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

合集下载

2009年江苏高考---英语试题+答案+解析

2009年江苏高考---英语试题+答案+解析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英语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20分)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

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听力采用全国1卷的听力【答案】1.C 2.B 3.A 4.C 5.A 6.C 7.B 8.A 9.C 10.B 11.C l2.B l3.B l4.C l5.C l6.A l7.C l8.A l9.B 20.B 【解析】略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35分)第一节:单项选择(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请认真阅读下面各题,从题中所给的A、B、C 、D 、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例: It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unwise to give a child __ he or she wants.A. howeverB. whateverC. whicheverD. whenever答案是B。

21. The population of Jiangsu __ to more than twice what it was in 1949. The figure is now approaching 74 million.A. has grownB. have grownC. grewD. are growing【答案】A【解析】考察主谓一致和时态。

population是集合名词,或集体名词,即看成一个整体,所以谓语动词用单数形式。

句子说的是江苏现在的人口数量和以及增长,用完成时表示现在的状态。

22. -- Ann is in hospital.-- Oh, really? I __ know. I __ go and visit her.A. di dn’t; am going toB. don’t; wouldC. don’t; willD. didn't; will【答案】D【解析】考查时态和交际用语说话者用I _didn't_ know,是表示现在之前他不知道。

2009年江苏高考英语试题及答案

2009年江苏高考英语试题及答案

ZGX高考网年江苏高考英语试卷及答案2009年江苏高考英语试卷及答案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英语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2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

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 A.£19.15.B.£9.15.C.£9.18.答案是B。

1.What do the speakers need to buy? A.A fridge.B.A dinner table.C.A few chairs.2.Where are the speakers? A.In a restaurant.B.In a hotel.C.In a school.3.What does the woman mean? A.Cathy will be at the party.B.Cathy is too busy to come.C.Cathy is going to be invited.4.Why does the woman plan to go to town? A.To pay her bills in the bank.B.To buy books in a bookstore.C.To get some money from the bank.5.What is the woman trying to do? A.Finish some writing.B.Print an article.C.Find a newspaper.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听下面5段对话。

2009年江苏省高考物理试题及解析

2009年江苏省高考物理试题及解析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两个分别带有电荷量Q -和+3Q 的相同金属小球(均可视为点电荷),固定在相距为r 的两处,它们间库仑力的大小为F 。

两小球相互接触后将其固定距离变为2r ,则两球间库仑力的大小为 A .112F B .34F C .43F D .12F 2.用一根长1m 的轻质细绳将一副质量为1kg 的画框对称悬挂在墙壁上,已知绳能承受的最大张力为10N ,为使绳不断裂,画框上两个挂钉的间距最大为(g 取210m/s ) A .3m 2 B .2m 2C .1m 2 D .3m 4 3.英国《新科学家(New Scientist )》杂志评选出了2008年度世界8项科学之最,在XTEJ1650-500双星系统中发现的最小黑洞位列其中,若某黑洞的半径R 约45km ,质量M 和半径R 的关系满足22M c R G=(其中c 为光速,G 为引力常量),则该黑洞表面重力加速度的数量级为A .8210m/sB .10210m/sC .12210m/sD .14210m/s4.在无风的情况下,跳伞运动员从水平飞行的飞机上跳伞,下落过程中受到空气阻力,下列描绘下落速度的水平分量大小x v 、竖直分量大小y v 与时间t 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5.在如图所师的闪光灯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为E ,电容器的电容为C 。

当闪光灯两端电压达到击穿电压U 时,闪光灯才有电流通过并发光,正常工作时,闪光灯周期性短暂闪光,则可以判定A .电源的电动势E 一定小于击穿电压UB .电容器所带的最大电荷量一定为CEC .闪光灯闪光时,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一定增大D .在一个闪光周期内,通过电阻R 的电荷量与通过闪光灯的电荷量一定相等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

2009年江苏南京市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

2009年江苏南京市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

江苏省2009年中考物理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1至2页为选择题,共24分,3至6页为非选择题,共76分。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2.请认真核对监考教师在答题卡上所粘贴条形码的姓名、考试证号是否与本人相符合,再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及本试卷上。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4.作图题必须用2B铅笔作答,并请加黑、加粗。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自然界中有些能源一旦消耗就很难再生,因此我们要节约能源.在下列能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A.风能B.水能C.太阳能D.石油2.小红在路上骑自行车,若说她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A.迎面走来的行人B.路旁的树木C.小红骑的自行车D.从身边超越的汽车3.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是4.下列有关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B.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C.可见光是电磁波D.超声波是电磁波5.如图所示,将两个底面平整、干净的铅柱紧压后,两个铅柱就会结合在一起,即使在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这个实验表明A.分子间存在引力B.分子间存在斥力C.分子间有间隙D.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6.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人体正常体温约为39℃B.两个鸡蛋的质量约为100gC.人的拇指宽度约为10cm D.初中生跑100m约需8s7.保密室有两道门,只有当两道门都关上时(关上一道门相当于闭合一个开关),值班室内的指示灯才会发光,表明门都关上了.下图中符合要求的电路是8.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产生的原因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9.下列事例中,属于避免惯性带来危害的是A.拍打刚晒过的被子,灰尘脱落B.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面上撞击几下,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C.汽车在行驶时要保持一定的车距D.跳远时,助跑能使运动员跳得更远10.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用棉线将铜棒ab悬挂于磁铁N、S极之间,铜棒的两端通过导线连接到电流表上.当ab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能观察到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利用这一现象所揭示的原理,可制成的设备是A.电熨斗B.电动机C.电磁继电器D.发电机11.玻璃杯从一定高处掉到水泥地上会破碎,而掉到沙坑里却不容易破碎.老师要求同学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一个问题.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发言,其中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A.“玻璃杯掉到水泥地上会破碎,是因为地面比较硬.”B.“玻璃杯从一定高处掉到水泥地上会破碎吗?”C.“为什么玻璃杯掉到水泥地上会破碎,而掉到沙坑里却不容易破碎呢?”D.“玻璃杯掉到地上是否破碎与下落高度、地面的软硬程度有什么关系?”12.如图所示,小刚将盛满水的圆柱形透明玻璃杯贴近书本,透过玻璃杯观看书上的鹦鹉图片(圆圈中的鹦鹉图与书本中的鹦鹉图实际大小相等),他所看到的虚像可能是二、填空题(本题共11小题,每空1分,共28分)13.霜是由水蒸气▲形成的(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在这个过程中水蒸气会▲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14.用托盘天平测量铜块质量时,应将天平放在▲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处,若天平的指针静止在图甲所示位置,则可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测量中,当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平衡,则该铜块的质量为▲g.15.小强推着小车,30s内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了15m,则小车的速度为▲m/s.如果水平推力为10N,在此过程中小强对小车做的功为▲J,功率为▲W.16.如图所示,在两张纸片中间向下吹气,可观察到两纸片▲,这是因为气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17.如图所示,工人用动滑轮将重400N的木箱匀速向上提升,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在此过程中,工人用的拉力为▲N,木箱的重力势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8.如图所示,将导体接到电路A、B之间时,导体与灯泡是▲联的.如果将不同的导体分别接到A、B之间,闭合开关,可通过观察、比较▲来判断不同导体电阻的大小.若两个导体的电阻差异不大,则可以用▲表替换灯泡,作进一步的判断.1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首先应调节凸透镜、光屏和烛焰,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并且大致在▲.如果凸透镜焦距为10cm,物距为25cm,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20.如图所示,小芳在做“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时,操作的错误是▲.纠正错误后,应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木块作▲运动.若在木块上再放一个砝码,则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1.一只苹果的质量为140g、体积为1.8×10-4m3,用手将其浸没在水中时,苹果受到的浮力为▲N(g取10N/kg),松手后苹果将▲(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22.某照明灯额定电压是36V,正常发光时灯丝电阻为24Ω,则照明灯的额定电流是▲A.如果电源电压是48V,为使照明灯正常发光,可以在电路中串联一个阻值为▲Ω的电阻.23.太阳能路灯的灯杆顶端是太阳能电池板,它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向灯杆下方的蓄电池充电,将电能转化为▲能储存起来,供夜晚路灯照明.若在一定时间内,太阳光辐射到该太阳能电池板的能量为2.7×107J,这与完全燃烧▲kg的煤放出的热量相当;这些能量经转化后,可供功率为35W的路灯工作60h,那么该太阳能路灯的能量转化效率是▲%(煤的热值为3.0×107J/kg).三、解答题(本题共7小题,共48分.解答25、26题时应有解题过程)24.(6分)按照题目要求作图:(1)如图甲所示,悬挂的小球处于静止状态,画出它所受重力和拉力的示意图.(2)如图乙所示,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灯和开关接到电路中.(3)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丙中画出物体AB所成的像.25.(6分)置于水平地面上的石柱,高为0.4m,横截面积为0.15m2,质量为150kg,g取10N/kg.求:(1)石柱的重力;(2)石柱的密度;(3)石柱对水平地面的压强.26.(8分)下表为一台电烤箱的铭牌,其内部简化电路如图所示,R1和R2均为电热丝.求:(1)电烤箱在高温挡正常工作10min 所消耗的电能; (2)电路中R 1的阻值;(3)电烤箱在低温挡正常工作时,电路中的电流和R 1的功率.27.(5分)某兴趣小组在研究扬声器结构时,发现扬声器中有一个环形磁体,他们不知道环形磁体的磁极分布情况,于是几位同学提出了以下三种猜想:猜想1:磁极呈横向分布(例如图甲,左侧为N 极,右侧为S 极). 猜想2:磁极呈轴向分布(例如图乙,上面为N 极,下面为S 极). 猜想3:磁极呈上中下分布(例如图丙,上下面为N 极,中部为S 极). (1)根据所学知识,他们经过讨论,断定猜想3是错误的.你认为他们判断的依据是 ▲ . (2)为了验证其他猜想,他们用细线将环形磁体水平悬挂起来(如图丁所示),结果观察到磁体在任意位置都能保持静止.这说明猜想 ▲ 是错误的.(3)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验证剩下的一个猜想是否正确,简述你的实验方案.主要器材: ▲ ;简要做法: ▲ ;如何判断: ▲ .28.(7分)小丽做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小灯泡标有“2.5V ”字样).(1)如图甲所示,小丽所接的实验电路存在连接错误,但只需改动一根导线,即可使电路连接正确.请你在应改动的导线上打“×”,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正确的接法.(2)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但电流表有示数.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 ▲ . A .更换小灯泡 B .检查电路是否断路C .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3)实验过程中,当电压表示数为 ▲ V 时,小灯泡达到额定功率,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值为 ▲ A ,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 W .××牌电烤箱额定电压 220V额定 功率 高温挡1100W 低温挡 440W电源频率 50Hz29.(6分)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较长杠杆下面的钩码缓缓上升.(1)实验中,将杠杆拉至图中虚线位置,测力计的示数F为 ▲ N ,钩码总重G 为1.0N ,钩码上升高度h 为0.1m ,测力计移动距离s 为0.3m ,则杠杆的机械效率为 ▲ %.请写出使用该杠杆做额外功的一个原因: ▲ .(2)为了进一步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一位同学用该实验装置,先后将钩码挂在A 、B 两点,测量并计算得到下表所示的两组数据:次数 钩码 悬挂点 钩码总重 G /N 钩码移动距离h /m 拉力 F /N 测力计移动距离s /m 机械效率 η/% 1 A 点 1.5 0.10 0.7 0.30 71.4 2B 点2.00.151.20.3083.3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杠杆的机械效率与所挂钩码的重有关,钩码越重其效率越高”的结论?答: ▲ ;请简要说明两条理由:① ▲ ;② ▲ 30.(10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汽车防冻液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为了确保安全,可用水循环进行冷却.实际上,水中往往还要加入不易挥发的防冻液(原液),加入防冻液后的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固,长时间开车也不容易沸腾.有关资料表明,防冻液与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凝固点、沸点不同,具体数值参见下表(表中防冻液含量是指防冻液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防冻液含量/% 30 40 50 60 70 80 90 混合液的凝固点/℃ -17 -28 -37 -49 -48 -46 -28 混合液的沸点/℃103104107111117124141在给汽车水箱中加防冻液时,宜使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0~15℃.考虑到混合液比热容的减小会影响散热效果,因此,混合液中防冻液的含量不宜过高. (1)汽车发动机用水来冷却,这是因为水的 ▲ 较大.(2)在混合液中,如果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90%,则混合液凝固点的变化情况是▲ .A .逐渐升高B .逐渐降低C .先升高后降低D .先降低后升高 (3)若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15℃,对该地区汽车来说,在下列不同防冻液含量的混合液中,宜选 ▲ . A .30% B .40% C .60% D .90% (4)请在图中作出混合液沸点与防冻液含量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以推知,防冻液的含量达到75%时,混合液的沸点大约是▲℃.(5)长时间使用后,汽车水箱中的混合液会减少.与原来相比,混合液的沸点▲(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其原因是▲.。

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生物试题附答案

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生物试题附答案

2010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试卷生物一、单项选择:本部分包括35题,每题2分,共7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附合题意。

1. 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A.蛋白质B.核酸C.脂类D.糖类2. 细胞膜的成分中含量最丰富的脂质是A.脂肪B.磷脂C.胆固醇D.维生素D 3. 大肠杆菌和酵母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大肠杆菌没有A.细胞壁B.细胞膜C.核糖体D.核膜4. 生物膜系统在细菌生命活动中的作用极为重要,真核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在组成上包括A.细胞膜、染色体、核膜B.细胞膜、核糖体、核膜C.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D.细胞膜、中心体、核膜5. 人体红细胞以主动运输方式吸收的物质是A.H2O B.O2C.甘油D.K+6. 细胞中绝大多数生命活动是由A TP直接提供能量。

在人体肌肉细胞中能够合成ATP的细胞器是A.叶绿体B.核糖体C.线粒体D.中心体7. 若人体唾液淀粉酶反应体系的温度从15℃上升至25℃,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将A.增大B.减小C.不变D.先增大后减小8.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着。

