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2-兽药残留分析

合集下载

第8章 兽药管理 PPT课件

第8章 兽药管理 PPT课件
治疗药物 驱虫药物 饲料药物添加剂
大家畜 中家畜 小家畜及家禽 鱼类 蜜蜂 蚕
40头 60头 100只 100尾 10标准箱 10张
60头 100头 300只 300尾 20标准箱 20张
100头 200头 500只 500尾 40张
(5)实验临床试验技术规范
第五节新兽药研制管理
新兽药的审批: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组织有关单位和人员对 新兽药进行全面的技术评审,并对通过评审的发给《新兽药注册证书》 的行政行为。 新兽药申报程序: 1.申报 2.受理 3.复核 4.技术评审 5.审批 6.新兽药研制保护措施 7.新兽药监测
诊断制剂
第六节兽用生物制品及兽用新生物制品管理
3.中间试制:中试产品的批次应达到5~10批。 4.区域试验:所用中试产品应达到3批以上。观察动物数目应符合下列 要求:
疫苗 大动物 中小动物 禽类 鱼 诊断制剂 1 000 头 10 000 头(只) 20 000 羽(只) 20 000 尾 1 000 头(只)
第三,产品使用说明书。
第四,来源和制造方法、稳定性试验资料。 第五,临床试验或区域试验资料。 第六,药理学及药代动力学试验资料。 第七,毒理学和特殊毒性(致癌、致畸、致突变)试验资料。 第八,饲料药物添加剂的饲喂试验和动物繁育试验资料。 第九,残留试验、停药期、残留量标准及残留监测方法。 第十,药物不良反应情况。 第十一,抗药性情况及抗生素的耐药菌株试验资料。 第十二,影响环境的试验(对植物毒性、鱼类毒性、昆虫毒性及环境污染)资料。 第十三,兽药样品(附检验报告书)、标准品或化学对照品(供质量复核试验的样品必须来自三个不同的批号,每个 批号的样品数量应是检测用量的3~5倍;标准品或化学对照品应是检验用量的5~10倍)。

《兽药残留分析》课件

《兽药残留分析》课件
制定和完善兽药残留监管与监测的法律法规,明确监管职责和监 测要求。
监测计划制定
制定兽药残留监测计划,定期对养殖、屠宰和肉品加工环节进行 抽样检测,评估兽药残留状况。
监管执法
加强兽药残留监管执法力度,对发现的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提高违法成本,形成有效震慑。
06
案例分析
某地区鸡肉中兽药残留案例分析
残留种类
主要涉及硝基咪唑类、硝基呋喃类和苯并咪唑类 等兽药。
ABCD
检测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和质谱法(MS)进 行检测。
处理措施
对涉事养殖场进行严厉处罚,加强牛肉质量安全 监管,同时对牛肉进行追溯和召回。
某地区水产品中兽药残留案例分析
案例背景
检测方法
某地区水产品中检测出兽药残留超标,引 发消费者恐慌。
兽药残留控制与管理
养殖环节兽药残留控制
兽药使用规范
确保养殖过程中合理使用兽药,遵循用药剂量、给药途径、休药 期等规定,避免滥用和超标使用。
养殖档案建立
建立详细的养殖档案,记录兽药使用情况、动物健康状况等信息, 以便追溯和管理。
养殖环境卫生
保持养殖环境卫生,定期清理和消毒养殖场所,降低动物感染疾病 的风险,从而减少兽药使用和残留。
免疫学检测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ELISA是一种基于抗原-抗体反应的检测方法,通过酶标记抗体与抗原的结合反应,经过洗涤和显色等 步骤,实现对兽药残留的定量或定性检测。该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操作简便等优点。
荧光免疫分析法(FIA)
FIA是一种基于荧光标记的免疫分析方法,通过荧光信号的强度来判断样品中兽药残留的浓度。该方 法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操作简便等优点。

兽药残留的检测

兽药残留的检测
➢克伦特罗(瘦肉精)中毒
慢性毒性
➢氯霉素、氨基糖苷类、灰黄霉素等
特殊毒性(“三致作用”)
➢ 雌激素类(己烯雌酚)、同化激素(苯丙酸诺龙) ➢ 喹恶啉类(卡巴氧) ➢ 硝基呋喃类(呋喃西林、呋喃他酮) ➢ 砷制剂 ➢ 苯并咪唑类 ➢ 杀虫剂(666) ➢ 氯羟吡啶、SM2等 ➢ 甲醛、苯酚等
激素样作用
理想的仪器装备
样品经简单处理即可上机测定 不需萃取和净化 快速、准确的定量分析 自动的资料处理
分析方法的总体思路
高水平(Level Ⅰ)方法——确证和定量被分析 物质
中等水平(Level Ⅱ)方法——定量但不需要确 证被分析物质
低水平(Level Ⅲ)方法——筛选
四. 兽药残留分析与监测
采样与样品制备 (样品预处理)
2.下层加5%(v/v)乙酸溶液稀释至3 mL,稀释液注 入预先分别用3 mL 甲醇和3 mL 5%乙酸溶液处理的 Oasis HLB型固相萃取柱, 用2 mL 5% 乙酸甲醇 (50+50)淋洗,最后用10 mL 5% 氨甲醇溶液洗脱, 洗脱液40 ℃ 减压旋转蒸发至干,残渣用1 mL甲醇 定容,供液相色谱测定。
2.磺胺类药物
主要用于抗菌消炎,如磺胺嘧啶、磺胺 二甲嘧啶、磺胺眯、菌得清、新诺明等。近 年来,磺胺类药物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超 标现象,在所有兽药当中是最严重的。长期 摄入含磺胺类药物残留的动物性食品后,药 物可不断在体内蓄积。
磺胺类药物的毒性作用
❖ 损害泌尿系统
磺胺类药主要经肾脏排出,在尿中浓度较高,其溶解度又较 低,尤其当尿液偏酸性时,可在肾盂、输尿管或膀胱内析出 结晶,产生刺激和阻塞,造成泌尿系统损伤,引起结晶尿、 血尿、管型尿。
➢ 活体检测
❖ 一般采集毛发、血液、尿液和粪便

