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总则
食品理化检验方法主要内容和使用注意点解读

食品理化检验方法主要内容和使用注意点解读食品理化检验方法内容一般包括发布日期、实施日期、技术内容、附录(如参考条件、典型图谱)等。
其中,技术内容包括范围、原理、试剂和材料、仪器和设备、分析步骤、分析结果的表述、精密度及其他(如检出限、定量限)。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食品检验要严格按照食品检验标准(或国家有关规定确定的检验方法)对食品进行检验,保证对外出具的检验数据和结论客观公正。
理化检验方法总体参照GB/T5009.1-2003(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总则,该标准正在修订中)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发布日期和实施日期检验机构日常需动态关注检验方法标准(文本)的发布情况,及时做好新方法证实和新旧方法变更确认。
对外出具具有证明性作用数据和结论时需获取资质,确保检验采用现行有效方法。
《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管理办法15号令》明确规定复检应当使用与初检机构一致的检验方法,但实施复检时食品安全标准对检验方法有新规定的,从其规定。
方法主要内容解读1范围食品理化检验方法的范围规定,一般会明确方法适用的食品基质范围。
值得注意的是,可能某方法下还会包括仪器原理或方法原理不同的方法,可能有不同的适用范围。
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5009.97-2016食品中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的测定中,包括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特别强调气相色谱法不适用于白酒中该化合物的测定。
而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适用于白酒、葡萄酒、黄酒、料酒中该化合物的测定。
但配制酒采用液相色谱法,方法选择时需特别注意。
一些化合物的测定可能还会依据含量水平选择不同的方法,如水分、蛋白质。
日常开展检验对仪器分析方法的适用范围都较为注意,但容易疏忽的是常规理化项目方法的选择。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5009.3-2016食品中水分的测定,包括直接干燥法、减压干燥法、蒸馏法、卡尔·费休法。
其中,蒸馏法适用于含水较多又有较多挥发性成分的水果、香辛料及调味品、肉与肉制品等食品中水分的测定,不适用于水分含量小于1g/100g的样品;卡尔·费休法适用于食品中含微量水分的测定,不适用于含有氧化剂、还原剂、碱性氧化物、氢氧化物、碳酸盐、硼酸等食品中水分的测定;卡尔·费休容量法适用于水分含量大于1.0×10-3g/100g的样品。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理化检验方法总则征求意见稿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理化检验方法总则(征求意见稿)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前言本标准代替GB/T 5009.1-2003《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总则》。
本标准与GB/T 5009.1-2003相比主要修改如下:——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理化检验方法总则”;——调整了标准的主体内容;——增加了试样制备与贮存要求;——增加了感官检测要求;——细化了检测方法的要求;——附录增加并细化了检验方法技术参数。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理化检验方法总则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理化检验方法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的理化检验方法标准。
2试样制备与贮存试样是指由实验室样品制备的(包括粉碎、干燥等物理处理),从中抽取试料的样品。
2.1试样制备2.1.1基本要求采集的实验室样品,应全部用于试样的制备。
实验室样品首先要进行样品的缩分,再进行试样的制备。
当采样量仅满足检测用量时可不进行缩分。
2.1.2样品的缩分按以下方法处理样品:—对于谷类和豆类等粒状、粉状或类似的样品,应堆成圆锥体—压成等高扁平正方形—划两条垂直直线分成四等份—取对角部分进行缩分;—对于饼干、糕点类样品,粉碎或切成小块;—对于液体、半流体样品,充分搅匀;—对于个体较小的样品,去掉皮、核、壳等,取出可食部分;—对于个体较大的基本均匀的样品,可在对称轴或对称面上分割或切成小块;—对于细长、扁平或组分含量在各部分有差异的样品,可在不同部位切取小片或截成小段;—对于果皮可食的样品,取全果;对于果皮不可食的样品,取果肉;—对于畜禽肉,根据检测需要取相应的部位,如脂肪或肌肉组织,再进行切碎、绞匀;—对于畜禽内脏,进行切碎、绞匀;—对于鱼,去鳞和内脏后切碎、绞匀;—对于虾、蟹等带壳水产品,去壳后,将可食部分切碎、绞匀;—对于包装样品,应将样品全部倒出,按样品的形态切碎、粉碎或搅匀。
GB5009系列食品卫生检验办法

GB5009系列食品卫生检验办法GBT 5009.1-2003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总则GBT 5009.2-2003食品的相对密度的测定GBT 5009.3-2003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T 5009.4-2003食品中灰分的测定GBT 5009.5-2003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GBT 5009.6-2003食品中脂肪的测定GBT 5009.7-85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方法GBT 5009.8-2003食品中蔗糖的测定GBT 5009.9-2003食品中淀粉的测定GBT 5009.10-2003植物类食品中粗纤维的测定GBT 5009.11-1996食品中总砷的测定方法GBT 5009.12-2003食品中铅的测定GBT 5009.13-1996食品中铜的测定方法GBT 5009.14-1996食品中锌的测定方法GBT 5009.15-1996食品中镉的测定方法GBT 5009.16-1996食品中锡的测定方法GBT 5009.17-2003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GBT 5009.18-2003食品中氟的测定GBT 5009.19-1996食品中六六六、滴滴涕残留量的测定办法GBT 5009.20-1996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最的测定方法GBT 5009.21-1996粮、油、菜中西维因残留量的测定方法GBT 5009.22- 1996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l的测定方法GBT 5009.23-2003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l、B2、Gl、G2的测定GBT 5009.24- 1996食品中黄曲霉毒素Ml与Bl的测定方法GBT 5009.25-1996食品杂色曲霉素的测定方法GBT 5009.26-2003食品中N-亚硝胺类的测定GBT 5009.27-2003食品中苯并(a)眈的测定GBT 5009.28-2003食品中糖精钠的测定GBT 5009.29-2003食品中山梨酸、苯甲酸的测定GBT 5009.30-2003食品中叔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与2,6-叔丁基对甲酚(BHT)的测定GBT 5009.31-2003食品中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的测定GBT 5009.32-2003油酯中没食了酸丙酯(PG)测定GBT 5009.33-2003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GBT 5009.34-2003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测定GBT 5009.35-2003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GBT 5009.36-2003粮食卫生标准的分析办法GBT 5009.37-2003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38-2003蔬菜、水果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39-2003酱油卫生标准的分析办法GBT 5009.40-2003酱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39-2003酱油卫生标准的分析办法GBT 5009.40-2003酱卫生标准的分析办法GBT 5009.41-2003食醋卫生标准的分析办法GBT 5009.42-2003食盐卫生标准的分析办法GBT 5009.43-2003味精卫生标准的分析办法GBT 5009.44-2003肉与肉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45-2003水产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46-2003乳与乳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47-2003蛋与蛋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48-1996蒸馏酒与配制酒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49-1996发酵酒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50-1996冷饮食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51-2003非发酵性豆制品及面筋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52- 1996发酵性豆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办法GBT 5009.53-1996淀粉类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办法GBT 5009.54-1996酱腌菜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55-1996食糖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56-1996糕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57-1996茶叶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58-1996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树脂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59-1996食品包装用聚苯乙烯树脂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60-2003食品包装用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办法GBT 5009.61-2003食品包装用三聚氰胺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62-1996陶瓷制食具容器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63-2003搪瓷制食具容器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64-2003食品用橡胶挚片(圈)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65-2003食品用离压锅密封圈卫生标准的分析办法GBT 