下列不属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是9. 酵母菌无氧呼吸不能产生的物质是A.CO2B.丙酮酸 C.乳酸D.酒精10. 与大棚种植蔬菜相关的措施及分析中,正确的是A.是用农家肥,可提高大棚中CO2的浓度B.加大蔬菜的种植密度,可不断提高蔬菜的产量C.阴雨天适当提高大棚内温度,可明显增加有机物的积累量D.用红色塑料薄膜代替无色塑料薄膜,可提高蔬菜的光合作用速率11. 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分裂期的A.前期和末期B.中期和后期C.后期和末期D.前期和中期12. 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内酶性升高是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B.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是细胞分化的主要原因C.细胞凋亡是指不利因素引起的细胞损亡和死亡D.无丝分裂是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13.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A.DNA B.蛋白质C.多糖D.RNA14. 某DNA 分子的一条链中碱基C占该链碱基是比例为36%则在以其为模版转录而成的mRNA中碱基G所占比例为A.18%B.36%C.50%D.64%15. 胰岛B细胞中的胰岛素转录的场所是A.核糖体B.中心体C.高尔基体D.细胞核16. 真核生物的形状从根本上来说决定于A.tRNA上碱基的排列顺序B.mRNA上碱基的排列顺序C.DNA上碱基的排列顺序D.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17. 下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该遗传病为隐性性状B.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C.II3和II4的基因型相同D.II3和II4的基因型不同18. 下列有关细胞中基因、DNA、染色体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B.每个DNA分子上都有一个基因C.一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DNA分子D.基因在每个染色体上都成对存在19. 下列物质中与DNA复制无关的是A.ATP B.DNA的两条模板链C.解旋酶D.尿嘧啶核糖核苷酸20. 南瓜所结果实中白色(A)对黄色(a)为显性,盘状(B)对球状(b)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完整word版2009年江苏省高考数学试卷答案与解析

完整word版2009年江苏省高考数学试卷答案与解析

2009年江苏省高考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70分)1.(5分)(2009?江苏)若复数z=4+29i,z=6+9i,其中i是虚数单位,则复数(z﹣z)i2112的实部为﹣20.【考点】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专题】数系的扩充和复数.【分析】把复数z=4+29i,z=6+9i,代入复数(z﹣z)i,化简,按多项式乘法法则,展2112开,化简为a+bi(a,b∈R)的形式,即可得到实部.【解答】解:∵z=4+29i,z=6+9i,21∴(z﹣z)i=(﹣2+20i)i=﹣20﹣2i,21∴复数(z﹣z)i 的实部为﹣20.21故答案为:﹣20【点评】本题考查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考查计算能力,是基础题.0,则向量,江苏)已知向量和和向量的夹角为2.(5分)(2009?30.3向量的数量积=【考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专题】平面向量及应用.【分析】向量数量积公式的应用,条件中给出两个向量的模和向量的夹角,代入公式进行计算即可.×=3,【解答】解:由题意知:=2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是向量数量积的运算,条件中给出两个向量的模和两向量的夹角,代入数量积的公式运算即可,两个向量的数量积是一个数量,它的值是两个向量的模与两向量夹角余弦的乘积.32).的单调减区间为(﹣1,11=x(5分)2009?江苏)函数f(x)﹣15x﹣33x+6.3(【考点】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专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的不等式求出解,并令其小于零得到关于x′(x)f【分析】要求函数的单调减区间可先求出集即可.22﹣11)(30x﹣33=3x﹣10x﹣(【解答】解:f′x)=3x ,)<x﹣110(=3(x+1)).,<1<x11,故减区间为(﹣111解得﹣,111)(﹣故答案为:此题考查学生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的能力.【点评】14.(5分)(2009?江苏)函数y=Asin(ωx+φ)(A,ω,φ为常数,A>0,ω>0)在闭区间[﹣π,0]的图象如图所示,则ω=3.【考点】由y=Asin(ωx+φ)的部分图象确定其解析式.【专题】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分析】根据函数图象求出函数的周期T,然后求出ω.【解答】解:由图中可以看出:=,T=πT=π,∴∴ω=3.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考查由y=Asin(ωx+φ)的部分图象确定其解析式,考查逻辑思维能力,是基础题.5.(5分)(2009?江苏)现有5根竹竿,它们的长度(单位:m)分别为2.5,2.6,2.7,2.8,2.9,若从中一次随机抽取2根竹竿,则它们的长度恰好相差0.3m的概率为0.2.【考点】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专题】概率与统计.【分析】由题目中共有5根竹竿,我们先计算从中一次随机抽取2根竹竿的基本事件总数,及满足条件的基本事件个数,然后代入古典概型计算公式,即可求出满足条件的概率.【解答】解:从5根竹竿中一次随机抽取2根的可能的事件总数为10,它们的长度恰好相差0.3m的事件数有2.5和2.8,2.6和2.9,共2个∴所求概率为0.2.故答案为:0.2.【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计算出满足条件的基本事件总数及其满足条件的基本事件个数是解答此类题型的关键.6.(5分)(2009?江苏)某校甲、乙两个班级各有5名编号为1,2,3,4,5的学生进行投篮练习,每人投10次,投中的次数如表:学7 7 8 7 6甲班7 6 7 9 6乙班2.0.4则以上两组数据的方差中较小的一个为S=【考点】极差、方差与标准差.【专题】概率与统计.先写出两组数据的平均数,再求出两组数据的方差,把根据表中所给的两组数据,【分析】方差进行比较,方差小的一个是甲班,得到结果.,8,7,,,解:由题意知甲班的投中次数是【解答】677 ,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72,甲班投中次数的方差是,6,7,9乙班的投中次数是6,7,,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7这组数据的方差是,∴两组数据的方差中较小的一个为0.40.4故答案为:这种问题一旦出现是比较两组数据的方差的大小,是一个基础题,【点评】本题考查方差,一个必得分题目,注意运算过程中不要出错..江苏)如图是一个算法的流程图,最后输出的W=227.(5分)(2009?【考点】循环结构.【专题】算法和程序框图.,不满足则循环,直到满足就跳10,判定是否满足S≥S【分析】根据流程图可知,计算出值即可.出循环,最后求出W10≥S=1;不满足S【解答】解:由流程图知,第一次循环:T=1,210≥;不满足ST=3,S=3﹣1=8第二次循环:210 S≥S=5﹣8=17,满足T=5第三次循环:,W=5+17=22.此时跳出循环,∴22故答案为当型循环结构和直到型循循环结构有两种形式:本题主要考查了直到型循环结构,【点评】环结构,当型循环是先判断后循环,直到型循环是先循环后判断,属于基础题.,则它们的面积比为:21分)(2009?江苏)在平面上,若两个正三角形的边长的比为.8(5 则它们的体积比8,:若两个正四面体的棱长的比为类似地,41:,在空间内,12【考点】类比推理.立体几何.【专题】3【分析】根据平面与空间之间的类比推理,由点类比点或直线,由直线类比直线或平面,由平面图形面积类比立体图形的体积,结合三角形的面积比的方法类比求四面体的体积比即可.【解答】解:平面上,若两个正三角形的边长的比为1:2,则它们的面积比为1:4,类似地,由平面图形面积类比立体图形的体积,得出:在空间内,若两个正四面体的棱长的比为1:2,则它们的体积比为1:8故答案为:1:8.【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类比推理.类比推理是指依据两类数学对象的相似性,将已知的一类数学对象的性质类比迁移到另一类数学对象上去.一般步骤:①找出两类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或者一致性.②用一类事物的性质去推测另一类事物的性质,得出一个明确的命题(或猜想).3上,且在10x+3y=x﹣P在曲线C:(5分)(2009?江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9..2,15)P处的切线斜率为2,则点P的坐标为(﹣C第二象限内,已知曲线在点【考点】导数的几何意义.【专题】导数的概念及应用.处的)在x=xf(x)y(x<0),根据导数的几何意义求出函数【分析】先设切点P(x,0000导数,从而求出切线的斜率,建立方程,解之即可.2,=3x﹣10=20),由题意知:y′|x=x<【解答】解:设P(x,y)(x000002.∴x=40,=﹣2∴x0.∴y=150.15)∴P点的坐标为(﹣2,),15故答案为:(﹣2本题考查了导数的几何意义,以及导数的运算法则和已知切线斜率求出切点坐标,【点评】本题属于基础题.x)(m,n满足f,函数f(x)=log,若正实数200910.(5分)(?m江苏)已知a>f(n),则m,n的大小关系为m<n.【考点】对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专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x在=logx)<1,故函数f(【分析】,即因为已知条件中对数函数的底数0<a a(0,+∞)上为减函数,根据函数的单调性,结合足f(m)>f(n),不难判断出m,n的大小关系.解:∵【解答】∴0<a<1x∴f(x)=log在(0,+∞)上为减函数a若f(m)>f(n)则m<n故答案为:m<n4x时,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在其定义域上均1,在底数a>【点评】函数y=a和函数y=logx a)x 时,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在其定义域上均为减函数,而f(﹣0<a<1为增函数,当底数x﹣,在底x)轴对称,其单调性相反,故函数y=a和函数y=log(﹣与f(x)的图象关于Y a时,指数函数1时,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在其定义域上均为减函数,当底数0<a<a数>1 和对数函数在其定义域上均为增函数.的取aA?B则实数,≤2},B=(﹣∞a),若(11.5分)(2009?江苏)已知集合A={x|logx2.c= 4值范围是(c,+∞),其中集合的包含关系判断及应用.【考点】集合.【专题】A 先化简集合,然后根据子集的定义求出集合B的取值范围,总而求出所求.【分析】【解答】解:A={x|logx≤2}={x|0<x≤4} 2而B=(﹣∞,a),∵A?B∴a>4即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4,+∞),故答案为:4【点评】本题属于以对数不等式为依托,考查集合子集的基础题,也是高考常会考的题型.12.(5分)(2009?江苏)设α和β为不重合的两个平面,给出下列命题:(1)若α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于β内的两条直线,则α平行于β;(2)若α外一条直线l与α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l和α平行;(3)设α和β相交于直线l,若α内有一条直线垂直于l,则α和β垂直;(4)直线l与α垂直的充分必要条件是l与α内的两条直线垂直.上面命题,真命题的序号是(1)(2)(写出所有真命题的序号)【考点】空间中直线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专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从线面平行、垂直的判定定理,判断选项即可.【解答】解:由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知,(1)正确.由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知,(2)正确.对于(3)来说,α内直线只垂直于α和β的交线l,得不到其是β的垂线,故也得不出α⊥β.对于(4)来说,l只有和α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才能得到l⊥α.也就是说当l垂直于α内的两条平行直线的话,l不一定垂直于α.【点评】本题考查空间中直线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理解定理是判断的前提,是中档题.13.(5分)(2009?江苏)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A,A,B,B为椭圆2112的四个顶点,F为其右焦点,直线AB与直线BF相交于点T,112.OTMOT线段与椭圆的交点恰为线段的中点,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 5【考点】椭圆的简单性质.【专题】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联立的方程为,直线B【分析】解法一:可先直线ABF的方程为112的坐标,代入椭圆的方程即可解出离的坐标,进而表示出中点M两直线的方程,解出点T 心率的值;'2'2根),F'.(解法二:,对椭圆进行压缩变换,0,,椭圆变为单位圆:x+y=1 轴交点的横坐标就是该椭圆的离心率.T与x据题设条件求出直线BT方程,直线直线B11的方程为,的方程为直线BF【解答】解法一:由题意,可得直线AB112(M)T(,则),由于此点在椭圆两直线联立则点上,故有22=0﹣c10ac,整理得3a﹣2 +10e﹣,解得3=0即e故答案为解法二:对椭圆进行压缩变换,,,'2'2.,0+y=1,F')(椭圆变为单位圆:x ,TM=MO=ON=1,AB斜率为1,交圆延长TOO于N,易知直线21′+1,′),则,y′=x,T设(x′y,×TN由割线定理:TB×TA ,=TM12,(负值舍去)方程:T1(B0,﹣),直线B易知:11=0令y′F,即横坐标6e=.即原椭圆的离心率故答案:.【点评】本题考查圆锥曲线的性质和应用,解题时要认真审题,仔细解答.14.(5分)(2009?江苏)设{a}是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q|>1,令b=a+1(n=1,2,…),nnn若数列{b}有连续四项在集合{﹣53,﹣23,19,37,82}中,则6q=﹣9.n【考点】等比数列的性质;数列的应用.【专题】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分析】根据B=A+1可知A=B﹣1,依据{Bn}有连续四项在{﹣53,﹣23,19,37,82}nnnn中,则可推知则{A}有连续四项在{﹣54,﹣24,18,36,81}中,按绝对值的顺序排列上述n数值,相邻相邻两项相除发现﹣24,36,﹣54,81是{A}中连续的四项,求得q,进而求n得6q.【解答】解:{Bn}有连续四项在{﹣53,﹣23,19,37,82}中B=A+1 A=B﹣1nnnn则{A}有连续四项在{﹣54,﹣24,18,36,81}中n{A}是等比数列,等比数列中有负数项则q<0,且负数项为相隔两项n等比数列各项的绝对值递增或递减,按绝对值的顺序排列上述数值18,﹣24,36,﹣54,81相邻两项相除﹣=﹣=﹣=﹣=很明显,﹣24,36,﹣54,81是{A}中连续的四项n﹣(|q|>1,∴此种情况应舍)q= ﹣或q=﹣q= ∴∴6q=﹣9故答案为:﹣9【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等比数列的性质.属基础题.二、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90分)15.(14分)(2009?江苏)设向量与垂直,求tan(α+β)的值;1()若的最大值;2()求7∥.,求证:)若tanαtanβ=16(3【考点】平面向量数量积坐标表示的应用;平行向量与共线向量;两向量的和或差的模的最值.【专题】平面向量及应用.与与先根据向量的线性运算求出,的再由【分析】(1)垂直等价于数量积等于0可求出α+β的正余弦之间的关系,最后可求正切值.||,然后根据向量的求模运算得到的关系,最后根据正(2)先根据线性运算求出弦函数的性质可确定答案.∥β,正是α)?(4cosβ)=sinαsin(3)将tanαtanβ=16化成弦的关系整理即可得到(4cos 的充要条件,从而得证.垂直,β,4cosβ+8sinβ)与(【解答】解:1,)∵=(sinβ﹣2cos∴4cosα(sinβ﹣2cosβ)+sinα(4cosβ+8sinβ)=0,即sinαcosβ+cosαsinβ=2(cosαcosβ﹣sinαsinβ),∴sin(α+β)=2cos(α+β),cos(α+β)=0,显然等式不成立∴tan(α+β)=2.)∵=(sinβ+cosβ,4cosβ﹣(24sinβ),||=∴,=.||1β=﹣时,取最大值,且最大值为sin2∴当,即sinαsin β=16,∴β=16cosαcosβ,α(3)∵tantan 4cosα∴(4cos)?(β)=sin,sinβα)共线,,sinsin,α=)与(β4cosβα(即=4cos∥.∴求模运算、向量垂直和数量积之间的关系.向量和【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向量的线性运算、三角函数的综合题是高考的热点,要强化复习.的分别是ABA,CFE中,CB﹣江苏)如图,在直三棱柱2009分)(16.14(?ABCA,11111在中点,点DB⊥.求证:BCDA上,C1111(∥平面EF1);ABC 2()平面CBB⊥平面FD.AC1118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考点】立体几何.【专题】即可;∥BCEF ∥平面ABC,证明EF【分析】(1)要证明即可,利用平面与平面CBBC,通过证明AD⊥面)要证明平面(2AFD⊥平面BBCC111111垂直的判定定理证明即可.C的中点,A分别是B,A 【解答】证明:(1)因为E,F11 ABC;ABC,所以EF∥平面EF?面ABC,BC?面所以EF∥BC,又D,BB⊥A,所以BB⊥面ABC,ABC(2)因为直三棱柱﹣ABC111111111⊥FD所以平面A,D?面AFD⊥面BC=B,所以ADBBCC,又AB又AD⊥C,BB∩11111111111.CC平面BB11本题考查直线与平面平行和垂直的判断,考查学生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点评】是中档题.项和,满足为其前nS?江苏)设a是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17.(14分)(2009nn2222=7,Sa+a=a+a72435 S;的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1)求数列a nn中的项.,使得为数列(2)试求所有的正整数ma n数列的求和;等差数列的性质.【考点】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专题】代入等差数列的通项da,)先把已知条件用a及d表示,然后联立方程求出【分析】(111 n项和公式可求.公式及前ma2的通项公式可寻求)先把已知化简可得,然后结合数列(n满足的条件.)由题意可得【解答】解:(1d=2 ﹣5,=联立可得a1,×)2=2n﹣71n5+=a∴﹣(﹣n(2中的项a=1)由()知若使其为数列n9为正整数必需为整数,且m则;,m=1m=2 是最小值)故舍去.﹣5时不满足题意,(a=m=11.所以m=2解题的重点是要熟练掌握项和的公式,本题主要考查了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点评】基本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还要具备一定的运算能力.22和﹣1)=4C:(x+3)+(y18.(16分)(2009?江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圆122=4 ﹣5)x﹣4)+(yC圆:(2,求直线l0),且被圆C的方程;截得的弦长为I()若直线l过点A(4,1的斜,l)为平面上的点,满足:存在过点P的两条互相垂的直线l与l(II)设P(a,b112截得C被圆C截得的弦长与直线l被圆相交,率为2,它们分别与圆C和圆C且直线l212121的关系式.的弦长相等,试求满足条件的a,b直线的一般式方程;直线和圆的方程的应用.【考点】直线与圆.【专题】的点斜式方程,又由直线被圆,故可以设出直线l4,0)I 【分析】()因为直线l过点A(,根据半弦长、半径、弦心距满足勾股定理,我们可以求出弦心距,截得的弦长为C1lk值,代入即得直线即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得到一个关于直线斜率k的方程,解方程求出的方程.的圆心到直C与ll的点斜式方程,分析可得圆(II)根据题意,可以设出过P点的直线112的方程,整理ba、的距离相等,即可以得到一个关于l的距离和圆C的圆心到直线l线212变形可得答案.不相交,与圆C (Ⅰ)若直线l的斜率不存在,则直线x=4【解答】解:1),x﹣4l故直线l的斜率存在,不妨设为k,则直线的方程为y=k()到直线的距离,C圆心(﹣3,1圆﹣即kxy﹣4k=01=1,则,l直线被圆C截得的弦长为1k=0联立以上两式可得,或故所求直线.y=0方程为l或10:,l x﹣a),(Ⅱ)依题意直线的方程可设为l:y﹣b=2(21因为两圆半径相等,且分别被两直线截得的弦长相等,l的距离相等,l的距离和圆C的圆心到直线的圆心到直线故圆C2112即,解得:a﹣3b+21=0或3a+b﹣7=0.【点评】在解决与圆相关的弦长问题时,我们有三种方法:一是直接求出直线与圆的交点坐标,再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出;二是不求交点坐标,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出,即设直线的斜率为k,直线与圆联立消去y后得到一个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再利用弦长公式求解,三是利用圆中半弦长、弦心距及半径构成的直角三角形来求.对于圆中的弦长问题,一般利用第三种方法比较简捷.本题所用方法就是第三种方法.19.(16分)(2009?江苏)照某学者的理论,假设一个人生产某产品单件成本为a元,如果元,则他的满意度为;如果他买进该产品的单价为n他卖出该产品的单价为m元,则.如果一个人对两种交易(卖出或买进)的满意度分别为h和他的满意度为h,则他21.对这两种交易的综合满意度为现假设甲生产A、B两种产品的单件成本分别为12元和5元,乙生产A、B两种产品的单件成本分别为3元和20元,设产品A、B的单价分别为m元和m元,甲买进A与卖出B BA的综合满意度为h,乙卖出A与买进B的综合满意度为h.乙甲=m时,求证:h的表达式;当m=h;(1)求h和h关于m、m BAAB乙甲甲乙=m,当mm、m分别为多少时,甲、乙两人的综合满意度均最大?最大的综(2)设BBAA合满意度为多少?(3)记(2)中最大的综合满意度为h,试问能否适当选取m、m的值,使得h≥h和00AB甲h≥h 同时成立,但等号不同时成立?试说明理由.0乙【考点】函数模型的选择与应用.【专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mm时,表示出要证【分析】(1)表示出甲和乙的满意度,整理出最简形式,在条件BA明的相等的两个式子,得到两个式子相等.(2)在上一问表示出的结果中,整理出关于变量的符合基本不等式的形式,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出两个人满意度最大时的结果,并且写出等号成立的条件.≤,不能取到m,m=h)知hh=.因为h的值,使)先写出结论:不能由((32B0A0乙甲同时成立,但等号不同时成立.h 和≥hh≥h得00乙甲=;hB=的满意度为)甲:买进(【解答】解:1Ah,卖出的满意度为B1A111=;h= 所以,甲买进A与卖出B的综合满意度为甲=;=,买进B的满意度为:乙:卖出A的满意度为:hh B2A2=;= A与买进B的综合满意度h所以,乙卖出乙=,所以hh,=h当m=m时,BA甲甲乙=h乙=m时,0),当mm(2)设=x(其中x>BAB≤;= =h=h乙甲=×10=6m时,=10时,上式“=”成立,即m当且仅当,x=,即x=10AB甲、乙两人的综合满意度均最大,最大综合满意度为;≤h =.因为(3)不能由(2)知hh0乙甲同时成立,但等号不同时成立.h≥hm的值,使得h≥h和因此,不能取到m,0BA0乙甲【点评】本题考查函数模型的选择和应用,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这是最主要的一点,题目中所用的知识点不复杂,只要注意运算就可以.2.﹣a|x﹣a)|x江苏)设a为实数,函数f(x)=2x+(1620.(分)(2009? a的取值范围;10)≥,求(1)若f(x)的最小值;2)求f((的解集.)≥1)+∞,求不等式h(x,h3)设函数(x)=f(x)x∈(a,(二次函数的性质;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考点】函数的性质及应用;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专题】a再去绝对值求的取值范围,﹣a|a|≥1≥【分析】(1)f(0)1?借助二次函数的a两种情况来讨论去绝对值,再对每一段分别求最小值,和x<≥(2)分xa 对称轴及单调性.最后综合即可.22,因为不等式的解集由对应方程的根决定,所以再0﹣﹣2ax+a1≥转化为x3()h()≥13x 对其对应的判别式分三种情况讨论求得对应解集即可. 1 ≤?≥,则﹣≥0f1解:【解答】()若()1a|a|1?a﹣1222,∴,﹣2ax+a xx≥a时,f()=3x2()当如图所示:22﹣af(x)=x,+2ax≤当xa时,∴.综上所述:.1,h(x)≥a(3)x∈(,+∞)时,22222﹣8a(a﹣1)=12△得3x﹣2ax+a1﹣≥0,=4a12﹣);∞(0≤,x∈a,+△a≤当a﹣或≥时,>时,<当﹣a<△0,得:13即2类讨论:进而分<时,a,当﹣<a<﹣;+,∞,]∪)[a此时不等式组的解集为(a;≤<时,<x当﹣≤).此时不等式组的解集为,[+∞综上可得,);,+∞+,∞当a∈(﹣∞,﹣)∪()时,不等式组的解集为(a);[,+∈当a∞(﹣,﹣)时,不等式组的解集为(a,]∪.+,∞)时,不等式组的解集为[a当∈﹣,][分段函数的最值的求法是先对每一段分别求最值,【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段函数的最值问题.最后综合最大的为整个函数的最大值,最小的为整个函数的最小值.14。

