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询兰亭记
欧阳询楷书的艺术特点和临写方法-韩永兵(1112528)26
欧阳询楷书的艺术特点和临写方法唐代是我国书法艺术发展中的重要历史时期,一方面楷书经魏晋六朝的不断演变,法度已臻成熟,体势亦趋完备,气骨刚健、端庄平正的优美楷书为世人立极,以晋人之理而立法,从而表现出一种理性的时代风格;另一方面在草书的书写上,特别是狂草(大草),于理法中溶入性情,以类乎于颠狂的即兴创作,从而又表现出一种极其浪漫的风格。
在规矩法度森严的楷书中当首推欧阳洵的楷法,其骨力的刚健、笔法的精到、结构的森严,堪为后人立法,历代书家,莫不受其影响。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唐人楷法,作为学书的基础,迄今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们试从三方面来介绍欧书的艺术风格。
欧阳询生平欧阳询,字信本,历太子率更令,故世称欧阳率更,又因封爵为“勃海县男”,人呼之为“渤海”、“欧阳勃海”。
欧氏祖籍潭州临湘(湖南),生于陈武帝永定元年,卒于唐太宗贞观十五年,享年85岁(公元557~641年)。
欧阳询出身世家望族,自幼敏悟过人,博贯经史。
作为书家,欧阳询孜孜求学,博采众家之长,且不拘泥于先人,他以破胆夺气的个性,创出自己的独特风格,世人以欧体相称,其时书名远播域外,高丽亦曾遣使求书。
欧阳询书法“戈戟森然”之笔势,主要受北派书风影响,但又兼容南方“秀骨清相”之气象。
入唐以后,渐臻佳境。
“欧体”书承“王书”,都“风神严于智永(张怀灌语),于是,它与“虞(世南)体”之圆滑,“褚(遂良)体”之流动与薛(稷)体之瘦硬而被世人称之谓“初唐四大家”。
“欧体”的艺术特色上承汉魏六朝,下启宋元明清,故历代诸家,无不取法唐人。
“欧体”有戈戟森然之险劲,又不失精妙之秀骨清相,为后人楷法之师宗,可见其艺术造诣之高妙。
对于欧阳询书艺特点之评说,历来众说纷纭。
《新唐书欧传》:“欧初效王书,后险劲过之,固自名其体。
”张怀灌《书断》:“真行之书,虽于大令亦别成一体,风神严于智永,润色寡于虞世南。
”杨士奇《东里全集》:“询书虽骨气劲峭,法度严整,论者谓虞得晋风之飘逸,欧得晋之规矩。
东晋王羲之《兰亭序》历代临摹本
东晋王羲之《兰亭序》历代临摹本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琅琊(今属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
王羲之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
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
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
王羲之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兰亭序》有多种版本,其中冯承素的《神龙本》最为贴近原作。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之兰亭修“拔禊”之礼,举行盛大的风雅。
当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名士们饮酒赋诗,五十一岁的王羲之用蚕茧纸,鼠须笔,兴乐而书,完成一篇《兰亭诗序》。
《兰亭序》手稿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遒媚飘逸,纵横变化,气韵完美,雄秀之气,出于天然。
当时王羲之已醉,下笔如有神助,醒后自己也感惊异,他日更书数十本,比原稿终莫能及。
唐初为太宗所得,尊为“天下第一行书”,命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等钩摹数本,以冯承素为首的弘文馆拓书人也奉命将原迹摹成了副本。
唐太宗把摹本分赐亲贵近臣,真迹则被他作为殉葬品,埋入昭陵。
【魏晋南北朝】王羲之《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释文】永和九年,岁在癸(guǐ)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kuài jī)山阴之兰亭,修禊(qì)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tuān),映带左右。