5兽药残留分析与食品安全

5兽药残留分析与食品安全

2020/8/11
3
2020/8/11
3
兽药残留分析与食品安全
(一)兽药残留概念
兽药在生态环境中的残留
在生产中大量使用抗菌药物、抗寄生虫药物及各种促 生长制剂,这些药物都会以原形或以有活性的代谢产 物形式随动物粪便、尿液或其他排泄物进入环境。
这些物质在环境土壤、微生物、水生生物、植物等蓄 积或贮存。
兽药残留分析与食品安全
(一)氯霉素
氯霉素(CAP)是一种临床疗效突出的抗生素,同时也是 一种致癌物。目前中国、美国、加拿大和欧盟已经禁止在 肉类生产、水产生产、饲料生产中使用该药物。
由于其临床副作用以及在某些进口食品中发现含有氯霉素, 美国FDA和世界上其他相关机构已经加强了对进口水产品、 饲料、奶制品等的抽样检验。
2020/8/11
4
2020/8/11
4
兽药残留分析与食品安全
兽药与化学物残留对人及生态环境的影响示意图

肉 、 蛋 、 奶
()
消 费 者

残 留 毒 性 作 用
药 、

化 学




生 态

境 生
毒 理


作 用
2020/8/11
2020/8/11
急性毒性作用 慢性毒性作用 特殊毒性作用 病原菌耐药性 对胃肠道菌丛的影响
2020/8/11
2020/8/11
化学定量方法
GC HPLC
原子荧光 原子吸收
仪器确证方法
HPLC GC-MS GC-MS-MS HPLC-MS HPLC-MS-MS
18
18
兽药残留分析与食品安全
四、兽药残留检测与食品安全

《兽药残留检测》课件

《兽药残留检测》课件
行业发展
PART SIX
案例一:中国某地养殖场兽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残留超标事件
案例二:美国某农场兽药残留 超标事件
案例三:欧洲某国养殖场兽药 残留超标事件
案例四:日本某养殖场兽药残 留超标事件
危害:影响动物健康、降低动 物产品质量、威胁人类健康等
原因:滥用兽药、不规范用 药、不按规定停药等
案例:某地养殖场兽药残留 超标事件
动物之间的交叉感染
影响动物健康:长期摄入兽药残留可能导致动物免疫力下降,甚至死亡 食品安全问题:兽药残留可能通过食物链传递到人体,影响人类健康 环境污染:兽药残留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影响生态平衡 贸易壁垒:兽药残留可能导致出口产品被拒,影响国际贸易
保障食品安全:兽药残留检测可以确保食品中兽药残留量符合国家标准,保障食品安全。 保护消费者健康:兽药残留检测可以防止兽药残留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保护消费者健康。 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兽药残留检测可以防止兽药滥用,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 提高国际竞争力:兽药残留检测可以提高我国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国际贸易。
法规依据:《中华 人民共和国动物防 疫法》、《兽药管 理条例》等
检测标准:《兽药 残留限量标准》、 《兽药残留检测方 法》等
政策支持:国家鼓 励兽药残留检测技 术的研发和应用
监管机构:农业农 村部、国家市场监 督管理总局等
PART FIVE
兽药残留检测 技术在食品安 全领域的重要

兽药残留检测 技术的发展历
技术发展趋势:从实验室检测向现场快 速检测方向发展
技术发展趋势:从单一检测方法向多种 检测方法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挑战:如何解决现场快速检测的稳定性 和准确性问题
应用领域:食品、饲料、环 境等领域

第八章兽药管理

第八章兽药管理
监督环节,实施兽药质量监督检验、批签发、飞行检查、驻厂监 督、检打联动等监管措施,检验检测工作的预警和技术支撑作用 进一步增强,兽药质量稳步提高。
第二节 新兽药研制管理
《新兽药研制管理办法 》2005年8月农业部令
1. 临床前研究
新兽药临床前研究包括药学、药理学和毒理学研究。 研制新兽药,应当进行安全性评价 。
➢ 临床试验用兽药仅供临床试验使用,不得销售,不得 在未批准区域使用 。
3.兽药注册
《兽药注册管理办法》,2004年11月农业部令 《兽药进口管理办法 》,2008年1月
新兽药注册 进口兽药注册 兽药变更注册 进口兽药再注册
兽 药 注 册 流 程
4.兽药进口流程
《进口兽药通关单》——向省级兽医行政管 理部门申请。
2.兽药管理法规
2010版《兽药使用指南》
为兽药典配套丛书,主要用于兽医临床和养 殖用药指导
兽药使用指南共收载1492个兽药品种。
化学药品卷 中药卷 生物制品卷
3.我国兽药监督管理机构
行政机构
农业部(兽医局药品药械处)、省、市、县四级
兽药检验机构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和30个省级、110个市级和250 个县级兽药监察所
生产环节,全面实施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兽药GMP),兽药 生产条件和管理水平大幅提高。
经营环节,推进实施兽药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兽药GSP),守法、 诚信、规范经营的新秩序初步建立。
使用环节,全面实施兽药残留监控计划,逐步建立兽药休药期制 度、禁用药物制度、养殖用药记录等制度,兽药使用逐步规范, 兽药残留危害得到有效控制。
兽药残留监控机构 农业部属专业委员会:
农业部兽药评审中心、中国兽药典委员会、农业部兽 药评审委员会、农业部兽药GMP工作委员会

