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含氟废水处理案例及汇总

合集下载

化工项目含氟废水处理方案

化工项目含氟废水处理方案

化工项目含氟废水处理方案随着化工工艺的不断进步,含氟废水处理逐渐成为化工行业中一个重要的环保问题。

含氟废水具有很高的毒性和难降解性,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因此,研究和开发有效的含氟废水处理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几种常见的含氟废水处理方案,并介绍其原理和应用。

1.生物处理法生物处理法是将含氟废水通过微生物反应器进行处理。

该方法通过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来降解废水中的氟化物。

常见的生物处理方法包括曝气池法、厌氧消化法等。

曝气池法通过将含氟废水注入曝气池中,通过加入适当的氧气供氧,利用微生物氧化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氟化物。

厌氧消化法则是通过将含氟废水加入到厌氧消化器中,通过微生物菌群的代谢来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氟化物。

2.化学方法化学方法主要通过化学反应来处理含氟废水。

常见的方法包括氢氧化钙沉淀法、活性炭吸附法等。

氢氧化钙沉淀法是通过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钙,将废水中的氟化物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不溶性的氟化钙沉淀物,从而去除废水中的氟化物。

活性炭吸附法则是通过将废水通过活性炭床进行处理,活性炭上的吸附剂可以有效地吸附废水中的氟化物。

3.膜分离法膜分离法是一种通过半透膜来分离溶质和溶剂的方法。

常用的膜分离方法包括反渗透法和纳滤法。

反渗透法是通过半透膜的高压或浓度差来实现溶质的分离和浓缩,从而去除废水中的氟离子。

纳滤法则是利用纳滤膜的孔径特性,通过筛选分子尺寸较大的溶质,将废水中的氟离子过滤掉。

综上所述,针对含氟废水的处理,可以选择生物处理法、化学方法和膜分离法等多种处理方案。

根据不同情况的废水水质和处理要求,可以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

同时,为了取得良好的处理效果,还可以将不同的处理方法进行综合应用,从而提高废水处理的效率和降低成本。

然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进行化学方法和膜分离法处理时,需要合理管理和处理废水中产生的废弃物,以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含氟酸性废水处理方案

含氟酸性废水处理方案

第一章项目总论本工程为新建废水处理系统,废水主要来自车间硅片清洗过程以及洗气塔产生的高浓度含氟酸性废水。

处理出水要求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和《辽宁省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21/1627-2008)。

1.1 方案介绍水洗塔排水,尾气处理装置排水以及硅片清洗废水等酸性含氟废水均排入到废水处理装置进行处理,氟化物的去除率设计为95%以上。

废水处理处置采用化学处理方法:酸碱调节pH和二级化学沉淀。

基本原理:H+ + OH- = H2OCa2+ +2F- =CaF21.2 设计参数该工程设计规模为150 m3/d,对废水处理系统的构筑物进行土建、工艺、设备、电气和自控等进行设计、施工、安装及调试。

1、原水性质:含氟生产废水2、设计水量:Q=150 m3/d3、进出水水质:1.3 设计原则1、根据设计进水水质和排放标准的要求,废水处理选用工艺技术先进,处理效果好,操作管理简单,运行稳定可靠,占地面积少,工程投资省和运行费用低的方案。

2、设计满足国家环境保护的各项法规、规范及标准,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3、根据技术成熟、经济合理的原则进行总体设计和单元构筑物设计,并充分注意节能、力求高效。

4、采取先进的工艺技术,减少污泥产量,并考虑污泥的最终处置。

5、设计中充分考虑防止二次污染,噪声低,基本无异味,不影响周围环境。

1.4 设计标准及规范《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1年版)《电子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2008年版)《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50483-2009)《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辽宁省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21/1627-2008)用户提供相关数据资料。

第二章 工艺流程及原理2.1 本项目废水处理工艺流程2.2 系统对外界要求进水管:用户应将各处废水进水管送至废水间内指定位置便于供方进行废水供水碰管,进水管管径建议≥DN50为宜,流量Q≥6.3吨/小时。

废水除氟工程案例

废水除氟工程案例

北京某汽车零部件公司含氟废水处理工程案例工程概述北京某汽车零部件公司电镀生产线所排放废水中均含有大量氟离子,而废液中氟离子浓度甚至高达1g/L。

废水处理量为25m3/H,连续24H处理。

起初设计时,排放水中氟离子浓度执行《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级排放标准,即F-浓度应小于10mg/L。

后来,由于北京环保新要求,该企业排放水中氟离子浓度执行《北京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307-2005)》三级排放,即为5mg/L。

设计原则根据业主提供的数据,参考各项国家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设计方案时选择可靠处理工艺,考虑运行操作安全性;处理水质严于规定的排放标准,确保处理稳定可靠;减少基本建设费及运转费用;按照现场实际情况考虑设备设置。

