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体液与酸碱平衡紊乱的生物化学检验PPT精品文档120页
体液平衡与酸碱平衡紊1乱ppt课件
高钠血症
过不同分为
低渗性高钠血症 等渗性高钠血症 高渗性高钠血症
三、钾平衡紊乱
(一)生理功能 参与细胞内的正常代谢、蛋白质和糖原合成 临床上利用该性质以缓解高血钾或低血钾。 维持细胞体积、离子、渗透压及酸碱平衡 当出现酸中毒时,ECF中H+增加,H+进入细胞而K+移到细胞外;肾小管上 皮细胞泌H+增加,泌K+减少 ——血钾增高。 维持心肌、神经肌肉的应激性(保持细胞静息膜电位,参与动作电位的形 成)
见于: • 氮质血症,磷酸盐和硫酸盐潴留。 • 乳酸堆积。 • 酮体堆积。
(三)体液的渗透压
渗透压(osmotic pressure) :支配生物膜两侧水穿过膜, 使其达到一定平衡的一种压力。它是由溶液中溶质的微粒 所产生的渗透效应形成的,取决于溶质的微粒数,与微粒 的大小无关。 血浆中主要渗透物质:Na+、Cl-、葡萄糖和尿素。
2000~2500
每天水的最小需求量
肾脏排出 皮肤蒸发 肺部呼 代谢水 生理需水量:1500ml/day
各体液间的水交换
蛋白质等大分子 物质受限 水和电解质自由 交换
水自由通过 蛋白质、Na+ 、 K+、Ca 2+等不 能自由通过
细胞内外、血管内外水的交换
二、电解质平衡
电解质:以离子状态溶于体液中的各种无机盐或有机物。
渗透平衡(Gibbs-Donnan平衡)法则:
1. 阳离子数=阴离子数。 2. 阴离子随阳离子总量的改变而变化。 3. 某一阴离子的减少将通过另一种阴离子的 增加来维持电中性。
阳离子(因) 阴离子(果)
(二)阴离子间隙(anion gap,AG) 指细胞外液(ECF)中阳离子总数和阴离子总数之
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 PPT课件
概念:
●
呼吸和代 谢两方面 因素的影 响
是指隔绝空气的血液标本,在实际 PaCO2,实 际体温和血氧饱和度条件下测得的血浆HCO3PaCO2为40mmHg(5. 32kPa)时 AB=SB AB>SB表明呼吸性酸中毒及代偿后的代谢性碱中毒
●
●
AB<SB表明呼吸性碱中毒或代偿后的代谢性酸中毒
是指血液中一切 具有缓冲作用的 负离子碱的总和
如氨基酸脱氨 基所产生的氨,经肝代谢后生成尿素,肾 小管细胞泌氨以中和原尿中的H+ 如蔬菜、瓜果中所含的有机酸 盐,如柠檬酸盐、苹果酸盐和草酸 盐,均可与H+起反应,分别转化为 柠檬酸、苹果酸和草酸,Na+或K+ 可与 HCO3-结合生成碱性盐
COONa —H+ H2CO3 ┃ ↑ CHOH + + H ┃ 生物氧化 CH2 ——→3CO2 + 2H2O + Na++ HCO33O2 ┃ NaHCO3 COOH 苹果酸钠
了
二、酸碱平衡的调节
(-)血液的缓冲作用
血液缓冲系统主要有碳酸氢盐缓冲系统、 磷酸盐缓冲系统、血浆蛋白缓冲系统、血红蛋 白和氧合血红蛋白缓冲系统五种,可以缓冲所 有的固定酸 其中以碳酸氢盐缓冲系统最重要
缓冲酸
H2CO3 H PO
2 4
缓冲碱
HCO3 + H +
2HPO4 +
H+
HPr
HHb HHbO2
H2CO3
Na+ HCO3
基侧膜 谷氨酸 α- 酮戊二酸
H + + HCO3
H2CO3 CA CO2+H2O
-
-
体液与酸碱平衡紊乱
水平衡的调节机制
1. 水平衡的调节中枢 下丘脑。 2. 调节途径 通过口渴中枢、抗利尿激素
(antidiuretic hormone,ADH)以及肾 三大环节完成调控。 3. 水摄入 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血管肾张素Ⅱ增多、生活习惯 等刺激下丘脑的渴觉中枢,引起口渴而增加水摄入量;摄入量到 一定程度后,渴饱满中枢兴奋,口渴感受消失。 4. 水的排出 主要依赖于ADH、醛固酮和肾脏等。
