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资源价值评估体系构建探讨
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指数建构、影响因素与提升策略以江苏为例
![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指数建构、影响因素与提升策略以江苏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b7e94c6e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54.png)
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指数建构、影响因素与提升策略以江苏为例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指数建构、影响因素与提升策略,并以江苏省为例进行深入分析。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文旅产业已成为推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江苏省作为中国的经济大省和文化名省,其文旅融合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其提升策略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
本文首先通过构建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指数体系,对江苏省文旅融合发展的水平进行量化评估。
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影响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政策环境、资源配置、市场需求、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综合考量,揭示江苏省文旅融合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外在挑战。
接着,本文提出了一系列提升江苏省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策略和建议。
这些策略旨在优化政策环境、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激发市场需求、推动科技创新、加强人才培养等方面,为江苏省文旅融合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本文总结了江苏省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经验和教训,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其他地区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全国文旅产业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发展。
二、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框架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是一个涉及多个领域和维度的复杂系统,其理论框架的构建需要综合考虑文化、旅游、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在理论框架的构建过程中,我们主要参考了产业融合理论、创新驱动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以期全面而深入地解析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制和影响因素。
产业融合理论为我们提供了理解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根据该理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作为两个具有高度关联性的产业,通过资源共享、技术创新、市场融合等方式,可以实现产业价值的最大化。
在文旅融合的过程中,文化产业提供文化内容、创意设计和价值引导,旅游产业则提供市场渠道、服务平台和消费者基础,两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旅游文化资源的价值挖掘与开发
![旅游文化资源的价值挖掘与开发](https://img.taocdn.com/s3/m/6e28b35f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de.png)
旅游文化资源的价值挖掘与开发第一章引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随着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不断增加,旅游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已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体系。
旅游文化资源是指各种旅游地的文化景观,如历史名胜古迹,地域性文化景观,传统景观等。
这些旅游文化资源具有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种价值。
因此,对旅游文化资源的价值挖掘和开发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本文将从旅游文化资源的价值定义、价值评估、价值挖掘、价值开发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第二章旅游文化资源的价值定义旅游文化资源的价值可以分为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三个方面。
经济价值:旅游业是一个庞大的产业体系,旅游业的发展对于国家经济的增长和市民的就业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旅游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可以充分展示旅游业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
社会价值:旅游文化资源对于社会具有积极作用。
旅游业的兴旺发展可以促进区域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的提升,并且还可以促进旅游目的地之间的交流和了解。
文化价值:旅游文化资源是一个地区特色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承载了该地区的历史、传统、文化价值。
因此,保护和传承旅游文化资源对于维护地区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具有重要作用。
第三章旅游文化资源的价值评估价值评估是了解旅游文化资源并确定其价值的重要方法。
目前评价旅游文化资源的方法包括传统的专家评价法、市场价值法、生产成本法及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法等。
专家评价法是最常用的评价方法之一,它可利用专家的知识和经验对旅游文化资源进行专业化的和系统化的评价。
市场价值法则是以目的地旅游同类旅游产业的市场价值预期作为评估对象的标准,包括旅游收益、旅游休闲体验、服务质量和旅游支出等。