2009年江苏省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word版逐题解析)

2009年江苏省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word版逐题解析)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两个分别带有电荷量Q -和+3Q 的相同金属小球(均可视为点电荷),固定在相距为r 的两处,它们间库仑力的大小为F 。

两小球相互接触后将其固定距离变为2r ,则两球间库仑力的大小为A .112FB .34FC .43F D .12F C 【解析】本题考查库仑定律及带电体电量的转移问题。

接触前两个点电荷之间的库仑力大小为23r Q Q k F ⋅=,两个相同的金属球各自带电,接触后再分开,其所带电量先中和后均分,所以两球分开后各自带点为+Q ,距离又变为原来的21,库仑力为22⎪⎭⎫ ⎝⎛⋅='r Q Q k F ,所以两球间库仑力的大小为43F ,C 项正确。

如两球原来带正电,则接触各自带电均为+2Q 。

2.用一根长1m 的轻质细绳将一副质量为1kg 的画框对称悬挂在墙壁上,已知绳能承受的最大张力为10N ,为使绳不断裂,画框上两个挂钉的间距最大为(g 取210m/s ) A .3m 2 B .2m 2C .1m 2 D .3m 4 A 【解析】熟练应用力的合成和分解以及合成与分解中的一些规律,是解决本题的根本;一个大小方向确定的力分解为两个等大的力时,合力在分力的角平分线上,且两分力的夹角越大,分力越大。

题中当绳子拉力达到F =10N 的时候,绳子间的张角最大,即两个挂钉间的距离最大;画框受到重力和绳子的拉力,三个力为共点力,受力如图。

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绳子长为L 0=1m,则有θcos 2F mg =,两个挂钉的间距离θsin 220L L ⋅=,解得23=L m ,A 项正确。

3.英国《新科学家(New Scientist )》杂志评选出了2008年度世界8项科学之最,在XTEJ1650-500双星系统中发现的最小黑洞位列其中,若某黑洞的半径R 约45km ,质量M 和半径R 的关系满足22M c R G=(其中c 为光速,G 为引力常量),则该黑洞表面重力加速度的数量级为A .8210m/sB .10210m/sC .12210m/sD .14210m/sC 【解析】处理本题要从所给的材料中,提炼出有用信息,构建好物理模型,选择合适的物理方法求解。

2009年与2010年江苏地理高考考试说明比较

2009年与2010年江苏地理高考考试说明比较
波浪、潮汐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海平面变化
海平面变化对海岸带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
海平面变化对海岸带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
海底矿产资源
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
海洋油气资源。锰结核
海底油气资源、锰结核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
海洋污染与环境保护
海洋主要污染源的来源及其对海洋环境产生的危害
2009年与2010年江苏地理高考考试说明比较
一、命题指导思想
2009年考试说明
2010年考试说明
2009年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科(江苏卷)的命题以有利于推进中学地理课程改革,提高地理教学质量;有利于减轻中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有利于高等学校更加科学自主地择优选拔合格新生的思想为指导,充分体现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切实反映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
实行江苏省新高考方案中设置的选修科目学业水平测试,既加强了对普通高中的课程管理和质量监控,又为高等学校招生提供了更多有效的考生信息。因此,选修科目学业水平测试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
实行江苏省新高考方案中设置的选修科目学业水平测试,在为高等学校招生提供了更多有效的考生信息的同时,也有利于加强对普通高中的课程管理和质量监控。因此,选修科目学业水平测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城乡的基本文化设施类型及其主要功能
基本文化设施类型及其主要功能
环境保护
考试要点
2009年考试说明
2010年考试说明
具体考试内容要求
具体考试内容要求
非可再生资源
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合理开发、利用非可再生资源的主要措施

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化学试卷

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化学试卷

绝密★启用前2009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课目)试卷化学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Al:27 S:32 Cl:35.5 K:39 Fe:56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是符合要求的(本部分23题,每题3分,共69分)。

1.全球气候变暖。

据报道,江苏在最近47年里平均气温升高1.38℃。

下列哪种气体的增加是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A.N2B.O2C.CO2D.SO22.“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应分类回收利用。

