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西桥50+70m的独塔混凝土斜拉桥计算书
独塔混凝土斜拉桥索塔温度梯度效应分析和研究
![独塔混凝土斜拉桥索塔温度梯度效应分析和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11e18285901020207409ce2.png)
四川建筑 第卷5期 1独塔混凝土斜拉桥索塔温度梯度效应分析和研究蒋 益1,吴 欣2(11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31;21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05) 【摘 要】 在斜拉桥的施工控制中索塔温度梯度是影响结构状态的重要因素。
通过对泸州泰安长江公路大桥施工控制的分析和研究,分析了索塔温度梯度对斜拉桥最大悬臂状态结构状态的影响,从而为斜拉桥施工控制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斜拉桥; 索塔; 温度梯度 【中图分类号】 U441+15 【文献标识码】 A 斜拉桥的概念是比较古老的,它是一种桥面系受压,承重结构受拉的多次超静定结构。
斜拉桥的桥面犹如多孔的弹性支承连续梁,每根钢索犹如桥墩,这众多桥墩斜向集中到一根塔上再将力集中传到地基上。
正是由于斜拉桥是多次超静定结构,所以索塔温度梯度对其受力状态有较大的影响。
1 泸州泰安大桥的简介 本文以泸州市泰安长江大桥为例。
该桥全长1573m ,主桥为预应力混凝土独塔双索面斜拉桥。
孔跨布置208m +270m +35m +30m (见图1),主梁为单箱流线型箱梁。
全桥设2个桥台28个桥墩,引桥部分桥面总宽2715m 。
25号墩至29号台属于主桥部分,桥面总宽2915m 。
主桥桥型立面布置图见图1所示。
图1 桥型结构布置图2 泸州泰安长江大桥最大双悬臂状态有限元模型2 斜拉桥的模型与索塔温度梯度的建立 ()本文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M 建立泸州泰安长江大桥有限元计算模型。
其中主梁、索塔、辅助墩用梁单元进行模拟,拉索用索单元进行模拟主梁、桥塔、桥墩、桩基均采用梁单元模拟,斜拉索采用桁架单元模拟,主梁与拉索之间采用主从方式连接,主梁与墩之间采用刚结形式连接。
图2为该桥最大悬臂状态的有限元模型。
最大悬臂状态模型从泰安侧至泸州侧的主梁节点编号为42~196。
图6中的拉索编号L1表示泸州侧第一根拉索(离索塔最近的拉索),L24表示泸州侧第24根拉索(离索塔最远的拉索),同理,T 1表示泰安侧第一根拉索。
斜拉桥计算书
![斜拉桥计算书](https://img.taocdn.com/s3/m/731c652b58fb770bf78a5567.png)
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图 1.2 预应力混凝土刚构桥(单位:cm)
1.2.3 方案三: 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 (1) 桥跨布置 桥跨布置为 45m+150m+45m=240m,净矢跨比为 0.27,净矢高为 40m,见图 1.3。 (2) 主梁 采用单箱三室箱形截面,梁高2.0m。 (3) 主拱 采用两片四肢格构形的桁架腹杆拱肋通过 K 字横撑连成整体。 拱肋高为 4m, 宽为 2.5m,弦杆采用 φ1000×22mm 的钢管,内浇筑 C50 微膨胀混凝土,弦平联 为 φ500×10mm 的 钢 管 , 内 浇 筑 C50 微 膨 胀 混 凝 土 , 直 腹 杆 和 斜 腹 杆 为 φ500×10mm 的钢管,弦杆、横联管、横撑、直、斜杆均为 Q345 钢。吊杆横梁 为预应力混凝土横梁。 (4) 下部结构 拱座为重力式的台阶式拱座,拱上立柱为钢筋混凝土柱式立柱。简支梁的桥 墩为双柱式,与主拱共用拱座作为基础,桥台为重力式桥台。 (5) 施工方法 主拱圈采用悬索吊装施工,跨中合拢。横梁采用工厂预制,现场吊装,纵梁 现场浇注。拱座采用明挖扩大基础的重力式拱座。引桥简支梁采用现场浇注,桥 台采用明挖扩大基础的重力式桥台。
第2页
青岛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1.2.1 方案一:双塔三跨式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 (1) 概况和特点
斜拉桥是由斜拉索、 塔柱和主梁组成,用若干高强的拉索将主梁斜拉在塔柱 上, 斜拉索使主梁受到一个压力和一个向上的弹性支承的反力,这就使得桥梁的 跨越能力大大增强。斜拉桥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一般来说,对于跨度从 200m 至 700m 左右的桥梁,斜拉桥在技术上和经济上都具有相当优越的竞争能力。 斜拉桥的优点是:梁体尺寸较小,桥梁的跨越能力较大;受桥下净空和桥面 标高的限制少;抗风稳定性比悬索桥好;不需悬索桥那样的集中锚碇构造;便于 悬臂施工等。不足之处是,它是多次超静定结构,设计计算复杂;索与梁或塔的 连接构造比较复杂;施工中高空作业较多,且施工控制等技术要求严格。 斜拉桥的方案设计要充分考虑桥梁所处的环境因素, 根据桥梁的使用功能和 通航要求, 选择合理的主跨跨径布孔,使其能够很好的与桥位所处的自然环境相 一致,然后根据桥位处的地形、地貌对边跨进行跨径布置。在桥孔基本确定后, 选择合理的桥梁结构形式以满足受力要求和经济性的要求, 力求达到安全、 经济、 适用、美观、环保。通过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这种结构形式 1) 减小造价; 2) 刚度大挠度小,在汽车荷载作用下,产生的主要难度约为类似钢结构的 60%左右; 3) 由于混凝土结构具有月两倍于钢结构的振动衰减系数,所以抗风稳定性 好; 4) 抗潮湿性能好,后期养护工作比钢桥简单和便宜; 5) 混凝土材料取材广泛,施工较方便。 本桥主跨 130m,因本桥的跨径较小,若采用钢主梁,一般轻型的正交各向异性 钢梁的质量(400kg/m2)约为混凝土上部结构(1600kg/m2)的 1/4,但前者的 造价比后者约大 2~3 倍, 对于跨度较小的桥梁而言, 这个造价差往往难以抵消由 于混凝土自重而导致钢斜拉索和基础费用的额外增值, 所以本桥采用预应力混凝 土斜拉桥。 (2) 桥跨布置 该方案为双塔三跨式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跨径布置为 60m+130m+60m=250m,边主跨比为0.46,塔高46m,桥面以上高度32m,高跨 比0.246,采用漂浮体系,桥面设双向横坡为1.5%,见图1.1。 (3) 主梁 主梁断面采用双边箱预应力混凝土主梁,梁高2.5m,桥面宽63.75m +3.0m (中央分隔带)+22.5m(右侧路肩宽度)+21.0m(布索区)=32.5m ,顺桥 向每隔6m设置一道横隔梁。
斜拉桥的计算课件
![斜拉桥的计算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1f301cd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53.png)
技术进步
随着材料力学、结构分析、 施工工艺等方面的进步, 斜拉桥的设计和施工技术 不断提高。
应用实例
国内外已建成了多座具有 代表性的斜拉桥,如中国 苏通大桥、法国诺曼底大 桥等。
02
斜拉的力学性能分析
静力分析
静力分析的概述
稳定性分析的局限性 稳定性分析只能给出结构是否稳定的条件,不能给出结构 在不稳定区的具体行为。
03
斜拉的算法
常规设计计算方法
弹性力学方法
基于弹性力学理论,通过应力、应变关系计算斜 拉桥的受力情况。
结构动力学方法
利用结构动力学原理,通过建立模型进行地震等 动力响应分析。
线性代数方法
使用线性代数工具,求解斜拉桥的线性方程组, 获得结构内力。
斜拉桥的特点
01
02
03
04
结构新颖
跨度大
施工方便
斜拉桥是一种新型的桥梁结构, 具有独特的造型和受力特点。
由于斜拉索的支撑作用,斜拉 桥能够实现大跨度的桥梁设计。
采用预制和吊装相结合的方法, 施工难度相对较小。
适用范围广
适用于城市、山区、河流等不 同地形和环境条件下的桥梁建
设。
斜拉桥的发展历程
起源与发展
动力分析的局限性
动力分析的精度取决于模型的复 杂性和所选取的边界条件,同时
还需要考虑阻尼的影响。
稳定性分析
稳定性分析的概述 稳定性分析是研究结构在受到扰动后是否能恢复到原始平 衡状态的能力,主要是为了找出结构的失稳临界点。
稳定性分析的方法 常用的稳定性分析方法有线性稳定性分析和非线性稳定性 分析。线性稳定性分析主要采用特征值法,而非线性稳定 性分析主要采用直接积分法和能量法等。
斜拉桥设计与计算(84页)
![斜拉桥设计与计算(84页)](https://img.taocdn.com/s3/m/6a039727b7360b4c2f3f642b.png)
二、结构设计
2、索塔
斜拉桥设计与计算
二、结构设计
2、索塔-构造尺寸
斜拉桥设计与计算
二、结构设计
斜拉桥设计与计算
2、索塔-上塔柱锚固区
二、结构设计
3、拉索—截面组成
斜拉桥设计与计算
二、结构设计
3、拉索
斜拉桥设计与计算
序号 技术性能指标
1
抗拉强度
2
拉索用量
3 防护性能 1
6
抗振性能
7
施工周期
8
二、结构设计
1、主梁
斜拉桥设计与计算
二、结构设计
1、主梁-截面及梁高
斜拉桥设计与计算
密索体系,主梁梁高一般为主跨的1/100~1/300,中小跨径一般 1/100~1/150,桥梁较宽时,可能是横向宽度控制。
二、结构设计
1、主梁
斜拉桥设计与计算
二、结构设计
1、主梁-适用性
斜拉桥设计与计算
二、结构设计
一、总体布置
斜拉桥设计与计算
1、孔跨布置
可对称布置或者不对称布置; 不对称布置更为经济合理,对称布置景观性更好一些; 较为合理的边中跨比0.5~1.0之间,以0.8左右居多。
一、总体布置
2、主梁的支承体系
斜拉桥设计与计算
一、总体布置
2、主梁的支承体系
斜拉桥设计与计算
一、总体布置
2、主梁的支承体系
3、拉索-锚头构造
斜拉桥设计与计算
二、结构设计
3、拉索-锚头构造
斜拉桥设计与计算
二、结构设计
3、拉索-锚头构造
斜拉桥设计与计算
二、结构设计
3、拉索-锚头构造
斜拉桥设计与计算
斜拉桥计算-
![斜拉桥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079d8f47c850ad02de80414c.png)
(2-15) (2-16)
5
典尚设计-路桥效果图、三维动画
图 2-5 弯矩可行域
在主梁上施加预应力可增大可行域的范围,调索最终的结果不仅应使主梁恒载弯矩全部进入可行域, 而且索力分布应较均匀。
4、恒载弯矩计算的影响矩阵法 为了达到通过调索,使主梁各截面的恒载弯矩进入上述可行域内的目的,可按下述影响矩阵法计算各 拉索的初张力:
图 2-3 Eeq 与 L 的关系( Ee =205000MPa, γ =98kN/m3)
二、斜拉索两端倾角修正
斜拉索两端的钢导管安装时,必须考虑垂度引起的索两端倾角的变化量β,否则将造成导管轴线偏位。 一般情况下,可按抛物线计算,即:
tan β = 4 f = 4 ⋅ ql2 cosα = q ⋅ L = γ L
图 2-2 斜拉索的受力图式
索形应该是悬链线,对于 fm 很小的情形,可近似地按抛物线计算,索的长度为:
S
=l
+
8⋅
f
2 m
(2-2)
3l
Δl
=
S
−l
=
8⋅ 3
fm2 l
=
q 2l 3 24T 2
cos2 α
d Δl = − q2l3 cos2 α dT 12T 3
用弹性模量的概念表示上述垂度的影响,则有:
σ tm 、σ bm —其它荷载(除恒载)引起的主梁截面上、下缘最大应力(应力以拉为正,压为负,下同);
σ tn 、σ bn —其它荷载(除恒载)引起的主梁截面上、下缘最小应力。
3、主梁恒载弯矩的可行域
在以上应力控制条件的关系式中, M d 是通过调索预期达到的恒载弯矩,系待求值,由式(2-11)~
(1)按前面所述的恒载平衡法初拟索力{T’i} 。
斜拉桥设计计算书
![斜拉桥设计计算书](https://img.taocdn.com/s3/m/b087a82c7375a417866f8fb7.png)
┊┊┊┊┊┊┊装┊┊┊┊┊订┊┊┊┊┊线┊┊┊┊┊┊┊┊┊┊┊┊┊摘要本设计根据设计任务要求,依据现行公路桥梁设计规范,兼顾技术先进,安全可靠,适用耐久,经济合理的原则,提出了预应力混凝土双索面独塔斜拉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中承式拱桥三个比选桥型。
综合各个方案的优缺点并考虑与环境协调,把预应力混凝土双索面独塔斜拉桥作为推荐设计方案。
