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艳诗辨
《古代十大艳词》
![《古代十大艳词》](https://img.taocdn.com/s3/m/00b7a2bf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4e.png)
《古代十大艳词》中国古代十大艳词,你知道几首?一、《江城子》苏轼(北宋)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点评:这是苏东坡的结发之妻王弗死后,有一天他梦见亡妻之后写的感怀诗。
朴素真挚的深情,沉痛的生离死别,每读一次就更为其中的深情所感动。
在红尘中爱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执子之手是一种境界,相濡以沫是一种境界,生死相许也是一种境界。
在这世上有一种最为凝重、最为浑厚的爱叫相依为命。
那是天长日久的渗透,是一种融入了彼此之间生命中的温暖。
二、《卜算子》李之仪(北宋)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点评:李之仪的这首小令仅四十五字,却言短情长。
全词围绕着长江水,表达男女相爱的思念和分离的怨愁,层层递进而又回环往复,短短数句却感情起伏。
三、《诗经邶风击鼓》(先秦)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点评:这首诗表达了长年行役于外的将兵思念家乡和妻子的心情。
其中"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一句,倾倒了无数身陷爱河,渴望美满爱情的人,成为山盟海誓的最好代言。
四、《上邪》(两汉)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点评:出自于汉乐府民歌。
这是一首情歌,主人公呼天为誓,直率地表示了"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的愿望之后,转而从"与君绝"的角度落墨,"山无陵"以下连用五件不可能的事情来强调自己生死不渝的爱。
五、《千秋岁》张先(北宋)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
唐代大诗人艳诗赏析
![唐代大诗人艳诗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eab76ec9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d3.png)
唐代大诗人艳诗赏析会真诗三十韵唐元稹微月透帘栊,萤光度碧空。
遥天初缥缈,低树渐葱茏。
龙吹过庭竹,鸾歌拂井桐。
罗绡垂薄雾,环佩响轻风。
绛节随金母,云心捧玉童。
更深人悄悄,晨会雨濛濛。
珠莹光文履,花明隐绣栊。
宝钗行彩凤,罗帔掩丹虹。
言自瑶华浦,将朝碧帝宫。
因游李城北,偶向宋家东。
戏调初微拒,柔情已暗通。
低鬟蝉影动,回步玉尘蒙。
转面流花雪,登床抱绮丛。
鸳鸯交颈舞,翡翠合欢笼。
眉黛羞频聚,朱唇暖更融。
气清兰蕊馥,肤润玉肌丰。
无力慵移腕,多娇爱敛躬。
汗光珠点点,发乱绿松松。
方喜千年会,俄闻五夜穷。
留连时有限,缱绻意难终。
慢脸含愁态,芳词誓素衷。
赠环明运合,留结表心同。
啼粉流清镜,残灯绕暗虫。
华光犹冉冉,旭日渐曈曈。
警乘还归洛,吹箫亦上嵩。
衣香犹染麝,枕腻尚残红。
幂幂临塘草,飘飘思渚蓬。
素琴鸣怨鹤,清汉望归鸿。
海阔诚难度,天高不易冲。
行云无处所,萧史在楼中。
作品韵译微微月光透帘栊,闪闪萤光穿碧空。
远方天色始缥缈,低处树影已葱茏。
风吹庭竹龙吟起,鸟鸣井桐鸾声同。
罗绡飘拂垂薄雾,环佩叮咚响轻风。
仙人仪仗随王母,云霭迷漫拥仙童。
夜深欢会静悄悄,清晨晤别尔蒙蒙。
鞋面刺缜珠光闪,裤上印花纹样隆。
琼玉宝钗似彩凤,绫罗披肩若彩虹。
说是来自瑶华浦,将要朝拜碧玉官。
因游东都洛城北,偶往宋玉邻家东。
戏弄初时微拒绝,温柔情意已暗通。
低头鬓发蝉翼动,回身轻步玉庆蒙。
转侧颜面花雪貌,登床抱入绮罗丛。
鸳鸯交颈翩翩舞,翡翠交欢在一笼。
眉黛含羞局凝聚,唇红暖意更冲融。
气息清香花蕊发,皮肤温润玉肌丰。
无力卷将臂腕动,多娇爱把柔躯躬。
汗流如珠点点滴,发乱蓬山绿葱葱。
方喜迎得千年会,忽听已打五更钟。
留连时刻心有恨,缱绻情深意难终。
慵懒脸色含愁态,芬芳词语誓心衷。
赠环比喻命运共,留结表示心事同。
泪流妆粉宵对镜,残灯远处飞暗虫。
蜡烛光摇仍苒苒,旭日东升渐瞳胧。
乘鹜回到洛水去,吹箫飞登中岳嵩。
衣香犹如染香麝,枕腻尚留胭脂红。
妾心愁如塘中草,君身飘流类转蓬。
历代艳体诗歌精华
![历代艳体诗歌精华](https://img.taocdn.com/s3/m/3ae1f07a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c8.png)
历代艳体诗歌精华
历代艳体诗歌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以其描绘细腻、情感真挚而著称。
以下是一些著名的艳体诗歌及其作者:《诗经》中的《关雎》和《野有死麇》等篇章,这些诗歌以爱情为主题,带有挑逗意味,被认为是艳体诗歌的早期代表。
汉代的徐干,他的《室思诗》六首以及陈后主的《玉树后庭花》等作品,也是艳体诗歌的重要来源。
南北朝时期,陈后主的《玉树后庭花》、温庭筠的《菩萨蛮》十四首、张先的《醉落魄(美人吹笛)》等作品,都是艳体诗歌的经典之作。
唐代,李商隐的《无题》系列、李群玉的《醉后赠冯姬》等作品,同样展现了艳体诗歌的艺术魅力。
宋代,李元膺的《十忆诗》则是典型的艳情诗,通过各种细节描写佳人的美丽和媚态。
清代,蒲松龄的《庆清朝慢(妒眼攒窥)》等作品,同样是艳体诗歌中的佳作。
此外,《卫凤·硕人》、《美人赋》、《十忆诗》以及《诗经·秦风·蒹葭》、《北方有佳人》等作品,都在不同程度上展现了艳体诗歌的特点和艺术价值。
古人笔下的艳诗
![古人笔下的艳诗](https://img.taocdn.com/s3/m/481936dd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88.png)
古人笔下的艳诗《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
