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 父母心教案 教科版

合集下载

《父母心》语文教案

《父母心》语文教案

《父母心》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理解课文主题。

(2)学会欣赏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提高语文素养。

(3)学会与父母沟通,增进彼此的理解和感情。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父母的关爱与付出,培养孝敬父母的优秀品质。

(2)懂得珍惜亲情,懂得感恩。

(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确自己的责任和担当。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主题,感受父母的关爱与付出。

2. 学会欣赏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提高语文素养。

3. 学会与父母沟通,增进彼此的理解和感情。

四、教学准备:1. 课文《父母心》文本及配套音频。

2. 生字词卡片。

3. 投影仪或白板。

4. 小组合作学习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父母的理解和感受。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体会其表达效果。

3. 讨论交流(1)分组讨论课文主题,引导学生感受父母的关爱与付出。

(2)分享讨论成果,引导学生懂得珍惜亲情,懂得感恩。

4. 欣赏与感悟(1)引导学生欣赏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提高语文素养。

(2)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谈谈对父母心的感悟。

5. 小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父母的关爱与付出。

(2)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父母的感恩作文。

6. 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课文内容,以及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父母的心》教案6篇

《父母的心》教案6篇

《父母的心》教案6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心得体会、工作报告、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申请书、读后感、作文大全、合同范本、演讲稿、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insights, work report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application forms, post reading reviews, essay summaries, contract templates, speech draf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父母的心》教案6篇本文主题为《父母的心》教案6篇,旨在为教师们提供一系列关于父母与子女关系的教学案例。

《父母心》语文教案

《父母心》语文教案

《父母心》语文教案1.1 设计依据1.1.1 依据新课程标准,倡导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培养。

1.1.2 结合教材内容,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关怀为目标,引导学生理解父母的爱。

1.1.3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父母的爱,学会感恩,培养良好的家庭观念。

二、知识点讲解2.1 课文内容分析2.1.1 课文《父母心》通过讲述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对他的关爱和教育,展现了父母心的伟大和无私。

2.1.2 课文以记叙文的形式,通过具体的事例,让学生感受到父母的爱是伟大而无私的。

2.1.3 课文中的父母通过言传身教,教育孩子如何做人,如何面对困难,如何对待生活。

三、教学内容3.1 教学内容安排3.1.1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课文《父母心》,了解父母的爱是伟大而无私的,学会感恩,培养良好的家庭观念。

3.1.2 教学重点:通过分析课文,理解父母的爱是伟大而无私的,学会感恩,培养良好的家庭观念。

3.1.3 教学难点:通过课文学习,理解父母的爱,学会感恩,培养良好的家庭观念。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目标4.1.1 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4.1.2 能够分析课文中的具体事例,理解父母的爱是伟大而无私的。

4.1.3 能够通过课文学习,学会感恩,培养良好的家庭观念。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重点5.1.1 理解父母的爱是伟大而无私的。

5.1.2 学会感恩,培养良好的家庭观念。

5.1.3 通过课文学习,提高语文素养。

以上是前五个章节的教案内容,后续章节将根据您的要求进行编写。

教案《父母心》语文教案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 教具准备6.1.1 教学课件:包括课文动画、图片、音乐等。

6.1.2 教学卡片:包括重点词汇和句型。

6.1.3 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设计。

七、教学过程7.1 教学步骤7.1.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课文动画,引起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7.1.2 朗读课文:带领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父母的心》教案

《父母的心》教案

《父母的心》教案教案:《父母的心》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父母对自己的无私关爱;2.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珍惜父母的辛勤付出;3.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张图片,图片上有一位母亲在为孩子梳头,孩子则看着母亲微笑。

让学生观察这幅图片并发表情感想,提问:“你们在这张图片中看到了什么?你们有没有感觉到什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平时与父母相处的一些情景,引发学生对父母的关爱的思考。

二、讲述(10分钟)1.教师将学生的思考结果进行总结,指出父母对于孩子的无私关爱,他们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辛勤的付出和无条件的关爱。

2.教师讲述一些真实的故事或插入一些情景对话来进一步说明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呵护和付出。

