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及改善策略_安徽大学生手机媒体使用状况调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研究背景
手机作为科技进步带给人类的新工具,在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更以其独特的功能和魅力强烈吸引着最易接受新生事物、充满着无限好奇心的大学生群体,并逐渐展示了其相对于传统媒体的优势。

为了全面了解安徽省大学生手机媒体的使用状况,开展了本次调查活动。

二、研究设计
本次调查的时间为2013年10月-11月,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对安徽省属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徽科技学院、合肥学院、安徽新华学院、安庆职业技术学院等6所高校的80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

调查了包括学生个人信息、学年阶段、是否使用智能手机、手机流量、使用手机的时间和地点、社交软件使用状况等17个方面。

问卷发放选择了教学楼、图书馆、食堂、校园商业区等学生聚集场所,力求调查的客观性和全面性。

三、数据分析
(一)样本构成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800份,收回764份,有效问卷75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4.5%。

除调查问卷外,还对数十名大学生进行了深度访谈,调查结果能够客观反映安徽省大学生使用手机的现状。

调查样本中男生占48.5%,女生占51.5%;文科生占45.5%,理科生占54.5%;大一学生占25.7%,大二占36.8%,大三占30.3%,大四占7.2%。

(二)手机性能
调查中发现,安徽省大学生人人都拥有手机,手机普及率高,并且他们更加倾向于使用智能手机。

调查样本中,使用智能手机的学生占总调查人数的79.8%,而使用非智能手机的学生仅占20.2%。

大学生追求时尚的消费观以及从众心理会影响他们选择智能手机,此外,智能手机拥有的操作系统、大屏、触摸等功能能够方便其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使用,自然获得他们的青睐。

(三)流量套餐
近一半的大学生会选择1-100M(含100M)的流量套餐,占总调查人数的47.5%,这与电信运营商有直接联系。

在校园中,三大电信运营商1-100M的业务套餐是最优惠的,学生自然会选择该套餐。

月流量在100M以上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男生,他们常用手机的娱乐功能是玩游戏、观看视频等。

(四)使用时间
1.一天中使用手机的总时间在6小时以内
在一天中,大学生使用手机总时间在6小时以内的,占了总调查人数的86.4%。

这与他们在学校的时间有限,上课、社团活动等占据着他们一天大部分的时间有关,使得他们也不可能有过多的时间去使用手机。

2.1-30分钟是学生在课堂玩手机的集中时间段
大部分的学生都会在课上或自习中玩手机,在被调查的学生中,仅有7%的学生在上课时不玩手机,剩下93%的学生都会在课上或自习中玩手机,同时使用手机的时间主要集中在1-30分钟,占到总调查学生数的67.7%。

这说明在课堂上或自习中,学生不可能做到全身心投入地去听老师讲课,1-30分钟这段时间或许就是他们听课的缓解期。

这也要求老师要充分利用好学生上课集中精神的那段时间,把课讲得更加生动,传授给学生更多的知识。

3. 一天中使用手机社交功能的时间并不是特别多
一天中大学生使用手机在社交功能上的时间在2个小时以内,并不是特别多。

大学阶段,正是需要与别人交流沟通,拓展自己人脉的时候,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社交活动,手机社交占的比重应该会很大。

但事实并非如此,调查中大多数的大学生使用手机浏览网页、空间,发微博、微信,收看视音频播放等,虽使用相关社交软件,但缺乏足够多的社交方面的互动与交流,更多的只是自己一个人在使用,这一点需要特别引起重视。

4.一天中玩游戏的时间并不是很多
一般会认为,大学生使用手机玩游戏的概率比较高,但在实际调查中,一天中学生使用手机玩游戏上的时间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多,一般都是在2个小时以内,占总调查人数的89.4%。

这可能与学生使用手机的时间有限有关,大部分学生一天的时间会被上课、社团活动、班级活动等事情分割,
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及改善策略
——安徽大学生手机媒体使用状况调查
□孙鹏飞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手机逐渐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深深地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

主要表现为
对信息的渴求越来越强烈,从众心理明显,对时尚个性过分追求,选择进行情感的转移与延续,对手机逐渐形
成依赖心理。

文章通过调查,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学生管理以及大学生个人使用手机等方面提供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 手机使用 调研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029(2014)05(下)-0013-02
DOI:10.13854/i.2014.10.005
2014. 05(下) 中国报业13
所以并没有太多的时间去玩游戏,同时他们中大部分人更愿意在电脑上玩游戏。

四、结果分析
(一)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高
1.大多数大学生在寝室使用手机
调查中,有88.9%的学生会在寝室里使用手机,尽管他们也会在别的地方使用手机,但没有在寝室使用手机的频率高。