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
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衍生注释:- “刬袜”:只穿着袜子。
“刬”在这里是只、光着的意思。
- “金缕鞋”:用金线绣的鞋子,这里描绘出鞋子的精美,也暗示女子身份可能较为高贵。
- “一向”:在这里是片刻、一会儿的意思。
赏析:主题上,这首词描绘了女子与情人幽会的场景。
情感上,充满了女子对爱情的热烈追求以及幽会时的羞涩紧张。
从表现手法来看,词人通过环境描写开篇,“花明月暗笼轻雾”勾勒出一个朦胧、静谧又带有一丝神秘的氛围,为后面的幽会情节做铺垫。
“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这一细节描写十分精妙,生动地刻画出女子为了不发出声响,小心翼翼地只穿着袜子在台阶上走,手里还提着鞋子的模样,将女子幽会时的紧张、羞涩表现得淋漓尽致。
后面“偎人颤”写出女子见到情人后的娇弱与激动,最后两句则大胆直白地表达出女子内心的想法。
作者介绍:这首词的作者是李煜。
李煜是南唐最后一位国君,他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
李煜的词,前期多写宫廷享乐生活,后期则多抒发亡国之痛和对往昔的怀念。
这首艳词应属于他前期的作品,反映了宫廷之中的男女情愫。
运用片段:例一:在现代的大学校园里,有个姑娘暗恋隔壁班的男生很久了。
终于有一天,她鼓起莫大的勇气决定向男生表白。
那是一个月色朦胧的夜晚,校园的小道边花草繁茂。
姑娘一路小跑到男生宿舍楼下,紧张得心跳加速,然后轻声给男生打电话叫他下来。
她当时的模样真的很像词中那“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的女子,紧张又充满期待,这时候如果让她描述自己的心情,她或许就会想到这首词中的“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呢。
例二:古代言情剧的编剧在设计男女主角偷偷相会的情节时,如果想要增添一点古典色彩的话,完全可以借鉴一下李煜这首词。
比如说,女主角是丞相家的千金,与男主角是两情相悦但门不当户不对。
看一看古代的那些“艳体诗”艳词
![看一看古代的那些“艳体诗”艳词](https://img.taocdn.com/s3/m/c80c476b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cd.png)
看一看古代的那些“艳体诗”艳词不要误会!这只是诗歌体材中的一种:艳体诗:是中晚唐诗歌中的一个重要类别·古代诗论家往往以儒家诗教观作为论诗的依据,将其斥为'淫诗'而大加批判,或者将其视为'香草美人'的政治寓托而进行歪曲和比附。
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由于沿用传统的文学价值观和简单化的批评方法,艳诗在很长一段时间被研究者所忽略。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研究有所增多,在总体研究和单个作家的艳诗研究方面均取得较大进展。
让我们正当地欣赏欣赏古人的情感诗意,不要走火入魔浅酒人前共,软玉灯边拥。
回眸入抱总合情,痛痛痛。
轻把郎推。
渐闻声颤,微惊红涌。
试与更番纵,全没些儿缝,这回风味成颠狂,动动动,臂儿相兜,唇儿相凑,舌儿相弄。
——(宋)赵佶<宋徽宗>谁能想到这首词会是一位皇帝,宋徽宗所写!正如夸奖一个女子的容貌,夸她漂亮不如从细处夸她,如她的眉毛秀气,或嘴形好看,或是腰肢好细,这样具体的夸奖才能引起女孩的喜悦。
此词写的多么有灵性,多么生动!在一个“浅酒”,“灯边”相拥的环境下,眸中有情,两想悦抱,爱意让人忍不住紧紧的拥抱,因此佳人呼道:“痛痛痛。
”并“轻把郎推”,一个“轻”字,是多么的传神,在渐渐动情后,“声颤”,“红涌”,于是开始“更番纵”,结果是“全没些儿缝”。
(ps 道君皇帝的书画故然是一绝,以至于将他也足够杰出的诗词能力被反衬的黯然失色)最后几句,嘿嘿……我就不解释了看官自行脑补来我们接着污....《情人碧玉歌》(晋)孙绰碧玉破瓜时,郎为情颠倒。
芙蓉陵霜荣,秋容故尚好。
碧玉破瓜时,相为情颠倒。
感郎不羞郎,回身就郎抱。
唐宋艳情词浅探
![唐宋艳情词浅探](https://img.taocdn.com/s3/m/4cfceb56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3f.png)
唐宋艳情词浅探文史一体,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者无不叹为观止。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唐宋时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发展阶段,其文学成就令人惊叹。
唐宋艳情词尤其备受瞩目,其形式独树一帜,恣意如风,醇气犹存。
唐宋是具有很强文化气息的古代时期,社会文化发展蓬勃,艳情词也随之而生。
《汉乐府》《诗经》等古典文学作品,有这样的词句,“南国春花,似蜜似玉;楼台玲珑,翠雾罩碧桃”。
以及《唐诗三百首》中,宋人苏轼的词句,“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都是典型的唐宋艳情词。
唐宋词歌,有着极其浪漫的内涵,文笔潇洒,凭借着写景抒情的结构,写出一番令人心旷神仙的折子戏。
它的词意不拘一格,在抒情上采用多样的手法,措辞生动,艳丽欣欣。
比如李白在《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望洞庭春色晚;剑阁峥嵘古朗月,楼台高处入青云”,凝练的洋洋洒洒的笔触,抒发出的是令人心醉的浪漫情怀。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则是以淡然的语句,勾起游子们一段深情的回忆,“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它娓娓婉婉,赋予了读者温馨的感受。
唐宋艳情词不仅书面写作中得以流传,而且也在口头传唱中得到继承,形成文学欣赏乃至艺术表演的一种演出形式,滋润着人们文化情怀的灵魂,激荡出更多的情思。
