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与代码(一)专业名称:酒店管理(二)专业代码:二、入学要求高中阶段教育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全日制年。
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通过学分认定、积累、转换等办法,在年内完成学业。
四、职业面向所属专业大类(代码)所属专业类(代码)对应行业(代码)主要职业类别(代码)主要岗位类别(或技术领域)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举例旅游大类()旅游类()住宿、餐饮业(、)饭店、旅游服务人员()住宿服务人员销售人员商务专业人员健身和娱乐场服务人员茶艺师救护员证五、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适应现代旅游业和酒店业需要,具有酒店行业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掌握酒店服务基本技能和酒店管理专门知识,并具有现代管理理念以及创新意识等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高星级酒店和旅游行业领域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素质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拥有良好的专业素质、职业素养、团队协作精神、时代意识和国际视野,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创新意识,身心健康,达到教育部规定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要求。
()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和酒店职业道德;()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不断增强身体素质,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心理的适应能力;105 / 14()较强的敬业精神和创新精神;()一定文学艺术赏析水平,掌握一定的音乐、文娱技能,有较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具备基本的安全、法律法规意识、素质和知识。
.知识掌握酒店前厅、客房、餐饮部等职能部门的工作服务规范、服务技能,掌握酒店管理、酒店运营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了解国内外酒店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熟悉相关产业研究的前沿理论和研究动态。
()掌握酒店服务与管理的基础知识、专业基本理论与专业基本技能,具有创新意识;()掌握现代服务理念,了解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熟悉酒店前厅、客房、餐饮等部门的业务知识;()熟悉我国酒店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酒店的前厅、客房、餐饮、会展等管理与基本服务能力。
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目录1.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性1.1 酒店行业的需求1.2 培养计划的制定1.3 目标与效果评估2. 培养方案的具体内容2.1 理论课程的安排2.2 实践实习项目2.3 学术交流与导师指导3. 实施过程中的困难与挑战3.1 行业不断变化的特点3.2 学生个性差异的考量3.3 教学资源的保障与更新4. 成功案例与经验分享4.1 校企合作的重要性4.2 培养方案的有效性验证4.3 持续改进与创新的意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性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对于培养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学生至关重要。
酒店行业的需求日益增长,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来满足市场的需求。
因此,制定合理的培养计划,设定明确的培养目标,并进行效果评估,对学生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培养方案的具体内容在培养方案中,除了安排必要的理论课程外,还应注重实践实习项目的设置。
通过参与实际工作,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并获得实践经验。
此外,学术交流和导师指导也是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学生在学术研究和职业规划上获得更多支持和指导。
实施过程中的困难与挑战培养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行业不断变化的特点、学生个性差异的考量以及教学资源的保障与更新等困难与挑战。
对于这些问题,教育机构和企业需要共同努力,不断改进和完善培养方案,以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
成功案例与经验分享通过校企合作、培养方案的有效性验证以及持续改进与创新的意识,可以在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领域取得成功。
成功案例和经验分享对于其他院校和企业进行借鉴和学习具有积极意义,可以有效推动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进步。
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23级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旳培养具有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专业能力, 可以适应酒店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旳、掌握现代饭店经营管理旳基本知识和服务技能, 从事饭店经营管理和接待服务旳高级管理人才与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本专业毕业旳学生可以适应如下几种方面旳工作岗位: 酒店前厅、客房、餐饮、娱乐、康体等业务部门旳专业工作人员和基层管理者;酒店行政、酒店财务等职能部门旳服务与管理岗位;酒店开业筹办、市场营销等工作;旅游等有关服务行业基层工作人员。
二、学制三年三、培养规格通过系统学习, 规定学生在基本素质、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等方面应具有: (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热爱中国共产党, 拥护党旳路线、方针和政策;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具有奉献精神和团体精神, 具有良好旳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 具有较高思想觉悟、科学旳思想措施和价值观念。
(二)立足一线, 脚踏实地, 热爱酒店职业, 遵纪遵法, 团结协作, 爱岗敬业, 树立服务质量第一旳思想, 具有良好旳职业道德;具有健康旳审美情趣和对旳旳审美观点, 个性鲜明、学有所长;有较强旳法律意识, 能自觉遵纪遵法, 善于与人合作。