三、分析(15分钟)1.教师通过对故事或情景对话的分析,引导学生思考父母的辛苦和付出。

2.提问:“你们有没有想过,当你们在学校或外面享受快乐时,父母在做什么?他们有没有休息?为什么?”引导学生回忆平时父母在家做的辛苦劳动,如做饭、外出工作等,让学生明白父母付出的辛勤劳动。

四、思考(15分钟)1.教师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思考回报父母的方式和方式的重要性。

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提出不同的回报方式,并陈述自己的理由。

五、总结(10分钟)1.教师总结学生的小组讨论,并指出各种回报父母的方式的重要性。

2.教师鼓励学生要珍惜父母的付出,多和父母沟通和交流,对他们的关爱表示感激。

六、拓展(15分钟)1.学生完成一篇关于“父母的心”话题的作文,要求包括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自己应该如何回报父母的内容。

作文可以是故事、记叙文等形式,可以加入学生自己的亲身经历。

2.学生可以将自己的作文在班级内分享,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间的互评。

评价:教师在观察学生的小组讨论和作文时,可以综合考察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深度和观察力等方面的能力。

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适当的评价和指导。

家庭作业:学生完成一篇关于“父母的心”话题的作文,并准备和家人分享自己的作文。

家长开放课父母心教案

家长开放课父母心教案

教案背景:百善孝为先,《父母心》一课能激起学生对父母的理解与热爱之情,我设计的这节教案就以情入手,通过教师的情绪,带动感染学生。

让学生认识到父母爱孩子是一种极其高尚的情感,体会父母对孩子爱的情感,并学会回报父母之爱。

教学课题:《父母心》教材分析:《父母心》选自教科版语文教材小学4年级下册。

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故事,诠释了“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名言,深情地歌颂了无比珍贵的亲情与关爱他人的优秀品格。

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认识到父母爱孩子是一种极其高尚的情感,这种情感受到人们的理解和尊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父母对孩子爱的情感。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母对孩子的爱。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使学生认识到父母爱孩子是一种极其高尚的情感。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品读感悟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1、播放歌曲《母亲》,朗诵《父母的爱》父母的爱世界的爱千万种,唯有父母的爱最无私。

时间可以带走一切,但带不走父母的爱。

它已经深入我们的骨髓,融入我们的血液。

这爱留在我们的心中,时刻温暖我们的生命历程。

2、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篇有关父母之爱的文章。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相信同学们已经对这篇文章充满了期待,那么快捧起课文读一读。

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画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可请同桌或老师帮助读准字音,遇到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

2.默读课文,读完后请用简要的话概括本文的故事内容。

3、贵夫人为什么要把亲生骨肉送人呢?4、穷人有孩子没钱,贵夫人有钱没孩子,看来这是一件两全其美的好事,两家人都很高兴吧?5、指名读:夫妻俩收了钱……6、想象一下,夫妻俩回到简陋的客舱,面对孩子们,孩子们会问些什么?父母的心情怎样?三、品读课文1、自学提示:父母商量后发生了什么事情,请同学们找到相关的内容画一画、读一读。

2、送走大儿子后,发生了什么事情?谁来读一读。

《父母的心》教案设计:掌握有效的亲子沟通技巧

《父母的心》教案设计:掌握有效的亲子沟通技巧

《父母的心》教案设计:掌握有效的亲子沟通技巧一、教学目标1.了解亲子沟通的意义;2.掌握亲子沟通的注意事项;3.学会提高亲子沟通的能力;4.提升家庭沟通的质量,增进亲子关系。

