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听课建议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1.2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教学设计
《1.2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宪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理解宪法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和价值。
掌握宪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条款,能够运用宪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宪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宪法的敬畏之心,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引导学生认识到宪法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和价值,激发他们自觉遵守宪法的愿望。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使他们成为遵纪守法的公民。
二、教学重点宪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宪法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和价值。
三、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宪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以及宪法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和价值。
如何结合实际生活,使学生切身感受到宪法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法治观念。
如何培养学生的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提高他们运用宪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活动】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国家领导人宣誓就职的新闻报道,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问题:“为什么国家领导人要宣誓就职?宣誓意味着什么?”引发学生对本课主题的思考。
【学生活动】观看新闻报道,思考并回答问题。
自由发言,分享对宣誓就职的意义的感悟。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新闻报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共鸣;同时引出本课的主题——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二)新课讲解(30分钟)1.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8分钟)【教师讲解】详细阐述宪法作为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其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通过实例说明宪法对于保障人民权利、维护国家稳定的重要性。
【学生活动】听讲、记笔记,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例如:“你如何理解宪法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等。
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交流来加深对这一概念的理解!角色扮演等活动来模拟体现宪法重要性的场景!【设计意图】帮助学生了解宪法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下1.1.2《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下1.1.2《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下1.1.2《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宪法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图表和资料,引导学生理解宪法的原则和精神,培养学生的宪法意识,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宪法知识,但对宪法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通过前期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到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但对宪法的具体内容和条款还不够熟悉。
此外,学生对宪法的实际运用和宪法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还需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宪法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2.引导学生理解宪法的原则和精神,培养学生的宪法意识。
3.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使学生能够自觉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权威。
四. 教学重难点1.宪法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2.宪法原则和精神的具体内容。
3.学生宪法意识的培养和法治素养的提高。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宪法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2.讨论交流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宪法的认识和理解。
3.任务驱动法:布置相关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深入理解宪法。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宪法案例和资料。
2.设计好学习任务,准备好讨论的问题。
3.制作好PPT,准备好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宪法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场景,如宪法宣誓仪式、宪法知识竞赛等,引导学生思考宪法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呈现(15分钟)教师呈现宪法的定义和基本内容,让学生了解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的地位。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宪法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作用。
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宪法的认识和理解。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2《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2《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重要内容,主要介绍宪法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本节课通过分析宪法的性质、地位、内容和制定过程,使学生了解宪法的基本知识,增强宪法意识,培养遵守宪法的习惯。