(三)系统学习和掌握酒店管理学科旳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熟悉市场调查和公关筹划旳工作措施, 掌握酒店公共关系宣传、市场营销、中西餐服务、客房服务、前厅服务旳基本技能;具有运用酒店管理理论分析和处理问题旳基本能力, 能独立分析和处理工作中旳实际问题;熟悉我国有关酒店行业发展旳方针、政策和法规;理解酒店业旳发展动态;具有良好旳形体与礼仪素质和纯熟旳一般话、英语口语体现技巧;具有较强旳计算机运用能力, 纯熟掌握酒店电子预订系统旳使用和旅游电子商务旳运作, 在校期间通过国家级计算机水平考试;具有较强旳创新意识和自我拓展能力。
(四)具有一定旳道德法律知识、中文应用写作基本知识、饭店英语口语知识和计算机基础知识;懂得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关系等有关旳人文社会知识;具有酒店管理必备旳专业基础知识;具有前厅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酒水与酒吧管理、营养与食品卫生、员工培训等知识;熟悉中、西餐厅旳工作程序与服务规范等知识;具有基本旳酒店市场营销有关知识。
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知识与理论:学生将全面掌握酒店管理的基础理论知识,理解酒店业的发展规律,熟悉酒店各业务模块的运作流程。
2.技能与能力:培养学生具备优秀的职业操作技能,包括但不限于前厅、客房、餐饮等服务技能,以及良好的沟通协调、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3.素质与道德:强化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提升个人品质,形成正确的职业态度和价值观。
3.高端餐饮企业、旅游企业及相关行业。
九、总结
本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基础、较强实践能力、良好职业素养的专业人才,满足我国酒店行业的发展需求。通过实施本方案,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助力我国酒店行业的持续繁荣发展。
第2篇
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背景分析
当前,全球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推动了酒店行业的快速扩张,我国酒店业正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巨大挑战,对高素质酒店管理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为此,我们结合行业发展趋势,遵循教育规律,制定本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旨在培养符合社会需求、具有国际视野、专业技能扎实的酒店管理人才。
五、教学组织
1.学制:四年制本科教育。
2.学分要求:学生需修满160学分,其中理论教学学分95学分,实践教学学分65学分。
3.教学安排:前两年侧重理论知识学习,后两年突出实践教学,确保理论与实践的有序衔接。
六、师资队伍建设
1.师资结构优化:引进具有丰富行业经验和教育教学能力的专业教师,形成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师资结构。
九、总结
本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致力于打造符合行业需求、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专业人才。通过系统化、专业化的培养,使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卓越的实践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为我国酒店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三、培养模式
1.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酒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酒店管理专业人材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以市场、行业需求为导向,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职业素质和人文素养良好,具有酒店基本管理技术、酒店经营策划、酒店服务技术等方面的技能,能在酒店、会展中心及相关酒店企业从事接待服务、中基层管理、经营策划等相关专业工作的专业应用型复合人才。
●酒店管理专业“1+1+1”(实践+实训+实习)的准员工式人才培养模式:第一、二学年为“集中学习”,主要完成校内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学生通过到企业实地参观和听取企业专业人员讲座等形式,进行行业认知和企业实践;第五学期为“实训”,采用“4+1”的模式,即“4天”在学校进行专业技能课的学习,“1天”在酒店进行餐饮、客房、前厅等部门轮岗实训;第六学期为“实习”,学生到订单培养企业集中顶岗实习,第四学年完成毕业设计或者毕业论文。
“1+1+1”准员工式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以下四个特点:●第一,企业全过程与全员参与;●第二,理论学习与企业实践交叉循环;●第三,学生实现“双栖”;●第四,服务意识融入订单培养的全过程。
四、课程体系构建与核心课程内容(一)课程体系构建:●根据酒店各部门岗位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分析,我们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课程模块如下表所示:(二)核心课程内容:核心课程:●现代饭店管理实务●酒店营销与公关●饭店信息化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前厅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酒店英语●专业综合训练与测评七、教学安排表●详见教学计划表现按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对酒店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修订如下:●1. 课程设置的类别根据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修改为五大课群包括“通识素养课群”、“专业基础课群”、“专业技能课群”、“专业情商课群”及“职业岗位课群”。
●2. 根据专业的服务性和礼仪要求,将原来的公共基础课程“体育”修改为“形体训练”课程,以塑造学生良好的职业形象。
●3.修改了“饭店概论”课程的名称及课时分配,修改为“现代饭店管理实务”,课时增加了实训课时,可突出该课程的实践性特点。
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注:应包括培养目标、基本要求(素质要求、能力要求、知识结构要求)、修业年限、授予学位、主干学科、主要课程、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和主要专业实验、教学计划等内容酒店管理专业(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适应社会发展和地方经济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现代酒店管理与服务所需要的基础理论与专门知识,熟练掌握餐厅、客房、前厅、酒吧等部门服务技能,能从事现代酒店实际服务与管理工作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一)德育方面1.有坚定的政治信念。
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努力掌握马列主义、思想、理论的基本原理。
2.有科学的思想方法。
能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 有较高的思想修养和人文素质。
