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 21 狐假虎威》 赛课获奖教案_0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21狐假虎威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21狐假虎威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21狐假虎威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21狐假虎威教案与反思【第1篇】课题名称:狐假虎威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2、了解“狐假虎威”的含义;3、丰富词语“得意洋洋”“摇头摆尾”“东张西望”“半信半疑”;4、启发幼儿大胆运用动作、表情、语言来表演故事。

活动准备:1、《狐假虎威》ppt;2、字卡“狐假虎威”“摇头摆尾”“东张西望”“半信半疑”“得意洋洋”;3、狐狸、老虎、小白兔、小松鼠等小动物头饰。

活动流程:一、谜语导入:引起兴趣。

师:小朋友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你们猜一个谜语,看看你们能不能猜到“远看像只猫,生来脾气暴,张开大嘴一声吼,吓得百兽都发抖。

”(老虎)师:老虎被称为什么?(山中之王)师:森林里的动物怕不怕老虎?师:可是在森林了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有一只动物比老虎还厉害,小动物们见了它都跑了,想不想知道它是谁?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二、出示《狐假虎威》ppt,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 结合每一幅图片有感情的讲解,语言生动,表情丰富,激发幼儿兴趣。

2、讲解过程中可适当让幼儿来猜想故事内容,如:老虎扑的把狐狸给抓住了。

让小朋友猜一猜老虎会不会把狐狸吃了?若是没有,狐狸会怎样对老虎说呢?(进一步激发兴趣),同时可以大胆让幼儿来表演。

3、讲解故事的同时,出示相应的字卡“摇头摆尾”“东张西望”“半信半疑”“得意洋洋”,让幼儿对词语了解并用丰富的表情表演。

4、提问:(1)森林里的小动物们见到狐狸跟老虎过来了是怎样做的?小动物们为什么要逃跑呢?(2)你认为小动物们是害怕老虎还是害怕狐狸呢?理解“狐假虎威”成语的含义。

(3)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一只怎么样的老虎呢?总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随便轻信别人的话,也不要随便欺骗别人,欺骗自己。

更不要仗着别人的威风来灭自己的威风,否则会害人又害己。

2.结合图片,头饰,字卡表演:大胆运用表情,动作,语气来表演故事。

1. 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把狐狸逮住了。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21狐假虎威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21狐假虎威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21狐假虎威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21狐假虎威教案与反思第【1】篇〗《狐假虎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

理解和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成语“狐假虎威”的寓意。

4.指导书写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并能灵活应用是难点。

教学准备:头饰、相关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非常喜欢读书,并且更喜欢读故事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寓言故事——《狐假虎威》(出示课题,同学们一起读课题)2、那狐假虎威是什么意思呢?(同学举手发言说出自己的理解)3、学生总结4、过渡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的理解,猜出了大概意思,那我们的猜测对不对呢?老虎和狐狸之间到底会发生什么故事?下面就让我们从课文当中找答案吧二、自学: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标出生字词,多读几遍。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检查自学:过渡:同学们已经自学完了,生字词认识了吗?(认识了)老师考考你!1.(电脑出示)带拼音生字词a 、我们先开火车读(读得不错)b、谁来读?(一生读)(读错纠正)(声音大一点会更好!)c、一齐读!( 读得真熟练!)过渡:去掉拼音你还认识吗?2.(电脑出示)不带拼音生词:(谁来读?)a. 一生读(读错纠正后齐读)(这么短时间你就会读了,真了不起!)b.(不按顺序)我们抢读(大家读得真准确!)(老师真佩服你们!)c.咱们一齐读!过渡:词语读的很好,课文读的怎么样呢?3.开火车读课文。

谁来读?大家都想读!我们开火车读课文。

一人读一个自然段。

其余同学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同学们读书真认真)师问:谁说说写了件什么事?(概括地说,谁、干什么?)(生:老虎逮住了狐狸。

)(师:狐狸被吃掉了吗?谁来补充?)(生:老虎逮住了狐狸,狐狸骗了老虎逃跑了)(你概括得真全面)(生: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了)(你说得真具体)板书:生说后师相机板书狐狸图、老虎图。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狐假虎威优秀教案(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狐假虎威优秀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狐假虎威优秀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狐假虎威优秀教案第【1】篇〗【课前解析】本篇课文是根据《战国策》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改编,讲述了一只狐狸如何骗过老虎,不仅使自己脱离困境,还借助老虎的威风吓跑了其他动物的故事。