比如《清平乐》,它以精致的文字,优美的旋律,为人们带来着美的情感,以及《西江月》,歌颂着思念伴侣的思念之情,让人们激发出更多的深情,比如:“无端情,此情无计可消除;唯有西江月,东流水”。
唐宋时期艳情词的诞生,无疑是古代文学丰富多彩的文化缩影,它穿越时空,传唱着相思的哀恸,流转着友爱的深情,勾勒出一副美丽的文学画卷,令人犹如身临其境,陶冶了人们的情操,令文学流传由此而发。
谈到唐宋艳情词的流传,不得不提它的广泛性和持久性。
艳情词以其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情绪,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
如今,随着社会文化发展,唐宋艳情词也随之发展演变,从一种特定的文学形式蜕变成一种具有表达性的文学语言,一种容许情感流露的文本形式,及一种欣赏美的情怀和生活方式。
中国古代八大香艳诗
![中国古代八大香艳诗](https://img.taocdn.com/s3/m/b18f8f5a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b6.png)
中国古代八大香艳诗排名第一的为:李商隐。
上榜作品《登乐游》原全文如下: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此诗乃作者暮年之作,开篇第一句“向晚意不适”,到了傍晚感觉不太舒服,为什么呢?大概是因为年纪大了,对着家中的娇妻美妾感到力不从心,心情郁闷吧!既然心情不好,那就出去兜兜风吧,这就是第二句“驱车登古原”,只是不知道作者当年坐的车子是不是敞棚的,呵呵,最后两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此乃全诗的精华所在,料想作者当时已是垂垂老朽,空有老骥伏枥、精忠报妻之志,却已是廉颇老矣无复当年勇贯三军之力,这两句诗道出多少老年男人的心酸与无奈?壮士暮年,难免让人扼腕叹息,李商隐为大诗人当之无愧,敢为男人说话,就这点,第一名非他莫属。
排名第二的是:王昌龄。
上榜作品为《闺怨》全文如下:闺中女人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闺中女人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开编两句可谓是形势大好,说的是年轻的女人们没有什么烦恼,为什么不知愁呢?大概是因为第一生活有保障,老公每个月会固定的给零花钱;第二是还没有到“狼虎之年”,要求不是很强烈,所以老公不在的日子也就不是那么难熬,还可以“凝妆上翠楼”,化化妆,到楼上居高望远看看帅哥,但到了后来呢?情况就急转而下,“忽见陌头杨柳色”看到一些不应该看的事,看来这古代“野外之爱”的人还真不少,“悔教夫婿觅封侯”同样看了“野外那个”的表演以后,难免就会心猿意马,就开始后悔不应该叫自己的丈夫出门,搞得自己完全没有“性福”,此诗全程描述了孤身女人的无奈,所以入选第二名。
排名第三的为:孟浩然。
上榜作品《宿建德江》全文如下: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着是入围作品中最隐讳的一首,在字里行间很难看出这首诗与我们的评选主题的关系,作者也因为他的名字而给人一种浩然正气,刚正不阿的印象,不过今天我要揭开这张皮,开篇是把船停泊到一个烟雾缭绕的地方,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不会让太多的人看到,二是周围烟雾缭绕比较有情调和氛围,第二句是说太阳已经下山了,孤男寡女在这江中的一叶扁舟上,夜是如此的漫长,暗示着作者想找点爱做的事情来消磨时间,最后一句“江清月近人”此为点睛之笔,突出了作者在做事时的感受,飘飘欲仙,感觉自己要飞到天上去了,所以突然发现月亮和自己是如此的接近,此诗“意淫而字儿不淫”,实乃难得之佳作。
古代情艳诗词赏析
![古代情艳诗词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e488ef00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7a.png)
古代情艳诗词赏析古代情艳诗词赏析——也只有中国人才能懂的神韵导读:古代情艳诗词赏析,另方面对美丽的古典诗词越来越陌生,中国古代诗词已经到了需要抢救的年代了,还有反映人性之爱的诗词,今天就将近日收集的一些情诗词罗列如下,而且这些诗词都具有两面性,先奉上相对单纯的十首爱情诗词,再把其他的一些身体层面的美好诗词奉上,每幅都配有诗词,真乃中国诗词史上一大冤案也,古代情艳诗词赏析--也只有中国人才能懂的神韵历史不应该仅是王侯将相、政治经济、还应该有当时社会的百姓生活,历史不应该仅是王侯将相、政治经济、还应该有当时社会的百姓生活,不应该仅有圣人思想,还应该有草根思潮。
今天的中国人,一方面读不来那些粪草现代诗,另方面对美丽的古典诗词越来越陌生,中国古代诗词已经到了需要抢救的年代了。
特别是在那些怀古伤今、咏景励志的主流之外,还有反映人性之爱的诗词,今天就将近日收集的一些情诗词罗列如下,而且这些诗词都具有两面性,一则是精神层面的,一则又是身体层面的,雅俗之间,就在作者和读者的爱好了。
先奉上相对单纯的十首爱情诗词,不过,弟兄们,你们有多长时间没有记起、提起“单纯”这个词了?咱们先从《诗经》开始:《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毛之。
窈窕淑女。
钟鼓乐之。
一、《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唐代铜官窑瓷器题诗,可能是陶工所录得里巷歌谣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我离君天涯,君隔我海角。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化蝶去寻花,夜夜栖芳草。
二、《卜算子》李之仪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三、《诗经·邶风·击鼓》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20首古代艳诗和艳词,古人的想象力太丰富了,描写到点!
