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外科护理常规新终版
-心脏外科手术后护理常规
心脏外科手术后护理常规心脏手术后,病人的特殊监护十分重要,术后,一般病人由手术室送至ICU,在手术前应充分了解病人的一般情况,做好术前指导。
手术过程中,应备好床单位:铺麻醉床、呼吸机、多功能心电监护、动脉测压换能器及加压输液装置的准备。
1.【护理评估】1.1、术中情况:手术中情况,麻醉方式、术中转流,阻断循环时间及手术过程中各系统器官功能的状况。
1.2、术后病情:1.2.1 全麻是否清醒,清醒后躁动的原因,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1.2.2、心脏、呼吸功能临测:术后心功能状况及心电监护指标的变化;有无缺氧表现,气管插管位置,呼吸状态双肺呼吸音情况,若使用呼吸机,呼吸机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各项参数是否适宜。
1.2.3微循环情况:皮肤色泽,温度,湿度。
1.2.4伤口与各种引流情况:尿量,各引流管引流液的颜色,性状与量;伤口敷料是否有渗血,渗液等。
1.3心理状况与认知程度,病人及家属能否适应监护室的环境,心理状况如何,对心脏手术后健康教育内容和出院后康复知识的掌握程度。
1.4辅助检查:心电图、X 光胸片、血气分析及各种生化检查等2.【护理问题】2.1、低效性的呼吸型态2.2、心输出量减少2.3、体温过高2.4、知识缺乏2.5、潜在并发症:组织灌流量的改变、心包填塞、感染。
3.【护理措施】3.1、按ICU —般护理常规3.2、病人回病房后,先将呼吸机连接在气管插管上,再连接血氧饱和度,有创血压、无创血压、心电监护;3.3、了解术式及术中情况,接好各种引流管及输液管道,保持其通畅;3.4、手术中应用体外循环患者,术后复温过程中,如体温回升缓慢,应适当保暖直至体温升至36'C,为预防反应性高热,体温回升37.5'C时,头部应置冰枕;3.5、术后常规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密切观察呼吸机运转情况和各参数变化,定期进行血气分析,以了解氧合情况,对于术前心肺功能不良者,应适当延长呼吸及应用时间。
(按照机械通气护理常规)3.6、拔除气管插管后立即行雾化吸入、口腔护理,鼓励病人做有效咳嗽、咳痰,保持呼吸道通畅;3.7、术后持续进行血压(有创血压和无创血压)监测及心率、心电图的检测,及时发现心律失常,同时每小时测中心静脉压一次,以了解而容量及心功能情况;3.8、根据血压,心率调节血管活性药物(如升压药、扩管药)的速度,使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内;3.9、观察口唇及甲床的颜色,颈静脉怒张,肢体温度,末梢循环情况;3.10、术后应立即摄胸部X线片,了解心脏大小、形态与肺部情况,同时可了解中心静脉通道与气管插管、胸部引流管的位置。
心胸外科疾病护理常规
心胸外科手术前、后护理常规(一)术前护理1、按外科一般住院病人护理常规护理。
2、心脏病按心功能情况分级护理。
3、术前一天,需准备水封瓶,做青霉素过敏皮试,阳性者做好记录井及时报告医师。
4、术前一天,注意大便情况,送手术室前排清大便,一般病人术前—天中午12时,常规口服轻泻药果导2片,小儿酌情减量,如手术日早上仍未解大便,可用开塞露或甘油条助排便,必要时用生理盐水灌肠。
5、术前一天测量体温4次,如体温超过37.3℃,应报告医生。
6、术前做好病人心理护理,注意病人情绪,给予耐心的安慰解释,术前一晚观察睡眠情况,必要时按医嘱用药。
7、术后病床和用物准备,除按一般外科术后准备外,还要准备氧气、吸氧管、血压计、听诊器、弯盘、约束带、吸痰器、、吸痰管、静脉切开、气管切开用具、开口器、舌钳、喉头通气导管等抢救用物。
(二)术后护理1、按外科一般术后和麻醉后护理常规护理。
2、详细了解手术过程情况,包括病情、输液、输血量、尿量、胸腔引流液量和胸腔引流瓶底水量标记。
3、立即测血压、脉搏、呼吸,观察周围循环情况、神志及瞳孔大小等。
4、吸氧至病人麻醉清醒无缺氧情况时止。
5、麻醉清醒后无休克者,采用半卧位。
6、病人回病房后立即测量体温,高热者迅速采取降温措施,心搏超过120次/分时,且有发热者,应积极采取降温治疗,避免高热而增加心脏负担。
体温低于正常者,给予保温复温,必要时报告医生处理。
7、注意保持胸腔引流管通畅,定时挤压引流管,防止引流管阻塞,观察引流液颜色和量。
每小时引流量超过100毫升,连续4—6小时或突然流出100毫升以上,提示有活动性出血的可能,应立即报告医生,做好配血和手术止血准备。
8、避免因疼痛而影响病人正常呼吸,应及时使用止痛剂。
9、气管内麻醉后排痰困难者,蒸气吸入每日2—3次。
10、胸腔引流管拔除后,一般无特殊禁忌者,应鼓励患者离床活动,并适当作患侧肩、肘关节活动。
11、胸外科手术病人,除消化道手术外,术后6小时如无恶心呕吐、腹胀等胃肠道情况,可喝水,术后第一天给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亦可随病人喜爱选择饮食。
心脏外科手术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心脏外科手术病人一般护理常规【观察要点】1、密切观察心率、血压、脉搏的强弱、节律与频率、体温,观察心电示波,了解心律变化。
2、注意皮肤颜色、温度、干湿度以及桡动脉、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警惕低心排征象的发生。
3、观察呼吸频率、胸廓起伏、呼吸音以及血气变化并随时调整呼吸机参数。
4、观察患者意识、精神状态、瞳孔变化以及肢体活动情况。
5、观察每小时尿量并累计记录尿量,注意尿液的颜色、性状。
记录每小时静脉输液量并累计。
6、观察心包、纵隔引流管或胸腔闭式引流管引流液的性状、颜色及量。
7、观察术后电解质及出入量情况。
【护理措施】1、ICU术后患者应安排专人护理,于病情稳定后按医嘱转回病区。
密切观察并注意病情变化。
2、监测体温:持续监测肛温,体温回升慢,需加盖被保暖或用热水袋、电热毯复温。