遵纪守法,品质优良,情操高尚,行为规X;具有社会主义XX观念和公民意识,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与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
(二)智育方面1.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大专层次所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
2. 具有旅游酒店管理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包括本专业必需的有关酒店管理学、酒店服务心理学、餐厅运行与管理、客房运行与管理、前厅运行与管理、酒店礼仪规X、调酒与酒吧、酒店专业英语、酒店服务质量与管理、酒店市场营销、酒店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理论知识。
3.具有熟练的酒店服务与管理技能,包括前厅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调酒与酒吧管理、员工培训等知识和技能。
4.具备基本的酒店市场营销相关知识,掌握酒店市场营销的基本技能。
(三)其它方面1.有良好的身体素质。
具备体育锻炼的基本知识和良好的生活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2.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具有健全的人格、坚强的意志、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乐观向上的思想情绪。
3.有一定的社会交际能力,言语文雅、行为文明,注意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
4.掌握一定的管理和沟通技巧,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重视,酒店管理专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因此,培养高素质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成为学校、专业和企业的共同关注。
一、培养目标1.具备良好的酒店管理理论基础和广泛的知识面和素养;2.具备扎实的领导力和管理能力,能够胜任酒店的各级管理职位;3.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了解行业动态,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培养方案1.课程设置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要能够充分体现专业特色,紧跟旅游业市场变化和行业趋势,紧密结合职业实践,保持一定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主要的课程设置如下:(1)专业必修课程:包括宾馆管理、酒店房务管理、餐饮管理、会议管理、旅游服务、客户服务等。
(2)专业选修课程: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职业规划的需要进行选择,包括旅游传媒、数字化酒店管理、国际酒店经营与管理、餐厅设计等。
(3)实践环节:学生可以参与实习、仿真操作、企业实训、实地调研等学习活动,提高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
2.师资力量制定优秀的酒店管理专业教师队伍非常重要。
主要需要关注下列几个方面:(1)教师需具备专业背景,有较丰富的行业从业经验。
(2)教师要具备良好的文化素质和学术背景,具有较强的教授、科研和科学管理能力。
(3)教师的教学成果要得到认可并得到行业内部认可。
3.培养模式为了解决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稀缺的问题,需要采用创新性的培养模式。
可以采用工作实践与学术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例如:(1)合作学习: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围绕特定的酒店管理问题展开研讨,加强学生批判思维和合作精神。
(2)实践学习:校内外实践是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手段之一。
可以通过实习、企业实训、竞赛实战等方式进行实践。
(3)培养方案评估:需要开展定期的评估工作,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和反馈,保证培养方案的可持续性和有效性。
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酒店管理专业旨在培养具备酒店管理理论和实践能力,具有高度职业素养和道德素质,适应国内外酒店业经营和管理的复杂环境,具备较高的竞争力的高级管理人才。
二、培养要求
1. 具备扎实的酒店管理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
2. 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和道德素质,能够快速适应国内外酒店业经营和管理的复杂环境。
4. 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三、培养内容
1. 基础课程:酒店管理概论、市场营销、财务管理、房务管理、餐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等。
2. 专业课程:酒店经营管理、酒店客房管理、酒店前厅管理、酒店餐饮管理、酒店投资与策划、酒店品牌管理等。
3. 实践教学:实习、毕业论文等。
四、培养方式
1. 课堂教学:讲授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
2. 实践教学:安排学生到酒店企业实习,让学生接触实际工作,掌握实践技能和经验。
3. 毕业论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方向,选择一个研
究课题进行研究和论文撰写。
五、培养评价
1. 考试评价:考核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2. 实习评价:实习单位对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给出评价。
3. 毕业论文评价:对学生论文的研究水平和写作能力进行评价。
六、总结
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该既注重理论学习,又重视实践教学,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道德素质,使其成为具有高度竞争力的高级管理人才。
酒店管理专业培养方案
酒店管理专业培养方案酒店管理专业是为了培养开展酒店经营管理工作所需的专门人才而设立的项目。
本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扎实的酒店管理理论基础和实践操作能力,同时具备全面发展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
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目标分为三个层次。
1.基础培养:培养学生掌握酒店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酒店管理的基本流程和业务操作,为进一步学习和实践提供必要的基础。
2.专业能力培养:通过系统性学习,培养学生具备酒店的经营管理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