![20首古代艳诗和艳词,古人的想象力太丰富了,描写到点!](https://img.taocdn.com/s3/m/b45e08f1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e6.png)
芳闺十胜云鬟梳罢香丝扰扰蟠,笑将金凤带斜安。
玉容得汝多妆点,秀媚如云若可餐。
鸦色腻,雀光寒,风流偏胜枕边看。
雪股娟娟白雪绛裙笼,无限风情屈曲中。
小睡起来娇怯力,和身款款倚帘栊。
水骨嫩,玉山隆,鸳鸯衾里挽春风。
凤眼波水溶溶一点清,看花玩月特分明。
嫣然一段撩人处,酒后朦胧梦思盈。
梢带媚,角传情,相思几处泪痕生。
蛾眉淡月弯弯浅效颦,含情不尽亦精神。
低头想是思张敞,一抹罗纹巧簇春。
山样翠,柳般新,菱花镜里净无尘。
金莲龙金点翠凤为头,衬出莲花双玉钩。
尖小自怜行步怯,秋千裙里任风流。
穿花径,上小楼,浅尘窄印任人愁。
玉笋春葱玉削美森森,袖拥香罗粉护深。
笑燃花枝能索巧,更怜留别解牵襟。
机中字,弦上音,纤纤红用漫传心。
柳腰娇柔一捻出尘寰,端的丰标胜小蛮。
学得时妆官洋细,不禁袅娜带围宽。
低舞月,紧垂环,几会云雨梦中攀。
酥乳脉脉双含绛小桃,一团莹软酿琼缪。
等闲不许春风见,玉扣红绡束自牢。
温比玉,腻如膏,醉来入手兴偏豪。
粉颈霜肌不染色融圆,雅媚多生蟾鬓边,钩挽不妨香粉褪,倦来常得枕相怜。
娇滴滴,嫩娟娟,每劳引望怅佳缘。
朱唇胭脂染就丽红妆,半启犹含茉莉芳。
一种香甜谁识得,殷勤帐里付情郎。
桃含颗,榴破房,衔影霞杯入瑶觞。
春宵十咏其一:少年红粉共风流,锦帐春宵恋不休。
兴魄罔知来宾馆,狂魂疑似入仙舟。
脸红暗染胭脂汗,面白误污粉黛油。
一倒一颠眠不得,鸡声唱破五更秋。
其二:对垒牙床起战戈,两身合一暗推磨。
菜花戏蝶吮花髓,恋蜜狂蜂隐蜜窠。
粉汗身中干又湿,去鬟枕上起犹作。
此缘此乐真无比,独步风流第一科。
其三:梅花帐里笑相从,兴逸难当屡折冲。
百媚生春魂自乱,三峰前采骨都融。
情超楚王朝云梦,乐过冰琼晓露踪。
当恋不甘纤刻断,鸡声漫唱五更钟。
其四:二八娇娆冰月精,道旁不吝好风情。
花心柔软春含露,柳骨藏蕤夜宿莺。
枕上云收又困倦,梦中蝶锁几纵横。
倚缘天借人方便,玉露为凉六七更。
其五:如此风流兴莫支,好花含笑雨淋漓。
古代的艳诗
![古代的艳诗](https://img.taocdn.com/s3/m/bd7b1bb7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84.png)
古代的艳诗
1.《对酒》——李白
葡萄酒,金叵罗,吴姬十五细马驮。
青黛画眉红锦靴,道字不正娇唱歌。
玳瑁筵中怀里醉,芙蓉帐底奈君何!
2.《菩萨蛮》——牛峤
玉炉冰簟鸳鸯锦,粉融香汗流山枕。
帘外声,敛眉含笑惊。
柳阴轻漠漠,低鬓蝉钗落。
须作一生拚,尽君今日欢。
3.《菩萨蛮》——李煜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
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
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4.《丑奴儿》——李清照
晚来一阵风兼雨,洗尽。
理罢笙簧,却对菱花淡淡妆。
绛绡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
笑语檀郎:今夜纱厨枕簟凉。
▲[经典]中国古代十大情诗,美极了中国古代艳诗总汇
![▲[经典]中国古代十大情诗,美极了中国古代艳诗总汇](https://img.taocdn.com/s3/m/322eddc8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2c.png)
▲[经典]中国古代十大情诗,美极了中国古代艳诗总汇[经典]中国古代十大情诗,美极了中国古代艳诗总汇【9】时间:2015-04-23 来源:网络综合【提要】综合文库信息 : 《[经典]中国古代十大情诗,美极了中国古代艳诗总汇【9】》由66test综合文库频道友情收集整理,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福生活,在其《丑奴儿》这首艳词中就反映了出来:晚来一阵风兼雨,洗尽炎光。
理罢笙簧,却对菱花淡淡妆。
绛绡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
笑语檀郎,今夜纱厨枕簟凉。
写女子体香的艳词,莫过于萧观音的《十香词》。
《十香词》是十首组诗,分别描写女人身上十个部位,均以“香”字结尾:青丝七尺长,挽出内家装。
不知眠枕上,倍觉绿云香。
(发)红绡一幅强,轻阑白玉光。
试开胸探取,尤比颤酥香。
(乳)芙蓉失新艳,莲花落故妆。
两般总堪比,可似粉腮香。
(颊)蝤蛴那足并?长须学凤凰。
昨宵欢臂上,应惹领边香。
(颈)和羹好滋味,送语出宫商。
定知郎口内,含有暖甘香。
(舌)非关兼酒气,不是口脂芳。
却疑花解语,风送过来香。
(口)既摘上林蕊,还亲御苑桑。
归来便携手,纤纤春笋香。
(手)凤靴抛合缝,罗袜卸轻霜。
谁将暖白玉,雕出软钩香。
(足)解带色已颤,触手心愈忙。
那识罗裙内,消魂别有香。
(阴)咳唾千花酿,肌肤百和装。
元非噉沉水,生得满身香。
(肌)性部之一:巫山云雨李商隐《有感》:非关宋玉有微辞,却是襄王梦觉迟。
一自高唐赋成后,楚天云雨尽堪疑。
古诗中涉及男女欢会的内容,常用巫山神女、云雨高唐之类的字眼。
王勃的《江南弄》如下:江南弄,巫山连楚梦,行雨行云几相送。
瑶轩金谷上春时,玉童仙女无见期。
紫雾香烟渺难托,清风明月遥相思。
遥相思,草徒绿,为听双飞凤凰曲。
岑参《醉戏窦子美人》云:朱唇一点桃花殷,宿妆娇羞偏髻鬟。
细看只似阳台女,醉著莫许归巫山。
白居易有首著名的《花非花》,字词浅显但含义隐晦,算是早期的朦胧诗: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漫谈中国古代情色诗歌(二)