3.5
10.5
142
145
4
4
5
2~3
2
1~2
痕量物质(mmol/L)
1
总阳离子(mmol/L)
154
Cl-(mmol/L) HCO3-(mmol/L) 蛋白质(mmol/L) 有机酸(mmol/L) H2PO4-(mmol/L) SO42-(mmol/L) 总阴离子(mmol/L)
103
114
27
教学内容
掌握:水平衡的概念和水平衡紊乱的类型,低钠血症、高钠血
症、低钾血症、高钾血症的概念,常用酸碱平衡紊乱诊断指标的 意义和各型酸碱平衡紊乱的判断,血气、钠、钾、氯测定的方 法学原理与评价,血气分析标本的采集要求。
熟悉:体液电解质的分布特点,水、钠、钾平衡紊乱的特点和
常见原因,血气分析的质量保证。
心肌的兴奋性 ∝
[K+] + [Mg2+] + [H+]
低血钾,骨骼肌和平滑肌兴奋性降低,肌肉软弱无 力,胃肠蠕动减慢,肠道出现麻痹等症状;高血钾, 心肌兴奋性降低,心率减慢,甚至心跳骤停,导致 病人死亡。
17
2、 主要的电解质
Na+、K+、Ca2+、Mg2 + Cl-、HCO3-、HPO4 2- 、H2PO4-、SO42-、有机阴离子
酸碱平衡失调的判断与处理精品PPT课件
AG (8~16,平均12mmol/L)
• AG=Na+-(HCO3- + Cl-) ,即未测定阴离子与未测定阳离 子之差。
• AG升高最常见原因:体内存在过多未被检出得阴离子, 乳酸根、丙酮酸根、磷酸根、硫酸根等,当这些未测定阴 离子在体内堆积,必定排挤下HCO3-从肾排除,使HCO3下降,导致高AG代酸。
8
PaCO2
• PaCO2 :为溶解的CO2所产生的张力,正 常范围35~45mmHg,平均40。基本上反映 肺泡中CO2情况,故是反映呼吸性酸碱平衡 的重要指标,PaCO2升高,表示通气不足 为呼酸,PaCO2下降表示通气过度为呼碱。 代谢性因素也可使PaCO2代偿性升高或下 降。
9
PaO2
• PaO2 :溶解的O2所产生的张力。正常值波 动范围较大,与年龄有关,一般为 80~100mmHg,是判断缺O2和低氧血症的 客观指标。
12
BB、BE/BD
• BB(缓冲碱):碳酸氢盐、血红蛋白、血浆蛋白、 磷酸盐等起缓冲作用的全部碱量总和,总共4455mmol/L,平均50。BB↓酸中毒,BB↑碱中毒。
• BE(碱剩余/碱藏); BD(碱缺乏) 在标准条件下,将血液标本用酸/碱滴定至PH7.4 时所消酸量BE/碱量BD。
BE说明BB ↑用+表示,BD说明BB↓用-表示,正常值 0±3。BE>3→ HCO3- HCO3- HCO3-↑,BE<3 → HCO3- ↓/H+ ↑。不受呼吸因素影响。
• 在血浆中,阳离子主要是钠离子,其次:钾、概、 镁等,阴离子主要是Cl-,其次: HCO3- 、HPO4-、 SO42-及有机酸等。
• 绝大多数电解质在体液中呈游离状态,与体液PH 值密切相关,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关系密切,临床 上常互为因果,即电解质紊乱可导致酸碱失衡, 酸碱失衡也可以伴随着电解质紊乱,主要因受电 中性、等渗定律即生理规律的控制,故临床上血 电解质与血气分析同时测定分析可协助诊断。
酸碱平衡紊乱(本科)PPT课件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案例介绍与讨论
案例三
肾小管性酸中毒
患者情况
肾小管功能异常,导致H+排泄障碍,引发酸中 毒。
讨论点
肾小管性酸中毒的诊断依据、分型及治疗原则。
实践操作演示
操作一
动脉血气分析
步骤
采集动脉血样本,使用血气分析仪测定pH值、PaCO2、PaO2等指 标。
呼吸性碱中毒
由于CO2排出过多或吸入不足 ,导致血浆中H2CO3浓度降低
,体液pH升高。
02
酸碱平衡紊乱病因与发病 机制
酸性物质产生过多
