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材料考研知识点总结共54页
环境学复习资料最详细版
环境学复习资料最详细版09级7班《环境学概论》复习资料第一、二章绪论环境问题一名词解释:1、环境概念:所谓环境,总是相对某一中心事物而言,它因中心事物的不同而不同,随中心事物的变化而变化。
与某一中心事物有关的周围事物就是这个中心事物的环境。
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类的一切自然行成的物质、能量自然现象的总体”常简称为环境。
2、环境结构:环境中各个独立组成部分(环境要素)在数量上的配比、空间位置上的配置、相互间的联系内容与方式。
环境要素的配置关系。
总体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各个独立组成部分在空间上的配置,是描述总体环境的有序性和基本格局的宏观概念。
3、环境规律: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规律。
整体性,有限性,不可逆性,隐显性,持续反应性,灾害放大性。
4.环境要素:又称环境基质是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烟花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分自然环境皂素和人工环境要素。
5、环境质量:是在一个具体的环境内,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是反映人类的具体要求而形成的对环境评定的一种概念。
二简答题:1、简述环境科学的基本原理环境学把社会和自然的直接演化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人口,经济,资源与环境等主要因素的制约关系,从多层次乃至高层次上讨论人与环境协调演化的具体途径。
它涉及到科学技术发展方向的调整,社会经济模式的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化等。
人与环境和谐,环境协同原理,环境多样性原理,规律与规划原理。
2.环境问题的实质是什么?如何产生和发展的?环境问题的实质是社会、经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以及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问题。
环境问题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产生发展的。
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第一,人口压力。
第二,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第三,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
环境问题的特点有:全球化,综合化,社会化,高科技化,累计化,政治化。
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的发展趋势:第一,人口激增和贫困-发展中国家的主要环境问题。
环境学专业考研整理讲解
名词解释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造成的影响。
人类在改造自然环境和创建社会环境的过程中,自然环境仍以其固有的自然规律变化着。
社会环境一方面受自然环境的制约,也以其固有的规律运动着。
人类与环境不断地相互影响和作用,产生环境问题。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ecosystem)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不断演变,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平衡状态。
生态系统的范围可大可小,相互交错,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最为复杂的生态系统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人类主要生活在以城市和农田为主的人工生态系统中。
生态系统是开放系统,为了维系自身的稳定,生态系统需要不断输入能量,否则就有崩溃的危险;许多基础物质在生态系统中不断循环,其中碳循环与全球温室效应密切相关,生态系统是生态学领域的一个主要结构和功能单位,属于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
总悬浮颗粒物:TSP,英文total suspended particulate的缩写,即总悬浮微粒,又称总悬浮颗粒物。
指悬浮在空气中的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μm的颗粒物。
水的自然循环:自然界中的水并不是静止不动的,在太阳辐射及地球引力的作用下,水的形态不断发生由液态-气态-液态的循环变化,并在海洋、大气和陆地之间不停息地运动,从而形成了水的自然循环。
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是指在分子水平上不同粒径分子的混合物在通过半透膜时,实现选择性分离的技术,半透膜又称分离膜或滤膜,膜壁布满小孔,根据孔径大小可以分为:微滤膜(MF)、超滤膜(UF)、纳滤膜(NF)、反渗透膜(RO)等,膜分离都采用错流过滤方式。
温室效应:指星球的大气层透过捕捉辐射使不同部分地区的气温相对稳定的效应。
酸沉降:酸雨正式的名称为酸性沉降,它可分为“湿沉降”与“干沉降”两大类,前者指的是所有气状污染物或粒状污染物,随着雨、雪、雾或雹等降水型态而落到地面者,后者则是指在不下雨的日子,从空中降下来的落尘所带的酸性物质而言。
环境材料总结讲解
典型产品 木材、石材、竹材、天然高分子 结构仿生材料、功能仿生材料 绿色包装材料(可食性包装材料等)
生态建筑材料(生态水泥) 传统材料的环境化等
光降解塑料、生物降解塑料 羟基磷灰石等