![漫谈中国古代情色诗歌(二)](https://img.taocdn.com/s3/m/48db7396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17.png)
漫谈中国古代情色诗歌(二)漫谈中国古代情色诗歌(二)色部之一:美女如云《诗经·郑风·出其东门》:出其东门,有女如云。
虽则如云,匪我思存。
缟衣綦巾,聊乐我员。
出其闉阇,有女如荼。
虽则如荼,匪我思且。
缟衣茹藘,聊可与娱。
美色与爱情一样,在文学作品中是个永恒的主题。
在诗坛上,诗人创作了大量的吟咏女性美的作品。
《卫凤·硕人》表现后宫丽人,有“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司马相如《美人赋》也写东邻之女:“云发丰艳,蛾眉皓齿,颜盛色茂,景曜光起”及“有女独处,宛然在床,奇葩逸丽,淑质艳光”,极力渲染一个艳光四照的美女形象。
南朝宋·李元膺的《十忆诗》从各个角度描写佳人的媚态,是典型的艳情诗:瘦损腰肢出洞房,花枝拂地领巾长;裙边遮定双鸳小,只有金莲步步香。
(忆行)椅上藤花撩面平,绣裙斜罩茜罗轻;踏青姊妹频来唤,鸳履弓弓不易行。
(忆坐)绿蚁频摧未厌多,帕罗香软衬金荷;从教弄酒春衫涴,别有风流上眼波。
(忆饮)一串红牙碎玉敲,碧云无力驻凌霄;也知唱到关情处,缓按余声眼色招。
(忆歌)纤玉参差象管轻,蜀笺小研碧窗明;袖纱密掩嗔郎看,学写鸳鸯字未成。
(忆书)小阁争筹画烛低,锦茵围坐玉相欹;娇羞惯被郎君戏,袖掩春葱出注迟。
(忆博)漫注横波无语处,轻拢小板欲歌时;千愁万恨关心曲,却使眉尖学别离。
(忆颦)从来一笑值千金,无事夸多始见心;乍问客前犹掩敛,不知已觉两窝深。
(忆笑)怩娇成惘日初长,暂卸轻裙玉簟凉;漠漠帐烟笼玉枕,粉肌生汗白莲香。
(忆眠)宫样梳儿金缕犀,钗梁水玉刻蚊螭;眉间几许伤心事,不管萧郎只画眉。
(忆妆)最虚的写法,大概是《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汉·李延年的《北方有佳人》,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中國古代艳詩总汇(上下)
![中國古代艳詩总汇(上下)](https://img.taocdn.com/s3/m/41a3cc7f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b6.png)
中國古代艳詩总汇(上下)情部之一:詩緣情中國古代詩歌,自詩經以降,經曆代累積,浩如煙海,蔚爲大觀。
整個詩歌史上,有關情、色、性的描寫,綿延不絕,貫穿始終,形成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漫談中國古代情色詩歌(情部之一):詩緣情愛情是文學作品中永恒的主題。
在中國古代,詩歌占有至高無上的地位。
人類的歌舞更可能是産生于情欲的表達,歌舞者用動人的歌聲和迷人的舞姿吸引異性,傳達愛慕之情。
無論如何,有一點是沒有疑問的,就是詩歌是有感而發,表現人的感情沖動。
《毛詩序》說得好:“情動于中而形于言。
言之不足,故嗟歎之;嗟歎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陸機在《文賦》中更明確提出“詩緣情而绮靡”,意思是詩歌由情感而發,要绮麗華美,這就是所謂的“詩緣情”。
“緣情”說後出,比“言志”說更准確地表達了詩歌的特征。
從總體上來說,抒情詩在中國古代占主導地位,敘事詩基本上不成氣候。
曆代許多名家都曾撰文,強調文學、特別是詩歌的抒情特征。
《文心雕龍·物色第四十六》雲:“歲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遷,辭以情發”。
鍾嵘《詩品》序言開篇就說:“氣之動物,物之感人,故搖蕩性情,形諸舞詠”,並說:“嘉會寄詩以親,離群托詩以怨。
至于楚臣去境,漢妾辭宮;或骨橫朔野,魂逐飛蓬;或負戈外戍,殺氣雄邊;塞客衣單,孀閨淚盡;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揚蛾入寵,再盼傾國;凡斯種種,感蕩心靈,非陳詩何以展其義?非長歌何以騁其情?”明確地指出能充分表達人七情六欲的只有詩歌。
梁簡文帝蕭綱指出:“立身之道與文章異。
立身先須謹重,文章且須放蕩。
”(《戒當陽公大心書》)梁元帝蕭繹則說:“至如文者,惟須绮縠紛披,宮徵靡曼,唇吻遒會,精靈蕩搖明朝文學家馮夢龍曾刊行民間歌曲集《山歌》,他在《山歌序》中提出,要“借男女之真情,發名教之僞藥”。
晚明公安派提出在文學創作中“獨抒性靈”,清代中期的袁枚將“性靈”說借來論詩,指出“性情以外本無詩”.《詩經》的開篇《關雎》,是千古傳頌的名篇。
元稹《古艳诗二首》的古诗赏析
![元稹《古艳诗二首》的古诗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ee79bf8e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db.png)
元稹《古艳诗》的古诗赏析元稹《古艳诗二首》的古诗赏析春来频到宋家东2,垂袖开怀待好风3。
莺藏柳暗无人语,唯有墙花满树红4。
深院无人草树光,娇莺不语趁阴藏。
等闲弄水流花片,流出门前赚阮郎5。
注释:①此即《莺莺传》中所谓"立缀《春词》二首"。
言"古艳"者,有所讳也。
②宋家东: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
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此以宋玉东邻之女喻双文之美貌多情。
③垂袖句:暗寓"有女怀春,吉士诱之"(《诗·召南·野有死麕》)之意。
④莺藏两句:言双文幽居深闺,独处孤寂。
而春花已放,青春已至,奈何沉默不语?⑤等闲两句:《幽明录》:"汉明帝永平中,剡县刘晨、阮肇共入天台山采药,道迷入山,见一杯流出,有胡麻饭出一大溪。
溪边有二女子,姿容绝妙,遂留半年,怀土求归。
