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历史教学中素质教育
试论历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在历史教学中,要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掌握什么是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主要是指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让学生主动发展。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从学生自身发展需要出发,承认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同时又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每个学生得以生动活泼、主动发展,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素质。
这里,谈谈我对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和作法。
一、重视课内课外结合,积极发挥学生主观能动作用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旧的教学观将教师视为知识的传递者、能力的培养者、思想认识的教育者。
在这种观念下,不少教师在备课时对学生的自主性活动或是缺乏设计,或是停留在一问一答浅层次的认知活动上。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单一化,也造成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而要将素质教育要落到实处,关键一条是要走进课堂。
课堂教学是我们教书育人的主阵地,学生在校时间大部分是在课堂中度过的,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必要补充。
从当前教学现状来看,实施素质教育的难点也是在课堂。
要促进素质教育真正走进课堂,必须要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认识的主体,也是发展的主体,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自觉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激发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诱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并在学习活动中及时给予指点和引导,使他们学会学习,真正成为学习主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采取了这样几个步骤:自由组合学习小组,通过阅读课本、查找相关资料等方法,以组开展课前预习;上课时,以组展示本节课所讲内容,并相互补充;老师作为评委,评定各组所展示的教学内容及形式,将本课的重点难点进行点拨和总结;课后,主动与学生探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这样,通过学生对教学工作的参与,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并逐步形成了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学模式,促进了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
初中历史教学中素质教育的落实
历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摘要:历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虽然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但它的运用和实施可以体现在教育过程的任何细枝末节之中,一堂课,一次活动,一门学科的学习中等等都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环节与阵地。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涵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知识,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素质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青少年一代真正学习中国古代史、近现代史,还是从初中一年级开始的。
因此,这阶段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初步系统地认识中国历史的发展状况.而且能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一个历史教师也可以说是一个“政治”教师,任课者应以正确的历史观点.阐述历史事件,评价历史史实。
因此,他首先必须认真学习、领会新颁“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精心备课。
备教法、备学法、以学生为主体、制订好相应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
勇于改革、勇于探索,淘汰以往陈旧的教学方法。
在课堂45分钟教学中.“指导——自主学习”教学方法是对先教后学的传统教学模式的挑战。
关键词:素质教育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历史教学法素质教育虽然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但它的运用和实施可以体现在教育过程的任何细枝末节之中,一堂课,一次活动,一门学科的学习中等等都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环节与阵地。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涵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知识,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素质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初中学生虽然在小学语文、社会、思品等科的教材中接触过一些零星的历史故事,但这不是作为“史”来学习的,而是作为“文”来学的。
青少年一代真正学习中国古代史、近现代史,还是从初中一年级开始的。
因此,这阶段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初步系统地认识中国历史的发展状况.而且能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教师良好的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
一个历史教师也可以说是一个“政治”教师,任课者应以正确的历史观点.阐述历史事件,评价历史史实。
历史教学中素质教育
浅谈历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一、历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素质教育史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
历史在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方面具有许多其他学科所无法代替的重要作用。
