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思想史网上作业题参考答案
中国政治思想史试题整理(全)
中国政治思想史试题整理(全).概述中国古代主要思想家的重民思想,并结合实际谈谈其现实意义。
答:1、西周时期,周公的政治思想以注重调解为主,充分体现了重民思想。
他提出了“惟命不于常”、提出天根据德行“求民主”、主张以民情见天命的思想。
周公施政的指导思想中,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是保民与慎刑罚。
2、春秋时期,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主张仁和仁政,主张德治和教化;道家的老子反对严刑峻法,认为民众生活贫困是因为统治者的横征暴敛,人民生活困苦,统治者却奢侈腐化,大力提倡无为政治;在社会治理政策上,墨家的墨子主张实行富民政策;3、西汉时期的贾谊,他的重民思想继承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强调了民的地位和作用。
指出民是国家之本、政治之本,民心向北会直接影响统治者的成败行失,提出与民为敌,民必胜之的思想。
这是传统重民思想的认识顶点。
4、唐朝时期李世民的民本思想主要有三点:一、立君为民。
二、民养君。
三、民择君。
5、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就人才问题:他认为人才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民众之中有大量人才,因此他一生也培养和推荐了不少人才。
6、柳宗元的民本思想有:君民关系上,以民为国本、君本。
所以民是国之根本,在官民关系上,提出“吏为民役”的观点。
7、王安石的政治改革思想表现在王安石变法注重对农民问题的解决上。
8、明清时期的朱元璋,在明初,社会残破,经济凋敝,生产争需恢复,他采取了恤民、安民政策。
这些措施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推动了明朝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
评价和意义:古代重民思想史承认君主专制,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提出的。
其本质是“名为重民,实为治民“,是统治阶级通知的工具,当前我国正致力于“以人为本”的政治文明建设,针对中国古代钟敏思想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于今天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政治上,吸收钟敏思想的合理成分,以民为本,民心向背对于国家的兴衰,民族复兴作用非常重要。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一方面发挥民众的作用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另一方面使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中国政治思想史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南昌大学
中国政治思想史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南昌大学第一章测试1.中国政治思想是中国学术思想与文化的特色之所在。
()参考答案:对2.能对思想进化演变一目了然,且可以将各个时代的背景详细说明的研究方法是问题的研究法。
()参考答案:错3.将各种思想提炼出特色,以类排序的研究方法是()。
参考答案:宗派的研究法4.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包括()。
参考答案:政治实施理论与政治权术理论;政治哲学;治国的方略和政策;伦理道德问题;国家和法的理论;社会模式或理想国的理论5.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资料来源有()。
参考答案:法典及其他制度;政治家活动的遗迹;学者的著述与言论;可以证察时代背景及时代意识的历史及其他著述第二章测试1.西周时期周公的政治思想特色是重罚。
()参考答案:错2.“以德施刑”意思是罚为根本,德是补充。
()参考答案:错3.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政治本质是王权至上和()。
参考答案:绝对专制4.殷商时期,王权专制思想的基础是()。
参考答案:上帝崇拜和祖先崇拜5.周公的施政思想中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是()。
参考答案:保民慎刑罚第三章测试1.德国学者雅斯贝尔斯将公元前800 至公元前 200 年之间称为人类文明的()。
参考答案:轴心时代2.诸子百家中()的思想对于当时和后世影响最大。
参考答案:儒、道、墨、法3.儒家学说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主义思想。
以下言论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参考答案:“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4.“以德报怨”、“以柔克刚”、“大智若愚”、“深藏若虚”这些成语最可能源自()。
参考答案:《道德经》5.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期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指出是“社会的转变”促成了这一时代的“百家争鸣,群花怒放”。
这一时期“社会的转变”的表现是()。
参考答案:各种政治力量异常活跃;各种思想交相辉映;分封制崩溃,井田制瓦解第四章测试1.诺贝尔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曾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中国政治思想史形成性考核作业二
形成性考核作业二(占形成性考核成绩的20%)作业详情我的作业88作业最终成绩取最高分李斯为强化君权而出谋划策,他的强化君权思想具体体现为()。
客观题满分: 2分得分:2分A尊君B督责C深罚D尚武学生答案:B;C老师点评:回答正确。