工艺说明由于来水氟离子浓度高,且执行的排放标准相当严格,因此,选择氟离子的预处理+深度处理相结合的方式来确保出水达标。

含氟废水预处理——化学沉淀法来自生产线的电镀废水在受槽中暂时存贮后,泵入化学沉淀系统。

加入石灰Ca(OH)2调节废水pH值到9左右以形成氟化钙沉淀。

然后加入混凝剂及絮凝剂以加大加重沉淀颗粒、形成矾花后进入沉降系统。

Ca2++2F-=CaF2化学沉淀反应后的含氟废水通过沉降,大部分氟离子通过氟化钙沉淀进入压滤机进行脱水形成泥饼。

上清水则进入后续的深度处理。

含氟废水深度处理——离子交换法经过化学沉淀后的出水氟离子浓度为20mg/L,无法达到排放标准。

此时,采用离子交换法处理上清液以使氟离子浓度降至5mg/L。

上清液经收集后通过石英砂过滤掉大的悬浮物后进入氟离子交换树脂系统。

通过树脂层,水中F—与树脂上的OH—发生交换。

F—被树脂吸附,OH—被交换到水中。

通过交换作用,达到去除水中F—的目的。

上清液经过除氟树脂后出水中F—浓度由未检出逐渐上升,当达到5mg/L时,我们判断为树脂已吸附饱和,此时需要对其进行再生处理以恢复树脂的交换能力。

处理数据采用化学沉淀法+离子交换法处理含氟废水,出水水质稳定,达到5mg/L的排放标准。

某化工项目含氟废水处理方案_secret

某化工项目含氟废水处理方案_secret

某化工项目含氟废水处理方案_secret 化工项目含氟废水处理方案
一、现状
化工行业废水中含有大量氟化物,污染物有氟、氯、氨等,主要成分有氯化氢、氨水、氯酸、氢氟酸和氟化氢等。

氟化物体积大,挥发性强,易挥发和溶于水,氟雾难以处理或控制,工业水处理时易污染大气环境,以及潜在的危害长期暴露对人体健康的威胁。

二、设施介绍
使用膜技术(MBR)对化工项目氟化废水进行处理。

膜技术是一种新型的高效处理技术,它通过将处理废水中的悬浮颗粒和微小的溶质通过安装专用的膜处理设备,将其密封并将有害物质滤出净水,从而达到净水的目的。

三、工艺流程
1、原水回收:将废水经过沉淀池、过滤池等处理,自动调节沉淀池、过滤池的压力,进行净化处理,以满足废水回收要求,达到去除悬浮物、污染物的目的。

2、膜过滤:原水回收后,将水量放入酸性处理池和碱性处理池,调节酸性处理池碱性处理池的PH值,然后将废水进行多次循环,最后放入膜过滤池,进行膜过滤,滤出污染物,最后进行水质检测,确保水质满足要求。

某化工项目含氟废水处理方案

某化工项目含氟废水处理方案

汇报人:2023-11-17•项目背景与问题定义•含氟废水处理技术方案•方案比选与实施计划目录•预期效果与风险评估•结论与建议01项目背景与问题定义某化工项目概述该化工项目涉及到生产过程中的氟化物使用,导致废水中含有高浓度的氟离子。

规模与产量项目规模为中等,预计年产废水量约为XX吨。

来源含氟废水主要来自生产过程中清洗、冷却等工艺环节。

危害氟离子对人体和环境具有一定的毒性,长期排放未经处理的含氟废水将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含氟废水的来源与危害处理效果不稳定:传统处理方法如化学沉淀法在处理不同浓度的含氟废水时,处理效果波动较大。

二次污染:某些处理方法在处理过程中可能产生二次污染物,需要进一步处理,增加了处理难度和成本。

成本高:现有处理方法中,一些高效的技术和设备引入导致处理成本较高,不利于企业经济效益。

以上内容仅作为示例,具体的项目背景和问题定义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研和分析。

现有处理方法的局限性02含氟废水处理技术方案B CD原理通过向废水中加入化学试剂,使氟离子与试剂中的阳离子结合生成难溶的沉淀物,从而达到去除氟离子的目的。

优点处理效果稳定,操作相对简单,适用于大规模废水处理。

缺点需要消耗大量的化学试剂,产生的沉淀物需要进一步处理,可能存在二次污染。

常用试剂常用的化学试剂包括石灰、氯化钙、硫酸铝等。

化学沉淀法A利用吸附剂的吸附作用,将废水中的氟离子吸附到吸附剂表面或内部,从而达到去除氟离子的目的。

原理常用吸附剂优点缺点常用的吸附剂包括活性炭、树脂、陶粒等。

处理效果好,不需要消耗大量的化学试剂,产生的废渣较少。

吸附剂需要定期更换或再生,操作相对复杂,成本较高。

利用某些微生物对氟离子的代谢作用,将废水中的氟离子转化为无害物质,从而达到去除氟离子的目的。

原理常用的微生物包括某些细菌、藻类等。

常用微生物处理过程中不需要添加化学试剂,产生的废渣少,对环境友好。

优点处理效果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大,需要较长的处理时间,微生物的培养和维护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