生活中废弃的塑料制品、旧轮胎、废纸等属于A.单质B.有机物C.氧化物D.无机物3.当光束通过豆浆时,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表明豆浆是A.胶体B.溶液C.悬浊液D.乳浊液4.欲配制浓度为1.00mol/L的氯化钠溶液100mL,用不到的仪器是A.容量瓶B.分液漏斗C.玻璃棒D.烧杯5.下列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是A.K B.Na C.Al D.Mg6.下列物质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A.O3B.H2O C.K2SO4D.C2H5OH7.下列物质与水反应生成强酸的是A.Na2O B.SO3C.CO2D.NH38.下列气体中无色无味的是A.SO2B.Cl2C.NO2D.N29.下列实验装置(部分仪器已省略)或操作,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干燥氯气B.闻气体气味C.分离乙醇和水D.进行喷泉实验10.光导纤维已成为信息社会必不可少的高技术材料。

下列物质用于制造光导纤维的是A.金刚石B.大理石C.铝合金D.二氧化硅11.“脚印”、“笑脸”、“五环”等焰火让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更加辉煌壮观,这些五彩缤纷的焰火与元素的焰色反应有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观察K2SO4的焰色应透过蓝色的钴玻璃B.Na与NaCl在灼烧时火焰颜色相同C.可以用焰色反应来区别NaCl和KClD.焰色反应一定发生化学变化12.某溶液中存在较多的OH—、K+、CO32—,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是A.H+B.Ca2+C.NH4+D.SO42—13.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氯化钙的化学式CaCl B.HCl分子的电子式C.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D.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14.常用于测定动植物标本的年龄。

