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园地一》导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优质教案.pdf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优质教案.pdf

《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单元《语文园地》编排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交流平台”引导学生交流在阅读时能从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教材分别以《乡下人家》的结尾,《天窗》的过渡句为例,说明了阅读课文时要留心特别能够表达作者情感或想法的语句。

编排这部分内容,意在引导学生通过回顾本单元所学课文,发现这一类课文的共性特点,巩固习得的“抓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阅读方法,并在以后的阅读中能灵活运用。

“词句段运用”第一部分主要指导学生通过对比朗读,感受乡下和城市生活的不同。

两组词语运用了对比的方法形象、具体地写出了乡下和城市的特点,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差异。

第二部分分别从五个角度丰富学生对美好生活的感受。

例句要提示学生注意这两句表达上的重要特点:分项列举再总说,每句话的最后都是对前面景物总体印象的概括。

“日积月累”中要求学生理解并积累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

上阕主要写梅花傲寒开放的美好身姿。

“风雨、飞雪、悬崖百丈冰”等词句,点明了环境的险峻恶劣,而梅花“犹有花枝俏”,一个“俏”字让人联想起梅花迎雪绽放、冰清玉洁的姿态。

下阕主要写梅花坚贞不屈的精神风骨,“不争春、春来报、丛中笑”这组词形象地展现了梅花迎接“春天”的坚定信心和不居功自傲的谦逊品格。

这首词情绪热烈,顿挫有力,塑造出梅花高洁而又乐观的形象。

教学目标:1、交流、梳理、运用“抓住关键语句,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的阅读方法。

2、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并加以运用。

选择词语说一说乡村或城市生活。

3、能根据例句“分项列举再总说;句尾是对前面景物总体印象的概括”这一表达特点来仿写一段话。

4、理解和积累毛主席的《卜算子·咏梅》,在与同主题内容的古诗比较中发现词的基本特点,并拓展“咏梅”词,加深情感、丰厚认知。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交流、梳理、运用“抓住关键语句,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的阅读方法。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导学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导学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导学案导学案课题: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教学目标:1. 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的主旨和要点。

2. 掌握生字词的读音、写法和意思。

3. 学会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的主旨和要点。

2. 掌握生字词的读音、写法和意思。

教学难点:学会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课文《小鹿的故事》(课本第10页)、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实施细则、教学目标、导学案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引入本课的主题。

2. 引导学生回忆上课时讲过的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步骤二:导入新学(15分钟)1. 向学生朗读课文《小鹿的故事》。

2. 询问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小鹿为什么会担心?”、“小鹿的妈妈是怎么安慰他的?”等等。

3. 阅读课文并理解主旨要点,引导学生找出关键句子。

步骤三:训练与巩固(25分钟)1. 单词默写:由教师读出一个单词,学生写下拼音或汉字。

2. 朗读练习: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3. 读一读:让学生将课文内容重新解读。

4. 理解题:出示问题让学生回答问题,如“小鹿为什么不敢溜冰?”、“小鹿的妈妈是怎么安慰他的?”等等。

步骤四:拓展与应用(15分钟)1. 教师放一段关于鹿的视频,让学生观看并进行观察。

2. 学生自由发挥,根据学过的课文内容,写一篇小鹿的故事。

3. 学生交流分享自己的故事,与同学一起学习、进步。

步骤五:总结与反馈(10分钟)1. 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2. 听取学生的学习感想和建议。

板书设计:小鹿的故事- 担心- 安慰- 溜冰反思与评价:本节课通过导入新知识、训练与巩固、拓展与应用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然而,本节课对于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培养还不够,只是简单地通过写故事来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一》是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包含了两个部分:一是词语辨析,二是阅读理解。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对词语辨析和阅读理解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对一些词语的用法和含义还不够清晰,阅读理解的能力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引导和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辨析和使用教材中的词语,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结构。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辨析和使用教材中的词语,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结构。