兽药残留分析技术

兽药残留分析技术
兽药残留的特点


残留水平低 ,大多在0.001~1mg/kg
样品基质复杂,残留物不易分离纯化

基本原理: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待测残留组分从 样品中提取、分离、纯化,溶于适当溶剂,利用其 光学或波谱特性,进行定性定量检测。
三、残留分析方法的分类
1.按分离或检测原理分:

理化分析法 波谱法、色谱法及联用技术 HPLC、GC、TLC、GC-MS、LC-MS
已发现长期食用低剂量的抗生素能导致金黄色 葡萄菌耐药菌株的出现,也能引起大肠杆菌耐药菌 株的产生。
在正常条件下,人体肠道内的菌群与人体能相
互适应,如某些菌群能抑制其他菌群的过度繁殖,
某些菌群能合成 B 族维生素和维生素K 以供机体使
用。过多应用药物会使这种平衡发生紊乱,造成一
些非致病菌死亡,使菌群的平衡失调,从而导致长

确定靶组织 确定被测残留物 研究组织残留消除规律 数据统计处理
根据动物实验估算

按实际给药剂量和途径给药后停药 在MRLs附近设置至少4个采样点,采取靶组织样品
对样品进行残留分析
绘制残留消除半对数曲线图,用直线回归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将MRLs作为统计量估计时间的99%置信区间,取上限时间作为休药 期
在土壤中残留的药物,可通过生物富集和生物
放大作用影响人和其他动物;
五、最高残留限量和休药期
1.食品动物(food-producing animal) :指各种
人工养殖供人食用的动物。
2.可食组织(edible tissue) :指全部可食用的动物 组织,包括肌肉和脏器等。
3.最高残留限量(maximum residue limit,MRLs):

《兽药残留的测定》课件

《兽药残留的测定》课件
动物饲料中的兽药残留检测方法包括色谱法、质谱法、免疫分析法等。这些方法可以检测出 不同种类的兽药残留,如抗生素、激素、抗寄生虫药等。
动物饲料中的兽药残留可能对动物健康造成危害,如中毒、耐药性等。同时,这些残留也可 能通过食物链传递给人类,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正在加强动物 饲料中兽药残留的监管和检测,以确保食品安全。
抗生素类、驱虫药类、生长促进剂类、镇静剂类等。
兽药残留的检测方法
色谱法、光谱法、免疫分析法等。
兽药残留的来源
动物饲养过程中用药:预防和治 疗动物疾病,促进动物生长等。
动物产品加工过程中用药:防腐 、保鲜等。
环境中的兽药残留:动物排泄物 中的兽药残留进入环境,通过土 壤和水体的富集和食物链传递,
最终影响人类健康。
兽药残留的危害
急性中毒
大量摄入残留兽药的动物产品 可能导致急性中毒,如恶心、
呕吐、腹泻、头痛等症状。
慢性危害
长期摄入低剂量的兽药残留可 能导致慢性中毒,如肝肾损伤 、免疫系统抑制等。
致畸、致癌、致突变
部分兽药残留具有致畸、致癌 、致突变等潜在风险,对人类 遗传和后代健康造成威胁。
耐药性
长期使用抗生素类兽药的动物 ,可能导致病原菌产生耐药性 ,使抗生素在治疗人类疾病时
未来将发展出更多能够同时检测多种兽药残留组分的技术,提高检测 效率和准确性。
生物传感器和免疫分析技术
生物传感器和免疫分析技术具有快速、简便、灵敏等优点,未来在兽 药残留检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未来兽药残留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新型兽药的残留研究
兽药与其他污染物的交互作用
随着新型兽药的研发和应用,未来将需要 加强新型兽药的残留研究,了解其残留规 律和危害程度。

兽药残留分析

兽药残留分析

• 四环素类抗生素在动物养殖中应用广泛, 主要作为饲料添加剂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 近些年来,在牛、猪、绵羊、山羊、家禽 及水产养殖中常用的四环素类抗生素主要 是土霉素、金霉素、四环素和强力霉素等。
• (一)四环素类抗生素的代谢
• 四环素类药物的给药可通过几种方式:
• 口服(添加到饲料或饮用水中)、注射及 通过乳腺注入。
1.抗生素类药物
2.磺胺类药物 3.硝基呋喃类药物 4.抗寄生虫类药物
5.激素类药物
分析方法主要有微生物分析法、放射化学法、
免疫法(包括放射免疫法、酶联免疫法、 荧光免疫法、化学发光免疫法)、气相色 谱法、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包 括柱前和柱后衍生荧光法)、液相色谱-质 谱法和气相色谱-质谱法。
• 多数四环素类化合物对光敏感,而且在强 酸或碱性条件下不稳定,在弱酸性 ( pH=3 )条件下形成差向异构体,在强 酸性( pH < 2 )条件下形成脱水产物。
• 分析液体样品(如牛奶)中的四环素类抗 生素残留时,一般需要一个预离心步骤以 除去脂肪。
• 在净化步骤之前,还需采用乙酸盐缓冲液、 磷酸盐缓冲液对样品进行稀释。对于半固 体样品,如肌肉、肾脏、肝脏,通常需要 更强烈的样品预处理步骤以破碎组织。可 采用切碎机和组织均质器通过机械分散作 用来完成这一步骤。
兽药残留分析
一、兽药定义及兽药残留来源
• (一)兽药定义 • 1.兽药 • 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动物疾病或者
有目的地调节动物生理机能的物质(含药 物饲料添加剂),主要包括:血清制品、 疫苗、诊断制品、中药材、中成药,化学 药品、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 外用杀虫剂、消毒剂等。
• 在我国,鱼药、蜂药、蚕药也列入兽药管 理。

