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 教案培训资料

合集下载

长恨歌教案

长恨歌教案

长恨歌教案《长恨歌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长恨歌》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生平。

学生能够理解《长恨歌》的主题和艺术特色。

学生能够背诵《长恨歌》的部分章节。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讲解、讨论、朗诵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长恨歌》的内涵。

通过分析诗歌的语言、结构、意象等方面,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提高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长恨歌》中所表达的爱情悲剧,培养学生对爱情的正确认识。

让学生体会《长恨歌》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让学生领略《长恨歌》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长恨歌》的主题和艺术特色。

《长恨歌》的语言、结构、意象等方面的分析。

《长恨歌》的背诵和朗诵。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长恨歌》中所表达的爱情悲剧。

如何让学生体会《长恨歌》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长恨歌》的创作背景、作者生平、主题和艺术特色。

分析《长恨歌》的语言、结构、意象等方面。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长恨歌》中所表达的爱情悲剧。

引导学生讨论《长恨歌》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

朗诵法指导学生朗诵《长恨歌》的部分章节。

让学生通过朗诵感受《长恨歌》的艺术魅力。

创作法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

1. ◦ ◦ ◦2. ◦ ◦ ◦3. ◦ ◦ ◦ 1. ◦ ◦ ◦ 2. ◦ ◦ ◦ 1. ◦ ◦ 2. ◦ ◦ 3. ◦ ◦4. ◦四、教学过程导入播放一段关于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历史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学生对唐玄宗和杨贵妃的了解程度,引导学生进入主题。

讲解讲解《长恨歌》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生平。

分析《长恨歌》的主题和艺术特色。

讲解《长恨歌》的语言、结构、意象等方面。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长恨歌》中所表达的爱情悲剧。

引导学生讨论《长恨歌》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

朗诵指导学生朗诵《长恨歌》的部分章节。

《长恨歌》教案范本

《长恨歌》教案范本

《长恨歌》教案范本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长恨歌》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王之涣的生平等基本知识。

(2)能够分析并欣赏《长恨歌》的艺术特色,如韵律、意象、修辞手法等。

(3)能够解读并分析《长恨歌》中的主题思想,如爱情、忠诚、悲剧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深入解读《长恨歌》。

(2)通过对比分析、讨论交流等方式,提高对《长恨歌》艺术特色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通过写作、演讲等方式,培养表达能力,将《长恨歌》中的主题思想内化为自己的认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对古典文学的热爱和尊重,提高民族文化素养。

(2)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忠诚观和悲剧观,培养健全的人格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长恨歌》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王之涣的生平等基本知识。

(2)《长恨歌》的艺术特色,如韵律、意象、修辞手法等。

(3)《长恨歌》中的主题思想,如爱情、忠诚、悲剧等。

2. 教学难点:(1)《长恨歌》中的生僻字、古今异义词等的理解。

(2)《长恨歌》的艺术特色和主题思想的深入解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长恨歌》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王之涣的生平等基本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长恨歌》,理解诗文内容,感知人物形象,体会诗歌意境。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从韵律、意象、修辞手法等方面分析《长恨歌》的艺术特色。

4. 对比分析:引导学生对比其他类似题材的诗歌,进一步体会《长恨歌》的独特之处。

5. 主题解读:深入分析《长恨歌》中的主题思想,如爱情、忠诚、悲剧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互动等情况,评价学生的主动性和合作精神。

2. 知识掌握: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等方式,检查学生对《长恨歌》的基本知识、艺术特色和主题思想的掌握程度。

3. 表达能力:通过写作、演讲等方式,评估学生在实际运用中表达能力的发展情况。

《长恨歌》教案范本

《长恨歌》教案范本

《长恨歌》教案范本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长恨歌》的作者背景、创作年代及历史背景;(2)能够分析《长恨歌》的诗歌形式、韵律特点;(3)能够解读《长恨歌》中的意象、象征意义;(4)能够欣赏《长恨歌》的艺术魅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长恨歌》;(2)通过分析、讨论,掌握诗歌的鉴赏方法;(3)通过朗读、背诵,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爱情、生活的热爱与追求;(2)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提高文化素养;(3)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爱情、婚姻,树立健康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长恨歌》的字词理解、句子翻译;(2)《长恨歌》的诗歌形式、韵律特点;(3)《长恨歌》中的意象、象征意义;(4)《长恨歌》的思想内涵。

