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第1节 第2课时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 无丝分裂

合集下载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无丝分裂教案-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教案设计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无丝分裂教案-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教案设计

第2课时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无丝分裂学习目标核心素养1.描述细胞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分裂。

2.制作和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简易装片,或观察其永久装片。

1.通过列表格等方法,归纳总结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进一步深化结构与功能观。

2.依据教材方案,实施实验,观察并绘制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细胞图像。

一、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无丝分裂1.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比较(1)相同点:都要经过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2)不同点类型项目高等动物细胞高等植物细胞纺锤体的形成方式由中心体发出的星状射线形成由细胞两极发出的纺锤丝构成子细胞的形成方式在赤道板处由细胞膜向内凹陷,将细胞缢裂成两个子细胞在赤道板处形成细胞板,细胞板由细胞中央向四周扩展,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1)特点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没有染色体和纺锤体等结构的出现。

(2)过程细胞核先延长,核从中部缢裂成两个子细胞核,接着整个细胞从中部缢裂成两个子细胞。

二、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根据下图和教材P95“边做边学”内容完成实验步骤步骤操作方法时间目的装片取材剪取洋葱根尖3 mm左右上午10时至下午2此部分是洋葱根尖的分生区部分,再长就是伸长区制作时细胞,压片后不易观察解离把剪下的根尖立即放入盛有盐酸和乙醇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3~5 min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漂洗用镊子把酥软的根尖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约10 min防止盐酸与染色剂起作用;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染色把根尖放进盛有质量浓度为0.01 g/mL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溶液的玻璃皿中染色3~5 min 使染色体着色,便于观察制片用镊子将这段根尖取出来,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用镊子尖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覆上一张滤纸片后,加盖一片载玻片。

然后,用拇指轻轻地按压载玻片,以便使细胞分散开,便于观察观察先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找到分生区细胞,再用高倍显微镜观察1.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前期,由中心体向四周发出星状射线形成纺锤体。

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及无丝分裂[优质PPT]

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及无丝分裂[优质PPT]

[合作探讨] 探讨1:实验中在用解离液对根尖进行解离的时候,时间选择3~5 min,处 理时间太短或太长都不好,请思考要严格控制时间的原因。 提示:(1)解离时间过长会使根尖过分酥软且染色体成分会被破坏。 (2)过短会使根尖细胞解离不充分,不能相互分离。
探讨2:装片中细胞相互重叠,会导致观察效果不理想,请思考实验中有哪 些操作可以保证细胞相互分散开?
【解析】 ATP与ADP在细胞内的转化十分迅速,使细胞内ATP与ADP的含 量处在动态平衡中,因此,在细胞分裂中期,细胞内ATP的含量不会明显减 少。
【答案】 C
3.下列关于无丝分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分裂过程中无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出现 B.无丝分裂过程中也存在DNA的复制 C.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能够进行无丝分裂 D.蛙的红细胞能进行无丝分裂
2.实验试剂 (1)解离液:由 质量分数15%HCl 和体积分数95%酒精 按1∶1配制而成。 (2)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使染色体着色。 (3)漂洗液:清水,洗去组织中的解离液。
3.实验步骤 (1)装片的制作:
(2)观察:使用低倍镜找到根尖 分生区 的细胞,然后换上 高倍镜 ,观察分 生区的各个细胞,并找到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细胞。
3.无丝分裂 (1)特点:分裂过程中不出现 染色体 和 纺锤丝 的变化。 (2)过程: ① 细胞核 先延长,核的中部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 细胞核 。 ②整个细胞从中部缢裂成两部分,形成 两个子细胞 。 ③实例:蛙的 红细胞 的无丝分裂。
[合作探讨] 探讨1: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有哪些? 提示:相同点:染色体变化相同,都是间期完成染色体的复制,分裂期染 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不同点:前期纺锤体形成的方式不同,末期母细胞分裂成子细胞的方式不 同。

高考生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与无丝分裂

高考生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与无丝分裂

高考生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与无丝分裂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而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以及细胞更新的基本过程。

细胞分裂分为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方式。

本文将详细阐述高考生物中的细胞有丝分裂与无丝分裂,包括定义、过程、特点以及分子机理等内容,以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一、有丝分裂有丝分裂是细胞分裂的一种常见方式,也是真核生物体内细胞分裂的主要形式。

