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内

合集下载

中内名词解释

中内名词解释

中内名词解释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名词解释感冒:是由肺胃失和引起,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外感疾病。

咳嗽:指肺气不清,肺失宣肃而上逆,发出咳声或咳吐痰液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症。

咳嗽既是独立性的一种疾患,又是肺系多种疾病的一个主要症状。

历代将有声无痰称咳,有痰无声成为嗽,有痰有声称为咳嗽。

哮病:是由于宿痰伏肺,遇诱因引触,导致痰阻气道,气道挛急,肺失肃降,肺气上逆所致的发作性痰鸣气喘疾患。

喘证:是由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或肺肾出纳失常而致肺气壅塞,以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等位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

肺痈:是由于风热毒邪壅滞于肺,热雍血瘀,血败肉腐,以致肺叶生疮,形成脓疡的一种以咳嗽、胸痛、发热、咯吐腥臭浊痰,甚则脓血相兼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属内痈之一。

肺痨:是由于正气不足,感染痨虫,侵蚀肺胀所致的具有传染性的一种慢性虚弱性疾患,以咳嗽、咯血、炒热、盗汗及身体逐渐消瘦为其主要临床特征。

因痨虫蚀肺,劳损在肺,故称肺痨。

痰饮:是指三焦气化失常,水液在体内运化输布失常,停积于某些部位的一类病症。

心悸:是指阴阳失调,气血失和,心神失养,出现心中悸动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类病症。

心痛:是由于心脉挛急或滞塞引起,以膻中部位及左胸膺部疼痛为主症的一类病症。

不寐:是因为阳不入阴所引起的,以经常不易入寐为特征的一种病症,即一般所谓“失眠”。

汗证:是指人体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不固引起汗液外泄失常的一种病症。

血症:是因热伤血络、气不摄血或淤血阻络等致血液不循经脉运行,溢于脉外,以口鼻诸窍、前后二阴出血,或肌肤紫斑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病症。

胃痛:凡由于脾胃受损,气血不调所引起胃脘部疼痛的病症,称之为胃痛,又称胃脘痛。

泄泻:是指多由脾胃运化功能失职,湿邪内盛所致以排便数次增多,粪便稀溏,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症的一种病症。

江西中医学院《中内》期末考试题

江西中医学院《中内》期末考试题

复习题:一、名词解释:喘证以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

黄疸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

痿证以肢体筋脉弛缓,缓弱无力,日久不用,甚至肌肉萎缩获瘫痪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

中风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舌口呙斜,言语不利,偏身麻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

痢疾以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为主症的病证。

噎膈以吞咽食物梗噎不顺,甚至食物不能下咽入胃,食入即吐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

头痛以头部疼痛为特征的一种病症。

淋证以小便频急,淋沥不尽,尿道涩痛,小腹拘急,痛引腰腹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

胃痛以胃脘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

水肿以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表现以头面,眼脸,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

胁痛以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症。

呕吐指胃内容物经食道,口腔吐出的一种病证。

腹痛指胃脘部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的部位发生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

咳嗽指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发出咳声,或咳吐痰液的一种肺系病证。

心悸指患者自觉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不能自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

呃逆指胃气上逆动膈,气逆上冲,出于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的一种病证。

泄泻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症的病证。

痹证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疼痛,酸楚,麻木,重者,灼热,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变形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

梅核气属痰气交阻于咽喉,自觉咽中有物梗塞,吐之不出,咽之不下,但饮食咽下顺利,无噎塞感,系气逆痰阻于咽喉,为无形之邪。

二、问答:1.实喘与虚喘的鉴别。

实喘为外邪侵袭,呼吸深长有余,呼出为快,气粗声高伴有痰鸣咳嗽,脉数有力;虚喘,呼吸短促难续,深吸为快,气怯声低,少有痰鸣咳嗽,脉象弱或浮大中空,病势时轻时重,遇劳则甚。

2.痰饮的治疗原则是什么?为什么?基本治疗原则为温阳化饮,因为“饮为阴邪,遇寒则凝,得温则行”,以温药和之,振奋阳气。

中医内科的实习总结6篇

中医内科的实习总结6篇

中医内科的实习总结6篇第1篇示例:中医内科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通过中医药的方法诊治各种内科疾病。

在我的实习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医内科的独特魅力,也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进行中医四诊:望、闻、问、切。

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脉象等表现,结合病史和症状的询问,可以对疾病做出初步的判断。

在实践中,我发现四诊是中医诊断的基础,只有准确全面地进行四诊,才能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

在实习中,我学会了如何运用中医药治疗内科疾病。

中医治疗疾病的理念是“治未病”,强调调理人体的整体平衡,而非只是治疗某一个症状。

我在实习中亲眼见证了许多患者通过中药调理取得明显疗效的案例,这让我深信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和价值。

在实习过程中,我也学会了如何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

中医内科患者往往有不同程度的病痛和不适,他们需要医护人员的细心倾听和耐心关怀。

在面对患者时,我学会了如何用温和的语气和态度与他们交流,尊重他们的意见和感受,帮助他们建立起信任和合作的关系。

在实习中,我也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

中医内科的诊断和治疗需要较高的专业水平和经验积累,很多病例需要仔细思考和细致观察。

我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感自己的不足之处,也意识到了学习和提高的重要性。

我的中医内科实习经历是一次宝贵的历练,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医学的理论和实践,也锻炼了我的诊疗能力和沟通技巧。

希望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继续发扬中医精神,为患者的健康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文章字数:396】第2篇示例:在中医内科的实习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和技能,也感受到了医生的责任与使命。

在这段时间里,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医内科的独特魅力,也领悟到了中医的博大精深。

以下是我对这段实习经历的总结和感悟。

在实习中我学到了很多中医内科的基础知识。

通过参与医生的诊疗工作,我对中医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观摩中医师的诊病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仔细观察患者的脉象、舌苔等症状,辨证求因,确立诊断。

中内歌诀

中内歌诀

1.癫狂病名出内经,癫证痰气与心脾,痰气郁结逍合顺,心脾两虚养合越,狂证痰火热阴伤,痰火扰神生铁落,痰热癫狂梦醒汤,火盛阴伤二合琥。

2.痫病内经源惊恐,元神失控是关键,风痰闭阻定痫丸,痰火扰神龙合涤,瘀阻脑络用通窍,心脾两虚六合归,心肾亏虚左合天。

3.痴呆名出张景岳,髓海不足七福饮,脾肾两虚还少丹,痰浊蒙窍涤痰汤,瘀血内阻用通窍。

4.厥证医入分内外,气厥实证通合五,气厥虚证用生脉,血厥实证用羚角,血厥虚证独参汤,痰厥要用导痰汤。

5.胃痛最早出内经,寒邪客胃香合良,饮食伤胃保和丸,肝气犯胃用柴疏,湿热中阻清中汤,瘀血停胃失合丹,胃阴亏虚一合芍,脾胃虚寒黄芪建。

6.痞满病位在于胃,饮食内停保和丸,痰湿中阻二合平,湿热阻胃泻合连,肝胃不和越合枳,脾胃虚弱用补中,胃阴不足益胃汤。

7.呕吐最早见内经,外邪犯胃用藿香,食滞内停保和丸,痰饮内阻苔白腻,小半夏汤合苓桂,肝气犯胃四七汤,脾胃气虚香砂六,脾胃阳虚理中汤。

胃阴不足要滋阴,麦门冬汤要用之。

8.噎膈病位肝脾肾,痰气交阻启膈散,津亏热结沙参麦,瘀血内结通幽汤,气虚阳微用温补,补气运脾汤可用。

9.呃逆病位在肺胃,胃中寒冷丁香散,胃火上逆竹叶石,气机郁滞用五磨,脾胃阳虚理中丸,胃阴不足益合橘,痞满便秘小承气。

10.腹痛最早出内经,寒邪内阻良合正,湿热壅滞大承气,饮食积滞枳实导,肝郁气滞柴胡疏,瘀血内停用少腹,中虚脏寒小建中。

中内歌诀

中内歌诀

1.疟疾邪在半表里,常发夏与秋两季,正疟柴胡截疟饮,温疟白虎加桂枝,寒疟柴胡桂干汤,再合截疟七宝饮,热瘴要用清瘴汤,冷瘴加味不换金,劳疟益气何人饮。

2.水肿要分阴与阳,风水相搏越加术,湿毒浸淫麻连赤,再合五味消毒饮,水湿浸渍五皮胃,湿热壅盛疏凿饮,脾阳虚衰实脾饮,肾阳虚损用济肾,再把真武汤合用,瘀水互结五苓散,再合桃红四物汤。

3.淋证病位膀胱肾,热淋要用八正散,石淋要用石韦散,血淋小蓟饮子加,气淋用上沉香散,膏淋萆薢分清饮,劳淋无比山药丸。

4.癃闭丹溪控吐法,膀胱湿热八正散,肺热壅盛清肺饮,肝郁气滞沉香散,浊瘀阻塞代抵挡,脾气不升春泽汤,再合补中益气汤,肾虚衰惫济肾气。

5.郁证气滞心脾肝,肝气郁结柴胡疏,气郁化火丹栀逍,痰气郁结半夏厚,心神失养甘大枣,心脾两虚归脾汤,心肾阴虚天王补,再合六味地黄丸。

6.鼻衄热邪桑菊饮,胃热炽盛玉女煎,肝火上炎用龙胆,气血亏虚归脾汤,咳血燥热桑杏汤,肝火犯肺泻合黛,阴虚肺热百合固,吐血胃热泻合十,肝火犯胃用龙胆,气虚血溢归脾汤,便血肠道湿热证,地榆散合槐角丸,气虚不摄归脾汤,脾胃虚寒黄土汤,尿血下焦湿热证,小蓟饮子用之良, 肾虚火旺知柏地,脾不统血归脾汤,肾气不固补肾气,固摄无比山药丸,紫斑血热十灰散,阴虚滋阴茜根散,气不摄血归脾汤,齿衄胃炎炽盛证,加味清胃合泻心,阴虚火旺茜根散,再合六味地黄丸。

7.痰饮脾阳虚损证,小半夏加茯苓汤,再合苓桂术甘汤,饮留肠胃甘遂己,悬饮邪犯胸肺证,和解柴枳半夏汤,饮停胸胁十枣汤,祛邪椒目瓜蒌汤,络气不和香附旋,阴虚内热沙合泻,溢饮表寒里饮证,发表化饮小青龙,支饮寒饮伏肺证,宣肺化饮小青龙,脾肾阳虚肾气丸,再合苓桂术甘汤。

