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训练课件

合集下载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共32张PPT)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共32张PPT)


小结: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工业 革命以 英国为 中心,18世纪60年代 珍妮纺 纱机问 世标志 工业革 命开始 ,1885年瓦特 蒸汽机 问世大 大推动 了机器 的普及 和推广 ,将人 类推入 “蒸汽 时代” 。


第 二 部 分 : 第二次 工业革 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电 的应用
人。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 常须达。
—《日本书纪》
体现了唐朝在日本人心中的地位如何?
2、鉴真东渡
鉴 真 六 次 东 渡
次数 1 2 3 4 5 6


未出海便夭折
遭诬告与海盗勾结 鉴真一行东渡的船只被官府查没
被风浪所阻
突遇风暴,船被汹涌的波涛击破,不得不上岸。一个月后,鉴真一行又 下海,再遭风浪,船触礁搁浅,被渔民救上岸。
带回大量佛经; 写成《大唐西域记》
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数字玄奘
唐代高僧,旅行家、佛经翻译家
西游学佛 翻译佛经 所译经书 写成《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所记录的国家
19年 19年 1300卷 1书 108个国家
对外友好 往来
日本 新罗 天竺
遣唐使来华 鉴真东渡
玄奘西行天竺 《大唐西域记》
3.玄奘西行是古代中印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见证,他游学、研
习内容主要涉及的宗教是( D )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道教
D.佛教
4.“鉴真东渡”“玄奘西行”,两位人物的对外文化交流
活动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特点是( B )
A.高度繁荣共享太平
B.对外开放双向交流
C.世界领先求同存异
D.源远流长泽被东西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课件(32张PPT)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课件(32张PPT)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天竺
印度半 岛
新罗
长安
日本
一、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1.遣唐使 (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
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遣唐使”
(1)来华目的: 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2)随遣唐使来华的还有: 留学生、留学僧 (3)对日本产生了哪些影响呢?
材料:日本的省相当于我国的“部”,现 有十二省,如:法务省 、财务省、文部 省 ……
行家。幼年家贫,父母早丧,
西 13岁出家,曾游历各地,参
访名师。627年他从长安出发,
行 西行求法。645年,玄奘带着
657部佛经回到长安。后20年 间从事佛经翻译工作。
丝绸之路
贞观初年(唐太宗时期), 玄奘从长安出发,西行求法。 经丝绸之路到达天竺。
那烂陀寺遗址
评价玄奘: 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
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
二、唐与新罗的关系
许多新罗商人来到中国经商,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 位。
牛黄
人参
海豹皮
新罗仿唐制建立了政 治制度,采用科举制 选拔官吏,还引入了 中国的医学.天文.历 算等科技成就。朝鲜 半岛的音乐也传入中 国,不仅在唐朝宫廷 演出,而且广泛流行 于民间。
陶彩绘持腰鼓女俑 唐
三、玄奘西行天竺
玄 奘玄 奘 唐代高僧,佛经翻译家、旅
(二)唐朝与新罗的关系
(三)玄奘西行
1、下列内容,哪些是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
A )
①都是唐朝的僧人
②都在唐朝的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
③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
④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下列国家,受唐朝文化影响最大,在社会生活上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的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ppt课件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ppt课件

目的 传法 求法
肆·万国来圆梦
——唐与其他国家的交往
肆·万国来圆梦——唐与其他国家的交往
◎唐朝对外交往示意图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肆·万国来圆梦——唐与其他国家的交往
大秦(东罗马帝国)
汉唐时期中国文献称罗马为拂菻或大 秦,东罗马帝国常有使臣与商人来到 长安地区。基督教聂斯托利派也在唐 代传入中国,被称作“景教”。现陕 西碑林博物馆存有《大秦景教流行中 国碑》。
影响:
天皇
中央官制
皇帝
太政官 神祇官
中书省 尚书省 门下省
中式治民兵刑大宫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务部部部部部藏内 部 部 部 部 部 部
省省省省省省省省
◎日本二官八省制
◎唐朝三省六部制
壹·逐梦入长安——日本遣唐使 / 唐与新罗
影响:
城市布局
壹·逐梦入长安——日本遣唐使 / 唐与新罗
影响:
建筑风格
2.2023年,日本捐赠给中国的抗疫物资外包装的标签上写着:“山川异
域,风月同天”。历史上,为弘扬佛法,成为中日文化交流史上最具标志
性的伟大实践的是( )
A. 鉴真东渡日本 B. 玄奘西游天竺 C. 张骞通西域 D. 遣唐使到中国
3.唐朝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
A. 唐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B. 唐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根据他的口述,弟子记录成 《大唐西域记》,是中外交 流史的珍贵文献。
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贡献。
小组讨论: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的异同点?
不同之处 鉴真 玄奘
时间 唐玄宗时期 唐太宗时期
行进方向 向东到日本 向西到天竺
相同之处 贡献:都为唐朝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 旅程:历经波折、困难重重 精神:百折不饶、坚持不懈的精神

