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蠡《囚绿记》精品教案
高一语文《囚绿记》教案
高一语文《囚绿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题。
2.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学习借鉴作者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重点1.文章主题的把握。
2.写作特色的分析。
3.情感变化的感悟。
三、教学难点1.文章深层含义的挖掘。
2.写作技巧的借鉴。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邀请同学们谈谈对“囚绿”这个的理解。
2.简要介绍作者陆蠡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二、阅读课文1.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把握文章大意。
2.教师带领同学们分析文章结构,梳理文章脉络。
三、分析课文1.分析文章的开头段落,理解作者对“囚绿”的初步感受。
2.分析文章中的关键语句,理解作者对“囚绿”的深入思考。
3.分析文章的结尾,理解作者对“囚绿”的感悟。
四、讨论交流1.请同学们谈谈自己阅读课文的感受。
2.教师引导同学们从文章内容、结构、写作特色等方面进行讨论。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检查同学们的掌握情况。
2.引导同学们关注文章的写作特色。
二、分析写作特色1.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如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分析文章的句式结构,如长句与短句的结合。
3.分析文章的情感表达,如对比、排比等手法。
三、写作实践1.请同学们以“囚绿”为主题,进行写作练习。
2.教师挑选几篇优秀作品进行点评。
2.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对本节课的收获。
第三课时一、拓展阅读1.请同学们阅读陆蠡的其他作品,如《海的梦》等。
2.分析陆蠡作品中的共同特点,如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悟等。
二、写作训练1.请同学们以“囚蓝”为题,进行写作练习。
2.教师挑选几篇优秀作品进行点评。
三、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鼓励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自然,感悟生活。
四、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练习题。
五、课后反思2.同学们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措施。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囚绿记》,让同学们理解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同学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
2024年《囚绿记》优秀教案(通用
2024年《囚绿记》优秀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自2024年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五单元《囚绿记》。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中《囚绿记》全文,详细内容涉及文章的背景、作者介绍、生字词学习、文章分析、主题思想探讨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和掌握《囚绿记》的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2. 分析和欣赏《囚绿记》的文学特色,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探讨文章主题思想,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人文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文章的文学特色分析,主题思想的深入挖掘。
2.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文章结构的把握,情感表达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绿叶被囚禁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自由的思考,进而引入课文学习。
2. 生字词学习: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做好笔记,巩固词汇。
3. 作者和背景介绍:介绍陆蠡及其创作《囚绿记》的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4. 文章分析:带领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修辞手法、情感表达等,深入理解课文。
5. 例题讲解:结合课文内容,讲解典型题目,指导解题思路。
6.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指导。
7. 主题思想探讨: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文章主题思想的理解和感悟。
六、板书设计1. 《囚绿记》2. 主要内容:生字词、作者介绍、文章分析、主题思想探讨等。
3. 板书布局:合理规划黑板空间,突出重点,简洁明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下列词语:束缚、羁绊、执着、憧憬。
(2)分析文章中“囚绿”和“放绿”的意义。
(3)谈谈你对文章主题思想的理解。
2. 答案:(1)略。
(2)囚绿:束缚、禁锢;放绿:自由、希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价,找出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1)阅读陆蠡的其他作品,了解其创作风格。
囚绿记教案(公开课教案)
囚绿记教案(公开课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心理和性格特点的写作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
(2)学会欣赏自然之美,提高对生活的感悟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情感态度。
(2)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
2. 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心理和性格特点。
三、教学难点1. 理解文章中“绿”的象征意义。
2. 引导学生运用写作手法进行创作实践。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括文章内容、写作特点、相关知识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学习心得和感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展示PPT,引导学生回顾文章内容,概括作者的情感变化。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2. 分析文章写作特点(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的细节描写,分析其表现人物心理和性格特点的作用。
(2)学生举例说明,并进行讨论交流。
3. “绿”的象征意义(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绿”在文章中的象征意义。
(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讨论交流。
4. 写作手法实践(1)教师布置写作任务:以“绿”为主题,运用学到的写作手法进行创作。
(2)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5. 作品展示与评价(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6.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收获。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感悟,提出改进措施。
7. 作业布置(1)教师布置作业:修改和完善作品,准备参加班级比赛。
(2)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准备参赛。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推荐相关文学作品,如《小王子》、《飞鸟集》等,以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
九年级语文《囚绿记》教案
九年级语文《囚绿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囚绿记》的主要内容,了解作者陆蠡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寓意,理解作者对“绿”的热爱和向往。