吸附吸收材料、催化转化材料等 无磷洗衣粉、氟里昂替代物
防止土壤沙化的固沙植被材料等
环境材料学
理论研究
环境影响评价 材料的可持续发展理论 材料的生态设计 材料的生态加工
5.2 材料的生态设计
生态设计的内容
原材料选择
尽量选择资源丰富及天然的材料
避免采用有毒、有害及污染环境的材料
选择易回收、可再生使用材料
生
寿命设计
减少材料成分
态 设
回收设计
废料的回收 废旧零部件的回收
计
包装设计
工艺设计
改革生产工艺流程,优化加工工序 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能源、物质等消耗 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
基本形式:
?生态产业园 ?生态产业网络 ?复合实体共生
模式:
?共栖、互利性产业共生 ?寄生型产业共生 ?偏利型产业共生 ?附生型(异生型)产业共生 ?混合型产业共生
生态工业评价指标
生态工业评价指标是用以衡量工业生态系统资源和能源转化 效率的量,如产品与废物比、物质或能量的循环率和损失率 等,其核心环节是评价指标系统的制定。
目标层
准则1
准则2
准则3
指标层1 指标层2 指标层3
指标层4
分指标层1 分指标层2 分指标层3 … 分指标层p
参考国家环保总局文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规划指南》
环境工程材料
环境工程材料
环境治理材料 环境修复材料 环境替代材料
大气污染控制材料 水污染控制材料
环境科学复习资料
环境科学复习资料环境科学复习资料第⼀章1、什么是环境⼀般认为,环境是指围绕着⼈群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类⽣活和发展的各种⾃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体。
环境是⼈类⽣存和发展的基础,同时⼜是⼈类开发利⽤的对象。
2、什么是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指全球环境或区域环境中出现的不利于⼈类⽣存和发展的各种现象。
环境问题是⽬前世界⼈类⾯临的⼏个主要问题之⼀。
环境问题按其成因的不同,可以分为:原⽣环境问题是由于⾃然⼒引起的,没有⼈为因素或⼈为因素很少的环境问题,也称为第⼀类环境问题。
主要包括:地震、⽕⼭活动、滑坡、泥⽯流、台风、洪⽔、⼲旱、⾃然地球化学异常等⾃然灾害问题。
次⽣环境问题。
是由于⼈类的⽣产和⽣活所引起的⽣态系统破坏和环境污染,反过来⼜危机⼈类⾃⾝的⽣存和发展的环境问题,也叫做第⼆类环境问题。
次⽣环境问题,主要是⼈类不合理利⽤资源所引起的环境衰退和⼯业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
次⽣环境问题是环境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3、环境容量:是指在⼈类⽣存和⾃然环境不致受害的前提下,环境可容纳污染物的最⼤负荷量。
4、环境科学的产⽣环境科学是在环境问题逐渐呈现并⽇益严重的过程中产⽣和发展起来的⼀门综合科学。
5、环境科学的内容环境科学是研究⼈类与环境关系的科学。
⼈类与环境的关系是辩证统⼀的。
1、探索环境演化的规律2、研究环境变化对⼈类⽣存的影响3、研究⼈类⽣存发展与环境保护如何协调统⼀4、研究⼈类⽣存发展在不同范围内对环境的整体性影响5、研究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法6、研究环境科学的认识论和⽅法论6、环境科学的特点1、整体性指的是环境的各个组成部分或要素构成了⼀个完整的系统,故⼜称系统性,也就是说,环境的各组成部分之间以特定的⽅式联系在⼀起,形成了特定的结构。
通过稳定的物质、能量流动⽹络以及彼此关联的变化规律,该结构在不同的时刻呈现出不同的状态。
整体性是环境的最基本特性,整体虽由部分组成,但整体的功能却不是各组成部分的功能之和,⽽是由各部分之间通过⼀定的联系⽅式所形成的结构以及所呈现出的状态决定的.2、环境的区域性指的是环境(整体)特性的区域差异,具体说来就是:不同(⾯积⼤⼩的不同地理位置的不同)区域的环境有不同的整体特性。
环境科学概论考研重点
第二章1.大气的构造组成?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逸散层。
2.什么是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的来源有哪些?大气污染是指大气中一些物质的含量到达有害程度,一致破坏人和生态系统的正常生存和开展,对人体,生态和材料造成危害的现象。
大气污染来源:天然污染物:1.火山喷发2.森林火灾3.自然尘4.森林植物释放5.海浪飞沫人为污染物:1.燃料燃烧2.工业生产过程排放3.交通运输过程排放4.农业活动排放3.什么是大气污染物,主要的大气污染物有哪些?大气污染物系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入大气的并对环境或人产生有害影响的那些物质。
主要的大气污染物:1.气溶胶状态污染物〔总悬浮颗粒物〔TSP〕,飘尘,降尘,可吸入粒子(IP) 〕2.硫氧化合物3.氮的氧化物4.碳的氧化物5.碳氢化合物6.有机化合物7.卤素化合物8.其它放射性物质和臭氧。
4.什么是光化学烟雾?含有氮氧化合物和烃类的大气在阳光中紫外线的照射下发生反响的产物及反响物的混合物被称为光化学烟雾。
5.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控制技术?1.烟尘控制技术2.二氧化硫净化技术3.汽车尾气的催化净化第三章思考题:1.什么叫水循环,其成因是什么?水循环包括哪几个阶段?地球上的水,在太阳辐射能和地心引力的相互作用下,不断地从水面、陆面和植物外表蒸发,化为水汽升到高空,然后被气流带到其他地区,在适当的条件下凝结,又以降水的形式降落到地表形成径流。
水的这种不断蒸发、输送、凝结、降落的往复循环过程,就叫做水循环。
水循环的成因:内因水的三态〔气态、液态、固态〕在常温常压条件下的相互转化外因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水循环包括阶段:蒸发,输送,凝结,降落,渗流,径流。