生产成本法是采用成本、效益分析等方法,通过分析投入成本与产出效益的关系来确定旅游文化资源的价值。
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法是一种新兴的评估方法,在此方法中可以考虑旅游文化资源的各个方面,比如政策、环境、社会等因素。
以上这些方法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为适合评价旅游文化资源的方法,以充分明了其价值及其对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多伦诺尔县文化资源价值评估
![多伦诺尔县文化资源价值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31a96464a45177232f60a28a.png)
利用上述 数学模 型 , 计算 出多伦诺尔县各单体文化资源价值评估 过 哪些手段达到 目的,即 “ 规规矩矩地接 客挣钱 ”,正是小萼领悟到 的女性可 以不受苦养活 自己的秘密所在。在小萼 身上可 以发现 ,妓女 之为妓女 ,是建立在依赖性 的身体与 自我对这身体的有效利用这两方 面的相互 推动上的。 “ 依赖性 的身体人见犹怜 ,可以说 比良家妇女更 有世人所认可的典型的 “ 女性气质” ,很大程度上可以满 足男性群体 对于 ‘ 女性 ’的想象与塑造 , 满 足他们征服处在第二性位置的身体 的 欲求 。”[ 1 】 就好 比演员罗海琼在就出演 《 红粉 》妓女小萼接受记者采 访时说道 的那样 : “ 我特别想演 一个妓女 !先不说剧本中的小萼性格 丰 富,非常完美 。单只说妓女这一形象本身 ,它就非常特殊。因为妓 女是 不大受政治影 响和时代变迁而发生变化 的群体 ,她们的生存依靠 不是社会 ,而是男人 !她们面对的是男人 ,因而她们是最女人的 !所 以 ,她们 身上必须散发 出能强烈吸引男人的东西 ,才能生存 。我就想 演能迷死男 人的女人 ,这一定很有趣 !我对小萼这样 的妓女形象 ,充 满 了试试身手的愿望。”在找资料时看到这则报道的时候 ,我不得不 佩服演员罗海琼犀利的眼光 。她说到妓女的生存依 靠不是社会 ,而是 男人。她们面对的是男 人 ,因而她们是最女人的。这句话完美总结 了 小萼对于男人的依附心理所在 的原 因。虽然改造后的小萼选择 了类似 于 良家妇女的结婚道路 ,其实质只是 以往 的妓女生涯的一种延续 ,只
文 化 艺 术
多伦诺尔县文化资源价值评估
张 金貉
( 内蒙古 师 范大 学历 史 文化学 院 ,内蒙古 呼 和浩特 0 1 0 0 2 2 ) 摘 要 :多伦 诺 尔县位 于 内蒙古锡 林 郭勒 盟 东南 端 ,是锡 林 郭勒 盟进 出华北 京津 地 区的 南大 门 ,地理 位 置十 分重 要 。多伦 诺 尔县 历 史悠 久 、文化 资源 丰 富 。自古 以来 ,就 是 中原 农耕 文 明 与北 方游 牧 文化 融合 碰 撞之 地 ,创 造 了灿烂 的多 元文 化 。2 0 1 l f - g g ,内蒙古 自治 区锡林 郭 勒 盟南部 中心 城 市建 设 选址 最 终定 于 多伦诺 尔 县 ,这将 是一 次 历史 性 的发 展契 机 。因此 ,根据 此项 决议 的 精神 指示 ,对 多伦 诺 尔县 文化 资源 进 行全 面 、系统 的 价值 评 估 ,为 其文 化 资源 的产 业开 发 提供科 学 的依 据 ,为 多伦 诺 尔县 中心 城市 的建 设发 展 奠定基 础 。 关键 词 :多 伦诺 尔 ;文 化资 源 ;方法 ;评 估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评估机制与实践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评估机制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1e6e8c501eb91a37f1115c6c.png)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评估机制与实践评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基础性工作。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8年6月修正的《实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业务指南》①中,17次直接提及“评估”要求,包含遴选标准评估、援助评估、申报资料评估、保护计划的评估、名录除名评估、项目活动评估、方案影响评估、评估方面的国际合作、遗产现状评估、素质教育作用评估、创收和可持续生活评估等,体现了评估工作的重要作用。
从确认名录到保护发展,评估贯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整个过程。
自我国政府签署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评估工作也日益获得重视。
如在2016年,原文化部组织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贯彻落实情况检查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评估、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第三方评估等[1],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起到了积极的监督和促进作用。
在国际社会,评估工作被认为是一个组织、机构、地区乃至国家的决策状况的反映,它体现了决策的绩效与监督机制,反映了决策的可考核性与公开性。
在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伦理原则》中曾明确指出,应对可能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存续力或相关社区的任何行动所造成的影响进行仔细评估②。
意味着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除了对文化本体和工作的评估,还应加强对相关行动造成影响的评估。
根据新的国际社会发展趋势,有必要重新审视评估机制的建设问题。
此外,评估工作除了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承人的评定,实现了对工作的自查,对中国的文化生态还产生了哪些影响?通过分析我国的评估实践,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和学科建设方面可以获得什么学理思考?基于上述思考,结合我国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发展现状,本文拟对评估的范畴、原则、标准、机制进行重新界定和思考,以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起到促进作用。
一、评估的范畴与基本原则(一)评估的范畴。
构建质量文化的六个方面
![构建质量文化的六个方面](https://img.taocdn.com/s3/m/d62f9a7e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07.png)
构建质量文化的六个方面1.引言1.1 概述概述在现代社会中,质量文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构建一个具备质量文化的组织可以提高产品与服务的质量,从而满足客户的需求,增加市场竞争力。
然而,质量文化的建设并非易事,需要组织在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努力和改进。
本文将从六个方面探讨构建质量文化的关键要素,这六个方面分别是领导力、沟通与合作、员工参与、持续改进、质量教育与培训以及绩效评估与奖励机制。