01 组织缺血缺氧:导致无氧糖酵解增强,产生大量 乳酸。
02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因胰岛素缺乏,脂肪分解增 加,产生大量酮体。
03 高热、抽搐、剧烈运动:使酸性物质产生增多。
特点
常见原因
血浆HCO3-原发性降低,pH降低。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乳酸酸中毒、 尿毒症等。
代谢性碱中毒
定义
由于体内碱性物质产生过多或酸性物质丢失 过多,引起体内HCO3-增多,进而产生一 系列临床表现。
特点
血浆HCO3-原发性增高,pH增高。
常见原因
呕吐、长期胃吸引术、幽门梗阻、持续胃肠 减压等。
注意事项
确保样本采集规范,避免误差;正确解读血气分析结果。
实践操作演示
操作二:补液治疗
步骤:根据酸碱平衡紊乱类型及程度,选择合适的补液方案,如生理盐水、 碳酸氢钠等。
注意事项: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根据患者病情调整补液速度和量;密切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酸碱平衡指标变化。
实践操作演示
01
操作三:药物治疗
酸碱平衡紊乱(本 科)ppt课件
《酸碱平衡紊乱》ppt课件
ONE KEEP VIEW 《酸碱平衡紊乱》ppt课件目录CATALOGUE•酸碱平衡概述•酸性中毒•碱性中毒•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实验室检查与评估•临床案例分析与讨论PART01酸碱平衡概述酸碱平衡定义与意义01酸碱平衡是指体液中酸性和碱性物质的浓度和比例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02酸碱平衡紊乱是指体液中酸碱度偏离正常范围,导致生理功能异常,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通过呼吸运动排出CO2,调节血液中碳酸浓度,从而维持酸碱平衡。
肺部调节通过排泄H+和保留Na+,以及重吸收HCO3-等方式调节酸碱平衡。
肾脏调节体液中存在多种缓冲对,如碳酸/碳酸氢根、磷酸/磷酸氢根等,能够中和少量酸或碱,维持酸碱平衡。
缓冲系统酸中毒体液中H+浓度升高,pH值降低,包括呼吸性酸中毒和代谢性酸中毒。
碱中毒体液中H+浓度降低,pH值升高,包括呼吸性碱中毒和代谢性碱中毒。
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酸碱平衡紊乱。
PART02酸性中毒酸性中毒原因及机制原因糖尿病酮症、乳酸性酸中毒、尿毒症、水杨酸或甲醇中毒等。
机制体内酸性物质产生过多或HCO3-丢失过多,引起机体血液pH值下降。
临床表现与诊断临床表现轻度酸中毒可无明显症状,重症患者可有疲乏、眩晕、嗜睡、感觉迟钝或烦躁等,最突出的表现是呼吸变得又深又快,可伴有面部潮红、心率加快、血压偏低、神志不清或昏迷等症状。
诊断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血气分析进行诊断。
血气分析可显示血液pH值降低,HCO3-减少,PaCO2正常或降低。
治疗措施及预防去除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控制感染、纠正休克等。
纠正酸中毒轻者可通过补充液体、改善组织灌注来纠正;重者需及时应用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钠等。
•对症支持治疗:如维持呼吸功能、保护重要脏器功能等。
预防加强原发病的治疗和监控,避免酸中毒的发生。
合理饮食,避免摄入过多酸性物质。
加强锻炼,提高身体抵抗力。
