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噪声、振动的措施及个体防护措施
防尘、防噪音、噪声措施规定范文(4篇)
防尘、防噪音、噪声措施规定范文一、引言噪声和粉尘是工作环境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对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产生不良影响。
为了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提高工作环境的品质,制定了本防尘、防噪音和噪声措施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内部各个部门和岗位。
二、防尘措施1. 工作区域的清洁a) 确保工作区域始终保持清洁,减少灰尘的积累。
b) 定期清理储存区域,堆放的物品应有序排列,减少空气中的颗粒物。
2. 戴口罩a) 对需要接触粉尘较多的岗位,员工应佩戴与工作环境相适应的口罩。
b) 口罩的佩戴应符合相关安全规定,并定期更换。
3. 建设封闭式作业场所a) 对需要大量产生粉尘的工作场所,应尽量采用封闭式作业场所,防止粉尘扩散。
b) 建设封闭式作业场所时,应确保通风系统良好,避免过度堵塞。
4. 使用防尘设备a) 对需要高效清除粉尘的设备和工具,应配备吸尘设备,确保粉尘及时被清除。
b) 注意使用吸尘设备时的安全操作规程,避免爆炸和火灾的风险。
三、防噪音措施1. 噪音监测a) 定期对工作环境进行噪音监测,确保噪音水平在可接受范围内。
b) 噪音监测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并记录监测结果。
2. 建设隔音和吸音设施a) 根据噪音监测结果,对需要进行隔音和吸音的区域进行相应改造,降低噪音的传播和反射。
b) 使用吸音材料和隔音设施,如吸音板、抗噪门窗等。
3. 佩戴防噪音设备a) 对需要长时间处于噪音环境的员工,应配备防噪音耳塞或耳罩。
b) 员工对防噪音设备的使用应符合相关安全规定,并注意设备的清洁和保养。
四、噪声措施1. 设备维护a) 定期检查和保养生产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减少噪声产生。
b) 噪声产生较大的设备应放置在隔音室内或以其他方式进行隔音。
2. 噪声警告标识a) 在噪声较高的区域进行标识和警告,提醒员工注意噪声对听力造成的危害。
b) 标识和警告的内容应明确和易于理解。
3. 时间和岗位轮换a) 在可能的情况下,对接触噪声较长时间的员工,应进行岗位轮换,减少噪声对他们的长期暴露。
噪声控制的原则和方法
噪声控制的原则和方法噪声控制是指在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中,采取措施减少或消除噪声的行为。
噪声控制的目的是改善工作环境和生活质量,保护人体健康,提高工作效率。
下面将介绍噪声控制的原则和方法。
1.源头控制:噪声控制的最佳方式是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噪声的产生。
这需要对噪声源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改进,采用降噪设备、减振装置、隔音材料等措施来降低噪声的产生。
例如,在机械设备中使用减振装置,可以减少振动的传导和噪声的辐射。
2.传播控制:对于无法从源头上消除噪声的情况,可以通过传播控制减少噪声的扩散。
这包括使用隔声材料和屏障来阻隔噪声的传播路径,减少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例如,在建筑中使用隔声墙、隔音窗等措施可以阻挡噪声的传播。
3.个体控制:对于工作人员个体,可以采取个体控制的措施来减少噪声对其的影响。
这包括戴耳塞、耳罩等个人防护设备,可以减少噪声对听力的损伤。
此外,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人们对噪声危害的认识,增强个体对噪声的适应能力也是一种个体控制的方法。
1.隔音措施:隔音是指采用吸音材料和隔音构造来阻挡声音传播。
吸音材料可以吸收或散射声波,阻碍声音的传播。
常用的吸音材料包括泡沫、软木、纤维板等。
隔音构造是指采用隔音墙、隔音窗、隔音门等设施来阻挡声音的传播。
通过在噪声源和受到影响的区域之间建立隔音构造,可以减少噪声的传播。
2.减振措施:减振是指采用减振装置和结构设计来减少振动的传导和噪声的辐射。
减振装置可以通过减少机械设备的振动来降低噪声的产生。
常用的减振装置包括弹性材料、减震器、减振台等。
结构设计可以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和刚性加强来减少振动的传导和噪声的辐射。
3.降噪设备:降噪设备是指采用电子设备、机械设备等技术手段来消除或减少噪声的产生。
常见的降噪设备包括噪声屏蔽装置、噪声补偿器、噪声消除器等。
这些设备可以通过发出与噪声相反的声波来消除噪声,或通过特定频率的声波干扰噪声的传播和接收,从而实现噪声的控制。
4.管理措施:管理措施是指通过合理的管理手段来减少噪声的产生和传播。
车间噪声防治措施
车间噪声防治措施车间噪声防治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或消除车间产生的噪声,以保护工人的听力和健康。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车间噪声防治措施:1. 声源控制措施:- 选择低噪声设备:在选购车间设备时,优选低噪声、高效率的设备。
例如,选择声音隔绝较好的机器及设备,降低噪音产生。
- 更换噪声较大的设备:对于噪声较大的设备,可以考虑更换为噪声更小的设备。
- 加装隔音罩:对于噪声源无法更换的设备,可以在其周围加装隔音罩,隔绝设备产生的噪声,减少噪音传播。
2. 声传播途径控制措施:- 给车间加装吸音材料:给车间的墙壁、天花板和地板加装吸音材料,例如吸音砖、吸音板等,减少噪音的反射和传播。
- 安装隔音门窗:车间的门窗是声音传播的关键部分,可以考虑安装隔音门窗,减少外界噪音的进入和车间噪音的外泄。