2. 教学难点:(1)《长恨歌》中古代文化知识的把握;(2)对诗歌深层意义的理解和感悟。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歌背景、字词含义、句子翻译等;2.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悟;3. 案例分析法:分析《长恨歌》中的典型意象、象征意义;4. 朗读法: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培养语感;5. 背诵法:通过背诵,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熟练掌握《长恨歌》的内容,了解相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知识;2. 学生准备:预习《长恨歌》,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3. 教学资源:教学课件、参考资料、音响设备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介《长恨歌》的作者背景、创作年代及历史背景;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长恨歌》,理解诗歌内容;3. 课堂讲解:讲解诗歌的字词含义、句子翻译,分析诗歌形式、韵律特点;4.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讨论诗歌中的意象、象征意义;5. 案例分析:分析《长恨歌》中的典型意象、象征意义,如“天长地久”、“水调歌头”等;6. 朗读展示:让学生朗读诗歌,感受其韵律美;7. 背诵练习:组织学生进行诗歌背诵,提高口语表达能力;8.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六、课时安排本课程共需15课时,具体安排如下:1. 第一课时:介绍作者王之涣及其创作背景,学生自主阅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2. 第二课时:讲解诗歌的字词含义、句子翻译,分析诗歌形式、韵律特点;3. 第三课时: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讨论诗歌中的意象、象征意义;4. 第四课时:分析《长恨歌》中的典型意象、象征意义,如“天长地久”、“水调歌头”等;5. 第五课时:让学生朗读诗歌,感受其韵律美;6. 第六课时:组织学生进行诗歌背诵,提高口语表达能力;7. 第七课时: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9. 第九课时:批改学生作业,了解学生对诗歌的理解程度,进行针对性讲解;10. 第十课时:进行课堂测试,检验学生对《长恨歌》的掌握情况。

长恨歌优秀教案

长恨歌优秀教案

长恨歌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长恨歌》的创作背景、作者白居易的生平和文学成就。

2、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主题、情节和人物形象。

3、培养学生欣赏古典诗歌的能力,包括对诗歌语言、意象、表现手法的分析和鉴赏。

4、激发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诗歌中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

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如叙事与抒情相结合、比喻和夸张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难点探讨诗歌的主题,如爱情主题与政治批判主题的交织。

体会诗歌中蕴含的历史沧桑感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诗歌的背景知识、作者生平和文学特点。

分析诗歌的词句、结构和主题。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诗歌中的关键问题,如人物形象、主题内涵等。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促进思维碰撞。

3、诵读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诗歌,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和情感表达。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播放一段与唐玄宗和杨贵妃爱情故事相关的影视片段或音乐,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学生对这段历史故事的了解程度,从而引出《长恨歌》。

2、作者及背景介绍简单介绍白居易的生平经历、文学成就和他在诗歌创作上的风格特点。

讲述《长恨歌》的创作背景,即安史之乱对唐朝社会的巨大冲击以及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在当时的影响。

3、初读诗歌,整体感知学生齐声诵读诗歌,注意字音和节奏。

教师正音,强调重点字词的读音和含义。

让学生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初步了解诗歌的情节发展。

4、精读诗歌,分析人物形象分组讨论唐玄宗和杨贵妃的人物形象特点。

引导学生从诗歌中的描写语句入手,如“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等,分析杨贵妃的美貌和唐玄宗的沉迷。

探讨两人爱情的真挚之处以及在政治背景下的无奈。

5、探究诗歌主题组织学生思考并讨论《长恨歌》的主题是单纯的爱情悲剧还是包含了对政治的批判。

引导学生从诗歌中的细节描写和历史背景进行分析,如“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等诗句所反映的社会动荡。

《长恨歌》优秀教案

《长恨歌》优秀教案

《长恨歌》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背诵《长恨歌》全文。

2.分析诗歌的结构、意象、情感及艺术特色。

3.感受诗人对美好爱情的赞美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诗歌的背诵、意象分析、情感理解。

2.教学难点:诗歌的艺术特色、情感表达的深层含义。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简介《长恨歌》的作者白居易及其生平。

(2)介绍《长恨歌》的背景及创作动机。

2.诗歌朗读与背诵(1)学生齐读诗歌,感知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加强记忆。

(3)学生自主背诵,检查记忆效果。

3.诗歌内容解析(1)分析诗歌的结构,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2)讲解诗歌中的意象,如“汉宫”、“长恨”、“夜雨”等。

(3)讨论诗歌中的情感,如对美好爱情的赞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等。

4.诗歌艺术特色分析(1)分析诗歌的语言特色,如生动的描绘、形象的比喻等。

(2)讲解诗歌的表现手法,如对比、排比、夸张等。

(3)探讨诗歌中的象征意义,如“长恨”象征人生的无常和遗憾。

5.情感体验与讨论(1)引导学生感受诗歌中的美好情感,如对爱情的执着、对人生的感慨等。

(2)讨论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对自己有何启示和感悟。

6.拓展延伸(1)介绍与《长恨歌》相关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如唐玄宗与杨玉环的爱情故事。

(2)推荐其他与《长恨歌》主题相关的文学作品,如《长生殿》、《红楼梦》等。

7.课堂小结(2)鼓励学生在课后深入研读《长恨歌》,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四、作业布置1.背诵并默写《长恨歌》全文。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朗读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深入理解了《长恨歌》的内容、情感和艺术特色。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同时,通过拓展延伸环节,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但本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对诗歌中一些难懂的句子解释不够透彻,导致部分学生理解困难。

《长恨歌》教案5篇

《长恨歌》教案5篇

《长恨歌》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中国古代文学》第四单元《唐诗》中的《长恨歌》。

《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根据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创作的一首长篇叙事诗。