2.请用文字和公式的形式表达水量平衡的概念?通过水的循环包括蒸发,降水,渗流,及径流,地球上的水不断循环往复在全球范围内蒸发与降水总量是平衡的。
+△w= 收入-支出3.天然水的化学组成主要包括哪几类?天然水中的主要离子有哪些?什么叫溶解氧?天然水的化学组成:1.溶解气体天然水中的溶解气体主要有氧、氮、二氧化碳、硫化氢、甲烷等。
《环境保护》的一些知识点总结
《环境保护》的一些知识点总结关于《环境保护》的一些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环境的概念及分类▲环境问题的表现: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全球环境变化▲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自然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指火山爆发,地震,山崩,泥石流,台风,海啸,寒潮,水旱等自然界固有的自然灾害(2)人为原因1.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根本性的原因)。
2.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的矛盾。
3.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
4.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的矛盾。
解决当代环境问题的关键是在尽可能短的时期内,控制世界人口的增长,使世界人口稳定在适度的规模。
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1.两种不同的环境观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1)概念: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它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和自然环境的综合概念。
(2)基本思想:①鼓励经济增长;②要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③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
(3)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中国21世纪议程》。
危害的不可预见性:举例2.过程的不可逆性:举例3.规模的全球性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地理环境的自净能力的概念:指环境对外来物质具有一定的消纳、同化能力。
▲环境污染的原因: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环境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污染物排放超过其环境其自净能力,就会产生环境污染。
自净机理:物理净化,化学净化,生物净化。
重金属污染的污染物:各种重金属。
污染过程及危害:通过水体或食物链造成人或动物中毒。
▲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发生在淡水水体,称为"水华";发生在海洋,称为"赤潮"1.形成条件:较为封闭的海湾、湖泊等水体中,由于水体的'流动性差,自净能力弱。
2.污染物:氮磷等植物营养元素。
3.污染源: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废水。
4.危害--①水生植物和鱼类死亡,②水质变坏,③湖泊变沼泽。
环境学复习总结
环境学复习总结名词解释1.点源污染、面源污染点源污染,是由可识别的单污染源引起的空气,水,热,噪声或光污染。
点源具有可以识别的范围,可将其与其他污染源区分开来。
由于在数学模型中,该类污染源可被近似视为一点以简化计算,因此被称为点源。
对水污染而言,点源污染主要包括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污染,通常有固定的排污口集中排放,非点源污染正是相对点源污染而言,是指溶解的和固体的污染物从非特定的地点,在降水(或融雪)冲刷作用下,通过径流过程而汇入受纳水体(包括河流、湖泊、水库和海湾等)并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或其它形式的污染。
2.生物浓缩:在特定的生物个体、脏器或细胞中的某种物质比其在周围环境中具有更高浓度的现象。
生物放大:指某些在自然界不能降解或难降解的化学物质,在环境中通过食物链的延长和营养级的增加在生物体内逐级富集,浓度越来越大的现象。
3.污水一级、二级处理污水一级处理又称污水物理处理。
通过简单的沉淀、过滤或适当的曝气,以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调整pH值及减轻污水的腐化程度的工艺过程。
污水二级处理是污水经一级处理后,再经过具有活性污泥的曝气池及沉淀池的处理,使污水进一步净化的工艺过程。
4.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固体废物是指人类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产生的,在一定时间和地点无法利用而被丢弃的污染环境的固体、半固体废弃物质。
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定义危险废物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固体废物和液态废物,列入本名录:(一)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或者感染性等一种或者几种危险特性的;(二)不排除具有危险特性,可能对环境或者人体健康造成有害影响,需要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的。