复温过快时,产生高热,应用物理降温,如头置冰枕、大动脉冰敷、酒精檫浴等。
3、气管插管及辅助通气者,头颈应保持平直位,注意防止气管插管折曲而影响通气,按气管插管护理常规护理,注意呼吸频率、胸廓起伏、呼吸音以及血气变化并随时调整呼吸机参数。
4、保持各输液管、测压管、尿管及引流管通畅,严密观察胸腔引流液的性质及液量以及切口有无渗血现象。
5、准确的记录单位时间内或交接班时的出入量,并按急缓顺序执行各项术后医嘱,注意保持好血容量,并防止单位时间内补充过量,导致诱发或加重心功能不全。
6、认真做好各项基础护理,预防发生并发症。
7、按医嘱给抗生素、镇静或止痛药。
8、病人清醒、有自主呼吸、病情稳定,拔除气管插管后,可取半卧位,应及时实施胸部体疗,依照病情,鼓励患者在床上活动并咳嗽,有利预防肺不张等并发症。
9、一般全身麻醉病人拔除气管插管后,4-6小时就可以饮水,由少至多,也可进半流质,术后饮食无特殊禁忌,但要食用易消化营养丰富食物,食物要干净,避免食后腹泻,水分要控制,口渴可适量食用水果如梨、橘子、香蕉、西瓜等。
手术后鼓励早期活动,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不增加心脏负担为准,两三天后可下床活动。
心脏外科疾病手术一般护理常规
心脏外科疾病手术一般护理常规1、术前护理(1)重度心力衰竭、夹层动脉瘤、心脏黏液瘤患者术前绝对卧床休息。
心慌、气短或呼吸困难者协助取半坐位并吸氧。
(2)给予高蛋白、高能量、含丰富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心衰、水肿患者予以低盐饮食。
(3)作好术前准备和指导。
A、术前戒烟、戒酒2 周以上。
B、冠脉搭桥患者术前一周停用抗凝药;服洋地黄类药物者心率低于60 次/分钟时停药。
C、指导患者练习深呼吸、有效咳嗽、排痰等,体验拍背的感受。
D、指导患者术前禁食、沐浴、更衣。
E、测量身高及体重;备好胸片、胸腔引流瓶及术中用药。
F、清洁口腔,取下活动义齿及首饰,遵医嘱给术前用药。
2、术后护理(1)行体外循环的患者术后按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护理常规。
(2)全麻术后患者未清理前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
麻醉醒后,可采取高半坐卧位,有利呼吸和引流。
(3)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鼓励术后早期活动,逐渐增加活动量。
麻醉清醒后,鼓励患者床上活动,如深呼吸、四肢主动活动及间歇翻身等。
手术后第2~3 天开始,尝试下床活动。
先坐床沿片刻,作深呼吸和咳嗽;再床旁站立,并稍走动或椅子上略坐片刻,再逐渐增加活动量。
(4)患者术后全身麻醉清醒及恶心、呕吐消失后,可逐步进食。
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
鼓励患者咳嗽、排痰,给予翻身、拍背。
呼吸机辅助呼吸者,按需吸痰。
(5)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神志、尿量、中心静脉压、氧饱和度、引流量、皮肤温度及湿度的变化。
(6)遵医嘱予以补液、输血、抗感染等治疗,严格掌握输液、输血的速度。
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微量泵输入,并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7)注意手术切口敷料清洁、干燥,观察有无渗血、渗液,预防切口感染。
一般胸部切口7~9 天拆除缝线。
(8)保持各引流管通畅,注意引流液的性质和量。
留置胸腔闭式引流装置者按其护理常规。
禁食及留置胃管患者做好口腔护理;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做好会阴部护理。
(9)保持急救物品、药品处于备用状态。
心脏手术后护理常规
心脏手术后护理常规1.监测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频率、血压、体温等指标的监测,以及监测心脏电活动,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呼吸道管理:患者需要保持通畅的呼吸道,护理人员应观察患者呼吸频率和氧饱和度,及时辅助呼吸或吸痰。
3.疼痛管理:心脏手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护理人员需要定期评估疼痛程度,根据需要给予镇痛药物。
4.导尿管理:术后患者可能需要导尿,保持导尿管通畅,注意观察尿液量和颜色,并及时更换导尿袋。
5.液体管理:根据患者的体液平衡情况,及时调整和监测输液速度和种类,预防心脏负荷过重和呼吸困难。
6.睡眠和休息:心脏手术后患者需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护理人员应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睡眠环境,保持安静。
7.抗凝治疗:一些心脏手术后患者需要抗凝治疗,护理人员需要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定期检查血常规和凝血功能。
8.洗澡和换衣:术后患者通常需要在医护人员的协助下进行洗澡和换衣,保持清洁和舒适。
9.伤口护理:及时观察伤口情况,防止感染,定期更换敷料,并根据医嘱进行伤口护理。
10.活动和体位:术后患者需要适度的活动和体位调整,防止血栓形成和肌肉萎缩。
11.饮食管理:根据患者的食欲和营养需求,提供适宜的饮食,注意避免过度饮食和饮食性状不良导致消化不良。
12.心理支持:心脏手术是一项重大的手术,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护理人员应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帮助患者调整情绪。