全文共分为八个部分,本节课将重点学习第一、二部分。

详细内容:1. 第一部分:描写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以及杨贵妃的美丽与奢华。

2. 第二部分:叙述安史之乱,唐玄宗与杨贵妃逃往四川,途中杨贵妃被迫自缢身亡。

二、教学目标1. 理解《长恨歌》的背景,了解唐代历史及诗歌创作特点。

2. 分析《长恨歌》的诗歌结构,品味诗歌的语言美。

3. 体会诗人白居易对唐玄宗与杨贵妃爱情悲剧的同情及对人生的感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诗歌的韵律与节奏,对历史背景的理解。

2. 教学重点:分析《长恨歌》的诗歌结构,品味诗歌的语言美。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诗歌朗读:让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与节奏。

3. 诗歌解析:分析《长恨歌》的诗歌结构,解读诗歌内容。

4. 例题讲解:选取一首短篇唐诗,分析其诗歌结构,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分析《长恨歌》中的某一小节。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诗歌中的难点,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长恨歌》背景及作者2. 诗歌结构分析3. 重点词汇解释4. 课后作业布置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长恨歌》中你最喜欢的一节,阐述理由。

2. 答案:学生需结合诗歌内容、韵律、意境等方面进行分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查找不足,为下次教学改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其他唐诗,了解唐代诗歌的风格特点,提高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诗歌结构分析2. 诗歌韵律与节奏3. 历史背景的理解4. 课后作业设计详细补充和说明:一、诗歌结构分析1. 诗歌的起承转合:起句“汉皇重色思倾国”,总领全诗,点明主题;承句详细描绘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转句“渔阳鼙鼓动地来”,转入安史之乱,杨贵妃被迫自缢的悲剧;合句“此恨绵绵无绝期”,抒发诗人感慨。

2024年长恨歌教案(5篇

2024年长恨歌教案(5篇

2024年长恨歌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古代汉语》第二册第七章《唐诗》中的《长恨歌》。

《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叙事长诗,以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描绘了宫廷生活的奢华与空虚,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爱情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详细内容包括:1. 诗歌的背景及作者简介;2. 诗歌的音韵、格律分析;3. 诗歌内容的解读与分析;4. 诗歌艺术特色的鉴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长恨歌》的创作背景,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主题;2. 掌握《长恨歌》的音韵、格律特点,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诗歌的音韵、格律分析,诗歌意境的理解;2. 教学重点:《长恨歌》的主题思想,诗歌的艺术特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生准备:教材、《长恨歌》课文、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引起学生对《长恨歌》的兴趣;2. 新课内容展示: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长恨歌》全文;3. 诗歌背景介绍:介绍作者白居易及诗歌创作背景;4. 音韵、格律分析:讲解《长恨歌》的音韵、格律特点,引导学生学会欣赏;5. 诗歌内容解读:逐句解析诗歌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诗歌意境;6. 艺术特色鉴赏:分析《长恨歌》的艺术特色,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7.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他唐诗的音韵、格律特点;六、板书设计1. 《长恨歌》;2. 作者:白居易;3. 创作背景:唐玄宗、杨贵妃;4. 音韵、格律特点:平仄、韵脚、对仗;5. 诗歌意境:宫廷生活的奢华与空虚;6. 艺术特色:叙事与抒情相结合。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长恨歌》中的意象,并阐述其作用;2. 答案:意象如“长夜”、“孤灯”等,表现了宫廷生活的孤独与空虚,增强了诗歌的意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诗歌的音韵、格律分析部分掌握较好,但在理解诗歌意境方面存在一定难度,今后教学中应加强引导;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白居易的其他作品,如《琵琶行》、《问刘十九》等,进一步了解其诗歌风格。

长恨歌教案(5篇)

长恨歌教案(5篇)

《长恨歌教案》长恨歌教案(一):【学习目标】1、学会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长恨歌》的主题。

2、学会树立正确的感情观、人生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学会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诗歌主题。

教学难点:把握《长恨歌》的多主题内涵。

【教学方法】朗读、探究、讨论【学法指导】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法点拨法【课时安排】2课时一、导入新课白居易去世,唐宣宗李忱以诗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吊之,其中有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句,这两句诗当互文来看,童子、胡儿能解吟长恨曲、琵琶篇,同时还能歌唱,说明《琵琶行》《长恨歌》通俗易懂,童子胡儿都能吟,且在当代便已广泛流传;一千多年后,它依然是珠玉璀璨,散发着永恒的魅力,究其因由,主要在于一个情字。

这天我们就来学习《长恨歌》,看看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二、自主学习(学生提前预习,课堂上展示,教师纠错补漏)1、字音关:回眸(mu)粉黛(di)骊(l)宫霓(n)裳(chng)临邛(qing)鼙(p)鼓仙袂(mi)衣钿(din)千乘(shng)钗擘(b)马嵬(wi)阑干(ln)绰约(chu)2、知人论世: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唐德宗贞元年间(800)中进士,由校书郎累官至左拾遗。

他关心朝政,屡次上书言事,遭权贵忌恨,被贬为江州司马。

后历任苏州、杭州刺史,很得民心。

官终刑部尚书,世称白香山。

文学上,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肯定诗歌的教育好处和政治作用。

他与元稹一齐倡导新乐府运动,揭露时弊。

他的诗分为三类:讽喻诗、感伤诗、闲适诗。

其讽喻诗如《新乐府》、《秦中吟》,深刻反映了时政弊端与民生疾苦。

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其诗善于叙述,平易通俗,语言浅显,流传广泛。

著有《白氏长庆集》。

3、背景简介:《长恨歌》是白居易诗作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作于元和元年(806),当时诗人正在盩厔县(今陕西周至)任县尉。

