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工程师培训的实践环节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卓越工程师培训的实践环节探讨[摘要]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背景下,为改进和提高工科教学的实践水平,解决高等工程教育中的实践性和创新性培养问题,从体制创新,师资培养,教学管理,教学手段创新和建立综合实验工厂等几个方面论述其必要性。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体制创新综合实验工厂教学管理教学手段
由于历史的原因,高校工科教育存在诸多的问题: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够清晰,人才培养方案缺乏整体优化,实践教学理念和环节欠缺,应用性和创新型教师队伍缺乏等问题,造成毕业生往往不能满足企业岗位的技能要求,毕业生就业和企业招聘困难,供求的结构性矛盾较为严重,必须进行改革。

对此教育部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

为此,参与卓越计划的高校纷纷制定了培养计划,培养计划改革的主要焦点是实践能力的培训和提高,侧重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突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用人单位招聘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生产或者经营中的实际问题,用人单位希望录用能够立即上岗的有工作经验的员工,而不管是
不是应届毕业生,对用人单位来说这是最正常不过的了。

企业希望毕业生能够直接上岗,而应届毕业生常常不能够直接满足用人单位的这一要求。

例如电子工程类的企业,大学生的就业素质与用人单位所要求的差距主要在于应届毕业生解决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与实
践经验。

如单片机的开发与应用,电子产品策划与设计等等,表现在缺乏工程意识,没有实际经验,不能独立胜任项目研发等方面。

一、体制创新
目前高校工科教学的培养目标,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专业核心课程设置等等,多数都是由高校内部的相关人员和部门自己制定的,有“闭门造车”之嫌。

必须跳出原有的教育、教学培养理念和框架的束缚,笔者认为,聘请企业专家全程参与卓越计划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培养计划、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的制定,将企业对于高校毕业生的各方面的素质要求,贯彻到卓越计划的全过程。

将企业清晰的用人标准和专业素质对于毕业生的要求前伸到本科和硕士
生的学习阶段,把企业创新的要求渗透到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专业核心课程中,制定在校生实践课考试考核的方式。

近期目标是使毕业生的专业技能达到企业的要求,远期目标实现高校毕业生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与企业要求的无缝连接。

除了专业技能外,企业要求的毕业生具有执行能力,沟通能力,苦干精神和创新精神,以及团队精神和正确的人生态度等等,这些方面的培养也应与专业技能的培训同步开展。

二、建设综合实验工厂的必要性
1.现状分析
卓越计划的培养方案中都提到加强校企合作的步伐,增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计划建立实习实践基地,安排学生在企业实习,进行有利于工科教育办学模式的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弥补了课本知识落后于社会发展的不足。

应该注意到的现在已不是过去计划经济时代,可以由国家统一安排大学生的实习、允许学生参与生产。

现在很多企业由于各种原因,对外部人才的培养缺少动力,不太愿意提供资金和设备等方面的支持,不很乐意接待进行实习教学的师生。

比如:实习单位难以联系和固定,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高校连年扩招,学生人数骤增,导致大多数单位不能一下子接收这么多学生。

二是企业的科研、生产压力很大,很难有合适的岗位安排给大学生实习;即使有岗位可以安排,企业也会因为担心学生代替工人上岗工作会影响生产进程而不愿接受学生实习。

有些企业由于自动化程度比较高,其员工一般要经过较长时间培训才能上岗,而学生实习时间一般在较短,很难做到上岗不影响正常生产,因此他们也难以积极接待学生实习。

三是实习经费严重不足,影响实习教学正常进行。

能够集中安排的实习时间越来越短,而且不能保证专业对口,实习质量难以保证。

这些最终都影响到了实践教学环节的正常进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更无从谈起。

2.综合实验工厂的建设
目前高校专业课的实验多数都是验证性的或者辅助性的,主要是为理论课学习服务的,留给学生动手的空间很小。

针对工科专业实验教学的现状及问题,有必要对现有的传统、单一的实验模式进行改革。

综合实验工厂可以作为学生综合实践训练的重要场所,它可为学生实践提供充分的施展空间和动手机会。

可以节省大量的外出实习经费,是一种既经济又有效的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途径。

建设综合实验工厂作为校内实习和实验基地,把学科建设、科研实验室建设和综合实验工厂建设结合起来,通过综合性、开放性实践教学活动项目的开发,最大限度地利用学校教学科研资源开展实践教学。