首先。
“读史可明智”。
丰富的历史知识可以教人以古知今,以故鉴今,能够提高人们对周围事物以至整个社会的洞察力、思考力和判断力。
不管在什么岗位上,平时所积累起来的历史知识也会在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中悄悄发生作用。
其次,历史能陶冶人的情操。
中学历史课介绍了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及他们的道德形象,学生能从中获得大量健康、高尚、美好的情感体验。
成功的历史教学能在青少年心中形成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的强烈反应,从而帮助他们树立明确的是非标准,这将直接影响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应试教育对历史教学功能与活力发挥的制约应试教育的机制是一种选拔、淘汰机制,考试则是选拔与淘汰的手段,而且几乎是唯一的手段,因此在应试教育体制下,考试成绩的高低很自然的成为衡量学生优劣和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这种情况已经严重制约了历史教学功能的正常发挥,甚至可以说扼杀了历史作为一门科学的生命力,其突出表现为:第一,在历史学科功能的发挥方面。
中学历史学科所担任的三项任务,即知识、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实际上后两项已被弱化。
由于考试基本上只能检验学生对本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因此在考试导向的体制下,教师自然拍偏重于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特别是历史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德育功能未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第二,在能力培养方面。
按照历史教学大纲,要求通过中学历史课的教学,培养学生初步掌握识记、理解、分析、综合和应用等能力。
但是在应试教育体制下,为了应付考试,教师往往不得不代替学生进行分析和归纳,甚至需要联系实际应用的内容,也由教师考试前帮助学生设计好答案,这样做实际上把不同的能力要求统统降低位识记这一最基本的层级,造成学生学习成绩以及能力的背离。
第三,在记忆方法方面。
学习历史,对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重大事件是应该记住的,学习历史,正确的记忆应该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有联系的逻辑记忆。
初中历史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素质教育已提出很多年了,但我们素质教育的开展却不尽人意。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多年来我一直身体力行地在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
结合多年来的历史教学,我就谈一下在历史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的问题。
1.打破唯分数论的思想禁锢,启迪学生的智慧要真正的在历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首先我们要冲破应试教育唯分数论的桎梏。
就历史教学实践而言,考高分只是其中的一个侧面,我认为比分数更重要的是通过历史课的教学,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人生观,要学会正确地分析与评价历史上的重要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
读史使人明智,我们可以总结历史上的经验教训,以启迪我们的人生智慧,并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
我在历史教学中,并不过多关注学生的分数,倒特别注意学生的思想深处有没有受到感染。
比如,在讲到吴越争霸时,我让学生了解吴越争霸这一历史事件仅是基本,更重要的是我们从越王勾践身上学到了什么?我们是否感悟到了对我们人生有没有帮助的一些人生哲理呢?有同学回答说要奋斗,有同学说要不忘耻辱,有同学甚至说要善于隐忍,还有的说要抓住时机打击敌人、敢于冒险。
我对他们的说法都给予了肯定和赞扬,并作一总结:要成大事,这几方面缺一不可,要特别注意在这几个方面磨炼自己的性格。
并特别强调,成大事者,机会不到必须隐忍,而一旦机会到来,必不能让机会溜走。
当然,即使是时机成熟,也有风险,什么是都没有绝对的保证,要敢于冒险。
过去的政治斗争、军事斗争如此,当今社会的商业竞争也是如此。
让学生明白了这些道理,对这一历史事件的学习就得到了升华。
2.实施素质教育重视从教学方式的转变入手在认识到素质教育对人的发展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之后,我们还要做到如何落实素质教育?要落实素质教育,学习方式的转变则是重要手段。
就学习方式而言,学习可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两大类型。
我们不能绝对的否定接受学习,不能只肯定发现学习,两种学习方式同样重要。
那么,要实施素质教育,我们又该如何转变教学方式呢?2.1要引导学生主动接受历史教育。
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
给学 生 ,以谆 谆善诱 的方式引导学生 ,让学生 自主的学 习,以培养
学生各方 面的能力 为主 ,使 学生摆脱学习 的被动性 ;师生之 间建 立 起 民主 、平等 、相互沟通 、相互促进 的新型关系 ,并引导学生在 些 基础上形 成 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再次 ,就是应让学 生主动参 与 到教学 活动中来。历史知识不是靠表面就可 以参透其 中道 理的。所 谓学史可 以明志 , 学史可以知今 , 只有真正学好 了历史才能做到 “ 古 为今用 ,洋为中用” 。 而 学习历 史仅靠 空洞 的说教 和乏味的背诵是很
有这样 ,才能实现学生的思想、能力以及全面素质的教育。
难奏效 的。实践是知识 的来 源 ,没有实践 的知识 只能是无 源之水 , 无本之木 。学 生主动参与课 堂教学活动 ,独立分析 和解决 问题 ,发
现新 问题 ,多 提新 问题 ,这 些都可以增强学生 的学 习的积极性 ,给 学生 以发 挥 自己的想象 力 、创造力的有效空间 ,给学生 以更 多的机 会展示 自己 ,挖掘潜力 ,从 而体会到学习 的轻松与愉悦 ,并 以更 加 投入 的身 心去迎接新 的学 习生活 。 2 .教 师主动为学生创 造学习的良好氛围。 学生 是学 习的主观因素 ,而 良好 的学习环境则为学生学 习提供
在历史课堂 中使用现代化教学媒体能够唤起学生认识 、情感 、兴趣 的情境 ,提高教学效率 ,改变知识 的呈现方式和呈现途径 ,扩大教 学规模 ,增加课堂容量 ,使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现代化教学手段 的 魅力 。从而提高学生素质 ,为他们 以后接触和掌握现代化科技水平 打下 良好 的基础 。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 作 为 项宏伟的社会系统工程 ,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 的无私奉献和加倍