5009.66-2003橡胶奶嘴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67-2003食品包装用聚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68-2003食品容器内壁过氯乙烯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69-2003食品罐头内壁环氧酚醛树脂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70-2003食品容器内壁聚酰胺环氧树脂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71-2003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树脂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72-2003铝制食具容器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73-2003粮食中二溴乙烷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74-2003食品添加剂中重金属限量试验GBT 5009.75-2003食品添加剂中铅的测定GBT 5009.76-2003食品添加剂中砷的测定GBT 5009.77-2003食用氧化油、人造奶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78-2003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79-2003食品用橡胶管卫生检验方法GBT 5009.80-2003食品容器内壁聚四氟乙烯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81-2003不锈钢食具容器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82-2003食品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E的测定GBT 5009.83-2003食品中胡萝卜素的测定GBT 5009.84-2003食品中硫胺素(维生素Bl)的测定GBT 5009.85-2003食品中核黄素的测定GBT 5009.86-2003疏菜、水果及其制品中总抗坏血酸的测定(荧光法和2,4-=硝基苯肼法)GBT 5009.87-2003食品中磷的测定GBT 5009.88-2003食物中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测定GBT 5009.89-2003食品中烟酸的测定GBT 5009.90-2003食品中铁、镁、锰的测定GBT 5009.91-2003食品中钾、钠的测定GBT 5009.92-2003食品中钙的测定GBT 5009.93-2003食品中硒的测定GBT 5009.94-2003植物性食品中稀土的测定GBT 5009.95-2003蜂蜜中四环素族抗生素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96-2003谷物和大豆中赭曲霉毒索A的测定GBT 5009.97-2003食品中环已基氨基磺酸钠的测定GBT5009.98-2003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不饱和聚酯树脂及其玻璃钢制品卫生标准分析方法GBT 5009.99-2003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聚碳酸酯树脂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100-2003食品包装用发泡聚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101-2003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聚酯树脂及其成型品中锑的测定GBT 5009.102-2003植物性食品中辛硫磷农药残留最的测定GBT 5009.103-2003植物性食品中甲胺磷和乙酰甲胺磷农药残留最的测定GBT 5009.104-2003植物性食品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05-2003黄瓜中百菌清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06-2003植物性食品中二氯苯醚菊酯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07-2003植物性食品中二嗪磷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08-2003畜禽肉中已烯雌酚的测定GBT 5009.109-2003柑桔中水胺硫磷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10-2003植物性食品中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和溴氰菊酯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11-2003谷物及其制品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测定GBT 5009.112-2003大米和柑桔中喹硫磷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13-2003大米中杀虫环残留最的测定GBT 5009.114-2003大米中杀虫双残留最的测定GBT 5009.115-2003稻谷中二环哗残留最的测定GBT 5009.116-2003畜、禽肉中土霉素、四环素、会霉素残留量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GBT 5009.117-2003食用豆粕卫生标准的分析办法GBT 5009.118-2003小麦中T-2毒素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GBT 5009.119-2003复合食品包装袋中二氨基甲苯的测定GBT 5009.120-2003食品中丙酸钠、丙酸钙的测定GBT 5009.121-2003食品中脱氧乙酸的测定GBT 5009.122-2003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聚氯乙烯树脂及成型品中残留1,l--氯乙烷的测定GBT 5009.123-2003食品中铬的测定GBT 5009.124-2003食品中氨基酸的测定GBT 5009.125-2003 已龙6树脂及成型品中己内酰胺的测定GBT 5009.126-2003植物性食品中三唑酮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27-2003食品包装用聚酯树脂及其成型品中锗的测定GBT 5009.128-2003食品中胆固醇的测定GBT 5009.129-2003水果中乙氧基喹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30-2003大豆及谷物中氟磺胺草醚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31-2003植物性食品中亚胺硫磷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32-2003食品中莠去津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33-2003粮食中绿麦隆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34-2003大米中禾草敌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35-2003植物性食品中灭幼脲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36-2003植物性食品中五氯硝基苯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37-2003食品中锑的测定GBT 5009.138-2003食品中镍的测定GBT 5009.139-2003饮料中咖啡因的测定GBT 5009.140-2003饮料中乙酰磺胺酸钾的测定GBT 5009.141-2003食品中诱惑红的测定GBT 5009.142-2003植物性食品中吡氟禾草灵、精吡氟禾草灵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43-2003蔬菜、水果、食川油中双甲脒残留最的测定GBT 5009.144-2003植物性食品中甲基异柳磷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45-2003植物性食品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种残留的测定GBT 5009.146-2003植物性食品中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多种残留的测定GBT 5009.147-2003植物性食品中除虫脲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48-2003植物性食品中游离棉酚的测定GBT 5009.149-2003食品中栀子黄的测定GBT 5009.150-2003食品中红曲色素的测定GBT 5009.151-2003食品中锗的测定GBT 5009.152-2003食品包装用苯乙烯一丙烯艏共聚物和橡胶改性的丙烯腈一丁二烯一苯乙烯树脂及其成型品中残留丙烯腈单体的测定GBT 5009.153-2003檀物性食品中植酸的测定GBT 5009.154-2003食品中维生素B6的测定GBT 5009.155-2003大米tf.稻瘟灵残留晕的测定GBT 5009.156-2003食品削包装材料及其制品的浸泡试验办法通则GBT 5009.157-2003食品中有机酸的测定GBT 5009.158-2003蔬菜中维生素Kl的测定GBT 5009.159-2003食品中还原犁抗坏血酸的测定GBT 5009.160-2003水果中单甲脒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61-2003动物性食品中有机磷农药多组分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62-2003动物性食品中有机氯农药和拟除虫菊酯农药多组分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63-2003动物性食品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组分残留高效液相色谱测定GBT 5009.164-2003大米中丁草胺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65-2003粮食中2,4-滴丁酯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66-2003食品包装用树脂及其制品的预试验GBT 5009.167-2003饮用天然矿泉水中氟、氯、溴离了和硝酸根、硫酸根含晕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GBT 5009.168-2003食品中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的测定GBT 5009.169-2003食品中牛磺酸的测定GBT 5009.170-2003保健食品中褪黑索含量的测定GBT 5009.171-2003保健食品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测定GBT 5009.172-2003大豆、花生、豆油、花生油中的氟乐灵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73-2003梨果、桔类水果中噻螨酮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74-2003花生、大豆中异丙甲草胺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75-2003粮食和蔬菜中2,4—滴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76-2003茶叶、水果、食用植物油中三氯杀螨醇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77-2003大米中敌稗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78-2003食品包装材料中甲醛的测定GBT 