二、教学内容1.亲子沟通的意义;2.注意事项与技巧;3.提高亲子沟通的能力。

三、教学步骤1.导入a.以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为例,让学生思考:你与你的家长之间的亲子关系如何?是否存在沟通问题?b.几位学生发表个人看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发现自身沟通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2. 讲解亲子沟通的意义a.引导学生思考:家庭是什么?亲子关系的意义何在?b.设计学生小组分别用简短的语言去描述出“家庭的本质”和“亲子关系的意义”。

c.让学生通过比较分析,体悟到亲子关系在家庭中的重要性。

3. 分析亲子沟通的注意事项与技巧a.分析亲子沟通的几个要素:行为、语言、情绪和环境。

让学生试图构建良好的亲子沟通氛围。

b.小组结合故事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亲子沟通的注意事项和技巧,如控制情绪、注意倾听、提出建设性的建议等等。

c.让学生自我评估自己的亲子沟通技巧,与家长或老师进行交流,提出建议。

4. 提高亲子沟通的能力a.阐述如何提高亲子沟通能力的几个途径:音乐、阅读、参加讲座、接受心理辅导等等。

b.设计小组活动,分别选出一种提高亲子沟通能力的方法,在其他小组中展示和分享。

5. 总结a.带领学生总结今天的内容,强调亲子沟通的重要性及技巧。

b.提醒家长和学生,要注意家庭沟通的品质,提高亲子关系的质量。

四、教学设计理念1.开放式的课堂,让学生参与课程的制定,让学生能够自主思考,开创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2.直观化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教学体验。

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来让学生体验到更多种的沟通,提高沟通的体验感与表达的能力。

3.团队合作,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能够进行良好的合作与沟通,发掘自己团队领导的潜力,同时提高沟通能力4.实践教学,鼓励学生成为知识的主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将所学理论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发掘新的知识。

精选《父母的心》教案四篇

精选《父母的心》教案四篇

精选《父母的心》教案四篇《父母的心》教案篇1学习目标:1、体会文中父母“浓浓的爱心,淡淡的哀怨”。

2、理解“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情节特点。

教学设想:1、整体感知课文,引导学生理解“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情节特点。

2、课前布置学生交流影片《妈妈,再爱我一次》,思考:妈妈送走了儿子,是不是代表她不爱儿子了,准备课堂交流,以感受父母的爱。

3、课后收集反映父母关爱子女的故事、谚语、格言、民谣、诗歌等,收集到积累本上,准备课堂交流。

4、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父母的心》是日本著名的现代小说家川端康成写的一篇小小说。

作者怀着淡淡的哀怨,描写了在一艘轮船上发生的至亲至爱的故事,优越的条件,割不断父母对子女的情素,动人肺腑的亲子之爱正是日本传统文化的精粹——平凡的故事,催人泪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创设情境:__的题目是《父母的心》,似乎不太完整,请读__后补充:父母的心是——(小组内交流、补充、完善,再全班交流)1、围绕“父母的心”设置了哪些画面?你能否用一两句话写出“那位父亲”和“那位母亲”的心理?2、你认为文中哪个画面最感人?请简述理由。

3、总结明确:作者就是这样用曲折的情节一波三折的展示了人物鲜明的个性特点,表现深刻的主题思想。

三、合作交流,理解课文(感受父母对子女浓浓的爱)1、教师组织交流:文中不送走子女是爱,那么《妈妈,再爱我一次》中妈妈送走了儿子,是不是代表她不爱儿子了,请谈谈你的看法。

2、有人认为两口子“宁愿一家六口饿死”的做法很不“明智”,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简述理由。

3、总结交流评价:爱是什么?四、拓展延伸,合作积累1、用“鲜花、果实、风华正茂、饱经风霜”四个词语中的任意三个,创设情境写一段完整的话,不少于50字。

(提示:可结合日常生活中父母对自己的爱的表示)2、课后你收集到哪些反映父母关爱子女的故事、谚语、格言、民谣、诗歌?选出其中最适合送给你母亲的谚语、格言、诗歌,并说明理由。

《父母的心》教案4篇

《父母的心》教案4篇

《父母的心》教案4篇《父母的心》教案篇1〖学习目标由一波三折的故事中去体会父母对儿女浓浓的爱心,去体会隐蔽在字里行间的淡淡的哀怨。

〖课前学习观赏影片《妈妈,再爱我一次》,思索--妈妈送走了儿子,是不是代表她不爱儿子了,请谈谈你的看法。

〖课堂学习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1.创设情境:文章的题目是父母的心,好像不太完整,请读文章后补充:父母的心是--------- 阅读文章思索2.组织学生将自己思索的结果在小组内沟通,在沟通后完善补充自己的思索小组沟通,完善自己的思索3.教师引导小组互评代表的发言,并作适当的点评评价,修改小组的发言稿〖教学反思其次块:比照阅读:感受父母对子女浓浓的爱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1.沟通:文章中不送走子女是爱,那在《妈妈,再爱我一次》中妈妈送走了儿子,是不是代表她不爱儿子了,请谈谈你的看法。