5.污染物的迁移:是指污染物在环境中发生的空间位置的相对移动过程。
迁移的结果导致局部环境中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综合毒性强度发生变化。
6.污染物的转化:污染物在环境中通过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的作用改变形态或者转变成另一物质的过程叫做污染物的转化。
环境学概论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环境:与某一中心事物有关的周围事物,就是这个中心事物的环境。
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名词解释)自然环境:人类目前赖以生存、生活和生产所必需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称。
人工环境:是指由于人类的活动而形成的环境要素。
(选择或填空)环境要素:也称环境基质,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
分为自然环境要素和人工环境要素。
自然环境要素通常指水、大气、生物、阳光、岩石、土壤等。
环境的分类(按其范围由近及远):环境的功能特性:(大题+上解释答)(一)整体性人与地球环境是一个整体,地球的任一部分,或任一个系统,都是人类环境的组成部分。
各部分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关系。
局部地区的环境污染或破坏,总会对其他地区造成影响和危害。
(二)有限性(三)不可逆性能量流动的不可逆。
(四)隐显性除了事故性的污染与破坏(如森林大火、农药厂事故等)可直观其后果外,日常的环境污染与环境破坏对人们的影响,其后果的显现要有一个过程,需要经过一段时间。
(五)持续反应性环境污染不但影响当代人的健康,而且还会造成世世代代的遗传隐患。
(六)灾害放大性某方面不引人注目的环境污染与破坏,经过环境的作用以后,其危害性或灾害性,无论从深度和广度,都会明显放大。
环境问题的分类:(选择)1.原生环境问题:由自然因素造成的环境问题,又称第一环境问题,它主要是指地震、洪捞、干旱、滑坡等自然灾害问题。
2.次生环境问题:由人为因素引起的环境问题,也叫第二环境问题,其表现形式为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与干扰。
环境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次生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1.人口压力2.资源的不合理利用3.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书P9)环境问题的实质:是社会、经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以及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问题。
第二章全球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有(全球):气候变化、臭氧层的破坏、水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锐减;酸雨、海洋污染、有毒化学品和危险废物越境转移。
环境学知识点整理
环境学知识点整理第一章绪论1、环境:周围的事物,是相对于主题的客体。
(人类生存的环境,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
)2、环境问题: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有害于人类及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变化。
也包括环境污染和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破坏)3、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①人类无限制地追求更高生活标准的欲望,导致盲目地、无限度地索取和排放废物;②环境向人类提供物质基础的能力有限,即地球为人类提供的生存空间和各种资源是有限的;③环境的自净能力有限并且缓慢。
4、环境问题的实质:是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它是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发生的,是人类经济活动的直接或间接的结果。
5、认识:1)寂静的春天(1962年环保类书籍);2)增长的极限(1972年):1968年在意大利成立罗马俱乐部。
罗马俱乐部1972年出版了《增长的极限》,是对地球的第一份会诊报告;3)第一次联合国会议(1972):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通过《人类环境宣言》,该宣言的内容:主要是环境污染及其治理问题;4)我们共同的未来(1987年联合国提出的报告):最重要内容是第一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5)第二次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1992年)通过《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该宣言内容:寻求人口、经济、社会、环境与发展相协调。
◇1991年6月,北京举行的发展中国家环境与发展部长级会议,发表了《北京宣言》6、环境科学的主要任务:1)了解人类与环境的发展规律:这是研究环境科学的前提。
2)研究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这是环境科学研究的核心。
3)探索人类活动强烈影响下的全球性变化:这是环境科学研究的长远目标。
4)开发环境污染防治技术与制定环境管理法则:这是环境科学的应用方面。