5009.179-2003火腿中三甲胺氮的测定GBT 5009.180-2003稻谷、花生仁中恶草酮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81-2003猪油中丙二醛的测定GBT 5009.182-2003 面制食品中铝的测定GBT 5009.183-2003植物蛋白饮料中脲酶的定性测定GBT 5009.184-2003粮食、蔬菜中噻酮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85-2003苹果和山楂制品中展青霉素的测定GBT 5009.186-2003乳酸菌饮料中脲酶的定性测定GBT 5009.187-2003干果(桂元、荔枝、葡萄干、柿饼)中总酸的测定GBT 5009.188-2003蔬菜、水果中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的测定GBT 5009.189-2003银耳中米酵菌酸的测定GBT 5009.190-2003海产食品中多氯联苯的测定GBT 5009.191-2003食品中3—氯—1,2—丙二醇含量的测定GBT 5009.192-2003动物性食品中克伦特岁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93-2003保健食品中脱氢表雄甾酮(DHEA)测定GBT 5009.194-2003保健食品中免疫球蛋白IgG的测定GBT 5009.195-2003保健食品中吡啶甲酸铬含量的测定GBT 5009.196-2003保健食品中肌醇的测定GBT 5009.197-2003保健食品中盐酸硫胺素、盐酸吡哆醇、烟酸、烟酰胺和咖啡因的测定GBT 5009.198-2003贝类记忆丧失性贝类毒素软骨藻酸的测定GBT 5009.199-2003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快速检测GBT 5009.200-2003小麦中野燕枯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201-2003梨中烯唑醇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202-2003食用植物油煎炸过程中的的极性组分(PC)的测定GBT 5009.203-2003植物纤维类食品容器卫生标准中蒸发残渣的分析方法。
食品理化检验方法 总则 标准文本(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理化检验方法总则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品理化检验方法的检验基本原则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安全标准检验方法理化部分。
术语与定义1.1 特异性:指方法定性区分待测物和其它物质的能力。
1.2 准确度:指检测结果与样品真值间的一致程度,准确度大小由定量的正确度和精密度决定。
1.3 精密度:指检测结果间的一致程度,通常用相对标准偏差表示。
1.4 重复性:指在同一实验室在人员、设备、方法等恒定条件下,在短时间内对同一测定对象进行独立测定的精密度。
1.5 再现性:指在不同实验室间,仅在方法相同的条件下对同一测定对象进行独立测定的精密度。
样品采集、保存与检验1.6 样品采集基本要求样品采集应有完整的采样信息如生产日期、批号、数量、生产者等,采集的样品应具有代表性和均匀性。
当样品量较大时需要采用四分法选出能反应该食品的卫生质量和满足检验项目样品量需要的检测样品,一式三份,供检验、复验、备查或仲载,一般每份样品不少于0.5kg,但掺伪食品和食物中毒样品除外。
1.7 样品包装建议有包装产品应采集包装产品,散装产品应根据所需开展的检验项目,采用适宜的、且可真实反映产品特性的容器。
1.8 液体、半流体食品植物油、鲜乳、酒或其他饮料和用大桶或大罐盛装的大包装产品应先充分混匀后再采样,并分层采样。
1.9 粮食及固体食品应自每批食品上、中、下三层中的不同部位分别采部分样品,采样量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混合后按四分法对角取样,再进行几次混合,最后取有代表性样品。
1.10 肉类、水产等食品应按分析项目要求分别采取不同部位的样品或混合后采样。
1.11 罐头、瓶装食品或其他小包装食品应根据批号随机取样,同一批号取样件数,250g 以上的包装不得少于6个,250g 以下的包装不得少于10个。
1.12 掺伪食品和食物中毒的样品采集掺伪食品和食物中毒的样品要尽可能反映出其可能具有的中毒因素。
1.13 样品保存定型包装产品应在产品规定有效期按样品的保存条件予以保存,散装产品应参照相关产品的保存条件予以保存,且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样品不变质。
GB/T5009.1理化检验总则1_2005

GB/T 5009.1-2003
食品科学与营养系
GB:3 称取(称量)
3.1 称取:
系指用天平进行的称量操作,其精度,
要求用数值的有效数位表示。
如:“称取20.0 g……”,
系指称量准确至±0.1g;
即天平的读数,能达到:0.1g;天平的感量0.1g
8.5 肉类、水产类等食品
应按分析项目要求,分别采取不同部位的样品,或混 合样后采样;
8.6 罐头、瓶装食品、其它小包装食品
应根据批号,随机取样, 同一批号取样件数:
250g 以上的包装,不得少于6个; 250g 以下的包装,不得少于10个;
8.7 掺伪食品、食物中毒的样品采集
要具有典型性;
和均匀性(掺伪食品和食物中毒样品除外)。
采样量:采集的数量应能反映该食品的卫生质量和满
足检验项目对样品量的需要, 一式三份,供检验、复验、备查或仲裁; 一般散装样品每份不少于0.5 kg。
8.2 采样容器
根据检验项目,选用硬质玻璃瓶、聚乙烯制品。
GB:8.3 液体样品
液体、半液体类饮食品
1)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刻度吸管、比色管等玻璃 量器等计量器具, 均须按国家有关计量检定规程,定期进行计量检定。
2)玻璃量器、玻璃器皿的清洗、干燥;
须经彻底洗净后才能使用,洗涤方法和洗涤液配制见附录C。
7.2 控温设备,检验方法中所使用的
马弗炉、恒温干燥箱、恒温水浴锅等, 均须按国家有关规程,进行测试、校正和检定。
如,植物油、鲜乳、酒或其它饮料
如用大桶或大罐盛装者,应先充分混匀后,再采样
样品,应分别盛放在三个干净的容器中。来自GB:8.4 固体样品
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总则

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总则引言食品卫生检验是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其中,理化部分是食品卫生检验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食品的理化性质进行检测,可以准确判断其是否合格,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食品的安全可靠。
本文将围绕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总则展开深入讨论。
一、理化部分的主要内容理化部分是食品卫生检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检测项目的确定合理的检测项目的选择对于保证食品卫生检验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在理化部分中,需要确定需要检测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微生物指标等项目。
通过合理的选择和设置,可以全面地评估食品的安全状况。
2.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正确的样品采集与处理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可靠的前提。
在理化部分中,应该根据样品的特点和检测要求,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样品的采集,同时要注意样品的保存和运输过程中的卫生安全。
3. 检测方法的选择与应用在进行理化分析时,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是保证分析结果准确的基础。
不同的食品种类和检测项目需要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
在理化部分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正确地应用到实际的检测工作中。
4. 设备与试剂的使用与维护正确使用、维护和管理检测设备与试剂对于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可靠至关重要。
在理化部分中,需要严格控制设备的使用环境和条件,定期检测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对试剂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可信度。
理化部分产生的原始数据需要进行统计和分析,以得出准确的检测结果。
在理化部分中,需要严格控制数据的采集和记录过程,采用适当的统计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并对结果的可靠性进行评估。
6. 结果的评价与报告最终的检测结果需要进行评价和报告,以反映食品的安全状况,并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在理化部分中,需要对检测结果进行合理的评价,包括与相关标准的比对等,同时将结果及时准确地向相关部门和人员报告。
二、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的要求为保证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下是对该部分的具体要求:1. 标准的制定与遵守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操作,确保检验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GB-5009目录

•GB/T 5009.1-2003 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总则•GB/T 5009.3-2003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T 5009.4-2003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GB/T 5009.5-2003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GB/T 5009.6-2003 食品中脂肪的测定•GB/T 5009.7-2003 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GB/T 5009.8-2003 食品中蔗糖的测定•GB/T 5009.9-2003 食品中淀粉的测定•GB/T 5009.10-2003 植物类食品中粗纤维的测定•GB/T 5009.11-2003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T 5009.12-2003 食品中铅的测定•GB/T 5009.13-2003 食品中铜的测定•GB/T 5009.14-2003 食品中锌的测定•GB/T 5009.15-2003 食品中镉的测定•GB/T 5009.16-2003 食品中锡的测定•GB/T 5009.17-2003 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GB/T 5009.18-2003 食品中氟的测定•GB/T 5009.19-2003 食品中六六六、滴滴涕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20-2003 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21-2003 粮、油、菜中甲萘威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22-2003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l的测定•GB/T 