《长恨歌》教案范本

《长恨歌》教案范本

《长恨歌》教案范本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长恨歌》,使学生了解诗歌的背景、作者王之涣及其文学地位,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歌中的人物情感,理解忠贞爱情的价值,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长恨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美感。

(2)掌握诗歌中的关键词语,理解其含义。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的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

(2)诗歌的艺术手法和表达技巧的分析。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对诗歌中的具体词句进行分析。

3. 采用小组讨论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熟悉《长恨歌》的内容,了解诗歌的背景及相关知识。

2. 学生准备:预习《长恨歌》,了解诗歌的大致内容。

1. 导入新课(1)简介王之涣及《长恨歌》的背景。

(2)学生齐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诗歌中的关键词语。

3. 课堂讲解(1)讲解诗歌的结构,分析诗歌的开头、结尾及中间部分。

(2)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4.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诗歌的意境、情感及人物形象。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学习心得。

5. 案例分析(1)选取诗歌中的典型词句进行分析,如“汉皇重色思倾国”。

(2)引导学生理解词句背后的意义,体会作者的情感。

6.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激发对诗歌的热爱。

7. 作业布置(1)让学生背诵《长恨歌》。

(2)写一篇关于《长恨歌》的读后感,不少于300字。

1. 对比拓展:引导学生对比其他描写爱情悲剧的诗歌,如《罗密欧与朱丽叶》,分析《长恨歌》的艺术特色。

白居易《长恨歌》优秀教案(优秀8篇)

白居易《长恨歌》优秀教案(优秀8篇)

白居易《长恨歌》优秀教案(优秀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白居易《长恨歌》优秀教案(优秀8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长恨歌》教案范本

《长恨歌》教案范本

《长恨歌》教案范本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长恨歌》的背景和主题。

(2)能够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表现手法。

(3)能够背诵并默写《长恨歌》的重要诗句。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和讨论,深入理解诗中的情感和意境。

(2)通过分析诗句,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爱情和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2)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3)培养学生对人生价值和情感的思考。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长恨歌》的主题和情感。

(2)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表现手法。

(3)背诵和默写《长恨歌》的重要诗句。

2. 教学难点:(1)诗中复杂的意象和修辞手法的理解。

(2)对诗中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1. 朗读法: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诗的韵律和情感。

2.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的主题和意象。

3. 分析法:通过分析诗句,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4. 小组合作: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悉《长恨歌》的内容和背景。

(2)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料和参考书籍。

(3)制作教学PPT和教案。

2. 学生准备:(1)预习《长恨歌》的内容。

(2)了解诗的背景和作者。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通过播放《长恨歌》的朗诵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2)简要介绍《长恨歌》的背景和作者。

2. 朗读与讨论:(1)让学生分段朗读《长恨歌》。

(2)引导学生关注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3)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诗的理解和感受。

3. 分析与鉴赏:(1)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解释诗中的一些难点词汇和表达。

(3)通过例子,让学生理解诗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

4. 背诵与默写:(1)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诗句进行背诵。

(2)检查学生的默写能力,鼓励他们默写重要诗句。

《长恨歌》高中教案

《长恨歌》高中教案

《长恨歌》高中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长恨歌》的背景和作者王昌龄;(2)能够分析《长恨歌》的文学特点和艺术手法;(3)能够鉴赏《长恨歌》的韵律和意境。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长恨歌》的主题和情感;(2)通过分析、比较,掌握《长恨歌》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3)通过朗读、背诵,提升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和理解诗歌中的人物情感和社会背景;(2)培养对古典文学的热爱和尊重,提高人文素养;(3)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长恨歌》的内容和主题;(2)掌握《长恨歌》的文学特点和艺术手法;(3)提升朗读和背诵能力。

2.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长恨歌》中的情感和意境;(2)分析《长恨歌》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3)将《长恨歌》的思想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长恨歌》的背景、作者和基本内容;2. 互动法:分组讨论,分享对《长恨歌》的理解和感悟;3. 示范法:教师示范朗读《长恨歌》,引导学生体验诗歌的韵律和情感;4. 实践法:学生自主朗读、背诵《长恨歌》,提升文学素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长恨歌》的背景和作者王昌龄;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长恨歌》,理解诗歌内容和主题;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享对《长恨歌》的理解和感悟,讨论诗歌中的情感和意境;4. 分析讲解:讲解《长恨歌》的文学特点和艺术手法,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5. 朗读背诵:教师示范朗读《长恨歌》,引导学生体验诗歌的韵律和情感,学生自主朗读、背诵;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长恨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五、课后作业2. 请学生选择一首古代诗歌,进行朗读和背诵,下次课分享;3. 深入研究《长恨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下节课进行交流。

长恨歌优质课教案

长恨歌优质课教案

长恨歌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长恨歌》的背景,掌握诗歌的基本内容和结构,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法,深入解读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提高人文素养,感受爱情的美好与悲剧。