进行结构细部尺寸拟定,并利用Midas6.7.1建模,进行静活载内力计算、配筋设计及控制截面应力验算、变形验算等。
经验算表明该设计计算方法正确,内力分布合理,符合设计任务的要求。
关键词:预应力混凝独塔斜拉桥成桥合理状态结构分析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design assignment and the present Highway Bridge Specifications, after preliminary analysis, three types of bridge are presented, they are single-pylon Prestressed concrete cable-stayed bridge, prestressed concrete continuous rigid frame and through type steel tube with concrete arch. After comparing their characters comprehensively, the prestressed Prestressed concrete cable-stayed bridge are selected as the main design scheme for further analysis. Through create model and run structural analysis, get the effect in the action of dead load, live load,and then calculate the effect in the beam for designing prestressed steel and the checking computation of key section intension, stress, living load distortion, The conclusion can be drawn that the design is up to the assignment.Key word:prestressed concrete;single-pylon cable-stayed bridge;rational dead load state ; structure analysis .┊┊┊┊┊┊┊装┊┊┊┊┊订┊┊┊┊┊线┊┊┊┊┊┊┊┊┊┊┊┊┊第一部分方案比选第一章方案构思与比选第1节桥位处地形,地质等资料桥位处的地形,地质条件见图1。
斜拉桥计算书
![斜拉桥计算书](https://img.taocdn.com/s3/m/75185b08cc175527072208f1.png)
主跨钢梁为全焊钢箱梁结构,钢梁桥面板采用正交异性板构造。箱梁顶宽 40000mm,中线处梁高 3500mm,中室宽 15200mm;边室宽 8950mm,悬臂板长 3450mm。 钢箱梁标准节段长为 12300mm,每 3075mm 设一道横隔梁,钢箱梁顶板板厚采用 14mm, 底板板厚 12mm,中腹板厚度 14mm,边腹板厚度 32mm。钢材采用 Q345qD
福州淮安大桥
体系静力计算报告
计算: 复核:
2010 年 06 月
福州市淮安大桥
目录
1.设计概况 .................................................................................................... 1
1.1 总体布置 ........................................................ 1 1.2 结构体系 ........................................................ 1 1.3 加劲梁 .......................................................... 1 1.4 主塔、辅助墩及基础 .............................................. 2 1.5 斜拉索 .......................................................... 3 1.6 边跨混凝土梁预应力布置 .......................................... 3
肥西青龙桥地震分析
![肥西青龙桥地震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588c199daef5ef7ba0d3c80.png)
振动 时 有 3种 力 作 用 在 结 构 微 元 d v—
d dd x y z上 :
 ̄ + +…十 进行叠加 , 而得 出在 地震荷 载 / 从
作 用下 结构 可能 出现 的最 大位 移 、 力 以及 反力 。 应 2 3 计 算 结果 .
( )挠 曲变 形产 生 的弹 性力 为 1
地震 荷 载 的方 向 为 水 平 方 向 , 有 限 元 模 拟 中 在
设 置 纵 桥 向 和横 桥 向 两个 正 交 方 向 的地 震 荷 载 , 并
在 特征 值分 析 中 , 桥计 算频 率 数量 为 2 0Hz 本 0 , 采 用子 空 间 迭 代 法 。在 反 应 谱 分 析 中 采 用 S S RS
4 m处平行 布置斜 拉 索 。塔 梁墩 采 用 固结 体 系 , 8a 边
同 期/ c
跨箱 梁采用 铁砂混 凝土 配重 。
收 稿 日期 : 0 90 — 6 2 0 — 50
图 3 地 震 影响 系数 曲 线 图
作 者简 介 : 应华 (9 9 , , 徽 广 德 人 , 士 , 徽 省 交 通 规 划设 计 研 究 院 工 程 师 梅 1 7 一) 男 安 硕 安
关键 词 : 拉桥 ; 应 谱 ; 力 时程 ; 震 波 斜 反 动 地 中图 分 类 号 : 4. 5 U4 8 2 U4 2 5 ; 4 . 7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635 8 ( 00 O —0 00 l 7—7 1 2 J ) 108 —2
1 工 程 概 况
将 两 种 地震 荷 载 组 合 , 而 形 成 不 同方 向 的 地 震 荷 从
载 。 设 () 地 震 时 水 平 地 面 运 动 加 速 度 时 程 ( t为 时
斜拉桥计算流程
![斜拉桥计算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a9d23b52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d2.png)
斜拉桥计算流程斜拉桥是一种特殊的桥梁结构,其特点是悬臂梁和斜拉索的组合结构。
计算斜拉桥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桥梁的几何形状:包括桥梁的跨度、跨中高度、支座类型等。
这些参数将直接影响桥梁的结构布置和斜拉索的设置。
2.确定斜拉索的布置形式:根据桥梁的跨度和几何形状,选择合适的斜拉索布置形式。
常见的斜拉索布置形式有一塔一平、两塔一平、两塔两平等。
3.确定斜拉索的参数:斜拉索的参数包括索的数量、索的长度、索的倾角等。
这些参数需要根据桥梁的设计要求和结构特点进行确定。
4.进行桥梁静力分析:根据斜拉桥的结构形式和斜拉索的约束条件,进行静力分析。
静力分析的目的是确定桥梁各部分的受力情况,包括桥墩、主梁、斜拉索等。
常用的静力分析方法有平衡法、变位法、刚度法等。
5.进行结构优化设计:根据静力分析的结果,对桥梁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
优化设计的目的是使得桥梁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小材料消耗、提高整体结构效益。
6.进行斜拉索的预应力设计:斜拉索是斜拉桥的关键组成部分,其预应力设计至关重要。
预应力设计的目的是使斜拉索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保持足够的预应力,使得桥梁的受力分布合理、稳定。
7.进行斜拉桥的动力分析:斜拉桥在受到外部荷载作用时,会产生动力响应。
动力分析的目的是确定桥梁在不同工况下的振动特性,包括自振频率、模态形态等。
动力分析结果可以用于优化桥梁的设计和确定桥梁的减振措施。
8.编制施工图纸和技术规范:根据设计计算结果,编制施工图纸和技术规范。
施工图纸是斜拉桥施工的依据,其中包括桥梁的布置、构造、尺寸等详细信息。
技术规范是对施工过程和质量要求的规定,以确保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以上是计算斜拉桥的主要流程,其中涉及到的具体计算方法和设计细节会根据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
设计斜拉桥是一项复杂的任务,需要结构工程师和桥梁专家的深入研究和经验积累。
斜拉桥施工-施工设计方案
![斜拉桥施工-施工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377c55b84ae45c3b358c5e.png)
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原则.................................................................................. - 1 - 1.1编制依据 ........................................................................................................ - 1 - 1.2编制原则 ........................................................................................................ - 1 - 第二章工程概况 ............................................................................................... - 2 - 2.1工程简介 ........................................................................................................ - 2 - 2.2桥型概况 ........................................................................................................ - 2 - 2.3地质、水文、气候条件 ............................................................................. - 6 - 2.4 主要技术标准.............................................................................................. - 9 - 2.5主要工程数量表......................................................................................... - 12 - 第三章施工部署 ............................................................................................. - 14 - 3.1组织机构 ...................................................................................................... - 14 - 3.2施工场地布置、大临设施布置.............................................................. - 15 - 3.3人员、材料、设备配备 ........................................................................... - 16 - 3.4施工准备 ...................................................................................................... - 17 - 