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异同点
生物植物有丝分裂等记忆的口诀

记忆的口诀: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有丝分裂是细胞分裂中最普遍的一种方式。
分裂时,染色体同时复制,所产生的2个子细胞都有与亲代相同数目的染色体。
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精确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而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从而使生物亲代和子代间保持了遗传形状的稳定性!这就是有丝分裂的定义!看完了有丝分裂的定义,就一个字“乱”!其实有丝分裂还分两种,第一种是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第二种是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我们都知道,动植物细胞各有差异!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是怎么记忆!前中后末由人定(各期人为划定)仁消膜逝两体现(核膜、核仁消失,染色体、纺锤体出现。
)赤道板处点整齐(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处)姐妹分离分极去(染色单体分开,移向两极。
)膜仁重现两体失(核膜、核仁重新出现,染色体、纺锤体消失)相信通过高中学习方法指导名师这样说,很多同学对此有新的见解!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记忆口诀就这些了,希望你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记忆!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对于有丝分裂这个知识点的学习,高中学习方法指导名师希望同学们把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和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结合起来!通过它们的异同点,加深对这个知识点的认识和记忆,这也是一种很好的高中学习方法!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有丝分裂!有丝分裂是细胞分裂中最普遍的一种方式。
分裂时,染色体同时复制,所产生的2个子细胞都有与亲代相同数目的染色体。
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精确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而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从而使生物亲代和子代间保持了遗传形状的稳定性!那么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点是什么呢?它们的相同点相同点是染色体的行为特征相同,染色体复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它们的不同点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植物细胞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动物细胞由细胞的两组中心粒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末期(细胞质的分裂方式不同):植物细胞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形成细胞壁将细胞质分裂为二;动物细胞:细胞膜从中部向内凹陷将细胞质缢裂为二。
高中生物《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和观察有丝分裂实验》PPT课件

答案: (1)相同点:①线粒体:为细胞分裂提供能量。 ②核糖体:合成与细胞分裂有关的蛋白质。 不同点:①动物细胞有中心体:分裂前期,两组中心粒发出 的星射线形成纺锤体,牵引染色体移动,某些低等植物细胞也有 中心体。 ②植物细胞中高尔基体参与分裂,合成纤维素和果胶,形成 新的细胞壁。
答案:B
3.(合格必考)下列关于无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低等生物细胞特有的分裂方式 B.也存在遗传物质的复制过程 C.分裂过程中不出现纺锤丝 D.分裂过程中不出现染色体的变化
解析:无丝分裂是指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 变化的一种细胞分裂方式。无丝分裂与有丝分裂一样也存在遗传 物质的复制过程。无丝分裂在高等动物体内也存在,如蛙的红细 胞的分裂。
答案:C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探究点二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DNA 数
量变化规律
【师问导学】
1.结合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的特点,以体细胞中 DNA
数目为 2c、染色体数目为 2n 为例,完成下表:
时期 项目 染色体形态变化
核 DNA 染色体 染色单 分子数目 数目 体数目
分裂间期 分裂 前期
2c→_4_c __4__c__
__2__n__ _0_→4n __2__n__ __4_n___
分裂中期
__4__c__ __2__n__ __4_n___
分裂后期 分裂末期
__4__c__ __4__n__ __0____ 4__c_→__2_c 4__n_→__2_n __0____
2.结合上表分析,请绘出核 DNA 的变化曲线,并分析: (1)DNA 数目加倍是在什么时期?原因是什么? (2)DNA 数目减半是在什么时期?原因又是什么?
6.1.2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和观察有丝分裂实验(原卷版)

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和观察有丝分裂实验一、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1.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点[填表]时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无中心粒有中心粒,且完成倍增前期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中心粒移到细胞两极,并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末期细胞板扩展形成细胞壁,分割细胞细胞膜由中部向内凹陷,缢裂细胞2.有丝分裂的特征和意义(1)特征:将经过复制的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2)意义: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二、无丝分裂三、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限制因素四、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1.实验原理(1)高等植物根尖、茎尖的分生区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
(2)在高倍显微镜下,可根据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识别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
(3)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溶液)着色。
(4)盐酸和酒精混合液能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
2.实验试剂(1)解离液:由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按11配制而成。
(2)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使染色体着色。
(3)漂洗液:清水,洗去组织中的解离液。
3.实验步骤(1)装片的制作:[填图](2)观察:使用低倍镜找到根尖分生区的细胞,然后换上高倍镜,观察分生区的各个细胞,并找到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细胞。
1.下列能区别高等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特点是()A.间期有染色体的复制B.前期中心粒周围出现星射线C.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D.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分离2.与动物细胞相比,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特有的是()A.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了细胞板B.染色质螺旋变粗成为染色体C.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D.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3.在“制作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实验中,正确的步骤是()A.解离一漂洗一染色一制片B.制片一解离一漂洗一染色C.解离一染色一漂洗一制片D.制片一染色一解离一漂洗4.某同学在观察某二倍体生物细胞有丝分裂时发现如下图像,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同学用高倍显微镜能观察到甲至乙的动态变化过程B.观察前,可用碱性染料对染色体进行染色C.乙图细胞的两极各有两个染色体组D.甲图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比值为1∶2∶25.下列有关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应剪取洋葱根尖2~3mm制成临时装片观察B.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可以观察到核仁C.分生区的细胞通常呈正方形D.装片制作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6.洋葱的食用部分是变态茎和鳞片叶。
高等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比较

