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儿童语言学习理论.58页PPT
《儿童语言学》课件

02 儿童语言发展的阶段
婴儿期语言发展
0-6个月
婴儿在这个阶段开始发出一些简单的 声音,如“a”、“o”,并逐渐学 会发出一些元音和辅音。
6-12个月
婴儿开始理解一些简单的语言指令, 如“拍手”、“再见”,并开始尝试 模仿一些发音。
学步期语言发展
12-18个月
孩子开始能够说出一些简单的单词,如“妈妈”、“爸爸”,并逐渐理解更多 的词汇和短语。
生态化研究
强调儿童语言发展的生态环境对 语言习得的影响,包括家庭、学 校、社区等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
。
儿童语言学研究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儿童语言学研究需 要面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习得差异,以 及语言接触和语言变化等复杂问题。
机遇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合 作日益增多,为儿童语言学研究提供了丰富 的素材和案例,有助于推动研究的深入发展
合作方式
家庭与学校应保持密切联系,共同 关注儿童的语言发展状况,分享教 育方法和经验,促进儿童的语言教 育效果。
06 儿童语言学研究展望
儿童语言学研究的新趋势
跨学科融合
儿童语言学与认知科学、发展心 理学、神经科学等多个学科的交 叉融合,为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
视野和丰富的理论支持。
技术手段创新
随着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 的发展,儿童语言学研究将更加 依赖于技术手段的创新和应用, 如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
特点
儿童语言学具有跨学科性,涉及到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 等多个领域;儿童语言发展具有阶段性和顺序性,遵循一定 的规律;儿童语言习得具有创造性,能够生成和理解无限多 的句子。
儿童语言学的重要性
理论意义
儿童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 分支,对语言学理论的发展和完 善具有重要意义。
蒙台梭利语言教学PPT课件

第一阶段0-3岁注解
• 0-3岁,又被成为幼儿早期,是幼儿的第一 蜕变期,在这一时期幼儿的大脑发育已经完 成了80%,在0-3岁,幼儿对于语言的学习 处于无意识吸收状态,蒙台梭利对有关语言 的各种行为及其表现分阶段进行了描述:
8-10个月:语言尚处于初始阶段。 1周岁:孩子非常想要让别人知道他的需要和
• 设计游戏A: 物品与卡片对应练习
•
读卡片上的词,指出相应物品,作为奖励归孩子。
•
游戏B: 抽取不会读的小朋友姓名,把自己抽到的物品给不会读的小朋友。
• 2. 读句子
• (1) 当孩子能够自发地写出一个句子时,就是该进行句子阅读的时候了。
• (2) 写出一句话,让孩子表现对该句子的理解。
• 默读更能够深刻理解思想或概念。感觉和肌肉机能结构静止时,语言才能传递远方 的思想。
习(砂纸字母板)
识别它们。
3、语言。字母在桌上放一会儿,指导员问:“这是什么?”,他 应回答:O.
先教元音 再教辅音 直发其音 不教其名
第26页/共58页
第三阶段—组字练习
• 活动字母箱
• 把字解析成符号和解析成组合的声音。
• 孩子要根据教师的发音来拼字(有序的思维能力培养)
• 手脑并用
第27页/共58页
感觉 12-18个月:他们会发现每一种事物都会有自
己的名称。 18个月以后:能够运用一些简单的句子或者一
些不规范的单词。
第2页/共58页
3-6岁注解
• 3-6岁又称幼儿晚期,该时期内幼儿开始有意识的吸收周围环境中的语言刺激,蒙台梭利认为2岁是儿童的 词汇爆炸期,在此之前,儿童有一个词汇量的激增期,2岁之后,儿童运用句子的能力快速增长,并且能把 一些新学的单词进行有序地排列,此时的孩子已经掌握了运用句法的能力。
幼儿语言学习与教学PPT课件

