭、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

探究IFITM3在肿瘤中的具体功能和调控机制,对于了解肿瘤发展的分子机制和开发针对IFITM3的靶向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表明,IFITM3的过表达与多种类型的肿瘤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在肺癌、胃癌、卵巢癌和乳腺癌中,IFITM3的高表达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能力增强以及患者生存率下降有关。

实验结果也证实,下调IFITM3的表达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促进细胞凋亡,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IFITM3的过表达可能通过多种途径促进肿瘤的发展。

IFITM3可以通过调节多种信号通路和相关因子的表达来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

IFITM3可以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活性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IFITM3还可以与细胞骨架的重要成分相关蛋白相互作用,从而调节肿瘤细胞的形态和运动能力。

IFITM3的高表达还可以通过调节肿瘤免疫应答的信号途径来影响肿瘤的发展。

研究还发现,IFITM3的表达水平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

肿瘤相关转录因子和信号通路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地调节IFITM3的表达来影响肿瘤的发展。

肿瘤相关转录因子SP1和STAT3可以直接结合到IFITM3的启动子区域,从而调控其转录活性。

一些研究还发现,通过调节microRNA的表达,可以间接地影响IFITM3的表达水平。

针对IFITM3的靶向治疗策略也成为研究的热点。

目前,针对IFITM3的药物开发包括抑制IFITM3的表达和靶向IFITM3的功能两个方向。

一些研究已经尝试使用siRNA或shRNA 技术来沉默IFITM3的表达,并观察到了对肿瘤细胞增殖和迁移的抑制作用。

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3在人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3在人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3在人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3(IFITM3)是一种在人体细胞中广泛表达的跨膜蛋白,其分布于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膜上。

IFITM3在机体抵抗病毒感染、免疫活性、细胞增殖和转移等生物学进程中发挥作用。

近期研究发现IFITM3还在恶性肿瘤中发挥关键作用,成为治疗和预后预测的重要标志物之一。

我们将在本文中综述IFITM3在人恶性肿瘤中的作用和研究进展,探讨其在肿瘤治疗过程中的应用前景。

IFITM3在病毒免疫中的作用IFITM3在正常的免疫反应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对病毒生长起抑制作用,抑制病毒感染,从而保护机体免受病毒侵袭。

IFITM3通过受体介导这一过程,将其连接并内源循环,转移到细胞膜上,从而发挥免疫作用。

研究发现,IFITM3可抑制禽流感、甲型和乙型流感、登革热等多种病原体的感染,并且在其感染后的分泌过程中被升高。

IFITM3在肿瘤生物学过程中发挥的功能主要与其在细胞增殖调节、转移及免疫干预等方面的作用有关。

研究表明,在多种肿瘤中IFITM3水平均高于正常组织。

在肝癌、胃癌、结肠癌和肺癌等多种肿瘤中,IFITM3水平的升高表明它与癌症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IFITM3在致癌小鼠模型中的过度表达也能诱导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增长。

IFITM3在癌细胞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其调控细胞粘附、纤维连接蛋白的合成、组织胶原纤维网络的重塑及细胞形态的编辑等途径发挥的。

如在肝癌中的IFITM3,其与趋向因子的作用可以改变癌细胞形态并促进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在乳腺癌中,IFITM3通过对细胞膜上的转移素进行修饰,进而影响癌细胞转移功能。

治疗策略IFITM3在人类肿瘤中的表达是肿瘤细胞增殖和转移的重要标志物,其在肿瘤初始和病情监测中具有重要作用。

IFITM3的抗体治疗和分子靶向治疗是目前研究的一些焦点。

IFITM3抗体的治疗可通过直接识别IFITM3来防止肿瘤的增长和转移。

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3在人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3在人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3在人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3(IFITM3)是一种具有广泛抗病毒活性的跨膜蛋白,其在免疫应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最近的研究表明,IFITM3在人恶性肿瘤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IFITM3在人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IFITM3在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多项研究发现,在多种恶性肿瘤中,IFITM3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

