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选修语文选修高一语文版必修四 第14课原君选修1课时

合集下载

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目录(

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目录(
湘夫人/屈原………………………………….9
拟行路难(其四)/鲍照……………………….12
蜀相/杜甫……………………………………14
书愤/陆游……………………………………16
推荐作品…………………………………….18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阮籍………………….18
杂诗十二首(其二)/陶渊明………………….18
越中览古/李白………………………………19
一剪梅/李清照………………………………20
今别离(其一)/黄遵宪……………………20
第二单元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赏析指导…………………………………….22
赏析示例…………………………………….25
春花江月夜/张若虚…………………………25
故宫 中华文明的盛宴
2、《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目录
诗歌之部
第一单元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赏析指导……………………………………..2
赏析示例……………………………………..5
长恨歌/白居易……………………………….5
自主赏析……………………………………..9
第一单元 抨击时弊 忧思家国
1、 灯下漫笔(节选)------------------------------鲁迅
2、 大连丸上------------------------------------------萧军
3、 道士塔---------------------------------------------余秋雨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57
散文之部
第四单元 创造形象 诗文有别
赏析指导……………………………………………..66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14课《原君》课件5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14课《原君》课件5

观点 3
正因为作者对君主的本质认识不清,所以他认为只要有贤 君,人民就会受益;所以他批判了封建专制制度,但不反对封 建制度,痛斥了盲目忠君,却不否认忠君。总的说来,作者的主 张是在肯定君主制的前提下,完善君主职分的改良主义。
你的 观点 是?
(1)开宗明义,阐明君主的职分 (立论的依据)
(2)揭示后世君主的要害在于 “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 主旨:君主必须以天下为公
3.《原君》既是一篇对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宣战书,又是一篇民 主理想的宣言书。不过也应当看到,《原君》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时 代的局限性。这种时代局限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提示:
观点 1
观点 2
作者把自私自利,好逸恶劳看成是人的本性,这是错误的。
作者对君主的起源和对君主的本质的认识也是不正确的。 君主是在奴隶主建立国家时出现的,他和原始社会氏族与部 落的首领是不同的。在剥削制度的统治下,根本不可能有毫 无自私自利之心、代表全民利益的君主。
指出造成这一恶果的原因 (3)批判君主“如父如天”的谬论 (4)君主视天下为私产导致的一幕幕惨剧
讨伐封建君主专制的檄文 《原君》既是一篇对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宣战书,又是一篇民主 理想的宣言书。作者敢于冒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皇帝的尊严, 对历来被视为金科玉律的封建政治制度 和封建伦理观念,进行痛快淋漓的指斥,表现出一种极其可贵的 反传统的叛逆精神。作者继承并发展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把君 主降低到“一人一姓”,以至可以推翻的地位,不仅在当时是石破天惊 之见,而且开启了以后资产阶级思潮的先河,对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产生过深远影响。它在论证方面有着鲜明的特点:
二、多方对比,结构全篇。本文之所以旗帜鲜明,论证有力,还得 益于善于运用对比论证。例如第一段,把“千万于天下之人”的勤劳与 “不享其利”相比,得出了“必非天下之人情所欲居也”,引出了古代之 君因此而禅让的事例,更进一步得出“好逸恶劳”是人之“常情”的结 论。在第一段和第二段里,作者把“古人之君”和“后之为人君者”对待 君位的思想、目的、行为作了多方面的对比,侧重批评“后之为人君 者”私天下、家天下的罪恶。第四段从百姓对待古人之君与后世之 君的态度上作对比,得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称谓和结果:比之“如 父”“如天”和“寇雠”“独夫”,“爱戴”君与“怨恶”君。从而达到了否定君 主专制的目的。可以说作者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论证并强调了主旨, 结构了全篇。

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4课时作业:4-14 原君 1 Word版含解析.doc

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4课时作业:4-14 原君 1 Word版含解析.doc