三、全语言教学理论
全语言的概念来自于有关读写萌发的研究。 全语言强调语言是“完整”的,不可简单地 割裂成语音、字词和句子等片段。因此,语 言学习必须是整体的,很难划分为语言内容 或语言技巧
28
1.全语言教学观(又称为整体语言教学, 实施是全面性的 )
2.以幼儿为中心的语言学习课程(教师 不刻意要求幼儿做语言技巧的练习,但一 旦幼儿有意愿主动探索时,教师就适时提 供有意义的信息,帮助幼儿学习。鼓励幼 儿与他人互动交谈,建构自己的知识)
第八章 幼儿的语言学习 与教学
1
本章内容
语言
语言获得的相关理论
幼儿语言学习的理论(重点)
2
什么是语言?
语言是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它同思维有 密切的联系,是思维的载体和物质外壳和表 现形式。语言是符号系统,是以语音为物质 外壳,以语义为意义内容的,音义结合的词 汇建筑材料和语法组织规律的体系。语言是 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进行思维和传递信息的工具,是人类保存 认识成果的载体。语言具有稳固性和民族性。
3
生活中的语言交流
4
书本
5
对话及探讨
6
文字性的语言
7
概论
语言的重要性: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传递信息的
工具,是人类心理交流的重要手段,它不仅与个体 的认知发展存在密切关系,而且对个体的社会性发 展有重要作用。
幼儿语言学习与教育的两种主要观点:掌握
语言这一学科领域,二是把语言作为交往工具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32
13
幼儿语言学习的理论
14
一,幼儿语言学习的
传统理论
15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
(完整word版)儿童第一语言习得理论

儿童第一语言习得理论一、刺激—反应论(后天环境外部因素决定一切,必须靠模仿、强化、重复等外部因素去习得第一语言)理论基础:行为主义心理学代表:斯金纳主张:采用严格的科学方法,对人的行为进行客观研究,反对研究人内部的意识思维活动。
对语言的认识:语言是习惯的总和。
是后天习得,是通过刺激—反应—强化模式养成习惯而学会的,强调外部条件的作用,忽视认知能力的作用。
评价:(积极vs缺陷)1. 模仿vs每句话都是新的2.强化vs并非总是3.人的思维活动养成习惯vs儿童言语行为的创造性4语言外部形式vs难以培养语言交际能力二、先天论—“内在论”(先天的语言习得机制决定一切,儿童头脑里的普遍语法使他能自然内化语言的规则体系)理论基础:“普遍语法” 代表:乔姆斯基对语言的认识:语言是由抽象规则构成的复杂体系。
语言习得是把复杂的规则“内化”,达到自动运用的程度。
人的言语行为充满了创造性。
语言习得是假设—验证的演绎过程。
语言习得机制(LAD ) 普遍语法:以待定参数形式出现、人类语言所普遍具有的语言原则评价语言信息的能力:对所接触的实际语言的核心部分进行语言参数的定值母语假设根据在语言环境中获得的信息反馈 运用评价能力分析、验证这些假设评价:1.强调人类天生具有的语言习得能力,是语言获得的根本原因。
2.语言习得是主动、积极、创造性的过程。
3.过分强调天赋,忽视后天环境的作用,忽视反复操练养成习惯的必要性。
三、认知论(先天与后天因素相互作用,先天具有而后天不断发展的认知能力决定一切,语言能力只是认知能力的一部分) 理论基础:发生认识论 代表:皮亚杰认知能力 (语言习得是归纳过程:对语言材料假设—检验—总结出语言规则) 语言能力的发展对儿童第一语言习得的观点:儿童头脑中没有语言习得机制,不存在普遍语法,但有先天的认知机制和认知能力。
认知机制和认识能力与环境相互作用,并向环境学习。
儿童语言的发展是个体在与客观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同化、顺应和达到暂时平衡。
儿童语言的发展PPT课件