5009.23-2003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l、B 2、Gl、G2的测定•GB/T 5009.24-2003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Ml与Bl的测定•GB/T 5009.25-2003 植物性食品中杂色曲霉素的测定•GB/T 5009.26-2003 食品中N—亚硝胺类的测定•GB/T 5009.27-2003 食品中苯并(a)芘的测定•GB/T 5009.28-2003 食品中糖精钠的测定•GB/T 5009.29-2003 食品中山梨酸、苯甲酸的测定•GB/T 5009.30-2003 食品中叔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与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的测定•GB/T 5009.31-2003 食品中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的测定•GB/T 5009.32-2003 油酯中没食子酸丙酯(PG)测定•GB/T 5009.33-2003 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GB/T 5009.34-2003 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测定•GB/T 5009.35-2003 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GB/T 5009.36-2003 粮食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37-2003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38-2003 蔬菜、水果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39-2003 酱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40-2003 酱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41-2003 食醋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42-2003 食盐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43-2003 味精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44-2003 肉与肉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45-2003 水产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46-2003 乳与乳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48-2003 蒸馏酒与配制酒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49-2003 发酵酒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47-2003 蛋与蛋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50-2003 冷饮食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51-2003 非发酵性豆制品及面筋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52-2003 发酵性豆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53-2003 淀粉类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54-2003 酱腌菜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55-2003 食糖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56-2003 糕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57-2003 茶叶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58-2003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树脂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59-2003 食品包装用聚苯乙烯树脂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60-2003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61-2003 食品包装用三聚氰胺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62-2003 陶瓷制食具容器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63-2003 搪瓷制食具容器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64-2003 食品用橡胶垫片(圈)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65-2003 食品用高压锅密封圈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66-2003 橡胶奶嘴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67-2003 食品包装用聚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68-2003 食品容器内壁过氯乙烯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69-2003 食品罐头内壁环氧酚醛树脂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70-2003 食品容器内壁聚酰胺环氧树脂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2-2003 食品的相对密度的测定•GB/T 5009.71-2003 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树脂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72-2003 铝制食具容器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73-2003 粮食中二溴乙烷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74-2003 食品添加剂中重金属限量试验•GB/T 5009.75-2003 食品添加剂中铅的测定•GB/T 5009.76-2003 食品添加剂中砷的测定•GB/T 5009.77-2003 食用氢化油、人造奶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78-2003 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79-2003 食品用橡胶管卫生检验方法•GB/T 5009.80-2003 食品容器内壁聚四氟乙烯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81-2003 不锈钢食具容器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84-2003 食品中硫胺素(维生素B1)的测定•GB/T 5009.85-2003 食品中核黄素的测定•GB/T 5009.86-2003 蔬菜、水果及其制品中总抗坏血酸的测定(荧光法和2,4—二硝基苯肼法) •GB/T 5009.87-2003 食品中磷的测定•GB/T 5009.88-2003 食物中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测定•GB/T 5009.89-2003 食品中烟酸的测定•GB/T 5009.90-2003 食品中铁、镁、锰的测定•GB/T 5009.91-2003 食品中钾、钠的测定•GB/T 5009.92-2003 食品中钙的测定•GB/T 5009.93-2003 食品中硒的测定•GB/T 5009.94-2003 植物性食品中稀土的测定•GB/T 5009.95-2003 蜂蜜中四环素族抗生素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96-2003 谷物和大豆中赭曲霉毒素A的测定•GB/T 5009.97-2003 食品中环已基氨基磺酸钠的测定•GB/T 5009.98-2003 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不饱和聚酯树脂及其玻璃钢制品卫生标准分析方法•GB/T 5009.99-2003 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聚碳酸酯树脂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100-2003 食品包装用发泡聚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101-2003 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聚酯树脂及其成型品中锑的测定•GB/T 5009.102-2003 植物性食品中辛硫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03-2003 植物性食品中甲胺磷和乙酰甲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05-2003 黄瓜中百菌清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06-2003 植物性食品中二氯苯醚菊酯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07-2003 植物性食品中二嗪磷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08-2003 畜禽肉中已烯雌酚的测定•GB/T 5009.109-2003 柑桔中水胺硫磷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10-2003 植物性食品中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和溴氰菊酯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11-2003 谷物及其制品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测定•GB/T 5009.112-2003 大米和柑桔中喹硫磷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13-2003 大米中杀虫环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14-2003 大米中杀虫双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15-2003 稻谷中三环唑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16-2003 畜、禽肉中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残留量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 5009.117-2003 食用豆粕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118-2003 小麦中T-2毒素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GB/T 5009.119-2003 复合食品包装袋中二氨基甲苯的测定•GB/T 5009.120-2003 