既出至家,亲旧零落,邑屋更变,无复相识。
讯问,得七世孙?quot;唐、宋诗词中多用此典故,或称刘郎、阮郎,或合称刘阮。
以喻男女遇合之事。
则刘郎、阮郎遂为情郎之谓。
赏析:首句描述宋玉东邻之女喻双文之美貌多情。
莺藏两句则说言双文幽居深闺,独处孤寂。
而春花已放,青春已至。
等闲两句以喻男女遇合之事。
微之与双文交往之初,调情试探之作。
表面看上去不着一情字,但字里行间处处隐喻着男欢女爱之情。
此微之与双文交往之初,调情试探之作。
故用男女风情之故事,并暗语、暗示之法以启之。
可知元稹之工于心计,善弄机巧,且无庄重之意。
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论其"巧宦"、"巧婚",实不枉也。
盖元氏亦巧于情者。
表面看上去不着一情字,但字里行间处处隐喻着男欢女爱之情。
【诗无邪40】:朱熹的淫诗说
![【诗无邪40】:朱熹的淫诗说](https://img.taocdn.com/s3/m/62f93b16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0e.png)
【诗无邪40】:朱熹的淫诗说朱熹的淫诗说在当时是很前卫的潇湘蓝宋末元初有位著名的历史学家,他指出,《诗经》中有24首诗,朱熹认为是男女淫逸奔诱而自制其诗,也就是淫诗。
这二十四首诗,分别是《桑中》《东门之墠》《溱洧》《东方之日》《东门之杨》《东门之池》《月出》《静女》《木瓜》《采葛》《丘中有麻》《将仲子》《遵大路》《有女同车》《山有扶苏》《箨兮》《狡童》《褰裳》《风雨》《子衿》《扬之水》《出其东门》《野有蔓草》《丰》。
其中十六首,朱熹是直接标明为淫诗。
1、《静女》:此淫奔期会之诗也。
2、《桑中》:卫俗淫乱,世族在位,相窃妻妾,故此人自言将采唐于沫,而与其所思之人,相期会迎送如此也。
3、《采葛》:盖淫奔者托以行也。
故因以指其人,而言思念之深,未久而似久也。
4、《将仲子》:此淫奔者之辞。
5、《遵大路》:淫妇为人所弃,故于其去也,揽其祛而留之曰:子无恶我而不留,故旧不可以遽绝也。
6、《有女同车》:此疑亦淫奔之诗也。
言所与同车之女,其美如此,而又叹之曰:彼美色之孟姜,信美矣,而又都也。
7、《山有扶苏》:淫女戏其所私者曰:山则有扶苏矣,隰则有荷华矣。
今乃不见子都,而见此狂人,何哉?8、《箨兮》:此淫女之辞。
言箨兮箨兮,则风将吹女矣。
叔兮伯兮,则盍倡予,而予将和女矣。
9、《狡童》:此亦淫女见绝,而戏人之词。
言悦己者众,子虽见绝,未至于使我不能餐也。
10、《褰裳》:淫女语其所私者曰:子惠然而思我,则将褰裳而涉洧以从子。
子不我思,则岂无他人之可从,而必与子哉!“狂童之狂也且”,亦谑之之辞。
11、《东门之墠》:识其所与淫者之居也。
室迩人远者,思之而未得见之词也。
12、《风雨》:淫奔之女言当此之时,见其所期之人,而心悦也。
13、《子衿》:此亦淫奔之诗。
14、《扬之水》:淫者相谓,言扬之水,则不流束楚矣。
终鲜兄弟,则维予与女也矣。
岂可以他人离间之言而疑之哉?彼人之言,特诳女耳。
15、《出其东门》:人见淫奔之女,而作此诗。
白居易艳诗研究
![白居易艳诗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9e4744e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07.png)
白居易艳诗研究摘要:一、引言二、白居易艳诗创作背景及特点1.创作背景2.诗歌主题3.艺术特点三、白居易艳诗中的情感表达1.对爱情的向往与追求2.对现实生活的感慨与反思3.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四、白居易艳诗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影响1.文学史上的地位2.对后世诗人的启示与影响五、结论正文:一、引言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其中,艳诗作为白居易诗歌的一个重要类别,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对白居易艳诗的创作背景、特点、情感表达、地位及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二、白居易艳诗创作背景及特点1.创作背景白居易生活在唐朝中后期,这个时期政治稳重,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文学创作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艳诗作为一种抒发情感、描绘生活的方式,自然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2.诗歌主题白居易的艳诗主题丰富多样,既有对爱情的向往与追求,又有对现实生活的感慨与反思。
在这些诗歌中,诗人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物形象,展示了真挚的情感。
3.艺术特点白居易的艳诗具有以下几个艺术特点:(1)语言优美,通俗易懂。
白居易的艳诗用词简练,表达直接,让人易于理解。
(2)形象生动,细腻入微。
诗人善于抓住细节,刻画人物形象,使诗歌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3)抒情真挚,感情饱满。
艳诗中表现出的情感真挚,充满激情,令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火热。
三、白居易艳诗中的情感表达1.对爱情的向往与追求白居易的艳诗中,爱情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诗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表现在《长恨歌》、《琵琶行》等脍炙人口的诗篇中。