3. 工艺控制措施:- 优化生产工艺:通过优化车间的生产工艺,减少或消除产生噪音的环节。
- 避免冲击声和冲击振动:冲击声和冲击振动会产生很大的噪音,可以通过改进工艺、采取缓冲措施等方式来避免。
4. 个体防护措施:- 佩戴防噪耳塞或耳罩:对于无法通过上述措施降低噪声的场合,工人应佩戴防噪耳塞或耳罩来保护听力。
- 定期进行听力检测:定期对工人进行听力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职业性听力损害。
5. 车间布局优化:- 合理布局机器设备:要在车间内合理布局机器和设备,尽量避免相近的设备同时运转产生噪音。
- 设立隔音区域:将车间内生产噪声较大的区域设置为隔音区域,限制噪音的扩散。
6. 定期检测和维护:- 定期检测噪声水平:定期对车间的噪声水平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 定期维护设备:定期检查和维护车间内的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减少噪音产生。
7. 增加工人的噪音意识:- 培训工人:对工人进行噪音防护的培训,增加其对噪音危害的认识,提高噪音防护意识。
- 健康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提醒工人注意噪音对健康的影响,并传授噪音防护的知识和方法。
生产环境的噪声、振动与安全
生产环境的噪声、振动与安全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这不仅与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有关,也关系到企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
因此,有必要在生产环境中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降低噪声和振动,并确保生产工作的安全。
首先,噪声和振动对工人的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长期暴露在高噪声和强振动环境中,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损害。
噪声超过80分贝时,人耳对声音的听觉能力就会受到影响,超过85分贝时甚至会引起耳聋。
强烈的振动不仅对工人的神经和肌肉产生损害,还会影响其身体的平衡和迟滞能力。
因此,对于噪声和振动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一、噪声控制1. 设立隔音墙或隔音屏可以在噪声污染源周围设置隔音墙或隔音屏,通过反射、吸声和隔离的方式来阻断噪声的传播和扩散。
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噪声对周围环境和工作人员的影响。
2. 优化设备和工艺对生产设备和工艺进行优化,选择噪声较低的设备和工艺,可以减少噪声的产生。
例如,选择低噪声的机械设备、使用阻尼材料等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噪声的产生。
3. 个体防护措施对工人进行个体防护,例如提供耳塞、耳罩等防护装备,帮助工人降低噪声对听觉的损害。
同时,要对工人进行噪声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帮助他们正确使用和维护个体防护装备。
二、振动控制1. 振动隔离对振动源进行隔离措施,例如在机器底部采用缓冲材料,减少振动的传输和震动的扩散。
此外,还可以对设备的安装位置进行科学选择,避免振动传导到其他部分。
2. 调整工艺参数合理调整工艺参数,减少设备运转时的振动。
例如,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可以采用减少切削力、提高刀具刚度等方法,降低振动产生。
3. 个体防护措施同噪声控制一样,对工人进行个体防护,例如提供护腰带、护膝等防护装备,帮助工人减少振动对身体的损害。
同时,也要对工人进行安全培训,帮助他们正确使用和维护个体防护装备。
三、安全措施1. 安全设施建设在生产环境中设置必要的安全设施,例如防护栏、紧急停机装置等,为工人提供安全保护和紧急应对措施,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有哪些噪声职业病防护措施
有哪些噪声职业病防护措施噪声职业病防护措施:1、认真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大都从保护听力出发,即劳动者在该强度下反复接触噪声,不会对语言听力有明显的影响,这类标准只能保护大多数人,不包括敏感者。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规定:工作场所操作人员每天连续接触噪声8h,噪声声级卫生限值为85dB。
对于操作人员每天接触噪声不足8h的场合,可根据实际接触噪声的时间,按接触时间减半,噪声声级卫生限值增加3dB的原则,确定其噪声声级限值,但最高限值不得超过115dB。
2、控制和消除噪声源将噪声源放在车间外或进行隔离,及时检修机械,防止哥件松动引起的噪声;采用吸声的材料作为车间的屋顶、内壁"降低车间内的噪声。
同时,根据不同的方法控制噪声传播和反射,如利用消声器消声、将声源封闭,阻止噪声传播。
3、加强宣传教育、注意个体防护,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个体防护主要保护听觉器官,长时间接触噪声的工人应佩戴耳塞、耳罩等,耳塞、耳罩的佩戴常常使工人产生不适感,应加强技术革新,研制舒适、美观、有效的防护用品,便于职工使用。
4、职业健康检查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检查和定期检查。
上岗前检查是为了获得听力的基础资料,并对患有听觉器官、心血管及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者,禁止其参加强接触噪声的工作。