><7、环境科学的分科:①环境地学—{环境地质学;环境地球化学;环境地理学;环境海洋学;环境土壤学;污染气象学} ②环境生物学③环境化学④环境物理学⑤环境医学⑥环境法学⑦环境经济学⑧环境管理学⑨环境工程学><8、人类的环境观:①天命论——天定胜人②地理环境决定论③征服论——人定胜天④协调论——人地归一9、环境伦理:是伦理学一个分支,研究环境责任的道德基础。
环境材料学复习重点.doc
环境材料学复习重点一、名词解释(6个)1、环境材料:是指在加工、制造、使用和再生过程中具有最低环境负荷、最大使用功能的人类所需材料。
2、材料环境负荷值:指对某一具体材料在其生产过稈屮耗川的资源和能源的多少,以及其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气态、固态和液态之和)多少的综合值。
3、材料的生命周期:是指从原料采集和处理、材料制造、产品制造、运输、销色、使用、再循环、直至最终处理和废弃等环节组成的生命链。
4、生命周期评价(LCA):是对材料和产品进行环境表现分析的一种重要方法。
具体是通过确定和S化与评估对象相关的能源消耗、物质消耗和废弃物排放,来评佔某一产品、过程或事件的环境负荷。
5、酸雨:大气中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在强光照射K进行光化学作用,并和水汽结合而形成硫酸和硝酸,使得雨雪pH下降,一般将pH小于5.6的雨称为酸雨。
6、再生资源:在社会的生产、流通、消费过程中产生的不再其有使用价值而以各种形忒储存,但可以通过不同的加工途径而使K重新获得使用价值的各种物料的总称。
7、循环经济:是指在人、£1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人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
8、腐植酸:是动、植物遗骸,主要是植物遗骸经过微生物的分解和转化,以及地球化学的一系列过程形成和积累起来的一类有机物质,广泛存在于风化煤、泥炭和褐煤中。
9、避害技术:将有害物留在生产过程内部处理,将有害物在进入环境之前转化为无害物,在排放到环境以前进行消化,避免污染环境生态加工技术。
10、材料生产的资源效率:某一生产过程屮所产出的所奋产品占所投入原料总量的百分比。
11、固体废弃物:指人类在生产、加工、流通、消费以及生活等过程屮提取目的组分之后而被丢弃的固体泥浆状的物质。
12、复合材料: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质不hd的材料经特殊加工而制成的材料。
13、吸附材料:具冇多孔结构和巨大的比表⑻积的材料,常见冇活性炭,活性炭纤维,沸石分子筛,活性氧化铝等。
黑龙江省考研环境学重要知识总结
黑龙江省考研环境学重要知识总结黑龙江省考研环境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到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生态学等多个领域。
在备战考研时,重点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将对你的备考大有裨益。
1. 环境科学基础知识环境科学是环境学的核心学科,主要研究环境的组成、演变和影响因素。
在考研中,对于环境科学的基础知识要有深入的理解。
这些知识包括环境的基本概念、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政策与法规等方面的内容。
2. 生态学概念与原理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也是环境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了解生态学的概念与原理,对于理解环境系统的相互作用机制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原理等。
3. 水污染与水处理技术水污染是环境学领域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
掌握水污染的来源、分类以及常用的水处理技术,是考研环境学中的重要内容。
例如,了解水体富营养化、重金属污染和有机物污染等水污染类型,以及传统与先进的水处理技术,如生物处理、物理化学处理等。
4. 大气污染与空气质量监测大气污染是环境学中另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了解大气污染的成因、形式与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并熟悉大气污染的监测方法与技术,对于掌握环境学知识至关重要。
例如,学习空气质量指数(AQI)、主要大气污染物的监测方法等。
5. 自然资源与环境管理自然资源与环境管理涉及到土壤、水资源、森林等自然资源的保护与管理,以及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规划。
在考研中,要深入了解自然资源的分类、评价与管理方法,熟悉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流程与方法。
6.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是环境学的重要理念之一。
了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理、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等,有助于理解并解决环境问题。
此外,还需要了解可持续发展策略与政策,以及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工具和方法。
总结在备战黑龙江省考研环境学时,掌握上述重要知识非常重要。
除了理论知识,还要注重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例如与环境相关的实地调研、实验操作等。
环境材料学重点
1章绪论1.1环境材料的含义1.2环境材料的研究背景1.3环境材料的研究内容与任务1.4环境材料学的发展概况2章材料科学基本知识3章材料的环境协调性评价4章材料的生态设计与理论8章金属材料概论8.1钢铁铸铁含碳量在2.1%~4.0%之间,多数铸铁中的碳以石墨形式存在,石墨的形状对性能影响较大。