3.5总体施工进度计划 .................................................................................... - 18 - 第四章测量控制 ............................................................................................. - 20 - 4.1施工测量的组织......................................................................................... - 20 - 4.2测量设备的配备与管理 ........................................................................... - 20 - 4.3控制测量 ...................................................................................................... - 20 - 4.4施工图审核.................................................................................................. - 21 - 4.5施工测量放线 ............................................................................................. - 21 - 4.6变形测量 ...................................................................................................... - 22 -4.8施工测量的质量保证措施....................................................................... - 23 - 第四章工程特点、工程重点及难点 ......................................................... - 24 - 4.1工程特点 ...................................................................................................... - 24 - 4.2工程重点及难点......................................................................................... - 25 - 第五章总体施工方案 .................................................................................... - 26 -5.1方案概述 ...................................................................................................... - 26 - 5.2施工步骤 ...................................................................................................... - 26 - 第六章主要工程项目施工方案、方法与技术措施............................... - 31 -6.1路基施工 ...................................................................................................... - 31 - 6.2桩基施工 ...................................................................................................... - 34 - 6.3承台施工 ...................................................................................................... - 44 - 6.4墩柱施工 ...................................................................................................... - 61 - 6.5主梁施工 ...................................................................................................... - 65 - 6.6主塔塔柱施工 ............................................................................................. - 75 - 6.7斜拉索施工.................................................................................................. - 82 - 6.8附属工程 ...................................................................................................... - 88 - 6.9监控方案 ...................................................................................................... - 95 - 第七章冬、雨期施工及应急预案........................................................... - 109 -7.1冬期施工措施 .......................................................................................... - 109 - 7.2雨季施工措施 .......................................................................................... - 111 - 7.3其它不良条件下施工保证措施........................................................... - 113 - 第八章工期目标及保证措施.................................................................... - 114 -8.1工期保证措施 .......................................................................................... - 114 -8.3人员的保证............................................................................................... - 115 - 8.4技术保证措施 .......................................................................................... - 115 - 8.5施工设备和材料的保证 ........................................................................ - 116 - 第九章质量保证体系 ................................................................................. - 117 - 9.1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 - 117 - 9.2质量保证措施 .......................................................................................... - 118 - 9.3监控测量体系 .......................................................................................... - 119 - 9.4试验检测体系 .......................................................................................... - 119 - 9.5“三检”质检体系........................................................................................ - 120 - 第十章安全保证措施 ................................................................................. - 120 - 10.1安全目标................................................................................................. - 120 - 10.2保证体系及职责 ................................................................................... - 121 - 10.3安全保证制度........................................................................................ - 122 - 10.4安全保证措施........................................................................................ - 125 - 第十一章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 128 - 11.1文明施工目标........................................................................................ - 128 - 11.2文明施工措施........................................................................................ - 128 - 第十二章施工现场环保及水保措施 ...................................................... - 131 - 12.1环保及水保目标 ................................................................................... - 131 - 12.2生态环境防护措施............................................................................... - 132 - 12.3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 133 - 12.4固体废弃物处理措施 .......................................................................... - 133 - 12.5降低噪音的环境保护措施.................................................................. - 134 -第十三章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 - 134 - 13.1管理目标................................................................................................. - 134 - 13.2管理体系................................................................................................. - 134 - 13.3法律法规识别........................................................................................ - 134 - 13.4识别职业健康危险源 .......................................................................... - 135 - 13.5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 - 135 - 附表一: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 - 137 - 附表二: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 - 139 - 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 - 143 - 附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 .................................. - 144 - 附表五-1:施工总平面图........................................................................... - 146 - 附表五-2:主桥立面示意图...................................................................... - 147 - 附表六:临时用地表.................................................................................... - 149 -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原则1.1编制依据1.1.1六合新城龙池路跨滁河大桥及连接线工程(主桥、引桥、连接线及附属)工程施工设计图纸及设计说明。
第三章斜拉桥的计算
![第三章斜拉桥的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1b1774f604a1b0717ed5dd01.png)
( )
( )
( )
桥 塔 斜 拉 索 锚 固 区 大 样 图
G
) ( ) ( ) ( ) ( ) ( )
H
C C大样 D大样 E大样 F大样
D
E
( )
F
( )
( )
( ) ( )
( )
G大样
H大样
( )
加载顺序表(株洲建宁大桥—3.5m分段计算)
施 工 顺 序 序号
计算阶段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应单元
安装 时刻 (天)
整目标
计算斜拉索恒载弯矩影响系数 建立索力增量影响矩阵,可求索力调整量 反复迭代计算,直至所有控制截面的恒载弯矩落入可行域为止
斜拉桥合理施工状态的确定
斜拉桥的施工方法 支架现浇:用的较少 支架拼装:用的较少 顶推法:用的较少 转体施工法:用的较少 悬浇法:混凝土斜拉桥最常用 悬拼法:钢斜拉桥最常用
356
371
第二节 斜拉索的垂度效应计算
一、等效弹性模量
斜拉桥的拉索一般采用柔性索,斜索在自重的作用下会产 生一定的垂度,这一垂度的大小与索力有关,垂度与索力呈非
线性关系。
斜索张拉时,索的伸长量包括弹性伸长以及克服垂度所带 来的伸长,为方便计算,可以用等效弹性模量的方法,在弹性 伸长公式中计入垂度的影响。
(上缘压应力控制条件)
令:
M 1 1d dl), (, 2 Min M (M M2 , M dl ) 2 M d 1 da Ma da
故将闭区间[ M d 2 M
d1
]定义为主梁恒载弯矩可行域
如果设计者给出一个值 M d ,使得 M d M d d 1 M 2 则满足上式的最小预加力数量
拆除 时刻 (天)
独塔单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静荷载试验
![独塔单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静荷载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e11f8dcad5bbfd0a795673e7.png)
D D 、 9 主桥两 侧共计 1 挠度 测点 。 7、 8 D , 8个
静荷载试验按 照动态规划 法进行加载, 根据桥
梁 的静 力试 验 活载 内力 与设 计活 载 内力之 比不 小 于 O8 .5且不 大 于 10 .5的原 则确 定 。经计 算 确 定试 验 最 大需 用 3 t 重 车 1 0载 4辆 ( 重 :0 N+10 N + 轴 6k 2k
为相应 应 力值 。
2 4 试验 数据 和分 析 .
( ) 力测试 成果 和分 析 1索 选 定 的测点 在各 工况 下 的实测 索力增 量结果 见 图3 。由图可 见 , 试 验工 况 2、 在 3下 S 的索力 变 2索 化 最 大 ,2变化 次 之 , 近 主塔 的短 索 受 力 变 化 显 s 靠 著 , 试验荷 载 影响最 大 ; 受 而长索 在试 验荷 载时变 化 较 小 。沿顺 桥 向对 称 的 s 、2和 S 、6索 在试 验 2 s 6 S
基 础均 采用钻 孔灌 注桩 基础 。平 面布置 图见 图 l 。
2 静荷载试验主要 内容及方法
2 1 控 制截 面 .
试 验加 载方式 的确定 主要 根据设 计荷 载在 主梁
上产生的最不利弯矩效应值计算而得 。根据该斜拉
桥 的受 力分 析结果 , 选取 的关 键控 制截 面如下 : () 1 A截 面 ( 边跨跨 中 )一车辆 和人 群 荷 载作 北
主塔为独柱式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 , 外轮廓采用椭 圆形截面 , 塔高 5 . 16m。斜拉索采用直径 7 m 的 m 平行钢丝束 斜拉索 , 全桥 共 3 6根 , 丝标准 强度 钢 16 MP 。主墩采 用 花瓶 式 实 体 墩 , 80 a 其余 桥 墩 均 采 用矩形截面实体墩。桥 台采用桩接盖梁轻 型桥 台,
独塔斜拉桥我国独塔斜拉桥
![独塔斜拉桥我国独塔斜拉桥](https://img.taocdn.com/s3/m/4b69bccc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75.png)
独塔斜拉桥我国独塔斜拉桥维普资讯扦梁镗构《5 技末》∞7 第期第 2 {左i 2 年 3 总6期我国独塔斜拉桥杨征宇宋桂峰楼庄鸿北京10 3 00 6) ( 北京建达道桥咨询有限公司摘要: 本文首先论述了独塔斜拉桥在经济性,受力分析及施工等方面的优点,接着论述我国的各类独塔斜拉桥,包括混凝土,钢,组合梁以及混合梁斜拉桥 .文章最后分析了独塔斜拉桥,包括跨径,结构体系以及梁,塔,索等各构件的布置中的几个问题 .文中还列出我国各独塔斜拉桥的参数及特点,并附有国外独塔斜拉桥的参数. 关键词: 独塔斜拉桥混凝土斜拉桥钢斜拉桥组合梁斜拉桥混合梁斜拉桥结构体系18年我国建成了第一座独塔斜拉桥一四川91 金州县曾达桥,跨径 3 9+7 m,采用平转法施 1工.虽然独塔斜拉桥的发展稍滞后于双塔斜拉桥,但以后的发展还比较迅速 .14 施工上也较有利 .1 )仅有一个主塔基础,便于抢出洪水期 .2 可以用转体方法进行施工. )2各类独塔斜拉桥我国具有梁用不同材料制作的各类独塔斜拉桥.2 1独塔混凝土斜拉桥 .本文中所叙述的独塔斜拉桥范围,不包括无背索的独塔斜拉桥,具有刚性索的板拉桥和下承式斜拉桁架桥 .目前,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建独塔斜拉桥14 0 座,大体为斜拉桥总座数的1 强 . / 3独塔混凝土斜拉桥是我国修建最多的独塔斜拉桥,据不完全的统计,有8座.表1 8 列出了4 7 座主跨跨径大于等于lO 的桥及其参数特点 . Om由表 1 可见,我国最大的独塔混凝土斜拉桥为广东金马大桥,主跨为2Y23 8 m,由斜拉桥悬1独塔斜拉桥的优点在河床地形,地质条件比较均匀一致时,独塔斜拉桥与双塔斜拉桥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1独塔斜拉桥比较经济 . 1 )可以省掉一个基础 .臂施工的2 3 梁与T 0 悬臂梁钢接组成,是2m 构6m 斜拉桥与句r 的组合体系( ) 8m 卡图1 .2 3 的跨径已超过主跨 2 43 7 .m的美国东Hu t go桥而居独塔ni t n n2 独塔斜拉桥往往在总体布置上,设较长)的无索区,使拉索用量减少 .12独塔斜拉桥受力性能比较有利. 1)活载挠度较双塔为小,最大挠度发生在混凝土斜拉桥的世界首位.双索面,塔梁墩固结,梁为肋板式截面,高2 m,宽2 . 8 m,梁高跨 5比为11 1 ,很小 . /4 . 5拉索区内,对受力有利;而双塔斜拉索最大挠度发生在无索区,会形成拉弯区.2)对于收缩徐变以及温度梯度的影响,无论是梁的挠度和塔顶的水平变位,独塔斜拉桥均比双塔为小 .2 2独塔钢斜拉桥 .我国独塔钢斜拉桥修建较少.跨径超过lO Om的见表 2 .主跨和边跨均用钢梁的最大独塔斜拉桥,是正在施工中的广东珠江黄埔二桥北汊桥( )和杭州湾跨海大桥南航道桥( 图2 图3).前13 独塔斜拉桥布置上较为灵活 .1 塔梁墩固结时,梁可采用变高,更适合)斜拉桥的受力 .者跨径33 9 + 6 . 8 +17 2 2 m,居世界第三位, Y 5 仅次于跨径4 8 0 m的俄西伯利亚0 河桥和跨径47b 0m2 便于与句) r 配合, 卡形成组合体系,以进一步扩大跨径.本文原载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和结构分会( 6 (0 20 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的乌克兰乌里扬诺夫斯克伏尔加河桥.双索面,钢箱梁高3 m,宽4m,梁高跨~ 1 0 .后者跨 . 5 1 L/ 9 1 径10 6 + 1m,双索面,半漂浮体系,钢箱0 +10 38 梁高3 m,宽3. .5 7 m,梁高跨~1 0 . 1 L/ . 99o维普资讯糈梁铑构P S RE S T CHN OGY RE T S E 0L《颓左技末》∞7 第3 第6期 2 年期总 2我国主跨用钢梁,边跨用混凝土梁的最大独塔混合梁斜拉桥,是台湾的高屏溪大桥,跨径1 0 +3 O m 8 3 m, 仅次于跨径3 8 6 德国m的 D sedrFee 而居世界第二位( uslof l 桥h 图4).单索面,梁为五室箱截面,高32 .m,宽3 .m,梁45高跨比113 /0 . 我国大陆最大的主钢边混凝土梁的独塔斜拉桥,是天津塘沽海河大桥,跨径3O lm+8 m+2 8 X5m,双索面,漂浮体系( 1 图5).梁截面为边箱中板,梁高2 7 . m,宽2m,梁高跨比1 0 . 8 3 /8 1}6m l c = 一0 l 6I - I o - J2 3o 20一.230 20—_ _ 1 l 6 0 . d 0 0 ~接头部位一一一i . ; ; i 二镒,lf I l 1,I0I 0I 6 0H20 8 3 0刨U llU 000 l6 0圭I 蚕蚕王图 1 广东金马大桥( 单位:c m)图 2 珠江黄浦二桥北汉桥( 尺寸单位:上图 c m,下图mm)o维普资讯立面IO 2 8 0 4 0 O-亚砂土亚粘土4 0 8 0 1O 2-—高程淤泥质亚粘土淤泥质粘土粘土亚粘土粉砂细砂} —. 一,蓑- —醢—础叩. 一卜L 呈—嗍…嘏髓图3 杭州湾大桥南航道桥( 尺寸单位:( t m)f I8 2 o 5o,, ,b)一董‟ i l 至_ (I)』一差_ 至一… { 至一 CZ,2V J u V U v u u u V v l V u V U u UIr ~4 lIU u u Vu£V u u t V U uu u u u VuV J . /l L (I)———— , ——————— I4 5 6 023 独塔组合梁斜拉桥. 我国独塔组合梁斜拉桥修建得很少,跨径也很小,至今还没有一座主跨超过10 0m的.2 的跨径,因而独塔斜拉桥的最大跨径要比双塔L斜拉桥最大跨径小. 独塔斜拉桥塔两侧的跨径布置,可以是等主边跨全采用组合梁的最大独塔斜拉桥,是跨径8m+3m的北京昆玉河桥 . 而世界最大跨 5 8 径的独塔组合梁斜拉桥,是尼泊尔的K l a ma河i 桥,跨径3 5 2m+15 7m. 