2009年江苏省高考数学试卷及详解

2009年江苏省高考数学试卷及详解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数学Ⅰ参考公式:样本数据12,,n x x x L 的方差()2211n i i s x x n ==-∑,其中11n i i x x n ==∑.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1.若复数i z i z 96,29421+=+=其中i 是虚数单位,则复数i z z )(21-的实部为 .2.已知向量a 和向量b 的夹角为30o,3||,2||==b a ,则向量a 和向量b 的数量积b a ⋅= .3.函数63315)(23+--=x x x x f 的单调减区间为 .4.函数)sin(ϕω+=x A y (ϕω,,A 为常数,0,0>>ωA )在闭区间[]0,π-上的图象如图所示,则ω= .5.现有5根竹竿,它们的长度(单位:m )分别为2.5,2.6,2.7,2.8,2.9,若从中一次随机抽取2根竹竿,则它们的长度恰好相差0.3m 的概率为 .6.某校甲、乙两个班级各有5名编号为1,2,3,4,5的学生进行投篮练习,每人投10次,投中的次数如下表:学生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甲班6 7 7 8 7 乙班 6 76 7 9 则以上两组数据的方差中较小的一个为2s = .7.右图是一个算法的流程图,最后输出的=W .8.在平面上,若两个正三角形的边长的比为1:2,则它们的面积比为1:4,类似地,在空间内,若两个正四面体的棱长的比为1:2,则它们的体积比为 .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P 在曲线310:3+-=x x y C 上,且在第二象限内,已知曲线C 在点P 处的切线的斜率为2,则点P 的坐标为 .10.已知215-=a ,函数x a x f =)(,若实数m 、n 满足)()(n f m f <,则m 、n 的大小关系为 .11.已知集合{}),(,2log |2a B x x A -∞=≤=,若B A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c ,其中c =12.设α和β为不重合的两个平面,给出下列命题:(1)若α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于β内的两条直线,则α平行于β;(2)若α外一条直线l 与α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l 和α平行;(3)设α和β相交于直线l ,若α内有一条直线垂直于l ,则α和β垂直;(4)直线l 与α垂直的充分必要条件是l 与α内的两条直线垂直.上面命题中,真命题的序号 (写出所有真命题的序号)1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2121,,,B B A A 为椭圆)0(12222>>=+b a by a x 的四个顶点,F 为其右焦点,直线21B A 与直线F B 1相交于点T ,线段OT 与椭圆的交点M 恰为线段OT 的中点,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 ▲ .14.设{}n a 是公比为q 的等比数列,1>q ,令),2,(1⋅⋅⋅=+=n a b n n ,若数列{}n b 有连续四项在集合{}82,37,19,23,53--中,则q 6=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计90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或演算步骤.15.(本小题满分14分)设向量)sin 4,(cos ),cos 4,(sin ),sin ,cos 4(β-β=ββ=αα=c b a (1)若a 与c b 2-垂直,求)tan(β+α的值;(2)求c b +的最大值;(3)若16tan tan =βα,求证:a ∥b16.(本小题满分14分)如图,在直三棱柱111C B A ABC -中,E 、F 分别是B A 1、C A 1的中点,点D 在11C B 上,C B D A 11⊥.求证:(1)EF ∥平面ABC ;(2)平面FD A 1⊥平面C C BB 11..17.(本小题满分14分)设{}n a 是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n S 为其前n 项和,满足7,725242322=+=+S a a a a .(1)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及前n 项和n S ;(2)试求所有的正整数m ,使得21++m m m a a a 为数列{}n a 中的项.18.(本小题满分16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圆4)1()3(:221=-++y x C 和圆4)5()4(:222=-+-y x C .(1)若直线l 过点)0,4(A ,且被圆1C 截得的弦长为32,求直线l 的方程; (2)设P 为平面上的点,满足:存在过点P 的无穷多对互相垂直的直线1l 和2l ,它们分别与圆1C 和圆2C 相交,且直线1l 被圆1C 截得的弦长与直线2l 被圆2C 截得的弦长相等,试求所有满足条件的点P 的坐标.19.(本小题满分16分)按照某学者的理论,假设一个人生产某产品单件成本为a 元,如果他卖出该产品的单价为m 元,则他的满意度为am m +;如果他买进该产品的单价为n 元,则他的满意度为a n n +.如果一个人对两种交易(卖出或买进)的满意度分别为1h 和2h ,则他对这两种交易的综合满意度为21h h .现假设甲生产A 、B 两种产品的单件成本分别为12元和5元,乙生产A 、B 两种产品的单件成本分别为3元和20元,设产品A 、B 的单价分别为A m 元和B m 元,甲买进A 与卖出B 的综合满意度为甲h ,乙卖出A 与买进B 的综合满意度为乙h(1)求甲h 和乙h 关于A m 、B m 的表达式;当B A m m 53=时,求证:甲h =乙h ; (2)设B A m m 53=,当A m 、B m 分别为多少时,甲、乙两人的综合满意度均最大?最大的综合满意度为多少? (3)记(2)中最大的综合满意度为0h ,试问能否适当选取A m 、B m 的值,使得0h h ≥甲和0h h ≥乙同时成立,但等号不同时成立?试说明理由.20.(本小题满分16分)设a 为实数,函数a x a x x x f --+=)(2)(2.(1)若1)0(≥f ,求a 的取值范围;(2)求)(x f 的最小值;(3)设函数),(),()(+∞∈=a x x f x h ,直接写出(不需给出演算步骤)不等式1)(≥x h 的解集.数学Ⅱ 参考公式:2222(1)(21)123.6n n n n ++++++=L 21.[选做题]在A 、B 、C 、D 四小题中只能选做两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A .选修4 - 1:几何证明选讲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C ≌△BAD .求证:AB ∥CD .B . 选修4 - 2:矩阵与变换,求矩阵3221A ⎡⎤=⎢⎥⎣⎦的逆矩阵. C . 选修4 - 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已知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13()x t t y t t ⎧=-⎪⎪⎨⎪=+⎪⎩(t 为参数,0t >).求曲线C 的普通方程. D . 选修4 - 5:不等式选讲 :设a ≥b >0,求证:3332a b +≥2232a b ab +.[必做题]第22题、第23题,每题10分,共计20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22.(本题满分10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C 的顶点在原点,经过点A (2,2),其焦点F 在x 轴上.(1)求抛物线C 的标准方程;(2)求过点F ,且与直线OA 垂直的直线的方程;(3)设过点(,0)(0)M m m >的直线交抛物线C 于D 、E 两点,ME=2DM ,记D 和E 两点间的距离为()f m ,求()f m 关于m 的表达式.23.(本题满分10分)对于正整数n ≥2,用n T 表示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0x ax b ++=有实数根的有序数组(,)a b 的组数,其中{},1,2,,a b n ∈L (a 和b 可以相等);对于随机选取的{},1,2,,a b n ∈L (a 和b 可以相等),记n P 为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22=++b ax x有实数根的概率.(1)求2n T 和2n P ;(2)求证:对任意正整数n ≥2,有n P n 11->.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答案及解读数学Ⅰ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1. -20【解析】 本题考查了复数的基本运算,属基础概念题.由i z i z 96,29421+=+=, 可得i i i i z z 220)202()(21--=+-=-, 则复数i z z )(21-的实部为-20.2. 3【解析】 本题考查了复数的数量积公式及其简单应用.由向量a 和向量b 的夹角为ο30, 3||,2||==b a ,可得330cos 32=⨯⨯=⋅οb a .3.)11,1(-【解析】 本题考查了导数法求函数的单调区间问题. 由63315)(23+--=x x x x f ,可得)1110(333303)(22--=--='x x x x x f , 令0)(<'x f 可解得111<<-x ,∴函数63315)(23+--=x x x x f 的单调减区间为)11,1(-.4. 3【解析】 本题考查了由三角函数图象求三角函数解析式问题.由图象可得该函数的周期为ωπ=π=232T , ∴3=ω. 5.51【解析】 本题考查了古典概型问题,从2.5,2.6,2.7,2.8,2.9,这五个数据中任意抽取2个有2.5 , 2.6; 2.5 , 2.7; 2.5 , 2.8; 2.5 , 2.9; 2.6 , 2.7; 2.6 , 2.8;2.6 , 2.9; 2.7 , 2.8; 2.7 , 2.9; 2.8 , 2.9,共10种抽取方法, 其中长度恰好相差0.3m 仅2.5 , 2.8; 2.6 , 2.9两组, 即得2,10==m n , ∴它们的长度恰好相差0.3m 的概率为51102===n m P . 6.52【解析】 本题考查了统计初步中样本数据的方差的求解问题,属简单的公式应用问题.同时也考查了学生的估算能力.由图表可得7)78776(51=++++=甲x , 7)97676(51=++++=乙x , ∴52)01001(512=++++=甲S , 56)40101(512=++++=乙S ,22乙甲S S < , ∴两组数据的方差中较小的一个为522=S .本题也可由表格估算出22乙甲S S <,因此,不必计算2乙S 7. 22【解析】 本题考查了算法的流程图,以循环结构为主要考查对象,是近几年高考中常见的命题方式.由流程图可得, 第一次循环时得到的S 与T 的值分别为1-0=1,1; 第二次循环时得到的S 与T 的值分别为9-1=8,3; 第三次循环时得到的S 与T 的值分别为25-8=17,5, 此时退出循环结构得22517=+=W .8. 1:8【解析】 本题考查了推理与证明中合情推理之中类比推理的应用.由于相似的几何图形中面积比是边长的平方比, 类比的相似的几何体的体积比是棱长的立方比, 即若两个正四面体的棱长的比为1:2,则它们的体积比为1:8.9. (-2, 15)【解析】 本题考查了导数的几何意义, 曲线方程对应的函数的导数的几何意义是曲线上某点的切线的斜率.由21032=-='x y 可解得2±=x , ∵切点P 在第二象限内,∴2-=x , 由此可得点P 的坐标为(-2, 15).10. n m <【解析】 本题考查了指数函数及指数函数的单调性的应用.∵)1,0(215∈-=a , ∴函数x a x f =)(为R 上的减函数,又∵)()(n f m f >, ∴n m <.11. 4【解析】 本题考查了对数不等式及集合的子集运算,此题中要注意对数函数的定义域及集合边界值的验证.由已知条件可得{}(]4,02log |2=≤=x x A ,),(a B -∞=,若B A ⊆则4>a ,即得4=c .12. (1)(2)【解析】 本题考查了平面与平面、直线与平面的平行与垂直的位置关系,是高考中常见的开放题型之一. 若α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于β内的两条直线,则α平行于β,这是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即(1)正确;若α外一条直线l 与α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l 和α平行,这是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即(2)正确;设α和β相交于直线l ,α内有一条直线垂直于l ,但该直线不一定能够垂直β内两条相交直线,即直线l 不一定垂直于平面β,所以平面α和β不一定垂直,即(3)不正确; 直线l 与α垂直的充分必要条件是l 与α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即(4)不正确, 综上可得真命题的序号为(1)(2).13.572-【解析】 本题考查了直线方程,两直线的交点及椭圆的几何意义,离心率 的考查是高考客观题考查的热点.由已知条件可得直线21B A 的方程为1=-+-bx a x ①, 直线F B 1的方程为1=-+b y c x ②,联立①②可得两直线交点T 的坐标为(c a ac -2,c a c a b -+)(),则线段OT 的中点M 的坐标为(ca ac -,)(2)(c a c ab -+),代入椭圆12222=+b y a x 可得222)(4)(4c a c a c -=++,即得03102=-+e e ,解之得725±-=e ,∵)1,0(∈e , ∴572-=e .【别解】设)sin ,cos (θθb a M ,则)sin 2,cos 2(θθb a T ,由T B A 21共线得a b a a b =+θθcos 2sin 2化简得1cos 2sin 2+θ=θ ① 由FT B 1共线得cb a b b =θ+θcos 2sin 2化简得θ=+θcos 2)1sin 2(e ② 由①②解得⎪⎪⎩⎪⎪⎨⎧-+=θ-=θ)1(21sin 1cos e ee e 代入1sin cos 22=θ+θ得03102=-+e e ,解得725+-=e .14. -9【解析】 本题考查了等比数列的通项与基本量的求解问题,此题利用等比数列构造另一个数列,利用所构造数列的性质去研究等比数列是高考的热点问题.由已知数列{}n b 有连续四项在集合{}82,37,19,23,53--中,则数列{}n a 必有连续四项在集合{}81,36,18,24,54--中, 若公比q 为正则该数列的四项必均为正或均为负值, 显然不合题意, 所以公比q 必为负值,又由1>q 知1-<q ,按此要求在集合{}81,36,18,24,54--中取四个数排成数列可得数列81,54,36,24--或54,36,24,18-- (此数列不成等比数列,故舍去), ∵数列81,54,36,24--的公比23-=q , ∴96-=q .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计90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或演算步骤.[15题解析] 本小题主要考查向量的基本概念、数乘、数量积,同时考查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二倍角的正弦、两角和的正弦与余弦公式,考查运算和证明等基本能力.满分14分.(Ⅰ)由a 与c b 2-垂直,02)2(=⋅-⋅=-⋅c a b a c b a ,即0)cos(8)sin(4=β+α-β+α,2)tan(=β+α.(Ⅱ))sin 4cos 4,cos (sin β-ββ+β=+c b ,β+ββ-β+β+ββ+β=+22222sin 16sin cos 32cos 16cos cos sin 2sin c b β-=ββ-=2sin 1517cos sin 3017,最大值为32, 所以c b +的最大值为24.由16tan tan =βα得βα=βαcos cos 16sin sin ,即0sin sin cos 4cos 4=βα-β⋅α,所以a ∥b . [16题解析] 本小题主要考查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考查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满分14分.(Ⅰ)因为E ,F 分别是C A B A 11,的中点,所以EF ∥BC ,又ABC EF 面⊄,ABC BC 面⊂,所以EF ∥平面ABC .(Ⅱ)因为直三棱柱111C B A ABC -,所以1111C B A BB 面⊥,D A BB 11⊥,又C B D A 11⊥,所以C C BB D A 111面⊥,又FD A D A 11面⊂,所以平面⊥FD A 1平面C C BB 11.[17题解析] 本小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的通项、求和的有关知识,考查运算和求解的能力.满分14分.(1)设公差为d ,则23242522a a a a -=-,由性质得)()(33434a a d a a d +=+-,因为0≠d ,所以034=+a a ,即0521=+d a ,又由77=S 得726771=⨯+d a ,解得51-=a ,2=d ,所以{}n a 的通项公式为72-=n a n ,前n 项和n n S n 62-=.(2)(方法一)32)52)(72(21---=++m m m a a a m m m ,设t m =-32, 则68)2)(4(21-+=--=++tt t t t a a a m m m , 所以t 为8的约数 因为t 是奇数,所以t 可取的值为1±当2,1-==m t 时,3752,368=-⨯=-+t t ,是数列{}n a 中的项; 当1,1=-=m t 时,,1568-=-+tt 数列{}n a 中的最小项是5-,不符合. 所以满足条件的正整数2=m (方法二)因为222222186)2)(4(++++++++-=--=m m m m m m m m a a a a a a a a 为数列{}n a 中的项, 故28+m a 为整数,又由(1)知:2+m a 为奇数,所以1322±=-=+m a m ,即2,1=m经检验,符合题意的正整数只有2=m这两种解法看似相同,但却有本质的区别,解法二是紧扣数列通项公式解题,而解法一是紧扣等差数列的概念解题,学生掌握的基本思路是解法二,本题是中极题.[18题解析] 本小题主要考查直线与圆的方程、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考查数学运算求解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满分16分.(1)设直线l 的方程为:)4(-=x k y ,即04=--k y kx 由垂径定理,得:圆心1C 到直线l 的距离,1)232(422=-=d 结合点到直线距离公式,得:114132=+---k kk化简得:247,,0.07242-===+k or k k k 求直线l 的方程为:0=y 或)4(247--=x y ,即0=y 或028247=-+y x (2) 设点P 坐标为),(n m ,直线1l 、2l 的方程分别为:)(1),(m x k n y m x k n y --=--=-,即:011,0=++--=-+-m kn y x k km n y kx因为直线1l 被圆1C 截得的弦长与直线2l 被圆2C 截得的弦长相等,两圆半径相等.由垂径定理,得::圆心1C 到直线1l 与2C 直线2l 的距离相等.故有:1115411322+++--=+-+--km kn k k kmn k ,化简得:5)8(,3)2(-+=+---=--n m k n m n m k n m 或 关于k 的方程有无穷多解,有:⎩⎨⎧=-+=+-⎩⎨⎧=--=--0508,0302n m n m n m m m 或 解之得:点P 坐标为)213,23(-或)21,25(-. [19题解析] 本小题主要考查函数的概念、基本不等式等基础知识,考查数学建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以及数学阅读能力.满分16分. (1) [][])20,5,12,3(,203,512∈∈+⋅+=+⋅+=B A B B A A B B A A m m m m m m h m m m m h 乙甲当B A m m 53=时,)5)(20(51253532++=+⋅+=B B B B B B B m m m m m m m h 甲,)20)(5(20353532++=+⋅+=B B BB B B B m m m m m m m h 乙,h 甲=h 乙(2)当B A m m 53=时,h ==甲由[]⎥⎦⎤⎢⎣⎡∈∈51,201120,5B B m m 得,故当2011=B m 即12,20==A B m m 时, 甲乙两人同时取到最大的综合满意度为510. (3)(方法一)由(2)知:5100=h 由5105120=≥+⋅+=h m m m m h B B A A 甲得:25512≤+⋅+B B A A m m m m ,令y m x m B A ==5,3则⎥⎦⎤⎢⎣⎡∈1,41,y x ,即:25)1)(41(≤++y x . 同理,由5100=≥h h 乙得:25)41)(1(≤++y x 另一方面,[]5,241,41,1,41,∈++⎥⎦⎤⎢⎣⎡∈y x y x ,⎥⎦⎤⎢⎣⎡∈++2,251,1y x25)41)(1(,25)1)(41(≥++≥++y x y x 当且仅当41==y x ,即B A m m =时,取等号.所以不能否适当选取A m 、B m 的值,使得00h h h h ≥≥乙甲和同时成立,但等号不同时成立. 方法二:由⑵知320=h ,因为 9425100201536122020351212≤++⋅++=+⋅+⋅+⋅+=yy x x y x x y y x h h 乙甲所以,当32,32≥≥乙甲h h 时,有32==乙甲h h ,因此,不能取到B A m m ,的值,使得0h h ≥甲和0h h ≥乙同时成立,但等号不同时成立.[20题解析] 本小题主要考查函数的概念、性质、图象及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等基础知识,考查灵活运用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进行探索、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满分16分(1)若1)0(≥f ,则1112-≤⇒⎩⎨⎧≥<⇒≥-a a a a a(2)当a x ≥时,⎪⎩⎪⎨⎧<≥=⎪⎩⎪⎨⎧<≥=+-=0,320,20),3(0),()(,23)(22min22a a a a a a f a a f x f a ax x x f 当a x ≤时,⎪⎩⎪⎨⎧<≥-=⎩⎨⎧<≥-=-+=0,20,20),(0),()(,2)(22min22a a a a a a f a a f x f a ax x x f 综上⎪⎩⎪⎨⎧<≥-=0,320,2)(22mina a a a x f (3)),(+∞∈a x 时,1)(≥x h 得012322≥-+-a ax x ,222812)1(124a a a -=--=∆当2626≥-≤a a 或时,),(,0+∞∈≤∆a x ; 当2626<<-a 时,△>0,得:⎪⎩⎪⎨⎧>≥-+----ax a a x a a x 0)323)(323(22 讨论得:当)26,22(∈a 时,解集为),(+∞a ; 当)22,26(--∈a 时,解集为⎪⎪⎭⎫⎢⎢⎣⎡+∞-+⋃--,323]323,(22a a a a a ; 当⎥⎦⎤⎢⎣⎡-∈22,22a 时,解集为⎪⎪⎭⎫⎢⎢⎣⎡+∞-+,3232a a . 数学Ⅱ[A .选修4 - 1几何证明选讲答案] :本小题主要考查四边形、全等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考查推理论证能力.满分10分.证明:由△ABC ≌△BAD 得∠ACB=∠BDA ,故A 、B 、C 、D 四点共圆,从而∠CBA=∠CDB .再由△ABC ≌△BAD 得∠CAB=∠DBA .因此∠DBA=∠CDB ,所以AB ∥CD .[B .选修4 - 2:矩阵与变换答案] :本小题主要考查逆矩阵的求法,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满分10分.解:设矩阵A 的逆矩阵为⎥⎦⎤⎢⎣⎡w y z x ,则⎥⎦⎤⎢⎣⎡⎥⎦⎤⎢⎣⎡⎥⎦⎤⎢⎣⎡10011223 = w y z x 即⎥⎦⎤⎢⎣⎡=⎥⎦⎤++⎢⎣⎡+100122322z 3 +w y w y z x x ,故⎩⎨⎧=+=+⎩⎨⎧=+=+,12,023,,02,123w y w y z x z x解得:3,2,2,1-===-=w y z x ,从而A 的逆矩阵为⎥⎦⎤-⎢⎣⎡-=-32211 A . [C . 选修4 - 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答案] :本小题主要考查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的基本知识,考查转化问题的能力.满分10分.解:因为212-+=t t x ,所以3122y t t x =+=+,故曲线C 的普通方程为:2360x y -+= [ D . 选修4 - 5:不等式选讲答案] :本小题主要考查比较法证明不等式的常见方法,考查代数式的变形能力.满分10分.证明:3322222232(32)3()2()(32)().a b a b ab a a b b b a a b a b +-+=-+-=-- 因为a ≥b >0,所以a b -≥0,2232a b ->0,从而22(32)()a b a b --≥0, 即3332a b +≥2232a b ab +.[必做题第22题答案] :本小题主要考查直线、抛物线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等基本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满分10分.解:(1)由题意,可设抛物线C 的标准方程为px y 22=,因为点)2,2(A 在抛物线C 上,所以1=p ,因此,抛物线C 的标准方程为x y 22=.(2)由(1)可得焦点F 的坐标是)0,21(,又直线OA 的斜率为122=,故与直线OA 垂直的直线的斜率为1-,因此,所求直线的方程是021=-+y x .(3)解法一:设点D 和E 的坐标分别为),(11y x 和),(22y x ,直线DE 的方程是)(m x k y -=,0≠k 将m kyx +=代入x y 22=,有0222=--km y ky ,解得kmk y 22,1211+±=.由DE ME 2=知)121(221122-+=++mk mk ,化简得m k 42=. 因此22122212212))(11()()(y y ky y x x DE -+=-+-=)4(49)21(4)11(2222m m k mk k +=++=.所以)0(423)(2>+=m m m m f . 解法二:设),2(),,2(22t t E s s D ,由点)0,(m M 及DMME 2=得)0(20),2(22122s t s m m t -=--=-.因此2,2s m s t =-= 所以)0(423)2()22()(222222>+=--+-==m m m s s s s DE m f .[必做题第23题答案] :本小题主要考查概率的基本知识和记数原理,考查探究能力.满分10分.(1)解:因为方程022=++b ax x 有实数根,所以0442≥-=∆b a ,即2a b ≤(i )当2n a n ≤≤时,有22a n ≤,又2,,2,1n b ⋅⋅⋅∈,故总有b ,有12+-n n 种取法,b有2n 种取法,所以共有22)1(n n n +-组有序数组),(b a 满足条件;(ii )当11-≤≤n a 时,满足21ab ≤≤的b有2a个,故共有6)12)(1()1(3212222--=-+⋅⋅⋅+++n n n n 组有序数组),(b a 满足条件.由(i )(ii )可得6)1346(6)12)(1()1(23222++-=--=+-=n n n n n n n n n n T n ,从而32346134622n n n n n T P n n ++-==.⑵证明:我们只需证明:对于随机选取的n b a ,,2,1,⋅⋅⋅∈,方程022=++b ax x 无实数根的概率nP n 11<-.若方程022=++b ax x 无实数根,则0442<-=∆b a ,即b a <2的有序数组),(b a 的组数小于n n ,从而,方程022=++b ax x 无实数根的概率nn n n P n 112=<-,所以n P n 11->.试卷综合解读与评析2009年高考江苏卷保持了2008年高考江苏卷的特点,以稳为主,稳中有变,更加体现新课程理念,所有试题的建构,不偏不怪,难易得当,紧扣考纲,贴近课本.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对当前高中数学教学和高三数学复习备考有着鲜明的导向作用.下面从数学I、II试题的答案,别解、知识点、苏教版教材的出处,考纲要求,课本要求,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容易导致失误的地方等方面进行综合解读.(要说明的是:江苏高考试题分文、理科,除选修的科目不同外,语、数、外三门必修科目的设置也有同有异:英语科目文理科试题相同,分值为120分;数学、语文两门必修科目,文理试题的设置分I、II两部分,对于文科和理科的考生数学和语文的I卷试题相同、分值均为160分,对理科生要加考数学II试题,文科考生要加考语文II试题分值均为40分.这样语数外三门必修科目文、理试题的总分值一样——200分+160分+120分=480分.)1.数学I试题(文理同卷)填空题部分填空题没有难度,从1至12题都平铺直叙,送分送到位,13、14题属于中档题,也容易拿分,没有难题.对照考纲和教材将14条填空题进行分析和解读如下:(附:表中的“等级”是指:江苏《考试说明》将考点要求分成A、B、C三个等级,其中C级要求最高,B 级次之、A级要求最低;表中的“层次”是指:江苏教材上的习题分为三个层次即:感受·理解、思考·运用和探究·拓展)2 数学I试题(文理同卷)解答题部分对于15题,此题主要考查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运算,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二倍角的正弦,考纲要求分别为C、C、B,坚持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数学思想方法主要考查了转化思想题型常规,思路清晰可循,三基好的考生容易得满分.对于16题,此题是立体几何题,仍然是考察平行与垂直的证明,题目简单明了,但要注重过程,判定定理的条件必须写全,线面平行是三个条件,面面垂直是两个条件,但之前需证明线面垂直,那是五个条件.对于17、18题第一小问,比较简单,但第二小问难度加大.17题数列题的第一小问是基本量的运算,大多考生不会有问题,第二小问有一丝数论的味道,题目简洁而又精彩!18题是解析几何题,考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第二小问思路其实比较清晰,因为圆1C 与圆2C 的半径相等,及直线1l 被圆1C 截得的弦长与直线 2l 被圆2C 截得的弦长相等,所以圆1C 的圆心到直线1l 的距离和圆2C 的圆心到直线2l 的距离相等,列出等式,题目中要求“存在无数对直线”转化为“等式有无数解”即可,但是字母运算较复杂,考察考生的耐心与细心. 对于19题,此题主要考查函数与基本不等式等基础知识,比较好地考查了考生对信息的接收、加工和输出等数据处理能力,数学建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以及数学阅读能力达到有效考查综合素质的目的.考查与以往不同的是,大题的顺序有了明显的颠倒,数列难度下降了很多,放在了大题第三题的位置,而以往应用题是不会放在这个位置的,虽然难度适中,以生活中的满意度为背景,但题干中的字比较多,问题的表述较长,变量均以字母形式出现,提高了应用题的难度,这就要求考生多读几遍题目,多读几遍还是可以理解的,第⑴、⑵小题能够做出,第⑶小题有点难度;有些考生就承受不了了,所以对最后一题也有心理干扰,这也是广大考生不太适应的又一方面,从中可以看到今年的高考试卷在知识与能力考查的同时,体现了对课改新理念的创新与发展.对于20题,此题主要考查函数的概念、性质、图像及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等基础知识,考查灵活运用数型结合、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这样的的分类讨论其实高中训练得很多了,但在考场上想得满分也并不容易.第(3)小问不要考生写过程,只要结果,需要一定的数学直觉思维,如果结合图形问题可以得到很好地解决,命题很有新意,不落浴套,具有较强的选拔功能.3. 数学Ⅱ附加题(理科做)今年是执行必做、选做分卷考试新模式的第二年,附加题部分难度控制的比较适中,在全省考生慢慢接受并熟悉了这种模式后,相比去年,今年的选作题方面考点上没有任何的变动,但圆锥曲线、函数中不等关系的证明出现在该部分作为压轴考题,难度明显比去年有了很大的提升. 4 全卷综合点评 4.1 全卷综合解读2009年高考数学试题,对考试说明中的8个C 级要求的知识点和B 级要求中传统的问题都进行了有效的考查,在保持题型稳定的基础上,进行适度的改革和创新,试卷贴近教学实际,坚持能力立意,全面检测考生的数学素养,充分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试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4.1.1 多题把关,有效发挥选拔功能第17,18题第二小问,第19题、第20题的第三问有一定的难度,改变了过去一题或两题把关的习惯,在凸显文理公平基础上,命题者这样处理对不同层次考生群体更有区分度,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基于同样的原因,数学Ⅱ附加题(理科做)部分,两道必做题对数学语言的转化以及数学思想方法有一定的要求,相对较难,其他试题很简单.4.1.2 能力立意,旨在考察数学素养全卷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应用意识.许多试题实际上并不难,对于知识点考生很熟悉,但需要考生自主综合所学知识,才能解决问题,如第17题第二问,其实是恒成立问题.许多试题若能先想清楚问题的关键或本质,确定了合适的解题思路和方向后再动手,解答会容易的多,否则会陷入繁琐的运算之中,比如第13题,第14题.部分题目在考查基础知识点上有所创新,题目设计灵活.如数学卷第17题第(2)问,第18题第(2)问,都是对一个问题进行纵向探究,考查学生创新意识,同时要求学生掌握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例如第18题第(2)问,如果用几何方法解决在考场上几乎不能成功,试题的设问已将几何法排除在外,命题者的意思很明确,考察解析几何的本质——用代数方法研究图形的几何性质,体现数形结合和等价转化的重要数学思想4.1.3 引领课改,全面体现课程标准试卷以朴素的数学知识为载体,综合考查最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体现了高考命题重实质、重内涵的指导思想,注重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对中学数学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不少试题注意在具体的情景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突出考查学生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如第20题以二次函数为载体,重点考查分类谈论、数形结合思想,其中的第三问,只要直接写出解,不需要过程,打破了长期以来人们所固有的解答题不能以图代证的模式,给平时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考生有发挥的空间.这也是新课改的明确要求,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人们在学习数学和运用数学解决问题时,不断地经历直观感知、观察发现、归纳推理、空间想象、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另外,试题加强了对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考查,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做出判断,例如第19题以生活中的满意度为背景,问题的表述较长,需要考生耐心读懂题目,但模式识别方便,同时还考查了学生将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的能力.4.1.4 保持稳定,凸显公平公正原则(1)整卷试题呈现:低起点、入手宽、由易到难,逐步深入、多题把关的格局,全卷结构、题型包括难度都基本稳定,依据考试说明,突出对教材基本内容的考查.填空题比较平和,不需太繁的计算,考生普遍感觉顺手.许多试题源于课本,略高于课本,如第1、2、3、4、5、7、11、15题等,都由课本例题、习题进行恰当变更、迁移、综合、创新整合而成,给人以似曾相识的感觉.最后6个解答题由易到难,涉及的知识内容基础、常规,入手容易,但深入有一定困难.附加题部分,选做题对知识点的考查单一,结论要求明确,学生入手较易.(2)通览全卷试题和答案:不见偏题怪题、人为陷阱,处处体现人文关怀、呈现关爱.如填空题14题,求6q ,正常应该求q ,有谬常理.细细想来,为命题者的良苦用心所折服,这是因为如果所编题目答案q 是整数,学生很易猜到,失去考察知识的意义,现在所编题目的23-=q ,凭借以前阅卷的经验,学生的答案很易将“—”和分数线“——”连在一起成为“23”,从而引起失分,试题中“求6q ”可以有效避免这种非智力因素的失分;再如,填空题11题按常理该设问为“求实数a 的范围”,而试题中设问为“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c ,其中c = ____”,从中大家不难发现命题者的用心,还有应用题的表述命题者不惜大量篇幅,也是为了学生只要认真读题就不会因为审题困难而失分.(3)试卷注重对重点知识的考察,但编制题目时目的很明确——只针对性地考察要考知识、方法,不人为设置其他难点,避免因为其他知识的不熟悉而解答错误.例如新增内容“导数”,试题中填空题部分两次用到,但难度都很低,这是因为新课标只要求“能利用导数研究函数单调性、会用导数求简单函数的极值和最值”, “导数”其实在中学教材中只是一种“工具”的地位,要重点考察但不会考很复杂的函数,以免考生因为求导数出错而失误.再如立体几何的考察,载体是直三棱柱,只考察了基本的平行与垂直的证明,这是因为理科学过空间向量,如果考角与距离或比较难的证明,那样对于文科生就极不公平.其他的题目基本都是如此.以上三点是试卷所呈现的实际情况,如果我们进一步地思考可以发现命题者这样做的真正原因——保持稳定、体现公平.江苏高考的现行模式才第二年,数学I 试题文科和理科同卷,而他们所用的教材必修部分相同,选修部分不同,文科教材要简单些,另外他们的数学基础也不同,而高校录取时是同等录取,这就要求数学命题时文理要公平,做到真正公平很困难,唯一的办法就“简单”——载体简单、知识点单一,只有这样才能相对公平.还有应用题的编拟也体现了另一公平——城乡考生之间的公平,试题中的应用题背景对所有学生是公平的.4.2 备考备战的几点启示4.2.1 平时教学要灵活、有变化,模式教学已不适应平时的教学活动要灵活、要开展一题多变、多题一解、一题多解的数学解题教学模式,要注重情境教学,揭示知识的生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不能因为教学时间的有限而给学生不同知识点以不同的模式化,学生的数学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应积极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平时教学要严格按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进行,对教材内容不要人为地加深和无限地拓展,或是反复训练自认为重要的个别问题,这样浪费学生很多宝贵时间,在高考中将会处于劣势. 4.2.2 高考试题没有绝对,吃透课程标准是关键。