新人教版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ppt课件

新人教版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ppt课件

日本的和同开珎(bao) (始铸于708年)
日本铜钱的样式,也与唐朝铜钱相仿。



照日本从公元8世纪起有Fra bibliotek自己的汉 字
文字。日语的文字有些在参照中国汉


字草书和楷书偏旁的基础上创制而成,

由平假名和片假名组成。
日 本



中日文字比较
唐 朝

日本都城平城京,
日本以唐朝的制度为 与
模式,唐朝进三行省政六部治制改革;
使团成员包括大使、副使及判官、录事等官员,还有文书、医生、翻译、画 师、乐师等各类随员和工匠水手。
使臣大多为通晓经史、才干出众而且汉学水平较高、熟悉唐朝情况的第一流 人才,甚至相貌风采、举止言辞也不同凡响。
《大唐西域记》书影
从两位高僧身上我们能够学到哪些优秀品质?
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不图名利、不 畏艰险、勤奋刻苦……
唐朝对外交往有什么特点?
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 ①对外交往活跃,与亚洲非洲甚
至是欧洲的国家都有交往;②水陆交通便捷;③长安、洛阳、 广州、扬州都有频繁的贸易活动; ④各国商人来华贸易,甚 至在唐朝长期居住。⑤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威望,当时称 华人为“唐人”。
日 本

都 与
几乎同(唐唐朝长)安长安城建 筑样式相同;
治日
制 度

日本政治制度
(日本)平城京
中日 国本 唐和 装服
在日本社会生活中,至今还保留着唐朝 人的某些风尚。
日 本 茶 从唐代开始,中国的饮茶习俗道就传入日本,到了宋代,日本开始
种植茶树,造制茶叶,到明代才真正形成独具特色的日本茶道。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课件(24张)PPT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课件(24张)PPT

“是为法事也,何惜身命……不至日本国,本愿不遂”—《唐大和上东征传》
六次
鉴真和弟子21 人从扬州出发, 被诬告与海盗 勾结,船只被 官府查没。
他买了军船,采 办了不少佛像、 佛具、药品等, 随行的弟子和技 术人员达85人之 多。船出长江口, 受风击破损,不 得不返航修理。
第3次因官府 出面阻拦, 第四次因弟 子的好心阻 拦。
一、通向世界的路——遣唐使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卷第廿五,推古天皇三十一年秋七月条
唐朝是一个制度完备的国家,历次来唐的遣唐使把唐朝先进的制度、 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向日本,对日本社会 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通向世界的路——遣唐使
第4课 唐朝的中外交流
我得知与我一同入唐留学的故交吉备真备也在第十 一次遣唐使团的名单,我思考良久,决定再次奏请回乡。 圣人感念我多年为唐朝鞠躬尽瘁,且家有年迈高堂,便 应允我回国,并任命我为唐朝回聘日本使节。
六月,我随藤原清河大使一行辞别长安,往扬州
延光寺邀请高僧鉴真和尚东渡日本!
虽然日本佛教已经兴盛,但是没有剃度僧人的程序 和举行受戒的有影响的高僧。
第4课 唐朝的中外交流
彼国太远,性命难存,沧海淼漫,百无一至。
——鉴真弟子祥彦
“天宝二载十二月,举帆东下,到狼沟浦,被恶
风漂浪,波击船破,人总上岸,潮来水至人腰。
冬寒风急,甚太辛苦。”
险恶的天气
——(日本)真人元开《唐大和上东征传》
“但普照师每日食时,行生米少许与众僧,以充
中食。舟上无水,嚼米喉干,咽不入,吐不出,
臣。本来呢,新罗、大食居东班,吐蕃、日本居西
班。但是这次,我们和新罗调换了位置,居东班首位!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共28张PPT)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共28张PPT)

