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科技思想和实践

合集下载

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与思想智慧

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与思想智慧

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与思想智慧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积累了丰富的科技成就和思想智慧。

这些成就和智慧不仅深刻地影响了古代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对世界科技和哲学的演进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科技成就和思想智慧两方面来探讨古代中国的贡献。

科技成就部分: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的夏代。

那时,中国已经开始研究和应用农业技术、建筑、水利和医学等领域的知识。

以下是古代中国的一些重要科技成就:农业技术: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就已开始种植水稻、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

古代中国人发明了灌溉系统,改善了土壤质量,并逐渐实现了农业的规模化和多样化种植。

造纸术:东汉时期,古代中国的造纸术被发明出来。

这项技术的发明极大地推动了文字的传播和保存,以及书籍的出版与流传。

指南针: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还包括指南针的发明。

这项创新对航海和导航起到了关键作用,不仅对中国本土的海洋贸易有着重要贡献,也改变了全球贸易和探索的格局。

火药:火药是古代中国发明的一项重要科技。

起初,火药被应用于医学和烟花制作,但后来被用于军事上的攻防战斗。

火药的发明对中国乃至世界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思想智慧部分:古代中国的思想智慧是中国文明的瑰宝,它不仅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为后世的哲学和思想家提供了宝贵资源。

以下是几个古代中国思想智慧的代表: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思想流派之一。

它强调了天人合一、仁爱、孝道和君臣之间的关系。

儒家思想主张通过持守道德原则来建立和谐的社会秩序。

道家思想:道家思想追求自然之道,倡导人们顺其自然,尽量避免人为干涉。

道家思想强调“无为而治”,即通过不干预自然规律来维持社会秩序。

墨家思想:墨家思想提倡兼爱和非攻。

墨家主张以爱心包容他人,反对战争和暴力。

他们提倡和平和宽容,对于社会关系具有积极的影响。

这些思想流派影响了古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道德准则。

“仁爱”、“无为而治”以及“兼爱和非攻”等理念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至今仍然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技思想和实践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技思想和实践
5、东汉: 张衡对月食做了最早的科学解释;地球为圆 形的见解比欧洲早1000年,发明水运浑象仪(滴壶漏水 发动,测量天体位臵)和地动仪(遥测地震方位)。
浑象仪,也叫“浑象”、“浑天仪”,表示天象运 转的仪器,类似现代的“天球仪”。它用漏壶滴水发动 齿轮,带动浑象绕轴旋转,并使浑象的转动与地球的周 日运动相等,从而将天象准确而直观地表示出来。
时期
魏晋南北朝 220—581
思想史大事、科技成就
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出现危机;《齐民要 术》;南朝宋、齐之际的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 数点后第七位 ;
隋唐
隋581—618 唐618—907源自北宋960—1127
“三教合一”潮流出现;黄道游仪创制并用它发现 了恒星位置的变动;僧一行实测子午线长度;孙思 邈著《千金方》;雕版印刷《金刚经》;发明火药, 《丹经》最早记载;唐末火药用于战争。 “二程”发展理学;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发明使 用人工磁体的指南针并用于航海;沈括著《梦溪笔 谈》。12世纪造纸术传到欧洲。
四、医学
1、编撰与战国,成书于西汉的: 《黄帝内经》,奠定了 中医学理论的基础。 2、战国: 扁鹊被后代医家奉为 “脉学之宗”,采用 望、闻、问、切四诊法,成为中医的传统诊病法。 3、东汉 “医圣”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系统论述 了四诊法,成为中医临床医学的经典。华佗发明“麻沸 散”(最早的麻药)、“五禽戏”(最早的体育保健体 4、唐代 操)。 “药王” 孙思邈《千金方》“人命至重,有 5、明代: 贵千金”。 李时珍《本草纲目》,创立了世界最先进的 分类法,体现了生物进化的思想。被誉为“东方医学巨 典”。
3.明清时衰落的原因
(1)经济方面: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限制了生 产力的发展,使科技的发展缺乏足够的动力和物质基础。 (2)政治方面: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封建制度日益 腐朽。 (3)政府政策:封建统治者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与后期的闭 关锁国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和对外交往,进一 步限制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4)文化方面:以儒学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及文化专制政策 (崇尚理学、八股取士、文字狱等),禁锢了思想、摧残了 人才,使中国古代科技人才十分缺乏。 (5)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科举制度的束缚等。 (6)16世纪以来的西欧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文艺复兴、宗 教改革、启蒙运动的思想解放、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资 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等都为科技进步开辟了道路,促进了 西方近代科技的发展。

古代中国的主流思想与科技文化

古代中国的主流思想与科技文化

古代中国的主流思想与科技文化今天我要为大家写一篇关于古代中国主流思想与科技文化的文章。

古代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其主流思想和科技文化对于中国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向您介绍古代中国的主流思想和科技文化,以及它们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古代中国的主流思想主要有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墨家思想。

这些思想体系深深地影响了古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儒家思想强调孝道、仁爱和社会秩序,认为家庭和社会的和谐是人们追求的目标。

道家思想则主张追求自然之道,强调“无为而治”的理念,认为过度干预会破坏自然的平衡。

墨家思想强调爱与利的统一,提倡公平和平等,反对战争和暴力。

这些思想体系在古代中国的政治、社会和道德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也非常发达。

在古代,中国有许多重要的科技发明,如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活字印刷术等。

这些发明为中国的经济、军事和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造纸术的发明使得中国能够大规模生产书籍和文献,推动了文化的传播和学术的繁荣。

指南针的发明与利用,使得中国的航海和贸易发展迅速,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贸易国家之一。

火药的应用使得中国在战争中具有巨大的优势,成为世界上军事实力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为书籍的印刷和传播提供了高效、快速的方式,推动了文化的普及和教育的普及。

古代中国的主流思想和科技文化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主流思想对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

儒家思想的强调家庭和社会的和谐,促进了中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儒家思想的孝道观念使得中国有着强大的家族观念和社会凝聚力。