引以为流觞(shāng)曲(qǔ)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cheng)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欧阳询《兰亭记》高清附释文
欧阳询《兰亭记》高清附释文欧阳询《兰亭记》民国拓本,楷书,笔画挺秀劲遒,结体险绝严谨,气势高雅雄浑,堪谓欧体书法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兰亭记》原石久佚,拓本传世极少,且忽隐忽现,见者寥寥。
一九八四年,由香港书谱出版社和广东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中国书法大辞典》认为此贴“系后人集欧书”。
一九八七年,著名欧书大家田蕴章先生于山东获观原拓,经多次推敲考证,进而对《辞典》“集书”之说产生疑义。
田氏以为《兰亭记》应属欧阳询亲笔之作,并提出三点论述,作为探讨。
《兰亭记》应系集书还属亲笔,尚须考定,有俟将来,但精湛的书法艺术令人倾倒,对于学习欧书者来说,更是一本难得的好教材。
【释文】《兰亭记》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列。
勃海欧阳询书;贞观二年二月初二日。
::修禊(xiū xì )古时一种濯除不洁的节日。
::流觞(liú shāng )古民俗,每年农历三月在弯曲的水流旁设酒杯,流到谁面前,谁就取下来喝,可以除去不吉::形骸(xíng hái )指人的形体。
著名书法家欧阳询的简介
著名书法家欧阳询的简介欧阳询557年-641年,字信本,唐代书法家。
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
他的楷书字体,成为后来学习书法者经常模仿的对象。
代表作楷书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楷书《兰亭记》行书有《行书千字文》。
他的书法成就以楷书为最,笔力险劲,结构独异,后人称为“欧体”。
其源出于汉隶,骨气劲峭,法度谨严,于平正中见险绝,于规矩中见飘逸,笔画穿插,安排妥贴。
楷书以《九成宫醴泉铭》等,行书以《梦奠帖》、《张翰帖》等为最著名。
其他书体,也无一不佳,唐张怀瓘《书断》中说:“询八体尽能,笔力险劲,篆体尤精,飞白冠绝,峻于古人,犹龙蛇战斗之象,云雾轻宠之势,风旋雷激,操举若神。
真行之朽出于大令,别成一体,森森然若武库矛戟,风神严于智水,润色寡于虞世南。
其草书迭荡流通,视之二王,可为动色,然惊其跳骏,不避危险,伤于清雅之致。
”虞世南说他“不择纸笔,皆能如意”。
而且他还能写一手好隶书。
贞观五年《徐州都督房彦谦碑》就是其隶书作品。
他的书法,以隶书为最。
究其用笔,圆兼备而劲险峭拔,“若草里惊蛇,云间电发。
又如金刚怒目,力士挥拳。
”他所写《化度寺邑禅师舍利塔铭》,《虞恭公温彦博碑》,《皇甫诞碑》被称为“唐人楷书第一”。
其中竖弯钩等笔画仍是隶笔。
他的楷书无论用笔,结体都有十分严肃的程式,最便于初学。
后人所传“欧阳结体三十六法”,就是从他的楷书归纳出来的结字规律。
他的行楷书《张翰思鲈帖》体势纵长,笔力劲健。
墨迹传世,尤为宝贵。
欧阳询的儿子欧阳通,书法一本家传。
父子均名声著于书坛,被称为“大小欧阳”。
小欧阳《道因法师碑》,隶意更浓,然而锋颍过露,含蓄处不及其父。
欧阳询的书法早在隋朝就已声名鹊起,远扬海外。
进入唐朝,更是人书俱老,炉火纯青。
但欧阳询自己却并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就,依然读碑临帖,精益求精。
有一次,欧阳询外出游览,在道旁见到一块西晋书法家-索靖所写的章草石碑,几眼,觉得写得一般。
但转念一想,索靖既然是一代书匠,那么他的书法定会有自己的特色。
楷书四大家之一:欧阳询《兰亭记》欧体书法爱好者不可错过的范本
楷书四大家之一:欧阳询《兰亭记》欧体书法爱好者不可错过
的范本
欧阳询(557年一641年),汉族,唐朝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字信本,楷书四大家之一。
南朝梁太平二年(公元557年)出生于衡州(今湖南衡阳),祖籍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
欧阳询练习书法最初仿效王羲之,后独辟蹊径自成一家。
尤其是他的正楷骨气劲峭,法度严整,被后代书家奉为圭臬,以“欧体”之称传世。
唐代书法品评著作《书断》称:“询八体尽能,笔力劲险。
篆体尤精,飞白冠绝,峻于古人,扰龙蛇战斗之象,云雾轻笼之势,几旋雷激,操举若神。