(3)能够把握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子的含义,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课文内容,提高阅读分析能力。
(2)通过课内外阅读,拓展视野,提高语文素养。
(3)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树立环保意识,珍爱自然,保护绿色环境。
(3)学会珍惜生活中的美好时光,感悟生命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囚绿记》的主要内容,把握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寓意。
2. 分析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子的含义,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手法,领悟作者对“绿”的热爱和向往。
2. 深刻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课文所传达的价值观。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囚绿记》文本。
2. 作者陆蠡的生平介绍资料。
3.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作者陆蠡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3)学生合作探讨,分析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 内容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寓意。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讨论作者对“绿”的热爱和向往。
4. 情感体验:(1)教师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课文所传达的价值观。
(2)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表达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5. 拓展延伸:(1)学生进行课内外阅读,拓展视野,提高语文素养。
(2)学生尝试创作,如写一篇以“囚绿”为主题的短文,培养写作能力。
《囚绿记》优秀教案
《囚绿记》优秀教案《囚绿记》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1、学会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解读散文。
2、指导同学从文中找出关键语句,明确对“绿”的感受和理解。
3、了解象征手法,体会表达的深刻的思想内涵。
教学重难点:1、品尝关键句,理解文中“绿”的象征意义。
2、了解背景,明确的情感以及对生命的爱、对光明自由的憧憬、对坚贞不屈精神的赞颂。
教具预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巴金在回忆一位作家时说,他有“美丽的性格和黄金的心”,同他谈话,“仿佛听完一曲贝多芬的交响乐,由于,我是和一个崇高的灵魂接触了”。
多好的人!他就是,我们今日要学习的散文《囚绿记》的,一位很有才华的青年散文家和翻译家陆蠡。
陆蠡是一位真诚的作家,是一位文如其人的作家。
今日这堂课就让我们一起研读陆蠡的散文代表作《囚绿记》,去接触他那崇高的灵魂。
二、与陆蠡相识课前已经布置大家预习,下面就请大家把你们的预习成果展现出来,介绍一下我们并不熟识的陆蠡。
〔同学自由发言〕[课件展现]:陆蠡〔1908—1942〕现代散文家、翻译家,抗日烈士。
散文集有《海星》《竹刀》《囚绿记》等,其特点是从琐细的生活情节中,挖掘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文笔凝练、质朴、蕴藉而秀美。
译著有《罗亭》《鲁宾逊漂流记》等。
他也曾写过很多短篇小说,给人感觉总是“渴望着,更有生命,更有力气,更有盼望和鼓舞”。
陆蠡是一位对生活极为严厉仔细的狡猾人。
1942年4月,陆蠡工作的上海文化生活社被抄,为了追回书刊,他亲自去巡捕房交涉,结果被日本特务机关隐秘杀害。
据说日敌问他赞不赞成伪府,他回答不赞成。
问他对于大东亚的看法,他认为肯定失败。
正是这种民族的骨气,坚决的信念,使他的散文贮满着一种主动乐观的心情。
李健吾在《陆蠡的散文》一文中说:“生命真纯,节奏美妙。
陆蠡的成就得力于他的璞石一般的心。
”三、推动新课〔一〕整体感知刚刚我们已与相识,走进,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文本。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品读课文。
《囚绿记》优秀教案(通用
《囚绿记》优秀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四单元《囚绿记》,详细内容为整篇文章。
该文通过对“绿”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生命、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文章的主题思想,感受作者对生命和自由的热爱。
2. 分析并学习文章的写作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自然、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文章深层含义的理解,如对“绿”的象征意义的分析。
重点:文章主题思想、写作手法的学习,以及对自然、生活的热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大自然的美照,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引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2. 课文朗读:让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语言美。
3. 课文解析: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写作手法,讲解难点、重点。
4. 例题讲解:选取课文中具有代表性的句子,分析其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句子仿写,提高写作能力。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文章中的“绿”所象征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8.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进行写作练习。
六、板书设计1. 文章主题:囚绿记——生命、自由、美好生活2. 写作手法:象征、拟人、排比等3. 重点句子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心中的绿”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2. 答案要点:运用象征、拟人等修辞手法,表达自己对生命、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了解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推荐阅读相关作品,如《边城》、《荷塘月色》等,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组织户外活动,让学生亲近自然,感受生活中的美好。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关于文章主题思想和写作手法的掌握。
《囚绿记》教案(优秀8篇)
《囚绿记》教案(优秀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总结计划、心得体会、演讲致辞、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summary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囚绿记》教案(优秀8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全国重点高中名师精编教案_《囚绿记》精编教案
《囚绿记》教案教学参考1120 2008《囚绿记》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散文的相关知识,包括叙事散文的基本特点,以及“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表现手法。
2.了解如何运用象征的手法,并能在写作中进行模仿。
◆过程与方法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对“绿”的认识、感受和理解。
2.设计问题,结合学生对“绿”的理解,引导学生体会本文对“绿”的感受以及由此而抒发的对不屈服于黑暗、顽强抗争的精神的赞美。
3.结合的身世,引导学生加深对本文内涵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理解中华民族和一切进步势力不屈服于任何黑暗势力、顽强抗争、永不气馁的民族精神。
2.树立民族自尊和自信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散文,尤其注意节奏和语气的运用。
2.体会散文“形散神聚”、“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写作特点,理解托物言志的象征写作手法。
3.体会在散文中寄托的感情、散文的内涵美及其象征意义。
◆难点1.理解“绿”的在本文中的象征意义及赋予“绿”的深刻思想内涵。