2.教学难点:对一些词语的用法和含义的理解,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词语。

2.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包含词语辨析和阅读理解教学内容的PPT。

2.教学素材:准备与教材内容相关的阅读材料。

3.教学工具:黑板、粉笔、教学卡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讲述一个发生在身边的故事,让学生说说故事中的人物、情节和感悟。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PPT,呈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词语辨析和阅读理解。

引导学生关注教材中的词语,并进行讲解和示范。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针对教材中的词语进行辨析和运用。

导学案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1)

导学案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1)

导学案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1)铜都双语学校人本跨界大课堂四年级发展共同体语文学科登山型学道班级:40 姓名:编号:011 日期:3\12 编制人:四年级语文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课题:语文园地一【自研课导学】晨读课主题(15分钟)大声朗读日积月累中的诗句,读准字音,读通诗句,争取做到熟读成诵。

检测:(组内检测)评出赛读最好的2人,读音响亮的2人,读书最不积极的2人,进入小组积分。

预习课主题(15分钟)借助资料书,理解日积月累中诗句的意思,并想一想,这些诗句都是描写什么的。

学习主题(1分钟):通过自读自悟,交流展示,我能从“我的发现”中找出句子的特点,能理解并背诵“日积月累”中的古诗名句。

【展示课导学】(时段:上午)【定向导学·互动展示·当堂反馈】课堂元素导学流程自研自探环节合作探究环节展示提升·质疑评价环节随堂笔记自学指导内容、学法、时间互动策略内容、形式、时间展示方案内容、方式、时间重点摘记、成果记录、知识生成、规律总结学习我的发现轻声读一读“我的发现”中描写漓江水的句子思考:1、本句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2、从文中找一找,还有哪些句子具有这样的特点,请找出来,抄写在随堂笔记中。

预时:4分钟交流与分享两人帮辅对:检查自研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等级评定;并对自研成果进行补充完善。

预时2分钟挑战与冲刺五人互助组:小组长主持,深入探讨:日积月累中诗句的意思预时3分钟准备与预展十人共同体:⑴抽签:教师给出抽签顺序,确定本组展示方案。

⑵预展:大组长带领本组成员完成展示前的准备,参照展示方案,分配好展示任务,同时进行组内小展示。

大组长带领成员将形成的展示方案在黑板上进行板书规划。

过关组:日积月累中诗句的意思(预时10分钟)展示主题一:我来当个小老师,引领全班同学来找出“我的发现”中句子的特点。

四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一》第1课时导学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一》第1课时导学案
(2)描写乡村生活:
柔和的夕阳,绚丽的云彩,横卧在不远处的天边群山上,坐落着依山傍水的一簇簇村落,一家家房顶上升起的炊烟袅袅。
(3)说一说,你体会到的城市生活和乡村生活的不同。
城市生活很繁华、热闹、时尚、快捷、方便;
乡村生活很自然、恬适、静谧、美好。
4.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城市或乡村的词语?
达标
检测
请同学们从本单元其余的文章中找最能表达作者感情或想法的句子,看看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或想法。
二、城市生活 农村生活
2、阅读课本中关于交流平台的内容,感知交流的内容。




1、读读下面的几位同学的交流(见课本),想一想这些语句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或想法?
2.请同学们把上面表示作者情感或想法的部分用横线画出来。
3.学生交流,反馈练习情况,教师评价指导。
4.教师总结评价,点拨指导:
(1)《乡下人家》表达了作者的想法是“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Hale Waihona Puke 课堂小结学生述说自己在这节课上的收获,老师评价学生课堂上的表现。
拓展
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城市或乡村的词语?
城市生活:霓虹闪烁 灯红酒绿 门庭若市 万人空巷 水泄不通 人声鼎沸乡村生活:万紫千红花香鸟语春色满园雨后春笋
鸟语花香山青水秀繁花似锦湖光山色
课后作业
完成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导学反思
语文园地一
一、抓住关键词句理解作者情感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课题
语文园地一
课时
第1课时
课型
总结实践
主备人
编号
9
教学目标

《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四下)

《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四下)