关注课题:“狐假虎威”是指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

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关注课文:全文一共有9个自然段,整体上分为4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讲一只凶猛、饥饿的老虎抓住了狐狸,狐狸当时的处境非常危急。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讲狐狸如何蒙骗老虎。

表现出了狐狸的狡猾。

第三部分(第7-8自然段)将老虎跟着狐狸到森林的场景。

通过“神奇活现,摇头摆尾”表现出了狐狸故作镇定,同时也说明了狐狸的自信。

而“半信半疑,东张西望”则表现出老虎的困惑。

二者形成了鲜明对比。

通过对动物们的描写,印证了狐狸的话,让老虎误以为是狐狸吓退了其他动物。

第四部分(第9自然段)将老虎被骗的结局,揭示了事情的真相。

最后一句话解释了该成语的意思,后来人们用这个成语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关注生字:本课需要书写的生字有8个,根据字形结构可以分为如下几类:左右结构:物、就、神、活、猪,这5个字都是左窄右宽。

需要注意“神”字是示字旁,教学时可与衣字旁进行比较学习。

上下结构:食、爷,这两个字在书写时上部的撇和捺要写舒展。

需要注意“食”字最后一笔是点。

独体字:爪。

需要注意第二笔撇是竖撇,第三笔是竖。

本课还有2个多音字“转”和“闷”,可借助语境帮助学生读准字音,再联系旧知识进行补充。

“转”表示改变方向或位置时,读三声zhuǎn;表示围绕一个中心运动时,读四声zhuàn。

“闷”表示心情不好时,读四声mèn;表示不透气,空气不流通,不吭声时,读一声mēn。

关注词语:“食物、身边、为什么、爪子、面前、神气活现、野猪、往常、身后、信以为真”需要掌握书写,可通过课后进行抄写加以巩固。

【教学目标】1.认识“假、威”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转、闷”,会写“食、物”等8个字,会写“食物、身边”等10个词语。

部编版二年级《狐假虎威》一等奖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狐假虎威》一等奖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狐假虎威》一等奖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狐假虎威》。

教学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生字词学习、句子理解、课文朗读与表达。

具体章节为第六单元第二十一课。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认读、书写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流利朗读课文,把握故事情节。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表达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明白不能倚靠别人的力量来欺压他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词语的理解与运用,句子结构的分析,课文朗读与表达。

2.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课文内容的理解,情感态度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狐狸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生字词学习: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指导生字词的学习,讲解词语的意思。

3. 课文阅读:学生跟随老师一起朗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4. 内容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讲解句子结构,理解词语的运用。

5. 实践情景引入:学生分组讨论,设想自己是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

6.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课文中的典型句子,进行讲解分析。

7.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狐假虎威》2. 内容:生字词:狐狸、老虎、威风、摇尾巴、神气等。

重点句子:狐狸借老虎的威风吓跑了百兽。

课文结构:起因、经过、结果。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2)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情节。

(3)思考:为什么狐狸要借助老虎的威风?2. 答案:(1)见作业本。

(2)见作业本。

(3)狐狸自己力量有限,无法吓跑百兽,所以借助老虎的威风。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生字词的学习掌握程度较好,但对句子结构分析方面还有待提高,今后需加强此方面的教学。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 21 狐假虎威》 赛课教案_0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 21 狐假虎威》 赛课教案_0

《狐假虎威》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知道成语“狐假虎威”的意思。

2.分角色表演故事,并试着把“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大摇大摆、半信半疑、东张西望”等词语的意思表现出来。

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成语“狐假虎威”的意思,分角色表演故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词语卡片、狐狸和老虎的图片。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走近《狐假虎威》(一)激趣谈话:狐狸和老虎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呢?(二)填一填:整体感知故事内容。

(三)导入新课:狐狸是怎样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二、细读课文,走进《狐假虎威》(一)图文结合,了解故事起因和结果。