13.康复指导:术后患者需要逐渐恢复体力和心肺功能,护理人员可以提供康复指导,帮助患者逐步增加活动量并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总之,心脏手术后护理常规措施的目标是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及时调整护理措施,并与医生协作,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心外科护理常规
第一节心脏瓣膜手术围手术期护理【护理措施】(一)术前护理1.提供低盐、低脂肪、高蛋白饮食,少食多餐。
2.适量活动,充足睡眠。
3.鼓励多进食蔬菜、水果,便秘者可遵医嘱口服缓泻剂。
4.有呼吸困难时,给予吸氧,以供应脑部与心脏充足的氧气,预防组织缺氧。
5.争取服用利尿剂和洋地黄,观察用药后的反应;术前3日停用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类药,以预防术后心脏传导阻滞。
6.呼吸功能锻炼练习深呼吸及有效咳嗽,预防术后肺不张。
(二)术后护理1.术后心电监测3-4日,观察心律的变化,是否出现术后常见的心律不齐,如传导阻滞、心房纤颤、心室率过速等。
2.观察呼吸的频率和幅度。
X线片、双肺呼吸音、痰的颜色和量。
3.拔出气管内插管后,观察是否有呼吸窘迫的征象。
4.定时监测血钾,防止低血钾的发生。
5.应用抗凝药物,定时监测凝血功能,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倾向,做好用药指导。
【健康指导】1.指导正确服药。
告知瓣膜置换术后的患者需长时间的服用强心、利尿、补钾、抗凝药物。
2.教会患者掌握所服药物的副作用,学会自我观察,如有不适,及时与医师联系。
3.每天记录尿量,使每日尿量保持在1000ml以上,尿少时遵医嘱口服利尿药。
4.每月复查血钾、凝血功能测定,根据检验结果,遵医嘱调整药物。
5.指导患者做好口腔清洁卫生。
第二节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手术期护理【护理措施】(一)术前护理1.限制活动,卧床休息,松开衣领及束缚的衣服,协助患者床上使用便器。
2.心理护理做好患者术前宣教,使患者情绪稳定,有效控制心绞痛的发作。
3.冠心病的Ⅱ级预防,糖尿病的控制及治疗,以及血糖水平的监测与控制。
4.观察患者所用药物的效果、副作用及不良反应。
5.积极控制感染,避免上呼吸道感染。
术前呼吸功能锻炼。
6.备皮范围包括胸前、双腋下、双腿及会阴。
(二)术后护理1.做好全麻术后护理及低温体外循环护理。
2.持续心电监测及有创血压监测,观察血流动力学变化;遵医嘱应用适量的血管扩张剂和降压药。
心脏外科手术后护理常规
心脏外科手术后护理常规
手术前准备:
- 确保手术室和设备的清洁与消毒。
- 准备好所需的药品和器械,并进行核对。
- 配备充足的输血和抢救设备。
术后护理步骤:
1. 观察与监测:
- 监测病人的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和体温,记录相关数据。
- 定期观察术后切口,检查有无渗血、红肿、感染等异常情况。
- 监测尿量,及时发现可能的尿潴留或肾功能损害。
2. 伤口护理:
- 定期更换伤口敷料,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 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及时处理伤口感染或排除其他并发症。
3. 呼吸道管理:
- 维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痰液和分泌物。
- 鼓励病人进行深呼吸、咳嗽和活动,预防肺部感染和淤积。
4. 疼痛管理:
- 根据病人疼痛程度,合理使用镇痛药物,如吗啡或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 定期评估疼痛缓解效果,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5. 液体管理:
- 根据病人的液体平衡情况,调整输入和输出液体量。
- 监测离子、电解质和血红蛋白水平,及时纠正不平衡状态。
6. 营养支持:
- 提供易消化、高营养的饮食,满足病人的能量和营养需求。
- 考虑使用补充剂或肠外营养,如静脉注射营养液。
7. 动态评估和教育:
- 定期评估病人的身体状况和康复进程。
- 为病人和家属提供手术后的护理指导,包括饮食、活动和药物管理等方面。
标准化护理措施和个体化护理结合,可以有效降低手术后的感染和并发症风险,提高患者的康复质量和安全性。
注意:该文档仅提供常规护理建议,具体护理措施应根据医生的指示和病人个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执行。
心脏手术后护理常规
心脏手术后护理常规
心脏手术是一种重要的医疗手段,手术后的护理工作至关重要。
以下是心脏手术后护理的常规事项:
1. 确保患者的休息:心脏手术后,患者需要充分休息以促进恢复。
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限制患者的体力活动,避免过度
劳累。
2. 监测生命体征: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和体温。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3. 密切观察伤口:心脏手术后的伤口需要及时处理和观察。
保
持伤口干燥、清洁,进行规范的换药和消毒。
4. 控制液体摄入和排出:根据医嘱,监控患者的液体摄入和排
出情况。
确保患者的液体平衡,预防水肿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5. 注重营养饮食:提供患者均衡营养的饮食,根据医嘱调整饮
食的种类和量。