高等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共同特点:
间期:完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细胞适度生长。
另外间期又分为三个阶段:G1期——进行RNA和蛋白质的合成,为DNA复制做准备,S 期——进行DNA复制,G2期——进行RNA和蛋白质的合成,为分裂期(M)做准备。
前期:膜仁消失现两体。
核膜核仁逐渐消失出现纺锤体染色体(纺锤丝形成纺锤体,染色质变成染色体,并散乱分布),有染色单体。
中期:形稳数清赤道齐。
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机,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有染色单体。
后期:点裂数增匀两极。
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体均匀分布在细胞两极,无染色单体。
末期:两消两现重开始。
纺锤体逐渐消失,染色体消失变成染色质。
核膜、核仁出现重新开始分裂,无染色单体。
高等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区别:
1、间期:中心体(中心粒)复制,[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有中心体]
2、前期:纺锤体形成方式不同
(植物)从细胞质中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动物和低等植物)中心体移到两极,同时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3、末期:细胞质的分裂方式不同
(植物)细胞板向四周扩散形成细胞壁,最终形成两个细胞。
(动物)无细胞板,细胞膜从中部向内凹陷,细胞縊裂成两部分。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讲义: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及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第2课时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及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学习目标核心素养1.说明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不同于植物细胞的特点。
(重点)2.描述细胞的无丝分裂。
3.观察植物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
(重点)1.通过学习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与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养成比较与分类的科学思维方法。
2.通过实验观察植物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提高实验观察及进行实验结果交流的能力。
一、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无中心粒的倍增(低等植物细胞除外)完成中心粒的倍增前期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中心粒移到细胞两极,并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末期细胞板扩展为细胞壁,分割细胞质细胞膜向中央凹陷,缢裂细胞质1.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实质为DNA的复制)之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2.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DNA,因而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三、无丝分裂1.特点:分裂过程中不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丝的变化。
2.过程(1)细胞核先延长,核的中部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细胞核。
(2)整个细胞从中部缢裂成两部分,形成两个子细胞。
(3)实例:蛙的红细胞的无丝分裂。
四、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1.实验原理(1)高等植物根尖、茎尖的分生区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
(2)在高倍显微镜下,可根据细胞内染色体的变化情况,识别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
(3)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溶液)着色。
2.实验试剂(1)解离液:由质量分数15%HCl和体积分数95%酒精按1∶1配制而成。
(2)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使染色体着色。
(3)漂洗液:清水,洗去组织中的解离液。
3.实验步骤(1)装片的制作(2)观察:使用低倍镜找到根尖分生区的细胞,然后换上高倍镜,观察分生区的各个细胞,并找到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细胞。
1.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膜内陷形成两个子细胞。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和观察有丝分裂实验

答案精析一、知识梳理1.(1)中心体间期(2)中心体星射线(3)缢裂2.(2)纺锤丝染色体合作探究1.(1)发生复制的结构不完全相同,动物还有中心体的复制。
(2)高等植物细胞是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动物是由中心粒周围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3)高等植物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细胞壁,一个细胞形成两个子细胞;动物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一个细胞缢裂成两个子细胞2.3.中是形成细胞板,使细胞质分割为二,还是细胞膜内陷使细胞质分割为二作为鉴别依据。
4.无丝分裂没有细胞周期,但有DNA的复制。
活学活用1.C [ b图有细胞壁是植物细胞,植物细胞的分裂应是在赤道板的中央位置出现细胞板,向四周扩展为细胞壁将细胞分开,不是细胞膜向内凹陷。
从题干可知,这些细胞是高等植物细胞,但d图却出现了中心体这个结构。
] 二、知识梳理4c2n0 4c2n4n4c2n4n4c4n0 2c2n0合作探究1.如图所示(1)分裂间期;原因是DNA复制,DNA分子数目加倍。
(2)末期;原因是细胞一分为二,DNA数目减半。
2.如图所示(1)后期;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加倍。
(2)末期;原因是细胞一分为二,染色体数目减半。
3.如图所示4.(1)DNA分子的复制。
(2)是。
(3)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又只含有一个DNA分子。
活学活用2.D [从甲过程到乙过程,DNA含量从2c达到了4c,反映出了细胞中DNA的复制过程。
处于甲状态的细胞较多,说明间期持续时间较长。
如果将DNA的复制阻断,则会导致甲细胞数增多,而乙、丙细胞数相对减少。
] 一题多变46条92个46条46个三、知识梳理1.(2)碱性2.(2)盐酸酒精(3)清水(4)龙胆紫醋酸洋红(5)盖玻片载玻片(6)分生区细胞中期前、后、末期合作探究1.由于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目较少,因此选材时要选分裂期占细胞周期的比例相对较高的生物细胞,这样可以使处于分裂期的细胞相对较多,容易观察。
动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的比较

