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探索勾股定理(1)

合集下载

北师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 勾股定理1 探索勾股定理

北师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 勾股定理1 探索勾股定理

式中,涉及三个量,可“知二求一”.如果在直角
三角形中,已知两边的比值和另一边时,通常引入
一个辅助量,建立方程来求未知的边 .
2.运用勾股定理时,若分不清哪条边是斜边,则要分
类讨论,写出所有可能情况,以免漏解或错解 .
知1-练
例1 [母题 教材P4习题T1]在Rt△ABC中, ∠A,∠B,∠C 的对边分别为a,b,c,∠C=90° . (1)已知a=3,b=4,求c; (2)已知c=13,a=5,求b.
a2=c2-b2; b2=c2-a2
知1-讲
图示
感悟新知
知1-讲
勾股定理把“形”与 “数”有机地结合
基本思想
起来,即把直角三角形这个“形”与三 边关系这一“数”结合起来,它是数形
结合思想的典范
感悟新知
特别提醒
知1-讲
1. 在 Rt △ ABC 中,∠ C=90°,∠ A,∠ B,∠C的
对边分别为a,b,c,则有关系式a2+b2=c2. 在此关系
特别提醒
知2-讲
通过拼图验证定理的思路:
1. 图形经过割补拼接后,只要没有重叠、没有空隙,面积就不
会改变;
2. 根据同一种图形的面积的不同表示方法列出等式;
3. 利用等式性质变换验证结论成立.
即拼出图形→写出图形面积的表达式→找出等量关系→恒等变
形→推导结论.
续表 方法
伽菲尔德 总统拼图
图形
知2-讲
知1-练
感悟新知
1-1.在 Rt △ ABC 中,∠ C=90 °,∠ A,∠ B,∠ C知1-练 的对边分别为 a,b, c. 若 a ∶ b=3 ∶ 4,c=75, 求 a, b. 解:设a=3x(x>0),则b=4x. 由勾股定理得a2+b2=c2, 则(3x)2+(4x)2=752,解得x=15(负值已舍去). 所以a=3×15=45,b=4×15=60.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1 第1课时 勾股定理的认识 课件(共23张PPT)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1 第1课时 勾股定理的认识  课件(共23张PPT)

探究新知
1.在纸上画若干个直角三角形,分别测量它们的
三条边,看看三边长的平方之间有怎么样的关系?
c
a
b
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这就是
著名的“勾股定理”。
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为a、b,斜边为c,那么有
a2+b2=c2.
数学小知识
我国古代称直角三角形的较短的直角边为勾,较长的直角
求 的长.
解:因为 ⊥ ,
所以 ∠ = ∠ = 90∘ .
在 Rt △ 中, 2 = 2 − 2 = 102 − 82 = 36 ,
所以 = 6 .
设 = = ,则 = − 6 .
在 Rt △ 中, 2 = 2 + 2 ,
所以 △ =
1

2
1
2
⋅ = × 25 × 12 = 150 .
6. 如图,直线 上有三个正方形 , , .若 , 的面积分别
为 5 和 11 ,则 的面积为( C )
A. 4
B. 6
C. 16
D. 55
7. 如图,在 △ 中, = , = 10 , ⊥ ,垂足为 , = 8 .
(2) 已知 = 12 , = 16 ,求 .
【解】在 Rt △ 中, ∠ = 90∘ , = 12 , = 16 ,
所以 2 = 2 + 2 = 122 + 162 = 400 .
所以 = 20 .
例2 如图,在 △ 中, ⊥ 于点 ,且 + = 32 ,
因为 ∠ = 90∘ ,所以 2 + 2 = 2 .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1.1探索勾股定理(1)课件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1.1探索勾股定理(1)课件

△ABC面积为2__4___,斜边为上的高为4_._8____.
A D
C
B
4.在△ABC中,∠C=90º, (1) 若a=5,b=12,则c=___1_3____; (2) 若a=15,c=25,则b=__2_0_____; (3) 若c=61,b=60,则a=___11_____; (4) 若a:b=3:4,c=10,则a=__6______,b=__8______; (5) 若a:c=3:5 ,b=8,则a=___6_____;
勾股定理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勾三,股四,弦五” 结论可以上溯到大禹治水时代(大约公元前21世纪),一般 勾股定理最晚到公元前6至7世纪己经明确并得到广泛的 应用.
勾股定理是数学中最重要的基本定理之一,20世纪80 代,科学界曾征集有史以来科学上的十大发现,结果数学只 有唯一的一条入选,它就是勾股定理.
5. 一高为2.5米的木梯,架在高为2.4米的墙 上(如图),这时梯脚与墙的距离是多少?
A
解:在Rt△ABC中,根据勾
股定理,得 BC2+AC2=AB2
即 BC2+2.42 = 2.52
∴ BC=0.7.
C
B
6.在等腰三角形ABC中, AC=BC=5cm,AB=6cm,
求三角形ABC的面积
重要的 思想方 法及数 学思想
格?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
4,4,8
C
A
(3)你能发现两图中三个
B
C 图1-1 A
正方形A,B,C的面积之 间有什么关系吗?
9,9,18; 4,4,8
B
图1-2
SA+SB=SC
(图中每个小方格代表一个单位面积)
2.阅读课本P3做一做