真行之书,出于太令,别成一体,森森焉若武库矛戟,风神严于智永,润色寡于虞世南。
其草书迭荡流通,视之二王,可为动色;然惊其跳骏,不避危险,伤于清之致。
”宋《宣和书谱》誉其正楷为“翰墨之冠”。
今天小编带来欧阳询版本的楷书《兰亭记》
《兰亭记》,唐太宗贞观二年(628)二月,欧阳询楷书。
《兰亭记》原石久佚,拓本传世极少,且忽隐忽现,见者寥寥。
1984年,由香港书谱出版社和广东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中国书法大辞典》认为此贴“系后人集欧书”。
但是对于学习欧书者来说,这不失为一本难得的好教材。
欧阳询书法作品欣赏
欧阳询书法作品欣赏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
隋时官太常博士,唐时封为太子率更令,也称“欧阳率更”。
因其子欧阳通亦通善书法,故其又称“大欧”。
在隋代欧阳询的书法享有较高的声誉,到了唐代,年近古稀的欧阳询还在“宏文馆”教授书法。
欧阳询八体兼妙,楷书法度之严谨,笔力之险峻,世无所匹,被称之为唐人楷书第一。
他与虞世南俱以书法驰名初唐,并称“欧虞”。
史书记载询书法初学王字,而险峻过之。
传说欧阳询曾以重金购得王羲之教子习字用的《指归图》,日夜揣摹、刻苦钻研。
还有一次他跟虞世南外出,途中见到晋代书法家索靖写的一块碑石,竟席地而坐,在碑旁细心观察描摹学习了3天,可见欧阳询对书法爱好之深。
后来他又广泛地学习北朝的碑版石刻,同时吸取了当地一些书家的长处,再融入隶书笔意,形成“刚健险劲,法度森严”的书风。
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便初学,号为“欧体”(也称“率更体”)。
其《九成宫醴泉铭》可谓欧体楷书的登峰造极之作;主要作品还有《化度寺邕禅师塔铭》《虞恭公温彦《九成宫醴泉铭》博碑》《皇甫诞碑》、《梦奠帖》等称名于世。
欧阳询的书法由于熔铸了汉隶和晋代楷书的特点,又参合了六朝碑书,司以说是广采各家之长。
欧阳询书法风格上的主要特点是严谨工整、平正峭劲。
字形虽稍长,但分间布白,整齐严谨,中宫紧密,主笔伸长,显得气势奔放,有疏有密,四面俱备,八面玲珑,气韵生动,恰到好处。
点画配合,结构安排,则是平正中寓峭劲,字体大都向右扩展,但重心仍然十分稳固,无欹斜倾侧之感,而得寓险于正之趣。
九成宫醴泉铭《九成宫醴泉铭》楷书原碑石在陕西麟游九成宫。
《九成宫醴泉铭碑》由魏征撰文,记载唐太宗在九成宫避暑时发现泉水之事。
此碑立于唐贞观六年(公元632年)。
碑高2.7米,厚0.27 米,上宽0.87米,下宽0.93米,全碑共二十四行,每行四十九字。
今石尚存,但剜凿过多,已非原貌。
传世最佳拓本是明代李琪旧藏宋拓本,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兰亭序全文译文
王羲之《兰亭序》兰亭序全文(晋)王羲之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译文永和九年,正值癸丑,暮春三月上旬的巳日,我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举行禊饮之事。
此地德高望重者无不到会,老少济济一堂。
兰亭这地方有崇山峻岭环抱,林木繁茂,竹篁幽密。
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如同青罗带一般映衬在左右,引溪水为曲水流觞,列坐其侧,即使没有管弦合奏的盛况,只是饮酒赋诗,也足以令人畅叙胸怀。
这一天,晴明爽朗,和风习习,仰首可以观览浩大的宇宙,俯身可以考察众多的物类,纵目游赏,胸襟大开,极尽耳目视听的欢娱,真可以说是人生的一大乐事。
人们彼此亲近交往,俯仰之间便度过了一生。
有的人喜欢反躬内省,满足于一室之内的晤谈;有的人则寄托于外物,生活狂放不羁。
虽然他们或内或外地取舍千差万别,好静好动的性格各不相同,但当他们遇到可喜的事情,得意于一时,感到欣然自足时,竟然都会忘记衰老即将要到来之事。
等到对已获取的东西发生厌倦,情事变迁,又不免会引发无限的感慨。
以往所得到的欢欣,很快就成为历史的陈迹,人们对此尚且不能不为之感念伤怀,更何况人的一生长短取决于造化,而终究要归结于穷尽呢!古人说:"死生是件大事。
兰亭十三跋原文和翻译
赵孟頫兰亭十三跋原文和翻译第一跋:兰亭帖自定武石刻既亡,在人间者有数。
有日减,无日增,故博古之士以为至宝。
然极难辨。
又有未损五字者,五字未损,其本尤难得。
此盖已损者,独孤长老送余北行,携以自随。
至南浔北,出以见示。
因从独孤乞得,携入都。
他日来归,与独孤结一重翰墨缘也。
至大三年九月五日,跋于舟中。
独孤名淳朋,天台人。
译文:《兰亭序》的艺术价值诚然是不可忽视的,其流传于世间的墨本日亡日少,而识真者盖难。
