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移情说_在艺术创作中的体现_童兆源

合集下载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完整笔记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完整笔记

一、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1、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最早研究文学的学科都叫“诗学”、“诗论”。

2、一般共时← —————————————→历时特殊文学理论是文艺学的分支学科之一。

它与其他四个分支关系密切,它通过横向的审视,侧重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的普遍规律,它指导和制约着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等分支的研究,但它本身又必须建立在对特殊的具体的作品、作家、文学现象的研究基础上。

二、文学理论的对象和任务1、对象以文学的普遍的规律为研究对象,具体地说,是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研究对象。

2、任务四个方面: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作品构成论和文学接受论。

★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文学四要素:世界读者作家作品三、、文学理论应有品格1、文学理论的实践性来源于文学活动实践;为文学活动实践所检验;2、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一种意识形态;民主、科学、现代的取向;一、马克思主义文学思想的主要理论来源德国古典美学和文论1、康德18世纪德国著名哲学家、古典唯心主义创始人主要著作:《纯粹理性批判》(1781)《实践理性批判》(1780)《判断力批判》(1790)审美判断(趣味判断):无利害感;没有概念的普遍性;没有目的的合目的性;没有概念的必然性2、黑格尔德国古典唯心主义辩证法哲学的集大成者、客观唯心主义者主要著作:《精神现象学》、《逻辑学》、《法哲学原理》、《历史哲学》、《美学》等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3、费尔巴哈德国古典哲学最后一个伟大代表、唯物主义哲学家主要著作:《黑格尔哲学批判》、《基督教的本质》、《未来哲学原理》人本主义人类学原则,坚持反映论和审美意识的观点。

但没有看到社会实践在人类活动中的作用。

二、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五个基本观念1、文学活动论人的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文学艺术是人的精神性生活活动,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文学是“人学”2、文学反映论文学作为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3、艺术生产论艺术生产指实际的艺术创作过程;只有产品进入资本运作过程中,作家的劳动才是艺术生产。

审美移情说名词解释

审美移情说名词解释

审美移情说名词解释审美移情说名词解释:审美移情是指个体通过与艺术作品中的客观物象或角色的交流而引起相应的情感反应。

移情分为直接移情和间接移情,前者指个体在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产生的感受性心理活动;后者指由艺术品本身特有的诱发力激起的情感。

4、审美移情说的内涵:审美移情不仅包含着情感和态度的心理因素,而且还融合了美感、想象等更复杂的认知成分,主要包括以下几层含义: 1)美感的生理基础。

个体所具有的艺术感受性是引起审美移情的重要心理条件,没有这种感受性,就无法引起审美移情,因此也就谈不上艺术感染力。

2)个体对现实的审美经验。

个体只有把他们的生活经历、文化修养、精神世界结合到艺术形象的感受中去,才能产生移情。

3)艺术形象的感染力。

5、审美移情说的实质:这种学说认为,人类的审美心理机制就是将外部世界转化为内心情感的心理过程,审美移情就是个体把外部世界移入自己内心并在内心唤起这种情感的心理过程。

“移情”一词是从西方翻译过来的。

关于“移情”一词的来源,有两种说法,其一,这一词源于拉丁语,原意为“使动词”,指“赋予我”之意;其二,源于希腊语,原意为“神谕”,指某事物已“移动到我的心里”。

我认为第二种说法较合理。

这样,一个概念的原意和引申义便有所区别,这也是概念具有的特点之一。

从原义来看,“移情”最初的含义是指一种神秘莫测的“移动”,如指鬼怪之说。

可见,“移情”是一种被歪曲了的定义。

从引申义来看,“移情”的原意即赋予感情的意思,它常用于宗教领域。

但由于这一领域在传统上不为大多数人所理解,所以一般都把这一概念延伸到美学领域来了。

,而这一概念却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在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审美移情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审美心理过程密切联系的。