2.7 探索勾股定理第1课时 勾股定理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课件

2.7 探索勾股定理第1课时 勾股定理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课件
分析:(4)设a =3x,则c = 5x,根据a2+b2=c2,得b= 4x, 则x=4, a =3x =12.
2.如图,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及一个小正方形组成一 个大正方形,已知直角三角形的短直角边长为3,小正方 形的面积为1,则大正方形的面积为( B )
A. 4 B. 25 C. 6
D. 24
应用勾股定理,由直角三角形任意两边的长度,可 以求出第三边的长度.
例2.如图,长方形OABC的边OA长为2,AB长为1,OA在 数轴上,以原点O为圆心,对角线OB的长为半径画弧,交 正半轴于一点,求这个点表示的实数.
解:
例3.如图,为了求出位于湖两岸的点A、B之间的距离, 一名观测者在点C设桩,使△ABC恰好为直角三角形.通过 测量,得到AC的长为160米,BC的长为128米.问从点A穿 过湖到点B有多远?
分析:直角三角形的短直角边长为3, 长直角边为3+1=4,则斜边为5. 大正方形的面积为52 =25.
3.丽丽想知道学校旗杆的高,她发现旗杆顶端上的绳子垂
直到地面还多2米,当她把绳子的下端拉开离旗杆6米后,
发现下端刚好接触地面,则旗杆的高为( B )
A.4米
B.8米
C.10米
D.12米
分析:设旗杆的高为x米,则绳子的长为(x+2)米, 根据题意得:x2+62= (x+2)2, 解得x=8.
概括 一般地,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长有下面的关系: 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如果a,b为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长,c为斜边的 长,则
a2+b2=c2.
我国古代把直角三角形中较短的直
角边称为“勾”,较长的直角边称
为“股”,斜边称为“弦”.

2024-2025学年度北师版八上数学1.1探索勾股定理(第一课时)【课件】

2024-2025学年度北师版八上数学1.1探索勾股定理(第一课时)【课件】
计算出第三边的长.像本例第(3)题中给出比例式 a ∶ b =3∶4,解本题的基本方法是设出参数 k
(即设出新的未知数),并用含 k 的式子把 a , b 表示出来,再利用勾股定理建立方程,求出参数 k
的值,进而求出 a , b 的值.
返回目录
数学 八年级上册 BS版
1. 求下列直角三角形中未知边 AB 的长度.
(1)
(2)
(1)解:在Rt△ ABC 中,∠ B =90°,根据勾股定理,得AB2+ BC2= AC2.
所以 AB2= AC2- BC2=202-122=256.
因为 AB >0,所以 AB =16.
(2)解:在Rt△ ACB 中,∠ C =90°,根据勾股定理,得AB2= AC2+ BC2=72+242=625.
解:如图,过点 A 作 AD ⊥ BC 于点 D ,
则∠ ADB =∠ ADC =90°.
设 BD = x cm,则 CD =(14- x )cm.
在Rt△ ABD 中,∠ ADB =90°,由勾股定理,得
在△ ABC 中,已知∠ C =90°,∠ A ,∠ B ,∠ C 的对边分别为 a , b , c .
(1)若 a =8, b =15,则 c =
17


(2)若 a =9, c =15,则 b =
12


(3)若 a ∶ b =3∶4, c =10,则 a =
6
,b=
8

.
【解析】(1)在Rt△ ABC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 c2= a2+ b2=82+152=289.所以 c =17(负值舍
2
2
2
分别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和斜边,那么 a + b = c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 勾股定理 探索勾股定理(第1课时)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 勾股定理 探索勾股定理(第1课时)

答:斜边AB的长度为13厘米.
方法点拨: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求第三边,关键是 先明确所求的边是直角边还是斜边,再应用勾股定理.
巩固练习
变式训练
求下列图形中未知边的长度:
解:由勾股定理得: 62+x2=102 ,
所以x2=64, 所以x=8.
探究新知
素养考点 2 利用勾股定理求面积问题
1.寻求图形面积之间的关系
探究新知
素养考点 1 利用勾股定理求直角三角形的边长
例1 如果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 BC=5厘米,AC=12厘米,
求斜边AB的长度.
A
b
c
解:在Rt△ABC中根据勾股定理, AC²+BC²=AB², AC=12,BC=5
所以12²+5²=AB²,
C aB
所以AB²=12²+5²=169, 所以AB=13厘米.
12AB×CD.
所以CD=
15 2.
C
4
B
课堂检测
能力提升题
如图所示,直角三边形三边上的半圆面积从小到大依次记为
S1、S2、S3,则S1、S2、S3的关系是( A)
A. S1+S2=S3 B. S12+S22=S32 C. S1+S2>S3 D. S1+S2<S3
课堂检测
拓广探索题
如图,已知△ABC是腰长为1的等腰直角三 角形,以Rt△ABC的斜边AC为直角边,画第 2个等腰Rt△ACD,再以Rt△ACD的斜边AD为 直角边,画第3个等腰Rt△ADE,…,依此类
a
b
c
a2,b2,c2之间关系
探究新知 问题1 你能发现下图中三个正方形面积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勾股定理导学案(同名13074)

勾股定理导学案(同名13074)

第一章勾股定理导学案第1课时探索勾股定理(1)学习目标:1、经历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意识,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2 、会初步利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三角形按角的大小可分为:、、。

2、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任意两边之差。

3、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4、在RtΔABC中,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a、b,则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可以表示为:。

二、自主学习:探索直角三角形三边的特殊关系:(1)画一直角三角形,使其两边满足下面的条件,测量第三边的长度,完成下表;(2)猜想:直角三角形的三边满足什么关系?(3)任画一直角三角形,量出三边长度,看得到的数据是否符合你的猜想。

猜想:三、合作探究::如果下图中小方格的边长是1,观察图形,完成下表,并与同学交流:你是怎样得到的?AB CACB 图1-1图1-2ABCACB图1-3图1-4问题1、你能用三角形的边长表示正方形的面积吗?问题2、你能发现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度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吗?与同伴进行交流。

问题3、分别以5厘米、12厘米为直角边作出一个直角三角形,并测量斜边的长度。

问题(2)中的规律对这个三角形仍然成立吗?图形 A 的面积 B 的面积 C 的面积A 、B 、C 面积的关系 图1-1图1-2图1-3图1-4思考:每个图中正方形的面积与三角形的边长有何关系?归纳得出勾股定理。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 等于 ;几何语言表述:如图1.1-1,在Rt ΔABC 中, C = 90°, 则: ;若BC=a ,AC=b ,AB=c ,则上面的定理可以表示为: 。

四、课堂练习:1、求下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如图示:A 代表的正方形面积为它的边长为B 代表的正方形面积为它的边长为64225AB169144AB蚂蚁沿图中所示的折线由A 点爬到B 点,蚂蚁一共爬行了多少厘米?(图中小方格的边长1、2、2、求出下列各图中x 的值。

探索勾股定理(第1课时)课件

探索勾股定理(第1课时)课件
9,12,求最大正方形 E 的面积.