食品中丙酸钠、丙酸钙的测定•GB/T 5009.83-2003 食品中胡萝卜素的测定•GB/T 5009.82-2003 食品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E的测定•GB/T 5009.121-2003 食品中脱氢乙酸的测定•GB/T 5009.122-2003 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聚氯乙烯树脂及成型品中残留1,1-二氯乙烷的测定•GB/T 5009.123-2003 食品中铬的测定•GB/T 5009.124-2003 食品中氨基酸的测定•GB/T 5009.125-2003 尼龙6树脂及成型品中己内酰胺的测定•GB/T 5009.126-2003 植物性食品中三唑酮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27-2003 食品包装用聚酯树脂及其成型品中锗的测定•GB/T 5009.128-2003 食品中胆固醇的测定•GB/T 5009.129-2003 水果中乙氧基喹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30-2003 大豆及谷物中氟磺胺草醚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31-2003 植物性食品中亚胺硫磷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32-2003 食品中莠去津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33-2003 粮食中绿麦隆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35-2003 植物性食品中灭幼脲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36-2003 植物性食品中五氯硝基苯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37-2003 食品中锑的测定•GB/T 5009.138-2003 食品中镍的测定•GB/T 5009.139-2003 饮料中咖啡因的测定•GB/T 5009.140-2003 饮料中乙酰磺胺酸钾的测定•GB/T 5009.141-2003 食品中诱惑红的测定•GB/T 5009.142-2003 植物性食品中吡氟禾草灵、精吡氟禾草灵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43-2003 蔬菜、水果、食用油中双甲脒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44-2003 植物性食品中甲基异柳磷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45-2003 植物性食品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种残留的测定•GB/T 5009.146-2003 植物性食品中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多种残留的测定•GB/T 5009.147-2003 植物性食品中除虫脲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48-2003 植物性食品中游离棉酚的测定•GB/T 5009.149-2003 食品中栀子黄的测定GB 05009.149-2003 食品中栀子黄的测定•GB/T 5009.150-2003 食品中红曲色素的测定•GB/T 5009.151-2003 食品中锗的测定•GB/T 5009.152-2003 食品包装用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和橡胶改性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及其成型品中残留丙烯腈单体的测定•GB/T 5009.153-2003 植物性食品中植酸的测定•GB/T 5009.154-2003 食品中维生素B6的测定•GB/T 5009.155-2003 大米中稻瘟灵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56-2003 食品用包装材料及其制品的浸泡试验方法通则•GB/T 5009.157-2003 食品中有机酸的测定•GB/T 5009.158-2003 蔬菜中维生素K1的测定•GB/T 5009.159-2003 食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的测定•GB/T 5009.160-2003 水果中单甲脒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61-2003 动物性食品中有机磷农药多组分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62-2003 动物性食品中有机氯农药和拟除虫菊酯农药多组分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63-2003 动物性食品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组分残留高效液相色谱测定•GB/T 5009.164-2003 大米中丁草胺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65-2003 粮食中2,4-滴丁酯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66-2003 食品包装用树脂及其制品的预试验•GB/T 5009.167-2003 饮用天然矿泉水中氟、氯、溴离子和硝酸根、硫酸根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GB/T 5009.168-2003 食品中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的测定•GB/T 5009.169-2003 食品中牛磺酸的测定•GB/T 5009.170-2003 保健食品中褪黑素含量的测定•GB/T 5009.171-2003 保健食品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测定•GB/T 5009.172-2003 大豆、花生、豆油、花生油中的氟乐灵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73-2003 梨果、柑桔类水果中噻螨酮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74-2003 花生、大豆中异丙甲草胺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75-2003 粮食和蔬菜中2,4-滴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76-2003 茶叶、水果、食用植物油中三氯杀螨醇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78-2003 食品包装材料中甲醛的测定•GB/T 5009.179-2003 火腿中三甲胺氮的测定•GB/T 5009.180-2003 稻谷、花生仁中恶草酮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81-2003 猪油中丙二醛的测定•GB/T 5009.182-2003 面制食品中铝的测定•GB/T 5009.183-2003 植物蛋白饮料中脲酶的定性测定•GB/T 5009.184-2003 粮食、蔬菜中噻酮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85-2003 苹果和山楂制品中展青霉素的测定•GB/T 5009.186-2003 乳酸菌饮料中脲酶的定性测定•GB/T 5009.187-2003 干果(桂元、荔枝、葡萄干、柿饼)中总酸的测定•GB/T 5009.188-2003 蔬菜、水果中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的测定•GB/T 5009.189-2003 银耳中米酵菌酸的测定•GB/T 5009.190-2003 海产食品中多氯联苯的测定•GB/T 5009.191-2003 食品中3-氯-1,2-丙二醇含量的测定•GB/T 5009.192-2003 动物性食品中克伦特罗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93-2003 保健食品中脱氢表雄甾酮(DHEA)测定•GB/T 5009.194-2003 保健食品中免疫球蛋白IgG的测定•GB/T 5009.195-2003 保健食品中吡啶甲酸铬含量的测定•GB/T 5009.196-2003 保健食品中肌醇的测定•GB/T 5009.197-2003 保健食品中盐酸硫胺素、盐酸吡哆醇、烟酸、烟酰胺和咖啡因的测定•GB/T 5009.198-2003 贝类记忆丧失性贝类毒素软骨藻酸的测定•GB/T 5009.199-2003 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快速检测•GB/T 5009.200-2003 小麦中野燕枯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201-2003 梨中烯唑醇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202-2003 食用植物油煎炸过程中的极性组分(PC)的测定•GB/T 5009.203-2003 植物纤维类食品容器卫生标准中蒸发残渣的分析方法•GB/T 5009.104-2003 植物性食品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测定•NY/T 5009-2001 无公害食品结球甘蓝生产技术规程•GB/T 5009.1-1996 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总则•GB 5009.204-2005 食品中丙稀酰胺含量的测定方法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GB/T 5009.190-2006 食品中指示性多氯联苯含量的测定•GB/T 5009.23-2006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测定•GB/T 5009。
食品理化检验方法 总则 标准文本(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理化检验方法总则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品理化检验方法的检验基本原则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安全标准检验方法理化部分。
术语与定义1.1 特异性:指方法定性区分待测物和其它物质的能力。
1.2 准确度:指检测结果与样品真值间的一致程度,准确度大小由定量的正确度和精密度决定。
1.3 精密度:指检测结果间的一致程度,通常用相对标准偏差表示。
1.4 重复性:指在同一实验室在人员、设备、方法等恒定条件下,在短时间内对同一测定对象进行独立测定的精密度。
1.5 再现性:指在不同实验室间,仅在方法相同的条件下对同一测定对象进行独立测定的精密度。
样品采集、保存与检验1.6 样品采集基本要求样品采集应有完整的采样信息如生产日期、批号、数量、生产者等,采集的样品应具有代表性和均匀性。
当样品量较大时需要采用四分法选出能反应该食品的卫生质量和满足检验项目样品量需要的检测样品,一式三份,供检验、复验、备查或仲载,一般每份样品不少于0.5kg,但掺伪食品和食物中毒样品除外。
1.7 样品包装建议有包装产品应采集包装产品,散装产品应根据所需开展的检验项目,采用适宜的、且可真实反映产品特性的容器。
1.8 液体、半流体食品植物油、鲜乳、酒或其他饮料和用大桶或大罐盛装的大包装产品应先充分混匀后再采样,并分层采样。
1.9 粮食及固体食品应自每批食品上、中、下三层中的不同部位分别采部分样品,采样量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混合后按四分法对角取样,再进行几次混合,最后取有代表性样品。
1.10 肉类、水产等食品应按分析项目要求分别采取不同部位的样品或混合后采样。
1.11 罐头、瓶装食品或其他小包装食品应根据批号随机取样,同一批号取样件数,250g 以上的包装不得少于6个,250g 以下的包装不得少于10个。
1.12 掺伪食品和食物中毒的样品采集掺伪食品和食物中毒的样品要尽可能反映出其可能具有的中毒因素。