例如,个体在欣赏优美的音乐时,除了会激起听觉上的愉悦感外,还会由于想象、回忆往日情景,而使审美体验得到进一步加强,从而产生一种无言的情感宣泄,即所谓的“共鸣”。

总结审美移情思想

总结审美移情思想

总结审美移情思想审美移情思想是指通过审美的体验与感受,产生情感共鸣并将之转化为个体与对象之间的情感联系。

这一思想源于德国哲学家康德,在他的美学理论中首次提出了“审美移情”的概念。

在之后的发展中,审美移情思想逐渐成为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并深刻影响了文化艺术领域。

审美移情思想的核心是情感共鸣。

当我们观赏一幅画作、听一首音乐、读一本文字或观看一场表演时,艺术作品所呈现的情感和意境会引起我们的情感激荡。

我们通过对作品中的情绪、意象和表达方式的感知与理解,与艺术家产生共鸣,从而产生情感连接。

这种情感连接能够使我们获得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仿佛我们置身于作品所描绘的场景之中,与其中的人物与情节产生共鸣与交流。

审美移情思想的实现依赖于审美经验。

艺术作品所产生的情感共鸣需要借助我们对艺术的理解与接纳来实现。

我们需要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包括对艺术形式的理解、对艺术创作背后的意图的诠释以及对作品中表现的感知与体验的敏感度。

通过积累一定的艺术经验,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意蕴,从而与之产生情感共鸣。

审美移情思想的实践涉及到艺术创作、艺术欣赏与艺术评论三个层面。

艺术家在创作时通过表现自己的情感、思想和体验,试图与观众产生情感共鸣。

观众在欣赏艺术作品时,通过对作品的体验与感受,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情感体验,并与艺术家进行情感的交流。

艺术评论家则致力于对艺术作品进行批评与解读,为观众提供更多的思考与理解角度,从而加深观众与作品之间的情感连接。

审美移情思想在文化艺术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使观众与作品之间形成了情感纽带,创造了情感的交流与分享。

艺术不仅仅是一种呈现,更是一种情感的传达与共鸣。

在这种情感的连接中,艺术作品成为了观众与艺术家之间沟通的桥梁,同时也成为了观众之间情感互动的媒介。

总之,审美移情思想通过情感共鸣的实现,使观众与艺术家之间产生情感的联系与交流。

它需要观众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经验,并在艺术创作、艺术欣赏和艺术评论的实践中得以应用。

浅析西方移情说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浅析西方移情说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劳 动 感 觉 出平 凡 生 活 的不 易 , 从 自身 劳 动 人 民的 角 度 出发 , 来 描
受到一 种明快活泼 的印象 。这种简单 的儿童 画可 以称之为最简
单的“ 移情” 。 正是孩子们在描述这个世界时 , 把 自己的情感加入
了画笔下 的对象 中, 他们感觉花朵应该是微笑着的 , 小鸟有一双 可爱的翅膀 。 正是因为把这样 的思想表现在了图画之 中, 他们往 往把 自己带入所描绘对象的“ 童话” 世界 中去 , 简明 、 痛快地将对 物体的真实感受 描画在纸上 , 因此 , 即使 是成年人欣赏起来 , 也 会带着一丝微笑夸赞画是美的。 2 . 再从花朵谈起。文章开始提到的凡 ・ 高会对一朵小花产生
作用 , 内摹仿和器官感觉》 一书 中解 释“ 移情” 的涵义 , 其 基本意
思就是 说投入 自己的感情于对象 中 , 与对象 融合 , 而暂人“ 无 我” 的境地 。在我 国, 谢 赫早在《 古画品论》 中, 就开始提倡艺术创作 要反映作者 的思想情感。他在提 出绘 画的功能 以及 品评绘画 的 六条标 准 , 即“ 六法” , 并把气韵生 动列在第一。 由此可见 , 移情使 人们的情感投入 , 而把原本没有生命的东西当作 有生命 的 , 从而
人美好的心理感觉释放了 出来 , 此时连桃花也与人互相映衬 . 讣
人 留恋 。字 字 动 情 , 将 读 者 带 到 了 略 带 伤愁 得 美 感 之 中 。
童心的一面 。 如果我们看看儿童画 , 就会发现 图画中的花朵在微
笑 。 正 是这 种 简 练 的 形 象 , 我们不仅能够一眼看懂 , 而 且 还 能 感