2.结合赞美“绿”的历史环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教学突破1.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分组讨论“我心中的绿”。
2.通过讲解,引导学生感受“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散文写作手法。
教学方法:整体感知读写赏悟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看课件中的一幅图“绿”,请同学设想在不同情况下观“绿”后的感受,例如夏季、冬季、欢乐时、忧烦时等,[在我的身后有幅绿,当你看到它后,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呢?(生自由发言)]让学生认识到我们对物的感情,常有环境和情境的限制,从而使其明白了解作品的主旨与的感受,一定要关注写作的背景和情境。
]2、引出课题(板书:《囚绿记》陆蠡)3、感知课文(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欣赏、讨论,引导学生再阅读,互相提问、互相讨论并达成共识,最后选几名同学用精练的语言加以概括交流。
设计问题如下: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2、绿枝条有什么特点?3、你所理解的象征手法?同时,放几幅图片让同学加深对写作背景的认识。
《囚绿记》教案(精选8篇
《囚绿记》教案(精选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教材第九单元《囚绿记》。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中的第一、二章节,详细内容为对课文《囚绿记》的深入解读与分析。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课文《囚绿记》的背景,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掌握课文中的重要词汇、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激发学生对自然、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思考,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教学重点:分析课文的语言特色,掌握课文中的重要词汇、修辞手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大自然的美景图片,引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为新课的学习做好情感铺垫。
2. 朗读课文:让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3. 讲解课文:分析课文的语言特色,讲解课文中的重要词汇、修辞手法,深入解读课文。
4. 例题讲解:以课文中的典型句子为例,讲解分析句子结构、修辞手法等。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课文中的其他句子,巩固所学。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难点问题,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囚绿记》2. 主要内容:课文第一、二章节内容概括。
3. 重点知识:课文中的重要词汇、修辞手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分析课文中的一种修辞手法,举例说明。
(3)仿写一段描述自然景物的文字。
2. 答案:(1)课文主要内容: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思考。
(2)修辞手法:拟人、比喻等。
(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对重点知识的掌握情况。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学会观察、思考、表达。
推荐阅读与自然相关的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深入解读与分析2. 教学目标的设定与实现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5. 板书设计的关键信息展示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答案的详细性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一、教学内容的深入解读与分析1. 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如何通过文字传达出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
《囚绿记》教案(推荐五篇)
《囚绿记》教案(推荐五篇)第一篇:《囚绿记》教案《囚绿记》教案教学目标1.能通过圈点关键词句概括行文脉络。
2.能揣摩抒写绿的形象的句子,探究绿的内涵。
3.能通过写作背景和作者的情感态度,说出对本文主旨的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理解绿的内涵和写作意图。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作家巴金曾这样评价他,说他有“优美的性格和黄金的心”,同他谈话,“仿佛听完一曲贝多芬的交响乐,因为,我是和一个崇高的灵魂接触了”。
这是多高的评价!这位作家是谁呢?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囚绿记》的作者——陆蠡。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拜读他的这篇代表作,去触摸他那高尚的灵魂。
二、读“文”——整体感知,理清思路1.阅读文题,质疑猜读:初读文题,你会生发哪些问题?你最想了解些什么?(“绿”具体指的是什么?为什么作者要囚“绿”?绿是怎样被囚的?囚绿的结果怎样?帮助学生删减意义不大的问题,让学生明确问题也有主次之分)2.带着问题,快速阅读课文(阅读过程中注意圈点生字词):作者叙述了一件怎样的事情?请用一句话作简要概括。
(作者叙述自己在北京寓所将窗前的常春藤“囚禁”起来的事)3.再读课文,理清写作思路。
在横线上填字分别概括事情的过程。
方法:快速阅读,划出关键词句,用规定符号圈点勾画填写。
绿——绿——囚绿——绿——绿(遇绿→ 赏绿→ 囚绿→ 释绿→ 怀绿)学生思考交流,所填字只要符合文意即可。
三、读“绿”——品读悟情,感受绿的形象(一)初步感受绿的形象(囚绿前)1.通过对文章内容由概括到具体的了解,可以看出作者对绿有着怎样的情感态度?(喜爱之情)2.朗读悟情:哪些句子最能表现作者对绿的喜爱之情?找出来,读一读,读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学生自由朗读,圈点批注。
)3.作者为何对绿情有独钟?请你从文中找出表明原因的语句。
明确:①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我并不感到孤独,……(择绿的原因)②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
《囚绿记》教案(优秀4篇)
《囚绿记》教案(优秀4篇)《囚绿记》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把握文章的写作思路,分析作者的情感,理解文章主旨。
2、过程与方法:利用文题引导学生理清写作思路;品味文中的优美语句,注重审美体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者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的歌颂。
学习“绿”所象征的高贵品质。
教学重难点:1、理解“绿”的象征意义和文章的主旨,探究其现实意义。
2、培养学生阅读散文的兴趣,提高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对话、探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导入提到绿色,你会想到什么?生命、希望……(学生自由发挥)绿色是美丽的,绿色是美好的,我们喜欢,文人墨客也喜欢。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现代散文家陆蠡的《囚绿记》,去感受这个有着“优美的性格和黄金的心”的作家心中的那一抹“绿”。
二、解题课前预习问题:文题中的“绿”是指什么?“囚绿”是怎么回事?学生解答——“绿”是指窗前的一株常春藤;“囚绿”是指“我”把常春藤的两条柔枝从窗子的破洞中牵进房间,叫它垂在我的桌前,以便时时欣赏。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学生朗读课文,完成两个任务:1、文章哪几个段落集中写了“囚绿”?这株常春藤在被囚之前和被囚之后与作者之间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
2、依次找出文中作者对常春藤的不同称呼,体会其感情变化。
四个同学分段朗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解答,明确——(1)写作思路:遇绿(第1-4段)—赏绿(第5-7段)—囚绿(第8-12段)—放绿(第13段)—念绿(第14段)。
(2)对常春藤的称呼及感情变化称呼:“绿影”(第4段),“绿色”(第5—8段),“绿友”(第10、14段),“绿囚”(第12、13段)。
分析:“绿影”“绿色”的称呼,作者还是把“绿”当作物来看,而“绿友”“绿囚”的称呼,说明作者已把“绿”当作有感情的人来看,这表明作者对“绿”的情感在不断的升温。
学生根据行文思路,试着用词语来概括作者的感情变化:一见钟情——日久生情——情不自禁——一往情深四、鉴赏语言,体会作者美好的情感1、学生有感情地自读课文,完成任务:给自己喜欢的语句做上记号。
陆蠡《囚绿记》定稿优质课件完整版.