一、语言积累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窥伺.(sì) 无稽.之事(jī) 曾.不惨然(cén ɡ) B .骨髓.(suí) 摄缄.縢(jiān) 废然摧沮.(jǔ) C .寇雠.(chóu) 固扃.(jiōn ɡ) 好逸恶.劳(wù) D .唐虞.(yú) 职分.难明(fèn) 桀纣.之暴(zòu) 答案 C解析 A 项“曾”读zēn ɡ。

B 项“髓”读suǐ。

D 项“纣”读zhòu 。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摄.缄縢,固扃 摄:抓住B .曾.不惨然曾:曾经 C .不易.无穷之悲易:容易 D .拟之如天,诚不为过.也过:过分 答案 D解析 A 项摄:收束。

B 项曾:竟然。

C 项易:交换。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摄缄縢,固.扃 B.⎩⎨⎧ 独私.其一人一姓乎亦无怪乎其私.之也 C.⎩⎨⎧ 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虽然,使.后之为君者 D.⎩⎨⎧名之为独.夫独.私其一人一姓乎 答案 C解析 C 项假使。

A 项本来/使……牢固,弄结实。

B 项偏爱/以……为私。

D项单独,孤独/难道。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离散天下之.子女一人之.智力,不能胜天下欲得之者之众 B.⎩⎨⎧ 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其.逐利之情,不觉溢之于辞矣 C.⎩⎨⎧ 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D.⎩⎨⎧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游于大海,淹乎.大沼 答案 A解析 A 项均为助词,的。

B 项代词,他们的/代词,那些。

C 项介词,给/动词,作为。

D 项语气词,表示反问语气/介词,相当于“于”。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好逸恶劳,亦犹夫人..之情也 B .一人之智力..,不能胜天下欲得之者之众 C .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 D .许由、务光所以..旷后世而不闻也 答案 C解析 C 项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别人。

2019-2020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讲义:第四单元 14 原 君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讲义:第四单元 14 原 君 Word版含答案

14原君◎诗海拾贝书事黄宗羲初晴泥路觉蹒跚,听彻松涛骨亦寒。

莫恨西风多凛烈,黄花偏耐苦中看。

【赏析】黄宗羲的这首诗,赞美了菊花不怕晴雨寒风,在艰苦环境中怒放的品格。

而作者身为著名的反清斗士,处境不佳,前路泥泞“觉蹒跚”,在艰难困苦中,却依然坚定信念,犹如野外之菊,迎风怒放。

这首诗告诉我们,人生道路泥泞难行,有时生存环境亦寒风刺骨,必须坚定信心,不畏险阻,蹒跚前行,就像寒风凛冽中的“菊花”,偏耐“苦中看”。

◎语林撷英黄宗羲名句1.忠诚是人生的本色。

2.情者,可以贯金石动鬼神。

3.叙事须有风韵,不可担板。

4.学校之盛衰,关系天下之盛衰也。

5.天下为主,君为客。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6.人生须自重。

7.利不欲其遗于下,福必欲其敛于上;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自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

◎作者卡片姓名黄宗羲生卒年1601~1695字号称谓字太冲,号南雷,学者称梨洲先生籍贯浙江余姚相关材料明末清初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

在文学方面,面对当时激烈的民族矛盾,极力主张反映历史现实,抒写真情实感,反对明代“七子”的模拟之风。

所作诗文多表现高尚节操。

除《明夷待访录》单刊成集外,有《宋元学案》《明儒学案》《南雷文案》等。

后人又编有《黄梨洲文集》本文选自《明夷待访录》。

《明夷待访录》一书共计21篇。

“明夷”本为《周易》中的一卦,其爻辞有曰:“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

人攸往,主人有言。

”为六十四卦中第三十六卦,卦象为“离下坤上”,即火在下,地在上。

“明”即是太阳(离),“夷”是损伤之意。

从卦象上看,太阳处“坤”即大地之下,是光明消失,黑暗来临的情况,意光明受到伤害。

这暗含作者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愤懑和指责,指有智慧的人处在患难地位,也是对太阳再度升起照临天下的期盼。