03
教学难点与重点
难点
01
02
03
难点1
学生对某些生字的音形义 掌握不够扎实,容易混淆 。
难点2
学生对某些词语的理解不 够深入,难以运用。
难点3
学生对于某些句子的理解 存在困难,难以理解其深 层含义。
重点
重点1
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能够 正确读写和理解。
重点2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语 言实践。
重点3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 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 素养。
解决办法
解决办法1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如听写、 默写、组词等,加强学生对生字
词的掌握。
解决办法2
通过讲解、示范、引导等方式,帮 助学生深入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解决办法3
通过阅读、写作、交流等方式,培 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提 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04
教学评价与反馈
学生表现
学生参与度
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是否能够积极回答问题、参与讨论, 以及是否能够主动提出问题和建议。
知识掌握情况
通过课堂测试、作业和小测验等方式,了解学生对《语文园地一》内 容的掌握程度,包括生字、词语、语法和阅读理解等方面。
Hale Waihona Puke 表达能力观察学生在口头和书面表达方面的能力,是否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 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学习态度
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如是否认真听讲、做笔记,是否能够按时完成 作业等。
教师反思
01
02
03
04
教学方法
反思本节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 是否有效,是否能够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精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增强口语表达的能力,培养细心观察的习惯,能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

能力、方法培养目标:积累语言,增强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领略大自然的美好风光,为祖国的大好河山而骄傲。

教学重点: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习作,顺序清晰,生动具体。

教学难点:积累语言,增强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一、交流平台:1.我发现有些句子特别能够表达作者的情感或想法。

(1)《清平乐•村居》我从“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感受到作者对乡下朴素生活的喜爱之情。

(2)我从《乡下人家》的最后一句“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理解了作者要表达的想法。

(3)学习《天窗》这课时,我从“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

”这句话中,体会到天窗给孩子们带来的快乐。

2. 词句段运用:(1)读一读,选两三个词语,说说你体会到的乡下和城市生活的不同。

繁华璀璨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大街小巷肥沃麦浪炊烟袅袅依山傍水鸡犬相闻我从璀璨、高楼林立、车水马龙这几个词中体会到了城市街道繁华热闹,经济发达,人们生活节奏快。

我从肥沃、麦浪、炊烟袅袅这几个词中体会到了乡村的田野空气清新,人们生活安逸,处处弥漫着乡土气息。

(2)读一读,选一幅图画照样子写一写。

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他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飞翔的海鸥,金色的沙滩,带着泡沫的浪花,构成了迷人的海岸线。

蔚蓝的天空,一望无际的草原,悠闲地摇着尾巴吃草的羊群,构成了一幅动静结合的草原牧羊图。

3.日积月累:(1)背诵《卜算子。

咏梅》(2)作者简介: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笔名子任。

湖南湘潭人。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优质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优质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优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优质教学设计以教材内容为基础,结合单元主题和课文内容进行设计。

本单元的主题是“春天”,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和春天的活动,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和生机。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的朗读和理解、生字词的学习、课后习题的解答以及对本单元主题的讨论和表达。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已经有一定的语文基础,能够进行基本的阅读和写作。

但是,对于一些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还需要进一步的指导。

同时,学生对于春天的理解和感受各不相同,需要通过教学活动来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感受和思考。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和主题。

2.能够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3.能够通过课后习题的解答,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能够通过讨论和表达,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和理解。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主题的把握。

3.学生对春天的感受和理解的表达。

五. 教学方法1.朗读法: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和生机。

2.讲解法:通过讲解生字词和课后习题,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和理解。

4.表达法:通过写作和口头表达,让学生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和理解。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

2.生字词卡片。

3.课后习题解答。

4.讨论话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和生机。

2.呈现(10分钟):通过展示课文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对春天的感受。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朗读课文,并回答课后习题,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巩固(10分钟):通过生字词卡片,让学生认读和书写生字词。