解:设另两个正方形中大的为M,小的为N,
由勾股定理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得E = M + N ,
而M = A + B ,N = C + D ,
∴ E = A + B + C + D
= 122 + 162 + 92 + 122 = 625.

二 利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
例1:分别以直角三角形三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如下
图,问另外一个正方形的面积.
81

625
A

400
144
B
225
225
规律: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
和等于以斜边长的正方形面积。



例2:如图,图中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
角三角形,四边形都是正方形.已知正方
形 A,B,C,D 的边长分别为12,16,
你是如何得到呢?




思考: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之间有什么关系?
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
a
b
c
角边的平方和.
c2=a2+b2
你能说一形有上述性质,其他的直角三角形也有这
个性质吗?
如图,每个小方格的面积均为1,
请分别算出图中正方形A,B,C,
A' , B' , C' 的面积,看看能得出
解:∵在Rt△ADC中,AD=12,AC=13,
∴由勾股定理,得CD2=AC2-AD2=132-122=52,
∵CD=5.BC=14,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1节探索勾股定理(1) 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1节探索勾股定理(1) 教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第一章第1节探索勾股定理(1)教案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 经历用计算和数格子的办法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意识,主动探究的习惯,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2.掌握勾股定理的内容,能应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二)能力训练要求通过探索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说理和简单的推理的意识及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通过自主学习的发展体验获取数学知识的感受;了解勾股勾股定理的历史,体会它的重大意义和文化价值教学重点:了解勾股定理的由来并能用它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难点:勾股定理中数量关系的发现的发现课堂导入: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蕴涵着无穷的秘密,人们不断去发现它,探索它,促使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步,可以说,人类不断发展的历史就是我们不断认识自然、发现自然规律的过程,其中有一些重要的发现对人类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我们今天所要研究的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的发现,无论是我国古代科技所代表的东方文明还是毕达哥拉斯学派所代表的西方文明,先后都发现了这个规律,有的科学家建议把这个规律作为地球人和外星文明交流的工具。

教学过程:1、知识准备谁能有办法得到下面几个格点图形的面积在网格图形中,简单的图形可以通过数格子的方法得到面积,复杂的图形总可以利用长方形和直角三角形的和或差得到面积。

1观察图1,正方形A中有_______个小方格,即A的面积为______个单位。

正方形B中有_______个小方格,即A的面积为______个单位。

正方形C 中有_______个小方格,即A 的面积为______个单位。

1、 你是怎样得出上面的结果的?在学生交流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直接发问:2、 图2中,A,B,C 之间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交流后形成共识,教师板书,A+B=C 。

2、做一做出示投影提问:1、图3中,A,B,C 之间有什么关系?2、图4中,A,B,C 之间有什么关系?1、 从图1, 2, 3, 4中你发现什么?学生讨论、交流形成共识后,教师总结:以三角形两直角边为边的正方形的面积和,等于以斜边的正方形面积。

探索勾股定理(第1课时)教学设计

探索勾股定理(第1课时)教学设计

探索勾股定理(第1课时)教学设计发布时间:2023-01-01T14:47:15.561Z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2022年12月作者:李春枝[导读]李春枝中卫市第五中学宁夏中卫 755000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2022)12-028-02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八年级(上)第一章《勾股定理》第一节第1课时。

勾股定理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一种美妙关系,将形与数密切联系起来,在数学的发展和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作用。

本节是直角三角形相关知识的延续,同时也是学生认识无理数的基础,充分体现了数学知识承前启后的紧密相关性、连续性。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利用拼图验证勾般定理的方法,理解勾股定理反映的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

2、会初步运用勾股定理进行简单的计算和实际运用。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归纳—验证”,体会用数格子(或割、补、拼等)的办法体验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

【情感与态度】:1、通过对勾股定理历史的了解,对比介绍我国古代和西方数学家关于勾股定理的研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悠久文化的情感,激励学生发奋学习。

2、在探素勾股定理的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快乐;锻炼克服困难的勇气,培养合作意识和探素精神。

3、在勾股定理的探素过程中,培养合情推理能力,体会数形结合和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

(三)数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勾股定理的内容及应用。

【教学难点】:探索勾股定理。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归纳、探索和推理的能力。

在小学,他们已学习了一些几何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包括割补法),但运用面积法和割补思想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还远远不够。

部分学生听说过“勾三股四弦五”,但并没有真正认识什么是“勾股定理”。

此外,学生普遍学习积极性较高,探究意识较强,课堂活动参与较主动,但合作交流能力和探究能力有待加强。

(北师大版)1.1探索勾股定理(1)课件

(北师大版)1.1探索勾股定理(1)课件

知识运用
变式:AB=13,AC=20,BC=21,求△ABC的面积.
2.我们设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来自为a、b,斜边长为c,那么可以得到:
SA=

SB=

SC=

则有:SA+SB=SC 猜想: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之间有怎样特殊的关系?
几何语言:
A 在直角三角形中,利用勾股定理,我们可以由 任意两边长,求得第三边.
b c
B
a
C
典例讲解
方法提炼:直角三角形中,无法直接利用勾股定理求边长,可以寻找边与 边之间的其他数量关系,设出未知数,再利用勾股定理列方程求边长。
1.1 勾股定理探索(1)
知识回顾 直角三角形知多少?