“待访”是等待贤者来访,让此书成为后人之师的意思。

另外,“明”就是太阳,亦称为“大明”,暗合“大明朝”;“夷”有“诛锄”之解,又有“视之不见”之解,暗含作者的亡国之痛。

语文版必修四《原君》ppt课件

语文版必修四《原君》ppt课件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审美写作篇
让自己有一件事情可做,别闲着。你看铁,那么坚硬能断石 的东西搁置久了都能生锈,何况人呢?要用心地去做一件事情就
必须有坚持的力量,就是一种信念,这种信念从哪里来,那就先
给自己找一份责任。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那是有责任的。比如说父 母,比如自己的孩子。光有信念了,还不能做好一件事情,还得 有能力,能力从哪里来,有两种途径,一种可以通过实践之后总 结经验得来,实践必须得用心。二种可以通过学习得来。其实这
多,便是小人。君子受人尊敬,小人遭人唾骂。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审美写作篇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赏读: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却经常局促忧愁。君子襟怀 坦白,安贫乐业,与人为善,知足常乐,所以能坦荡荡。小人欲 念太多,患得患失,忧心忡忡,怨天尤人,局促不安,所以常心
3.审美视窗
读《原君》
在明清,这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的时代,能够认识 到君主专制的危害并予以强烈的抨击,黄宗羲确确实实是个有前 瞻性、有远见的思想家。黄宗羲的思想在当时可算是石破天惊, 无愧于他“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确实影响了后来人,包括 康梁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他的影响。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怀戚戚。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审美写作篇
知识卡片
1.作家作品 黄宗羲(1601—1695),明末清初思想家、史 学家。字太冲,号南雷,学者称梨洲先生。浙 江余姚人。出身于官僚家庭,其父黄尊素因弹
劾权奸魏忠贤而遭害,及长,遂承父志,参加
并领导“复社”,坚持同魏忠贤余党进行斗争。 清兵南下,曾组织“世忠营”进行抵抗。明亡 以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于隐居中专事著述 讲学。

演示文稿高中语文第四单元论如析薪第14课原君课件语文版必修4(文本仅供参考)

演示文稿高中语文第四单元论如析薪第14课原君课件语文版必修4(文本仅供参考)
以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用伯夷、叔齐“无稽之事”为他们的愚忠思想辩护 。作者提出中心论点之后,又在第三段中,另辟蹊径,从批判小儒入手,揭露后世之
君惮以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而废孟子不立的叵测之心, 明确主张对暴君应当诛伐,不能任凭其为了一人一姓的私利,而使“兆人万姓 ”血肉崩溃,从而从另一角度论证了“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己矣”这一中心
了勇敢的挑战。在阐释“君之职分”时,作者明显地把天下放在第一位,把君主放在从属地
第七页,共38页。
答案
③一人之智力,不能胜天下欲得之者之众 古义:_智__慧__和__力__量__。
今义:_指__认__识__、__理__解___客__观__事__物__并__运__用__知__识__、__经__验__等__解___决__问__题__的__能__力。 ④许由、务光所以旷后世而不闻也
第十三页,共38页。
答案
重点突破
1.这篇文章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为什么要从君主的起源谈起?
第十四页,共38页。
答案
2.作者认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其根据是什么?
第十七页,共38页。
答案
美点赏析
本文在论述中列举了大量的古代君主为政之事,请对这些事例加以分析,并 体会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第二十九页,共38页。
因此,《原君》一文的中心论点就是:“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为了进一步探讨这一问题,有必要对《原君》一文所体现的民主思想作一简要分析。《原
君》是一篇对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宣战书。作者不仅对封建专制制度及其最高统治者——皇帝作 了痛快淋漓的怒斥和尖锐泼辣的批判,而且通过痛斥小儒,向“君为臣纲”的君臣伦理观念提出
古义:_…__…__的__原__因__。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铁肩担道义 第14课 原君教学案 语文版必修4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铁肩担道义 第14课 原君教学案 语文版必修4