• 2汉武帝政治思想的特点有()。
客观题满分: 2分得分:2分求变求治之本德刑兼用任贤学生答案:A;B;C;D老师点评:回答正确。
3唐太宗以善于求谏纳谏著称,而能直言极谏的著名文臣武将有()等。
客观题满分: 2分得分:2分魏征房玄龄杜如晦D长孙无忌学生答案:A;B;C老师点评:回答正确。
4李世民君臣从多方面对隋朝灭亡的原因进行了反思,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
客观题满分: 2分得分:2分奢侈无度杜绝言路用人不贤D严刑峻法学生答案:A;B;C老师点评:回答正确。
5刘邦即位不久,相继颁布了()等诏令,充实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恢复与发展农业经济。
客观题满分: 2分得分:2分复故爵田宅令以有功劳行田宅令释放奴婢令D驱民而归之农学生答案:A;B;C老师点评:回答正确。
6鲍敬言认为,伴随着国家与君主而来的是庶民的苦难,主要表现在()。
客观题满分: 2分得分:2分君主穷奢极欲,对人民极尽盘剥压榨之能事赋役繁重,小民不堪负担滥用刑罚,百姓困苦不堪D穷兵黩武,百姓不得安生学生答案:A;B;C老师点评:回答正确。
7《无能子》对圣人持批判态度,认为圣人有以下()种种罪过。
客观题满分: 2分得分:2分圣人开启了人的贪欲和争心圣人对人们进行仁义道德的说教圣人对人们进行仁义道德的说教D圣人信奉纲常伦理学生答案:A;B;C老师点评:回答正确。
8贾谊主张法治的主导思想是“慎刑”,包括以下()要点。
客观题满分: 2分得分:2分约法省刑“疑罪从去,疑赏从予”C赏罚分明D罪必重罚学生答案:A;B老师点评:回答正确。
9如何振兴儒学,傅玄提出了()。
客观题满分: 2分得分:2分尊其道贵其业重其选D 恒其志学生答案:A;B;C老师点评:回答正确。
江苏开放大学中国政治思想史第二次形考作业
江苏开放大学中国政治思想史第二次形考作业多选题题型:多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简单得分:21如何振兴儒学,傅玄提出了()。
A尊其道B重其选C贵其业D恒其志正确答案:A;B;C学生答案:A;B;C老师点评:题型:多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简单得分:22汉武帝政治思想的特点有()。
A求变B求治之本C任贤D德刑兼用正确答案:A;B;C;D学生答案:A;B;C;D老师点评:题型:多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简单得分:23鲍敬言认为,伴随着国家与君主而来的是庶民的苦难,主要表现在()。
A滥用刑罚,百姓困苦不堪B穷兵黩武,百姓不得安生C赋役繁重,小民不堪负担D君主穷奢极欲,对人民极尽盘剥压榨之能事正确答案:A;C;D学生答案:A;C;D老师点评:题型:多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一般得分:24李世民对民众的政治力量和作用有着亲身感受,实行了民本思想,下列阐述正确的是()。
A承袭了儒家传统的重民思想B“君舟民水”C“君依于国,国依于民”D“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
”正确答案:A;B;C;D学生答案:A;B;C;D老师点评:答案解析:李世民民本思想应从重视老百姓角度认识。
题型:多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简单得分:25刘邦即位不久,相继颁布了()等诏令,充实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恢复与发展农业经济。
A释放奴婢令B复故爵田宅令C以有功劳行田宅令D驱民而归之农正确答案:A;B;C学生答案:A;B;C老师点评:题型:多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简单得分:26唐太宗以善于求谏纳谏著称,而能直言极谏的著名文臣武将有()等。
A长孙无忌B魏征C杜如晦D房玄龄正确答案:B;C;D学生答案:B;C;D老师点评:题型:多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简单得分:27王通向往的“仁政”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A爱民厚生B轻徭薄赋C宽刑狱D不扰民正确答案:A;B;C学生答案:A;B;C老师点评:题型:多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简单得分:28李斯为强化君权而出谋划策,他的强化君权思想具体体现为()。
2023年秋江苏开放大学中国政治思想史形考作业期末考试题库
2023年秋江苏开放大学中国政治思想史形考作业期末考试题库一、多选题1、周公认为,要做到敬天保民,周王朝应该做到(ABC)。
A、要牢记商朝灭亡的教训B、要体察民情C、要慎用刑法D、要礼法并用2、儒家学派的特点有(ABCD)。
A、崇尚西周以来的传统文化B、重视伦理道德的作用C、崇尚仁义D、以孔子为师3、孔子的德治主张的主要内容是(ABCD)。
A、礼治与正名B、举贤才C、实行平均主义D、愚民政策4、李世民君臣从多方面对隋朝灭亡的原因进行了反思,主要有以下几方面(ABC)。
A、奢侈无度B、杜绝言路C、用人不贤D、严刑峻法5、刘邦即位不久,相继颁布了(ABC)等诏令,充实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恢复与发展农业经济。
A、复故爵田宅令B、以有功劳行田宅令C、释放奴婢令D、驱民而归之农6、鲍敬言认为,伴随着国家与君主而来的是庶民的苦难,主要表现在(ABC)。
A、君主穷奢极欲,对人民极尽盘剥压榨之能事B、辅以繁重,小民不堪负担C、滥用刑罚,百姓困苦不堪D、穷兵黩武,百姓不得安生7、顾炎武政治思想主要包括(ABCD)。
A、经世致用的思想主张B、对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C、“寓封建之意于郡县”的政治主张D、正人心、后风俗的主张28、顾炎武在反对君主个人独裁专断的基础上,提出了分权治众的主张。
分权的基本内容(ABCD)。
A、辟官B、莅位C、理财D、治军9、章太炎坚决反对在中国实行议会民主,原因是(AB)。
A、中国人口多B、中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C、中国老百姓的文化素质差D、西方国家不允许10、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是(BCD)。