移情——让创作对象通往情感世界的桥 梁
多的波折与起伏后 , 在来看这朵小花时 , 可能就如凡 ・ 高一 样 , 平 静的表 面却深藏着令人震动的深的思想 。 在你 眼里 , 它的成长也 是如此的伟大与不平凡 ,仿佛一棵参 天大树那样令人感 到震撼

行为艺术家童昌运为大家揭秘行为艺术的真谛

行为艺术家童昌运为大家揭秘行为艺术的真谛

行为艺术家童昌运为大家揭秘行为艺术的真谛行为艺术一直不被大家伙认同,很多种原因,大家觉得看不懂也不明白这些到底有什么作用,行为艺术到底是什么艺术?今天我们请行为艺术家童昌运为大家讲讲行为艺术的真谛,让更多的人了解什么是行为艺。

行为艺术,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于欧洲的现代艺术形式之一。

它是指艺术家把“人”本身(包括其思维、个人背景等)作为概念传达的媒材之一,配合“时间”、“空间”等众多元素来展现人类思想的结晶。

这里的“人、时间、空间”就如是油画里的“颜料、画笔、画布”又或是水墨画中的“水墨、毛笔、宣纸”,其都是为艺术家个人抒发情怀,提出观点,记录时代变迁等所使用的材料语言。

特定的环境和含义为依托而进行艺术创造活动的艺术形态。

行为艺术相较于架上绘画、传统雕塑等艺术注重艺术行为的结果留存而言,它更是强调、注重艺术家的行为过程意义,是典型的具有表演性特征的过程艺术形态。

全国疯狂的艺术行为为何让大家不容易接受,男子当众展示性爱行为艺术被处劳教一年:2011年5月,57岁的艺术工作者成力在通州宋庄以性爱展示作为其行为艺术展,而后被警方带走,因“淫秽”、“寻衅滋事”被处劳动教养一年。

3月20日,一场名为“敏感地带”的行为艺术展在通州区宋庄镇当代艺术馆举行,成力受邀到场发表行为艺术作品。

从网上流传的现场图片可看出,成力和一名女性在裸体进行性行为展示的时候,周围有数人表情严肃地观看或拍照录像。

成力的代理律师王振宇告诉记者,事后成力告诉他,这一行为展的目的有二:一是意在讽刺艺术被过度商业化包装的现状,二是呼吁人们不要对正常的性爱行为进行妖魔化、丑恶化。

且这一展览只邀请特定范围的艺术家观看,并不对外开放。

英国千人街头拍摄裸体行为艺术照斯宾赛•图尼克是一个专门喜欢拍摄群体性裸体照的艺术家,据说,娱乐天后Lady Gaga也曾经在他的作品中裸体出镜,但几乎没有人能从裸体的人海中把她识别出来。