同时,主流思想对于道德和价值观的塑造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使得中国社会具有了独特的文化特点。

其次,科技文化的发展促使了古代中国的繁荣和进步。

科技发明对于中国的农业、工业和贸易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照明灯和农具的发明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效率,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火药的发明为中国的军事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使得中国在战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技思想与实践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技思想与实践

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技思想与实践一、天文学1、天象观测:①世界最早的日食、彗星和太阳黑子的记录;②战国《甘石星经》是我国最早的天文学著作,其中《石氏星表》是世界最早的星表;2、天体测量:①东汉:张衡发明水运浑象仪,证明浑天说,其地圆见解比欧洲早1000年,发明测定地震方位的地动仪;②唐朝:僧一行与梁令瓒制黄道游仪,世界首次发现恒星位置变动;实测子午线;③元朝:郭守敬制简仪;测定黄道和赤道的交角值受到世界天文学推崇。

3、中国古代的天文学领先的原因:①满足农业生产“授农以时“的需要;②为封建王朝统一天下提供“授命于天“的依据,宣示政权统治的合理性、合法性能;③朝廷集中人力对天文历法乾地观测和研究,取得显著的成就。

二、数学1、计算方法:①春秋出现九九乘法口诀;②春秋战国出现筹算法;③元朝出现珠算法。

2、数学专著:东汉《九章算术》总结周秦到汉代的数学成就,标志着解决实际问题为内容、以算筹为工具、以十制位计算的数学体系形成。

(邹平人刘徽《九章算术注》使该书进一步推广)3、圆周率:三国刘徽精确到3.1416;南朝祖冲之精确到七位,领先世界1000余年。

三、农学----四大农书1、《齐民要术》:南北朝贾思勰,介绍北方生产经验,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2、《农桑辑要》:由元代大司农司主编,最早官修农书;3、《农书》:元朝王祯,综合南北经验,涉及农林牧副渔,附有《农器图谱》(有水排、木活字等记载)4、《农政全书》:明代徐光启总结历代农业、手工业经验,吸收西方科技,达到传统农业科学顶峰。

四、医学(东汉华佗发明麻沸散和五禽戏)1、《黄帝内经》:编于战国,提出阴阳五行、脏象、经络、形神、天人五大核心理论,奠定中医理论基础。

2、《伤寒杂病论》:东汉张仲景撰写,论述“望、闻、问、切”四诊法,是临床经典,张仲景被称为医圣。

3、《神农本草经》:东汉出现,较早的药物学著作。

4、《本草纲目》:明李时珍著,创立世界最先进的分类法,体现了生物进化的思想。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思想及其历史价值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思想及其历史价值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思想及其历史价值古代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有科学技术发展的国家之一,其科学技术思想源远流长,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贡献巨大,给世界科技进步和文明发展带来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思想及其历史价值进行探究。

一、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思想在古代中国大量的文化成果中,科学技术思想始终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物质的认识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思想在物质的认识上,得到了相当的成就。

先秦时期的自然哲学家们就通过对世界万物的观察和思考,提出了许多对于物质性质的认识,包括众所周知的五行学说以及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是由先秦时期的哲学家所提出的一种解释世界的理论,认为世界万物基本上可以分为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

而阴阳学说则是另外一种对于世界的解释方式,认为万有都可以分成阴和阳两个相对立的方面,同时,这两个方面之间又存在着一种相互转化的关系。

2、技术的发展中国古代在技术的发展方面也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形成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

古代中国最早的发明之一是造纸术,早在汉朝时就已经出现。

造纸术的发明极大地改变了古代世界的文化历程,也在后来的科技领域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中国古代还发明了火药,这一发明在战争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同时也为制造其他更为复杂的射击武器和工具奠定了基础。

另外,古代中国还发明了许多其他的技术,如指南针、编钟、印刷术、冶铁术、灯笼、壶、碗、天文仪器等等。

这些技术不仅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实质上的便利,也为后来科技领域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3、实践经验的总结与传承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思想还体现在对于实践经验的总结和传承上。

在古代中国,很多技术知识都是口传心授,一代代传承,通过这种方式不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总结。

在一些古代书籍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珍贵的技术资料和经验总结,如《农政全书》、《齐民要术》等。

这些资料不仅对于古代社会有很大的意义,同时也为后来的人类科技发展提供了很多宝贵的资料。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思想内涵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思想内涵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思想内涵古代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科学技术的文明古国。

从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到《墨子》、《孙子兵法》,古代中国的学者们创造了众多的科学技术经典,推动了科技的发展。

在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背后,不仅有深思熟虑的理论,还有丰富的思想内涵。

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家们始终秉持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

将目光聚焦在技术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永不放弃对技术的追求。

如《墨子》中的定规篇,提出“惟有利民,不计其力”、“物力不足,智力代之”等思想,贯穿于古代中国科学技术的实践中,推动了许多科技研究的发展。

二、崇尚实践的科学精神古代中国科技的发展不仅依靠于理论的探索,更重要的是实践的推动。

古代科学家们崇尚实践,通过不断试错、不断尝试的方法,积累经验,探索科学的奥秘。

如古代的火药发明过程,就是通过长期的实验,探索出了粉料与硝石的比例和理想的点火温度等重要参数,将火药的研究逐步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三、贯穿科技发展的哲学思想古代中国科技的发展中也深深地融入了哲学思想,这些思想在科技的研究与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如《孙子兵法》中的兵法思想,更是在科技的研究和创新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其中提出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以讹传讹,百姓军民伤”等思想,往往能够启示科学家们开展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手段,推动了科技的快速发展。

四、创新务实的创造精神中国古代科学家们具有创新务实的创造精神,在科学技术的领域中不断寻求突破和创新。

如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是在古代发明家的不断实践和探索中创造出来的。

更值得一提的是,创新和务实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双轮驱动力量。

将创新、务实互相结合,追求更高的技术水平,这个过程是从古代延续至今的。

总之,古代中国科学技术之所以能够不断地变革和创新,就是因为具备了深厚的思想内涵。

咬定青山不放松、崇尚实践、贯穿科技发展的哲学思想以及创新务实的创造精神,不仅仅是古代科学家们对技术的解读和追求,更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的科技思想与实践制造

