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从古至今的中国译论旅行——读《中国译学史》有感

合集下载

承前启后 高瞻远瞩——评《中国译学大辞典》

承前启后  高瞻远瞩——评《中国译学大辞典》

重要 性也 日渐 凸显 , 目前 国 内译 界 的译 学 术 语 建 但 设并不 乐观 。《 国翻 译 》 0 9年 3月 刊 中《回顾 、 中 20
反思 和前 瞻—— 翻译学 学科 理论 系统 构建高 层论 坛 综述 》 指出 , 我 国的 翻译 界对 研究 中引 用 的外 来 术 “ 语及其 产生 的背 景 了解 不 够 , 概 念术 语 的使 用 方 在
具书 中很多未 被 收录 ;
服 了上 述现存 译 学 辞典 的主 要缺 陷 , 了大 量 的增 做 改工作 , 重新 编纂 了这本 《 中国译学 大辞典 》 。 该 辞 典正 文 从 内容 上 可分 为 三个 板 块 : 分类 词 目、 译学 著作 和译 学 人 物 。分 类 词 目部 分 主 要 收录
了 目前译 界 所使 用 的 新 术语 , 对 译 学 研 究 的发 展 趋 势 作 了积 极 的探 讨 , 示 出 高度 的科 学性 和 前 瞻 性 。 它 的 出版 将 对 并 显 国 内的 译 学研 究起 到 积 极 的 推 动 作用 。
[ 键 词 ]《 国译 学 大 辞典 》 译 界 ; 学 术 语 关 中 ; 译
引 自肖维 青 , 德 明 2 0 :5 。 翻译 作 为 一 门 学 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83 )
有 新 的突破 , 目前 的 同类 工具 书 中未能体 现 。
对 此 , 者在 求学期 间就 深有感 触 , 新 遇到 的 笔 对 翻译术 语不 甚 了解 , 没有相关 书籍 可查 找 , 又 只能从
科 , 建设 已经 日渐受 重视 , 其 因此 也需 要一 整套术 语
面 比较 混 乱 ” 而 从 另 一 方 面 看 , 。 目前 国 内 图 书 市

从《中国译学史》的出版看我国的译论发展

从《中国译学史》的出版看我国的译论发展

从《中国译学史》的出版看我国的译论发展作者:吴瑶来源:《现代交际》2019年第09期摘要:当今我国翻译事业飞速发展,要开展翻译工作研究,提高译学理论水平,就必须首先研究中国译学理论史。

陈福康编著的《中国译学史》一书按照历史发展顺序勾勒出中国译学理论的轮廓,为翻译工作者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译学理论提供了宝贵资料。

基于此书,本文总结了各阶段译学理论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旨在了解我国译论及其发展历史,进一步提升翻译爱好者的理论修养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中国译学史译学理论研究代表人物主要思想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9-0103-02一、概述《中国译学史》由陈福康教授所著,原名《中国译学理论史稿》。

陈福康教授是我国现代专门从事中国文史研究工作的专家,主要学术成果包括《郑振铎传》《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井中奇考》等。

该书主要从古代、晚清、民国和新中国成立后四个历史时期对中国翻译发展史进行论述,是当之无愧的中国译学理论著作。

二、本书的内容与结构全书一共分为四部分:引言,正文,附录和后记。

引言部分主要讲述该书成书的经过和主要的内容结构等。

正文部分一共分为四章,包括中国古代译论,晚清民初的译论,民国时期的译论和新中国成立后的译论。

每一小节主要讲了三个方面的内容:译者所处的历史背景,生平介绍;该译者的重要理论主张,主要的译学活动以及翻译作品;总结该译者的地位、影响等。

附录部分主要列出一些参考书目。

后记则是一些与本书写作相关的话,包括对前人类似书籍的总结,以及该书成书的意义等。

第一章以时间顺序介绍了中国古代最早的一些译事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一些译论。

据史书记载,我国的翻译早在夏朝时便已出现,但那时主要是口译。

笔译则是从佛经翻译开始的,最早始于支谦——三国时期吴国知名学者。

而翻译理论的提出,最早出现在前秦,代表人物是高僧道安,他在《摩诃钵罗蜜经钞序》中提出了“五失本,三不易”之说,讲述了翻译时的一些注意事项。

我看中国传统译论-浅议传统思维模式下的译论和发展方向

我看中国传统译论-浅议传统思维模式下的译论和发展方向

我看中国传统译论浅议传统思维模式下的译论和发展方向论文导读:感性思考、经验综合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

中国传统译论中的论著大多以感性为主或经验之谈,较多译论的提出大都为僧人或文学家所言而非译论家所发,可以得知中国传统译论较多的是从经验中“悟”出来的,突出了译论中的直觉悟性。

同时,积极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学者,各译学体系的学术交流,进一步拓展译学领域,把研究引向深入,从而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翻译理论体系。

关键词:传统译论,思维方式,中国特色中国的翻译实践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从译佛经开始有翻译理论的出现,到严复时期已经有了较快的发展,再到鲁迅、钱钟书、傅雷等这一代人时,已经具有了非常成熟的品质。

大多译论都是由积极从事翻译实践的翻译家根据亲身体验总结得出的,这种理论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和真实感人的品质。

笔者认为要继承发扬传统的翻译理论,既要清楚地认识到它的伟大历史功绩又要认识到其历史局限性。

一.中国传统译论的特征及表现形式1. 中国传统译论中的悟性感性思考、经验综合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

它与西方所谓的理性分析思维是对立的,它倾向于对感性经验作抽象的整体把握,并非对经验事实作具体的概念分析。

中国传统译论中的论著大多以感性为主或经验之谈,较多译论的提出大都为僧人或文学家所言而非译论家所发,可以得知中国传统译论较多的是从经验中“悟”出来的,突出了译论中的直觉悟性。

这和中国人传统的文化和直觉思维方式是分不开的。

由于汉语文字具有高度形象性和语义模糊而概括性强的特征,因此,翻译家们不仅在翻译实践中强调翻译的艺术性和创造性,译者的灵感和顿悟,而且在翻译研究、译论文字的表述与理解中也重视“悟性”。