解码国家安全第八章答案

解码国家安全第八章答案

解码国家安全第八章答案1、88、国家安全机关对依照《反间谋法》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与本案无关,下列选项说法错误的是()。

[单选题] *A、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赔偿(正确答案)B、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补偿c、应当解除查封、扣押、冻结、D、及时返还相关财物2、44. 《保密法》属于()。

[单选题] *A.宪法及宪法相关法B.国家安全刑事法C.国家安全行政法(正确答案)D.其他国家安全相关法3、74、各级党委政府要把维护()落实安全责任纳入工作总体规划,做到与改革发展事项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

[单选题] *A、生态安全B、经济建设C、生产安全D、国家安全(正确答案)4、25.中国的国家宪法日是()[单选题] *A 12月4日(正确答案)B 11月4日C 10月4日D 9月4日5、59.编纂民法典是推进()、推进国家(B)和(C)现代化的重大举措。

*A全面依法治国(正确答案)B治理体系C治理能力D.?管理能力6、18.1986年第六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的(),是我国调整民事关系的要紧规范性法律文件. [单选题] *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C.《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法典》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正确答案)7、39、网信、电信、公安、国家安全等主管部门发现某单位网站信息中含有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内容的信息,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及时对该单位采取一定措施,进行处理。

以下措施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单选题] *A.责令该单位停止传输信息B.责令该单位删除相关信息C.没收该单位所有互联网服务器,停止互联网接入服务(正确答案)D.责令该单位关闭网站8、36、()是我们党领导各项工作的重要方法,也是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推进国家安全工作的重要方法。

[单选题] *A、牵头抓总B、科学统筹(正确答案)C、实事求是D、群众路线9、30. 政法综治战线一手抓突出问题整治、一手抓社会治理创新,平安建设取得新成就。

兽药残留检测PPT课件

兽药残留检测PPT课件
如果气象色谱器没加上述常用检测器 而是用 质谱当做检测器 那么就是GC-MS了,
GC-MS一般指的是单级质谱 如果是二级质谱 就是 GC-MS-MS了。
GC就是一个分离装置 严格说 GC是没法单独 用的 必须加检测器 只不过人们习惯吧 GCFID 、GC-ECD、GC-FPD等等 简称为GC 而已。
食品中兽药残留量的分析
第一节 概 述
使用兽药的目的
兽药的主要用途有: 防病治病、 促进生长、 提高饲料利用率、 改善动物性食品的品质等。
兽药和兽药残留
兽药:预防和治疗畜禽疾病的药物;促进生长、 提高生产性能、改善动物性食品的品质;也包括 一些化学的、生物的动物保健品或饲料添加剂。
兽药残留:“兽药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的简 称,是指动物产品的任何可食部分所含兽药的母 体化合物及(或)其代谢物,以及与兽药有关的 杂质。
M i n u t e s
M i n u t e s
M i n u t e s
0 0 5 0 1 0 0 1 5 0 2 0 0 2 5 0 样 品 浓 度
氯霉素类抗生素的残留检验
❖ 常用的氯霉素类(CAPs)
氯霉素、无味氯霉素、乙酰氯霉素、 甲砜霉素、弗甲砜霉素
骨髓细胞、肝细胞毒性 禁用,不得检出
响 应 值 3 , 0 0 0 ( 峰 面 积 )
2 , 0 0 0
0 . 1 5 0 . 1 0 0 . 0 5
0 . 1 5 0 . 1 0 0 . 0 5
0 . 1 5 0 . 1 0 0 . 0 5
1 , 0 0 0
0 . 0 0
0 . 0 0
0 . 0 0
0 . 0 0 0 . 5 0 1 . 0 0 1 . 5 0 2 . 0 0 2 . 5 0 3 . 0 0 3 . 5 0 4 . 0 0 4 . 5 0 5 . 0 0 5 . 5 0 6 . 0 0 6 . 5 0 7 . 0 00 . 0 0 0 . 5 0 1 . 0 0 1 . 5 0 2 . 0 0 2 . 5 0 3 . 0 0 3 . 5 0 4 . 0 0 4 . 5 0 5 . 0 0 5 . 5 0 6 . 0 0 6 . 5 0 7 . 0 00 . 0 0 0 . 5 0 1 . 0 0 1 . 5 0 2 . 0 0 2 . 5 0 3 . 0 0 3 . 5 0 4 . 0 0 4 . 5 0 5 . 0 0 5 . 5 0 6 . 0 0 6 . 5 0 7 . 0 0