思索发言 2.组织学生辩论:送走是爱还是不送是爱?分组预备材料预备辩论3.组织学生进展评价:爱是什么?仔细参考辩论总结评价教学反思〖课后学习1.“可怜天下父母心”不管是父亲还是母亲,绝大多数对自己的子女布满着爱,而且这种爱是无私的、真挚的、肤浅的,完全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无与伦比的爱。

在学习了这篇文章之后,请你开掘生活中的小故事,让大家一起来感受这种浓浓的爱。

2.课外收集反映父母关爱子女的故事、谚语、格言、民谣、诗歌等,以“父母心”为话题组织一次沟通会。

《父母的心》教案篇2【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笔法。

2、理解小说表现的深刻主题:浓浓的爱心,淡淡的哀愁。

【重点难点】1、学习本文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笔法。

2、理解小说表现的深刻主题:浓浓的爱心,淡淡的哀愁。

【自主导学】1.《父母的`心》是,(国)小说家,曾任日本笔会会长,获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

本文选自。

2依据拼音写汉字。

yuán 故无精打cǎi 如数fènɡ还 xiàn 慕3.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父母心》教案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父母心》教案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父母心》教案教案一:课时:第一课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父母的心情和关爱。

2.能够朗读课文,正确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

3.能够通过课文引导学生思考,懂得珍惜父母的爱。

教学准备:1.教材:《父母心》课文。

2.幻灯片或黑板。

3.学生课本。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呈现一张家庭照片,询问学生照片中的人物是谁,引发学生对父母的思考。

Step 2:课文阅读(15分钟)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并进行理解。

2.教师进行逐段解读,解释课文中的生词和难句。

3.教师提问: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为什么父母会担心和关心我们?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Step 3:语言点学习(10分钟)1.教师呈现与课文相关的词语,进行词义解释和造句。

2.请学生模仿教师的示范朗读和造句。

Step 4:情感教育(10分钟)1.教师与学生分享自己与父母的亲密瞬间,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2.教师提问:你有哪些方式可以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请学生回答。

Step 5:巩固与拓展(10分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互相分享一件自己遇到问题时,父母给予的帮助和关心,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Step 6: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课后写一篇作文,记录父母给予自己的帮助和关爱,并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并思考父母的心情和关爱,对于父母的付出和关心有了更深的体会。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注重了语言点的学习和情感教育的培养,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并懂得感恩和珍惜。

《父母心》语文教案

《父母心》语文教案

《父母心》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2)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意象。

(2)学会从诗歌中提取关键信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父母的敬爱和感恩之心。

(2)理解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和付出,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正确朗读和背诵。

2. 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3. 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意象。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2. 从中提取关键信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进行教学。

2.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 以情感教育为主线,引导学生体会父母的爱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诗歌的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题目《父母心》,提问:“父母心”的含义。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意象。

4.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从诗歌中提取关键信息,了解父母的爱。

(2)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5. 课堂小结:6. 布置作业:(1)正确朗读和背诵诗歌。

(2)写一篇关于父母爱的感悟文章。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 作业评估:检查学生朗读和背诵诗歌的情况,以及关于父母爱的感悟文章的质量。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以及如何改进教学方法。

2. 学生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思考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以及如何改进学习方法。

八、拓展活动:1. 组织一次以“父母的爱”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让学生更深入地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父母心自读感悟教学设计教科版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父母心自读感悟教学设计教科版

《父母心》教学设计(自读感悟)教材简析《父母心》是第四单元“欢乐读书屋”中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

它是围绕本单元主题“怜悯弱者”供应的补充阅读,是本单元主体课文的延长和扩展。

故事叙述的是为生活所迫的一对穷夫妻把孩子送给贵夫人领养后三次反悔,最终一个孩子也没舍得送走的故事,生动地诠释了“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名言,深情地赞颂了无比宝贵的亲情与关爱他人的品行。