刘超先(1994:2-6)指出:如在佛经翻译中悟出的“文”与“质” ,从译事“三难”中悟出的“信、达、雅”,再被后人领悟,发展为译论圭臬。

林语堂“忠实、通顺、美”三元标准就是对严复“信、达、雅”的领悟和发展——除了“美”较“雅”涵义广泛了一点,已无太多新意。

中国传统翻译理论及其特点——以话语权与中国特色翻译学为例

中国传统翻译理论及其特点——以话语权与中国特色翻译学为例

84中国传统翻译理论及其特点——以话语权与中国特色翻译学为例■詹鑫鑫/黄河交通学院摘 要:纵观中国译论史,中国译论自古以来成就颇丰。

然而,与西方译论比较,虽历史悠久,但在理论系统的构建方面远远不及。

中国优秀的译论历史并不比西方的差,但是我们却在理论构建方面一再借用人家的理论,中国译论却没有话语权可言。

针对这些,亟待建立一门独立的中国特色翻译学,从而确立中国的翻译理论话语权。

而在此过程中,中国特色翻译理论需要“和而不同”,建立“和谐共生”的翻译思想。

关键词:传统译论特点 话语权 中国特色翻译学 和而不同一、中国传统译论特点陈福康教授的《中国译学史稿》,详细介绍了中国传统译论史,分四个时期,以下是对四个时期的特点进行的概括:(1)中国古代译学理论,主要集中于经书翻译,内容零星,但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有“文质之争”,“五种不翻”等);(2)晚清民初译学理论,则由信仰翻译向科技翻译转变,而期间发生了两次较大讨论,一次是关于翻译的文体、语言等,另一次则是关于译名问题。

(3)民国时期译学理论,可以从社团与流派角度来区分。

如文学研究会、创造社、新月派、论语派、哲学研究派等。

文学研究会与创造社争论的焦点主要为翻译的“外部研究”。

(4)新中国成立后译学理论,即中国当代翻译理论史,两个比较明显的特点:一是大部分论者都努力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注意运用哲学方法来分析问题。

二是从延安时期就开始的中共中央直接领导的翻译马列著作的经验和理论得到了总结和发扬。

据记载,中国有史料记载的翻译活动可追溯至千年之前的周代。

直至今日,中国翻译界成绩斐然。

可是,说到系统的翻译理论,我们并没有系统的理论,这与中国的汉语言文化特点不无关系。

今后的翻译理论工作应注重理论研究,使之科学化,系统化,不能再停留在一般的具体的经验之谈上。

从哲学角度讲,前人所做的努力都可以说是量的积累,而我们要以此为基础,争取做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借助当代科学的方法对翻译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要客观定量以及准确描述,综合各个学科的最新成果,引进国外的翻译研究成果作为借鉴,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对传统译论进一步分析总结,为早日建立中国特色翻译学而努力,为确立中国译论的话语权不懈奋斗。

中国翻译史讲义

中国翻译史讲义
在我国古代,是指将梵本等佛典翻译为汉文而言。 广义而言,并不限于经藏,如律、论之翻译亦皆称 为译经。 印度各种方言流传的佛典,被整理为梵语、巴利语 之原典,及至佛教传来东方诸国,遂逐渐译成各国 语言。
• 奉诏译:我国古代译经,大多由朝廷保护设置译经 院以完成译业,此类译经称为奉诏译。
• 单译(等):译经中,仅译出一次者,称为单译、 一译。翻译二次以上者,称为重译、异译、同本异 译。译者名称不明的经典,称作失译经。
• 有裨于中国文学:启以新意境,输以新材料,开辟 了唐降格律诗词新体裁,催生六朝志怪小说,激发 浪漫主义文学,使古代文学获得解放。
佛经翻译的四个发展阶段
一、草创时期(东汉桓帝—西晋,公元148—316) 二、发展时期(东晋—隋,公元317—617) 三、极盛时期(唐—北宋,公元618—906) 四、衰微时期(南宋—清,954—1111)
3. 三国时期的译经家支谦(1)
支谦一名越,原为月支人,故姓支。号恭明
代表作:《阿弥陀经》 《月明童子经》《菩萨本原经》
《菩萨本业经》《佛医经》 《法句经》
翻译特点:支谦翻译的风格从古译到旧译这一阶段上起 了不少作用。他反对译文尚质的偏向,力求经意使人更 易解。
• 受业于支亮,支亮受业于支谶, • 人称“天下博知,不出三支”。 • 支谦的翻译风格 • “曲得圣意,辞旨文雅” • “谦以季世尚文,时好简略。故其出经,颇从文丽” • “属辞析理,文而不越,约而又显,真可谓深入者也。”
• 汉献帝(公元190年一220年在位)末年,支谦避乱来到吴 国。当时孙权已统治江左一带,但这里佛教还未传布。孙 权听说支谦很有才智,就召见他,并拜为博士,与韦曜等 人共同辅导太子。
• 东吴佛教虽已传布,但佛经多是梵文,没有翻译。支谦 精通汉语,收集众多佛经版本译为汉语。从黄武元年(公 元222年)到建兴(公元252年一253年)年间,三十多年中, 他翻译了《维摩》、《法句》、《瑞应本起》等49部经书。

《中国译学史》读书笔记

《中国译学史》读书笔记

《中国译学史》读书笔记作者:刘玲来源:《新农村》2011年第13期摘要:本文主要以《中国译学史》为研究对象,通过该书与其他同类写史书籍的对比研究出了《译学史》的三个主要特点,以及一些存在的不足。

从这些不足中得出结论,对于翻译学的研究应该是持一种辩证以及怀疑的态度。

关键词:译学研究方法辩证怀疑一、概述《中国译学史》是由陈福康先生主编,最初是2000年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原名《中国译学理论史稿》。

该类写史的书籍较多,比如王炳钦的《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方华文2005年出版的《20世纪中国翻译史》,王宏志的《重释“信”、“达”、“雅”》等等书籍。

这些书籍都是从不同历史发展时期来分析中国翻译史的发展。

陈福康先生是我国现代专门从事中国文史研究工作的专家,主要学术成果包括《郑振铎传》,《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井中奇考》等等。

对于该书,天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赵秀明先生曾经写过一篇名叫《从的出版看我国的译论研究》的论文。

本文试图通过对比《译学史》与其他写史书籍的不同,来找出该书的优缺点,同时给出一些写史研究方法的建议。

二、本书的内容与结构该书总共四个大部分,引言,正文,附录和后记。

引言部分主要就是讲述一些该书成书的经过,以及主要的内容结构等等;正文部分一共分为四章,按照历史发展顺序,包括中国古代译论的译事及论说,晚清时期的译论,民国时期的译论,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译论。

