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专享】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必修2复习提纲(必修)
生物必修2复习提纲(必修2)
![生物必修2复习提纲(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097a6964783e0912a2162a56.png)
生物必修2知识点第一章第一节1.孟德尔通过分析豌豆杂交实验的结果,发现了生物遗传的规律。
2.孟德尔在做杂交实验时,先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这叫做去雄。
3.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
4.孟德尔把F1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隐性性状。
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5.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原因提出了如下假说:(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其中决定显现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子,用大写字母表示,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遗传因子,用小写字母表示。
(2)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叫做纯合子,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叫做杂合子。
(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的一个。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6.测交是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7.孟德尔第一定律又称分离定律。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的,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第一章第二节1.孟德尔用纯种黄色圆粒豌豆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作亲本杂交,无论正交还是反交,结出的种子(F1)都是黄色圆粒。
这表明黄色和圆粒是显性性状,绿色和皱粒是隐性性状。
2.孟德尔让黄色圆粒的F1自交,在产生的F2中发现了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还出现了亲本所没有的性状组合绿色圆粒和黄色皱粒。
3.纯种黄色圆粒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YYRR和yyrr,它们产生的F1遗传因子组成是YyRr ,表现为黄色圆粒。
4.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1(YyRr)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
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4种:YR、Yr、yR、yr,数量比例是:1:1:1:1 。
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雌、雄配子结合的方式有16 种,遗传因子的结合形式有 9 种: 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 。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复习提纲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93f4e6d4dd36a32d72758145.png)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复习提纲一(一)基因突变1、概念:是指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2、原因:外因物理因素:X射线、激光等; 内因:可变性化学因素:亚硝酸盐,碱基类似物等; 生物因素:病毒、细菌等。
3、特点:①普遍存在② 不定向③随机发生④频率低 (5)多害少利4、结果:使一个基因变成它的等位基因。
5、时间:细胞分裂间期(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的DNA复制时)6、应用——诱变育种①方法:用射线、激光、化学药品等处理生物。
②原理:基因突变③实例:高产青霉菌株的获得④优缺点:加速育种进程,大幅度地改良某些性状,但有利变异个体少。
7、意义:①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②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③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④新基因产生的途径(二)基因重组1、概念:是指生物体在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的过程。
2、种类:①减数分裂(减Ⅰ后期)形成配子时,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位于这些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
②减Ⅰ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
3、结果:产生新的基因型,不能产生新的基因。
4、应用(育种):杂交育种(见前面笔记)5、意义:①为生物的变异提供了丰富的来源;②为生物的进化提供材料;③是形成生物体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复习提纲二一、染色体结构变异:实例:猫叫综合征(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 类型:缺失、重复、倒位、易位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1、类型? 个别染色体增加或减少:实例:21三体综合征(多1条21号染色体) ? 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增加或减少:实例:三倍体无子西瓜 2、染色体组:(1)概念:二倍体生物配子中所具有的全部染色体组成一个染色体组。
(2)特点:①一个染色体组中无同源染色体,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 ②一个染色体组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的全部遗传信息。
(3)染色体组数的判断:① 染色体组数= 细胞中任意一种染色体条数② 染色体组数= 基因型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个数③染色体组的数目=染色体数/染色体形态数 3、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由配子发育成的个体叫单倍体。
生物必修2复习提纲
![生物必修2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62ad06240722192e4536f6bb.png)
必修2生物复习提纲第二章一、减数分裂概念(教材P13)发生的范围: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发生的时间:在形成有性生殖细胞的过程中特点: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结果:有性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中减少一半二、减数分裂过程(一)精子的形成过程1、部位:精巢(睾丸)2、过程(1)总体过程: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复制形成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四个精细胞,四个精细胞经过变形过程(细胞分化),形成四个精子。