注意避免高盐、高脂肪和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6. 防止血栓形成:采取预防措施,如早期行动、按摩、药物治疗等,预防血栓的形成和肺栓塞的发生。
7. 提供情绪支持:心脏手术是患者和家属心理和情绪上的一次重大挑战。
护理人员应提供情绪支持,帮助患者积极面对手术后的恢复过程。
这些是心脏手术后护理的常规事项,根据具体病情和医嘱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护理人员应严格遵守医嘱,并与医生密切合作,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心脏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心脏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术前护理
(1)入院后嘱患者绝对戒烟、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加强饮食指导,鼓励患者多食高蛋白、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丰富的食物,少食多餐,以清淡为主,保持大便通畅。
适量
增加营养,增强自身抵抗力。
(3)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及受凉后诱发的心绞痛、心衰,适当限制活动。
(4)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避免因情绪激动而增加机耗氧量,限制探视人员。
(5)做好术前准备和心理护理。
术后护理
(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末梢温度、湿度的变化。
(2)保持静脉输液通畅,控制液体滴数,向家属讲明微量泵注意事项,特殊药物的作用及反应,防止液体外渗。
(3)加强肺部护理,1~2小时拍背一次,鼓励患者咳嗽、咳痰,预防肺部并发症。
(4)密切观察心包、胸腔引流量积颜色,保持引流管通畅,定时挤压管道,24小时记录引流量,常采取坐起或半卧位,利于
引流。
(5)鼓励患者早期进半流质、已消化的饮食,肠功能恢复后,多食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矿物质含量丰富的食物,少量
多餐。
增强营养,提高免疫力。
(6)注意大小便的颜色及量,大便最少3天一次,必要时给开塞露或灌肠,如颜色为黑色,或柏油色应及时送检,成人尿量
保持在1500~2000ml左右,肥胖者应每天测体重衡量出入量。
(7)保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止心律紊乱。
(8)指导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做肢体运动。
心脏外科术后护理常规
心脏术后护理要点
心脏术后护理要点
呼吸系统的管理
心脏术后护理要点
呼吸系统的管理
心脏术后护理要点
心脏术后护理要点
心脏术后护理要点
心脏术后常规观察和处理
神志 体温 心率\脉搏、血压 呼吸 尿液、肢端情况 引流 胸部查体 电解质、血气分析 镇静、镇痛
心脏术后常规观察和护理
神志
●清醒——对语言反应灵敏 ●嗜睡——语言可唤醒,反应迟钝 ●昏睡——强刺激(如压眶)可唤醒,停止 刺激立即入睡;生理反射存在 ●浅昏迷——无自主运动,对疼痛刺激仅出 现痛苦表情或退缩等防御反应;生理反射存 在 ●深昏迷——强刺激无反应;生理反射消失 ——需记录瞳孔及光反射情况 ●其他异常情况
1
根据实际情况不定时
记录小便量及色泽、 性状等
3
小便量低于 2ml/kg.hour,通知
医生
尿液
2
01
心脏术后常规观察和处理
02
引流
03
根据实际情况不定时记录引 流量及色泽、
性状等
引流量高于100ml/hour, 通知医生
术后2小时引流瓶及引流管 (用于排气
者除外)无血性液出现,通 知医生
心脏术后常规观察和处理
电解 质
◆ 先心病:回ICU后半小时检查;K+理想水 平为3.5~5.0mmol/L;K+3.5者根据具体 情况补充,补后2-3小时复查 ◆ 换瓣术:回ICU后半小时检查;K+理想水 平为4.0~5.0mmol/L;K+<3.0者根据具 体情况补充,补后1小时复查;5.1~6.0者 给予利尿处理,1小时后复查;>6.0者给予 利尿、胰岛素、钙剂等处理,0.5小时后复 查;K+正常后每4~6小时复查一次,直至 术后36小时。
心外科护理常规新终版
心脏外科护理常规第一节一般心脏手术前后护理第二节心包炎护理第三节先天性心脏病护理第四节心瓣膜病护理第五节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护理第六节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护理第七节心脏肿瘤护理(心房粘液瘤、右心房与下腔静脉平滑肌瘤病)第八节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护理第九节PICCO血流动力学监测护理第十节 ECMO体外膜肺氧合支持疗法护理第一章心脏外科护理常规第一节一般心脏手术前后护理一、护理措施1.术前护理1)评估患者健康情况:生命体征、心肺功能、身高体重等,协助做好术前检查。
2)术前宣教:①鼓励患者,做好心理准备,消除恐惧、忧虑;②说明手术的必要性、拟行手术、麻醉方式、手术过程、手术切口;讲述各种管路的作用,如中心静脉插管、动脉插管、气管插管、呼吸机、监测仪、胸管、心包纵隔引流管、尿管、输液管等,讲述术后并发症及预防方法,以取得患者的合作;③讲解呼吸治疗对肺部复张的重要性与方法(深呼吸、有效咳痰、呼吸功能锻炼仪);④指导患者保持口腔卫生,戒烟、酒;⑤讲述术后早期活动的必要性,指导患者进行床上活动。
3)饮食:低盐、低脂饮食,控制体重。
4)根据心功能分级,避免剧烈活动,预防血栓脱落或缺氧导致心梗发生。
5)术前完善各项化验检查:动脉血气分析,血常规,肝肾全,CT,超声心动,胸片等。