A、民主主义B、民族主义C、民权主义D、民生主义11、晚清地主阶级改革派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掌握实权的中上层,一类是没有掌握权力的知识分子。
下列人物中属于没有掌握权力的知识分子有(BC)。
A、林则徐B、魏源C、龚自珍D、曾国藩12、魏源明确指出,夷之长技有(ABC)。
A、战舰B、火器C、养兵练兵之法D、量天尺13、黄宗羲提出变法救世的具体措施有(ABC)。
曹本德《中国政治思想史》典型题详解(思想反思期)【圣才出品】
第四编思想反思期一、选择题1.[单选题]()是经世致用学风的倡导者,对理学的批判,成为他经世致用主张的思想基础。
A.叶适B.顾炎武C.王夫之D.魏源【答案】B【解析】B项,顾炎武是经世致用学风的倡导者,他对于宋明以来的心学与理学两大派别,均持批判态度,且其对宋明理学的批判也远较黄宗羲彻底。
对宋明理学的批判,成为其经世致用主张的思想前提;A项,叶适的以功利主义为核心的政治思想,是以道在物中的自然观作为理论基础的,是与民本思想相联系的;C项,王夫之,同黄宗羲、顾炎武一样对于宋明理学进行了尖锐的批判,而倡导经世致用的学风。
但是王夫之思想的深刻之处在于他对于宋明理学的一些重要范畴都进行了总结性的研究,其自然观与道器观,成为其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D项,魏源是鸦片战争前后改革派又一重要代表人物,以学术涵养深厚而受时人敬重。
其政治思想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涉及除弊图强的社会改革主张,二是针对外侮的反侵略思想,三是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念。
2.[多选题]明末清初时期是思想的反思期,这一时期在中国整个历史当中显得较为重要,这一时期的社会特点有()。
A.程朱理学的空前繁盛B.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C.君主专制的日益腐朽D.明后期实学思潮的兴起【答案】BCD【解析】A项,明末清初时期程朱理学从总体上说是逐渐走向衰落的,其繁荣时期是宋明两朝,程朱理学衰落的标志是实学的兴起与发展。
BCD三项,明末清初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是建立在手工业的发展之上,而君主专制的日益没落与腐朽,社会矛盾的日益尖锐和深刻的财政危机都预示着其君主专制统治的腐朽,明后期的实学思潮的兴起则是对理学的衰落的自我纠正。
二、判断正误顾炎武认为理学相对于玄学,清谈的危害更大。
()【答案】√【解析】顾炎武进一步指出,理学的清谈之所以较魏晋玄学家的清谈危害更大,就是因为儒家思想在本质上“修己治人”的“实学”,不是性命天道的空谈,理学家正是把以治国平天下为要务的儒家思想变成了空谈。
中国政治思想史网上作业题参考答案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学院中国政治思想史网上作业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天命不常周公旦辅政后,有鉴于殷亡的教训,多次强调“惟命不于常”认为上天所授予的大命脉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可以转移的,天命并不是永远地保佑某一个人或某一个王朝,而是根据君主的道德修养高低和社会政治、人事的好坏进行转移。
2.儒家儒家思想的源头主要是周文化,儒原本是官学教师或者礼官,孔子把官学通过私人教学传播到民间,学习的内容(六艺)基本是原来儒的专业,所以逐渐把这一学派称为儒家。
3.性善论孟子认为人性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种不忍人之心,也就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的总和。
不忍之心决定了人善的本性,这种善的本性又经常地支配人的行为。
4.“法后王”荀子反对孟子那样言必称“三代”(夏、商、周),盲目崇拜“先王”的倒退的历史观,而提出了“法后王”的思想。
他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在他看来,三代以前的历史非常渺茫,已没有什么可资借鉴,有历史记载和文字可考的还是三代以后。
所以,他更注重当前的现实。
荀子并不反对学习“先王”有益的东西,但不应抱残守缺。
他提倡应根据现实的需要,对“先王”的东西加以改造。
5.道从本体论的认识角度,混沌,自然的独立的不可名状的存在,天地之母,万物之根,社会人生观对社会规律的认识。
从宇宙自然观到社会人生观再到政治观,是逐层递进的。
6.小国寡民老子认为按照无为而治的办法就可以造就一个理想的社会,即“小国寡民”。
老子所描述的这个理想社会,主要有如下一些特点:国小民少,国与国之间,民与民之间互不交往;生产力落后,没有分工,没有交换,没有赋税,没有剥削;没有文化教育,没有文字,人们无知无欲;虽有国家,但没有战争,没有暴力镇压,没有纷争欺诈,人们之间自由平等,民风纯朴自然,人人都过着“甘食、美服、安居、乐俗”的闲适生活。
老子的这些美好的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在贪暴统治者的压榨下所遭受的苦难,表达了下层人民对暴政的抗议,展现了那个时代的人们对美好自由生活的无比向往,因而具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和进步性。
中国政治制度史网上作业参考答案
《中国政治制度史》试题库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窗体顶端1、一般把政体分为()和共和制两类。
(B)A、君主专制制B、君主制C、等级君主制D、君主立宪制2、中国传统社会是以()思想为治国指导思想。
(B)A、法家B、儒家C、阴阳家D、道家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范围。
()(D)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4、中国的君主制出现于公元前21世纪的()。
(A)A、夏朝B、商朝C、周朝D、春秋时期5、中国传统社会的国家结构形式是()。
(B)A、领主制B、中央集权制C、贵族民主制D、等级君主制6、中国奴隶制国家结构是一种()。
(B)A、中央集权制B、等级君主制C、联邦制D、邦联制7、中国封建社会的君主专制是建立在封建()制度基础上的一种封建专制君主制。
(A)A、家庭B、分封C、法律D、内阁8、司马迁写()是为了“鉴往事,知来者”。