历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只有让学生 主动发展 , 人才规格 才会有多样性 。 如果都是机械被 动地 发展 , 那将来就 都是 一个模 子 刻出的人 。龚 自珍说 , “ 要 不拘一格 降人才 ”没有 主 , 动发展 , 就不可能“ 不拘一格降人才” 。 二、 利用历 史教 学特点 。 学生全面发展 让 出现 了阶 级 。 优化教学结构 , 还要注 意教 育的全 面性。历 史 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 负担 , 把学生从 题海 中解 教学内容涉及面很广 , 它融知识性 、 故事性和趣味性 放出来 , 也必须发挥 教师 的主导作用 。优 化教学 结 于一体。这 里有 “ 金字塔 之谜 ” 十进 位 、 十进 位 、 构 , “ 六 就要根据大纲和具体的教学内容 , 同学生认 知水 十六进位制” 等数学知识 、 负荆请 罪”纸上谈兵 ” 有“ “ 平联系起来 全面设计教学 目标 。例如教学“ 春秋” 一 的成语 故事 等等 。教 师在精选 教学 内容 , 掌握 教学 节 , 要求学生掌握的是春秋起讫时 间和春秋五霸 , 而 目标的同时 , 还要注 意理 论联 系实际 , 运用 模型 、 幻 “ 吴越争霸” “ 和 奴隶 制没落” 是理解 的 内容 , 这样学 灯、 录像和计算 机等教学 手段 , 积极开展形式多样 的 生记忆 的负担就减轻 了。总之 ,应试教育 ” 素质 “ 向“ 教学实验活动 , 培养学生 科学 的思维 方法 。譬如讲 教育 ” 转轨是课 堂教学 改革的 主旋律 。要完 成这项 “ 秦如何巩固统一” 内容时 , 的 涉及货币 的知识 ;衡” “ 改革任务 , 教师 观念更 新 的基 础上 , 要付 诸实 在 还 是称质量 , 是一 种质量标 准; 文字有小篆 、 隶书 、 书 践 。只有这样 , 楷 才能实现学生 的思想 、 能力 以及全面 以及介于楷书和草 书之间 的行 书 ( 过板 书字体来 素质教育 的共 同发展 。 通 比较 )讲匈奴 , ; 可联 系王 昭君 的历史 故事 和杜甫 的 ( 作者单位 : 江苏省新 沂市第五 间轮流讲 故事 , 用 ~ 分 并做 到 :1用 自己的语言讲 。( ) 识性 和趣 味性相 结 () 2知 合 。( ) 3 与上课 内容 有联 系。() 4 具有教 育意义。这 样, 学生 的积极性提高 了 , 他们课 外积极查 阅资 料 、 认真准备 , 讲的故事内容丰富 、 知识面很广。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复 。为什么帝 罔辛义列强伴随各 国瓜分 和 意对学生不 良竞争心理的矫正 , 很多优秀生
~
作者单位 : 河南省沁阳市第二中学
使 教 和 学 产 生共 鸣 、 生 动 力 和 主 动 性 , 产 这 回答这个 问题? ” 复习巩固 、 堂/ i 时我 课 b ̄ l J
总之 , 要认 识到 实施素质 教育需 要一
既符合教育规律义符合 学生的身心发展规 采 用男 女分 组 、 级竞 赛 的形 式 , 才能形成 历史学 班 每次 按 个较 为长期 的实践过程 ,
获胜 的人 , 才是真正的强者。 对于那些考试 失败的学生 , 帮助他们找 出失败 的原因后 ,
合 作。现今 的国际竞争 , 是科技的竞争 ,
人才素质的较 。所以 , 作为历史教师教学 生学会创造 , 学会学习及做人 , 学会竞 争与
我会及时 帮他们调整 学习情 绪 , 增强对失
败 的心 那 承 受力 。
、
教 学 生 学会 创 造
租借 了我 国大 片的领土 , 不断扩 大势力 日益 密切 、 并 这就需要 2 世纪 的劳动者具有 1
创造是人类 的特征之一 , 是人类生存发 范围 , 步控制 了我 国的经济命 脉 , 逐 直到解 合作精神。教学 中, 我注重对学生合作精神
展的手段 , 由于当今社 会高科技的发展 , 放前夕 , 国仍然是一个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 的培养 , 我 我 例如课堂小测 时 , 我采用 的是抽查 国必 须从 劳动 密集 型转 向知识 密集 型社 会的国家呢?学生听后 , 群情激 昂 , 复仇 的 和 学 生 互 查 相 结 合 的 方 法 , 挥 学 生 的互 发
初中历史教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主义和革命传统的教育。如在讲授 明朝 民族英雄戚 继光抗击倭寇一节 内容时 ,介绍 “ 家军”的严 明军 戚
纪 ,如规定 :击鼓该进 ,就是前面 有水有火 ,也要奋勇前进 ;鸣锣该 退 ,就是前 面有金有银 ,也要坚决 撤退 ;戚继 光 的名 言 “ 封侯 非 我 愿 ,但 愿海波平 ” ,组织 学生学 习、
易懂 的语言进行教授。如根据教材 的内容制作多媒体课件。它丰富的
来实施 素质教育 呢? 以下是我在教
动仪是世界上最早测定地震方位的
仪器 ,比欧洲出现的第一台地 动仪
要 早 10 70多年 。 外 , 南 针 、 纸 此 指 造
学实践 中的具体探索 。
一
、
植根 文化 遗产
表现 力 、特有 的感染力 和形象性 ,
而后 已”的献身精神。充分挖掘教 材 中的这些内涵 ,启发 、教育 、感
责任编辑
李
淳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师道 ・教研
20 0 9年第 1 1期
15 3
总之 ,在初中历史教学 中实施
素质教育 ,不 仅要让学生掌握历史
基础 知识 ,还要增 强学生 对历史 、 对现 实社 会 的关 心 、理解 和感悟 , 让学生从前人活动 的功过得失 、经 验教训 中汲取 到智慧和力量 ,从而
学 会 学 习 、学 会 做 人 。
铮铮铁骨 ;诸葛亮 “ 鞠躬尽瘁 ,死
2 结合 中华 民族 众 多震 撼 世 . 界 的科技 成 就 ,激 发 学 生的 民族 情 ,从而使 学生树 立起 为中华 民族 的发展 而努力学 习的信心和 决心 。 如领先于世界 的天文学成就 :商朝 留下 了世界上最早 的 日食 、月食记
简析素质教育下的中学历史教学
问题与课本 内容结合起来 ,就会提高学
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念和传统教育教学方 法的背景下 ,素质 教育更多是被视 为一种 呼声和未来 的目 实施过程 中仍然 没有 给予足够 的重视 。
历史教师必须能在课 堂上用 准确的 、历
史的语言去讲解 ,同时表达 得要 尽可能
形象逼真 、生动 幽默 、充满 激情 ,这样 才能栩栩如生地再 现历 史人 物和曲折多
七舰 队进驻 台湾海峡 ,从美 国侵略朝鲜
到发 动越南 战争 ,从 海湾战争到美 国总
怎样 提高老师的 自身素质 ,这看起
因势利导 , 培养学生分析 、 创 新的能力 。
对课堂教学过程 出现的突发事件 ,能及 时做 出判 断和处理 ,不断提高 自身驾驭 课堂 的组织能力 。 3 . 以创新的教学方法促成学生 的学
习兴 趣
又能达 到素质教育 的目标要求 。 总之 , 实践素质教育必须大胆改革 , 对 历史教师来说 ,历史教学应首先提 高
习氛 围 。
( 3 )改 变传 统 的历史教 学 中教 师 只注 重 知识 点 的讲 授 、就 事论 事 的模
贾玉峰
在联系 , 发 现历史规律 。要做 到这 一切 , 历史教师必须具备 比较高的理论水平 ,
式 ,结 合社 会热点教学 ,使学生感觉 到 学 习历史有现实价值 。当今社会 的电影
所 以经 常出现学生在某些方面知识 面超 越 老师的情况。 因此 ,老师不 能满 足于 固有 的知识水平 ,要特别加强 自身的专 业 知识 和相关学科 的知识 的学 习 ,不断 拓 宽 自己的知识 面。 历史这 门学科 的特点决定 了它是融
如何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1.要具有启发性。
教师提出的问题必须要具有能让学生从中获得启发的意义,只有让学生通过一定的思索空间获得知识的体验,学生才能激发自身对知识本质探究的欲望,才能更好地发展思维,提升能力。
2.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课堂教学不是只针对成绩优等的学生或者大部分学生的,而是要符合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要求的。
因此,教师的提问不能遗漏和忽略任何一个学生。