中国古代的科技思想与实践制造

中国古代的科技思想与实践制造中国古代是世界上最早有完整的科技体系的国家之一。

在科技思想和实践制造方面,中国古代历史悠久,涵盖了各个时期的发展和变革。

中国古代的科技思想和实践制造,不仅直接影响了当时的社会生产、民生,也为今天的世界科技贡献了许多珍贵的文化和技术遗产。

古代中国科技思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

古代先民以实践为基础,通过对天文、地理、气象、农业等方面的观察和总结,形成了一些科学的基本观念和方法。

比如说,通过观察星象,推算日月变化,秦汉时期的天文学家随韶和张衡不但证实了地球是圆的,而且还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浑天仪和地动仪,极大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

此外,在农业领域,亩地斗和田畴制的发明,为我国农业生产提供了可靠的计量工具。

因此,中国古代科技思想中的实践性质对今天的科学和技术也有很大的启示。

中国古代的实践制造从商朝开始就有所体现。

商朝是中国古代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至今仍留下海盐、商银、商彤、商桥等重要的制造业早期文物。

这些文物不仅代表了当时先进的生产力,更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珍贵历史遗物。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古代生产力的发展始终密切与科技制造紧密联系在一起。

当秦汉时代,兵器制造成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制造业之一。

当时的兵器制造技术非常高超,如复弓和床子弩都比其他国家先进得多。

这些先进的武器装备不仅有力保障了中国古代的国防安全,也保护了中国的边疆。

在造船领域,中国古代的造船技术也被外国人称赞为“中国古代技术的辉煌之一”。

自汉代以来,中国人就开始使用船只进行海上贸易。

中国古代的造船技术非常高超,大船型号和航行距离都在当时居于全球领先地位。

中国巨型木制船只常常成为中国出口商品,销往世界各地。

同时,中国还发明了很多其他领域的制造业。

比如,中国古代造纸术的发明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火药制造文化和兵器制造大国的兵器工业中的火药世界一流。

还有铁冶金、丝绸、瓷器、茶叶等等各个领域,都有过中国古代巨大的制造工业产出和影响。

中国古代科技实践与发展

中国古代科技实践与发展

中国古代科技实践与发展中国古代科技实践源远流长,早在数千年前的商周时期,中国自然学科已备具雏形。

以《周礼》为例,其中记载有“四时之度,躬之以时,衣之以气,以食之气,祭之以时,养之以物,是故四时具而万物咸备”的字句,说明人们早在这个时期就已经知道了四时变化对生产的影响,提出了“养生之法”。

古代科技实践可以分为手工业、农业、工程、水利等各个领域。

古代手工业是中国古代各项科技中发展最快的领域,主要涉及冶金、纺织、造纸、陶瓷等方面。

中国古代最早的金属器物是青铜器,在夏商周时期达到了高峰,青铜器制作技术达到了较高程度。

同时,中国的锻造技术和铸造技术也相当发达,以钢铁制造为例,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就已经独创了汉字铸钢法,应用广泛,为后来的钢铁工业奠定了基础。

在纺织业方面,我国是纺织业的发源地之一,早在商代就有了刺绣、织锦等传统工艺,到唐代时期,丝绸业达到顶峰。

造纸业也是中国的发明,早在东汉时期就出现了著名的纸张,以后演变出了各种不同类型的纸张,为人类科技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而在陶瓷业方面,中国古代的瓷器已经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在唐宋时期,以青瓷、白瓷、黑瓷、三彩瓷等著名制品著称于世。

农业是中国古代另一项重要的科技项目。

中国古代农业技术的研究主要包括耕作技术、水稻栽培技术、果树栽培技术和养鱼技术等,这些技术不但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同时也对世界农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养鱼技术是中国农业中最早的一种特殊技术,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朝时期,我国就已经掌握了养鲤鱼、鲢鱼、草鱼等鱼类的技术。

水田的开垦和农业的发展是中国古代农业的重要标志。

一方面,水稻的种植技术得到了大力发展,水稻增产,不仅缓解了国民饥荒的问题,而且大大提高了中国农业的产出。

另一方面,我国的灌溉技术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汉代就出现了天下灌溉和农事之巨著——《天工开物》。

此外,还有农业机械化的出现,如骨磨、水车、石磨等,它们的问世推动了农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

中国古代科技发明的创新与思想

中国古代科技发明的创新与思想

中国古代科技发明的创新与思想中国古代历史上,科技领域的发展一直备受人们的关注。

在这个领域,中国人几乎在各个方面进行了创新,也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科学家、专家和发明家。

他们的努力和创新不仅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化,也对世界上其它国家的科学技术产生了影响。

本篇文章将从创新和思想两个角度,来探究中国古代科技发明的成就。

一、创新中国古代创新之所以得到了如此的关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许多不可思议的发明。

其中,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更是让中国古代在世界科技史上留下了极其重要的一页。

此外,农业生产相关的发明,如耕耘农具、水灌灌溉和天文测量,也为中国古代的科技领域发展奠定了基础。

造纸术:据史书记载,早在汉代时期,中国人已经掌握了造纸术,并成为当时世界上纸张生产最为繁荣的地区之一。

而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项发明不仅让中国人的印刷产业高度发展,也成为了十分重要的贸易品。

在中国纸张的生产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植物原材料,如竹、桑、麻等,这也因此成为了中国崭新的纪元之一。

指南针:指南针是古代中国人创造的又一个巨大成果。

主要应用于航海或是测量地理位置等方面。

据史书记载,早在唐代时期,中国人就已经掌握了指南针的制作技术,随着这项技术的发展,指南针成为一项重要的导航工具,从而推动了中国经济和贸易的发展。

火药:火药是一项在战事中产生了特别大效应的发明。

它的应用让中国的军事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领先优势。

不仅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火药也成为了许多民间节日的必备用品,如庆祝新年时的烟花、爆竹等,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部分。