(C)A、《春秋》B、《资治通鉴》C、《史记》D、《左传》窗体顶端9、中国的奴隶制时代,通常指迄于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立国,而止于()时代的公元前476年的这一长时段的历史。
(C)A、商朝B、周朝C、春秋D、战国10、()破坏了禅让制,取被推举出的伯益之位而代之,自此,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取代。
(C)A、舜B、尧C、启D、禹11、分封制则是依据()原则实行的中国奴隶制下政权组织形式的基本表现。
(B)A、禅让制B、宗法制C、世袭制D、等级制12、()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中国奴隶社会的基本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
(D)A、禅让制B、分封制C、世袭制D、宗法制13、"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是哪一种王位继承制的基本原则。
()(C)A、兄终弟及制B、父死子继制C、嫡长子继承制D、王子继承制14、西周中央政府三公以下最主要的政务官是三司,即司徒、司马和()。
(D)A、司农B、司士C、司公D、司空15、正式确立嫡长子继承制的朝代是()。
聊城大学成人教育《中国政治思想史》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政治思想史》练习题一、概念题1.分封制2.墨子3.九品中正制4.秦始皇5.戊戍变法6.商鞅变法7.孟子8.科举制9.陆贾10.辛亥革命11.焚书坑儒12.荀子13贞观之治14.贾谊15.《资政新篇》二、简答题1.学习中国政治思想史的方法有哪些?2.孟子“仁政”主张的具体内容包括哪些主要方面?3.贞观统治集团法治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哪些?3.秦始皇大一统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哪些?4.朱熹提出的改良南宋积弊的主要措施有哪些?5.唐甄主张的“为君之道”的主要内容有哪些?6.周公主张统治者怎样敬从天命、怀保小民?7.墨子主张“非攻”,具体理由包括哪些主要方面?8.李斯主张实行文化专制,其主要理由有哪些?三、论述题1.试论董仲舒天人合一论的历史影响。
2.试述洪秀全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
3.如何评价曹操“唯才是举”的选用思想?4.如何评价李大钊的“民彝”政治观?5. 康有为维新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6.试论黄宗羲反专制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
《中国政治思想史》练习题答案一、概念题1.分封制··················密···················封·····················线··················分封制也称分封制度或封建制,即狭义的“封建”,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王室成员、贵族和功臣分封领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在家庭范围是为宗法制,在国家范围是为分封制。
东北大学《中国政治思想史》在线平时作业03
学期《中国政治思想史》在线平时作业3
()第一个介绍了资产阶级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的原则。
A:马建忠
B:郑观应
C:沈寿康
D:冯桂芬
参考选项:A
洋务思想是19世纪()出现的社会思潮
A:40年代后
B:60年代前
C:60年代后
D:80年代后
参考选项:C
最早提出中体西用思想的是()
A:薛福成
B:郑观应
C:沈寿康
D:冯桂芬
参考选项:D
黄宗羲的代表作《明夷待访录》比卢梭的《民约论》还要早()多年。
A:100
B:200
C:300
D:400
参考选项:A
西汉初期,实行郡、(国)并行制度。
A:县
B:省
C:州
D:国
参考选项:D
叶适在强调功利的同时,有替()辩护的倾向。
A:地主
B:商人
C:农民
D:富人
参考选项:D
1。
东北大学20秋学期《中国政治思想史》在线平时作业1【标准答案】
C《学校》
D《置相》
我的得分:4分
我的答案:AB
解析:
暂无内容
2
4分
明清时期各具特点的政治思潮。一是()改革思想,二是()维护封建专制思想,三是以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唐甄为代表的反封建专制的政治思想。
A张居正
B王守仁
C颜元
D李渔
我的得分:4分
我的答案:AB
解析:
暂无内容
3
4分
5
3分
魏晋玄学推崇的经典是《老子》、《庄子》、(),称之为“三玄”。
A《论语》
B《孟子》
C《鬼谷子》
D《周易》
我的得分:3分
我的答案:D
解析:
暂无内容
6
3分
仁的基本涵义有二,( )
A
一是爱人,二是爱己
B
一是爱人,二是克己复礼
C一是爱人,二是克己
D一是克己,二是复礼
我的得分:3分
我的答案:B
解析:
暂无内容
C
统治关系
D
行政关系
我的得分:3分
我的答案:A
解析:
暂无内容
10
3分
柳宗元从维护国家统一的目的出发,批驳了()以来分封优于郡县的说法。
A汉魏
B魏晋
C隋唐
D两汉
我的得分:3分
我的答案:A
解析:
暂无内容
二、多选题
共10题,40分
1
4分
黄宗羲的重要著作有《明夷待访录》、《孟子师说》、()等书。
A《宋元学案》
A错误
B正确
我的得分:3分
我的答案:A
解析:
暂无内容
2
中国政治思想史题库
中国政治思想史题库第一部分章节题库(含考研真题)第一编思想形成期填空题1.周公(旦)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更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
他根据周初的政治形势,系统地阐发了以、敬天保民为主要内容政治思想。
【答案】明德慎罚【解析】周公执政期间根据其执政的形势,系统地总结和提炼出了“明德慎罚”、“敬天保民”的政治思想,其内容是:惟命不于长,天命与人事相统一,从民情中知天命和敬天保民。
孔子人生哲学的主要内容是和内省修身,这主要基于他对仁与礼的理解【答案】克己忍让【解析】孔子仁爱和礼治学说的内容包含着克己忍让和内省修身,克己忍让即不强迫别人,在利益面前让着别人。