主跨用组合梁,边跨用混凝土梁的最大独塔斜拉桥,为江苏淮阴运河 1 桥,跨径 6 +9m. 号4 0跨的,也可以是不等跨的.等跨的如图 1 的广东金马大桥 .两侧不等跨的,可以不设辅助墩,也可以在较小跨径一侧设置辅助墩.前者如正在施工中的泸州泰安长江大桥,跨径2 8+ 0 20 7 m,不设辅助墩;后者如宁波招宝山大桥, 跨径7 .m+2 8 45 5 m+12 0 m+8m +4 .m,设有 3 95两个辅助墩 .而世界最大的该类独塔斜拉桥,为泰国R m a a8桥,跨径30 0 m+2× 0 5 m+7m. 5与此相应的在拉索布置中有一些特点:两侧等跨布置者, 往往留有一定的无索区,在墩处梁由上可见,我国的独塔组合梁斜拉桥与世界的差距还很大 .上不设拉索;两侧不等跨而无辅助墩者,一般在短跨的墩处梁上设有拉索,而且往往在短跨的外侧加密拉索;两侧不等跨而有辅助墩者,则一般在墩及辅助墩处梁上均设有拉索 .3独塔斜拉桥布置中的几个问题3 1跨径布置 .独塔斜拉桥的跨径为L ,相当于双塔斜拉桥维普资讯扦梁镗构《技末》∞7 第期第 2 预左 2 年3总 6 期至于两侧不等跨时的跨径比,一般均在04 . 5 以上,以利保持平衡,有时要设置平衡重 .3 2 结构体系 .同,这里介绍几座比较特殊的塔 .3 .塔设在弯桥内侧 .14 台湾基隆河桥跨径17 2 0 3 m+ 0m,单索面. 桥宽1. 7 m,梁高2 ( ).由于桥梁位于平曲5 m 图6 线上,单索面如布置于梁的中线, 将影响行车净由表 1 可见,独塔斜拉桥采用最多的是塔梁墩固结体系,两过渡墩采用滑动支座,施工方便,完成后不必转换体系,也不过多增加温度应空,因此将塔布置于弯道内侧,横向向外倾斜,将索锚固于梁的内侧.主梁受扭 . 3 .纵向弯曲的塔 .2 4我国纵向弯曲的塔比较少 .力 .这是最值得推荐的结构体系.也有一部分采用飘浮体系与半漂浮体系,以减小主墩的地震力;有的采用塔梁固结体系,但因支座反力较大,一般限于稍小的跨径 .北京昆玉河桥… 跨径8 m+3m,独塔组合 5 8 梁斜拉桥,双索面,塔梁墩固结,桥宽4 m,梁 5 高2 ,为单箱三室的双主梁截面.桥面以上塔高m 3. 5 m,塔横向为双柱,无横向联系;纵向为直 5 线加曲线的倒Y ,同时塔身略向主跨倾斜,体形现了动态美( 图7).广东金马大桥采用斜拉桥与T 的组合体构系,使跨径增大6m,达到2 3 .宁波招宝山大o 8m 桥和攀枝花炳草岗金沙江大桥也采用了该体系,金马大桥由于主墩及T 侧均为固结,因此要特构别注意温度作用力的问题 .3 3 梁 .浙江余姚兰墅大桥¨跨径7 m+ 5 驯 5 4 m,独塔混凝土斜拉桥,双索面,桥宽3. 5 m,梁高2 , 5 m为双主梁截面.桥面以上塔高4 . .双柱塔,横1m 6 梁设在塔柱下1 高处.塔呈纵向弯曲,为满足受/ 3 力要求,在塔背侧配置了预应力束( ). 图8与双塔斜拉桥相同.单索面时用箱梁,双索面时可以用边箱梁中板截面,甚至肋板式截面. 由表 1 可见,独塔混凝土斜拉桥梁的高跨比,除特别小的广东金马大桥为111 及两层交/4 . 8通的沈阳公和桥为 1 8 外,其他都在11 6 / . 30 /0 ~ 1 4 范围内变化,并随跨径的减小而有增大的/. 48 趋势.独塔混凝土斜拉桥梁的高跨比大体上为双塔的2 . 倍至于独塔钢斜拉桥和独塔组合梁斜拉桥梁的高跨比,因桥的座数太少,还不便提出数据范围, 表 2 所列几座独塔钢斜拉桥的数据,可作为参考 .3 4塔 .桥面以上的塔高与主跨之比,大致为双塔斜拉桥塔高跨比的2 .塔的形式与双塔斜拉桥相倍图6 台湾基隆河桥( 尺寸单位:i ) n40 506口0- ● —‟.20 4量0f2 - % i2 = qI i图7 北京昆玉河桥( 尺寸单位:c m)维普资讯糈梁佬构PR ES RE S T CH T S E NOL OGY《j 拉末》07 第期第 2 予左20年 3 总 6 期—…_ ● 口I虽通水? 高航位一最净4m I 低空 6 655( 规洪位) 2划水2 % m最低净空4 6 1m1丽~一—t 一- 一_ —H , -IIj30 2.I 2 0 :1O ×80 6 0稿《…07 5——0 00…= :l0 I 0 一0一‟一8 6 =8 040 x0 070 50一一1 I一o—一l 7 一1 l %一I一10 0 20 : 一l 一一‟ 4 0 … 一50l=耍}图8 余姚兰墅大桥( 尺寸单位:c m)3 .斜塔 .3 4我国用斜塔的斜拉桥很少,远不及国外多 . 深圳湾公路大桥,跨径10+9 +7m,独塔8 O 5 钢斜拉桥,桥位于s 弯平曲线上,单索面,桥宽 3. 8 m,其塔后倾,斜度l5 6 :.边跨拉索集中锚同在辅助墩处附近 .面.桥宽3 m,梁高3m 0 . .独塔的上塔柱在横向 2 做成弯曲形¨.其实这种形式,在双塔斜拉…J 桥上也有,如南京长江三桥的钢塔也作成横向弯曲形 .3 .塔顶设观光厅 .5 4广东西樵山大桥( 径15+1O 和四川内跨 2 m) l 江沱江三桥( 径2Y2 跨8+3 +15 0 ) 在塔 2 7 +3 m均顶设观光厅,供游览及用餐 .3 5 斜拉索 .合肥野生动物园观景桥¨I 径 2 I ,跨O+7 2+ 4 m,独塔混凝土斜拉桥,主跨7 m,单索面; 0 2 背跨4 m 星形索,双索面 .塔梁墩固结( ) 0用图9. 桥宽07m,为实心板 .单柱塔,后倾 3 . 5 O,桥面以上高4m.后倾的塔有助于平衡主跨斜拉索的 5 拉力,以致本桥4m 等0 罡仅有 2 锚在墩处的背索, 个较趋近于无背索斜拉桥.这两座桥塔向边跨方向后倾,会使主跨拉索长度有所增加. 沈阳新开河桥跨径 3 O+9 m,人行桥,单索面,塔梁墩固结,桥宽3 m,梁高07 . m.塔向主跨方向前倾,与地面水平交角7.1. 5 8,可以缩短主 6 跨斜拉索长度,但塔根弯矩有所增大 . 与双塔斜拉桥没有什么区别,可以用平行钢丝索或钢绞线,有的还用环氧钢绞线;可布置成扇形,竖琴式或星形 .最近北京特希达科技有限公司与东南大学等单位修建一座用C R ( F P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舴拉索的独塔混凝土斜拉桥一江苏大学西山人行天桥,跨径3 O+1.m,桥宽5 8 4 m,是一个有益的尝试引 .3 6 施工方法 .与双塔斜拉桥相似,以平衡悬臂施工方法为主.有的跨径较小的独塔斜拉桥,采用搭支架施工方法3 .横向弯曲的塔 .4 4温州飞云江三桥跨径20+10+6 m,双索 4 7 0国维普资讯独塔斜拉桥施工的一个特点,就是便于用转体施工 .20 年刚建成的北京五环路石景山南站04上索距2 m.该桥位于R 10 m的平曲线上,竖0 = 90 曲线半径100 60m,以4. 9斜交角跨越7 铁路线 . 条采用平转法施工,转体梁长 1 67 .m,用支架施 6 工.最不利工况为转体部分拆除支架时,最大单根索力超过100N,整个转体重量约为180. 00k 30t高架桥[ 1 I ,跨径4 m+6 m+ 5 4 m,单索9 5 5 9 m+ 0面,塔梁墩固结( 0 图1 ).桥宽2m,梁为混凝9 土三室箱,梁高25 . m,桥面以上塔高约3m.梁7图9 合肥野生动物园观景桥( 尺寸单位:e m)1-5 1 m. 0m … 3 5 2 0m I 3 m 0…2 m 2 0 0m‟J 0 一. 8注: 为内埋振弦应变计为表面振弦应变计跨—1 ■—] n 广—■ 一:: “ 币丁——,《5啊m _棼曙‟一图1 北京五环路石景山南站高架桥0表1序号l我国独塔混凝土斜拉桥( ≥10 L 0m)素梁高宽粱索距高塔面梁截面( ) ( 比比m) ( 备注m m) 高跨宽跨( m) 数桥名跨径( m)建成年体系广东金马大桥6 0 塔梁墩固结, + 8 + 8 + 0 9 8 与6 2 3 2 3 6 l9 0 2 肋板式 2 2 . 1 4. 1997 1278 / 1 /. 5 1 5 0 . m 构组合T 2820 0+7 4 02 3泸卅I 泰安长江大桥宁波招宝山大桥2 0 塔梁墩固结2 三室箱3 2 . l O 1 . 6 152 07 95 , / 2 9 94 . 与4 m 25 T 边箱中板2 5 构组合,.7 .+ 5+12 2 0 浮45 2 8 0 + 0 3漂.5 4 .+ 95 + 25 4 .2 . 1 13 1 89 95 / 0 /.8 1 38 0 .4 5 67宜宾中坝金沙江大桥温州飞云江三桥株洲建宁大桥广西云龙西江大桥22 0 + 5 +15 2×3 2 0 5 03 20 106 4+7 +0漂浮塔梁固结2肋板式加纵梁2 83 l 4O l84 6 1_ . 0 , . ,. 6 9 l75 4上塔柱榜 2 三室箱 3 3 . l 5 l65 6 l22向曲线琵 . 68 , ,. 2 7 2. 7 l4 1. 42 0 l4 2 2 2 o 塔梁墩固结l i室箱3 3 l 86 184 + 3+ ×4 o 4 .5 0 , . / 620 4 l 9 98 28福州市三县洲闽江大桥2 8 7 + 6 4 1 9 塔梁墩固结1 三室箱323 17 . 1 . 73+65+ 7 99 .8 0 /26 / 9 7l5 O9 武汉市江汉四桥( 月湖大桥) 3 + 5 + 4 2 . l9 塔梁墩固结 2 三室箱 2 2 . 115 l . 8 lO 27. 3+8 99 2 4 6 . 3 /0 , 9 2 5 9 l. 51 0 重庆石门大桥2020 0+3 l8 塔梁墩固结l 三室箱42 . ,75 98 45 5 l.l9 4 , .8l6 0( 下表) 续西维普资讯( 上表) 续序号桥名m) 跨径( 19 2 O 5 4 +O+ l建成年体系数5 m ~组合1T素梁高梁宽索距塔高备注面梁截面( ) ( m m) 高跨比宽跨比(m) ( m)6 7 5 4.l 攀枝花炳草岗金沙江大桥l19 塔粱99 墩崮错2 肋板式2 2 . l 9 . 18 4 与2 3 9 / 09 / ..弯桥, 索l 2台湾基隆河桥l 7 20 3+ O19 99l四室箱2 l 7.5 /0 11 . ll o / 1 4塔位于弯道内侧,向圆Cl 3 1 4 l 5 l 6l 7黄山太平湖大桥10 l 9+9 0l9 塔梁墩固96 结l 三室箱3 l. / . / . . 8 1 4 1 0 5 2 5 3 14 8- 63浙江湖州南太湖大桥 6 , 9 . l0 3 19 7 +2 +9+ 8 96 5 5 杭州钱塘江三桥贵州红枫湖大桥重庆沙溪庙嘉陵江大桥2 双主梁2 4 . / . 1 . 6 约IC . 05 6 9 / 7 8 1 7 4 O l 五室箱3 2 . / . l . . 9 1 3 /45 5 576 2 肋板式3 l 1. /0 6 8 两0 座l8 l8 8 + 8l9 963 . + 0 + 8 2 o 14 12 l5 0 4 3l0 lO 8+82 o 塔梁墩固结2 边箱中板2 2 , /92 1 . 6 0l . 75 6 . / 5 6 l 6l 8 l 92 0 2 l 2 2广东三水大桥湖北仙桃汉江大桥四川内江沱江三桥通化西昌大桥南昌新八一大桥l0 lO 1+ 8 5 + 2 lO 08+8l9 93 2 o塔梁固结02l 肋板式1 2 . / 6 1 . . 05 1 / 8 7 1 0 8 2l l8 8嗒顶设观2. 5 6l. 8 ,O 72X2 + 2 15 3 l9 83+7+0 98 l0 9 ,5 3 .5 7 + 28 + 71 l8 18 6 + 6 l9 97五室箱26 3 16 . 1 . l 7 . 光厅 . 3 /73 / 3 O 87 5 五室箱 3 2 . /66 l . 6 8 - . 6 8 1 . / O 5 4 6 322 肋板式25 2. l6 1 . . 8 4 /4 / 6 58 两座62 32 4 2 5浙江丽水紫金大桥浙江临海大桥广东九江大桥l0 l0 6+63+l0 l0 6 +6 1 l0 l0 6 + 62 肋板式2 3. 1 4 1 . 8 . 0 / /2 5 5 6 5l 梯形三室箱3. 1 2 1. /1 5 8 .7 07 8 0l 8 塔梁墩固结2 四室箱28 1. 1 71 l . 8 98 . 77 / . / O 5 9 2 62 7 2 8 2 93 0云南景洪西双版纳大桥云南三达地桥山西十里河大桥恩施施州大桥绵阳涪江四桥l6 l6 5+515 l5 4 + 4 15 15 4 + 4 3+lO 15 0 O + 4 10 l0 4+4l9 99l9 94漂浮半漂浮2箱梁2 1 . /2 l O . 4 21 . / . 5 8 64 l5.8 两座58 72 单室箱1 6l . l9 6 1 1 7 2 4 / 0. / l,塔梁墩固结l 塔梁墩固结l l9 99三室箱 1 2. /06 1 . . 85 8 . / 1 8 1 5 箱 2. 1 5 1. /7 62 9 6 .5 66l 梯形三室箱3 3 1 67 1 . 6 8 l / . /5 4 4 9 3 l3 2青岛丹山水库桥兰州开发区飞虹桥4 + 6 l6 39+3l3 l3 3 + 32 o 0ll9 99半漂浮漂浮4 肋板式2 l. 1 8 1 . 7 / /8 5 6 77 . 