2009年全国高考英语试题及答案-江苏卷解析(精校版)

2009年全国高考英语试题及答案-江苏卷解析(精校版)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英语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20分)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

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A. £19.15.B. £9.15.C. £9.18.答案是B。

1. What do the speakers need to buy?A. A fridge.B. A dinner table.C. A few chairs.2. Where are the speakers?A. In a restaurant.B. In a hotel.C. In a school.3. What does the woman mean?A. Cathy will be at the party.B. Cathy is too busy to come.C. Cathy is going to be invited.4. Why does the woman plan to go to town?A. To pay her bills in the bank.B. To buy books in a bookstore.C. To get some money from the bank.5. What is the woman trying to do?A. Finish some writing.B. Print an article.C. Find a newspaper.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2009年江苏省高考物理试题及标准答案(word版逐题解析)

2009年江苏省高考物理试题及标准答案(word版逐题解析)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两个分别带有电荷量Q -和+3Q 的相同金属小球(均可视为点电荷),固定在相距为r 的两处,它们间库仑力的大小为F 。

两小球相互接触后将其固定距离变为2r ,则两球间库仑力的大小为A.112FB.34FC.43F D.12F C 【解析】本题考查库仑定律及带电体电量的转移问题。

接触前两个点电荷之间的库仑力大小为23r Q Q k F ⋅=,两个相同的金属球各自带电,接触后再分开,其所带电量先中和后均分,所以两球分开后各自带点为+Q,距离又变为原来的21,库仑力为22⎪⎭⎫ ⎝⎛⋅='r Q Q k F ,所以两球间库仑力的大小为43F ,C 项正确。

如两球原来带正电,则接触各自带电均为+2Q 。

2.用一根长1m的轻质细绳将一副质量为1kg 的画框对称悬挂在墙壁上,已知绳能承受的最大张力为10N ,为使绳不断裂,画框上两个挂钉的间距最大为(g 取210m/s ) A .3m 2B 2 C.1m 2 D.3m 4 A 【解析】熟练应用力的合成和分解以及合成与分解中的一些规律,是解决本题的根本;一个大小方向确定的力分解为两个等大的力时,合力在分力的角平分线上,且两分力的夹角越大,分力越大。

题中当绳子拉力达到F =10N的时候,绳子间的张角最大,即两个挂钉间的距离最大;画框受到重力和绳子的拉力,三个力为共点力,受力如图。

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绳子长为L 0=1m,则有θcos 2F mg =,两个挂钉的间距离θsin 220L L ⋅=,解得23=L m,A项正确。

3.英国《新科学家(Ne w Sc ie ntist )》杂志评选出了2008年度世界8项科学之最,在XTEJ1650-500双星系统中发现的最小黑洞位列其中,若某黑洞的半径R 约45km,质量M 和半径R 的关系满足22M c R G=(其中c 为光速,G 为引力常量),则该黑洞表面重力加速度的数量级为A .8210m/s B.10210m/sC .12210m/s D.14210m/sC 【解析】处理本题要从所给的材料中,提炼出有用信息,构建好物理模型,选择合适的物理方法求解。

徐州淮安宿迁连云港学年度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闻..

徐州淮安宿迁连云港学年度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闻..

徐州/淮安/宿迁/连云港2008-2009学年度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历史试题考试时间:100分钟总分:12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钱穆认为“周部族融入,把中国文化规模摆出,大体确定,后来虽有不断的吸引融合,但我们已有了一个重心,以后都是内容的充实和边缘的扩充而已”。

其中对“重心”的理解正确的是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2.东汉思想家王符在《潜夫论·务本》一文中认为:“夫富民者,以农桑为本,以游业为末。

”此认识的形成是基于①小农经济的脆弱性②巩固专制王权需要③维护农民切身利益④实现儒家仁政的社会理想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3.(宋)陈元靓在《岁时广记》中记载:“同州以二月二日与八日为市,四方村民毕集,应蚕桑所用,以至车檐、椽木、果树、器用杂物皆至,其值千缗至万缗者。

”对此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集市商品交易种类繁多 B.定期的集市在乡村出现C.商品贸易以服务农耕为主D.市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被打破4. (德)利普斯在《事物的起源》一书中认为:“这就为知识普及口号打开道路,标志着我们心目中所谓书籍的开端。

”这段材料表明中国造纸术的西传A.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B.改变了欧洲人的阅读方式C.消除了人们对宗教的迷信D.促成了近代欧洲科学复兴5.在江苏吴县,太平天国“监军提各乡卒长给田凭,每亩钱360文,领凭后租田概作自产,农民窃喜,陆续完纳。