8.上消肺热津伤证,清热生津消渴方,中消胃热炽盛证,清胃养阴玉女煎,气阴亏虚七味白,下消肾阴亏虚证,滋阴六味地黄丸,阴阳两虚肾气丸。

9.汗证要分自与盗,肺卫不固玉屏风,益气桂枝加黄芪,心血不足归脾汤,阴虚当归六黄汤,邪热郁蒸用龙胆。

中内名解

中内名解

名词解释:
1、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病,发时喉间哮鸣有声,胸闷,呼吸急促困难,甚至喘息不能平卧。

2、喘证:是以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扇动,不能平卧等为主要表现的病证,严重时喘促持续不解,甚则发为喘脱。

3、心悸:包括惊悸和怔忡,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

临床多呈发作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且常伴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

4、眩晕:是以头晕眼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

眩即眼花或眼前发黑,视物模糊,晕是指头晕或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

5、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半生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为主症的病证。

病轻者可无昏仆而仅见眼歪斜及半生不遂等症状。

中风急性期由于病位浅深,病情轻重的不同,又有中经络和中脏腑之别。

6、积聚:是指腹内结块,或痛或胀的病证。

分别言之,积属有形,结块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在血分,是为脏病,聚属无形,包块聚散无常,痛无定处,病在气分,是为腑病,因积与聚关系密切,故两者往往一并论述。

7、水肿:是指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临床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特征表现的一类病证。

8、消渴:是以口干多饮,多食,多尿,或伴体重减轻甚至消瘦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

中内歌诀

中内歌诀

一,感冒:寒荆热银暑新加,阴葳气参感冒解二,咳嗽:寒三热菊燥桑杏,湿陈热清肝火泻,肺阴沙参咳嗽平三,哮证:哮冷射干热定喘,寒包青石风痰亲,虚哮固本喘脱回,肺脾六君肾生金。

四,喘证:喘寒麻盖表麻石,热桑浊陈气闭五,肺气虚耗生脉补,肾虚不纳肾气蛤,正虚喘脱参黑蛤。

五,肺痈:肺痈初银成千如,溃脓桔梗恢沙桔六,肺痨:痨肺阴月虚火合,气阴保真阴阳造七,肺胀:肺胀痰浊苏子亲,痰热越婢痰蒙涤,阳虚水泛武五苓,肺肾气虚固本肺八,心悸:悸怯定志血归脾,阴天阳桂水凌桂,瘀桃痰火黄连温九,胸痹:胸痹瘀府气滞柴,浊栝寒枳气阴脉,心肾阴天阳参右十,不寐:不寐肝龙痰热温,心肾不交六交泰,心胆安枣心脾归十一,癫狂:癫证痰气逍顺心脾心鞠,狂证痰火生铁火阴二琥,痰热瘀结癫梦醒十二,痫病:痫病风定痰龙涤、淤通窍,心脾六归肾左天十三,痴呆:痴呆髄福脾肾少,痰浊蒙涤瘀血通十四,厥证:气厥实关五磨虚脉附,血厥实羚虚独参,痰厥只用导痰汤十五,胃痛:胃寒香良食保肝柴,湿热清中瘀失笑,阴亏贯芍虚寒建十六,痞满:痞满食保痰湿陈,湿热泻连胃阴胃,肝胃鞠术脾胃补十七,呕吐:呕邪藿香食保和,痰饮夏苓肝四七,气香阳理胃阴麦十八,噎膈:噎膈痰启津亏沙,气虚补气瘀血幽十九,呃逆:呃逆胃中寒冷丁,胃火竹叶气五磨,胃阴胃橘脾胃中二十,腹痛:腹痛寒良湿热承,脏寒小建食导滞,肝柴瘀血少腹逐二十一,泄泻:泄寒湿藿湿热葛,食保脾胃虚参苓,肾阳四神肝乘痛二十二,痢疾证:痢湿芍药疫白芍,寒湿不正阴连驻,虚寒桃真休息连二十三,便秘:热秘麻仁气六磨,冷秘温硫气虚芪,血润阴增阳济川二十四,胁痛:胁痛郁柴胆湿龙,瘀阻血府肝络贯二十五,黄疸:黄疸热茵湿五甘,胆柴疫毒犀角散,寒湿术附脾建中,湿四脾柴瘀逍鳖二十六,积聚:聚证肝气逍木食痰六,积证气滞柴笑瘀膈君,正虚瘀结八珍化二十七,鼓胀:鼓胀气湿柴胃水困脾,水热中茵瘀水调,阳水附济阴水六贯二十八,头痛:头痛寒川热芎芷,湿羌肝天血四物,肾元痰夏瘀通窍二十九,眩晕:眩晕亢天气血归肾左,痰湿(浊)半夏瘀通窍三十,中风:中风入络白丸子,风阳天麻阴虚镇,{痰热桃仁痰火羚,痰浊涤痰脱参脉}/阳羚阴涤脱参脉,风痰解语气虚补,肝肾亏虚左地黄。

中医内科的执业范围

中医内科的执业范围

中医内科的执业范围中医内科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之一,主要研究和治疗内科疾病。

其执业范围涵盖了很多常见的内科疾病,包括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以及血液系统疾病等。

在消化系统疾病方面,中医内科可以治疗胃炎、胃溃疡、胃痉挛、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等疾病。

中医内科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采用针灸、中药治疗等方法来调理患者的消化系统功能,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在呼吸系统疾病方面,中医内科可以治疗感冒、咳嗽、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等疾病。

中医内科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质特点,采用针灸、中药煎剂等治疗方法,调理患者的肺气机能,改善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

在心血管系统疾病方面,中医内科可以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等疾病。

中医内科医生会通过中药调理和针灸等治疗手段,调节患者的血液循环、心脏功能,以达到控制疾病进展和改善症状的效果。

在神经系统疾病方面,中医内科可以治疗偏头痛、失眠、抑郁症、焦虑症、癫痫等疾病。

中医内科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针灸、推拿、中药调理等方法,调整患者的神经功能,以缓解症状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内分泌系统疾病方面,中医内科可以治疗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

中医内科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特点,采用中药调理、针灸等手段,调整患者的内分泌功能,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在泌尿系统疾病方面,中医内科可以治疗尿频、尿急、尿痛、尿路感染、肾结石等疾病。

中医内科医生会通过中药调理、针灸等治疗手段,改善患者的尿路功能,治疗泌尿系统疾病的症状。

在血液系统疾病方面,中医内科可以治疗贫血、血栓、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

中医内科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中药调理、针灸等治疗手段,调整患者的血液状态,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中医内科的执业范围广泛,可以治疗很多内科疾病。

中医内科医生通过综合运用中医的理论和疗法,针对不同疾病和患者的特点,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改善患者的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

中内疾病辨证分型及用方

中内疾病辨证分型及用方

中内——疾病辨证分型及用方一、头痛外感1.风寒头痛:疏散风寒止痛—川芎茶调散加减。

2.风热头痛:疏风清热和络—芎芷石膏汤加减。

3.风湿头痛:祛风胜湿通窍—羌活胜湿汤加减。

内伤1.肝阳头痛:平肝潜阳熄风—天麻钩藤饮加减。

2.痰浊头痛:健脾燥湿,化痰降逆—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3.瘀血头痛:活血化瘀,通窍止痛—通窍活血汤加减。

4.血虚头痛:养血滋阴,和络止痛—加味四物汤加减。

5.肾虚头痛:养阴补肾,填精生髓—大补元煎加减。

二、眩晕1.肝阳上亢证:平肝潜阳,清火熄风—天麻钩藤饮加减。

2.痰浊中阻证:化痰祛湿,健脾和胃—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3.气血亏虚证:补益气血,调养心脾—归脾汤加减。

4.肾精不足证:滋养肝肾,益精填髓—左归丸加减。

(阴虚:补肾滋阴-左归丸。

阳虚:补肾助阳-右归丸)三、不寐1、肝火扰心证:疏肝泻火,镇心安神—龙胆泻肝汤加减。

2、痰热扰心证:清化痰热,和中安神—黄连温胆汤加减。

3、心脾两虚证: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归脾汤加减。

4、心肾不交证:滋阴降火,交通心肾—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加减。

5、心胆气虚证:益气镇惊,安神定志—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

四、颤证1.风阳内动证:镇肝息风,舒筋止颤—天麻钩藤饮合镇肝熄风汤2.痰热风动证:清热化痰,平肝息风—导痰汤合羚角钩藤汤3.气血亏虚证:益气养血,濡养筋脉—归脾汤加减4.髓海不足证:填精补髓,育阴息风—龟鹿二仙膏合大定风珠5.阳气虚衰证:补肾助阳,温煦筋脉—地黄饮子五、痉证1.邪壅经络证(风寒湿阻络):祛风散寒,燥湿和营—羌活胜湿汤2.痰浊阻滞证:豁痰开窍,息风止痉—导痰汤3.肝经热盛证:清肝潜阳,息风镇痉—羚角钩藤汤4.阳明热盛证:清泄胃热,增液止痉—白虎汤合增液承气汤5.心营热盛证:清心透营,开窍止痉—清营汤6.阴血亏虚证:滋阴养血,息风止痉—四物汤合大定风珠六、萎证1.肺热津伤证:清热润燥,养阴生津—清燥救肺汤2.湿热浸淫证:清热利湿,通利经脉—加味二妙散3.脉络瘀阻证:益气养营,活血行瘀—圣愈汤合补阳还五汤4.脾胃虚弱证:补中益气,健脾升清—参苓白术散合补中益气汤5.肝肾亏损证:补益肝肾,滋阴清热—虎潜丸七、痹症1.风寒湿痹1)风/行痹:祛风通络,散寒除湿—防风汤2)寒/痛痹:散寒通络,祛风除湿—乌头汤3)湿/着痹:除湿通络,祛风散寒—薏苡仁汤2.风湿热痹:清热通络,祛风除湿—白虎加桂枝汤合宣痹汤3.痰瘀痹阻证:化痰行瘀,蠲痹通络—双合汤4.肝肾亏虚证:培补肝肾,舒筋止痛—独活寄生汤八、中风(一)中经络1.风痰入络证:祛风化痰通络—真方白丸子2.风阳上扰证:平肝潜阳,活血通络—天麻钩藤饮3.阴虚风动证:滋阴潜阳,息风通络—镇肝熄风汤(二)中脏腑1)闭证1.痰热腑实证:通腹泄热,息风化痰—桃仁承气汤2.痰火瘀闭证:息风清火,豁痰开窍—羚角钩藤汤3.痰浊瘀闭证:化痰息风,宣郁开窍—涤痰汤2)脱证(阴竭阳亡):回阳救阴,益气固脱—参附汤合生脉散(三)恢复期1.风痰瘀阻证:搜风化痰,行瘀通络—解语丹2.气虚络瘀证:益气养血,化瘀通络—补阳还五汤3.肝肾亏虚证:滋养肝肾—左归丸合地黄饮子九、郁证1.肝气郁结证:疏肝解郁,理气畅中—柴胡疏肝散加减。