设计理念依据本篇文章情感性强的特点,教学中着重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读中感受作品中人物的情感,体会父母对子女的至爱亲情,使他们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相识到父母爱孩子是一种极其高尚的情感,这种情感受到人们的理解和敬重。

2、体会文中父母对孩子的爱。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相识4个生字。

教学过程一、设疑激趣,揭示课题同学们,人世间有一种最让人感动,最让人难以割舍的情感,而且每个人都沉醉在这种浓浓的情感之中,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亲情)对,它是一种特殊宝贵的情感,正因为这样,才有了一个又一个漂亮动人的故事被人们传颂。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欢乐读书屋五”,来读一读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写的《父母心》。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3、汇报沟通。

三、自主读书,理解感悟1、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最让自己感动的段落。

2、学生汇报后,引导学生朗读8—19自然段,体会穷夫妻冲突、苦痛的心情。

3、再读课文后合作沟通。

①“三次反悔”说明什么?②为什么舍不得?4、小组选一名同学有感情朗读。

5、师生评议。

6、评价贵夫人。

四、认读生字,驾驭方法1、出示生字卡,学生认读,同桌之间说记字方法。

2、汇报,多媒体课件演示识字方法。

五、拓展延长,升华主题1、学生说一说在平常的生活中,感受到的父母的亲情。

2、学生收集表现至爱亲情的文章,和同学沟通阅读。

关于《父母的心》教案四篇

关于《父母的心》教案四篇

关于《父母的心》教案四篇《父母的心》教案篇1[教学目标 ]1、学习__采用一波三折,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描写人物的性格特征。

3、体会父母的爱子之心。

4、有情感的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1、重点:情节的曲折性。

2、难点:作品流露出的淡淡的哀怨。

[教学时数]一教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1、作者简介川端康成,日本现、当代小说家。

出生在大阪。

主要作品有《伊豆的.舞女》、《雪国》、《古都》等。

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已有多部作品在中国翻译出版。

2、导语“母亲的心是儿女的天堂”。

(柯罗里)“母亲的心是儿女的教室。

”(比彻)……引入《父母的心》一文。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__思路,学生讨论、交流。

这篇小说共19自然段,按照小说情节发展的基本规律,可以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1—6),破题。

写穷富两家同在一艘轮船上,形成鲜明的对照,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和人物关系。

第二部分(7—10),故事的开端。

写高贵的妇女想领养穷人的一个孩子。

第三部分(11—13),故事的发展。

写穷男人和他的妻子三次换送子女给富太太的经过。

第四部分(14—18),高潮部分。

上面三次送子换子已为矛盾冲突蓄足了势,这最后一次是要索回女儿,人物的矛盾冲突已发展到了顶点。

第五部分(19),小说的结局。

一家六口终于团聚了。

三、探究课文如果一开头就写贫穷父母一个孩子也不送,是否更能表现父母爱子之心?现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学生讨论交流,明确:不能。

因为父母总是这自己的孩子着想的,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过上好日子。

当有人开出优越的条件时,贫穷父母是不能不为自己的孩子着想的。

如果一开始就加以拒绝,就显得不真实,不自然,也不能充分表达父母爱子之心。

现在这样写的好处是:符合生活的真实;能把贫穷父母曲折复杂的内心活动表现出来;惟其如此,才能使作品产生艺术感染力,打动读者的心。

四、语言训练(一)仔细体味课文中所写的“当爹妈的心”,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用一两句话写出“那位父亲”和他的妻子的心理。

《父母心》语文教案

《父母心》语文教案

《父母心》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父母心》这篇文章,理解并感悟父母对子女深沉的爱。

2. 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

3.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懂得孝敬父母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并感悟父母对子女深沉的爱。

2. 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

三、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理解父母无私的爱,以及孝敬父母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分析父母的爱。