,则有:
.
E D
的数量关系是
.
(3)如果点D为AB边中点,则CD与AB的数量关系是
.(拓)
(4)如果AE⊥AB于点E,则CE、AB、AC、BC的数量关系是
.
本章,我们将接着探索直角三角形三边间的数量关系.
欣赏:勾股定理中的美
1.如图,有两个格点直角三角形,以 三边为边向外分别做正方形A、B、C, 试分别求出两个图形中正方形A、B、 C的面积.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勾股定理》教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勾股定理》教案

第一章勾股定理1 探索勾股定理第1课时勾股定理(1)1.经历测量和用数格子的办法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意识,主动探究的习惯,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2.探索并理解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说理和简单推理的意识及能力.3.利用勾股定理,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求第三边长.4.在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5.经历观察与发现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过程,感受勾股定理的应用意识.6.通过对勾股定理历史的了解,感受数学变化,激发学习热情.7.在探究活动中,体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教学重点】探索勾股定理.【教学难点】用测量和数格子的方法探索勾股定理.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我们知道,任意三角形的三条边必须满足定理: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对于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边,除满足三边关系定理外,它们还分别存在着两边相等和三边相等的特殊关系.那么对于直角三角形的边,除满足三边关系定理外,它们之间也存在着特殊的关系,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要研究的问题:勾股定理.出示投影1(章前的图文P1),介绍数学家曾用这个图形作为与“外星人”联系的信号.【教学说明】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出示投影,介绍与勾股定理有关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勾股定理做一做:1.在纸上画若干个直角三角形,分别测量它们的三条边,看看三边长的平方之间有怎样的关系?与同伴交流.【教学说明】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完成这个问题,自主交流发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2.观察教材图1—2,正方形A中有个小方格,即A的面积为个面积单位.正方形B中有个小方格.即B的面积为个面积单位.正方形C中有个小方格,即C的面积为个面积单位.你是怎样得出上面结果的?在学生交流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接着发问.教材图1—2中,A、B、C之间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教学说明】通过观察特殊图形下方格数与正方形面积之间的转化,进一步体会探索勾股定理.归纳得出结论:S A+S B=S C.3.教材图1—3中,A、B、C之间是否还满足上面的关系?你是如何计算的?【教学说明】通过观察计算一般情况下方格数与正方形面积之间的转化,进一步加强对勾股定理的理解.4.如果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是1.6个单位长度和2.4个单位长度,上面所猜想的数量关系还成立吗?说明你的理由.【教学说明】渗透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体会到观察、猜想、归纳的思想,也让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议一议:你能发现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度之间的关系吗?【教学说明】学生自主探究,发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并整合成精确的语言将之表达出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归纳结论】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这就是著名的“勾股定理”.也就是说: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为a、b,斜边为c,那么a2+b2=c2.我国古代称直角三角形的较短的直角边为勾,较长的直角边为股,斜边为弦,这便是勾股定理的由来.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在直角三角形ABC中,∠C=90°,若a=5,b=12,则c= .2.在直角三角形的ABC中,它的两边长的比是3∶4,斜边长是20,则两直角边长分别是.【教学说明】学生的完成,加深对勾股定理的理解和检测对勾股定理的简单运用,对学生的疑惑或出现的错误及时指导,并进行强化.【答案】1.13;2.12,16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新知识,还有什么困惑?【教学说明】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新知识,加强对勾股定理的理解,进一步完善了学生对知识的梳理.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相应练习.本节内容重在探索与发现,要给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讨论与交流.适当的练习以巩固所学也是必要的,当然,这些内容还需在后面的教学内容再加深加广.第2课时勾股定理(2)1.经历运用拼图的方法说明勾股定理是正确的过程,在数学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交流的习惯.2.掌握勾股定理和它的简单应用.3.通过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直角三角形这一模型,初步掌握转化和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4.经历探究勾股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过程,感受勾股定理的应用方法.5.在数学活动中发展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交流的习性;体会勾股定理的应用价值,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到生活中,增加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和感受.【教学重点】能熟练应用拼图法证明勾股定理.【教学难点】用面积证勾股定理.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我们已经通过数格子的方法发现了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究竟是几个实例,是否具有普遍的意义,还需要加以论证,下面就是今天所要研究的内容.【教学说明】让学生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方法,明白数学问题是需要通过一定的论证才能说明它的正确性,为后面学习证明打下埋伏.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勾股定理的验证及简单运用做一做:1.画一个直角三角形,分别以这个直角三角的三边为边长向外作正方形,你能利用这个图证明勾股定理的正确性吗?你是如何做的?与同伴进行交流.【教学说明】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2.为了计算教材图1—4中大正方形的面积,小明对这个大正方形适当割补后,得到教材P51—5、1—6图.(1)将所有三角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用a,b,c的关系式表示出来;(2)教材图1—5、1—6中正方形ABCD的面积分别是多少?你们有哪些表示方式?与同伴进行交流.(3)你能分别利用教材图1—5、1—6验证勾股定理吗?【教学说明】学生通过各种方法验证勾股定理的正确性,加深对勾股定理的理解,又让学生体会到一题多解.【归纳结论】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达300多种,请同学们利用业余时间探究、讨论并阅读教材P7-8的其它证明勾股定理的方法,以开阔事学们的视野.