如在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和肝癌等中,IFITM3的高表达与较短的生存期和较差的预后密切相关。

这表明IFITM3可能作为恶性肿瘤的潜在预后标志物。

IFITM3的高表达在恶性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中起着重要作用。

研究发现,通过上调IFITM3的表达,可以促进恶性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反之,下调IFITM3的表达可以抑制恶性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这可能是因为IFITM3参与了多种信号通路的调控,包括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和上皮-间质转化等。

IFITM3可能是恶性肿瘤细胞增殖和迁移的重要调控分子。

IFITM3还参与了恶性肿瘤的免疫逃逸。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IFITM3可以抑制恶性肿瘤细胞对天然免疫的应答,从而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研究发现,IFITM3可以抑制天然免疫细胞的杀伤活性和细胞因子的产生,进而减弱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IFITM3还可以干扰恶性肿瘤细胞与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免疫识别和清除。

IFITM3可能是促进恶性肿瘤的免疫逃逸的关键因子。

目前,一些研究正致力于开发针对IFITM3的治疗策略。

研究发现,通过靶向IFITM3的siRNA或抗体,可以抑制恶性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一些药物也被发现可以抑制IFITM3的表达,从而减弱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这些研究为进一步开发针对IFITM3的治疗策略提供了重要参考。

IFITM3在人恶性肿瘤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参与了恶性肿瘤细胞增殖和迁移的调控,同时还参与了肿瘤的免疫逃逸。

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3在人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3在人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3在人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3也称为IFI44或LEI25,是一种干扰素调节基因,属于跨膜蛋白家族中的一员。

近年来通过对IFI44的研究发现,它在多种类型的肿瘤中均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肿瘤的生长、转移和治疗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研究发现IFI44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和结局密切相关。

它在非小细
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越高,肿瘤分期越靠后,患者的生存期越短。

同时,IFI44还能
够通过与癌症相关病毒的基因互作,影响它们的生长和增殖,从而起到抗癌作用。

在乳腺癌中,IFI44通过调节细胞凋亡和转移相关蛋白的表达,对肿瘤的生长、转移
和耐药性发挥作用。

研究表明,IFI44与癌症相关信号通路(例如Akt和ERK)相互作用,从而影响细胞的增殖和存活。

同时,IFI44通过调节转录因子如STAT1和NF-κB的活性,影响肿瘤细胞的凋亡和免疫逃避。

在其他类型的肿瘤中,IFI44的作用也得到初步研究,如胃肠道肿瘤、膀胱癌、头颈
癌等。

在这些研究中,IFI44主要表现为抑制肿瘤生长和增殖,提高细胞凋亡率和敏感性,同时增强免疫治疗效果。

总而言之,在多种类型的恶性肿瘤中,IFI44作为干扰素调节基因,通过不同的途径
参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并且对肿瘤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
以揭示IFI44的具体作用机制,并进一步探索IFI44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ifi27蛋白序列

ifi27蛋白序列

ifi27蛋白序列【最新版】目录1.介绍 ifi27 蛋白2.探讨 ifi27 蛋白序列的研究意义3.阐述 ifi27 蛋白序列的研究方法4.分析 ifi27 蛋白序列的研究成果5.展望 ifi27 蛋白序列的研究前景正文一、介绍 ifi27 蛋白ifi27 蛋白,全称为干扰素诱导的蛋白质 27,是一种在干扰素信号通路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蛋白质。

它主要参与抗病毒和抗肿瘤免疫反应,通过抑制病毒的复制以及减少肿瘤细胞的生长,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因此,研究 ifi27 蛋白对于理解干扰素信号通路以及相关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二、探讨 ifi27 蛋白序列的研究意义ifi27 蛋白序列的研究,有助于揭示其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 ifi27 蛋白提供理论基础。

此外,对 ifi27 蛋白序列的研究,也有助于深入了解干扰素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三、阐述 ifi27 蛋白序列的研究方法研究 ifi27 蛋白序列的主要方法有基因测序、质谱分析和生物信息学预测等。