7.量词
量词是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分 物量词事物单位和动量词动作单位. 物量词的使用必须遵从数词+量词+ 名词的公式. 3、4岁仅能使用少量高频量词只、 个并表现出对它们的过度概括.
22
词的扩张和缩小在2-6岁儿童中普遍
词的扩张:在儿童早期理解词的意义时,儿童不 仅称狗为狗,而且会把牛、马、羊、猪等能走的 四足动物都称为狗.再如,有的儿童看月亮是圆 的,会把窗户上或墙上的圆形图案、圆的饼等圆 东西也都叫月亮. 词的缩小:但此时的儿童也会出现相反的情况, 如桌子一词单指自己家里的方桌,爸爸则仅指自 己的爸爸;再如,把狗和猫称为动物而不承认蝴 蝶也属于动物等现象.
8
1.反射性发声阶段0-3个月
哭也是新生儿最初的发声.哭是新生儿的 一种生理需要,即对环境所作出的反应. 出生1个月以内的新生儿的哭声还没有分 化,虽然引起哭的刺激有多种,但所引起 的哭声基本上没有区别.
9
出生1个月以后的婴儿,哭声逐渐带 有条件反射的性质,出现了分化的哭 声.不同刺激引起的哭声也明显不 同.2个月大的婴儿在舒服的时候,能 发 出 ai、a、e、ei、ou、nei、ai-i 等音.
13
二、语言理解的准备 ——交流发展
14
1.语音知觉
婴儿对言语刺激敏感,1个月的婴儿具 有语音范畴知觉,具有在两个范畴之间 的辨别力,而不是在一个范畴之内的辨 别力. 只有忽略大量的语音范畴内的变异才 能使语言的理解成为可能.
15
2.语词理解
8、9个月,已能听懂成人的一些话,并作 出相应的反应.以动作来回答的反映最初 并非是对语词本身确切的反应,而包括语 词在内的整个情境的反应.不能把词从复 合情境中分离.11月左右开始逐渐分离, 才真正理解词的含义.此时儿童能理解, 但不能说,称被动性语言.只有出现主动 性语言1岁左右才标志符号交际的开始.
《儿童语言学》课件

儿童通过语音、语法和语用等方面的技巧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类型
儿童的语言表达包括描述性语言、修辞性语言和交际语言等不同类型。
儿童语言的理解
发展
儿童的语言理解能力从简单的单 词理解逐步发展到理解更复杂的 句子和语篇。
技巧
儿童通过理解上下文、推理和推 断等技巧来理解他人的语言。
测试
通过对儿童语言理解能力的测试, 我们可以评估他们对语言的理解 程度。
1
影响因素
2
儿童语言习得受到家庭环境、社会文化、 遗传因素以及认知能力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3
阶段
儿童语言习得经历了听觉敏感期、语言习 得期和语言产出期等不同阶段。
错误类型
儿童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可能出现过扩张、 欠扩张、错位和易位等常见错误类型。
儿童语言的表达
发展
儿童语言表达能力从简单的单词和短语逐渐发展到复杂的句子和故事。
《儿童语言学》PPT课件
欢迎来到《儿童语言学》的PPT课件。本课程将带领您深入了解儿童语言习 得的过程和表达理解的技巧,让我们开始吧!
什么是儿童语言学?
儿童语言学是研究儿童在成长过程中语言习得与发展的学科。它探讨儿童语 言的特点、阶段和影响因素。儿童语言学在教育和心理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儿童语言习得过程
儿童语言研究的展望
1 挑战
儿童语言习得研究面临着 语言多样性、文化差异和 方法论等方面的挑战。
2 突破
通过跨学科研究和先进技 术手段,儿童语言习得研 究实现了许多突破。
3 未来发展
儿童语言研究将进一步探 索儿童语言习得的机制、 教育干预的有效性和跨文 化研究等方向。
儿童语言教育概述ppt课件

精选版
17
(1)学前儿童年龄越小,肝相对越大,但 肝脏细胞发育尚未完善,肝功能亦不成熟, 易在传染病、心功能衰竭、中毒等情况时 发生肝充血肿大和变性。
(2)婴儿时期胆汁分泌较少,影响脂肪的 消化和吸收。
精选版
18
(1)肾脏 肾小管愈短,肾小管排泄及再吸收功 能均较差,对尿的浓缩和稀释功能较弱,容易发 生脱水或浮肿。
(三)语言教育
语言观、儿童观、教育观的影响
(四)认知发展 精选版
13
精选版
14
(1)人的一生中有两副牙,第一副是乳牙, 第二副是恒牙。乳牙在出生后6~8个月开 始萌出,2~3岁时20个乳牙全部出齐。6~ 7岁时,乳牙开始脱落,恒牙开始萌出,逐 渐替代了乳牙,恒牙共32个。
(2)乳牙萌出的特点是在一定的时间内, 按一定的顺序,左右成对地萌出。
精选版
15
(1)食道 (2)胃 (3)肠
精选版
16
(1)胰液分泌逐渐增多 新生儿可分泌少量胰液, 3~4个月时增多。
(2)小于6个月婴儿的胰淀粉酶活性较低,1岁后 才接近成人,故不宜过早地(3~4个月以前)喂 过多淀粉类食物。
(3)新生儿胰脂酶活性很低,6~12个月时才到 成人水平。出生时胰蛋白酶活性只有成人的1/8~ 1/3,以后渐增。幼婴因胰腺酶活性比较低,故对 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都不够完善。
精选版
19
(1)排尿次数 新生儿每日排尿20~25次,1岁 时每日排尿15~16次,至学龄前每日6~7次。1 岁半左右小儿可自动控制排尿,排尿间隔时间逐 渐延长。
(2)每日尿量 正常婴儿每日尿量为400~500ml, 2~3岁学前儿童为500~600ml,3~6岁学前儿童 为600~800ml,学龄儿童为800~1400ml。
幼儿园《语言教育》PPT课件