3.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中,重仁,重礼,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学术传统。
【答案】孟子;荀子【解析】战国时期的儒家学派中孟子主张的是仁义,主张君主要实施仁政;而荀子则是重视礼仪道德,主张以礼和德治国,特别强调礼仪。
4.从圣人乱天下的观点出发,认为,现实生活中的君主与盗贼实际没有差别。
【答案】庄子解析】庄子主张无为而知,他认为是君主或圣人的统治才造成了天下大乱,所以,现实中的君主和盗贼没有什么差别,只是形式不同而已。
5.墨子最初受业于,后来,由于思想观点不同,转而另辟蹊径,成为墨家的创始人。
【答案】儒家【解析】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但他最初是归于儒家的,只是后来由于思想观念不同而另外独辟蹊径,创立了墨家学派。
在前期法家中,重视“法”,申不害重视“术”,而慎到重视“势”。
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在继承的前提下创立了法、术、势兼用的政治理论。
【答案】商鞅解析】商鞅是秦朝著名的改革家,也是法家的代表人物和法家思想的实施者,他重视法的作用是因为法能定分,法能胜民,法律也是实行富国强兵的保证。
判断正误1.先秦时期作为中国历史概念。
指秦朝以前的历史,自远古时期,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为止。
不包括秦朝。
()解析】先秦时期作为中国历史概念指秦朝以前的历史。
自远古时期,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为止,不包括秦朝,即夏商周以及春秋战国时期。
中国政治思想史试题整理(全)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概述中国古代主要思想家的重民思想,并结合实际谈谈其现实意义。
答:1、西周时期,周公的政治思想以注重调解为主,充分体现了重民思想。
他提出了“惟命不于常”、提出天根据德行“求民主”、主张以民情见天命的思想。
周公施政的指导思想中,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是保民与慎刑罚。
2、春秋时期,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主张仁和仁政,主张德治和教化;道家的老子反对严刑峻法,认为民众生活贫困是因为统治者的横征暴敛,人民生活困苦,统治者却奢侈腐化,大力提倡无为政治;在社会治理政策上,墨家的墨子主张实行富民政策;3、西汉时期的贾谊,他的重民思想继承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强调了民的地位和作用。
指出民是国家之本、政治之本,民心向北会直接影响统治者的成败行失,提出与民为敌,民必胜之的思想。
这是传统重民思想的认识顶点。
4、唐朝时期李世民的民本思想主要有三点:一、立君为民。
二、民养君。
三、民择君。
5、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就人才问题:他认为人才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民众之中有大量人才,因此他一生也培养和推荐了不少人才。
6、柳宗元的民本思想有:君民关系上,以民为国本、君本。
所以民是国之根本,在官民关系上,提出“吏为民役”的观点。
7、王安石的政治改革思想表现在王安石变法注重对农民问题的解决上。
8、明清时期的朱元璋,在明初,社会残破,经济凋敝,生产争需恢复,他采取了恤民、安民政策。
这些措施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推动了明朝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
评价和意义:古代重民思想史承认君主专制,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提出的。
其本质是“名为重民,实为治民“,是统治阶级通知的工具,当前我国正致力于“以人为本”的政治文明建设,针对中国古代钟敏思想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于今天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中国政治思想史》A答案
1、孔子的伦理原则与政治原则是浑然一体的,可称之为伦理政治。
第一.伦理原则。孔子把人际关系主要概括为君臣,父子、兄弟、朋友四个方面。夫妇问题基本没有涉及。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他用过许多概念,如仁、义、忠、恕、孝、信、智、勇、温、良、恭、俭、让、慎、直等等,要之,可以礼、仁为纲。
第二.无为政治的内容和实现无为的手段。《老子》的无为决不是纯因自然或消极的观望,而是一种政策,用于实际叫做“为无为”。在《老子》看来,当时人们都是沿着“有为”的道路行事,这些正是产生祸乱的根源。“为无为”首先要把这一切祸源铲除。为了把人们从有为的道路上拉到无为的道路上来,《老子》想了许多主意,要之有二,一是劝统治者减少活动,二是使民失去有为的条件。对统治者,《老子》要求他们减少政事活动,总的原则是“三去”,即轻刑罚、慎用兵、尚节俭。
5、《老子》的政治指导思想,可称之为“无为政治”。
第一,“无为”的提出,既有哲学根据,又有对社会现象的深入分析。从哲学上讲,《老子》认为“无”是万物的本源和本性,“有”生于“无”。因此,应守住“无”,而反对“有”。“无”表现于人事便是无为。《老子》指出,社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伪、恶、丑现象。一般人只限于鄙弃这些伪、恶、丑,《老子》却要揪出造成伪、恶、丑的罪魁祸首。在老子看来,罪魁祸首正是人们的聪明、才智和欲望,即有为。
所以说它不正确,是因为它混淆了政治关系与道德关系。政治与道德是不同范围的两回事。政治关系决不是道德关系,它首先是不同阶级、不同阶层、不同集团的利害关系。解决其间的矛盾不是靠道德的说教与规劝,而是靠权力、暴力。把道德与政治混为一谈,就掩盖了政治的本质。
从认识上来看,过分强调道德便堵塞了人们对政治问题的认识。