陆蠡《囚绿记》定稿优质课件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陆蠡的《囚绿记》。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三章“现代散文选读”中的《囚绿记》一文。
详细内容包括对文本的阅读理解、主题思想的分析、以及语言特色的探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囚绿记》的情节结构和主题思想。
2. 分析并欣赏陆蠡散文的语言特色和艺术风格。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文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陆蠡散文的语言特色和艺术风格的分析。
教学重点:《囚绿记》的主题思想和情节结构。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片绿色的叶子,引导学生思考绿色的意义。
2. 阅读文本:让学生自主阅读《囚绿记》,理解文本内容。
3. 例题讲解:分析文本的主题思想、情节结构、语言特色。
4. 随堂练习:针对教学难点进行巩固练习。
a. 请学生分析文中的一句话,体会陆蠡的语言特色。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文本的情节结构和艺术风格。
六、板书设计1. 文本主题:《囚绿记》2. 主题思想:对自由的向往与追求3. 情节结构:起承转合4. 语言特色:清新、含蓄、富有哲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囚绿记》中的环境描写对主题思想的烘托作用。
2. 答案:环境描写在文中起到了衬托主题思想的作用,使读者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作者对自由的向往。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囚绿记》的主题思想和语言特色?2. 拓展延伸:推荐阅读陆蠡的其他散文作品,进一步了解其文学成就。
同时,鼓励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学会用文学的眼光去观察和思考。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陆蠡散文的语言特色和艺术风格的分析。
2.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片绿色的叶子,引导学生思考绿色的意义。
3. 例题讲解:分析文本的主题思想、情节结构、语言特色。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文本的情节结构和艺术风格。
《囚绿记》省级优秀教学设计5篇
《囚绿记》教学设计篇5一、导入同学们,不同的颜色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
比如红色,代表着热情;蓝色,代表忧郁;紫色,代表高贵;白色,代表纯洁……如果要我们用一种颜色来代表生命,你们会选择什么颜色?绿色。
是呀,绿色充满着生机与活力,现在却有人要将它囚禁起来,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陆蠡的《囚绿记》,去体味他对绿那份独特的情感吧。
二、解题“囚”的含义是什么?明确:人居斗室为“囚”,在我们的理解里,“囚”的对象往往是人,而本文中囚禁的对象是常春藤的绿枝条。
这里的“囚绿”是把绿拟人化了。
三、读“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朗读课文,思考作者在囚绿前后还写了哪些内容?请在文中圈画出关键词句,用与“囚绿”形式相同的短语概括。
爱绿(赞绿、赏绿)—囚绿—释绿(放绿)—思绿(念绿、恋绿)这就构成了本文的感情线索四、读“绿”——品读悟情,感受绿之形象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思考:1.文中哪些饱含作者情感的语句最能打动你,读一读,并说说你的感悟。
要求:用“~~~~”将最能打动你的句子划出,作好批注,并尝试有感情的朗读。
2.作者笔下的绿有怎样的特点呢?在交流中明确概括绿特点的词语:蓬勃、向阳、固执。
3.大家从作者挚爱的绿身上看到了怎样的精神品质?明确:生命、希望追求光明、自由不屈的抗争精神五、读“人”1.品析悟旨,探究写作意图朗读课文章最后一段,引发思考: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是什么?仅仅是表达一种喜爱和怀念之情?出示资料,加深理解。
资料一: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烽烟四逼中的北平时值日寇入侵,作者是富有正义感的青年作家,国难当头,不能不愤怒忧虑烦恼,不能不生出坚贞不屈的浩然正气,在“祖国蒙受极大耻辱的时候”,他怀念起一年前暂住北京时,窗外的一树常春藤。
于是写下了《囚绿记》。
资料二: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后,作者陆蠡就是自告奋勇留在上海,在日本侵略势力的四面包围中坚持抗日文学活动。
1942年4月13日他被日本兵抓捕,狱中他宁死不屈,被刑审数月,惨遭杀害,仅34岁。
《囚绿记》教案(精选8篇)
《囚绿记》教案(精选8篇)《囚绿记》教案(精选8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囚绿记》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囚绿记》教案篇1教学目标:朗读以悟情品析以释旨续写以练笔教学方法:整体感知读写赏悟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并释题1、“囚”是什么意思?2、“绿”是指什么?明确:绿色的常春藤3、那么“囚绿”是怎么一回事呢?(用文中的话回答)明确: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里来,教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
二、选读语段,体悟感情1、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这样做表现了他对“绿”有怎么样的感情吗?明确:喜爱2、请你找出文中体现作者对绿喜爱的语段内容,并酝酿一下如何有感情地把它朗读出来。
(1)学生找出体现作者喜爱绿的语段,并轻声地朗读。
(2)小组内先交流朗读,然后讨论如何朗读更好。
(3)全班同学交流朗读,体会作者对“绿”的感情。
*教师可根据情况组织全班朗读,并对朗读予以指导。
三、圈画语句,品悟文旨1、通过刚才的朗读,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作者对绿的喜爱之情。