1.看图读文,了解故事起因。

2.想一想:老虎逮住了狐狸,它最想干什么?3.观察图画,了解故事结果。

(二)品读狐狸和老虎的语言、动作、神态,了解故事经过。

1.范读课文2-6自然段2.找出狐狸和老虎的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

3.引导学生朗读体会狐狸和老虎的语言、动作、神态。

4.导读7-8自然段,按要求给词语分类并试着把词语意思表现出来。

三、了解故事结局,理解“狐假虎威”。

1.想一想:百兽是被狐狸吓跑的吗?2.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这是一只怎样的老虎?3.简介《狐假虎威》的出处,加深理解“狐假虎威”意思。

四、角色朗读,表演《狐假虎威》1.生生分角色表演。

2.师生分角色表演。

五、拓展延伸,激发阅读兴趣。

1.说说自己知道哪些动物成语故事。

2.推介动物成语故事。

六、选一选,做一做1.积累本课的四字词;2.跟小伙伴演一演《狐假虎威》;3.跟家人、朋友分享动物成语故事。

板书设计:21.狐假虎威(图片)(图片)神气活现吓半信半疑摇头摆尾跑东张西望大摇大摆百兽。

最新部编本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21、狐假虎威》教学设计教案获奖精品

最新部编本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21、狐假虎威》教学设计教案获奖精品

《狐假虎威》教案
学习目标:
1、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分角色表演体会狐狸和老虎的心理活动和性格特点。

2、理解成语“狐假虎威”的意思。

学习重难点:
理解并运用成语“狐假虎威”。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复习生字。

2、齐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一只老虎抓到了一只狐狸,狐狸说自己是百兽之王,老虎不信,狐狸把老虎带到森林走一趟。

就这样,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了。

3、快速浏览课文,找到文中哪句话解释了“狐假虎威”的字面意思?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我知道了“假”的意思是借着。

二、感受狐狸形象
自由朗读课文,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你从哪里看出来?
1、在茂密的森林里,有一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

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

老虎扑过去,把狐狸逮住了。

(灵活敏捷)
2、狐狸眼珠子骨碌碌一转,扯着嗓子问老虎:“你敢吃我?”(机灵,反应快,胆子大)
3、如果你是狐狸,你会用怎样的语气说这句话?试一试吧!
老天爷派我来管你们百兽,你吃了我,就是违抗了老天爷的命令。

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
4、老虎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

狐狸摇了摇尾巴,说:“我带你到百兽面前走一趟,让你看看我的威风。

”(狡猾)
5、老虎跟着狐狸朝森林深处走去。

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学生角色表演,体会狐狸与老虎的形象区别)
6、老虎信以为真。

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由此引到成语“狐假虎威”)。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21、狐假虎威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21、狐假虎威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我会认
jiǎ
wēi
假威
zhuàn
chě


sǎnɡ
pài


wéi kànɡ
违抗
zhuǎ
tànɡ
爪趟
shén
zhū


nà mèn
纳闷
shòu piàn
受骗
jiè

读课文,思索问题:
1、这篇课文讲了哪几种动物之间旳故事 Nhomakorabea 2、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旳狐狸,你是从 哪看出来旳? 3、试着演一演这个故事。
尖嘴尖耳尖下巴, 谜底: 细腿细角细小腰, 生性狡猾多猜疑, 尾后拖着一丛毛。
谜底:
黄袍袍,黑斑斑, 龇牙咧嘴瞪眼睛。 森林里面称大王, 捕食野兽本事强。
你觉得狐狸和老虎谁更厉害呢?
可是有只狐狸说它比老虎更厉害呢?你想 懂得为何吗?一起来看看课文吧。
21 狐假虎威
R·二年级上册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旳威 风把百兽吓跑旳。
狐假虎威
学了这篇课文我们懂得了什么?
在生活中,用“狐假虎威”这个 词比喻一种人,这种人自己没有本事, 却仗着别人旳势力欺压别人。
1.演一演,说说你从这个故事中学到了什么。
2.请你根据提醒展开想象,续编《狐假虎威》 旳故事。(提醒:后来,老虎明白了百兽是害 怕自己才逃跑旳……)
在茂密旳森林里,有一只老虎正在寻
找食物。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老虎
扑过去,把狐狸逮住了。
狐狸眼珠子骨碌碌一转,扯着嗓子问老虎:
“你敢吃我?”
你觉得狐狸是一只怎样旳动物?
狡猾 眼珠子骨碌碌一转
扯着嗓子问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21狐假虎威教学设计(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21狐假虎威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21狐假虎威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21狐假虎威教学设计第【1】篇〗学习目标:1.认识“假、威”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转、闷”,会写“眼、爪”等4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演一演“狐假虎威”,并试着把“神气活现、大摇大摆、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等词语的意思表现出来;3. 理解成语“狐假虎威”的意思,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课前准备:玩一个木头人的小游戏情境导入师:老虎,你还饿吗?在森林里继续接着走,碰见了一只狐狸。