它分为四个阶段: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下面将对每个阶段进行详细介绍。

1. 前期前期是有丝分裂的起始阶段,其特点是细胞核膜开始解体,染色质逐渐凝缩成染色体,并且在细胞质中出现纺锤体的形成。

此时,细胞中的中心体也开始分裂。

2. 中期中期是有丝分裂的重要阶段,染色体继续凝缩变得更加明显,纺锤体的纺锤纤维逐渐拉长,将染色体分为两部分。

3. 后期后期是有丝分裂的关键阶段,染色体完全分离成两组,纺锤纤维逐渐消失。

此时,细胞质开始分裂。

4. 末期末期是有丝分裂最后的阶段,该阶段主要是细胞质分裂完成,形成两个完全相同的子细胞,每个子细胞内都包含有完整的染色体和细胞器。

有丝分裂的过程是一个精细调控的过程,主要受到细胞周期蛋白(Cyclin)和Cyclin依赖性激酶(CDK)的控制。

这种调控机制确保了细胞分裂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二、无丝分裂无丝分裂是原核生物体内细胞分裂的方式,也是细菌的主要分裂方式。

与有丝分裂不同,无丝分裂没有明显的纺锤体和染色体凝缩的过程,也没有细胞质分裂的阶段。

无丝分裂的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DNA复制在无丝分裂开始之前,细菌的DNA需要进行复制,确保每个子细胞都能够获得完整的遗传信息。

2. DNA分离DNA复制完成后,细菌开始进行DNA的分离。

这一过程由蛋白质参与,确保DNA被均匀地分配到每个子细胞内。

3. 细胞质分裂在DNA分离的同时,细菌的细胞质也开始进行分裂。

通过细胞壁的形成,细胞被分为两个完全相同的子细胞。

与有丝分裂相比,无丝分裂的过程更为简单且迅速。

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与无丝分裂

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与无丝分裂

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与无丝分裂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和繁殖的基本过程之一。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植物细胞可以经历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在细胞生物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们各自在不同的情况下发挥着特殊的功能和作用。

一、有丝分裂有丝分裂是指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形成纺锤体,并且通过纺锤丝的运动使染色体得以分离的一种细胞分裂方式。

有丝分裂通常分为四个阶段: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1. 前期在有丝分裂的前期,细胞开始准备分裂。

染色体开始缩起,变得更加紧密。

核仁逐渐消失,核膜开始破裂。

2. 中期中期是有丝分裂的关键阶段。

此时,染色体排列成纺锤状,纺锤体的两极出现纺锤丝。

纺锤丝由微管组成,它们与染色体连接在一起,帮助染色体正确地分离。

3. 后期在有丝分裂的后期,染色体分离到纺锤体的两极,开始向细胞分裂区域移动。

细胞逐渐变为两个子细胞。

4. 末期有丝分裂的末期是分裂的最后阶段。

此时,染色体完全分离,分散在两个子细胞中。

核膜开始重新形成,纺锤体逐渐消失。

最终,两个子细胞形成完整的细胞。

二、无丝分裂无丝分裂是一种没有明显纺锤丝的细胞分裂方式。

这种类型的细胞分裂发生于原核生物和某些真核生物中。

无丝分裂通常分为三个阶段:增殖期、分裂期和同源染色体分离期。

1. 增殖期在无丝分裂的增殖期,细胞开始准备分裂。

染色体进行复制,形成两条 chromatid。

没有明显的纺锤体结构形成。

2. 分裂期无丝分裂的分裂期是分裂的关键阶段。

此时,两条chromatid 分离,分散在细胞的两侧。

3. 同源染色体分离期无丝分裂的同源染色体分离期是分裂的最后阶段。

此时,两条chromatid 的同源染色体相互分离,分散在细胞的两侧。

最终,两个子细胞形成完整的细胞。

三、有丝分裂与无丝分裂的比较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功能。

1. 纺锤体的存在有丝分裂中,纺锤体起到引导染色体分离的作用,确保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正确地分散在两个子细胞中。