4、在势、法,术方面,韩非无疑是集大成者。他明确地宣布,势、法、术三者都是帝王手中的工具,三者缺一不可。韩非除把三者结为一体外,在内容上也多有发挥,与法家先辈相比,势、法,术均有新的特点。第一、势治以及自然之势与人为之势。在势、法、术三者当中,韩非更注重势。他把势分为“自然之势”与“所得而设之势”,即人为之势。第二.法治与以法防奸。“法者,事最适者也”.‘所谓“事最适者”就是适合时代、符合事理、利于君主之用,也即“治事”。治事的中心是尊公废私。为了使所有的人都能遵法、守法,以法律为准则,法要详细具体。韩非认为,臣的作用和使命是贯彻法令。韩非主张依法治国,针对贤人政治,他提出:“上法而不上贤。”第三、术治与驭臣之术。术有君主驭臣之术,也有臣弄君之术。韩非是君主的讴歌者,他所讲的术都是维护君主专制的驭臣之术。由于韩非把君臣关系视为虎狼与买卖关系,所以除了讲考课监察之外,更多的是讲阴谋诡计。
东大20秋学期《中国政治思想史》在线平时作业2
(单选题)1: 朱熹继承了程颐的理学思想,成为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是()以后在我国封建社会影响最深的思想家。
A: 孔子
B: 孟子
C: 韩愈
D: 二程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2: 最早提出ldquo;中体西用rdquo;思想的是()
A: 薛福成
B: 郑观应
C: 沈寿康
D: 冯桂芬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3: 魏晋南北朝时期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影响最巨大者,莫过于()的流行
A: 道教
B: 儒教
C: 基督教
D: 伊斯兰教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4: 商代王权至上的观念是中国古代专制主义政治思想的()状态。
A: 萌芽
B: 初级
C: 形成
D: 完成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5: 孔子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是( )
A: 仁与礼
B: 仁爱
C: 周礼
D: 中庸
E: 民本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6: 邓牧是中国()具有叛逆精神的进步思想家。
他自称是ldquo;三教外人rdquo;. A: 唐宋之际
B: 宋元之际
C: 宋明之际
D: 元明之际
正确答案: B。
江开大中国政治思想史形成性考核作业二
江苏开放大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学号姓名课程代码110056课程名称中国政治思想史评阅教师第二次任务共四次任务江苏开放大学平时作业二( 第六至第八章)一、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李斯为强化君权而出谋划策,他的强化君权思想具体体现为(BC )。
A.尊君B.督责C.深罚D.尚武2、汉武帝政治思想的特点有(ABCD )。
A.求变B.求治之本C.德刑兼用D.任贤3、唐太宗以善于求谏纳谏著称,而能直言极谏的著名文臣武将有(ABCD )等。
A.魏征B.房玄龄C.杜如晦D.长孙无忌4、李世民君臣从多方面对隋朝灭亡的原因进行了反思,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ABC )。
A.奢侈无度B.杜绝言路C.用人不贤D.严刑峻法5、刘邦即位不久,相继颁布了(ABCD )等诏令,充实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恢复与发展农业经济。
A.复故爵田宅令B.以有功劳行田宅令C.释放奴婢令D.驱民而归之农6、鲍敬言认为,伴随着国家与君主而来的是庶民的苦难,主要表现在(ABC )。
A.君主穷奢极欲,对人民极尽盘剥压榨之能事B.辅以繁重,小民不堪负担C.滥用刑罚,百姓困苦不堪D.穷兵黩武,百姓不得安生7、《无能子》对圣人持批判态度,认为圣人有以下(ABC )种种罪过。
A.圣人开启了人的贪欲和争心B.圣人对人们进行仁义道德的说教C.圣人采取刑法军队等国家机器对人们进行迫害D.圣人信奉纲常伦理8、贾谊主张法治的主导思想是“慎刑”,包括以下(AB )要点。
A.约法省刑B.“疑罪从去,疑赏从予”C.赏罚分明D.罪必重罚9、如何振兴儒学,傅玄提出了(ABC )。
A.尊其道B.贵其业C.重其选D.恒其志10、王通向往的“仁政”主要包括以下内容(ABC )。
A.轻徭薄赋B.爱民厚生C.宽刑狱D.不扰民二、填空题(每空1分,空10分)1、秦始皇崇尚的“法治”很有特点,其中之一就是强化君主权威加强专制统治。
2、李斯为强化君权而出谋划策,他的强化君权思想具体体现为“督责”、“深罚”。
中国政治思想史网上作业题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学院中国政治思想史网上作业题一、名词解释1.天命不常2.儒家3.性善论4.“法后王”5.道6.小国寡民7.法家8.君利中心论9.人性好利论10.皇帝1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2.玄武门之变13.贞观之治14.黄老之学15.《淮南子》16.玄学17.天人合一18.性三品19.道统论20.二程21.格物致知22.王守仁23.知行合一24.洪秀全25.《劝学篇》26.李鸿章27.公车上书二、简答1.简述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学术宗旨2.“敬德保民”的内容。
3.儒家政治思想的基本特点4.道的特点5.德治的内容。
6.老子无为而治的内容。
7.法家的政治思想的特点。
8.秦始皇政治思想的内容。
9.贾宜尊仁义与强化中央集权的政治思想10.王通政治思想的构成。
11.简述韩愈的道统论。
12.柳宗元政治思想的内容。
13.张载的政治思想14.朱熹的政治思想15.黄宗羲的政治思想16.顾炎武的政治思想17.林则徐的政治思想18.龚自珍的政治思想19.洪秀全的政治思想20.洪仁玕的政治思想21.李鸿章的政治思想22.梁启超的政治思想三、论述1.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包括哪些方面。
2.论述道家弱用之术的构成内容。
3.试论述“仁政”的内容。
4.论述墨家兼相爱、交相利说的内容与特点。
5.论述玄学的基本特点。
6.论述贞观集团的治国策略。
7.论述李觏的义利观。
