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PCR检测无公害畜禽肉和水产品中4种致病菌
泰州市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的调查研究
菌检 出1株 ,检 出率2 3 9 . %;未检 出空肠 弯曲茵。结论 泰州市生畜禽 肉、熟肉制 7 品中 存在不同 程度的致病菌污染,其中单增李斯特茵污染较严重, 应加强监测和检查。 关键 词 :食 品 ;食 源性 致病 菌 ;污 染 中 图分类 号 :R1 5 文献标 识 码 :A 文章 编号 :1 7 - 1 22 1) 1 0 5 — 2 6 1 0 4 (0 00 — 0 7 0 食品污染造成的食源性疾病对人类健康 的危 害已成为全球性 的公共卫生问题 ,致病微生物污 染是影 响食品安全 的最主要原 ” 。世界卫生组 织公布 ,全球每年发生食源性疾病的病例高达数 十亿 例 ,因食 源性微 生 物 污染 引起 腹 泻而死 亡 的
( 自动微生物鉴定仪V T K ,检出9 株食源性 全 IE ) 1 致病菌 ,总检出率为1. %。其中沙 门菌检出率 39 0
43 . %,单增李斯特菌检出率6 3 0 . %,副溶血性弧 3 菌检出率2 3 详见表 1 . %, 7 。未检出空肠弯曲菌。 2 各类食品中致病菌检 出情况 . 2 分析不 同类别 的食 品污染致 病菌 ,生 畜禽 肉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最严重 ,检出4 株致病 6 菌 ,沙门氏菌的污染检 出率1. 2 4%;熟 肉制 品单 增李斯特菌的污染率9 %;从生食蔬菜中检 出1 . 7 株 单增李斯特菌 ,检 出率 为11 .%;水产 品以副 溶血性弧菌污染为主 ,污染率为 1. 21 %,沙门氏 菌污染率为26 .%,单增李斯特菌为78 . %,采样 的水产品是生食水产品 ,容易引起食源性疾病 ;
3 讨 论
() 1 在生畜禽 肉、水产品中,沙门氏菌、副
重视预防食品污染 ,避免和降低食品处理加工不 当或受到二次污染的可能性 ,从而降】 乔昕, 袁宝君, 江苏省20—05 等. 0 120 年食源性致
分子生物学方法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一、概述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而微生物污染是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的发展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分子生物学方法由于其高度特异性和灵敏度,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就分子生物学方法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旨在为食品安全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二、分子生物学方法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1. PCR技术2. 实时荧光PCR技术3. 微阵列芯片技术4. 基因测序技术5. 其他新兴分子生物学方法三、分子生物学方法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优势与挑战1. 优势1.1 高度特异性1.2 高度灵敏度1.3 快速性1.4 可定量性2. 挑战2.1 样品前处理的标准化2.2 数据分析的标准化2.3 成本控制四、分子生物学方法在特定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案例1. 肉制品中致病菌的检测2. 奶制品中乳酸菌的检测3. 水产品中霉菌的检测4. 蔬果制品中寄生虫的检测5. 其他食品中常见微生物污染的检测五、分子生物学方法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未来发展1. 新技术的不断涌现2. 多重技术的融合应用3. 检测标准的国际统一4. 自动化、智能化的检测设备的发展六、结论分子生物学方法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为食品安全领域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相信分子生物学方法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保障人们的饮食安全提供更为可靠的技术支持。
希望该领域的科研人员和实践者能够不断探索创新,共同致力于食品安全事业的发展。
七、分子生物学方法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优势与挑战分子生物学方法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具有诸多优势,首先是高度的特异性。
传统的微生物检测方法可能对多种微生物都具有一定的反应,而分子生物学方法可以设计特异性的引物或探针,只对目标微生物进行检测,避免了其他微生物的干扰,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
其次是高度的灵敏度,分子生物学方法可以检测到微生物的极低浓度,可以在微生物含量较低的食品样品中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
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一、单项选择题1、在食品的质量要素中,居于第一位的是安全性2、目前食品行业有效预防食品质量与安全事故最先进的管理方案是. HACCP3、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规定35项指标4、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规定大肠菌群的指标为<3个/L5、食品加工中最常用的水源是城市公共用水6、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的内容有8项7、采用紫外线照射法进行消毒时,消毒时间不少于30 min 8、对于生产加工车间进行空气消毒的方法是臭氧消毒法9、软饮料用水标准中细菌总数的指标是<100(个/mL)10、世界上第一部GMP是由哪个国家颁布的美国11、食品GMP最早产生于1969年12、仓库内产品堆放不能直接接触地面,应与地面距离不少于10cm13、CAC隶属于联合国14、将GMP作为建设性的规定是联合国的GMP15、保健食品加工企业洁净厂房与市政交通干道之间的距离应大于50 m . 