二、教学重点1. 《长恨歌》的背景知识和文学价值。

2. 诗歌中的主题和情感分析。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古代用语的理解和翻译。

2. 对诗歌深层次情感的把握。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诗歌的内涵。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对诗歌中的典型意象和修辞手法进行解读。

3. 利用对比分析法,让学生了解《长恨歌》与其他诗歌的差异。

五、教学准备1. 教材:《长恨歌》原文及注释。

2. 参考资料:有关《长恨歌》的背景资料、学术论文、相关诗歌等。

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白板等。

教案内容请稍等,我还需要更多信息来完善。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长恨歌》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朗读诗歌:让学生朗读《长恨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3. 讲解诗歌:对诗歌进行逐句解析,解释生僻词语和古代文化背景。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诗歌的主题和情感,分享自己的理解。

5. 分享成果:邀请学生代表分享讨论成果,进行互动交流。

6. 总结提升:对诗歌的主题、情感和艺术特色进行总结,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七、课堂练习1. 请学生翻译诗歌中的重点句子,巩固所学知识。

八、课后作业1. 请学生熟读《长恨歌》,加强记忆。

2. 选择一首与《长恨歌》主题相似的其他诗歌,进行比较分析,加深对爱情主题的理解。

九、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堂练习:评估学生的翻译和赏析文章,检验学习效果。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巩固所学知识。

十、教学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人教版《长恨歌》教案

人教版《长恨歌》教案

人教版《长恨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长恨歌》的背景和作者王昌龄。

(2)能够分析《长恨歌》的诗歌形式和艺术特色。

(3)能够解读《长恨歌》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长恨歌》。

(2)通过分析诗歌中的意象、修辞手法等,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爱情、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2)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提高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长恨歌》的内容和主题。

(2)分析《长恨歌》的诗歌形式和艺术特色。

(3)解读《长恨歌》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2. 教学难点:(1)《长恨歌》中的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

(2)诗歌中深层含义的解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长恨歌》的背景和作者王昌龄。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长恨歌》,理解诗歌内容。

(2)让学生圈点勾画出生僻字词,互相交流讨论。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长恨歌》的诗歌形式和艺术特色。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解析:(1)解析《长恨歌》中的意象、修辞手法等,深入理解诗歌。

(2)解读《长恨歌》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5. 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爱情、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2)分享自己的感悟,进行情感交流。

四、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长恨歌》的艺术特色和深层含义,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

五、作业布置1. 熟读《长恨歌》,巩固所学内容。

3. 预习下节课内容。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2. 情境教学:通过多媒体展示、音乐配合等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富有情感的教学环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3.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新 《长恨歌》教案

新 《长恨歌》教案

新《长恨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长恨歌》的作者王昌龄及其创作背景;(2)分析《长恨歌》的韵律特点、意境和艺术特色;(3)解读诗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2)运用文本分析法,解读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3)学会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2)理解长恨歌所传达的真善美价值观念;(3)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培养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长恨歌》的作者、创作背景和艺术特色;(2)分析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象征意义;(3)领悟诗歌所传达的情感和价值观念。

2. 教学难点:(1)诗中深层含义的解读;(2)修辞手法和象征意义的分析;(3)诗歌情感的体验和表达。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的作者、背景和艺术特色;2. 互动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诗的理解和感悟;3. 案例分析法:分析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象征意义;4. 情境教学法:通过音乐、图像等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体验诗歌情感;5. 创作实践法:鼓励学生创作诗歌,培养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熟悉《长恨歌》的教学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2. 教学资源:教材、多媒体设备、音乐、图像等教学资源;3. 学习任务单:设计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长恨歌》的作者王昌龄及其创作背景;2. 朗读感悟:引导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3. 文本分析:分析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象征意义;4. 互动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对诗的理解和感悟;5. 情感体验:通过音乐、图像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验诗歌情感;6. 创作实践:鼓励学生尝试创作诗歌,分享创作成果;7. 总结评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

白居易《长恨歌》教案设计

白居易《长恨歌》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长恨歌》全文;(2)了解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背景;(3)分析并欣赏《长恨歌》的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长恨歌》;(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2)理解诗歌中所蕴含的忠贞、忠诚、爱国等价值观念;(3)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长恨歌》;(2)分析《长恨歌》的艺术特色;(3)了解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的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2)诗歌意境的体会;(3)对诗歌中所蕴含的深层次情感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介绍《长恨歌》的创作背景和流传情况;(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长恨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意境;(3)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关键字词,深入理解诗歌含义。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艺术特色;(2)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句子,进行欣赏和品析;(3)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情感体验:(1)让学生感受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2)引导学生从中体会到忠贞、忠诚、爱国等价值观念;(3)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2)强调背诵《长恨歌》的重要性;(3)布置课后作业。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长恨歌》;3. 调查了解《长恨歌》在当代的传播和影响,分享给同学。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长恨歌》的理解程度,包括诗歌内容、意境、情感等方面的掌握;2. 学生对白居易生平和创作背景的了解程度;3. 学生在课堂讨论、课后作业中的表现,以及对诗歌欣赏的能力;4. 学生对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认同和热爱。