并列双塔3 47. 252 四室箱22 25 1 91 1 . .5 . / , /3 5 53 33 4吉林市临江门大桥广东西樵山大桥l . l2 3 5 3. 2+ 5l5 lO 2 + ll4 9 9l8 972 肋板式2 箱梁2. 7 51. /8 46 76 厅.1O 0 lr r有两辅助1 5 l llo l . . 6 /0 , 82 7塔顶设观3 5 3 6浙江上虞人民路大桥金华金婺桥15 l5 2 + 2 lO 15 O + 2l25 l25 2 .+ 2 . 14 lO 1+ 2 10 10 2+2l9 95 l7 9 919 952 边箱中板2 2 . / . 1 . . 6 1 6 / 7 2 5 58 4 l 三室箱2 2 . / .1 . . 4 1 6 / 12 7 5 8 52 肋板式1 6 65 /96 1 . . 2 , 6 . / 6 7 1 47 6 5. 7 53 南宁氍江三桥( 7 白沙大桥) 3 8 3 9 沈阳公和桥广西柳州壶西大桥下层慢车2 o 塔梁墩固结l 五室箱31 32 l 80 /. 66 91 02 . 6 . / . 138 .6 6 .3上层快车3及行人19 942 肋板式22 2 1 45 155 . 2 / . /, 56 24 04 l四川桐子林大桥珠海横琴大桥l4 lO O + 210 lO 2 + 219 902 三室箱2 l. 1 8 l . . 2 / /4 5 7 4 9梁板22 3. 1 45 13 . 54 / . /. 5 45 26 0l9 塔梁墩固结2 994 24 3台湾集鹿大桥齐齐哈尔扎兰屯桥l0 lO 2+ 29 +lO 0 2l 8 9 922 箱11 l. ll9 18 . 35 /O /. 9 5 l4 44 5衡阳湘江三桥广东花县江村大桥l+l l l 2 2l0 lO 1+ ll 8 9 919 972 肋板式23 . 14 1 . . 3 / . /35 8 4 8 3 2 肋板式2 3 -1 5 13 23 / /. 5 43. 3 65. 1 44 64 7宁波甬江大桥陕西咸阳渭河大桥9 + O 7 l5lO lo O+0l l 9 9l9 95 漂浮2 三室箱2 三室箱l 81. /8 55 86. 962 2 1 0 1 . 4 / /2 5 4维普资讯表2序我国独塔钢斜拉桥( ≥1 O ) L O m建成年体系索粱高宽梁索距高塔面梁截面( ) ( 比宽跨比( ( 备注m m) 高跨m) m) 数桥号跨径( m)1 2 34珠江黄埔二桥北汉桥杭州湾大桥南航道桥香港后海湾大桥深圳湾公路大桥33 1 7 2 6 . 0 7 8 + 9 + × 2 2 o 5 1O 1o 3 8 2 O 0 + 6 + 1 0 7 半漂浮2 三箱室34 1 0 1 3 1 .5 1 / 9 .6 1 2 箱3 3 . 1 5 71 舢.. 186 1 9 /. 51 5 主边跨均3 为钢粱2 7 . 5 9 + 1 0 5 塔梁墩固结1 钢箱4 1 8 1 l 1 . 1 × 4 8 +9 2O 2 o 5 . 43. , | ,5 2 1 5 5O 510 9 + 5 8+07 2o 05 1 箱3. 8 6 1 . 1 /7 2 4后倾斜塔5 台高溪桥湾屏大61+0 2O 83 o 03 o3O8+ 1 + 8 2×5 2 o 1 02 漂浮1五箱3 3 1 162 3壶鬟室 . 4 1 3 , 0 5 譬蕹2 . 1 9 1 52 边箱板 .7 . 118 /3 1. 1 6 土28 23 /0 11 . 58 2 4主跨钢梁 . 边跨混凝钢梁,天津塘沽海河大桥长 2 94 8 .m主跨钢梁 . 边跨混凝7 大连斜拉琴桥12 1塔梁墩固结 2 四室箱29 95 /86 1. . 2 . 3 . 138 19 土,弯塔0 如竖琴,背索集中锚固附录一国外独塔斜拉桥附表1 国外独塔钢斜拉桥( ≥20I L 8| 『)索梁高宽梁索距塔面梁截面( ) ( 比宽跨比( ( m m) 高跨m) m 数2 2 箱备注.序号桥名跨径( m)3+4+0 1 18 4 8建成年体系2o oO 地锚1 2俄罗斯西伯利亚O 河桥 b 乌克兰乌里扬诺扬克伏尔加河桥3 1 . /1 12 . 1 1 1 . 52 13 ,684 6 1 4 2 5公铁两用1 双层行车2 0 7 4 7 2 0 1 9 2 枷+0 +2 98桁架 1 25 1 l /63 3 . 1 | 11 . 333 4德Kne i桥原苏联D uaa a gv河桥4 . 4×4 . 3 9 9 9 72 + 88 1 16 + 9 + 1+ 7 O 32 8 18 92 地锚2 两工字梁32 93 ,97 /09 3 9 稀索 . 2 . 9 . 1. 1 1 6 . 6 8 1 2 .5 86 11 . /0 95 斯洛伐克Ba s v多瑙河桥7 . 3 3 5 17 r i aa tl 4 +0+4 8 926 7 892 双室箱4 7 2 1 63 14 . 1 , . 1 .56 14漂浮 2 两单室箱 . 3 , ,59 11 . 45 O1 6 . /00 7 1 6. 45跨后倾塔向 4 7, 8德svr 桥eei n 原苏联德聂伯河桥德D ge a 桥egn u 荷兰E rs n amu桥3 1 7 106 15 0 . + 5 .8 6 995×6 + 0 + 5 17 塔梁墩固结2 两单室箱3 3 . /33 ,. 3 3 0 8 9 6 . 14 8 . 9 6 1 1 6 2 0 15 9 + 4 1 7 93 1 四室箱45 3 . ,39 /. .4 28 6 . 188 1 8| l 5折线形塔 .7 . 24 3 + 8 7 1 3 ×6 +6 o3819 962 两箱223 116 186 . 5 3 /2 ,.边跨无梁中拉索仅拉至锚墩,1 2德D se of lh桥usl r ee d F19 971箱38 41 19 . ,. . . ,68 9O 1主跨钢粱, 195跨混凝土梁 2. 7 . 边跨混凝 1 5十粱德Kut c u c eJ 27O + 1+ 52 17 rSh mah r / ~ 8.4 6 6 .1 9 2 2箱45 矗9 /38 ,. . 3 1 . 17 4 8主跨钢梁,附表2序号 1 2 桥名跨径(m国外独塔混凝土斜拉桥( ≥2 O ) L 0r e素梁高宽梁塔高面梁截面m) ( m) 高跨比宽跨比距索数( ) ( ) m m.)体系备注美东H nig n u t t 桥no 英Ln o dry ol od n e ye r F 桥243 153 7 .+ . 8 7+ 0207 0 7 + 1+ 0塔梁墩固结 2 肋板式 1 2 22 /8 12 . 3 . 1 . 5 11 1 /25 1 7 8 . 521 单室箱35 3 16 17O 两对索1O . 0 ,o ,. 1维普资讯附表3序号国外独塔组合梁斜拉桥( ~2 O ) L O m体系素梁高宽梁塔高面梁截厩( m) m)( 比宽跨比索距高跨数( ) ( ) m m桥名跨径( m)备注l2尼泊尔K m i a M 河桥挪威Grlad ed n 桥3 5 l5 2 + 76 + 0 735 地锚式2 桁架3 6 1 l l 1 8 2 lO 7r . l- , _ / . 5 3 93 28 0 2 15 ~有平衡重n2 工字梁36 1 l8 . /05 . 0 , 7 3. 4 1 轻质混凝土桥面34韩国第~S ogo桥en s n1 +5+2+0 02 0 l0 8 0l2 工字梁28 08 /74 l89 l - 182 - 2 . 18 . /. 6 4 83 0.美Wer nSe bnie 4 .4 2 99 + 0 .8 io tne vl 33 + 4 .4 2 96 t l 5日矢作川桥l5 2 5 7 + 3l 五室箱4 6 43 8 .Nl5 4 /.两座桥相连 . 25 3 m侧有公共l 96 0 . 墩,钢腹板, 混凝土顶底板l克罗地亚R e a boak桥~ k rvc a Da8 .5 3 40 + 00 地锚式73 + 0 .5 8 . 72开式22 1. /35 ,1 .5 42 1 . 2 . 1 l 4主跨中靠8 . n 0 7 0 跨有6 . m 00 混颜 5 9 . 土梁与钢梁2 4 设铰,8 . m~ 73 . 5 混凝土梁,2泰R a a 桥m 83O 2 5 +5 O + × 0 7l边跨混凝土梁, 7 m为锚跨 . 5 1 2 - 1 8 . l1. l 11 4 高 . 93 / 7 / 2 0 6. 6 1 5 0 3 1m,供公医0 绘画用附录二我国跨径L 10 独塔斜拉桥独塔混凝土斜拉桥( L四川金川曾达桥浙江章镇桥四川广汉金雁桥湖南浏阳绵江桥上海恒丰北路桥湖南双江口桥湖南达浒桥7+9 l 3 7 +4 2 5 5+5 5 5 l+ 5 2 + 2 2 2+ 5 l 7 .4 7 . 66 + 28 3+ 6 6 3 4+ 2 24l 8 9l l8 93 l8 93 l8 96 l8 97 l8 98 l8 99平转浙江湖州苕溪桥海口汽车站桥山西古交大川河桥云南昆明园通桥大连老虎滩桥5+0 0 73. 1 5 4 .+ 52 92 3. 7 .+ 05 05 7 . l+ 0 3 + O 0 3 + 0 ll8 99l9 90 l9 9l l9 9l l9 92 i肢斜拉桥哈尔滨动物园桥秦皇岛大里营跨站桥云南玉溪卷烟厂桥莆田海上公园桥( ) 人长沙黑石渡桥2+. 0 91 44+0 25l9 92l9 93 l9 94 l9 942+ 0 5 + O O 5+O2l9 94绍兴轻纺城市场桥湖南怀化人行桥( ) 人4+5 542. 74l9 95l 9 95 四肢斜拉桥( 下表) 续维普资讯( 续上表)独塔混凝土斜拉桥(天津人行桥常德南华渡桥1+ 6 6 1 6+0 099+2 I5 5+ 3 3519 96 1 9 96●1 9 97 1 9 97沈阳新开河桥昆明市百货大楼( ) 人浙江嘉州勤俭桥新疆乌鲁木齐人行桥山西平陆城西桥江苏小徐海桥3+ 09 31. 3. 1. +4 +2 +0 9 6 619 97 19 97 19 98 19 98塔前倾与水平成7 .1 5 8 67+3 3 76+0 0 719 9819 99杭州昆山门立交桥江西上饶南河桥( ) 人9+5 5 98+ 0 0 819 9919 99济南绕城高速公路桥大连森林动物园桥6 . 6.7 +7 5 57 + 2 1. 6 1 + 0519 9920 00江苏某斜拉桥安徽淮北长山路桥7 + 0 1 05+ 58+8 8 820 002 o 01厦门同安银湖桥浙江余姚兰墅大桥合肥野生动物园观景桥8+0 0 8 7+5 4 4 2 +24 O 7+02o 02 2o 03 2 o 03矮塔斜拉桥塔纵弯塔后倾3 ~ 0 后背索为星形双面索, 北京五环路石景山南站高架桥江苏大学西山人行天桥台湾淡水情人桥( ) 人4+ 59+O 5 6 + 5 4 3+8 O 1. 42 0 O4 2 o 05转体施工用C R 作拉索FP 塔向主跨倾斜独塔组合梁斜拉桥(天津刘庄海河桥天津站天桥常州五星大桥台湾台8 桥3+ 1 5 27. 8 9+5 O 5 5+3 43 6+ 6 6 6 19 91 19 97 19 97 并列双塔北京昆玉河桥8+ 8 5 32 o 07塔纵弯独塔组合梁斜拉桥( L哈尔滨三棵树桥 4 .+ 75 75 4 . 1 8 98沈阳文化路天桥沈阳南五马路人行桥3+9 6 1 4+ 3 6219 95 19 96独塔组合梁斜拉桥(( 下转第3 页) 3维普资讯6 结语与运作方式才是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前提条件. 总之,无论是国外的科技成果还是国内的科技成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和国家对防灾工作的高度重视,使斜坡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在大量实践中得到了非常快速的发展. 在此过程中,学习和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与管理方法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但是,正如著名果,都应当接受实践的检验.参考文献【】陈宗基 . 键在于正确的概念【】文地质工程地质, l 关J. 水18 .6 2):5 1 9 2 4( -0的美籍华人科学家潘毓刚教授所言“ 学习外国, 要踏踏实实地观察,认认真真地研究,学习真正好的东西.” 而不能“ 浮光掠影,抓些皮毛,生【张倬元. 2 】滑坡防治工程的现状与发展展望【 . 质灾害与环J地】境保护,2 0 ,l ( ),8 — 7 00 l 2 9 9 【】孙广忠 . 质灾害防治【】 3 论地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 .7(1 96 ): 15 -搬硬套” J .须知,即便是真理,跨出了适用边界也会成为谬误 . 同时,我们更要经常总结和研【】刘广润 . 质灾害防治工程【 . 