2. 谈话法: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父母的爱。

3. 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案例,引导学生理解父母的爱。

五、教学准备:1. 课文《父母心》的相关资料。

2. PPT课件。

3. 黑板、粉笔。

4. 课堂练习题。

一、导入新课1. 教师播放PPT课件,展示《父母心》的课文内容。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3. 教师提问:课文讲述了什么样的故事?大家对这个故事有什么感想?二、讲解课文1. 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分析父母对子女深沉的爱。

2. 学生跟随教师讲解,做好笔记。

3. 教师提问:课文中的父母是如何表现出对子女的爱?这种爱有什么特点?三、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一些实际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父母爱。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

四、课堂练习1. 教师发放课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提交练习题,教师批改并给予评价。

3. 教师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讲解和辅导。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悟。

3.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父母爱的作文。

六、课堂活动:1. 教师组织一个关于“父母爱”的讨论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和父母之间的感人故事。

2. 学生积极参与,讲述自己父母的爱。

七、小组合作: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关于父母爱的主题。

2. 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讨论,完成对主题的研究。

3. 每组展示研究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八、作文练习:1. 教师发放作文题目:“父母的爱”。

2023年精选《父母的心》教案四篇

2023年精选《父母的心》教案四篇

2023年精选《父母的心》教案四篇《父母的心》教案篇1【学习目标】1、学习__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笔法。

2、理解小说表现的深刻主题:浓浓的爱心,淡淡的哀愁。

【重点难点】1、学习__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笔法。

2、理解小说表现的深刻主题:浓浓的爱心,淡淡的哀愁。

【自主导学】1.《父母的心》作者是,(国)小说家,曾任日本笔会会长,获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

__选自。

2根据拼音写汉字。

yuán 故无精打cǎi 如数fènɡ还 xiàn 慕3.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

(2分)①他衣衫褴褛,那副寒酸相在人群中也十分显眼。

褴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财主夫人一听是女孩,有些不高兴,但是看见那位妈妈失魂落魄的样子,除了答应也没别的办法了。

失魂落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横线上选择恰当的词语。

(2分)贫穷贫困①那位高贵的夫人很早就注意到了这位的父亲和他的孩子们。

②他家里能卖的都卖光了,生活非常。

酬谢感谢①我我的母亲,因为她教会我做人的道理。

②钱呢,就算你们教给我懂得父母之心的吧。

5.速读全文,概括小说各部分的大意。

序幕:穷富两家同在一艘轮船上。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穷人夫妇最后一次索回女儿,一家人团聚。

【自主合作探究】6.__通过一对穷夫妻最终拒绝优越的条件,不愿把自己任何一个孩子给富人的故事,表现天下父母对自己子女的一颗崇高的爱心。

7.揣摩文中“父母的心”,根据下列情境,补写那对穷夫妇当时的心理。

示例:送走长子时:他们认为对方条件优越,送走一个孩子可让他过好日子,自己的负担也可减轻一些。

(1)用次子换回长子时:(2)用女儿换回次子时:(3)要回女儿时:8.根据下面的语境,完成题目。

(4分)一位有钱的太太虽然年过四十,但还没有孩子。

四年级下语文教案父母心_教科版

四年级下语文教案父母心_教科版

四年级下语文教案父母心_教科版一、教学要求1 认识、会写“佣、嘀、咕、弃、舱、承、允、添、嗓、残、酷、谋,12 个生字,积累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与课文主题的关系。

3 体会父母亲对儿女的深情,能结合实际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

二、重点难点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从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中体会父母亲对儿女的深情。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 l )认读生字词。

女佣嘀咕抛弃舱房继承允许添麻烦嗓音残酷谋生( 2 )指导读准字音。

“承,,是翘舌音,“舱、嗓,,是平舌音,“佣、舱、承、嗓,,是后鼻音,“允、添、残”是前鼻音。

( 3 )指导难写的字。

“承,,的中间是“了”字加三横;“添”字的右下方不是“小”。

4 在不同的语境中理解词义。

( 1 )孩子们个个聪明可爱,( 2 )那可是求之不得啊!可是他们的衣裳却污溃斑斑。

自读课文,要求将课文读准、读通。

请一个学习小组读课文,其他组同学进行评议。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 默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 你能用一两句话说说故事的内容吗?3 思考:那对穷夫妇送来送去,送过几次?什么时候送的?送的是谁?送出去,要回来,这中间的理由是什么?请大家边看书边根据老师提供的表格理清文章脉络。