每一小节主要讲了三个方面的内容:译者所处的历史背景,生平介绍;该译者的重要理论主张,主要的译学活动以及翻译作品等;总结该译者的地位,影响等等。

从总体上来说该部分主要论述了中国译学理论的形成、转折、发展以及鼎盛的历史,为学者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译学理论提供了丰富翔实的资料,勾勒出一条清晰的发展脉络。

另外附录部分主要列出一些参考书目。

后记就是一些与本书写作相关的话,包括对前人类似书籍的总结和该书成书的意义等等。

三、该书特点评析通过对比陈福康的《中国译学史》与王炳钦的《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后者是以浓缩的形式介绍了数十位古今的一些翻译大家,不那么详尽;而对于《中国译学史》一书,我粗略地概括了以下三个特点:1.从整体来看,本书是以历史发展顺序叙述,把中国的翻译活动与历史时期结合在一起,清晰明了;如晚清时期的西学翻译热潮,和五四以后的新文化翻译热潮等等都是和相对应时期的时代背景相结合而产生的;而且同一个时期的翻译家译论、主张相似,读者易于明白。

一本能让我国译学走得更远的书——《中国译学史》书评

一本能让我国译学走得更远的书——《中国译学史》书评

- 246-校园英语 / 文艺鉴赏一本能让我国译学走得更远的书——《中国译学史》书评兰州交通大学/刘恋《中国译学史》原名为《中国译学理论史稿》,由陈福康教授于1992年编纂,上海外语出版社出版,2000年6月又修订出版,并在2002年教育部第三届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上获得语言学著作类三等奖。

2010年1月,上海人民出版社以《中国译学史》为名将其收入学术界很有影响的《专题史系列丛书》中并出版发行。

其结构上没有什么改动,只是内容上有所修订补充。

该书可以说是我国第一本译学理论专题史,不仅为翻译学习者提供了翻译理论的基本知识和线索,而且为我国翻译理论的发展及翻译学的跨学科交流奠定了基础,在译学研究领域具有开拓意义。

《中国译学史》全书包含以下几个部分:“引言”、四个主体章节、“余话”、“翻译论文参考篇目”、“初稿绪”、“后记一”、“后记二”。

主体部分为按历史发展的顺序编排的四个章节:“古代译论”、“晚清民初的译论”、“民国时期的译论”、“新中国成立后的译论”。

涵盖翻译理论的内部研究、外部研究以及翻译的社会功用等。

这四个章节都主要以描述和谈论该时期内著名译论者的翻译思想和译学主张为线索,间或对一些有共性的译论综合谈论,譬如“少数民族零星译论”,但为数较少。

每章最后附带“章末片谈”,是作者对该时期译论的总结。

本书是一本挖掘的比较深的翻译史著作。

例如大多数人谈到翻译史时总是从支谦的《句法经序》说起,但本书竟然从孔子的言论中找到了相关话语,“名从主人,物从中国”从周作人谈论译名音译一直到我们今天都是音译外国人名地名的原则,却很少人提及此句出自孔子之口,而作者是一名研究文学史的专家,对史料的源头敏感,因而提及,这对学习翻译理论和研究译学史的人是有启发意义的。

此外,他还深挖了不少直到当时仍被大多数翻译史研究者所忽略的人物和论述,例如关于支谦的“文质”主张,大多数人认为其仅反应了“质”派的译学观点,而作者从《中国佛教史》找出“文”派的角色。

中国翻译理论史

中国翻译理论史

中国翻译理论史中国翻译理论发展脉络关于理论理论与应用的关系:传统观点,不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论是无用的。

是理论就一定要解决实际问题。

申报基础理论项目一定要回答“该项目有什么实际应用价值”的问题。

现代观点: 理论“虚用”说。

“理论实用”论使得许多有前途的基础理论研究搁浅。

翻译界同行拿不出与国外同行挑战的实力的理论来,就是因为在很大程度上被理论实用论禁锢,他们认为是理论就要解决实际问题,所以目前不解决实际问题的重大理论总是出不来。

中的翻译理论从总体上看是注重“实用”的,是解决翻译具体问题的,与西方当代翻译理论相比,在体系上相对较弱。

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而理论当然应该受到鼓励,但对理论的要求不应该以是否有实用价值为前提。

在科学史上,有些重大理论在一开始并不表现出实用性,后来才引起大规模的应用。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最初问世时人们看不到它的实用价值,在部分理论得到应用后,甚至在新的理论出现后(霍金),其余部分的实用价值还未显现,但他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

成熟的理论总是在等待着实用出现的契机,或者它引导出一种是用契机。

我们不能因等不到这种契机就指责这种理论无用。

许多翻译工作者不愿阅读翻译理论文章,因为他们发现这些理论不能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只有当有外在要求时才勉强看一些理论,比如职称要求。

翻译工作者要有理论意识。

人们主动认识规律的倾向就是理论意识。

又有些理论可能永远找不到实用契机。

这种空头理论具有不显形的性质,但能使我们学会思考,是我们的素质得到根本的提高。

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理论也是理论。

对理论的首要要求应是该理论能不能逻辑的认识和解释对象。

能不能在别的方面派上用场,那不是它们的事。

“用”有“实用”也可有“虚用”。

翻译理论既鼓励“实用”也鼓励“虚用”,实用理论的威力自不待言,虚用理论可提高我们的认识能力,可以放飞我们的心智,使其抵达极限之极限。

关于翻译理论翻译学本身就是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它由一系列的相互联系的概念构成。

中国翻译史的发展及其对当今译学的启示-最新文档

中国翻译史的发展及其对当今译学的启示-最新文档

中国翻译史的发展及其对当今译学的启示:One can know the alteration of the society by viewing itshistory. After long years of development, Chinese tanslation hasaccumulated its special features and essence. Looking back, therewas so much for us to learn and to think over. Therefore, thestudyof its history could leave people very important implication.翻译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发展到现在,已经拥有了一套完整的理论和体系。

而其发展的过程可谓是漫长而曲折。

对于翻译的原则,理论,方法,技巧,译学界曾有过无数次的讨论,而正是这些争论绵延不休的推动着翻译这一门学科的发展。

而俗话说:以史为鉴。

翻阅漫长历史,回顾翻译这门学科所走过的痕迹,给当今留下许多启示。

1、翻译史研究的重要性俗话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对于任何一门学科而言,其发展与进步都离不开回顾和反思。