教材内容丰富,案例真实,贴近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道德与法治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对宪法的认识相对较为模糊。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宪法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实践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宪法的性质、地位、内容和制定过程,掌握宪法的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探究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宪法意识,培养遵守宪法的习惯,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宪法的性质和地位。
2.宪法的内容和制定过程。
3.宪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真实、生动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宪法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3.探究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互动式教学法:教师与学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活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参等相关资料。
2.宪法相关案例和视频资料。
3.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4.课堂讨论分组安排。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我国宪法的发展历程,引导学生关注宪法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2.呈现(10分钟)介绍宪法的性质、地位、内容和制定过程,让学生了解宪法的基本知识。
3.操练(10分钟)分析宪法案例,让学生运用宪法知识解决问题。
分组讨论,每组选一个案例进行分析。
1.2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1.2《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教案课程标准: 知道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树立宪法意识。
核心素养目标:1、以国家主人翁的意识参与学习,提高对宪法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宪法意识,自觉热爱宪法、拥护宪法。
清楚人民代表大会与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关系并明确权力如何规范运行。
2、充分认识权力的运行过程,能够结合具体案例分析说明权力规范运行的原因和意义并会发挥自己监督的作用。
3、知道国家机构的组成方式、国家机构的职责均由宪法规定。
能够准确说出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权力的方式,以及人大与各国家机构之间的关系。
德育融合点:领会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培养法治思维,增强主人翁责任感,积极参加国家政治生活,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
教学过程:最近,龙年贺岁片《第二十条》引起了大家的热议,影片以刑法第20条有关正当防卫的条款为切入点,直击法律与生活的痛点,一时间网上的思考与讨论不断。
可是你知道吗,刑法只是规定了生活中与治安方面的规则,而刑法是如何制定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一、设置国家机构《宪法序言》一九四九年,以毛泽东主席为领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经历了长期的艰难曲折的武装斗争和其他形式的斗争以后,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为国家的主人。
中国人民掌握政权后,是如何设置国家机构来行使国家权力的?展示国家机构设置关系图:明确宪法是如何组织国家机构的?讨论:有哪些国家机关和场所悬挂国徽呢?为什么这些国家机关和场所要悬挂国徽?因为国徽是国家的象征和标志,象征着国家的主权和尊严,同时这些机关县挂国徽是法律规定。
(《国徽法》)讨论:这些国家机关之间是什么关系?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人民代表大会休会期间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权力机关。
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等国家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要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它监督。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教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2. 让学生了解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以及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宪法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采用小组讨论、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政治生活的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增强学生的宪法意识,培养学生尊重和维护宪法的情感。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以及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三、教学难点:宪法的具体内容和特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宪法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宪法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宪法的定义、性质和作用,以及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3.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宪法的具体内容和特点。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结合案例分析,探讨如何运用宪法知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五、课后作业:1. 根据课堂所学,整理宪法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2. 结合生活实际,思考如何运用宪法知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部分学生在理解宪法的具体内容和特点方面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宪法知识点的讲解和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宪法意识,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政治生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宪法的基本内容和特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运用宪法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尊重和维护宪法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宪法博物馆或相关法治教育基地,加深对宪法的了解。
2. 开展宪法知识竞答活动,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3. 邀请法学专家或律师进行宪法讲座,提高学生的宪法素养。
部编人教版八下道德与法治《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教学设计及反思