2011年7月,斯宾赛在英国纽卡斯尔市中心拍摄了一幅作品,当时共有1500名裸体男女参与了拍摄。

审美移情说名词解释

审美移情说名词解释

审美移情说名词解释(一)审美移情说。

中国现代美学中的一种主张,认为艺术品具有引起观赏者审美移情的特殊功能。

美学家王朝闻《论艺术的形象性》认为:“鉴赏者借助艺术品对生活的体验产生共鸣,艺术品从一个方面满足了他们对真实性的要求,从而使鉴赏者得到精神上的安慰。

”它认为艺术品具有情感因素或情绪性格,所以才能感染观赏者。

在审美活动中,人们总是带着对艺术品所蕴含的社会生活内容的理解和评价去审视欣赏,从而与作品发生心灵沟通。

美学家杜夫海纳在阐释移情作用时曾说:“移情作用,首先表现在艺术作品能够影响观众,激发和唤起人们相应的情绪反应。

其次,艺术作品还能改变观众原有的情绪,诱导出新的情绪。

这就是‘情感迁移’的概念。

由于艺术品所蕴含的情感与观众原有的情绪相符合,而且还具有陌生化效果,因此观众接受艺术作品后能够产生陌生感或新奇感。

”(二)情感移入说。

20世纪20-30年代西方美学中主张艺术对观赏者进行情感移入的一种学说。

又称“移情作用”。

认为艺术品可以影响观众的情感,并能对其发生移入作用。

主张对艺术作品进行客观分析,使观众产生移入作用,形成不同于生活的审美感受。

法国哲学家柏格森认为,艺术作品如果对观赏者来说是“真实的,合乎理想的,他就能与这些事物引起相应的情绪反应”。

苏联心理学家列昂节夫认为,“当我们把作品看做情感的直接表现时,我们也就表现出对作品的情感态度;相应的情感态度同样可以赋予艺术作品以美感。

”(三)共鸣说。

西方美学中主张艺术品能引起观赏者共鸣的一种学说。

认为艺术品唤起观赏者的情绪体验,使他们在感受到审美愉悦的同时,得到强烈的精神满足。

现代派文艺理论和批评中的“移情作用”说,即由此演化而来。

审美移情就是艺术家把自己对生活的态度、情感、意念和价值观等注入作品之中,使之打上深深的个人烙印,使读者在阅读作品时产生情感的共鸣,进而对生活产生热爱和眷恋。

(四)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移情说。

即一些美学家把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作为引起欣赏者审美移情的两种基本形式。

浅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折射出来的“移情”现象

浅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折射出来的“移情”现象

浅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折射出来的“移情”现象作者:徐婷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5年第11期摘要:“移情说”是美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体系。

同时,“移情”现象作为美学中的重要部分也成为中国古典美学意境理论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代表。

纵观中国传统文化中,在各个领域里,我们都能看到这种移情现象,从东晋顾恺之的“迁想妙得”到石涛的“我之为我,自由我在”,从文学领域到音乐、绘画领域,使我们不得不为中华传统艺术作品的中所体现出的“移情”感受所折服。

关键词:移情;传统文化;文学艺术中图分类号:G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33-0077-01一、“移情说”在中国古代绘画理论中的体现“移情说”是关于美和审美品质的学说,这一看似深奥的理论在现实生活中却有着很普遍的反应。

从中国美术理论研究的角度出发,以中国古代画论中的内容为例,先来看看移情说在中国古代画论中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在六朝画论中,顾恺之在他的《画赞》中提出了“迁想妙得”的理论,认为应该从各方面反复观察,不停地思索、联想,以得到神态中最能传其神的一刹那为目的。

顾恺之在重视传神的同时,也重视骨和骨法,他在《论画》中说:“若以临见妙裁,寻其直陈布势,是达画之变也。

”(面对所见的内容加以巧妙的剪裁,探求构图位置,见其体势,才算是通晓明了画的变化)可见,早在东晋,已经认识到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画中可以不断地探索,这应该是中国古代绘画理论中对于移情最早的概括了。

随后继承和发展这理论的是宗炳,他在《画山水序》中曾提到:“余眷恋庐、衡,契阔荆、巫,不知老之将至。

愧不能凝气怡身,伤跕石门之流,于是画象布色,构兹云岭。

”寄情于山山水水,不能身临其境,那只好画在墙上,卧游于此画中。

难道这不是移情的一种表现?接着是王微在《叙话》中提到:“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

”意思是说,望着上面的秋云,神采飞扬,面对着春风,思绪浩荡,这和顾恺之的“迁想妙得”是一个意思,都是说在作画时融入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于是欣赏画的人也会思你所思,想你所想。