(2)各期特点: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复制(DNA复制,有关蛋白质合成)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有时出现交叉互换现象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在赤道板上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开,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略)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散乱分布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在赤道板上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无同源染色体,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分开,分别移向细胞两极,染色体数量加倍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略)(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1、部位:卵巢2、过程:(1)总体过程: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复制形成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一个次级卵母细胞和一个极体,一个次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一个卵细胞和一个极体,另一个极体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两个极体。
(2)各期特点: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与精子的形成过程一样(详见精子的形成过程)3、精、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的区别①1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产生4个精子,1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产生1个卵细胞(其余3个是极体)。
②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的细胞质缢裂是不均等的。
③精子的形成要经过细胞分化(变形)过程。
4、能区分细胞图形,说出各期细胞的名称、特点。
5、几个名词弄懂同源染色体:指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其形态、大小一般相同,其中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高中生物必修二复习提纲
![高中生物必修二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48b4b415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ec.png)
⾼中⽣物必修⼆复习提纲⽣物复习是⼀个系统的⼯程,整体上循序渐进,每⼀阶段⼜有其不同⽬的。
但是都不能少了提纲,下⾯⼩编给⼤家分享⼀些⾼中⽣物必修⼆复习提纲,希望能够帮助⼤家,欢迎阅读!⾼中⽣物必修⼆复习提纲1、追根溯源,绝⼤多数活细胞所需能量的最终源头是太阳光能.2、将光能转换成细胞能利⽤的化学能的是光合作⽤.3、叶绿体中的⾊素及吸收光谱⑴、叶绿素(含量约占3/4)①、叶绿素a——蓝绿⾊——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②、叶绿素b——黄绿⾊——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⑵、类胡萝⼘素(含量约占1/4)①、胡萝⼘素——橙x—主要吸收蓝紫光②、叶黄素——x—主要吸收蓝紫光4、叶绿体中⾊素的提取和分离⑴、提取⽅法:丙x溶剂.⑵、碳酸钙的作⽤:防⽌研磨过程中破坏⾊素.⑶、⼆氧化硅作⽤:使研磨更充分.⑷、分离⽅法:纸层析法⑸、层析液:20份⽯油醚:2份酒精:1份丙x合⑹、层析结果:从上到下——胡黄ab⑺、滤液细线要求:细、均匀、直⑻、层析要求:层析液不能没及滤液细线.5、叶绿体中光和⾊素的分布——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6、光合作⽤场所——叶绿体叶绿体是光合作⽤的场所;叶绿体基粒类囊体膜上,分布着与光化作⽤有关的⾊素和酶.7、光合作⽤概念:是指绿⾊植物通过叶绿体,利⽤光能,把⼆氧化碳和⽔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8、光合作⽤反应式:光能CO2+H2O——→(CH2O)+O2叶绿体光能6CO2+12H2O——→C6H12O6+6H2O+6O2叶绿体9、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J.Priestly,1773—1804)实验证实:植物能更新空⽓.10、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J.Ingen–housz)发现:只有在阳光照射下,只有绿叶才能更新空⽓.11、1785年明确了:绿叶在光下吸收⼆氧化碳,释放氧⽓.12、1845年,各国科学家梅耶(R.Mayer)指出:植物进⾏光合作⽤时,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13、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J.von.Sachs,1832——1897)实验证明:光合作⽤产⽣淀粉.⑴、饥饿处理——将绿叶置于暗处数⼩时,耗尽其营养.⑵、遮光处理——绿叶⼀半遮光,⼀半不遮光.⑶、光照数⼩时——将绿叶放在光下,使之能进⾏光合作⽤.⑷、碘蒸汽处理——遮光的⼀半⽆颜⾊变化,暴光的⼀侧边蓝绿⾊.14、1939年,美国科学家鲁宾(S.Ruben)卡门(M.Kamen)同位素标记法实验证明:光合作⽤释放的氧⽓来⾃⽔.⑴、同位素标记法三要点:①、⽤途:指⽤放射性同位素追踪物质的运⾏和变化规律.②、⽅法:放射性同位素能发出射线,可以⽤仪器检测到.③、特点: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化学性质不改变,不影响细胞的代谢.⑵、⽤18O标记H2O和CO2,得到H218O和C18O2.⑶、将植物分成两组,⼀组提供H218O,另⼀组提供C18O2.⑷、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分别检测植物释放的O2.⑸、结果,只有提供H218O时,植物释放出18O2.15、卡尔⽂循环——卡尔⽂(M.Calvin,1911——)实验⑴、⽤14C标记CO2得14CO2⑵、向⼩球藻提供14CO2,追踪光和作⽤过程中C的运动途径.14CO2—→14C3—→14C6H12O6⑶、结论:16、光合作⽤过程⑴、光合作⽤包括:光反应、暗反应两个阶段.⑵、光反应:①、特点:指光合作⽤第⼀阶段,必须有光才能进⾏.②、主要反应:⾊素分⼦吸收光能;分解⽔,产⽣[H]和氧⽓;⽣成ATP.③、场所:叶绿体基粒囊状膜上.④、能量变化:光能转变成ATP中活跃化学能.⑶、暗反应①、特点:指光合作⽤第⼆阶段,有光⽆光都能进⾏.②、主要反应:固定⼆氧化碳⽣成三碳化合物;[H]做还原剂,ATP提供能量,还原三碳化合物,⽣成有机物和⽔.③、场所:叶绿体基质中.④、能量变化:活跃化学能转变成有机物中稳定化学能.⑷、过程图(P-103图5-15)⼆、应会知识点1、光合作⽤中⾊素的吸收峰(P-99图5-10)2、叶绿体结构(P-99图5-11)⑴、具有内外双层膜.⑵、具有基粒——由类囊体⾊素.⑶、⼆氧化硅作⽤:使研磨更充分.3、化能合成作⽤⑴、概念:指利⽤环境中某些⽆机物氧化时释放的能量,将⼆氧化碳和⽔制造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的合成作⽤.⑵、典型⽣物:硝化细菌、铁细菌、瘤细菌等.⑶、硝化细菌:原核⽣物,能利⽤环境中氨(NH3)氧化⽣成亚xHNO2)或xHNO3)释放的化学能,将⼆氧化碳和⽔合成为糖类.⑷、能进⾏化能合成作⽤的⽣物也是⾃养⽣物如何快速有效的学习⽣物掌握规律:⽣物虽然是理科科⽬,但⼀样有⾃⾝的规律。
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提纲(整理3篇)
![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提纲(整理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1dcdd78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ef.png)
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提纲〔整理3篇〕篇1: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提纲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提纲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段一、基因的定义: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段二、DNA是遗传物质的条件:a、能自我复制b、构造相对稳定c、储存遗传信息d、可以控制性状。
DNA分子的特点:多样性、特异性和稳定性。
三、RNA的构造:1、组成元素:C、H、O、N、P2、根本单位:核糖核苷酸(4种)3、构造:一般为单链四、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段。
主要在染色体上五、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1、转录:(1)概念: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那么,合成RNA的过程。
(2)过程:①解旋;②配对;③连接;④释放(3)条件:模板:DNA的一条链(模板链)原料:4种核糖核苷酸能量:ATP酶:解旋酶、RNA聚合酶等(4)原那么:碱基互补配对原那么(A—U、T—A、G—C、C—G)(5)产物:信使RNA(mRNA)、核糖体RNA(rRNA)、转运RNA(tRNA)2、翻译:(1)概念: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注:叶绿体、线粒体也有翻译)(2)条件:模板:mRNA原料:氨基酸(20种)能量:ATP酶:多种酶搬运工具:tRNA装配机器:核糖体(3)原那么:碱基互补配对原那么(4)产物:多肽链3、与基因表达有关的计算基因中碱基数:mRNA分子中碱基数:氨基酸数=6:3:1 密码子①概念:mRNA上3个相邻的碱基决定1个氨基酸。