通过这些方法,研究者可以获得 ifi27 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并进一步分析其结构特征和功能域。

四、分析 ifi27 蛋白序列的研究成果近年来,随着研究方法的不断改进,研究者们已成功解析了多个ifi27 蛋白的序列,并发现了其具有一定的保守性。

这些研究成果为揭示ifi27 蛋白的功能和调控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

五、展望 ifi27 蛋白序列的研究前景随着 ifi27 蛋白序列研究的深入,有望为我国干扰素信号通路的研究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并为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策略。

此外,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ifi27 蛋白可能成为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药物,为抗击病毒和肿瘤提供新的武器。

综上所述,ifi27 蛋白序列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3在人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3在人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3在人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1. IFITM3的基本特征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家族成员IFITM3是由干扰素诱导基因家族中的一个特定子组成,其在细胞内主要表现为跨膜蛋白,广泛分布于上皮细胞、骨髓细胞和免疫细胞等。

IFITM3在干扰素的刺激下能够得到显著上调,参与调控抗病毒免疫应答、细胞凋亡和细胞增殖等生物学过程。

研究发现,IFITM3在恶性肿瘤细胞中的表达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增加,潜在影响着恶性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2. IFITM3与恶性肿瘤的关系近年来的研究表明,IFITM3在人恶性肿瘤中的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在一些肿瘤类型中,IFITM3的高表达可以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从而加速肿瘤的发展。

而在另一些肿瘤类型中,IFITM3的低表达则会导致肿瘤细胞的凋亡和增殖受到抑制,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

IFITM3在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水平可能成为肿瘤生物学行为的一个重要预测指标。

3. IFITM3的作用机制IFITM3在恶性肿瘤中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IFITM3可以通过调节干扰素信号通路的激活而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凋亡,从而影响肿瘤的发展。

IFITM3可以与一些信号分子如EGFR、STAT3等相互作用,进而调节肿瘤细胞的转移和侵袭能力。

IFITM3还可以影响肿瘤细胞的能量代谢和耐药性,从而影响肿瘤的治疗效果。

4. IFITM3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基于IFITM3在恶性肿瘤中的重要作用,一些研究者开始尝试利用IFITM3作为靶点来开发新的抗肿瘤药物。

一些研究表明,通过抑制IFITM3的表达或功能,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从而实现抗肿瘤的效果。

一些研究也发现IFITM3在一些抗肿瘤药物的耐药性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IFITM3也被认为是一个潜在的多药耐药相关蛋白。

5. IFITM3的未来展望随着对IFITM3在恶性肿瘤中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IFITM3有望成为新的肿瘤治疗靶点,为肿瘤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3在人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3在人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3在人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IFITM3在肿瘤发展中的作用机制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IFITM3参与癌症细胞的转移和浸润。

在肿瘤细胞转移和浸润过程中,IFITM3在细胞中表达水平增加。

通过调节细胞间的信号传导,IFITM3可以促进肿瘤细胞的浸润,从而增加肿瘤细胞的扩散和转移能力。

2. IFITM3参与抗氧化应激反应。

肿瘤细胞的生存环境相对复杂,常常处于细胞应激状态。

IFITM3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IFITM3可以参与肿瘤细胞的抗氧化应激反应,从而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IFITM3不仅在肿瘤细胞中发挥作用,在机体的免疫反应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IFITM3可以调节白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增强免疫反应中淋巴细胞的活力,从而增强机体对病原体的抗击能力。

4. IFITM3的抗病毒作用。

除了在肿瘤发展中发挥作用外,IFITM3在抗病毒过程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IFITM3可以通过抑制病毒的侵袭、繁殖和传播,从而达到抗病毒的效果。

总之,IFITM3是在干扰素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的一种蛋白质。

在肿瘤发展和机体免疫反应中,IFITM3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调节细胞的生理过程,从而实现抗肿瘤和抗病毒的目的。

但是,IFITM3在肿瘤中的具体作用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以便更好地应用于肿瘤的治疗和预防工作中。