翻译史的研究对于译学状况的掌握和反思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翻译史大致可以分为翻译实践史和翻译理论史。

前者注重具体的翻译作品的探索与研究,后者注重翻译理论的提炼与创新。

20 世纪中期,人们逐渐开始重视对于翻译资料的整理与收集,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回顾与反思。

张岂之教授认为 , 传统文化的研究需要有一个突破 , 就必须研究前人在此问题上的经验和不足 , 而学术史的研究恰好具有这样的功能。

首先,对于翻译历史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翻译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基础。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翻译活动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都有着相当长的历史,在上千年的翻译活动中人们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这些内容对于任何一门学科来说都是十分宝贵和不可或缺的。

中国翻译史的发展及其对当今译学的启示

中国翻译史的发展及其对当今译学的启示

中国翻译史的发展及其对当今译学的启示中国翻译史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和不同时期的翻译实践。

以下是中国翻译史的主要发展阶段及其对当今译学的启示的详细阐述:1.古代翻译:古代中国的翻译主要集中在对外文献的翻译和传播上。

早期的翻译主要涉及佛教经典的翻译,如鸠摩罗什的翻译活动对中国的翻译事业起到了开创性的作用。

古代翻译注重忠实传译,追求语言的准确性和表达的精确性,这对当今译学提醒我们要尊重原文,准确传递作者的意图。

2.明清时期的翻译:明清时期,中国的翻译范围扩大到科技、文学、哲学等领域。

在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翻译家和翻译作品,如李时中、顾炎武、严复等人的翻译活动。

他们注重翻译与学术研究的结合,强调对原著的理解和再创造,对当今译学的启示是在翻译中要注重传承与创新的平衡。

3.近代翻译:近代中国翻译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面临着现代化的挑战。

翻译家们开始注重对西方科学、文学、政治等领域的翻译,以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在这一时期,胡适、鲁迅等翻译家的翻译理论与实践对中国翻译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们强调翻译要贴近当代社会需求,注重译者的主体性和对译文的创造性处理,对当今译学的启示是要关注翻译的文化交流功能和社会影响力。

4.当代翻译:当代中国翻译面临着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挑战,翻译范畴更加广泛,包括文学、商务、科技、电影等各个领域。

当代翻译注重跨文化交流,强调译者的文化素养和多样性。

同时,翻译研究也更加理论化和专业化。

对当今译学的启示是要关注翻译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借助科技手段提高翻译效率,注重翻译的可持续发展和国际合作。

总体来说,中国翻译史的发展对当今译学有着重要的启示。

它提醒我们在翻译实践中要尊重原文、准确传递作者的意图;注重传承与创新的平衡;关注翻译的文化交流功能和社会影响力;关注翻译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借助科技手段提高翻译效率;注重翻译的可持续发展和国际合作。

这些启示有助于我们在当今多元化、全球化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翻译工作,并推动翻译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研究

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研究

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研究摘要:古今中外,关于翻译理论的研究与探讨层出不穷。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翻译理论各具特色。

不可否认,翻译理论是整个翻译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翻译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中国传统翻译理论;中国文化;翻译研究1.引言古今中外,无数的翻译实践者和翻译研究者投身到了翻译理论这栋大厦的建造,大厦凝结着他们的汗水和智慧。

从翻译大厦的建筑风格,我们可以看出它的时间跨度之大,参与建造的人数之多。

这栋大厦的建成并非一朝一日之事,仍需如今的翻译实践者与研究者为其添砖加瓦。

中西翻译理论虽有各自的发展脉络,但两者也存在一定的交集,本文从中国翻译理论和西方翻译理论分别展开,总结其具有代表性的译论,同时在中国译论部分对存在交集的译论进行了分析比较。

1.中国传统翻译理论在为《中国翻译词典》所写的序言中,季羡林先生说,可以把中华文化比作一条大河,这条大河之所以源远流长,就在于它不只有自己的水,也有新水注入。

最大的注入有两次,一次是从印度来的水,一次是从西方来的水,而这两次的大注水依靠的都是翻译。

2.1 东汉到宋的佛经翻译我国的佛经翻译始于东汉末年,发展历史长达1000多年,具体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东汉—西晋的佛经翻译、西晋—隋末的佛经翻译、唐宋时期的佛经翻译。

东汉到西晋这一阶段的佛经翻译以外籍僧人为主(主要特点)、口耳相传(无文本,容易造成误解、不真实)、翻译方法以直译为主(主要出于敬畏之心)。

这一时期涌现了支谦、安世高等译经大师。

其中安世高是最早从事佛经翻译的人。

支谦是最早提出佛经翻译理论的人,支谦要求翻译时要“因循本旨,不加修饰”,他的翻译思想反映了早期佛经翻译中的“质派”的译论的观点,在中国翻译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地位。

西晋到隋末这一阶段,最具代表性的译经大师当属释道安,他在《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抄序》中提出了著名的“五失本、三不易”的翻译思想,这一理论在佛经翻译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鸠摩罗什是意译的代表人物,他主张在存真的前提下,依实出华。

对中国翻译史“案本——求信——神似——化境”该脉络的再思

对中国翻译史“案本——求信——神似——化境”该脉络的再思

对中国翻译史“案本——求信——神似——化境”该脉络的再思作者:胡赢来源:《校园英语·上旬》2017年第11期【摘要】本文旨在根据罗新璋对中国翻译史上的“案本——求信——神似——化境”这一发展脉络的评价进行再思,分析中国古代、近代、现当代译论的优点与不足,认为它过于概括化,并给出自己的建议,若细化为“案本——信达雅——善译——求信——神似——化境”,则更具体,更合适。

本文为今后的中国翻译史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中国翻译史发展脉络优点不足一、引言纵观我国的翻译史,从古至今,“案本——求信——神似——化境,这四个概念,既是各自独立,又是相互联系,渐次发展,构成一个整体的;而这个整体,当为我国翻译理论体系里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我国翻译史长达两千多年,仅仅用这么简单的八个字加以概括,是不是太过于简单化了呢?二、中国传统译论中国自古至今,形成了一套传统翻译理论。

1.中国古代译论:“五失本”“三不易”。

“五失本”,“三不易”取自于道安的《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钞序》,其中“胡语尽倒而使从秦”为一失本;“胡经尚质,秦人好文,传可众心,非文不可”为二失本;三、四、五失本讲的是章法的删繁就简。