每3个这样的碱基又称为1个密码子.②特点:专一性、简并性、通用性③密码子起始密码:AUG、GUG(64个)终止密码:UAA、UAG、UGA注: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有61个,终止密码不编码氨基酸。
如何快速进步生物成绩1.简化记忆法即通过分析^p 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生物知识记忆。
例如DNA的分子构造可简化为“五四三二一”,即五种根本元素、四种根本单位、每种根本单位有三种根本物质、很多根本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成为一种规那么的双螺旋构造。
高中生物必修2复习提纲(最全)
![高中生物必修2复习提纲(最全)](https://img.taocdn.com/s3/m/71ca053131126edb6f1a10c0.png)
生物必修2复习提纲(必修)第二章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第一节减数分裂一、减数分裂的概念减数分裂(meiosis)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
(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二、减数分裂的过程1、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包括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联会),形成四分体。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发生对等片段的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
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
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细胞质分裂,每个细胞形成2个子细胞,最终共形成4个子细胞。
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卵巢三、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比较相同点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都是体细胞的一半四、注意:(1)同源染色体①形态、大小基本相同;②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2)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因此,它们属于体细胞,通过有丝分裂 的方式增殖,但它们又可以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
(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并进入不同的子细...............胞.。
所以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
(4)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变化规律(5)减数分裂形成子细胞种类:假设某生物的体细胞中含n 对同源染色体,则:它的精(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可形成2n 种精子(卵细胞);它的1个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2种精子。
必修二生物一轮复习资料
![必修二生物一轮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fe637c4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1f.png)
必修二生物一轮复习资料生物学作为理科必修课程,是对生命现象及其相关科学知识的科学研究。
在高中阶段,生物学作为学科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它既具有理论性,更具有实践性。
因此,必修二生物学的一轮复习资料是备考,掌握高中知识的必备资料。
一. 植物生长发育植物生长发育是一门从单细胞到成熟的多细胞的课程,涉及到细胞增殖、细胞分化等多个方面。
生长发育过程中,植物需要吸取水分和养分,产生能量,呼吸,排泄废物,同时要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
对于生长发育的细节,我们需要详细了解植物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叶绿体、以及光合作用等过程,对植物的生长发育研究有很大的帮助。
二.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相互作用形成的生物集合体在特定环境下的组成和相互关系。
它由生物群落、生态位、食物网、物种的多样性和演替等细节组成。
人类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及其对生态的影响也是必须了解的。
生态系统在自然发展与人为干预等趋势中的演变状态和发展趋势极为重要。
我们可以通过生态环境调查、环境污染控制等手段来保护生态环境。
三. 遗传与进化遗传理论是理解物种起源,进化过程,物种和遗传变异的所有现象。
在进化过程中,遗传信息比较重要。
这种遗传信息通过DNA分子传递。
对这种遗传信息的很好的理解,就能够更好地了解物种的变异与进化。
此外还可以通过基因诊断,研究疾病发生的遗传学机理,从而达到基因治疗的目的。
四. 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指的是生物的种类以及它们在环境中产生的不同层次的组成。
生物多样性是现代生态学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
研究生物多样性能够深入了解自然规律,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友好型的生态环境保护。
五. 生命体系中的物质循环生命体系中的物质循环涉及到能量的转化。
例如,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CO2和光能后突变成有机物质,同时释放出氧气。
而在消费者体系中,群落里的成员互相之间利用食物链来连接,物质又被再循环利用。
因此,理解生命体系的物质循环对于了解生命现象和自然规律有很大的帮助。
必修2生物复习提纲
![必修2生物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7b76a52549649b6649d747ed.png)
20XX年必修2生物复习提纲同学在复习生物学科必修2中的内容时,可以先了解复习提纲,根据提纲中的要点进行复习,下面小编整理的必修2生物复习提纲,希望对你有帮助。
必修2生物复习提纲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1)杂交、自交、测交(2)性状、相对性状、显(隐)性性状、性状分离2.孟德尔遗传定律:(1)基因分离定律(2)自由组合定律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1)减数分裂:对象、过程、结果、周期(2)减I主要特征、减II主要特征,减数分裂、受精作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变化规律(3)精子的形成过程(4)软细胞的形成过程(5)受精作用2.有性生殖的有关概念和判断细胞分裂方式的方法3.基因在染色体上(1)基因与染色体的平行关系(2)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①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②基因的自由组合的实质4.伴性遗传(1)概念(2)实例:如常显:多指、并指常隐:白化伴X显:抗维生素D佝偻病伴X隐:色盲、血友伴Y:外耳道多毛症第三章:基因的本质1.DNA分子的结构特点2.DNA分子的复制:(1)发生时期(2)发生条件(3)复制的分子基础(4)特点3.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1)基因与DNA的关系(2)DNA片段中的遗传信息(3)基因与性状的关系(4)生物体多样性和特异性的物质基础4.DNA分子中碱基量的关系第四章:基因的表达1.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1)RNA的种类(2)转录(3)翻译(4)密码子(5)反密码子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1)中心法则(2)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1.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1)基因突变①概念②实例④意义(2)基因重组①发生因素②意义2.染色体变异(可用显微镜看到)(1)染色体结构的变异①实例②类型③结果(2)染色体数目的变异①染色体组②单倍体:a.概念b.成因c.特点d.