16、保健食品加工企业洁净室的照明光源通常采用荧光灯17、对最终灭菌口服液的物料暴露工序的操作,其洁净区的洁净度应为100000级18、保健酒类生产中,终产品可进行灭菌的空气净化级别需达到300000级19、我国保健食品企业GMP在人员方面要求专职技术人员的比例应不低于职工总数的15%20、保健食品加工主要工作室照度一般不低于300 lx21、屠宰场的厂址选择一般应距离公共场所、居民区等至少500 m以上22、猪的屠宰过程中,使用打毛机退毛时机内淋浴水温应保持在30℃左右23、一般来讲,鲜肉分割间的温度不得超过8~12℃24、肉及肉制品的冷藏库一昼夜温度变化不得超过1℃25、畜禽屠宰后检验发现哪种疾病时不需要全尸化制或销毁局部寄生虫26、乳制品生产车间窗台一般应高于地面100 cm以上27、生产乳制品的原料及半成品在仓库堆放时,货品与墙壁间的距离为50 cm以上28、速冻食品加工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冻结29、速冻食品的冻结过程一般要在多长时间以内完成30min30、速冻食品管理的核心是温度管理31、熟食品在速冻前尽快冷却,保存的温度不能高于10℃32、速冻食品加工工艺中,速冻温度一般为-30℃~-35℃33、速冻食品生产车间的照明强度一般不低于220 lx34、用于加工矿泉水的水源需要设置三级卫生防护区,其中第一卫生防护区要求设置隔离墙,隔离墙应位于泉井外围半径多少m范围内1535、饮料生产企业配备的验瓶人员的两眼视力必须在1.0以上36、水产品加工企业GMP要求,为保证鸟类、害虫、昆虫等没有活动场所,灌木丛与车间的距离不能少于10 m。
水产品生产加工环节致病菌污染的多重PCR检测
—= 1 6 == 3
第 3 卷第 8期 1
食品 研究与 开发
检 分 测析
水产品 产加工环节致病菌 生 污染的多重 P R检测 C
谭贵 良 李 向丽 陈亚波 胡燕玲 江迎鸿 。 , , ,
(. 1广东省 中山市质量计 量监督 检测所 , 广东 中山 5 80 ;. 24 3 2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 院 生物医药系。 广东 中山
T is d dctd ht rcs o bin a e ri lo t l on c P . h ui e C sy a h u y n i e apoes f o i w sh ic n op i st i a t lg t c t a c r t( c )T e t l P Ra a s m px s w a
h g l p cf ,s n iie ih y s e i c e st ,wh c o l mp o e o a i ee t n o i v ih c u d e ly d frr p d d tci fVC,VP n M n a u t r d cs o a d L i q a i p o u t c
L ) nf z nf hb l rc sigw r ee tdb hpe C to .T ed tcinl t a 0 cum . M i oe s al po esn eed tce ymu ilxP R meh d h ee t miw s1 f/ 1 r i s o i
T il n L a g l , AN Gu— i g , I n - i CHE a b HU Y n l g, I G n - o g a Xi 2 N Y - o, a — i JAN Yig h n n
( .h nsa u e io et g ntu u ly 1Z ogh n pr s nT sn stto Q a t &Me o g , h nsa 24 3 G ago g C i ; S vi i I i ef i t l y Z o ghn5 80 , un dn , h a ro n
多重PCR方法检测食品中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多重PCR方法检测食品中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江迎鸿;谭贵良;陈亚波;李向丽【摘要】通过扩增霍乱弧菌(VC)、副溶血性弧菌(VP)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M)的特异性核酸片段,建立了VC、VP和LM的多重PCR检测方法,相应的扩增片段分别为588、450、234 bp.该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简便、快速,可实现对上述致病菌的同时检测,在接种食品中检测灵敏度达到103 CFU/mL.【期刊名称】《广东农业科学》【年(卷),期】2011(038)010【总页数】4页(P135-137,150)【关键词】多重PCR;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食品【作者】江迎鸿;谭贵良;陈亚波;李向丽【作者单位】中山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广东中山528403;中山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广东中山528403;中山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广东中山528403;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医药系,广东中山52843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01.6长期以来,各食品质检部门和食品企业内部大都采用培养的方式对致病菌进行检测。
这些传统方法不仅费时、费力,而且结果假阳性较高,不能适应现代微生物快速检测发展的需要。
因此,近年来一些研究者开始采用新兴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如定量PCR和多重PCR法)对食品中致病菌进行检测。
其中多重PCR法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可在同一个PCR反应体系中加入两对或两对以上的引物,同时扩增出多个核酸片段,实现对多个致病菌的快速检测。
目前已有对水产品中霍乱弧菌和副溶血性弧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1-2]以及对饮用水[3]和无公害畜禽肉中[1]多种致病菌进行多重PCR检测的报道,但未见对食品中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3种致病菌进行多重PCR检测的研究。
本研究采用以上3种致病菌的特异性引物,在单重PCR的基础上建立了多重PCR检测方法,实现了多种致病菌的同步快速检测。
食品微生物之水产品中的微生物检验