2. 通过对鉴真六次东渡、玄奘历时 18 年的西游中体现出 的精神的了解,激发学生积极上进、自强不息的精神动 力。 3. 通过对隋唐时期我国同亚洲各国,特别是日本和天竺 等国的友好往来情况的学习,启发学生思考隋唐时期出 现频繁交往高潮的主要原因。
遣 唐 使 印
遣唐使船
1 含义: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遣唐使”。 由官员、医师、画师、乐师、译师、史师,各类工匠等组成。
新罗引入中国医学、文 化、历算成就
朝鲜音乐传入中国
韩服的雏形于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7世纪 的朝鲜半岛就已出现。
秋夜雨中
秋风唯苦吟,世路少知音, 窗外三更雨,灯前万里心。 崔致远 崔致远(857—— ?)
12岁来唐求学,18岁中 进士,在唐为官8年多, 884年以唐使身份归国, 被誉为韩国汉文学的开 山鼻祖,有“东国儒 宗”、“百世之师”的 称誉。
3.玄奘的重大贡献有哪些?
带回大量佛经;写成《大唐西域记》
玄奘为中印的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的 贡献。他是我国古代著名高僧、旅行家 和佛经翻译家”。
理由:
1、玄奘历尽险阻,到天竺求取佛经。 2、精通佛教经典,掌握了深奥的佛学理 论,并翻译了大量的佛经。 3、编写的《大唐西域记》是一部极其珍 贵的历史文献。
4. 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胜任西行取经的传 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 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材料四中的这位“伟大僧人”是谁?他的一生与佛学密不可分,他“求知”的最 高佛学府和为后世留下的经典著作分别是什么?
答:僧人:玄奘。 最高佛学府:那烂陀寺。 著作: 《大唐西域记》
1、时间: 唐太宗时期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共19张PPT)教学内容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共19张PPT)教学内容

A.遣唐使 B.留学生 C.留学僧
D.商人
2.(2016•惠州联考)2015年5月,印度总理莫迪访问中国,中
印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追溯到唐朝,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贡献
的人物是( C )
A.张骞
B.鉴真
C.玄奘
D.班禅
3.(2015•安徽学业考)玄奘西行是古代中印两国人民友好交往
的见证,他游学、研习内容主要涉及的宗教是( D )
佛经中有些疑难问题,众 说纷纭,难得定论。
3.玄奘的重0 大贡献有哪些?
0 0
带回大量佛经;写成《大唐西域记》
0
对外友好 往来
日本 印度
遣唐使来华 鉴 真东渡
玄奘西行天竺 《大唐西域记》
兼 容 并 蓄
双 向 交 流

0 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
0
1.(2015•东台期中)隋唐时期的日本民族是一个好学的民族,
下列日本到唐朝的人员中是政府委派的( A )
0
0 0
日本唐招提寺内的鉴真塑像
0
……
“ 不是 遂为 ”不法
至事 日也 本, 国何 ,惜 本身 愿命
鉴真东渡
0 0 0
0
孝谦天皇仿二王字体所写
鉴真东渡












0
0 0
0
鉴真在日本传授 佛经,还传播中国的 医药、文学、书法、 建筑、绘画等,为中 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 越额贡献。
玄奘西行
辨一辩:唐僧西游真相? “白龙马,蹄儿朝西,驮着唐三藏跟着仨徒弟, 一走就是几万里……”
0 0 0 0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共16张PPT)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共16张PPT)