应用:单倍体育种③二倍体④多倍体a.概念b.实例d.人工诱导多倍体:方法、成因、原理、实例3.人类遗传病(1)概念(2)单基因遗传病①概念②种类:显性遗传病(常显、伴X显)、隐性遗传病(常隐、伴X隐)③特点(3)多基因遗传病①概念②病例③特点(4)染色体异常遗传病①概念②种类③特点第六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1.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1)杂交育种①概念②原理③过程④有点⑤缺点⑥举例(2)诱变育种①概念②原理③过程④优点⑤缺点⑥举例2.基因工程及其应用(1)概念(2)原理(3)基因操作工具(4)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骤:①提取目的基因的途径②目的基因和运载体结合③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④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1.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1)种群(2)基因库(3)基因频率(4)进化原材料(5)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自然选择3.隔离与物种的形成(1)物种(2)隔离①概念②种类:地理隔离、生殖隔离③意义4.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1)共同进化①概念②原因(2)生物多样性①层次②形成原因③研究生物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化石。
生物必修二复习提纲
![生物必修二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9877ec51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fd.png)
生物必修二复习提纲一、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1.细胞的组成:–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细胞质:细胞质基质、细胞器和细胞骨架–细胞核:核膜、染色体和核仁2.细胞的代谢活动:–基本代谢活动:物质的吸收、消化、合成和排泄–能量代谢活动: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二、遗传的分子基础1.DNA的结构:–DNA的组成和结构–DNA的复制:半保留复制和DNA复制的机制2.RNA的结构和功能:–mRNA:信使RNA的合成和功能–tRNA:转运RNA的合成和功能–rRNA:核糖体RNA的合成和功能3.蛋白质的合成:–转录:DNA转录为RNA–翻译:RNA转译为蛋白质三、基因和染色体1.基因的特征和功能:–基因的定义和特征–基因的功能:决定遗传特征、调控生物体的生长和发育2.染色体的结构和数目:–染色体的结构:染色体的构造和组成–染色体的数目: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3.基因的变异:–基因突变:点突变、缺失突变、插入突变和倒位突变–染色体畸变:染色体的结构变化和数目异常四、生物进化和物种形成1.进化论的基本概念:–进化:生物在漫长时间内的逐渐变化–进化的证据:化石记录、生物地理分布和生物化石2.进化的因素:–突变:基因突变的作用–遗传漂变:随机性的遗传变化–自然选择: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3.物种形成的机制:–隔离机制:地理隔离和生态隔离–繁殖隔离:生殖隔离和行为隔离–适应差异:物种对环境的适应五、稳态与环境1.稳态的概念:–稳态:生物体对外界环境变化的调节和维持–稳态调节:负反馈调节和正反馈调节2.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生态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地位–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物和生态系统的总体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水循环、碳循环、氮循环和磷循环–生物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六、现代生物技术专题1.基因工程:–重组DNA技术:取得和克隆特定基因–基因治疗: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治疗疾病2.细胞工程:–细胞培养技术:细胞的培养和繁殖–组织工程:人工培养和修复组织和器官以上提纲主要包括了生物必修二的重要知识点,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人教版教学素材好!生物必修2复习提纲(必修)图文版
![人教版教学素材好!生物必修2复习提纲(必修)图文版](https://img.taocdn.com/s3/m/d61b9e2f4b35eefdc8d333d1.png)
生物必修2复习提纲(必修)第二章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第一节减数分裂一、减数分裂的概念减数分裂(meiosis)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
(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二、减数分裂的过程1、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包括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联会),形成四分体。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发生对等片段的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
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
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细胞质分裂,每个细胞形成2个子细胞,最终共形成4个子细胞。
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卵巢三、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比较相同点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都是体细胞的一半四、注意:(1)同源染色体①形态、大小基本相同;②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2)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因此,它们属于体细胞,通过有丝分裂 的方式增殖,但它们又可以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
(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并进入不同的子细胞................。
所以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
(4)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 的变化规律(5)减数分裂形成子细胞种类:假设某生物的体细胞中含n 对同源染色体,则:它的精(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可形成2n 种精子(卵细胞);它的1个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2种精子。
高中生物高考一轮总复习讲义 必修2 5.3 人类遗传病
![高中生物高考一轮总复习讲义 必修2 5.3 人类遗传病](https://img.taocdn.com/s3/m/c94b182daf45b307e8719735.png)
遗传病患者不一定携带致病基因。如21三体 综合征患者,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不携带致病基因。
二、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1.主要手段 (1)遗传咨询:了解家庭遗传史→分析________→推算 出后代的再发风险率→提出________,如终止妊娠、进行 产前诊断等。 (2)产前诊断:包含________检查、________检查、 ______检查以及________诊断等。 2.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预防___ 下表是四种人类遗传病的亲本组合及优生指 )
导,不正确的是(
【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单基因遗传病)
遗传特点及遗传病的预防与优生指导。解答本题首先要了 解遗传咨询与产前诊断的手段(如羊水检查、B超检查以及 基因诊断等),然后结合各项进行分析选择。