这些方面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综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质量文化体系。
首先,领导力在构建质量文化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领导者应该树立榜样,明确质量目标,并为员工提供支持和资源。
他们要鼓励员工参与质量管理,建立积极的质量文化氛围。
其次,沟通与合作是质量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石。
组织内部各个层级和部门之间应该进行顺畅的沟通,并在沟通中传递质量价值观和目标。
同时,员工之间的合作也是关键,他们应该相互支持、分享经验,并共同努力解决质量问题。
员工参与是质量文化的核心要素之一。
员工应该被视为组织质量管理的重要参与者,他们应该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参与质量活动和改进,并提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组织应该鼓励员工发挥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不断寻求质量的提升和进步。
持续改进是构建质量文化的保证。
组织应该持续关注质量问题,并采取措施纠正和预防质量非标准。
通过持续改进,组织可以不断提高质量水平,满足客户的需求,并适应市场的变化。
质量教育与培训是培养员工质量意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
组织应该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教育,使他们具备质量管理的知识和技能。
同时,组织还应该鼓励员工不断学习和改进,以适应日新月异的市场需求和技术变革。
最后,绩效评估与奖励机制是激励员工积极参与质量活动和改进的重要手段。
组织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体系,将质量绩效纳入考核体系,并根据绩效结果给予员工适当的奖励和荣誉。
这有助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质量文化的不断发展。
综上所述,构建质量文化需要在领导力、沟通与合作、员工参与、持续改进、质量教育与培训以及绩效评估与奖励机制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努力。
向勇-文化产业概论-第四章
![向勇-文化产业概论-第四章](https://img.taocdn.com/s3/m/7d841b88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6d.png)
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经济学教授 澳大利亚社会科学院院士 大卫·索罗斯比
6
(二)文化资产的概念内涵
❖资产的概念 ❖资产:
资产是指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 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23
三、案例:海马轻帆剧本评估系统
24
基本概念
❖文化资本 ❖文化资产 ❖无形资产 ❖知识产权 ❖价值二元性 ❖可供性场域 ❖价值锦标赛理论 ❖场域建构性活动理论
❖收益评估法 ❖市场评估法 ❖成本评估法 ❖现金流折现评估法 ❖评等评估法 ❖市盈率分析法 ❖文化产业无形资产价
值评估体系
25
拓展阅读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
27
10
(三)文化资产的价值内涵
❖价值二元性的确立
❖ 边际效用价值论出现:认为价值量取决于边际效用量,即满足人的 最后的亦即最小欲望的那一单位商品的效用,指出物品市价是供求 双方对物品主观评价达到均衡的结果。
❖ 美国行为经济学家丹尼尔•卡内曼:认为心理快乐是社会发展的根本 目标,并且将效用区分为传统经济学的边际效用和反映快乐与幸福 的体验效用,其中体验效用是新经济学的基础。
18
(二)文化产业无形资产价值评估 体系
❖1.文化产业价值评估的基本原则
1 艺术性,代表了内容价值,也就是审美价值,包括基本 美学元素的浓度与结构以及一般的综合效用。 2 差异性,反映了文化产品传统的稀缺性属性,指文化产 品在内容上的独特性、创新性,在特定市场环境中的稀缺程度。 3 服务目的的准确性,即生产方提供的服务与市场预期的 重合度,指文化产品内容的社会服务性。
第十三讲文化资源的评估及其指标体系
![第十三讲文化资源的评估及其指标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9ac3b5ec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55.png)
第十三讲文化资源的评估及其指标体系1.文化资源的评估原则1.1 资产评估理论和方法:1.1.1 什么是资产?(1)经济学对资产的定义经济学中资产的概念相对而言是较宽泛的。
如果按经济本质来定义,资产是指未来的经济利益。
D.格林沃尔德主编的《现代经济词典》(商务印书馆,1983年中文版,第25页)将资产定义为:“由企业或个人拥有并具有价值的有形的财产或无形的权利。
资产之所以对物主有用,或者是由于它是未来事业的源泉,或者是由于它可以用于取得未来的经济利益。
”(2)会计学对资产的定义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1985年公开发布的第六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SFAC No.6)中的定义是:“资产是可能的未来经济收益,它是特定个体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中取得或加以控制的。
”我国已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二十条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前款所指的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包括购买、生产、建造行为或其他交易或者事项。
预期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形成资产。
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是指企业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或者虽然不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但该资源能被企业所控制。
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是指直接或者间接导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企业的潜力。
……(3)评估学对资产的定义在《国际评估准则》和美国的《专业评估实务统一准则》(USPAP)中,虽然没有直接给出评估中资产的定义,但都对评估中的资产与会计学中的资产进行了比较,并明确其差异性。
《国际评估准则》中指出:会计术语与评估师常用的术语存在一些差别。
……从技术上说,被评估的对象是资产的所有权或“所有者的权利”,而不是有形资产或无形资产本身。
(4)资产与财产对比资产而言,财产则是法律概念,法学中财产是以所有权为核心,只有符合所有权要件,才能成为企业的财产,强调其法律形式。
从资产评估的角度而言,一切具有商业价值或交换价值的各类财产和权利,只要由主体拥有或控制,就视为企业的资产,而不是看其在法律上是否符合所有权的要件。
明长城文化遗产整体性价值评估研究