那么,作者为何对绿有如此之情,请你从文中找出表明原因的语句。
明确: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我并不感到孤独,……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
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来比喻猗郁的年华。
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囚住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
(齐声朗读体会作者的感情)2、还有没有其它的缘故呢?请你找出文中能体现作品。
写作背景时间的语句。
明确:卢沟桥事件发生了。
……在七月中旬,不能再留连于烽烟四逼中的旧都,……终于在一天早晨……。
离开北平一些年了。
……3、哪个同学能说说中国的这段历史呢?4、面对列强入侵,作为一个爱国的作家,能无动于衷吗?他写这篇文章真得就没“别有用心”吗?请你从文中圈画出表达作者思想感情而又富有哲理的语句,然后在文旁进行批注。
《囚绿记》优秀教案设计
《囚绿记》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积累文中生字词,理解并掌握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学习本文借物抒情、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圈点批注等方式,品味文中优美含蓄的语言。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作者对绿色的向往和追求,感悟绿色所象征的不屈服于黑暗、追求自由与光明的精神。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热爱生命,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绿”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对绿的情感变化。
学习本文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品味文中细腻的语言描写。
2、教学难点领悟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复杂情感,理解其对生命和自由的深刻思考。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体会文中语言的韵味和情感的起伏。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文中的重点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3、点拨法在学生自主学习和讨论的基础上,教师适当点拨,帮助学生理解难点。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一些绿色植物的图片)同学们,当我们看到这些充满生机的绿色植物时,会感到心情愉悦、充满希望。
绿色,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最美的色彩之一。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绿”有关的文章——《囚绿记》。
(二)作者简介陆蠡(1908—1942),原名陆考原,字圣泉,浙江天台人。
现代散文家、翻译家。
他的散文在现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以文笔清丽、感情真挚著称。
主要作品有散文集《海星》《竹刀》《囚绿记》等。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画出文中的生字词,并结合注释或工具书理解其含义。
2、思考:文章围绕“绿”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四)再读课文,理清思路1、请学生默读课文,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并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明确:文章可以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1-4 段):寻绿。
作者在北平寻租房间,“我”怀着喜悦而满足的心情选择了一间简陋潮湿的房间,因为房间有一片绿影。
第二部分(5-7 段):赏绿。
囚绿记优秀教案
囚绿记优秀教案囚绿记优秀教案(通用14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囚绿记优秀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囚绿记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明确作者在抒写对绿的挚爱之情中,表达对生命的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的歌颂。
2.学习本文借物抒情的写作特色。
3.巩固把握散文主旨的一般方法:从品味关键句——凝聚着作者感情体验和理性思考的语句入手。
【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1、3是本文教学的重点。
教学目标2是教学的难点,让学生在阅读中明确“绿”的象征意义,而不只是结论的传递。
【教学方法】从圈划、品味凝聚着作者感情体验和理性思考的语句、含有言外之意的语句入手,把握本文的主旨,提高感悟能力。
【教学设计】本文教学需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巴金回忆一位作家时说,他有“优美的性格和黄金的心”,同他谈话,“仿佛听完一曲贝多芬的交响乐,因为,我是和一个崇高的灵魂接触了”。
多好的人!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囚绿记》的作者,一位很有才华的青年散文家和翻译家陆蠡。
陆蠡是一位真诚的作家,是一位文如其人的作家。
1942年,他才34岁,坚贞不屈死于日寇酷刑之下。
83年4月,国家民政部批准他为革命烈士。
现在,让我们一起研读陆蠡的散文代表作《囚绿记》,接触他那崇高的灵魂。
二、研读课文1.本文题为“囚绿记”,意思是记述“囚绿”的经过。
① 哪几段写囚绿的?囚绿之前,之后写了什么?请快速阅读课文,圈划关键句(即那些写行动的句子)这样也就理清了全篇的思路,如能象“囚绿”那样用两个字概括更好,这是任务一。
② 哪一段,哪几段写得特能打动你,使你动情的,做一下记号,待会儿我们要好好朗读和品味。
③质疑。
有疑惑的地方打个问号。