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3在人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3在人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3在人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干扰素是体内产生的一种具有细胞免疫、抗病毒、抗肿瘤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重要蛋白质。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癌症的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干扰素通路在肿瘤防治中的重要作用。

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3(IFITM3)是一种由跨膜蛋白家族IFITM家族成员编码的蛋白质。

IFITM3表达的增强与抑制已被证明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存在密切关系。

本文将从IFITM3在恶性肿瘤中的生物学功能、信号通路及其相关分子靶点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方面进行综述。

IFITM3在恶性肿瘤中的生物学功能IFITM3的生物学功能主要有两个方面:抗病毒和抗肿瘤。

在病毒感染方面,IFITM3作为干扰素在细胞免疫反应中的重要效应分子,主要通过破坏病毒与细胞膜之间的相互作用,阻止病毒进入细胞,从而达到抗病毒的效果。

而在肿瘤方面,IFITM3对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具有双重作用: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促进肿瘤细胞的进一步恶化和转移。

IFITM3可以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来发挥抗肿瘤的作用,同时,IFITM3也可以通过促进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来促进肿瘤的发展。

IFITM3信号通路及其相关分子靶点IFITM3的信号通路主要有干扰素信号通路和泛素化/脱泛素化通路。

在干扰素信号通路中,IFITM3的表达受到干扰素的直接调控,并通过激活JAK-STAT信号通路进一步调节多种干扰素响应基因的表达。

而在泛素化/脱泛素化通路中,IFITM3参与了泛素化/脱泛素化酶的调节,从而影响细胞周期、凋亡、增殖等生物学进程。

IFITM3的相关分子靶点主要包括泛素化/脱泛素化酶和免疫系统中的一些相关蛋白质。

通过调控IFITM3的表达和功能,这些分子靶点可以影响IFITM3在肿瘤中的双重作用,从而发挥不同的治疗效果。

IFITM3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IFITM3作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关注。

目前研究发现,某些细胞系和肿瘤组织中IFITM3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强。

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3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结肠癌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研究

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3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结肠癌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研究

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3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结肠癌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研究卞俊杰;李醒亚;郭伟华;田国防;贵永贤;吕振选【期刊名称】《中国现代医学杂志》【年(卷),期】2018(028)001【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interferon-induced transmembrane 3 (IFITM3) in colon cancer tissues and its effect on the apoptosis of colon cancer cells. Methods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IFITM3 in colon cancer tissues and corresponding adjacent tissues was detected by qRT-PCR. Colon cancer cells were transfected with si-IFITM3, while si-control was used as a control. The proliferation of the transfected cells was detected by MTT. Cell apoptosis was detected by flow cytometry. Western blot was us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Bcl-2, Bax, p-STAT3 and STAT3 proteins in the cells. Results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IFITM3 in the colon carcinoma tissue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adjacent tissues,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survival rates of colon cancer HT29 and HCT116 cells of the si-IFITM3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he si-control groups (P < 0.05). The apoptosis rates of colon cancer HT29 and HCT116 cells of the si-IFITM3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si-control groups,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STAT3 in the si-IFITM3-transfected HT29 andHCT116 cells did not change compared with those in the si-control groups, but the expressions of p-STAT3 and Bcl-2 protein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si-control groups, and Bax protein expression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si-control groups. Conclusions IFITM3 is over-expressed in colon cancer tissues. Inhibition of IFITM3 expression can inhibit the proliferation of colon cancer cells and promote the apoptosis of the cancer cells, its mechanism is related to Bcl-2, Bax and STAT3.%目的探讨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3(IFITM 3)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结肠癌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方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结肠癌组织和对应的癌旁组织中IFITM 3的表达水平.细胞转染si-IFITM 3抑制IFITM 3的表达,同时转染si-control作为对照,MTT检测转染后48 h的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Bcl-2、Bax、p-STAT3、STAT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IFITM 3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IFITM 3组结肠癌细胞HT29和HCT116的存活率与si-control组相比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转染si-IFITM 3后的结肠癌细胞HT29和HCT116凋亡率高于si-contro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转染si-IFITM 3后的结肠癌细胞HT29和HCT116中STAT3蛋白表达水平没有变化,p-STAT3、Bcl-2蛋白表达水平低于si-control组,Bax蛋白表达水平高于si-control组.结论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3在结肠癌组织中过度表达.抑制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3的表达,可以抑制结肠癌细胞的增殖,促进癌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与Bcl-2、Bax、STAT3有关.【总页数】6页(P44-49)【作者】卞俊杰;李醒亚;郭伟华;田国防;贵永贤;吕振选【作者单位】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河南新乡 453000;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河南郑州 450052;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河南新乡453000;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河南新乡 453000;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河南新乡 453000;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河南新乡45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3【相关文献】1.沉默结肠癌细胞中CO-029基因对干扰素诱导的跨膜蛋白1的影响及与结肠癌转移之间的关系 [J], 周新军;姚林果;刘世君;李永生;孙大伟2.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1对结肠癌SW480细胞株侵袭和转移能力的影响 [J], 骆红蕾;喻晓娟;何敬东;李进;冯婉婷;陈小飞3.miR-143在结肠癌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及其对结肠癌细胞凋亡和迁移的影响 [J], 张晓云;王立峰4.跨膜蛋白16A在功能性便秘小鼠结肠中的表达及其参与调控便秘的相关机制研究 [J], 郭伟; 朱凤池; 赵庆超; 赵春清; 杨静; 于晓军5.结肠癌组织MTH1表达及下调MTH1通过诱导自噬逆转结肠癌细胞对安罗替尼耐药性研究 [J], 程伟;胡军;周琴;高丽霞;冀红红;朱海鹏;张益枝;木拉格尔·孜克力亚;张斌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ifit5基因