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一块长3m,宽2.2m的薄木板能否从一个长2m,宽1m的门框内通过,为什么?2.飞机在空中水平飞行,某一时刻刚好飞到一个男孩头顶正上方4000米处,过了20秒,飞机距离这个男孩头顶5000米,飞机每小时飞行多少千米?【教学说明】让学生从实际生活的角度大胆的去考虑,用生活经验和学过的知识去解答.并学会把实际问题抽象为直角三角形的数学模型的过程,能够熟练地将勾股定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答案】1.能,让薄木板的宽从门框的对角线斜着通过.2.分析:根据题意,可以先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如图,图中△ABC的∠C=90°,AC=4000米,AB=5000米欲求飞机每时飞行多少千米,就要知道20秒时间里飞行的路程,即图中的CB的长,由于△ABC的斜边AB=5000米,AC=4000米,这样BC就可以通过勾股定理得出,这里一定要注意单位的换算.解:由勾股定理得BC2=AB2-AC2=52-42=9(km2)即BC=3千米飞机20秒飞行3千米.那么它1小时飞行的距离为:3600/20×3=540(千米/时)答:飞机每小时飞行540千米.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几种证明勾股定理的方法?还有哪些疑问?【教学说明】总结归纳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抽象出相应的数学模型.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相应练习.了解多种证明勾股定理的方法,有助于加深对勾股定理内容的理解,但这需要花一定的时间,可以让学生课外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也蕴含着许多数学道理.2 一定是直角三角形吗1.掌握直角三角形的判别条件,并能进行简单应用.2.通过用三角形的三边的数量关系来判断三角形的形状,体验数形结合方法的应用.3.敢于面对数学学习中的困难,并有独立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进一步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发展运用数学的信心和能力,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直角三角形的判别条件.【教学难点】运用直角三角形判别条件解题.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一根用13个等距的结把它分成等长的12段的绳子,请三个同学上台,按老师的要求操作.甲:同时握住绳子的第一个结和第十三个结.乙:握住第四个结.丙:握住第八个结.拉紧绳子,让一个同学用量角器,测出这三角形其中的最大角.发现这个角是多少度?古埃及人曾经用这种方法得到直角,这三边满足了什么条件?怎样的三角形才能成为直角三角形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教学说明】利用古埃及人得到直角的方法,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体验从实际问题中发现数学,同时明确了本节课的研究问题.既进行了数学史的教育,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观察探究的能力.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直角三角形的判别做一做:下面的三组数分别是一个三角形的三边a、b、c.5、12、137、24、258、15、171.这三组数都满足a2+b2=c2吗?2.分别用每组数为三边作三角形,用量角器量一量,它们都是直角三角形吗?3.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为a、b、c,并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吗?【教学说明】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让他们体验通过实际的计算和探究得到结论的乐趣,增强了他们勇于探索的精神.【归纳结论】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满足a2+b2=c2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大家可以想这样的勾股数是很多的.今后我们可以利用“三角形三边a、b、c满足a2+b2=c2时,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来判断三角形的形状,同时也可以用来判定两条直线是否垂直的方法.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下列几组数能否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说说你的理由.(1)9,12,15;(2)15,36,39;(3)12,35,36;(4)12,18,22.2.已知△ABC中BC=41,AC=40,AB=9,则此三角形为三角形,是最大角.3.四边形ABCD中已知AB=3,BC=12,CD=13,DA=4,且∠DAB=90°,求这个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说明】学生独立完成,能够加深判断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条件的理解,帮助学生答疑解惑,及时指导,矫正强化.在完成上述题目后,引导学生完成《创优作业》中本课时的“课堂自主演练”部分.【答案】1.(1)(2)两组能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92+122=152,152+362=392.∴这两个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2.直角,∠A3.解:连结BD,在△ABD中,∠DBA=90°,BD2=AB2+AD2=32+42,BD=5.在△DBC中,∵52+122=132,即DB2+BC2=DC2,∴△DBC为直角三角形,∠DBC=90°,∴S四边形ABCD=S△DAB+S△DBC=12×3×4+12×5×12=36.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判断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条件.2.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困惑?与同学交流.【教学说明】及时反馈教与学双边活动的结果,查漏补缺,让学生养成系统整理知识的好习惯.1.教材P10-11习题1.3第2、3、4题.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相应练习.这是勾股定理的逆向应用.大部分同学只要能正确掌握勾股定理的话,都不难理解.当然勾股定理的理解是关键.3勾股定理的应用1.能运用勾股定理及直角三角形的判别条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学生观察图形,勇于探索图形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3.在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几何图形的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4.在不同条件,不同环境中反复运用勾股定理及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条件,使学生达到熟练、灵活运用的程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5.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锻炼了学生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再次感悟勾股定理和直角三角形判定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探索发现给定事物中隐含的勾股定理及直角三角表判定条件,并用它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利用数学中的建模思想构造直角三角形,灵活运用勾股定理及直角三角形的判定,解决实际问题.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勾股定理的应用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勾股定理,你还记得它有什么作用吗?例如:欲登12米高的建筑物,为安全需要,需使梯子底端离建筑物5米,至少需要多长的梯子?日常生活当中,我们还会遇到下面的问题.【教学说明】回忆勾股定理,巩固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完成知识的过渡,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又一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蚂蚁怎么走最近?