学生能够分析和解决酒店运营过程中的管理问题,熟悉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餐饮管理等相关专业知识,并能灵活运用于实际工作中。
3.创新创业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具备从事酒店管理创新和创业工作的能力和素质。
鼓励学生提出创新方案、创业计划,并给予支持和指导。
二、课程设置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三个部分。
1.基础课程:包括酒店管理学、酒店市场营销学、酒店人力资源管理学、餐饮管理学等基础课程,为学生打下坚实的酒店管理理论基础。
2.专业课程:包括酒店经营管理、酒店运营管理、酒店财务管理、酒店服务管理等专业核心课程,培养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酒店管理的各个方面。
3.实践课程:包括实习实训、实践教学等,通过实际操作和场景模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变能力。
三、实践教学为了提供更好的实践机会和平台,本专业设置了实践教学课程。
这些实践教学课程将通过与合作酒店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学习的机会。
学生将有机会在合作酒店进行实习,实践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
并与酒店的真实工作场景进行互动,提高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四、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在课程设置方面,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实践教学课程更直接地将学生带入实际操作场景,让其感受真实工作环境,并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酒店管理专业是聚焦于培养具备酒店运营管理能力的人才,以应对酒店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酒店行业中,如何培养出具备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高素质人才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种全面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
一、课程设置首先,酒店管理专业应重视基础课程的建设。
建立一个全面的酒店管理课程体系,包括酒店管理原理、酒店运营管理、酒店营销与广告学、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
这些基础课程将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实践提供支持。
其次,酒店管理专业还应注重实践课程的安排。
学生需要参与实地考察、实习和模拟经营等实践活动。
通过实践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操作中。
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实践课程与实际酒店运营有关的企业合作,获得真实的项目经验。
二、实训基地建设为了提供更好的实践环境,酒店管理专业应建立实训基地。
这些实训基地可以是学校自己的酒店或者与酒店合作的实训基地。
通过在实训基地进行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酒店的运营管理,熟悉各种工作流程,并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习经验积累实习是培养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重要环节。
学校应积极与酒店业界合作,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习机会。
部分课程可以设置实习环节,让学生在正式工作之前有机会体验酒店管理的实际工作。
学校还可以与酒店合作,开展学生实习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四、多元化评价方法为了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
除了传统的考试和论文评价,还可以通过小组项目、实训考核、实习报告等方式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
多元化的评价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五、师资队伍建设优秀的师资队伍对于酒店管理专业的培养极为重要。
学校应该招聘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教师。
同时,鼓励教师参与学术研究和行业实践,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准。
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围绕合肥学院“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的办学目标和总体定位的要求,本专业本科生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酒店经营与管理、酒店管理信息化等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具有较好的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能适应现代饭店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现代国际酒店管理专业知识结构和业务操作能力,具有较高职业素质的国际化、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能在国际化高星级酒店业、餐饮业及其他国际化旅游企业从事经营管理工作。
培养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较好的心理素质和团队精神,能熟知国际酒店管理流程,掌握国际酒店市场经营与运作的高级管理型人才。
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高星级国际化酒店、酒店管理集团、酒店管理顾问及咨询公司、餐饮行业的经营管理工作,各级政府的接待管理机构、以及旅游院校的教育和旅游科研机构的科研工作等。
优秀学生可以申请到德国和韩国的高等院校攻读硕士学位。
预计毕业后,五年内将成为行业的骨干或行业的领军人才。
二、毕业要求根据合肥学院的“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办学定位,以服务合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重点,立足安徽、面向全国服务定位,将合肥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建设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本规划期内或未来建设成为安徽省和国内有一定影响力,国际交流合作全面推进的专业,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勇于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进一步增强酒店管理专业适应现代旅游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科学合理,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式更加有效,人才培养质量和专业影响力稳步提升。