要点二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水产制品》 (GB 10138系列)
该标准规定了水产制品中微生物的限量要求,如罐头类、 干制类、腌制类等水产品的微生物限量。
水产品微生物检验的挑战与展
05
望
检验技术的挑战
样品前处理
水产品微生物检验的标准和法
04
规
国际标准
国际食品微生物标准委员会(ICMSF)
该组织制定了食品中微生物的分类和危害评估指南,为各国制定食品微生物标准提供参考。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ISO发布了一系列与食品微生物检测相关的标准,如ISO 6887系列标准,涉及水产品中微生物的采样 、检测和计数方法。
法规标准的挑战
法规更新
随着食品安全法规的不断更新和完善, 检验方法和技术也需要不断更新和改进 。
VS
标准统一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水产品微生物检验标准 存在差异,需要统一和标准化检验方法, 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未来展望
智能化检测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未来水产品微生物检验将 更加智能化,能够自动识别和鉴定微生物。
食品微生物之水产品 中的微生物检验
汇报人: 202X-01-பைடு நூலகம்4
目录
• 引言 • 水产品中常见的微生物种类 • 水产品微生物检验的方法 • 水产品微生物检验的标准和法规 • 水产品微生物检验的挑战与展望 • 结论
01
引言
研究背景
01
水产品作为人类重要的食物来源,其安全性对人类健康 具有重要意义。
捕捞和加工过程中容易发生交 叉污染。建议在捕捞和加工过 程中采取严格的卫生措施,如 穿戴清洁的工作服、使用清洁 的设备和工具等。
多重PCR技术在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多重PCR技术在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进展致病菌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影响食品安全的最主要原因之一,能及时,准确地检出致病菌是社会发展的需求[1]。
传统的微生物培养法是微生物的“金标准”,但培养法一般需要经过前增菌或增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及血清学鉴定等几个步骤;整个检测过程繁琐、耗时长、工作量大,一般需要4~7d才能出检测结果[2-3]。
近年来,PCR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它具有高效、低成本、高灵敏度等优点,其中的多重PCR是通过对PCR技术的改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体外扩增技术,是在同一扩增体系中通过加人多对引物从而对多条目的DNA片段进行扩增,具有能一次性检出多种致病菌、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快速的优点,并且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发展,多重PCR技术在致病菌中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4-5]。
1.多重PCR在致病菌检测的概念和特点多重PCR是在同一PCR反应体系里加入两对或两对以上引物,同时扩增出多个核酸片段的PCR反应,多重PCR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核酸诊断的许多领域,包括基因敲除分析、突变和多态性分析、定量分析及RNA检测等。
利用一次多重PCR反应,可同时检测、鉴别出多种病原体,在临床混合感染的鉴别诊断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极高的实用价值[6]。
多重PCR能一次性检测多种病原微生物或对同一致病原微生物多种分型和毒力,有较强的高效性、灵敏度;如增菌可在24小时内得出结果,不增菌可在3~5小时内得出结果,自动化程度高,检出时间短,操作简单,试剂成本相对低,适合检测成组病原微生物[7-8]。
2.多重PCR在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2.1 用于检测一种或多种不同的致病菌针对每一种病原的单个特异基因进行多重检测,不同病原菌高度保守基因、特异性基因和毒素基因设计相应的引物,可同时检测一种或几种病原体的存在与否,进行PCR扩增时,在同一PCR反应管中同时加入多种病原微生物的特异性引物,能够同时检测多种病原体。
李争等[9]利用大肠埃希菌0157:H7抗原基因保守序列fliCh7和rfbE设计2对引物建立微量快速检测大肠埃希菌0157:H7的多重PCR方法,经验证该方法特异性、灵敏性和重复性均良好。
水产品中致病微生物的快速检测方法
致病微生物可通过水产食品对人产生危害, 表 现 为 胃 肠 炎 、腹 泻 、发 烧 、呕 吐 、败 血 症 、痢 疾 等 主要症状。这些微生物所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是影 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对水产及其加 工品的微生物检验主要是针对一般的污染 ( 如大 肠杆菌、菌落总数) 和致病菌( 如沙门氏菌、副溶血 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氏菌等) 。常规的 微生物学检验通常以分离培养、生化试验及血清 学试验来进行判断, 具有操作复杂、手工劳动量
在早期, 利用多重嵌套式 PCR( ABC- PCR) 扩 增, 从滤食性软体动物中提取的 DNA 片段, 通 过 分析PCR 扩增后的限制性片段和 DNA 序列对 人 类 粪 便 中 的 隐 胞 子 虫 ( Cryptosporidium spp) 和 贾 第虫( Giardia duodenalis) 进行检测和鉴定。Couso 等[13]在 贻 贝 的 DNA 中 插 入 隐 胞 子 虫 和 贾 第 虫 的 基因片段, 从而建立目标检测基因, 再利用 ABC- PCR 方法检测, 结果表明该法非常适用于贝类中 隐胞子虫和贾第虫的检测。
PCR技术检测食品有害微生物的应用