十八日清河舟中。
第二跋:兰亭帖当宋未度南时,士大夫人人有之。
石刻既亡,江左好事者,往往家刻一石,无虑数十百本,而真赝始难别矣。
王顺伯、尤延之诸公,其精识之尤者。
于墨色、纸色、肥瘦秾纤之间,分毫不爽。
故朱晦翁跋兰亭谓:“不独议礼如聚讼。
”盖笑之也。
然传刻既多,实亦未易定其甲乙。
此卷乃致佳本,五字镵损,肥瘦得中。
与王子庆所藏赵子固本无异,石本中至宝也。
至大三年九月十六日,舟次宝应重题。
译文:《定武兰亭》拓本在宋未南渡时,士大夫人人都有。
靖康之变时定武石刻丢失,江南好事者往往在家里刻上一块兰亭刻石,不用想一下子数十百本兰亭帖面世,真假难辨。
王顺伯、尤延之等诸位先生,是精于鉴赏者中出类拔萃的人物。
他们能够从墨色、纸色、笔画的肥瘦浓纤之间分辨真假,丝毫不差。
所以朱熹曾经为兰亭题跋说看来不只是对礼有争论不休啊,作为调侃。
传刻的版本太多,很难分辨好坏。
但此卷是非常好的版本,五字被损,字迹肥瘦适中。
和王子庆所收藏的赵子固版本没什么区别,是石刻版本中的至宝。
至大三年九月十六日,船到了宝应重题。
第三跋兰亭茧纸入昭陵,世间遗迹已如飞。
玉凫石虎散落人间,鬼神守护不可寻。
若从靖王所藏本,尚馀墨本在人世。
流落人间五十年,而今不知安所在。
唯有右军亲笔真,神光离合不分明。
应须数尺澄清波,中有蛟龙盘屈气。
周文房书云兴,平泉之石渐渐出。
《黄庭》小楷世所无,《食鱼》真迹今安在。
又闻《会稽颂》佳绝,亦复欲得一观之。
若以他人真草视,洋浩荡波难为别。
《兰亭集序》真迹到底藏在哪里
《兰亭集序》真迹到底藏在哪里元和十年(815年)六月初三,长安街头,天光未亮,大唐宰相武元衡正走在上朝路上,随身卫队的灯笼突然被箭射灭,数十名杀手从黑暗中涌出,带头者手起刀落,砍断武元衡脖子,拎走头颅。
次日,女神探裴玄静收到了武元衡死前一晚临摹的半部《兰亭序》,和一首神秘的五言诗。
原来,武元衡对自己的死早有预感,留下一道连环谜题,解谜者必须步步踏对,倘若棋错一着,真相就将永远湮灭。
此后,名动天下的女刺客聂隐娘、被后世尊为“八仙”之一的韩愈之侄韩湘子、“鬼才诗人”李贺等纷纷牵扯入局;藩镇势力奇计连连;朝廷权臣各怀心机;甚至皇室深宫中也是人影闪动,鬼胎暗结,试*遥控局势……文化悬疑小说,破解《兰亭序》真迹的千古谎言与生死谜局。
公元353年,三月初三,王羲之邀请魏晋显赫家族名士共42人,聚会于会稽郡山阴城的兰亭,曲水流觞,饮酒赋诗。
名士们共成诗37首,想要编成一部集子以流传后世,提议集会发起人王羲之写一篇序。
王羲之拿起鼠须笔,乘着酒兴,现场挥就了一篇《兰亭序》(又称《兰亭集序》)。
这篇书法共324字,凡字有复重者,皆变化不一,精美绝伦,堪称神品,其文辞也隽永非凡,被后世作为古文典范来吟咏背诵。
但就是这一篇书法神品,却成了一个历史悬案、一个千古之谜。
我们目前所看到的《兰亭序》版本均为摹本,真迹从唐代就已失传。
而有关《兰亭序》真迹的故事绵延千年,至今争论不休。
其一:李世民与《兰亭序》的千古奇缘故事得从唐太宗李世民说起。
虽然《兰亭序》自诞生后就备受书家们的推崇,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书法艺术的第一座高峰。
但真正给王羲之安上“书圣”头衔,将《兰亭序》捧为“千古一帖”的却是唐太宗李世民。
唐代名相房玄龄等人撰写了《晋书》,写了《王羲之传》。
李世民读后觉得意犹未尽,竟亲自操刀作《王羲之传论》。
李世民几乎否定一切书家,独尊王羲之。
三国时期的书法名家钟繇,李世民评价他“体则古而不今”;“二王”之一的王献之,也就是王羲之的儿子,李世民评价他“疏瘦如枯树”;南朝书坛巨擘萧子云,李世民评价他“无筋无骨无丈夫之气”。
欧阳询十大书法代表作欧阳询最著名的书法欧阳询书法作品大全→MAIGOO生活榜
欧阳询十大书法代表作欧阳询最著名的书法欧阳询书法作品大全→MAIGOO生活榜1、《九成宫醴泉铭》天下第一楷书《九成宫醴泉铭》是由魏征撰文、书法家欧阳询书丹而成的楷书书法作品,为欧阳询晚年大成之作,历来为学书者推崇,视为楷书正宗,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一楷书”或“天下第一正书”。
此楷书碑帖约1200字,叙述了“九成宫”的来历和其建筑的雄伟壮观,歌颂了唐太宗的武功文治和节俭精神,现收藏于宝鸡市麟游县碑亭景区。
【详细>>】2、《张翰思鲈帖》天下第七行书《张翰思鲈帖》唐代书法家欧阳询的行书代表作,被世人誉为“天下第七行书”,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此贴纵25.1厘米,横31.7厘米,共98字,内容记叙晋人张翰因秋风起而思念家乡的故事。