酒店管理本科专业拟建设成为安徽省特色专业,具体如下:1具备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政治方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文化修养;具有爱岗敬业、热爱劳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自律谦让的品质。
2.掌握现代酒店经营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手段,熟悉我国酒店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国内外酒店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具有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经营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方案【精选文档】
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招生对象与学制学制:三年招生对象:招收初中及以上同等学力人员。
二、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和酒店业发展需要,具备现代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需要的基本素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酒店第一线服务型人才和基层管理工作者。
三、就业岗位群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各星级酒店、大型餐饮企业,从事酒店服务与管理工作,能担任客房服务员、餐厅服务员、前厅接待员、礼宾员、行李员、调酒师、茶艺师、咖啡师等服务以及基层管理岗位的工作。
四、人才培养规格1.基本素质及职业素养目标a.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b.具有健康的心理和乐观的人生态度;c.具备人文和科学素养,形成稳固的专业思想和良好的生活态度;d.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服务意识;e.具有正确的就业观和一定的创业意识;f.拥有健康的体魄,能适应岗位对体质的要求。
2.专业知识目标a.熟悉国家对旅游与酒店服务管理行业以及茶艺酒水制作行业发展与调节的方针、政策、法规、制度和标准。
b.熟悉酒店服务和管理学基本理论。
c.具备餐饮服务与管理、前厅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的相关专业知识。
3.专业技能目标a.掌握普通话,并达到规定等级标准(国家二级乙等及以上)。
b.具有应用计算机进行专业工作的能力。
c.具有基本应用英语,具备用英语简单与客人交流的基本能力。
d.具有从事酒店服务员、礼仪接待员、以及酒店行业中层、基层业务管理人员等所必须的职业素养、职业知识及职业技能。
e.具有一定继续学习能力,了解与本专业有关的国内外服务管理先进经验和酒店管理行业发展的新动态。
f.具有团队协作的能力,能较好的同团队一起共同完成酒店服务工作。
g.具有较好的对客沟通能力。
4.证书要求本专业毕业生除完成培养方案要求的课程外,还必须获得以下证书:a.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如中级餐厅服务员、中级客房服务员、中级前厅服务员三种证书,可选择两种职业资格证书参加鉴定);b.普通话等级证书。
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 引言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也日益增加。
为了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当得到充分关注和制定。
本文将探讨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2. 目标与原则2.1 目标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是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高素质人才,使其能够适应酒店行业的需求,具备较强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意识。
2.2 原则1.面向市场需求: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紧密结合市场需求,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和企业需求进行调整和更新。
2.综合素质培养:培养方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专业知识、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等方面。
3.实践导向:培养方案应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包括实习、实训和项目实践等环节。
4.系统性与整体性:培养方案应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结合各个学科的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 课程设置3.1 基础课程•酒店管理原理•旅游经济学•酒店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酒店运营管理•财务管理•餐饮管理•客房管理3.2 专业课程•酒店前厅服务•酒店客房服务•酒店餐饮服务•酒店销售与公关•酒店会务管理•酒店服务质量管理•酒店安全与危机管理3.3 实践环节•实习:安排学生参加酒店实习,提供实际操作和管理经验的锻炼机会。
•实训:开设酒店模拟实训基地,模拟真实的酒店运营环境,让学生通过实践感受酒店服务与管理的真实场景。
•项目实践:开展酒店服务与管理相关的项目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师资队伍构建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成功实施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建设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确保教师学术背景和实践经验的结合,具备相关行业从业经验的教师将对学生的培养产生重要影响。
2.注重教师培训和学术研究,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术水平。
3.建立与行业企业的紧密合作关系,组织教师参与行业活动和实践,提供实际经验和案例。
酒店管理专业培养方案
酒店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介绍酒店管理专业是一门旨在培养具备酒店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在酒店及相关旅游服务行业从事经营管理、服务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专业。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酒店行业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酒店管理专业也因此越来越受到关注。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酒店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掌握酒店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酒店经营管理能力、服务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在国内外高星级酒店、经济型酒店、民宿等各类住宿业及相关旅游企业从事经营管理、服务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三、培养要求1、素质要求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