![明长城文化遗产整体性价值评估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bc44573a5e9856a5712604a.png)
明长城文化遗产整体性价值评估研究作者:王小玲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19年第04期【摘要】明长城是距今历史年限最近并且分布面积广阔的历史建筑,经过历史朝代更迭的差异文化熏陶和战争洗礼的大型军事防御建筑,明长城因为历史性和建筑的艺术性、文化性、研究价值性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纳入了国家的保护范围;明长城作为大型文化遗产建筑代表着明朝的军事预防基地,体现出我国历史军事防御系统文化体系的层级性和历史价值性。
【关键词】文化遗产;明长城;文化内涵;历史建筑【中图分类号】K878 【文献标识码】A前言明长城距今已有五百多年,是历史上保存最完整的、面积最大的古建筑之一,具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是明朝时期的军事防御系统的显著代表。
明朝在边疆北部地区修建了伟大的军事防御系统,明朝时期修建长城所采用的材料和清朝和秦朝时期采用的材料、材质有很大的差别,但是和秦朝时期所采用的修建长城材质大体相同,明长城由东面的辽宁虎山到西面的居庸关总长度八千余公里,其中纯人工修建的长度约为六千余里,蜿蜒六千余公里气势强大且宏伟壮观,在当时时代被称为一大奇迹。
因此,明长城对当代而言有很强的文化遗产价值评估性。
一、文化遗产中的价值评估问题(一)价值与保护文化遗产的人文价值:文化差异让各民族人民汇集到一起,碰撞、交融产生了人文地理艺术价值,也是各民族文明和智慧的象征;包含积累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智慧精髓,对于当代认识了解封建社会的历史成长过程有着非凡的价值,文化遗产的研究能够真实反映历史时期的各民族人文艺术体现,准确生动地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目的,使各个民族群体的文化差异和文化特色得到完美体现。
文化遗产的内涵价值:民族的历史文化蕴含着深厚的民族精神,对于民族血统的维系和民族统一有着重要意义,历史人类社会的价值观和群体意识被直观地表现出来,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也是民族精神的支柱与民族之魂,寄托着民族蓬勃发展的希望,为当代民族文化增光添彩,并打下坚实基础。
文化遗产价值评价标准.
![文化遗产价值评价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f273a5cb52acfc788ebc938.png)
文化遗产价值评价标准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人们对文化遗产的价值已形成共识,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共同认定文化遗产具有历史传承、审美艺术、科学研究、旅游经济等多方面的价值。
而衡量文化遗产价值的标准及其评价指标,引导人们更真实、更全面、更接近本原地去认识文化遗产蕴含的经济价值。
近年来理论界与实务界对文化遗产价值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对于用什么标准来进行价值评价却并没有达成一致认识。
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EVA(经济增加值)指标体系可以担当这一重任。
一项具有经济价值的战略从制定到实施,必须依据一定的标准定期地对其结果予以评价,以确定相关人员履行责任的情况。
从文化遗产的内容来看,进行价值评价需要依靠定性与定量指标的相互结合。
一、对现有文化遗产价值评价标准的分析(一)传统价值评价指标的缺陷传统价值评价指标诸如实行价值评估,即仅对历史文化遗产中的含金量进行测评,完全依赖财务核算资料信息,测算权益资本的“利润幻觉”,忽略了历史文化遗产本身价值所无法计算的传承性价值、科学研究价值,其结果必然导致评论价值与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的背离,甚至限制文化遗产项目的科研开发。
(二)“平衡记分卡”的缺陷“平衡记分卡(Balanced Score Card,简称BSC)”法也是目前流行的历史文化遗产评价的另一种方法。
不过BSC存在以下缺陷: 1.难以定量化。
基于BSC的鉴定、评价、管理研究都只是停留于定性描述上,并没有给出定量化的框架来进行科学评价,且BSC并没有定量地综合形成指标体系。
2 .缺乏反映文化遗产价值多样化的整体目标的相关指标,违背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的价值规范。
BSC涉及成本、效益、内部业务流程、社会认同度等四个方面的评价指标,具体指标可达20多个,如果每个指标都成为被测评的目标,将会在这些指标出现冲突时无所适从。
此外,多目标的评价压力会分散测评关键点的追踪,影响价值评价质量。
3.包含了抽象的评价指标,如社会满意度、史料完好保持率等。
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体系及操作要求
![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体系及操作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72fbdf5a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41.png)
研究结果表明,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 设整体水平较高,但也存在一定程度 的短板和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 善。
研究限制与不足
本研究仅选取了部分中央企业作为样本,研 究结论是否适用于所有中央企业仍需进一步 验证和完善。
本研究主要关注了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体系的设计 和建立,未对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体系的具体实施 和操作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
紧扣企业文化建设目标: 评价体系紧密围绕企业文 化战略目标,突出对企业 战略执行的支撑作用。
注重实效性:评价内容和 方法设计注重量化指标和 实际效果,能够客观反映 企业文化建设的实际成效 。
系统性和全面性:评价体 系涵盖了企业文化的多个 层面,不仅关注物质文化 、行为文化等可量化指标 ,也注重精神文化等不可 量化指标,能够全面反映 企业文化建设的整体情况 。
未来研究还可以进一步拓展企业 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探 索企业文化建设的创新模式和方 法,为中央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 供更加全面、系统的支撑。
THANKS
04
应用与实践
评价结果分析
1 2 3
定量与定性分析
通过收集到的定量数据和定性资料,对企业文 化建设情况进行分析,了解企业文化的优势和 劣势。
横向与纵向比较
将评价结果进行横向比较,识别出各企业文化 的优势和不足;同时,进行纵向比较,了解企 业文化的历史发展趋势。
问题与原因分析
针对评价结果,分析企业文化中存在的问题及 其原因,为后续的改进提供依据。
02
评价内容
企业文化内容评价
价值观
考察企业是否具有积极向上、富有特色 的核心价值观,如诚信、创新、服务、 协作等。
行为规范
考察企业是否制定有员工行为规范,如 职业道德、职业操守、行为准则等,并 评价其有效性和执行情况。
黄河故道线性文化遗产旅游价值评价与开发研究