5.拓展(10分钟):小组讨论,让学生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和理解。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表达对春天的感受。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优质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优质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优质教案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是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单元以春天为主题,通过一首首优美的诗歌和一篇篇生动的故事,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体会大自然的魅力。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经典的古代诗歌,也有贴近学生生活的现代文章,同时还有有趣的语文实践活动。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能够理解和欣赏一些简单的文学作品。

但是,对于一些较复杂的句子和词语,学生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解释。

此外,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也有所差异,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这一点,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掌握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型的用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春天的美好,热爱大自然,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课文的理解和朗读,重点词语和句型的掌握。

2.难点:对于一些较复杂的句子和词语的理解,以及写作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实物等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感受和理解课文。

2.互动式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教案:准备课文的相关课件或教案,方便学生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

2.课文朗读录音:准备课文的朗读录音,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听到标准的发音和语调。

3.相关练习题和作业:准备一些与课文相关的练习题和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实物展示春天的图片,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春天的认识和感受,引出本课的主题。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情感。

2.能按要求正确书写生字词,增强词汇记忆。

3.能正确倾听他人意见,表达自己看法。

4.能在困难情境中自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课文:《小有所获的秘密》2.生字词:探寻、屏息、湖泊、漫步3.文学常识:诗歌、寓言故事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其中蕴含的道理。

2.正确书写并运用生字词。

3.学会倾听他人,表达自己的看法。

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寓意。

2.运用生字词进行合理的语言表达。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师生互动:复习上节课的知识,引入新课。

2.课文学习:轻声朗读课文,理解意思。

3.生字词学习:板书生字词,学习笔顺发音。

第二课时1.课文鉴赏:讨论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和寓意。

2.生字词造句:学生自由造生字词句子。

第三课时1.课文背诵:学生跟读课文,小组合作背诵。

2.课文理解:针对问题展开讨论,引导学生思考。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单元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方面还存在一定困难,需要通过生动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

生字词的记忆和运用也需要加强,可以在课后布置相关作业。

另外,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多给予学生机会进行言语交流。

六、教学延伸1.小组朗读:学生分组进行课文朗读,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2.课外阅读:鼓励学生阅读相关诗歌和寓言故事,培养学生爱阅读的习惯。

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和方法的运用,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优秀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子。

2.能熟练运用课文内容进行朗读和默写。

3.能运用课文内容进行简单的书写和造句。

二、教学重点
1.掌握课文的内容和重点词语。

2.进行正确的朗读和默写训练。

3.能够进行简单的书写和造句练习。

三、教学准备
1.课本《语文园地一》课文材料。

2.黑板、彩色粉笔。

3.学生课堂用书。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老师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入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学习内容
•讲解课文内容,重点词语和句子。

•学生跟读课文,并进行订正强化。

•默写课文内容,帮助学生记忆。

3. 练习
•学生之间进行朗读比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加深记忆。

4. 巩固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归纳课文内容,互相交流。

5. 作业布置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复习课文内容,做好记忆。

五、教学效果评价
通过学生朗读、默写、书写和讨论,观察学生的表现,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反思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总结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这份教案是根据《语文园地一》课文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的,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提高语文学习效果。

希望通过本教案的教学实施,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书写课文中的生字词。

2.能够听懂并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够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的意思。

4.能够在正确的语境中运用课文中的语言知识。

二、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书写和理解。

2.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复述。

三、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正确运用。

2.语文知识的实际运用。

四、教学准备1.备有课文教材《语文园地一》。

2.准备生字词表及相关练习题。

3.备有课堂互动教学工具。

五、教学过程安排第一节:导入•利用图片或故事引入本课文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节:学习生字词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通过讨论和练习掌握生字词的拼写和意义。

2.组织生字词分组表演活动,加深学生对生字词的理解和记忆。

第三节:学习课文内容1.听课文并跟读。

2.带领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情节和主题,进行讨论和互动。

第四节:练习与巩固1.分组进行课文内容复述活动,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制作生字词卡片游戏,巩固生字词的记忆和应用。

第五节:作业布置1.布置相关生字词书写作业。

2.提醒学生复习本节课的内容,准备下节课的学习。

六、教学评估•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听取学生的课堂回顾,并批改学生的书面作业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教学反思与调整•分析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反馈,总结教学经验,对下节教学做出调整和改进。