学生自读、圈划。
2.提问任务一全班交流后明确:文章自始至终紧扣一个“绿”字,择绿、近绿、囚绿、释绿,这过程与作者的感情有什么联系呢?每一个意念与行动都体现着作者对绿的爱,文章的最后,作者向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一株常春藤“致诚意的祝福,愿它繁茂苍绿,一年后还在怀念并盼望再见。
2023年《囚绿记》教案3篇
2023年《囚绿记》教案3篇《囚绿记》教案篇1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知道这种盆景植物的名称吗?(常春藤)这是老师喜欢的一种植物,老师喜欢它的原因有两点,我先说第一个原因,那就是它的颜色——绿色。
绿色是希望之色,是生命之色;它不仅是芸芸众生喜爱之色,也是文人墨客歌咏之色。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位喜爱绿色的现代散文家陆蠡写的一篇散文《囚绿记》。
2、指明一学生上黑板写上课题和作者名字。
教师给作者名正音。
3、简介作者有关情况。
(学生圈划、朗读课文后面注释中的有关内容)二、释题:“囚绿”就是把绿色囚禁起来。
作者为什么要囚绿呢?要求学生带着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高声朗读、轻声朗读、一个人读,找个伴儿一起读等不同形式)自由朗读课文。
教师明确要求:标注段落,圈划疑难字词。
或结合课后注释,或同学相互讨论,合作解决,实在不能解决的,也可当场求助老师。
三、教师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明确__的线索。
1、作者为什么要囚绿?(因为他爱绿)2、他把绿“囚”牢了吗?(他后来把绿释放了)3、离开了绿,他对绿的感情又是怎样的呢?(他对绿充满了思念)教师归纳板书:恋绿囚绿释绿思绿四、研读“恋绿”的部分(第1—7小节)。
1、学生速读课文。
指明学生找出表现作者爱绿感情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师适当引导讲解,在学生找出后,或组织学生齐读,或组织分组读,在读中与作品直接对话,感知这篇散文的语言风格。
2、创设情境:假设学生是作者,要直接抒发对绿的喜爱之情,与绿直接“对话”,要求学生以课文第五小节一段话“绿色是多宝贵的啊……也视同至宝”为例,变换人称、有感情地表述,直接抒发对绿的喜爱之情。
五、研读“囚绿”部分。
(第8—11小节)1、作者因为爱绿而囚绿,课文那些语句写出了他绿友的爱之深?指名朗读文中有关语句。
2、教师再次展示常春藤盆栽,要求学生观察它的枝条向一个方向伸长即向着阳光方向生长的外形特点,揭示喜爱它的第二个原因,即追求光明的性格。
2024年《囚绿记》优秀教案(通用
2024年《囚绿记》优秀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教材高中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囚绿记》。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阅读理解,对作者陆蠡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的了解,分析课文主题、结构及表现手法,详细内容涉及课文的每一章节。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生命的感悟;2. 分析课文主题,掌握作者的表达技巧;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课文的表现手法,理解作者深层含义。
教学重点:把握课文主题,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文文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绿色植物图片,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作者陆蠡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时代背景。
3. 课文阅读: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4. 内容分析:详细讲解课文的每一章节,分析课文主题、结构及表现手法。
5. 例题讲解:结合课文内容,讲解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6.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及时给予反馈。
六、板书设计1. 《囚绿记》2. 作者:陆蠡3. 主题:生命、自然、成长4. 结构:总分总5. 表现手法:象征、拟人、排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生命的理解。
(2)分析课文中作者使用的表现手法,举例说明。
2. 答案:(1)生命是顽强的,需要我们用心去呵护;生命是脆弱的,需要我们珍惜。
(2)如:作者运用象征手法,以“囚绿”象征生命的束缚与成长。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整,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课外阅读陆蠡的其他作品,了解其创作风格,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同时,鼓励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学会感悟生命,珍惜当下。
《囚绿记》优秀教案
《囚绿记》优秀教案《《囚绿记》优秀教案》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学习目标】1、学习象征手法,把握文章的主题;2、学习从品味关键句入手把握文章主旨的方法。
3、理解中华民族和一切进步势力不屈服于黑暗势力、顽强抗争、永不气馁的民族精神。
【重点难点】1、体会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理解托物言志的象征写作手法。
2、理解“绿”在本文中的象征意义及作者赋予“绿”的深刻思想内涵。
【学法指导】批注法与讨论法【知识链接】作者简介陆蠡(1908—1942),现代散文家、翻译家。
大学毕业后,当过教师,做过编辑,业余从事散文创作和翻译。
上海沦陷后,继续留在上海从事进步的文化工作,后被日本宪兵逮捕,惨遭杀害,时年34岁。
陆蠡是现代文学史上卓有成就的散文家。
他的散文善于从琐细的生活情节中,挖掘出某种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透出了作者真诚、淳朴心灵的闪光,作品大都关注现实社会和下层人民的贫穷疾苦,表现出作家爱国忧民的高尚情怀和可贵品格。