![黄河故道线性文化遗产旅游价值评价与开发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ab36bcb5fbfc77da269b16f.png)
矩阵一致性检验。为了避免判断矩阵过于 偏离一致性, 需要 进 行一致性的检验, 评价体系里的每一个 矩阵的特 征根都需要 进
行一致性检验。一是计算一 致性指 标 C. I. ( Consistency Index ) ,
本文采用了目前应用较为普遍 的 AHP 法[ 15,16] 对各评价 指 标权重进行确定。步骤为: ¹ 构建两 两比较的 判断矩阵。这 一
步需要通过对专家反复提问并回答评价要 素的相对重 要性, 由 专家打分为每一个评价因子赋值, 得出 同一层次 因子相对于 上
层因子的相对重要性的判断矩 阵, 即 A = ( aij ) n @ n 。式中, aij 为 因子 ai 和 aj 相对于 A 的重 要性比例标 度。 º层 次单排序。 根 据判断矩阵计算针对上一层指标, 本指 标层与之 有联系的各 指 标之间重要性次序的权值。相对准 则 A, a1 , a2, ,, a9 共 9 个 元 素( 不超过 9 个) 的相对权重为 W1, W2, ,, W9, 写成向量形式 为 W= ( W1, W2, ,, W9) T, 确定向量 W 问题、需求判断 矩阵最大 特
关键词: 黄河故道; 线性文化遗产; 旅游价值评价 中图分类号: F592. 6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5- 8141( 2013) 05- 0553- 04
Study on Evaluating Tourism Value of Ancient Course of Yellow River Lineal Cultural Heritage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ZHU Jian1, 2, JIANG Wei- gong2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绩效评价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绩效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fce2c650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52.png)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绩效评价1. 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全面探讨和构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绩效评价体系,通过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核心要素、服务效能、公众满意度以及社会效益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
我们将立足于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战略高度,解析相关政策背景及目标导向,明确评价公共文化服务绩效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系统梳理国内外现有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绩效评价理论与实践,提炼关键指标与评价方法,旨在构建一套既符合我国国情又接轨国际标准的评价框架。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尝试设计一套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探索如何运用该体系有效指导和提升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与效率。
针对当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力求通过完善绩效评价机制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持续优化升级,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促进社会公平和谐发展。
2. 文化服务体系绩效评价理论框架构建在这一部分,作者从整体性治理理论的视角出发,提出了一种以治理要素为基础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TSDEP理论分析框架。
该框架旨在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行系统的构建和分析。
TSDEP理论分析框架的提出,为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价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和方法论基础。
作者对整体性治理理论进行了综述,阐述了该理论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进一步分析了基于整体性治理的公共文化服务治理要素,包括目标(Target)、策略(Strategy)、设计(Design)、执行(Execution)和绩效(Performance)。
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绩效评价的关键指标。
作者详细阐述了TSDEP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过程。
该框架通过整合治理要素,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从不同维度对其绩效进行评价和分析。
具体而言,TSDEP框架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目标设定(Target):明确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标和预期成果,确保绩效评价的方向性和针对性。
文化资源的调查与评估
![文化资源的调查与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3c9e5ddf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5a.png)
发展预期指标
这种发展关系到资源属地旳经济发展水平、 交通运送便利度、生活服务能力、商务服务 能力等,也就构成了资源旳整体发展环境。
资源传承能力
文化资源旳传承能力主要是指资源规模、资 源综合竞争力、资源成熟度、资源环境等。
成熟旳资源具有更加好旳发展空间和发展潜 力,也更轻易形成良好、健康旳传承机制, 同步对资源旳环境也具有很大影响。
德尔菲法程序图
调查表3(反馈2) 调查表2(反馈1) 调查表1
组
织
协
调
结论
者
教授组
第一轮 成果
第二轮 成果
第三轮 成果
第三节 文化资源旳价值评估体系
一、文化资源旳价值分析 二、价值评估体系旳目旳与作用 三、价值评估体系构建及原则 四、价值评估措施
一、文化资源价值分析
(一)价值维度
三大类:
形式。 稀缺程度 保护文化资源旳人力、物力成本 潜在价值 机会成本
文化资源旳经济价值构成
经济价值(TEV)=使用价值(UV)+非使用价值(NUV)
直接使用价值(DUV)、间接使用价值(IUV)
Direct use value
Indirect use value
存在价值(EV)、遗产价值(BV)、选择价值(OV)
据此,我们把文化资源区别为可度量旳 文化资源和不可度量旳文化资源两类。
试举例两类文化资源。
为何要进行文化资源旳评价呢?
