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设计中的地域性及植物配置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设计中的地域性及植物配置论文
园林设计中的地域性及植物配置论文
摘要:实践证明,科学的园林设计可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美化环境、减轻自然灾害,利用园林内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间,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游憩空间,丰富城市生物多样性,增加园林稳定性以及维护城市的健康环境。
基于此,本文简述了园林设计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对园林设计中的地域性及其植物配置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园林设计;原则;地域性;植物配置
1园林设计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园林设计原则主要表现为:①贯彻园林立体绿化的思想。
在设计园林绿地生态景观时,应贯彻园林立体绿化的思想,以植物造景为主。
园林设计要赋予园林绿地景观空间的多样性和立体化。
针对园林绿地不同的特点,在其绿化形式上应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复合绿化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绿地系统的应用功能。
②遵循适用、经济、美观三者统一的原则。
园林设计首先要考虑“适用”的问题。
所谓“适用”,就是因地制宜,比如气候特点以及干旱少雨和土壤贫瘠的地理特征,选择品种,这样本身可以减少大量投资,也解决了部分经济问题。
经济问题的实质,就是尽量在投资少的情况下办好事。
在“适用”、“经济”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做到“美观”,即满足园林绿地布局、造景的艺术要求。
在某些特定条件下,“美观”被提到最重要的地位。
实质上美本身就是一个“适用”,也就是它的观赏价值。
2园林设计中的地域性分析
园林设计中的地域性主要表现为:①地域自然特征。
自然界的气候气象、地质地貌、植被,水文条件等自然特征,并不是孤立的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它们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
在园林的设计中,设计者要充分了解每一项自然特征,综合分析使用功能、生态保护、艺术价值等,依据地形地貌合理的筑亭建台、堆山理水,加强山、水等天然风景与构建风景的完美融合,达到园艺设计中“相地合宜,构园得体”的要求,更好的达到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气。
②地域人文特征。
尊
重并延续地域的文脉,是现代园林设计中的重要特征。
任何的设计流派,无论风格样式有着怎样的风貌,实质上都是不同历史时期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中,自然条件与社会需求共同决定的艺术形式,有着渊远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深刻的技术背景。
当前地域人文特征在园林设计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在某些地域的园林规划中,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历史遗迹是历史留给后人记载和反应人类历史活动的宝贵印记,是人类在地域特征上的宝贵财富,在后人对历史活动、历史人物的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也在历史的记载和传承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位置,因此在园林设计中,要对历史遗迹进行合理的利用。
3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分析
园林设计中树种选择的正确选择以及植物的合理配置非常重要:①乔、灌、草合理结合,将植物配置成高、中、低各层次,使三维绿化量达到最大化。
②配置高大乔木时,要有足够的株行距,力求给相对稳定的植物生态群落结构打下基础。
园林植物是有生命的活植物,在自然界中形成固有的生态习性。
具体通过以下搭配形式来表现:①孤树。
应栽植在开阔空间或视野开阔的高处,表现所在的空间是主景和焦点,体现植物、环境景观的魅力。
如黄山的迎客松生于陡壁,枝干苍劲优美,侧枝悬挑在文殊洞顶,如同主人招手迎接四面八方游客,因而知名天下。
②花坛。
花坛作为主景,多设在大门、广场、主要道路交叉处,表现形式为带状花缘和花径。
由于花坛的色彩艳丽明快,表现形式多样,所以有较强的景观效果,使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
③丛植。
按形式美构图,表现树木群体美。
植物之间的组合、搭配,在形态上有高低、近远的层次变化,在色彩上有基调、主调、配调之分。
群体的疏密错落形成明显的空间划属关系。
不同季节、不同树种所表现的观赏期不同,体现四季分明的景象。
要一年四季都有变化,形成春季繁花似锦,夏季绿树成荫,秋季叶色多变,冬季银装素裹的景色,体现了高低起伏、疏密有致的景观艺术效果。
④群植。
以树木群体美为主,采用纯植和混合植方法,由乔、灌、花草共同组成自然式树木群落,高低错落、疏密有致、层次分明、立体感强。
既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环境质量,又可获得雄伟壮观的植物景观。
园林植物不仅
具有独立的景观表现形式,还能与园林中的山水、建筑、道路、雕塑、喷泉等小品组合构景,作为空间的分隔、过渡、融合等,所采用的花墙、花架、漏窗、落地窗等形式都需借助园林植物来装饰和点缀。
山石水体是自然式园林的骨架,有了植物的装点陪衬,才会有“群山郁苍、群木荟蔚、空亭翼然、吐纳云气”的景象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园林道路除必要的路是用硬质材料铺装外,路旁均以树木花草覆盖,游览小路也以条石或步石铺于草地中,从而达到园林环境效果。
曲折的道路若无必要的视线遮挡,只有曲折之趣。
因此园林植物通过乔、灌、花、草的有机组合,可形成植物障景、框景、漏景等景观。
4结束语
基于地域性的园林设计在园林历史价值、人文价值、观赏价值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并且当前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所以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中,要遵循植物配置原则,结合园林植物配置艺术手法,使园林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郭永久.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解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
[2]张晓光.地域特征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
[3]刘国平,等.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程序与方法[J].中国绿色画报,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