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词汇量的增加
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
语言理解能力的增强
07语言教育的资源推荐
适合幼儿的语言教育图书、音视频等资源推荐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小熊很忙》:适合2-3岁宝宝的经典英文绘本,内容有趣,语 言简单易懂。
《好饿的毛毛虫》:适合2-3岁宝宝的故事书,通过毛毛虫的形 象,引导宝宝了解食物和数字等概念。
互动游戏:设计互动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语言知识,增强参与度和兴趣
通过亲子阅读、故事会等形式培养幼儿的语言素养
亲子阅读:通过阅读丰富幼儿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提高语言能力 故事会:让幼儿通过听故事、讲故事等活动,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表演游戏:通过表演游戏让幼儿在情境中运用语言,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个别指导:针对不同幼儿的语言发展特点进行个别指导,促进语言发展
幼儿园《语言教育》 PPT课件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01 单 击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语 言 教 育 的 重 要 性 03 语 言 教 育 的 内 容 04 语 言 教 育 的 实 施 方 法 05 语 言 教 育 的 评 价 与 反 思 06 语 言 教 育 的 实 践 案 例
对语言教育活动的反思与改进
评价内容:评价语言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方法等是否合理
反思内容:反思自己在语言教育活动中的表现,是否达到预期效果,有无不足之处
改进方向:根据评价与反思结果,针对不足之处制定改进措施,提高语言教育活动 的质量 实施改进:将改进措施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学策略,促进幼儿语 言能力的发展
《我爱幼儿园》:适合3-6岁宝宝的绘本,通过小熊和老师的故 事,引导宝宝了解幼儿园的生活和规则。
儿童发展心理学第6章-儿童语言ppt课件

可编辑ppt
31
五、幼儿书面语言的发生
书面语言的掌握包括认字、写字和阅读、写话。 1.幼儿识字的特点:
(1)字体大 (2)字形简单 (3)多次重复 (4)与兴趣相联系 2.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形象化
可编辑ppt
③使用名词的频率也较高
可编辑ppt
22
3、词义的深化
幼儿对词义的理解,比较笼统,不够准确。
“发洪水”、“撒腿跑”
幼儿的“造词”现象
名词:具体名词和抽象名词
动词:反映动作、行为
反应人物心理和道德行为
表层意思和引申意思
“抓紧时间”
可编辑ppt
23
4、积极词汇增加 积极词汇(主动词汇):能理解并能运用的
“口吃”: 语言的节律障碍,说话时语言不连贯和重复。 3-4岁是口吃常见期。
可编辑ppt
28
四、幼儿内部言语的发生
(一)内部语言的特点 1.发音隐蔽 2.语句简略,不完整
(二)幼儿内部言语的发生 0-3岁的幼小儿童不会静静地在脑中思考 4岁以后,儿童开始使用内部语言,男孩
比女孩稍晚
可编辑ppt
29
③使用名词的频率也较高
可编辑ppt
11
4、积极词汇增加 积极词汇(主动词汇):能理解并能运用的
词汇
消极词汇(被动词汇):能理解但不能运用 的词汇
可编辑ppt
12
(二)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1、从对话语言向独白语言发展 2、从情境语言向连贯语言发展 3.表达的准确性和逻辑性的发展
“口吃”: 语言的节律障碍,说话时语言不连贯和重复。 3-4岁是口吃常见期。
语言习得理论 ppt课件