ifit5基因

ifit5基因(原创版)目录1.ifit5 基因的概述2.ifit5 基因的功能3.ifit5 基因的研究进展4.ifit5 基因的应用前景正文【ifit5 基因的概述】ifit5 基因,全称为干扰素诱导的 T 细胞 5,是一种在干扰素信号通路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蛋白质。

该基因主要在免疫细胞中表达,对细胞的生长、分化和凋亡具有调控作用。

近年来,ifit5 基因在生物学、免疫学等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成为研究热点。

【ifit5 基因的功能】ifit5 基因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包括:1.抗病毒作用:ifit5 基因可以通过诱导产生抗病毒蛋白,抑制病毒的复制,从而抵抗病毒感染。

2.免疫调节:ifit5 基因参与免疫细胞的生长、分化和凋亡过程,调控免疫应答,对维持机体免疫平衡起到关键作用。

3.细胞生长调控:ifit5 基因可影响细胞周期进程,进而调控细胞生长和分化。

【ifit5 基因的研究进展】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们已对 ifit5 基因的结构、功能和调控机制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一些研究发现,ifit5 基因在不同生物体、不同组织和不同发育阶段中表达水平和功能有所差异,这为进一步研究ifit5 基因在生物学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了依据。

此外,研究还发现 ifit5 基因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如病毒感染、肿瘤形成等。

因此,研究 ifit5 基因对于揭示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开发新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ifit5 基因的应用前景】ifit5 基因在生物学、免疫学等领域的重要作用,使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首先,ifit5 基因可作为抗病毒药物的研究靶点,开发新型抗病毒药物。

其次,ifit5 基因在免疫调节中的关键作用,使其有望成为免疫相关疾病的治疗靶点,如肿瘤免疫治疗等。

此外,ifit5 基因还可用于研究免疫细胞的发育和功能调控,为生物学基础研究提供有力工具。

总之,ifit5 基因作为一种重要的蛋白质,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和应用前景。

ifitm6基因 -回复

ifitm6基因 -回复

ifitm6基因-回复Ifitm6基因,又称为Interferon Induced Transmembrane Protein 6基因,是一种被干扰素诱导的跨膜蛋白基因。