PCR技术检测食品有害微生物的应用Applications of PCR in the field of foodborne pathogens叶云容元平YE Yun RONG Yuan-ping(广西工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系,广西柳州545006)(Department of Biological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Guang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Liuzhou,Guangxi545006,China)摘要:介绍了PCR技术的原理及其在食品有害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同时提出了尚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关键词:PCR检测;有害微生物;食品安全Abstract:The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s in food of PCR a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The present problems and the future trends of this research direction are also discussed.Keywords:PCR inspection;Foodborne pathogens;Food safety 现代食品行业,有很多有害的微生物严重危害食品的品质和人们的健康,甚至会引起一些严重的疾病。
而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各类食品的需求也日益增大,因有害微生物引起的各类食物中毒事件也逐渐增多。
然而,使用传统的检测方法即非选择性和选择性增菌、生长法及血清学鉴定虽然比较准确,但费力、耗时,一般需4~7d才能完成。
此外,低水平的病原菌污染,食品加工后导致菌体的“致伤”及食品其它成分的干扰等因素,使得传统的检测方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因此,急需一些快速、特异、敏感的检测方法,以及时发现致病菌,控制污染及其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危害。
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使得许多食品工作者得以寻求更为快速有效的方法来检测病原菌,以期增加敏感性和显著地减少检测时间。
PCR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作用分析
I FOOD INDUSTRY I 97检测TEST PCR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作用分析文 孟庆辉 唐桂华重庆市黔江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员任务繁重。
PCR 检测技术是科学技术发展中延伸而出的高自动化检测技术,运用PCR 技术和相应的检测程序即可检测食品多种微生物,一人可独立完成检测工作,操作简单且系统自动化程度高,最重要的是检测时效性佳、效率高,为食品卫生安全提供基本技术支持的同时,推动了食品微生物检测工作的迅速发展。
2.检测效率高以往食品微生物检测花费的检测周期为2-4d ,若检测种类较多则需7d 完成。
再加上大部分食品为保质期较短的即食性食物,部分商家未等到食品微生物检测结果就直接销售,造成食品微生物检测滞后现象严重。
若发现食品卫生安全问题则会召回已销售食品,在此过程中极有可能发生食品安全事故,造成不可预估的经济和品牌口碑损失。
PCR 检测效率高,通常只需数小时就可完成对食品微生物的检测,结果出示时间为1d 左右。
3.检测准确率高由于分离培养、生化鉴定等传统检测方式在检测食品微生物时面临的困难较多,进而降低检测准确率,不利于对食品微生物种类及其产生的危害性进行准确辨别。
PCR 技术在现代食品微生物检测中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该技术可同时对多种食品微生物进行检测,且能运用先进的PCR 技术准确辨别微生物种类及其危害性,保证食品卫生安全的同时,使食品微生物检测准确率得到大幅度提升。
(五)影响因素影响PCR 的因素共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引物设计。
通常需运用统计学计算引物长度,要求引物组成与食品安全是社会大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世界公认的解决难度最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大幅度提升,人民的物质生活和以往相比得到大幅度改善,对食品安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升食品微生物检测成效和质量已成为当前食品安全工作发展的趋势。
常见致病菌包括副溶血性孤菌和沙门氏菌等,高效检测上述致病菌能切实保障食品安全。
多重荧光定量PCR法同时定量检测4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83 Jul. 2021 CHINA FOOD SAFETY
分析检测
①在液化氮中将组织块研磨粉碎,取 50 mg 放入 2 mL 微量 离心管中。②加入 600 µL 的 FL Buffer 和 10 µL PK solution (加入 2 µL 的 100 mg/mL RNaseA), 混合均匀,于 56 ℃温 浴 15 min, 然 后 14 000 r/min 离 心 3 min。 ③ 取 500 µL 上 清液,至新的 2 mL 离心管中,加入 700 µL Binding Buffer 和 300 µL 无水乙醇,颠倒混匀。④将混合液体转移至核 酸 纯 化 柱。 于 10 000 r/min 离 心 1 min, 并 弃 去 接 液 管 中 的液体。⑤向核酸纯化柱中加入 500 µL 的 PW Buffer,于 10 000 r/min 离心 30 s,并弃去接液管中液体。⑥向核酸纯 化柱中加入 600 µL 的 Wash Buffer,于 10 000 r/min 离心 30 s, 并弃去接液管中液体。⑦再次将核酸纯化柱于 10 000 r/min 离心 1 min,并将核酸纯化柱转移至一个新的 1.5 mL 离心管。 ⑧向核酸纯化柱中加入 100 µL 的 Elution Buffer,并于室温 放置 1 min。⑨ 10 000 r/min 离心 1 min, 并弃去核酸纯化柱, 1.5 mL 离心管中液体含有 DNA。用微量紫外分光光度计测 量 260 nm 和 280 nm 处的吸光度 A260 和 A280,以 A260/A280 的 比值确定 DNA 的纯度并计算其浓度。 1.2.2 多重实时荧光 PCR 反应体系与条件