7.回答问题: (1)玄奘西行到达的天竺指的是今天的哪里?玄奘为什么去 天竺? 天竺是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国,为了求取佛经。 (2)玄奘西行,发生在什么时候,他从哪里出发?
贞观初年(唐太宗时),从长安出发。 (3)玄奘西行有什么样的成果?
①曾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 ②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③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是研究 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美国旧金山的唐人街 澳大利亚唐人街 伦敦唐人街
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的交流非常频 • 背景: 繁。为了学习中国文化,日本派遣使 节到中国。称为“遣唐使”
• 状况: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几批,最多的
一次有500多人。把唐朝先进的制度、 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传 回日本。
• 影响:对日本社日文化交 为中印文化交 意 义 流作出贡献 流作出贡献 优秀品质 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百折不挠 ﹑开拓进取
巩固提升
1.现在各国人把中国人称为“唐人”的原因是( B )
A. 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B. 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望
C. 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
D. 中国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 2.下列哪个国家参照汉字创制了自己的文字( B ) A. 朝鲜 B. 日本 C. 印度 D. 阿拉伯
D. 以亲身见闻写成《西游记》
5.唐朝对外贸易中,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的国家是(C
A. 天竺
B. 日本
C. 新罗
D. 波斯
6.下列内容,哪些是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 ( A )
①都是唐朝的僧人 ②都在唐朝的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 ③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 ④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A.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B. ①②④ D. ①②④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共计25张)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共计25张)

2、鉴真东渡
鉴真(688—763年),俗姓淳于,扬州人,14 岁出家为僧,法号鉴真。他是扬州大明寺的高 僧,接受日本人僧人的邀请东渡日本,前5次 都因种种原因没有成功,辛劳过度而双目失明。 但鉴真矢志不渝,继续进行第6次东渡,终于 在754年抵达日本。
鉴真造舟备粮准备首次东渡
鉴真东渡遇大风浪舟破
A.唐与日本的交流 B.唐与天竺的交往 C.唐与新罗的关系 D.唐与大食的往来
B 2、在都城长安“不仅生活着来自日本的使者,还活跃着来自中亚、印度等地的使者、 僧侣与客商”。材料反映的主题是( ) A.西汉丝绸之路的开通 B.唐代中外交流的发展 C.唐代民族关系的和睦 D.明朝对外交流的盛况
第5次,遇台风漂到海南岛,双目失明 鉴真准备第六次东渡
第6次东渡,随日本遣唐使 船到达日本。
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 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 书法、建筑、绘画等, 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 卓越的贡献。
鉴真在日本设计和主持修建的唐招提寺
鉴真讲解佛法,开坛授戒,被日尊为
“律宗始祖”

真所传源自奇鉴真带去王羲之的行书真迹一幅、
唐朝诗文、典籍等大量传播到朝鲜。新罗人崔致远12岁入唐求学,18 岁考中进士。后来他在唐朝做官,写下大量诗文。他的文集《桂苑笔耕》 流传至今。
三、玄奘西行 1.背景:唐朝与天竺有频繁的交往
玄奘是唐朝著名高僧,河南洛阳偃师 人,俗姓陈,法名“玄奘”,被尊称 为“三藏法师”,后世俗称唐僧。
贞观初年,高僧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他不畏艰险,历经磨难, 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他遍访天竺的名寺,研习佛法,曾在 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
那烂陀寺考古遗址位于今印度比哈尔邦省会巴特那东南90公里处,公元5世纪,为了佛 法的传承,在那烂陀创建了一所佛教大学--那烂陀寺,它是古代印度佛教最高学府和学 术中心,曾经吸引了全球各地成千上万学者前来求学,中国唐代高僧玄奘就是其中之 一。玄奘在此从戒贤法师学习多年,听讲《瑜伽论》、《顺正理》、《显扬》、《对 法》、《因明》、《声明》、《集量》等经书,兼学婆罗门学,义净在此从宝师子学 习十年,翻译《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颂》三卷,《一百五十赞佛颂》一卷;此外来此 学佛的唐僧还有慧业、灵运、玄照、道希、道生、大乘灯、道琳、智弘、无行等法师。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课件(25张)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课件(25张)