铸铁有很高的耐压强度、耐蚀性和良好的铸造性、耐磨性、消振性和切削性,而且价格低廉,工业应用十分广泛。
加入不同的合金元素可铸成耐热铸铁、耐蚀铸铁和耐磨铸铁等,在可能的条件下“以铁代钢,以铸代锻”可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一直是工业生产中的趋势之一。
碳钢中的杂质对碳钢性能的影响钢在冶炼的时候,除了必须的合金元素外,不可避免的会从原料中带入一些杂质元素,杂质元素主要有硫、磷、丹、氢、砷、锡、锑等。
这些杂质元素对钢组织和性能产生不利的影响。
硫易在钢种形成FeS共晶体,熔点很低,造成“热脆”。
磷使钢脆化,降低钢的塑形和韧性。
产生“冷脆性”,使钢的冷加工性能和焊接性能变坏。
氧容易在钢中形成氧化物,使性能下降。
氢在钢中形成所谓“氢脆”现象,严重影响钢的塑性,钢的强度越高,脆性越大,造成的危害也越严重。
新钢中的开发1钢中加入地球上含量丰富的Si元素,来代替部分重金属W和Mo。
2Si可提高钢的抗氧化强度,并降低钢的韧-脆转变温度3应用还不广泛9章传统无机非金属类环境材料9.1结构陶瓷陶瓷材料陶瓷的物质结构:陶瓷材料的相组成:晶体相、玻璃相、气相(气孔)晶体相是陶瓷材料最主要的组成相,主要是某些固溶体或化合物,其结构、形态、数量及分布决定了陶瓷材料的特性和应用。
晶体相又分为主晶相、次晶相和第三相。
陶瓷中晶体相主要有含氧酸盐(硅酸盐、钛酸盐等)、氧化物(MgO、Al2O3)、非氧化物(SiC、Si3N4)等。
玻璃相的作用是将分散的晶体相粘结起来,填充晶体之间的空隙,提高材料的致密度:降低烧成温度,加快烧结过程;阻止晶体转变、抑制晶粒长大。
考研《环境科学》主要考点归纳
考研《环境科学》主要考点归纳第1章环境科学1.1考点归纳一、环境概述1.环境的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明确地指出,“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湿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2.环境的类型(见图1-1)图1-1 环境类型图3.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1)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人类出现之前就存在的,是人类目前赖以生存、生活和生产所必需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称(或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类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能量和自然现象的总体)。
(2)人工环境人工环境是指由于人类的活动而形成的环境要素,它包括由人工形成的物质、能量和精神产品,以及人类活动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称上层建筑。
二、环境科学1.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环境科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类与其生活环境之间的矛盾。
在这一对矛盾中,人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因此,在环境科学中,人和社会因素占有主导地位,决定环境状况的因素是人而不是物。
2.环境科学的任务环境科学的任务就是抓住人类活动与环境质量这一对矛盾的实质,研究其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充分认识二者之间的作用和反作用,掌握其发展规律,以便能动地改造环境并积极调节其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过程,促使环境质量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演化。
三、可持续发展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可持续发展的概念鲜明地表达了两个观点①人类要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要发展;②发展要有限度,不能危及后代人的发展能力。
2.可持续发展的内涵(1)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它不仅重视增长数量,而且要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
(2)持续发展要以保护自然为基础,应以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相协调。
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护环境,包括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命支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地球生态的完整性、保证以持续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资源,使人类的发展保持在地球承载力之内。
环境材料学-第三章 材料科学基本知识
3.1 LCA方法的起源与进展研究
3.1.5 材料LCA评价的应用举例
1.2 范围的确定 • 评价范围选用的功能单元是1000kg,采用的是LCA 的简化模型。 • 此外,由于所研究的材料涉及到多产品系统,将各产品系统的输入和
输出数据按照质量比例进行了分配。 • 评价中所使用的数据来源有:企业内部实际生产数据、工艺改进的设
1993年,完成《环境管理系列国际标准》,即ISO 14000。 经过标准化的LCA最终成为最重要的评价产品环境表现的方法。
3.1 LCA方法的起源与进展研究