8.试论述朱熹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9.谭嗣同的政治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学院中国政治思想史网上作业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天命不常周公旦辅政后,有鉴于殷亡的教训,多次强调“惟命不于常”认为上天所授予的大命脉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可以转移的,天命并不是永远地保佑某一个人或某一个王朝,而是根据君主的道德修养高低和社会政治、人事的好坏进行转移。
2.儒家儒家思想的源头主要是周文化,儒原本是官学教师或者礼官,孔子把官学通过私人教学传播到民间,学习的内容(六艺)基本是原来儒的专业,所以逐渐把这一学派称为儒家。
3.性善论孟子认为人性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种不忍人之心,也就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的总和。
不忍之心决定了人善的本性,这种善的本性又经常地支配人的行为。
4.“法后王”荀子反对孟子那样言必称“三代”(夏、商、周),盲目崇拜“先王”的倒退的历史观,而提出了“法后王”的思想。
他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在他看来,三代以前的历史非常渺茫,已没有什么可资借鉴,有历史记载和文字可考的还是三代以后。
所以,他更注重当前的现实。
荀子并不反对学习“先王”有益的东西,但不应抱残守缺。
他提倡应根据现实的需要,对“先王”的东西加以改造。
5.道从本体论的认识角度,混沌,自然的独立的不可名状的存在,天地之母,万物之根,社会人生观对社会规律的认识。
从宇宙自然观到社会人生观再到政治观,是逐层递进的。
6.小国寡民老子认为按照无为而治的办法就可以造就一个理想的社会,即“小国寡民”。
老子所描述的这个理想社会,主要有如下一些特点:国小民少,国与国之间,民与民之间互不交往;生产力落后,没有分工,没有交换,没有赋税,没有剥削;没有文化教育,没有文字,人们无知无欲;虽有国家,但没有战争,没有暴力镇压,没有纷争欺诈,人们之间自由平等,民风纯朴自然,人人都过着“甘食、美服、安居、乐俗”的闲适生活。
老子的这些美好的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在贪暴统治者的压榨下所遭受的苦难,表达了下层人民对暴政的抗议,展现了那个时代的人们对美好自由生活的无比向往,因而具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和进步性。
7.法家法家是先秦诸子中对法律最为重视的一派,主张“以法治国”,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
这为后来建立的中央集权的秦朝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后来的汉朝继承了秦朝的集权体制以及法律体制,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与法制主体。
8.君利中心论君主之利高于国家之利,但并不取消臣民的私利,应采用利导的方法,将臣民的自为之心用来为君主服务。
9.人性好利论关于人性,韩非发挥了他的老师荀子“性恶论”的观点,也延续了杨朱、商鞅的利己思想,认为人事绝对的利己主义者,人与人的关系完全是一种利害的关系。
他告诫人们不要相信儒家关于君臣之间以礼义忠信相待的说法,有时他又说君臣之间甚至是一种虎狼关系。
既然人的本性是好利自私的,政治就应从这个实际出发,所以他主张远仁义,去智能,把全部政策都自觉的建立在“利”的基础上。
10.皇帝皇帝,是封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皇帝是政教合一的领袖。
皇帝拥有法律制定权,行政决策权和军事指挥权,皇帝这个名称,在中国,是秦始皇最先确定,也是他最先使用的。
皇帝,取德兼三皇、功盖五帝之意。
1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武帝为了加强封建中央集权制而在思想文化领域内实行的专制政策,这一政策是由董仲舒提出的,被汉武帝采纳而施行。
从此,儒学取得了唯我独尊的地位,并长期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12.玄武门之变公元626年,李世民在长安城宫城玄武门发动“玄武门之变”,李建成、李元吉被杀,而后高祖让位,他即位为帝,次年改年号为贞观。
13.贞观之治唐朝建立后,高祖李渊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封次子李世民为秦王。
李世民凭借打天下时建立的功勋和形成的势力,发动玄武门事变,杀死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夺得帝位,年号贞观。
在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吸取隋唐灭亡的教训,采取了一系列缓解社会矛盾的措施,开创了政治文明,社会安定的新局面,史称贞观之治。
14.黄老之学“黄老”作为一个学术名称被提出,其时间是在西汉末年,在秦及两汉间,黄老并称便十分流行,几乎成为老子这个道家学派的代称。
因此,“黄老”其实是汉初人们开始对言及黄帝、老子的思想的道家学派的习惯称谓,并沿用至今。
15.《淮南子》《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宗室刘安招致宾客,在他主持下编著的。
据《汉书·艺文志》云:「淮南内二十一篇,外三十三篇」,颜师古注曰:「内篇论道,外篇杂说」,现今所存的有二十一篇,大概都是原说的内篇所遗。
全书内容庞杂,它将道、阴阳、墨、法和一部份儒家思想糅合起来,但主要的宗旨倾向于道家。
《汉书·艺文志》则将它列入杂家。
16.玄学玄学即“玄远之学”,它以“祖述老庄”、综合儒道立论,把《周易》、《老子》、《庄子》称作“三玄”。
玄学之“玄”,出自老子的思想,《老子·一章》中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玄学家们用他们改造过了的老、庄思想来注解儒家的《论语》、《周易》,对已经失去维系人心作用的两汉经学作了改造,建立起了“以无为本”的哲学本体论。
17.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根本的特色,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根本的命题。
所谓“天”并非指神灵主宰,而是“自然”的代表。
“天人合一”有两层意思:一是天人一致。
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