高中生物《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和观察有丝分裂实验》PPT课件

高中生物《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和观察有丝分裂实验》PPT课件

4.结合上表,染色单体的变化曲线又是怎样的?请绘出。
答案:如图所示
5.结合上表,如图表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上 的 DNA 含量变化图解,请分析:
(1)AB 段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BC 段中始终存在染色单体吗? (3)CD 段表示什么时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1)DNA 分子的复制。 (2)是。 (3)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每 条染色体上又只含有一个 DNA 分子。
变化有多种形式,如表格、曲线、柱状图等。
1.表格形式
分裂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染色体数
2N
2N 2N 4N 2N
染色单体数 0→4N 4N 4N 0
0
DNA 分子数 2N→4N 4N 4N 4N 2N
2.曲线图形式 (1)纵坐标是染色体、染色单体和 DNA 分子的数量
A→B 是 DNA 复制的结果,C→D 是染色体着丝点分裂的结 果,E→F 是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的结果。
3.动植物细胞分裂末期细胞一分为二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答案:高等植物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细胞 壁,一个细胞形成两个子细胞;动物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 陷,一个细胞缢裂成两个子细胞。
4.(1)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与细胞分裂有关的细胞器 及作用有何异同?
(2)无丝分裂过程中有遗传物质的复制和分离吗?两个子细 胞的遗传物质完全相同吗?
末期 细胞板 扩展形成细胞壁, 分割细胞
细胞膜 由中部向内凹陷, 缢裂细胞
2.有丝分裂的特征和意义 (1)特征:将经过复制的亲代细胞的 染色体 , 精确地平均分配到 两个子细胞 中。 (2)意义: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间保持了 遗传性状 性。

细胞的有丝分裂与无丝分裂

细胞的有丝分裂与无丝分裂

细胞的有丝分裂与无丝分裂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它们在生长和繁殖过程中需要进行细胞分裂。

细胞分裂是细胞生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过程,有两种主要的方式: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本文将详细介绍细胞的有丝分裂与无丝分裂的过程和区别。

一、有丝分裂有丝分裂是多细胞生物体中常见的细胞分裂方式,它包括一系列复杂的过程,如纺锤体的形成、染色体的分离和细胞膜的分裂等。

下面将对有丝分裂的各个阶段进行详细介绍。

1. 间期(Interphase):细胞在有丝分裂前先经过一个生长期,即间期。

在这个阶段,细胞进行代谢和准备工作,例如细胞内的DNA进行复制,染色体准备分裂。

2. 前期(Prophase):在有丝分裂开始之前,细胞核内的染色体逐渐凝聚起来。

同时,纺锤体开始形成,纺锤体是由纺锤纤维构成的,有助于染色体的分离。

3. 早期:染色体的两个复制体被称为姐妹染色单体,它们通过被称为着丝粒的结构相连。

这些着丝粒逐渐向两侧移动。

4. 中期:染色体进一步凝固,纺锤体的纤维将染色体推向细胞的中央。

每一对姐妹染色单体分别位于纺锤体的两个极点。

5. 晚期:纺锤体纤维通过着丝粒将染色体拉向两个极点,使得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细胞核膜消失,为染色体的分离创造条件。

6. 末期:染色体已经完全分开到两侧,纺锤体纤维逐渐解体。

同时,细胞膜开始形成。

7. 后期:细胞膜完全形成,细胞分裂完成。

原先单个的细胞分裂成两个完全相同的子细胞。

二、无丝分裂无丝分裂是原核生物和某些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方式,相比有丝分裂而言,无丝分裂过程简单且快速。

下面将对无丝分裂的过程进行详细介绍。

1. 复制:细胞内的DNA进行复制,形成两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

2. 分裂:细胞进行分裂,将两个复制的DNA分子分到细胞的两侧。

3. 分离:细胞膜向内凹陷,并最终分离成两个完全相同的子细胞。

三、有丝分裂与无丝分裂的区别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虽然都是细胞分裂的方式,但在过程和结果上存在一些区别。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17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无丝分裂(含解析)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17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无丝分裂(含解析)

课时分层作业(十七)(建议用时:25分钟)[合格基础练]1.依据生理特点,鉴别一个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最可靠的方法是检查它( )A.DNA的复制方式B.是否出现星状射线C.细胞质分成两部分的方式D.自身蛋白质合成的方式C [DNA的复制方式在动植物细胞中相同,A错误。

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在有丝分裂前期均出现星状射线,B错误。

植物细胞分裂方式是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并把细胞分为两个;动物细胞是细胞中部内陷,把细胞质缢裂为二,形成两个子细胞,C正确。