含氟废水处理方法

含氟废水处理方法

含氟废水处理方法含氟废水是指含有氟化物的废水,通常来自于冶金、化工、电镀、印染等行业的生产过程中。

氟化物是一种有毒、腐蚀性强的物质,如果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对含氟废水进行有效处理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含氟废水处理方法,希望能为相关行业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首先,常见的含氟废水处理方法之一是化学沉淀法。

这种方法通过加入适当的沉淀剂,使得废水中的氟化物形成难溶的沉淀物,从而达到去除氟化物的目的。

常用的沉淀剂包括氢氧化钙、氢氧化铝等。

化学沉淀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适用于氟化物浓度较低的废水处理。

其次,离子交换法也是一种常见的含氟废水处理方法。

离子交换树脂具有特异性吸附氟化物的能力,可以将废水中的氟化物吸附到树脂表面,达到去除的效果。

离子交换法处理后的氟化物浓缩度较高,可以通过再生或者焚烧的方式进行处理,同时也可以回收利用。

另外,膜分离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含氟废水处理中。

膜分离技术包括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等不同类型,可以根据废水的特性选择合适的膜分离工艺。

这种方法对氟化物的去除效果较好,同时也具有能耗低、操作简便等优点。

此外,化学氧化法也是一种常用的含氟废水处理方法。

通过向废水中加入氧化剂,使得氟化物被氧化成无害物质,如氟化钙等,从而实现废水的净化处理。

化学氧化法对氟化物的去除效果较好,但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氧化剂和控制氧化条件,以避免产生有害的副产品。

总的来说,含氟废水处理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根据废水的特性和排放标准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注意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处理和废水处理后的排放标准等问题。

希望本文介绍的含氟废水处理方法能够为相关行业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促进废水治理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氟废水处理方法汇总

氟废水处理方法汇总

含氟废水处理大汇总目前含氟废水的主要处理方法是化学沉淀法和吸附法,这两种方法存在处理后出水很难达标、泥渣沉降缓慢且脱水困难等缺点。

冷冻法、离子交换树脂法、超滤法、电渗析等,因为处理成本高,除氟效率低,多停留在实验阶段,很少推广应用于工业含氟废水治理。

笔者认为,应围绕沉淀法吸附法为主体工艺,后续深处理工艺,提高效率,节约成本,应对含氟废水的特点,开发合理工艺。

化学沉淀法一、Ca(OH)2+PAC+PAM+ 吸收塔法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当水中含有一定数量的盐类,如氯化钠、硫酸钠、氯化铵时,将会增大氟化钙的溶解度。

含氟废水中加入石灰与氯化钙的混合物,经中和澄清和过滤后,pH为7~8时,废水中的总氟含量可降到10 mg/L 左右。

在任何pH下,氟离子的浓度随钙离子浓度的增大而减小。

磷酸盐,钙盐、磷酸盐、氟三者的摩尔比大约为(15~20)∶2∶1三氯化铝氯化钙、三氯化铝和氟的摩尔比为(0.8~1)∶(2~2.5)∶1二、吸附剂种类吸收法:1996年,德国的一项专利是利用硅胶来除去水中的氟。

1997年.曰本的另一专利中报道,一种除氟方法是在水中加入ca盐,使得F与Ca形成CaF2,再加入AL(OH)3胶体等。

这也是利用吸附法除氟。

同年.日本又以AL3+与Ca2+共同作用,调整pH至适宜值,可大量除氟。

美国、台湾、印度对此也进行了许多研究,如美国于1991成功的制得多孔微粒氧化锆氟吸附剂。

台湾用一种已用的催化剂作为除氟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I996年,印度同样得到吸附氟离子效果很好的改性氟石。

国内这几年也制得了许多效果很好的氟吸附剂。

如改性氧化铝吸附剂、两性淀粉吸附剂、负载镧改性纤维吸附剂等等,处理台氟废水具有明显优于其他氟处理剂的特点-根据所用的原料,可以将氟吸附剂分为铝吸附剂、天然高分子吸附剂、稀土吸附剂和其他类吸附荆。

吸附是发生在两相界面处的成分浓缩,吸附剂之所以具有良好的吸附特性,主要是由于它有密集的细孔结构和巨大的比表面积,或具有可以与吸附质分子形成化学键的基团,为此,吸附行为可分为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

太阳能电池企业含氟废水处理工程实例

太阳能电池企业含氟废水处理工程实例

太阳能电池企业含氟废水处理工程实例太阳能电池企业含氟废水处理工程实例,该项目实施于江苏省南京市
某太阳能电池企业,处理目标废水为废水中含氟量高、氨氮较高,COD、BOD和水温等浓度也较高。

项目采用圆管滤池-膜脱盐-除氟-生物处理-混
凝沉淀-消毒-集水池等处理设备,实现了含氟废水的全方位治理,最终排
放水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1、污水处理过程:
入口水质:浊度50NTU、COD90mg/L、氨氮125mg/L、氟化物250mg/L、氯化物8.0mg/L、总磷2.0mg/L、悬浮物200mg/L。