出示问题:有一个圆柱,它的高等于12厘米,底面半径等于3厘米.在圆柱的底面A点有一只蚂蚁,它想吃到上底面上与A点相对的B点处的食物,需要爬行的最短路程是多少?(π的取值3).(1)同学们可自己做一个圆柱,尝试从A点到B点沿圆柱的侧面画出几条路线,你觉得哪条路线最短呢?(2)如图,将圆柱侧面剪开展开成一个长方形,从A点到B点的最短路线是什么?你画对了吗?(3)蚂蚁从A点出发,想吃到B点上的食物,它沿圆柱的侧面爬行的最短路程是多少?【教学说明】让学生经历把曲面上两点之间的距离转化为平面上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更为直观,再次利用勾股定理解决生活中较为复杂的实际问题,使所学的知识得到充分运用.【归纳结论】我们知道,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长方形.好了,现在咱们就用剪刀沿母线AA′将圆柱的侧面展开(如下图).我们不难发现,刚才几位同学的走法:哪条路线是最短呢?你画对了吗?第(4)条路线最短.因为“两点之间的连线中线段最短”.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甲、乙两位探险者,到沙漠进行探险.某日早晨8∶00甲先出发,他以6千米/时的速度向东行走.1小时后乙出发,他以5千米/时的速度向北进行,上午10∶00,甲、乙两人相距多远?2.如图,有一个高1.5米,半径是1米的圆柱形油桶,在靠近边的地方有一小孔,从孔中插入一铁棒,已知铁棒在油桶外的部分是0.5米,问这根铁棒应有多长?【教学说明】学生独立解决,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强化,以利于教师及时纠正.【答案】1.分析:首先我们需要根据题意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模型.解:(如图)根据题意,可知A是甲、乙的出发点,10∶00时甲到达B点,则AB=2×6=12(千米);乙到达C点,则AC=1×5=5(千米).在Rt△ABC中,BC2=AC2+AB2=52+122=169=132,所以BC=13千米.即甲、乙两人相距13千米.2.分析:从题意可知,没有告诉铁棒是如何插入油桶中,因而铁棒的长是一个取值范围而不是固定的长度,所以铁棒最长时,是插入至底部的A点处,铁棒最短时是垂直于底面时.解:设伸入油桶中的长度为x米,则应求最长时和最短时的值.(1)x2=1.52+22,x2=6.25,x=2.5所以最长是2.5+0.5=3(米).(2)x=1.5,最短是1.5+0.5=2(米).答:这根铁棒的长应在2~3米之间(包含2米、3米).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疑问?【教学说明】学生梳理知识,加强教与学的互通,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1.教材P14~15第1、2、3、4题.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相应练习.这节课的内容综合性比较强,可能有些同学掌握得不是太好,今后要继续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本章归纳总结1.掌握勾股定理和如何判断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能灵活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2.通过梳理本章知识点,回顾解决实际问题中所涉及的数形合的思想和逆向思维思考问题,以便能熟练灵活运用.3.让学生养成把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的思维习性,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在活动中学会思考、讨论、交流和合作,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4.用勾股定理和如何判断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解决简单问题.【教学难点】能理解运用勾股定理解题的基本过程;掌握在复杂图形中确定相应的直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建立方程.一、知识框图,整体把握【教学说明】引导学生回顾本章知识点,构建知识结构框架,让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本章知识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二、释疑解惑,加深理解1.勾股定理的证明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有多种,一般是采用剪拼的方法,它把“数与形”巧妙地联系起来,是几何与代数沟通的桥梁,同时也为后面的四边形、圆、圆形变换、三角函数等知识的学习提供了方法和依据.说明:利用面积相等是证明勾股定理的关键所在.2.勾股定理中的分类讨论在勾股定理的实际运用中,如果不明给出直角三角形中有两条边的长,要求第三条边的长就需要分两种情况讨论,即第一种情况是告诉两条直角边长求斜边,第二种情况是告诉一条直角边和斜边长求另一条直角边.3.曲面两点间的距离问题在解决曲面中两点间的距离时,往往是要将曲面问题转化为同一平面内两点之间的距离,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三、典例精析,复习新知例1 一张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AC=6cm,BC=8cm,将△ABC折叠,使点B与点A重合,折痕是DE(如图所示),求CD的长.【分析】设CD为x,∵AD=BD,∴AD=8-x. ∴在△ACD中,根据勾股定理列出关于x的方程即可求解.解:由折叠知,DA=DB.在Rt△ACD中,由勾股定理得AC2+CD2=AD2,若设CD=xcm,则AD=DB=(8-x)cm,代入上式得62+x2=(8-x)2,解得x=7/4=1.75(cm),即CD的长为1.75cm.例2有一个立方体礼盒如图所示,在底部A处有一只壁虎,C′处有一只蚊子,壁虎急于捕捉到蚊子充饥.(1)试确定壁虎所走的最短路线;(2)若立方体礼盒的棱长为20cm,则壁虎如果想在半分钟内捕捉到蚊子,每分钟至少要爬行多少厘米?(保留整数)【分析】求几何表面的最短距离时,通常可以将几何体表面展开,把立体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解:(1)若把礼盒上的底面A′B′C′D′竖起来,如图所示,使它与立方体的正面(ABB′A′)在同一平面内,然后连接AC′,根据“两点间线段最短”知线段AC′就是壁虎捕捉蚊子所走的最短路线.(2)由(1)得,△ABC′是直角三角形,且AB=20,BC′=40.根据勾股定理,得AC′2=AB2+BC′2=202+402,AC′≈44.7(cm),44.7÷0.5≈90(cm/min).所以壁虎要想在半分钟内捕捉到蚊子,它每分钟至少爬行90厘米(只入不舍).【教学说明】师生共同回顾本章主要知识,对于例题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教师可以适当点评,便于学生熟练加以运用.四、复习训练,巩固提高1.已知在△ABC中,∠B=90°,一直角边为a,斜边为b,则另一条直角边c满足c2= .2.在Rt△ABC中,∠C=90°,若a=12,c-b=8,则b= ,c= .3.如图所示,在△ABC中,∠ACB=90°,CD⊥AB,D为垂足,AC=2.1,BC=2.8.求:(1)△ABC的面积;(2)斜边AB的长;(3)斜边AB上的高CD的长;(4)斜边被分成的两部分AD和BD的长.【答案】1.b2-a2;2.5,13;3.解:(1)S△ABC=12AC×BC=12×2.1×2.8=2.94.(2)AB2=AC2+BC2=2.12+2.82=12.5,∴AB=3.5.(3)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12AC×BC=12AB×CD,所以12×2.1×2.8=12×3.5×CD,解得CD=1.68.(4)在Rt△ACD中,由勾股定理得AD2+CD2=AC2,∴AD2=AC2-CD2=2.12-1.682=(2.1+1.68)(2.1-1.68)=3.78×0.42=2×1.89×2×0.21=22×9×0.214×0.21.∴AD=2×3×0.21=1.26.∴BD=AB-AD=3.5-1.26=2.24.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本节复习课你能灵活运用勾股定理和如何判断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解决问题吗?还有哪些不足?【教学说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本章主要的知识点,对于遗漏或需要强调的地方,教师应及时补充和点拨.1.复习题4.5第11、12题.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相应练习.勾股定理是解决线段计算问题的主要依据,它单独命题比较少见,更多时候是与其他知识综合应用,在综合题中如何找到适当的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探索勾股定理 (第1课时)