部编人教版八下道德与法治《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教学设计及反思部编人教版八下道德与法治《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教学设计及反思第2课时治国安邦的总章程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以国家主人翁的意识参与学习,提高对宪法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宪法意识,自觉热爱宪法、拥护宪法能力目标结合社会现象观察、思考我国宪法是如何规范国家权力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初步形成对复杂情形作出合理判断的能力;学会利用信息化手段搜集相关宪法事例,提高分析和综合处理材料的能力,培养对问题的辨别思维能力知识目标认识国家机构,初步了解国家机构权力运行的法治原则;知道宪法不仅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相应的职权,而且严格规范职权的行使;懂得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人民代表大会与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关系;宪法规范权力运行。
教学难点: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中南海是中海和南海的合称,位于北京故宫西侧。
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中枢,最高行政权力的象征和代名词。
中南海俯瞰图思考:我国最高行政机关是什么?我国国家机构有哪些?是如何组织的?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活动一:国家机关知多少设计意图:结合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和宪法序言中有关中国民主革命史的部分内容,引导学生体悟人民的国家主人身份来之不易;应热爱英雄,勇担责任。
进而引领学生思考,人民掌握国家政权后,通过宪法组织国家机构,行使国家权力,从而导出组织国家机构这一内容的学习。
1.学生齐读第10-11页运用你的经验中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和宪法序言的部分内容。
2.谈谈对碑文中的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这三个时间节点的理解。
引导学生思考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提示:碑文中的三年以来是指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年);三十年以来是指以五四运动为起点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是指以鸦片战争为起点的整个民主革命时期(1840-1949年)。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设计和思考治理国家和维护和平的一般原则是教育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这项任务需要全面了解基本原则、历史背景和指导原则的实际应用。
教育者应当从历史角度概述治理国家和维护和平的一般原则。
这应包括分析导致确立这些原则的社会和政治条件,以及影响其发展的关键人物和事件。
教育者应深入探讨治理国家和维护和平的一般原则中概述的关键概念和原则。
这包括详细审查仁爱治理,社会和谐的原则,以及统治者在确保人民福祉方面的作用。
教育工作者应探讨这些原则在当代社会中的实际应用。
这涉及分析如何运用治理国家和维护和平的原则来应对经济不平等、社会动荡和政治不稳定等现代挑战。
教育工作者应促进讨论和辩论治理国家并确保当今世界和平的一般原则的相关性和重要性。
这鼓励学生批判性地思考这些原则的价值,以及如何调整这些原则以解决当前的全球问题。
教育工作者应鼓励学生思考自己在维护治理国家和维护和平的一般原则方面的作用和责任。
这涉及促进公民责任感和鼓励学生考虑如何为社会福祉作出贡献。
教学设计和反思治理国家及确保和平的一般原则是教育者的一项基本
任务。
通过全面了解历史背景、关键原则、实际应用和这些原则的当
代相关性,教育工作者可以增强学生成为知情和负责任的公民的能力。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导学案一、导入《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一部关于国家治理和安全的重要著作,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代表之一。
本书主要讨论了如何治理国家、维护社会稳定以及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和方法论。
通过进修本书,可以深入了解古代智者们对国家治理的思考和建议,对于我们理解国家发展和政治制度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二、目标1. 了解《治国安邦的总章程》的背景和重要性。
2. 理解书中所提到的国家治理和安全的重要原则和方法。
3. 掌握古代智者们对国家治理的思考和建议,思考如何运用到摩登社会。
三、内容1.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的背景和重要性:本书是中国古代闻名政治家、思想家司马迁所著,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代表之一。
书中提出了许多关于国家治理和安全的重要原则和方法,对于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遥的影响。
2. 国家治理的重要原则和方法:在书中,司马迁提出了许多关于国家治理的重要原则和方法,如尊重法律、重视民生、严明法纪等。
这些原则和方法对于建设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也为我们今天的国家治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迪。
3. 古代智者们对国家治理的思考和建议:除了司马迁之外,古代中国还有许多智者们对国家治理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建议,如孔子、孟子等。
他们提出了许多关于如何治理国家、维护社会稳定以及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观点,这些观点对于我们今天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四、活动1. 阅读分析《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了解书中所提到的国家治理和安全的重要原则和方法。
2. 小组讨论古代智者们对国家治理的思考和建议,思考如何运用到摩登社会。
3. 撰写读后感,总结本书对于我们的启迪和影响。
五、评判通过本次进修活动,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这部重要著作,掌握其中的重要原则和方法,同时也能够从古代智者们的思考和建议中获得启迪,对于我们今天的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听课记录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听课记录
第一部分:治国的目标与原则
1.治国的目标
2.治国的原则
治国的原则是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依法治国、科学决策和全面可持续发展。
这些原则为治国提供了基本的指导思想,确保国家的治理合法、科学和稳定。
第二部分:治国的方法与措施
1.治国的方法
治国的方法包括经济发展、政治、社会建设和文化繁荣四个方面。
经济发展是国家治理的基础,政治是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途径,社会建设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方式,文化繁荣则是建设国家精神支柱的关键。
第三部分:治国安邦的挑战与应对
1.外部挑战
(1)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竞争和压力。
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可能对国家经济发展和安全产生影响。
2.内部挑战
(1)经济发展不平衡。
城乡发展差距和贫富差距的扩大,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