通篇笔墨厚重,锋棱稍差;章法注重行气的贯通,字体修长严谨,笔力刚劲挺拨,字距较小,行距较大,风格平正中见险峻之势,给人以清新整饬之感。
【详细>>】3、《仲尼梦奠帖》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仲尼梦奠帖》是唐代书法家欧阳询行书成就的巅峰之作,后世列为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现收藏于辽宁省博物馆,为第二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此帖纵25.5cm,横33.6cm,释文以“仲尼梦奠”开头,共七十八字,文字叙孔子梦奠之事;通篇书法笔力苍劲古朴,用墨淡而不浓,以秃笔疾书,转折自如,无一笔不妥,无一笔凝滞,诚属稀世之珍。
【详细>>】4、《皇甫诞碑》《皇甫诞碑》是欧阳询非常有名的楷书书法作品,碑文共28行,行59字,可惜在明代已断为两截,损数十字,现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
此碑书法用笔、结体及字形具有北齐风格,骨气劲峭,法度严整,虽为欧阳询早年作品,但已具备了“欧体”严整、险绝的基本特点。
书家有评:“是碑由隶成楷,因险绝而恰得方正,乃率更行笔最见神采,未遽藏锋,是学唐楷第一必由之路也。
”【详细>>】5、《化度寺碑》《化度寺碑》镌于唐贞观五年,由李百药撰文,欧阳询楷书,共三十五行,每行三十三字,是欧阳询楷书代表之作。
欧阳询楷书《兰亭记》,是伪作吗?
欧阳询楷书《兰亭记》,是伪作吗?三月三上巳节永和九年三月初三,兰亭雅集王羲之写下千古名篇兰亭序《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虽有人质疑它的真伪和艺术地位郭沫若:《兰亭序》从文章到书法都是假的陈传席:《兰亭序》不足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然千百年来人们对兰亭序的喜爱有增无减!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后世文人墨客对兰亭序可谓情有独钟今天给大家分享欧阳询楷书《兰亭记》(传)▼欧阳询楷书《兰亭记》欧阳询写的这件楷书《兰亭记》,是近年来才被世人挖掘的一件作品,此作在笔画上颇有挺拔秀逸的风貌,在结体上也尽显险绝风貌。
此作在1984年的时候,被收录进了《中国书法大辞典》。
欧阳询是中国书法史上的“楷书四大家”之一,其书法险绝峭拔,被誉为“楷书的极则”,学习欧体楷书从欧阳询的楷书入门,是没有问题的。
欧阳询楷书《兰亭记》学习欧楷要对于欧体楷书的碑刻作品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欧阳询的楷书没有墨迹流传下来,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
他平生的楷书碑刻作品很多,早年时候欧阳询写下了险绝峭拔的《皇甫君碑》,这件作品点画瘦劲,笔力劲挺,是典型的北朝风貌,同时在笔法上又融入了南朝的风韵,是隋碑当中的一件“神品”。
欧阳询楷书《兰亭记》74岁的欧阳询奉敕写下了著名的《九成宫碑》,《九成宫碑》固然极好,但是其险绝之势蕴含在平正当中,对于细节的把握极其精准,初学者学习这件作品颇有难度。
次年欧阳询写下了《化度寺碑》,此碑在后世影响力极大,成为众多欧楷练习者入门的佳作。
欧阳询楷书《兰亭记》晚年的欧阳询又写下了《虞恭公碑》、《李誉墓志》等等作品。
欧阳询楷书《兰亭记》欧阳询的这件《兰亭记》,在用笔上尚未摆脱北朝碑学的风貌,整体的气息没有以上诸碑的平和韵致,所以此作若是欧阳询亲笔所书的话,应该是其早年的作品。
欧阳询作为在楷书领域贡献最大,独创性最高的一位书家,其书法并称“二王”正脉,又能别处机杼,在艺术上取得极大的进步,是后人值得终身临摹的对象。
欧阳询楷书《兰亭记》关于欧阳询这件《兰亭记》是否是真迹,虽有一些专家给出了肯定答案,但仍旧存在争议,但是对于后世的学习者来讲,即便存在争议,也不能否认,这是一件上承的欧楷佳作,完全可以比肩晋唐名家,对于学习者终生有益。
《兰亭集序》
凭借
对
高兴的样子 满足
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
取独 等到 到达
附着
过去
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
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因 指“向之”句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自然
到、及
岂不痛哉!