一、 文化资源评价要素
评估文化资源价值应该考虑旳原因诸多,而 且不同旳资源还具有不同旳个性化测量原则。
如文化资源品相指标、资源价值指标、效用 指标、发展预期指标等,这些指标下面还需 设置二级或三级评价指标。下面我们从下列 几种方面进行学习。
文化旅游资源价值评价探析
![文化旅游资源价值评价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ab3cf42202768e9951e73887.png)
文化旅游资源价值评价探析-旅游管理文化旅游资源价值评价探析王贺婵作者简介:王贺婵(1990-),女,汉族,辽宁辽阳人,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旅游系2013级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文化与旅游产业。
通过对国内外学者关于旅游资源价值评价方面的研究成果的分析与借鉴,总结出用于文化旅游资源价值评价的方法,并提出思考与启示,以期对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提供帮助。
一、引言旅游资源评价是旅游规划的基础,旅游资源的规划与开发必须建立在对旅游资源的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上。
近年来,使用相应的评价方法计算某地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已经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研究成果颇多。
然而,不难发现,关于旅游资源价值评价的研究,以自然景观居多,而对于像博物馆、历史遗迹、文化名城等文化旅游资源的货币化评价还极为鲜见。
虽然旅游资源价值评价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大,但文化旅游资源的研究仍相对较少,对尚未开发的旅游资源价值进行评价的几乎没有。
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旅游资源的货币化评价的理论和方法来源于环境经济学,而环境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自然的环境资源,而文化旅游资源,尤其是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货币价值量难以进行直接衡量,所以,环境经济学的方法是否适用于文化旅游资源的评价还有待研究。
另一方面,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唯一性、真实性、不可复制性等特点,人们利用文化旅游资源所获得的经济收益是文化旅游资源所表现出的直接利用价值,如何对文化旅游资源的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给予系统的货币化评价,目前还没有形成公认的理论体系。
二、文化旅游资源价值构成与分类(一)文化旅游资源价值构成1、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指文化旅游资源被使用或消费时满足旅游者某种需要或偏好的能力,它包括观赏价值、科教价值和经济价值。
(1)观赏价值。
观赏价值即文化旅游资源满足旅游者观赏、审美、娱乐需求的效用和功能,其设计构造、建筑情调以及它所展示的风格、艺术能带给旅游者感官上的享受或精神上的感染。
从本质上说,文化旅游资源的观赏价值是满足人们心理或生理需求的精神损益,是一种虚幻的、不可度量的效用,只能根据大多数旅游者的感受对其价值做出相应的评估。
历史文化资源价值评估和利用研究
![历史文化资源价值评估和利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ebe36db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93.png)
历史文化资源价值评估和利用研究历史文化资源是指人类社会在历史长河中创造和留下的各种文化遗产,包括文化建筑、文物、古迹、文化景观、历史文化文献等。
这些历史文化资源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极高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也是各种文化、旅游、教育、研究等方面的重要资源。
因此,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价值评估和利用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历史文化资源的价值评估评估历史文化资源的价值,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首先是文化、历史、艺术、科学等方面的价值。
历史文化资源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无论是从文化、历史、艺术还是科学的角度,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其次是旅游、经济、社会公共利益等方面的价值。
历史文化资源对于旅游、经济、社会公共利益等方面的影响也非常重要。
评估历史文化资源的价值需要考虑多种因素,例如历史时期、文化背景、艺术价值、科学价值、旅游价值、经济价值、社会公共利益等等。
考虑到这些因素,可以建立一个多维度、综合评估的评价模型。
例如可以采用利益相关者评估法、权衡分析法、实物评估法、回购价值评估法等方法,来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价值进行定量和定性的评估。
二、历史文化资源的利用研究通过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价值评估,能够更好地发挥历史文化资源的作用,提高其价值和利用效益。
历史文化资源的利用研究可以从各个方面进行,例如旅游、教育、文化传承、经济开发等方面。
1、旅游历史文化资源的旅游价值是非常重要的。
海内外游客对历史文化资源的热情和需求不断地增长。
因此,可以通过开发历史文化旅游线路、进一步完善旅游设施、丰富旅游活动、提升服务品质等方式,来提高历史文化资源的旅游价值。
2、教育历史文化资源也对于教育具有重要价值。
通过加强教育宣传、推广历史文化资源的教育价值、积极开展历史文化课程建设、组织文化历史考察等方式,能够更好地发挥历史文化资源的教育作用。
