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专题4微专题十六地形地质之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思维导图学案20180820466
高中地理复习-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一、自主学习
1.实质:主要发生在地表和近地表,使地表物质从向迁移,决定迁移的方向。
2.主要类型
(1)风化作用:岩石在变化、水、大气及的影响下发生的破坏作用,形成。
(2)侵蚀作用:、、冰川、海水等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物的破坏作用。
(3)搬运作用:流水、风、冰川等将风化和侵蚀作用形成的
转移离开原来位置的作用。
(4)沉积作用:被风、流水、冰川等搬运的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
的过程。
3、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于哪里?
二、实验探究
1:流水是通过什么作用改变地形的?
2:流水塑造了什么样的地貌?
假如③是石灰岩
三、合作探究
在风力、冰川、海浪的外力作用下,也会形成不同的地表形态,小组合作探究,材料中的图片分别是在哪种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地表形态?
外力作用地表形态风力作用侵蚀
沉积
冰川作用侵蚀
沉积
海浪作用侵蚀
沉积。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考纲点击:1.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2.地壳物质循环。
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教材回顾1.内力作用(1)能量来源主要是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2)表现形式及影响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壳运动水平运动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垂直运动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岩浆活动岩浆只有喷出地表才能直接影响地表形态变质作用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3)结果: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2.外力作用(1)能量来源:主要是太阳辐射能。
(2)主要表现形式表现影响因素作用风化作用温度、水、生物①使岩石发生崩解和破碎;②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条件侵蚀作用水、冰川、空气等①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进行破坏;②常使被侵蚀掉的物质离开原地,并在原地形成侵蚀地貌搬运作用风、流水、冰川等①移动风化或侵蚀的产物;②为堆积地貌的发育输送大量物质堆积作用外力减弱或遇到障碍物被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结果: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平坦。
读图忆知a bc d外力作用及形成的地貌(1)依据地貌形态判断外力作用类型①图a的球状碎块是在________和________作用下形成。
②图b表示的是________,它是在风力的________和________作用下形成。
③图c表示的地貌是________,它是在流水的________作用下形成。
④图d表示的地貌是________,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掌握外力作用的相互关系岩石通过a________和________作用形成碎屑,通过b________和________作用形成堆积地貌,经过________作用,形成新的岩石,周而复始。
专题16 地形【地质】之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课件)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精讲精练
。6.“拱门高约100米”说明该“蓝窗”顶部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约100米,2017年3月8日,由于大风引起巨浪冲刷,“蓝窗”坍塌。故B正确。“
蓝窗”为海蚀拱桥,与河流冲刷无关,故A错误。潮汐和洋流中的海水影响不到“蓝窗”顶部,故C、D错误。
解析 答案
过关 练习
考点:海岸地貌的形成