第3自然段
符契。两半, 可合在一起
作:诏策、檄移、章表、奏启 文:诗骚、文赋、乐府、颂赞
七拼八凑,语无伦次,不知所云。
——施蛰存
结合全文分析哪些方面体现了这种情感?
人贤
信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一觞一咏 畅叙幽情
可 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清流急湍 景美
映带左右 流觞曲水
乐 良辰
天朗气清 惠风和畅
赏心
观宇宙之大 察品类之盛 游目骋怀 极视听之娱
面对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
悲伤
明白
本来
未成年而死去的人
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一、齐,作动词。把…看做一样(相等)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
无根据Leabharlann 一个个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
纵使
情趣
亦将有感于斯文。
这次(集会)的诗文
(2)鹅池
《晋书·王羲之传》记下了这样一件事:“性爱 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 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 弥日。”
王羲之为之感动,边派人去集市买来几把扇子, 取出随身带的笔墨在扇上挥毫,一一题款落印。然后 对老婆婆说:“老人家,你为我斩杀了心爱的大白鹅, 我很是过意不去,请把这几把扇子拿到市上,卖上几 串钱,算是我对你的补偿吧。”
《书法家欧阳询》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书法家欧阳询》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作品简介《书法家欧阳询》选自《书林纪事》。
欧阳询(557一641年),汉族,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楷书四大家之一,并称初唐四大家。
欧阳询楷书法度之严谨,笔力之险峻,世无所匹,被称之为唐人楷书第一。
他与虞世南俱以书法驰名初唐,并称“欧虞”,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便初学,号为“欧体”,并有多人评论。
作品原文书法家欧阳询欧阳询尝①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②。
驻马观之,良久而去。
数百步复反③,下马伫立④,及疲,乃布裘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⑤。
(选自《书林纪事》)作品注释①尝:曾经。
②书:写(字)。
③反:通“返”返回。
④伫立:站立。
⑤去:离开。
6、驻:停止。
7、旁:旁边原文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
驻马观之,良久乃去。
数百步复反,下马伫立,及疲,乃布裘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
(选自《书林纪事》)作品翻译欧阳询曾经出行,看见一块古碑,是晋代的索靖书写的。
(他)停住马观看(古碑),过了很久才离开。
他骑马走了几百步后又返回来,下了马站在碑前(观赏),等到疲乏了,又铺开皮衣坐下来观察,于是在古碑旁住宿,三天后才离开。
启示学无止境,想要获得某一方面专长,必须像文中欧阳询那样,虚心学习,专心致志。
人物简介欧阳询(557一641年),汉族,字信本,公元557年出生于衡州(今衡阳),祖籍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唐朝著名书法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
隋时官太常博士,唐时封为太子率更令,也称“欧阳率更”。
与同代另三位(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
因其子欧阳通亦通善书法,故其又称“大欧”。
欧阳询楷书法度之严谨,笔力之险峻,世无所匹,被称之为唐人楷书第一。
他与虞世南俱以书法驰名初唐,并称“欧虞”,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便初学,号为“欧体”,他的字有多人评论。
代表作楷书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兰亭记》,行书以《梦奠帖》、《张翰帖》等为最著名。
《书法家欧阳询》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书法家欧阳询》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书法家欧阳询》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在日常过程学习中,大家一定没少背过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
为了帮助更多人学习文言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书法家欧阳询》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作品简介《书法家欧阳询》选自《书林纪事》。
欧阳询(557一641年),汉族,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楷书四大家之一,并称初唐四大家。
欧阳询楷书法度之严谨,笔力之险峻,世无所匹,被称之为唐人楷书第一。
他与虞世南俱以书法驰名初唐,并称“欧虞”,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便初学,号为“欧体”,并有多人评论。
作品原文书法家欧阳询欧阳询尝①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②。
驻马观之,良久而去。
数百步复反③,下马伫立④,及疲,乃布裘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⑤。
(选自《书林纪事》)作品注释①尝:曾经。
②书:写(字)。
③反:通“返”返回。
④伫立:站立。
⑤去:离开。
⑥驻:停止。
⑦旁:旁边原文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