探索勾股定理 (第1课时)

探索勾股定理(第1课时)教学内容探索勾股定理(1)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用数格子的办法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合情推力意识,主动探究的习惯,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2、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说理和简单的推理的意识及能力.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勾股定理的由来,并能用它来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难点:勾股定理的发现.教法与学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导入课题出示投影(章前的图文)师:介绍我国古代在勾股定理研究方面的贡献,并结合课本谈一谈,讲述我国是最早了解勾股定理的国家之一,介绍商高(三千多年前周期的数学家)在勾股定理方面的贡献.(板书课题)二、出示目标师:下面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用数格子的办法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合情推力意识,主动探究的习惯,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2、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说理和简单的推理的意识及能力.三、自学指导师:怎样才能达到目标呢?主要靠大家自学,自己去探索、发现。

今天自学的内容和要求是(投影)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认真看书,2-4页内容,认真思考以下问题:1、在纸上做出若干个直角三角形,分别测量它们的三条边,看看三边长的平方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2、观察图1-2,正方形A中有_______个小方格,即A的面积为______个单位.正方形B中有_______个小方格,即A的面积为______个单位.正方形C中有_______个小方格,即A的面积为______个单位.你是怎样得出上面的结果的?3、图1-3中,A,B,C 之间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你是怎样计算的?4、勾股定理的内容是什么?其作用是什么?(8分钟后比谁能背诵勾股定理的内容,并能用定理解题。

)师:自学时,大家要边看边想,重点内容要圈起来,并结合手中的学具来验证勾股定理。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1 探索勾股定理 探索勾股定理》 公开课教案_1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1 探索勾股定理 探索勾股定理》 公开课教案_1

第一章勾股定理
1.探索勾股定理(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用数格子(或割、补、拼等)的办法体验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并理解勾股定理反映的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会初步运用勾股定理进行简单的计算和实际运用.
能力目标: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归纳—验证”的数学思想,并体会数形结合和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
情感目标:在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快乐;通过介绍勾股定理在中国古代的研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悠久文化历史,激励学生发奋学习.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勾股定理并能利用它来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探索勾股定理。

三、教法学法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发现法.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和几何画板等
五、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观看视频:勾股定理的历史
2.预备知识
(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有什么关系?怎样求直角三角形的面积?
(2)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
第二环节:探索发现勾股定理
1.探究活动一:
内容:(1)投影显示如下地板砖示意图,让学生初步观察:
(2)引导学生从面积角度观察图形:
问:你能发现各图中三个正方形的面积之间有何关系吗?
学生通过观察,归纳发现:
结论1 以等腰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为边长的小正方形的面积的和,等于以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
学生分小组动手操作实践并验证
∵c2= 4× a2
∴c2=2a2
2.探究活动二:
由结论1我们自然产生联想:一般的直角三角形是否也具有该性质呢?。

第1章第1课时 探索勾股定理PPT课件(北师大版)

第1章第1课时 探索勾股定理PPT课件(北师大版)

2.(2018·山东滨州)在直角三角形中,若勾为 3,股
为 4,则弦为( A )
A.5
B.6
C.7
D.8
3.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长分别为 3 和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斜边长为 25
B.该三角形的周长为 25
C.斜边长为 5
D.该三角形的面积为 20
4.如图,在由边长均为 1 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 成的网格中,点 A,B 都是格点,则线段 AB 的长为( A )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若 a,b,c 是△ABC 的三边,则 a2+b2=c2 B.若 a,b,c 是 Rt△ABC 的三边,则 a2+b2=c2 C.若 a,b,c 是 Rt△ABC 的三边,∠A=90°, 则 a2+b2=c2 D.若 a,b,c 是 Rt△ABC 的三边,∠C=90°,则 a2+b2=c2
变式 3 飞机在空中水平飞行,某一时刻刚好飞到一 个男孩头顶上方 3 km 处,过了 20 s,飞机距离这个男孩 头顶 5 km(如图).这一过程中飞机飞行的速度是每秒多 少千米?
解:在 Rt△ABC 中,BC2=52-32=16. 因为 BC>0,所以 BC=4(km). 4÷20=0.2(km/s). 答:这一过程中飞机飞行的速度是每秒 0.2 千米.
A.5 C.7
B.6 D.25
5.已知在 Rt△ABC 中,∠C=90°,∠A,∠B, ∠C 的对应边分别为 a,b,c.
(1)若 a=3,b=4,则 c=____5____; (2)若 a=40,b=9,则 c=___4_1____; (3)若 a=6,c=10,则 b=____8____; (4)若 c=25,b=15,则 a=___2_0____.