17、【2020·陕西咸阳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中甲岛屿森林茂密,河流纵横且水质好,河流上游冰川湖和沼泽湿地广布。首府 乌斯怀亚常住人口仅3万余人。达尔文蒲包花属多年生宿根植物,四季常绿、色彩鲜 艳,是甲岛屿内特有的植物。达尔文蒲包花对自然条件要求极高,集中分布在坡度为 20°~40°的山坡上,且大多生长在岩石的缝隙里或半山低洼避风处。近些年来,新西 兰和一些北欧国家将达尔文蒲包花引进国内并栽培成功,主要用于城市家庭装饰。 (1)分析图示地区西侧海岸线破碎的成因。【8分】
③地壳运动,岩层断裂
④岩体沿断裂处解体崩塌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④②①③ D.②①③④
C 8、悬挂式洞瀑形成的关键是【
】
A.丰富的降水形成较大的河流
B.活跃的地壳运动形成巨大的高差
C.地表河流下蚀快于地下河溶蚀
D.河流溯源侵蚀造成崖壁岩石坍塌
D 9、图中,与湘西峰脊峡谷区域相比,台地峡谷区域的台地分布更广泛的主要原因是【
】
A.河流冲刷
B.风高浪急 C.潮汐涌动
D.洋流袭来
【答案】5.A 6.B 【解析】5.“蓝窗”是海蚀拱桥景观。从不同时期形成的地质景观名称来看,首先是凸出于海的庞大岩体的两侧,在风浪的侵
蚀拍打下,形成海蚀穴景观;随着风浪的长期侵蚀,两侧的海蚀穴加深,形成海蚀洞;两侧的海蚀洞进一步被风浪侵蚀,被打通为海蚀拱桥。故A正确
2019-2020版高三自然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外力作用与地貌(共30张PPT)
峡湾的形成
河漫滩相冲积二元结构
坡积裙
河漫滩相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积层
河床相冲积层
读右图,找出:
8、图中冲积扇的分布
9、三角洲的分布。 分析: 从地貌构成上 看,黄淮海平原在发展 农业生产方面有哪些利 与弊。
8、黄淮海平原的西部是太行山脉,因此平原的西部是 由洪积和冲积组成的山前倾斜平原,在渤海之滨是地 势最低的滨海平原。正是这个原因所以黄淮海平原的 土壤在水分条件和土质方面的差异很大。
思考:在我国山区多梯田,想一想,在梯田上进行耕作,与 在坡地上进行耕作,哪一种方式更有利于农业生产,为什么?
1.三峡大坝下游附近河床某测点,沉积物粒径的平均 值比建坝前大(如图示意),其成因是
A.侵蚀—搬运作用 C.风化—侵蚀作用
B.搬运—堆积作用 D.沉积—固结成岩作用
2. 黄土高原及其地表形态的形成,主要经历 ①风力侵蚀作用 ②风力沉积作用 ③流水侵蚀作用 ④流水沉积作用 A.①④ C.②④ D.①③ B.②③
常德市第一中学自然地理
外力作用与地貌
流水作用与地表形态
地貌类型 分布地区 流 侵 使谷底、河床加宽加 河流流经的高原、山 水 蚀 深,形成“V”形谷; 地 侵 使坡面破碎,形成沟 蚀 壑纵横的地表形态 溶 形成溶洞等 河流流经的中低纬度 蚀 的可溶性岩石地区 流水 “泥沙俱下” 湿润、半湿润地区作 搬运 用明显 流水 形成冲积扇、三角洲、 山口和河流的 沉积 冲积平原 中下游
风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地貌类型 风力侵蚀 风力搬运 风力沉积 分布地区 形成风蚀洼地、风 戈壁地区 蚀柱、风蚀蘑菇 “飞沙走石” 沙丘、黄土 干旱、半干旱地区 海滨地区作用强烈 干旱内陆及邻近地 区
注意:沉积物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 具有分选性
2019届高考地理复习课件:4.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外力作用 (共18张PPT)
7.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 C )
A.向陆地方向推进
B.向海洋方向推进
C.位置稳定
D. 反复进退
(2016全国卷1)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 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 如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完成7~9题.
8.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
网络构建
(1)大尺度区域的主导外力作用
1.掌握外力因素的分布规律 (1)大尺度区域的主导外力作用
区域
主要外力作用及地貌
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 干旱、半干旱地区
沉积地貌
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沉 湿润、半湿润地区
积地貌
高山地区
多冰川作用,多角峰、冰斗、“U”型谷、 冰碛丘陵等地貌
2.这反映了自古河床形成以来,该地区地壳经历过( A )
A.间歇性抬升 B.持续性抬升 C.间歇性沉降 D.持续性沉降
考点二:堆积物(地貌)
(2016全国卷1)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 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 如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完成7~9题.