兽药残留及其法规

兽药残留及其法规

02 国内外兽药残留法规
国际法规与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
提供兽药残留的国际标准,包括最大残留限量(MRLs)和风险评估方法。
欧盟兽药残留法规
欧盟对食品中的兽药残留有严格的监管要求,包括设定MRLs、建立监控计划和实施严格的进口 检验。
美国兽药残留法规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负责监管兽药残留,制定相关法规和标准,并实施监控和执法行 动。
通过质谱仪对兽药残留物进行离子化,根据不同离子的质荷比进行分离和检测。
检测技术的优缺点比较
微生物法
优点在于操作简便、成本低廉; 缺点在于灵敏度低、特异性差, 且易受样品中其他物质的干扰。
免疫分析法
优点在于灵敏度高、特异性强 ;缺点在于抗体制备困难,且 易出现交叉反应。
色谱法
优点在于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 ;缺点在于操作复杂、设备昂贵 ,且对样品前处理要求较高。
面的内容。
法规的执行与监管监管机构源自国家农业农村部、国家市场监督 管理总局等负责兽药残留的监管 工作,包括制定法规、标准、监
控计划和执法行动等。
执法行动
对违反兽药残留法规的行为进行查 处,包括超标使用兽药、不按规定 使用休药期、销售含有超标兽药残 留的食品等。
宣传教育
加强对兽药残留法规的宣传和教育, 提高公众对兽药残留问题的认识和 重视程度,促进相关企业和个人自 觉遵守法规。
监管效果评估
兽药残留超标率
通过定期抽样检测,评估兽药残 留超标情况,反映监管效果。
兽药使用合规率
评估养殖企业和个人对兽药的规 范使用情况,反映监管效果。
公众满意度
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公众 对兽药残留问题的关注度和满意 度,反映监管效果和社会认可度。

动物性食品中兽医及化学物残留-ppt课件

动物性食品中兽医及化学物残留-ppt课件
23
5
最高残留限量
最高残留限量(maximum residue limits,MRLs)是指对食品动物用药后产生 的允许存在于食品表面或内部的残留药 物或其他化学物的最高含量或最高浓度。
6
休药期
休药期(withdrawal time)是指食品动 物从停止给药到许可屠宰或它们的产品 (即动物性食品,包括可食组织﹑蛋﹑ 奶等)许可上市的间隔时间。
15
残留分析方法建立的步骤
6 测定样品添加回收率和变异系数 7 稳定性分析 8 分析方法评价及评价标准 9 分析结果判定 10 分析方法报告
16
样品提取方法
组织捣碎法 震荡法 索氏提取法
超声波辅助提取 超临界流体萃取
17
样品净化方法
1 液-液萃取 2 固相萃取 3 固相微萃取 4 凝胶渗透色谱 5 吹扫-捕集 6 膜分离技术 7 基质固相分散技术 8 免疫亲和色谱 9 其他
代谢产物和杂质。兽药残留又称药物残 留(drug residue),或简称残留(residue)。
3
二 引起残留的兽药和化学物种类及其 危害
(一) 引起残留的兽药及化学物种类
禁用药物 毒性较大﹑休药期长的药物 其他化学物
4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 兽药及化学物残留的危害 过敏反应 毒性作用 激素(样)作用 耐药性
评估体系 6 开展兽药残留检测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9
第二节 残留分析
一 残留分析中的常用术语
1 筛选方法:筛选方法(screening method)是指用 于快速筛选大量样品,检测一定浓度内某种或 多种药物残留的分析方法。
2 常规方法:常规方法(routine method)是指可 以基本确定样品中某种残留物存在和确定其浓 度的分析方法。

兽药残留PPT课件

兽药残留PPT课件
第25页/共52页
(二)测定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最常用

气相色谱法(GC)


TLC(薄层色谱法)

ELISA(酶联免疫法)
分光光度法
第26页/共52页
HPLC法测定磺胺类药物残留
1、原理 动物性食品样品经过预处理后,用流动相溶解,所得样液用HPLC-紫外检
测器检测。与标准比较,用保留时间定性、标准曲线法定量。
第7页/共52页
毒性作用
(三)兽药残留的危害
急性中毒、慢性中毒、“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
耐药性
动物体内耐药性菌株通过食品传递给人,给治疗带来困 难。
过敏反应 激素作用
潜在致癌、儿童性早熟等
污染环境影响生态
兽药排入环境后,仍然有活性,对土壤微生物、水生生
物等造成影响。
第8页/共52页
(四)兽药残留限量标准和检验 兽药最高残留限量(MRLVD): 是指某种兽药在食物中或食物表面产生的最高允许兽药 残留量(单位μg/kg,以鲜重计)。 兽药最高残留限量标准 2002年农业部颁布最新《动物性食品中最高残留限量》 不需要制定最高残留限量的药物:88种 需要制定最高残留限量的药物:94种 可以使用,但不得在食品中检出的药物:9种
1.抗生素类药物
(二) 兽药残留的种类【掌握】
这类药物多为天然发酵产物,是临床应用最多的一类抗菌 药物,如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 螺旋霉素、链霉素、土霉素、金霉素等。
青霉素类最容易引发过敏反应,四环素类、链霉素有时也 能引起过敏反应:轻度时,短时间内出现血压下降、皮疹、 身体发热、血管神经性水肿、血清病样反应等,严重者可 能导致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长期摄入含氨基糖苷类残留 超标的动物性食品,可损害听力及肾脏功能。

兽药残留分析方法概述报告

兽药残留分析方法概述报告

前处理方法的建立

4、净化方法 1)液液萃取LLE 2)固相萃取SPE 3)固相微萃取(SPME) 4)制备色谱法(HPLC、TLC) 5)凝胶渗透色谱法(GPC) 6)吹扫-捕集(P&T) 7)膜分离技术 8)浸透限制固定相(RAS) 9)基质固相分散技术(MSPD) 10)免疫亲和柱(IAC) 11)分子印迹技术(MIPs) 12)其他技术
前处理方法的建立
5、浓缩与富集
-旋转蒸发浓缩 -气流吹蒸法
-浓缩器浓缩
-真空离心浓缩 浓缩过程组分最容易损失
前处理方法的建立

6、衍生化 -反应速度快 -容易重复 -定量完全、转化率稳定 -产物易纯化 -产物易于分离和检测 -GC衍生化方法 -HPLC衍生化方法 -衍生化方式: 柱前、柱后、固相衍生化、光化学衍生化