第14课原君本课话题——勇气一、从课本中积累“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

呜呼!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在帝制盛行,黑色恐怖的岁月,有人竟大胆地喊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的口号,鼓舞人民把人君打倒在地,掷其皇冠,摧其御座,这是何等的勇气,何等的气魄!要知道,这可是轻则系身囹圄,重则惨遭灭门的“罪行”啊!喊出这个口号的人,就是黄宗羲。

二、从历史中积累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国民党反动派在美国的支持下妄图夺取胜利果实。

他们积极发动内战,残酷镇压知识分子的进步活动,1946年7月,他们先后暗杀了反对内战、要求民主的著名人士李公朴和闻一多。

陶行知毫不畏惧,他继续积极投身到反对内战、要求民主的运动中去。

有位好心的人告诉他,他的名字已经列在国民党特务机关暗杀名单上,是“第三位”要暗杀的对象。

陶行知的家人和朋友都替他担心,劝他小心行事,提防“无声手枪”。

陶行知却毫不在乎,他沉着地说:“我等着挨第三枪。

”三、从生活中积累2016年7月10日,湖南华容县新华垸发生溃口险情,河水位达到了35.15米。

2万多人紧急转移。

现场指挥部临时征用现场运输砂石的私家卡车,以“连车带石”的方式驶入洪流堵溃口,不仅成功阻止了溃口继续扩大的趋势,也为大堤的最后合龙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群司机因此被人们称为“卡车敢死队”。

16位普通的卡车司机最初并不知道自己的车辆会被征用填堵溃口,但面对政府的临时征用,他们毫不犹豫地踩下了最后一脚油门,冒着生命危险将自己的爱车送进了汹涌的洪水中。

惊心动魄的壮烈场面,使“卡车敢死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卡车敢死队”的一员白红林在溃口险情发生后,他和15位卡车司机被召集到一起,防汛指挥人员说,情况危急,需要将载着麻石的卡车直接开进溃口,人要在车子坠入之前跳下车。

“跳得太早,车子就会在没到溃口之前停住,后面的车没法前进,跳得太晚,人也会随着车掉进溃口。

语文版选修语文选修高一高中语文第4单元原君(节选) 讲义

语文版选修语文选修高一高中语文第4单元原君(节选) 讲义

原君(节选)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寇雠.(chóu) 窥伺.(sì) 曾.不惨然(zēnɡ) 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视之如寇雠(“雠”同“仇”) 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辞⎩⎪⎨⎪⎧其逐利之情,不觉溢之于辞.矣名词,言辞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动词,推辞今者出,未辞.也《鸿门宴》动词,告辞 (2)私⎩⎪⎨⎪⎧ 于兆人万姓之中,独私.其一人一姓乎动 词,偏爱私.见张良《鸿门宴》名词,私下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 相如列传》形容词,与“公”相对(3)使⎩⎪⎨⎪⎧ 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连词,假使不堪母驱使.《孔雀东南飞》 动词,使用,使唤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 动词,出使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廉颇蔺相如列传》 动词,派遣(4)除⎩⎪⎨⎪⎧有公害而莫或除.之动词,清除赵王扫除.自迎《信陵君窃符救赵》名词,台阶爆竹声中一岁除.《元日》动词,逝去除.臣洗马《陈情表》动词,授予官职 (5)去⎩⎪⎨⎪⎧ 入而又去.之者动词,放弃,丢弃去.国怀乡《岳阳楼记》动词,离开去.死肌,杀三虫《捕蛇者说》 动词,除掉,去掉公然抱茅入竹去.《茅屋为秋 风所破歌》动词,前往 (6)博⎩⎪⎨⎪⎧ 以博.我一人之产业动词,取得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副词,广泛地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形容词,广阔的,宽广的博.学之,审问之《礼记·中庸》形容词,广博的 (7)固⎩⎪⎨⎪⎧ 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副词,原来,本来蔺相如固.止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副词,坚决秦孝公据崤函之固.《过秦论》名词,险固的地势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 形容词,顽固的(8)为⎩⎪⎨⎪⎧ 古者以天下为.主动词,作为我固为.子孙创业也介词,给不明乎为.君之职分动词,做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化含义迥(1)名.之为独夫(名词作动词,命名) (2)离散..天下之子女(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离散) (3)独私.其一人一姓乎(形容词作动词,偏爱)(4)此其人之勤劳,必千万..于天下之人(数词作动词,超过千万倍)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亦犹夫人..之情也古义:一般人。