1.13 样品保存定型包装产品应在产品规定有效期按样品的保存条件予以保存,散装产品应参照相关产品的保存条件予以保存,且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样品不变质。
食品理化检验方法主要内容和使用要点解读

食品理化检验方法主要内容和使用要点解读(上)食品理化检验方法内容一般包括发布日期、实施日期、技术内容、附录(如参考条件、典型图谱)等。
其中,技术内容包括范围、原理、试剂和材料、仪器和设备、分析步骤、分析结果的表述、精密度及其他(如检出限、定量限)。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食品检验要严格按照食品检验标准(或国家有关规定确定的检验方法)对食品进行检验,保证对外出具的检验数据和结论客观公正。
理化检验方法总体参照GB/T5009.1-2003(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总则,该标准正在修订中)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发布日期和实施日期检验机构日常需动态关注检验方法标准(文本)的发布情况,及时做好新方法证实和新旧方法变更确认。
对外出具具有证明性作用数据和结论时需获取资质,确保检验采用现行有效方法。
《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管理办法15号令》明确规定复检应当使用与初检机构一致的检验方法,但实施复检时食品安全标准对检验方法有新规定的,从其规定。
方法主要内容解读范围:食品理化检验方法的范围规定,一般会明确方法适用的食品基质范围。
值得注意的是,可能某方法下还会包括仪器原理或方法原理不同的方法,可能有不同的适用范围。
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5009.97-2016食品中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的测定中,包括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特别强调气相色谱法不适用于白酒中该化合物的测定。
而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适用于白酒、葡萄酒、黄酒、料酒中该化合物的测定。
但配制酒采用液相色谱法,方法选择时需特别注意。
一些化合物的测定可能还会依据含量水平选择不同的方法,如水分、蛋白质。
日常开展检验对仪器分析方法的适用范围都较为注意,但容易疏忽的是常规理化项目方法的选择。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5009.3-2016食品中水分的测定,包括直接干燥法、减压干燥法、蒸馏法、卡尔·费休法。
其中,蒸馏法适用于含水较多又有较多挥发性成分的水果、香辛料及调味品、肉与肉制品等食品中水分的测定,不适用于水分含量小于1g/100g的样品;卡尔·费休法适用于食品中含微量水分的测定,不适用于含有氧化剂、还原剂、碱性氧化物、氢氧化物、碳酸盐、硼酸等食品中水分的测定;卡尔·费休容量法适用于水分含量大于1.0×10-3 g/100g的样品。
食品卫生检验方法(总则注解)

第一节 食品理论分析基本要求
8样品的要求[注]: 各类样品应从样品受理、交接、搬运、保管、检测、取样、处理等应 按程序运行。 (1)应按照标准方法中规定应提供相关信息如生产日期、批号、采 样量等。 (2)样品交接:样品受理人员将样品基本信息及要求,检测的项目 输入《卫生检验软件》或笔录,经确认后即生成《样品检验交接单》, 在该交接单上编制样品受理号,同时在每份样品上粘贴该编号作为样 品的唯一性标识。 (3)检测过程中样品的管理 实验室收到检测样品后分区域放置,设立“待检”、“检毕”区域, 并有明确的标识。有特殊要求的样品,按照规定存放。检测过程中, 样品在不同检测室之间流转时,应在《检测样品交接单》上作流转记 录。 (4)样品在流转过程中对搬运有特殊要求时,应在检测交接单中注 明,并通知样品保管员和实验室,按产品标准的规定或客户提供的搬 运说明进行操作。
第一节 食品理论分析基本要求
5 试剂的要求及其溶液浓度的基本表示方法 本标准检验方法所用试剂均在各章节中说明,可根据要求选用。 5.1[注]:食品卫生检验实验室使用的纯水用于配制标准溶液、稀释或 作为空白或用于洗涤仪器和玻璃仪皿等。纯水可由蒸馏、重蒸馏、亚 沸蒸馏和离子交换、纯水器等方法制得,采用复合几种处理技术可以 制取电导率为0.05μS/cm(25℃)的超纯水。 本标准检验方法要求的纯水在各章节中将分别说明。一般而言,对高 灵敏度微量分析可采用二级水、三级水用于一般化学分析。在超痕量 分析时,才使用一级水。 纯水在储存过程中由于空气中CO2,微生物和其他物质污染,来自容 器壁的污染物也可以能使纯水中金属离子大为增加,使用时应注意这 些问题。 了解上述提示可以更好理解本检验方法的规定理由,而其中某些条文 往往是检验项目成败的关键。
1、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简单) 总则解析

基本概念
• 报出限(Reporting Limit or reporting level): 是一个任意数值。报出限可以根据统计方 法确定,也可以根据分析人员的经验和判 断估计。
基本概念
• 对检出限的规定:
• 1、国际理论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对检出限的规定:对各种光 学分析方法,可测量的最小分析信号XL以下式表示: • XL=Xb+kSb • 式中:Xb--空白多次测定的平均值(n>20次) • Sb--空白多次测定的标准偏差 • K--根据一定置信水平确定的系数 • L=(XL-Xb)/s=kSb/S • L为最小检出限 • S 为方法灵敏度(标准曲线回归方程斜率)
• 覆盖被测样品的预期浓度范围 • 最低浓度点取定量限附近 • 覆盖所遇到的有代表性的样品范围
方法检出限的测定方法
• 选择适当的加标浓度
• 最佳的加标浓度为预期检出限的1~5倍 • 加标样品的响应信号还要能够从背景噪音中分辨出来,即还要考虑信 噪比(s/n) • 加标浓度要小于计算的MDL的10倍,这是测定MDL时允许的样品最高浓 度 • 计算的MDL值不得高于加标浓度
立体角
弧度
球面度
rad
sr
法定计量单位
• 国际单位制中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 由 SI基本单位和辅助单位借助于乘、除等数 学符号,通过代数式表示的单位。
法定计量单位
• 由以上单位构成的组合形式的单位 如: mol/L,m3 • 由词头和以上单位所构成的十进倍数和分 数单位(教材附录二,表5)词头+主单位, 如:mmol,nmol等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使用方法及主要注意事项:
• 2.单位符号的字母一般用小写体,若单 位名称来源于人名,则其符号的第一个字 母用大写体。 • 例如:时间单位“秒”的符号是s。压力、 压强的单位“帕斯卡”的符号是Pa。
食品理化检验方法标准.

味精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肉与肉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水产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T5009.46 GB/T5009.47 GB/T5009.48 GB/T5009.49
乳与乳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蛋与蛋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蒸馏酒与配制酒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发酵酒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T5009.50 冷饮食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T5009.136 植物性食品中五氯硝基苯残留量的测定 GB/T5009.137 食品中锑的测定 GB/T5009.138 食品中镍的测定 GB/T5009.139 饮料中咖啡因的测定 GB/T5009.140 饮料中乙酰磺胺酸钾的测定 GB/T5009.141 食品中诱惑红的测定 GB/T5009.142 植物性食品中稳杀得、精稳杀得残留量的测定 GB/T5009.143 蔬菜、水果、食用油中双甲脒残留量的测定 GB/T5009.144 植物性食品中甲基异柳磷残留量的测定 GB/T5009.145 植物性食品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种残留的测定 GB/T5009.146 植物性食品中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多种残留的测定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
食品中脂肪的测定
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
食品中蔗糖的测定
食品中淀粉的测定
植物类食品中粗纤维的测定
GB/T5009.11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T5009.12 食品中铅的测定 GB009.14 食品中锌的测定 GB/T5009.15 食品中镉的测定 GB/T5009.16 食品中锡的测定 GB/T5009.17 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 GB/T5009.18 食品中氟的测定 GB/T5009.19 食品中六六六、滴滴涕残留量的测定 GB/T5009.20 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GBT 5009 食品卫生检验方法

GB_T 5009.1-2003 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总则GB_T 5009.2-2003 食品的相对密度的测定GB_T 5009.3-2003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_T 5009.4-2003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GB_T 5009.5-2003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GB_T 5009.6-2003 食品中脂肪的测定GB_T 5009.7-2003 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GB_T 5009.8-2003 食品中蔗糖的测定GB_T 5009.9-2003 食品中淀粉的测定GB_T 5009.10-2003 植物类食品中粗纤维的测定GB_T 5009.11-2003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_T 5009.12-2003 食品中铅的测定GB_T 5009.13-2003 食品中铜的测定GB_T 5009.14-2003 食品中锌的测定GB_T 5009.15-2003 食品中镉的测定GB_T 5009.16-2003 食品中锡的测定GB_T 5009.17-2003 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GB_T 5009.18-2003 食品中氟的测定GB_T 5009.19-2003 食品中六六六、滴滴涕残留量的测定GB_T 5009.20-2003 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GB_T 5009.21-2003 粮、油、菜中甲萘威残留量的测定GB_T 5009.22-2003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l的测定GB_T 5009.23-2003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l、B 2、Gl、G2的测定GB_T 5009.24-2003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Ml与Bl的测定GB_T 5009.25-2003 植物性食品中杂色曲霉素的测定GB_T 5009.26-2003 食品中N—亚硝胺类的测定GB_T 5009.27-2003 食品中苯并(a)芘的测定GB_T 5009.28-2003 食品中糖精钠的测定GB_T 5009.29-2003 食品中山梨酸、苯甲酸的测定GB_T 5009.30-2003 食品中叔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与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 