“圣必因时,时俗有易,而删雅古,以适今时,一不易也”;“愚智天隔,圣或叵阶,乃欲以千岁之上微言,传使合百王之下未俗,二不易也”以及“释氏弟子尚且慎重造经,现由凡人传译更难”的三不易。

道安的意思是,翻译佛经在五种情况下会失去本来面目,有三件事决定了译事是很不容易的,因此必须慎之又慎。

2.中国晚清民初译论:“信、达、雅”。

严复在翻译《天演论》时,提出了中国近代最有名的“信、达、雅”翻译理论。

他在《天演论》卷首的《译例言》的第一段中,便指出:“译事三难:信、达、雅。

求其信,已大难矣。

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

海通以来,象寄之才,随地多有;而任取一书,责其能与于斯二者,则已寡矣。

其故在浅尝,一也;偏至,二也;辨之者少,三也。

中国传统译论的现代反思和意义

中国传统译论的现代反思和意义

中国传统译论的现代反思和意义摘要中国传统译论源于翻译实践,因此一直以来中国翻译界更多强调翻译实践,而非翻译理论。

随着时间的发展,中国传统译论不断得到改进,给予译者越来越多的理论指导,翻译实践也趋于成熟,从而推动中国现代翻译实践和理论的不断前行。

关键词传统译论翻译实践翻译理论译者 1绪论当代中国翻译理论的建设有两种理论资源:一种是西方翻译理论,另一种是中国传统翻译理论。

在过去二十多年建设中国现代译论的进程中,西方现代译论和各种现代哲学思潮、批评理论,成为滋养中国翻译理论的资源。

而关于中国传统译论作为理论资源的作用和意义,可以说还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2中国传统译论评述2.1中国传统译论的内涵中国传统翻译理论是指以中国传统哲学、美学、诗学、经学乃至书画等国学思想为其理论根基和基本方法而形成的一系列相互联系又有机结合的翻译研究命题。

它上溯两汉佛经翻译评鉴,下迄明清西学翻译感言,且延揽其后在学理上与国学思想一致、在学缘上与国学一脉相承的翻译理论。

2.2中国传统译论的研究范围纵观中国一千多年的翻译历史,我们取得的大多数理论都集中在“怎么译”上,即实用翻译上。

而对其它因素则是鲜有涉及。

另一方面就是翻译与语言学之间的关系问题。

不可否认,西方译论的发展是离不开语言学的。

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国也已经意识到语言学的重要性,并开始引进西方有关语言学的理论。

而且在此理论指导下翻译问题在许多方面已经取得了诸多成效。

3中国传统译论的现代反思与承继中国传统译论是指在翻译论题上、研究方法上、表述方式上以及理论特质和精神旨趣上,都表现出浓厚的传统国学味道的译论。

纵观国内学者的有关研究,中国的翻译理论大致可分为两个层面:甄别清理和现代诠释。

第一,甄别清理。

在我国,对于传统译论的清理总结主要始于20个世纪90年代。

目前大致有以下两种类型:一是价值挖掘型;二是缺陷分析型。

从国内已经发表的相关文字来看,多数属于后者。

总的来说,学界对传统译论的主要缺陷现已基本达成共识:一是缺乏统一的范畴和术语体系,理论形态欠缺系统性;二是侧重主观经验阐发和直观推论,研究方法缺乏科学性。

试论中国翻译史上的流派之纷呈

试论中国翻译史上的流派之纷呈

试论中国翻译史上的流派之纷呈本文从古代、晚清、民国、建国后四个时期来记述和评说历代有代表性的或有较大影响的译论家和译学流派的观点,大致勾画出中国译学理论轮廓和梳理出其流变的线索。

标签:翻译史;译学家;译学流派;译学理论中国翻译史源远流长,翻译理论众说纷纭,形成了众多的翻译流派,虽然不像西方翻译流派规模之大、界限之分明,但是中国翻译史上的各家流派就如同涓涓细流,不断地促进了我国译学理论的发展。

一、古代佛经翻译:“文”“质”之争我国的第一个翻译高潮是佛经翻译,从东汉恒帝末年安世高译经开始,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了进一步发展,再到唐代臻于极盛,而北宋时已经式微,元以后则是尾声了。

在中国佛经翻译史上,始终存在“质朴”和“文丽”两派。

两派之争大概发生在初译《法句经》的公元224年,这场争论质派虽然在理论上获得了胜利,但文派最后成书《中国佛教史》。

可见“文”“质”两派虽对峙,但并不是水火不相容的。

东晋前秦时期高僧释道安曾提出了有名的“五失本”和“三不易”之说。

关于译文的“文”“质”问题,他采用的原则是译文圣经可以“文”一些,译文戒律就非“质”不可了。

他在《比丘大戒序》中反对翻译佛经删繁从简时,曾提出了一个比喻:“将来学者审欲求先圣雅言者,宜详览焉:诸出为秦言,便约不烦者,皆葡萄酒之被水者也。

”即认为简略而不像原文那么繁复的译文,其实是掺了水的葡萄酒。

唐代是我国佛教的全盛时期,主要集中在贞观至贞元这段时期。

此时期的翻译大家首推享有“新译”美称的玄奘。

他提出了“既须求真,又须喻俗”。

“求真”就是忠实原文,“喻俗”就是通俗易懂。

从这个标准出发,他对以前的旧译本,凡错误艰涩,不易晓读,或中间增损,多坠全言者,都一一予以重译。

他还制定了“五不翻”原则。

即:秘密故、含多义故、无此故、顺古故、生善故。

其实,玄奘的“不翻”就是用音译。

音译即不翻之翻。

二、晚清明初译学流派特征:救亡和启蒙救亡和启蒙是近代的时代特征;中国近代的翻译理论也是受这个时代特征制约的。

中国传统译学简述

中国传统译学简述

中国传统译学简述摘要:近年来,翻译界越来越重视开展译学理论研究,因为翻译事业的飞速发展呼唤着译学理论的有力指导。

翻译理论的更新与提高,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所以译学理论研究者必须站在传统的基础上和原有的起点上开展研究工作。

陈福康编著的《中国译学史》详细记述评说历代有代表性的译评家和译学流派的观点,勾勒出中国译学理论的轮廓,为翻译理论研究者提供了宝贵资料。

在此书基础之上,通过梳理中国译学理论流变的线条,总结各阶段译学理论的主要特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旨在加强翻译爱好者的理论修养,提高实践能力;为译学理论研究者提供资料和管见,促进译学理论研究的发展。