语言工具主动海地豚获杂得技社表会演的和个体的经验, 并产生比较持鸭久子的下行水为游变戏化。P145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学习重点
1.掌握语言学习和的区分 2.掌握几种第一语言习得理论 3.掌握几种第二语言习得假说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第一节 语言学习与习得
一、学习与学习理论 1 . 本什能么行是为学习in行st为in的ct分iv类e behavior ① 广学义习:行指为人和le动ar物ne在d生be活h过av程io中r 获得经
3 把学生的失误
变成教学资源
● 偏误分析
❖ (1)什么是偏误分析? ❖ 分析偏误—研究来源—揭示体系—了解规律 ❖ (2)什么是偏误?[英]科德 ❖ 偏误:由于目的语掌握不好产生的规律性错误。 ❖ 失误:偶然产生的口误或笔误。 ❖ 区别:看使用频率;看使用者能否自行纠正 ❖ (3)理论基础:认知论、普遍语法理论
❖ 中介语随着学习者的努力和交际需要而 不断变化。
(3)反复性:有规律的重现。 (4)顽固性:语言“石化”现象。
△为什么外国人说中文总是感觉“洋腔洋调”的? △为什么有些同学大学毕业后不经常使用外语,
感到自己的外语甚至退步了?
◆ 石化现象对教学的启示
提高教师 专业素质
4
坚持有效的
1
语言输入
2
强化母语的 正迁移效应
周小兵:《外国人学汉语语法偏误研究》,北 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2
❖ 内容介绍
语言学习基础理论PPT资料(正式版)

目录
一:语言学习的生理基础 二:二语习得 三:语言学习方法指导
语言学习的生理基础
只有当学习者接触到的语言输入是“可理解的” ,才能对第二语言习得产生积极作用。 “情感过滤假说”试图解释为什么学习者的学习速度不同 ,最终达到的语言水平不同。 这一规律同样适用于第二语言习得,沉默期的长短因人而异。 语言是说话人心理活动的结果 ,婴儿天生就有一种学习语言的能力 ,对他们的语言错误不须纠正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在生活实践中自 我纠正。 “情感过滤假说”试图解释为什么学习者的学习速度不同 ,最终达到的语言水平不同。 儿童在习得母语时,要经历为期大约一年的“听”的过程(沉默期),然后才开口说出第一个词。 禁忌:压力 打击 禁忌:指责 批评 规则性指导 二语习得
我纠正。
儿童在习得母语时,要经历为期大约一年的“听”的过 日常口语学习部分达到了一定水平,但是掌握得不全面。
教育指导:鼓励孩子进行探索式学习,用英文学学科知识,具备学科思维的习惯。
二Se语co习nd得La程ngua(g沉e Ac默quis期ition),然后才开口说出第一个词。这一规律同样适 用于第二语言习得,沉默期的长短因人而异。 语言是说话人心理活动的结果 ,婴儿天生就有一种学习语言的能力 ,对他们的语言错误不须纠正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在生活实践中自
语言学习方法指导
克拉申的监控假说认为 ,通过“习得”而掌握某种语言的人 ,能够轻松流利地使用该语言进行交流;而通过“学得”而掌握某种语言的人 ,只能运用该语言的规则进行语言的监控。
第一阶段:沉默期 语言是说话人心理活动的结果 ,婴儿天生就有一种学习语言的能力 ,对他们的语言错误不须纠正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在生活实践中自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情感过滤假说”试图解释为什么学习者的学习速度不同 ,最终达到的语言水平不同。 禁忌:压力 打击 语言学习也有曲线上升期,这一阶段孩子英语水平的提高趋于缓慢,进步不明显。 从沉默期走出来的孩子,刚学会应用第二语言,不习惯第二语言的规则往往表达容易出错,语法干扰期是每个人掌握语言的必经阶段 ,是儿童掌握语法规则,建立语感的必然方式。 这五个假说彼此联系、互相补充,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教育指导:鼓励孩子进行探索式学习,用英文学学科知识,具备学科思维的习惯。 一:语言学习的生理基础 语言学习也有曲线上升期,这一阶段孩子英语水平的提高趋于缓慢,进步不明显。 从沉默期走出来的孩子,刚学会应用第二语言,不习惯第二语言的规则往往表达容易出错,语法干扰期是每个人掌握语言的必经阶段 ,是儿童掌握语法规则,建立语感的必然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