考虑到学生数学程度有所差异,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就要明确哪些问题要由学习程度优异的学生来回答,哪些可以让数学程度中等的学生回答,哪些可以让学习程度较差的学生回答,从而让各个阶段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学习和思考中去,让学生通过努力收获知识,从而保持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3.要适时进行有效评价。
在学生回答完问题之后,教师不要只是简单地说“对”“错”“坐下”这样的语言,并且迅速地将主角光环套在自己身上,这样完全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和兴趣。
教师应该对回答的正确的学生进行适当的评价,可以赞扬学生“回答得很正确”;如果学生的见解不同,就可以表扬学生“见解独到”;如果学生回答问题时逻辑清晰,教师就可以夸张学生的逻辑和思维。
如果学生回答得不正确,教师可以说“虽然不正确,但对某个地方的分析很好”,或是“下次只要再全面地思考一下就一定能找到正确答案”等,让学生知道自己的想法并不是大错特错,而是有一定的可取之处的,从而能够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保持热情。
总之,课堂有效提问是一门学问,教师要在实践教学中结合学情不断反思总结,巧设问题,诱发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动力和热情,让课堂提问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环节。
参考文献[1]吴珠娟.让一池春水泛起无数涟漪———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及处理策略[J].亚太教育,2015(35):140.[2]王卫国.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基本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6(01):53.作者简介:陈绳山(1990.10-),男,福建同安,厦门市同安区西塘小学,二级教师。
初中历史教学中素质教育实施
浅析初中历史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人们对素质教育的实施与落实愈发关注。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涵盖了政治、经济、自然、科学、文学等领域,在进行素质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要充分发挥初中历史的学科优势,将素质教育的实施落实到每一节课中,落实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使初中历史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场所。
一、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罗杰斯提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
”在以往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学生只是在教师的控制下进行知识的记忆,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紧张,教学内容枯燥乏味。
我们要将素质教育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中,就要摒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观,构建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不是带着教材走进学生,而是带着学生走向教材,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整体素质。
只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消除对教师、对历史学习的恐惧感,才能主动参与,积极发言。
一是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者,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首先就要给学生平等,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位置上,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以主人的身份投入到学习中来。
二是将民主带入课堂。
课堂上要允许有与教师的教学“不和谐的声音”,要鼓励学生对教材发表个人不同见解,提倡学生的标新立异与独树一帜,做好学生发言的处理工作,保护学生学习的信心。
三是将师爱带给学生。
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教育之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不能称为池塘。
我们要真诚关心学生,尊重学生,使学生敞开心扉,让教师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以真诚与微笑来对待学生,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
二、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大教育家孔子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历史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
浅谈历史教学过程中的素质教育新的课改理念要求历史课堂把传授知识为主要任务,转变到以发展学生的智能为主要任务;把以教师或教材作为教学的中心,转变到学生在教学关系上占主体地位;把侧重学习的内容,转变到侧重学习的方法;把强调教师传授知识的方法,转变到强调教与学方法的结合;把注重学生识记知识的活动,转变到注重学生创造性的运用知识的活动;把从封闭式的教学组织形式转变到开放式教学形式。
这是教学观念的大转变。
因此,我们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重视学生的能力的培养。
从多年实践的过程看,则要做到如下三点1.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们,要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广泛地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亲自实践;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要发展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创造性思维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即要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的基础上,不断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其主体性进一步发展,把被动接受“要我学”转化为主动的“我要学”, 实施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方法。
,落实在课堂。
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知识乃是一个过程, 不是结果。
”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现代教学观的一个重大转变,就是从强调学习的结果转向了学习的过程。