的测定GB_T 5009.31-2003 食品中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的测定GB_T 5009.32-2003 油酯中没食子酸丙酯(PG)测定GB_T 5009.33-2003 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GB_T 5009.34-2003 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测定GB_T 5009.35-2003 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GB_T 5009.36-2003 粮食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_T 5009.37-2003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_T 5009.38-2003 蔬菜、水果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_T 5009.39-2003 酱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_T 5009.40-2003 酱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_T 5009.41-2003 食醋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_T 5009.42-2003 食盐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_T 5009.43-2003 味精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_T 5009.44-2003 肉与肉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_T 5009.45-2003 水产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_T 5009.46-2003 乳与乳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_T 5009.47-2003 蛋与蛋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_T 5009.48-2003 蒸馏酒与配制酒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_T 5009.49-2003 发酵酒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_T 5009.50-2003 冷饮食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_T 5009.51-2003 非发酵性豆制品及面筋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_T 5009.52-2003 发酵性豆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_T 5009.53-2003 淀粉类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_T 5009.54-2003 酱腌菜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_T 5009.55-2003 食糖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_T 5009.56-2003 糕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_T 5009.57-2003 茶叶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_T 5009.58-2003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树脂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_T 5009.59-2003 食品包装用聚苯乙烯树脂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_T 5009.60-2003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方法GB_T 5009.61-2003 食品包装用三聚氰胺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_T 5009.62-2003 陶瓷制食具容器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_T 5009.63-2003 搪瓷制食具容器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_T 5009.64-2003 食品用橡胶垫片(圈)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_T 5009.65-2003 食品用高压锅密封圈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_T 5009.66-2003 橡胶奶嘴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_T 5009.67-2003 食品包装用聚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_T 5009.68-2003 食品容器内壁过氯乙烯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_T 5009.69-2003 食品罐头内壁环氧酚醛树脂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_T 5009.70-2003 食品容器内壁聚酰胺环氧树脂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_T 5009.71-2003 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树脂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_T 5009.72-2003 铝制食具容器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_T 5009.73-2003 粮食中二溴乙烷残留量的测定GB_T 5009.74-2003 食品添加剂中重金属限量试验GB_T 5009.75-2003 食品添加剂中铅的测定GB_T 5009.76-2003 食品添加剂中砷的测定GB_T 5009.77-2003 食用氢化油、人造奶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_T 5009.78-2003 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_T 5009.79-2003 食品用橡胶管卫生检验方法GB_T 5009.80-2003 食品容器内壁聚四氟乙烯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_T 5009.81-2003 不锈钢食具容器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_T 5009.82-2003 食品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E的测定GB_T 5009.83-2003 食品中胡萝卜素的测定GB_T 5009.84-2003 食品中硫胺素(维生素B1)的测定GB_T 5009.85-2003 食品中核黄素的测定GB_T 5009.86-2003 蔬菜、水果及其制品中总抗坏血酸的测定(荧光法和2,4—硝基苯肼法)GB_T 5009.87-2003 食品中磷的测定GB_T 5009.88-2003 食物中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测定GB_T 5009.89-2003 食品中烟酸的测定GB_T 5009.90-2003 食品中铁、镁、锰的测定GB_T 5009.91-2003 食品中钾、钠的测定GB_T 5009.92-2003 食品中钙的测定GB_T 5009.93-2003 食品中硒的测定GB_T 5009.94-2003 植物性食品中稀土的测定GB_T 5009.95-2003 蜂蜜中四环素族抗生素残留量的测定GB_T 5009.96-2003 谷物和大豆中赭曲霉毒素A的测定GB_T 5009.97-2003 食品中环已基氨基磺酸钠的测定GB_T 5009.98-2003 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不饱和聚酯树脂及其玻璃钢制品卫标准分析方法GB_T 5009.99-2003 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聚碳酸酯树脂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_T 5009.100-2003 食品包装用发泡聚苯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_T 5009.101-2003 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聚酯树脂及其成型品中锑的测定GB_T 5009.102-2003 植物性食品中辛硫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GB_T 5009.103-2003 植物性食品中甲胺磷和乙酰甲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GB_T 5009.104-2003 植物性食品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测定GB_T 5009.105-2003 黄瓜中百菌清残留量的测定GB_T 5009.106-2003 植物性食品中二氯苯醚菊酯残留量的测定GB_T 5009.107-2003 植物性食品中二嗪磷残留量的测定GB_T 5009.108-2003 畜禽肉中已烯雌酚的测定GB_T 5009.109-2003 柑桔中水胺硫磷残留量的测定GB_T 5009.110-2003 植物性食品中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和溴氰菊酯残留量的测定GB_T 5009.111-2003 谷物及其制品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测定GB_T 5009.112-2003 大米和柑桔中喹硫磷残留量的测定GB_T 5009.113-2003 大米中杀虫环残留量的测定GB_T 5009.114-2003 大米中杀虫双残留量的测定GB_T 5009.115-2003 稻谷中三环唑残留量的测定GB_T 5009.116-2003 畜、禽肉中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残留量的测定(高效液色谱法)GB_T 5009.117-2003 食用豆粕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_T 5009.118-2003 小麦中T-2毒素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GB_T 5009.119-2003 复合食品包装袋中二氨基甲苯的测定GB_T 5009.120-2003 食品中丙酸钠、丙酸钙的测定GB_T 5009.121-2003 食品中脱氢乙酸的测定GB_T 5009.122-2003 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聚氯乙烯树脂及成型品中残留1,1- 氯乙烷的测定GB_T 5009.123-2003 食品中铬的测定GB_T 5009.124-2003 食品中氨基酸的测定GB_T 5009.125-2003 尼龙6树脂及成型品中己内酰胺的测定GB_T 5009.126-2003 植物性食品中三唑酮残留量的测定GB_T 5009.127-2003 食品包装用聚酯树脂及其成型品中锗的测定GB_T 5009.128-2003 