9.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
主要原因是贺兰东坡 C
A.坡度和缓
B.岩石裸露
C.河流、沟谷众多 D.降水集中
10.与其他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
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原因主要是 B
①降水较少 ②山地相对高度较小
③河流较长 ④风化物粒径较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左图中该形态河谷的形成过程。 (1)冰川侵蚀作用,形成“U”型谷;后来,冰川后退,受谷地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高三一轮复习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优秀ppt课件
塑造地表形态的内力作用 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举例
相互关系
变质 岩石在一定温 不能直接塑造地表
作用
度、压力下发 生变质
形态
表 现
岩浆
岩浆侵入岩石 圈上部或喷出
岩浆喷出经冷凝形
火山地貌,如富士山、夏
形 活动 地表
成火山
威夷群岛、五大连池
式
地表下岩层的 造成地壳的断裂和 汶川地震后形成的滑坡、
பைடு நூலகம்
地震
断裂、错动引 起震动
人 教 版 高 中 地理必 修高1 三4 .一1 轮高复三 习一营轮造复 地习表--形营 态造的地力表 量形优态秀的 力pp量t课(共 件 79张P PT)
[特别提醒] (1)澳大利亚、南亚、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斯里兰卡岛、
塔斯马尼亚岛位于印度洋板块;中南半岛、东南亚、小亚细亚半
岛、太平洋西部岛弧链位于亚欧板块;格陵兰岛、西印度群岛、
(高考海南卷)下图为某半岛地形图。读图,完成 3~4 题。
3A..该太半平岛洋火板山块活张动裂频的繁影,响是B因.为印受度到洋(板D块张) 裂的影响
C.印度洋板块挤压的影响 D.太平洋板块挤压的影响
4.当地居民稳定的用电来源于( A )
A.地热能 B.风能 C.水能 D.太阳能
人 教 版 高 中 地理必 修高1 三4 .一1 轮高复三 习一营轮造复 地习表--形营 态造的地力表 量形优态秀的 力pp量t课(共 件 79张P PT)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
主要分布:石灰岩分布 区,形成喀斯特地貌
主要分布:
湿润、半湿润
峡谷 地区
流
水
侵 蚀
地
貌
九寨沟瀑布
石柱
石钟乳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6.3外力作用与地貌
风化作用
岩石机械破碎,化学 成分没有显著变化; 主要受温度变化影响 ,温差变化大的地区 物理风化显著。 典例:热力风化;冰 劈作用。
在湿润的环境 中,以化学风 化为主。 化学风化受温 度和水分变化 影响都较大。
机械破坏,植物 根分泌出的有机 酸。生物风化不 仅在于引起岩石 的机械和化学破 坏,还能促进土 壤的发育。
冰川堆积地貌
冰碛丘陵
冰碛阶地
迁移应用
Eg.1冰川按照规模和形态分为山地冰川和大陆冰盖,共覆盖地球表面约10%,长期以来 这些地区被认为极不利于生命的繁衍。山地冰川生态系统划分为冰川表面区域、冰川内 部区域、冰川下部区域和冰川前缘区域四个生态区域。下图示意山地冰川生态系统。
1.冰川地区极不利于生命繁衍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寒冷 B.面积较小 C.冰面坡度大 D.冰裂隙多
A.河流堆积 B.海浪堆积
C.冰川堆积 D.海浪侵蚀
2.若潟湖的形成与沿岸流有关,则
图中的沿岸流( )
A.整体自南向北流
B.整体自北向南流
C.属于上升流
D.属于密度流
04 冰川地貌
冰川侵蚀作用
冰川的侵蚀作用:当冰川运 动时,巨厚的冰层所产生的 压力,与冻结的岩石混合在 一起,对底部及两侧的岩石 造成破坏作用,这就是冰川 的侵蚀作用。冰川有很强的 侵蚀力,大部分为机械的侵 蚀作用,包括拔蚀作用、磨 蚀作用
海浪:基岩海岸以海浪侵蚀作用为主,海岸线倒退; 砂质海岸以海浪堆积作用为主,淤泥质海岸以陆地 径流堆积作用为主,海岸线向外延伸
迁移应用
Eg.1(2023·江苏连云港检测)潟湖是指被沙嘴或沙堤分隔而与外海相分离
的局部水域。下图为某陆地东岸潟湖示意图,图中潟湖是由类似于左侧
高三一轮思维导图微专题十六:地形(地质)之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高三一轮思维导图微专题十六:地形(地质)之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微专题十六:地形(地质)之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1、(2019·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质检)下图示意长江口部分沙岛群演变过程。
读图完成(1)~(2)题。
(1)1880~1945年,①②③④四处侵蚀速率大于堆积速率的是()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2)据河口沙岛群的空间演变趋势推测,长江河口地区一百多年来()A.河口不断拓宽,河道不断变深 B.海水侵蚀作用大于河流堆积作用C.北航道航行条件始终好于南航道 D.海平面上升速率小于泥沙沉积速率2.(2019·新课标全国Ⅰ,7~9)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