所谓学习的过程,包括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动机的培养和探究方法与思路的发展。
激发学生学史兴趣,使学生爱学历史,这仅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动机,也就是思维的积极性。
学生在课堂上如果能不断爆发思维的火花,置疑、释疑、并能运用历史思维解决实际问题,那么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参与的程度就越高,对学生的潜能开发程度也越高,越有利“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化。
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传授、学生接受为特征,势必导致教师中心论,忽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师生之间的合作关系,学生处在被动接受的地位。
把传统的单一讲授方法转变为师生共同活动的方法,就是要使教学成为师生合作过程。
学生智力的技能培养,需要亲自参与,才能提高和发展。
素质教育如何渗透到历史教学中
浅谈素质教育如何渗透到历史教学中促进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符合时代建设发展需要的人才,这是摆在农村教师面前的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对教育改革的要求。
我作为一名初级中学历史教师,深深感到基层教育转变教学理念,加强素质教育的紧迫性。
如何让农村基层学校在素质教育方面实现新跨越?结合历史教学,谈几点个人的看法:一、农村中学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历史责任感第一,古人云:“教人者自教”。
要想改变我国全民族的民生状态,只有提高农民的素质,培养大批农村技术人才,才能使农民走上小康。
可培养人才就要靠我们教师,因此农村教育任重而道远。
这就要求农村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素质,淡泊名利,抵御社会不良风气之侵袭,谨守师道尊严,完成自己的教书育人的任务。
第二,教师要善待每一位学生。
许多农村教师对待犯错误的学生缺乏耐心,教育方法粗暴,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伤害,使他们失去学习兴趣最终走上辍学打工之路,给社会造成潜在的危害。
我们一定要警钟长鸣。
第三,要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德、才、识业务素质。
德、才、识是教师为人师表的三大素质,尤其是个别农村教师不注意自身形象,言谈举止混同一般百姓,又怎样能通过言传身教教育好学生呢?特别是中学历史教师更要注重史德。
中学历史教师要想提高史德,最好的方法就是提高自己的史学理论水平,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分析、讲解历史,把历史的真善美教育渗透到具体教学过程之中。
所谓历史教师的才,要求教师不但具备丰富的历史知识还要会在教学中古为今用,学史知今,以古鉴今。
让学生通过历史的学习逐步完善自己的世界观。
所谓历史教师的识,要求教师知识面要广,知识结构要合理,历史知识要渊博。
二、初中历史教学必须打破传统教学局限,发挥历史学习的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初中阶段是学生长身体、长知识、长能力的黄金时代,是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理想的转型期,更是中学生磨练顽强意志和坚韧毅力的重要时期。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历 史是一 门综合性很强 的学科 , 历史教制 中的订多 内容对 于实施素质教育
都有 着积极的意义 。 譬如在教学过 程中 , 通 过对 史事件 的分析 、 对历 史人物 的
评价 . 可以培养学生 明辨是 善恶 姜五的能力 , 从I 而 使学生 养成 良好 的个人 品
计算机 、 幻灯片等多媒 体教学已在初 中历史课堂上广泛 应用 。 多媒体技术把文字 、 图像 、 声音 、 动画等集于一体 , 图文并茂 、 声像并举 , 能够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 , 从 多角度刺激学生 的感官 , 提高学生 的学 习兴趣 , 提高 课堂效 率 。 在初 中历史教学
中, 多媒体 教学工具的参与可 以使历史课 堂由平面向立体 、 由抽象到形 象 、 由静
料, 教师在教学 中应 加以合理利用 。 如在 讲到儒 家思想的 内容 时, 可 以借用孑 L 子
学 酷 立 / / 2 0 1 3 . 5
。 。 ● - ‘ 。 ● ● ● 。 ● ● ● ● _ - ● - _ _ ● ● ● _ _ ● ● ● _ _ ● ● ● ● - ● ● - ● _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t ● - - - ● ● ● - ‘ - ● - - - - ‘ ' ●
史人物进行宣扬 , 以引起学生 的共鸣 , 从 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 的世界观 、 人 生观 、
价值观 。 三、 将现代化教学技术融入教 学 培养面向2 1 世纪 的专业人才 , 仅仅依靠一支粉笔 、 一块黑板的古板 的教 学方
式显然 已经远远不 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了。 时下 , 随着现代信息科学技 术的发展 ,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体现素质教育
在 初 中 历 史 教 学 中 如 何 体 现 素 质 教 育
汪建 军
( 渭 源 县 莲 峰 中学 , 甘肃 渭源 7 4 8 2 0 8 )
素 质 教 育 的 重 要 目标 是 发 展 学 生 的 主体 性 .而 创 造 性 又 是学 生 主 体 性 的 核 心 内 容 。 创造性人皆有之 , 它 是 人 们在 实 践 活动 中形 成 和 发 展起 来 的 一 种心 理结 构 特 征 .强 化 了主 体 对 客 观 的 主 导 地 位 和 支 配作 用 。在 历 史 教学 中更 容 易 进 行 的是 对 学 生 的 情感 教 育 ,而 培 养 素质 则需 要教 育 工 作 者 具 有 更 高 的业 务 水 平 , 对课前的精心设计 、 对 可 能 出现 的各 种 现 象 要 有 准备 , 要正 确 分 析 和 引 导 。具 体 在 实 际 工 作 中 , 我 进 行 了 以下
1 3 4
内心 的 对 学 生 的关 心 、 尊重 、 信 任 的美 好 情 感 , 促 使 学 生 内 心 产 生 积 极效 应 , 转 化 为创 造性 的 内 驱动 力 。 当然 , 民 主 并 非 放 任 自流 、 为所欲为 . 不 切合 实 际 的空 想 , 教 师要 引 导 学 生 立 足 客观现实 . 进行合理的想象和推 理 , 不为创造而创造 , 哗 众 取 宠, 喧宾夺主。 四、 创 设 竞 争课 堂 、 激励 创 造 心理研究表明 , 在 竞 争 的刺 激 下 , 人 的 思 维 是 最 积极 的 。 因 为 竞争 行 为是 “ 争 先意 识 ” 力求优势” 动机 的表 现 . 所 以 它 比 平 等状 态 有 更 大 的 紧 张 感 、 压 力 和 动 力 。在 竞 争 过 程 中 , 学 生 的 创 造 动机 更 为 强 烈 。例 如 , 对 于“ 秦统一六国” , 因 为 秦 灭 六 国的 先 后顺 序 容 易 混 淆 . 于是 我就 把 学 生 分 成 四组 . 每个 小 组 集 体思 考 讨 论 。几 个 分 钟 之 内 , 看哪个小组能最快 、 最好 的 找 出 记忆 秦 灭 六 国先 后 顺 序 的 最 佳 方 案 。 结 果 有 个 组 运 用 集 体 智慧 , 利用谐音 , 想出了“ 含赵魏 , 处燕齐” ( 秦 口巾 “ 含化 ” 了 赵 魏两国 . 后来又“ 处理” 掉 了燕 齐两 国 . 