从事噪声作业半年内进行听力检查,发现有明显听力下降者及早调离噪声作业,以后应坚持每年定期检查,特别是所力检查,观察听力变化,以便早期发现听力损伤,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5、合理安排劳动和休息为减少工人持续接触噪声的时间,应实行工间休息制度,经常检测车间噪声情况,督促、检查预防措施执行情况及效果,鼓励职工合理营养,积极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
职业危害噪声粉尘高温的防护及措施
职业危害噪声粉尘高温的防护及措施职业危害是指在工作中暴露于一些有害物质或环境中,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情况。
其中,噪声、粉尘和高温是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
为了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可以采取一系列的防护及措施。
首先,噪声是一种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
长期暴露于高噪声环境中,会导致听力损伤、睡眠障碍、心理压力等问题。
为了防护噪声,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声学隔离:通过隔离噪声源来减少噪声的传播。
可以在噪声源周围安装声屏障或使用隔音材料包裹。
2.工程控制:改变工艺流程或使用噪声低的设备,降低噪声产生的强度。
3.个体防护:工人在接触噪声环境时,应佩戴耳塞或耳罩。
这些个体防护装备可以有效减少耳膜的振动,减轻对听觉系统的损害。
其次,粉尘也是一种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
暴露在粉尘环境中,可能引起呼吸道感染、肺炎和职业性肺病等。
下面是一些预防粉尘危害的措施:1.通风换气:通过改进通风系统,确保空气流通,将室内空气中的粉尘排出。
2.湿润化操作:在粉尘产生的操作过程中,通过喷水等方法保持空气湿润。
湿润的空气可以降低粉尘的悬浮浓度,减少粉尘对呼吸道的刺激。
3.个体防护:工人应戴上防尘口罩或面具。
防尘口罩可以过滤空气中的粉尘颗粒,保护呼吸系统的健康。
最后,高温也是一种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
长期暴露在高温环境中,可能导致脱水、中暑和心血管疾病等。
以下是一些应对高温的措施:1.通风降温:通过改善工作场所的通风系统,降低室内的温度。
2.饮水补充:在高温环境中工作时,应及时补充水分,以防止脱水。
3.个体防护:工人应着透气、吸湿的衣物,同时佩戴帽子、墨镜和防晒霜以保护皮肤免受高温的伤害。
综上所述,对于职业危害噪声、粉尘和高温的防护及措施,可以通过声学隔离、工程控制和个体防护等手段来减少危害。
为了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必须加强职业卫生监测与管理,并提供相关的防护设备和培训,以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同时,工人也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遵循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以降低职业危害带来的风险。
职业噪音的危害和防护
职业噪音的危害和防护职业噪音是指在工作环境中产生的噪音,通常是由机器设备、工具、车辆等引起的。
职业噪音不仅噪声强度高,也会长时间持续存在,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会造成严重的危害。
为了保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减少职业噪音带来的不良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
首先,职业噪音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听觉损伤:长时间接触高强度的噪音会损伤人的听觉系统,造成临时或永久性的听力损伤。
这种听力损伤可能表现为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听力丧失。
2.心血管系统影响:长期接触高强度的噪音会引起身体的应激反应,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
长时间处于这种应激状态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如心脏病、高血压等。
3.神经系统影响:噪音对神经系统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会使大脑皮层的功能受到影响,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易激动、反应迟钝等症状。
4.睡眠障碍:长期接触高强度的噪音会干扰人的正常睡眠,使得睡眠质量下降。
睡眠障碍会引起疲劳、精神不振,影响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5.心理健康问题:噪音对心理健康也会造成严重影响,长期处于噪音环境中可能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为了防止职业噪音对工作人员的危害,可以采取以下防护措施:1.工作环境改善:通过改善工作环境,减少噪音产生,可以有效降低职业噪音的危害。
可以采取隔音措施,如安装隔音墙、采用隔音设备等,减少噪音传播。
另外,也可以通过优化工作流程、减少噪音源数量等方式来改善工作环境。
2.个体防护:工作人员可以佩戴安全耳塞或耳罩等个体防护装备,减少噪音的侵入。
这些个体防护装备可以有效减少噪音对听觉系统的伤害。
3.工作时间控制:尽量控制工作人员在噪音环境中的工作时间。
可以通过轮班制度或分段工作的方式,减少工作人员长时间暴露在噪音环境中的时间。