老虎和狐狸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今天我们读一个小故事《狐狸分奶酪》。

(板书课题)初读课文,纠正字音(一)老师范读,深入情境过渡:请听老师读课文,边听边标注出这个故事的自然段。

师:本文一共有9个自然段,同桌相互检查看看是否标对了?(二)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过渡:这个小故事全文都有拼音,借助拼音自己读一读课文,不认识的字词可以划下来,多读几遍,注意:要读正确。

老师巡视:学生朗读、借助拼音识字情况。

(三)指名学生范读,评价正音过渡:谁愿意尝试读一读故事?1名学生:第1自然段1名学生:第2-6自然段1名学生:第7-9自然段师:其他人都是小老师,认真听听他们读得怎么样?学生互评,老师正音,比较难的句子可以反复请不同学生来读一读。

(四)全班齐读课文借助语境,识记生字过渡:哇塞,你们读得那么整齐、流利,是不是真的?我也愣住了,要半信半疑地要考考你们!(一)巩固生字,读准轻声出示PPT:狐狸、扯着嗓子、爪子、尾巴师:你发现了什么?要怎么读?学生开火车读。

出示PPT: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

狐狸眼珠子骨碌碌一转,扯着嗓子问老虎:“你敢吃我?”老虎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

狐狸摇了摇尾巴。

师:你可以带着动作来读一读,注意把轻声的词语读准确,把句子读流利。

[设计意图]把词语回归课文,反复进行朗读练习。

讲解多音字“转”。

(二)巩固生字,读准字音过渡:轻声读准了,可有更难的词语等着你们!PPT出示:逮住、违抗、走一趟、神气活现、野猪、纳闷、受骗学生开火车读。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21《狐假虎威》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21《狐假虎威》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21《狐假虎威》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21课《狐假虎威》。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故事情节的阅读与理解,掌握生字词,学习句子的朗读与表达,以及了解故事寓意。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正确认读并书写本课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并能正确运用。

2. 能力目标: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寓意。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勇敢坚强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词语的意思,掌握故事情节,体会故事寓意。

2. 教学重点:正确认读、书写生字词,流利地朗读课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书、作业本、生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诚信的小故事,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认读生字词,了解故事大意。

3. 讲解生字词: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讲解词语的意思,并进行举例说明。

4. 课文阅读: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体会故事情节。

5. 例题讲解: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设计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1)选择题:关于课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简答题:请简要概括故事的主要情节。

6.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狐假虎威》2. 生字词:狐狸、老虎、威风、害怕、欺骗等。

3. 故事情节:狐狸借助老虎的威风欺骗其他动物。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本课生字词,每个写5遍。

(2)用“狐假虎威”造句。

(3)熟读课文,向家长复述故事情节。

2. 答案:(1)见附件。

(2)例句:他总是狐假虎威,欺负弱小。

(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较好,但对课文的理解还需加强,今后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寓意深刻的寓言故事,如《乌鸦喝水》、《守株待兔》等,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部编版二年级《狐假虎威》一等奖精品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狐假虎威》一等奖精品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狐假虎威》一等奖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二年级语文教材,《狐假虎威》一文。

该文讲述了一只狐狸借助老虎的威风吓跑了其他动物的故事,寓意了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的道理。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文章朗读、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寓意理解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理解文章大意,学会一些基本句型。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方式,分析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明白不能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要学会独立自强。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文章寓意的理解,生字词的掌握。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分析文章内容,学习基本句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实践情景,引发学生对依仗别人势力的思考,从而导入本课。

2. 朗读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3. 生字词学习: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并标注出来。