驻马观之,良久乃去。
数百步复反,下马伫立,及疲,乃布裘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
(选自《书林纪事》)作品翻译欧阳询曾经出行,看见一块古碑,是晋代的索靖书写的。
(他)停住马观看(古碑),过了很久才离开。
他骑马走了几百步后又返回来,下了马站在碑前(观赏),等到疲乏了,又铺开皮衣坐下来观察,于是在古碑旁住宿,三天后才离开。
启示学无止境,想要获得某一方面专长,必须像文中欧阳询那样,虚心学习,专心致志。
人物简介欧阳询(557一641年),汉族,字信本,公元557年出生于衡州(今衡阳),祖籍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唐朝著名书法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
隋时官太常博士,唐时封为太子率更令,也称“欧阳率更”。
与同代另三位(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
因其子欧阳通亦通善书法,故其又称“大欧”。
书法家欧阳询的资料介绍
书法家欧阳询的资料介绍欧阳询,中国古代十大书法家之一,他在书法的造诣上颇深,作品也很出名,那你知道欧阳询有什么经历吗?他的书法特点又怎样?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到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书法家欧阳询介绍欧阳询(557一641年),汉族,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
隋时官太常博士,唐时封为太子率更令,也称“欧阳率更”。
与同代另三位(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
因其子欧阳通亦通善书法,故其又称“大欧”。
欧阳询楷书法度之严谨,笔力之险峻,世无所匹,被称之为唐人楷书第一。
他与虞世南俱以书法驰名初唐,并称“欧虞”,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便初学,号为“欧体”,并有多人评论。
代表作楷书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楷书《兰亭记》行书有《行书千字文》。
欧阳询生平经历欧阳洵聪敏勤学,读书数行同尽,少年时就博览古今,精通《史记》、《汉书》和《东观汉记》三史,尤其笃好书法,几乎达到痴迷的程度。
据说有一次欧阳洵骑马外出,偶然在道旁看到晋代书法名家索靖所写的石碑。
他骑在马上仔细观看了一阵才离开,但刚走几步又忍不住再返回下马观赏,赞叹多次,而不愿离去,便干脆铺上毡子坐下反复揣摩,最后竟在碑旁一连坐卧了3天才离去。
欧阳洵练习书法最初仿效王羲之,后独辟蹊径自成一家。
尤其是他的正楷骨气劲峭,法度严整,被后代书家奉为圭臬,以“欧体”之称传世。
唐代书法品评著作《书断》称:“询八体尽能,笔力劲险。
篆体尤精,飞白冠绝,峻于古人,扰龙蛇战斗之象,云雾轻笼之势,几旋雷激,操举若神。
真行之书,出于太令,别成一体,森森焉若武库矛戟,风神严于智永,润色寡于虞世南。
其草书迭荡流通,视之二王,可为动色;然惊其跳骏,不避危险,伤于清之致。
”宋《宣和书谱》誉其正楷为“翰墨之冠”。
据史书记载,欧阳询的形貌很丑陋,但他的书法却誉满天下,人们都争着想得到他亲笔书写的尺犊文字,一旦得到就视作圭宝,作为自己习字的范本。
田英章楷书兰亭记
田英章楷书《兰亭记》!【书画典藏】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xì),各有诗,辑为《兰亭集》,王羲之为之书写序文手稿,曰《兰亭集序》。
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
法帖相传之本,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是他五十岁时的得意之作。
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
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
因此,历代书家都推《兰亭序》为“天下第一行书”。
存世唐摹墨迹以“神龙本”为最著,唐太宗时冯承素号金印,故称为《兰亭神龙本》,此本摹写精细,笔法、墨气、行款、神韵,都得以体现,公认为是最好的摹本;石刻首推“定武本”。
经郭沫若考证,以为相传的《兰亭序》后半文字,兴感无端,与王羲之思想无相同之处,书体亦和近年出土的东晋王氏墓志不类,疑为隋唐人所伪托。
但也有不同意其说者。
《兰亭序》表现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
作者的气度、凤神、襟怀、情愫,在这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表现。
古人称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堪称绝妙的比喻。
世人也常用曹植的《洛神赋》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一句来赞美王羲之的书法之美。
传说王羲之小的时候苦练书法,日久,用于清洗毛笔的池塘水都变成墨色。
王羲之(303—361年),汉族,字逸少,号澹(dàn)斋,身长七尺有余(约1.83米),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
他的儿子王献之书法也很好,人们称他们两人为"二王",另一个儿子王凝之官至左将军。
因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王会稽”。
代表作品有: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行楷《兰亭集序》等。
著名书法家欧阳询的简介
著名书法家欧阳询的简介欧阳询的楷书笔力刚劲,笔法精通,结构上态度严谨,后世人练习楷书,几乎都是以欧阳询的为范本,可以说他的楷书直到今日依旧是喜爱书法之人的瑰宝。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著名书法家欧阳询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著名书法家欧阳询的简介欧阳询(557年-641年),字信本,唐代书法家。
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
他的楷书字体,成为后来学习书法者经常模仿的对象。