《长恨歌》教案范本

《长恨歌》教案范本

《长恨歌》教案范本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长恨歌》的作者背景、创作年代及文学地位;(2)能够把握《长恨歌》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和文学价值;(3)能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情感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长恨歌》;(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3)培养学生的文学批评思维和创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典诗歌的魅力,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2)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家庭观,注重人际关系和谐;(3)培养学生热爱文学、热爱生活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介绍白居易生平、创作年代及《长恨歌》的文学地位;2. 诗歌主题:分析《长恨歌》中的爱情主题,探讨其现实意义;3. 诗歌艺术:分析《长恨歌》的艺术特色,如意象、情感和修辞手法;4. 诗歌鉴赏:指导学生如何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5. 诗歌拓展:分析《长恨歌》在文学史上的影响和价值,探讨其现实意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长恨歌》的作者背景、创作年代及文学地位;(2)理解《长恨歌》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和文学价值;(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2. 教学难点:(1)分析《长恨歌》中的意象、情感和修辞手法;(2)探讨《长恨歌》在文学史上的影响和价值。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歌背景、主题、艺术特色等;2.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讨,分享学习心得;3. 欣赏法:指导学生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4. 实践法:鼓励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培养创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白居易生平及其文学地位,引出《长恨歌》;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长恨歌》,了解诗歌大意;3. 课堂讲解:讲解诗歌背景、主题、艺术特色等;4.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探讨诗歌的现实意义;5. 诗歌鉴赏:指导学生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8. 课后拓展:鼓励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培养创作能力。

《长恨歌》教案范本

《长恨歌》教案范本

《长恨歌》教案范本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长恨歌》的背景和历史;(2)能够分析《长恨歌》的文学特点和艺术价值;(3)能够解读《长恨歌》中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讨论,深入理解《长恨歌》的内容和形式;(2)通过分析和比较,探索《长恨歌》的文学特色和历史背景;(3)通过创作和表演,体验《长恨歌》的艺术魅力和表现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2)培养对文学和艺术的欣赏和理解能力;(3)培养对爱情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介绍白居易和《长恨歌》的背景和历史;2. 诗歌结构:分析《长恨歌》的诗歌形式和结构特点;3. 诗歌内容:解读《长恨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4. 诗歌艺术:探讨《长恨歌》的文学艺术价值和特色。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音乐等方式,引起学生对《长恨歌》的兴趣和好奇心;2. 阅读:学生自读或分组朗读《长恨歌》,理解诗歌内容和情感;3. 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长恨歌》的诗歌形式和结构特点;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长恨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进行分享和交流;5. 总结: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强调《长恨歌》的文学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思考情况;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长恨歌》的理解和分析能力;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合作和表达能力;4. 个人创作:鼓励学生进行个人创作,展示对《长恨歌》的感悟和理解。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长恨歌》文本或相关教材;2. 图片:与《长恨歌》相关的历史背景或艺术作品的图片;3. 音乐:与《长恨歌》相关的音乐或歌曲;4.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和播放教学资源。

六、教学活动1. 诗歌朗诵:组织学生进行《长恨歌》的朗诵活动,让学生通过声音的表达来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2. 角色扮演:学生可以选择《长恨歌》中的某个角色,进行角色扮演,体验角色的情感和心境,增进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长恨歌教案教案课程优秀实用

长恨歌教案教案课程优秀实用

记录与评价。“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正是诗人借
前代帝妃的悲剧,抒发自己的痛苦与深情。
讨论:我国历史上一直有女色祸国一说;试举例; 你 认为这样说是否合理 说明理由。
——夏:妹喜;商:妲己;周:褒姒;吴:西施;汉: 貂禅;陈:张丽华;唐:杨玉环;明:陈圆圆
。 非议的情侣之恋大加赞扬,无疑是对当时红颜祸水的一种无形的嘲讽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学习目标
• 鉴赏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 •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探讨诗歌主题
吊白居易
缀玉联珠六十年; 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白居易, 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 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 一度思卿一怆然。
唐宣宗
※知其人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居香山,
聊聊周末那些事
为了响应本学期语文课高质量 高效率 的口 号;为了提高同学们理性的思维能力,本学 期坚决抵制“次品作文”“盗版作文”, 拒收“口水话式、流水账式、胡编乱诌式” 等不健康系列
因此,亲们,请牢记以下要求
• 每周对一篇作品做出自己的评价和感想 • 字数300字左右 • 思路清晰;观点明确
景物依旧;人却不在 ,触景生情; 黄昏黎明,春 风秋雨,情思萦绕,久久不能入睡——苦苦的思 恋,表现了玄宗的冷落孤寂 彻夜相思。
叙事见情
从黄埃散漫到蜀山青青;从行宫夜雨到 凯旋回归,从白日到黑夜,从春天到秋天, 处处触物伤情,时时睹物思人,从各个方 面反复渲染诗中主人公的苦苦追求和寻觅; 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到梦中去找,梦中找 不到,又到仙境中去找。
骊宫lí
霓裳ní cháng
临邛qióng
鼙鼓pí 仙袂mèi 衣钿dià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恨歌教案长恨歌白居易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学会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诗歌主题;2、体会文中语言之美;3、朗读全诗,掌握诗歌写人、抒情所采用的表现手法。