6)术前5-7天停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波立维等,调整药物剂量;术前3日停用洋地黄类药物,因此药能减慢心率、抑制房室传导系统,影响术后心脏复跳,易发生房室传导阻滞。
7)术前1日:皮肤准备、肠道准备(酚酞2片口服)、配血、药物过敏试验。
手术前晚根据患者需要,服用镇静药。
8)术日晨准备:遵医嘱服口服药;将患者病历、放射影像资料、手术带药交手术室工作人员。
并于骶尾,足跟处等骨隆突处外敷贴膜局部保护,预防压疮发生。
9)术日监护室准备:①呼吸机常用指标:辅助方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压力支持(PS),潮气量(VT)为10~15ml/kg,吸入氧气浓度(FiO2)35%~55%,呼吸频率(R)为10~12次/分,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3~5cmH2O②监护仪准备:心电监护(ECG)、二氧化碳监测(CO2)、动脉测压(ABP)、中心静脉测压(CVP)、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血流动力学监测(PICCO);③药品准备:NS 250ml 冲洗动脉和中心静脉测压管路。
心血管外科护理常规
心血管外科护理常规概述心血管外科护理是针对心脏和血管系统疾病进行的手术护理。
本文档旨在介绍心血管外科护理的常见规范和步骤。
术前护理- 准备: 确保手术室和护理设备的准备工作完成,包括检查手术设备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准备: 确保手术室和护理设备的准备工作完成,包括检查手术设备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 患者评估: 细致评估患者的病史、身体状况和药物过敏情况,以确定手术适应症和风险因素。
患者评估: 细致评估患者的病史、身体状况和药物过敏情况,以确定手术适应症和风险因素。
- 准备手术室: 清洁手术室并准备所需的器械、药物和消毒液。
准备手术室: 清洁手术室并准备所需的器械、药物和消毒液。
- 患者准备: 按照相关指导要求做好患者皮肤准备,包括消毒、标记和患者定位等。
患者准备: 按照相关指导要求做好患者皮肤准备,包括消毒、标记和患者定位等。
术中护理- 协助手术准备: 合理安排手术台、床单、护理设备和药品等,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协助手术准备: 合理安排手术台、床单、护理设备和药品等,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 监测: 连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并记录相关数据。
监测: 连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并记录相关数据。
- 提供器械和药物: 根据医生的指示,及时提供手术所需的器械和药物。
提供器械和药物: 根据医生的指示,及时提供手术所需的器械和药物。
- 引导患者配合: 协助患者配合手术操作,包括正确呼吸和位置调整。
引导患者配合: 协助患者配合手术操作,包括正确呼吸和位置调整。
- 预防感染: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监测手术切口和导管的情况,及时处理任何感染风险。
预防感染: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监测手术切口和导管的情况,及时处理任何感染风险。
术后护理- 监测恢复: 在手术结束后,密切监测患者的复苏情况,包括观察其意识水平、呼吸和循环状态。
监测恢复: 在手术结束后,密切监测患者的复苏情况,包括观察其意识水平、呼吸和循环状态。
心脏外科疾病护理常规
第 x 章心脏外科护理常规第一节心脏外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第二节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护理常规第三节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手术护理常规第四节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护理常规第五节法洛氏四联症矫正术护理常规第六节瓣膜置换术护理常规第七节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护理常规第八节主动脉夹层手术护理常规第九节心脏移植手术护理常规第十节心包、纵膈引流的护理第十一节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护理第一节心脏外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一、术前护理1.见外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心理护理评估患者的身心状况,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讲解各种治疗护理的目的、意义及方法、手术方式、麻醉相关知识;说明术前、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及配合方法;说明术后留置各种管道的意义,减轻患者术前紧张、恐惧、焦虑等心理,增加患者参与治疗和护理的意识,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接受手术。
3.饮食护理一般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宜少食多餐;控制液体摄入量;术前8~12h禁食,禁饮6~8小时。
4.心功能维护改善心功能,持续或Bid氧气吸入2~4L/min,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遵医嘱给予强心利尿等治疗。