以上是对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的简要安排,希望能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学习园地一》(优质说课稿)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学习园地一》(优质说课稿)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学习园地一》(优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学习园地一》是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以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和情景,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文内容丰富,语言简洁明了,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他们对于生活中的事物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但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和激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培养阅读理解和思维能力,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从课文中提取关键信息,培养阅读理解和思维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问题驱动法和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课文中的情景和事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2.生字词学习:学生自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生字词,教师进行讲解和解答。

3.课文理解:学生阅读课文,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提取关键信息。

4.情景模拟:学生分组讨论,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情景模拟,展示学习成果。

5.小结与作业:教师总结课堂教学内容,布置相关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采用简洁明了的图示和关键词,展示课文内容和学习目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将采用课堂表现评价和作业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一 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一 导学案

语文园地一学习目标:1.能就春游活动讲清楚自己的计划,并参与商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参与意识。

2.能具体明白的描写生活中观察到的景物或者由此引发的联想。

3.感性认识排比句的特点及其表达作用。

4.积累描写景物的古诗词,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5.学习浏览获取需要的信息,并交流感受。

第一课时一、激发情趣,启发谈话,导入新课1.我们祖国的汉字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之一,汉字历史悠久,词汇丰富,今天我们就把第一组学习的词语进行盘点一下。

2.读一读,想一想,看一看你有什么新发现。

二、确定主题,引导分类、整理词语1.学生自读词语盘点。

2.同桌讨论自己的新发现。

教师巡视点拨:给词语分类。

3.小组学生合作,分类整理词语。

三、分类练习,学会活用,巩固记忆1.读一读洞庭江南玩赏无暇扩散攀登泰山骆驼屏障浙江油桐拥挤孔隙仰卧臀部稍微额角擦伤蜿蜒依据敬亭山波澜壮阔水平如镜峰峦雄伟红叶似火拔地而起奇峰罗列形态万千色彩明丽危峰兀立连绵不断突兀森郁2.分一分(鼓励学生用不同的分类方式来分类)描写名称的词语:描写形状的词语:带色彩的词语:描写山的词语:描写水的词语:……3.写一写,说一说。

(练习用词语说一句话。

)4.抄一抄,记一记翡翠凉爽高耸山洞透射寂静增添细碎马蹄柔嫩锦缎绵延绚烂白皑皑重重叠叠斑斑点点四、拓展练习,丰富积累1.根据下面词语的形式,试一试,你能写几个一样的词语。

重重叠叠斑斑点点──────────────────—白皑皑────────────────────────—2.给下面的词语找一个朋友,使它们的意思正相反。

水平如镜→扩散→高耸→白皑皑→凉爽→蜿蜒→3.给下面的词语找一个朋友,使它们的意思正相近。

波澜壮阔→连绵不断→水平如镜→寂静→扩散→凉爽→4. 写几个带山字的成语5.写几个带水字的成语第二课时:口语交际一、导入不知不觉春天已经来到我们身边。

看窗外,春光多美好。

我知道同学们最想去春游了,记得往年我们去了哪里?今年我们还要去,不过需要由大家来自己安排。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并运用四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一》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对语文的热爱和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准确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汇和句型。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表达,增强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三、教学准备•教材: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语文园地一》•教具:黑板、彩色粉笔、图片、PPT等•教学环境:教室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简短故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教材(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朗读课文内容,重点强调关键词汇和句型,并解释生词涵义。

•学生跟读课文,感受语言节奏和语调。

3.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课文内容展开讨论,激发学生思维。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4.课文分析(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结构,重点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修辞技巧,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深层含义。

5.小组展示(15分钟)•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6.课堂练习(10分钟)•定期进行学习检测,检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进行相关练习,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7.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要求学生对今天的学习进行反思和总结。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促进学生思考和思维发展。