出版的有散文集〈〈海星〉〉、〈〈竹刀〉和〈〈囚绿记〉〉。
【学习过程】一、基础训练(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piē见涸辙移徙急不__á择婆suō猗郁蕈菌yà苗助长(2)将文中体现作者对绿喜爱的语句画上横线,并仔细朗读体会。
二、能力提升(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为什么要“囚绿”?哪几段是写“囚绿”的?囚绿之前、之后各写了什么?请理清下列线索,并划分结构层次。
绿→绿→绿→绿(二)研读课文,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1、你最喜欢哪一部分?请用下列的方式研读课文。
从字词的妙用、句子的修辞方法、句子的表达方式(抒情)等多方面赏析本文优美的语言并记下你的阅读体验,做旁批。
(不少于四条)2、先独立思考,思考不出的问题可求助你的伙伴。
①囚绿后,“绿”有哪些变化,作者的情感又有怎样的变化?②对囚绿的行为你是怎么理解的?说出你独到的想法。
③对被囚的“绿友”的尖端总是朝着窗外的方向这一现象,你有什么想法?④在作者眼里,绿枝条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作者为什么那么爱绿?⑤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说说绿的象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陆蠡《囚绿记》精品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作者的身世,加深对本文内涵的理解。
(2)能用生动的语言再现作者囚绿的经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习象征手法,把握文章的主题;品味本文淳朴清丽的语言。
2、过程和方法目标:(1) 通过朗读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复述作者囚绿的经过,达到把握全文整体脉络的目的。
(2) 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逐步深入课文,使学生能够自主的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思想和情感目标:(1) 体会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深沉的爱国情感。
(2)理解中华民族和一切进步势力不屈服于黑暗势力、顽强抗争、永不气馁的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体会作者由“爱绿”到“囚绿”再到“释绿”的情感的变化。
了解借物抒情,托物寄意散文的鉴赏方法。
2、教学难点:让学生结合作家的经历及文章的写作背景,理解‘绿’的象征意义,达到思想上的升华。
[教学设想]从形式到内容逐渐深化,从品位凝聚着作者情感体验和理性思考的关键语句入手,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领会“绿”的象征意义,提高感悟能力。
[教学安排][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导语设计:同学们,我们刚刚学习了《故都的秋》,在饱尝了故都的秋味以后,相信大家一定对北平的秋色还恋恋不舍,那么我们今天就再来学习一篇同样描绘北平景色的文章――《囚绿记》,来共同体会作者那深深的“爱绿”之情。
2、介绍作者:陆蠡(li)(1) 解释读音:蠡字是多音字,读二声时,是瓢,贝壳的意思;用于人名时读作三声。
如范蠡。
(2) 作者简介:陆蠡,字圣泉,原籍浙江天台。
现代散文家、翻译家。
生于1908年,1932年开始在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任编辑。
1942年死于日寇酷刑之下。
代表作品:散文集《海星》、《竹刀》、《囚绿记》等陆蠡可以说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出色的散文家,他不仅文章写的优美,而他的人品更是受到很多作家的高度评价。
(3)其他作家的评价:① 巴金老人在回忆陆蠡时说:“他有“优美的性格和黄金般的心”, 同他谈话“ 仿佛听完一曲贝多芬的交响乐 , 因为我是和一个崇高的灵魂接触了”。
② 作家李健吾评价他的散文时说:“陆蠡的成就得力于他的璞石一般的心灵。
”陆蠡之文,亦如陆蠡之人;而他又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出这篇淡雅的散文呢?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写作背景!3、写作背景:《囚绿记》这篇散文写于1938年,当时正是“祖国蒙受极大耻辱的时候”,他困居已成“孤岛”的上海,借怀念一年以前在北平暂住的公寓窗外的常春藤,来抒发了自己热爱自由,追求光明和仇恨日寇的感情!二、整体感知《囚绿记》中的标题能给我们带来哪些信息?“囚绿”说明把绿色囚禁起来。
“记”说明这是一篇叙事性散文。
因此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应该注意叙事性散文借物抒情,托物寄意的写作手法。
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感情来朗读全文。
2、整体地感知课文(1) 学生朗读全文(2) 完成以下两个任务。
① 将全文划分段落,并用最简练的语言来概括段落大意,能象“囚绿”那样用两个字概括更好。
多种分法:A、将文章分为五段:B、将文章分为四段:寻绿(1―4) 恋绿(1―8)观绿(5―7) 囚绿(8―12)囚绿(8―12) 释绿(13)放绿(13) 念绿(14)怀绿(14)② 让学生复述作者“囚绿”的经过。
(可以使学生加深印象)(3) 思考以下三个问题:① 作者为什么囚绿?(因为他爱绿)② 他把绿“囚”牢了吗?(没有,他后来把绿释放了)③ 离开了绿,他对绿的感情又是什么样的呢?(他对绿充满了思念)同学们刚才的回答都非常好,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已经把握《囚绿记》这篇课文的整体脉络。
下堂课我们将进行重点赏析,课后请同学们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作者的生平以及文章的写作背景,同时也掌握了课文的整体脉络。
这节课,我们将对课文进行重点分析!三、重点分析和解读1、默读第一部分:寻绿(1―4)(1)“ 这是去年夏间的事情。
”自成一段,说明这件事情让我难忘。
(2)第二自然段,交代了寓所的具体情况。
问题:为什么要详细介绍寓所?(突出其简陋的特点)(3)屋子简陋,可我却选择了它,是因为我有一个小小的理由。
这里给读者留下悬念,很自然的引起下文。