定量限:LOQ(limit of quantitation) 一般LOD≤0.2MRL LOD=B+10SD 一般CV ≤20%,回收率≥70%方法建立步骤 ຫໍສະໝຸດ
6、分析方法的评价 (4)线性范围 R≥0.9900,R2 (5)选择性 内源性物质的干扰 代谢物的干扰 其他药物的干扰 (6)与参比方法的分析结果比较 (7)实验室协同研究(collaborative study) -实际样品、添加样品 -一般3个实验室,影响方法至少8个 -考虑地域、气候、部门、行业等 7、分析方法报告 8、分析质量监控
浓度(ug/kg) 小于1 1-10 10-100 大于100
允许范围(%) 50-120 60-120 70-110 80-110
方法建立步骤
6、分析方法的评价 (3)检测限与定量限 检测限:LOD(limit of detection) 一般LOD≤0.1MRL LOD=B+3SD 不作定量可靠性要求(精密度、回收率等)

兽药残留ppt课件

兽药残留ppt课件

学习交流PPT
21
《食品安全法》亮点
亮点一:加强了国家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明确了地方 政府负总责的原则。
亮点二: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监测制度。
亮点三:制定统一的食品安全标准。
亮点四:强化了食品添加剂的管理。
亮点五:明星代言问题食品要负连带责任。
亮点六:保健食品管理有说法。
亮点七:明确食品生产经营者是第一责任人。
10
(三)细菌耐药性
细菌耐药性是指有些细菌菌株对通常能抑制其生长 繁殖的某种浓度的抗菌药物产生了耐受性。经常食用低 剂量药物残留的食品可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动物在经常 反复接触某一种抗菌药物后,其体内的敏感菌株将受到 选择性的抑制,从而使耐药菌株大量繁殖。
在某些情况下,经常食用含药物残留的动物性食品, 动物体内的耐药菌株可通过动物性食品传播给人体,当 人体发生疾病时,就给临床上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带来一 定的困难,耐药菌株感染往往会延误正常的治疗过程。 已发现长期食用低剂量的抗生素能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药菌株的出现,也能引起大肠杆菌耐药菌株的产生。
2006年11月17 日,上海食品 药品监督管理 局查出沪西水 产市场销售的 多宝鱼,药物 残留严重超 标”。
18
兽药残留案 例-
瘦肉精事件
2009年2月18日起,广州发生多起疑似“瘦肉精”中毒事件,导致70人发
病。瘦肉精是盐酸克伦特罗的俗称,它既不是兽药,也不是饲料添加剂,
而是治疗气喘的药物。
学习交流PPT
• 残留食品中常见种类:苯并咪唑类(丙硫咪唑、丙氧咪唑、 噻苯咪唑、甲苯咪唑和丁苯咪唑)
• 危害:持久残留于肝内,对动物有致畸性与致突变性
学习交流PPT
8
三、兽药残留对人体的危害

兽药残留分析资料

兽药残留分析资料

兽药残留分析资料第22卷第3期分析测试学报V ol.22N o.32003年5⽉FENXI CESHI XUE BAO(Journal of Instrum ental Anal y sis)M a y2003肌⾁组织中四环素类抗⽣素的固相萃取-液相⾊谱法测定陈毓芳(⼴州出⼊境检验检疫局⾷品实验室,⼴东⼴州510623)摘要:建⽴了四环素类抗⽣素的⾼灵敏度测定⽅法,通过对实验条件的优化,采⽤固相萃取-反相⾼效液相⾊谱法同时测定肌⾁组织中的⼟霉素(ox y tetrac y cline)、四环素(tetrac y cline)、⾦霉素(chlortetrac y cline)3种四环素类抗⽣素残留量;⼟霉素、四环素、⾦霉素的检出限分别为20、40、100µg/k g;⽅法相对标准偏差为5.1%~7.1%(n=5),平均回收率为80%~82%。

关键词:固相萃取;反相⾼效液相⾊谱法;四环素类;肌⾁中图分类号:O657.72;R978.14⽂献标识码:A⽂章编号:1004-4957(2003)03-0097-03四环素类抗⽣素,包括⼟霉素(ox y tetrac y cline)、四环素(tetrac y cline)和⾦霉素(chlortetrac y cline),⼴泛应⽤于⾷⽤动物和海洋⽣物的养殖中。

对动物源⾷品中四环素类抗⽣素残留量检测和监控,已列⼊《中华⼈民共和国动物及动物源⾷品残留监控计划》,以确保我国动物源⾷品的安全卫⽣,保证⼈民⾝体健康,增强我国动物源⾷品在国际上的竞争⼒。

分析四环素类抗⽣素残留量的⽅法包括微⽣物法、薄层⾊谱法(T LC)、荧光光度法、⽓相⾊谱法和液相⾊谱法等[1,2],微⽣物法缺乏特异性,T LC法的灵敏度达不到µg/k g级的要求。