五、教学反思与改进通过对本节课的教学实施和学生反应进行观察和分析,教师可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及时调整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六、课后作业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七、延伸阅读鼓励学生进行延伸阅读,拓宽知识面,丰富思维内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4课及语文园地一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4课及语文园地一导学案

五山镇小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导学案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主备人杨少毅执教人
五山镇小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导学案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主备人杨少毅执教人
五山镇小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导学案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主备人杨少毅执教人
五山镇小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导学案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主备人杨少毅执教人
五山镇小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导学案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主备人杨少毅执教人
五山镇小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导学案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主备人杨少毅执教人
五山镇小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导学案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主备人杨少毅执教人
五山镇小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导学案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主备人杨少毅执教人
五山镇小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导学案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主备人杨少毅执教人
五山镇小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导学案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主备人杨少毅执教人
五山镇小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导学案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主备人杨少毅执教人
五山镇小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导学案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主备人杨少毅执教人。

新人教统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第1课时优质课教案

新人教统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第1课时优质课教案

新人教统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第1课时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本单元学会的“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阅读方法,学会与同学交流分享自己的阅读所得。

2.积累与城市和乡村生活有关的词句,了解城市生活和乡村生活的不同,能选用词语说一说乡村和城市生活。

教学过程板块一回顾课文,交流方法1.让学生回顾本单元学习的四篇课文,谈谈让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乡村图画。

2.学生自由分享或教师指名学生进行分享,教师进行适时指导和总结。

3.教师根据学生的分享进行总结:本单元我们一起学习了四篇课文,包括《古诗词三首》《乡下人家》《天窗》和《三月桃花水》。

它们中有的是写诗人在乡村的所见所感,有的是向我们展示自然质朴、亲切祥和的农家画面,有的是回忆童年时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和追求,还有的为我们勾画了美丽的春景图。

在这四篇课文中,我们看到了画面不同却同样美丽的乡村生活画卷。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语文园地,去回顾一下几位作者给我们展现的这份美好吧!4.交流回顾。

(1)让学生快速默读课文《乡下人家》和《天窗》,并回顾学习这两篇课文时,主要采用了什么方法理解作者对乡村生活的感情。

(2)学生思考问题,交流讨论后,教师指名回答并相机点拨。

(3)教师小结:本单元我们主要采用的是抓住关键语句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方法。

5.出示课本“交流平台”的内容,学生齐读,引导学生发现每段话中提到的句子,对于理解课文内容、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非常重要,都是课文的关键句。

6.学习方法。

(1)出示《乡下人家》和《天窗》的关键句,让学生回到课文中,找出关键句子的所在位置,再说一说这些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出示以下表格,引导学生观察、体会“抓关键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方法,重点体会加点的词语。

(3)结合上面的表格和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哪些语句有可能是关键句。

(指名回答,教师相机点拨)①课文中反复出现的句子可能是作者思想感情的体现。

四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一》第2课时导学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一》第2课时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一)读一读,选一幅图画照样子写一写。

【出示课件8】
天空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

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飞翔的海鸥,金色的沙滩,泛着泡沫的浪花,构成了迷人的海岸线。