代表作楷书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楷书《兰亭记》行书有《行书千字文》。
著名书法家欧阳询的书法造诣他的书法成就以楷书为最,笔力险劲,结构独异,后人称为“欧体”。
其源出于汉隶,骨气劲峭,法度谨严,于平正中见险绝,于规矩中见飘逸,笔画穿插,安排妥贴。
楷书以《九成宫醴泉铭》等,行书以《梦奠帖》、《张翰帖》等为最著名。
其他书体,也无一不佳,唐张怀瓘《书断》中说:“询八体尽能,笔力险劲,篆体尤精,飞白冠绝,峻于古人,犹龙蛇战斗之象,云雾轻宠之势,风旋雷激,操举若神。
真行之朽出于大令,别成一体,森森然若武库矛戟,风神严于智水,润色寡于虞世南。
其草书迭荡流通,视之二王,可为动色,然惊其跳骏,不避危险,伤于清雅之致。
”虞世南说他“不择纸笔,皆能如意”。
而且他还能写一手好隶书。
贞观五年《徐州都督房彦谦碑》就是其隶书作品。
他的书法,以隶书为最。
究其用笔,圆兼备而劲险峭拔,“若草里惊蛇,云间电发。
又如金刚怒目,力士挥拳。
”他所写《化度寺邑禅师舍利塔铭》,《虞恭公温彦博碑》,《皇甫诞碑》被称为“唐人楷书第一”。
其中竖弯钩等笔画仍是隶笔。
他的楷书无论用笔,结体都有十分严肃的程式,最便于初学。
后人所传“欧阳结体三十六法”,就是从他的楷书归纳出来的结字规律。
他的行楷书《张翰思鲈帖》体势纵长,笔力劲健。
墨迹传世,尤为宝贵。
欧阳询的儿子欧阳通,书法一本家传。
父子均名声著于书坛,被称为“大小欧阳”。
小欧阳《道因法师碑》,隶意更浓,然而锋颍过露,含蓄处不及其父。
《书法家欧阳询》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书法家欧阳询》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书法家欧阳询》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在日常过程学习中,大家一定没少背过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
为了帮助更多人学习文言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书法家欧阳询》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作品简介《书法家欧阳询》选自《书林纪事》。
欧阳询(557一641年),汉族,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楷书四大家之一,并称初唐四大家。
欧阳询楷书法度之严谨,笔力之险峻,世无所匹,被称之为唐人楷书第一。
他与虞世南俱以书法驰名初唐,并称“欧虞”,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便初学,号为“欧体”,并有多人评论。
作品原文书法家欧阳询欧阳询尝①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②。
驻马观之,良久而去。
数百步复反③,下马伫立④,及疲,乃布裘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⑤。
(选自《书林纪事》)作品注释①尝:曾经。
②书:写(字)。
③反:通“返”返回。
④伫立:站立。
⑤去:离开。
⑥驻:停止。
⑦旁:旁边原文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
驻马观之,良久乃去。
数百步复反,下马伫立,及疲,乃布裘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
(选自《书林纪事》)作品翻译欧阳询曾经出行,看见一块古碑,是晋代的索靖书写的。
(他)停住马观看(古碑),过了很久才离开。
他骑马走了几百步后又返回来,下了马站在碑前(观赏),等到疲乏了,又铺开皮衣坐下来观察,于是在古碑旁住宿,三天后才离开。
启示学无止境,想要获得某一方面专长,必须像文中欧阳询那样,虚心学习,专心致志。
人物简介欧阳询(557一641年),汉族,字信本,公元557年出生于衡州(今衡阳),祖籍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唐朝著名书法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
隋时官太常博士,唐时封为太子率更令,也称“欧阳率更”。
与同代另三位(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
因其子欧阳通亦通善书法,故其又称“大欧”。
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翻译
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翻译
原文:
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
驻马观之,良久乃去。
数百步复反,下马伫立,及疲,乃布裘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
(选自《书林纪事》)
译文:
欧阳询曾经出行,看见一块古碑,是晋代的索靖书写的。
(他)停住马观看(古碑),过了很久才离开。
他骑马走了几百步后又返回来,下了马站在碑前(观赏),等到疲乏了,又铺开皮衣坐下来观察,于是在古碑旁住宿,三天后才离开。
启示:
学无止境,想要获得某一方面专长,必须像文中欧阳询那样,虚心学习,专心致志。
人物简介:
欧阳询(557一641年),汉族,字信本,公元557年出生于衡州(今衡阳),祖籍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唐朝著名书法家,
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
隋时官太常博士,唐时封为太子率更令,也称“欧阳率更”。
与同代另三位(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
因其子欧阳通亦通善书法,故其又称“大欧”。
欧阳询楷书法度之严谨,笔力之险峻,世无所匹,被称之为唐人楷书第一。
他与虞世南俱以书法驰名初唐,并称“欧虞”,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便初学,号为“欧体”,他的字有多人评论。
代表作楷书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兰亭记》,行书以《梦奠帖》、《张翰帖》等为最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