①采用圆管滤池进行初步净化,去除悬浮物等,出水质达到PH6-9、
浊度25NTU;
②膜脱盐装置,通过对滤池出水进行膜脱盐处理,使COD、氨氮、氟
化物、氯化物、总磷等物质达到较低的排放水质标准;
③采用除氟装置进行除氟处理,可将废水中的氟化物去除到低于
1mg/L;
④采用生物滤池进行生物处理,去除氨氮及其他有机物,保证排放水
的水质满足国家标准;
⑤采用混凝沉淀处理装置进行二次净化,降低悬浮物等污染物的浓度,使净化水质满足国家排放标准,最终出水质:PH6-9、浊度2NTU、
COD5mg/L、氨氮2mg/L、BOD5mg/L、氟化物0.3mg/L、氯化物1.5mg/L、
总磷0.7mg/L。

⑥采用消毒装置对净化后的废水进行消毒处理,最终将净。

含氟废水处理工程实例

含氟废水处理工程实例

含氟废水处理工程实例Example of fluorine-containing wastewater treatment projectPan Shi Cheng(Guangzhou Yeanov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Ltd.,Guangdong Guangzhou 510623,China)摘要:某氟化工园区采用“物化+生化+高级氧化”主体工艺处理含氟废水,该工艺处理效果较稳定,出水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Ⅳ类标准(总氮指标除外)的要求。

关键词:含氟废水;高级氧化;电催化氧化;多效蒸发结晶装置;Abstract: A fluorine chemical park adopts the main process of "physical chemistry + biochemistry + advanced oxidation" to treat fluorine-containing wastewater, the process treatment effect is relatively stable, and the effluent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Class IV standards (except for total nitrogen index) in the "Surface Water Environmental Quality Standards" (GB3838-2002).Keywords:Fluorine-containing wastewater;Advanced oxidation; Electrocatalytic oxidation; Multi-effect evaporative crystallization device;1、工程概况某氟化工园区现有生产和在建企业约35家,主要生产含氟芳香族化合物为主的中间产品,包括三氟甲苯、含氟甲苯、含氟苯甲酸、含氟吡啶、含氟苯甲醛等,用于国内外医药、农药等领域最新产品开发和生产。

含氟废水处理方案

含氟废水处理方案

含氟废水处理方案很多工业生产中都会产生含氟废水,如传统工业中的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的冶炼、不锈钢酸洗、农药、铝电解精炼等,以及现代化工中的有机化学合成、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等。

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适量的氟对人体健康有益,人体内氟含量过少或过多都会对健康造成危害。

成人每日需氟量为1.0~1.5mg,人们日常的饮用水中的含氟量不得超过0.6mg/L,如果饮用水中的氟超过1.5mg/L,那么就属于高氟水,人们长期饮用高氟水会给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导致氟斑牙、氟骨病等,此外长期饮用高氟水还可能会引发某些肿瘤。

高氟水主要是由工业生产产生的含氟废水违规排放造成的,因此妥善地对工业废水中的氟进行处理,对于保护环境,保证人体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要求氟化物排放浓度小于10mg/L。

从当前含氟废水的处理方法来看,应用最为广泛的有沉淀法和吸附法两类,本文主要对二者进行探讨。

1、沉淀法1.1化学沉淀法化学沉淀法处理含氟废水的原理是,通过在含氟废水中加入一些能够和废水中氟离子产生化学反应,并且能够产生难溶于水的沉淀物质,将氟从水中分离。

化学沉淀法常用的沉淀剂包括石灰、电石渣、氯化钙三种。

1.1.1石灰沉淀法石灰沉淀法是处理高浓度含氟废水的重要方法,石灰石溶解后产生的钙离子可以和水中的氟离子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氟化钙,从而除去水中的氟。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反应所生成的氟化钙会阻碍反应的一步进行,因此需要加量投放石灰。

在pH为6.5~7.0的条件下,沉淀反应时间约1h,投加量为理论值的2.5倍以上是最佳的除氟工况。

1.1.2电石渣沉淀法通过电石法生产聚乙烯时会产生废渣,这些废渣是电石和水反应生成的,不仅价格低廉而且易得,正是由于这一特点,电石渣沉淀法在含氟水实际处理中有比较多的应用。

电石渣的主要成分是Ca(OH)2,所以其除氟的原理和石灰沉淀法类似,但是具有更好的效果,所需投加的量也更少,沉渣更易于脱水和沉淀。

化学沉淀法处理含氟废水案例

化学沉淀法处理含氟废水案例

化学沉淀法处理含氟废水案例更新时间:08-12-4 15:11某公司位于苏州市工业园区,主要产品为MCU(微控制器)和LCD驱动器。

公司现有一套设计处理能力为20m3 h的废水处理装置,处理电镀工艺中所产生的含氟废水(同时含有少量的Cu2+和Zn2+),处理水排放至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