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适应酒店行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要求。
2、知识要求掌握酒店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熟悉酒店业的发展动态和趋势。
掌握酒店前厅、客房、餐饮、康乐等部门的业务知识和服务技能。
掌握酒店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熟悉旅游管理、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
3、能力要求具备较强的酒店经营管理能力,能够独立完成酒店的日常运营管理工作。
具备较强的酒店服务能力,能够为客人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具备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与同事、客人和上级有效地沟通和协作。
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能够在工作中不断创新和进取。
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外语听说读写能力,能够熟练运用办公软件和酒店管理信息系统,具备一定的国际交流能力。
四、课程设置1、公共基础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
大学英语、大学计算机基础、大学体育、军事理论等。
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酒店业发展需要,具备扎实的酒店管理专业知识和较高的管理素养,具有人文素质、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创业精神,熟悉现代酒店经营管理方法和手段,能够在国际著名品牌酒店、新型住宿业、高级餐饮业及其他现代服务业工作的中高级技术、管理人才。
(二)培养规格1.思想领域。
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广阔的眼界胸怀、良好的职业道德、较高的社会责任感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具备就业、创业和持续发展的良好政治思想基础。
2.知识领域。
掌握扎实的现代酒店经营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熟悉国际旅游、酒店管理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酒店管理及其他现代服务业管理理念的发展趋势。
3.能力领域。
接受现代星级酒店服务与管理标准化职业素养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现代酒店服务技能与管理能力;具备良好的汉语修养、语言技巧和较强的社交活动能力;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拥有较好的国际交流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利用计算机处理有关酒店业务;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够运用管理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
4.身心领域。
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和较高的社会适应性,形成自觉锻炼身体的行为习惯,能够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自己与社会的关系,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基础。
二、学制与学位学制: 实行弹性学制,基本修业年限4年,允许学生在3-6年内(不包括休学时间)取得课程计划规定的学分。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三、毕业条件及毕业要求毕业条件:本专业学生需修满课程学分150学分(具体见表1),自主研学学分20学分(具体见表2);参加军训及入学教育,并达到学校相关要求。
对照学校学士学位授予条例,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毕业要求:达到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符合国家旅游管理专业质量标准。
表1 学生修满课程学分构成表课程模块课程性质最低毕业学分占总学分比例(%)备注公共基础教育模块必修31.5 21选修8 5.33学科专业教育模块学科平台课必修50 33.3专业基础课(含实验、实训)专业方向课程选修31 20.7可跨专业选修冲抵任选课程,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可通选,其他专业最多不超过10学分。
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主持制(修)订人:宁双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需要的,重点掌握酒店管理、酒店服务等基本知识,同时熟悉旅游行业现状并且具备基本旅游服务技能,具备酒店各岗位服务技能、企业基层管理人员管理能力、社会交际能力,面向高星级酒店(宾馆、酒店)及餐饮企业管理、服务第一线,熟练掌握酒店、餐饮企业管理方法及运作方式,具备较高服务技能与管理水平、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
(一)职业与岗位分析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对酒店业人才需求为基本依据,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宗旨,坚持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设计原则,把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放在重要的位置,强调多样性与选择性相统一的教学机制,满足学生就业的不同需要,通过产学结合的途径和开放式、互动式的教学方法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网络教学手段等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帮助学生积累实际工作经验,使学生成为企业生产服务一线急需的高素质劳动者。
本专业学生主要面向旅游酒店等企业单位,从事酒店基层、中层管理工作和基层服务工作(二)人才规格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旅游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进行旅游行业基层服务操作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旅游行业基层管理和服务的基本知识和能力:(1)熟悉酒店前厅、客房工作服务规范,掌握酒店业服务与管理的基本技能,通过学习考取中级客房服务员资格证书。
(2)熟悉中、西餐厅的工作程序与服务规范,掌握餐饮业服务与管理的基本技能,通过学习考取中级餐厅服务员资格证书或中级调酒师资格证书。
(3)熟悉市场调查和公关策划的工作方法,掌握酒店公共关系宣传、社区关系协调、市场促销的基本技能。