童庆炳《文学概论》学习重点

童庆炳《文学概论》学习重点

学习重点第一篇导论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文学理论的任务文学理论应有的品格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我们对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有了一个总的概念: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三个分支之一,它与其他分支有极其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一般性的普遍的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着其他分支的研究,但它本身又必须建立在对特殊的具体的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的研究基础上。

文学理论的任务第一,文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有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的,从而显示出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的特征,那么文学发展的根由是什么呢? 我们今天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那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学发展又有何规律呢? 这就构成了“文学活动发展论”。

第二,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必然与人类的其他活动不同,在性质上必然有其独特之处,而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这就形成了文学活动本质论。

第三,“世界”就是我们所指的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是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但社会生活本身还不是文学,社会生活的原料必须经过作家的艺术创造,才能变成文学文本,而研究作家如何根据生活进行艺术创造的过程和规律,就形成了文学创作论。

第四,作家创作出来的文学文本在阅读、研究和批评中变成了作品,文学作品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其中像题材、形象、语言、结构、类型、风格等都是作品构成中的重要问题,而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这就形成了作品构成论。

第五,作家笔下的文字作为文本如果被束之高阁,不与读者见面,那还是死的东西,还不是活的审美对象,文本一定要经过读者的阅读、鉴赏、批评,才能变成有血有肉的活的生命体。

文学理论体系中的活动论、本质论、创作论、作品论、接受论恰好是与文学四要素构成的文学活动的结构和发展关系相对应的。

文学活动的结构和发展关系规定了文学理论的任务。

文学理论应有的品格(一) 文学理论的实践性文学理论是对古今中外一切文学活动实践的总结,它的出发点和基础只能是文学活动的实践。

论审美移情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

论审美移情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

论审美移情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审美移情是人类在审美活动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其突出了审美主体的能动作用。

文学创作是创作者主体能动性的体现,审美移情对文学创作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文从移情是作家进行文学创作的重要途径和移情在文学作品中显现出独特的艺术功能两个方面对其加以论述。

标签:审美移情;文学创作;创作主体;艺术功能。

一、审美移情说移情派美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方占支配地位的美学理论。

最早奠定移情派心理美学基础的是黑格尔学派的费肖尔父子。

弗·费肖尔在他写的六大卷《美学》和一些有关论文中已经用黑格尔”自然人化”的观点来解释审美经验,他提出的”审美的象征作用”或”同情的象征作用”实际上就是移情。

后来,他的儿子罗·费肖尔在《视觉的形式感》一文中把”审美的象征作用”改称为”移情作用”。

首次使用了”移情”这个概念,被视为移情派美学的先驱。

移情说突出了审美主体的能动作用,强调了审美对象的内容、价值和意义,有力地反对了美学上的形式主义,是对美学的重大贡献,在美学史上产生过极为深远的影响。

对我国也有较大影响,例如朱光潜对移情说就有较为深入的研究。

他除对立普斯的移情说有所继承之外,同时又结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宇宙意识,表现出了中西融合的鲜明色彩。

他认为:”物我两忘的结果是物我同一。

观赏者在兴高采烈之际,无暇区别物我,于是我以我的生命和物的生命往复交流,在无意之中我以我的性格灌输到物,同时也把物的姿态吸收于我。

比如说观赏一棵古松,玩味到聚精会神的时候,我们常不知不觉地把自己心中的清风亮节的气概移注到松,同时又把松的苍劲的姿态吸收于我,于是古松俨然变成一个人,人也俨然变成一棵古松。

总而言之,在美感经验中,我和物的界限完全消失,我没入大自然,大自然也没入我,我和大自然打成一气,在一块生展,在一块震颤。

”[1]这里的物我往复交流,物我在一块生展震颤正是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境界,而从我的性格向物的灌输中我们可以看到立普斯移情说的影子。