1.指名学生说一说,这两个片段分别描绘出了什么地方的风景画?学生小组内交流讨论,选代表班内展示。

教师总结:第一个片段写了一幅傍晚时田园风景画。

第二个片段写了一幅海边风景图。

(板书:田园风景画海边风景图)
2.选择其中一幅图,照样子写写。

示例:夕阳染红了西边的天空。

一片片晚霞,倒映在清澈如镜的小河里,像盛开的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

不知谁往河里丢进一粒小石子,激起的浪追逐着夕阳的余辉。

河两岸的柳条像一丝丝的绿绸,在春风的吹动下轻轻摇曳,好像怕惊动了静静的河水似的。

柳树下洗衣姑娘的影子倒映在水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在文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2.照样子写出描写颜色的词语。
五彩缤纷
3.短文第一句话在文中是()句。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手法。
【反馈矫正】
注意提醒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善于交流。
【总结升华】
在学生交流后,问他们是否喜欢读这样的游记,并让学生在课外自由选择读些这方面的书,也可以浏览互联网上的资料,鼓励学生多和老师、同学交流,这样,“足不出户,也可以游遍千山万水”。
4.积累描写景物的古诗词,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5.学习浏览,获取需要的信息,并交流感受。
第二步:达成目标
【课堂基本流程】
①创设情境,互动交流——②释标明标,自主学习——③AB互动,检查交流④组内互动,检查纠错——组长汇报,提交问题⑤班内讨论,师生点评——⑥素养展示,反馈矫正⑦总结升华。
【达标步骤及方法】
【拓展作业】
1.根据自己观察和感受,写一写校园里的景物,或者是校园里发生难忘的事情。
2.背诵日积月累,并说说其中蕴含的意思
三、分组讨论
恐怕一个人拿不定主意,咱们分小组进行。看哪一组计划得周密、妥当,咱们就听从他们的意见。每人稍做准备,谈谈自己的计划,再由小组长统一意见,推选一人做好发言交流准备。
四、制定春游方案
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师生评议。最后由班长综合大家意见,制定出一个春游方案。
习作
一、启发谈话
我们在校园里生活了三年,对环境应该很熟悉了,你能说说吗?你最喜欢哪个地方,比如校园的花坛,有哪些花草等,你经常在那里做些什么?(鼓励学生自由说,放开说,教师做适当补充指点)
三、日积月累
自由朗读诗句。说说自己读懂意思的诗句,提出难以理解的诗句。教师点评释疑。比一比,看谁背得多,背得快。
四、宽带网
自读:看图,读文,说说从中了解的知识。
小组交流:介绍自己了解的五岳和五湖。
拓展知识:搜集或下载资料,遨游祖国的山山水水。
集体交流:图片附文交流,或者就图片自己口头介绍,或者直接在多媒体教室打开网页介绍。
第三步:反馈目标
【素养展示】
1.走进天山深处,山色逐渐变得(),山形也变得(
)。这里溪流变得缓慢,萦绕着每一个山脚。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相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精神。在马山你用不着离鞍,只要稍一伸手已经来到我们身边。看窗外,春光多美好。我知道,同学们最想去春游了,记得去年我们去了哪里?今年我们还要去,不过需要由大家自己来安排。
二、准备计划
先读读课文里的这段话,想想需要考虑哪些问题,准备纸笔,稍作记录。比如:去的时间、地点,怎么去,需要用到什么交通工具、搞些什么活动,带什么器具等等。
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体会。
体会叙事条理清楚,首尾照应的表达方式,能复述课文,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三、交流观察所得
指名说说你已观察到什么,准备怎么写,让学生在互相交流中得到启发。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进行点评。
四、学生完成习作
五、同桌互相交流,评改
改通顺,指出错别字及其病句、标点错误等;评优点,划出你认为的好
词好句或者精彩语段;提建议,提出哪些内容需要具体或补充,哪些可简单或删除等等。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一、复习导入
检查读词语卡中的词语,有选择听写词语。
二、我的发现
分角色读读对话。说说小林和小东发现了什么?读句子,回到课文中去找这些句子,再读一读,说说用这样的句式有什么好处。交流后进行摘抄。我们在哪些课文中也学到过类似的句子?
课题:《语文园地一》
年级:四科目:语文主备人:姬燕修改使用人:第1课(单元)第课时总第课时
第一步:设置目标
【课堂目标】(三维目标)
1.能就春游活动讲清楚自己的计划,并参与商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参与意识。
2.能具体明白地描写生活中观察到的景物或者由此引发的联想。
3.感性认识排比句的特点及其表达作用。
小结:有的同学平时能够留心观察,说了自己的所见所想,讲得很具体,而有的同学疏于观察,我们要做善于观察的人。
二、实地观察
1、现在给大家30分钟时间,去校园里做一次观察,把观察到的景物记下来。可以选一处景物来写,具体写出你的感受来,或者你想到了曾经在那里发生过的事情,觉得很有意思,也可以写下来,注意要仔细观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