动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的比较与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一、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二、有丝分裂的意义1.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关键是DNA的复制)之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2.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DNA,因而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的稳定性。
三、无丝分裂1.特点: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细胞分裂前也要进行DNA的复制)。
2.过程(1)细胞核先延长,核的中部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细胞核。
(2)整个细胞从中部缢裂成两部分,形成两个子细胞。
3.实例:蛙的红细胞的无丝分裂。
四、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1.实验原理(1)高等植物根尖、茎尖的分生区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
(2)在高倍显微镜下,可根据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识别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
(3)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如甲紫溶液)着色。
(4)盐酸和酒精混合液能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
2.操作步骤1. 根尖包括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其中分生区适宜作为有丝分裂的观察材料,其他区域不宜作为该实验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小题1】1. 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也可进行质壁分离实验的观察。
①【小题2】1. 分生区细胞多呈正方形,排列紧密。
①【小题3】1. 盐酸解离根尖的同时也为甲紫染色创造酸性环境。
①【小题4】1. 显微镜下绝大多数细胞中能观察到染色体。
①[知识点]细胞的增殖,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答案]【小题1】错误【小题2】正确【小题3】错误【小题4】错误[解析]【小题1】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的液泡较小,而发生质壁分离的实验材料一般选择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细胞(含有大液泡),故错误。
【小题2】分生区细胞多为正方形,排列紧密且整齐,细胞壁薄,液泡小,细胞核较大,故正确。
【小题3】甲紫溶液是碱性染料,故错误。
【小题4】由于细胞分裂间期时间长,观察到的细胞大多处于间期,这些细胞不能观察到染色体,故错误。
新教材高中生物6.1.2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和观察有丝分裂实验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新教材高中生物6.1.2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和观察有丝分裂实验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一、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1.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点[填表]时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无中心粒有中心粒,且完成倍增前期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中心粒移到细胞两极,并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末期细胞板扩展形成细胞壁,分割细胞细胞膜由中部向内凹陷,缢裂细胞(1)特征:将经过复制的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2)意义: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二、无丝分裂三、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限制因素四、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1.实验原理(1)高等植物根尖、茎尖的分生区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
(2)在高倍显微镜下,可根据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识别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
(3)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溶液)着色。
(4)盐酸和酒精混合液能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
2.实验试剂(1)解离液:由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按11配制而成。
(2)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使染色体着色。
(3)漂洗液:清水,洗去组织中的解离液。
3.实验步骤(1)装片的制作:[填图](2)观察:使用低倍镜找到根尖分生区的细胞,然后换上高倍镜,观察分生区的各个细胞,并找到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细胞。
判断下列有关叙述的正误(1)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变化不同( )(2)动物细胞分裂间期有DNA的复制和中心体的倍增( )(3)无丝分裂过程中核膜不消失( )(4)制作细胞的有丝分裂装片时,洋葱根尖解离后直接用龙胆紫溶液染色( )(5)解离和压片都有利于根尖分生区细胞分散( )答案:(1)×(2)√(3)√(4)×(5)√课堂互动探究案【课程标准】描述细胞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分裂,其中有丝分裂保证了遗传信息在亲代和子代细胞中的一致性制作和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简易装片,或观察其永久装片【素养达成】1.通过比较分析,阐明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异同点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点如下:
一、相同点
1.都有间期和分裂期。
2.在分裂间期都有染色体的复制。
3.在分裂后期都是着丝点的分裂。
4.有丝分裂过程中,核DNA含量变化规律相同。
二、不同点
1.前期纺锤体的形成过程不同。
动物细胞中纺锤体是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植物细胞中纺锤体是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
2.后期子细胞的形成方式不同。
动物细胞中部出现细胞内陷,把细胞质隘裂为二,形成两个子细胞;植物细胞赤道板出现细胞板,扩展形成新细胞壁,并把细胞分为两个。
3.末期细胞质的分裂不同。
动物细胞中部出现细胞内陷,把细胞质隘裂为二,形成两个子细胞;植物细胞在中央形成细胞板,扩展成分隔两个子细胞的细胞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