4.教育宣传:加强职业噪音的危害宣传和教育,提高工作人员对职业噪音的认知,并提醒他们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同时,也需要提供必要的培训,教会工作人员如何正确使用个体防护装备等。
建筑施工噪音控制标准与防护方法
建筑施工噪音控制标准与防护方法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建筑施工活动成为一种常见的景象。
然而,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却给周边居民和工作人员带来了很多不便与困扰。
为了改善施工噪音对环境和人们健康的影响,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噪音控制标准与防护方法。
本文将介绍这些标准与方法,以期为建筑施工企业和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一、噪音控制标准1.国家标准国家标准是指由国家相关部门依法颁布实施的噪声控制标准。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建筑工程噪声污染控制规定》,建筑施工单位需遵守国家规定的噪音限制。
例如,白天施工时,建筑施工噪音不得超过65分贝;夜间施工时,噪音限制为55分贝。
2.职业卫生标准职业卫生标准是指根据职业卫生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制定的一系列用于控制施工作业过程中噪音的标准。
职业卫生标准主要针对从业人员,在施工现场提供一定的噪音保护要求。
例如,根据《建设工程职业卫生管理规定》和《建设项目职业卫生标准》,建筑施工现场内噪音限制为80分贝。
二、噪音控制防护方法1.合理施工计划建筑施工单位应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避免在敏感时段(如夜间)进行噪音较大的作业,以减少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的影响。
同时,合理安排施工队伍和施工工艺,减少或消除噪音源,以降低噪音产生的可能性。
2.采用低噪音设备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选择使用低噪音设备和机械设备。
例如,对于混凝土搅拌机、钢筋切割机等常见的施工设备,可以选择噪音较低的型号或采用隔音罩等防护措施。
3.隔音措施在施工现场的周边区域,可以采用隔音措施来减少噪音的传播。
如建立临时隔音墙或屏障,利用吸音材料包裹施工设备,以降低噪音的扩散和影响范围。
4.个体防护措施对于从业人员,建筑施工单位应提供个体防护用品,如耳塞、耳罩等,以保护工作人员的听力健康。
此外,需要建立健全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教育从业人员正确使用个体防护用品,加强对噪音危害的宣传教育。
5.定期检测与监控建筑施工单位应定期进行噪音检测与监控,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噪音符合国家和职业卫生标准。
噪声应急救治措施
噪声应急救治措施噪声是指任何对人体和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声音,是城市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环境问题。
噪声污染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应急救治措施来降低噪声对人体的危害。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噪声应急救治措施。
一、源头控制源头控制是噪声应急救治的首要步骤,通过控制噪声源的产生和传播,减少噪声对周围环境和人体的干扰。
具体措施包括:1.采取隔离措施,如在嘈杂的施工现场周围设置围挡、隔音墙等,将噪声源与周围环境隔绝;2.选择低噪声设备和工具,例如使用低噪声发电机、低噪声机械设备等;4.合理规划城市建设和交通布局,减少噪声源与居民区、学校等敏感点的距离,避免噪声的扩散。
二、隔音措施对于已经产生的噪声源,采取隔音措施是一种有效的应急救治方法。
具体措施包括:1.在室内安装隔音窗、隔音门等隔音设备,减少室内噪声的传播;2.在建筑物周围设置隔音墙、隔音障等,阻止建筑噪声对周围环境的扩散;3.在噪声源附近设置隔音屏障,例如在公路旁设置隔音墙,减少交通噪声的传播;4.使用隔音材料进行吸音处理,减少噪声在空间中的反射和回音。
三、工程措施通过工程措施来减轻噪声对人体的危害,具体措施包括:1.在城市规划和道路设计中考虑噪声控制因素,设置噪声限制标准,合理规划居民区与噪声源之间的距离;2.在建筑设计中使用隔音性能良好的材料,提高建筑物的隔声性能;3.在工厂和机械设备的设计中加入隔音措施,减少工业噪声的产生;4.加强交通管理,控制车辆的噪声排放,如限制卡车行驶时段、加强车辆尾气排放的监控等。
四、个体防护对于无法通过源头控制和工程措施解决的噪声污染,个体防护是一种有效的应急救治方法。
具体措施包括:1.佩戴噪声防护耳塞或耳罩,减少噪声对听觉器官的刺激,尽量降低噪声对人体的危害;2.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减轻噪声对人体的负担;3.适当锻炼身体,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和适应能力,提高对噪声的耐受程度;4.采取心理疏导措施,如通过听音乐、做瑜伽等放松身心,减少噪声对精神状态的影响。
车间噪声防治措施(五篇)
车间噪声防治措施1、控制噪声源: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控制或消除噪声源,采用无声或低声设备代替发出强噪声的设备,这是从根本上解决噪声危害的一种办法。
2、控制噪声的传播:采用吸声材料装饰在车间的内表面,如墙壁或房顶,或在工作场所内悬挂吸声体,吸收辐射和反射的声能,使噪声强度降低。