A.人类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 B.人类遗传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 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C.21三体综合征患者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7条 D.单基因遗传病是指受一个基因控制的疾病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人类遗传病的概念及分 类。解答本题时,首先要明确人类遗传病包括的类型及各 类型的特点,再结合各选项进行分析选择。 ①遗传病是由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 ②根据控制遗传病等位基因的对数和染色体异常情 况,人类遗传病可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 色体异常遗传病。
③21三体综合征是由于体内的21号染色体多了一条, 患者体细胞中有47条染色体。 ④单基因遗传病是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疾病,并非 单个基因。
答案:D
考点2
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
知识必备 1.原理 (1)人类遗传病是由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 (2)遗传病可以通过社会调查和家系调查的方式了解发 病情况。
生物必修2复习提纲必修二
![生物必修2复习提纲必修二](https://img.taocdn.com/s3/m/a1e2bb52767f5acfa0c7cd14.png)
生物必修2复习提纲(必修)第二章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第1节减数分裂减数分裂(meiosis)是进行的生物形成过程中进行的的细胞分裂。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而细胞连续分裂,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
(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细胞分裂,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
)二、减数分裂的过程1、精子的形成过程:高等动植物的减数分裂发生在内。
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精子是在中的曲细精管中形成的。
每个精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都与体细胞的。
(因此,它属于体细胞,通过的方式增殖,但它们又可以进行形成生殖细胞。
)间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精原细胞的体积,(包括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原来分散的染色体两两配对。
配对的两条染色体,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一条来自,叫做。
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
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叫做。
四分体中的之间经常发生缠绕,并。
中期:各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上,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附着在上。
后期:在纺锤丝的牵引下,;(非同源染色体。
)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2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
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之间通常没有间期,或者间期很短,染色体。
●∙∙∙∙∙∙∙∙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参考有丝分裂前期:非同源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
中期:每条染色体的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上。
后期:每个着丝点,姐妹染色单体,成为两条子染色体,由纺锤丝牵引分别移向细胞。
末期:细胞质分裂,2个次级精母细胞形成4个细胞,经过复杂的才成为精子。
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卵细胞是在中形成的。
卵细胞和精子形成过程的主要区别是:初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大小不同的两个细胞,大的叫做,小的叫做。
次级精母细胞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一个大的和一个小的。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形成的极体也分裂成为两个极体。
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提纲总结
![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提纲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2a94466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3b.png)
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提纲总结以下是生物必修二的知识点提纲总结:
1. 生物进化
- 进化理论和证据
- 自然选择和适应性
- 物种形成和物种灭绝
2. 细胞结构与功能
- 细胞膜、细胞壁和细胞质
- 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
3. 遗传与变异
- 遗传物质DNA和RNA
- 基因的表达和调节
- 突变和基因工程的应用
4. 生物的多样性
- 生物分类和分类学的原则
- 植物界和动物界的分类特征
-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保护
5. 植物的结构与功能
- 植物组织和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 植物的繁殖方式和生长调节
- 光合作用和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6. 动物的结构与生理
- 动物组织和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 动物的运动和感知能力
- 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和行为调节
7. 人体的结构与功能
- 人体器官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 消化、呼吸、循环等生理过程
- 多细胞生物的发育过程
8. 生殖与发育
- 繁殖方式和生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 多细胞生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 生殖与发育的调节机制
以上是生物必修二的主要知识点提纲总结,包括生物进化、细胞结构与功能、遗传与变异、生物的多样性、植物的结构与功能、动物的结构与生理、人体的结构与功能以及生殖与发育等内容。
这些知识点是学习生物必修二的基础,希望对你有帮助。
生物必修二复习提纲
![生物必修二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079e7840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b6.png)
生物必修二复习提纲生物必修二复习提纲:第一章细胞与遗传1. 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2. 细胞代谢-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和产物- ATP的合成和利用- 可逆反应和不可逆反应的区别3. 遗传的基本规律- 孟德尔的遗传规律- 因子的概念及其在遗传中的作用- 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4. DNA与基因- DNA的结构和复制过程- RNA的结构和功能- 基因的概念和遗传信息的传递第二章生物进化与物种起源1. 什么是进化- 进化的基本概念和证据- 拉马克的进化学说和达尔文的进化论2. 物种的起源- 物种的概念和分类方法- 环境对物种分布和分化的影响- 物种形成的机制和模式3. 进化的作用和意义- 进化对生物适应环境的影响- 进化对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维持第三章生物多样性与分类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意义- 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保护2. 物种的分类- 生物分类的目的和方法- 分类的层级和分类单元的特征- 生物命名的规则和分类系统的发展3. 生物系统发育与进化-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和解读- 分子证据对系统发育的贡献- 进化与分类的关系第四章生物技术与实践1. 生物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基因工程和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细胞培养和组织工程的方法和应用- 克隆技术的原理和应用2. 快速生物检测技术- PCR技术和DNA指纹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快速免疫检测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RNA干扰技术和基因编辑技术的原理和应用3. 生物实践的伦理问题- 生物技术的伦理和法律规定- 生物实验的伦理原则和安全措施- 转基因作物和克隆动物的伦理问题以上是生物必修二的复习提纲,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高中生物必修二的复习提纲详解