(4)具备一定的英语读写、听说能力,在校期间取得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等级证书。
(5)具备良好的形体与礼仪素质和熟练的普、英语口语表达技巧。
(6)具备较强的计算机运用能力,熟练掌握酒店电子预订系统的使用和旅游电子商务的运作,在校期间通过国家一级计算机水平考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酒店业发展需要,具备扎实的酒店管理专业知识和较高的管理素养,具有人文素质、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创业精神,熟悉现代酒店经营管理方法和手段,能够在国际著名品牌酒店、新型住宿业、高级餐饮业及其他现代服务业工作的中高级技术、管理人才。
(二)培养规格1.思想领域。
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广阔的眼界胸怀、良好的职业道德、较高的社会责任感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具备就业、创业和持续发展的良好政治思想基础。
2.知识领域。
掌握扎实的现代酒店经营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熟悉国际旅游、酒店管理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酒店管理及其他现代服务业管理理念的发展趋势。
3.能力领域。
接受现代星级酒店服务与管理标准化职业素养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现代酒店服务技能与管理能力;具备良好的汉语修养、语言技巧和较强的社交活动能力;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拥有较好的国际交流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利用计算机处理有关酒店业务;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够运用管理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
4.身心领域。
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和较高的社会适应性,形成自觉锻炼身体的行为习惯,能够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自己与社会的关系,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基础。
二、学制与学位学制: 实行弹性学制,基本修业年限4年,允许学生在3-6年内(不包括休学时间)取得课程计划规定的学分。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三、毕业条件及毕业要求毕业条件:本专业学生需修满课程学分150学分(具体见表1),自主研学学分20学分(具体见表2);参加军训及入学教育,并达到学校相关要求。
对照学校学士学位授予条例,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毕业要求:达到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符合国家旅游管理专业质量标准。
表1 学生修满课程学分构成表课程模块课程性质最低毕业学分占总学分比例(%)备注公共基础教育模块必修31.5 21选修8 5.33学科专业教育模块学科平台课必修50 33.3专业基础课(含实验、实训)专业方向课程选修31 20.7可跨专业选修冲抵任选课程,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可通选,其他专业最多不超过10学分。
综合实践教育模块综合实践与综合能力评价必修25 16.7 毕业设计(论文)必修创新创业教育模块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必修1.53创新创业教育专业课程3创新创业项目选修获得学分,可冲抵部分课程学分,具体见学校相关规定总计150表2 学生修满自主研学学分构成表课程模块课程性质最低毕业学分占总学分比例(%)备注公共基础教育模块必修 2 10网络课程选修 5 25学科专业教育模块(含实践课程)必修 4 20 行业实践选修 6 30 网络课程、行业实践创新创业教育模块选修 3 15 网络课程2学分,参加5个讲座1学分。
总计20四、主干学科管理学、经济学。
五、就业导向国际酒店集团总部及下属酒店,民宿、邮轮、露营地、度假村等非标住宿业,俱乐部、会所等高级餐饮业,金融、会计事务所、奢侈品牌公司等现代服务业。
六、教学计划与必要说明(含课程教学计划与自主研学教学计划两部分)表3 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及指导性教学计划表4 酒店管理专业自主研学教学计划安排表七、课程介绍(一)学科平台课程《微积分》课程简介课程编号:04143001课程类别:学科平台课程学分:3学时:48任课教师:待定课程内容与目标:课程内容包括函数与极限、导数与微分、导数的应用、不定积分、定积分及其应用、多元函数微积分、微分方程和差分方程等。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获得一元函数微积分学、多元函数微积分学、常微分方程与差分方程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运算技能,为后续课程学习打下必要的数学基础;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学运算能力、自学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等。
考核方式:本课程属于考试课程。
根据要求,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课堂表现、作业等,期末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进行考试。
学习要求:学习本课程,要准确理解基本概念、理解基本理论体系,掌握基本计算公式和方法,学会微积分学在酒店中的应用,注意数学符号的正确写法和读法,要做一定数量的练习题,确保对基本概念和理论的深入理解。
参考书目:《微积分》同济大学数学系,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微积分》赵树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经济数学—微积分》张建梅,科学出版社,2017《管理学原理》课程简介课程编号:04193002课程类别:学科平台课程学分:3学时:48任课教师:徐菁课程内容与目标:管理学是对组织的经营活动和组织活动进行研究的科学,其目的在于阐明组织进行经营活动和组织活动的一般规律,为组织的经营提供一种指导框架。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管理学的基本职能、管理活动的一般规律、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管理思想的演进历史和发展动态,掌握管理研究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掌握从事各种管理活动所必需的理论基础和基本知识,初步具备运用管理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技巧与一般能力,为将来从事基层管理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占60%,期末成绩占40%。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对分课堂作业、学习札记(感悟)、小组讨论等,期末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进行考试。
学习要求:作为学科平台课程,理论联系实际,灵活运用课堂讨论、案例分析、情境反应等方式进行教学,采用课后学习感悟写作、小组讨论成果等进行过程性考核。