4 论地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 0 ,1 3):1 5 0 1 2( -【陈喜昌,石胜伟. 口径钻孔组合桩的理论研究与应用前景. 5 ] 小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 0 ,1 3):8 — 5 0 2 3( 2 8究国内工程实践中的丰富经验.20 多年前,为00 根治成都平原的洪灾而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 上世纪7年代,我国组建不久的地震部门便不止0一【】陈喜昌等. 江三峡工程库岸类型与稳定性【】6 长M. 四川科学r} r}r;次的对地震进行了成功预报( 后来的情况反而技术出版社,19 ,l一7 9 3 l3 M : 2 “ 【】伍法权. 7 三峡工程库区影响15 水位蓄水的滑坡地质灾害3m1 1{1;加治理工程及若干技术问题【. J 岩土工程界,20 ,5( : ] 02 6) l 一l 5 6并不理想);8年代,在监测仪器还十分落后的0条件下,我国又对长江新滩滑坡进行了非常成功的预报 .这些连发达国家的同行也为之赞叹不已【何伯森. 8 】工程招标承包与监理【】M. 北京: 民交通出版社, 人1 9 9 3, 1 3 12 5 — 6『] 潘毓刚. 中国科技教育体制的改革一兼与温元凯先生9 也谈商榷【 . 自然探索,1 8 ,1 4): - 3大】94 0( 58 的事例说明,正确的基本观点,符合实际的规定( 上接第1 页) 7 参考文献蒋建彪,等.F P ( ) C R 棒索锚具研发及在国内首座 C R FP斜拉桥中的应用.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 0 05 梅葵花,等.c RP F 斜拉桥锚具的静载试验研究.桥梁建设 . 2 o 4) o 5(f 楼庄鸿.国内外桥梁的现状和发展趋势,2 0 ,楼庄鸿1] 01 桥梁论文集.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 04『] 王伯惠斜拉桥结构发展和中国经验( 2 上册) ( 下册)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 ,20 03 04蒋建彪,等.云南怒江三达地斜拉桥换索工程.20 年全05 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 0 05 『] 黄兵,等. 3 绵阳涪江四桥施工技术.2 0 年全国桥梁学术03会论文集.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 03李世华.昆玉河斜拉桥方案可行性分析设计.北京公路,2 0 () 0 54[ ] 单德山,等.数据库技术在沙溪庙嘉陵江大桥施工控制中 4 的应用.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0 3 20 [ ] 陈涛,等.公和斜拉桥施工与监控,北京:人民交通出版 5社,20 03龚一琼,等.余姚兰墅大桥主桥总体设计.第十六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20 04陈强,等.独塔单索面曲线斜拉桥主粱施工过程力学分析.公路交通科技,2 0 ,2 () 0 6 32『] 李传习,等.湖南株洲建宁大桥主桥合理成桥状态的确 6定.20 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04陈冠雄.挑战新高一广东省公路桥梁建设综述.桥梁, 2 0 () 0 61 0 56,2 0 ( )『] 朱玉, 7 等. 曲塔柱桥塔的内力调整.北京: 民交通出版人社,20 03徐倬伟.十里河大桥荷载试验研究.桥梁20( 05 ) 5郭彦领.丽水紫金大桥斜拉桥主梁施工测量控制.公路,20 () 063『] 舒江, 8 等.独塔斜拉桥主梁施工误差分析.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 03[ ] 王成格,等. 西双版纳大桥设计.北京:人民交通出9云南版社,2 0 03王会利,等.斜拉琴桥塔梁结合区的试验分析研究.公路,2 0 (1 0 42[ O] 丁建明,等. 1 浙江湖州南太湖大桥主设计,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 03原泉, 等.某混凝土斜拉桥的加固设华东公路, O3 20圆王政兵.钢箱梁长大节段整体制造安装施工技术 .桥梁建设,2 0 () 0 62[ 1 胡可.合肥野生动物园观景桥主桥结构静力分析.北京: 1]人民交通出版社,2 0 03舒勇, 等. 临海大桥主塔基础设计.桥梁建设20( 04 ) 5许佳平,等.通化西昌斜拉桥新型单索面牵索挂篮的结构思,设计及应用. 世界桥梁,20 () 0 61[ 2 庞颂贤.珠海横琴大桥设计.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五十周1]年院庆文集.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 0 04[ 3 南军强,等.浙江飞云江三桥施工图设汁与技术特点.2O 1] O5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论文集.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 005吴劲兵,等.贵州红枫大桥桥型方案比选. 中外公路, 2 0 () 0 52囝。
斜拉桥施工要点
![斜拉桥施工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3ba9d3fa4a7302768f993950.png)
某大跨度斜拉桥离散后的结构计算模型
第四十四页,共75页。要包括抗震和抗风两方面。 斜拉桥的动力特性分析是研究斜拉桥动力行为基础,其自振特性 决定其动力反应特性。 由于空间斜拉索的存在,对斜拉桥的动力分析必须采用三维空间 模型。
第四十五页,共75页。
第十页,共75页。
■倒拆法与正装法闭合的关键是砼收缩和徐变的处理。砼的徐变 与结构形成过程有密切关系,倒拆法无法进行徐变计算。
■为了解决倒拆和正装计算徐变迭代问题,第一轮倒拆计算,不计砼 收缩和徐变;进行正装计算,按施工阶段逐步考虑砼收缩和徐变的影 响,并将各施工阶段的收缩徐变值存盘;
■再次进行倒拆计算时,采用上一轮正装计算阶段的砼收缩和徐变值。
4. 温度次内力计算
5. 徐变次内力计算
第三十四页,共75页。
第三章 斜拉桥的计算
1.拉索的模拟 只需将单元抗弯惯矩取小。如果需考虑索单元的非线性,在计算 中采用Ernst公式计入缆索垂度的影响。
2.截面的处理和应力计算
对于箱形主梁,程序将各种不同的构件截面等效为工字型截面。
主梁剪力滞后效应较明显,计算应力时应该考虑截面面积和惯性 矩的折减;采用全截面计算应力是偏于不安全。
斜拉桥,其纵向基本周期将更长。
第四十六页,共75页。
2.斜拉桥具有密布的频谱
一般结构在采用振型叠加法时只需要取前几阶振型即可得到比较满意的精度
,但对大跨度斜拉桥而言,在10阶或20阶甚至更高阶的振型情况下,模态频
率仍然处于地震激励有意义的频率范围之内,在采用反应谱分析其地震反应时, 应该取更多的振型参与计算。
计算结构因温度而产生的结点位移;
求得各单元杆端的内力。
第三十九页,共75页。
某50米桥梁计算书
![某50米桥梁计算书](https://img.taocdn.com/s3/m/aae6b937af45b307e87197a0.png)
第一章上部结构计算第1部分主梁计算1、设计资料1.1.结构形式:4×50+3×50米预应力混凝土连续T梁1.2.设计荷载: 城-B级1.3.设计地震烈度:Ⅵ度设防1.4.材料:1.4.1混凝土:C501.4.2.普通钢筋:设计采用R235、HRB335钢筋:R235钢筋其抗拉、压设计强度为195Mpa,其质量应符合GB13013—91;HRB335级钢筋其抗拉、压设计强度为280Mpa,其质量符合GB1499—98的规定1.4.3.钢绞线:采用公称直径15.24mm的高强度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
标准强度f P K=1860MPa,弹性模量E=1.95×105 MPa,松驰率为3.5% 。
2、设计依据2.1.《城市桥梁设计准则》(CJJ11—93)2.2.《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CJJ77—98)2.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2.4.《公路砖石及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022—85)。
2.5.《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2.6.《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构造形式及尺寸上部结构4×50+3×50米预应力混凝土连续T梁,其横断面尺寸:尺寸单位:厘米3、内力分析及结果采用《桥梁博士V3.0》(网络版)程序进行内力分析计算。
4.1.模型的建立模型的建立按桥梁博士中直桥设计计算建立,计算时以边梁做为计算模型计算。
边梁分64单元。
本模型为预应力混凝土A类构件。
预应力钢束:经计算调索后,预应力几何要素参见施工图中预应力钢束导线几何要素表。
施工阶段的划分:一阶段为安装:2-15 18-31 34-47 50-63单元,同时在永久荷载中模拟横隔板荷载。
二阶段:张拉正弯矩钢束1-24;三阶段:现浇湿接缝单元1 16 17 32 33 48 49 64同时张拉负弯矩钢束25-33,且在永久荷载中模拟湿接缝单元荷载。
南淝河大桥矮塔斜拉索安装施工工艺
![南淝河大桥矮塔斜拉索安装施工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3f373f6101f69e3143329444.png)
南淝河大桥矮塔斜拉索安装施工工艺摘要:南淝河大桥全桥长856m,其中主桥桥跨布置为60+100+60m,系双塔单索面预应力混凝土矮塔斜拉桥,一联主桥全长220m,主跨径100m。
本文简要介绍南淝河大桥斜拉索安装施工技术。
关键词:斜拉桥;斜拉索;单根张拉;单根调索和换索;传感器Abstract: nanfeihe river bridge on the south of the whole bridge 856 m long, of which the main bridge spans 60 + 100 + decorate for 60 m, the twin towers with single cable plane prestressed concrete short towers cable-stayed bridge, a bridge length of 220 m, the main span of 100 m.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nanfeihe river bridge stay-cables installatio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Keywords: cable-stayed bridge; Stay-cables; Single tension; The cable and single cable replacement; sensor1 工程概况南淝河大桥位于规划中环巢湖道路跨南淝河处,是滨湖新区、巢湖之间连接的重要桥梁。
本桥采用塔梁固结、两个主塔墩梁分离体系,墩顶设支座,目的是使部分斜拉桥的受力更接近梁式体系,受力明确,结构简单。
主塔采用实心矩形截面,塔身上设鞍座,以便拉索通过。
斜拉索横桥向呈单排布置,鞍座亦设单排。