(2)治理体系和能力建设不足。
国家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亟待提高。
应对挑战的措施包括加强军事建设,制定科技创新战略,推动社会公平和法治建设,加强国家治理能力,保护人民的利益和权益。
总结:。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教学设计
第二框治国安邦的总章程【目标定位】一、教学目标1.规范权力运行。
2.设置国家机构。
【课堂设计】一、情境导入播放“两会”新闻: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听取和审议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的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的报告等。
思考:“一府两院”为什么要向全国人大报告工作?教师总结: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一府两院”由全国人大产生,要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二、教学过程1.设置国家机构活动一:模拟选举人大代表模拟选举背景:北京市海淀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
准备工作:①指定学生担任选举委员会工作人员、监票人员、计票人员等;②提前制作模拟选民证、选票、票箱、工作证等。
程序:选民登记,提名候选人,选举,公示等。
教师提问:为什么大家推选这几位同志做代表候选人呢?教师总结:他们能代表人民,反映人民的意见和要求,密切联系群众,为人民服务。
他们具有一定的政治经验、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具有宪法和法律意识,有一定的活动能力和参政议政能力。
活动二:观看视频播放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的视频。
思考:看完这则新闻,想想国家机构的职权从哪来,它们是怎样行使职权的。
教师总结:宪法设置国家机构,授予它们特定职权。
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使得国家权力运行稳定有序,守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活动三:情境再现曾任江苏省苏州市检察院检察长的王某悦认为,作为“班长”他更需要带头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这一“铁规”,发扬民主、善于集中、敢于担责,处处身体力行。
王某悦告诉记者,苏州市检察院在出台重大工作举措、改革方案及重要文件之前,都要广泛听取基层院和广大干警的意见,确保决策部署符合自身实际的科学规律,不搞“一刀切”,不搞强行推广。
思考:(1)什么是民主集中制?(2)“苏州市检察院在出台重大工作举措、改革方案及重要文件之前,都要广泛听取基层院和广大干警的意见,确保决策部署符合自身实际的科学规律,不搞‘一刀切’,不搞强行推广”体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哪一方面?教师总结:(1)民主集中制是在我国,凡属全国范畴内的重大问题以及重大的方针、政策,中央国家权力机关在制定通过之前,要广泛地听取各方面的意见。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教学内容设计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教学内容设计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指一个国家的治理原则和目标,旨在实现国家的稳定与安全。
它涉及到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方面面,是国家发展的总体规划。
为了培养学生对这一重要主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以下是一个可能的教学内容设计。
教学目标:1. 了解总章程的概念和作用;2. 分析总章程的重要组成部分;3. 探讨总章程对国家治理的意义和影响;4. 培养学生对国家治理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能力。
教学内容:一、总章程的定义和作用1. 引入总章程的概念和作用,解释其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2. 分析总章程对国家发展的引导和规范作用。
二、总章程的重要组成部分1. 政治体制和法律法规:介绍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法律法规对国家治理的影响;2. 经济发展目标和政策:探讨国家经济发展目标和政策对国家治理的作用;3. 社会稳定和民生保障:讨论国家社会稳定和民生保障对国家治理的影响;4. 教育与文化建设:分析教育与文化建设对国家治理的支撑作用。
三、总章程与国家治理1. 总章程的制定和修订:了解总章程的制定和修订过程,讨论其与国家治理的关系;2. 总章程对国家治理的意义和影响:探讨总章程对国家政策制定、社会发展和国际交往等方面的影响;3. 总章程的实施与国家治理的挑战:分析总章程实施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四、思考与解决问题1. 学生讨论并提出对于国家治理中存在的问题的思考与解决方案;2. 引导学生关注国家治理的现实问题,探索个人在国家治理中的责任与作用。
教学方法:1. 讲授与讨论相结合:教师讲解总章程的相关概念和内容,引导学生参与讨论与思考;2. 小组讨论与合作学习:将学生分组,让他们就总章程的不同方面展开讨论和研究;3. 案例分析与实践活动:通过分析实际国家的总章程和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其具体实施和影响;4. 辩论与演讲: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或演讲,让他们就总章程的重要问题表达观点和思考。
通过以上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设计,学生将能够全面理解总章程的作用和意义,掌握总章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对国家治理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能力。
教学设计2:1.2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二、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展示交流
知识模块一组织国家机构
探究一:微点拨:国家机构的权力是天赋的。
点拨:国家机构的权力是宪法授予的。因此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为人民谋利益。
探究二:P11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是如何确认奋斗成果的?
中国人民掌握政权后,是如何组织国家机构来行使国家权力的?
(2)了解权力是把双刃剑,理解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必要性。
(3)了解宪法是如何规范权力运行的。
教学重点
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
教学难点
民主集中制原则。
教学方法
自主感悟合作探究点拨释疑
教学过程与内容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期间,院长周强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的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的报告等。3月15日,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决议指出:会议充分肯定国务院过去一年的工作,同意报告提出的2017年工作总体部署、目标任务、重点工作和政策措施,决定批准这个报告。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决定批准这两个报告。
提示: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宪法第三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探究三:P11-13宪法组织国家机构表现在哪些方面?
知识模块二:规范权力运行
探究一:P13.漫画。微思考:“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你怎么样理解这句话?