精选-高中语文第四单元铁肩担道义第14课原君课件语文版必修4

精选-高中语文第四单元铁肩担道义第14课原君课件语文版必修4

最新
精选中小学课件
7
二、背景回放 清朝初叶,惊世骇俗的哲学巨著《明夷待访录》面世了。 《明夷待访录》是当时大思想家、史学家黄宗羲的“政治宣 言”,它对封建社会的政治结构关系、财产分配的原则及个体生 存权利等诸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犀利的批判,而其抨击的要害之 处,则是导致社会黑暗、百姓受难的君主专制制度。《原君》是 《明夷待访录》开宗明义的第一篇,也可以说是《明夷待访录》 全书的总纲。其后的《原臣》《原法》《置相》等篇,都是接续 此篇,从不同角度分别加以阐述和深化。就是在《原君》这篇
最新
精选中小学课件
9
三、相关知识 《明夷待访录》
《明夷待访录》被称为一代奇书,成书于康熙二年(1663)。“明 夷”是《周易》中的一卦,其爻辞有曰:“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 行三日不食。人攸往,主人有言。”所谓“明夷”指有智慧的人处在 患难地位。“待访”,等待后代明君来采访采纳。该书有《原君》 《原臣》等论文21篇。黄宗羲对于封建的现状,批判很尖锐,而且是 披着夏、商、周三代外衣的理想,托古改制。他不愧为中国近代民主 主义启蒙思想家,更是中国资本主义民主第一人。
中国民主思想启蒙第一人——黄宗羲 黄宗羲(1601-1695),明末清初思想家、史学家。浙江余姚人。 字太冲,号南雷,学者尊称他为梨洲先生。黄宗羲为学领域极广,
成就宏富,史学造诣尤深,他身处明清更迭之际,认为“国可灭,
史不可灭”。他论史注重史法,强调真实可信。所著《明儒学案》,
搜罗极广,用力极勤,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的学术思想史专著。在哲
油门,冒着生命危险将自己的爱车送进了汹涌的洪水中。惊心动
魄的壮烈场面,使“卡车敢死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最新
精选中小学课件
3
“卡车敢死队”的一员白红林在溃口险情发生后,他和 15

语文版语文必修四第14课《原君》ppt课件1

语文版语文必修四第14课《原君》ppt课件1

2019/9/14
3
政治思想主张:
鲜明的民主色彩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以“天下之法”代替“一家之 法”
2019/9/14
4
文学方面: 极力主张反映历史现 实,抒写真情实感。
2019/9/14
5
第1段
问题:文言实词虚词:莫或 犹 夫 (夫以千万倍之勤劳、亦犹夫人之情
也)
问题:你怎样认识古之人君不愿为君?
行为\心理
直接 原因
汉高帝
利 “产业” 沾沾自喜
以天
保 “产业”下为业” 残暴荒淫
之产
崇祯帝
失 “产业” 凄凄惶惶

2019/9/14
涟源市行知中学 龙堂文
根本 原因
不明 为君 之职

32
•自由论坛
• 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写作特点 以及文言文有关知识等各方面 谈谈自己看法。
2019/9/14
21
第4段小结
非导源于小儒乎?
小儒规规焉 ,以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妄传伯夷、叔齐无稽之事
2019/9/14
23
补充:《原君》第五段
2019/9/14
24
• 5.1 虽然,使后之为 • (36)如我:像我一样。
君者果能保此产业, 传之无穷,亦无怪乎