PCR技术在食品药品检测中的应用
PCR技术在食品药品检测中的应用一、PCR技术简介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是一种利用DNA聚合酶的体外核酸合成技术,通过逐渐升高和降低温度的循环反应过程,将DNA模板扩增成百万份甚至上亿份。
PCR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短时间扩增DNA片段等特点,因此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临床诊断、环境监测、食品和药品检测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PCR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1. 微生物检测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是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利用PCR技术可以对食品中的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进行快速检测和鉴定,例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霉菌、曲霉等,能够及时发现并做出处理措施,防止食品中微生物的传播和感染。
2. 疫苗病毒检测在食品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疫苗病毒的污染可能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
对食品中的病毒进行检测尤为重要。
PCR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食品中的各种病毒,例如诺如病毒、肝炎病毒、诺如病毒等,为食品安全提供保障。
3. 基因改造检测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基因改造食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市场上。
PCR技术可以检测食品中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可以快速而准确地鉴定食品中的转基因成分,帮助消费者进行正确的选择。
三、PCR技术在药品检测中的应用1. 药品品质检测药品品质是关乎人们生命安全的重要问题,因此对药品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测是必不可少的。
PCR技术在药品检测中可以进行对病毒和微生物的检测鉴定,为保障药品的质量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2. 药物残留检测在药品的生产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药物残留问题,而这些残留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很大危害。
PCR技术能够对食品中的药物残留进行检测,比如抗生素残留、瘦肉精残留等。
通过PCR技术可以迅速发现药物残留问题,保障食品药品安全。
3. 药品成分检测如今市场上出现了很多假药或劣质药品,而这些药品的成分往往和所标注的不一致。
PCR技术可以对药品的成分进行快速准确地检测,确保药品质量和安全。
致病菌 pcr检测标准
致病菌 pcr检测标准
致病菌 PCR 检测标准是指用于检测致病菌的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的标准。
这些标准通常由相关的政府机构、行业协会或学术组织制定,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致病菌 PCR 检测标准:
1.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FDA 制定了一些针对食品和饮料中致病菌检测的 PCR 标准,如检测大肠杆菌 O157:7777(E. coli O157:7777)和沙门氏菌(Salmonella)等。
2. 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EFSA 制定了一些针对食品和饲料中致病菌检测的 PCR 标准,如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和弯曲杆菌(Campylobacter)等。
3. 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CFDA):CFDA 制定了一些针对食品和药品中致病菌检测的 PCR 标准,如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等。
4. 世界卫生组织 (WHO):WHO 制定了一些针对饮用水中致病菌检测的 PCR 标准,如检测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和军团菌(Legionella)等。
这些标准通常包括检测方法的详细说明、引物和探针的设计、反应条件的优化、质量控制和结果解释等方面的内容。
在进行致病菌 PCR 检测时,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操作,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PCR技术在畜产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PCR技术在畜产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马艳荣【期刊名称】《中国畜禽种业》【年(卷),期】2015(000)007【总页数】2页(P21-21,22)【作者】马艳荣【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动物疫病控制诊断中心 843000【正文语种】中文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和农产品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畜产品安全已成为事关人民健康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问题,及时、安全、准确地检测出农产品中的病原微生物是农产品安全检测的重要内容。