二是天人相应,或天人相通。
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
18.性三品韩愈的人性论,是对董仲舒的性三品说的直接继承。
按照地主阶级的道德标准,他认为人性的具体内容是“仁、礼、信、义、智”五德。
根据人性中是否具有和具有多少五德的情况,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等,以此为基础并与之相应对的,还有三品的情。
情的具体内容有七,即“喜、怒、哀、惧、爱、恶、欲”。
它们包含在人性之中,“接于物而生”,是因性的差异而“有所甚,有所亡”的。
19.道统论韩愈为排佛倡如而提出道统论。
认为佛教是“夷狄之一法”,“不知君臣之义”,有害于维护君权。
认为儒家之道起于尧舜,止于孟子,立意接道而传。
恢复和发扬儒家“道统”。
“道统论”对仁义道德的新解:仁为博爱;义为遵纲常;道为循仁义;德为求仁义不倦。
20.二程程颢(1032-1085)、程颐(1033-1107)兄弟是北宋两位著名理学家、教育学家。
哲学上,把"道"看做第一性,把"气"看做第二性的思想为南宋朱熹的客观唯心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政治上激烈反对王安石变法革新主张,主张治理国家以德治为主,与法治兼顾。
二程将学做圣人当做教育的目的,要求养心寡欲,加强自我修养,以理性感受来认识掌握知识,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注重读书方法。
二程是宋明理学的奠基人,后世学者将其论述统收在《二程全书》。
21.格物致知儒家所倡导的认识方法及道德修养方法,指穷究事物的道理而求得知识. 最早见于《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汉郑玄注:“格,来也;物,犹事也。
其知于善深,则来善物;其知于恶深,则来恶物,……此致或至。
”程朱学派论述较详。
南宋朱熹说:“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这种“即物穷理”的说法,把与事物的接触看成是认识事物的条件,因而有其合理之处。
与此不同,陆王学派认为格物致知纯然是内心的事。
明王守仁说:“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
”22.王守仁王守仁(1472-1529)汉族。
浙江余姚人。
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故又称王阳明。
中国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
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
他的“知行合一”和“知行并进”说,旨在反对宋儒如程颐等“知先后行”以及各种割裂知行关系的说法。
23.知行合一明代王守仁提出的认识论与伦理学范畴。
这一范畴的提出,主要是针对程朱理学末流带来的知行脱节流弊而发,力图从意念、动机入手,破除人的“妄思”,把人的思想和行为统一到封建纲常伦理上来。
“知行合一”的知,主要指对封建伦理的认识,行则是对忠孝等的践履实行。
王阳明把两者看成是一体的,互相包容的,没有知的行是“冥行妄作”,没有行的知是“悬空思索”,都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知行。
他认为行需知的指导,知需行来完成和深化。
“知行并进”,道德才能不断提高。
王守仁批评那些道学家,只把纲常名教讲给别人,自己却不作,这样的人就不是真知。
24.洪秀全洪秀全(1814.1.11—1864.6.1),原名洪仁坤、洪火秀,清嘉庆十八年十二月初十(1814年1月11日)生于广东花县福源水村。
1843年创立“拜上帝会”,对动员群众推翻清朝统治的斗争起了重要的宣传和组织作用﹔从1851年1月11日金田起义到1864年天京陷落前夕,洪秀全领导了这场农民战争的全过程,历时14年,势力发展到18省,先后攻占600多座城市,给了中外反动势力以沉重打击。
太平天国运动,之所以能成为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是与他的巨大贡献分不开的。
乃至中国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愿作洪秀全第二,即可见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25.《劝学篇》张之洞著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并于同年发表。
该书系统地阐述了“中体西用”的思想。
《劝学篇》全书共24篇,分内篇和外篇两大部分。
内篇包括同心、教忠、明纲、知类、宗经、正权、循序、守约、去毒九篇:外篇包括益智,游学、设学、学制、广译、阅报、变法、变科举,农工商学、兵学、矿学、铁路、会通、非弭兵、非攻教十五篇。
24篇之义括之为“五知,”即知耻、知惧、知变、知要、知本。
所谓知耻知惧,是要以明晓中国所处的恶劣的国际环境为忧惧,发愤自励,卧薪尝胆,以防止中国亡国灭种丧教。
26.李鸿章李鸿章(1823.2.15-1901.11.7),本名章桐,字渐甫(一字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
安徽合肥东乡磨店人。
因行二,故民间又称“李二先生”。
有《李文忠公全集》。
27.公车上书公车上书,是指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康有为率梁启超等数千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爱新觉罗·载湉、反对在甲午战争中败于日本的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的事件。
公车上书被认为是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也被认为是中国群众的政治运动的开端。
二、简答1.简述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学术宗旨1.弘扬中华民族精神2.树立中华民族文化形象。
3.确立中华民族文化价值。
4.参与世界多元文化融和。
2.“敬德保民”的内容。
1、重民。
即重视“民事”,体察民情,以民心向背作为制订政策的指针。
2、“无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