也 就 是 秦 灭 六 国 的 顺 序 是“ 韩( 含) 赵魏 , 楚( 处) 燕齐” ) 。最 终 , 全班 一 致 认 为 , 这 种 方 案 既 好 记又 新 颖 。 竞 争 。使 学 生 体 验 到 成 功 的 快 乐 ,也 培 养 他 们 不倦 的求 知、 进取 、 拼搏 、 努 力 克 服 困难 获取 优 异 的成 绩 。 竞 争 力 成 为求 知 的原 动力 , 这 种力 发 挥 m来 , 将 产 生 巨 大 的 创造 力 、 征服力。 另外 , 对 于 一些 创 造 性 、 主动性差的学生 , 教师必须循循善诱 , 认 真启 发 , 激 发 其竞 争 的热 情 。 不 要 因 怕 犯 错 误 而 放 弃 创 造 与 竞争。 “ 如 果 把 错 误关 在 门外 , 真理 也将 关 在 门 外 ” 。 总之 , 历 史 教 学要 自始 自终 坚 持 “ 因材施教” 的原则。 五、 积 极 开展 丰富 多彩 的 实践 活 动 创 造 性 作 为 一 种 心 理 品 质 的 整 体 性 只 能 在 创 造 活 动 中 表 现 出来 , 并 得到发展 。创造性 离不 开创造 性 的实践活 动 . 如制 作各 种模 型 、 成立 历史 兴趣小 组 、 参观 考察 等 . 使 学 生 的感 官与感 觉并 用 , 劳 心与 劳力结 合 , 活 跃思 维创 新 发展 。 例如 , 我在指 导学生制 作“ 筒车 ” 的模 型 时 . 只 告 诉 他 们 的 工 作原理 , 其 他 的 由学 生 自 己操 作 实 践 。 于 是 学 生 找 来 竹 筒 、 竹架 、 竹 竿等 材料 , 自己动手制 作一 个筒 车 . 并 在 水 槽 中 吱 呀、 吱呀地转 动起来 。筒车模 型虽小 , 但 是利用 水力转 动 的 工 作 原 理 体 现 得 淋 漓 尽 致 。学 生 的 创 造 意 识 得 到 显 示 和 发 挥 。另 外 , 还 可以组织 学生成立 历史兴 趣小组 , 进 行 古 钱 币 的收 集 、 历史 剧 的演 出等 , 让学 生在 收集 、 组 织 和 表 演 中 发 挥创意 。 在 教 学 中培 养 学 生 的创 造性 .必 须 注 意 在 培 养 创 造 性 的 同 时一 定 要 强 化 自身 的 创 造 意识 , 开发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 , 激发 他 们 的 创 造 欲 望 和 创 造 精 神 ,以 提 高历 史 教学 的效 率为 宗 旨. 以 实 施素 质 教 育 为 目的 。 不 断探 索 和 改 进 。 同不 断 努力 。 参考文献 : [ 1 ] 潘 智林 . 论 新 课标 下初 中政 治课 堂 的有 效 教 学 策略 [ J ] . 新课程学习( 上) , 2 0 1 1 ( 0 2 ) . [ 2 ] 周 正明. 初 中政治有效课 堂构建 策略探 析[ J ] . 学 生 之
初中历史教学中素质教育渗透论文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素质教育的渗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中最重要的方针政策。
历史教学作为整个教育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何在初中历史课堂中推行素质教育,把素质教育渗透到历史教学中去,成为我们一线历史教师的重要任务。
以下我就素质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渗透方面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一、转变教学观念当前,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育教学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一些落后的教学观念仍然存在,传统教学中满堂灌、填鸭式、高耗低能的现象依然存在。
而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所以,我们首先必须改变传统的落后的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我们要改变灌输式的、教师是课堂主角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课上、课下积极思考、主动参与。
作为一名历史老师,对传统的备课、上课模式进行大胆改革尝试,变教案为学案,变教学为导学。
根据教学内容实际。
结合学生的具体学情,多角度、多层次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去学习、去思考,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进行情感教育新课改的教学目标明确提出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从历史学科的性质、任务来看,必须从育人着眼,注重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感,发展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要找准情感教育的切入点,恰当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等。
历史学科内容浩瀚,每一段历史都涉及到一些生动、感人的事例、典故,我们可以提取出来,精心设计,作为好的素材,为我所用。
如,为突出民族英雄邓世昌视死如归的形象,可以选择这样的切入点:“他大声地对全舰官兵说:‘今天我们以生命报效国家。
’他下令开足马力,用最快的速度向日舰吉野号撞击。
全舰250名官兵排列成整齐的队伍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人人脸上毫无惧色。
可是,致远舰不幸被敌鱼雷击中,全舰将士纷纷落水阵亡,邓世昌也掉入波涛之中。
初中历史教学与素质教育
联 系 ;元 朝 时 设 澎 湖 巡 检 司 管 辖 澎 湖 和 琉 球 ( 台 湾 ) 今 ; 1 6 年 ,郑 成 功 从 荷 兰 殖 民 者 手 中 收 回 台 湾 ;6 4 , 62 18 年 清 政 府 设 台 湾 府 ,8 5 清 政 府 设 台 湾 省 ;9 5 抗 日战 争 18 年 14 年 胜利 后 台 湾 回归 祖 国 ; 年 清 明节 , 湾 领 导人 马 英 九在 今 台 台 遥 祭 黄 帝 陵 。 这 样 便 说 明 台 湾 是 中 国 领 土 不 可 分 割 的
Hale Waihona Puke 在 知识 经 济 时代 . 要 创 造性 人 才 , 人 才 的 培养 离 需 而 不 开 基 础 教 育 .初 中 历 史 教 学 在 培 养 学 生 这 一 基 本 素 质 的过程 中有着 不 可估 量 的作用 。 过对 历 史 事件 、 史 现 通 历
象 、 史 人物 的评 价和 分 析 . 生 能 明 辨是 与 非 、 与丑 、 历 学 美 善 与 恶 、 与兴 、 义 与 邪 恶 , 而 热 爱 祖 国 、 爱 人 民 、 衰 正 从 热
辨 是 与 非 、 与丑 、 与 恶 、 与 兴 、 义 与 邪 恶 的教 育 ; 美 善 衰 正 树 立 远大 理 想 、 新教 育 以及 中华 民族美 德 的传 统教 育 。 创 为 了 实 现 这 一 教 学 目的 , 须 改 变 传 统 的 教 学 方 法 。 立 必 树 起 新 的历 史 教学 理 念 , 是 时代 赋 予 历史 教师 的 使命 , 这 具
权 派 卫 温 率 船 队 到 达 夷 洲 ( 台 湾 ) 密 切 台 湾 与 内 地 的 今 ,
以来 , 国的 教育 观 念是 : 向 世界 , 向未来 , 向现代 我 面 面 面 化 , 向 全 体 学 生 , 师 是 教 学 的 主 导 , 生 是 教 学 的 主 面 教 学
如何做好素质教育下的中学历史教学
如何做好素质教育下的中学历史教学山西省昔阳中学李志斌史学素有“垂鉴育人”的社会功能。