01020304PART03碱性中毒如大量服用碱性药物或误食碱性清洁剂。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7 体液平衡与酸碱平衡紊乱
第一节 体液、电解质平衡及其紊乱一、体液、电解质平衡及其紊乱 (一)体液分布细胞内液40%体液 血浆5%细胞外液20% 功能性细胞外液组织间液15%无功能性细胞外液(脑脊液、关节液、消化液) 成年男性体液量占体重60%.女性占50%,新生儿可达70%。
细胞内液——男性占体重40%,.女性占35%。
细胞外液——男女性均占20%。
水在血管内外转移的主要因素:血浆胶体渗透压 水在细胞内外转移的主要因素:血浆晶体渗透压(三)电解质的分布①细胞外液主要离子成分:主要阳离子是Na+,主要阴离子是Cl-、HCO3-和蛋白质。
②细胞内液主要离子成分:主要阳离子是K+和Mg2+,主要阴离子是.HPO42-和蛋白质。
③阴离子间隙(AG):指细胞外液中所测的阳离子总数和阴离子总数之差。
AG =(Na+ + K+)-(Cl- + HCO3-)正常参考值:8~16mmol/L,平均12mmol/LAG值对代谢性酸中毒的病因及类型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各种原因引起代酸时,其酸性代谢产物增多,表现为AG增加。
见于:①肾功能不全引起氮质血症时,磷酸、硫酸盐潴留;②缺氧导致乳酸堆积;③饥饿、糖尿病时脂肪动员增加,导致酮体堆积。
④正常血浆渗透压290~310mmol/L,渗透压的稳定对维持细胞内、外液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血浆中主要渗透物质:Na+ + K+、葡萄糖和尿素mOsm/(kg.H2O)=1.86(Na+ [mmol/L])+葡萄糖[mmol/L]+尿素[mmol/L]+9 (9代表血浆中其他渗透物质:K+、Ca2+和蛋白质等)二、水、电解质平衡紊乱(一)水平衡紊乱等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高渗性脱水别称急性脱水,混合性脱水慢性脱水,继发性脱水原发性脱水血Na+135~150mmol/L <135 mmol/L >150 mmol/L渗透压正常降低升高主要病因消化液或体液急性丢失(大量呕吐、肠外瘘、肠梗阻、烧伤、腹腔内或腹膜后感染)消化液或体液慢性丢失(慢性肠梗阻、长期胃肠减压、大创面慢性渗液);排钠利尿剂水分摄人不足(食道癌)、大量出汗、糖尿病昏迷、溶质性利尿、大面积烧伤失水部位细胞外液为主组织间液与血浆等比例丢失细胞外液为主组织间液丢失比例大于血浆以细胞内液为主组织间液与血浆丢失血压降低严重降低(易发生休克) 正常(严重时降低) 休克偶尔发生容易发生不容易发生临床表现恶心厌食、乏力少尿,不口渴脱水征:皮肤干燥、眼窝凹陷恶心呕吐、视觉模糊,不口渴头晕、起立时容易晕倒口渴,乏力舌干、烦躁不安、谵妄昏迷水中毒 病因:①ADH分泌过多;②肾功能不全,排尿能力下降;③机体摄入或输注水分过多 急性水中毒-水过多-脑细胞肿胀-颅内压增高-引起神经、精神症状慢性水中毒一可有软弱无力、恶心、呕吐、嗜睡等(二)钠平衡紊乱Na+功能保持ECF容量、调节酸碱平衡、维持渗透压和细胞生理功能低钠血症ECF Na+ <130mmol/L低钠血症可由钠减少或水增多引起,常见引起原因有:肾性因素、非肾性因素高钠血症ECF Na+ >150 mmol/L高钠血症可因摄入钠过多或水丢失过多而引起电解质排斥效应血浆中一些不溶性物质(高脂蛋白血症高球蛋白血症)和可溶性物质(静脉注射高渗葡萄糖或甘露醇)增多,使单位体积的水含量减少,血钠或钾等电解质浓度降低(钠钾等只溶解在水中),从而引起假性低钠或低钾血症。
《体液和酸碱平衡失调》医学课件-PPT精品文档
13
概 述