据此完成(1)~(3)题。
(1)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A.向陆地方向推进 B.向海洋方向推进 C.位置稳定 D.反复进退(2)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
由此() A.形成新的贝壳堤 B.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C.形成河口三角洲 D.迫使河流改道(3)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
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A.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 B.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C.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 D.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3.(2019·海南地理,19~20)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变化等的作用下,在原地发生机械破碎而不改变岩石化学成分的作用叫物理风化作用。
通常情况下,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强烈。
据此完成(1)~(2)题。
(1)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物理风化作用最强的坡向是()A.东北坡 B.西北坡 C.东南坡 D.西南坡(2)地球表面物理风化作用最弱的自然带是()A.温带荒漠带 B.温带草原带 C.热带雨林带 D.亚寒带针叶林带海岸线的进退主要受到流水沉积、海水侵蚀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外力作用与地貌 (共49张PPT)
(风力作用)
03
学会分析常见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
风力地貌形成过程
河流地貌形成过程
DL
风力地貌形成过程——我国西北为例
风
风
源
地 阻挡、狭管效应 形
风 蚀
风
速
地表摩 擦力
水面、裸露、植被
沙源 沙
覆盖物 裸露、植被、水
DL
风力地貌形成过程——我国西北为例
含沙 风速大,携带能力强
差
量 近地面含沙量大,
风蚀能力强
DL
地貌景观的判读——风力地貌
沙漠、沙丘
沙垄
风蚀城堡
黄土高原
雅丹地貌
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的西北地区;
风力侵蚀
风力搬运
风力沉积
及湿润半湿润地区某些河湖海岸某些地段附近
风蚀蘑菇
沙尘暴
风蚀柱、戈壁
戈壁
月牙泉——风蚀洼地
DL 地貌景观的判读——冰川地貌
下 滑 移 动 侵 蚀 重力作用
堆 积 冰川融化
化
风化作用最强的坡向是
作
A. 东北坡 B. 西北坡 C. 东南坡 D. 西南坡
D
用
的
2. 地球表面物理风化作用最弱的自然带是
A. 温带荒漠带 B. 温带草原带
C
因
C. 热带雨林带 D. 亚寒带针叶林带
素
DL
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风化
日晒
温度 变化
水的 冻融
风化 作用
植物 生长
雨淋
风吹
DL 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风化地貌
颗粒小、 比重小的 后沉积
干旱内陆及邻近地区(例:塔 克拉玛干沙漠的沙丘、黄土 高原的黄土)
高三一轮思维导图微专题十四:地形(地质)之地质作用
微专题十四:地形(地质)之地质作用1.(2019·浙江文综,7)下图为我国某地沿北纬38.5°所作的地质构造、地貌剖面图,图中一般地势越高地下水埋藏越深。
读图,完成下题。
对图中四地地质构造成因、地貌外力作用方式叙述正确的是()A.①地断裂抬升、黄河干流流水侵蚀 B.②地断裂下沉、黄河干流沙砾洪积C.③地断裂下沉、黄河干流泥沙冲积 D.④地断裂抬升、黄河干流泥沙堆积读河套平原周边地区图,完成2~3题。
2.据图推断河套平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断裂抬升、风力侵蚀B.断裂下陷、风力堆积C.断裂抬升、流水侵蚀D.断裂下陷、流水沉积3.距图示区域不远处,陕西省宜川县有黄河第一大瀑布——壶口瀑布,每年壶口瀑布都后退,关于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主要是下切侵蚀,变深后退所致B.主要是向河谷两岸侵蚀,加宽所致C.主要是溯源侵蚀,后退所致D.内力作用,断层相对下降所致4.(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桌山位于南非开普敦半岛北部,海拔1087米,多悬崖峭壁,因山顶如削平的桌面而得名,又叫“上帝的餐桌”。
只要天气晴朗,每天都会有大片云团环绕在桌山顶上,当地人形象的把它称为“上帝的桌布”。
桌山的奇特还在于这座由石灰岩构成的“餐桌”上,溪流几乎绝迹,呈现一片荒芜的戈壁滩景象,而它中部的洼地里却是一片生机盎然,其植株密度仅次于热带雨林。
下图为桌山位置示意图。
结合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推断桌山地貌的形成过程及依据。