本文将从基因的发现、结构和功能、调控、与疾病的关联以及研究进展等方面对Ifitm6基因进行详细的讨论。

首先,Ifitm6基因的发现是通过转录组分析发现的,其编码的蛋白质与人血管形成和细胞迁移等过程有关。

该基因位于人类基因组的11号染色体上,靠近另外两个Ifitm家族基因Ifitm3和Ifitm5。

这个基因家族中的蛋白质通常被干扰素调控,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

其次,Ifitm6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是一种跨膜蛋白,拥有两个跨膜结构域。

在细胞膜上的表达使得该蛋白质能够参与多种细胞过程,如细胞增殖、迁移、血管形成等。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Ifitm6蛋白还具有对骨骼发育和骨代谢的调控功能。

研究人员通过体外和动物实验发现,在骨细胞中高表达Ifitm6蛋白能够抑制骨细胞的增殖和骨代谢,从而影响骨骼系统的健康。

第三,Ifitm6基因的表达受到多种调控因子的影响。

干扰素家族蛋白是最常见的调控因子之一,它们能够启动Ifitm6基因的转录过程。

此外,一些信号通路和转录因子也能够调控Ifitm6基因的表达。

例如,Wnt通路和核转录因子骨形成蛋白4(Runx2)被发现与Ifitm6基因的表达相关。

这些调控机制与Ifitm6基因的功能和生理活性密切相关,进一步揭示了Ifitm6基因与人类疾病的关联。

研究显示Ifitm6基因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例如,在骨代谢方面,一些研究发现Ifitm6基因突变会导致骨骼发育异常和骨质疏松症。