二、过程与方法:1、熟读课文,感知文章大意;2、学生合作积累文言知识;3、合作探究诗歌中运用的艺术手法和作者情怀;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握文中作者的感情倾向;领悟作者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多角度刻画人物形象。

2.难点:诗歌的主题。

教学方法:论探究法,分析鉴赏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视频教学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复习《琵琶行》中的名句。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琵琶行》是白居易写的一首著名的长篇叙事诗,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首叙事诗《长恨歌》。

唐宣宗写过一首《吊白居易》,诗中写到:“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就是说他这两首诗的广泛影响。

二、作者简介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

原籍山西太原,祖上迁下陕西渭南。

晚年官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

他出身于一个小官僚家庭,世敦儒业,祖、父皆以明经出身。

白居易的青年时代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

贫困的生活,使白居易接近了人民,这对他的诗歌创作差不多一开始就走上现实主义的道路有着重大的作用。

白居易的思想带有浓厚的儒、释、道三家杂糅的色彩,但主导思想则是儒家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他的一生,大体上可分为前后两期,而以四十四岁贬江州司马为分界线。

前期:主要是“兼济天下”。

在创作上,创作了大量针砭时弊、反映民生疾苦的诗作,如《秦中吟》、《新乐府》大都作于此时。

后期:主要是“独善其身” 。

这一时期他创作了大量的闲适诗。

白居易曾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喻诗、闲适诗、感伤诗和杂律。

他本人最重视的是讽喻诗。

他的讽喻诗主要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一类诗广泛地反映了人民的苦难。

这里既有同情农民的作品,如《杜陵叟》;也有哀叹妇女悲惨命运作品,如《上阳白发人》、《后宫词》等;另一类诗深刻地揭露了统治者的罪恶,如《卖炭翁》、《红绒毯》等。

三、写作由来本诗取材于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

这首诗创作于元和元年,当时诗人正在山西周至任县尉。

这年冬天,白居易与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说起了当地流传已久的唐玄宗与杨贵妃悲欢离合的故事,大家都为之唏嘘不已,王质夫举着一杯酒来到白居易面前,说:“这种旷世之事,如果没有文笔出众的人来记录、润色,就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磨灭,从世上消失。

你深谙作诗之道,情感丰富,你试着为这个故事写一首诗,如何?”白居易于是写下了《长恨歌》,他的意图不仅在于对史诗有感而发,而且还想以此惩戒那些祸乱朝政的人,让将来的统治者引以为戒。

四、整体感知1.出示投影,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回眸(móu)粉黛(dài)骊宫(lí)霓裳(nícháng)临邛(qióng)鼙鼓(pí)仙袂(mèi)衣钿(diàn)千乘(shèng)钗擘(bò)马嵬(wéi)阑干(lán)绰约(chuò)2.背景介绍李、杨爱情历来是文人喜欢的题材,像杜牧《过华清宫绝句》、李商隐《马嵬》、苏轼《荔枝叹》、白朴《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洪昇《长生殿》等,都是写李、杨爱情的,众多文人对这一题材如此忠爱,可见它非常有价值。

谁能给大家讲一讲李、杨的爱情故事。

明确:唐玄宗是开创开元盛世的一代明君,杨玉环是蜀州司户杨玄瑛的女儿,随叔父杨玄琰入长安,及笄(15岁),嫁与玄宗第十四个儿子寿王李瑁为妃,后为李隆基看中。

李隆基早先励精图治,晚年逐渐松弛。

得杨玉环后,更是沉湎酒色,荒废朝政。

天宝十四载(755),手握重兵的范阳节度使安禄山打着讨伐杨氏、以清君侧的幌子,发动了叛乱,兵临长安。

李隆基偕杨玉环等仓皇出奔,西行四川。

至陕西马嵬驿,扈从禁军发难,求诛杨氏兄妹以谢天下。

迫于情势,李隆基只得命高力士缢死杨贵妃。

3、朗读诗歌,把握诗歌内容(播放《唐之韵》相关视频)1.学生速读诗歌,复述诗歌故事情节2.在复述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划分层次,概括层意。

第一部分:玉环进宫,隆基宠爱:汉皇重色思倾国……不重生男重生女第二部分:逃难途中,玉环被杀:骊宫高处入青云……不见玉颜空死处第三部分:乱后回京,痛思玉环:君臣相顾尽沾衣……魂魄不曾来入梦第四部分:道士施法,寻觅玉环:临邛道士鸿都客……梨花一枝春带雨第五部分:玉环送钗,天人永隔:含情凝睇谢君王……此恨绵绵无绝期第二课时一、赏析诗歌第一部分1、作者用“汉皇重色思倾国”开头有什么作用?明确:这句话既揭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又统领全诗,起提纲挈领的作用。

2、哪一句集中描写了杨玉环的美貌?运用了什么手法?明确:“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运用夸张和对比,反衬出杨玉环倾国倾城的美貌。

3、李隆基对杨贵妃的宠爱表现在哪些方面?明确:“从此君王不早朝”“三千宠爱在一身”(夸张)“姊妹弟兄皆列土”“不重生男重生女”(侧面)4、作者重墨渲染玉环受到的专宠意在表达什么思想感情?明确:批判统治集团因腐朽荒淫而招致祸乱。