这些作品以其细腻的笔触、真挚的情感,成为了传颂千古的佳作。
2.对现实生活的感慨与反思在艳诗中,白居易还对现实生活进行了深入的感慨与反思。
如《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诗人以草原为背景,抒发了对逝去时光的惋惜和对生活的无奈。
3.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面对人生的起伏,白居易在艳诗中对人生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艳诗辨作者:严明熊啸来源:《社会科学》2014年第10期摘要:艳诗是指以描写女性之美及男女之情为主的一类诗作。
艳诗得名于南朝,并常与艳歌混用。
艳歌在最初仅具有音乐上的含义,在发展过程中逐渐丰满和清晰其诗作含义,成为定型的艳诗。
历代对于艳诗大致存在着三种评价:一因其无益于教化而加以批判:二肯定其艺术价值;三赋予其比兴关刺的内涵并将其纳入儒家诗论体系,总体而言以第一种评价居多。
历代艳诗的发展呈现出三次繁盛,分别是南朝期、中晚唐期和明末清初,延绵不绝形成了一条不断衍变的轨迹。
艳诗不仅在中国诗歌史中有着独特的价值与意义,对东亚汉诗的发展也产生了较大影响。
关键词:艳诗;艳歌;概念衍变;时期划分中图分类号:1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14)10-0175-09一、艳诗内涵的扩展及演变“艳”作为一个与诗歌相关的概念,最早是指楚地的一种歌曲。
左思《吴都赋》:“荆艳楚舞,吴歈越吟。
”李善注:“艳,楚歌也。
”《初学记》引梁元帝《纂要》载:“古艳曲有《北里》、《靡靡》、《激楚》、《结风》、《阳阿》之曲。
”而《招魂》中便曾提及《激楚》、《阳阿》二曲,并大量铺陈了随乐曲起郑舞的美人姿态,也能从侧面反映出这类歌曲的特点。
后来在汉乐府中也出现了较多以“艳歌”命名的曲调,《乐府诗集》引《古今乐录》载:“《艳歌行》非一,有直云‘艳歌’,即《艳歌行》是也。
若《罗敷》、《何尝》、《双鸿》、《福钟》等行,亦皆‘艳歌’。
”而此处的“艳”是作为大曲的前奏部分存在的:“诸曲调皆有辞、有声,而大曲又有艳,有趋、有乱。
……艳在曲之前,趋与乱在曲之后,亦犹吴声西曲前有和,后有送也。
”现存此类艳歌的数量不少,所涉题材也甚广,并没有明显表现出与后来艳诗概念相接近的倾向。
但就曲调而言,艳歌并非正声,《乐书》载:“古乐府有艳歌行、长歌行、短歌行……其尤溺于郑音者,艳歌行而已。
”儒家的诗学理论很早就将音乐与政教紧密联系在一起,对艳歌这样接近于“郑声”的音乐自然持贬低态度。
刘勰便批评道:“若夫艳歌婉娈,怨志麸绝,淫辞在曲,正响焉生!”《艳歌行》在后世的创作中确实朝着专注女性描写的方向发展,如傅玄《艳歌行有女篇》、陆机《艳歌行》便呈现出这样的一种趋势,之后萧纲、顾野王等人的作品也明显表现出艳丽的特点。
《艳歌罗敷行》(又名《陌上桑》)中的一部分内容便是对罗敷的美貌进行描写,而之后的拟作则是将此点放大并使其成为此类诗作的最重要的内容。
于是女子容貌之“艳”的含义逐渐强化,并随着古曲的失传而逐渐取代了艳歌音乐上的含义。
东晋盛行的吴歌西曲往往也被称为艳歌,它们在曲调上与之前的《艳歌行》一样同属于清商乐。
这些歌曲大多以女子的口吻表达了对于爱情(其中不少属于艳情)的渴望和体验,当这些歌曲在市井流行起来之后,歌妓便成了艳歌的主要传播者。
当时文人对此有所描绘,如江淹《莲花赋》:“丽咏楚赋,艳歌陈诗。
”梁武帝《子夜歌》:“朱口发艳歌,玉指弄娇弦。
”江总《秋日美人应令》:“闻道艳歌时易调,忖许新恩那久要。
”这些歌曲的风调缠绵婉转,而演唱者又多妩媚妖娆,留给时人的浓艳印象便可想而知了。
之后文人也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进行模拟,艳情歌曲的创作趋向繁荣,传播迅速,其歌曲性质也很快发生了变化,使得艳歌在曲调、内容和演唱环境等方面都呈现出“艳”的特色,从而凸显出通俗游戏的性质。
此时“艳诗”的名称也开始出现,《玉台新咏》中收录了一首梁元帝萧绎的《戏作艳诗》,或许是目前所见最早的一例。
其诗写一位弃妇与故夫重逢后的复杂感受,其内容及写法并无独特之处,但“戏作”的口吻却传达出诗人“偶一为之,无伤大雅”的信息,事实上后代不少艳诗都带有“戏作”的影子。
徐陵称《玉台新咏》所收录的皆是“艳歌”却不合事实,因为集中的部分古诗及代表了当时“新体”的宫体诗,皆是不可歌的,但这或许正说明了在当时艳诗与艳歌有着混用的情况。
《玉台新咏》中的诗作基本上皆与女性密切相关,如果从今人的角度来看,诸如秦嘉《赠妇诗》、潘岳《悼亡诗》、左思《娇女诗》等一类作品,似乎不宜归入艳诗范围,但当时对于艳诗及艳歌的定义还是较为宽泛的。
此外,当时编撰《玉台新咏》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想扩大宫体诗的影响,收入一些古诗以便为艳诗寻找渊源依据,故而将其统称为艳歌也是有可能的。
实际上之后唐人也往往将宫体诗与艳诗划上等号,如《南史·江总传》:“(总)既当权任宰,不持政务,但日与后主游宴后庭,多为艳诗,好事者相传讽翫,于今不绝。
”《大唐新语》:“梁简文帝为太子,好作艳诗,境内化之,浸以成俗,谓之‘宫体’。
”中唐的元稹在《叙诗寄乐天书》中提到:“又有以干教化者,近世妇人晕淡眉目,绾约头鬓,衣服修广之度,及匹配色泽,尤剧怪艳,因为艳诗百余首。
”则是将其所写的艳诗定义为以描写女性服饰妆容等为内容,且具有教化意义的诗作。
显然传统教化与艳诗的表现内涵并不切合,只是元稹赋予了其这样的附加内涵。
元稹的这些诗作现已基本散佚,唯白居易《时世妆》可略为其作注脚,可知其艳诗与讽喻诗的出发点是一致的。
元稹并没有将其叙写“伉俪之悲,,的悼亡诗归人艳诗,这与《玉台新咏》的做法并不一致。
元稹还作有《古艳诗二首》,此前卢纶也作有《古艳诗》,皆以描写青春女子及其爱恋之情为内容,这也表现出时人对于艳诗内涵的大致看法。