第二课时(一)听写词语,检查反馈1 听写部分词语。

2 同桌互相检查、纠正。

(二)研读语句,感悟深化1 模拟情境,启发情感。

( 1 )富翁夫人要求领养一个孩子时。

:.当富翁夫人要求领养一个孩子时,孩子父亲心里想的是什么?①高兴:有一个孩子从此可以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自己的负担也可以减轻一点了。

你从课文中的哪个词可以看出来―“求之不得”。

②犹豫:送还是不送。

这种心理你是怎样感受到的呢?- “商量”。

指导朗读:高兴而又犹像不决。

( 2 )送走长子时。

当夫妻俩送走大儿子后,他们是怎样离开舱房的?(流着眼泪)此时,他们的心里又有怎样的想法?指导朗读:不舍。

教科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父母心

教科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父母心

教科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父母心教材分析《父母心》是一篇短篇小说,描写了一艘轮船上一对贫困夫妇把子女送给人家,又领回来的感人故事。

说明了优厚的条件,也割不断父母对子女的感情,表达了天下父母对子女的一颗崇高的爱心。

从作者的编排意图看,目的是要学生理解父母的爱心,做到“我爱我家,我爱我亲人”。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设计理念以课外相关文章来激发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趣;通过多种形式把学生的情感一步一步地调动起来,让学生真正动情,从心灵深处产生要感激父母,要报答父母的强烈愿望;让学生在和谐的读书氛围中理解、感悟文章的主旨,逐步提升语文素养。

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认识到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一种极其高尚的情感,这种情感受到人们的理解和尊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一波三折的故事中体会父母对儿女的浓浓的爱意。

4.认识4个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在一波三折的故事中体会父母对儿女的浓浓的爱意。

教学时间一课时。

学习过程一、情景导入1.用《母亲以手喂熊救爱子》的故事,导入新课。

(多媒体画面上出现病床上的母子俩。

这位母亲带着5岁的儿子到劳动公园里玩。

工作人员正准备把黑熊搬到室内过冬,已经将笼子外的铁丝网拆除。

不知不觉中,这个孩子走近黑熊,并将一块糖伸向黑熊,于是小手被黑熊咬住了。

这一刻,母爱化作巨大的勇气,母亲迅速将一只手伸进熊嘴里喂给黑熊,另一只手护着儿子的小手,拼命地从熊嘴里往外拉。

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这位勇敢的母亲以双手重伤,其中一只手肌腱断裂的代价保住了儿子的小手。

)2.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自由朗读课文,要求:1.画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可请同桌或老师帮助读准字音,遇到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读完后请用简要的话概括本文的故事内容。

三、知情悟理1.默读课文,想一想文中的这对父母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请大家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2.再读感悟。

当你又读一遍课文时,你对文中的父母所作所为有不同的看法吗?学生交流。

四年级《父母心》教学设计

四年级《父母心》教学设计

四年级《父母心》教学设计四年级《父母心》教学设计范文(精选4篇)四年级《父母心》教学设计1教材解析:《父母心》选自教科版语文教材小学4年级下册。

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故事,诠释了“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名言,深情地歌颂了无比珍贵的亲情与关爱他人的优秀品格。

设计理念:课文感人至深,文笔流畅,语言朴实。

以“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名言为线索,以情感教育为依托,再结合学生的亲身经历,让学生真真切切地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课文大量地记叙了人物的语言,以此来反映人物心理,揭示故事主题是其写作特点。

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去揣摩、领会人物心理,从而体会人物情感,让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学习作者概括生活组织材料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发现与创新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父母爱孩子是极其高尚的情操,这种情操受到人们的理解和尊重。

教学重、难点:理解当有人要领养穷夫妻的孩子时他们内心的痛苦。

他们同意领养是被贫穷逼得迫不得已,并不是不爱孩子。

教学准备:挂图、录音机。

教学流程: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师:同学们,人是漂泊的船,家是温暖的岸,家中最牵挂我们的人是父母。