此外,Ifitm6基因与肺部疾病、白血病、白癜风等多种疾病的发生也有关联。

通过进一步研究Ifitm6基因的功能和调控机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疾病的发生机制,为新的治疗方法的研发提供重要指导。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于Ifitm6基因的研究也在取得新的突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3 IFIY5绑定到 PPP-RNA 结构图
注:N1:PPP-RNA 第一个碱基;N2:PPP-RNA 第二个碱基
· 23 ·
·综述·
《上 海 畜 牧 兽 医 通 讯 》 2019 年 第rRNA 和tRNA 在 5′端 携 带单 磷 酸,mRNA 带 有 N7-甲 基 鸟 苷 帽 (cap0)通 过 5′-5′三磷酸盐桥连 在 第 一 个 碱 基,该 桥 招 募 了 参 与 RNA 加工 处 理 和 翻 译 起 始 的 细 胞 因 子 ,而 [10-11] 大 多数真核 细 胞 的 甲 基 化 发 生 在 第 一 或 第 二 个 碱 基
2 IFIT 的形态结构
IFITs是 干 扰 素 刺 激 基 因 (interferon-stimula- ted genes,ISGs)中最有效的蛋白之一[6],分 子 质 量 54~56kDa,由 34 个 退 化 的 氨 基 酸 组 成 的 三 角 形 四 肽重复 (Tetratricopeptide repeats,TPRs),多 拷 贝 串联阵列的 螺 旋 - 转 角 - 螺 旋 基 序 形 成 的 螺 旋 管 式支 架 非 常 适 合 介 导 蛋 白 - 蛋 白 之 间 的 作 用 (图 1)[7]。人IFIT5 有 24 个 TPR 重 复 螺 旋 结 构,每 一
激活未 感 染 的 相 邻 细 胞 上 百 个 干 扰 素 刺 激 基 因
(IFN-stimulated genes,ISGs)转 录,直 接 或 间 接 激 发抗病毒活 性[3-4]。 大 部 分 的 宿 主 细 胞 产 生 的 抗 病 毒因子被认为是蛋白-蛋白相互作 用 抑 制 病 毒 增 殖, 其中三角形四 肽 重 复 蛋 白(interferon induced protein with tetratricopeptide repeats,IFIT)的 抗 病 毒 活 性 越 来越受到关注,IFIT 包括IFIT1、IFIT2、IFIT3 和IF- IT5,IFITs 能直 接 与 病 毒 RNA 结 合,有 研 究 报 道 这 些抗病毒效应是由激活了的 dsRNA 蛋白激酶 R 和 2′-5′寡腺苷 酸 合 成 酶 结 合 到 dsRNA,干 扰 素 诱 导 由 IFIT-1和-5结合到5′-三磷酸 RNA[1,5]。
·综述·
《上 海 畜 牧 兽 医 通 讯 》 2019 年 第 2 期
干扰素诱导蛋白IFIT 研究进展
谢春芳 于瑞嵩 董世娟 王 剑 马进雯 李 震*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动物遗传工程研究室 上海 201106 )
干 扰 素 诱 导 蛋 白 (Interferon-induced protein with tetratricopeptide repeats,IFITs)是 机 体 先 天 免疫系统中,当 病 原 体、肿 瘤 细 胞 等 微 生 物 刺 激 相 关受体,促 使 机 体 免 疫 细 胞 诱 导 表 达 干 扰 素 后,产 生的干扰 素 刺 激 因 子 之 一,起 抑 制 病 毒 复 制 增 殖、 抵抗病毒感染的作用。
的 2′-O 外 侧 产 生 cap1(m7GpppNmN)或 cap2 (m7GpppNmNm)结 构[12],尽 管 cap1 和 cap2 对 mR- NA 的翻译不是重要的,但人和鼠的IFIT1能抑制缺 失了cap1 的 mRNA 的 翻 译[13-14],细 胞 RNA 的 这 些 特征同时也被一些病毒作为对抗策略而模拟。
1 IFIT 的产生
机体的先天免 疫,主 要 包 括 机 体 产 生 的 干 扰 素 触发和干扰素的抗 病 毒 效 应,建 立 极 其 有 效 的 抗 病 毒状态,有效地在宿 主 体 内 限 制 病 毒 的 复 制 和 病 理 变化,通过 病 毒 分 子 识 别 标 记,如 病 原 相 关 的 分 子 模 板 (pathogen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 PAMPs)检测 宿 主 的 病 原 识 别 受 体 (pathogen rec- ognition receptors,PRRs)[1]。 与 大 多 数 病 毒 相 关 的 PAMPs,包 括 双 链 RNA(dsRNA),是 作 为 复 制 中间体 和 单 链 腺 苷/尿 苷 (AU)富 集 区 域 产 生 , [2] PAMPs 有效地 激 活 了 一 连 串 信 号 事 件,最 终 使 干 扰素在被病毒感染 的 细 胞 内 产 生,释 放 出 的 干 扰 素
图 1 人IFIT1 单 体 的 卡 通 模 型 结 构 图
图 2 人 IFIT5 结 构 图
注:a:人IFIT5的二级结构、TPR 基序和亚结构域;b:人IFIT5正
交视 图 ,螺 旋 呈 圆 柱 状;c:人 IFIT5 蛋 白 表 面 静 电 势 能 图 (使 用 APBS 工 具 ),-5kTe-1- +55kTe-1
* 为通信作者
个螺旋的大 小 约 为 80×55×40,18 个 螺 旋 形 成经典 的 TPRs,其 余 6 个 螺 旋 在 TPRs之 间 进 行 干预,使得 它 们 之 间 的 规 则 重 复 关 系 被 破 坏,在 多 数含 TPR 的蛋白如 O- 连 接 的 乙 酰 葡 萄 糖 胺 转 移 酶(O-linked GlcNAc transferase,OGT)中 ,重 复 的 TPR 是规则的,可以形成蛋白 表 面 明显的 凹 凸 的 开 放端的超螺旋结构[7-8],2号 α螺 旋 上 的 E33 起 着 关 键的作用,有钠或镁离子与 5′-PPP 的α和γ磷酸基 团相互作用,使 病 毒 PPP-RNA 深 深 地 陷 入 正 电 子 中心 空 穴,但 是 对 cap1 结 构 的 RNA 没 有 亲 和 力 (图 [9-11] 2、图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