中内歌诀

中内歌诀
1、感 冒:感冒四时风邪袭,咳嗽头疼流鼻涕,恶寒发热身不适,解达法由表实立,
荆防银翘香薷饮,风寒风热暑湿岐,尚有气虚参苏施,加减葳蕤滋阴虚。
2、咳 嗽:咳为肺病气上逆,外感内伤两大纲,风寒三拗止嗽用,热菊燥杏俱有桑,
二陈三子法中土,内伤痰热清金肺痿病属慢虚疴,主症咳吐浊涎沫,痿如草木萎不荣,日炽霜杀叶萎弱,
14、不 寐: 不寐虚实道理深,肝郁化火龙胆斟,痰热内扰胃不和,温胆为法崇经云,
心脾两虚归脾施,阴虚长沙妙绝伦,心胆气虚安神志,是疾尚虚医精神。
附1.多寐: 湿困脾弱多贪眠,阴盛阳虚气不前,平胃六君随证用,阳虚理中补中研。
附2:健忘: 健忘证关心脾肾,归脾汤方思虑斟,六味地黄肾精耗,劳心过度枕中神。
阳虚: 阳虚里寒为征象,心用拯阳理劳汤,附子理中温脾土,右归丸方复肾阳。
钩虫病: 钩虫病为多南方,脾虚黄病绛矾良,气血两虚八珍施,驱虫榧子雷丸榔。
蛲虫病: 蛲虫儿童患病多,肛痒夜甚小虫着,内服追虫外百部,注意卫生功效卓。
姜片虫: 姜片虫病囊蚴染,菱角荸荠因生餐,驱虫为主佐健脾,槟榔香砂六君专。
29、胁 痛:胁痛病源主肝胆,实多虚少气血辨,滞瘀湿热肝阴虚,以通为主虚滋肝。
溢 饮: 淫溢肢体溢饮名,发表化饮症能平,小青龙汤加减用,肺脾水气定可清。
支 饮: 支饮触发为邪实,寒邪伏肺青龙施,苓桂术甘或肾气,缓解脾肾阳虚时。
10、自汗 盗汗:古云盗汗多阴虚,自汗阳羸卫外疏, 肺卫不固玉屏风,营卫不和桂枝主,
阴阳失调液外泄,互根当究五车书。阴虚火旺归六黄,邪热郁蒸龙胆处。
15、厥 证: 厥证昏仆气逆乱,搐鼻参附针为先,醒辨气血与痰食,虚实气厥不一般,
虚证四味实五磨,血厥独参通瘀煎, 痰厥导痰汤为主,食厥神术保和丸。

中内-泄泻解析

中内-泄泻解析

【预防及护理措施】
加强饮食卫生,按时进餐,不暴饮暴食,不吃 腐败变质食物,不喝生水,生冷瓜果要有节制; 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习惯,以免寒热、湿 热、食滞之邪直接侵入胃肠。
起居适宜,参加一定体育活动,以增强体质。 泄泻病人不宜吃甜冷肥腻的食物,饮食要求清
淡,易消化;若出现对某些食物食后就会发生 泄泻的情况,应与忌食。 患急性泄泻或痢疾等疾病,应及早治愈,以免 转为慢性,迁延难治。
《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因如露风, 乃生寒热,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 为洞泄。”
《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客于小肠, 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呕吐酸, 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湿盛则 濡 泄。”
《《素问·太阴阳明论》指出:“饮食不节,起 居不时者,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 脏,……入五脏则月真满闭塞,下为飧泄。”
减。多因湿邪所致。
(3)、辨证候特征
寒湿泄泻,舌苔白腻,脉濡缓; 湿热泄泻,粪色黄褐而臭,舌苔黄腻,
脉濡数; 暑湿泄泻,多发生于气候炎热的夏秋
季节,伴有胸脘痞闷,舌苔厚腻; 食滞胃肠的泄泻,以腹痛肠鸣,泻下
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
肝气乘脾泄泻,以胸胁胀满,嗳气纳差, 每因情志因素诱发或加重腹痛泄泻
鉴别诊断
霍乱——是一种上吐下泻并作的病证, 其发病特点是来势急骤,变化迅速, 病情凶险,起病先突然腹痛,继则吐 泻交作,所吐之物多为未消化之物, 气味酸腐热臭,所泻之物多为黄色粪 水,或如米泔,常伴恶寒发热。剧烈 吐泻之后,常常有抽搐和阴竭阳亡的 危象。
辨证要点
⑴、辨轻重 A、泻而饮食如常,说明脾胃未
2、湿热泄泻

中内歌诀

中内歌诀

中内歌诀一、肺系疾病1、感冒仁斋首记感冒名,丹溪心法始为病,时行感冒林佩琴,气血阴阳寒热暑,参苏葱白七味饮,加减葳蕤再造丸,荆防达表银翘散,新加香薷扁豆花。

2、咳嗽咳嗽辩证七类看,内伤四种外感三,风寒止嗽合三拗,桑菊桑杏风热燥,二陈三子痰湿蕴,痰热郁肺清金寻,肝火泻白黛蛤合,阴亏沙参麦冬筛。

3、哮病冷哮射干麻黄主,热哮定喘汤里出,虚哮风痰寒包热,平喘三子小青龙,肺脾气虚六君子,生脉金水肺肾滋,医学正传哮喘分,临证指南邪伏里。

4、喘证喘证虚实有八方,风寒麻黄痰热桑,表寒肺热麻杏甘,二陈养亲祛浊痰,肝气犯肺选五磨,肺虚补肺玉屏合,参蛤金匮肾气丸,喘脱参附黑锡丹。

5、肺痈肺痈咳嗽还胸痛,发热咯吐腥臭脓;初起清解银翘散,成痈如金苇茎汤,溃脓加味桔梗施,恢复沙参清肺治,再合竹叶石膏用,有脓必排桔梗重。

6、肺痨十药神书专肺痨,咳咯消瘦盗汗潮,肺阴亏虚月华丸,百合秦鳖阴火旺,气阴耗伤保真取,补天大造阴阳虚,杀虫补虚两治则,医学正传虞抟策。

7、肺胀肺气胀满多老年,喘咳上气病缠绵,唇甲发绀肢浮肿,外寒内饮小青龙,三子苏子降痰浊,越婢半夏痰热郁,痰蒙神窍速涤痰,参蛤补虚肺肾挽,第六阳虚水又泛,真武汤合五苓散。

8、肺痿热在上焦咳肺痿,汗呕消渴小便频,快药下利津液亡,虚寒甘草干姜汤,咳吐浊唾涎沫粘,虚热麦门清燥添。

二、心系疾病1、心悸心悸心血阴阳虚,水饮痰火心脉瘀,心虚胆怯安神志,心血不足归脾施,阴虚天王合朱砂,阳虚桂龙牡参附,苓桂术甘水凌心,黄连温胆痰火侵,心脉瘀阻作心痛,桃仁红花煎桂龙。

2、胸痹心痛胸痹心痛首血瘀,气滞痰浊寒凝俱,血府逐瘀柴胡疏,瓜蒌薤白半夏痰,瓜薤白酒归四逆,猝然心痛是寒凝,气阴两虚隐隐痛,生脉散人参养荣,心肾阴虚天王补,憋闷虚烦盗汗悸,心肾阳虚动更甚,参附右归饮振奋。

3、心衰气虚血瘀初期多,保元桃红饮不错,气阴两虚生脉散,真武汤阳虚水泛,痰饮阻肺痰如泡,苓桂术甘葶苈枣,阴竭阳脱喘憋急,参附注射加四逆,心衰则伏脉经见,固转孔穴利溲便。