活动:国家机关知多少
1.列举你所知道的国家机关并说出是什么性质的国家机关。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优秀教学设计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优秀教学设计引言治国安邦是每个国家都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为了培养具备治国安邦能力的人才,教学设计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优秀的治国安邦总章程教学设计,以帮助教师有效地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领导力和社会责任感。
核心原则在设计治国安邦总章程的教学过程中,应遵循以下核心原则:1. 综合性治国安邦是一个综合性学科,需要涵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因此,教学设计应注重整合不同学科的内容,以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治国安邦的复杂性和综合性。
2. 实践性治国安邦不仅仅是理论知识,更需要学生具备实践能力。
因此,教学设计应包含实践性的任务和活动,例如模拟国家与国际组织的谈判、分析国际形势并提出应对策略等,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文化价值观导向治国安邦的目标是实现社会的长期和谐发展,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公平正义观念等文化价值观。
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促使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4. 知识与能力并重教学设计不仅要注重传授知识,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例如,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辩论赛,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等。
教学设计步骤1. 课前准备在进行治国安邦总章程教学设计之前,教师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具体步骤如下:1.1 确定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年级、学科要求和教学大纲,确定教学目标和要求。
例如:•理解治国安邦的概念和意义;•掌握治国安邦理论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1.2 确定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重点。
教师可以参考教材和相关文献,选择适当的案例和材料。
1.3 设计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例如讲授、讨论、案例分析、小组合作学习、辩论等。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2. 教学过程2.1 导入活动教师可以通过展示相关图片、视频等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激发他们对治国安邦的思考和兴趣。
215499712_“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教学设计
··r&47t23c d!"#$&(B一、教材分析本课包括“设置国家机构”和“规范权力运行”两目,主要从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角度阐述维护宪法的权威,坚持宪法至上的原因,为下一课《保障宪法实施》的教学做了铺垫,同时也为以下几个单元的教学起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八年级时产生的初步法律认识,为本课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但由于学生的经验欠缺和逻辑思维还不成熟,以及对社会生活的思考和关注较少,在学习时遇到较大困难,为理解带来一定的挑战。
三、教学目标1.通过上网搜索、查阅法律条文、“双减”探讨活动,了解国家机构的产生及相应的职权范围,知道国家机构权力运行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树立宪法至上的观念,维护宪法权威。
2.理解规范国家权力运行的必要性和要求,初步形成对社会现象做出合理判断的能力,增强宪法意识,主动践行宪法行为。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国家机构的产生、宪法规范权力运行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宪法组织国家机构的原则、宪法规范权力运行的要求。
五、方法与策略教法:情境探究法、活动探究法、案例分析法。
学法:查阅文献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
六、教学过程(一)猜一猜:导入新课导入:谜语———三个提示词:1.会议;2.在北京;3.2022年3月。
展示图片:2022年两会图片教师:2022年两会关注的热点话题有哪些?展示图片:2022年两会人民关注的热点话题图片。
总结: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作为国家的主人,我们如何行使好国家权力呢?【设计意图】用“猜一猜”的方式导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用学生最熟悉的话题引入课程,设计问题,激发学生思考。
79(二)多维互动,讲授新课活动1 拼一拼学生自主阅读宪法条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条、第三条。
提问:1.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什么?2.人民、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之间是什么关系?尝试拼一拼关系图。
学生:阅读文字资料,梳理关系图并派代表上台拼图展示。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优秀教学设计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优秀教学设计题目: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年级:初中/高中学科:历史时长:2 节课教学目标:1.了解“治国安邦”的概念,明确其重要性。
2.深入了解古代中国的治国理念和实践,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如春秋战国时期、秦汉、唐宋等朝代。
3.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所需的批判性思维和判断力。
教学步骤:第一节1.导入教师可以用一个生动的场景来引导学生进入“治国安邦”的主题。
例如:教师将学生分组,让每组讨论如何在班级内实现治理和调解。
2.了解“治国安邦”的概念教师可以通过PPT演示或读史料等方式向学生介绍什么是“治国安邦”。