合成蛋白质的方式动植物细胞相同,D错误。

] 2.下面有关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细胞器的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间期的核糖体上合成有关的酶B.在间期,线粒体为蛋白质的合成提供能量C.在前期,两组中心粒之间发出星状射线形成纺锤体D.在末期,高尔基体为细胞壁形成合成多糖C [高等植物细胞没有中心体,在前期由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C错误。

]3.如图是蛙的红细胞无丝分裂过程。

和有丝分裂相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没有DNA和染色体的复制B.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变化C.分裂过程中细胞核缢裂成两个细胞核,因此子细胞中染色体减少一半D.无丝分裂只发生在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中,有丝分裂只发生在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中B [本题考查细胞无丝分裂的过程及特点.无丝分裂过程中不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但在细胞分裂前也有DNA和染色体的复制,A错,B对;无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缢裂成两个细胞核,但由于分裂之前进行了DNA的复制,因此子细胞中的DNA数目都保持与亲代细胞一致,C错;无丝分裂也可以发生在真核细胞中,如蛙的红细胞,D错。

]4.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处于分裂间期和中期的细胞数目大致相等B.视野中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等C.观察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可清晰地看到赤道板和染色体D.细胞是独立分裂的,因此可选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B [视野中的细胞大部分处于分裂间期,少数处于分裂期。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讲义: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及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讲义: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及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第2课时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及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学习目标核心素养1.说明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不同于植物细胞的特点。

(重点)2.描述细胞的无丝分裂。

3.观察植物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

(重点)1.通过学习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与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养成比较与分类的科学思维方法。

2.通过实验观察植物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提高实验观察及进行实验结果交流的能力。

一、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无中心粒的倍增(低等植物细胞除外)完成中心粒的倍增前期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中心粒移到细胞两极,并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末期细胞板扩展为细胞壁,分割细胞质细胞膜向中央凹陷,缢裂细胞质1.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实质为DNA的复制)之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2.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DNA,因而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三、无丝分裂1.特点:分裂过程中不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丝的变化。

2.过程(1)细胞核先延长,核的中部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细胞核。

(2)整个细胞从中部缢裂成两部分,形成两个子细胞。

(3)实例:蛙的红细胞的无丝分裂。

四、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1.实验原理(1)高等植物根尖、茎尖的分生区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

(2)在高倍显微镜下,可根据细胞内染色体的变化情况,识别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

(3)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溶液)着色。

2.实验试剂(1)解离液:由质量分数15%HCl和体积分数95%酒精按1∶1配制而成。

(2)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使染色体着色。

(3)漂洗液:清水,洗去组织中的解离液。

3.实验步骤(1)装片的制作(2)观察:使用低倍镜找到根尖分生区的细胞,然后换上高倍镜,观察分生区的各个细胞,并找到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细胞。

1.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膜内陷形成两个子细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无丝分裂一、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无丝分裂1.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比较(1)相同点:都要经过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2)不同点(1)特点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没有染色体和纺锤体等结构的出现。

(2)过程细胞核先延长,核从中部缢裂成两个子细胞核,接着整个细胞从中部缢裂成两个子细胞。

二、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1.根据下图和教材P95“边做边学”内容完成实验步骤1.判断正误(1)染色体复制导致DNA加倍和染色单体的形成,复制后,一条染色体由两条染色单体组成,染色体数目并未加倍。

()(2)选择洋葱表皮细胞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时,先使用低倍镜再使用高倍镜。

()(3)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制片步骤是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4)无丝分裂过程中不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

()(5)实验中,可以选取根尖或者芽尖任意细胞,因为根尖或者芽尖的细胞都具有分裂能力。

()[答案](1)√(2)×提示:洋葱表皮细胞不进行有丝分裂,应选择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

(3)×提示:制片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

(4)√(5)×提示:具有分裂能力的是根尖或芽尖分生组织细胞。

2.a、b、c、d分别是某些体细胞某个分裂时期的示意图,相关描述正确的是()A.a图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B.b图表示人成熟红细胞分裂的某个阶段C.c图细胞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单体数目不变D.d图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单体D[题a图为有丝分裂末期;b图为蛙红细胞的无丝分裂;c图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消失。