随着畜产品分析物质的不断微量和痕量化,畜产品基质的不断复杂化,仅使用传统分析技术已难以解决所有的问题。
加强畜禽肉和水产品的检验检疫,保证其食用安全,是预防食源性疾病暴发的重要途径。
PCR技术有快速、特异、敏感等特点,因而该技术在肉食品中致病菌的检测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部分常见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PCR检测已有相应的商品试剂盒出售。
大量研究表明,PCR技术在对食品中病原微生物的确证试验方面与传统培养方法相比至少具有相同的灵敏度,而多数情况下则表现出更高的灵敏度,而且检测周期大为缩短。
建立荧光PCR方法、实时PCR方法、多重PCR等方法可简便、快速、灵敏地实现对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单增李氏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细菌学诊断快速、简便、经济,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重PCR、标记PCR、不对称PCR等多种不同的PCR方法都被应用于畜产品检测中,它们的应用使PCR技术拥有了更高的灵敏度和更短的周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费者对食品质量与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席卷欧洲“马肉风波”、疯牛病、禽流感等疾病的出现以及宗教、经济健康原因和市场监管,都急需一种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以对肉制品、宠物食品和肉骨粉等所含肉的成分进行种属鉴定。
当前,对研究者、消费者、食品工业和政策制定者等各个方面来说,食品的真伪都是一个热点问题,尤其是肉类工业。
PCR技术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操作简便、快速高效等特点,在肉类掺假检测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畜禽行业食品安全检测方案
畜禽行业食品安全检测方案畜禽行业是指养殖和饲养家禽、家畜的产业,包括养殖、饲料、疫病防控、屠宰加工等环节。
食品安全检测是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和消费者健康的重要措施。
下面是一个针对畜禽行业的食品安全检测方案。
一、饲料检测:1.检测项目:饲料质量、营养成分、添加剂、重金属、农药残留、微生物、霉菌毒素等。
2.检测方法:常用的检测方法有重金属检测仪器、液相色谱检测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器、气相色谱仪器、放射免疫测定法等。
3.检测频率:每批次饲料生产时必须检测,同时定期抽检或不定期抽检,以确保饲料的质量和安全。
二、养殖环境检测:1.检测项目:空气质量、水质质量、饮水装置及喂饲设施卫生等。
2.检测方法:常用的检测方法有空气质量检测仪器、水质检测仪器、显微镜等。
3.检测频率:空气质量每天检测一次,水质质量每季度检测一次,定期检测饮水装置及喂饲设施卫生,以确保养殖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三、疫病防控检测:1.检测项目:家禽、家畜的典型传染病如禽流感、猪瘟、口蹄疫等。
2.检测方法:常用的检测方法有分子生物学检测(PCR技术)、免疫学方法(ELISA技术)、血清学检测等。
3.检测频率:根据疫情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定期进行检测,特别是在高发季节或疫情暴发前后。
四、屠宰加工检测:1.检测项目:畜禽产品的肉质、水分含量、脂肪含量、营养成分、添加剂、微生物、重金属、农药残留等。
2.检测方法:常用的检测方法有近红外光谱仪、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电导率仪器、PCR技术等。
3.检测频率:每批次屠宰加工时必须检测,同时定期抽检或不定期抽检,以确保畜禽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综上所述,针对畜禽行业的食品安全检测方案主要包括饲料检测、养殖环境检测、疫病防控检测和屠宰加工检测。
通过定期检测和抽检,可以确保畜禽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有效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和健康。
同时,监管部门和企业也应加强对畜禽行业的监管力度,落实相应的法律法规要求,共同维护食品安全。
多重PCR检测婴幼儿配方奶粉中3种食源性致病菌
多重PCR检测婴幼儿配方奶粉中3种食源性致病菌姜华;焦阳;李远宏;张金鹏【期刊名称】《食品工业科技》【年(卷),期】2018(039)014【摘要】为建立一种能够同时检测婴幼儿配方奶粉(Powdered Infant Formula,PIF)中克罗诺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3种食源性致病菌的多重PCR检测方法.通过单重PCR验证了9对引物的特异性,筛选出其中3对特异性好的引物建立了多重PCR体系,对其特异性和灵敏度进行评价,并将其应用于人工污染PIF中3种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结果表明,针对克罗诺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3种食源性致病菌所筛选的3对引物分别能扩增出469、638和796 bp的目的条带,具有高度特异性.多重PCR检测体系的最佳退火温度为55℃,最佳Mg2+浓度为2.00 mmol/L,最佳引物浓度为400 nmol/L.在此条件下3种目的菌在102 CFU/mL均可同时扩增出较清晰条带.将建立的多重PCR检测体系应用于人工污染PIF中3种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其检出限达到103 CFU/g.本研究初步建立了一种能准确、快速、特异性的检测PIF中克罗诺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多重PCR方法,适用于PIF中3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检测.