有合并并发症者,积极治疗。
5.呼吸道准备预防或控制上呼吸道感染,控制呼吸道感染,术前1~2天训练有效咳嗽和深呼吸,术前两周戒烟酒。
6.协助医生完成术前各项检查术前1天肠道准备、配血、药物过敏试验、沐浴、洗头、剪指(趾)甲,更换清洁衣裤、进行手术部位标记等。
7.术日晨准备(1)测量T、P、R、BP。
(2)皮肤准备:清除手术区域毛发和充分清洁手术野皮肤。
皮肤准备范围:①正中切口:前胸左腋后线至右腋后线,包括双侧腋下;②右进胸切口:右侧的前胸正中线至后脊柱线,包括右腋下、上从锁骨水平线至剑突下;③介入切口:下腹部及会阴部包括脐孔。
(3)其他:患者准备好生活用品交至监护室护士,取下义齿、发夹、眼镜、手表、首饰等;准备手术需要的物品,将病历、胸片、胸引瓶、术中特殊用药等一并清点,交给手术室接送人员。
二、术后护理1. 见外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2. 心理护理患者清醒仍带气管插管者注意语言及非语言沟通及指导,用肢体语言安抚患者,减少其紧张及恐惧的心理,及时告之手术效果,以取得配合。
心血管外科手术前后护理常规及健康指导
心血管外科手术前后护理常规及健康指导【护理常规】1.术前(1)住院患者每天测量体温、脉搏、呼吸1次。
每周测体重1次,心律失常患者应分别记录心律及脉搏。
(2)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以免增加心脏负担。
(3)指导患者合理进食,勿暴饮暴食,保持排尿、排便通畅,必要时按医嘱记录24h尿量。
(4)根据病情给予心电监护、吸氧或半卧位等护理措施。
(5)备好抢救物品和药品,以备急救。
(6)完善术前各项检查,如血常规、血常规、粪常规、尿常规、生化全套、肝炎全套、血气分析、心脏超声等。
(7)心理护理:了解患者情绪反应,解除患者对手术的忧虑和恐惧。
(8)健康教育:戒烟酒,预防感冒,介绍手术前后注意事项,指导患者练习深呼吸及有效咳嗽,适应在床上使用便器排尿、排便,保持皮肤、口腔卫生,询问女患者妇科病史及月经来潮日期。
(9)术前准备:皮肤准备、药物敏感试验、做交叉配血试验及配血备用、术前1d晚给予肠道准备,睡前口服镇静药物,保证睡眠、术前 4h禁饮水,6h禁食。
(10)手术日晨准备:①更换清洁病员服;②取下活动性义齿、饰品及贵重物品等交给其家属保管;③去手术室前,指导患者排尿,排空膀胱;④核对患者腕带情况、术中用药、病历、X线片、备用引流瓶等,与手术室人员核对交接。
2.术后(1)术后体位:给予平卧位,循环稳定后抬高床头30°,尽早进行床上活动,根据病情鼓励逐渐下地活动。
(2)病情观察: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定时监测生命体征;观察四肢末梢温度、湿度的变化及患者的感觉、活动情况;观察有无心律、血压的异常并及时处理;及时进行血气分析,观察有无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观察意识状态,有无嗜睡、意识模糊、表情淡漠、烦躁不安、多语、错觉等症状。
(3)伤口护理:观察手术切口有无渗血、渗液。
切口疼痛影响患者呼吸的深度和幅度,不利于术后肺部扩张,及时进行疼痛评估,遵医嘱应用镇痛药物,利于患者休息和康复。
(4)管路护理: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量及颜色变化。
外五--心胸泌尿外科护理常规
心胸泌尿外科心外科护理常规一.术前护理(一)收集主、客观资料,对患者进行入院评估并给与相应的护理措施,协助患者完成术前常规检查、治疗和特殊检查。
(二)饮食与营养支持:鼓励进高热量、高蛋白、丰富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心功能欠佳者,给予低盐低脂饮食(钠盐小于<2g/d,脂肪含量<50g/d).(三)心理护理:安慰患者,向患者讲解术前注意事项及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气管插管、口干、尿管刺激、疼痛、约束等),解除恐惧心理,术前晚观察睡眠情况,必要时按医嘱用药。
(四)术前常规准备:1.呼吸道准备:(1)戒烟:择期手术患者术前戒烟2周以上。
(2)维持呼吸道通畅:观察痰液的颜色、性质及量。
(3)预防和控制感染:保持口腔清洁;合并肺部感染时,及时做痰培养,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及雾化吸入。
(4)指导训练:参照胸外科患者呼吸道准备指导训练。
2.心功能准备:(1)维持循环系统的稳定,改善心功能,增加心肌储备,遵医嘱使用强心、利尿、扩血管等药物,并观察用药效果。
(2)对于呼吸困难、心悸气短者,及时吸氧并取半卧位。
3药物护理: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抗凝药物停药3-5天。
4.备皮:备皮范围上至颈部,下至腹股沟及会阴部,左右两侧达腋后线,大隐静脉一冠脉搭桥术包括双下肢至踝部。
5.备血。
6.术前禁饮食(8--12h禁食,4h禁水)。
7.药物过敏皮试,备好术前抗生素。
8.术前1日监测动脉血气分析。
9.遵医嘱术前30分钟给予术前用药(吗啡、东莨菪碱等肌肉注射)。
10.术前1日与患者家属签署《应用保护性约束告知书》。
11.准备术中的药品、物品。
12.去手术室前,指导患者取下或去除假牙、发卡,项链、戒指、指甲油等物品。
13.患着接走后备好床单元及术后用物,包括吸氧装置、心电监护仪、吸痰装置、呼吸机等,必要时备好抢救药品、物品等。