关键词:中国译学史;主要特征;代表人物;主要思想1中国古代的译论远在原始社会,各氏族和部族之间就开始了交际和融合的过程,然而已无文献可查。

只有到周王朝,才留下相关记载。

中国古代翻译史起于先秦,止于至清乾隆年间。

中国古代翻译史上的一大特色是从东汉末年至北宋初年的佛经翻译。

佛经翻译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东汉末年到西晋,是佛经翻译的草创时期,翻译人员主要是外籍僧人,翻译方法主要靠直译,甚至是“死译”、“硬译”,因此可信度不高,译者的译作没有产生大的影响;第二阶段从东晋到隋,是佛经翻译的发展时期,翻译由私译转为官译;第三阶段在唐朝,是鼎盛时期,主要译者为本国人,他们除了精通佛理以外还精通梵汉两种语言,其译作在质量和数量上都大大超过了前两个阶段;第四阶段在北宋,是结束时期。

从佛经翻译开始,翻译家们就开始总结实践经验,探索翻译规律。

早期,翻译家们多用“质”和“文”作为翻译的标准。

“质”指的是“朴质”,即严格依照原文,不增不减,即直译;“文”指“辞彩”,既对译文加以修饰,使文章更为通达,即意译。

早期“质派”的代表人物是。

在中国,支谦的《句法经序》是探讨翻译的第一本书。

他提出“名实不同,传实不易”和“因寻本旨,不加文饰”。

支谦提到翻译是一项很困难的工作,这也是质派早期的翻译观点。

中国译学史读后感6篇

中国译学史读后感6篇

中国译学史读后感6篇中国译学史读后感篇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又好比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事情总是如此,有一个极端就有另一个极端的代表来跟它作对。

所谓“物极必反”,本是道家哲学,便是事情发展到极端,向反方向转化。

告诉世人,告诫世人,事情的本性都有它的局限性。

我们都在找一个“度”,这个平衡点。

倘若强行超越,恐怕要适得其反,丧失自己。

吕不韦与众多门客在编辑《吕氏春秋》时,曾用“全则必缺,极则必反,盈则必亏”这十二个字将物极必反诠释的很到位;老子《道德经》中有“物壮则老,谓之不道。

不到早已”的道理;清代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描写了贾府盛极必衰的过程。

这一道理贯穿古今时空。

这个成语使我联想到一个词——欲望。

若控制得当,它是我们达到某种目的的利器;若控制不当,便是使人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的凶器。

所以行事为人,力求平易朴实,脚踏实地。

再举个例子,如果吃得太多,对身体有益的物质也会转变为对人有害的东西,所以饮食要适度;画蛇添足,行事过于多余,结果可能比不做还要糟糕。

所以,一切都要顺乎自然,要遵循万事万物的运行规律自然发展。

善从何处而来,恶也从何处而生,而那些避免邪恶的方法也会应运而生。

深水在很多方面是有益的,同时也是有害的。

因为深水有溺水之险,但与此同时,却也找到了避免溺水的方法——学会游泳。

所以,在困境到来时,我们也不必一筹莫展,解决的方法也在应运而生,就像小孩子一生下来,便有哭的本领,后来才学会了笑;一个人不先了解悲哀,便不会了解快乐。

把握好事情的“平衡点”是重要的。

或许我们会为此磕磕绊绊,但会在下一次幽暗时刻到来之前用光明战胜。

回归到本质,我们应抵抗外物诱惑,保持纯真自己,万物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应与时代通变。

遇到新问题和新需求,准确无误的把控这个度。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中国译学史读后感篇2看《中国哲学简史》看的非常吃力,不要说能读到什么,有什么领悟,能把这本书大致浏览一下翻一遍,都是件痛苦的事情。

中国翻译史

中国翻译史

中国翻译史中国翻译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时期。

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9世纪是中国历史上的汉朝和唐朝时期,是翻译史上的黄金时代。

在汉朝时期,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与西域诸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这促使了中国与外国之间的文化和学术交流。

随着这种交流,汉朝开始翻译外国文献。

最著名的翻译成果之一是《西京杂识》,它是从西域带回来的一部学术著作的译文。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著名翻译之一。

唐朝时期是中国翻译史上又一个重要时期。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和开放的时期之一,吸引了许多外国文化和学术的引进。

唐朝皇帝自己也很重视翻译工作,在他的支持下,大量的外国文献被翻译成中文。

其中最重要的是佛教经典的翻译。

这些翻译工作为中国佛教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并使佛教成为唐朝时期的主要宗教之一。

唐朝时期的翻译活动不仅在佛教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还在其他领域也有重要的贡献。

中国翻译学的奠基人之一魏晋时期的孔安国曾说:“不译不经,不经不广。

”唐朝时期的翻译家也奉行这一原则,在翻译外国著作时,他们注重传播外国知识,丰富中国文化。

他们尽力使译文忠实于原作,并尽力使译文易于理解和接受。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翻译活动越来越多样化。

宋朝、元朝和明朝等后期的翻译活动在文学、历史、法律、医学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重要成就。

这些跨领域的翻译活动丰富了中国文化,并促进了中国与外国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到了近代,随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翻译工作变得更加重要。

中国的翻译家开始关注国际新闻、学术著作和商业文献的翻译。

中国的外交政策也加强了对外语培训和翻译工作的重视。

这一时期的翻译工作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文化和社会。

总的来说,中国翻译史是一个丰富多样的历史过程,经历了多个时期的发展和变化。

从古代的汉朝和唐朝,到近代的现代化进程,翻译工作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促进了中国与外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丰富了中国的文化传统。

心逐如烟往事 畅言百年译史——评译坛力作《20世纪中国翻译史》

心逐如烟往事 畅言百年译史——评译坛力作《20世纪中国翻译史》

心逐如烟往事畅言百年译史——评译坛力作《20世纪中国翻
译史》
张淑霞
【期刊名称】《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年(卷),期】2007(000)10S
【摘要】文章认为,方华文教授的《20世纪中国翻译史》以它的独特叙述风格也给读者带来了极大的阅读乐趣和精神享受。