中内歌诀

中内歌诀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瘿病):气滞痰凝肝火旺,阴虚火旺气阴虚气滞痰凝逍遥陈,肝火旺盛龙胆泻阴虚火旺天王补,气阴两虚生脉散糖尿病(消渴)肺热津伤——消渴方胃热炽盛——玉女煎肾阴亏虚——六味地黄丸气阴两虚——七味白术散阴阳两虚——肾气丸痰瘀互结——平胃散合桃红四物汤脉络瘀阻——血府逐瘀汤类风湿关节炎(痹症)活动期:湿热痹阻——四妙丸寒热错杂——桂枝芍药知母汤阴虚内热——丁氏清络饮缓解期:痰瘀互结,经脉痹阻——身痛逐淤汤合指迷茯苓丸肝肾亏损,邪痹筋骨——独活寄生汤系统性红斑狼疮(蝶疮流注)气营热盛——清瘟败毒饮热郁积饮——葶苈大枣泻肺汤合泻白散阴虚内热——玉女煎合增液汤瘀热痹阻——犀角地黄汤脑虚瘀热——清宫汤送服安宫牛黄丸瘀热伤肝——茵陈蒿汤合柴胡疏肝散脾肾两虚——济生肾气丸气血两虚——八珍汤脑梗死、脑出血(中风)肝阳暴亢,风阳上扰——天麻钩藤饮风痰瘀血,痹阻脉络——真方白丸子痰热腑实,风痰上扰——星蒌承气汤痰热内闭清窍证——首先灌服至宝丹、安宫牛黄丸以辛凉开窍,继以羚羊角汤加减痰湿壅闭心神——急用苏合香丸灌服,继用涤痰汤加减气虚血瘀——补阳还五汤阴虚风动——镇肝熄风汤元气败脱,心神涣散——大剂参附汤合生脉散癫痫(痫证)风痰上扰痰热扰,肝郁痰火脾虚痰,肝肾阴虚瘀阻窍风痰上扰定痫丸,痰热内扰黄连汤,肝郁痰火龙胆涤脾虚痰湿醒脾汤,肝肾阴虚左归丸,瘀阻清窍通窍汤(通窍活血汤)帕金森气血阴阳肝肾阴,血瘀动风风痰阻气血八珍天麻饮,阴阳两虚地黄饮,肝肾阴虚大定风血瘀动风还五汤,风痰阻络导痰汤病毒性肝炎急性肝炎:肝郁气滞加阳黄,湿阻脾胃加阴黄肝郁气滞柴胡疏,阳黄可用茵陈甘,湿阻脾胃茵陈五,阴黄可用茵陈术(茵陈蒿汤合甘露消毒汤)(茵陈五苓散)(茵陈术附汤)慢性肝炎:肝郁脾虚肝肾阴,湿热中阻脾肾阳,瘀血阻络隔下逐肝郁脾虚逍遥散,肝肾阴虚一贯煎,湿热中阻茵陈甘,脾肾阳虚四君肾(肾气)重型肝炎:毒热炽盛——神犀丹脾肾阳虚,痰湿蒙闭——茵陈四逆汤合菖蒲郁金汤气阴两虚,脉络瘀阻——生脉饮合桃红四物汤急性阑尾炎(肠痈)阑尾瘀滞湿热加热毒瘀滞证——大黄牡丹汤合红藤煎剂湿热证——大黄牡丹汤合红藤煎剂加败酱草、白花蛇舌草、蒲公英热毒证——大黄牡丹汤合透脓散肠梗阻(腹痛)气滞血瘀加虫积,肠腑寒凝加热结,水结湿阻甘遂通(甘遂通结汤)气滞血瘀桃核承,虫积阻滞驱蛔承,肠腑寒凝温脾汤,肠腑热结复方承(复方大承气汤)胆石症肝郁气滞加肝阴,肝胆湿热加脓毒肝郁气滞金铃柴,肝阴不足一贯煎,肝胆湿热茵陈柴,肝胆脓毒茵陈连肝郁气滞——金铃子散合大柴胡汤肝阴不足——一贯煎肝胆湿热——茵陈蒿汤合大柴胡汤肝胆脓毒——茵陈蒿汤合黄连解毒汤前列腺增生症(癃闭)湿热下注气滞瘀,脾肾气虚肾阴阳湿热下注八正散,气滞血瘀沉香散,脾肾气虚补中益,肾阳衰微济生肾,肾阴亏虚知地黄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证(脱疽)寒凝血脉血瘀脉,热毒蕴结脾肾阳寒凝血脉阳和汤,血瘀脉络桃红四,热毒蕴结四妙勇,脾肾阳虚八珍右湿疹(湿疮)急性期:湿热浸淫——萆薢渗湿汤合三妙丸脾虚湿蕴——除湿胃苓汤血虚风噪——当归饮子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崩漏、月经失调)血热、血瘀、脾虚、肾虚虚热——上下相资汤实热——清热固经汤血瘀——桃红四物汤合失笑散脾虚——固本止崩汤肾阳虚——右归丸肾阴虚——左归丸合二至丸肾气虚——加减苁蓉菟丝子丸闭经(闭经)气滞血瘀痰湿阻,气血虚弱肾气亏,阴虚血燥一阴煎气滞血瘀血府逐,痰湿阻滞四君苍(四君汤合苍附导痰丸)气血虚弱人参养(人参养荣汤),肾气亏损苁蓉菟(苁蓉菟丝子丸)盆腔炎(带下)急性盆腔炎:热毒壅盛——五味消毒饮合大黄牡丹汤湿热瘀结——仙方活命饮加薏苡仁、冬瓜仁盆腔炎后遗症:寒湿凝滞——少腹逐瘀汤气滞血瘀——隔下逐瘀汤气虚血瘀——理冲汤先兆流产(胎漏、胎动不安)血瘀血热加外伤,气血虚弱加肾虚血瘀桂茯寿胎丸,血热可用保阴煎,外伤可用圣愈汤气血虚弱胎元饮,肾虚可用寿胎丸异位妊娠(异位妊娠)未破损期:活血化瘀,消癥杀胚——宫外孕Ⅱ号方破损期:休克期:益气固脱,活血化瘀——生脉散合宫外孕Ⅰ号方不稳定期:活血化瘀,佐以益气——宫外孕Ⅰ号方加党参、黄芪包块型:活血化瘀消癥——宫外孕Ⅱ号方产褥感染(产后发热)感染邪毒加血瘀,热入营血加心包感染邪毒——五味消毒饮合失笑散血瘀——生化汤热入营血——清营汤热入心包——清营汤送服安宫牛黄丸子宫肌瘤(癥瘕)气滞血瘀寒湿凝,湿热夹瘀痰湿瘀,阴虚内热青梅丸气滞血瘀隔下逐,寒湿凝滞少腹逐,湿热夹瘀清宫消(清宫消癥汤)痰湿淤阻开郁二(开郁二陈汤)乳腺增生病(乳癖)肝郁气滞痰瘀凝,气滞血瘀冲任失肝郁气滞逍遥散,痰瘀凝结失笑开(开郁散)气滞血瘀失笑桃,冲任失调二仙汤小儿肺炎(肺炎咳嗽)风寒风热痰热毒热闭肺,阴虚肺热再添肺脾气风寒闭肺华盖散,风热闭肺银麻杏(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痰热闭肺五虎葶,毒热闭肺连麻杏(黄连解毒汤合麻杏石甘汤)阴虚肺热沙麦冬,肺脾气虚人参五(人参五味子汤)小儿腹泻(泄泻)寒湿湿热并食滞,脾胃虚弱肾阳虚寒湿内盛藿香散,葛根芩连治湿热,饮食停胃保和丸,参苓白术脾胃虚,肾阳衰微四神丸风寒泻——藿香正气散湿热泄——葛根芩连丸伤食泄——保和丸脾虚泄——参苓白术散脾肾阳虚泄——四神丸合附子理中汤变证:气阴两伤——人参乌梅汤阴竭阳脱——生脉散合参附龙牡救逆汤急性肾小球肾炎(水肿)常证:风水相博——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湿热内侵——五味消毒饮合小蓟饮子气虚邪恋——参苓白术散阴虚邪恋——知柏地黄丸合二至丸变证:水凌心肺——己椒苈黄丸合参附汤水毒内闭——温胆汤合附子泻心汤邪陷心肝——龙胆泻肝汤合羚角钩藤汤过敏性紫癜(紫斑)热:风热伤络——银翘散血热妄行——犀角地黄汤湿热痹阻——四妙丸虚:气虚血瘀——补中益气汤阴虚火旺——知柏地黄丸水痘(水痘)邪郁肺卫证——银翘散毒赤气营——清胃解毒汤流行性腮腺炎(痄腮)常证:邪犯少阳——柴胡葛根汤热毒郁结——普济消毒饮变证:邪陷心肝——清瘟败毒饮热蹿睾腹——龙胆泻肝汤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感冒)风寒束表——荆防解表汤、风热犯表——银翘散暑湿伤表——新加香薷饮、气虚感冒——参苏饮阴虚感冒——加减葳蕤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喘证)表寒肺热风寒袭,痰热郁肺痰浊闭,肺气肾虚正喘脱表寒肺热麻杏甘,风寒壅肺麻华盖痰热郁肺桑白皮,痰浊阻肺二三子,肝气乘肺五磨饮肺虚生脉补肺汤,肾虚金匮参蛤散,正虚喘脱参附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胀)痰热痰浊痰蒙窍,肺肾气虚阳水犯,兼加气虚血瘀证痰热郁肺越婢半(越婢加半夏汤)痰浊壅肺苏子降(苏子降气汤)痰蒙神窍证涤安至(涤痰汤,送服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丸)肺肾气虚补肺汤,阳虚水泛真五苓(真武汤合五苓汤)气虚血瘀用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支气管哮喘(哮病)发作期:寒哮——射干麻黄汤热哮——麻杏石甘汤缓解期:肺虚——玉屏风散脾虚——六君子汤肾虚——金匮肾气丸肺炎(咳嗽)邪犯肺卫——三拗汤或桑菊饮痰热壅肺——