移情说的产生以及代表性人物

移情说的产生以及代表性人物

移情说“移情说”诞生于十九世‎纪的德国。

最早把“移情”作为一种美学‎观念提出来的‎是德国美学家‎费舍尔父子。

父亲弗列德里‎希·费舍尔把移情‎作用称为“审美的象征作‎用”,说这种作用就‎是“对象的人化”。

他把这种象征‎作用分为三级‎。

第一级是神话‎和宗教迷信所‎用的象征作用‎;第二级是寓言‎所用的象征作‎用;第三级是审美‎活动中的象征‎作用。

劳伯特·费舍尔把这种‎“审美的象征作‎用”改称为“移情作用”,意思为“把情感渗进去‎”。

他们认为,我们对周围世‎界的审美观照‎,是情感的自发‎的外射作用。

这就是说,审美观照不是‎主体面对客体‎的感受活动,而是外射活动‎,即把自己的心‎灵的感情投射‎到我们的眼睛‎所感知到的人‎物和事物中去‎。

“它不是感受,而是移情。

外射的动作是‎紧接着知觉而‎来的,并且把我们的‎人格融合到对‎象中去,因此,它不可能被说‎成是一种联想‎或回忆。

在这种情况下‎,光线和颜色,看起来不是欢‎快的,就是悲哀的。

当移情完成时‎,我们自己的人‎格就与对象完‎全融合一致了‎。

”当然,把移情说提高‎到科学形态的‎是活跃于本世‎纪初德国的心‎理学家、美学家立普斯‎。

人们把美学上‎的移情说比作‎生物学中的进‎化论,把立普斯比作‎达尔文。

在一般德国美‎学家看,移情说是美学‎上的最基本的‎原则,差不多一切美‎学上的问题都‎可以拿它来解‎答。

他从以下三方‎面界定了审美‎的移情作用的‎特征。

第一,审美的对象不‎是对象的存在‎或实体而是体‎现一种受到主‎体灌注生命的‎有力量能活动‎的形象,因此它不是和‎主体对立的对‎象。

第二,审美的主体不‎是日常的“实用的自我”而是“观照的自我”,只在对象里生‎活着的自我,因此它也不是‎和对象对立的‎主体。

第三,就主体和对象‎的关系来说,它不是一般知‎觉中对象在主‎体心中产生一‎个印象或观念‎那种对立的关‎系,而是主体就生‎活在对象里,对象就从主体‎受到“生命灌注”那种统一的关‎系。

美感由我及物与由物及我——移情美学

美感由我及物与由物及我——移情美学

美感由我及物与由物及我——移情美学移情现象是原始民族的形象思维中的一个突出的现象,在语言、神话、宗教和艺术的起源里到处可见。

“移情说”诞生于19世纪的德国。

“审美移情说”的概念是19世纪德国美学家劳伯特·费肖尔首先提出来的,尔后李普斯、谷鲁斯建立了完整而严密的审美移情学说,直到19世纪后半叶“移情说”才在美学领域里占据了主导地位。

《抽象与移情》20世纪初,德国的心理学家、美学家李普斯把“移情说”提高到科学形态。

有人把美学中的“移情说”比作生物学中的进化论,把李普斯比作达尔文,他被称为“慕尼黑现象学之父”。

李普斯以移情原理为核心,在他的《美学》一书中,对审美经验做了系统的论述。

李普斯图李普斯指出,美的价值是一种客观化的自我价值感,移情是审美欣赏的基本前提。

李普斯把移情区分为4种类型:一、一般的统觉移情,给普通对象的形式以生命,使线条转化成一种运动或延伸。

元代赵孟頫《前赤壁赋》行书我们说柳公权的字“劲拔”、赵孟頫的字“秀媚”,这都是把墨涂的痕迹看做有生气、有性格的东西,都是把字在心中所引起的意象移到字的本身上面去。

柳公权书法二、经验的或自然的移情,使自然对象拟人化,如风在咆哮,树叶在低语。

再如古松的形象引起高风亮节的类似想象,古松俨然变成一个人,人也俨然变成一棵古松。

林旭中国画作品:寿石三千岁,苍松万古春真正的美感经验都是如此,都要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在物我合一的境界中,移情作用最容易发生,因为我们根本就不分辨所产生的情感到底是属于我还是属于物。