]3.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导学号:95252160】A.处于分裂间期和中期的细胞数目大致相等B.视野中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等C.观察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可清晰地看到赤道板和染色体D.细胞是独立分裂的,因此可选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B[视野中的细胞大部分处于分裂间期,少数处于分裂期。

处于分裂后期的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为正常体细胞的2倍。

赤道板是细胞中央的虚拟平面,不是细胞内的结构。

显微镜下所观察的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装片,在制片过程中,细胞经解离已死亡,所以不可能通过一个细胞持续观察细胞的整个分裂过程。

][合作探究·攻重难]在一项旨在促进癌症治疗效果的研究中,发现在动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收缩环的作用机理。

研究显示,收缩环的作用是细胞分裂的一个重要步骤,它使得母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思考交流]1.从哪些方面可以判断正在分裂的细胞是动物细胞还是植物细胞?提示:(1)图像画成长方形或图像中有细胞板结构,无中心体结构,一般可判断为植物细胞。

(2)图像画成圆形或有中心体结构,无细胞板结构,通过缢裂方式平分细胞,一般判断为动物细胞。

(3)既有中心体又有细胞壁的细胞是低等植物细胞。

2.参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细胞器主要有哪些?提示:参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细胞器主要有:(1)核糖体:与蛋白质的合成有关。

(2)线粒体:提供能量。

(3)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它能合成和分泌纤维素。

(4)中心体:低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中心体能发出星状射线形成纺锤体。

[归纳总结](1)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比较①有无细胞壁⎩⎨⎧ 有→植物细胞无→动物细胞②纺锤体的形成方式⎩⎨⎧ 两极直接发出纺锤丝→高等植物细胞由中心体发出星状射线→动物细胞和 某些低等植物细胞③末期分裂成子细胞的方式⎩⎨⎧ 由中央赤道板处形成细胞板向周围扩展→植物细胞细胞膜内陷→动物细胞特别提醒:细胞板≠赤道板赤道板不是细胞结构,是一假想的平面,在显微镜下是无法看到的;细胞板是一真实结构,光学显微镜下能看得到,它出现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末期,它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

菠菜根的分生区细胞不断分裂使根向远处生长,在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的是()A.细胞分裂间期,中心体的两个中心粒各自产生一个新的中心粒B.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较稳定、数目较清晰C.细胞分裂前期,核膜和核仁逐渐消失D.细胞分裂末期,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壁的形成【技巧点拨】菠菜是高等植物,无中心体,有细胞壁。

A[此题考查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

中心体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菠菜是高等植物,不含中心体。

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形态较稳定,数目较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

有丝分裂前期核膜解体,核仁消失,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

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形成细胞壁,而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

](1)如果把菠菜根的分生区细胞换成颤藻会出现正确选项的现象吗?提示:不会。

(2)选项D中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壁的形成时需要先形成的结构名称是什么?提示:细胞板。

[活学活用]1.下列仅属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特征的是()A.由两组中心粒发出的星状射线形成纺锤体B.分裂间期染色体进行复制C.分裂中期,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D.分裂末期,细胞中部形成细胞板D[中心粒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故A不符合题意。

染色体复制和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在动物细胞中也有,B、C均不符合题意。

细胞中部形成细胞板,最后扩展形成细胞壁,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特有的特征,故选D。

]2.下列关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导学号:95252161】A.在有丝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DNA含量加倍B.在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DNA含量也加倍C.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清晰D.在有丝分裂末期,复制后的染色体平均分配进入两个子细胞B[在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是DNA含量不发生变化。

][题后反思]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两点区别(1)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动物细胞和某些低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有中心体的复制,纺锤体由中心体发出的星状射线形成;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没有中心体的复制,纺锤体由细胞两极发出的纺锤丝形成。