此外,上述⽅法的样品前处理⼀般都不同程度地采⽤萃取、净化等繁琐提纯程序,导致被测组分在样品处理过程中损失较⼤。

作者采⽤Oasis H LB固相萃取⼩柱处理样品,紫外检测器(UV)测定,成功分离和测定3种四环素类抗⽣素残留含量,⽅法简便、快速,检出限低,精密度好,回收率⾼,结果令⼈满意,可应⽤于动物组织中的四环素类抗⽣素残留量的检测和监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于四环素类抗生素易于和金属离子鳌合,为避免待测物在过固
相萃取柱时的潜在损失,一般先采用 EDTA 对反相固相萃取柱进 行预处理。
请在此输入您的标题
• 2.液-液分配 • 可通过将待测化合物从水相转移到不互溶的有机相而直接去除基 质成分。 • 存在问题:四环素类化合物由于极性太强,在任何 pH 值都不能被 定量转移入不互溶的有机相。 • 当采用四丁基铵盐作为离子对试剂时,在 pH8.2 条件下采用二氯 甲烷提取土霉素和四环素的回收率超过 85 %。
请在此输入您的标题
• 强酸或酸性脱蛋白剂非常适合用来降低四环素类化合物与蛋白质 的键合作用,但在强酸性条件下四环素类抗生素易降解为脱水产 物。 • pH4 .0 的琥珀酸盐缓冲液、酸性乙睛和酸性甲醇都被成功应用于 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提取。
请在此输入您的标题
• (二)样品净化 • 在样品提取步骤获得的水相或有机相样品提取液中待测四环素类 抗生素的浓度可能非常低,而且还可能含有共提取物。如果样品 的最终溶液中含有共提取物,会增加检测器的背景噪声,难以检 测痕量浓度水平的待测物质。为减少干扰和浓缩待测化合物,初 始样品提取液需要采用进一步的净化步骤,如液一液分配、固相 萃取、超滤、免疫亲和色谱或在线微量富集技术。
请在此输入您的标题
• 3 、 超 剂 量 、 超 范 围 ( 对 象 ) 用 药
4.不遵守有关标签的规定
二、兽药残留的危害
• 1. 对 人 体 产 生 直 接 毒 1)急、慢性毒性 2)激素样作用 3 ) 过 敏 2.对人类胃肠道微生物平衡产生破坏 3.增强人类病原菌的耐药性 4.环境危害 • 性 作 用
请在此输入您的标题
• 2.酶联免疫法 • 间接酶联免疫法可用来检测牛奶中的四环素类抗生素。 • 四环素-牛血清白蛋白共轭物用于抗体制备,同源的四环素- β -酪 蛋白共轭物作为包埋试剂,而羊抗兔 IgG-辣根过氧化物酶作为第 二抗体。 • 牛奶样品经离心脱脂,采用磷酸盐缓冲液至少以 1 :30 的比例进行 稀释后,直接采用酶联免疫法进行测定,检测限可达 5 ug / kg 。
四环素类药物
• 金霉素、土霉素和去甲基金霉素是 3 种由微生物自然产生的四环 素类药物,已经被成功地从真菌中分离出来; • 其他如强力霉素、甲烯土霉素、二甲胺四环素、毗甲四环素及四 环素则是通过半合成法制备的
二、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毒性及其代谢
• 四环素类药物为广谱抗生素,是相互关系密切的抑菌性抗生素, 抗菌谱和毒性相似,对多种α-溶血性链球菌、非溶血性链球菌、革 兰阴性杆菌、立克次体、螺旋体、支原体属和衣原体属均有效。
第8章 兽药残留
分析
一、兽药定义及兽药残留来源
• (一)兽药定义 • 1.兽药 • 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动物疾病或者有目的地调节动物生理 机能的物质(含药物饲料添加剂),主要包括:血清制品、疫苗、 诊断制品、中药材、中成药,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药品、放 射性药品、外用杀虫剂、消毒剂等。
请在此输入您的标题
请在此输入您的标题
• 蜡状芽抱杆菌 ATCC 11778 是一种经典的用于分析四环素类的微 生物,其对金霉素的灵敏度为 0.005mg / L ,对四环素和土霉素的 灵敏度为 0.025mg / L , 对 二 甲 胺 四 环 素 的 灵 敏 度 为 0.001~0.002mg / L 。 • 相对于其他分析方法,微生物抑制法操作简便、价格低廉、不需 要精密仪器和复杂的样品前处理过程,因而适合大量样品的筛选。 • 微生物抑制法的最大缺点是不能区分具体的四环素种类,因此也 难以进行定量检测。
请在此输入您的标题
• 为避免形成金属鳌合物和在反向 LC 色谱柱上的吸附,在反向 LC 中,优化流动相的组成是四环素类抗生素残留检测的重要方法之 一。 • 通常在流动相中加入酸(如磷酸、草酸、柠檬酸、酒石酸、 EDTA 等)、有机改性剂(甲醇、乙睛等)、离子对试剂掩蔽剂等,并 以加草酸为多数。
第二节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请在此输入您的标题
• 由于四环素类药物普遍为低亲脂性,因此在脂肪中检测不到四环 素类药物残留。 • 相反,由于四环素类抗生素对钙具有亲和性,能在家禽、猪、牛 以及鱼类的骨骼组织中蓄积。
请在此输入您的标题
(二)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毒性与最大残留限量 四环素类抗生素口服吸收良好,分布广泛,易在骨骼和牙齿中沉积; 可在肝脏中富集,造成肝损害。
请在此输入您的标题
• 4.高效液相色谱法 • 反向 LC 操作简单、方法灵活,已成为包括四环素类抗生素在内的 许多药物残留检测的主要分析手段。普遍使用的硅胶基反向键合 固定相表面存在残存的硅醇基或金属离子(如 Fe
3 +,A1 3 +
),
而四环素类抗生素易与金属离子鳌合,反向柱残存的硅醇基与四 环素类抗生素可以通过氢键或离子交换作用,因此导致色谱峰拖 尾,保留值不稳定或过长,出现峰形异常和分离度下降。
三、四环素类兽药残留样品前处理
• (一)样品提取 • 由于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强极性性质,在生物样品中易与蛋白质形 成共轭物而提取困难。稀无机酸可将四环素类化合物与蛋白质分 离,但四环素类化合物一旦进入水相,由于其在有机相的分配系 数较低,再将其提取入易挥发的有机相进行浓缩和净化就变得困 难了。
请在此输入您的标题
四、抗生素类兽药
• 抗生素是由细菌、真菌或其他微生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物质, 具有抑制或杀灭细菌、真菌、螺旋体、支原体、依原体等致病微 生物的作用。 • 抗生素是能抵抗致病微生物的药物,是抗菌消炎药中最大的一类。
市场上有售的常用的品种:
抗生素类药物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感染性疾病,其品种繁多。