三、氛围移情,使色彩富于性格特征,使音乐富于表现力。

观赏者在审美活动中,总是把自己的情感渗透到审美对象中去,总是被艺术家描绘的情景所感染,这种渗透、感染也就是审美移情。

例如,乐调自身本来只有高低、长短、急缓的分别,而不能有快乐、悲伤的分别,听者心中自起一种节奏和音乐的节奏相平行。

音乐听一曲高而缓的调子,心理也随之做一种高而缓的活动;听一曲低而急的调子,心理也随之做一种低而急的活动。

美学

美学

美学名词解释• 1.移情说:是西方传统美学中的代表性美论之一,是审美心理学的早期研究成果,它产生和发展于德国。

“移情说”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认为人的美感是一种心理错觉,一种在客观事物中看到自我的错觉。

它认为,产生美感的根本原因在于“移情”。

所谓“移情”,就是我们的情感“外射”到事物身上去,使感情变成事物的属性,达到物我同一的境界。

也就是把我们人的感觉、情感、意志等移置到外在于我们的事物里去,使原本没有生命的东西仿佛有了感觉、思想、情感、意志和活动,产生物我同一的境界。

2. 意境与意象:1.意境是意象的升华,意境高于意象。

2.在中国文化中,意象属于艺术范畴,而意境指的是心灵时空的存在与运动,其范围广阔无涯,与中国人的整个哲学意识相联系。

3.它们所达到的层次和深度不同:意象指的是审美的广度,而意境指的是审美的深度。

• 3.艺术美学:•艺术美是指各种艺术作品所显现的美。

艺术美作为美的一种形态,它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

艺术家的创作活动作为一种精神生产活动,从本质上说,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定向化活动。

因此,艺术美也就是人的本质力量在艺术作品中通过艺术形象的感性显现。

它是指存在于一切艺术作品中的美,是艺术家按照一定的审美目标、审美实践要求和审美理想的指引,根据美的规律所创造的一种综合美。

••美德:美德指的是高尚的道德行为和优良的道德品质,它主要表现在一个人的德,智,体,美的发展上。

不同时代和社会有不同的具体内容。

古希腊奴隶主把智慧、勇敢、节制与正义这四主德作为主要美德。

中世纪基督教提倡信仰、希望和仁爱三种基本美德。

中国古代儒家提出孝、悌、忠、信四种美德。

在社会主义社会,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五爱是每个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美德,同时勤劳、勇敢、节俭、诚实等是历代劳动人民的传统美德。

简答题• 1.为什么学习美学应该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依据?•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后,美学学科才走向真正科学的轨道。

文学理论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完整笔记优选资料

文学理论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完整笔记优选资料

第一编导论第一节文学理论的性质一、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1、文艺学,包括广义的文艺学和狭义的文艺学,广义的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三个分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三个分支具有不同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

狭义的文艺学主要就是指文艺理论。

文艺学在中西方早期被称为“诗论”“诗学”,如中国的《诗品》《原诗》,西方的《诗学》《诗艺》等,中国主要是研究诗歌,西方则侧重戏剧,都有以偏概全的倾向。

直到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崛起,文艺学才形成若干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分支,而严格意义上的文学理论才作为文艺学的一个独立分支得以成立。

2、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的关系文学理论:文艺学的分支学科之一,与其他分支有极其密切的联系,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一般性的普遍的规律(诸如文学的本质、文学创作的过程等问题),它力图指导、制约其他分支的研究,但它本身又必须建立在对特殊的具体的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的研究基础上。

具体地说,它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研究内容。

虽也涉及具体的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但一般是作为例证出现的。

文学批评:文学批评研究个别的文学作品和现象。

文学史:文学史研究时间过程中的文学作品系列。

文学理论要以文学史所提供的大量材料和文学批评实践所取得的成果为基础。

如果文学理论不植根于具体文学作品的分析和文学发展历史的研究,文学理论所概括的文学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也就成了空中楼阁,失去了存在的依据。