第四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导入新课
日方专门为这艘“遣唐使 船”举行古老而盛大的拜 神仪式
一艘按1:1比例复原的“遣 唐使船”
学习目标
1.了解遣唐使、鉴真东渡、唐与新罗的交往、 玄奘西行取经等史实;
2.思考并认识外交的开放与唐朝国力强盛之间 的关系。
什么是“遣唐使”?
唐朝时期,中日两国的交往非常频 繁 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称为遣唐使, 跟随来华的还有留学生和留学僧。
鉴真在日本设计和主持修建的唐招提寺
识记(鉴真东渡) 知识点
1、时期:唐玄宗时期 2、目的地:日本 3、目的:弘扬佛法 4、贡献: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 药、文学、书法、建筑等 5、作用: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6、学习品质:吃苦耐劳、不畏艰险、百折不挠、 坚持不懈。
1.特点:往来频繁 2.表现(1)文化:新罗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 学习中国文化,引入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 成就。朝鲜___音__乐___传入中国,广泛流行于民间。
6
东渡成功 753年,鉴真(66岁)一行终于抵达今日本九州南部的鹿儿岛。
鉴真
六次东渡
优秀品质: 不畏艰险和坚忍不拔
鉴真东渡示意图
思考与分享
鉴真东渡日本后对日本 国有何贡献?
鉴真所传“奇效丸”的药袋、药纸
鉴真在日本讲授佛经
• 鉴真在日本传播佛 教、医药知识、建 筑艺术、书法绘画 等,促进了中日文 化交流
贡献:(1)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
大贡献。(2)由弟子记录成书的
《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
珍贵文献。
身份: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高僧、旅行 家、和佛经翻译家。
评价: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
岂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思想的是( D )
A.日本遣唐使
B.金城公主入藏
C.鉴真东渡 D.玄奘西游
9.图片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资料,小丽在自主学习中搜集到以下一组图 片,她要为这组图片拟定一个共同的标题。最恰当的是( C )
A.祖国统一 B.民族团结 C.中外交往 D.抵抗侵略
10.表格所示史实反映出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 C )
材料二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义,唐风洋溢 奈良城。
——郭沫若 (2)材料二诗中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其中的“传道义”指的是什么?请 你举例说明。 鉴真东渡。在日本十年,传播唐文化。如鉴真主持修建唐招提寺。 (3)诗中“唐风洋溢奈良城”表明了什么? 日本受唐朝文化的影响很大。
材料三
(4)上述三则材料反映了唐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 是什么?
对外开放。对外交往具有广泛性,传播性。
A.《马可•波罗行纪》 B.《金刚经》 C.《大唐西域记》 D.《西游记》
7.小丽收藏了一幅历史人物图像(右图),她想给此图作注解,她作的注 解应该是( B )
A.出使西域,抗击匈奴 B.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C.西行天竺,求取佛经 D.三游江都,远征高丽
8.下列史实中,最能体现唐朝既有“走出去”,又有“请进来”的开
4.(2018•福建)下列可印证唐朝时期中印友好往来历史的是( B ) A.遣唐使 B.玄奘西行 C.鉴真东渡 D.唐招提寺 5.唐朝与周边许多国家往来频繁,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的是( D ) A.日本 B.大食 C.天竺 D.新罗
6.下图是玄奘西行与回国路线图,以他的亲身见闻写成的一部重要书 籍是( C )
路线
人物 内容
唐→天竺 玄奘 西行取经
唐→日本 鉴真 6次东渡
A.文化繁荣 世界领先
B.交通发达 纵贯欧亚
C.双向交流 兼容并蓄
D.国力强盛 威震四海
结果 游历10多年,带回许多佛经 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很大
11.比较法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试比较鉴真和玄奘,共同点 有( B )
①都是僧人身份 ②都是友好使者 ③都受政府派遣 ④都有顽强毅 力
2.被遣唐使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的先进技术
不包括( D )术
D.音乐
表演
3.有一部电视剧的简介说道:“本剧讲述了‘他’历经磨难、矢志不渝、 东渡日本的故事。六次东渡,五次失败,历尽坎坷,终于在第六次东渡成 功……”剧中的“他”指的是( C )
A.张骞 B.玄奘 C.鉴真 D.孙悟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湖北孝感中考)唐朝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出现这一局 面的根本原因是( B ) A.唐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B.唐朝经济文化世界领先 C.唐朝对外政策开放开明 D.唐朝对外交通发达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1)根据材料一,说明日本人眼中的唐朝是个怎样的国家?为此,日本人 是怎样做的? 法度完善,文明发达,是值得珍视的国家。派大批遣唐使来华,学习唐朝 的先进文化。
原创新课堂 历史
七年级下册
人教版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1.日本朝廷选拔的使臣大多为通晓经史、才干出众而且汉学水平较
高、熟悉唐朝情况的一流人才。日本政府精选这些人组成遣唐使团主要
是为了( C ) A.传播日本的先进文化
B.增进两国间的友好往来
C.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D.加强两国间的经贸往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