历史教学的全部作用和意义,就在于能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了解和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即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观察社会,思考问题,从而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人生观,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历史课是一门什么样的课?它既有情感功能,又有很强的教育功能。
灿烂辉煌的文化,绚丽多彩的经济,璀璨群星的历史人物,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睿智明达的先人哲理…这一切使历史课呈现出其独有的特性,人文精神中最可贵的真善美,使历史课凸显出其教育作用,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
但现在的历史课却变得枯燥乏味,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现状的出现呢?我们应当如何来改变这一局面?一、历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历史学科的教学,作为人文学科教育,是以认识和叙述历史为特征的教育,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认识和社会认识为目的的教育。
1.历史学科就其性质来讲是对过去发生事情的了解和认识历史基础知识不仅包括具体的历史史实,而且也包括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同时还包括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这些都具有借鉴的作用和教化的功能,从而具有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
2.历史教育有鲜明的价值观念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概括地说包括两类:一类是指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另一类是指那些普遍性的能力,如观察能力、阅读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等。
3.学习历史是提高人生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在平时阅读书籍、观看影视作品、游览名胜古迹时,都会处于历史的体验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讲,历史是一门教育学生如何做人的学问”历史学习有利于今后的工作,在多样化的休闲活动中,阅读书籍、观看影视、出处旅游、社会交流与交往等活动,都可能会接触到有关历史的信息,处于历史的体验之中。
所以,学好历史就与生活的范围、乐趣、感受等有直接的或间接的关联。
从这样的意义上讲,我们真是生活在历史中,历史也是我们自己的生活。
初中历史教学与素质教育
初中历史教学与素质教育摘要:历史作为初中必修课程之一,有利于学生深入了解历史,强化历史使命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历史课程不可或缺。
作者对初中历史课程和素质教育提出了看法。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素质教育教学方法一、确立历史教育的素质观历史是对过去人类社会的现象进行和规律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
它立足现实,了解过去,具有以史为鉴、展望未来的特点,我们在教学中要根据历史学科的特性,实现素质教育的总目标。
1.学习历史能加强青少年的德育教育。
德育在历史学科的教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包括爱国主义教育、历史使命感教育等。
许多历史人物与事件中可以对青少年的德育教育发挥积极的教育作用,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能在学生的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对其平时的为人处世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2.学习历史能使青少年获取丰富的财富,陶冶思想情操。
中华民族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前人留下的精神(物质)遗产能帮助后人树立民族自豪感、坚定的信念,弘扬民族气节和精神。
同时,在平时的教学中还要学习世界上各民族文化的优良成果,对不同地域、不同民俗文化进行比较,从而优化学生的素质结构,如古代埃及文明、西亚文明、欧洲的爱琴文明等人类共享的精神财富。
3.了解历史能促使青少年在逆境中成长。
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类愈发进步,社会竞争与挑战愈来愈激烈,每个人都面临困难和挫折、成功与失败,新世纪的劳动者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挑战性和战胜危机的顽强意志。
生活现实告诉人们:人生除了平淡无奇的重复外,给人们带来的不是机遇就是困境,而未来社会能使每个人的生命变得波澜起伏,关键要有承受挫折与战胜危机的意志和自信心。
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告诉我们,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中国国门被资本主义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后,中国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为反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进行了不懈斗争,先后发动了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百日维新、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均以失败告终。
初中历史教学要注重素质教育
转变 思想 , 深化 教育改 革 , 努 力培 养适 应 则应把重点放 在分析事件发生 的背景 、 原 情况。为改变这种 状况 , 必须调整 了考核 素质教育的主 阵地 在课 堂 , 历史教 学要适 以逐步培 养学生 掌握 辩证唯 物主义 的分 试采 用统 一试 卷 , 考 查分 为 问答 、 练 习、
总之 , 素质教 育对历史教师提 出了更
二、 教师讲 授的侧重点应从历史 过程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课堂上要 以民 高的要求 , 要求教师不断学 习, 研究素质教
主、 平等 、 理解 、 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 , 营造 育理论 , 更新观念 , 吸取历史教育的最新研 究成果 , 不断探究历史教学的新方法。
应素质教育要求 , 教师要更新课堂 教学观 析 方法。
念 ,努力探 索适应 历史素 质教育 的新 方 法。为 了适应素质教育体 制的建立 , 课 堂 教学应该实现 以下几个转变。
一
三、 历史教学要联系实际 。 联 系现实 教 师在教 学中要以史为鉴 , 善于捕捉 历史 与现 实的交汇点 ,联系国 内外形势 ,
答、 主动 质疑 。练 习分 口头和 书面两种。 六、 开展有益的课外活动 围绕历史 学科 能开展 的课外 活动很
、
从 以教 师讲解为主转 向以学生阅
联系改革开放 中 出现的各种新生事物 , 联 多 , 资源十分丰富 , 如组织观看历史影片 , 系学 生的思想 和生活实际 , 引导学生进行 举办有关历史题材 的影评、 书评等等。这