(4)提问:谁能找出屋子如此简陋,但作者毫不犹豫地选择它的那个理由是什么? :(5)提问:而当我毫不犹豫的决定住下来,为什么连伙计都感觉到惊奇?(更加的衬托出我追求绿的迫切心情)从刚才我们所探讨的问题结合在一起,大家不难看出,作者对绿是热切追求的。
(导出板书寻绿――热切追求)2、第二部分。
观绿(5―7)(1)、同学带感情朗读第5―7自然段。
(2)、通过刚才的朗读 , 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作者对绿的喜爱之情。
请你找出文中作者对绿喜爱的语段。
并找出作者喜欢绿色的原因。
(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这句通过排比和比喻两种修辞,使句子生动富有气势,直接抒发了作者对绿的赞美,为后文揭示主旨作好铺垫。
(3)、还有没有其它的缘故呢 ? 引导学生从作家自身的处境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来思考。
(“在这古城中我是孤独而陌生的”、“困倦的旅程和以往的许多不快的记忆”等)(4)、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
作者为什么要用一个焦字?而不用其他字呢?(“焦”写出了一点点希望都快没有了的绝望、渴盼、迫切的心情。
也说明作者境遇不佳 , 生活在北平大都市举目无亲 , 正需要绿色来娱悦自己的眼睛, 安慰自己的心灵。
)(4)、通过对这两个自然段的阅读,我们会发现作者的爱绿之情,日益变深。
哪两句话最能体现作者的这种心理变化?同学们,在第二部分中我们看到了作者被绿滋润了那颗等焦的心,使他感悟到了绿色对处在逆境中人的重要性。
他已经已经忘记了种种困倦和不愉快,甚至留恋于这片绿色,那么他现在的心态是什么样的?(喜欢满足)(导出板书观绿――喜欢满足)3、第三部分。
囚绿(8―12)(1)、请同学们默读8―12自然段,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囚禁“绿色”?为了装饰这简陋的房间,抚平抑郁的心情,点燃心灵的希望,作者竟然“残忍”的绿枝条囚禁了起来。
(联系同学,如果同学们被囚禁起来会怎样?颓废、抑郁、崩溃)但是,最初的时间里,绿枝条比在外面生长的更为茂盛。
(2)、作者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
“生的欢喜”应该怎样理解?(生的欢喜即天性喜爱绿色,喜爱这象征生命、希望、幸福的绿色,表达我对生命活力的赞美)文章中我在自私的念头的驱使下,将绿色囚禁在了房间里,为的是让绿色和我更亲密,作者甚至已经更换了对“绿枝条”的称呼,称呼他为“绿友”,更深刻的说明了作者对绿色的喜爱之情!但是“绿友”按照作者的安排生长了吗?(没有)(3)在作者眼中,绿枝条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作者描写绿枝条,一半是写实景实情,一半是带着感情与想像。
它具有美的特点,“伸开柔软的卷须”“舒开折叠着的嫩叶”,下雨时带着“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它是青春、爱和幸福的象征,就像作者说的,“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它是柔弱的,离开阳光就“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的孩子”;它是倔强的、坚贞的,“它的尖端总是朝着窗外的方向。
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
植物是多固执啊!”它是“永不屈服黑暗的囚人”。
这些特点既有现实依据,又有作者的美化、拟人化的加工,作者是把绿枝条当作人来写的。
)尽管绿友是顽强的,是固执的。
在第11段,作者详细的描写了绿枝条的憔损过程。
可以说,即使一个普通人也会生命怀有怜惜之情,但是作者却没有。
因为什么?因为绿友的固执,损伤了作者的自尊心。
因此,魔念在我心中产生了。
(4)、如何理解这种魔念?(魔念指作者自私自利的心灵。
绿囚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和善意,执著的向着阳光生长,损害了“我”的自尊心,于是“我”很恼怒,以致于要把它继续囚下去。
)虽然绿枝条此时十分憔悴,但是作者魔念占了上风,最终决定离开北平时再放绿。
其实我们仔细想想,作者为什么会因为绿枝条的固执而恼怒?是因为他爱绿至极。
(导出板书囚绿――爱绿至极)4、第四部分:放绿(13)(1)、卢沟桥时间发生了。
点明了写作背景。
“ 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体现了作者发自内心的对自由和光明的呼唤!“我把瘦黄的枝叶放在原来的位置上,向它致诚意的祝福,愿它繁茂苍绿。
”抒发了作者祝愿天下所有向往光明和自由的人得到光明。
作者在放绿的同时也是对自由和光明的呼唤,并点出了文章的主旨!(导出板书放绿――点明主旨)5、第五部分:怀绿(14)含蓄的表达了作者对日寇铁蹄下的同胞的惦念与牵挂!(导出板书怀绿――惦念牵挂)四、总结升华1、结合写作背景和文章的主题来看,为什么作者给文章命名“囚绿记”?选定“囚绿”来给文章命名,这与文章想要表现的主题有关。
文章的五个层次中,“囚绿”写绿枝条最艰难的状况,这暗示着艰难的国运家运;“囚绿”表明作者复杂的心情,这是在卢沟桥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略我国领土的时代背景下,作者的内心极度痛苦和精神上顽强抗争的反映。
(导出板书顽强抗争)2、本文运用最多的就是象征的手法,象征手法可以通过描写某种具体事物来进行暗示、喻旨另一种事物。
借物抒情是象征手法的一个方面,作者写《囚绿记》赋予绿以象征意义,他是生命、希望、慰安、快乐的象征,是真正自然的颜色。
而常春藤象征了作者本身的品格。
作者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借以歌颂中华儿女忠贞不渝的民族气节,表达自己对民族光明前景的祝福和信念、对光明的向往之情!因此,我们在鉴赏此类散文时应该从物的特点思考 , 展开联想,从而把握意象特征。
(导出板书向往光明)3、请学生对今天所学知识进行总结。
4、总结作者围绕“绿”展开思路,铺设线索。
以“寻绿”、“观绿”、“囚绿”、“放绿”,“怀绿”作为行文线索贯穿全文,在这条明线下还隐藏了一条暗线,即作者感情的发展和升华,通过本文的学习,相信同学一定也学到了常春藤的那永不屈服,蓬勃向上的精神,同时引发了我们现实的思考,无论怎样的境遇,我们都要克服生活的困难,像作者一样,用自己的生命照亮民族的心灵。
五、课后作业《囚绿记》在表现手法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就你感受最深的某一方面,写一段200字左右的鉴赏文字。
六、板书设计寻绿(1―4)热切追求观绿(5―7) 喜欢满足囚绿(8―12) 爱绿至极放绿(13) 点明主旨怀绿(14) 惦念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