![高中生物必修二的复习提纲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fc4b607cdd3383c4bb4cd2f9.png)
高中生物必修二的复习提纲详解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高中生物必修二的复习提纲详解》的内容,具体内容:学生复习的时候最好有复习的提纲,根据复习提纲来复习会事半功倍,下面的我将为大家带来高中生物必修二的复习提纲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生物必修二的复习提纲一)基因...学生复习的时候最好有复习的提纲,根据复习提纲来复习会事半功倍,下面的我将为大家带来高中生物必修二的复习提纲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生物必修二的复习提纲一)基因突变二、可遗传的变异 (1、概念:是指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2、原因:外因物理因素:X射线、激光等; 内因:可变性化学因素:亚硝酸盐,碱基类似物等; 生物因素:病毒、细菌等。
3、特点:①普遍存在② 不定向③随机发生④频率低 (5)多害少利4、结果:使一个基因变成它的等位基因。
5、时间:细胞分裂间期(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的DNA复制时)6、应用——诱变育种①方法:用射线、激光、化学药品等处理生物。
②原理:基因突变③实例:高产青霉菌株的获得④优缺点:加速育种进程,大幅度地改良某些性状,但有利变异个体少。
7、意义:①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②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③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④新基因产生的途径(二)基因重组1、概念:是指生物体在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的过程。
2、种类:①减数分裂(减Ⅰ后期)形成配子时,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位于这些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
②减Ⅰ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
3、结果:产生新的基因型,不能产生新的基因。
4、应用(育种):杂交育种(见前面笔记)5、意义:①为生物的变异提供了丰富的来源;②为生物的进化提供材料;③是形成生物体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第二节染色体变异一、染色体结构变异:实例:猫叫综合征(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 类型:缺失、重复、倒位、易位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1、类型个别染色体增加或减少:实例:21三体综合征(多1条21号染色体) ? 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增加或减少:实例:三倍体无子西瓜 2、染色体组:(1)概念:二倍体生物配子中所具有的全部染色体组成一个染色体组。
最新-生物必修2复习提纲(必修) 精品
![最新-生物必修2复习提纲(必修) 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ba43574e011ca300a6c3909d.png)
生物必修2复习提纲(必修)篇一: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复习提纲)期末必备生物必修2复习知识点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相对性状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或行为方式等。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1、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1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1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附: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2、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附: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67)等位基因:决定1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上)。
3、纯合子与杂合子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的遗传,不发生性状分离):显性纯合子(如的个体)隐性纯合子(如的个体)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能稳定的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4、表现型与基因型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关系:基因型+环境→表现型)5、杂交与自交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指植物体中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植物的同株受粉)附:测交:让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可用来测定1的基因型,属于杂交)二、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㈠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植物(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㈡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2)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从简单到复杂)(3)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4)严谨的科学设计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三、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高茎。
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提纲总结
![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提纲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f726f36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e2.png)