印刷术:印刷术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发明之一,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影响。

此技术的发明和应用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至今,印刷术仍被视为中国对人类文化贡献的重要一环。

二、思想在中国古代科技领域的发展中,人们的思想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古代,科学家和发明家们崇尚的是“物极必反”的思想,认为一切事物都会迎来自己的反动。

中国历史上的科学思想与技术成就

中国历史上的科学思想与技术成就

中国历史上的科学思想与技术成就作为一个拥有50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的科学思想与技术成就造就了一个又一个的巨大的贡献。

从古代开始,中国文化简洁而深刻,信奉“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强调“中和”思想、重视实践等特点,使得中国古代科学思想的发展活跃而富有成效。

古代自然科学思想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始于夏朝,沿袭到商周时期,当时的科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天地自然之理的研究。

《易经》是中国古代最早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天文学著作,它强调天地自然规律的客观存在,对宇宙“万物皆有定数”的道理有深入的探讨。

《尚书·天命》中也提到了“四时之序,不可失也”,说明在上古时期,中国人已经认识到了季节变换的规律和重要性。

春秋时期的《管子》中,则提出了三位一体的天体观察法,透过观察太阳、月亮、五星等,以预测天象。

随着时代的转变,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也愈加深入。

到了战国时期,中国的数学家、天文学家支配了一种比欧洲更早的天文学计时法——日食、月食预测法,其中最著名的方法之一是四分历法。

在地质学方面,中国古代也有着出色的贡献,《山海经》中就保存有华夏草木鸟兽之精华,对中国自然地理和生态环境的了解进一步提高。

中国古代医学科学思想医学是中国古代科学思想的另一个重要部分,这方面中国的经验和实践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

《黄帝内经》和《难经》是中国古代医学的两个经典巨作,其中即包含了丰富的医学理论和实践经验。

根据中医学理论,人体的生命体征包括了四大体液、五脏六腑、经脉、气血病机制等,这些体征相互配合构成了复杂的医学体系,其运用于临床实践中,不仅证明了中医学在亚洲和世界范围内的实用性,也从经验上证明了中医学的卓越性。

科学技术成就中国古代的科技敏锐性得以体现在多领域,从建筑和航海到火药和造纸,中国科技都在许多方面对全球产生深远影响。

汉朝时期,建筑技术得到了重大改进,如东汉时期张骞对丝绸之路进行南北的串联,成为了一座通向外部世界的桥梁。

长城工程,这座世界上最伟大的人类工程奇迹之一,依山傍海而建,技术工艺都达到了很高水平。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技思想与实践教案_1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技思想与实践教案_1

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技思想与实践教案www.5y 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技思想与实践教案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国古代重要的科技成就难点:中国古代在科技方面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和影响教学内容导入李约瑟说:“中国文明在科学技术史上曾起过从来没有被认识到的巨大作用”,“在现代科学技术登场前十多个世纪,中国在科技和知识方面的积累远胜于西方”。

你了解中国古代有哪些科技成果吗?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的原因是什么?一、天文学成就(一)概况中国古代在天文学方面成绩突出,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古代天文学体系。

中国古代的天象观测在很长时间内处于前列。

★阅读提示★阅读本课教材时特别注意掌握我国古代在科技方面取得的领先于世界的成就,并在此基础上深刻认识我国对世界文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二)具体成就.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成书于战国时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专著。

书中的《石氏星表》测定了120多个恒星的位置,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知识链接★战国时齐人甘德作《天文星占》,魏人石申作《天文》,后人把这两部书合编起来,叫《甘石星经》。

星表,是把测量出的若干恒星的坐标(常常还连同其他特性)汇编而成的。

它是天文学上一种很重要的工具。

我国古代曾经多次测编过星表。

其中最早的是战国时期《甘石星经》中的《石氏星表》。

其测绘者是魏人石申,时间大约在公元前四世纪。

2.天体测量(1)秦汉时期,已经发明创制了浑仪。

★知识链接★“盖天说”和“浑天说”:汉代对宇宙的构成问题主要有哪两种观点,一种是“盖天说”,认为天如盖,地如盘,天覆盖着地;一种是“浑天说”,认为天地都是圆的,天在外,地在内,地象蛋黄一样被天包在里面。

后一种说法是两汉时出现的一种新学说,比较接近真实。

“浑仪”就是依照“浑天说”理论创制,验证“浑天说”理论正确性的天文仪器。

(2)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了水运浑象仪,对浑天说得到承认起了重要作用。

他关于地球为圆形的见解比西欧人早1000多年。

张衡还发明了测定地震方位的地动仪,可以遥测到千量之外地震发生的方向,曾成功地测定出发生于陇西的一次地震。

第6 中国古代的科技思想与实践

第6 中国古代的科技思想与实践

南朝
农学
一、南北朝 地位:我国现存的 最早的一部农书 。总 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 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 验,提出民了因地制 《 齐 宜、多种经营和商品 民 生产宝贵思想。
要 术 》
贾思勰
二、元代 内容:详细包含了农业各方面
的知识,特别是生产工具的改 革。
王祯
水磨
《农书》
龙骨车:又称 翻车,提水灌 溉工具。
火药是人们在炼 火药 制丹药时偶然发现的, 炼 最早记载于孙思邈的 丹 《丹经》一书中。唐 图 朝末年已用于战争。 五代和宋朝时,火药 硫 磺 广泛应用于狩猎、开 块 山、采石和火器。14 世纪时由阿拉伯人传 入欧洲,在西方产生 木炭 硝石 巨大震动。
突 火 枪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 发射子弹的步枪。 元至顺三年铜炮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技思想和实践
郓城一中
概述古代中国的 科技成就,认识中国 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 的贡献
天文学
一、先秦时期的天文成就
日 食 彗 星
太 阳 黑 子
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已有关 于日食的记载,这是人类历史 上关于日食的最早记录。
鲁文公十四年(公元前613 这是世界上关于彗星 年)“秋七月,有星孛入 的最早记录。 文公十 于北斗”。《春秋· 四年》 《汉书· 五行志》 关于太阳黑子的 记载
“火龙出水” 明朝 时期水陆两用火箭。
独轮车载 火箭战车
火球和火蒺藜也都是火药包。火 蒺藜的包中除了火药以外,还装着 “铁蒺藜”。铁蒺藜上面有尖刺, 象菱角形。用火点着药线抛出去, 不但会燃烧,里面的铁蒺藜还会把 敌人打死打伤。
司 南
我国早在战国时期 就已经利用磁石指示南 北的特性发明了指南仪 器——司南。后来又出 现了指南车、指南鱼等。 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 海。13世纪,指南针传 入西欧,在后来的地理 大发现中起了重要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下的科学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下的科学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下的科学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思想。