在练 习的设计上 ,我们应尽可能地做 提高解题能 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摘要列宁说过:“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历史就是现实的一面镜子。
纵观世界各国对历史的重视,不亚于对母语的重视,此现象应引起我们对历史课程的全新再认识。
关键字
初中历史;素质教育
在世界各国普遍进行基础教育改革,培养勇于革新,善于获取信息,富有创造精神的人的今天,在我国掀起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浪潮,培养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的今天,历史作为国民素质教育的基础课程,肩负着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文化传统,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重任;肩负着培养新世纪公民人文素养的重任;肩负着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任。
而那种单纯、空洞的说教早已不能与学生产生共鸣,早已落后于时代。
现代教育在确认教师教学过程中主导作用的同时,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
布鲁纳认为:“学生不是简单的知识容器。
”知识不能像往杯子里倒水一样灌进学生头脑里去,学生是在求知和探索动机的驱使下,通过主动选择和发现获得知识的。
新的历史课程标准,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高度尊重学生的个性,面向全体学生,重新整合了历史知识体系,淡化处理了一些学生难于理解的理论和概念。
精选内容,删减了一些偏、旧的知识,把更多的时间、空间留给学生参与教学活动,通过设计多样的教学方法,动手实践、质疑探究、合作交流,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教育的目的。
1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质疑
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义是问号。
”对于中学历史教科书的内容,学生基本上能看得懂。
如果依照教材照本宣科,学生必然感到味同嚼蜡,当然也就提不起兴趣。
因而,教师需要利用有启发性的问题吸引学生,在交流对话中唤起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思维的探求性。
比如提到彩陶时,我提出:原始人怎么会想到用火烧泥做陶呢?学生通过讨论提出几种观点:①用泥盛肉放在火上烤,泥土变硬优型就是陶;②森林大火后,地面被烧硬给人们的启示;③半坡人房屋中有火坑,火坑周围的土变硬给了人们灵感;④把泥土作成型用来煮粟,火烧之后就是陶。
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再造出历史上这个发现的过程。
教师要使学生时刻面临问题,但也不能为问而问,问题过于平谈,让学生感觉无趣。
当然问题也不能过难,没有学生能答出也是毫无意义的。
课前设计问题时要精心准备,使之具有启发性和深刻性,让学生有思考的余地和价值,引导学
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去发现知识的金矿,体验发现的快乐。
对于学生来说,在教师引导下探求知识是一种能力,善于提出问题更是一种能力。
肯尼思H胡佛认为:“整个教学的思终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
任何时候都应鼓励学生提问。
”巴尔扎克也说,问“是深入的阶梯,是长进的桥梁,是触发的引信,是觉悟的契机。
”因此,在教学中我积极鼓励学生质疑提问。
讲到“孔子”一目时,利用孔子“当仁不让于师”一句,教育学生不惟书,不惟师。
在学生质疑的过程中,师生互相启发,互相补充,探究越来越深,学生的求知欲望不断得到激发而越来越强烈,他们的思维和能力也不断发展提高。
在互动的过程中,达到“教学相长”。
在学习“司母戊鼎”时,提到它的铸造采用合范法,学生立刻提问:各部分分别铸成后,怎样再合铸成一个整体?对这个问题,我在备课时并没有考虑。
在表扬这个同学勇于质疑,发动学生课后积极探求答案的同时,下课后我也认真查阅资料,在以后备课时更细致,做更充分的准备。
在教学中,我尽可能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和时间,让他们发表见解,提出疑问,保护他们探求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到成功的快乐。
2认真组织探究课与课外活动
2.1精心设计“学习与探究课”。
每一个学习主题后的“学习与探究课”是教科书新设的内容,是对传统教科书的重大改革。
对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探究式创造性学习起重要作用。
这一课型的设立,要求教师改变“一支粉笔,一本书,走进教室满堂灌”的教学状况,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了解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
设计“了解身边的‘历史’”一课时,除要求每个学生通过调查制作一课家族树,介绍家庭成员状况外,组织学生自愿结合为四个小组,分别完成四个题目:①求真中学的发展与未来;②我这十三年;③中国文字的起源与演进;④信息交流的实现。
每个学生各负责查找一部分资料,由组长整理并写出调查报告。
然后在课堂上集体交流,实现资源共享。
学生通过活动在了解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的同时,深刻体会到在探求中获得知识的快乐,也实现了自我教育;体会到集体的力量,共同合作的重要;体验到挫折与成功的经验。
这无疑会增强学生的个人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
2.2重视每节课的“活动建议”。
布鲁纳曾说过:“发现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
”新教材中“活动建议”的设计,有利于学生去发现,去探索。
对每节课的“活动建议”我都认真思考,认真对待,根据现实条件及学生状况或直接利用,或稍做变通。
2.3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学生的课本知识是有限的,而历史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影响着学生认识历史的能力和水平。
现在的学生课外阅读量普遍较少。
在教学中我注意把学生的兴趣引导到多读书,读好书上。
卡耐基说:“真正的读书使瞌睡者醒来,给未定目标者选择适当的目标。
正当的书籍指示人以正道,使其避免误入歧途。
”在读书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探求思考,实现自我教育,培养自身能
力。
3“谈古论今”,引导学生探索现实
据调查显示,学生关心现实远胜于关心历史。
提倡实行“谈古论今”,不仅能丰富教材内容,使之“活化”“升华”,而且把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把了解过去与认识现实乃至预见未来联系起来,使历史教学更贴近时代,以显现历史课程的实用性和应用性。
当前,改革开放向深层次发展,时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
学习“商鞅变法”时,学生了解变法背景以及变法使秦强大,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但由于触及旧贵族的利益,在秦孝公死后商鞅被车裂而死的情况,从而认识到改革的必然性、艰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