俗语云:“可怜天下父母心。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曾经获得诺贝尔奖的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写的文章《父母心》,来感受父母对儿女的那颗挚爱的心。

(板书课题。

)评析:教师充满真挚情感的导入,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让学生“一听而惊,不忍弃去”。

导语简洁明快,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生汇报交流。

)2、学生再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按事情的发生、发展、结局分为3部分。

三、合作探究,品读感悟(师出示挂图,结合文本,提出问题。

)A、谁能说说故事发生的地点、人物、起因(师交待出因轮船从神户港开往北海道,需要好几天的时间,所以本故事反复曲折的情节才能展开。

《父母心》语文教案

《父母心》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文章《父母心》。

(2)掌握文章中的重点字词及其含义。

(3)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文章主题。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父母之心,培养同理心。

(3)学会珍惜父母的爱,学会感恩。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父母之爱的伟大与无私。

(2)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培养家庭责任感。

(3)懂得珍惜亲情,学会与父母沟通、交流。

二、教学重点1. 文章《父母心》的主题思想。

2. 文章中的重点字词及其含义。

3. 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父母之心,培养同理心。

三、教学难点1. 文章中表达父母之爱的细腻情感。

2.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并感悟父母之心。

四、教学准备2. 相关背景资料3. 教学多媒体设备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父母心》的作者及背景。

(2)激发学生对父母之爱的思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文章中的重点字词。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文章主题。

(2)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父母之心,培养同理心。

4. 情感体验(1)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感悟父母之爱。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互相交流。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文章主题。

(2)引导学生树立感恩父母的意识,培养家庭责任感。

6. 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给父母写一封感谢信。

(2)学生通过观察父母的行为,了解他们的辛劳,下周课堂上分享。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文章主题。

2. 运用情感共鸣法,让学生感受父母之爱的伟大。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事例理解父母之心。

4. 利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七、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父母心
教学目标:
1.体会文中父母“浓浓的爱心,淡淡的哀怨”;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3.认识4个生字。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文中父母“浓浓的爱心,淡淡的哀怨”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父母的心》是日本著名的现代小说家川端康成写的一篇小小说。

作者怀着淡淡的哀怨,描写了在一艘轮船上发生的至亲至爱的故事,优越的条件,割不断父母对子女的情素,动人肺腑的亲子之爱正是日本传统文化的精粹——平凡的故事,催人泪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创设情境:文章的题目是《父母心》,似乎不太完整,请读文章后补充:父母心是——(小组内交流、补充、完善,再全班交流)
1.围绕“父母的心”设置了哪些画面?你能否用一两句话写出“那位父亲”和“那位母亲”的心理?
2.你认为文中哪个画面最感人?请简述理由。

3.总结明确:作者就是这样用曲折的情节一波三折的展示了人物鲜明的个性特点,表现深刻的主题思想。

三、合作交流,理解课文(感受父母对子女浓浓的爱)
1.教师组织交流:文中不送走子女是爱,那么《妈妈,再爱我一次》中妈妈送走了儿子,是不是代表她不爱儿子了,请谈谈你的看法。

2.有人认为两口子“宁愿一家六口饿死”的做法很不“明智”,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简述理由。

3.总结交流评价:爱是什么?
四、拓展延伸,合作积累
1.学习生字
2.用“鲜花、果实、风华正茂、饱经风霜”四个词语中的任意三个,创设情境写一段完整的话,不少于50字。

(提示:可结合日常生活中父母对自己的爱的表示)
3.课后你收集到哪些反映父母关爱子女的故事、谚语、格言、民谣、诗歌?
选出其中最适合送给你母亲的谚语、格言、诗歌,并说明理由。

五、布置作业
1.制一张卡片送给父母,以表达对他们的理解、感谢,主题自定,可提上收集的格言、诗歌等。

2.设想一下,这一家人在团聚以后遭遇如何?续写一故事。

板书设计
父母的心
要求送孩子时犹豫不决,要求商量
送走长子时条件优越,减轻负担可难舍长子,想法换回
次子换回长子时难舍次子,设法换回
女儿换回长子时难舍女儿,要回女儿时,决意不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