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我与“新农村”有个约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暑假,我与“新农村”有个约会
作者:姚恒章
来源:《陕西教育·教学》2006年第06期
【设计理念】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引领学生置身于广袤无垠的社会生活中,让他们尽情开掘、尽情寻觅、尽情发挥,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应有之义。

本设计深刻把脉时代脉搏,结合当前正在蓬勃开展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活动,让学生走进农村,深入农村,体验农村,从而培养他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浓郁的时代发展意识,全面提升素质及综合能力。

【活动目的】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十一五”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目标。

本设计旨在利用暑假有利时机,通过组织学生走进农村、融进农家,在亲身感受、零距离触摸中领悟“二十字”方针的精神实质,增强对农民的热爱之情,增强对新农村的向往之情的基础上,进而过一个丰富而有意义的假日。

【活动准备】
1、精心制作“‘阳光暑假’工作安排表”和“‘阳光假期’农村行动记录卡”。

2、在全市范围内选取典型镇村:分界镇七贤村、珊瑚镇八达村、宣堡镇银杏林、姚王镇桑木村、蒋华镇六圩村;典型企业:泰兴市化工开发区、泰隆减速机厂、济川制药厂、溪桥乐器厂。

【活动流程】
整个活动历时一个暑假,共分四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聚焦主题,明确要旨。

公布活动内容:我们将围绕“创建新农村、发展新农业、当好新农民”这一主题,举办一次综合实践活动。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到班级讨论,解决:1、活动的形式。

可以通过制作手抄报、绘画、摄影、调查、访问、统计等诸多形式,着力表现农村的巨大变化;可以通过撰写调研报告、小论文、心得体会等形式,总结我市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典型经验,表达自己内心的深刻感受……要让学生知道不限制答案的问题通常能引发自己的思维,最大限度地扩大信息量。

2、活动的要求。

本次活动要将要旨定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字上,要用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来反映确定的主题,要用富有独特性的眼光来审视这一具有时代性的社会形态。

第二阶段:自愿组合,分组实施。

活动形式确定后,接下来将由学生根据自身的特长、兴趣、爱好等自愿组合成若干个小组,根据事先准备好的“‘阳光暑假’工作安排表”和“‘阳光假期’农村行动记录卡”要求,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分头活动。

(一)通过“四开展”,感受农民素质新提高
1、思想在“学习”中革新。

开展以“农民先富脑袋后富口袋”为主题的活动,引导学生走进农民夜校,了解农民学习场景,要求每一位学生围绕主题写一篇短文。

2、技能在“培训”中成熟。

开展“荒田饿不死手艺人”为主题的活动,成立红领巾调查团,进劳动部门,蹲培训场地,问用工单位,访农民群体,从而比较培训前后农民工生活的变化、收入的变化。

3、风尚在“奉献”中升华。

开展“难忘村民情”为主题的活动,走街串户,了解文明人、文明户、文明组、文明村产生的标准,更多地体会“一人困难大家帮,别人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这一农村淳朴无价之情。

4、信息在“互通”中交流。

开展“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的主题活动,从而认识到新时期的农民一个富了不忘左邻右舍,不忘村组家乡,不忘党员干部,互相介绍经验,吸取教训,取长补短,规模作业,同舟共济。

(二)通过“四拍摄”,感受农村面貌新变化
镜头一:衣。

手抄报组通过深入农村家庭,对农村改厕、改圈,通水、通电,家家有电话、户户有电视等场景加以描绘,尤其是穿着打扮已经是花花绿绿,高档名牌,体会到农民“衣”的变化;
镜头二:食。

摄影组摄下农民餐桌上的变化,由蔬菜到今天的荤菜,由过去的填饱肚子到今天的营养均匀,体会到农民“食”的变化;
镜头三:住。

绘画组以农村宽阔平坦的大道、整齐划一的新房舍等为素材进行创作,体会到农民“住”的变化;
镜头四:行。

摄像组对农村农民的交通工具进行摄像,自行车、摩托车、电动车应有尽有,甚至有些先富裕家庭已经买上了高档的轿车,体会到农民“行”的变化。

(三)通过“四调查”,感受农村经济新发展
1、进珊瑚八达养殖园。

调查珊瑚镇八达村在新农村建设前后养殖户的多少,养殖鱼、鸡、鸭、猪、兔等数量的多少,感受到养殖业的迅猛发展;
2、进分界七贤种殖园。

调查分界镇七贤村在新农村建设前后大规模种植银杏苗、枣树、意杨苗的多少,蘑菇大棚、草莓大棚、蔬菜大棚的多少,感受到种植业的雨后春笋增长之势;
3、进沿江化工工业园。