这些思想虽然与现代科学方法不同,但却带有独特的智慧和价值。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下的科学思想,并尝试找到与现代科学的联系和启示。

一、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哲学思想之一就是天人合一。

这是一种信仰,认为人和自然界是深度相互关联的。

这种思想表明了中国人深度关注他们周围的世界,并且认为理解这个世界是非常重要的。

与现代科学相比,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强调的是主权性和与自然界的深度联系。

这反映了中国人独特的对世界的认知方式。

二、阴阳五行的天文学思想阴阳五行是中国传统医学中的概念之一,也是天文学的重要思想。

这些概念依赖于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理解,尤其是天空中发生的现象。

据传,中国神话中的十个太阳就与阑尾五行中的天气现象有关。

当五个阳代表五天的太阳绕中的阳,就会形成天气现象。

这种思想强调了天文学科学与医学科学的融合,并表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文学受到了国家的高度认不同的重视。

三、中医的健康哲学思想中国传统医学中的健康哲学思想强调的是保持身体、心灵和日常生活的平衡和协调。

在中医哲学中,人体被视为一个微缩的宇宙,需要与自然界保持和谐和冲突。

这种认知方式使得中国人更加关注他们的身体和健康,不仅关注疾病的治疗,而且也关注疾病的预防。

四、以工代农的现代工业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以工代农。

这种思想指的是在农业和手工工艺之外,还应该发展新的工业和技术。

这与现代工业思想有很大的联系,在现代工业革命中,技术和工业的发展也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五、道德经的伦理思想道德经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经典之一。

它包含了许多重要的伦理思想,强调了诚实、谦逊、自制和仁慈的重要性。

这种思想与现代社会中的伦理要求息息相关,鼓励人们以认真负责的方式进行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六、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教育思想具有深远的影响。

岳麓版必修3第六课《中国古代的科技思想和实践

岳麓版必修3第六课《中国古代的科技思想和实践

僧一行
郭守敬:简仪
1简仪 突破了浑仪环圈交错不便 观测的缺点,将环组分别架立,装置简 便,而效用更广,是当时世界最先进的 天文仪器。
想一想:为什么中国古代的天文学能够取得 如此巨大的成就?
原因:
[1]满足农业生产“授农以时“的需要;
[2]为封建王朝统一天下提供“授命于天“的依 据,宣示政权统治的合理性、合法性能; [3]朝廷集中人力对天文历法乾地观测和研究, 取得显著的成就。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 六课《中国古代的科技 思想和实践 课件PPT (岳麓版必修3)
天文学 农学
四大发明
数学
医学
.时间
发明者 甘德
成就
世界地位 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专著 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甘石星经》
《石氏星表》 1水运浑象仪
战国
石申
东汉
张衡 2.地动仪测定地震方向 地球是圆的 僧一行 1.黄道游仪 2实测子午线的长度 比欧洲早1000多年 世界上首次用它发现了 恒星位置 的变动
1.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天文学著作是 A.《授时历》 B.《十二气历》 C.《甘石星经》 D.《大明历》
2.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的天体测量仪是 A.黄道游仪 B.简仪 C.水运浑天仪 D.侯风地动仪
3.我国古代主持实测子午线长度的天文学家是 A.张衡 B.郭守敬 C.梁令瓒 D.僧一行 4.关于张衡在天文学方面的成就,表述不正确 的是 A、发明了水运浑象仪 B、关于地球是圆形的见解比西方早1000多年 C、发明了测定地震方位的地动仪 D、编制《授时历》
5.我国古代数学体系的主要特点是 ①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内容 ②以算筹为计算工具 ③以珠算为计算工具 ④以十进制记数系统为计算方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九九乘法口诀最早出现在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西汉时期 D、东汉时期

古代中国科技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古代中国科技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古代中国科技创新的实践与思考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注重科技发展的国家。

在古代,中国人民创造了众多的科技成果,不仅让自己的生活更为便捷,也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的重大贡献。

那么,古代中国是如何实践科技创新并做出思考的呢?一、古代中国的科技创新在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十分丰富多样,包括农业、医药、制造业、天文、地理、数学、建筑和军事等领域。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创新成果包括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等。

造纸术,是中国最早的四大发明之一。

在汉朝时期,中国已经有了纸张的生产。

随着时间的推移,造纸技术日渐成熟,纸张材料得到不断改良并被广泛使用。

火药,被誉为中国最重要的发明之一。

在唐朝初期,火药已经出现在了军事防御中。

之后,在宋朝时期,火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并成为了军事领域里不可缺少的武器。

指南针,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

在唐朝时期,指南针已经成为了探险家们寻找道路的必需品。

而在宋朝之前,指南针的用途更多地用于航海领域。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发明之一。

在唐朝时期,中国已经有了木刻印刷技术。

之后,金属活字印刷技术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印刷速度和效率,也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以上是古代中国科技创新中的几个代表性成果,它们为中国和世界的科技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古代中国的科技实践古代中国创新的基础离不开科技实践。