其私之也。既以产业
视之,人之欲得产业,
务光所以旷后世而不闻也 想做君主。
(45)。然君之职分难明, • (45)旷后世:后世空缺。
以俄顷淫乐(46),不易无 • (46)俄顷:犹瞬间,指
穷之悲(47),虽愚者亦明 极短暂的时间。
之矣。
• (47)不易:不换取。
2019/9/14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论如析薪 第14课 原君课件 语文版必修4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论如析薪 第14课 原君课件 语文版必修4
答案
2.词类活用 (1)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_均__为__形__容__词__用__作__动__词__,__为__自__己_ _谋__私__利_ (2)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_使__动__用__法__,__使__…__…__兴_ (3)离散天下之子女:_使__动__用__法__,__使__…__…__离__散_ (4)以博我一人之产业:_形__容__词__用__作__动__词__,__扩__大_ (5)名之为独夫:_名__词__用__作__动__词__,__称__呼_
答案
重点突破
1.这篇文章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为什么要从君主的起源谈起?
答案
2.作者认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其根据是什么?
答案
美点赏析
本文在论述中列举了大量的古代君主为政之事,请对这些事例加以分析, 并体会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案
链接作家作品 1.作者简介 黄宗羲(1601—1695),字太冲,号南雷,又号梨洲。浙江余姚人。明末清 初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出身官僚家庭,其父黄尊素因弹劾权奸魏忠 贤而遭害,及长,遂承父志,参加并领导“复社”,坚持同魏忠贤余党进 行斗争。清兵南下,曾组织“世忠营”进行抵抗。明亡以后,多次拒绝清 廷征召,于隐居中专事著述讲学。所持政治思想主张,具有鲜明的民主色 彩,曾大胆指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并倡以“天下之法”代 替“一家之法”,对清末改良主义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一定影响。
弟子不必不如师:_动__词__,__及__,__比_得__上__
答案
(3)古今异义 ①好逸恶劳,亦犹夫人之情也 古义:_众__人__。 今义:_用__来__尊__称__一__般__人__的__妻__子__。 ②虽然,使后之为君者 古义:_虽__然__这__样__。 今义:_连__词__,__用__在__上__半__句__,__下__半__句__往__往__有__“__可__是__、__但__是__”__等__跟__它__呼__应__, _表__示__承__认__甲__事__为__事__实__,__但__乙__事__并__不__因__为__甲__事__而__不__成__立__。_

[创新设计]2021 2021学年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4学案:4 14 原君 Word版含解析

[创新设计]2021 2021学年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4学案:4 14 原君 Word版含解析

[创新设计]2021 2021学年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4学案:4 14 原君 Word版含解析----ea71c5b4-6ea4-11ec-9ca1-7cb59b590d7d[创新设计]2021-2021学年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4学案:4-14原君word版含解析第14课袁军学习重点与黄希的经典汉语有关的知识积累。

2.读:学习本文在论证时充分运用历史上翔实的事例和对比论证的方法。

3.写:运用例证法进行写作训练。

4.练:掌握形容词用作动词的活用方法。

一、背诵名言和格言黄宗羲的名言1.学校的兴衰与世界的兴衰息息相关。

2.死亡不肯灰心,而贫穷正是它能带给我的!3.学者没有野心。

一旦陷入困境,他们会看到更多的抑郁。

4.自古圣贤,盛德大业,未有不由学而成者也。

5.爱儿子而不教书,犹如不爱他;与其教书,不如不教书。

6.大丈夫行事,论是非,不论利害;论顺逆,不论成败;论万世,不论一生。

二、了解文学知识、作者和背景黄宗羲(1601―1695),字太冲,号南雷,又号梨洲。

浙江余姚人。

明末清初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

出身官僚家庭,其父黄尊素因弹劾权奸魏忠贤而遭害,及长,遂承父志,参加并领导“复社”,坚持同魏忠贤余党进行斗争。

清兵南下,曾组织“世忠营”进行抵抗。

明亡以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于隐居中专事著述讲学。

所持政治思想主张,具有鲜明的民主色彩,曾大胆指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并倡以“天下之法”代替“一家之法”,对清末改良主义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一定影响。