【总页数】6页(P213-218)【作者】姜华;焦阳;李远宏;张金鹏【作者单位】徐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江苏徐州221004;徐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江苏徐州221004;徐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江苏徐州221004;徐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江苏徐州221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01.1【相关文献】1.多重PCR法检测鲜切哈密瓜中3种食源性致病菌 [J], 冯可;胡文忠;姜爱丽;萨仁高娃;徐永平;杨柳;王馨2.水产品中4种食源性致病菌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J], 童桂香;黎小正;韦信贤;吴祥庆;黄国秋;谢宗升;黄光华;兰柳春3.SSEL结合多重PCR同时快速检测生菜中4种食源性致病菌 [J], 瞿洋;索玉娟;徐斐;赵志勇;曹慧;晏绍庆;周昌艳4.多重PCR技术在快速检测食源性致病菌中的研究进展 [J], 于世成5.生鲜肉中3种食源性致病菌Taqman多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J], 陈秀琴;林甦;郑敏;黄梅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与方法多重PCR检测无公害畜禽肉和水产品中4种致病菌3杨小鹃1,2 吴清平133 张菊梅1 吴慧清1(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菌种保藏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广州 510070)1(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广州 510301)2摘要:建立无公害畜禽肉和水产品中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VP)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LM)的多重PCR检测方法,为这些致病菌的快速诊断提供实验依据。
选择分别针对EHEC溶血素基因hlyAB、副溶血性弧菌属保守序列toxR基因、沙门氏菌侵袭基因inv A和LM的iap基因特异的4对引物,先分别进行单重PCR扩增,再同时加入4对引物进行多重PCR扩增,扩增产物经测序验证。
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可简便、快速、灵敏地实现对EHEC、L M、沙门氏菌和VP的同时检测,在畜禽肉和水产品中的检测灵敏度达到103cfu/mL。
关键词:食源性致病菌,多重PCR,无公害畜禽肉和水产品中图分类号:TS20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22654(2005)0320095207S i m ultaneous D etecti on of Comm on Food2borne Bacter i a l Pa thogen s i n I nnocuousPoultry and Seafood by M ultiplex PCR A ss ayY ANG Xiao2Juan1,2 WU Q ing2Ping133 ZHANG JU2M ei1 WU Hui2Q ing1(Guangdong Institute P rovincial Key L aboratory of M icrobial Culture Collection andApplication,Guangdong Institute of M icrobiology,Guangzhou510070)1(South China Sea Institute of O ceanology,CAS,Guangzhou510301)2Abstract:To devel op a multi p lex PCR assay t o detect Enter ohe 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EHEC),V ibrio para2hae m olyticus(VP),Sal m onella s pp1and L isteria m onocytogenes(L M)in innocuous poulthy and seafood si m ul2taneously,four pairs of p ri m ers were designed fr om hemolysis gene(hlyAB)of EHEC,toxR gene of VP,inv Agene of Sal m onella s pp1and iap gene of LM1They were detected by conventi onal PCR and multi p lex PCR assay1DNA sequencing was used t o exa m ine PCR p r oducts1This multi p lex PCR method was a highly s pecific,rap idand sensitive method which could si m ultaneously detect EHEC,VP,Sal m onella s pp1and LM1The detecti on lev2el was103cfu/mL1Key words:Food2borne bacterial pathogens,Multi p lex PCR,Poultry and seafood过去几十年因进食被沙门氏菌、空肠弯曲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污染的食品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发达国家每年约有1/3的人患食源性疾病,美国每年约有70600万例食原性疾病患者,引起国际社会对食品安全尤其是食品中含有害微生物问题的关注。
食品生产模式及饮食方式的改变、消费者中对食源性病原菌易感 3广东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No12003A20507)33通讯作者 Tel/Fax:020*********,E2mail:wuqp@gdas1ac1cn收稿日期:2004210227,修回日期:2004211222人群的增加、发展中国家对畜禽肉和水产品的需求量增加等因素是导致食源性疾病发病率升高的主要原因。