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热闭心神——清营汤阴竭阳脱——生脉散合四逆汤正虚邪恋——竹叶石膏汤肺结核(肺痨)肺阴亏损火灼肺,气阴耗伤阴阳虚肺阴虚损月华丸,阴虚火旺白秦艽(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气阴耗伤保真汤,补天大造阴阳虚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肺癌)气滞血瘀——血府逐瘀汤痰湿毒蕴——导痰汤阴虚毒热——沙参麦冬汤合五味消毒饮气阴两虚——沙参麦冬汤慢性呼吸衰竭(喘证)痰浊阻肺——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痰蒙神窍——涤痰汤、安宫牛黄丸、至宝丹肺肾气虚——补肺汤合参蛤散脾肾阳虚——真五汤(真武汤合五苓散)阳微欲脱——独参汤灌服,同时服用参麦注射液心力衰竭(心悸)急性心衰:气阴两虚阳气虚,血瘀水阻水凌心气阴两虚——生脉散合炙甘草汤阳气虚脱——参附汤血瘀水阻——血府逐瘀汤合五苓散水饮凌心——苓桂术甘汤慢性心衰:心肺气虚气阴虚,气虚血瘀心肾阳,痰瘀阻肺三子真心肺气虚——养心汤合补肺汤气阴亏虚——生脉散合酸枣仁汤气虚血瘀——人参养荣汤合桃红四物汤心肾阳虚——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金匮肾气丸痰饮阻肺——三子养亲汤合真武汤心律失常(心悸)快速心律失常:心神心阳气血气阴虚,阴虚火旺痰火扰,心脉瘀阻桃仁煎心神不宁安神定,心阳不振参龙蛎,气血不足归脾汤,气阴两虚生脉散阴虚火旺天王补,痰火扰心黄胆汤,心脉瘀阻桃仁煎心神不宁——安神定志丸心阳不振——参附汤合桂枝龙骨牡蛎汤气血不足——归脾汤气阴两虚——生脉散阴虚火旺——天王补心丹心脉瘀阻——桃仁红花煎痰火扰心——黄连温胆汤房室传导阻滞:心阳不足心肾阳,气阴两虚痰浊阻,心脉痹阻血府逐心阳不足逆牡蛎,心肾阳虚参真武,气阴两虚炙甘草,痰浊阻滞涤痰汤,心脉痹阻血府逐心阳不足——人参四逆汤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心肾阳虚——参附汤合真武汤气阴两虚——炙甘草汤痰浊阻滞——涤痰汤心脉痹阻——血府逐瘀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气阴心肾阴阳虚,气虚血瘀痰寒凝,心血瘀阻血府逐(胸痹)气阴两虚生甘草,心肾阴虚左归丸,心肾阳虚参右归气虚血瘀补阳五,痰浊闭阻瓜蒌涤,阴寒凝滞枳实逆(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心肌梗死:气滞血瘀——血府逐瘀汤、气虚血瘀——补阳还五汤(真心痛)气阴两虚——生脉散合左归饮、阳虚水泛——真武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心阳欲脱——参附龙牧汤寒凝心脉——当归四逆汤合苏合香丸痰瘀互结——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桃红四物汤高血压病(眩晕):肝阳痰湿瘀血停,肝肾阴虚肾阳虚肝阳上亢天麻饮,半夏白术痰湿盛,瘀血内停血府逐杞菊地黄肝肾阴,济生肾气肾阳虚胃炎急性胃炎:肝气饮食寒客胃,湿热中阻瘀血停,脾胃虚寒胃阴亏(胃痛)肝气犯胃柴胡疏,食积气滞保和丸,寒邪客胃良附丸(苏合香丸合良附丸)脾胃湿热清中汤,胃络瘀阻失笑丹,黄芪建中脾胃虚(失笑散合丹参饮)胃阴不足一贯芍(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慢性胃炎:肝胃不和脾胃虚,胃阴不足胃络瘀,脾胃湿热三仁汤(胃痛)肝胃不和柴胡疏,脾胃虚弱四君子,胃阴不足益胃汤胃络瘀阻失笑丹(失笑散合丹参饮)消化性溃疡(胃脘痛):肝胃不和脾胃虚,胃阴不足胃络瘀,肝胃湿热化肝左(化肝煎合左归丸)肝胃不和柴胡五,脾胃虚寒黄芪建,胃阴不足一贯芍(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胃络瘀阻活络丹(活络效灵丹合丹参饮)上消化道出血(呕血):肝火犯胃——龙胆泻肝汤胃中积热——泻心汤合十灰散脾不统血——归脾汤气随血脱——独参汤胃癌(胃痛):肝胃不和脾胃虚,胃热伤阴气血虚,瘀毒内阻痰湿阻,痰气交阻海藻汤(海藻玉壶汤)肝胃不和柴胡疏,脾胃虚寒理中四(理中汤合四君子汤)胃热伤阴玉女煎,气血两虚八珍汤瘀毒内阻隔下逐,痰湿阻胃开郁陈(开郁二陈汤)溃疡性结肠炎(泄泻):脾胃虚弱脾肾阳,肝郁脾虚阴血亏,气滞血瘀湿热蕴参苓白术脾胃虚,脾肾阳虚四神丸肝郁脾虚痛泻方,阴血亏虚驻车丸气滞血瘀隔下逐,湿热内蕴白头翁急性胰腺炎:肝郁气滞——柴胡疏肝散合清胰汤(腹痛)肝胆湿热——大柴胡汤热毒内结——黄连解毒汤肝硬化:肝脾血瘀气滞阻,寒湿困脾湿热蕴,脾肾阳虚肝肾阴(鼓胀)肝脾血瘀调营饮,气滞湿阻柴胡胃(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汤)寒湿困脾实脾饮,湿热蕴脾中满茵(中满分消汤合茵陈蒿汤)脾肾阳虚附子苓(附子理中汤合五苓散)水肿肝肾阴虚一贯隔(一贯煎合隔下逐瘀汤)出血肝癌:气滞血瘀——逍遥散合桃红四物汤(肝积)湿热瘀毒——茵陈蒿汤合鳖甲煎丸肝肾阴虚——滋水清肝饮合鳖甲煎丸慢性肾小球肾炎:脾肾气虚脾肾阳,肺肾气虚肝肾阴,气阴两虚参芪黄(水肿)水湿湿热血瘀加湿浊脾肾气虚异功散,脾肾阳虚附子理,肺肾气虚玉屏金(玉屏风散合金匮肾气丸)肝肾阴虚杞菊黄(杞菊地黄丸)水湿五苓加五皮,湿热三任血瘀逐,湿浊可用胃苓汤肾病综合征:风水相博水湿浸,湿热内蕴湿毒淫,肾阳衰微肾阴亏,脾虚湿困实脾饮(水肿)越婢加术风水搏,水湿浸渍五皮胃(五皮饮合胃苓汤)湿热内蕴疏凿饮,湿毒浸淫麻翘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肾阳衰微济生真,肾阴亏虚左归丸,脾虚湿困实脾饮尿路感染:膀胱实热——八正散(淋证)气滞血瘀——丹栀逍遥散脾肾亏虚,湿热屡犯——无比山药丸肾阴不足,湿热留恋——知柏地黄丸慢性肾衰竭:脾肾气虚脾肾阳,气阴两虚阴阳虚,肝肾阴虚杞菊黄(关格/癃闭)湿浊湿热加水气,血瘀再添肝风证肝肾气虚六君子,脾肾阳虚济生肾,气阴两虚参地黄,阴阳两虚金匮肾湿浊——小半夏加茯苓汤湿热——中焦:黄连温胆汤下焦:四妙丸水气——五苓散血瘀——桃红四物汤肝风——天麻钩藤饮缺铁性贫血:脾胃虚弱——香砂六君子汤和当归补血汤血劳心脾两虚——八珍汤脾肾阳虚——八珍汤合无比山药丸虫积证——化虫丸合八珍汤再生障碍性贫血:气血两虚——八珍汤血证热毒壅盛——清瘟败毒饮肾阴虚——左归丸合当归补血汤肾阳亏虚——右归丸合当归补血汤肾阴阳两虚——左归丸、右归丸合当归补血汤肾虚血瘀——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合桃红四物汤急性白血病:热:热毒炽盛——黄连解毒汤合清营汤血证湿热内蕴——葛根芩连汤痰热瘀阻——温胆汤合桃红四物汤阴:气阴两虚——五阴煎阴虚火旺——知柏地黄丸合二至丸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热毒壅盛瘀血阻,气血两虚阴虚热血证热毒壅盛——清营汤合犀角地黄汤瘀血内阻——膈下逐淤汤气血两虚——八珍汤阴虚内热——青蒿鳖甲汤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热妄行——十灰散血证阴虚火旺——玉女煎气不摄血——归脾汤淤血内阻——桃红四物汤。