现有处理装置采用传统化学沉淀法。

利用NaOH沉淀上述金属离子,CaCl2沉淀F-。

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处理后的废水中金属离子和F-基本达标。

电镀废水处理工艺流程进水水质(1)低浓度废水Q5.8~6.4 t/h,pH值5.3~5.5,ρ(F-)35~45mg/L,ρ(Zn2+)7.8~8.2g/L,ρ(Cu2+)1.0~1.5mg/L,COD 250~310mg/L。

(2)高浓度废水Q0.4~0.6 t/h,pH值2.4~2.6,ρ(F-)2100~2400mg/L,COD 1266~1288mg/L。

电镀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将反应槽的pH值控制在7~8,反应槽中CaCl2的加药量为假定全部与废水中F-反应生成CaF2所需的CaCl2量。

出水水质pH值7.0~8.2,ρ(F-)5.8~6.3mg/L,ρ(Zn2+)0.8~1.2mg/L,ρ(Cu2+)0.5~0.8mg/L,COD 30~35mg/L。

结论含氟废水由于组成成分的不同,处理条件要求不同。

(1)将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和F-的处理分离,在不同阶段予以处理,减少了彼此之间由于对反应条件要求不同所造成干扰的影响;(2)满足F-去除所需要的pH值和CaCl2加药量等外界条件。

试验结果再次证明,CaCl2的加药量并非越多越好,恰当的量对于处理效果和保持低成本非常重要。

(3)污泥回流使废水中F-产生同离子效应。

对于此类含氟及其它重金属离子废水的处理有裨益。

(4)由于CaF2在19℃时的饱和溶解度折算成F-的质量浓度为7.9mg/L。

因此,此工艺中混合槽和絮凝槽形成良好沉淀的作用,对于抑制CaF2的溶解有较好作用。

某氟化工生产废水处理工程设计实例

某氟化工生产废水处理工程设计实例

某氟化工生产废水处理工程设计实例目录一、项目背景与概况 (2)1. 项目背景 (2)2. 项目概况 (3)二、设计原则与目标 (4)1. 设计原则 (5)2. 设计目标 (7)三、废水处理工艺选择 (7)1. 废水特性分析 (8)2. 工艺方案比选 (9)3. 工艺流程设计 (10)四、废水处理单元设计 (11)1. 预处理单元 (13)2. 生化处理单元 (14)3. 深度处理单元 (15)五、废水排放与回用 (16)1. 废水排放标准 (18)2. 废水回用途径 (19)3. 回用水质监测与控制 (20)六、设备选型与配置 (21)1. 污水处理设备选型 (22)2. 设备配置与布局 (23)3. 设备安装与调试 (24)七、工程投资与效益分析 (26)1. 工程投资估算 (27)2. 经济效益分析 (28)3. 社会效益评估 (29)八、工程运行与维护 (30)1. 运行管理方案 (31)2. 维护保养计划 (33)3. 故障应急处理 (33)九、结语与展望 (34)1. 项目总结 (35)2. 未来展望 (36)一、项目背景与概况随着我国氟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氟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排放量也在逐年增加。

这些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如氟化物、氨氮、重金属等,若不经过妥善处理直接排放,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影响生态平衡和人类健康。

为了响应国家环保政策,提升氟化工行业的环保水平,某公司决定投资建设一套先进的氟化工生产废水处理工程。

该工程旨在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手段,对废水中的污染物进行有效去除,确保废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同时实现部分废水的回收再利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本工程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总投资约5000万元人民币。

工程内容包括废水预处理、生化处理、深度处理、污泥处理及回用等环节。

便于后续处置。

本工程的实施将有效改善氟化工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提升企业的环保形象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为氟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300m3/天氟废水处理

300m3/天氟废水处理

高浓度酸性含氟废水处理设计方案二0一0年二月目录一. 概况 (3)二. 方案设计依据 (3)三. 选择处理方案分析 (3)四. 废水处理流程 (5)五. 流程说明 (6)六. 供配电及控制 (11)七. 投资及运行费用估算 (13)八. 工程进度预估 (16)一.概况单晶硅切片用于半导体、集成电路、太阳能电池等电子元器件的制造,在生产过程中的硅片表面准备、腐蚀、抛光以及清洗处理时,会有含氟酸性废水产生。

为满足环保要求,需对该类废水进行处理后排放。

现我公司提供该类废水处理的初步设计方案,供贵公司对高氟废水处理项目评审时参考。

二.方案设计依据由于业主是新办企业,无法提供废水量、废水性质等设计需要的原始资料,为实施“三同时”要求,根据与业主方交流意见,本公司按已往经验,类比同类企业情况,对处理水量和水质条件预设如下:1.废水排放量:300m3/d。

2.水质:* 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3.处理能力:考虑生产车间排水量波动变化,处理系统内污泥浓缩时上清液、压滤脱水时滤出液和事故时不合格水的回流等内循环水量,取设计处理能力富裕20%,系统处理能力为:Q=1.2Q0 =1.2×300=360m3/d=15m3/h。