1.1 探索勾股定理(第1课时)教学设计

1.1 探索勾股定理(第1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章 勾股定理1. 探索勾股定理(第1课时)教学目标:1.用数格子(或割、补、拼等)的办法体验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并理解勾股定理反映的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会初步运用勾股定理进行简单的计算和实际运用.2.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归纳—验证”的数学思想,并体会数形结合和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3.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说理和简单推理的意识及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4.在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快乐;通过介绍勾股定理在中国古代的研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悠久文化历史,激励学生发奋学习.教学过程设计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内容:2002年世界数学家大会在我国北京召开,投影显示本届世界数学家大会的会标:会标中央的图案是一个与“勾股定理”有关的图形,数学家曾建议用“勾股定理”的图来作为与“外星人”联系的信号.今天我们就来一同探索勾股定理.(板书课题)第二环节:探索发现勾股定理1.探究活动一内容:投影显示如下地板砖示意图,引导学生从面积角度观察图形:问:你能发现各图中三个正方形的面积之间有何关系吗?学生通过观察,归纳发现:结论1 以等腰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为边长的小正方形的面积的和,等于以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2.探究活动二内容:由结论1我们自然产生联想:一般的直角三角形是否也具有该性质呢?(1)观察下面两幅图:(2)填表:(4)分析填表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225100x 1517学生通过分析数据,归纳出:结论2 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为边长的小正方形的面积的和,等于以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3.议一议内容:(1)你能用直角三角形的边长a ,b ,c 来表示上图中正方形的面积吗?(2)你能发现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度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吗?(3)分别以5厘米、12厘米为直角边作出一个直角三角形,并测量斜边的长度.2中发现的规律对这个三角形仍然成立吗?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如果用a ,b ,c 分别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和斜边,那么222c b a =+.第三环节:勾股定理的简单应用例题 如图所示,一棵大树在一次强烈台风中于离地面10m 处折断倒下,树顶落在离树根24m 处. 大树在折断之前高多少?1.基础巩固练习:求下列图形中未知正方形的面积或未知边的长度(口答):2.生活中的应用:小明妈妈买了一部29 in (74 cm )的电视机. 小明量了电视机的屏幕后,发现屏幕只有58 cm 长和46 cm 宽,他觉得一定是售货员搞错了.你同意他的想法吗?你能解释这是为什么吗?第四环节:课堂小结教师提问:1.这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哪些知识和思想方法?2.对这些内容你有什么体会?与同伴进行交流.在学生自由发言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总结:1.知识: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如果用a ,b ,c 分别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和斜边,那么222c b a =+. 2.方法:(1) 观察—探索—猜想—验证—归纳—应用;(2)“割、补、拼、接”法.3.思想:(1) 特殊—一般—特殊;(2) 数形结合思想.布置作业:1.教科书习题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B
13
12.5π
本课小结
交流这节课的学习收获,包括知识和方法方面的. (1)勾股定理的由来.
(2)勾股定理的探索方法:测量法和数格子法.
(3)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如果a,b和c分别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和斜边, 那么a2+b2=c2
布置作业
P4习题1.1第1、2、3、4题.
A的面积是9,B的面积也是9,C的面积是18.
(二)验证直角三角形三条边长度存在的特殊关系,用数格子的方法探索勾股定理 1.探索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情况.
(3)你用什么方法得到正方形 C 的面积为18个单位面积?
①先数整个格子有12个,两个三角形格子拼成一个正方形格子, 能凑6个, 一共是18个.
②把正方形对折,得到两个三角形. ③分成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你是如何计算的?
(1)在这幅图左图中,边长的平方是如何刻画的? 我们的猜想如何实现?
是用三个正方形A,B,C的面积刻画的, 就是证明正方形A的面积加上正方形B的面积等于正方形C的面积.
(二)验证直角三角形三条边长度存在的特殊关系,用数格子的方法探索勾股定理 1.探索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情况.
(2) 请同学们算一算正方形 A, B, C 的面积.
(一) 用测量的方法探索勾股定理 1.画一个直角三角形,使直角边长分别为3 cm和4 cm,测量一下
斜边长是多少. 2.画一个直角边长分别是6 cm和8 cm的直角三角形,测量一下 斜边长是多少. 3.画一个直角边长分别是5 cm和12 cm的直角三角形,测量一下 斜边长是多少.
[问题] 你能观察出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吗?
[想一想] 在引入问题中,需要多长的钢索? 如图所示,从电线杆离地面8 m处向地面拉一条钢索,如果这条 钢索在地面的固定点距离电线杆底部6 m,那么需要多长的钢索?
解:设需要x米的钢索,由勾股定理,得 x2=62+82 x2=100 x=10
答:需要10米的钢索.
解: 字母A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225+400=625, 字母B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225-81=144
即用数格子、分割图形的方法得到 C 的面积,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得到吗?
(二)验证直角三角形三条边长度存在的特殊关系,用数格子的方法探索勾股定理 1.探索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情况. (3)你用什么方法得到正方形 C 的面积为18个单位面积? 即用数格子、分割图形的方法得到 C 的面积,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得到吗?
我们看到上面的三角形具有特殊性,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一般三角形能验证吗?
(二)验证直角三角形三条边长度存在的特殊关系,用数格子的方法探索勾股定理 2.探索边长为3,4,5的直角三角形的情况. 对于一般的直角三角形是否也有这样的关系?你是如何计算的?
[问题] 在这幅图左图中. (1)正方形A的面积是多少个方格?正方形B的面积是多少个方格? (2)怎样求出正方形C的面积是多少个方格? (3)三个正方形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4)这幅图右图的情况又怎样?
在正方形 C 的外侧画一个大正方形,用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4个三角形的面积.
即采用了补形的方法计算面积, 我们能得到什么结论?
SA+SB=SC
即a2+b2=c2
(二)验证直角三角形三条边长度存在的特殊关系,用数格子的方法探索勾股定理 1.探索等腰直角三,C的面积.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1.由勾股定理的基本形式 a2+b2=c2 可以得到一些变形关系式,
如 a2=c2-b2=(c+b)(c-b)
b2=c2-a2=(c+a)(c-a).
2.在钝角三角形中,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a,b,c,若c为最大边长, 则有a2+b2<c2 在锐角三角形中,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a,b,c,若c为最大边长, 则有a2+b2>c2
(二)验证直角三角形三条边长度存在的特殊关系,用数格子的方法探索勾股定理
刚才的探究活动,我们只是通过测量和计算发现了 直角三角形三条边之间存在的特殊关系.
那么我们怎样去验证呢? 已知两条直角边能不能求出斜边呢?
(二)验证直角三角形三条边长度存在的特殊关系,用数格子的方法探索勾股定理 1.探索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情况. 如图,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平方分别是多少,它们满足上面所猜想的数量关系吗?
总结 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如果用a, b和 c 分别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和斜边, 那么 a2+b2=c2
[思考]
(1)运用此定理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2)公式a2+b2=c2有哪些变形公式?
(3)由(2)知直角三角形中,只要知道
就可以利用
求出
条边, .
[知识拓展]
如图所示,从电线杆离地面8 m处向地面拉一条钢索,如果这条 钢索在地面的固定点距离电线杆底部6 m,那么需要多长的钢索?
事实上,古人发现,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度的平方存在一个特 殊关系,学完了这节课,我们就会很容易地求出钢索的长度.
第一章 勾股定理
第1课 探索勾股定理(1)
学习目标
1.能发现探究勾股定理; 2.能说出勾股定理; 3.掌握用“分割”与“补形”的方法求几何图形的面 积; 4.会解决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求另一边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