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飞行器适航工程系简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飞行器适航工程系简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开设有飞行器适航工程系。

一、系的历史沿革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的飞行器适航工程系,以飞行器适航技术为特色,由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学科发展而来。其前身为飞行力学,是我校(北航)建校初期的四个航空专业之一,是我国首批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的学科点,也是首批博士后流动站;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1年被国务院学位办首批批准为博士学科点;1997年学科调整,飞行力学博士点转为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学科点;1998年,为了扩大该学科的服务面向,和新增车辆工程学科交叉,增加了地面载运工具的运用专业;2000年,获得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7月,在第二次教育部学位中心一级学科评估工作中,我校交通运输工程学科排名第二。2007年10月成立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进一步强化飞行器运用工程学科方向的发展。2009年教育部获批增设航空器适航技术本科专业。

我校的飞行器适航工程具有综合性强、国防特色突出和相关学科雄厚等特点,形成了相对稳定、学科框架完善、综合性强、国防特色突出的研究方向,飞行器结构疲劳可靠性、空天装置热科学与排放控制、飞行力学等为优势研究方向、民机适航性是在优势方向基础上通过跨院系合作、并与民航、国防科工委联合而发展的新方向。

目前,我校的飞行器适航工程系由一批具有行业知名度和认可度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带队,现有教师14人,均具有博士学位,现有教授3人,兼职教授3人,副教授1人,讲师6人,博士后人员1人,其中新世纪人才1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1人。我系本着开放、包容的思想和锐意进取的精神,努力将飞行器适航工程学科方向推向新的高端。

二、师资队伍

丁水汀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新世纪人才

张曙光博士,教授(载运、适航),博士生导师,副院长

陆利蓬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荣桥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志英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熊峻江博士,教授(载运、适航),博士生导师

吴江浩博士,副教授(载运、适航),系主任,硕士生导师

柯鹏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

杜俊敏博士,讲师

何田博士,讲师

刘传凯博士,讲师

刘晓锋博士,讲师

陈海兵博士,讲师

潘强博士,博士后

三、主要学科研究方向

1.飞行力学/空气动力学与控制

研究空气动力学和气动载荷的分析、预测和优化;研究飞行性能分析和优化、飞行品质评定体系与评价准则、飞行控制和自主飞行等,研究与飞行动力学相关的飞行安全问题,如失速/尾旋等大迎角气动/飞行特性、驾驶员与人机耦合系统的动力学行为特征和控制模型、大气扰动、冰、雪、暴雨等对飞行安全的影响等。

2.航空动力装置热科学与排放控制

主要以航空发动机的热端部件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常见故障现象回归设计准则,开展相应的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研究。热端部件的热科学与排放控制技术体现了流体力学、传热学、燃烧学、固体力学等相关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本方向主要研究热端部件的燃烧与传热机理、热防护与排放控制技术、热端结构热耦合技术等。

3.航空器适航性技术基础研究

研究航空器在预期运行环境和使用条件下,所反映出来的包括飞行性能、动静强度等安全品质。本方向研究内容涉及学科面宽,涵盖气动、结构、飞行品质等多学科。作为北航与民航合作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器适航性研究中心的主力参加单位之一。在航空发动机适

航性、飞行特性控制与系统安全性、大飞机结构与气动载荷等几个方面深入开展工作,对适航条例的符合性技术基础提供研究支持。

4.飞行器结构安全性与可靠性

本方向的研究旨在保障飞行器结构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开展先进飞行器材料与结构的优化、损伤容限设计与评定、缺损结构修补和空气动力学计算等方面研究,这些基础性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可以缩短飞行器研制周期、提高飞行器质量。

四、下设的实验室和基地

飞行器适航工程系目前已有微小型发动机实验室、飞行仿真实验室,规划建设结构安全性实验室、微小型飞行器设计与制作实践中心。

五、人才培养概况

飞行器适航工程系承担着航空器适航技术本科专业;适航技术与管理和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两个硕士和博士的培养任务,并招收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学科的博士后。每年招收本科生1

个班,每个班30人左右。本系借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雄厚的航空航天底蕴,以国际合作和与民航部门合作为特色,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生每年招生20名左右,主要从飞行器设计、力学、航空发动机、空中交通等相关本科专业招生。

适航技术与管理专业是为了适应我国民用飞机的研制、生产和使用维护而创办的,为国家科工委紧缺学科,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发展潜力巨大。主要培养在飞机安全性设计与分析、可靠性工程、航空维修工程、适航审定技术、适航验证技术以及适航管理等方面,具有基础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该专业是为适应我国民用飞机的研制、生产和使用维护而新创办的专业,该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去向有中国东方航空公司、南方航空公司、深圳航空公司、山东航空集团公司、中国国际航空有限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航空电器有限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等单位,也可到高等学校、生产企业和管理部门从事该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科研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适航技术与管理专业是这两年开设的新专业,主要开设在航空航

天类院校。每一架飞机在出厂前都要取得一个“身份证”,叫做适航证。有了这个适航证,飞机才可以在颁发此证的国家中飞行。实行适航证制度的目的是保证旅客的安全。旅客从进入飞机开始,在滑行、起飞、飞行、着陆,直到离开飞机的全过程中的安全,便是飞机适航的管理内容。适航技术与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去适航审定中心工作,如中国民用航空上海适航审定中心、中国民航沈阳航空器适航审定中心;也可以去民航总局适航司、地区管理局适航处等政府部门工作。开设这个专业的院校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民航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专业揭秘——检验飞机是否达到航行标准

为适应大飞机研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设立面向全国招生的“适航技术与管理”方向,又被称为“大飞机班”。

“…适航?就是…适合航行?。”北航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丁水汀院长介绍,适航技术用来检验航空器是否达到适合航行的要求,“是一门管理科学,更是一门技术。”

据了解,这门技术最早起源于航海,用来检验出海船舶的整体安全。

“比如说…鸟撞?测试,就是适航技术中的一个小部分。”丁水汀介绍,这种测试通过模拟大鸟撞击飞机的舷窗,或者是撞入发动机等突发情况,测试飞机的安全性能。

丁水汀表示,“大飞机的研制,从一开始,就必须按照适航标准设计。”如果设计时飞机达不到适合航行的标准,那么研制进展越多更改的成本越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