具有较好的吸声效果的材料有玻璃棉、矿渣棉、棉絮等。
为了防止通过固体传播的噪声,必须在机器或振动体的基础与地面、墙壁联接处设隔振或减振装置。
3、个体防护:对于因各种原因,生产场所的噪声强度暂时不能得到控制,或需要在特殊高噪声条件下工作时,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是保护听觉器官的一项有效措施。
最常用的是耳塞,一般由橡胶或软塑料等材料制成,根据外耳道形状设计大小不等的各种型号,隔声效果可达25—____分贝。
此外还有耳罩、帽盔等,其隔声效果优于耳塞,耳罩隔声效果可达30—____分贝。
4、健康监护:定期对接触噪声的工人进行健康检查,特别是听力检查,观察听力变化情况,以便早期发现听力损伤,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噪声作业工人应进行就业前体检,取得听力的基础材料,凡是有听觉器官疾患、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器质性疾患或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者,不宜参加强噪声作业。
5、合理安排劳动和休息:噪声作业工人应适当安排工间休息,休息时应离开噪声环境,以消除听觉疲劳。
应经常检测车间噪声,监督检查预防措施执行情况及效果。
车间噪声防治措施(二)1、控制和消除噪声源,这是防止噪声危害的根本措施;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解决方式。
采用无声或低声设备代替发出噪声的设备,如用液压代替高噪声的锻压,以焊接代替铆接,用无梭代替有梭织布等,均可收到较好的效果。
对于生产允许远置的噪声源如风机、电动机等,应移至车间外或采取隔离措施。
此外设法提高机器的精密度,尽量减少机器部件的撞击、摩擦和振动,也可以降低生产噪声。
在进行厂房设计时,应合理地配置声源。
把产生强烈噪声的工厂与居民区,高噪声的车间与低噪声的车间分开,也可减少噪声的危害。
工业噪声的防护措施有哪些
工业噪声的防护措施有哪些噪声污染对人、动物、仪器仪表以及建筑物均构成危害,其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噪声的频率、强度及暴露时间。
工业噪声的防护措施:(一)控制和消除噪声声源是一项根本性措施通过工艺改革以无声或产生低声的设备和工艺代替高声设备。
如以焊代铆,以液压代替锻造,以无梭织机代替有梭织机;加强机器维修或减掉不必要的部件,消除机器磨擦、碰撞等引起的噪声;机器碰撞处有弹性材料代替金属以缓冲撞击力,如球磨机内以橡胶衬板代替钢衬扳,机械撞击处加橡胶衬垫或加铜锰合金。
加工轧制件落地,可落入水池等。
(二)合理进行厂区规划和厂房设计即在产生强噪声车间与非噪声车间及居民区间应有一定的距离或设防护带,噪声车间内应尽可能将噪声源集中并采取隔声措施,室内装设吸声材料,墙壁表面装设或涂抹吸声材料以降低车间内的反射声。
(三)对局部噪声源采取防噪声措施采用消声装置以隔离和封闭噪声源;采用隔振装置以防止噪声通过固体向外传播;采用环氧树脂充填电机的转子槽和定子之间的空隙,降低电磁性噪声。
(四)控制噪声的传播和反射1、吸声:作用多孔材料如玻璃棉、矿渣棉、泡沫塑料、毛毡棉絮等,装饰在室内墙壁上或悬挂在空间,或制成吸声屏;2、消声:适用于降低空气动力性噪声,如各种风机、空压机、内燃机等进、排气噪声。
根据噪声的频谱特点设计的消声器有三类:阻性消声器、抗性消声器和阻抗复合式消声器。
3、隔声:用一定材料、结构和装置将声源封闭起来,如隔声墙、隔声室、隔声罩、隔声门窗地板等。
4、阻尼:隔振—阻尼是用沥清、涂料等涂沫在风管的管壁上,减少管壁的振动,隔振是在噪声源安装的基础、地面及墙壁等处装设减振装置和防振结构。
如在锻锤地座上安装防振橡胶垫,在立柱的管内充填沙子等。
(五)个体防护由于技术上或经济上的原因,岗位噪声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的职工,多采用个人佩戴的耳塞、耳罩或头盔来保护听力。
耳塞、耳罩由软塑料、软橡胶或纤维棉制成。
佩戴合适型号的耳塞、耳罩、隔声效果可达20—40dB(A)。
控制噪声振动的措施及个体防护措施
控制噪声、振动的措施及个体防护措施
一、消除或控制噪声、振动源
最主要的是从根本上采取消声减振措施,使之降低到对人体无害的水平。
具体地说就是通过改革生产工艺过程和改进生产设备,用无冲撞的生产过程代替有冲撞的生产过程,如以喷丸代替风动工具除锈等,改进机组转动部件,使转动部件相互接触时滑润平衡,并减少振动工具的撞击作用和动力,降低振动;使用消声器防止气流性噪声等。
二、消除或减少噪声、振动的传播
主要是从建筑工程设施方面采取措施,减少噪声和振动的传播。
这就需要合理地应用吸声、阻尼材料、采取隔声、减振技术措施。
吸声:用吸声材料(如玻璃棉、泡沫塑料、矿渣棉.毛毡、石棉绒、木丝板、甘蔗板等)装饰在室内墙壁上或悬挂在室内空间,以吸收和反射声能,使噪声降低。
隔声:把发声的物体封闭在一个小的空间内,使它与周围的环境隔绝,如使用隔声间、隔声机罩、夹层玻璃等。
隔振:由于振动能通过墙壁和地基传播,从机器基础沿房屋结构传到其他房间去,必须采取隔振或减振措施加以预防和控制。
一般是在振动源和它的基础之间安装弹性物物体,如弹簧隔振器、橡皮、软木、沥青、毛毡等,以阻尼振动。
三、个人防护措施。
1、接触噪声的工人应配戴防噪声耳罩或耳塞。
耳塞的隔声效果一般可达20—35分贝;耳罩的隔声效果可达30—40分贝,但使用不够方便;棉球塞耳可隔声10—15分贝。
在90分贝(A)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工作,必须使用防护用具。
2、接触噪声、振动的工人应实行轮换作业制,使用振动性大的工具:最好每半年轮换一次,在冬季应由两位工人轮换操作。
3、冬天应备热水洗手,每工作2小时用热水泡10分钟,并戴双层垫的防振手套以减振保暖。
施工噪声控制措施
施工噪声控制措施
一、噪声的控制
1、施工场界噪声控制按《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要求。
2、对可固定的机械设备如空压机,备用发电机设置等在施工场地建临时房屋内,房屋内设隔音板,使其与外界隔离,最大限度的降低其噪音。