3、文化传承历史文化资源是人类文化自身所创造和留存下的记载文物,对于文化的传承保护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国历史文化空间重要性评价与保护研究
![中国历史文化空间重要性评价与保护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d436200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87.png)
中国历史文化空间重要性评价与保护研究 张能武廷海王学荣王彬A Study on Evaluation of the Significance of China’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Space and Its Protection ZHANG Neng1,2, WU Tinghai1, WANG Xue-rong3, WANG Bin4(1. School of Architecture,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2. Beijing Tsinghua Tongheng Urban Planning & Design Institute, Beijing 100085, China; 3. Beijing Guanyuan Consulting Co. LTD, Beijing 100029, China;4. National Cultural Heritage Administration, Beijing 100020, China)Abstract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space is the land space that carrie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Promoting regional integration and concentrated conservation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national territorial and spatial panning. This study explains the concept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in territorial and spatial panning, examines the system of cultural heritage resources in China and proposes a method to evaluate the overall value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in China. Then this study establishes an information system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in China, conducts an evaluation of the significance of those resources, and expounds the distribution features of China’s major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space. The study is conducive to national and regional spatial planning as well as the innovation of regional cultural heritage preservation.Keyword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spac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territorial and spatial panning; cultural relics protection; cultural heritage 作者简介张能,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武廷海(通讯作者),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王学荣,北京观远咨询有限公司;王彬,国家文物局。
木质结构古建筑文化资源做价值评估体系的构建
![木质结构古建筑文化资源做价值评估体系的构建](https://img.taocdn.com/s3/m/6b7f689e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3a.png)
古建筑价值评估古建筑其价值构成要素均不外土地价值、建筑物价值和文化价值三项。
由于房离不开地,“古”又离不开房,所以三者的价值始终紧紧地缠绕在一起,古建筑的市场交易价格也永远表现为三位一体的综合价格。
但是古建筑价值的这种整体性市场表现,并不妨碍我们在作价值评估时,将它解析还原成原本的价值构成因素:古建筑价值=土地价值+建筑物价值+文化价值这一价值解析还原过程其实也是寻找古建筑市场交易价格形成的依据和解释。
上式表述的只是古建筑总价值和单纯土地分价值、单纯建筑物分价值及单纯文化分价值的一般性关系,若需作更精细的考量,或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古建筑价值还在一定程度上受三者配置关系的影响。
(1)土地价值的估算由于我们已经把建筑物及其附着的文化解析分离出去了,所以古建筑中的纯土地基本上就是一块普通土地,对它的估价便和普通建筑物用地无多大差别了。
这是用解析法评估古建筑的一大便利。
既然是普通建设用地的评估,其估价方法便可从市场法、成本逼近法、假设开发法和基准地价修正法等现行方法中择便选用了。
只是在具体测算中,仍须留意古建筑用地表现出的某些特殊性。
例如土地用途有更为严格的限定,地上物即使已成危房也不允许拆除,因古建筑上市涉及到的土地转让常有若干优惠政策等等。
(2)建筑物价值的估算对古建筑中纯建筑物的估算,可以而且也只适宜采用成本法。
由于估价对象不是现代建筑,引起成本法运用过程中的诸如成本构成项、建造成本标准、建筑物折旧等方面的不同。
(3)文化价值的估算古建筑中所蕴含的文化本身是形而上的,但古建筑的文化价值却是形而下的。
因为这样的文化价值的确是客观存在的,而且经由下述剩余法思路可以得到相当准确地度量。
任何一宗古建筑被推向市场后,只要市场上存在有效需求,便均可期待形成正常价格。
与此同时,和古建筑物理状况相同的房地产也有自身的公开市场价格。