4. 句子解析:挑选文章中具有代表性的句子进行解析,帮助学生理解句意。

5. 内容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狐狸和老虎的行为,理解文章寓意。

6.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典型例题,巩固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7.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检验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狐假虎威》2. 生字词:标注在课文旁边3. 句子解析:挑选典型句子进行板书4. 文章结构:列出文章的起因、经过、结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朗读课文三遍,签字确认。

(2)用“因为……所以……”句型造句。

(3)谈谈你对文章寓意的理解。

2. 答案:(1)略(2)例句:因为狐狸依仗老虎的威风,所以其他动物都被吓跑了。

(3)文章寓意是告诉我们不能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要学会独立自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21狐假虎威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21狐假虎威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21狐假虎威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21狐假虎威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通过组词、动作演示等方法识记“假、威、扯”等15个生字和“转、闷”2个多音字,通过观察比较,学写“食、物、活”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前半部分,借助提示语,展开联想,读出狐狸的语气变化;通过词语分类、表演等理解课文后半部分,了解故事大意。

3.理解“狐假虎威”的字面意思,初步探究其含义。

教学过程:板块一自读课文,整体感知1.揭示课题,朗读存疑。

导语: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关于狐狸和老虎的故事。

这个故事的题目是“狐假虎威”,“狐”指的是“狐狸”,“虎”指的是“老虎”。

“假”和“威”是生字,在故事里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2.自读课文,检查反馈。

(1)自读要求: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文中哪一句话直接写出了“狐假虎威”的意思,在课文中用横线画出来。

(2)检查反馈。

①检查朗读。

抽查朗读三句带生字最多、最难读的句子。

第一句:狐狸眼珠子骨碌碌一转,扯着嗓子问老虎:“你敢吃我?”提示:“转”,读第四声时,表示围绕一个中心运动,如“转圈、转动、旋转”;读第三声时,表示改变方向或位置,如“转弯、转身、转头”。

“扯”和“嗓”:“扯”读准翘舌音,再看字形,用“扯衣服”的动作帮助理解;“嗓”读准平舌音,摸摸自己的嗓子,再看字形,借助形声字规律识记。

第二句:“老天爷派我来做你们百兽的首领,你吃了我,就是违抗了老天爷的命令。

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提示:“派”,字形溯源理解字义;“违抗”,借助近义词理解,如“违背、反抗”。

第三句:老虎信以为真。

其实他受骗了。

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提示:“受骗”借助词义理解识字,即“被骗”;“借”,借助组词和生活识记生字。

②导读课文,整体感知。

借助导读提示,帮助梳理课文内容:故事先讲了什么(老虎抓住了狐狸),再讲了什么(狐狸蒙骗老虎),接着讲了什么(老虎跟着狐狸到森林里),最后讲了什么(故事的结果)。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 21 狐假虎威》 优课教案_0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 21 狐假虎威》 优课教案_0

《21.狐假虎威》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一篇十分有名的寓言故事,讲的是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吓跑百兽的故事。

在教学时,我用表演读、默读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寓言的兴趣,引导学生读文悟情,让学生在品读课文中明白故事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目标:1.会认17个生字;会写8个字;掌握多音字“转、闷”。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

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进行角色扮演。

教学重点: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

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进行角色扮演。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记忆“狐假虎威”这一成语的意思,并能正确运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狐狸和老虎的头饰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理解课题。

1.板书课题。

引导: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两位动物朋友,一位是(狐狸)一位是(老虎)。

狐狸是一种狡猾多疑的小动物,而老虎凶猛高大,是百兽之王,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今天我们就继续走进第21课。

2.齐读课题。

3.你知道这个课题的意思吗?其实答案就藏在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里。

打开书99 面,自由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相信你会找到答案。

4.指名说课题的意思: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5.课题中的“假”字怎样解释呢?出示“假”的几个意思,选出“假”的意思:借着。

这下我们明白了,“狐假虎威”的“假”是借用的意思,狐狸借用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了。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词。

这个故事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读完课文你们就知道了,请同学们自由读一遍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出示本课生字,指名读,当小老师读,齐读。

2、去掉拼音3、出示本课词语,指名读,男女赛读。

同学们,你们读的真好,坐姿也很有精神。

三、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1、下面我们把这些生字词送回到课文中,再认真的读一读课文。