参考书目:《管理学》(第四版)周三多、陈传明,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管理学原理》(第2版)陈传明、周小虎,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旅游学概论》课程简介课程编号:04194001课程类别:学科平台课程学分:2学时:32任课教师:王瑾、余子萍课程内容与目标:本课程以人类的旅游活动为出发点,以研究旅游三要素(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媒体)及其相互关系为核心,通过介绍旅游现象的历史演进与发展现状,探讨旅游发展的基本规律,阐述旅游活动和旅游业的构成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从而使学生对旅游现象和旅游学科有一个概括而全面的认识,树立系统研究的思想,掌握旅游学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为学习其它相关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打下牢固的基础。
考核方式:本课程属于考试课程。
根据要求,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课堂表现、作业等,期末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进行考试。
学习要求:《旅游学概论》是旅游管理专业其他各门课程的基础,只有全面地掌握了旅游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才能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旅游管理专业的其他相关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学生只有在学习了此课程并对旅游学科有全面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旅游管理专业的其他专业课程,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各专业课程学习在旅游管理知识体系构建中的地位和作用。
参考书目:《旅游学概论》(第二版)吴必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旅游学概论》(双语)朱华,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基础旅游学》谢彦君,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旅游学概论》苏勤,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西方经济学》课程简介课程编号:课程类别:学科平台课程学分:4学时:64任课教师:孙景荣、周丽课程内容与目标:课程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主要内容包含供求模型、效用论、生产理论、市场结构理论、生产要素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经济政策、经济周期、经济增长、失业和通货膨胀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基本把握现代西方经济理论,对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特征有基本的认识,建立起对宏微观经济运行的基本思维框架,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际经济问题进行分析,提高学生参与经济活动的能力,同时为进一步学习其它专业课程和专业研究打下理论基础。
考核方式:本课程属于考试课程。
根据要求,平时成绩占50%,期末成绩占50%。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课堂表现、作业、课堂讨论等,期末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进行考试。
学习要求:参考国外相关经济学教材,结合实际,将理论讲授与经济现象相结合;灵活运用课堂讨论、案例分析、问题导向教学法等方式进行学习。
参考书目:《西方经济学》许纯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尹伯成,格致出版社,2013《西方经济学基础教程》梁小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旅游心理学》课程简介课程编号:04194005课程类别:学科平台课程学分:3学时:48任课教师:刘佳雪课程内容与目标:课程内容主要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概论,主要介绍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研究方法,以及旅游行为的研究模式;第二部分为旅游者心理,着重从心理学、社会学及人类学等学科的角度解释旅游行为,探讨了旅游市场营销策略和旅游者行为的关系;第三部分为旅游企业管理心理,详细阐述各种经典和现代流派的管理心理学理论,研究了个体、群体、领导、组织各层次的行为特征及所蕴涵的心理规律;第四部分为旅游企业服务心理,概要介绍了被称为旅游业三大支柱的旅行社、旅游交通、旅游饭店服务中的心理因素。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旅游者和旅游从业人员的心理特点和行为规律,掌握心理学基本原理,学会运用相关理论观察并分析旅游活动主体的行为规律。
考核方式:本课程属于考试课程。
根据要求,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课堂表现、作业、课堂讨论等,期末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进行考试。
学习要求:应以《管理学原理》、《旅游学概论》等作为先修课程,具备一定的管理学和旅游学基础知识;理论联系实际,以案例分析、课堂讨论为辅助手段,讲授与互动讨论相结合,游客心理测评实践占三分之一学时。
参考书目:《旅游心理学》刘纯,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旅游心理学》王婉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旅游心理学》舒伯阳、廖兆光,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旅游心理学基础》李昕,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旅游统计学》课程简介课程编号:00505008课程类别:学科平台课程学分:3学时:48任课教师:刘佳雪课程内容与目标:课程内容为统计理论与统计方法在旅游经济与管理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旅游统计数据的搜集与分析、方差分析、相关分析、聚类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回归分析等。
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统计方法和手段,理解各种统计方法中所包含的统计思想,能够进行一般性的统计调查方案设计、统计资料整理以及统计数据资料分析。
考核方式:本课程属于考试课程。
根据要求,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课堂表现、作业、课堂讨论等,期末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进行考试。
学习要求:应以《管理学原理》、《旅游学概论》、《旅游心理学》等作为先修课程,具备一定的旅游管理基础知识;以案例分析和计算机操作为辅助手段,讲授与实践相结合,统计软件实训占三分之一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