5.(河北省唐山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队登山运动爱好者5月1日从秘鲁古城库斯科出发,乘车沿崎岖山路近5小时到达威尼坎加国家公园,然后开始徒步登山。
沿途景致优美,附近可见高耸的雪山徒步约10公里后到达海拔5050米的彩虹山。
指出彩虹山的地质构造,并推该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
1、地形、地貌的成因分析。
第一,根据“地表形态都是内、外力长期共同争用的结果”,在进行地形成因的分析时,要从内、外力两个角度进行,切不可遗漏。
(通用版)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自然地理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讲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图2 (3)由图 2 可知,海沟属于 消亡 边界,海岭属于 生长 边界。
由问题引知识
[一题串知] 地质学家在安徽省天柱山发现了世界上暴
露最深的超高压变质带。大面积的花岗岩和丰
富的片麻岩、榴辉岩(一般存在于万米以下的
地幔之中)使得天柱山成为全球研究大陆动力
学的较佳地区。据此回答(1)~(2)题。 (1)天柱山超高压变质带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4)从图中可以看出,岩石圈物质循环除了岩石圈外,还 涉及 大气 圈、水圈和 生物 圈等。
由典例学方法
[典例] (2013·上海高考)岩石物质循环模型说明岩石通
过不同的过程可以从一种形态转化成为另一种形态。读图回
答(1)~(2)题。 (1)大理岩是石灰岩经过程①形成的。在这
一过程中
()
A.温度升高,压力降低
2.(2015·江苏高考·节选)右图为安第斯
山脉地理位置示意图,安第斯山脉
南北狭长的原因是
()
A.沿经线方向发育
B.沿火山地震带发育
C.沿板块作用边界发育
D.沿海陆作用边界发育 解析:安第斯山脉位于板块交界处,是由板块碰撞、挤压
形成的,因此其南北狭长的形状和走向是沿板块作用边界
发育形成的,故选 C。 答案:C
甲 (1)图甲中 a 表示 风化作用 、b 表示搬运作用 、c 表示堆积作用。 (2)乙图是 三角洲 ,其形成原因 流水沉积作用,分布于_河__流__入__ _海__口__。丙图是 风蚀蘑菇 ,其形成原因是 风力侵蚀作用 ,多分 布于 干旱地区 。
A.甲
B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乙
C.丙
() D.丁
3.形成福建南碇岛主要岩石的直接地质作用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专题十六:地形(地质)之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2017·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质检)下图示意长江口部分沙岛群演变过程。
读图完成(1)~(2)
题。
(1)1880~1945年,①②③④四处侵蚀速率大
于堆积速率的是(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2)据河口沙岛群的空间演变趋势推测,长江河口地区一百多年来( )
A.河口不断拓宽,河道不断变深 B.海水侵蚀作用大于河流堆积作用
C.北航道航行条件始终好于南航道 D.海平面上升速率小于泥沙沉积速率
2.(2016·新课标全国Ⅰ,7~9)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
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
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
据此完成(1)~(3)题。
(1)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 )
A.向陆地方向推进 B.向海洋方向推进 C.位置稳定 D.反复进退(2)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
由此( )
A.形成新的贝壳堤 B.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
C.形成河口三角洲 D.迫使河流改道
(3)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
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 ) A.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 B.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
C.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 D.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3.(2016·海南地理,19~20)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变化等的作用下,在原地发生机械破碎而不改变岩石化学成分的作用叫物理风化作用。
通常情况下,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强烈。
据此完成(1)~(2)题。
(1)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物理风化作用最强的坡向是( ) A.东北坡 B.西北坡 C.东南坡 D.西南坡