古代中国科技实践的主要内容包括:对材料、手工艺和农业技术的研究和创新,对建筑、城市规划和交通系统的改进,以及对数学、天文、物理等自然科学的探究。

在材料的研究方面,古代中国的创新主要集中于陶瓷、青铜等材料的制造和雕刻,以及玻璃器皿的研制。

在手工艺方面,中国人创造了许多技艺精湛的手工艺品,如丝绸、瓷器、漆器、玉器等等。

在农业技术方面,古代中国人通过渠道灌溉、种植技术等方式使农作物产量大幅提高。

在城市规划和交通系统的改进方面,中国人设计了众多的公路、运河和桥梁等工程。

其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大运河,这条运河是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和规模最大的运河之一。

中国古代科技创新思维的实践与理论

中国古代科技创新思维的实践与理论

中国古代科技创新思维的实践与理论中国古代科技创新思维是中国古代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把握,凝聚了中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宝贵遗产。

本文将从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探讨中国古代科技创新思维的特点和意义。

一、实践中国古代科技创新思维在实践中有着独特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实事求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实践目标是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实践过程中实事求是的态度非常重要。

中国古代科学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以实验和实践为基础,不断探索和发现新知识,提出新的理论和做法。

例如,中国古代农业方面的科技创新,主要集中在增产和改良品质两个方向。

针对土地肥力不足、种植面积有限、夏末秋初时期常有旱情、水稻高粱的茎秆易倒、稻草见水易生虫等实际问题,中国古代农学家通过实践不断地寻求解决途径,推行肥水管理、土壤改良、耐旱、耐寒、抗病虫等新技术,大大提高了农民生产效率和收益。

这些新技术的出现,不仅在增产、改良品质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而且为中国古代科技创新开辟了新天地,为后世留下了重要的遗产。

2. 综合性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从实质上讲是一种综合性的科学技术。

综合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多学科综合,二是理论与实践综合。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实践过程中,往往涉及到多学科的知识,因此,科技开发者不仅要有丰富的学科知识,还需要具有横向的联想能力和纵向的深度思维。

例如,中国古代发明家倪重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他既懂得冶金工艺,又懂得机械制造,还熟知水利工程,因此他能够在创建自己的公司时,借鉴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并运用多种技能创造出各种创新的产品。

同时,倪重华既不忘实践,也不忘理论,在实践创造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提炼出理论,支撑起自己的科技创新。

二、理论中国古代科技创新思维的理论发展和实际实践密切相关。

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中国古代科学家结合自己的经验和发现,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科技创新思想,这些思想体现了实践和理论相辅相成的关系,使得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具有了内在的动力。

中国古代文明的科技发展与实践成果

中国古代文明的科技发展与实践成果

中国古代文明的科技发展与实践成果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古代中国人民在科技领域取得了许多令世人惊叹的成就。

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国人民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创新,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本文将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探讨中国古代文明的科技发展与实践成果。

中国古代的科技发展可以追溯到早期的夏、商、周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人民已经开始使用青铜器、陶器等物品,并且掌握了冶金技术。

青铜器作为古代中国最重要的科技成果之一,不仅在艺术上有着独特的价值,还为后世的冶金工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中国古代的冶金技术在世界上享有盛誉,为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古代的科技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许多伟大的思想家和科学家,他们为中国古代科技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例如,孔子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代表,他提出了“仁者爱人”的伦理道德观念,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科技领域,战国时期还涌现出了众多杰出的科学家和发明家。

其中最著名的是墨子,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家。

墨子提出了许多科学理论,如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等,对后世的科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此外,他还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能够实际使用的火药武器,为中国古代军事技术的进步开辟了新的道路。

中国古代的科技发展在秦汉时期达到了新的高峰。

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推动科技的发展。

他大力推行农田水利工程,修筑了许多灌溉渠道和水库,从而有效地增加了农田的灌溉面积,提高了粮食产量。

此外,秦始皇还修建了著名的万里长城,这是中国古代军事工程的杰作之一。

在汉朝时期,中国古代的科技发展继续取得重大突破。

汉武帝时期,中国人民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的指南针,并将其应用于航海和测量等领域。

指南针的发明为中国古代航海技术的进步提供了重要支持,也为后来的航海事业奠定了基础。

此外,在汉朝时期,中国还发明了造纸术、印刷术等重要的科学技术,为文化传播和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古代的科学发展与科学传承

中国古代的科学发展与科学传承

张仲景:被誉为“医圣”, 著有《伤寒杂病论》,奠 定了中医理论基础
李时珍:著有《本草纲 目》,被誉为“东方医学 百科全书”
华佗:被誉为“外科鼻 祖”,发明了麻沸散和五 禽戏
孙思邈:被誉为“药王”, 著有《千金方》,对中医 学有重要贡献
针灸:中国古代医学的重 要成就,对世界医学产生 了深远影响
物理学成就
指南针:用于航 海和军事,是中 国古代四大发明 之一
火药:用于军事 和庆典,是中国 古代四大发明之 一
天文观测:观测 天象,制定历法 ,预测天气
数学成就:《九 章算术》、《周 髀算经》等数学 著作,推动了数 学的发展
04
中国古代科学传承 方式
THEME TEMPLATE
家庭教育传承
家庭教育: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和培养
社会教育传承
私塾教育:家庭、 宗族、社区等私 塾教育,传授科 学知识
书院教育:书院 教育,培养科学 人才,传承科学 知识
科举制度:科举 制度,选拔科学 人才,传承科学 知识
师徒传承:师徒 传承,传授科学 知识,培养科学 人才
文献传承
民间传承
口口相传:通过口头讲述、歌唱等方式传承科学知识 师徒传承:通过师徒关系,将科学知识代代相传 家族传承:家族内部传承科学知识,如中医世家等 民间组织:如民间学会、书院等,通过组织活动传承科学知识
古代中国的科学 方法:如观察、 实验、归纳等
古代中国的科学 传承:如师徒传 承、学术交流等
对现代科学的启示
重视实践:中国古代科学家注重实践,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注重观察:中国古代科学家善于观察自然现象,从中发现规律 强调创新:中国古代科学家勇于创新,不断探索未知领域 注重传承:中国古代科学家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承,形成了独特的科学传承体系

论述中国古代科技的基本特征 -回复

论述中国古代科技的基本特征 -回复

中国古代科技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古代科技与哲学的融合:在古代中国,科技与哲学的发展相互渗透。