这可能是在寝室的时间是最自由、最轻松的,他们可以自由安排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不受任何人的约束和干扰。

2.绝大多数大学生会在睡前或醒后使用手机
调查中明显发现,绝大多数大学生会在每天的睡前或醒后使用手机或偶尔使用手机,占了调查总人数的95.5%。

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会在睡前或醒后使用手机看新闻、刷微博、看空间、玩游戏、看小说等。

这种现象的出现并不是偶然,而是因为手机在大学生生活中所占地位越来越重要,他们越来越离不开手机,甚至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

3.超过半数的大学生会在吃饭时使用手机
在食堂吃饭时,经常会看到很多同学边吃饭边玩手机。

在本次调查中,也发现超过半数的大学生在吃饭时会使用手机,所占比例为62.1%。

尽管大多数学生只是偶尔在吃饭时使用手机,但这种偶然性就能够说明学生在吃饭时会使用手机,不使用手机的学生仅占37.9%。

(二)大学生使用手机的主要功能
1.多数大学生会下载使用手机社交软件
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会选择下载手机Q Q(占90.4%)、手机QQ空间(占69.2%)和微信(占57.6%);一部分学生会选择下载飞信(占45%)、新浪微博(占44%)、腾讯微博(占39.9%);只有极小部分学生会选择下载人人网(占17.2%)、开心网(占6.6%)、陌陌(占2.5%)或其他(占18.2%)社交软件。

这种差异主要是因为每种社交软件的使用人群及发展状况是不同的,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他们更倾向于大家都会使用的社交软件。

在这里仍需指出,社交软件只有大家都去使用,才能起到交流互动的作用,如果只是自己一人使用,互动性就会大大的降低,就达不到社交的功能。

2.大学生愿意主动分享信息与心情
在调查样本中,每天发或偶尔发微博、发说说的大学生占62.1%,超过半数以上。

大学阶段,他们迫切地需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看法的空间,通过手机媒介,可以更好地实现表达观点和情感的诉求。

看空间、刷微博成为大学生每天必做的事情,看看好友的动态与近况,也成为他们所关心的事情,同时他们也会通过微博和QQ空间把自己经历的事情和心情与大家分享。

3.不同年级对手机功能的使用有侧重
通过比较发现,除了基本的打电话、发信息功能外,大二、大三学生在使用手机的功能上有所侧重,大二学生更喜欢使用手机的娱乐功能,而大三学生更倾向于使用手机的搜索功能。

这种现象的出现跟学生所处的学习阶段有很大关系。

大二是大学生在学校的活跃期,他们更多的是享受大学生活,所以更多的使用手机的娱乐功能。

而到了大三,习惯了大学的生活后,他们更多的会去考虑毕业和深造问题,需要更关于就业、考研的信息,手机的搜索功能就满足了他们对信息的渴求。

4.大学生很少使用手机的购物功能
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在网上购物,但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学生会使用手机的社交、娱乐、搜索等功能,却很少用到手机的购物功能。

通过访谈得知,手机支付的安全性、上网网速以及操作的不方便性阻碍了大学生群体使用手机进行购物。

相信在未来,上述种种制约因素都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得以解决,手机购物也将成为一种新的方式。

五、建议
(一)学校方面
首先,教师要不断提升教学质量,用情景、案例等多种授课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自然就会减少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的现象,这也是对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的考验。

其次,学校可以通过开展“课堂关闭手机”等活动,利用校园媒体,进行手机利用技巧的宣传,引导学生健康使用手机。

另外,社团活动、第二课堂等也有效吸引学生,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让大学生活过得更加充实。

(二)个人方面
大学生在使用手机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购买能力,量力购买手机,不应有攀比心理;要注意合理分配时间,明确在校期间首要任务是学习;要积极参加各种校园活动,努力提高自身的社交与沟通能力,以直接的人际交往代替手机媒介进行交流;要养成良好的手机使用习惯,学会正确使用手机获取有利于自身成长和提高的信息,保护个人身心健康。

(作者单位:安徽新华学院 文化与新闻传播学院)
本文系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媒介素养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SK2012B232);安徽新华学院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心项目:媒介素养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提升研究(IFQE201114)
参考文献
[1]周媛,燕超.大学生手机市场调研报告[J].西安工业大学学报,2009(12).
[2]楼锡锦,沈黎勇,林博峰.大学生使用手机状况研究报告——以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2009(2).
[3]任秀芹,刘颖,颜士科.手机媒体传播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应对策略分析——以云南财经大学为例[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1(2).
责任编辑:李德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