要读得正确、流利、读出感情。

(指名读第一节)(1)生读:在茂密的森林里,有一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一只狐狸从老虎的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把它逮住了。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二年级上册《21狐假虎威》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n007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二年级上册《21狐假虎威》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n007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二年级上册《21狐假虎威》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一、教材简析:
这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一只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了森林中的百兽,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有些人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自己没有本领。

寓言讽刺了仗势欺人者的奸诈狡猾。

全文语言生动有趣,非常适合学生阅读和表演。

二、学情分析:
学生年龄小,容易被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所吸引,因此,本课学习起来并不难。

本课语言生动有趣,易于学生理解,学生朗读的欲望很强,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让学生以各种方式读文,读后分析人物特点。

此外,通过表演来理解部分词语,增强感受,让学生在一个活泼、轻松的环境中理解课文,学习词汇,明白寓言故事。

三、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通过分角色朗读,感受动物的特点,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

3、表演故事,懂得故事的寓意。

四、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二)难点:
揭示“狐假虎威”寓意。

五、教具准备:课文录音视频、拓展延伸视频、动物头饰。

六、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复习导入。

1、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生答)师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

2、同学们,我们已经听过“狐假虎威”这个故事了,看,老师今天把故事中的狐狸和老虎都带来了。

(师贴出狐狸图、老虎图)。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二年级上册《21狐假虎威》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n005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二年级上册《21狐假虎威》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n005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二年级上册《21狐假虎威》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5个认读生字和5个会写生字,读准多音字“转、闷”。

2、通过随文识字和偏旁归类识字等方法,使学生尽可能多地识记晋级识字卡上的生字。

3、分角色演一演“狐假虎威”的故事,并试着把“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大摇大摆、半信半疑、东张西望”等词语的意思表现出来。

4、理解成语“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重点:
通过随文识字和偏旁归类识字等方法使学生尽可能多地识记晋级识字卡上的生字。

教学难点:
分角色演一演“狐假虎威”的故事。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课
课件出示:
1、狼吞虎咽惊弓之鸟胆小如鼠龙飞凤舞亡羊补牢“活”起来的词语或短语,用“——”画出来。

2、学生汇报。

3、课件出示:骨碌碌一转扯着嗓子蒙住了
既然这三个词语和你们画出来的词语把动物们写活了,那我们就来演一演,让这些小动物们走到我们眼前来。

生表演
4、出示2--6自然段。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 21 狐假虎威》 公开课教学设计_0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 21 狐假虎威》 公开课教学设计_0

21,《狐假虎威》教案一,教学目的:1、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和寓意。

重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难点:揭示寓意。

一、谈话导入1、你们喜欢小动物吗?说说看你都喜欢哪种小动物?2、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两个小动物,大家请看(出示动物图片)在你的印象中,狐狸是一种怎样的动物?老虎呢?3、我这里也有一些词语就是形容他俩的,谁来读一读。

(指生读)4、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怎样有趣的故事呢?,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寓言故事《狐假虎威》(师板书课题)3、想亲自读读这个小故事吗?二、精读课文、品读感悟(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出示第一自然段,学生读,你认为这只老虎怎么样?(答出凶猛、厉害)你是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的?“扑”、“一下”、“逮住”,2、指导朗读:同学们来读一读,看谁能读出老虎的凶猛,狐狸的害怕。

(二)学习二、三、四自然段1狐狸可不甘心就这样成为老虎的美餐,他会想到什么注意呢?大家自己读读课文的2、3、4小节,边读边想: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2、师引导: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狐狸的狡猾呢?理解:a、“骨碌碌”是什么意思?能做个动作给老师看吗?从这个动作中你看出了什么?(狐狸在想办法)b、“扯着嗓子”中的扯,懂吗?(师做“拉”的动作)想想看,狐狸为什么要扯着嗓子?(虚张声势,其实心里很害怕)他想干嘛?(蒙,吓唬老虎)来让我们一齐扯着嗓子说:你敢吃我…………生齐读后,师读老虎的话:为什么不敢?(问学生找一人回答)②、出示句子(第四段)a、师问:这是谁说的话?(狐狸)师:这一段话很难读,大家看看怎样读,用什么样的语气读才能把老虎蒙住?b、师生表演(三)学习六、七段1、老虎跟着狐狸来到森林里,又是怎样一番情景呢?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的6、7段,等一下,老师想请同学们把这两段演一演。