三.选择处理方案分析单晶硅切片工艺中需使用氢氟酸、硫酸(或磷酸),后续除盐水洗的排放废水成为酸性高浓度含氟废水。

氟废水的净化方法很多,有离子交换法、羟基磷灰石(或骨碳)吸附法、活性矾土吸附法、电凝聚法、硫酸铝(明矾)沉淀法、钙盐(石灰)沉淀法等,按工作原理可归纳为沉淀法和吸附法二类。

吸附法需消耗再生药剂,常用于低氟水处理;当废水中杂质较多、含氟浓度高、水量较大时,最简单的方法是石灰沉淀法。

在氟废水中投加石灰后,就生成氟化钙沉淀:2HF+Ca(OH)2—→CaF2↓+2H2O氟化钙的理论最大溶解度约为8mg/L,氟化钙浓度超过溶解度极限后即产生沉淀物。

实际处理中,由于沉淀物形成速率较慢,没有足够长(>24h)的接触反应时间,水中氟化浓度不能降至理论极限值。

光伏行业除氟废水案例

光伏行业除氟废水案例

光伏行业除氟废水是指光伏电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氟废水处理案例。

光伏电池生产过程中可能会使用含氟化合物,导致生产废水中含有氟化合物,需要进行处理以符合环保要求。

以下是一个光伏行业除氟废水处理的案例:
某光伏电池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废水中含有氟化合物,超出了相关排放标准,需要对废水中的氟化合物进行处理,以达到环保要求。

该企业采用了离子交换法进行废水处理。

离子交换法是一种常见的废水处理技术,通过交换树脂吸附废水中的氟化物离子,使废水中的氟化物浓度得到有效降低。

处理后的废水可以达到环保排放标准,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在处理过程中,该企业严格遵守相关的环保法规和标准,确保废水处理过程安全、高效,并且达到环保排放标准。

同时,企业还加强了对生产过程中氟化合物的控制和回收利用,从源头上减少了废水中氟化物的排放量。

这个案例展示了光伏行业在处理除氟废水方面的努力和成就,通过科学的废水处理方法和严格的管理控制,实现了废水的安全处理,为环保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含氟废水处理大汇总氟是一种微量元素,饮用水含氟量在0.4~0.6mg/L的水对人体无害有益,而长期饮用含量大于1.5mg/L的高氟水则会给人体带来不利影响,严重的会引起氟斑牙和氟骨病。

我国某些地区特殊的地球化学特征使该区域水源含氟量大于1.0mg/L,从而造成地方性氟中毒。

我国有将近l亿人生活在高氟水地区,目前在我国氟受害者多达几千万人。

除个别地区自然因素外,大量的高氟工业废水的排放是主要因素之一。

随着我国工业的迅猛发展,含氟废水的排放量将会增加,因此.含氟废水的排放必须受到严格控制。

某些高浓度含氟工业废水的排放,更对人们身体健康造成很大威胁,所以必须对含氟工业废水加以处理。

1973年颁布的《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GBJ4-73)中规定,氟的无机化合物排放标准为10mg/L(以F-计)。

1988年颁布的《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789-88)中规定,新扩改企业对外排放含氟废水,氟化物不得超过10mg/L(向二级污水处理厂排放除外)。

此废水带出物是以氟化钙计,那么1988年的标准比1973年的标准严格了一倍以上。

目前含氟废水的主要处理方法是化学沉淀法和吸附法,这两种方法存在处理后出水很难达标、泥渣沉降缓慢且脱水困难等缺点。

冷冻法、离子交换树脂法、超滤法、电渗析等,因为处理成本高,除氟效率低,多停留在实验阶段,很少推广应用于工业含氟废水治理。

笔者认为,应围绕沉淀法吸附法为主体工艺,后续深处理工艺,提高效率,节约成本,应对含氟废水的特点,开发合理工艺。

化学沉淀法一、Ca(OH)2+PAC+PAM+ 吸收塔法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对于高浓度含氟工业废水,一般采用钙盐沉淀法,即向废水中投加石灰,使氟离子与钙离子生成CaF2沉淀而除去。