(2)地球表面物理风化作用最弱的自然带是( )
A.温带荒漠带 B.温带草原带 C.热带雨林带 D.亚寒带针叶林带
海岸线的进退主要受到流水沉积、海水侵蚀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读某海岸线历史变迁图,回答4~5题。
4.近现代以来,图中海岸一直以堆积作用为主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5.图中乙处的海岸线变化较大,下列关于其所受外力作用的叙述,正确
的是( )
A.4至12世纪,侵蚀作用为主
B.12至15世纪,堆积作用为主
C.15至19世纪,侵蚀作用为主
D.19世纪至现代,堆积作用为主
西藏阿里地区的札达盆地是我国土林发育最为典型的地
区之一。
该地土林物质主要由砾卵石、
细粉砂和黏土等组成。
下图示意札达土林景观。
读图,完成6~7题。
6.形成札达土林景观岩层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岩石风化
B.风力沉
C.流水侵蚀
D.河湖沉积
7.札达土林得以保存完整的气候、气象条件为()
A.海拔高,气温年较差小
B.天气寒冷,暴雨多
C.空气干燥,降水少
D.大气稀薄,光照强
1.风化作用
风化作用和风力作用有什么区别?
提示 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水以及生物等的影响下,发生崩解和破碎等破坏作用,叫做风化作用。
风化作用与风无关,而风力作用则是指风的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故风化作用与风力作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2.侵蚀作用与地貌
侵蚀类型形成的地貌形态分布地区
风力侵蚀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洼地、
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
干旱、半干旱地区(例如,雅丹地
貌)
侵蚀
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型谷,
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湿润、半湿润地区(例如,长江三峡、黄土高原地表的千沟万壑)
流
水
侵溶蚀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分布地区(例
蚀 林等喀斯特地貌,一般地表崎岖,地表水易渗漏
如,桂林山水、路南石林)
冰川 侵蚀
形成冰斗、角峰、“U”型谷、冰蚀平原、
冰蚀洼地等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
3.搬运作用
风化或侵蚀作用的产物在风、流水、冰川等的搬运作用下,转移离开原来位置的过程。
4.沉积作用与地貌
沉积类型 形成的地貌形态 分布地区
冰川沉积
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
度地区
流水沉积 形成冲积扇(出山口)、
三角洲(河口)、冲积平
原(中下游) 出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例如,黄河三角洲、恒
河平原等) 风力沉积
形成沙丘和沙漠边缘
的黄土堆积
颗粒大、比重大的
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
干旱内陆及邻近地区
5.判断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对应地貌 (1)不同区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不同(以我国为例)
(2)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
①流水作用: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沉积。
因此,上游为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为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
(如图所示)
②冰川作用:高山上部侵蚀——冰斗、角峰等;山下堆积——冰碛丘陵、冰碛湖等。
③风力作用:在风的源地附近,以侵蚀作用为主,形成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在风力搬运途中,风力减弱会形成沙丘、黄土堆积地貌等。
6.外力地貌的应用 (1)风向的判定
(2)河流流向的判定
[答 题 模 板]
地貌类型
地貌成因答题模板
河谷、沟
谷、峡谷
水在流动的过程中,对河床及两岸的冲蚀作用形成
流水
侵蚀
地貌 喀斯特
地貌 可溶性石灰岩在流水中含有的CO 2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被溶解而形成的地貌
侵
蚀
地 貌
风力侵蚀地貌
风携带的大量沙石对周围岩石的破坏作用形成的地貌,如风蚀
蘑菇、风蚀城堡、戈壁等
沉 积
流水
沉积
冲积扇
河流流出山口,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水道变宽,水流速度减慢,
河流携带的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下来,形成冲积扇(洪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