二.术后护理(一)与手术室人员交接并接收患者:1.判断神志、意识,置于平卧位;2.连接呼吸机,观察各项参数是否正常;3.连接心电监护仪,观察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及心率变化,换能器调整零点,迅速调出最优压力曲线;4.核对调整输液通路及血管活性药物的配置,观察输液状况,调节输液速度;5.听诊双肺呼吸音,记录气管插管深度并妥善固定;6.查血气分析,调整呼吸机参数;7.做床旁心电图,观察结果;8.观察敷料及引流情况,妥善固定引流管并做好标识;⑨做好患者约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脏外科护理常规第一节一般心脏手术前后护理第二节心包炎护理第三节先天性心脏病护理第四节心瓣膜病护理第五节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护理第六节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护理第七节心脏肿瘤护理(心房粘液瘤、右心房与下腔静脉平滑肌瘤病)第八节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护理第九节血流动力学监测护理第十节体外膜肺氧合支持疗法护理第一章心脏外科护理常规第一节一般心脏手术前后护理一、护理措施1.术前护理1)评估患者健康情况:生命体征、心肺功能、身高体重等,协助做好术前检查。
2)术前宣教:①鼓励患者,做好心理准备,消除恐惧、忧虑;②说明手术的必要性、拟行手术、麻醉方式、手术过程、手术切口;讲述各种管路的作用,如中心静脉插管、动脉插管、气管插管、呼吸机、监测仪、胸管、心包纵隔引流管、尿管、输液管等,讲述术后并发症及预防方法,以取得患者的合作;③讲解呼吸治疗对肺部复张的重要性与方法(深呼吸、有效咳痰、呼吸功能锻炼仪);④指导患者保持口腔卫生,戒烟、酒;⑤讲述术后早期活动的必要性,指导患者进行床上活动。
3)饮食:低盐、低脂饮食,控制体重。
4)根据心功能分级,避免剧烈活动,预防血栓脱落或缺氧导致心梗发生。
5)术前完善各项化验检查:动脉血气分析,血常规,肝肾全,,超声心动,胸片等。
6)术前5-7天停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波立维等,调整药物剂量;术前3日停用洋地黄类药物,因此药能减慢心率、抑制房室传导系统,影响术后心脏复跳,易发生房室传导阻滞。
7)术前1日:皮肤准备、肠道准备(酚酞2片口服)、配血、药物过敏试验。
手术前晚根据患者需要,服用镇静药。
8)术日晨准备:遵医嘱服口服药;将患者病历、放射影像资料、手术带药交手术室工作人员。
并于骶尾,足跟处等骨隆突处外敷贴膜局部保护,预防压疮发生。
9)术日监护室准备:①呼吸机常用指标:辅助方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支持(),潮气量()为10~15,吸入氧气浓度(2)35%~55%,呼吸频率(R)为10~12次/分,呼气末正压通气()3~52O②监护仪准备:心电监护()、二氧化碳监测(2)、动脉测压()、中心静脉测压()、主动脉球囊反搏()、血流动力学监测();③药品准备: 250冲洗动脉和中心静脉测压管路。
利多卡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硝普钠、硝酸甘油、呋塞米、肝素、鱼精蛋白等基数定期清点,静脉微量注射泵充电置完好备用状态。
2.术后护理1)心血管系统监护:维持血压在120~140/60~90、心率为80~100次/分。
术后48~72小时内连续监测患者的心率、心律、动脉压、中心静脉压。
末梢毛细血管充盈时间长、局部发绀、皮温低于正常提示组织灌注不良。
2)呼吸系统监护: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一般需用呼吸机辅助呼吸24~48小时。
①气管插管监护:注意插管的深度,听诊双肺呼吸音,避免因插管过深导致单侧肺通气;协助拍床旁胸片,判断气管插管的位置;观察胸廓运动:及时发现因肺不张、气胸、大量胸腔积液及因左心衰竭引起的肺淤血、肺水肿等造成的呼吸功能减退;存在自主呼吸患者,观察自主呼吸情况,包括呼吸频率、呼吸幅度,防止发生呼吸窘迫;生命体征平稳可每两小时翻身、拍背,深部气管吸痰;拔除气管插管后,咳嗽、排痰,每2小时1次。
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雾化吸入,以促进肺复张;②吸痰:双人操作,一人管理呼吸机、观察患者,一人吸痰。
吸痰前调节呼吸机为吸痰模式,纯氧吸入180秒至2>98%。
脱机后用酒精消毒管道接头。
吸痰时严格无菌操作,带一次性手套,关闭负压进气道,将吸痰管插入一定深度后开放负压,旋转上提,吸痰时间〈15秒,每次更换吸痰管。
吸痰后纯氧吸入至2>98%,将呼吸机模式调回原位。
3)中枢神经系统监护:由于很多心脏手术是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术后患者可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脑血栓、气栓及脑血肿,也可因脑缺氧引起意识障碍,应每4小时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大小、对光反射、四肢活动情况。
4)肾功能监护:术后2~3日内,测量每小时尿量,观察尿的颜色,心肾功能均稳定后方可拔除尿管。
每小时尿量可直接反应肾功能和间接反应心脏功能,通常成人每小时40~50,尿色清、尿比重正常、抽血查尿素氮和肌酐正常,提示心、肾功能正常。
5)体温监测:体温对心功能影响大,应持续监测。
因术中降温,术后1~2小时患者体温较低,应注意保暖,以减少热能继续丢失,避免术后出现寒战,因寒战可明显增加患者的氧耗。
体外循环术后复温过程,患者体温会逐渐上升,体温高可使心率加快,增加心肌耗氧量。
T>38℃,给予冰袋、酒精擦浴等方式进行物理降温。
6)术后出血的监测:术后出血是心脏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术后密切观察引流管每小时出血量、出血总量、出血形式、血流动力学情况。
每隔15~30分钟挤压心包、纵隔、胸腔引流管,保持通畅。
每小时引流量<100为正常。
出血的性状也非常重要,如出血颜色鲜红、温度高,常提示有活动性动脉出血。
7)以下情况应即刻手术止血:①急性心脏压塞:术后初期,若引流管被血块堵塞,可引起心脏压塞,患者表现为烦躁不安、血压下降、脉压小、中心静脉压增高、心排出量降低、尿量减少;②出血过多或怀疑外科止血不满意;③纵隔、胸腔内积血短时间内增多。