它从不同角度追溯了20世纪中国翻译界的译人、译事、译著和译论的百年历史。

它系统介绍了这段漫长而又丰富的译史,由此填补了中国翻译史上的空白,引起了国内和国际译坛的极大震动。

【总页数】2页(P104-105)
【作者】张淑霞
【作者单位】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温州32503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59
【相关文献】
1.论中国翻译史中的大规模“合译”传统 [J], 陈议;鲜玥
2.民族译坛添奇葩--评维文译注本《北史》 [J], 陈世明
3.论百年译史话译学未来——方华文教授《20世纪中国翻译史》简评 [J], 许建忠
4.心逐如烟往事畅言百年译史——评译坛力作《20世纪中国翻译史》 [J], 张淑霞
5.从文化形态史观看翻译的文化价值与中国翻译史的"译入"动向 [J], 袁帅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场从古至今的中国译论旅行——读《中国译学史》有感摘要:《中国译学史》是鲜有的译学理论史学著作。

作者陈富康将中国翻译史分为古代、晚清、民国和新中国建国后四个时期进行叙述,按照中国历史发展的顺序,遴选当时有代表性的翻译家进行介绍和评述,为读者勾勒出中国译学进程史的大致轮廓,同时,注重对各时期各翻译家其译论之间的关联进行介绍,“尽量显示史的连贯与动态发展”,如实讲述,客观评论。

《中国译学史》一书中收录的译论和作者对观点的评述都为读者提供了诸多具有启发性和建设性的建议,以探译海之深浅。

这些理论和经验对于从事翻译方向的研究者开展翻译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具有指导性的作用。

关键词:译论;译学史;翻译家1中国古代的译论先秦时期,“五方之民,言语不通”,翻译有了现实的需要,但“人们最初的翻译活动是口头进行”,也就鲜有记载成文的翻译理论。

另外我认为,先秦译论少的另一个原因是受孔子的影响,孔子持“翻译为小辩的轻视态度”,或多或少地影响其他学识人士不去研究译论。

古代译论的贡献主要来自于佛经翻译。

代表人物有支谦、道安、鸠摩罗什、慧远、玄奘等。

作者说道,早期的“译经史存在文、质两派”,这算是中国翻译史上直译意译的对峙开端了吧。

而支谦在翻译佛经过程中,提出“循本旨”、“不加文饰”、“勿失阙义”等观点,算是早期的直译说。

道安在由胡译秦的佛经序文的翻译上提出了“五失本”、“三不易”。

用现代语概括来说,就是反对颠倒原本词序,反对添词润文,反对删繁从简,并认为这些译法不忠于原文。

道安从宗教虔诚的角度出发,强调忠于原文,唯恐失实,因此他在其译论中“坚决反对削胡适秦,饰文灭质,求巧而失旨”。

道安的第一条是不现实的,只忠原文,不忠读者,不考虑汉语词序的译本想必十分难懂。

尽管如此,道安的“五失本”、“三不易”对后世的翻译实践有重要影响。

与直译派道安不同,鸠摩罗什倾向于意译。

他往往不遵循原文的行文体制,而是采用经常变译的方法来译佛经。

安不通原语,翻译往往谨词慎字,唯恐疏漏了任何一字,而什精通双语,在原语与目的语之间才能“游刃有余”地放开胆子翻译,在通晓原本的基础上“或增或削,务在达旨”。

而后的慧远在对道安和鸠摩罗什各自译论了解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阙中之论。

他批评了僵硬的直译派和盲目的意译派,强调佛经翻译的文和质,“两种译法都要掌握一定尺寸”。

他的译论给古代佛经翻译的“文质之争”暂时画上了一个停歇符。

古代佛经译史中要提及的另一个重要人物是玄奘,他在直译和意译上取得了圆满调和。

玄奘提出了五不翻,即音译,并对翻译工作进行了科学分工,包括译主、证文、润文等,力求译文的准确、纯在和流畅。

这是非常值得后人借鉴的。

第二次翻译高潮由欧洲传教士来华推动,这时西方的科学文化随着宗教一起进入中国,中国在自然科学类著作的翻译史由此开始[2]。

由于中西方文化及思想的巨大差异,翻译的信达问题成为了这一阶段译论的中心。

最开始,翻译家们讲究达意,“俗而雅、浅而显”即为好的译书。

其后随着译事经验的丰富,译者进而要求“兼通雅俗”,并开始注重应用中国的“俗语常言”,追求地道的译本。

在这一翻译高潮中,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在西方科技类著作的翻译上作出了重大贡献,并称为“中国圣教三柱石”。

当时的翻译功用是向西方学习科技知识,因此翻译思想的特点成为求知、求真理、抓急需和“裨益民用”,为了中国的兴盛,强调了翻译工作的必要性和急迫性。

2晚清时代的译论清王朝闭关自守的政策在帝国主义的枪炮下化为一纸灰烬,西方的文化思潮大量涌入中国[3]。

林则徐、魏源、冯桂芬等爱国人士一方面为了学习西方先进文化技术,一方面为了保国和民族振兴,将翻译的目的落在“制敌”上。

“师夷长技以制夷”,从当时中国的国情出发,着重翻译科技类和地理类的书籍,而对宗教类的书籍则不那么关注了。

在这一背景下,有关科技类著作的译论也丰富起来,这推动了中国翻译史的发展。

傅兰雅系统地阐述了前人的译学主张,认为科技类书籍的汉译并不难,指出中国“也可创造科技词汇”,这极大增强了国人译书的信心,“倡导统一科技译名,制订了译名的具体规则”,当时统一的许多译名沿袭至今,“论述了翻译科技书的选择方法,以及中西译者如何配合”,为符合现实的需要,“他强调原书要考虑新、紧用”。

维新派人士马建忠、康有为、梁启超、严复、林纾都为翻译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马建忠将反抗外国欺侮作为译书的首要目的,提议创办专门的“翻译书院”,并提出了“善译”的标准,在意义上完全忠于原文,并使读者能拥有“与读原文相同的感受”,这种观点类似于现代的目的对等理论。

翻译发展的领域方向是顺应历史潮流和现实需要而变化的。

在有名的“公车上书”中,康有为也提出了培养翻译人才的想法,侧重领域也转移到政治、法律及各种学术书籍。

梁启超指出“应尽量挑选国外最新出版的原著”进行科技、制造类书籍的翻译,另外统一译名、培养通双语、晓译论的翻译人才,成了译书的“首立三义”。

严复为中国的译论作出了杰出建树,最有名的就是他的“信达雅”理论。

“信达而外,求其尔雅”,由于后人对信与达都没有什么疑义,在雅方面作者做出了一番评述,雅这个标准是有必要的,但针对不同类的翻译作品雅的要求不一样,“文学类的要求最高,哲学社科类的低一些,科技、公文类的更低一些了”,另外,“有些文学作品中有一些粗鄙、错乱甚至污秽的文句,是内容的需要,这些‘丑’的描写正是为了塑造作品的‘美’,这是艺术辩证法”。