酸碱平衡的维持(动脉7.40±0.05) 血液中的缓冲系统以HCO3—/H2CO3最为主要 HCO3-24mmol/L H2CO31.2mmol/L 20 1
=
HCO3-/H2CO3=24/1.2=20/1
CO2+H2O=H2CO3=H++HCO3-
肺 呼出CO2,使血中PaCO2 ↓—H2CO3 ↓ 肾 Na+——H+交换,排出H+ HCO3-重吸收
NH3+H+——NH4+排出
尿酸化,排H+ 排出固定酸,保留碱,维持HCO3-浓度,血PH不变
14
概 述
酸碱平衡维持
PH
体液缓冲 呼吸 肾脏排泄 尿的酸化 HCO3-/H2CO3 CO2排出 NH4排出 HCO3-重吸收 Na+-H+交换
Mg2+
HCO3HPO42-
1.5
24 1
1.4
24 1
35
10 70
6
概 述
体液平衡的重要性
1、外科临床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病人多,及时识
别和积极纠正是治疗的基本任务
2、病人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外科手术成功的基本保证
3、掌握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的诊断和处理是外科
医师的基本要求
7
概 述
原发病治疗 补充等渗液
按丧失体重百分比补给
用:平衡盐 乳酸钠复方氯化钠 碳酸氢钠等渗盐水(含Na+154mmol/L,含Cl-103mmol/L)
症状
实验室:
血液浓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电解质平衡及紊乱
体液电解质的作用: 维持体液渗透压,保持体液正常分布
电解质的组成: 阳离子: Na+、K+、Ca2+、Mg2+ 阴离子:Cl-、HCO3-、HPO42-,H2PO4-、 SO42-以及乳酸和蛋白质。
ADH分泌失调(过多)——某些恶性肿瘤导致的异源性 ADH分泌、肺部感染(肺组织合成和释放ADH)和中枢神 经病变影响下丘脑-神经垂体功能等。
ADH代偿性分泌增多——见于右心衰竭、缩窄性心包炎、 肝硬化和肾病综合征等。
肾功能障碍引起水排出减少——见于急性肾衰竭少尿期、慢 性肾衰竭、急性肾小球肾炎等肾小球滤过量减少而引起的排 水困难,而摄入水分未加限制时。
1. 高渗性脱水
以水丢失为主。 原因:进水量不足、高热出汗过多、胃肠道和泌尿道丢失大
量低渗液体。 结果: (1)使总体水减少。 (2)血浆渗透压增高[>295mOsm/(kg·H2O)]。 (3)血浆[Na+]>150mmol/L或 [Cl-]+[HCO3-] >140mmol/L。 临床表现:剧烈口渴、体温上升以及各种神经精神症状(记忆
体液中电解质与水的分布
成分(单位)
血浆 细胞间液
水(L) Na+(mmol/L) K+(mmol/L) Ca2+(mmol/L) Mg2+(mmol/L)
3.5
10.5
142
145
4
4
5
2~3
2
1~2
痕量物质(mmol/L)
卫生部“十二五” 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
第七章 体液与酸碱平衡紊乱的
生物化学检验
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 李贵星
教学内容
掌握:水平衡的概念和水平衡紊乱的类型,低钠血症、高钠血 症、低钾血症、高钾血症的概念,常用酸碱平衡紊乱诊断指标 的意义和各型酸碱平衡紊乱的判断,血气、钠、钾、氯测定的 方法学原理与评价,血气分析标本的采集要求。
电解质:体液中存在的离子,具有维持体液 渗透压、保持体内液体正常分布的作用,参与机 体重要的生理和生化过程
二、水平衡紊乱
脱水
水肿
原因:总体水的变化,或水分布有差异, 水摄入和排出不相等,不能维持平衡。
水平衡的调节机制
1. 水平衡的调节中枢 下丘脑。 2. 调节途径 通过口渴中枢、抗利尿激素