3、对噪声超标造成环境污染的机械施工,其作业时间限制在七时至十二时和十四时至二十二时之内。
4、各项施工均选用低噪声的机械设备和施工工艺。
施工场地布局要合理,尽量减少施工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减少噪声强度和敏感点受噪声干扰时间。
二、振动的控制
1、施工振动对环境的影响按《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要求。
2、对振动超标造成环境污染的机械施工,其作业时间限制在七时至十二时和十四时至二十二时之内。
3、本工程施工可能会对地层产生扰动,引起建筑变形或沉陷。
因此,对临近建(构)筑物应事先详查、做好纪录,对可能的危害采取加固等预防措施。
三、对城市生态的保护
1、对城市绿化,在施工范围内严格按法规执行,临时占用绿地要报批并及时恢复,砍伐或迁移树木要报批,不得随意修剪树木,古树木按要求进行特殊保护。
2、施工照明灯的悬挂高度和方向要考虑不影响居民夜间休息。
3、严格履行各类用地手续,按划定的施工场地组织施工,不乱占地、不多占地。
4、在施工场地周围出安民告示,以求得附近居民的理解和配合。
5、在施工工地场界处设实体围蔽,不得在围蔽外堆放物料、废料。
6、施工时如发现文物古迹,不得移动和收藏,施工人员保护好现场,防止文物流失,并暂时停止作业,立即向有关部门汇报。
物理因素危害的控制技术
(4)改善作业环境,加强个体防护及健康监护。
三、辐射
(一)非电离辐射的来源与防护 1.非电离辐射的来源及其危害
(1)射频辐射。
(2)红外线辐射。
(3)紫外线辐射。 (4)激光。
2.非电离辐射的控制与防护
主要防护措施有场源屏蔽、距离防护和合理布 局等
三、辐射
(二)电离辐射来源与防护 1.电离辐射来源
四、异常气象条件
(二)异常气象条件防护措施
1.高温作业防护
2.隔热 3.通风降温 通风降温方式有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种方式。 4.保健措施 5.个体防护
隔热是防止热辐射的重要措施,可利用水来进行。
6.异常气压的预防
四、异常气象条件
(一)异常气象条件种类
1.高温(低温)作业
2.高温强热辐射作业 3.高温高湿作业 4.其他异常气象条件作业 其他异常气象条件作业,如冬天在寒冷地区或 极地从事野外作业、冷库或地窖工作的低温作业; 潜水作业和潜涵作业等高气压作业;高空、高原低 气压环境中进行运输、勘探、筑路及采矿等低气压 作业。
二、振动
(二)振动的控制措施
(1)控制振动源。应在设计、制造生产工具和机 械时采用减振措施,使振动降低到对人体无害水平。 (2)改革工艺,采用减震和隔振等措施。如采用 焊接等新工艺代替铆接工艺;采用水力清砂代替风 铲清砂:工具的金属部件采用塑料或橡胶材料,减 少撞击振动。
(3)限制作业时间和振动强度。
Hale Waihona Puke 、噪声(二)噪声的控制措施
(1) 消除或降低噪声、振动源,如铆接改为焊
接、锤击成型改为液压成型等。为防止振动使用隔
绝物质,如用橡皮、软木和砂石等隔绝噪声。 (2)消除或减少噪声、振动的传播,如吸声、隔 声、隔振、阻尼。 (3)加强个人防护和健康监护。
生产环境的噪声、振动与安全范文
生产环境的噪声、振动与安全范文【引言】在工业生产环境中,噪声、振动和安全问题是十分重要且需要高度关注的方面。
噪声和振动不仅会对工人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还可能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而安全问题则直接关系着工人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社会责任。
因此,加强对生产环境中的噪声、振动和安全方面的管理和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围绕噪声、振动和安全这三个方面展开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噪声管理与控制】噪声是一种令人不悦、干扰人体正常听觉功能、影响人体健康的声音。
在工业生产环境中,噪声主要来自机器设备、运输工具和工人操作等。
长期暴露在高噪声环境中,会导致工人听力损伤、精神压力增大等问题。
因此,噪声的管理和控制尤为重要。
首先,应从源头上进行控制。
选择低噪声的设备和机械,对噪声大的机器设备进行隔音处理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噪声的产生。
此外,合理的生产工艺设计和生产工人的培训也可以减少噪声的产生。
其次,应采取适当的个体防护措施。
为工人配备合适的耳塞或耳罩,并加强对工人的个体防护培训,提高工人对噪声的认识和防护意识。
最后,建立噪声监测和评估体系。
定期进行噪声测量,评估噪声对工人的危害情况,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确保噪声控制的有效性。
【振动管理与控制】振动是指物体在运动或受力作用下引起的周期性的往复运动。
在工业生产环境中,振动主要来自机器设备、运输工具和地面震动等。
长期受到振动的影响,不仅会对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还可能对机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产品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首先,应通过技术手段降低振动的产生。
采用减振装置和减振措施,如安装阻尼器、添加减振垫等,可以有效降低振动的产生。
其次,应加强对工人的培训和防护。
提高工人对振动的认识和防护意识,并为工人配备适当的个体防护设备,如防振手套、防振鞋等,以减轻振动对工人的危害。
最后,建立振动监测和评估体系。
定期进行振动测量,评估振动对工人的危害情况,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确保振动控制的有效性。
预防医学9噪声、震动、疾病控制与预防保健措施
02
03
04
心管系统
噪声污染可能对心血管系统产 生不良影响,如导致血压升高