该工艺具有方法简单、处理方便、费用低等优点,但存在处理后出水很难达标、泥渣沉降缓慢且脱水困难等缺点。

氟化钙在18 ℃时于水中的溶解度为16.3 mg/L,按氟离子计为7.9 mg/L,在此溶解度的氟化钙会形成沉淀物。

氟的残留量为10~20 mg/L时形成沉淀物的速度会减慢。

当水中含有一定数量的盐类,如氯化钠、硫酸钠、氯化铵时,将会增大氟化钙的溶解度。

因此用石灰处理后的废水中氟含量一般不会低于20~30 mg/L。

石灰的价格便宜,但溶解度低,只能以乳状液投加,由于生产的CaF2沉淀包裹在Ca(OH)2颗粒的表面,使之不能被充分利用,因而用量大。

投加石灰乳时,即使其用量使废水pH达到12,也只能使废水中氟离子浓度下降到15 mg/L左右,且水中悬浮物含量很高。

当水中含有氯化钙、硫酸钙等可溶性的钙盐时,由于同离子效应而降低氟化钙的溶解度。

含氟废水中加入石灰与氯化钙的混合物,经中和澄清和过滤后,pH 为7~8时,废水中的总氟含量可降到10 mg/L左右。

为使生成的沉淀物快速聚凝沉淀,可在废水中单独或并用添加常用的无机盐混凝剂(如三氯化铁)或高分子混凝剂(如聚丙烯酰胺)。

为不破坏这种已形成的絮凝物,搅拌操作宜缓慢进行,生成的沉淀物可用静止分离法进行固液分离。

在任何pH下,氟离子的浓度随钙离子浓度的增大而减小。

在钙离子过剩量小于40 mg/L时,氟离子浓度随钙离子浓度的增大而迅速降低,而钙离子浓度大于100 mg/L时氟离子浓度随钙离子浓度变化缓慢。

因此,在用石灰沉淀法处理含氟废水时不能用单纯提高石灰过剩量的方法来提高除氟效果,而应在除氟效率与经济性二者之间进行协调考虑,使之既有较好的除氟效果又尽可能少地投加石灰。

这也有利于减少处理后排放的污泥量。

由于氟化物不是废水中唯一要被除去的污染物,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例如含氟废水中溶有碳酸钠、重碳酸钠时,直接投加石灰或氯化钙,除氟效果会降低。

这是因为废水中存在着一定量的强电解质,产生盐效应,增加了氟化钙的溶解度,降低除氟效果。

其有效的处理方法是先用无机酸将废水pH调到6~8之间,再与氯化钙等反应就可有效地除去氟离子。

若废水中含有磷酸根离子,则先用石灰处理至pH大于7,再将沉淀物分离出来。

对于成分复杂的含氟废水,可用加酸反调pH法,即首先在废水中加入过量的石灰,使pH=11,当钙离子不足时补加氯化钙,搅拌20 min,然后加盐酸使废水pH反调到7.5~8,搅拌20 min,加入絮凝剂,搅拌后放置30 min,然后底部排泥,上清液排放。

近年来有些研究者提出在投加钙盐的基础上联合使用镁盐、铝盐、磷酸盐等工艺,处理效果比单纯加钙盐效果好。

如阎秀芝提出氯化钙与磷酸盐除氟法,其工艺过程是:先在废水中加入氯化钙,调pH至9.8~11.8,反应0.5 h,然后加入磷酸盐,再调pH为6.3~7.3,反应4~5 h,最后静止澄清4~5 h,出水氟质量浓度为5 mg/L左右。

钙盐、磷酸盐、氟三者的摩尔比大约为(15~20)∶2∶1。

文献中报道了一种用氯化钙和三氯化铝联合处理含氟水的方法,其工艺过程是:先在废水中投加氯化钙,搅溶后再加入三氯化铝,混合均匀,然后用氢氧化钠调pH至7~8。

沉降15 min后砂滤,出水氟离子浓度为4 mg/L。

氯化钙、三氯化铝和氟的摩尔比为(0.8~1)∶(2~2.5)∶1。

钙盐联合使用镁盐、铝盐、磷酸盐后,除氟效果增加,残氟浓度降低,主要是因为形成了新的更难溶的含氟化合物,剩余污泥和运行费用仅为原来的1/10。

如钙盐与磷酸盐合用时,会生成Ca5(PO4)3F沉淀;氯化钙与三氯化铝合用时形成有钙、铝、氟组成的络合物沉淀,其具体组成和结构尚待进一步研究。

二、吸附剂种类吸收法:1996年,德国的一项专利是利用硅胶来除去水中的氟。

1997年.曰本的另一专利中报道,一种除氟方法是在水中加入ca盐,使得F与Ca形成CaF2,再加入AL(OH)3胶体等。

这也是利用吸附法除氟。

同年.日本又以AL3+与Ca2+共同作用,调整pH至适宜值,可大量除氟。

美国、台湾、印度对此也进行了许多研究,如美国于1991成功的制得多孔微粒氧化锆氟吸附剂。

台湾用一种已用的催化剂作为除氟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I996年,印度同样得到吸附氟离子效果很好的改性氟石。

国内这几年也制得了许多效果很好的氟吸附剂。

如改性氧化铝吸附剂、两性淀粉吸附剂、负载镧改性纤维吸附剂等等,处理台氟废水具有明显优于其他氟处理剂的特点-根据所用的原料,可以将氟吸附剂分为铝吸附剂、天然高分子吸附剂、稀土吸附剂和其他类吸附荆。

吸附是发生在两相界面处的成分浓缩,吸附剂之所以具有良好的吸附特性,主要是由于它有密集的细孔结构和巨大的比表面积,或具有可以与吸附质分子形成化学键的基团,为此,吸附行为可分为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