一、赏析诗歌第二部分1、描写安史之乱到来情景的句子是哪些?此处描写有何特点?类似的句子还有哪些?明确:“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特点:概括、简洁还有如:“天旋地转回龙驭”2、分析玉环被杀后李隆基的感情是用什么手法表现出来的?明确:“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秋景凄凉,以凄凉的秋景来烘托人物的悲思。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面对青山绿水,朝夕不能忘情,表现了玄宗内心的痛苦。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用月色和铃声给予玄宗的特殊感觉表现玄宗悲痛的心情。

)二、赏析诗歌第三部分1、“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这两句景物描写刻画了人物什么心理?明确:景物依旧,物是人非,从太液池的芙蓉花和未央宫的垂柳仿佛看到了贵妃的容貌,展示了人物极其复杂微妙的内心,表现了怀念之情。

2、“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此处景物描写又表现了玄宗什么感情?明确:从黄昏到黎明,集中表现了玄宗夜间被情思萦绕久久不能入睡的情景,鲜明地表现了玄宗的冷落孤寂、彻夜相思。

3、分析诗句:“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明确:从黄埃散漫到蜀山青青,从行宫夜雨到凯旋归来,从白日到黑夜,从春天到秋天,处处触景生情,时时睹物思人,诗歌从各个角度反复渲染主人公的苦苦追求和寻觅。

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就到梦中去找,梦中找不到,又到仙境中去找。

三、赏析诗歌第四部分思考:作者用“梨花一枝春带雨”表现贵妃什么样的情态?明确:表现了贵妃凄美寂寞哀怨的情态。

四、赏析诗歌第五部分思考:用“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作结尾有何用意?明确:一方面点明了杨玉环和唐玄宗的天人永隔之恨,另一方面暗示了正是唐玄宗自己的重色轻国造成了这个无可挽回的终身恨事。

用此句结尾有点明题旨的作用。

第三课时一、分析叙事诗中的人物形象1、思考:本诗中的人物形象与历史人物能画等号吗?明确:诗人只是借历史一点影子,据时人传说蜕化出一个哀婉动人的故事,用缠绵悱恻的艺术形式歌咏出来,并没有拘泥于历史。

诗中的故事、诗中的人物形象都是艺术化了的。

2、思考:诗人笔下的唐明皇和杨贵妃分别是什么样的人?明确:诗人笔下的唐明皇虽是一个迷色误国的荒唐君主,然而作为一个人,他也有着普通人的真情。

这种哀婉缠绵的真情读来颇为动人,令人回肠荡气。

而诗人笔下的杨贵妃不仅是一个“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倾国美人,而且是一个重情重义,忠贞不渝的可敬可佩的女子。

诗中的最后一节描写“闻道汉家天子使”,杨的一系列心理活动:惊喜(梦魂惊)、急切(花冠不整下堂来)、悲楚(玉容寂寞泪阑干)、委屈(梨花一枝春带雨)。

托物寄情、重申前誓更刻画了一个对爱情忠贞不渝的可敬女子形象。

二、主题分析主题:1、讽喻说?2、爱情说?3、双重主题说?总结:一方面,诗人的长恨是对作为君主的唐玄宗李隆基和贵妃杨玉环二人爱情造成的客观结果——荒淫祸国的叹恨。

唐玄宗的重色轻国造成了这个无可挽回的终身憾事,诗人以这个爱情悲剧劝诫后来的封建统治者要引以为鉴,不能再重蹈覆辙,引来千古遗恨,表达了对作为帝妃身份的李杨二人的爱情造成的客观结果——安史之乱导致唐王朝衰落的叹恨。

另一方面,又强烈地表现了李杨二人对美好爱情生活的向往,对作为普通情侣身份的李杨二人爱情凄凉结局的无尽怅恨。

可以说本诗的主题既有批判,也有歌颂。

三、《长恨歌》的艺术特点1.故事情节生动曲折①现实情节和想象情节的结合,使长诗富有传奇和浪漫色彩。

②运用开合起伏的手法,使情节跌宕腾挪,富有变化。

2.刻画人物细腻传神①李隆基:荒淫重色对爱情真诚执着②杨玉环:美貌和忠贞3.叙事、抒情、描写熔于一炉这是一首抒情成份很浓的叙事诗,诗人在叙述故事和人物塑造上,采用了我国传统诗歌擅长的抒写手法,将叙事、写景和抒情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形成诗歌抒情上回环往复的特点。

诗人时而把人物的思想感情注入景物,用景物的折光来烘托人物的心境;时而抓住人物周围富有特征性的景物、事物,通过人物对它们的感受来表现内心的感情,层层渲染,恰如其分地表达人物蕴蓄在内心深处的难达之情。

总结:作为一首千古绝唱的叙事诗,《长恨歌》在艺术上的成就是很高的。

古往今来,许多人都肯定这首诗的特殊的艺术魅力。

《长恨歌》在艺术上以什么感染和诱惑着读者呢?婉转动人,缠绵悱恻,恐怕是它最大的艺术个性,也是它能吸引住千百年来的读者,使他们受感染、被诱惑的力量。

四、作业布置:完成学案练习。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