建设综合实验工厂的建设需要企业专家的参与,充分听取企业专家的意见,力争取得企业的支持。

综合实验工厂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动手的需求,充分利用原有实验室的设备、仪器,达到资源共享。

同时要有计划地分期分批把实习和实验经费投入到实验工厂建设中去,使实验工厂不仅成为高水平、高质量的实验室,同时还是高标准的实践性教学基地。

综合实验工厂担负的任务是多方面的,比如以实验技能与工程设计为主的实验课程,本科或研究生的毕业设计,srtp、挑战杯、电子设计竞赛、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教师的工程研究项目,企业技改项目、校企合作新产品研发和小规模生产任务等等,同步可培养学生初步的工程策划能力、解决工程设计、团队合作和
工程项目管理等工程能力。

三、师资培养
高校部分教师本身的工程设计与生产实践能力薄弱,缺少生产一线工作经历和经验,对行业和企业的运行流程了解较少,偏重于写论文、做课题、以学术成果评职称,没有时间和精力投入学生的实践教学。

要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应从教师的岗位设置开始。

实验工厂应配备专职教师,定岗定编。

由于专职教师的任务重,工作量大和要求高,岗位待遇一般应该高于同等资历或职称的教师岗位,并为专职教师提供到企业挂职锻炼的机会,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实验工厂的建设和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为实验工厂的持续运行提供合格的师资资源,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四、教学管理体制改革
现有管理体制主要为应试教育服务,学校的教学计划多是着重学科和专业体系的建设,对教学质量的关注多集中于课堂教学和理论知识的学习,教师主要精力放在传授理论上,学生的主要精力则放在考试上。

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不断被知识的经验性和规律性所束缚,丧失了独立思考和想象的能力。

学生主要面临理论课测验与考试压力,加上实际能力的锻炼机会较少,实验和实践课的考核流于形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逐渐消磨殆尽。

为此必须加大实践课的学分比例,丰富实践课的教学内容,完善考核方法和评分标准。

实践课的成绩应作为企业招聘,考研或保研成绩的重要组
成部分,从管理体制上激励学生愿意投入精力提高专业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

五、教学手段创新
引入先进的云计算技术。

云计算在实践课的应用将有助于解决实践教学资源分布不均,实践教学资源更新速度慢和实践教学资源共享程度低等问题。

综合实验工厂中的云系统,一般包括终端机、云服务器、教师用机及教学监控系统等设备。

可以实现数字化实验网络互连与企业实验资源的共享。

通过云计算平台,学生可以远程调用企业先进的开发软件和仿真软件,用于学习和仿真实验,动态跟踪企业目前正在应用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弥补学校学习资源的不足和滞后,开阔眼界,明确学习的方向。

通过云计算平台,学生可以直接向企业专家咨询相关技术问题,同时方便企业专家直接对在校生予以指导。

云计算平台应包括企业内部培训的相关课程实时录像,包括一些典型生产工艺流程和生产设备等内容,采用多种多媒体技术对工艺流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设备结构、原理及使用等进行详细的说明,使学生有一个亲临现场实习的感觉,实现仿真操作;同时学生还可以对某一个局部进行详细了解,全方位了解工艺的全过程。

另外学生还可通过平台深入多个企业的生产技术,行业生产和社会需求。

另一方面通过云系统可密切学校和企业的联系,学校协同企业有针
对性地进行人才培养,把被动式和“闭门”式的培养人才方式变为主动式和开发式的培养人才方式。

六、结束语
卓越工程师培训是一个系统工程,其目标的实现关键是实践环节,必须进行多方面的改革。

其中核心部分的是体制创新,同时在师资培养,建立综合实验工厂,教学管理体制和教学手段创新等等各个方面需要同步改革,缺一不可。

一定要改变以学校为教育主体的现状,建立以学校为基地,学生为主体,企业为主导的培训和培养体系,最终达到高校毕业生专业素质,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与企业要求的无缝连接,为企业创新提供人才保证。

[参考文献]
[1]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04
[2]余志卫.论本科院校卓越工程师的培养[j]武汉职业技术学
院学报.2010[5]
[3]周雪梅,滕靖.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教学改革研究[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05
[4]曹新鑫,何小芳.高校工科专业实习教学存在问题及建议[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94-195.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山东青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