中内口诀

中内口诀

1、公式记忆尽量将内容归纳为公式:如,表证=肌表证+肺系证,阳虚=气虚+虚寒,阴虚=血虚+虚热。

卫分证=初期+表热,气分证=二期+热盛,营分证=三期+神昏,血分证=晚期+动血+动风。

白喉辨证,风热疫毒证=风热+点状假膜,阴虚燥热=嘶吠+条状假膜,疫毒攻喉=嘶吠+梗阻。

2、浓缩记忆符号把学习内容浓缩为几个字,是一种读书由厚到薄的高层次的学习方法,既加深了对学习内容的深刻理解,又对这些浓缩了的、较生动的记忆符号有兴趣、印象深。

例如,表证辨证中的肌表证的内容用4个字可概括,寒(恶寒恶风)热(发热)痛(头痛,全身酸痛)浮(脉浮)。

我归纳小儿丹痧诊断抓住4大主证为热、舌、疹、脱(高热、杨梅舌、猩红皮疹、脱皮)。

3、对称记忆大脑思维时对事物关联的对称面很关注,记忆效率高。

如营气是来源于水谷精微行走于脉中的具有营养作用之气,卫气是来源于水谷精微行走于脉外的具有保护作用之气。

任脉行走于前正中线、由下向上,督脉行走于后正中线、由下向上。

腧穴定位找到了内关,手的外侧对称点为外关,大陵与阳池对称,曲泽与尺泽,昆仑与太溪对称,照海与申脉,三阴交与悬钟,阴陵泉与阳陵泉,中脘与中极对称等。

4、对比记忆两者之间多数内容相同,记下一方面以及二者之间差异,就可记下另一方面,并且可以互相促进记忆。

例如四君子汤组成为参术(茯)苓草,而理中丸组成为参术(干)姜草,一字之差。

气血关系与气津关系文字结构相同,气能行血(津)、气能摄血(津)、血(津)能载气。

5、歌诀记忆歌诀记忆方法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特别是中医药学习更是如此。

如病脉主病中的弦(脉)主肝胆痰饮痛等,舌苔主病的白苔主表又主寒等,六淫风邪的致病特性:风轻开泄袭阳位,善行变动百病长。

小儿疫毒痢重点为:热惊昏休疫毒痢,毒邪内闭与外脱,黄连解毒(汤)清开灵,参附龙牡来固脱。

6、谐音记忆给相关材料以谐音,可给这材料赋予新意,甚至有趣味,记忆效果特别好,因为学生有好奇心,对此很感兴趣。

例如麻黄汤四味药概括为干妈贵姓(甘草麻黄桂枝杏仁)。

中内(全书)

中内(全书)

1.感冒:凡感受风邪或时行疫毒,导致肺卫失和,以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外感疾病。

2咳嗽:指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发出咳声,或咳吐痰液的一种肺系病证3中风:又名卒中,是由于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所引起的以突然昏仆,不醒人事,半身不遂,口舌 斜,或不经昏仆,仅以半身不遂,口舌 斜,言语不利,偏身麻木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

4黄疸:是指因肝失疏泄,胆汁外溢,或血败不华于色,引发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5鼓胀:是以腹部膨胀如鼓而命名.系因肝脾肾三脏受损,气,血,水淤积腹内,临床以腹部胀大如鼓,皮色仓黄,腹壁脉络暴露为特征,或一胁下或腹部痞块,四肢枯瘦等为表现的病症.6虚劳:又称虚损,虚者,即气血阴阳亏虚,损者,即五脏六腑损害。

本病是由于两脏或多脏劳伤,气血阴阳中两种或多种因素虚损为主要病机,以慢性虚弱性证候为主要表现的病证7眩晕:因清窍失养,临床上以头晕,眼花为主症的一类病证。

8内伤发热:凡由于气血阴阳亏虚,腑脏功能失调导致的发热,称为内伤发热。

一般以低热多见,但有时可以为高热,也有患者自觉发热而体温不高9积聚:指因正气亏虚,腑脏失和,气滞,血瘀,痰浊蕴结于腹,引起腹内结块,或胀或痛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病证。

10痹病:是由于人体正气不足。

卫外不固,感受风,寒,湿,热等外邪,致使经络痹阻,气血运行不畅,引起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疼痛,痠楚,麻木,重着,灼热,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变形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1黄疸:定义——是指因肝失疏泄,胆汁外溢,或血败不华于色,引发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

病因病机1时邪疫毒,熏蒸肝胆2酒食伤脾,化生湿热3积聚内阻,胆汁失泄4化源不足,血不荣色辨证要点:辨阳黄,阴黄,急黄,虚黄;阳黄多由湿热之邪所致,其黄色泽鲜明如橘,伴发热,小便短赤,大便燥结,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阴黄由脾胃虚寒,寒湿内阻,或肝郁血瘀所致,其色虽黄,但色泽晦暗,伴脘腹痞闷,畏寒神疲,气短乏力,舌淡白,苔黄腻,脉濡缓,或舌质紫暗有瘀斑,脉弦涩。