一般吸附剂的吸附机理都是与Langmuir机理有关的。

利用吸附剂表面与吸附质之间的作用力来完成的。

下面就它们的机理作一介绍。

1.含铝类吸附剂吸附机理活性氧化铝之所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这与它的结构有关。

表面干燥的氧化铝表面第一层由氧离子构成,氧离子与第二铝离子相连接,其量只为第二层氧离子的一半。

因此,有一半的铝离子将暴霹于表面上,第二层的氧离子正好符合AI2O3的AL/O比,与氟离于结合力较强。

X光电子能谱的研究表明,活性氧化铝对F的吸附是通过对NaF的化学吸附米实现的:A12O3 +Na+ F——AL2O3NaF在一些水合的A12O3表面,F-可发生氢键吸附。

在物理吸附中,铝盐水解生成的AL3(OH)4 5+、AL7(oH)174+和AL13O4(oH)177+等高价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吸附F-。

铝盐除氟常常与钙盐相结台,主要是因形成了难溶的含氟化合物,如CaCI2和ALCL3合用时,形成一种由Ca、AL及F组成的络台物,但是其具件组分和结构尚特进一步研究。

分子筛又称沸石,是一种水合硅酸盐类,分子筛是一种笼形孔洞骨架的晶体,经脱水后空间十分丰富,具有很大的内表面积,可以吸附相当数量的吸附质。

同时内晶表面高度极化,晶体空隙内部具有强大的静电场起作用,微孔分布单一均匀,并且有普通分子般大小,宜于吸附分离不物质的分子筛吸附的显著特征之一就足它具有选择吸附性能。

这种选择吸附性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单纯根据分子的形状与大小来筛分子:另一种是根据分子极性、不饱和度、极化率来选择吸附。

此外分于筛还具有在低分压(低浓度)及较高温度下吸附能力强的优点。

2.天然高分子除氟机理一般高分子型吸附剂是两性的。

两性高分于水处理剂可分为两性淀粉、两性纤维素、两性植物胶。

对于改性原料的选择.世界各国依据各自的自然条件,侧重点不同。

我国目前改性植物胶为主要的水处理剂。

其中两性淀粉的制各是淀粉葡糖糖苷中羟基的反应活性,将其分别与阴、阳离子醚化剂反应得到的。

阴离子一般是有羧基、磷酸基或磺酸基构成的;阳离子基团是季胺基团构成的。

如最早制备的两性淀粉是用低取代度的阳离子淀粉与正磷酸进行热反应制成的。

两性纤维素是以羧甲基纤维紊为原料,在碱性条件先与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反应(或与三乙基氯化铵反应),可以得到含有羧甲基又有季铵盐基团的两性纤维素,这些活性基团增加了它的吸附力。

两性型壳聚糖吸附剂足以甲壳素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与一氯乙酸反应引入羧甲基,同时进行水解脱乙酰基,制成的两性壳聚糖,有优越的吸附效果的。

含有许多根据壳聚糖的结构进行改性制成的各种两性壳聚糖,在水处理中发挥较好的效果。

至于茶叶质铁吸附剂的制备是利用了酚醛树脂的反应原理,茶叶中台有许多酚基,用甲醛处理后就使得一部分酚基与甲醛反应.生成结构复杂、分子庞大的多酚基、多羧基的化合物。

减少茶多酚在水中的溶解度,茶叶质中的多酚基和多羧基与Fe3+络合,结合力很强的。

F-是一种在无机离子中与Fe3+络台很强的络台剂,可以将茶叶质中的络合力相对较弱的有机物取代了,从而被吸附。

但是在茶叶质中的吸附机理较复杂,仍在进行深入研究中。

3.稀土吸附剂除氟机理锆水合氧化物的离子交换与吸附性质是由其表面羟基相关的质子化反应引起的。

但是太多数的稀土用作吸附剂都是将稀土负载在大表面积纤维状的物质上。

因为纤维状吸附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强的机械强度,而稀土与F-的配位能力强。

所以稀土金属氧化物对水中的氟离子具有较高的吸附容量,较强的吸附选择性。

将它加载到纤维基体上可望得到集纤维本身特点与稀土元素对氟离子的高吸附容量及高选择性于一体的氟吸附剂。

4.其他类吸附剂除氟机理各类吸附剂的踩氟机理与各自的体系有关。

如羟基磷酸钙对氟离子的吸附是通过对CaF2的化学吸附来实现的;氢氧化镁对氟离子的吸附机理与氢氧化铝相似。

由于各种除氟剂除氟机理的复杂性,许多除氟机理还在研究中。

三、铝盐絮凝沉淀法氟离子废水的絮凝沉淀法常用的絮凝剂为铝盐。

铝盐投加到水中后,利用Al3+与F- 的络合以及铝盐水解中间产物和最后生成的Al(OH)3(am)矾花对氟离子的配体交换、物理吸附、卷扫作用去除水中的氟离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