(2)末期形成子细胞的方式不同:植物细胞由细胞板扩展成细胞壁形成两个子细胞,动物细胞由细胞膜向内凹陷缢裂为两个子细胞。

[1.在观察时如何找到分生区细胞?提示:把制成的装片先放在低倍镜下观察,扫视整个装片,找到呈正方形且排列紧密的细胞即为分生区细胞。

2.实验中在用解离液对根尖进行解离的时候,时间选择3~5 min,处理时间太短或太长都不好,请思考要严格控制时间的原因。

提示:(1)解离时间过长会使根尖过分酥软且染色体成分会被破坏。

(2)过短会使根尖细胞解离不充分,不能相互分离。

3.装片中细胞相互重叠,会导致观察效果不理想,请思考实验中有哪些操作可以保证细胞相互分散开?提示:(1)解离要充分;(2)用镊子弄碎;(3)压片。

[归纳总结](1)解离时间要严格控制,时间不能太短或过长。

(2)漂洗是为洗去组织中的盐酸,因此要保证足够的时间,否则会影响对染色体(质)的染色。

(3)控制染色时间,染色时间不能太短,否则染色体或染色质不能完全着色;时间过长则使细胞核等其他部分充满染色剂无法分辨染色体。

(4)对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观察不可能看到连续的分裂过程,因为在解离过程中细胞已经死亡,我们观察到的只是一个固定的时期,要不断地移动装片,在不同的视野中找到各个时期的分裂图像,所以在制作装片时要让细胞分散成一层,这样才能找到各个分裂时期的细胞。

特别提醒:1.视野中处于间期的细胞最多,因为细胞周期中间期最长。

2.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是死细胞,因为解离过程中细胞已被杀死。

下图为某学生进行某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下列相关表述错误的是A.该实验的目的是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B.该同学的操作步骤中错误的是解离后要用清水漂洗再染色C.f步骤在临时装片上再加一块载玻片的目的是防止盖玻片滑动D.换成高倍显微镜观察时首先应找出分裂中期的细胞【技巧点拨】联系观察植物细胞的实验步骤明确a~g的操作过程。

C[题图为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操作图,其中解离后就染色是错误的;f步骤在临时装片上再加一块载玻片的目的是用拇指按压使细胞分散时,避免压破盖玻片。

][活学活用]1.下列关于“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导学号:95252162】A.解离和压片都有利于根尖分生区细胞分散B.先用低倍镜找到分生区细胞,再换用高倍镜观察C.显微镜下绝大多数细胞中能观察到染色体D.探究有丝分裂日周期性可为实验取材时机提供依据C[解离是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压片使细胞分散开,A正确;低倍镜视野宽,便于找到分生区,而高倍镜更容易看清染色体,B正确;由于细胞分裂间期时间长,观察到的细胞大多为间期,这时观察到的是细长丝状的染色质,C错误;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主要是观察分裂期,由于分裂期时间短,只有了解有丝分裂日周期性才便于观察到分裂期,D正确。

]2.若图1、图2、图3是某同学做有丝分裂实验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1是在低倍镜下所观察到的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图像B.图1转为图2的操作步骤是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调节视野亮度→转动粗准焦螺旋C.图3是根尖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后,在高倍镜下所观察到的图像D.制作装片的过程是解离→染色→漂洗→制片[答案] C[当堂达标·固双基]1.依据生理特点,鉴别一个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最可靠的方法是检查它()A.DNA的复制方式B.是否出现星状射线C.细胞质分成两部分的方式D.自身蛋白质合成的方式C[最可靠的区分依据是检查它的子细胞形成方式。

]2.下列有关无丝分裂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的红细胞以无丝分裂方式增殖B.无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并平均分配C.细菌可以无丝分裂的方式产生后代D.在高等动植物体内,无丝分裂时常存在D[无丝分裂是真核生物发生的特殊的细胞分裂,没有出现染色体、纺锤体的变化。

由于没有纺锤丝的形成,染色体不能够均等的牵引到两极,所以是不均等分配。

在高等动植物体内时常存在,用以快速增加细胞的数目,但人的红细胞已经失去分裂能力。

]3.下列关于“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一组是()【导学号:95252163】①解离的目的是用药液使组织细胞彼此分散开②漂洗的目的是洗去根尖上的盐酸,避免与碱性染料发生中和③用龙胆紫溶液是为了将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染成紫色④压片可将根尖细胞压成单层,使之不相重叠⑤当看到一个中期细胞时,要注意观察它如何进入后期、末期,以理解从中期至末期发生的变化A.①②B.③④⑤C.①⑤D.②③④D[解离的目的是使细胞彼此分离,细胞未分散开,只是为细胞分散开奠定了基础,故①有误。

装片上的细胞都是死细胞(因为在解离时,细胞已被杀死),不管其处于哪个时期,都不会再继续变化,所以观察一个中期细胞只能观察分裂中期的特点,故⑤有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