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提纲总结第一章生命的起源和发展1. 生命起源的理论- 神秘观点- 化学演化观点- 生命起源实验2. 生物的分类-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原核生物的分类- 真核生物的分类3. 生物的进化- 进化的证据- 自然选择- 进化的模式与速率第二章神经系统和生命活动调节1. 神经元与神经系统- 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 神经纤维- 神经系统的组成2. 神经调节的基本过程- 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 神经递质的作用- 神经调节的基本原理3. 感觉器官与感觉的转导- 感觉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感觉的转导过程- 感觉的注意与适应第三章免疫系统1. 免疫系统的概念和作用- 免疫系统与免疫反应- 免疫系统的功能2. 免疫反应的条件与过程- 免疫反应的条件- 免疫反应的过程- 免疫系统的细胞3. 免疫应答的调节- 免疫应答的调节机制- 免疫记忆第四章全球气候变化与环境保护1. 大气的组成和结构- 大气的组成- 大气的结构2. 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 温室效应- 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与机制3.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第五章遗传与进化1. 遗传学的基本概念- 遗传学的研究对象- 遗传性状与基因2. 遗传的规律- 孟德尔的遗传原理- 染色体与基因- 遗传的分子基础3. 进化与物种形成- 进化的证据- 进化的机制- 物种形成的方式第六章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1. 生物技术的概念与分类- 生物技术的定义- 生物技术的分类2. 基因工程与转基因技术- 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 转基因技术的应用3. 细胞工程和组织工程- 细胞工程的原理与应用- 组织工程的原理与应用第七章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1. 遗传病的基本概念- 遗传病的分类- 遗传病的预防与控制2. 神经系统疾病与心血管系统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的类型和预防- 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类型和预防3. 感染性疾病与癌症- 感染性疾病的类型和预防- 癌症的类型和预防以上是《生物必修二》的知识点提纲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中生物必修二一轮知识点复习
![高中生物必修二一轮知识点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96543782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3b.png)
高中生物必修二一轮知识点复习遗传的物质基础一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知识结构】DNA 是主要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的遗传物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知识点复习】一、DNA 是遗传物质(绝大多数生物)(一)研究思路1.染色体在在遗传中具有重要作用2.染色体主要是由蛋白质和DNA 组成3.设法把DNA 与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DNA 或蛋白质的作用(二)实验证据(直接证据)(间接证据:生殖过程中,亲子代间染色体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染色体组分中,DNA 含量稳定,性质稳定,染色体为其主要载体)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1)原理:S 型菌可使小鼠患败血病死亡(2)格里菲思转化实验(体内转化)R 型菌注射小鼠→小鼠不死亡S 型菌注射小鼠→小鼠死亡①过程加热杀死的S 型菌注射小鼠→小鼠不死亡(S 型死菌+R 型活菌)注射小鼠→小鼠死亡②结论:S 型死菌中含有一种“转化因子”,能使R 型菌转化为S 型菌使小鼠致死(3)艾弗里转化实验(体外转化)→DNA +R 型菌①过程:S 型菌??→?分离→蛋白质+R 型菌→ →多糖+R 型菌②结论:S 型菌的DNA 才是使R 型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4)结论:由上述实验可知:DNA 是遗传物质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1)原理:T2噬菌体(仅由DNA 和蛋白质两种成分)侵染细菌后,在自身遗传物质的控制下,利用细菌体内的物质合成T2噬菌体自身的组成成分,从而进行大量繁殖(这种繁殖方式特称为复制)用35S 和32P 分别标记不同的噬菌体(硫只出现在蛋白质中,磷99%在DNA 中)(2)过程用被标记的噬菌体分别侵染细菌在噬菌体大量增殖时,对被标记物质进行测试(3)结果:噬菌体的蛋白质并没有进入细菌内部,进入细菌内部的是噬菌体的DNA(4)结论:DNA 是遗传物质二、RNA 是遗传物质(少数病毒)RNA →→感染病毒1.过程:烟草花叶病毒→蛋白质→→未感染病毒2.结论:在RNA 病毒中,RNA 是遗传物质总结: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实验十一DNA 的粗提取与鉴定教学目的1.初步掌握DNA 粗提取和鉴定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必修2复习提纲(必修)第一章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第一节减数分裂一、减数分裂的概念减数分裂(meiosis)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
(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二、减数分裂的过程1、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包括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联会),形成四分体。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发生对等片段的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
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
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细胞质分裂,每个细胞形成2个子细胞,最终共形成4个子细胞。
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卵巢三、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比较精子的形成卵细胞的形成形成部位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卵巢过 程有变形期无变形期不同点子细胞数一个精原细胞形成4个精子一个卵原细胞形成1个卵细胞+3个极体相同点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都是体细胞的一半四、注意:(1)同源染色体①形态、大小基本相同;②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2)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因此,它们属于体细胞,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增殖,但它们又可以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
(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并进入不同的子细胞。
所以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
(4)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 的变化规律(5)减数分裂形成子细胞种类:假设某生物的体细胞中含n 对同源染色体,则:它的精(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可形成2n 种精子(卵细胞);它的1个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2种精子。
它的1个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1种卵细胞。
五、受精作用的特点和意义特点: 受精作用是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不久精子的细胞核就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使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来自精子,另一半来自卵细胞。
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具有重要的作用。
六、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图像辨析步骤:一看染色体数目:奇数为减Ⅱ(姐妹分家只看一极)二看有无同源染色体:没有为减Ⅱ(姐妹分家只看一极)三看同源染色体行为:确定有丝或减Ⅰ注意:若细胞质为不均等分裂,则为卵原细胞的减Ⅰ或减Ⅱ的后期。
同源染色体分家—减Ⅰ后期姐妹分家—减Ⅱ后期例:判断下列细胞正在进行什么分裂,处在什么时期?答案:减Ⅱ前期减Ⅰ前期减Ⅱ前期减Ⅱ末期有丝后期减Ⅱ后期减Ⅱ后期减Ⅰ后期答案:有丝前期减Ⅱ中期减Ⅰ后期减Ⅱ中期减Ⅰ前期减Ⅱ后期减Ⅰ中期有丝中期第二节有性生殖1.有性生殖是由亲代产生有性生殖细胞或配子,经过两性生殖细胞(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合子(如受精卵)。