好吗?2、师:要想演好,必须先读好他们。

(出示句子,指导朗读)①、出示第六段,找一人读,理解词语,(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②、看看狐狸和老虎谁在前,谁在后,为什么?那小兔子、野猪、梅花鹿在哪?③、同学们读书很认真,都是出色的小导演,下面请两位同学读6、7段,这几个同学表演。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二年级上册《21狐假虎威》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n013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二年级上册《21狐假虎威》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n013

小学语文人教版(部编)二年级上册《21狐假虎威》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17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体会寓意,使学生受到启发和教育。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难点:
懂得寓意
教学过程:
一、竟猜谜语,激趣导入(2分钟)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我们来猜谜语,谜面请谁来读?
(1)生在林中满山跑,身穿斑(bān)斓( lán)黄皮袄,百兽之中他称王,威风十足性子燥(zào)。

谜底是:(老虎)在你心中,老虎是什么样的?(凶猛的)
(2)请大家看第二个谜面。

尖尖的长嘴,细细的小腿,拖一条大尾,疑(yí)神又疑鬼。

谜底是:(狐狸)
狐狸是什么样的:(狡猾的)
2、今天我们学习一则关于他们的成语故事,《狐假虎威》请同学们伸出小手指,和老师一起书空题目。

(教师板书课题)请同学们齐读课题:第21课,狐假虎威
3、读了这个题目之后,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生1: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生2:什么是狐假虎威?
同学们真善于提问,提出的问题很有价值。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2+1+7=10分)
1、接下来我们就带着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这个问题,读一读课文。

在读之前,看一看老师给大家提出的要求。

谁来读。

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狐假虎威
教学目标:
1、认、写生字表中的生字。

2、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表演这个故事。

3、通过寓言故事,知道成语“狐假虎威”的意思,对课文中的狐狸和老虎有自己的认识。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词语卡。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激趣,引入情境。

今天,我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有趣的动画片,你们想一饱眼福吗?师播放《狐假虎威》课件。

1、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这个故事已经编入我们的课本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1课《狐假虎威》。

板书课题,读题。

2、读了课题,你们想说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多读几遍课文,读正确、通顺。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检查是否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3、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三、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检查、巩固认读生字(在反复朗读中学生已经认识了这些生字,可再指名认读,开火车认读生字卡、词语卡。


2、指导写字。

(1)观察字形特点。

(2)教师范写,学生书写。

(3)看清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学生在《写字》中练写。

3、将自己喜欢的词语写在自选词语货车上。

四、作业: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感情朗读,培养语感。

1、自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指名读,师生评议。

二、细读课文,感悟文本。

1、学习第1自然段。

(1)齐读第1自然段,看看这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2)想象一下,此时老虎心里在想什么?自己读一读,看谁能读出老虎的凶猛、狐狸的紧张。

(生练读)
2、学习第2~4自然段。

过渡:狐狸被老虎抓住了,它甘愿成为老虎口中的美餐吗?
(1)指名读第2~7自然段,看看故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在危急时刻狐狸做了些什么?体会“眼珠子一转”和“扯着嗓子说”所表达的意思后朗读狐狸的话。

(“眼珠子一转”写出了狐狸的诡计多端,“扯着嗓子说”写出了狐狸装出理直气壮的样子。


(3)听了狐狸的话,老虎有什么反应?联系上下文理解“犹豫不决”和“冷笑一声说”后朗读狐狸的话。

(“犹豫不决”写了老虎似信非信,拿不定主意;“冷笑一声说”写出了狐狸装作胸有成竹、毫不在乎的样子。


3、学习第8-9自然段。

(1)默读第8-9自然段,画出描写狐狸和老虎表情动作的词,读一读,想一想,它们各自在想些什么?
(2)指名读,引读。

在读的过程中理解“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等词语。

(3)此时森林中的动物有什么反应?是狐狸吓跑了森林中的动物吗?它们怕的到底是谁呢?哪位同学能用自己的话把事情的真相告诉老虎?
三、拓展延伸,说写训练。

1、自主选题,自由说话,师生评议。

(1)狐狸,我想对你说……
(2)老虎,我想对你说……
2、课外练笔。

展开想象,续编故事:一年以后,受骗的老虎又遇到了狐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