3.1.2 LCA的定义
a) LCA,原本是Life Cycle Analysis的缩写,但是由于assessment带有 更多的定量的含义,被SETAC、美国环境保护署和ISO作为术语采 用。欧洲和日本用Ecobalance代替LCA。
1979 ~ 1974年间,整个REPA的研究焦点是包装品废物问题; 20世纪70年代中期,REPA转向能源问题,能源分析法; 1975 ~ 1988年间,REPA发展缓慢,直到“垃圾船”事件,再次引起
关注。
3.1 LCA方法的起源与进展研究
3.1.1 LCA方法的起源与发展
② LCA的研究和推广重要发展时期
3.1 LCA方法的起源与进展研究
3.1.2 LCA的定义原文
Life Cycle Assessment is a process to evaluat the environmental burdens associated with a product , or activity by identifying and quantifying energy and materials used and wastes released to the environment; to assess the impact of those energy and material uses and releases to the environment; and to identify and evaluate opportunities to affect environmental improvements. The assessment includes the entire life cycle of the product, process, or activity, encompassing extracting and processing raw materials; manufacturing; transportation and distribution; use, re-use, maintenance, recycling, and final disposal.
环保材料必备知识点总结
环保材料必备知识点总结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环保材料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环保材料是指在设计、生产、使用和处理过程中,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最小负面影响的材料。
选择环保材料可以减少资源消耗、减少废弃物和有害物质的排放,对环境具有积极影响。
本文将从环保材料的定义、应用、特点、选择和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总结。
一、环保材料的定义环保材料是指在生产、使用和处理过程中,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最小负面影响的材料。
环保材料的选择应考虑其资源的可持续性、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在使用阶段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回收再利用的可能性。
环保材料可以分为可再生材料、可降解材料和无害材料。
1. 可再生材料:可再生材料是指可以通过自然过程再生或复原的材料,如木材、竹材、纸张、生物基塑料等。
这些材料具有可再生性和资源可持续性的特点,对环境影响较小。
2. 可降解材料:可降解材料是指经过一定时间后可以被微生物分解或其他自然过程分解的材料,如生物降解塑料、淀粉基材料等。
这些材料可以减少对土地和水资源的污染,符合环保要求。
3. 无害材料:无害材料是指在生产、使用和处理过程中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危害的材料,如水性涂料、无毒胶粘剂、环保纸张等。
这些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不会释放有毒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影响较小。
二、环保材料的应用环保材料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建筑材料、包装材料、家居用品、纺织品、食品安全包装等。
通过采用环保材料,可以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
1. 建筑材料:环保建材是指在建筑工程中采用对环境友好、无毒害、资源可再生、节能节材等材料。
环保建材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建筑物的能源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对人体健康有益。
2. 包装材料:环保包装材料是指采用绿色、可降解、无毒无害的材料来进行包装。
环保包装材料可以减少废弃物和有害物质的排放,符合环保要求,对产品的质量和营销具有积极影响。
3. 家居用品:环保家居用品是指对人体健康无害的家居用品,如环保家具、环保地板、环保墙纸等。
环境学知识点总结
环境学知识点总结环境学是研究环境问题的学科,它涉及到许多方面的知识,包括地球科学、生态学、环境工程等。
环境学的发展受到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地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的关注,通过环境学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保护地球的生态系统,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环境学的一些知识点进行总结。
地球科学地球科学是环境学的重要基础学科,它研究地球的物质、结构、运动和演化。
通过地球科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上的各种自然现象,如地震、火山喷发、地质构造等。