反过来,文学史、文学批评又必须以文学理论所阐释的基本原理、概念、方法和范畴为指导,离开这种指导,文学史、文学批评就失去了活的灵魂,成为一堆材料的堆砌和随心所欲的感想的拼凑。

二、文学理论的对象和任务1、对象:以文学的普遍的规律为研究对象,具体地说,是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研究对象。

浅谈移情说在中国古代画论中的体现

浅谈移情说在中国古代画论中的体现

浅谈移情说在中国古代画论中的体现
赵静霞
【期刊名称】《美与时代(下旬刊)》
【年(卷),期】2010(000)010
【摘要】@@ 移情说是关于美和审美本质的学说,这一学说认为美的本质和核心就是移情现象.这种理论曾一度流行于西方很多国家.其实在中国古代画论中这一理论也一直有着很充分的表现.从东晋顾恺之的"迁想妙得"到明代石涛的"借笔墨以写天地万物而陶泳乎我也",我们可以发现,尽管在中国古代画论中没有提出"移情说"的具体概念,但是与之相关的理论却早已贯穿始终.这应该也是中国画能够走向大写意方向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于是,注重对人性自我的阐发,注重对自我想象和联想的运用,成为了中国画的特色所在.
【总页数】2页(P60-61)
【作者】赵静霞
【作者单位】兰州商学院长青学院艺术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2
【相关文献】
1.道家思想在中国古代山水画论中的体现 [J], 宫旭红
2.浅析中国古代画论中花鸟画论生发迟落原因 [J], 王广维
3.中国古代画论中的“天机”说 [J], 张晶
4.中国古代画论中“气韵”说的传承流变 [J], 张卿;
5.试论中国古代画论中的"自然"之格在儿童画中的体现 [J], 宋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审美与移情说的回归

审美与移情说的回归

美学上的移情说,是认为在审美欣赏时,主体将心理的情感状态移入或投射到对象上,从而形成对于对象的感受。

这种学说曾经在19 世纪末和20 世纪初流行过。

中国学术界对这个学说并不陌生,早在20 世纪30 年代,朱光潜就在《文艺心理学》和其他多部著作中,向国人介绍了这种学说,产生了巨大影响。

到了20 世纪80 年代以后,这一学说在西方有了许多新的发展,不仅从神经科学那里获得了支持,而且在哲学和许多人文学科中有了新的拓展。

因此,有必要温故知新,考察移情说是如何始于美学,推动一种古老而又新颖的方法在各门学科展开,最后又回到美学的。

移情现象有着悠久的历史,原始人的物活观念、诗性思维及天人合一观念,都与移情有关。

但是,作为一种对审美经验进行的系统描述的学说,它的形成则是晚近的事。

从词源上说,“ 移情”一词可以追溯到希腊词?μπ?θεια(empatheia),由?ν (en) 和π?θο? (pathos) 两个词根组成。

最早由德国人赫尔曼·洛兹(Hermann Lotze)和罗伯特·费歇尔(Robert Vischer)创造了德语词Einfühlung ;后由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B·铁钦纳在翻译时,创造了英文词Empathy。

有人说,移情在哲学上的根据,可以溯源到康德通过主体的赋予,对象的意义得以形成的主体性哲学模式。

但是,康德并没有谈到过对物的移情,他只是谈到对象的形式同人的理解与想象活动自由地相互作用、相互对应而已。

如果说移情观点在现代的最早发端,与一些受康德影响的哲学家和美学家有关的话,那么当代美学中的移情说,却恰恰与康德的学术路径有着显著的区别。

当代学术界关于移情的系统思考,是从立普斯 (Theodor Lipps, 1851—1941) 开始的,立普斯在他的《美学》一书中指出,美的价值是一种客观化的自我价值感,移情是审美欣赏的基本前提。

人的审美活动,实际上都与移情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