斜拉索为单索面,在横向分为1排,每个索面有9对斜拉索,全桥共18对,斜拉索采用镀锌钢绞线拉索,索体由多根无粘结高强度钢绞线组成,外层由HDPE外防护套多层保护,拉索分别为31、37根光面钢绞线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肥西县派河三桥设计复核(施工图设计阶段)同济大学桥梁工程系2005-11-27项目名称:肥西县派河三桥设计复核项目负责人:石雪飞教授计算:邢云徐德志苏魁李小祥复核:阮欣审核:石雪飞同济大学桥梁工程系2005-11-27目录1 桥梁概况 (1)1.1 气象和水文 (1)1.2 桥型方案 (1)1.3 施工方法 (3)2 复核依据 (4)2.1 复核标准 (4)2.2 基本资料 (4)2.3 设计技术标准 (4)2.4 设计复核基本数据 (5)2.4.1 材料 (5)2.4.2 荷载 (5)3 设计复核内容 (6)4 上部结构计算复核 (7)4.1 结构离散和计算说明 (7)4.2 规范容许值 (7)4.3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截面强度计算 (8)4.4 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抗裂计算 (10)4.5 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挠度计算 (11)4.6 持久状况构件的应力计算 (12)4.7 短暂状况构件的应力计算 (15)4.8 拉索应力计算 (19)5 下部结构计算复核 (20)5.1 钻孔灌注桩单桩容许承载力计算 (20)5.1.1 桥位处工程地质基本条件 (20)5.1.2 全桥墩台基础情况 (21)5.1.3 单桩容许承载力 (21)5.2 主墩计算复核 (22)5.2.1 作用在中墩上的荷载 (22)5.2.2 中墩承台验算 (23)5.2.3 中墩墩身强度验算 (24)5.2.4 主桥墩桩基础承载力和强度验算 (24)1 桥梁概况派河三桥位于肥西县上派镇普贤路(环城北路)上,分别与紫蓬路、滨河路相交,连通方兴大道和合肥经济开发区。
该桥跨越派河,派河上已形成了合安路桥、巢湖路桥两座桥梁,派河三桥位于这两座桥梁的下游。
本桥建成后将成为肥西县城一道标志性建筑,与周边派河景观一道形成肥西县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该桥全长126.00米。
1.1 气象和水文本桥位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过渡带,区内总的气候特征: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适中、光照充足、无霜期较长等特点。
区内年平均气温为14.5~15.3℃。
极端最高日平均气温(7月)为42℃,极端最低气温(元月)为-22℃。
区内年日照时数为2173.7~2425.3小时,年无霜期在210~222天左右。
区内雨量充沛,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多年平均降水量在821.3~985.3mm,丰水年降水量在1583mm,旱年降水量在471.9mm,且降水年内分布不均,6至9月降水量较大,11月至翌年2月降水量最小。
区内降水具有降水量大,降水延续时间长,短时间降水强度大等特征。
主汛期一般在6~9月份,洪峰多出现在7~8月份,年平均蒸发量1421.9~1613.2mm,相对湿度为72~77%。
1.2 桥型方案[1]总体布置跨径组合50+70m的独塔混凝土斜拉桥。
主跨侧为跨度70m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10根斜拉索;边跨为跨度50m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10根斜拉索。
斜拉索采用单索面扇形布置。
总体布置如图1-1。
图1-1总体布置[2]主梁主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梁,边跨采用压重,桥面全宽32m,主梁梁高2.8m,采用混凝土封闭箱梁,顶板设 2.0%的横坡,底板采用流线型。
主梁采用单箱五室截面,混凝土标号为C50,主梁顶板厚25cm,主跨底板厚25cm,边跨底板厚45cm,腹板厚45cm,在斜拉索两侧设置两道腹板以利于箱梁的纵向传力,腹板厚为45cm。
混凝土锚跨区段纵向与索间对应。
主跨每6.0m设置一道横隔板,板厚60cm;边跨每4.0m设置一道横隔板,板厚60cm。
考虑本桥边跨较小,所以对边跨段箱内填充铁砂混凝土压重,以增强其对主跨的锚固作用。
主梁采用三向预应力体系,纵向采用12Ф15钢绞线,横向采用19Ф15和5Ф15的钢绞线,竖向采用直径32mm精轧螺纹钢筋。
[3]主塔为了减小主塔塔身的占地空间及对视觉的影响,主塔采用独柱形式,结构上采用塔、梁、墩固结方式。
桥面以上塔高为45.0m。
塔柱采用两根直径2m的圆柱形钢管混凝土,在索塔锚固区钢管合二为一,采用椭圆形截面形式。
梁下塔墩为φ6m的实心圆柱形钢筋混凝土塔身。
桥面以上塔柱采用钢管混凝土钢管壁厚为20mm,材料为A3钢,管内填充C50微膨胀混凝土。
2m直径钢管于工厂分段制造后,在现场焊接接长。
索塔锚固区斜拉索的锚固方式采用内壁锯齿形式。
塔上斜拉索的锚固间距为1.5m。
主塔基础采用19根Ф1.8m钻孔桩。
承台为圆形,承台半径为8.7m,高5m。
[4]斜拉索斜拉索采用单索面扇形密索布置。
斜拉索采用平行钢铰线索,钢绞线的标准强度为Rby=1860MPa,规格为2×30Ф15~2×60Ф15。
斜拉索在主梁上的横向间距为1.0m,顺桥向两侧钢索为不对称的扇形布置。
主跨标准索距6.0m,边跨索距为4.0m,全桥共有斜拉索20对(40根)。
1.3 施工方法⑴利用草袋围堰筑岛,填筑派河中主塔基础占用区域,将其标高填至地面,以利主塔钻孔桩施工。
⑵待钻孔桩施工完毕,进行大开挖,浇筑承台砼及塔墩身砼。
在主塔基础施工的同时进行辅助墩,边墩的施工。
⑶在预应力砼梁范围内安装临时支架,并在支架上分段浇筑。
⑷采用自升式塔吊直接在主塔墩处分节吊拼上塔柱钢管,且在钢管内填筑50号微膨胀砼。
⑸对称张拉A1、J1斜拉索。
⑹重复第5施工步骤,由内到外依次张拉,直到张拉最后一对斜拉索。
⑺进行桥面施工,调整全桥索力,主桥施工完毕。
2 复核依据2.1 复核标准《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暂行办法》(建设[2000]4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0年2月17日主要规范标准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2.《城市桥梁设计标准》CJJ11-93;3.《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CJJ77-98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5.《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6.《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9);7.《公路工程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8.《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9.《公路斜拉桥设计规范》(JTJ027-96)2.2 基本资料《肥西县派河三桥施工图设计》安徽省公路勘测设计院2.3 设计技术标准设计荷载:城市-A级。
设计行车速度:40公里/小时。
桥面宽度: 4.0m(人行道)+3.0m(慢车道)+0.5m(钢护栏)+7.0m(车行道) +3.0m(塔柱拉索区)+7.0m(车行道)+0.5m(钢护栏)+3.0m(慢车道)+4.0m(人行道)=32.0m。
地震烈度:桥位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相当于基本烈度Ⅶ度,按Ⅷ度设防。
2.4 设计复核基本数据2.4.1 材料[1]混凝土主桥预应力混凝土箱梁:50号混凝土主塔混凝土:50号混凝土主桥主墩:40号混凝土[2]钢材纵向预应力钢束:ASTM416-97a之270级钢绞线,标准强度1860Mpa横向预应力钢束:ASTM416-97a之270级钢绞线,标准强度1860Mpa竖向预应力钢束:单肢高强精轧螺纹钢,标准强度750Mpa主塔钢管:A3钢[3]斜拉索斜拉索采用平行钢铰线索2.4.2 荷载[1]上部结构恒载:箱梁结构自重,混凝土容重取26 kN /m3;桥面铺装:沥青混凝土容重取23 kN/m3,桥面系混凝土容重取24 kN /m3;活载:城—A级,人群荷载3.5 kN /m2;过桥管线:按50 kN /m考虑。
[2]附加荷载:非线性温度:纵向计算时桥面板按升降温±5℃;支座沉降:考虑两边墩最不利情况下相邻支座不均匀沉降±1cm;整体温度:按升30℃,降15℃考虑。
3 设计复核内容根据设计院要求,施工图设计阶段应对方案进行以下内容的计算和分析工作:[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截面强度计算复核;[2]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抗裂计算复核;[3]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挠度计算复核;[4]持久状况构件的应力计算复核;[5]短暂状况构件的应力计算复核:按施工过程,进行截面应力计算复核;[6]拉索应力计算复核;[7]下部结构计算复核。
4 上部结构计算复核4.1 结构离散和计算说明计算分析在平面杆系程序下进行。
参考设计提供的施工过程,将整个桥梁结构划分为169个单元,共计151个节点,结构计算模型见图4-1。
方案计算模型图4-1 计算模型计算考虑三个施工过程,分别为:第一阶段:满堂支架浇注主梁和主塔,并张拉主梁预应力。
第二阶段:张拉斜拉索,主梁落架。
第三阶段:桥面铺装,并安装人行道板和栏杆,安装过桥管线。
4.2 规范容许值(1) 使用阶段应力在使用荷载作用下,持久状态下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正压应力容许值为(扣除全部预应力损失)应符合下列规定:0.50.529.614.8pc ck f Mpa σ≤=⨯=在使用荷载作用下,持久状态下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主压应力容许值为:0.60.629.617.76cp ck f Mpa σ≤=⨯=短暂状态下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压应力容许值为:'0.70.729.620.72t cp ck f Mpa σ≤=⨯=在使用荷载作用下,钢构件的容许应力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45w Mpa σ=(2)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挠度结构在汽车荷载(不计冲击力)作用下的上部结构竖向挠度幅值(正、负挠度最大绝对值之和)的容许值为:[]600l=δ拉索容许拉应力:MPa R b 74418604.04.0][=⨯==σ4.3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截面强度计算《公混桥规》(D62-2004)第5.1.5条规范:构件承载能力极限阶段强度,应符合下式要求:0S R γ≤此处,结构重要性系数取1.1。
上部结构截面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效应组合内力包络图如图4-2:弯矩包络图轴力包络图剪力包络图图4-2极限承载状态主梁弯矩、轴力、剪力包络图及验算截面表4.1 上部结构截面极限承载能力验算(kN-m )从计算结果看出,全部单元满足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截面强度要求。
4.4 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抗裂计算根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第6.3.1条规定验算抗裂:正截面抗裂 0.800st pc σσ-≤斜截面抗裂0.40.4 2.65 1.06tp tk f Mpa σ≤=⨯=图4-3为短期效应组合下混凝土抗裂验算图,其中边跨最边缘部分产生0.21Mpa 左右的法向拉应力,不满足全预应力构件抗裂验算。
-0.213.87-0.064.901.104.061.374.193.465.160.229.463.748.993.425.935.302.905.401.904.602.651.785.64图4-3 短期效应组合下混凝土抗裂验算图图4-4为作用短期效应组合混凝土主拉应力(tp σ)图,从图中可见,最大主拉应力为0.48Mpa,满足规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