、心率加快等。
神经系统
噪声可能对神经系统产生刺激 ,导致烦躁、焦虑、失眠等心
理问题。
生理和心理
噪声污染可能对生理和心理健 康产生不良影响,如影响睡眠
质量、降低工作效率等。
其他健康问题
噪声污染还可能增加一些其他 健康问题的风险,如头痛、胃
交通噪声控制
合理规划城市交通网络, 限制车速,设置隔音屏障 和绿化带,减少交通噪声 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建筑噪声控制
规范建筑施工噪声排放, 采取减震、隔音等措施, 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健康监测与评估
健康调查
定期开展健康调查,了解居民主 要疾病的发生率和影响因素,为
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环境监测
加强对空气、水质、土壤等环境因 素的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 题。
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 预防措施来改善公众 健康
预防医学的重要性
降低医疗保健成本 缓解社会医疗压力
提高人口总体健康水平 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02
噪声污染与健康影响
噪声污染的定义和来源
定义
噪声污染是指超过一定分贝的声 音对人类生活和健康造成不良影 响的现象。
来源
噪声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 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社会生活 等多个领域。
执行情况
政府设立专门的公共卫生机构,负责政策的制定、实施和监督。同时,加强与相 关部门和机构的合作,形成合力,确保政策的顺利实施。
政策效果评估和改进方向
效果评估
定期对公共卫生政策进行效果评估,了解政策实施情况,分 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改进政策提供依据。
安全管理职业卫生之噪声振动的职业病防治措施
安全管理职业卫生之噪声振动的职业病防治措施背景噪声和振动是工作环境中常见的危险因素之一,它们是导致职业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噪声和振动对劳动者健康的威胁越来越大,对职业病的防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噪声与振动的危害噪声和振动可以直接影响人的听觉和神经系统,更严重的是,长期的接触会导致职业病的发生。
噪声可以导致高频听力损失、耳鸣、听力下降等听觉方面的问题;同时,噪声还会对心血管、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等造成损害。
而振动则会引起手臂、手腕、肩部等部位的疼痛,对关节和脊椎造成负担,导致骨质疏松等职业病。
职业病防治措施防治原则根据国家工业卫生标准的规定,噪声和振动的控制应遵循的防治原则如下:1.优先采取技术控制措施,如减噪和减振措施。
2.采用行政管理措施,如加强职业卫生管理,规范工作场所噪声和振动的水平。
3.在必要时采取个体防护措施,如佩戴防噪音和防振动的耳罩和手套等。
技术控制措施技术控制措施是最为有效的控制噪声和振动的手段。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技术控制措施:1.改善机器设备的设计:通过改善设备的结构和振动的传导途径来降低噪声和振动的影响。
2.安装隔音和减振设备:采用隔音和减振材料,如悬挂弹性支架、使用减振器和减振杯等设备,降低噪声和振动对机器设备的影响。
3.采取减噪和吸声措施:采用有隔声、吸声、减压的建筑材料、设施和装置等。
4.采用超声波清洗设备:采用超声波清洗机器设备,可以降低噪声和振动的影响。
行政管理措施行政管理措施是必要的防治手段,通过采取下列行政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控制噪声和振动的危害:1.制定相关的职业卫生管理规定和制度,保证职业病防治工作的落实。
2.对工作场所噪声和振动的水平进行测量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隐患。
3.对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职业病的早期症状,给予治疗和干预。
4.对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卫生教育,增强意识和知识,防止职业病的发生。
个体防护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可作为技术控制措施和行政管理措施的补充,以弥补其不足。
工厂安全生产条例中的防止噪声与振动危害要求
工厂安全生产条例中的防止噪声与振动危害要求工厂安全生产是保障工人健康和维护工作环境的重要方面。
噪声和振动是工厂中常见的危害因素之一,对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安全构成威胁。
为了预防和控制这些危害,工厂安全生产条例中制定了相应的防治要求。
一、噪声危害防治要求噪声是由机械设备、工作过程或其他源头引起的声音。
长期暴露在高噪声环境下会引发听力损害、认知障碍、心理压力等健康问题。
为了保护工人的听力和工作环境的安全,工厂安全生产条例中规定了以下防治要求:1.1 设备降噪要求:所有噪声源应采取适当的降噪措施,包括使用噪声防护罩、吸音材料、减震装置等。
生产设备应当选用低噪声设计,对高噪声设备采取有效的隔音、隔振措施,以减少噪声对工人的影响。
1.2 工作场所噪声限值:工厂应对各个工作岗位的噪声进行监测和评估,并确保噪声水平不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限值。