古代科技的研究常常与哲学思想相结合,科学家和工匠在实践中探索自然规律的同时,也探索宇宙的本源和人的处境。

实用主义导向:中国古代科技注重实用性,重视技术的实际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

古代科学家和工匠致力于发展能够改善生活、提高生产力和增强国家实力的技术。

传统知识积累和继承:中国古代科技注重知识的积累和传承。

古代科学家通过长期的实践经验、传统知识的积累和世代相传,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科学体系和技术体系。

经验主义和实践探索:中国古代科技强调经验主义和实践探索。

古代科学家和工匠通过实验、观察和实践,总结经验法则,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发展。

综合性和系统性:古代中国科技注重综合性和系统性。

科技的发展不仅仅局限于某一领域,而是综合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术,形成较为完整的系统。

长期稳定和传统保守:中国古代科技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相对稳定和传统保守的特点。

传统知识的传承和稳定性使得科技发展较为缓慢,对新思想和新技术的接受相对保守。

社会和文化背景的影响: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受到社会和文化背景的影响。

科技的发展常常与社会制度、文化观念和价值体系相互作用。

这些特征反映了中国古代科技在发展过程中的独特性和特殊性。

中国古代科技在农业、冶金、制造、医药、建筑等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就,对世界科技史有着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科技精神特征(一)

中国古代科技精神特征(一)

中国古代科技精神特征:1. 注重实践中国古代科技精神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注重实践。

古代中国的科技工作者们一直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他们将科学原理应用于实际生产中,不断改进和创新工具和技术,从而推动了古代中国科技的发展。

例如,古代农业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对土地、气候、作物生长规律等实际情况的观察和总结,在这一过程中,实践经验与科学理论相互印证,推动了农业技术的进步。

2. 崇尚工匠精神古代中国的科技精神还体现在对工匠精神的崇尚上。

古代中国重视工匠的技艺,工匠们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不断摸索、实践和创新,他们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改进工具和技术,形成了丰富的制作经验和技术传承。

这种工匠精神的传承和发扬,推动了古代中国工艺技术的发展,也为后世的科技进步奠定了基础。

3. 尊重自然古代中国的科技精神还表现在对自然的尊重上。

中国古代科技工作者们尊重自然,他们通过对自然规律的观察和总结,不断探索自然规律,寻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法。

在农业生产、医药制备和天文地理等领域,古代中国的科技工作者们都充分尊重自然规律,尊重自然环境,这种尊重自然的科技精神也为古代中国科技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重要保障。

4. 崇尚和谐发展古代中国的科技精神还体现在崇尚和谐发展上。

古代中国的科技工作者们注重技术的可持续发展,他们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不仅考虑个别技术的发展,还注重整体技术的和谐发展,在不断实践中总结出一套科学的技术发展规律,这种崇尚和谐发展的科技精神推动了古代中国科技的长期稳定发展。

5. 追求真理古代中国的科技精神还表现在追求真理上。

古代中国科技工作者们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他们不断追求科学原理和规律,通过实践验证和总结科学规律,推动科技的发展。

在古代中国,科技工作者们不断追求真理,努力探索自然规律,这种追求真理的科技精神也为古代中国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和保障。

总结:古代中国的科技精神具有注重实践、崇尚工匠精神、尊重自然、崇尚和谐发展以及追求真理等特征,这些科技精神的特征为古代中国的科技进步和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也为后世的科技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 华陀 麻沸散

五禽戏
中国现存最早的体育保健体 操
明 李时 《本草纲目》 代珍
全面系统地总结了16世纪以 前的分类法,创立了当时世 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法
a
30
《黄帝内经》:现存的较早的一部医书
奠 定 了 中 医 学 的 理 论
a
31
“医圣”张仲景
• 《伤寒杂病论》
a
32
全书52卷,约200万言,
象仪

郭守敬 简仪
比欧洲同类发明早 300多年
测定黄道 和赤道 的交角值 受到世界天文学界的推崇
《授时历》
我国古代最精密的一部历法
a
9
僧一行:世界首位算出子午线长度的人
僧一行
• 僧一行在科学方面的贡 献主要在天文仪器制造、 大地测量、编制《大衍 历》三个方面。尤其是 《大衍历》是当时最精 密的历法,这在当时的 条件下是很了不起的成 就,受到世人的称颂。
侯风地动仪
张 衡
a
8
时间 发明者
成就
战国 甘德 石申
《甘石星经》 《石氏星表》
东汉 张衡 水运浑象仪
地动仪(测定地震方向) 地球是圆的
唐朝 僧一行 黄道游仪
世界地位 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专著 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比欧洲早1000多年 世界上首次用它发现了 恒星位置的变动
实测子午 线的长度
制成以水流为动力的水运浑
唐朝末年,火药已被用于军事。出现 了火炮、火箭。到了宋代,戢争接连不 断,促进火药武器的加速发展。北宋政 府建立了火药作坊,先后制造了火药箭, 火炮等以燃烧性能为主的武器和爆炸 性较强的武器。南宋制造了内装火药 的突火枪。到了元代又出现铜铸火统, 称为(铜将军)。这些都是以火药的爆 炸为推动力的武器,在戢争中颢示了前 所未有威力。
之对圆周率π的研究成果丰
硕。祖冲之在世界数学史上
第一次把圆周率推算准确到
小数点后七位,计算出圆周
率在3.1415926到3.1415927
之间.在国外直到一千年以
后,十五世纪阿拉伯数学家
阿尔·卡西计算到小数十六
位,才打破了祖冲之的记录。
a
21
• 时间
• 前2000 • 前1200 • 263 • 480 • 1593 • 1706 • 1853 • 1874
在12,13世纪,火药首先传入阿拉伯国
家,然后传到希腊和欧洲乃至世界各地。
对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对经济和科学
文化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美法各国
直到十四世纪中叶,才有应用火药和火
器的记载。
a
元代 ·铜火铳
宋代 ·火箭
41