”这段材料表明太平天国在一些占领区内A.承认耕者有其田,保护农民劳动果实B.认可封建剥削,巩固地主土地所有制C.根除私有制,实现土地完全公有D.消灭地主,实现“耕者有其田”6.右图是近代某企业的宣传广告,从中能提取到的历史信息有①民族资本家重视产品宣传②广告图案设计具有浓厚本土文化色彩③揭示了民族资本家见利忘义的本性④民族企业如朝日般持续发展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7.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说:“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2009年江苏省高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2009年江苏省高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2009年江苏省高考化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3分)(2009?江苏)《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于2009年月1日起实施.下列做法不利于安全的是()A.用聚氯乙烯塑料袋包装食品B.在食品盐中添加适量的碘酸钾C.在食品加工中科学使用食品添加剂D.研发高效低毒的农药,降低蔬菜的农药残留量2.(3分)(2009?江苏)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A.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B.NH4Cl的电子式:C.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D.对氯甲苯的结构简式:3.(3分)(2009?江苏)下列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abcA A lAlCl3Al(OH)3BHNO3NONO2CSiSiO2H2SiO3DCH2=CH2CH3CH2OHCH3CHOA.AB.BC.CD.D4.(3分)(2009?江苏)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5℃时,PH=13的1.0L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2N AB.标准状况下,2.24LCl2与过量稀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0.2N AC.室温下,21.0g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5NAD.标准状况下,22.4L甲醇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1.0NA第1页(共10页)5.(3分)(2009?江苏)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明矾水解形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B.在海轮外壳上镶入锌块,可减缓船体的腐蚀速率C.MgO的熔点很高,可用于制作耐高温材料D.电解MgCl2饱和溶液,可制得金属镁6.(3分)(2009?江苏)下列有关试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室常用右图所示的装置制取少量的乙酸乙酯B.用50mL酸式滴定管可准确量取25.00mLKMnO4溶液﹣1盐酸于5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可配制C.用量筒取5.00mL1.00mol?L﹣10.100mol?L盐酸D.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分液时有机层从分液漏斗的下端放出7.(3分)(2009?江苏)在下列各溶液中,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3+2﹣﹣、Al、Cl、SO4A.强碱性溶液中:K﹣13++2+﹣﹣的溶液中:K、Mg、I、NO3B.含有0.1mol?LFe﹣12+++2﹣﹣溶液在中:Na、K、CO3、ClC.含有0.1mol?LCa+3+2﹣﹣、Fe、NO3、SO4D.室温下,pH=1的溶液中:Na8.(3分)(2009?江苏)X、Y、Z、W、R是5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Z、W、R处于同一周期,R与Y处于同一族,Z、W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Y、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Y、Z、W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其半径依次增大B.元素X不能与元素Y形成化合物X2Y2C.元素Y、R分别与元素X形成的化合物的热稳定性:XmY>X mRD.元素W、R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都是强酸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的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9.(4分)(2009?江苏)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解释都正确的是()A.向碘水中滴加CCl4,振荡静置后分层,CCl4层呈紫红色,说明可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B.向SO2水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BaSO3难溶于盐酸第2页(共10页)内部资料慎勿外传﹣12+C .向0.1mol?LFeSO4溶液中滴加少量酸性KMnO4溶液,KMnO4溶液褪色,说明Fe具有氧化性﹣1 D .向2.0mL 浓度均为0.1mol?L﹣1 的KCl 、KI 混合溶液中滴加1~2滴0.01mol?LAgNO3溶液,振荡,沉淀呈黄色,说明AgCl 的K SP 比AgI 的K SP 大10.(4分)(2009?江苏)具有显著抗癌活性的10﹣羟基喜树碱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 10﹣羟基喜树碱的说法正确的是()A .分子式为C20H 16N2O5B .不能与FeCl 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C .不能发生酯化反应D .一定条件下,1mol 该物质最多可与1molNaOH 反应11.(4分)(2009?江苏)下列离子方程式与所述事实相符且正确的是()A .漂白粉溶液在空气中失效:ClO ﹣﹣ +CO2+H2O ═HClO+HCO3B .用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取少量氯气:MnO 2+2H+ ﹣+2Cl Mn 2+ +2H2O+Cl2↑﹣C .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 2制Al (OH )3:AlO 2 +CO2+2H2O ═Al (OH )3↓+HCO3﹣D .在强碱溶液中次氯酸钠与Fe (OH )3反应生成Na2FeO4:3ClO+﹣﹣+3Cl+H2O+4H2 ﹣+2Fe (OH )3═2FeO4 12.(4分)(2009?江苏)以葡萄糖为燃料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关于该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A .该电池能够在高温下工作﹣B .电池的负极反应为:C6H 12O6+6H2O ﹣24e=6CO2↑+24H+C .放电过程中,H 从正极区向负极区迁移+D .在电池反应中,每消耗1mol 氧气,理论上能生成标准状况下CO2气体13.(4分)(2009?江苏)下列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第3页(共10页)内部资料慎勿外传﹣1+2A .室温下,向0.01mol?LNH4HSO4溶液中滴加NaOH 溶液至中性:c (Na )>c (SO4++﹣﹣)>c (NH 4)=c (H)>c (OH)﹣1++﹣﹣NaHCO3溶液:c (Na)>c (OH )>c (HCO3)>c (H B .0.1mol?L)﹣﹣+C .Na2CO3溶液:c (OH )﹣c (H )=c (HCO 3)+2c (H 2CO3)﹣1的CH 3COOH 、CH3COONa 混合溶液:c (CH3COO D .25℃时,pH=4.75、浓度均为0.1mol?L +﹣﹣)+c (OH)<c (CH 3COOH )+c (H)﹣14.(4分)(2009?江苏)I2在KI 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I2(aq )+I (aq )?I3(aq )某I2、﹣﹣的物质的量浓度c (I 3 KI 混合溶液中,I3)与温度T 的关系如图所示(曲线上任何一点都 表示平衡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I 2(aq )+I ﹣ (aq )I 3(aq )的△H >0B .若温度为T1、T 2,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 1、K 2,则K 1>K 2C .若反应进行到状态D 时,一定有v 正>v逆D .状态A 与状态B 相比,状态A 的c (I 2)大 三、非选择题15.(10分)(2009?江苏)医用氯化钙可用于生产补钙、抗过敏和消炎等药物.以工业碳酸 +3+3+钙(含有少量Na 、Al 等杂志)生产医药级二水合氯化钙(CaCl 2?2H2O 的质量分数、Fe 为97.0%~103.0%)的主要流程如下:(1)除杂操作是加入氢氧化钙,调节溶液的pH 为8.0~8.5,以出去溶液中的少量Al 3+.检验Fe (OH )3是否沉淀完全的试验操作是. Fe3+、 (2)酸化操作是加入盐酸,调节溶液的pH 约为4.0,其目的有:①将溶液中的少量Ca (OH )2+2转化为CaCl2;②防止Ca在蒸发时水解;③.﹣(3)测定样品中Cl含量的方法是:a.称取0.7500g样品,溶解,在250mL容量瓶中定容;﹣1b.量取25.00mL待测溶液于锥形瓶中;c.用0.05000mol?LAgN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AgNO3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为20.39mL.①上述测定过程中需要溶液润洗的仪器有.②计算上述样品中CaCl2?2H2O的质量分数为.③若用上述办法测定的样品中CaCl2?2H2O的质量分数偏高(测定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可忽略),其可能原因有;.第4页(共10页)内部资料慎勿外传16.(8分)(2009?江苏)以氯化钾和钛白厂的副产品硫酸亚铁为原料生产硫酸钾、过二硫酸钠和氧化铁红颜料,原料的综合利用率较高.其主要流程如下:3+ (1)反应I前需在FeSO4溶液中加入(填字母),以除去溶液中的Fe.A.锌粉B.铁屑C.KI溶液D.H2(2)反应Ⅰ需控制反应温度低于35℃,其目的是.(3)工业生产上常在反应Ⅲ的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醇类溶剂,其目的是.(4)反应Ⅳ常被用于电解生产(NH4)2S2O8(过二硫酸铵).电解时均用惰性电极,阳极发生地电极反应可表示为.17.(8分)(2009?江苏)废旧印刷电路板的回收利用可实现资源再生,并减少污染.废旧印刷电路板经粉碎分离,能得到非金属粉末和金属粉末.(1)下列处理印刷电路板非金属粉末的方法中,不符合环境保护理念的是(填字母).A.热裂解形成燃油B.露天焚烧C.作为有机复合建筑材料的原料D.直接填埋+ (2)用H2O2和H2SO4的混合溶液可溶出印刷电路板金属粉末中的铜.已知:Cu(s)+2H 2+﹣1(aq)═Cu(aq)+H2(g)H=64.39KJ?mol2H2O2(l)═2H2O(l)+O2(g)H=﹣196.46KJ?mol﹣1 ﹣1═H2O(l)H=﹣285.84KJ?mol2+在H2SO4溶液中Cu与H2O2反应生成Cu和H2O的热化学方程式为.﹣1(3)控制其他条件相同,印刷电路板的金属粉末用10%H2O2和3.0mol?LH2SO4的混合溶液处理,测得不同温度下铜的平均溶解速率(见下表).温度(℃)20304050607080铜平均溶解速率7.348.019.257.987.246.735.76﹣3﹣1(×10mol?L?min﹣1)当温度高于40℃时,铜的平均溶解速率随着反应温度升高而下降,其主要原因是.(4)在提纯后的CuSO4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2SO3和NaCl溶液,加热,生成CuCl沉淀.制备CuCl的离子方程式是.18.(10分)(2009?江苏)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在水处理等方面有广泛应用的高效安全消毒剂.与Cl2相比,ClO2不但具有更显著的杀菌能力,而且不会产生对人体有潜在危害的有机氯代物.(1)在ClO2的制备方法中,有下列两种制备方法:第5页(共10页)慎勿外传内部资料方法一:2NaClO3+4HCl═2ClO2↑+Cl2↑+2NaCl+2H2O方法二:2NaClO3+H2O2+H2SO4═2ClO2↑+NaSO4+O2↑+2H2O用方法二制备的ClO2更适合用于饮用水的消毒,其主要原因是.5.5~6.5)常含有一定量对人体不利的亚氯酸根离子(2)用ClO2处理过的饮用水(pH为1﹣﹣﹣(ClO2).2001年我国卫生部规定,饮用水ClO2的含量应不超过0.2mg?L.﹣﹣﹣﹣饮用水中ClO2、ClO2的含量可用连续碘量法进行C lO2测定.ClO2被I还原为、Cl的转﹣﹣p H≤2.0时,ClO2也能被I化率与溶液PH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当﹣完全还原成Cl.反应生成的I2用标准Na2S2O3溶液滴定:2Na2S2O3+I2═Na2S4O6+2NaI﹣﹣与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①请写出pH≤2.0时,ClO2②请完成相应的实验步骤:步骤1:准确量取VmL水样加入到锥形瓶中.步骤2:调节水样的pH为7.0~8.0步骤3:加入足量的KI晶体.﹣1步骤4:加少量淀粉溶液,用cmol?L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V1mL.步骤5:.1﹣﹣1(用含字步骤6;再用cmol?L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V2mL.﹣的浓度为mg?L③根据上述分析数据,测得该饮用水样中的ClO2母的代数式表示).﹣④若饮用水中ClO2是的含量超标,可向其中加入适量的,该反应的氧化产物(填化学式)物.多沙唑嗪的合成19.(14分)(2009?江苏)多沙唑嗪盐酸盐是一种用于治疗高血压的药路线如下:(1)写出D中两种含氧官能团的名称:和.10页)第6页(共(2)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D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①苯的衍生物,且苯环上的一取代产物只有两种;②与Na2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③水解后的产物才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3)E→F的反应中还可能生成一种有机副产物,该副产物的结构简式为.(4)由F制备多沙唑嗪的反应中要加入试剂X(C10H10N3O2Cl),X的结构简式为.(5)苯乙酸乙酯是一种常见的合成香料.请设计合理的方案以苯甲醛和乙醇为原料合成苯乙酸乙酯(用合成路线流程图表示,并注明反应条件).提示:①R﹣Br+NaCN→R﹣CN+NaBr;②合成过程中无机试剂任选;③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CH3CH2OHH2C=CH2BrH2C﹣CH2Br..20.(10分)(2009?江苏)联氨(N2H4)及其衍生物是一类重要的火箭燃料.N2H4与N2O4 反应能放出大量的热.﹣1(1)已知:2NO2(g)═N2O4(g)△H=﹣57.20kJ?mol.一定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反应2NO2(g)N2O4(g)达到平衡.其他条件不变时,下列措施能提高NO2转化率的是(填字幕)A.减小NO2的浓度B.降低温度C.增加NO2的浓度D.升高温度(2)25℃时,1.00gN2H4(l)与足量N2O4(l)完全反应生成N2(g)和H2O(l),放出19.14kJ 的热量.则反应2N2H4(l)+N2O4(l)=3N2(g)+4H2O(l)的△H=kJ?mol﹣15(3)17℃、1.01×10Pa,密闭容器中N2O4和NO2的混合气体达到平衡时,c(NO2)﹣1﹣1、c(N2O4)=0.0120mol?L.计算反应2NO2(g)N2O4(g)的平衡常=0.0300mol?L数K.(4)现用一定量的Cu与足量的浓HNO3反应,制得1.00L已达到平衡的N2O4和NO2的混5合气体(17℃、1.01×10Pa),理论上至少需消耗Cu多少克?三、选做题(本题包括21、22两小题,分别对应于“物质结构与性质”和“实验化学”两个选修模块的内容.请选择其中一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两题都做,则按21题评分).21.(12分)(2009?江苏)A.生物质能是一种洁净、可再生的能源.生物质气(主要成分为CO、CO2、H2等)与H2混合,催化合成甲醇是生物质能利用的方法之一.(1)上述反应的催化剂含有Cu、Zn、Al等元素.写出基态Zn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2)根据等电子原理,写出CO分子结构式.(3)甲醇催化氧化可得到甲醛,甲醛与新制Cu(OH)2的碱性溶液反应生成Cu2O沉淀.①甲醇的沸点比甲醛的高,其主要原因是;甲醛分子中碳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②甲醛分子的空间构型是;1mol甲醛分子中σ键的数目为.③在1个Cu2O晶胞中(结构如图所示),所包含的Cu原子数目为.第7页(共10页)答案:一、ACBCDBDC二、AD;A;C;B;AC;BC三、15.(1)取少量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若不出现血红色,则表明Fe(OH)3沉淀完全..(2)防止溶液吸收空气中CO2.(3)①酸式滴定管.②99.9%.③样品中存在少量的NaCl;少量的CaCl2.2H2O失水.16.(1)B2+(2)防止NH4HCO3分解(或减少Fe的水解).(3)降低K2SO4的溶解度,有利于K2SO4析出.2﹣2﹣﹣(4)2SO4﹣2e═S2O8.第8页(共10页)内部资料慎勿外传17.(1)BD(2)Cu (s )+H 2O 2(l )+2H+2+﹣1(aq )=Cu(aq )+2H 2O (l )△H=﹣319.68KJ .mol.(3)H2O2分解速率加快.2+2﹣2﹣﹣(4)2Cu+SO3+2Cl+H2O ═2CuCl ↓+SO4+2H18.(1)方法二制备的C lO 2中不含Cl 2.+ ﹣﹣﹣(2)①ClO 2+4H+4I=Cl+2I2+2H2O . + .②调节溶液的pH ≤2.0. ③④Fe (OH )3 19.(1)羧基和醚键.(2).(3).(4).(5) 20.(1)BC (2)﹣1224.96(3)根据题意知平衡时:c (N 2O 4)=0.0120mol?L﹣1﹣1 ;c (NO 2)=0.0300mol?LK=答:平衡常数为13.3.5 (4)由(3)可知,在17℃、1.01×10Pa 达到平衡时,1.00L 混合气体中:n (N 2O4)=c (N2O4)﹣1﹣1 ×V=0.0120mol?L ×1.00L=0.0300mol×1.00L=0.0120mol ,n (NO 2)=c (NO 2)×V=0.0300mol?L则n 总(NO2)=n (NO2)+2×n (N2O4)=0.0540mol 由Cu+4HNO3═Cu (NO3)2+2NO2↑+2H2O 可得答:理论上至少需消耗C u1.73g.10页)第9页(共内部资料慎勿外传22626102三、21.(1)1s(2)C≡O.2s2p3s3p3d4s102或[Ar]3d4s.2(3)①甲醇分子之间形成氢键;sp 杂化.②平面三角形;3mol.③4.第10页(共10页)。