对于超过限值的工作岗位,应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防止工人长时间暴露在高噪声环境下。
1.3 个体防护措施:如果无法通过控制噪声产生源头或改善工作环境来降低噪声,工人应佩戴适当的耳塞或耳罩等个人防护设备。
同时,工厂应加强对工人防护用具的管理,确保其有效使用。
二、振动危害防治要求振动是机械设备运转或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物理现象,长期暴露在高振动环境下会引发手臂麻木、脊柱受损、内脏损伤等健康问题。
为了减少振动对工人的危害,工厂安全生产条例中规定了以下防治要求:2.1 振动源控制:工厂应选用低振动设计的机械设备,并确保其稳定运行。
对于易产生振动的设备,应通过减振装置等措施降低振动水平,以减少对工人的影响。
2.2 工作岗位评估:工厂应对存在振动危害的工作岗位进行评估,并确保振动指数不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限值。
对于超过限值的工作岗位,应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如隔振座椅、防护手套等,以减少工人长时间接触振动带来的风险。
2.3 健康监测与培训:工厂应定期对从事高振动作业的工人进行健康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健康问题。
防治噪声的措施
防治噪声的措施引言噪声是一种常见的环境污染,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
因此,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防治噪声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防治噪声的措施,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保护自己免受噪声侵扰。
室内噪声控制在室内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对于工作和休息都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室内噪声控制的措施:使用吸音材料吸音材料可以有效地降低室内噪声的传播和反射。
常见的吸音材料包括吸音板、吸音砖、吸音毡等。
可以将这些材料用于墙壁、天花板和地面,以减少声音的回声和传播。
密封窗户和门窗户和门是噪声进入室内的主要途径之一。
通过在窗户和门框上安装密封条,可以有效地阻止噪声的渗透。
此外,选择厚实的窗帘也可以起到一定的隔音作用。
使用隔音玻璃隔音玻璃是一种专门设计用于降低噪声传播的玻璃。
它具有较高的密封性和隔音性能,可以显著减少噪声的进入。
隔音玻璃可以应用于窗户和门,为室内创造一个更加安静的环境。
室外噪声控制除了室内噪声控制,室外噪声的防治也是十分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室外噪声控制措施:垂直绿化垂直绿化是一种通过在建筑物外墙上种植植物来控制噪声的方法。
植物可以吸收和反射噪声,减少噪声的传播。
通过增加绿化面积,可以有效地降低室外噪声的级别。
建造隔音墙隔音墙是一种常见的室外噪声控制措施。
通过在噪声源和受噪声影响的区域之间建造一道隔音墙,可以减少噪声的传播。
隔音墙一般选用吸音性能较好的材料,如混凝土、金属和玻璃纤维等。
制定噪声管理计划制定噪声管理计划是一种系统化的方法,旨在减少噪声污染。
该计划包括确定噪声源、评估噪声水平、制定合理的噪声限制和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等。
通过严格落实噪声管理计划,可以有效地控制室外噪声。
个体防护措施除了室内和室外噪声控制措施,个体防护也是不可忽视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个体防护措施:使用耳塞或耳罩耳塞和耳罩是一种常见的个体防护用品,可以有效地降低噪声对人耳的刺激。
选择适合自己的耳塞或耳罩,可以在噪声环境下提供舒适和安静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控制噪声、振动的措施及个体防护措施
一、消除或控制噪声、振动源
最主要的是从根本上采取消声减振措施,使之降低到对人体无害的水平。
具体地说就是通过改革生产工艺过程和改进生产设备,用无冲撞的生产过程代替有冲撞的生产过程,如以喷丸代替风动工具除锈等,改进机组转动部件,使转动部件相互接触时滑润平衡,并减少振动工具的撞击作用和动力,降低振动;使用消声器防止气流性噪声等。
二、消除或减少噪声、振动的传播
主要是从建筑工程设施方面采取措施,减少噪声和振动的传播。
这就需要合理地应用吸声、阻尼材料、采取隔声、减振技术措施。
吸声:用吸声材料(如玻璃棉、泡沫塑料、矿渣棉.毛毡、石棉绒、木丝板、甘蔗板等)装饰在室内墙壁上或悬挂在室内空间,以吸收和反射声能,使噪声降低。
隔声:把发声的物体封闭在一个小的空间内,使它与周围的环境隔绝,如使用隔声间、隔声机罩、夹层玻璃等。
隔振:由于振动能通过墙壁和地基传播,从机器基础沿房屋结构传到其他房间去,必须采取隔振或减振措施加以预防和控制。
一般是在振动源和它的基础之间安装弹性物物体,如弹簧隔振器、橡皮、软木、沥青、毛毡等,以阻尼振动。
三、个人防护措施。
1、接触噪声的工人应配戴防噪声耳罩或耳塞。
耳塞的隔声效果一般可达20—35分贝;耳罩的隔声效果可达30—40分贝,但使用不够方便;棉球塞耳可隔声10—15分贝。
在90分贝(A)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工作,必须使用防护用具。
2、接触噪声、振动的工人应实行轮换作业制,使用振动性大的工具:最好每半年轮换一次,在冬季应由两位工人轮换操作。
3、冬天应备热水洗手,每工作2小时用热水泡10分钟,并戴双层垫的防振手套以减振保暖。
4、每隔1-2年进行一次体检,以便及早发现病人,及早治疗。
必须进行就业前的健康检查,凡患有就业禁忌症者,不应参加接触高噪声或强振动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