在文学方面,面对当时激烈的民族矛盾,他极力主张反映历史现实、抒发真情,反对模仿明代的“七子”。

他的大部分诗歌和散文都表现出高尚的品德。

除了明代夷待访录》单刊成集外,有《宋元学案》《明儒学案》《南雷文案》等。

今人又编有《黄梨洲文集》。

《元君》是黄宗羲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原创性”是指研究事物的根源和开端;“原始君主”是君主的真理。

本文根据古代传说和史料,推演君主制的起源和君主的职责,发挥孟子“重民轻君”的思想,大胆抗议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是中国最早包含进一步民主思想的政治文件。

语文版选修语文选修高一高中语文14师说自主广场 语文版必修4

语文版选修语文选修高一高中语文14师说自主广场 语文版必修4

自主广场我夯基我达标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襄.(xiāng)嗟.乎(jiē)或不.焉(bū)B.郯.(tán)句读.(dòu)阿谀.(yú)C.聃.(dān)谄.媚(xiàn)经传.(chuàn)D.蟠.(fán)苌.(chánɡ)贻.误(yí)解析:A项,“不”是通假字,通“否”,故其音应为“fǒu”。

C项,“谄”应读作“chǎn”;“经传”的“传”是指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这里应读作“zhuàn”。

D项,“蟠”应读作“p án”。

答案:B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六艺经传皆通.习之通:普遍。

B.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族:宗族。

C.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盛:大,高。

D.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嘉:赞许。

解析:对句中加点实词的判断,一要依据平时大量的实词积累,二要联系具体的语境来判断其语义,三要依据句式特点和加点词所处的语法位置来判断其词性。

A项,“通”在谓语中心词“习”(学习)之前,从语法位置可判断“通”是一个状语,可译为“普遍”;B项,“族”在古汉语中有“宗族”这一语义,但联系上下文具体语境,这里应译为“类,一类”;C项,“盛”为形容词作谓语,说明的对象是“官”,故译为“官位高,官职大”;D项,“嘉”为形容词作谓语,且后面带宾语,所以这里的“嘉”应作动词,联系上下文语境,可译为“赞许”。

答案:B3.下列句中的“师”字按用法和意义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惑而不从师②吾从而师之③吾师道也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⑤而耻学于师⑥则耻师焉⑦不耻相师⑧或师焉,或不焉A.①⑤/②/③④⑥⑦⑧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C.①⑥⑧/②/③④/⑤/⑦D.①⑤/②/③⑦/④⑥⑧解析:①句中,“师”为动词“从”的宾语,意为“老师”;②句中,“师”为意动用法,“以……为师”;③句中,“师道”是动宾结构,“师”是谓语动词“学习”的意思;④句中,“师道”是偏正结构,意为“从师学习的风尚”,所以,这里的“师”为“从师学习”的意思;⑤句中,“于师”是后置的介宾结构,“师”是宾语,“老师”的意思;⑥句中,“耻师”应译为“以从师学习为耻”,“师”是“从师学习”的意思;⑦句中,“相师”译为“相互学习”,“师”是动词“学习”的意思;⑧句中,“师”是“从师学习”的意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4课 原 君第1课时 导学与探究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单音字①亦犹夫.人之情也( ) ②孰.与仲.多( ) ③曾.不惨然( ) ④视之如寇雠.( ) ⑤至桀.、纣.之暴( ) ⑥摄缄縢..( ) ⑦固扃.· ( ) ⑧有不废然摧沮.者乎( ) (2)多音字①创⎩⎪⎨⎪⎧ 创.业( )创.痛( ) ②削⎩⎪⎨⎪⎧剥削.( )削.梨( )2.辨形组词(1)⎩⎪⎨⎪⎧ 沮( )狙( ) (2)⎩⎪⎨⎪⎧隘( )溢( ) (3)⎩⎪⎨⎪⎧惭( )渐( )浙( )(4)⎩⎪⎨⎪⎧溃( )篑( )聩(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而使天下释.其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后之为人君者不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而妄传伯夷、叔齐无稽..之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岂.天地之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独私.其一人一姓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若.何为生我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许由、务光所以旷...后世而不闻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以俄.顷淫乐,不易.无穷之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整体感知1.梳理文言知识(1)通假字视之如寇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古今异义①亦犹夫人..之情也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摄.缄縢,固扃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一人之智力..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屠毒天下之肝脑..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词多义①为⎩⎪⎨⎪⎧古者以天下为.主 我固为.子孙创业也 不明乎为.君之职分②使⎩⎪⎨⎪⎧而使.天下受其利 向使.无君③私⎩⎪⎨⎪⎧ 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 独私.其一人一姓乎④利⎩⎪⎨⎪⎧人各自利.也 不以一己之利为利.⑤焉⎩⎪⎨⎪⎧始而惭焉. 而小儒规规焉.以君臣之义⑥于⎩⎪⎨⎪⎧此其人之勤劳必千万于.天下之人 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 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皆不便于.其言(4)词类活用①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离散..天下之子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独私.其一人一姓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摄缄縢..,固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虽愚者亦明.之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言句式①入而又去之者,尧、舜是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某业所就,孰与仲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欲以如父如天之空名禁人之窥伺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梳理文本结构二、深层探究3.作者认为“古之人君”与“后之人君”在对待“君位”上有什么不同的表现?4.作者认为“后之人君”的做法有什么危害性?5.本文在论证上充分运用了翔实的历史事例和对比论证的方法,条理十分清晰。