这两个价格之差当然就是这宗古建筑的文化价值。
要评估古建筑价值,显然不能采用上述剩余法思路去估算古建筑的文化价值,否则就犯了低级的循环论证的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 词 : 文 化资 源 ; 框 架构 建 ; 评估 体 系
分 类号 : F 5 9 2 文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6 7 3 —1 3 9 5( 2 0 1 3 ) 1 1 ~0 1 9 5 —0 2 况, 可 以有所 填充 、 删减 ; 四级 指标 是细 化 目标 , 是 具
件 评估 指标 。驱 动是 指文 化 资源 的 自身能力 和 其产 生 的文 化影 响力 , 是 文化 资源 价值评 估 的核 心 、 本质
所在 , 选 取 的是 资源 能力 和文化 驱力 两个 评估 指 标 。
两个 维度 来设 计 。 纵 向维 度 以类 别 作 为 标 准 , 充 分
、
文 化 资 源 价 值 评 估 体 系 的 结构
文化 资 源价值 评 估体 系 的结构 指 文化 资源 价值
评估 体系 中评 估 指标 科学 化 、 系统 化 的排列 与组 合 ,
是抽 象指 标 与具体 指标 的结 合 , 其评 估 效 果 是 文 化 资源 广度 与深 度 的结 合 。 文化 资源 价值 评估 体 系 的结构需 从 纵 向和横 向
观 的促进 关 系组 成 , 两 者 相互 联 系 , 密不 可 分 , 统一
资源 价值 评估 体 系 的指 标 囊 括 程 度 ; 横 向维 度 以层 次作 为标 准 , 体 现 文化 资源 的深 度 、 文 化 资源 价值评
估 体 系 的指标 的具 体化 及可 衡量 性 。 文 化 资源评 估 指标分 为 一级 指标 、 二 级指 标 、 三
于概 念框 架这 一整 体 。
文化 资源 价值 评估 体系 的概 念框 架在 外 围构成
了评 估过 程一 市场 预期一 评 估反 馈一 评估 结果 一开
作者简 介 : 张金磊( 1 9 8 3 一) , 男, 内蒙 古 赤 峰 人 , 硕士研究生 。
长江 大学 学报 ( 社会科 学 版) : 文 化艺术 研究 发依据 一反 馈一 评 估 过 程 的循 环 结 构 。在 内部 , 条 件为 文化 资源 的价 值评 估 提 供 物 质准 备 , 是 文 化 资
考 虑 文化 资源 的广 度 、 文化 资源 的不 同方 面 和 文 化
市 场是 指文 化资 源价值 开 发 的市场 发展 预期 评估 和
效 用预期 评估 , 是 文化 资源 价值 评估 的 目的所 在 , 选 取 的是 市场 预期 评 估 指 标 。在 这 里 , 市 场 预 期 具 有 双 重功 能 , 既是概 念框 架上 的重 要环 节 , 又是评 估 过 程 中 的因子要 素 。条件 、 驱动、 市 场 三者 之间存 在着 循环 促进 的关 系 , 由外 围宏 观 的循 环 关 系 和 内部 微
Nov .2 O1 3
2 0 1 3年 1 1月
文 化 资 源 价 值 评 估 体 系构 建 探 讨
张金 磊
( 内蒙 古 师 范 大 学 历 史 文 化 学 院 ,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 1 1 5 1 7 )
摘 要 : 文化 资源 的价值 评估 是 文化 资源 产 业化开 发 的前提 和基 础 , 文化 资源 价值 评估 的 系统
第3 6卷
第 1 1 期
长 江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 版)
J o u r n a l o f Ya n g t z e Un i v e r s i t y ( S o c i a 1 S c i e n c e s E d i t i o n )
Vo l _ 3 6 NO .1 1
16731395201311019502文化资源价值评估体系以区域特色文化资源的价值评估和各类文化资源价值评估及实践2为基础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评估框架和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评估体系综合我国各级旅游资源评估体系4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估和文化及文化软实力评估5进行甄别选取构建出文化资源价值评估体系以科学合理的量化标准全面综合地衡量特定区域文化资源的开发价值
评 估 体 系_ 4 ] 、 非 物 质 文化 遗 产 的评 估 和文 化及 文化 软 实力评 估 [ 5 ] 进行 甄别 、 选取 , 构建 出文 化资 源 价值
二、 文 化 资 源 价 值 评 估 体 系的 概 念 框 架
文化资源 的价值 评估 需 要综 合 考虑 文 化资 源 的 外 围环境 、 文化资源 的本 身素质 和其市 场潜 力 。开 发
评
量特 定 区域 文化 资 源的开 发价 值 。
一
利用文化 资源 , 既要对经 济—— 特别是文 化产 业 的发
展—— 产生积极 影响 , 又要体 现 良好 的社 会效益 。 本 框架 主要 从 条 件 、 驱动 、 市场三个角度构建 。 条件 是指 文化 资源 所 在 区 域 的基 础 性 外 在 环 境 , 是 文 化资 源 价值评 估 的 前 提 和基 础 , 选 取 的是 开 发 条
性 和合 理 性直接 影 响其评 估 结果 的准 确性 。 文化 资源价值 评估 体 系构 建是 一个 综合 程度 很 高 的工 程, 因此 , 对 文化 资 源评估 体 系构建 基 础 的理 论 依据 , 评 估 体 系概 念 定 位 , 评 估体 系指 标 设 定 , 评估
方 法选 取 等方 面 的深 入研 究 显得尤 为 重要 。
文化 资源 价值 评估 体 系 以区域特 色 文化 资源 的 价值评 估 [ 】 和各 类文 化资 源 价值评 估 及实 践[ 2 为基
体的、 可 操作 的评估 量 化指 标 。 当然 , 可 以根 据需 要 继续 细化 指标 。
础, 根 据联 合 国教科 文组 织 提 出 的评 估 框 架 和 中 国 文 化 产业 发 展 评 估 体 系 ] , 综 合 我 国各 级 旅 游 资源
级 指标 、 四级指 标 。一 级 指 标 是 文化 资 源价 值 评 估 体 系 中的核 心指 标 , 其往 往是 抽象 性 的指标 , 注重类 别; 二级 指 标是基 础 性 的指标 ; 三 级指 标是 可选 择性
指标 , 结 合 文化 资 源的特 点 、 区域 文化 环境 及其 他情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0 8— 2 9
2 0 1 3 年 l 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