食品中胆固醇的测定GB_T 5009.129-2003 水果中乙氧基喹残留量的测定GB_T 5009.130-2003 大豆及谷物中氟磺胺草醚残留量的测定GB_T 5009.131-2003 植物性食品中亚胺硫磷残留量的测定GB_T 5009.132-2003 食品中莠去津残留量的测定GB_T 5009.133-2003 粮食中绿麦隆残留量的测定GB_T 5009.134-2003 大米中禾草敌残留量的测定GB_T 5009.135-2003 植物性食品中灭幼脲残留量的测定GB_T 5009.136-2003 植物性食品中五氯硝基苯残留量的测定GB_T 5009.137-2003 食品中锑的测定GB_T 5009.138-2003 食品中镍的测定GB_T 5009.139-2003 饮料中咖啡因的测定GB_T 5009.140-2003 饮料中乙酰磺胺酸钾的测定GB_T 5009.141-2003 食品中诱惑红的测定GB_T 5009.142-2003 植物性食品中吡氟禾草灵、精吡氟禾草灵残留量的测定GB_T 5009.143-2003 蔬菜、水果、食用油中双甲脒残留量的测定GB_T 5009.144-2003 植物性食品中甲基异柳磷残留量的测定GB_T 5009.145-2003 植物性食品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种残留的测定GB_T 5009.146-2003 植物性食品中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多种残留的测定GB_T 5009.147-2003 植物性食品中除虫脲残留量的测定GB_T 5009.148-2003 植物性食品中游离棉酚的测定GB_T 5009.149-2003 食品中栀子黄的测定GB_T 5009.150-2003 食品中红曲色素的测定GB_T 5009.151-2003 食品中锗的测定GB_T 5009.152-2003 食品包装用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和橡胶改性的丙烯腈-丁烯-苯乙烯树脂及其成型品中残留丙烯腈单体的测定GB_T 5009.153-2003 植物性食品中植酸的测定GB_T 5009.154-2003 食品中维生素B6的测定GB_T 5009.155-2003 大米中稻瘟灵残留量的测定GB_T 5009.156-2003 食品用包装材料及其制品的浸泡试验方法通则GB_T 5009.157-2003 食品中有机酸的测定GB_T 5009.158-2003 蔬菜中维生素K1的测定GB_T 5009.159-2003 食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的测定GB_T 5009.160-2003 水果中单甲脒残留量的测定GB_T 5009.161-2003 动物性食品中有机磷农药多组分残留量的测定GB_T 5009.162-2003 动物性食品中有机氯农药和拟除虫菊酯农药多组分残留量测定GB_T 5009.163-2003 动物性食品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组分残留高效液相色谱定GB_T 5009.164-2003 大米中丁草胺残留量的测定GB_T 5009.165-2003 粮食中2,4-滴丁酯残留量的测定GB_T 5009.166-2003 食品包装用树脂及其制品的预试验GB_T 5009.167-2003 饮用天然矿泉水中氟、氯、溴离子和硝酸根、硫酸根含量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GB_T 5009.168-2003 食品中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的测定GB_T 5009.169-2003 食品中牛磺酸的测定GB_T 5009.170-2003 保健食品中褪黑素含量的测定GB_T 5009.171-2003 保健食品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测定GB_T 5009.172-2003 大豆、花生、豆油、花生油中的氟乐灵残留量的测定GB_T 5009.173-2003 梨果、柑桔类水果中噻螨酮残留量的测定GB_T 5009.174-2003 花生、大豆中异丙甲草胺残留量的测定GB_T 5009.175-2003 粮食和蔬菜中2,4-滴残留量的测定GB_T 5009.176-2003 茶叶、水果、食用植物油中三氯杀螨醇残留量的测定GB_T 5009.177-2003 大米中敌稗残留量的测定GB_T 5009.178-2003 食品包装材料中甲醛的测定GB_T 5009.179-2003 火腿中三甲胺氮的测定GB_T 5009.180-2003 稻谷、花生仁中恶草酮残留量的测定GB_T 5009.181-2003 猪油中丙二醛的测定GB_T 5009.182-2003 面制食品中铝的测定GB_T 5009.183-2003 植物蛋白饮料中脲酶的定性测定GB_T 5009.184-2003 粮食、蔬菜中噻酮残留量的测定GB_T 5009.185-2003 苹果和山楂制品中展青霉素的测定GB_T 5009.186-2003 乳酸菌饮料中脲酶的定性测定GB_T 5009.187-2003 干果(桂元、荔枝、葡萄干、柿饼)中总酸的测定GB_T 5009.188-2003 蔬菜、水果中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的测定GB_T 5009.189-2003 银耳中米酵菌酸的测定GB_T 5009.190-2003 海产食品中多氯联苯的测定GB_T 5009.191-2003 食品中3-氯-l,2-丙二醇含量的测定GB_T 5009.192-2003 动物性食品中克伦特罗残留量的测定GB_T 5009.193-2003 保健食品中脱氢表雄甾酮(DHEA)测定GB_T 5009.194-2003 保健食品中免疫球蛋白IgG的测定GB_T 5009.195-2003 保健食品中吡啶甲酸铬含量的测定GB_T 5009.196-2003 保健食品中肌醇的测定GB_T 5009.197-2003 保健食品中盐酸硫胺素、盐酸吡哆醇、烟酸、烟酰胺和咖因的测定GB_T 5009.198-2003 贝类记忆丧失性贝类毒素软骨藻酸的测定GB_T 5009.199-2003 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快速检测GB_T 5009.200-2003 小麦中野燕枯残留量的测定GB_T 5009.201-2003 梨中烯唑醇残留量的测定GB_T 5009.202-2003 食用植物油煎炸过程中的极性组分(PC)的测定GB_T 5009.203-2003 植物纤维类食品容器卫生标准中蒸发残渣的分析方法。
食品卫生检验总则

食品卫生检验总则
4.罐头 水果或肉禽罐头在捣碎之前应清除果核、骨头及葱、 姜、辣椒等调料。可用高速组织捣碎机。 上述样品制备过程中,还应注意防止易挥发成分的 逸散及有可能造成的样品理化性质的改变,尤其是作 微生物检验的样品,必须根据微生物学的要求,严格 按照无菌操作规程制备。
13
食品卫生检验总则
食品卫生检验总则
第二章
1
食品卫生检验总则
第一节 食品卫生理化检验总则 第二节 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总则 第三节 食品卫生检验实验室操作规程
2
食品卫生检验总则
第一节 食品卫生理化检验总则
一、理化检验样品的采集、制备和保存
食品卫生理化检验的一般程序是:
➢样品的采集、制备和保存; ➢样品的预处理; ➢成分分析; ➢分析数据处理; ➢撰写分析报告。 为保证分析结果准确、无误,首先就要正确地采样。
溶剂提取法可用于提取固体、液体及半流体,根据提 取对象不同可分为浸取和萃取。
29
食品卫生检验总则
1.浸取法 用适当的溶剂将固体样品中的某种被测组分浸取出来称 浸取。也即液-固萃取法。该法应用广泛,如测定固体食 品中脂肪的含量用乙醚反复浸取样品中的脂肪,而杂质不 溶于乙醚,再使乙醚挥发掉,称出脂肪的质量。 (1)提取剂的选择 提取剂应根据被提取物的性质来选 择,对被测组分的溶解度应最大,对杂质的溶解度最小, 提取效果遵从相似相溶原则。通常对极性较弱的成分(如 有机氯农药)可用极性小的溶剂(如正己烷、石油醚)提 取;对极性强的成分(如黄曲霉毒素B1)可用极性大的溶 剂(如甲醇与水的混合液)提取。所选择的溶剂的沸点应 适当,太低易挥发,过高又不易浓缩。
一般检验后的样品还需保留一个月,以备 复查。 保留期限从签发报告单算起,易变质食品 不予保留。 对感官不合格样品可直接定为不合格产品, 不必进行理化检验。 最后,存放的样品应按日期、批号、编号 摆放,以便查找。
1、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简单) 总则

基本概念
• LOD:以产生的信噪比大于5所对应的浓度。
• 《美国自然资源办公室》
基本概念
• LOD:能产生2(或1.645)倍于空白样品分析 的平均偏差的信号所对应的待测物浓度。
• 《美国水和废水标准检验法》
基本概念
• 3倍空白值的标准偏差相对应的质量或浓度。
• 《食品卫生检验方法 理化部分(一)》
方法检出限的测定方法
• 美国EPA的规定
• 1.在测定MDL时,最少测定7个重复的浓度加标样品,加标的浓度要适 宜,一般为预期MDL值的1~5倍,并按照给定分析方法的全过程进行 处理测定。 • 2.MDL的计算公式为:MDL=s×t(n-1,1-a=0.99) • 式中:n=重复测定的加标样品数 • s=n次加标测定浓度的标准偏差 • t=自由度为n-1时的student’s值 • 1-a=为置信水平
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使用方法及主要注意事项:
•
6.单位与词头的名称,一般只宜用于叙 述性文字中,单位和词头的符号可用于公 式、数据表、曲线表、刻度盘和产品名牌 等需要表示的地方,也可用于叙述性文字 中;应优先采用符号。
基本概念
• 检出限(Detection Limit DL或Limit of Detection LOD) • 特定分析方法在给定的置信度内可从样品 中检出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值。
立体角
弧度
球面度
rad
sr
法定计量单位
• 国际单位制中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 由 SI基本单位和辅助单位借助于乘、除等数 学符号,通过代数式表示的单位。
法定计量单位
• 由以上单位构成的组合形式的单位 如: mol/L,m3 • 由词头和以上单位所构成的十进倍数和分 数单位(教材附录二,表5)词头+主单位, 如:mmol,nmol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总则
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总则如下:
1. 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对食品中添加的化学物质、微生物、重金属等进行分析检验。
2. 检品处理:检品应先进行预处理,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例如,对于微生物检测,应先将检品进行处理,以提高检测效率。
3. 试剂配制:在进行理化检验时,需要使用各种试剂进行配制。
试剂的质量和稳定性对检测结果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应选用优质的试剂,并确保其质量和稳定性。
4. 仪器使用:理化检验需要使用各种仪器进行分析检测。
在使用仪器时,应严格按照仪器操作规程操作,以确保仪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5. 结果判定:检测结果的判定应根据检测标准进行。
检测标准应根据检测项目的性质和检测方法的准确度制定。
在判定检测结果时,应充分考虑检测误差和样品背景等因素。
6. 质量控制:在进行理化检验时,应进行质量控制,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质量控制包括实验过程质量控制和实验结果质量控制。
实验过程质量控制是指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条件、实验方法、实验结果等进行监控,以防止实验误差。
实验结果质量控制是指在实验结果出来后,对实验结果进行监控,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7. 报告编写:检测结果应编写成报告,报告应包括检测项目、检测结果、检测误差等信息。
报告应准确、清晰、简洁,以便于读者理解。
理化部分是食品卫生检验方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检测结果对于保障食品
卫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在进行理化检验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