再由合子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脊椎动物的个体发育包括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两个阶段。
3.在有性生殖中,由于两性生殖细胞分别来自不同的亲本,因此,由合子发育成的后代就具备了双亲的遗传特性,具有更强的生活能力和变异性,这对于生物的生存和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遗传和染色体第一节基因的分离定律一、相对性状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或行为方式等。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二、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实验过程(看书)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看书)3、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看书)例:现有一株紫色豌豆,如何判断它是显性纯合子(AA)还是杂合子(Aa)?相关概念1、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附: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2、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附: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P67)等位基因:决定1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上)。
3、纯合子与杂合子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的遗传,不发生性状分离):显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隐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能稳定的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4、表现型与基因型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关系:基因型+环境→表现型)5、杂交与自交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指植物体中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植物的同株受粉)附:测交: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可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属于杂交)三、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减I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四、基因分离定律的两种基本题型:●正推类型:(亲代→子代)亲代基因型子代基因型及比例子代表现型及比例⑴AA×AA AA全显⑵AA×Aa AA : Aa=1 : 1全显⑶AA×aa Aa全显⑷Aa×Aa AA : Aa : aa=1 : 2 : 1显:隐=3 : 1⑸Aa×aa Aa : aa =1 : 1显:隐=1 : 1⑹aa×aa aa全隐●逆推类型:(子代→亲代)亲代基因型子代表现型及比例⑴至少有一方是AA全显⑵aa×aa全隐⑶Aa×aa显:隐=1 : 1⑷Aa×Aa显:隐=3 : 1五、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正确地选用试验材料;分析方法科学;(单因子→多因子)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科学地设计了试验的程序。
六、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1、指导杂交育种:原理:杂合子(Aa)连续自交n次后各基因型比例杂合子(Aa ):(1/2)n纯合子(AA+aa):1-(1/2)n(注:AA=aa)例:小麦抗锈病是由显性基因T控制的,如果亲代(P)的基因型是TT×tt,则:(1)子一代(F1)的基因型是____,表现型是_______。
(2)子二代(F2)的表现型是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
(3)F2代中抗锈病的小麦的基因型是_________。
其中基因型为______的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因此,为了获得稳定的抗锈病类型,应该怎么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答案:(1)Tt 抗锈病(2)抗锈病和不抗锈病性状分离(3)TT或Tt Tt从F2代开始选择抗锈病小麦连续自交,淘汰由于性状分离而出现的非抗锈病类型,直到抗锈病性状不再发生分离。
2、指导医学实践:例1:人类的一种先天性聋哑是由隐性基因(a)控制的遗传病。
如果一个患者的双亲表现型都正常,则这对夫妇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他们再生小孩发病的概率是______。
答案:Aa、Aa 1/4例2:人类的多指是由显性基因D控制的一种畸形。
如果双亲的一方是多指,其基因型可能为___________,这对夫妇后代患病概率是______________。
答案:DD或Dd 100%或1/2第二节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一、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在减I分裂后期,非等位基因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自由组合。
(注意:非等位基因要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才满足自由组合定律)二、自由组合定律两种基本题型:共同思路:“先分开、再组合”●正推类型(亲代→子代)●逆推类型(子代→亲代)三、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1、指导杂交育种:例:在水稻中,高杆(D)对矮杆(d)是显性,抗病(R)对不抗病(r)是显性。
现有纯合矮杆不抗病水稻ddrr和纯合高杆抗病水稻DDRR两个品种,要想得到能够稳定遗传的矮杆抗病水稻ddRR,应该怎么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附:杂交育种方法:杂交原理:基因重组优缺点:方法简便,但要较长年限选择才可获得。
2、导医学实践:例:在一个家庭中,父亲是多指患者(由显性致病基因D控制),母亲表现型正常。
他们婚后却生了一个手指正常但患先天性聋哑的孩子(先天性聋哑是由隐性致病基因p控制),问:①该孩子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父亲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母亲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
②如果他们再生一个小孩,则只患多指的占________,只患先天性聋哑的占_________,既患多指又患先天性聋哑的占___________,完全正常的占_________答案:①ddpp DdPp ddPp②3/8, 1/8, 1/8, 3/8四、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1、XY型性别决定方式:●染色体组成(n对):雄性:n-1对常染色体+ XY 雌性:n-1对常染色体+ XX●性比:一般1 : 1●常见生物:全部哺乳动物、大多雌雄异体的植物,多数昆虫、一些鱼类和两栖类。
2、三种伴性遗传的特点:(1)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①男>女②隔代遗传(交叉遗传)③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2)伴X显性遗传的特点:①女>男②连续发病③父病女必病,子病母必病(3)伴Y遗传的特点:①男病女不病②父→子→孙附:常见遗传病类型(要记住):伴X隐:色盲、血友病伴X显:抗维生素D佝偻病常隐:先天性聋哑、白化病常显:多(并)指第三节染色体变异及其应用一、染色体结构变异:实例:猫叫综合征(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类型:缺失、重复、倒位、易位(看书并理解)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1、类型●个别染色体增加或减少:实例:21三体综合征(多1条21号染色体)●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增加或减少:实例:三倍体无子西瓜2、染色体组:(1)概念:二倍体生物配子中所具有的全部染色体组成一个染色体组。
(2)特点:①一个染色体组中无同源染色体,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②一个染色体组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的全部遗传信息。