调查化工开发区在新农村建设前后工厂、工人的多少,每天创造的产值、利税的多少,感受我市工业经济的欣欣向荣;
4、进大型企业务工园。

调查泰隆减速机厂、济川制药、溪桥乐器厂等大型企业在新农村建设前后用工数量的多少,每年发放工资的情况,感受到我市务工业的蓬勃发展。

(四)通过“四实践”,感受农村医疗新普及
1、进一天居委会,当一名监督员。

通过实践真正感受到新农村在农民医疗改革方面取得的成效,切实减轻了农民“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得到了广大农民的积极响应;
2、进一天卫生室,当一名卫生员。

通过实践真正感受到新农村在农民“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有效措施;
3、进一天娱乐室,当一名娱乐员。

通过实践真正感受到新农村农民的精神生活得到了大幅度的丰富;
4、进一天养老院,当一名服务员。

通过实践真正感受到新农村老人“老有所安、老有所养、老有所得、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五)通过“四访问”,感受农村机制新和谐
1、选举制度越来越透明。

走访不同层次的农民,了解一年一度的村民选举制度落实情况;
2、教育负担越来越减轻。

走访家长、学生、老师,了解当前教育负担承受情况,对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减免的实行情况;
3、村务账目越来越公开。

走访村官、村民,对村务账目收支的公开情况及关心的程度;
4、管理工作越来越民主。

走访村级干部、村民代表,了解农村各项工作管理是否合法、合情、合理。

第三阶段:交流汇报,成果辉映。

学生通过前期的实践,成果锦簇、感慨万千,劳动的果实一定急需与同学分享,心中的话一定急需向他人倾诉。

新学期开学后一两天,可开展交流活动,将学生动手制作的手抄报、拍摄的影集、编辑的录像带、调查的统计表、撰写的调研报告等分门别类地将予以展现。

第四阶段:总结升华,叙写感受。

这是活动的最后阶段,形式是动笔写。

要求学生将本次活动作一总结,写一篇活动后记,文体不限,只要是关于活动的内容、感受、想法等都可以写下来。

【活动反思】
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时间长、空间广为此过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效保障。

畅游时间海洋之内、活跃广阔空间之中,学生会情不自禁自由地钻进生活的怀抱中,无拘无束地开掘知识的矿藏,吮吸知识的甘露,品尝知识的滋味,呼吸知识的气息。

上述教学设计给予了学生足够长的时间、足够宽的空间,相信学生的收获一定会巨大。

1、学习内容超越教材。

可以说我们使用的教材,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关键的作用,我们必须学好它。

不过对学生的学习来说,仅凭一本书、一篇课文、一道例题远远不能满足他们发展的需要。

教材已经不是学生唯一的学习资料,在认识上,我们要打破教材作为唯一学习内容的神话。

在这次活动中,教师没有将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蓝本,而是引领他们投身于“蓝天下的社会大学校”中,去广泛阅读“生活的教科书”,让学生依据自己所想达成的目标,自由获取信息、收集材料,进行整理再创造,滋生出属于自己的东西。

这里不光解决了学会而且解决了会学的问题。

2、学习空间超越课堂。

生活是学生实践的葱郁园地,周围事物、丰富的生活场景以其绚丽多彩、博大精深、包罗万象的神奇魅力和千般风情不时引领、激荡着学生的精神领域。

学生只有在动态、多维的社会天地里,才能把心灵深处的内在感悟转化为一种精神产品,才能在实践过程中得到收获,我们的教学也才能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系统效应。

上述活动,教师没有将学生局限在35分钟的课堂中,而是让他们自主支配时间。

或拍摄或走访、或实践或体验……他们手拉着手、肩并着肩,一起经历风雨,一起享受彩虹,一起攀登人生阶梯,一起高唱生命的同一首歌。

合作中加深了友情,友情在文化的土壤中滋润了生命。

学生这种自主接受知识的形式和接受知识时表现出来的兴头一定是高涨的,是传统课堂教学所不及的。

综合实践活动超越课堂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挑战,学生只有生存在超越课堂的“课堂”中,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3、学习评价超越常规。

任何教学活动都须给学生作出公正、合理的评价,综合实践活动当然也不例外。

然而,这次实践实践活动,我们没有沿袭、搬用传统学科教学的考核机制,用书面考试来衡量一个学生的所得所失,在活动终极时打上一个分数。

而是采用撰写活动总结、研究性学习心得等多元化的方式来评价。

活动中,我们一定会欣喜地看到砸碎分数枷锁、脱离书面考试缰绳的孩子对知识是如何激情满怀、勤奋好学。

应该说这样的评价形式解决了学生的后顾之忧,学生是从心底拥护的,无紧张之感,无担心之恼,无案牍之劳,轻轻松松学习,快快乐乐分享。

责任编辑丁洪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