1. 四环素类 2. 大环内酯类 3. β-内酰胺类 4. 氨基糖甙类 5. 氯霉素类
请在此输入您的标题
• 当采用商业化试剂盒检测蜂蜜中的四环素、金霉素和土霉素残留 时发现其对金霉素具有强烈的交叉反应活性。试剂盒对四环素和 金霉素的检测限均为 15 ug / kg ,但由于所用抗体与土霉素的交叉 反应活性较低,对土霉素的检测限为 250 u g / kg . • 实验表明,空白蜂蜜样品经缓冲液稀释 50 倍已足以消除基质干扰。
第一节 四 环素类
• 一、四环素类化合物的 结构和性质 • 四环素类抗生素(TCs) 具有共同的基本母核 (氢化并四苯环),仅 取代基有所不同。
常见的四环素类药物
• 包括:四环素(TC )、土霉素( OTC )、金霉素( CTC )、强 力 霉 素 ( DC ) 、 二 甲 胺 四 环 素 ( MINO ) 、 甲 烯 土 霉 素 (MTC )、去甲基金霉素(DMCTC )和毗甲四环素(PRMTC ) 等
请在此输入您的标题
• (三)四环素类兽药的分析 • 四环素类抗生素残留的测定方法主要包括微生物抑制法、 酶联免 疫法、分光光度法、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一 质谱法等。样品经过提取和净化后,四环素类抗生素可通过薄层 色谱或液相色谱进行分离,再采用分光光度、荧光或质谱检测系 统进行定量浦定。
• •
• •


三、常见兽药的种类
1.抗生素类药物 2.磺胺类药物 3.硝基呋喃类药物 4.抗寄生虫类药物 5.激素类药物
分析方法
主要有微生物分析法、放射化学法、免疫法(包括放射免疫法、酶联 免疫法、荧光免疫法、化学发光免疫法)、气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包括柱前和柱后衍生荧光法)、液相色谱 - 质谱法 和气相色谱-质谱法。
请在此输入您的标题
• 3.薄层色谱法 • 薄层色谱法( TLC )又分为正相薄层色谱( NP-TLC )和反相薄 层色谱( RP -TLC )。 • 正相薄层色谱一般使用纤维素、硅胶、硅藻土等作为吸附层。总 体而言,正相薄层色谱是一种简单的、不需特殊设备的分离方法, 但在制板时却要花费大量时间消除 TCs 与金属离子的鳌合作用, 故通常在吸附剂和溶剂系统中加入 EDTA 以消除金属离子的影响。
四环素类抗生素
• 在动物养殖中应用广泛,主要作为饲料添加剂用于预防和治疗疾 病。近些年来,在牛、猪、绵羊、山羊、家禽及水产养殖中常用 的四环素类抗生素主要是土霉素、金霉素、四环素和强力霉素等。
请在此输入您的标题
• (一)四环素类抗生素的代谢 • 四环素类药物的给药可通过几种方式: • 口服(添加到饲料或饮用水中)、注射及通过乳腺注入。 • 无论采用何种给药方式,四环素类抗生素都能在体内广泛分布, 而在肾脏和肝脏组织中含量尤高。
请在此输入您的标题
• 将四环素类抗生素从可食动物产品中分离出来是一个相当复杂的 步骤。 • 主要困难在于这些化合物在被分离时倾向于与金属离子形成鳌合 物或与样品基质成分键合。 • 为提高提取效率,推荐采用EDTA 、柠檬酸盐、琥珀酸盐或草酸 等四环素类化合物的竞争性鳌合剂。同时需要考虑采取适当的提 取条件以减少与蛋白质的键合。
• 多数四环素类化合物对光敏感,而且在强酸或碱性条件下不稳定, 在弱酸性( pH=3 )条件下形成差向异构体,在强酸性( pH < 2 ) 条件下形成脱水产物。
请在此输入您的标题
• 分析液体样品(如牛奶)中的四环素类抗生素残留时,一般需要 一个预离心步骤以除去脂肪。 • 在净化步骤之前,还需采用乙酸盐缓冲液、磷酸盐缓冲液对样品 进行稀释。对于半固体样品,如肌肉、肾脏、肝脏,通常需要更 强烈的样品预处理步骤以破碎组织。可采用切碎机和组织均质器 通过机械分散作用来完成这一步骤。
请在此输入您的标题
• 反相薄层色谱分析 TCs 时,溶剂系统中通常加入草酸以消除金属 离子的影响.在 RP -TLC 溶剂体系中通常含有磷酸、柠檬酸、酒 石酸、 EDTA 等以获得对TCs好的分离效果,但脱尾现象比较严重; 在 RP-TLC 溶剂体系中加人草酸后,可以消除 TCs 与金属离子的 鳌合作用,减少脱尾现象。
• 在我国,鱼药、蜂药、蚕药也列入兽药管理。 • 2.兽药残留 • 对食品动物用药后,动物产品的任何食用部分中的原型药物或 /和 其代谢产物,包括与兽药有关的杂质的残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