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07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试卷物理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答题要求1.本试卷包含单项选择题(第1题~第23题,23题,共69分)、非选择题(第24题~第28题,5题,共31分)两部分。

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本次考试时间为75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放在桌面,等待监考员收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M 签字笔填写在本试卷及答题卡上。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右上角所粘贴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

4.答选择题必须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M 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5.如有作图需要,可用2B 铅笔作答,并请加黑加粗画清楚。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本大题23小题,每小题3分,共69分)。

1.一物体沿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一周,其位移的大小和路程分别是 A .R π2,0B .0,R π2C .R 2,R π2D .0,R 2 2.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B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C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 D .物体的加速度为零,速度一定为零3.下列t v -图象中,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是4.在同一地点,质量不同的两个物体从同一高度同时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则 A .质量大的物体下落的加速度大 B .质量大的物体先落地 C .质量小的物体先落地 D .两个物体同时落地5.关于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B .力可以只有施力物体而没有受力物体C .力是矢量,它既有大小又有方向D .力可以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6.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有弹力作用B .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有弹力作用C .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都垂直物体的接触面D .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都平行于物体的接触面7.有两个共点力,大小分别是3N 和5N ,则它们的合力大小A .最大为10NB .最小为2NC .可能为15ND .可能为1N 8.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伽利略“理想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B .不受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故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毫无意义C .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只有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才具有惯性D .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只有在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具有惯性 9.关于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功只有大小而无方向,所以功是标量B .力的位移都是矢量,所以功也是矢量C .功的大小仅由力决定,力越大,做功越多D .功的大小仅由位移决定,位移越大,做功越多 10.关于功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其单位是焦耳(J )B .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其单位是瓦特(W )C .功率是描述做功多少的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其单位是焦耳(J )D .功率是描述做功多少的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其单位是瓦特(W ) 11.一物体在自由下落过程中,重力做了2J 的功,则 A .该物体重力势能减少,减少量等于2J B .该物体重力势能减少,减少量大于2J C .该物体重力势能减少,减少量小于2J D .该物体重力势能增加,增加量等于2J 12.关于能量和能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能量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其总量有可能增加B .能量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其总量会不断减少C .能量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故节约能源没有必要D .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方向性,且现有可利用的能源有限,故必须节约能源 13.物体在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过程中,其线速度A .大小保持不变,方向时刻改变B .大小时刻改变,方向保持不变C .大小和方向均保持不变D .大小和方向均时刻改变14.一颗人造卫星在地球引力作用下,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的质量为M ,地球的半径为R ,卫星的质量为m ,卫星离地面的高度为h ,引力常量为G ,则地球对卫星的万有引力大小为 A .2)(h R Mm G+ B .2R Mm G C .2h Mm G D .h R MmG +15.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仅在两个同向水平力的共同作用下开始运动,若这两个力分别做了6J 和8J 的功,则该物体的动能增加了A .48JB .14JC .10JD .2J 16.在真空中有两个静止的点电荷,若保持它们之间的距离不变,仅将各自的电荷量均减小为原来的21,则它们之间的为库仑力将 A .增大为原来的2倍 B .增大为原来的4倍 C .减小为原来的21D .减小为原来的4117.某电场的电场线如图所示,电场中M 、N 两点的场强大小分别为M E 和N E ,由图可知 A .M E =N E B .M E ﹥N EC .M E ﹤N ED .无法比较ME 和N E 的大小18.如图所示,环形导线中通有顺时针方向的电流I ,则该环形导线中心处的磁场方向为A .水平向右B .水平向左C .垂直于纸面向里D .垂直于纸面向外19.通电直导线放在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B 的方向如图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试卷历史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30小题。

每小题2分。

共60分)。

1.在历史学习中,图表往往隐含着大量的有效信息。

从右图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准确信息是①公元前221年秦灭齐国完成统一②秦统一期间的都城为成阳③秦统一总体采用了先近后远的攻击策略④秦统一后的疆域未达东部沿海地区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C.②④D.①②③2.建国后,在黄淮地区相继出土了一些汉代铁铧和铁犁壁(起松土、碎土、起垅的怍用),这些文物可以印证当地在汉代A.刀耕火种方式已经普及B.耕作农具得到改进C•铁器开始用于农具制造 D.使用了先进的曲辕犁3.“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中国许多知识分子的追求,隋唐以后他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是A.参加科举考试 B.等待朝廷察举C.投笔从戎戍边 D.投作官吏幕僚4.“饮酒仰脸要翻手。

喝茶平饮微低头,丑角总要多出相,其他人物要遮口。

”下列与这句艺术谚语有关的是A.汉赋B.宋词C.京剧D.传奇5.观察下列图表.指出l895~1900年我国出现这种经济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清政府设厂限制的放宽 B.列强经济侵略的放松C.资产阶级政治地位的空前提高 D.提倡国货、抵制洋货运动的推动6.19世纪90年代,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

作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康有为的维新思想与梁启超相比,最显著的特点是A.宣传救亡图存的道理B.吸取西方政治启蒙学说C.抨击封建专制思想D.借用传统学说鼓动革新7.九十年前,中国的一位外交官愤慨地说道:“偌大一省权利见夺于他国,这就是我们加人协约国参战的报酬吗?”他如此愤慨的原因是A.鸦片战争失败,中国被迫割香港岛给英国B.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等地C.巴黎和会上列强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日本D.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地区8.右侧是一幅民国时期时尚女性的图画,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民国时期在风俗文化领域出现的新变化。

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人们的生活已经完全西化B.大部分国人已采用西方生活方式C.中西文化习俗共存共容D.国人固守自己的传统社会习俗9.这是一组大型声乐套曲:“健儿巧渡金沙江.……铁索桥上显威风,……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

”此曲所咏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B.党内“左”倾路线的错误指挥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D.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大举侵华10.在特定的历史阶段,脍炙人口的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巨大的政治感染力。

下列口号、标语与国共十年对峙(1927一1937年)相关的是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坚持抗战,反对妥协C.内惩国贼.外争国权D.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11.美国记者史沫莱特曾对一场战役作这样报道:“整个华北地区,从晋北山区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一百团人打击了敌人在华北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

”对上述战役理解正确的是A.发生于抗日战争的防御阶段 B.是抗日战争以来的首次大捷C.当时中国的主要矛盾是中日民族矛盾 D.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12.我国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的法律文献是13.新中国成立后,一些重大科技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下列对我国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研制于改革开放新时期 B.在世界上首次研制成功C.为粮食增产做出了巨大贡献D.是人类基因工程的重大成果14.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邓小平同志集全党全囤人民智慧刨立的科学体系。

这一理论在1978~1984年我国经济领域的体现是A.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B.阐述社会主义本质问题C.变革传统的农业经济体制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5.“自从1949年台湾同祖国不幸分离以来.我们之间音讯不通.来往断绝.祖国不能统一。

……近三十年台湾同祖国的分离,是人为的,……我们希望双方尽快实现通航通邮,以利双方同胞直接接触”。

据材料信息,这应出自A.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B.1992年“九二共识”C.1995年泽民关于祖国统一大业谈话D.2005年胡锦涛与连战会谈新闻公告16.宣传画又名招贴画,以宣传鼓动、制造社会舆论为目的,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

下列宣传画按时间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④③ B.②①③④ C.④①②③D.①④②③17.对联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学艺术形式,其内容的演化也折射出历史的沧桑巨变。

下列对联,反映了我国20世纪80年代历史现象的是A.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B.深翻土地亩产万斤粮,土法上马日产千吨钢C.新长征起步春光明媚,现代化开端金鼓欢腾D.港澳回归扬眉吐气,申奥成功万众欢呼18.20世纪大众传媒的飞速发展,极大地丰富了现代社会生活。

推动互联网产生的主要条件是A.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实施 B.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发展C.报纸、广播传媒的普及 D.电视机的成功发明19.在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的舞台上,演员们手持竹简高声吟唱“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并多次出现巨大的“和”字。

它所蕴涵的思想同“仁”、“礼”一脉相承,都源于A.法家 B.道家 C.儒家 D.墨家20.2008年安理会授权各国进入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并采取强制性措施打击海盗,随后中国政府派海军舰艇赴此海域实施护航。

这显示了新时期中国外交活动的特点之一是A.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B.支持非洲国家的民族解放斗争C.积极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D.积极参与联合国的活动21.右图生动地再现了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人争相观看和议论某部法律公布时的情景,该法律应属于①习惯法②成文法③公民法③万民法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22.15~16世纪,欧洲人为了寻找新的商道,不断探索未知地理。

下图中箭头所示航路的开辟者是A.达伽马 B.哥伦布 C.麦哲伦 D.迪亚斯23.“从19世纪30年代后期开始,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之间的冲突被另一个问题所取代,即对艺术的社会价值的疑问。

人们想‘如实’地表现这个世界,这种考虑在一些作品中有所反映”。

下列作品中能反映“这种考虑”的是24.近代以来.欧美一些国家都通过各种方式确立了各自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下列法律文献确立君主立宪政体的是①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②美国1787年宪法③法国1875年宪法④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A.①④B.①③C.①③④D.①②③25.近代西方某著作阐述:“……变异通过自然选择的作用,使得一些物种适应现存环境的特征到发展,这些适合生存的物种发展起来,而另一些不适合生存的物种就自然灭亡.随着这些特征越来越突出,由此就产生了更高级的物种。

”这种理论的主要意义是A.有力地冲击了神创世学说B.开辟了微观物质世界研究的新途径C.为启蒙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 D.开创了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26.有学者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20世纪20年代之前的发展特点简要地归纳为“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

”下列符合该时期“由理想到现实”特点的史实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巴黎公社的建立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D.十月革命的胜利27.面对经济大萧条,改革往往是渡过危机的重要手段,下列组图展现了20世纪30年代西方某国改革中采取的一些措施。

下列对这一改革的看法最符合史实是A.经济“滞胀”诱发了改革前的危机 B.通过国家干预达到经济的稳定与发展 C.改革使该国彻底摆脱了危机困境 D.建立了高度发达的福利国家28.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于1935年对莫斯科进行了一个月的访问,他在《莫斯科日记》中写道:“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

”下列属于日记中“目前这些政策”的是A.实行余粮收集制B.交纳固定粮食税C.推行农业集体化D.扩大场国营农场的自主权29.右图展示了现代国际关系中一次重要的大国较量。

下列关于此事件叙述不正确的是A.发生在两极格局正式确立后B.全面冷战下的局部“热战”C.苏联核力量弱势下的一次争锋D.美苏经过谈判结束危机30.为应对全球经济危机,世界贸易组织于2009年2月9日召集各成员国举行特别会议。

这次会议的议题最可能是A.确立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 B.着力推进区域政治与经济一体化C.致力于保护成员国的民族产业D.促进各国市场开放,推动贸易自由化二、判断题:判断正误,并在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大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1.宋代陆游在《城市醉归》和《湖山》中留有这样的诗句:“小市雨余寻酒去,野桥日落策驴归”、“城边小市聚.烟水淡秋容”。

这反映出了宋代的“市”没有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

32.古代中国小说产生于明清时期,右图邮票中的故事取自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三国演义》。

33.20世纪初,孙中山在同盟会纲领中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把斗争矛头直接指向帝国主义。

34.下列两位同学的观点是对雅典民主政治的正确评述。

35.19世纪末至20世纪,亚非拉地区涌现出一些杰出的文学家,其中印度著名作家泰戈尔在世界文坛上有很大的影响。

三、材料解析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6.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

阅读下列材料(10分)年份1952年1953年1954年1955年1956年农总产值461 510 535 575 610——韩部善《中国统计年鉴(1 983)》材料二我国小麦产量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二位了。

我国小麦增产速度是古今中外历史上所没有的,更是资本主义国家所望尘莫及的。

……美帝国主义者说我们人口多是“不堪重负的压力”,我们要用更多的事实告诉他们,人口多,生产粮食更多。

只要我们需要,要生产多少就可以生产多少粮食出来。

——《人民日报》社论(1958年7月23日)材料三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邓小平《关于农村政策问题》(1980年5月31日)请回答:(1)据材料一分析1952~1956年新中国农业发展状况。

这一状况的出现与当时在农村开展的什么运动有关?(2分)(2)对材料二所反映的我国农业生产情况你是如何判断的?这种情况的出现与哪两次运动有关?这两次运动导致的后果如何?(4分)(3)材料三中所述的“包产到户”政策最先在哪两个省份实行?为什么说“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3分)(4)综合上述材料信息,你得到了什么重要启示?(1分)37.阅读下列材料:(10分)材料一(人)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