因此加大畜禽肉和水产品的检验检疫,保证其食用安全,是预防食源性疾病暴发的重要途径。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 ohe 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 EHEC)、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L isteria m onocytogenes,LM)、沙门氏菌(Sal m o2 nella s pp1)和副溶血性弧菌(V ibrio parahae m olyticus,VP)是常见的引起畜禽肉和水产品污染的重要致病菌,在我国现行国家卫生标准中,这4种菌被列为致病菌的常规检验项目。
近年来,随着以核酸为基础的微生物分子检测的发展,特别是PCR技术的应用,使致病菌检验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
多种致病菌的PCR快速检验方法被建立起来,如沙门氏菌[1,2],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3,4],致泻性大肠杆菌[5]等。
然而在食品生产和流通中,企业和政府监管部门均需对大批食品进行致病菌的检测,样本量大、时间急,单一致病菌的PCR检测技术和一般方法显然不能满足这些部门不断发展的需要。
针对这种情况,在常规单重PCR的基础上发展了多重PCR技术,目前针对一种[6]、两种[7]或多种[8]致病菌的多重PCR已在很大程度建立起来。
2002年香港城市大学的Kong 等[8]通过多重PCR实现了海水中气单胞菌、志贺氏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沙门氏菌、霍乱弧菌和副溶血性弧菌6种病原菌的同时快速检测。
多重PCR同时检测多种微生物更节省成本和时间,将是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技术的重要开发方向。
针对这些情况,为了能够更快速地实现对无公害畜禽肉和水产品中的多种致病菌的诊检和监控,本实验将对建立多重PCR技术,一次性检测无公害畜禽肉和水产品中的EHEC、LM、沙门氏菌和VP进行探讨。
1 材料与方法111 材料11111 菌株:28株实验菌株分别是7株沙门氏菌,4株副溶血性弧菌,10株大肠杆菌,7株李斯特氏菌(见表1)。
表1 实验菌株及引物特异性验证 Strain Source inv A hlyAB iap toxRSal m onella typhi N I CP BP50098214+---S1typhi m urium N I CP BP50115+---S1typhi N I CP BP50071+---S1paratyphi A N I CP BP50093+---Sal m onella GI M2S1+---Sal m onella GI M2S2+---Sal m onella GI M2S3+---Escherichia coli O I57:H7ATCC43889-+--E1coli N I CP BP44113----E1coli ATCC8739----E1coli ATCC25922----E1coli8099----E1coli N I CP BP44102----E1coli O I57:H7G DC I Q O I572p-+-- 续表1E1coli O I57:H7G DC I Q O I572h-+--E1coli EHEC G DC I Q EHEC21-+--E1coli EHEC G DC I Q EHEC22-+--L isteria m onocytogenes N I CP BP54002--+-L1m onocytogenes G DC I Q LM21--+-L1m onocytogenes G DC I Q LM22--+-L1w elshi m eri G DC I Q LW21----L1m urrayi GI M21----L1m urrayi GI M22----L1m urrayi GI M23----V ibrio parahae m olyticus VP L4290---+V1parahae m olyticus G DC I Q VP21---+V1parahae m olyticus G DC I Q VP22---+V1parahae m olyticus G DC I Q VP23---+注:N I CP BP(Nati onal I nstitute f or the Contr ol of Phar maceutical and B i ol ogical Pr oducts,中国医学细菌保藏管理中心), ATCC(American Type Culture Collecti on,美国标准菌种保藏中心),G DC I Q(Guangdong Entry2Exit I ns pecti on and Quarantine Bureau,广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GI M(Guangdong I nstitute of M icr obi ol ogy,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VP L4290(上海疾病控制中心来源菌种)11112 试剂:Taq酶、d NTP购自北京天为时代公司,引物由生工公司合成。
11113 仪器:凝胶成象分析系统UVⅠ(英国)、PCR仪PE2400(德国)、梯度PCR 仪(美国)、核算蛋白分析仪DU640(BECK ME N)。
112 方法11211 引物设计:参照文献[3,6,7,12]的引物,优化设计这4对引物,使它们具有相近的退火温度,使多重PCR产物能在凝胶电泳中分离开来。
引物和产物大小详见表2。
表2 4对引物及PCR扩增产物大小Bacteria TargetgeneSequence of p ri m ersPr oduct(bp)ReferenceSal m onella s pp1inv A 上游:5’2ATC GGC GTT ATC CCT TTC TCT GGT G23’下游:5’2ATG TTG TCC TGC CCC TGG T AA G AG A23’4952EHEC hlyAB 上游:5’2CAC ACG G AG CTT AT A AT A TTC TGT23’下游:5’2G AC ATC ATT TG A CTC ATT AAA23’3355L isteriam onocytogenes iap上游:5’2CAA ACT GCT AAC ACA GCT ACT23’下游:5’2TT A T AC GCG ACC G AA GCC AAC23’6604V ibrioparahae m olyticus toxR上游:5’2GTC TTC TG A CGC AAT CGT TG23’下游:5’2AT A CG A GTG GTT GCT GTC ATG23’368911212 PCR模板的制备:(1)采用煮沸法提取纯菌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