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历史上许多朝代都十分重视“治国安邦”?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3.分析历史人物和事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和事件来进行分析,如孔子、韩非子、《诗经》等,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热点讨论等多种方式完成。
第二节1.复习教师可以在课堂前预习内容的基础上,带领学生复习之前学过的内容,让学生还能一起回忆起讨论的要点,为进一步阐述做好铺垫。
2.分析国家发展历程通过PPT演示或黑板书写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中国的历史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中国封建社会、民族抗战、新中国成立等重要事件及其影响。
3.小组研讨教师选定“治国安邦”中一个重要议题,让学生分组自行研究完毕后,进行小组讨论,以此增加学生对于“治国安邦”这一课题的综合性了解。
4.接受看法教师关注学生的想法和观点,引导学生对研究结果进行综合论述,并与其他小组进行学术交流和讨论。
教学资料:1.PPT演示2.史料3.小组讨论问题结语:通过这样一种交互式教学的方式,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治国安邦”的主题,同时还能培养他们展开研究和讨论的能力。
教师也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了引导和评价,能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状况并帮助他们提出好的解决方法。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4)
本课落实的课程标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法律与社会秩序”。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的根本的活动准则,增强宪法意识。
”本课所依据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相应部份是“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内容”中的初中阶段的教学内容与要求。
具体对应的内容与要求是:“进一步深化宪法教育。
了解国家基本制度,强化国家认同。
初步了解政府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了解重要国家机构的职权。
”具体对应的内容与要求还有:“初步了解政府运行的法治原则”。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中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的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的第二框。
本单元的逻辑起点是公民与国家的关系,这也成为了建构本册教材内容体系的逻辑起点。
本单元以“坚持宪法至上”为题,对宪法进行总体介绍,分为第一目“组织国家机构”和第二目“规范权力运行”两部份,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宪法内容,了解我国的国家机构、国家机构相互关系以及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通过学习相关宪法和宪法相关法的规定,懂得宪法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国家机构必须依据宪法行使权力;通过理解“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漫画寓意和分析社会生活的案例,理解国家权力必须依法行使,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的权力,从而深入理解“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这一观点。
八年级下册教材是法治教育专册。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第一课的第二框,结合第一框《公民权利的保障书》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坚持宪法至上,维护宪法权威。
为第三单元第六课《我国国家机构》的具体内容的学习打好了铺垫。
三、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交往范围的扩大、视野的开阔和心理的成熟,学生开始对国家的政治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兴趣,也开始思量自己的人生和关注国家的命运。
同时,学生已经学习了第三单元《人民当家作主》特殊是第六课《我国国家机构》,因此更有利于对本框题的理解。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第二目: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问题:1、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处于什么样的地位?2、两个普通法律分别规定了什么问题?3、我们得出什么结论?教师:指导学生分析、探究和交流。
教师:释疑。
投影(小结):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而普通法律规定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
可见,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过渡:同学们,你还知道我国宪法的哪些相关知识?宪法知识竞赛:1、建国以来的四部宪法分别是:2、“12.4”是什么日?与现行宪法的关系。
3、2016年的主题是什么?环节一:“法制视界”投放资料:依据宪法第18条的规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依据宪法第103条的规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依据宪法第11条的规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依据宪法第19条的规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结合材料阅读课文第86页中间自然段,分析并回答问题: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分析结合图片﹑自主阅读课文第84-85页,思考、探究三个问题:1、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处于什么样的地位?2、两个普通法律分别规定了什么问题?3、我们得出什么结论?要求:阅读过程中,作好读书标记,发现疑难,小组互查互纠,组长汇总疑难(4分钟)学生思考后,自由发言回答问题。
(3分钟)学生交流探究,并回答。
(3分钟)让学生深入理解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第三目: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探究,合作交流。
小结:宪法(立法基础)教师:人们常把宪法称为“母法”,而把其它法律称为“子法”,这是因为宪法是其它法律的立法基础。
环节二:“新闻播报”2009年12月09日,北京大学法学院五位教授以公民名义致信全国人大常委会,建议废止或修改《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相关条款。