中内选择题

中内选择题

A1题型1.患者腹胀且痛,便秘纳呆,时有如条状物伏于腹部,重按则胀痛更甚,苔腻脉弦滑,应诊断为(C)A.气滞血瘀之积证B.肝气挟痰之聚证C.食滞痰阻之聚证D.肝郁气滞之聚证E.气郁血瘀之积证2.治疗气滞血阻之积证的方剂可选用(A)A.金铃子散合失笑散B.大青龙汤C.加味逍遥散D.五积散3.大肠癌瘀毒内阻证的治疗方剂CA、少腹逐瘀汤B、复元活血汤C、膈下逐瘀汤D、血府逐瘀汤E、桃核承气汤4.关于癌病的病因,说法错误的是DA、饮食失调B、宿有旧疾C、久病伤正D、误治失治E、六淫邪毒5.肺癌瘀阻肺络证的主治方剂AA、血府逐瘀汤B、少腹逐瘀汤C、桃红四物汤D、通窍活血汤E、百合固金汤6.肝癌肝气郁结证的主治方剂BA、茵陈蒿汤B、柴胡疏肝散C、泻白散D、一贯煎E、四逆散7.下列哪一项不是积证的特点?( C )A、积是有形的B、固定不移C、痛无定处D、痛属血分E、为脏病8.下列关于积聚的论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E )A、积聚是腹内结块或痛或胀的病证B、聚病较轻,积病较重C、聚证以气机阻滞为主,积证以瘀血凝滞为主D、聚病易治,积病难治E、聚证与积证是独立的两个病证,不会转化9.积聚与痞满的鉴别要点是(C )A、有无胀痛B、有无刺痛C、腹部能否触及包块D、有无便秘E、是否有压痛10.患者出现腹中气聚,攻窜胀痛,时聚时散,脘胁胀满,苔薄,脉弦,方选( A )A、逍遥散B、四逆散C、柴胡疏肝散D、沉香散E、六磨汤11.患者张某,男性,46岁,有慢性结肠炎病史,时有条状物,聚起在腹部,重按则胀痛更甚,舌苔腻,脉弦滑,方选(B )A、香砂六君子汤B、六磨汤C、四君子汤D、小承气汤E、保和丸12、下列哪项不是聚证的特征EA、结块无形B、包块聚散无常C、痛无定处D、病在气分E、是为脏病13.积证初起,兼有表寒证,症见寒热身痛,苔白腻,脉浮弦大,方选( A )A、五积散B、四逆散C、逍遥散D、藿香正气散E、荆防败毒散14.积聚的病机主要是DA、湿痰内聚,气血瘀滞B、虫阻脉道,血络受阻C、气滞血瘀,水停腹中D、气机阻滞,瘀血内结E、痰湿内阻,瘀血内结15.积聚的病位主要在CA、肺肾B、肝肾C、肝脾D、肝胆E、脾肾A2题型1、夏某,男,38 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内科学笔记肺系病证一感冒内经认识到感冒主要是外感风邪所致明确指出病位属肺分列辛温辛凉两大治法-丹溪心法感冒之名始于仁斋直指方感冒与伤风互称始于明清感冒不呈流行性;时行感冒症状呈流行性,全身症状重,起病急,易化热入里,变生他病,不常见痰热郁肺感冒若失治可转变-肺痈、肺胀风寒证-荆防败毒散风热证-银翘散、葱豉桔梗汤暑湿证-新加香薷饮(藿香正气散和鸡苏散)夏令感冒-身热汗少,头昏,肢体酸重,心烦口粘,苔黄腻,脉濡数气虚感冒-参苏饮,患者久虚,面色晄白,汗出畏寒,动则益甚,平时易感冒,苔薄白,脉细弱-玉屏风散阴虚感冒-加减葳蕤汤身热,微恶风寒,少汗,头晕,心烦口干,干咳痰少,舌红少苔,脉细数二咳嗽将咳嗽分为外感内伤两大类-景岳全书肺体属金,譬如钟然,钟非叩不鸣,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若外击之则鸣,劳欲情志,饮食炙缚之火自内之则亦鸣-医学心悟内伤咳嗽与-肺、肾、肝、脾有关咳嗽的辨证要点-外感与内伤久咳兼便溏用六君子汤-虚者补其母咳嗽初起,用收涩药最易关门留寇肺系病证同肝肺同治立论-泻白散合黛蛤散;五磨饮子;椒目瓜蒌汤;香附旋覆花汤外感风寒袭肺-三拗汤、止嗽散风热犯肺-桑菊饮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温燥咳嗽桑杏汤清宣凉润凉燥咳嗽咳嗽少痰,口干鼻燥,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舌苔薄-杏苏散温润止咳外感咳嗽,用解表药邪未尽去,仍咳嗽咽痒,微有恶寒发热,舌苔薄白-止嗽散内伤痰湿蕴肺-二陈汤、三子养亲汤痰热郁肺-清金化痰汤肝火犯肺-久咳气逆,阵阵发作,痰少质粘,引胸胁疼痛,口燥咽干,舌苔薄黄少津,脉弦数-清肺平肝,顺气降火-加减泻白散和黛蛤散肺阴亏耗-沙参麦冬汤内伤咳嗽久延可演变为-肺胀,喘证三肺痿首见于金匮要略用清燥救肺汤作主方-肺痿肺痿的病因-肺燥津伤;肺气虚冷治疗肺痿首先应辨别虚寒虚热;阴阳治肺燥津伤肺痿-清燥救肺汤,麦门冬汤虚热麦门冬汤清燥救肺汤虚寒甘草干姜汤生姜甘草汤四肺痈首载肺痈之名-金匮要略创苇茎汤清热排脓-备急千金要方认为乘初起时极力攻之-张氏医通主张清热涤痰-杂病源流犀烛以清肺热,救肺气-医门法津提出初起在表宜散风清肺,己有里热宜降火抑阴,成脓宜平肺排脓,脓成正虚宜补肺健脾-外科正宗主症-咳嗽,胸痛,发热,咳吐腥臭浊痰初期-清肺解表-银翘散成痈期-病理热壅血瘀-身热转甚,振寒壮热,汗出烦燥,咳嗽气急,胸满作痛,转侧不利,咳吐浊痰,喉中有腥味,口干咽燥,苔黄腻,脉滑数-清肺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如意解毒散溃脓期-咳吐脓血痰,腥臭异常,胸中烦满而痛,气喘不能卧,身热面赤,烦渴喜饮,舌质红,苔薄腻,脉滑数-排脓解毒-加味桔梗汤-病情顺逆的转化:热势的盛衰;痰血的消长;饮食的增减;胸痛的轻重恢复期沙参清肺汤、桔梗杏仁煎五哮证朱丹溪首创哮喘之名,提出未发以扶正为主,即发以攻邪气为急哮与喘主要鉴别点-哮必兼喘;哮有宿根;频发频止;哮有声响哮病因-宿痰内伏;外邪侵邪;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倦等致痰阻气道,肺气上逆哮证发作的病理关键-痰气相搏,气道被阻哮证发作期的病理关键-外邪侵袭,触动伏痰治冷哮可选用射干麻黄汤和小青龙汤;治寒饮伏肺的咳喘只能用小青龙汤发作期寒哮-因受寒而发作,呼吸急促,喉中哮鸣如水鸡声,咳嗽,胸膈满闷,痰少咯吐不爽,形寒怕冷,渴喜热饮,舌苔白滑,脉浮紧-射干麻黄汤-哮证日久,反复发作,发时喉中痰鸣如鼾,声低,气短不足以息,咳痰清稀,面色苍白,汗出肢冷,舌淡白,脉沉细-寒哮阴盛阳虚-苏子降气汤热哮-气粗息涌,喉中痰鸣如吼,胸高胁胀,咳呛阵作,痰粘色黄咳吐不利,烦闷不安,汗出面赤口渴苔黄腻脉滑数-定喘汤缓解期肺虚证玉屏风散睥虚证六君子汤肾虚证金匮肾气丸、七味都气丸六喘证将喘证分为虚实两类的书-景岳全书喘由外感者治肺,内伤者治肾-类证治裁由肾虚引起的病证是-喘证;泄泻;便秘;眩晕喘证严重者,出现面色,唇舌,指甲青紫,表明病己及心实喘风寒袭肺麻黄汤表寒里热麻杏石甘汤痰热郁肺桑白皮汤痰浊阻肺-喘而胸满闷窒,甚胸盈仰息,咳嗽痰多,粘腻色白,咯吐不利,兼有呕恶,纳呆,舌苔白腻,脉滑-化痰行气-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肝气乘肺肺气郁闭-因情志刺激而发,发时突然,呼吸短促气憋,胸闷胸痛,咽中如窒,失眠心悸,苔薄脉弦-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虚喘-病机肺气虚弱;肺肾阴虚;肾阳衰弱肺虚生脉散合补肺汤肾虚金匮肾气丸、参蛤散上实下虚喘证-咳喘痰多,气急胸闷,动则气喘尤甚,肢冷汗出,小便频数,苔腻脉沉细而滑-苏子降气汤喘脱-病机肺气欲竭,心肾阳衰-喘促持续不解,渐而加剧,张口抬肩,鼻煸气促,不能平卧,面青唇紫,心悸烦燥,肢冷汗出,脉浮大无根-参附汤送服黑锡丹,蛤蚧粉肾阴虚七味都气丸合生脉散喘咳胸满,但坐不得卧,喉中痰鸣,咯痰粘腻难出,苔厚浊,脉滑实-涤痰利窍,降气平喘阳虚饮停上凌心肺-喘促不能平卧,心悸尿少,肢体浮肿,舌质淡胖,脉沉细-真武汤七肺胀内经首载肺胀病名证治汇补强调肺胀的辨证应当首先区分-虚实肺胀后期病变可累及-心,脾,肾肺胀多属本虚标实,主要病因病机-气虚;痰饮;血瘀可致昏迷的病证-肺胀;痫证;厥证肺胀的主要病理因素-主要责之于痰浊水饮与血瘀互为影响,兼见同病肺胀而咳,或左或右不能眠,此痰夹瘀血碍气而病-丹溪心法痰浊壅肺-苏子降气汤;三子养亲汤;六君子汤痰热郁肺-越婢加半夏汤;桑白皮汤痰蒙神窍-喘咳久病,神志恍惚,谵语烦燥不安,咳逆喘促,咯痰不爽,嗜睡抽搐昏迷,舌质暗红,苔腻脉细滑数-涤痰开窍息风-涤痰汤;另服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肺肾气虚-呼吸浅短难续,声低气怯,张口抬肩,倚息不能平卧,咳嗽,咯痰不利,胸闷心悸,舌淡,脉沉细数无力-补肺纳肾,降气平喘-平喘固本汤、补肺汤阳虚水泛-心悸咳喘不能平卧,小便不利,下肢肿甚,舌淡苔白,脉沉细者-真武汤合五苓散喘脱危象,属阳气外脱者-急用参附汤送服蛤蚧粉或黑锡丹补气纳肾,回阳固脱肺胀主症-喘咳上气、胸闷胀满、心慌肺胀危重症状-心慌动悸,面唇紫绀,肢体浮肿,吐血,便血,谵妄,嗜睡昏迷,抽搐,厥脱等八肺痨第一部治肺痨的专书-葛可久-十药神书肺痨危侯-大骨枯槁,大肉陷下,骨髓内消,发焦发耸,音哑气喘,大便溏泄,肢体浮肿治疗原则-治痨杀虫,补虚培元肺痨主要病理以阴虚为主,可导致气阴两虚,甚阴损及阳主症-咳嗽,咯血,潮热,盗汗,身体消瘦肺阴亏损月华丸阴虚火旺百合固金丸合秦艽鳖甲散气阴耗伤-咳嗽无力,气短声怯,痰中偶夹血,色淡红,午后潮热,热势不剧,颧红,舌质红有齿痕,苔薄脉细数-保真汤阴阳两虚补天大造丸九、痰饮治疗饮证的总则-温化病理变化-阳虚阴盛;本虚标实饮证与水肿,同为津液病变,不同在于-局部与全身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的病证-饮证,癃闭,水肿痰饮脾阳虚弱-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饮留胃肠-心下痞满,自利,利后反快,虽利心下续坚满,舌苔黄腻,脉沉弦-甘遂半夏汤已椒苈黄丸悬饮邪犯胸肺-和解宣利-柴枳半夏汤饮停胸胁-十枣汤控涎丹络气不和-香附旋覆花汤阴虚内热-沙参麦冬汤、泻白散支饮寒饮伏肺-咳喘胸闷痰多白沫,甚颜面肢体浮肿,着凉后加重,伴恶寒无汗,苔白滑,脉弦紧-小青龙汤-若体虚表证不著者-苓甘五味姜辛汤-若饮多寒少,喘咳痰盛不得息-葶苈大枣泻肺汤-若饮盛正虚,饮郁化热-木防己汤脾肾阳虚-胸胁支满,心悸气短,头昏目眩,背寒肢冷,足跗浮肿,咯痰清稀,动则喘促,舌胖大苔滑,脉沉滑-苓桂术甘汤;金匮肾气丸;真武汤饮邪上逆,虚中夹实之支饮-久喘胸闷,头目昏眩,脐下悸动吐涏沫,足咐浮肿,舌苔白润,舌胖大脉沉滑-五苓散饮退正虚-金匮肾气丸十自汗盗汗景岳全书-自汗属阳虚;盗汗属阴虚汗证的主要治法-清化湿热;调和营卫;益气固表;滋阴降火自汗病因病机-肺卫不固;营卫不和;邪热郁蒸盗汗病因病机-阴虚火旺肺卫不固-玉屏风散营卫不和-汗出恶风,周身酸楚,时寒时热,舌苔薄白,脉浮缓-桂枝汤-若半身或局部出汗-甘麦大枣汤阴虚火旺-夜寐盗汗,五心烦热,午后潮热,两颧色红,口渴,舌红少苔,脉细数-当归六黄汤-若阴虚为主,火热不甚-麦味地黄丸邪热郁蒸-蒸蒸汗出,汗粘染衣-龙胆泻肝汤-湿热内蕴,热势不盛-四妙丸肺肾阴虚盗汗-八仙长寿丸心脑、气血病证一血证论血证病理“血本阴精,不宜动也,而动则为病。