(antidiuretic hormone,ADH)以及肾 三大环节完成调控。
(1)细胞内液(intracellular fluid,ICF)占40% (2)细胞外液(extracellular fluid,ECF)占20%
A. 血浆 5% B. 细胞间液(interstitial fluid)15% 各部位体液之间受机体生理机制的调节处于动态平衡
体液的组成
水 溶解于其中的物质——电解质、小分子有机物 和蛋白质等。
3. 水摄入 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血管肾张素Ⅱ增多、生活习 惯等刺激下丘脑的渴觉中枢,引起口渴而增加水摄入量;摄入 量到一定程度后,渴饱满中枢兴奋,口渴感受消失。
4. 水的排出 主要依赖于ADH、醛固酮和肾脏等。
(一)脱水 (Dehydration )
脱水 :由于水摄入过少 和/或水丢失过多而引 起细胞外液减少。
(1)血Na+被稀释,出现稀释性低钠血症(低于 130mmol/L)。 (2)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使ECF的水分向ICF转移, 各部份渗透压重新平衡,而容量均增大。 (3)尿量增多,尿钠减少。 严重者因脑细胞水肿致颅内压增高,而出现各种神经精 神症状,甚至惊厥、昏迷、死亡。
3.等渗性水肿
亦称全身性水肿。 可原发于心脏、肝、肾等疾病。 通过醛固酮和ADH使水、钠排出减少,体内水、钠潴留,
细胞外液减少,血容量不足,血压下降,外周血液循环 障碍。
(二)水过多和水中毒
水过多(水肿)是水在体内过多潴留的一种病理状态 。若过多的水进入细胞内,导致细胞内水过多则称为 水中毒。
分类:按照体液晶体渗透压的不同,水肿可分为高渗 性(盐中毒)、等渗性和低渗性(水中毒)水肿。
水过多和水中毒的原因
1.高渗性水肿
原因:高张盐水或高张NaHCO3的大量输入。 表现:
血浆Na+浓度增高(>150mmol/L) 血浆晶体渗透压增高 ICF的水分向ECF转移 ——引起细胞脱水﹑组织间液和血容量明显增多, 出现血压增高﹑颈静脉怒张、心脏负荷增加和四肢浮肿 等症状。
2.低渗性水肿
见于急性和慢性肾功能衰竭。 ECF和血容量增加——
性降低、颜面瘦削等脱水貌。
3. 等渗性脱水
原因:主要是细胞外液的丢失,丢失的电解质和水基本 平衡,血浆渗透压仍维持在正常水平。
烧伤、失血及胃肠液的丢失等,各部分液体之间无明显 水的转移。
血浆[Na+] :130~150mmol/L [Cl-]+[HCO3-] :120~140mmol/L
熟悉:体液电解质的分布特点,水、钠、钾平衡紊乱的特点和 常见原因,血气分析的质量保证。
了解:酸碱平衡的调节,血气分析在呼吸功能判断上的应用。
第一节 概述
一、水平衡 二、水平衡紊乱 三、电解质平衡及其紊乱 四、酸碱平衡及其紊乱
一、水平衡
体液:体内存在的液体。正常成人体液占体重的60%体液以 细胞膜为界分为:
根据血浆钠浓度的变化 分为高渗性、等渗性和 低渗性脱水三种 。
临床上常见脱水原因
①消化道丢失。如呕吐、腹泻、消化道梗阻等; ②肾脏丢失。如尿崩症、肾小管疾病、糖尿病等; ③肺脏丢失。如由于呼吸道、神经系统疾病造成的呼
吸加快、加深; ④皮肤丢失。如高热、剧烈运动大量出汗; ⑤烧伤等造成的创面渗出; ⑥各种原因造成的水摄入不足。
力减退、烦躁、谵妄以至昏迷),同时还有尿量减少,体重明 显下降。
2. 低渗性脱水
以电解质丢失为主。 原因见左图。 表现: (1)血浆渗透压降低,水分由血液
经组织间液流向ICF。 (2)血容量明显降低、尿钠减少。 (3)血浆[Na+] <130mmol/L [Cl-]+[HCO3-] < 120mmol/L (4)出现眼球凹陷、皮肤干燥及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