对文中涉及的人物及行为,按照“人物”“行为”“直接原因”“根本原因”四项,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梳理。

6.作者引述了不少古代君主的事例,其目的是什么?本文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三、技法迁移例证法本文较多地采用例证法,作者在运用此法时颇有特色:论据精当,概括生动。

值得我们写作议论文时采用。

文中有的例子语言简洁,寥寥数语,仿佛信手拈来,非常切合观点,达到了高度统一。

例如开头的三个例子,以类比的形式并列,充分证明了观点。

例如第二段汉高祖的一句话,都很典型地证明了后世之君“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的道理;用例精当,可以说是以一当十。

有的例子形象生动,刻画出暴君的丑恶嘴脸。

例如第二段中的“屠毒”“离散”“敲剥”等句概括了暴君的共同特点——残暴。

用典型事例论证的方法叫例证法。

使用例证法,对于扭转我们平时作文时的那种抽象的说理,空乏的说教,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现象起着重要的作用。

学习例证法,应掌握例证法的语言结构。

例证法的语言结构,一般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语部分,或者叫领起部分,有领起事例、概括段意、承接关联的作用,有的导语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第二部分是事例部分,援引事例,论证观点,是例证的主体部分。

第三部分是评议部分,对所举事例或评议感叹,或点明含义,或总结号召。

以“尚俭戒奢、艰苦奋斗”为话题写一段文字,选取精当的例子来证明论点。

(300字左右)技法运用hslx3y3h (示例)历史和现实的事实均已证明,这种尚俭戒奢、艰苦奋斗的精神丢不得,应该发扬光大。

最近看到的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写尽了封建官僚四大家族的富贵荣华、穷奢极欲,导致的结局是树倒猢狲散,宁荣二府分崩离析、一败涂地。

奢靡挥霍,不仅没有给贾宝玉、林黛玉带来真正幸福美满的生活,而且也没有使王熙凤、薛宝钗等人落个好下场,飞扬跋扈一时的凤辣子死后被一张破席卷出门去,其独生女儿寄食在刘姥姥家。

这固然是典型化的艺术描写,却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奢靡无度足以败家亡国的历史教训。

对此,不仅历代的先哲高士深知其重要,还有那些头脑清醒的明君贤臣也识得其危害。

唐太宗李世民从隋朝败亡的教训中,看到了“治安则骄奢易生,骄奢则危亡立至”,所以他能以隋亡为镜,在治国创业中坚持尚俭戒奢,著名的贞观之治与此举关系甚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