宋·指南针
的 指


a
司南 (战国)
42
• 都江堰水利工程在四川 都江堰市城西,是全世 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 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 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这项工程主要有鱼嘴分 水堤、飞沙堰溢洪道、 宝瓶口进水口三大部分 构成,科学地解决了江 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 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 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 原成为“水旱从人”的 “天府之国”。目前灌 溉面积已达40余县,1 998年超过一千万亩。
a
15
时 发明 间者
成就
世界地位
春秋 战国 东汉
三国 刘徽
九九乘法口决、度量 衡、筹算计算法 《九章算术》
提出割圆术
书中记载了世界上最先进的 数学运算方法。
南朝 祖冲 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 之 点后面七 位
晚明 朱载 “理由数显,数自理 堉 出”
a
比世界领先1000 多年
在历史上第一次以精密的计 算为基础,构筑起一套科学 的音律体系
a
24
时 作者 间
成就
世界 地 位
南 贾思勰 《齐民要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一部农



元 中央机构 《农桑辑要》现存最早的一部官修农书 朝 大司农司
主持编写
元 王祯 《农书》 详细包含了农业各方面的

知识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达到了传统农业科学的顶

峰(博采古今,吸收西方
自然科学知识)
a
25
《齐民要术》: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技 思想和实践
a
1
天文学
数学
农学
医学
四大发明
a
2
时间 发明者
成就
战国 甘德 石申
《甘石星经》 《石氏星表》
东汉 张衡 水运浑象仪
地动仪(测定地震方向) 地球是圆的
唐朝 僧一行 黄道游仪
世界地位 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专著 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比欧洲早1000多年 世界上首次用它发现了 恒星位置的变动
仪器的结构,比欧洲发明同类仪器要早300多
年。a
13
郭守敬:简仪
a
14
郭守敬编制了我国古代最先进的《授时 历》,它被沿用达400 年之久。《授时历》 的精确度很高,以365.2425 日作为一个回归 年的长度,这个值与现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
所采用的回归年值完全一致。
• 还在全国各地设立二十七个 观测站,进行了大规模的 “四海测量”,测出的北极 出地高度平均误差只有0.35; 新测二十八宿距度,平均误 差还不到5';测定了黄赤交角 新值,误差仅1'多;取回归 年长度为365.2425日,与现 今通行的公历值完全一致。
• 张衡的水运浑 象是一个划时 代的发明,在 当时已经具有 了机械天文钟 和自动日历的 雏形,对后世 自动天文仪器 的制造产生了 很大的影响。
a
5
早期的灵台不仅进行天文观测,也是祭祀和每月 初一举行告朔仪式的地方。后来,随着天文工作和祭 祀活动日益扩大,灵台成为专门进行天文观测的场所,
而祭祀和告朔则在社坛神庙和明堂进行。
实测子午 线的长度
制成以水流为动力的水运浑
象仪

郭守敬 简仪
比欧洲同类发明早 300多年
测定黄道 和赤道 的交角值 受到世界天文学界的推崇
《授时历》
我国古代最精密的一部历法
a
3
秦汉时期已发明了“浑仪”
• 测量天体入宿 度和去极度的 仪器就长期使 用浑仪
a
4
浑象是浑天家发明用来演示天球运动,说明浑天 学说的一种仪器。
收药1892种(新增374
种),附图1100多幅,
附方11000余首。是集
我国16世纪以前药学成
就之大成,在训诂、语
言文字、历史、地理、 植物、动物、矿物、冶
李时珍
金等方面也有突出成就。
本书十七世纪末即传播,
先后多种文字的译本,对世界自然科
学也有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
《本草纲目》
a
33
a
34
时间 发明 成就 者
16

春 秋
九 剩 法




明 了 度 量
砖 ( 春 秋 )

a
17
(春秋战国)算 筹
(元代)算 盘
a
18
时 发明 间者
成就
世界地位
春秋 战国 东汉
三国 刘徽
九九乘法口决、度 量衡、筹算计算法 《九章算术》
提出割圆术
书中记载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数 学运算方法。
南朝 祖冲 将圆周率精确到小 比世界领先1000 多年 之 数点后面七 位
a
都江堰
43
京a 杭 运 河
44
讨论:
• 英国著名的研究中国科技史专家李 约瑟院士曾经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 上古和中古时代,中国科学技术一直保 持一个让西方望尘莫及的发展水平,中 国科学发现和发明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 洲,已被证明是形成近代世界秩序的基 本因素之一。而中国古代文明却没有能 够在亚洲产生出与此相应的现代科学, 其阻碍因素又是什么?” 这是李约瑟难 题之一。
晚明 朱载 “理由数显,数自 堉 理出”
在历史上第一次以精密的计算 为基础,构筑起一套科学的音 律体系
a
19
《九章算术》: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东 汉 的 《 九 章 算 术 》
《 九 章 算 术 》 英 文 版
a
20
祖冲之:南北朝时期的一位杰出的科学家

圆周长与直径之比,称
为圆周率,记号是π.祖冲
实测子午 线的长度
制成以水流为动力的水运浑
象仪

郭守敬 简仪
比欧洲同类发明早 300多年
测定黄道 和赤道 的交角值 受到世界天文学界的推崇
《授时历》
我国古代最精密的一部历法
a
12





浑仪是我国古代测量天体位置的一种仪器,
结构复杂。郭守敬富有创造性地制造了简仪,
简仪从复杂的环圈交错中解放了出来,简化了
a
45
a
35
西汉纸
a
36
东汉纸
a
37
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a
38
大英博物馆所收藏的《金刚 经》是最引人注目的海外中国流
失文物之一,
它于1900年被英国人 斯坦因从敦煌所骗购。 印刷于公元868年的 《金刚经》被认为是世 界上保存的最早的有明
确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价值1.96万元的康熙手书写金版《a金刚经》
a
26
《农桑辑要》:现存最早的官修农书。
a
27
《农书》:涉及农业各方面的知识及生产工
具的改革
a
28
《农政全书》:博古今农学之大全,吸收西学
a
29
时 发明 间者早的一部医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