地球科学还对地球上的资源分布和利用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在环境学中,地球科学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地球的自然环境,为环境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提供基础。
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和其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它对于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物多样性的维护和保护、生态平衡的维持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生态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然环境中各种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关系,了解自然界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规律。
生态学的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生物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为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工程环境工程是研究环境治理和环境保护技术的学科,它涉及到水、大气、土壤等各种环境介质的污染控制和治理技术,以及环境监测、评价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环境工程的发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解决环境问题,提高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环境。
通过环境工程的研究,我们可以开发出各种环境治理技术和环保设备,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环境科学环境科学是综合性的学科,它汇集了地球科学、生态学、环境工程等多个学科的知识,研究环境问题的原因、影响和解决方法。
环境科学旨在通过跨学科的研究,更全面地认识环境问题,发现环境问题的本质,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环境科学的综合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全球性,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更科学、更综合的思路和方法。
环境科学考试重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一、环境的概念、特征概念: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
1、整体性与有限性整体性指组成环境的各部分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关系。
有限性指:①地球在宇宙中独一无二,而且其空间也有限,有人称其为“弱小的地球”;②人类和生物赖以生存的各种环境资源在质量、数量等方面,都是有一定限度的,不能无限供给;③环境容纳污染物质的能力有限,或对污染物质的自净能力有限。
2、变动性和稳定性变动性指在自然和人类活动的作用下,环境的内部结构和外在状态始终不断变化。
稳定性指环境系统具有一定自动调节功能的特征。
3、显隐性与持续性显隐性指环境的结构和功能变化后,对人类和其它生物产生的后果,有时立即显现,如森林大火,农药进入水体会立即造成鱼类死亡。
持续性是指环境变化所造成的后果是长期的、连续的。
二、人类的环境观1、崇拜自然——天命论+地理环境决定论(二者的联系与区别,举例)①天命论匍伏于自然神灵脚下,听命于自然的奴役。
采猎文明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下,发展缓慢,改造环境能力微弱。
如大禹治水、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女娲补天。
②地理环境决定论地理环境决定人类的生理机能和心理特征,最终决定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
人类社会发展早期,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很低,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很大,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很大。
2、改造自然农业文明时期,生产力发展。
环境依附减弱,对抗增强,环境趋于恶化,环境科学萌芽3、征服自然---征服论的自然观人类试图成为环境主宰,人地矛盾激化,人类试图成为环境主宰。
4、谋求人地协调--协调论的环境观人类具有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自然环境对人类也具有反作用力,人类应当与自然环境建立平等友好、互惠共生、和谐互进的关系,谋求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地球环境的发生与演变1、生物进化的特点和规律特点:①进步性发展少→多,简单→复杂,低级→高级生物发展的阶段性:原核→真核;单细胞→多细胞;多细胞体制不断改进生物进化的重大突破:异养→自养;两极(合成者+生产者)→三极(生产者+消费者+还原者)生态系;水生→陆生②进化的不可逆性在生物演化过程中,已经绝灭的生物和退化的器官,在以后的历史中就不可能再次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