因拆迁条例与宪法相抵触国务院正组织调研修改。
探究讨论:根据课文知识,分析:修改《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的原因是什么?环节三:(看教材第86页材料)理解分析:你对宪法就是“指挥”、“统帅”是怎么样理解的?教师总结:一方面,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另一方面,任何法律不得同宪法想抵触,否则无效。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听课建议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听课建议
和气的阳光,泻了满城的春色,3月6日,来到漂亮的郑州市第—二二中学,开始了我新学期的第—节公开课。
经过了紧张的40分钟后,各位听课老师对我的讲课内容作出了真切中肯的评价,现就评价进行总结。
一、授课可取之处
1、课前导入是亮点
上课前,学生能够自主的进行课前打算及预习,开篇用一段十九大宪法宣誓视频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进行宪法宣誓?引入主题: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2、教学方法有特色
在知识讲授中,开篇使用智慧课堂商量板块让学生自主致辞,公布自己了解的国家机构,能够用列图表、线路图的方法把课本知识简单清楚的展示给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使学生增加学习积极性。
3、课堂评价方法多
使用智慧课堂的点赞、随机提问、抢答提问等方法让学生参与课堂互动,在学生分享答复下列问题后,及时给予表扬与点评,言语真情,可以表达出学生主体性。
4、教学根本功扎实
上课中,教态自然,言语流畅,思路清楚,板书设计、字体书写美观。
二、教学评价建议
1、注意知识点的及时总结
在授课中,除了最后的课堂小结,还要注意每一个框架的总结,以及各个标题之间的联系总结,可以使学生更加清楚本节课的内容,强化知识整合。
2、注意强化素材的选用
因八下课本内容晦涩难懂,因此,需要精选有用的案例素材贯穿到课程中,切忌不可过多过长。
3、注意时间的掌控
因为本节课课程内容较多,40分钟完成教学任务实在较难,可以分为两个课时进行,或者重难点合理分配,注重对第二框架标准的运行进行讲解;其他细节问题可以在练习中进行稳固。
市第—二三中学武晓蓉
2022年3月7日。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1.2《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我国的国家机构。
2.知道宪法不仅设置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相应的职权,而且严格规范国家机构职权的行使。
3.知道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4.明确宪法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
5.懂得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认同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重点难点宪法设置国家机构。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国家机构与自己的实际生活建立联系,并引导学生思考:人民成为国家主人后,是如何设置国家机构、行使国家权力的?我国有哪些国家机构?它们之间是怎样的关系?我国为什么要这样设置国家机构?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阅读宪法第三章“国家机构”的相关内容,然后引导学生绘制国家机构图。
宪法规范国家权力运行。
教师可以从具体案例着手,通过以案说法、模拟法庭等方式进行形象化演绎,引导学生理解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懂得宪法不仅设置国家机构,而且规范权力运行,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
一切组织和公民都应当尊重和爱护国徽。
同学们,你们了解我国的国徽吗?让我们跟随小眉同学的周记,一起来了解国徽、认识国徽。
导入情境: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2页“运用你的经验”的相关活动,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
教师提问:1.你了解我国的国徽吗?(提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国徽,思考国徽图案的象征意义,并引导学生了解宪法和国徽法关于国徽的规定。
)2.除了人大常委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外,还有哪些国家机关和场所悬挂国徽?(提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国徽法的相关规定,明确应该悬挂国徽的国家机关和场所。
)3.为什么这些国家机关和场所要悬挂国徽?4.这些国家机关之间是什么关系?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国徽是国家的象征和标志,国徽图案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象征着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我国国家机关悬挂国徽,体现了国家机关是在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是为人民服务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和的阳光,泻了满城的春色,3月6日,来到美丽的郑州市第一二二中学,开始了我新学期的第一节公开课。
经过了紧张的40分钟后,各位听课老师对我的讲课内容作出了真切中肯的评价,现就评价进行总结。
一、授课可取之处
1、课前导入是亮点
上课前,学生能够自主的进行课前准备及预习,开篇用一段十九大宪法宣誓视频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进行宪法宣誓?引入主题: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2、教学方法有特色
在知识讲授中,开篇使用智慧课堂讨论板块让学生自主发言,发布自己了解的国家机构,能够用列图表、线路图的方式把课本知识简单清晰的展示给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使学生增加学习积极性。
3、课堂评价方式多
使用智慧课堂的点赞、随机提问、抢答提问等方式让学生参与课堂互动,在学生分享回答问题后,及时给予表扬与点评,语言真情,可以体现出学生主体性。
4、教学基本功扎实
上课中,教态自然,语言流畅,思路清晰,板书设计、字体书写美观。
二、教学评价建议
1、注意知识点的及时总结
在授课中,除了最后的课堂小结,还要注意每一个框架的总结,以及各个标题之间的联系总结,可以使学生更加清楚本节课的内容,加强知识整合。
2、注意加强素材的选用
因八下课本内容晦涩难懂,因此,需要精选有用的案例素材贯穿到课程中,切忌不可过多过长。
3、注意时间的掌控
因为本节课课程内容较多,40分钟完成教学任务确实较难,可以分为两个课时进行,或者重难点合理分配,注重对第二框架规范的运行进行讲解;其他细节问题可以在练习中进行巩固。
市第一二三中学武晓蓉
2019年3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