血主营气,不宜损也,而损则为病。

盖动者多由于火,火盛则逼血妄行;损者多由于气,气伤则血无以存”-景岳全书论治血四法-止血;消瘀;宁血;补血论治吐血三法-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补肝不宜伐肝;宜降气不宜降火吐血过多,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汗出,脉微止血同时应选-独参汤血证属气不摄血者可见-便血、吐血、尿血龙胆泻胆汤可治疗-衄血、不寐、耳鸣、遗精出血证,发病的病因-感受外邪,嗜食辛辣厚味,情志过极,劳倦过度鼻衄邪热犯肺-桑菊饮-清肺泄热,凉血止血胃热炽盛-玉女煎-清胃泄火,凉血止血肝火上炎-龙胆泻肝汤气血亏虚-归脾汤齿衄胃火炽盛-加味清胃散合泻心汤阴虚火旺-滋水清肝饮合茜根散咳血燥热伤肺-桑杏汤肝火犯肺-泻白散合黛蛤散阴虚肺热-百合固金丸吐血胃热壅盛-泻心汤合十灰散肝火犯胃-龙胆泻肝汤气虚血溢-归脾汤便血肠道湿热-地榆散或槐角丸脾胃虚寒-黄土汤尿血下焦热盛-小蓟饮子肾虚火旺-知柏地黄丸脾不统血-归脾汤肾气不固-无比山药丸-兼气虚下陷合补中益气汤紫斑血热妄行-犀角地黄汤阴虚火旺-茜根散气不摄血-归脾汤二、心悸怔忡每因内因引起,全身情况差,病情较重,病性属虚,惊悸则相反心悸自汗,神倦嗜卧,心胸憋闷疼痛,形寒肢冷,面色苍白,舌淡,脉细弱-拯阳理劳汤心悸可见于心脾两虚证;心肺气虚证;心肝血虚证;心肾阳虚证心虚胆怯-安神定志丸加琥珀、磁石、朱砂-若痰热内扰,胃失和降,心神不安者-心悸而烦,善惊梦多,食少泛恶,苔黄腻,脉滑数-黄连温胆汤心血不足-心悸头晕乏力,面色无华,神疲倦怠,舌淡红,脉细弱-归脾汤-若气虚血少,血不养心,心动悸脉结代-炙甘草汤-热病后期,损及心阴而致心悸-生脉散阴虚火旺-天王补心丹、朱砂安神丸-如阴虚火旺,相火妄动,兼五心烦热,梦遗腰酸-知柏地黄丸心阳不振-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如病情严重,汗出肢冷,面青唇紫,喘不得卧-上方重用人参附子加服黑锡丹水饮凌心-心悸眩晕,胸脘痞满,恶心吐涏,形寒肢冷,小便短少,舌苔白滑,脉弦滑者-苓桂术甘汤-如肾阳虚不能利水,水气凌心者-真武汤心血瘀阻-桃仁红花煎三、胸痹胸痹祛邪治标常以芳香温通,通阳散寒,活血化瘀,宣痹涤痰麻杏石甘汤-感冒表寒里热;肺痹初起喘较甚;饮证风热犯肺;饮证属于饮犯胸肺,症见热盛有汗喘咳金匮要略治疗胸痹治法宣痹通阳最早提出用大剂红花,桃仁,降香及失笑散治疗死血心痛-王肯堂-证治准绳心血瘀阻-血府逐瘀汤-若血瘀轻-丹参饮-伴心悸者-桃仁红花煎痰浊壅塞-瓜萎薤白半夏汤阴寒凝滞-瓜蒌薤白白酒汤-若阴寒极盛-乌头赤石脂丸和苏合香丸-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持续剧痛,身寒肢冷,脉沉紧心肾阴虚-左归饮气阴两虚-生脉散合人参养营汤-若脉结代,为气虚血少,血不养心-炙甘草汤-胸恶隐痛,时作时休,心悸气短,倦怠懒言,面色少华,头晕目眩,遇劳加重,舌淡胖有齿印,脉结代阳气虚衰-参附汤合右归饮-胸闷气短,心悸汗出,畏寒肢冷,舌淡白或紫暗,脉沉细或沉微欲绝-若肾阳虚衰,不能制水,水气凌心,症见心悸喘促,不能平卧,小便短少,肢体浮肿-真武汤四、不寐不寐总是与心、脾、肾及阴血不足有关,其病理变化,总属阳盛阴衰,阴阳失交归脾汤可治疗不寐,眩晕,内伤发热不寐形成的原因-阴虚火旺,肝阳扰动;思虑太过,劳伤心脾;阳不交阴,心肾不交实证肝郁化火-龙胆泻肝汤痰热内扰-温胆汤-若痰热重而大便不通-礞石滚痰丸虚证阴虚火旺-黄连阿胶汤、朱砂安神丸心脾两虚-归脾汤亦可用养心汤心胆气虚-安神定志丸-若血虚阳浮,虚烦不寐-酸枣仁汤-虚烦不寐,咽干口燥,舌红,脉弦细病后气血不足,虚烦不寐-归脾汤血虚肝热而不寐-琥珀多寐丸心肾不交,虚阳上扰不寐-交泰丸五、厥证厥证的病机气机逆乱,升降乖异,气血运行失常素问厥论有关厥证记载一种是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一种是肢体手足逆冷伤寒论厥证主要以手足逆冷为主气厥实证-顺气开郁安神定志-五磨饮子-平时常服逍遥散防止复发虚证-补气回阳-四味回阳饮-平时可常服香砂六君子汤;并可加入甘麦大枣汤血厥实证-活血顺气-通瘀煎虚证-急用独参汤,再用人参养荣汤痰厥-行气豁痰-导痰汤食厥-先盐汤探吐,再神术散合保和丸六、郁证实证肝气郁结-柴胡疏肝散可常服越鞠丸气郁化火-丹栀逍遥散合左金丸气滞痰郁-半夏厚朴汤-化痰利气解郁-气滞痰郁挟热-黄连温胆汤-咽中有物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伴呕恶,胁痛,口苦,苔黄腻等热象虚证忧郁伤神-甘麦大枣汤心脾两虚-归脾汤阴虚火旺-滋水清肝饮七、癫狂癫狂在初发病时宜清热涤痰,疏肝理气,安神定志癫狂的病因病机主要是阴阳失调,七情内伤,痰气上扰,气血瘀滞癫痰气郁结-顺气导痰汤-理气解郁,化痰开窍-精神抑郁,心悸失眠,不思饮食,表情淡漠,独语,苔腻脉弦滑-甚者控涎丹心脾两虚-养心汤亦可用甘麦大枣汤狂痰火上扰-发病急,头痛,两目怒视,面红耳赤,突然狂乱无知,不避亲疏,不食不饮,舌绛苔腻-生铁落饮-如痰火壅盛-同时用礞石滚痰丸,再用安宫牛黄丸-脉弦实、肝胆火盛-当归龙荟丸-如属阳明热盛-加减承气汤甚者龙虎丸-如神志较清,痰热未尽-温胆汤合朱砂安神丸火盛伤阴-二阴煎治疗痰热上扰狂证的方法镇心涤痰,安神定志,泻肝清心癫狂二证因瘀血内阻引起者-血府逐瘀汤或癫狂梦醒汤八、痫证发病的基本病理-风痰阳浊,蒙闭心窍主要病位-肝脾肾发作时治标之法-平肝息风,通络镇痉,宁心安神,清肝泻火未发作时-健脾化痰,补益肝肾,养心安神风痰闭阻-定痫丸-涤痰息风,开窍定痫痰火内盛-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清肝泻火,化痰开窍-若痰火壅实,大便秘结-竹沥达痰丸心肾亏虚-大补元煎、六君子汤-偏肾虚-河车大造丸-若日久不愈见神志恍惚,恐惧,抑郁,焦虑-甘麦大枣汤九、眩晕眩晕的发生与肝、肾、脾有关眩晕病机-风、火、痰、虚素问-诸风掉眩,皆属于肝风火相搏,风动火升-刘河间无痰不作眩-丹溪心法无虚不作眩-景岳全书肝阳上亢-天麻钩藤饮-如便秘-当归龙荟丸-眩晕耳鸣,头痛且胀,急躁易怒,目赤口苦,便干溲赤,苔黄燥,脉弦数-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大定风珠-平肝潜阳,滋养肝肾气血亏虚-归脾汤-如中气不足,清阳不升,时时眩晕者-补中益气汤肾精不足-阴虚-左归丸-阳虚-右归丸痰浊中阻-半夏天麻白术汤-若痰阻气机,郁而化火-温胆汤十中风分为中络中经中腑中脏-金匮要略主张湿痰生热-朱丹溪提出真中、类中-王履倡导非风之说,提出内伤积损-张景岳分闭证、脱证-李中梓有精血衰耗,水不涵木……肝阳偏亢,内风时起之说-叶天士专以气虚立论,专立补阳还五汤治偏瘫-王清任肝阳化风,气血并逆,直冲犯脑-张伯龙,张山雷,张寿甫唐以前以外风学说为主,唐以后以内风学说为主临证医案指南-中风,阳气之变动辨别中风闭证脱证-口开与口噤;手撒与握固;便遗与便闭;肢软与肢强可出现昏迷的病证-中风;厥证;痉证;痫证可用天麻钩藤饮-中风,头痛,眩晕与中风关系密切的脏腑-心、肝、肾中经络络脉空虚风邪入中-大秦艽汤肝肾阴虚风阳上扰-头晕头痛耳鸣目眩,少寐多梦,突然口舌 斜,舌强语謇,半身不遂,舌红脉弦细数-镇肝熄风汤中脏腑闭证阳闭-先灌服局方至宝丹、安宫牛黄丸,并用羚羊角汤阴闭-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眼 斜,牙关紧闭,肢体强劲不温,面白唇暗,喉中痰声,静卧不烦,苔白腻,脉沉滑-豁痰息风,辛温开窍-急用苏合香丸,并用涤痰汤脱证-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目合口张,手撒肢冷,肢体软瘫,汗多,二便自遗,脉微欲绝-参附汤合生脉散后遗症半身不遂气虚血滞脉络瘀阻-中风偏枯不用,肢软乏力,面色蒌黄,肢体麻木,舌淡紫有瘀斑,苔白脉细涩或虚弱-补阳还五汤肝阳上亢脉络瘀阻-镇肝熄风汤天麻钩藤饮语言不利风痰阻络舌强语謇-解语丹肾虚精亏音暗失语心悸-地黄饮子口眼 斜牵正散十一痉证痉证的主要病机阴虚血少津亏;筋脉不得濡养;阳动而阴不濡痉证的临床表现角弓反张,项背强急,四肢抽搐表证过汗,风病误下,疮家误汗……皆可治痉-金匮要略痉证的主要病机是筋脉失养,痹证的主要病机是经络闭阻邪壅经络-羌活胜湿汤-寒邪较甚属刚痉-葛根汤-解肌发汗,和营止痉-颈背强直,口噤不语,时作抽搐,伴表寒证-风邪偏甚属柔痉-瓜蒌桂枝汤-若湿热入络而身热,筋脉拘急-三仁汤热甚发痉-增液承气汤-若热盛伤津,无腑实之证-白虎加人参汤阴血亏虚-四物汤合大定风珠-产后大出血,血止后头目昏眩,面色无华,四肢抽搐,项背强急,舌淡红,脉弦细十二瘿病提出瘿病的主要病理是气、痰、瘀壅结,治法有行散气血,行痰顺气,活血散坚-外科正宗气郁痰阻-四海舒郁丸-颈前正中肿大,发胀,质软不痛,常太息,胸闷,胁痛,苔薄白脉弦痰结血瘀-海藻玉壶汤-理气活血化痰消瘿肝火旺盛-栀子清肝汤合藻药散心肝阴虚-天王补心丹脾胃肠病证一、胃痛由胃阴不足所引起的病证-呕吐,胃痛,呃逆可用柴胡疏肝散治疗的病证胃痛,郁证,腹痛,耳鸣耳聋胃痛日久不愈,瘀血凝滞的原因气机郁滞,脾胃虚寒,病邪久客,阴虚胃热寒邪客胃-良附丸,如兼风寒表证合香苏散-寒热错杂胃痛-甘草泻心汤胃脘疼痛痞硬,干噫食臭,肠鸣下利,舌苔黄白相兼,脉弦数-辛开苦降,和胃消痞饮食停滞-保和丸肝气犯胃-柴胡疏肝散,沉香降气散肝胃郁热-化肝煎,加左金丸瘀血停滞-实证失笑散合丹参饮-虚证调营敛肝饮-如脾胃虚寒,脾不统血-黄土汤胃阴亏虚-一贯煎脾胃虚寒-黄芪温中汤二、噎膈指出噎嗝的基本病理为食管窄隘使然-叶天士-古今医案按徐灵胎在评临证指南医案时认为噎嗝之证,必有瘀血,顽痰,逆气,阻隔胃气噎嗝的病理变化-痰气交阻,精血不足,痰瘀互结,脾肾阳虚反胃证-患胃病多年,食后腹胀朝食暮吐,吐出宿谷不化,觉舒适,神疲乏力,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细缓无力-丁香透膈散-温中健脾,降气和胃痰气交阻-启膈散津亏热结-五汁安中饮瘀血内阻-通幽汤气虚阳微-温脾用补气运脾汤,温肾用右归丸三、呕吐由胃失和降的病证-呕吐,膈逆霍香正气散-外邪犯胃导致的呕吐;感受寒湿导致泄泻;寒霍乱之轻证实证外邪犯胃-藿香正气散饮食停滞-保和丸-若积滞较多,腹满便秘-合用小承气汤-若由胃中积热上冲,食己即吐,口臭而渴,苔黄脉数-竹茹汤痰饮内阻-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若痰郁化热,壅阻于胃,胃失和降-温胆汤肝气犯胃-半夏厚朴汤合左金丸虚证脾胃虚寒-理中丸胃阴不足-麦门冬汤四、呃逆呃逆与肺胃有关实证胃中寒冷-丁香散胃火上逆-竹叶石膏汤-如大便秘结,脘腹痞满-合用小承气汤气机郁滞-五磨饮子-若气逆痰阻-合用旋覆代赭汤、二陈汤虚证脾胃阳虚-理中汤胃阴不足-益胃汤-呃声急促不连续-如胃气大虚,不思饮食-合用橘皮竹茹汤五、泄泻导致泄泻的基本病理脾虚湿盛感受外邪寒湿-藿香正气散湿热-葛根黄芩黄连汤-清热利湿-泻下急迫或不爽,色黄褐而臭,肛门灼热,烦热口渴等无里急后重食滞胃肠-保和丸-若食滞较重化热,脘腹胀满,泻而不爽-枳实导滞丸肝气乘脾-痛泻要方脾胃虚弱-参苓白术散-脾阳虚衰,阴寒内盛,腹中冷痛,手足不温-附子理中丸-若久泻不止,中气下陷-补中益气汤肾阳虚衰-四神丸-年老体衰,久泻不止,中气下陷-合桃花汤-慢性泄泻,虚中夹实,腹胀或痛,纳减不适,而有血瘀者-桂枝汤六、痢疾将痢疾称为滞下-千金要方痢疾的治疗原则-初痢宜通,久痢宜涩,不离行气和血湿热痢-芍药汤加银花-清热燥湿,凉血行血,调气导滞-痢疾初起见表证-活人解毒散-表邪未解里证己热-葛根苓连汤-表证己减,痢尤未止-香连丸-本病多夹食滞,湿偏重-木香槟榔丸热偏重-枳实导滞丸疫毒痢-白头翁汤-清热凉血解毒-发病急,痢下鲜紫脓血,腹痛剧烈,里急后重,壮热口渴,头痛烦躁,甚则神昏痉厥寒湿痢-胃苓汤虚寒痢-桃花汤、真人养脏汤,若疗效不显,用附子理中丸-若痢久脾虚气陷,脱肛-补中益气汤-久痢顽固不愈,寒热错杂-乌梅丸病下利时发时止,日久不愈,饮食减少,口干而苦,脘腹不舒,临厕腹痛里急,大便夹有粘液及少许脓血,舌淡苔黄腻脉细滑-脾阳虚极,肠中寒积不化,遇寒则发,下痢白冻,倦怠少食,舌淡苔白脉沉-千金方之温脾汤阴虚痢-驻车丸-养阴清肠-痢下赤白脓血,虚坐努责,脐腹灼痛,饮食减少,口烦口干,舌质红绛少苔,脉细数休息痢-下痢时发时止日久不愈,发时便下脓血里急后重,腹部疼痛,饮食减少,倦怠怯冷,苔腻脉虚数-连理汤-温中清肠,调气化滞噤口痢-玉枢丹七、霍乱寒霍乱-轻证藿香正气散合纯阳正气丸;重证附子理中丸-如阴津枯竭,阴阳离决-反佐从治法-通脉四逆汤加猪胆汁汤热霍乱-燃照汤或蚕矢汤-热遏于内,热深厥深,真寒假热-竹叶石膏汤干霍乱-玉枢丹-腹中绞痛,欲吐不得吐欲泻不得泻,烦燥闷乱,四肢厥冷,头面汗出,苔白腻,脉沉浮八、腹痛腹痛的辨证要点-在气在血在脏在腑,属寒属热属虚属实-下焦受寒,厥阴之气失于疏泄,少腹拘急冷痛-暖肝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