宋代以后,艳诗、艳歌的含义又有所扩展。
《续资治通鉴长编》载苏轼“所为美丽浮侈、艳歌小词则并过之(指王安石)”。
《冷斋夜话》载僧人法云秀劝黄庭坚勿多作艳词云:“诗多作无害,艳歌小词可罢之。
”之后的元好问则作有《题山谷小艳诗》对此发表评论。
此处的小艳诗、艳歌等均是指艳词,显然艳词与之前的艳歌有一明显相同处,即可歌性。
此外在描写内容及传播手段方面也明显有着一脉传承之处。
艳诗与艳歌的概念很早就有着混用的倾向,至宋代则又包含了艳词的范畴。
在之后的发展中,由于“诗庄词媚”的认识已为多数人所接受,故相对于艳词而言,艳诗更处于诗坛的边缘,更难于被正统观念所认可,但却因其狂悖的因素而更容易引起时人的关注,对其评价也更能引起社会的不同反响。
二、对于中国艳诗的三种评价对于艳诗的评价首先得从宫体诗说起,对宫体诗较早且有代表性的评价是从初唐开始的。
初唐史臣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宫体诗与朝政之间的关系上,并给宫体诗定下亡国之音的罪名,这对后人的影响很大。
如《隋书·文学传》:“梁自大同之后,雅道沦缺,渐乖典则,争驰新巧。
简文、湘东,启其淫放;徐陵、庾信,分道扬镳。
其意浅而繁,其文匿而彩,词尚轻险,情多哀思。
格以延陵之听,盖亦亡国之音乎?”《北齐书·文苑传》:“江左梁末,弥尚轻险,始自储宫,刑乎流俗……原夫两朝叔世,俱肆淫声,而齐氏变风,属诸弦管,梁时变雅,在夫篇什。
莫非易俗所致,并为亡国之音;而应变不殊,感物或异,何哉?盖随君上之情欲也。
”皆直接将宫体诗的流行视作亡国的重要原因,并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予以批判。
这些史书的作者如魏征、令狐德棻、李百药等大多出生于北朝,正统观念较强;而将文学、音乐与政治以至国家治乱联系在一起也是中国文学批评的传统,故这种说法自然显得冠冕堂皇,不容驳斥,也最容易被后人拿来作为贬斥艳诗的依据。
当时史家对艳诗也有较为客观的评论,如姚思廉在《梁书·徐搞传》中称搞“属文好为新变,不拘旧体”。
又在《梁书·简文帝纪》中称其“雅好题诗,……然伤于轻艳,当时号日‘宫体”。
其着重评论的是宫体诗的“新变”特点及在艺术风格上的不足之处,与朝政兴衰没有关涉,更谈不上亡国之音的指责。
姚思廉的《梁书》是在其父姚察《梁书》的基础上写成的,后者有着由梁入隋的经历,或许正是这一点,使得他对于宫体诗至少并不持敌视态度,其评价也显得较为客观公允。
唐代文人中则有对本朝的艳诗提出批评者,如杜牧在《唐故平卢军节度巡官陇西李府君墓志铭》中引用墓主李戡对元白艳诗的痛斥日:“尝痛自元和以来,有元白诗者,纤艳不逞,非庄士雅人,多为其所破坏。
流于民间,书于屏壁,子父女母,交口教授,淫言媒语,冬寒夏热,人人肌骨,不可除去。
”晚唐诗人吴融则在《禅月集序》中说:“至于李长吉以降,皆以刻削峻拔飞动文彩为第一流,而下笔不在洞房蛾眉神仙诡怪之间,则掷之不顾。
尔来相敩学者,靡漫浸淫,困不知变。
呜呼!亦风俗使然。
君子萌一心、发一言,亦当有益于事。
矧极思属词,得不动关于教化?”这些批评所注重的是艳诗对于普通民众造成的不良影响,但这些批评本身却是片面和无力的,反而从一个侧面凸显出元白艳诗在中晚唐社会流传的广泛程度。
元白是出身社会中下阶层经由科举制度登上权力阶层的代表,他们的喜好也自然会受到中下层群体的影响。
可以说元白创作艳诗很大一部分是由他们的出身及当时的社会风气所决定的(也包括他们早年自由恋爱的经历),而他们的诗作才华及浅切直白的语言特点又使得其艳诗更易传播人口,形成一个创作主体与接受客体之问相互影响呼应并逐渐加深关系的过程。
实际上杜牧自己也作有不少艳诗,这一矛盾现象已为古人所注意,今人也多对此发表过见解,此处不细论。
吴融则批评李贺等人在写诗时只追求文采而忽略了教化的意义。
实际上这种批评也是一个老话题,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就强调过这一点,有意思的是吴融自己也不免受时代风气影响而作了不少艳诗。
唐宋文坛对于艳诗也有着肯定的声音,南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二《玉台新咏》解题引李康成语云:“昔陵在梁世,父子俱事东朝,特见优遇。
时承平好文,雅尚宫体,故采西汉以来词人所著乐府艳诗,以备讽览。
”且不论用“雅”字形容宫体诗是否恰当,此段论述明显有着抬高宫体诗及艳诗地位及价值的用意。
李康成的《玉台后集》也正是续接《玉台新咏》、以编选初盛唐艳诗为主的选集,这样一本艳诗选集在中唐前期的出现,也可以说明此时的文学观点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变化。
然而《玉台新咏》较为注重的是乐府诗,这与元和以后较为普遍的艳诗创作情况还是有着较大的区别。
而至晚唐,不少诗人对于宫体诗的态度也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李商隐便在诗中多次称赞南朝时期的诗人,如“定知何逊缘联句,每到城东忆范云。
”(《送王十三校书分司》)“前身应是梁江总。
”(《赠司勋杜十三员外》)义山还集有《梁词人丽句》一卷,表现出他对于齐梁诗风的喜爱。
韩偓则在其《香奁集序》中称:“遐思宫体未降,称庾信攻文;却诮《玉台》,何必倩徐陵作序。
”则更是表现出对于自己的诗作水平不低于《玉台新咏》的自信。
至于创作的因由,他表示是出于“不能忘情,天所赋也”。
自陆机提出“诗缘情而绮靡”,开始为诗歌解开“止乎礼义”的观念束缚之后,“缘情”说就作为与传统儒家诗论相抗衡的诗学观念,鼓励和引导着抒情诗歌特别是艳诗的发展,当然艳诗中的“情”仅指男女之情。
总的来说,唐代对于艳诗的评价或认为艳诗的内容过于淫靡或风格过于轻艳,于教化无益,所以该批判;或认为艳诗着重于男女真情的抒发,在诗歌艺术审美上独树一帜,因而应该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