用这三个字来指导翻译是有普遍意义的,与其他维新人士一样,严复同样将翻译的目的放在救国上。

林纾作为我国近代翻译西方小说的第一人,大量翻译了西方的文学小说。

他“广译东西之书”,渴望通过小说“启发民智”,将帝国主义的阴谋告于天下,也是出于救国之需。

他强调译者应投入自己的主观感情,与原作中的人物进行心灵交流。

在翻译方法上,他指出尽管外文某些内容我们不赞同,但在翻译中还是应该忠于原文,要“存其文而不踵其事”,这也是符合当时的中国国情的。

章士钊就音译原则提出了自己的论点:“译音只可用于地名人名及新发明之物名,因无意义可求也。

其他有意义之名词,仍以译义为宜”,音义两译各有理,译者应根据现实需要自行取舍,论述也就全面、科学了。

关于译名,章运用了符号学进行了探讨,指出文字只是思想的符号,只是表象,“常有变迁”,这一论点颇为科学。

3民国时期的译论随着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发展,译者们大量翻译引进外文书籍,翻译事业的重要性自然不必多说。

郑振铎针对“文学书是否能译”探讨了翻译的可能性问题。

他认为,文学书绝对能译,他指出,“思想完全能译,艺术的美充分能译”,“文学上的风格是表达的代名词,文学中的表达是将思想翻译成文字;由于人类的思想具有共通性,因而风格是可以在各种语言中移转的”。

朱自清就译诗谈到,诗歌的可译性和价值关键要看译成的语言是否能够增加意境,带来“新的语感、新的诗体、新的句式、新的隐喻”。

闻一多提出“以诗译诗”,只要“意旨未失”,译者“可以多点自由权”。

成仿吾认为,“理想的译诗,首先应是诗,应传达原诗的情绪、内容,取原诗的形式”。

这一时期中,鲁迅为译学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

首先,他讨论了翻译的目的和宗旨。

当时他的翻译书籍文章多为科学的文艺理论和革命的文学作品,作为读者言行的指南针。

并且,他还赞成翻译各种作品,无论是来自无产阶级还是资产阶级,做到“知己知彼”,尽量多多了解外国的精神生活,避免“变成精神上的聋和哑”。

鲁迅的直译观对中国译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引发了许多争论。

作者对其直译观作了全面客观地论述,而鲁迅自己对过度重视直译会产生的死译以及自己因能力不足而致使其译文中的生硬有十分清醒的认识,他抛砖引玉,欢迎更好的译文替代之,这种观点其实是很科学的。

鲁迅的“直译”是针对当时部分译者为“炫学”而采用的“歪译”而言,是包括“意译”在内的一种“正译”。

当然,鲁迅还圈定了直译针对的原文类别,即理论性书籍。

当时还存在一种“顺译”观点和“第一要件为达”的倾向,鲁迅指出,‘信而不顺’至多让读者一开始有些看不懂,揣摩一番也许能懂,这是句法结构的问题,而‘顺而不信’却可能产生误导,这是文义出现偏差造成的,读者无论如何也看不懂了,尤其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在政治类译本中所谓的“顺译”很可能会犯政治性错误。

另外,鲁迅还就翻译的言语和句法进行了探讨。

历史是发展的,文字应该也是发展变化的。

通过翻译来为中文增添新的词语和句法是必然的。

虽然刚开始读者会不甚习惯,但这样可以丰富国语,“尽量输入”,“尽量吸收”,“可用的就传下去了”。

读民国的旧白话书籍,里面的许多句法令人费解,正是有了这些引入的新句法才为白话文注入了活力,发展为今天方便的白话。

关于译论上的“归化”和“异化”(鲁迅称“欧化”),鲁迅认为必须保留原文的洋气,作翻译时力求译作内容易解,同时还应保存原作的“丰姿”。

关于重译(转译),鲁迅认为译者应该同时通晓目的语和源语,从而从原著直接翻译,但局限于当时的客观因素,精通欧语的译者少,从日译本来引入欧洲的著作的重译仍有必要,而重译的优劣应该由译本的质量决定。

关于复译,鲁迅认为这不仅可以打击现下不负责的乱译,同时能将中国文学带入一个新阶段。

事实也证明如此。

鲁迅十分重视翻译批评建设,并虚心接受他人对自己译作的批评。

他鼓励奖励好的译作,指出坏的译作,以及坏译作中较好的部分,但没有提及对坏译作进行修改或给出明确建议。

此外,朱文振还提到了一般人所忽视的问题,那就是在翻译中标点符号的处理,译者应“适应环境”,不能盲目照搬标点符号。

4新中国成立后的译论新中国成立后,百业待兴,译论的发展也成为学术焦点之一。

这时译界的关注点在于追求更高质量的译本,因此译者对于翻译理论和翻译批评的重视度与日俱增[4]。

董秋斯开始强调译论建设的重要性,大力倡导开展翻译批评,建设完整的翻译理论体系,为翻译批评确定标准、提供依据。

他呼吁译者们不仅要进行中肯的批评,还应就坏译提出适当的解决办法,从实际上推进翻译工作。

矛盾的报告为建国后的文学翻译提出了重量级的见解。

几位国家领导人就翻译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这足以证明翻译事业对中国建设发展的重要性。

傅雷说,文学作品的翻译工作要“重神似不重形似”,传神达意远比按照原文词法句法拼凑要重要得多,但同时他也表示并非不管原文的句法,但对原文句法的保留的前提是要确保译文“不失为中文”。

这一阶段的译论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大多数译者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指导,注意用哲学的方法论来进行翻译分析。

二是马列主义著作的翻译经验和理论得到总结和发扬。

这是具有明显时代特色的。

到了后期,对于美学的研究开始引入翻译研究中,从更高的层次追求“局部美和整体美的统一,形似和神似的统一,文字美和音韵美的统一”[5]。

其后中国的四化建设加大了对科技翻译理论探讨的重视程度。

随着时代的发展,口译、同声传译、机器翻译相关的译论也进入译界的研究日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