8)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心脏手术后应补足失血量,维持正常的渗透压。
先胶体,后晶体,以维持血容量。
术后几日内,严格控制液体入量,避免增加前负荷,并发肺水肿。
补液速度要根据中心静脉压或左房压(8~15)、尿量调整。
术后24小时内每4小时查肾全1次,以后每日2次。
要特别重视血钾的含量,维持血钾3.5~5.5。
低血钾可引起心律失常,当血钾<3.5,快速补钾,见尿补钾(室性心律失常,每分钟连续出现3个以上室性期前收缩,利多卡因50静脉注射,可连续2次,1∶1利多卡因静脉微量泵入。
血钾>7可致心脏骤停,血钾>4.5,应停止静脉补钾,血钾>6,给予高渗葡萄糖+胰岛素(5∶1)利尿。
升压药物使用注射泵泵入,药物配制采用标准化输液:公斤体重×3加至50(· )=微泵,例如,患者50,多巴胺50×3=150加至50。
9)术后防止感染:注意无菌操作、严格限制探视。
10)饮食:拔除气管插管后6小时可进少量水和流食,翌日再根据情况遵医嘱进食。
11)指导患者床上活动,防止血栓产生,进行呼吸治疗,促进肺复张。
12)保持排便通畅:必要时给予缓泻剂,防止用力过度发生心律失常。
13)安全护理措施到位:保持肢体功能位,放置床挡,预防跌倒、坠床的发生。
14)心理护理:心脏手术难度高,风险大,患者术毕需要在重症监护室监护24小时以上,心理负担较重,很多患者出现心理异常:护士应在患者清醒后安慰患者,稳定情绪;并将监护仪、注射泵的亮度、音量调低;讨论病情使用保护性语言;患者病情变化时,护士应沉着冷静,给患者以安全感;遇同室患者抢救时,注意遮挡,避免抢救场景给患者带来负面影响。
3.出院指导1)保证舒适安静的休养环境,保持适当的温度、湿度,室内经常通风换气,并根据气候及时增减衣服,预防感冒。
2)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情绪激动。
3)注意饮食搭配,肥胖患者应控制体重,减少总热量摄入;高血脂患者应以低脂饮食为主;高血压患者应坚持低盐饮食。
4)根据医嘱正确服药,定时定量,并注意药物副作用:口服抗凝药注意有无皮下出血或便血,并定期复查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动度,服用控制心率药物应自测心率,如有减慢应减量或停药,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如硝酸甘油。
5)术后恢复期间注意劳逸结合,逐渐恢复工作,不宜从事体力劳动或剧烈的体育锻炼。
6)出院后每半个月复查1次,以后根据病情减为1~2个月复查1次,如有不适及时就诊,以免延误治疗抢救。
二、主要护理问题1.心排出量减少:与低心排综合征有关。
2.体液不足:与体外循环有关。
3.清理呼吸道无效:与留置气管插管有关。
4.潜在并发症:心律失常、心脏压塞、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
5.体温过低/过高:与体外循环有关。
6.有受伤的危险:与机械性通气有关。
7.有感染的危险:与气管插管吸痰有关。
8.疼痛:与手术伤口有关。
9.活动无耐力:与术后限制活动有关。
10.知识缺乏:与不了解疾病治疗、康复、预防保健知识有关。
11.焦虑:与担心治疗效果有关。
2011年6月修订第二节心包炎护理心脏外面有脏层和壁层两层心包膜,当发生炎症改变时即为心包炎,可使心脏受压而舒张受限制。
心包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慢性心包炎较严重的类型是缩窄性心包炎。
是由于心包炎症形成坚厚的纤维组织,使心脏在舒张期不能充分扩张,从而引起一系列循环功能障碍。
患者临床表现可为发热、盗汗、咳嗽、咽痛、呕吐、腹泻、重度右心衰竭,头面部及上肢肿胀,肝脾大、腹腔积液、胸腔积液、下肢水肿,心音弱,多有奇脉,静脉压明显增高。
心包很快渗出大量积液时可发生急性心脏压塞症状,患者胸痛、呼吸困难、紫绀、面色苍白,甚至休克。
缩窄性心包炎一经诊断明确,应行心包剥脱手术,手术切除缩窄的心包,以使心脏逐步恢复功能,是根本的治疗措施。
及早进行心包剥脱手术,大部分患者可获满意的效果,病程较久可因心肌萎缩和心原性肝硬化,预后较差。
如不经手术治疗,病情恶化,少数病例长期带病,生活和工作都受到严重限制。
一、护理措施1.术前护理1)同心脏术前护理。
2)除明确为非结核性缩窄性心包炎之外,应抗结核治疗不少于6周,最好为3个月。
3)限制患者活动量,防止长期心排出量减少引发心衰。
4)饮食:全身支持疗法,补充营养,低盐及高蛋白食品,补充各种维生素,输注白蛋白,多次少量输新鲜血。
5)肝肿大、腹水和周围水肿明显者,酌情给予利尿剂及补钾,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失调。
6)用药:应用洋地黄类药物,控制心衰。
注意观察用药反应:使用洋地黄类药物(地高辛)注意测患者的脉率、心律,并观察有无恶心、食欲减退、头晕、黄视、绿视等毒性反应,特别要注意有无室性期前收缩或室上速的心脏毒副作用。
如果出现洋地黄中毒应立即停药,查血钾,并根据血钾情况补钾,有心律失常出现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利尿剂,治疗心衰。
教会患者认真记录24小时出入量。
应用排钾性利尿剂(氢氯噻嗪)应补钾,并复查电解质情况;有结核病者,须坚持抗结核治疗,按时服药。
7)经过治疗胸水及腹水量仍较多时,术前应在无菌操作下行胸腹腔穿刺放水,每次应小于2000,腹部加压包扎,以增加肺活量及减轻腹腔内压力,有利于膈肌的呼吸运动。
2.术后护理1)同心脏术后护理。
2)预防心衰:监测、、、尿量,记录24小时出入量,严格控制液体入量,避免短时间内补液过多、过快。
3)低盐饮食:<3g。
4)强心利尿:应用利尿剂和血管收缩剂(多巴胺),以减轻钠水潴留,降低前负荷、增加心肌收缩力,应用洋地黄控制心率。
同时注意每日监测血钾含量,及时补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